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市级领导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浅谈市级领导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浅谈市级领导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浅谈市级领导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浅谈市级领导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领导干部时政活动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的特有手段,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突出领导形象,展现政策方针。时政新闻主要表现为会议、会见、考察调研三类,作为时政记者,熟练掌握三大类题材拍摄和编辑中的若干个规则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议新闻拍摄要求1、拍摄会议时必须要有以下镜头:主席台正面全景;副厅级以上领导单人特写镜头,特别注意要抓拍领导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另外还需要拍摄会议的主要领导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的固定小全景镜头,小全景画面的拍摄,要按照近大远小的标准把基本大的领导放在画面的近处来突出;主席台其他人员,两人以上卡或者摇镜头;会场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听众席全景,内容较长的会议,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要特别注意,会议新闻的画面一定要饱满、整洁,尽量避免会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等进入画面,避免领导有小动作的画面,如喝水、吸烟、看手机等。

2、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领导特写画面中要避开并排坐的其他人,更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要突出,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控制10秒左右,副厅级领导控制在7秒左右,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话时的特写。在拍摄主要领导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形象的角度拍摄,不需要单独给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分切或横摇,控制10秒左右;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3、其他注意事项:整条新闻片要求清晰明亮、色温要准确;在会场拍摄画面时,应尽量在会议开始时或者级别最高的领导讲话时拍摄,此时参会人员精神状态最佳;捕捉会议的特写镜头。比如,拍摄一个先进事迹报告会,就应该捕捉报告人演讲的感人瞬间、听会者热泪盈眶的镜头、先进人物挂满衣服的勋章、与会者认真做笔记的镜头等等,这些特写镜头看似小,却能大大丰富会议新闻的内容,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不管大、小会议,记者必须提前熟悉拍摄现场环境,如光线、主席台领导的座次等,为会议的拍摄做好准备。

二、会见类新闻的拍摄要求1、会见类新闻首先要拍摄好会见的标志性镜头——握手。第一个镜头一般是先卡住我市领导的一个单独镜头,然后拉开至宾主握手。有时,市领导人会见客人时,是与一排人依次握手而过,这样仍然要保证以我方领导人为中心,我方领导人始终面向镜头,依次与客人握手。这里强调的拍摄手法就是不间断拍摄,保证握手这个标志性镜头的完整性。2、宾主双方交谈镜头。宾主双方落座后,可站在会见厅正中间,一次性拍完宾主交谈的所有镜头,在实际拍摄中,宾主双方有时可能有一些不良表情、小动作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很难一次性完成这组拍摄,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细心和有耐心。3、陪同会见的配角镜头的拍摄。按照一般会议新闻拍摄的要求,市级领导给特写,县级或县级以下领导两人或三人一组拍摄,或者两人摇至两人或三人摇至三人。4、全景和大景的拍摄,可从一排摇至一个正面的大景,另一排摇至一个正面的大景。侧面分别拍摄两个固定的大景镜头,基本上所有的会见镜头就包罗其中了。

三、视察调研等拍摄要求1、市领导到视察、调研的时政新闻拍摄中,市领导镜头要拍足、拍够。尽量多拍摄体现领导工作认真、作风务实的镜头,注意抓住领导看图纸、看产品等精彩瞬间;必须拍摄到领导与基层干部群众交谈、沟通、做指示时生动的场面。用画面语言体现好领导作风,塑造好领导形象;2、拍摄市领导参加的活动,一定要注意突出市领导的镜头,切不可只注意拍当地陪同的领导,喧宾夺主。3、空镜头的拍摄:空镜头需内涵丰富,要与领导调研、视察时所关注的内容相吻合。空镜头和领导镜头之比要在3:1以上。空镜要成组拍摄,包括特写、近景、中景、全景;领导调研的反打镜头,包括观看事物的反

打和交谈对象的反打;注意拍摄转场空镜,一般为调研地点的全景或者标志性建筑,也可用单位、农村、企业的门牌全景;对已知领导调研的地点,有可能的情况下时政记者应该提前到达拍摄空镜。

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领导干部时政活动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的特有手段,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突出领导形象,展现政策方针。时政新闻主要表现为会议、会见、考察调研三类,作为摄像记者,熟练掌握三大类题材拍摄和编辑中的若干个规则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议新闻拍摄要求: 1、拍摄会议时必须要有以下镜头:主席台正面全景;主席台上领导单人特写镜头,特别注意要抓拍领导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会场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听众席全景,内容较长的会议,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要特别注意,会议新闻的画面一定要饱满、整洁,尽量避免会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等进入画面,避免领导有小动作的画面,如喝水、吸烟、看手机等。 2、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领导特写画面中要避开并排坐的其他人,更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要突出,主要领导控制10秒左右,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话时的特写。在拍摄主要领导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形象的角度拍摄,不需要单独给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分切或横摇,控制10秒左右;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3、其他注意事项:整条新闻片要求清晰明亮、色温要准确;在会场拍摄画面时,应尽量在会议开始时或者级别最高的领导讲话时拍摄,此时参会人员精神状态最佳;捕捉会议的特写镜头。比如,拍摄一个先进事迹报告会,就应该捕捉报告人

