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观测,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地理实践力)

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综合思维)

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综合思维)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A B C

(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4.自转周期

名称长度参照物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24小时太阳

5.

(1)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均为15°每时。

(2)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特别提醒] 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

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公转周期——1年

名称参照物1年的长度特点

回归年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恒星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特点: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速度

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

A点1月初最快近日点

B点7月初最慢远日点

[特别提醒]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北半球)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北半球)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少。故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时间长。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

2.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周期: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图表点拨] 教材第5页图1.5,该图展示出

(1)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轨道;(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3)黄赤交角为23°26′;(4)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其与黄赤交角互余。

(1)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天是指一个太阳日。( )

(2)地球上各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

(3)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 )

(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

(5)下列日期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

A.冬至日B.春分日

C.秋分日D.夏至日

提示:(1)√我们人类根据太阳日安排我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因而日常生活中的一天就是指一个太阳日。

(2)×地球表面各点的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自转线速度大致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黄赤交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4)×地球绕日公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

(5)A [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快,对应时间为1月初,冬至日与其最近。]

地球的自转、公转特点

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的日子。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在此前的20年,也是在这里,我国先后发射了54颗北斗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北斗卫星的“母港”,20年来,所有的北斗卫星均在此处发射升空。

问题1 (区域认知)我国目前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别是山西太原、甘肃酒泉、四川西昌、海南文昌,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选址建设的最突出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提示:人类的航天发射需要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此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发射。四大基地中,文昌的纬度最低,

是其突出优势。

问题 2 (综合思维)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看,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有何特点?

提示: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均约为15°/时。

问题3 (综合思维)此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五十五颗北斗卫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公转的线速度如何变化?

提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向远日点靠近,线速度逐渐变慢。

[归纳提升]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运动形式自转公转

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

时针)

地轴空间指向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运动周

以遥远的

恒星为参

照点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以太阳

为参照点

1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现

象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

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

期)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

时(或1°/4分)

平均约1°/

近日点快

(1月初)

远日点慢

(7月初)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

向两极(0 km/h)递减

平均约30

km/s

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

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1)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节省燃料。

(2)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纬度相同,地势高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4)气象条件:要尽量选择晴朗天气多、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5)地质条件:地质稳定。

(6)交通位置: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7)人口密度条件:航天基地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

(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极点局部图西经法极点局部图东经法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1.读图,完成(1)~(2)题。

(1)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约多4分钟

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约少4分钟

D.时间为23时56分4秒

(2)在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a、b、c、d

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c、d、b、a

C.a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

度b点最大、c点最小D.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c点最大

(1)B (2)D [第(1)题,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实际是地球相对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间隔,即1太阳日,因此选B。第(2)题,地球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除极点外),

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南、北极点为0。因此选D。]

2.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 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2)每年的11月11日是网购较集中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B.乙点

C.丙点D.丁点

(1)A (2)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点时地球在近日点附近。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第(2)题,11月11日地球在秋分后大约一个半月,故应靠近甲点。]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球模型,球心垂直贯穿一直径40厘米、长5米的不锈无缝钢管,可仰窥蓝天;塔的下半部四面以“北”字形的钢筋混凝土柱为依托;塔基是二层圆形平台,平台上从东向西用黑色大理石铺设一道黑线,象征着北回归线。标志塔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把地理科学和视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夏至正午时,立竿不见影,管窥睹骄阳,天象奇观任由探究。

问题1 (综合思维)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提示: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平面不重合,二者之间存在着23°26′的夹角,由此确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

问题2 (综合思维)站在北回归线标志塔下,从立竿不见影到下次立竿不见影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提示:应是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问题3 (地理实践力)游客参观北回归线标志塔时,在平台上站在黑色大理石铺设的黑线南北两侧时,正午影子朝向有何差异?

提示:站在黑线北侧的游客的正午影子一年中始终朝北,而站在黑线南侧的游客的正午影子一年中有时朝向北方,有时朝向南方。

[归纳提升

]

1.黄赤交角的特点

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其含义如下:

特点含义

一轴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

两面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三角度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

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地轴与赤道

平面的夹角

90°

三个基本不变

地轴指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

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大小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23°26′

运动方向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特别提醒]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2)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最南纬度数。

(3)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4)若黄赤交角增大,则热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寒带范围增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1个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移动可用以下图来表示:

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

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 为秋分日。

3.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2)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全球无温度变化

D.全球无五带划分

(1)D (2)C [第(1)题,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图中β表示黄赤交角。第(2)题,即使黄赤交角变为0°,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也是存在差异的,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题组1 地球的自转