一、国内热点新闻: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12日 说,2011年,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75.1万亩,其中耕地26.4万亩。全国有2665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依法拆除违法构建物1289.8万平方米,没收构建物4273.1万平方米,收回土地5.7万亩 (其中耕地1.6万亩),罚没款30.9亿元。2665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1416名责任人受到党纪处分,1149名责任人受到政纪处分。140名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国外热点新闻: 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当地时间10日称,未来10至15年,将有超过1/3的美军战舰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对此,不少专家学者担忧亚太地区可能成为新的海军军备竞赛场,美国增加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军部署势必会影响亚太地区的区域安全与合作。

一、国内新闻: 今天8时56分04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遥二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自主研制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07星发射升空。据介绍,风云二号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观测业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接收和利用卫星观测资料,提高了我国气象卫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 记者从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指挥部了解到,北京时间1月14日19时10分,在湄公河国际航道孟西岛上游会龙河口,中国“盛泰11号”商船遭不明身份人员枪击。正在湄公河执行联合巡逻执法任务的执法船在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紧急启动联合处置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果断处置“盛泰11号”商船遇袭事件。据介绍,遇袭的“盛泰11号”是14日下午从泰国清盛返回云南西双版纳关累港途中,经老挝会龙河口下游2公里处湄公河水域时,遭从老方一侧的枪击,没有人员伤亡。

开题报告 播音与主持艺术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该选题的背景从大了说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时政新闻横跨的政治和传媒俩大领域,对于时政新闻领域的研究不仅仅只从政治方面作为切入点,它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关键点。从小了说,对于学习传媒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或者有的根本就不敢去触碰与高平台相关的新闻报道。因此对它的研究与探索一直落后于其他类型的传媒领域。前人对时政新闻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业务层面,而且大多从宏观上去阐述。 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弊病不少,显然有一些不被受众所乐于接受。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抓住领导活动、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又如何提高政府权威性、服务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传媒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准确、鲜明、生动地更好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如何很好地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我想通过自身的工作心得试着解决以上问题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追求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正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时政新闻的采集、编写、编辑、播报整个流程的比较。结合我在工作单位的实习心得对时政类新闻的报道流程做一次总结。并根据我国的时政新闻发展方向对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做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以改变其原本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的固化模式。使时政新闻媒体发挥更好的上传下达作用。真正地成为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 主要内容: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时政新闻媒体的共性与我国时政新闻的特性。其次结合工作单位实习情况分类罗列详述当前时政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形式。其中分为政策颁布、时政会议、新闻发布会、领导相关活动。最后总结当前时政类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的优缺,探索修改方向。 论文提纲: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

时政新闻创新创新时政新闻的编排 2008年3月29日到4月2日,河南省新闻奖(广播电视)评选活动在郑州嵩阳宾馆举行。其中的新闻编排奖项中,2007年8月2日郑州电视台的《郑州新闻》以绝对优势,从全省各地送评的8期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的殊荣。评委一致认为:本期《郑州新闻》编排条理清晰,有新意,头条编排有胆识。 头条编排有胆识 新闻头条就是新闻的眼睛。当今的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广播,尤其是时政新闻节目,在头条的安排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或者说称得上新闻头条的很少。更多的则是领导人的会议活动,又或者是号称典型的经验报道。我们来看2007年8月2日的《郑州新闻》。按照时政新闻编排的惯例,其中有三条新闻都是可以做头条的。一条是《暴雨突降郑州》;一条是紧跟其后的《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有关部门紧急组织抢险》;还有一条是迎接十七大胜利召开的《迎接十七大系列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 先说《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有关部门紧急组织抢险》。首先从本条新闻的内容来说,时效性强,可视性强,观众关注度也较高。其中又是重要领导(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都参加)活动,符合了时政新闻编辑头条长期以来的习惯,而且本条新闻又不同于平时的领导参加会议,或者日常调研工作的新闻,它有核心内容,就是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了,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再说另外一条新闻:《迎接十七大系列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本条新闻从重要性和可视性,以及政治性上来说,也都具备了做头条的条件。郑东新区是郑州市一个引人关注的正在建设起来的开发区,它的建设成就令人鼓舞。用郑东新区的建设成就迎接十七大的召开也符合新闻报道规律,而且从现在时政新闻的普遍编排规律来看,从中央媒体到各级地方媒体,经常采取这样的经验性、成就类、典型类的新闻做头条编排。 权衡三条新闻,《郑州新闻》的编排人员在遇到重大题材时,作出了大胆的决定:把《暴雨突袭郑州》放在头条。虽然它是一条天气灾难性的新闻,但它具备头条的所有要素:新近发生(今天早上),普遍性(全市),典型性(很少有),电视画面冲击力强(电视视觉需要)。而且,有了这场暴雨头条,让观众首先感受了全市的雨情后,紧跟其后的领导现场组织抢险,也有了新闻基础。 整期节目编排条理清晰,有新意 本期《郑州新闻》采用了串珠式的编排顺序,把好看的新闻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分散开,中间穿插时政简讯、政策咨询。每个小章节又采取了组合式集纳式的编排技巧,使整期新闻节目高潮迭起,看点不断,错落有致,合乎受众的接受心理。 从整体看大致可分为五个段落:暴雨(冲击力强),信息咨询(市民关注),迎接十七大报道(重要),时政简讯(任务性领导活动),出租车恢复营运,记者调查,热线新闻(社会关注度)。第一部分暴雨的报道,既有客观的全面的雨情报道(暴雨突袭郑州),又有重要领导组织抢险救灾,察看灾情的现场,以及政府召开紧急防汛会议等内容。而在4条新闻中,关于大雨和抢险救灾的报道占了6分钟,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在第二部分中,市区内新增用地不许建设商品房、郑州市将建七大主题公园、郑州市将