读图,回答1~3题。

1.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图B.B图

C.C图D.D图

2.①②③④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①点B.②点

C.③点D.④点

3.在②地某天文台观测一恒星,于2020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做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

A.21时

B.21时3分56秒

C.20时3分56秒

D.20时56分4秒

1.A 2.A 3.D [第1题,A图为地球侧视图,根据图中“N”的位置可知,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A图对,B图错;C、D图为俯视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逆时针,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顺时针,C、D 图错误。第2题,①点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线速度最大。第3题,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长是23时56分4秒。]

题组2 地球的公转

地球时刻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据此完成4~5题。

4.下图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5.下列能正确反映地球公转真正周期的是( )

A.1个回归年B.365日5时48分46秒

C.365日6时9分10秒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

4.C 5.C [第4题,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时,为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运行到远日点时为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

半球。据此,②③正确。第5题,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年,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

题组3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8月23~29日,中国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启动仪式,通过视频连线在北京主会场和湖北武汉分会场同步举行,今年活动周主题为“科技战疫创新强国”。2020年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举办20周年,20年来,全国科技活动周已发展成为公众参与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科普品牌活动。据此结合下图,完成6~7题。

6.8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 )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

7.2020年中国科技周活动期间,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

B.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

C.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D.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

6.B 7.C [第6题,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时,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所以8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②③之间。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中国科技周活动期间,已过夏至日未到秋分日,故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教材P3(上)思考

提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教材P3(中)思考

提示: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是0。教材P6活动

提示:

1.画出三条特殊纬线。

2.描绘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

3.画出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1】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角度去认识地球。 【导入新课2】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着怎么会日行八万里,是不是地球上每个地方都能日行八万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自转和公转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一、地球的自转 我们来看这个地球仪,地球是绕着什么自转的? 生:地轴[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19316993.html,] 师:对,是地轴,地轴北端时钟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 转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地球自转,自转方向、周期、速递,地球的自转方向 是怎样的呢? 生:自西向东 师:对,这就是我们平常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原因。我们再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 动,北逆南顺.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在计算周期时,我们选用不同的参考点,会有不同的时间长度和名称。我们有两种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恒星日是什么呢,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边画边讲,所以恒星日是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还要继续公转,直至太阳出现在p点上空,所[以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高中地理 地球的自传与公转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高中地理地球的自传与公转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1 二、地球公转 轨道:黄道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恒星年 速度:近大远小 三、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大小:23o26` 课标要求: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教材分析:1、地球运动自转规律一般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 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2、地球运动公转规律;3、黄赤交 角 学情分析:自传和公转较容易理解,但自传与公转间的关系,以及黄赤交角的产生和 影响不易理解。 重点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黄赤交角 难点:黄赤交角 教学过程: 导入: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着怎么会日行 八万里,是不是地球上每个地方都能日行八万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 的学习。 师: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自转和公转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一、地球的自转 我们来看这个地球仪,地球是绕着什么自转的? 生:地轴 师:对,是地轴,地轴北端时钟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 转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地球自转,自转方向、周期、速递,地球的自转方向

是怎样的呢? 生:自西向东 师:对,这就是我们平常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原因。我们再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 动,北逆南顺。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在计算周期时,我们选用不同的 参考点,会有不同的时间长度和名称。我们有两种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恒星 日是什么呢,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 (边画边讲,所以恒星日是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23 时56分4秒)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还要继续公转,直至太阳出现在p点上空,所以太阳日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恒星日是地球自转 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了360度,太阳日是假周期,地球自转了360度59分。对人类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人类的起居作息都是根据太阳的升落来安排 的,所以我平常使用的是太阳日,也就是24小时,太阳日的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地球自转的速度,任何一种圆周运动,都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什么是角速度呢?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就是角速度,我们看看地球自转一周 转了360度,用了24小时,那么它的自转角速度是360/24即15°/h,除了南北极两点没有角速度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是一样的,15°/h,1°/4min, 1′/4s。 师:我们再来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地球自转时,地球某点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点的线速度都是一样的呢? 生:不是 师:地球上不同纬度上的点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周长是不一样的,线速度等于周长除以时间,所以线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 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60°N是837km/h,大致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没有线速度,因为它没有转过任何距离,其实每个纬度的线速度都是能计 算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研究研究。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毛主席讲的 坐地日行八万里到底是坐在哪 生:赤道上 二.地球的公转 转折:好,我们从三个方面讲了地球自转,下面我们同样的来讲地球公转的这三个方面。师: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ppt演示)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自西向东 师: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也是北逆南顺。地球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呢?生: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 师:太阳不再轨道的中心,所以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发生细微的变化,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近日点运行速度最快,角速度是61′/d,线速度是 30.3km/s,而远日点最慢,角速度是57′/d,线速度为29.3km/s,平均角速度为 1°/d,平均线速度为30km/s。 下面我们来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对比: 运动 形式旋转 中心 运动方向运动周期 运动速度 角速度线速度