专题片拍摄手法在时政新闻中的运用 电视专题片向来是高品质电视文化的代表,无论是政论片、新闻专题片、文艺专题片还是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一流的选题、高水准的拍摄剪辑、优美的解说词和配乐等属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以领导人的内外事活动、会议等组成,在当下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里占有很大的篇幅。时政报道担负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重大使命,是主流媒体重要的特色和核心内容。权威性、政治性、严肃性和敏感性是它的特点。 就是这样两个在电视领域里很少相提并论的节目类别,如今却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全新的互动和借鉴。 首先开始变化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这档代表着全中国时政新闻的标杆节目正吹来阵阵新风。我们在联播的头条看到了《走起!航母style》、在总理访问贫困户的时候看到光屁股小孩、在街头采访里看到了“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神”回答。这些让人惊讶的变化也给央视的收视率带了实实在在的高回报,据统计,新闻频道改版以来,收视率提升达 。 拍摄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拍摄的整个过程,对要拍摄的内容了然于心,甚至可以提前构思一些镜头。2、要打好提前量,尽量不要仓促上阵,“早开机、晚关机”。3、熟练运用镜头语言,对事件的叙述条理清晰,符合逻辑。4、多用真实感最强的“长镜头”。 二、注意抓取细节 如果纪实风格是专题片左膀,那么细节就是专题片的右臂,两者都是专题片的基本因素。而细节在时政报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所谓细节,就是指片子里那些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要做好鲜活的时政新闻,离不开生动的细节。细节往往是一条片子的动情点和出彩点,让严谨到有些刻板的时政新闻变得深刻和生动起来。这需要现场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捕捉精彩瞬间。还记得在今年年初的浙商大会上,著名浙商马云因为堵车迟到了,在握手的时候,夏宝龙书记和他耳语了几句。拍到这个细节后,我感觉有戏,随时保持开机状态。果然,在随后的讲话中,夏书记提到了这个细节,而我则录到了很精彩的对话场面。记者做出了一条新闻特写,非常生动。 要强化细节是需要一组镜头的。而且每个镜头的编辑都要经得起推敲,尽量贴近主题、突出主题。一个片子里要有几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镜头,例如:总理的旧跑鞋、领导看望群众时紧紧握住的双手、群众热切期盼的眼神等,都是非常有表现力的细节。能够起到渲染情绪、震撼心灵的效果。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抓具有典型性和感染力的细节,这样的细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够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还有就是要围绕主题选择细节,一个细节能否运用首先要放在主题背景下加以思考。看其是否让观众产生联想,从而能更好的说明主题和深化主题。 三、积极的视觉创新 说到视觉创新,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图。构图是视觉创新里面最重要一点,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无限的空间当中寻找到最具有视觉价值的点,这是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让片子具有形式感和美感,最终形成节奏。这些都可以通过构图来完成。构图的基本要求就是简洁、突出和连贯。这三点无论是对专题片还是时政报道都非常重要。绘画做加法,摄影做减法,看看现在中央领导的报道,陪同的人员越来越少了,背景越来越简洁,和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近了,亲民务实的形象越来越突出。这其中,光线、色彩、运动、角度、景别等摄影要素都可以用来简化背景、突出主体。 画面构图的基本形态可以分为:静态构图、动态构图、综合构图。应该说,静态构图是构成

十条国内外重大新闻 1利反对派攻入首都 8月21日,一名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人员在的黎波里以西的“Kilometre 27”军事基地内举枪庆祝。当日,利比亚反对派方面称,反对派武装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部分地区,并在部分地区与政府军展开激烈争夺。 观点:卡扎菲是一个独裁分子,人民需要民主,独裁者被推翻是迟早的事,卡扎菲应该尽快下台,不要做没有必要的抵抗。 2 金正日抵达俄罗斯 2011年8月21日,金正日乘坐的专列经过海参崴和哈巴罗夫斯克,当地时间当天上午9时30分抵达阿穆尔州布列亚火车站。金正日在布列亚站出席迎接活动约5分钟后,乘坐朝方利用专列专门带去的汽车前往布列亚水电站进行访问。 观点:这同样是一个独裁政府,虽然他们也在努力,但我认为真正的领袖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 3 郭美美事件 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起了众人瞩目。她在微博上经常展示自己的生活照,从中能看到,她开玛莎拉蒂跑车、在别墅开生日会,皮包、手机、手表都是昂贵的奢侈品。而她微博认证的身份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正是这一点,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女孩就当上了总经理,并拥有名包豪车,财产来源是否和“红十字会”有关?一时之间,网友们展开了“人肉搜索”,各种与郭美美、红十字会有关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真假难辨,真相不明。 观点:我认为人们无论多有钱,都不应该炫富,这回引来许多不良后果。 4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目前事故原因尚未彻底查明。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有数名外籍人士),200多人受伤。7月29日,事故遇难者家属和亲友等来到事故现场举行悼念活动。 观点:铁道部应该严肃反思此事件,严厉惩处有关官员,给人民一个交代,不要让人民作出不必要的伤亡。 5美国海豹突击队事件 观点:美军喜欢侵略别人,总会遭到别人复仇。士兵不必为资本家和政治家卖命。 6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观点:清华大学是伟人的摇篮,它能够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的力量! 7卡恩性侵犯案件 观点:如今是一个民主的世界,不论是富人,穷人,大官,平民,犯了法都要接受处罚,卡恩的官职和金钱不能包容他犯罪。 8日本地震 观点:如今还没有东西能检测地震,但日本人如此淡定还是值得中国人学习。 9奥巴马接见达赖 观点:美国与中国是友好国家,就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政,会对中美友谊有损害。 10朝鲜韩国炮击事件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作者:王龙玉方青云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金华报业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学术界,时政新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有对政治报道的解释,即: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和宗教都可以包括进来。 对于时政新闻的界定,笔者大致赞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的观点:时政新闻是从内容方面对一类新闻所做的界定,这类新闻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实做出报道。时政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新闻都是时政新闻,狭义上说的时政新闻主要指与大量的会议和各级领 导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1] 一、时政新闻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权威性。然而,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