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第1课时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

第1课时 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 1.方向 自西向东(甲图)⎩ ⎪⎨⎪⎧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旋转(乙图)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旋转(丙图) 甲图 乙图 丙图 2.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自转360°59′,用时24 小时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物,自转360°,用时23小 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大约为15°/时。 (2)线速度:由于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现象

①成因⎩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 ②昼夜半球: 下图甲、乙两处中,甲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乙所在半球为昼半球。 ③昼夜界线:AB 线为晨昏线。 (2)昼夜交替 ①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影响: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 (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表现:在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1)同纬度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定相同。 ( ) (2)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 ) (3)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西向东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 ) (4)判断地转偏向力偏转方向时,要面对着物体运动方向观察。 ( ) (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不停地自转 C .太阳的东升西落 D .黄赤交角的存在 [提示] (1)× 地球自转线速度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 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3)× 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 判断偏转方向时,一定要顺着物体的运动方向观察。 (5)B [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的速度 材料一 送瘟神 毛泽东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地球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 1.3地球的运动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 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略)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生:自转和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 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生:地轴 师:很好。地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地球中真有这么一根轴吗? 生:没有。 师:正确。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练习)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观测,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地理实践力) 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综合思维) 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综合思维)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A B C (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4.自转周期 名称长度参照物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24小时太阳 5. (1)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均为15°每时。 (2)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特别提醒] 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

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公转周期——1年 名称参照物1年的长度特点 回归年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恒星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特点: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速度 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 A点1月初最快近日点 B点7月初最慢远日点 [特别提醒]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北半球)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北半球)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少。故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时间长。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 2.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周期: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图表点拨] 教材第5页图1.5,该图展示出 (1)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轨道;(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3)黄赤交角为23°26′;(4)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其与黄赤交角互余。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热点链接】2020年3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这次试验充分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为中国飞船登陆火星打下了坚实基础。按照科学家的测算,每隔约26个月,会有一段时间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窗口期。决定最佳窗口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火星与地球的位置关系。地球和火星绕日公转,每隔约26个月,地球会运行到与火星最近的位置,此时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窗口期。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水平1:通过观察影像资料,辨认主 要天体类型;通过地理资料,归纳地 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水平2:通过图表资料,归纳主要天 体的特征,说明天体系统的层级关 系,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指出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判断天体类 型,描述天体特征,绘制天体系统层 次图,分析说明宇宙探索的意义。 水平4:通过图表资料,探讨存在生 命的地理条件,探讨行星运动特征的 形成机制。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地球 的宇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结合宇宙垃圾的危害, 指出合理开发利用宇宙资源 的途径,树立节约资源、保 护环境的观念。 综合思维:分析行星运动特 征,探讨存在生命的条件。 区域认知:运用地理位置的 理论,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 位置。 地理实践力:观察星空,辨 认主要天体,说明其所属的 天体系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主要类型:01恒星、星云、02行星、流星体、03彗星等。 04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05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恒星由06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07发光的天体 行星绕08恒星运行的天体,靠09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卫星围绕10行星运转的天体 (2)概念:11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2.天体系统 (1)形成: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12相互绕转。 (2)级别:由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13地月系、太阳系、14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地月系由地球和15月球组成,中心天体是16地球 由太阳、18行星及其卫星、19小行星、彗星、20行星17太阳系 际物质等构成,中心天体是21太阳 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22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23可观测宇宙由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24河外星系组成 1.判断正误。 (1)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2)光年是时间单位。(×) 2.月球不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D

1.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教案-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预习指导】 1.结合实例,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 2.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学习目标】 1.综合思维: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及地球直射点的移动。 2.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 3.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使用说明】 1.通读教材2-6页,熟记基础。重点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 2.独立完成导学案,简明扼要写出自己的观点,注意地理规范术语的使用。 【重点难点】 1、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重点) 2、地球自转的特点。(重点) 3、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难点) 【预习案】 【情景导学】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摄影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