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读者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读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读者敬而远之。 难道读者对时政新闻真的没有需求吗?调查 显示并非如此。2007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 卷调查。调查中,多数群众“关注”或者“很关注”两会,共有37.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关注”,其次是“很关注”,占24.5%,两项合计占62.2%。而选择对两会“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仅占13.2%。[2]这充分显示,群众对政治新闻拥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这一结论从本报每周的上网新闻点击量排行 榜中也可以看出,从一年多的新闻点击量排行榜的参数看,关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新闻(比如两会报道、新政策的出台,领导的重要活动等)一经发表,都会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可见,我们的读者和网友并不是不愿意阅读时政新闻,只是不愿意阅读与己无关、毫无新闻性可言的时政新闻。 事实上,时政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党和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这类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要求很高,报道受到诸

时政新闻编辑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网络媒体的风起云涌,新闻事业在不断的深化改革,新闻编辑与传播的流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时政新闻在新闻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传递党的指导思想及国家政策有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更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日益壮大的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要想发挥出真正的地位与作用,就必须加强编辑改革创新工作,在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基础上与时代同步,创新编辑工作,扩大时政新闻的影响力,以此提升时政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一、时政新闻的理论概述 时政新闻指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既包含党和政府宏观政策方针及政治活动的政治新闻,也包含关乎民生、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时事新闻。因此,时政新闻不仅要做好党和政府决策、思想、方针及政策活动的有效宣传,还要将与民情民生密切联系的新闻信息传达给民众,并有效反馈至政府决策部门。时政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一样,都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并且因其新闻内容、性质的政治关系,时政新闻还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与客观公正性。 二、当前时政新闻在内容及报道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对时政新闻的理论概述中了解到,时政新闻是报道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及活动的新闻,因其与社会民众生活的紧密相关性而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当前时政新闻却在内容及报道方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新闻内容较为单一。 从我国长久以来的时政新闻采编和报道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较多电视新闻记者都将时政新闻内容局限于国家会议新闻和国家各级领导所出席的活动的报道。从时政新闻报道的目标来看,其走向是正确的,但对时政新闻的深度价值表现不够,表现在时政新闻中会议领导讲话或访问活动与民众的联系、生活需求等没有表现出来,使得时政新闻的内容单化,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 2.新闻主题较为肤浅。 时政新闻主题较为肤浅与其内容单一有紧密的联系,因为时政新闻的内容主要是对国家会议及领导出席活动的报道,因而导致时政新闻缺乏有实质性的内容,新闻主题与价值不能深刻的表现出来。具体来看,我国时政新闻记者在采写时政新闻的过程中,重在对文件的罗列与领导讲话内容的呈现,忽略了对新闻内容主题的提炼,致使时政新闻主题最终肤浅的问题。 3.新闻报道方式较为落后。