通读教材第2页——第6页,思考以下问题: 一、简述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 二、简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及从北极、南极上空看各按什么时针旋转? 三、简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及线速度各有什么变化规律? 【随堂检测】 1.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23时56分4秒 B.24时零4分 C.24时56分 D.24时 2.长春(44°N)与广州(2 3.5°N)两城市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C.长春线速度比广州快 D.长春角速度比广州慢 3.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B.新加坡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规律。 2. 掌握自转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性思维。 【教学内容】 1. 地球的自转运动。 2. 赤道日、极夜和白昼现象。 3. 时区。 【教学重点】 1. 掌握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规律。 2. 理解自转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时区的概念及其与经度的关系。 2. 了解赤道日、极夜和白昼现象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1. 概念讲解法。 2. 案例分析法。 3. 自主学习法。 4. 讨论互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地球的自转运动,并提出问题:“地球在做什么运动?” 二、讲解(15分钟) 1. 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绕自己的轴线从西向东旋转的运动称为自转,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 2. 赤道日、极夜和白昼现象: 赤道上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昼夜间长短相等,称为赤道日;

两极地区存在长达6个月的极昼和6个月的极夜现象。 3. 时区: 地球因自转而产生的24小时一周的时间,被分割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约为15度,每隔一个时区时间差一小时,以本初子 午线为中央,向东每隔一个时区时间加1小时,向西每隔一个时区时间减1小时。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1. 如果某地经度为150度,当本初子午线上是中午12点,那 么当地时间是多少点?为什么? 2. 如果某人出差到美国的加州,那么当他在中国的深夜休息时,美国的加州是什么状态?为什么? 四、探究分析(20分钟) 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探究: 1. 自转对于地球的影响。 2. 时区的概念及其与经度的关系。 五、总结归纳(5分钟) 回答问题:“地球的自转对地球有什么影响?时区是什么?它

【新教材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教学目标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很久以前,人们一度认为地球上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是因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动,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地球一直在自转才是造成日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于是人们开始探索由此引发的下一个问题,即:地球已经自转了45亿年,它的初始动力来自于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牛顿曾说地球自转是因为“被踢了一脚”,是谁“踢”的这一脚呢?牛 顿的答案是:上帝。大家都知道,虽然牛顿提出的这种观点,可以完美地解释宇宙万物为何

可以如此有条不紊的运行,但是这种观点却是不可证伪的,因此不在现代科学的研究范围内。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要说地球自转是因为“被踢了一脚”,那么是谁“踢”的这一脚呢? 由于现在还没有制造出时间机器,我们并不能回到45亿年前进行实地勘察,所以科学家只有根据之前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以及观测到的各种现象来推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目前来看,在诸多理论中,“星云假说”在科学界得到的认同度是最高的。 [新课教学]: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学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旋转。 2.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 (1)以太阳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4时,称为太阳日。 (2)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4.速度: (1)角速度:根据自转周期,可以算出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主要围绕“地球的运动”这一主题,介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基础知识和认识;围绕围绕这一主题,学习地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和波浪运动的概念;探讨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时差和季节的联系;如何看懂日出日落的现象;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规律,协助定位传播工作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时差及季节变化; (3) 掌握地球围绕地心轨迹及波浪运动; (4) 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对日出日落的影响; (5) 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并运用到定位传播工作中去。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差与季节的变化,地球围绕地心轨迹及波浪运动,日出日落的现象,地球运动的规律,定位传播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 1. 教辅资料:《地球的运动》地理图卷、地理图片、国内外天气图, 及室外气象条件资料; 2. 教具活动:地球模型,影片等。 五、教学流程 Ⅰ、课前导入 1. 热身活动:“运动与生活”小游戏,与同学一起参与,激发大家开展 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兴趣。 2. 导入活动:小组活动,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相关照片和影片放给学 生参考,师生讨论相关概念,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解。 Ⅱ、知识内容 1. 首先结合微积学元素,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客观规律,明白“天”的出现背后的科学思想。 2. 师生一起介绍地球的轴心偏转,以及偏转角和本轨角的具体概念, 巩固学生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概念理解 3. 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体会地球公转所能产生的季节变化,进一步 明确季节变化的客观现象。 4. 让学生体会时差的存在,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与其他地区交流,间接 让学生体会时差的存在。 让学生理解“地球围绕地心轨迹及波浪运动”的原理,以及它们的结果;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202-20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要求,本节课安排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三个标题。本节课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入手,让学生通过图表以及实例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以及黄赤交角存在的影响。为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学习作前期知识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高中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地理知识,对地球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使知识抽象化、系统化。为后面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学习扎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解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运用图表,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图表,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影响,并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形成。 难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述法、问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是2011年 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 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 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这些恒星 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 运动?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好!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一起学习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活动1:请同学们根据地球的自转示意图。 1、说一说地轴、北极星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思考一下,地球的自转方向,从侧面看如何? 从北极上空看如何,南极上空又如何? 3、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阐述: 定义:地球绕着其自转轴(即地轴)的旋转运动, 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极点, 其中指向北极星的即北极,相反的为南极。在北半 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做圆周运动。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周期: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称之为恒星日。以太阳为参考,1日所需时间为24时,即太阳日。 活动2:请同学们观察下图,思考。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问题并发言。 教师总结,并阐述。 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表述。 地球的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为 1670km/h,极点线速度为0。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均 为15°/h,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 【地球的公转】 活动3:请同学们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以下问 题。 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何?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3、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吗?地球在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有何变化?