一、国内热点新闻: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战率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定于今天(17日)起到大陆参访交流。“走春访友”是此行主调,连战方面表示,访问期间,他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晤,针对共同关切问题交换意见。此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曾到上海,进行两天的“两岸协议成效与检讨会议”会前会,媒体报道称,高孔廉可能在“会前会”上讨论大陆游客中转、食品安全、遣返重大经济犯等议题。 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了《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自2014年2月15日起,调整铁路货物运价,对全路实行统一运价的营业线货物运价进行调整,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提高1.5分,铁路货物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中铁总)的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国家铁路货运发送量32亿吨,国家铁路货物周转量2.69万亿吨公里。按照这个数据来概算,此次提价或将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增加收入400亿元(未除相关税费)。 新年刚开始,浙江、广东等地就连续报告多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国家卫计委预测,可能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散发病例。这对正在逐步恢复的家禽业又是一重打击。自从去年3月H7N9流感疫情发生后,家禽业销量和价格均大幅下降,据中国畜牧协会调查,2013年上半年,养殖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亿元。业内多方均表示,行业的低迷,本就有产能过剩、养殖成本增加的原因,禽流感则成了最后的导火索。 在第五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后,本届政府承诺的“任期内将1700多项中央级别的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左右”的目标已经完成过半。中国政府网15日消息称,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下称“决定”),再次取消和下放64个行政审批项目和18个子项。《第一财经日报》梳理发现,本次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共涉及24个部门,在内容上突出了生产经营领域,涉及项目社会关注度高,申报量和审批量大,取消和下放后受益面将进一步扩大。 二、国外热点新闻: 对于韩日领导人是否会举行首脑会谈一事,韩国青瓦台人士16日表示:“要想促成韩日首脑会谈,之前双方先要处理独岛问题、慰安妇问题、历史教科书等诸多问题。目前,两国在各项工作上都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并未对首脑会谈进行过任何讨论。”这是韩国政府针对前一天《日本经济新闻》一篇报道的回应。该报道称,日本政府将向韩国提议于下月在荷兰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促成韩日首脑会晤。对于两国首脑会晤,日本政府充满期待。 “默克尔要保护欧洲不受美国监听。”德国新闻电视台16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15日提议,在欧洲建立一个独立的通讯网络,避免欧洲电子邮件和数据“绕道美国”,被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监听。一位网络安全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国家保护网络安全可能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首先在欧盟各国间实现服务器互联,保证服务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作者:王龙玉方青云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金华报业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学术界,时政新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有对政治报道的解释,即: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和宗教都可以包括进来。 对于时政新闻的界定,笔者大致赞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的观点:时政新闻是从内容方面对一类新闻所做的界定,这类新闻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实做出报道。时政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新闻都是时政新闻,狭义上说的时政新闻主要指与大量的会议和各级领导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1] 一、时政新闻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权威性。然而,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读者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读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读者敬而远之。 难道读者对时政新闻真的没有需求吗?调查显示并非如此。2007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卷调查。调查中,多数群众“关注”或者“很关注”两会,共有37.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关注”,其次是“很关注”,占24.5%,两项合计占62.2%。而选择对两会“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仅占13.2%。[2]这充分显示,群众对政治新闻拥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这一结论从本报每周的上网新闻点击量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出,从一年多的新闻点击量排行榜的参数看,关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新闻(比如两会报道、新政策的出台,领导的重要活动等)一经发表,都会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可见,我们的读者和网友并不是不愿意阅读时政新闻,只是不愿意阅读与己无关、毫无新闻性可言的时政新闻。 事实上,时政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党和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

浅谈时政新闻拍摄剪辑规范 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来到这里,台下有不少前辈、高人,实在是不敢谈什么“辅导”。各位领导同行邀请了我,我就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谈一谈自己9年来做时政报道的一点体会。今天我准备了不少的片子,结合实际来分析时政新闻拍摄、剪辑的一些要点。 时政新闻的常见类型,无非是会议、调研两大类。会议是静态的,一个会场,大家都坐姿端正,按照议程一项项进行。相对的,调研就是动态的,一般都要换几个场景,交流比较多。 首先讲一下会议类。会议类的片子,大家都能拍,机器架好,挨个人头扫过去就可以收工。但要拍的好,还有几点细节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拍“全”,尤其是主要领导,镜头不要漏。这些都是最近我们的新闻联播里播出的片子,我拿来分析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一条统战部的片子,问题在于,主席台就两个人,省委常委曾志权,还有省委统战部的常务副部长郭汉毅,这两位就是这条片里的NO.1和NO.2,但是,从播出的片子里,几乎看不到二号的身影,只有这样一个全景里有。可以看出来,参会的其他人至少都有一个中景的镜头扫过。唯独这场活动里的NO.2看不到。我还专门去查了这条片的原始素材,看到了其实有一号二号在一起的一个双镜。不过这个双镜是两人都在听的状态,不适合在这里用。所以,如果从比较讲究的角度来看,这条片就属于“拍的不全”。应该补一个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两人的双镜,这样就会显得比较完整。第二个例子是汕尾台提供的这条片子,从播出片子里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

查查原始素材,就发现了问题。他们只给自己的杨市长拍了单镜,按照规矩,厅级干部是不可以在联播里出现单镜,所以后期编辑的时候这个镜头只能删掉,这样就出现了市里其他领导有镜头,而主要领导反而没出现的局面。对于市台来说,这应该就属于严重失误。我觉得在拍摄的时候,要“宁滥勿缺”,多几个镜头,多几个角度,素材多,“全”的要求也就更容易达到。统战部的这个例子,漏掉的的是一个厅级干部,一般对方也不会提出什么意见,但是从操作的规范来说,这条片子是有遗憾的。而且,如果真的出现漏出主要领导,可能就会出问题。这里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应该是15年的全国政协开幕,我们是拿央视的直播镜头来编,政协开幕时间比较短,央视在直播的时候,主席台在政治局委员这一排,只拍了一遍。当时省委书记是胡春华,他的旁边是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当时胡的状态没问题,低着头看报告,但是孟当时就在不停地拿手揉鼻子。我编的时候就觉得这个镜头不妥,领导形象不佳,于是也跟领导汇报,领导最后决定这一组镜头不要用了,出完七常委之后,镜头就过渡到台下,最后联播也是这么出的。结果刚播出完,不到7点省委的电话来了,问为什么书记的镜头没出?说今天是全国两会开幕,你们不体现一下书记是什么意思?那我们赶紧解释实际情况是怎样,镜头不好看之类,并且将原素材拍了视频发给对方。最后对方也表示了理解,不过还是要求赶紧改带子,重播的时候这个镜头一定要用上,体现书记出席。这个例子说明了在实际操作中,要先保证“有”,再去追求“好”。会议的新闻拍摄,主要领导一定要出齐,如果会议的时间比较短,镜头有瑕疵也

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 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月29日启程前往法国。日本共同社11月 29日报道称,此前巴黎发生连环恐怖袭击,安倍此行计划呼吁因土 耳其击落俄罗斯军方战机而出现裂痕的反恐包围圈保持团结,并摸 索开展“中介外交”、在冲突的两国首脑间进行调停。不过共同社 认为,各国态度错综复杂的欧洲和中东形势可谓“复杂怪异”(官邸 消息人士语),日本如介入也存在引火烧身的风险,绝非易事。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及安理会11月28日分别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马里稳定团)当天遭袭事件。 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28日发布声明,谴责前一天发生在科罗拉多州的枪杀案,并再次呼吁采取行动,严控枪支。 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元,达到了中上收入国家水平。然而,正处于收入扩增阶段的中国,劳 动者的年工作时间是2000~2200小时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英美德 法等国家20世纪20~50年代的水平。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 动关系开始进入了矛盾频发的“深水区”:工作时间不合理甚至不 合法正成为劳资纠纷的重要“导火索”,“过度加班”已经成为全 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第25场中央公车拍卖昨日落槌,上拍的170辆公车中仅3辆流拍,总成交价1012.6万元,溢价率为61.6%。其中,一辆登记于2000年的奔驰,以8000元起拍,最终以3.1万元成交。至此,中 央公车拍卖已成交2571辆公车,总成交额近1.5亿元。28日,第 25场中央公车拍卖在北京落槌,参与拍卖的170辆公车中,成交 167辆,流拍3辆,总起拍价626.6万元,总成交价1012.6万元,

浅析时事新闻节目的创新 [摘要]时事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很重要的节目类型,是广播电视台对外宣传的重要门户和手段,因而不断提高时事新闻节目的质量,能有效提高广播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如何实现时事新闻节目的创新,做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时事新闻节目;创新;举措

序言 在科技化、电子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时事新闻节目,既要与传统媒体和兄弟台之间竞争,又要应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面对央视、卫视的绝对优势平台,地市级电视媒体,想继续保持自身优势,提高收视率,抢占市场,必须要有新的策略、新的手段。那么创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时事新闻节目今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尽管目前国内很多卫视的品牌栏目,还在走模仿国外娱乐类节目的道路,并可以屡屡获得成功,但归根到底,哪个媒体创新得好,哪个媒体就能赢得观众。电视新闻媒体不同于其他新兴媒体,不但要抢市场赢先机,还要承担主流媒体宣传的责任,但以往旧的时事新闻节目形式和说教方式已经令观众乏味甚至抗拒。题材的转变和挖掘,形式的变革和创新,迫在眉睫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时事新闻节目不断改进图像、声音的传播技术,从专业方面丰富了时事新闻节目的内容和结构,将现场直播、专家评论、新闻策划等新闻报道方式有机地融合进节目当中,既让观众感受到与现场同步的新闻真实性,又通过各种专家评论、事件回顾等方式深度剖析解读。但是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对新兴题材的把握,对常规报道的创新,都是很棘手地摆在每个电视人面前。 访谈节目是有情感有倾向的,通过真正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再有深度有经验的记者,在面对新闻事实和现场时都很难将自己完全的“置身事外”。那么一旦深入进去后,记者的情感和思维就会融入时事新闻节目当中,有的甚至会随着采访人物或者实践的情感或者立场去考虑问题,这样就很难客观反映新闻事实。那么就需要更有深度的专家来对新闻本质来进行解读和剖析。 由于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和网络社交工具的冲击,电视节目也往往做成了快餐式的新闻节目,不懂得利用自身特点发布权威深度的信息,一味的去和其他媒体拼快而不是拼好,节目质量和画面质量的标准也降到了“有就行”的标准,殊不知,这是以自身劣势和别人的优势去竞争,既练坏了团队,也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 创新是时事新闻节目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观众对时事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追求数量的增加,而且追求更高的新闻价值。时事新闻节目只有创新,才能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要求。

论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新闻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工作的关键,也是新闻报道创新的灵魂,尤其对于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要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和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目前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谈起,分析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改革措施。 标签:新闻编辑;地方电视台;工作创新;改革措施 如今,广播电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这就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新闻编辑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节目,新闻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方电视台的发展问题,所以地方电视台需要不断创新其新闻编辑工作,从而更大地提升节目的竞争力。 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简介 新闻编辑是以电视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策划、组稿、优选、组合等一系列脑力劳动获取一个新闻集成,并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给广大群众。简单来讲,这完全是一个创作过程,融合了电视新闻编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 二、目前电视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节目时效性差,观看价值低 地方电视台由于新闻采稿手段和机器设备方面的现实,新闻的时效性往往很难保证,观众大多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手机、手机报、纸质报刊等媒介对新闻事件早已知晓,长此以往,观众就会对电视新闻节目失去兴趣。 (二)新闻编辑方式陈旧、单一,观赏性差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经过多年发展,普遍还是千篇一律的传统模式,无论是报道方式还是编排效果,毫无创新元素纳入,内容方面没有新鲜感,忽视了新闻维度的多元化,新闻的选择和传播报道局限在本地,缺乏社会多角度的报道,不能和观众日益增加的观赏要求保持步调一致,观众对节目失去兴趣,出现审美疲劳,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就无法保证。 (三)新闻编排混乱,内容空洞 如今,很多电视新闻编排较为混乱,新闻安排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不能准确体现新闻编排者的主体意图,不利于观众理解的深化。电视新闻是进行信息传递的有效载体,能够将人们所不知道的重大信息告诉给电视观众,但是,当前的一些电视新闻,内容过于空洞,并且没有什么实际的新闻价值,枯燥乏味,让电

2014年国考国内外时事新闻9.10 一、国内热点新闻: 以财税改革为主题的“莫干山会议·2013”周一闭幕。在会议讨论中,多位专家极力呼吁,在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现状下,提升直接税在整体税系中的比重势在必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但中国不同居民间收入悬殊非常大。提高直接税比重,恰恰要解决有关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贾康指出,“在税务系统里面,有人提出直接税比例提高是一个自然过程的观点,我是不同意的。如果你认为是自然的过程,那就否定了税制改革的重要性。” 9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正式公布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度数据。《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对外投资创下878亿美元历史新高,首次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商务部官员称,今年我国对外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增长15%。值得关注的是,《公报》还显示,我国境外总资产虽然突破5000亿美元,但这一规模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居全球第13位。 司法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共同犯罪内容,此外,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与其他犯罪的数罪问题及其处罚原则。司法解释第八条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对于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同时又触犯其他罪名的,司法解释第九条规定,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据消息称,近日,张毅赴中国石油大庆、长庆油田,了解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石油开采和安全生产情况。中石油高管人事动荡,无疑考验国资委对企业干部的管理体系以及中石油内部人事管理系统,如何在非常时期选择合适的干部接替,安然度过风波期。9月9日上午,中国石油(601857.sh)临时停牌,并在中午发布澄清公告,表示此前有媒体报称“董事王国樑和副总裁、代行董秘职责的孙龙德遭调查”的消息与事实不符,他们正常履责。 二、国外热点新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开始中亚之行的第三站。外媒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中亚之行的重点是扩大与该地区的能源合作,此外是合力打击“三股势力”。哈萨克斯坦《今日报》9日报道称,习近平8日抵达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总统卡里莫夫亲自到机场迎接。习近平9日在塔什干同卡里莫夫举行会谈。中乌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决定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中乌战略伙伴关系。

关于电视新闻摄像的几个要点 电视新闻拍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第一个技术步骤。由于技术运用和表达要求的差异,电视摄像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纪实性)摄像和虚构(创 造性)摄像两大类。 新闻摄像侧重于新闻性,不在影像美学方面有苛刻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突发事件现场,有时甚至连画面稳定、亮度等基本技术要求都可以忽略,最为遗憾也是最为可贵的是,新闻摄像不能重新而来,除非是不影响新闻性的组织拍摄。 在拍摄前,一定要提前对所拍新闻的报道主题、报道角度以及相关切入点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理清思路;其次,在拍摄时,一定要以后期编辑的思想来构思相关的镜头。!!! 具体就当前我国的新闻类型来说,主要分为三类:时政新闻、主题报 道、事件新闻。 一、时政新闻拍摄要求 (一)会议新闻 1.拍摄会议时必须要有以下镜头: A.主席台:正面全景 B.领导人:副省级以上领导单人近景(讲话和听会的镜头都要有),特别注意要抓拍领导人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正、

侧面多角度)。小全画面的拍摄,要分主要领导讲话和不讲话时拍两组。 C.主席台其他人员(包括各州市主要领导):两人以上卡或者摇镜头。 D.会场:(带会议横幅的)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的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适当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的镜头)。若会议内容较长,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 注意:会议新闻的画面一定要饱满、整洁,尽量避免会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等进入画面。 2. 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 A.领导人近景画面中要避开并排坐的其他人,更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话时的近景。在拍摄主要领导人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人形象的角度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花束、茶杯,领导人面部缺憾、领导人或其后排人物的小动作等)。不需要单独给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分切或横摇。(若领导职务有较大差别的,可从职务高的单人近景拉到两人或双人近景拉到三人中景落幅)。 B.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从笔记本拉出的),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 C.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2014年4月28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一、国内热点新闻: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中央纪委驻会副书记分成7个组,就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到地方进行调研,对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工作进行指导。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书记就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级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作了汇报和交流。 当地时间27日下午,一架由中国企业制造的新舟60客机从昆明飞抵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这是中国按照协议向尼泊尔交付的首架国产飞机,也是尼泊尔航空公司28年来首次迎来新飞机。去年11月,尼泊尔与中国签署购买飞机协议,中方向尼泊尔提供两架新舟60和4架运12E国产飞机,以支持尼泊尔民航和旅游业发展。该6架飞机将陆续交由尼泊尔国有航空公司运营。中航国际公司总裁吴光权告诉记者,中方企业已经为尼泊尔航空公司培训了一批飞行员,并将在飞机维护与技术方面与尼方保持密切合作。据悉,中方还将陆续向尼泊尔交付另一架新舟60飞机与4架运12E中短程客机。 据凤凰娱乐综合报道,4月27日上午消息,从昨日开始《生活大爆炸》和《傲骨贤妻》等多部美剧下架,下架页面上显示为“因为政策原因怎是无法提供观看”。早在上个月广电总局就发布关于强化网络剧、微

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的通知,除了网站自制剧和国产剧集,各大网站争相购买的美剧、英剧也将被审查。根据上述通知,今后网站购买的美剧、英剧必须“先审后播”,通过审核的节目须报所在地省级广电影视行政部门备案。对于违规播出的单位,广电影视行政部门将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予以警告、责令改正、罚款等处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27日在京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总结第二批活动前一段工作,研究安排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任务。 二、国外热点新闻: “当我看到那些家庭陷入失去亲人的深深伤痛,以及公众(对‘岁月’号沉船事故)表现出的愤怒,我想,作为总理应该承担所有责任。”27日上午,韩国总理郑烘原召开紧急记者会,宣布为了表示对沉船事故负责,决定引咎辞职。韩国总统朴槿惠当天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青瓦台称由于当前首要任务是沉船事故的搜救工作,因此将在事故收尾后受理辞呈。在记者会上,郑烘原承认政府在事先预防和事后救援方面存在疏漏,向国民表示深深歉意。他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谢罪,并祈愿生还者的伤痛早日痊愈。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

长期以来,时政会议新闻都是地方电视台、特别是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头戏”。随着电视媒体改进文风的力度不断加大,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时政会议新闻的数量、时长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减,而质量却有了显著提升,会议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多种创新。对电视摄像记者而言,拍好每一条会议新闻,这既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摄像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笔者有如下几点浅薄的体会。 1 做好前期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时政会议类新闻具有不可重复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倡导精简会议,改进会风,让地方时政会议数量减少、时长缩短,这增加了采访报道的难度。县、区级电视台采访记者,一般都是单独行动,集文字与摄像于一身,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防止“新闻事故”的发生,当班新闻主任必须提前半天将会议采访任务落实,在会前一小时再次提醒记者,以防止记者遗忘或迟到。在出发前,记者必需再次检查摄像机、存储卡、录音笔等设备有无故障。为保证电视画面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在有条件的会议现场,应尽量携带摄像三脚架,如会议现场灯光昏暗,则须携带采访灯。如有可能,对一些主要领导的会议,可事先向“两办”询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现场情况,并提前到会场规划好拍摄角度,调整好摄像机的滤色镜、黑白平衡和光圈。 2 把握拍摄时机,抢抓优质画面 时政会议画面拍摄的时机把握和选 择非常重要。首先,出席会议的每一位 领导,画面必须拍摄到位;其次,出现 在电视画面的所有人员,精神状态必须 饱满。在面对几十人,甚至几百上千人 的情况下,如何抢抓“优质画面”是个 技术活。一是在会议开始前五分钟,记 者必须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进入工作状 态,会议一开始,要抓紧拍摄会场全景 和领导镜头。因为此时,是参会人员精 神最为饱满的时段,所以这时机抢抓的 全景是最为优质的画面。二是完成全景 拍摄后,要立刻将镜头对准参会领导, 以防领导中途临时有事离场,造成画面 缺失。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曾经在一次 全区重量级会议中,遇到领导中途临时 离会的情况,后虽通过后期处理将小全 景镜头放大突出了这位领导,但画面质 量很不尽如人意。同时,要注意从不同 角度在领导听、写时各拍摄一组镜头。 三是记者在拍摄的画面中,尽可能将会 场工作人员服务时的场景避开,保持会 议画面的严肃性。会场中如有个别参会 人员接听电话、相互聊天、抽烟等情况, 要注意变换拍摄角度,防止此类画面在 新闻里出现。拍摄领导讲话时,要等待 领导脱稿讲话抬头时再进行拍摄,确保 所有镜头抓取到最佳一面。 3 画面力求规范,展现完美形象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电视新闻 画面语言的运用,让观众的感受更加直观。 在拍摄会议画面时,要力求做到景别的丰 富和到位,有序搭配,为后期剪辑提供充 足的画面素材。一是突出主题。会标的内 容就是会议主题。拍摄会场全景时首先要 突出会标,并注意会标的位置,避免会标 不居中或出现歪斜、不完整等情况;二是 突出领导。领导是会议的主要角色,拍摄 领导特写画面一定要饱满,要从讲话和不 讲话两种状态下拍摄,要在领导面部表情 状态自然时进行拍摄。杜绝领导不雅动作 出现在画面上的情况发生。一般情况下, 避免俯拍和仰拍,确保在正面和左右侧面 进行拍摄。如话筒位置较高,在领导讲话 时有遮挡面部情况,则最好从两侧进行拍 摄。三是突出效果。在召开重大会议时, 主席台上会有多排座位。此时,拍摄前排 领导必须观察后排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免 某个举动影响整个画面效果。四是注意主 次。在出席领导较多时,除完成主要领导 特定镜头拍摄外,其余领导用两人以上一 组的画面进行固定拍摄或摇动镜头拍摄, 起幅落幅要左右对称、速度一致,相同级 别领导要景别一致,镜头运动要从领导排 名顺序从前往后的方向拍摄。五是上下兼 顾。会议报道除领导镜头外,也需要拍摄 大量参会人员画面。在领导画面拍足后, 台下的参会人员则以一排或多排的形式出 现,并注意画面时长,以防后期剪辑时出 现画面不足的情况。 4 捕捉精彩细节,提升传播效果 会场记者既是工作人员,也是参会 者,更代表着电视观众。在会议拍摄过 程中,记者要善于抓住会场内的细微细 时政会议类新闻拍摄的几点体会 戴启健 (作者单位:盐都区广播电视台) 摘 要:时政类新闻报道传递党的声音,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宣传形式。“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让电视新闻媒体对时政类新闻报道有了更深的认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质的画面保障,独有的电视语言,大大增强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使老百姓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大事。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形式;宣传效果;新闻拍摄 (下转第82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8205849.html,时事政治时事新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