人教 高中地理必修一 1.3 《地球的运动》(教案)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 1.3 《地球的运动》(教案)

§1.3《地球的自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要认识和掌握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掌握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相关示意图概括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宇宙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理解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提高自己的地理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及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太阳自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三、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抽象,重难点较多,且无法直观地感知到地球的运动,必须通过一些地理现象和借助其他天体的视运动来分析推理。在学习活动中,对知识、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探究能力的要求高,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需

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与联想能力,将静态与动态、时间与空间要素有机结合,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演示法、情境法、图解法、画图法,演示加强学生的认识。这样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1、设问质疑,导入新课 【设疑导入】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不是正球型呢?古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 【总结讲解】“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要辩证的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正确,但对于江西而言却是很不科学的。学完本节内容,同学们便会知道问题的原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13,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自转》2、类比情境,剖析问题 【新课讲究】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的运动知识,我们知道,地球的运动形式有自转、公转的两种形式。现在我们先来了解地球的自转【板书】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1、地球自转的定义 (让学生自己波动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提问】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地轴就是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地球中真的有这么一根轴吗? 【讲解】正确。地轴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那么,地球自转方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必修1(2021年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问题导学 主题一地球的自转 活动与探究 材料:毛泽东七律《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方向是什么?画图说明。 (2)“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日”是多长时间? (3)“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哪个地区?为什么? 主题二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黄赤交角示意图. 材料二:英国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汉卡克在《上帝的指纹》中写道:“黄赤交角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个周期是41 000年,交角改变在22.1°到24。5°之间,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不亚于瑞士钟表。"这个周期变化早在1911年巴黎国际天文历大会上就已经公布了。 (1)什么是黄道?什么是黄道面?什么是赤道面? (2)什么是黄赤交角? (3)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有何影响? (4)若黄赤交角变为24。5°,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 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与应用 (1)根据经度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 顺着东经度数越来越大的方向或顺着西经度数越来越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东经度和西经度 经度值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经度值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减小为西经,如图所示: 2.掌握黄赤交角的方法 掌握黄赤交角要把握好“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1)“一轴”指地轴. (2)“两面”指黄道面和赤道面. (3)“三角度”指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34′、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

第2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回归年;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基本原理]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体系架构] 课时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 1.地球的自转特征 (1)自转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自转轴 ①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北半球某点观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该地的纬度。 (3)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4)周期

参照物时间自转角度意义恒星日恒星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24时360°59′昼夜交替的周期 (5)速度 ①角速度:约为15°/h,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②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极点为0。 思考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对应点的速度相等吗? 答案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 2.地球的公转特征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移动的周期;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 位置时间速度 A点近日点1月初线速度最快,角速度最快 B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最慢,角速度最慢 思考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与冬半年的天数存在差异? 答案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动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用天数较多,为186天;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动至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用天数较少,为179天。 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 (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亦可根据自转方向判断所处半球。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新课标)选必修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能说出地轴、黄道面、赤道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说出太阳直射点的概念,能在简单的太阳光照图上找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能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准确标出二分二至日的位置; 4.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及公转运动,观察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理解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难点】 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出示图片:“地球绕日公转图”,并说明地球绕日公转的独特姿势。 师: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大家观察图片,说说地球是以什么样的姿势绕日做公转运动的? 生:(可能的答案)地球在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师:对,大家回答的很好。地球同时进行着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他们有什么关系吗?斜着身子自转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2课时 (板书)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出示图片:黄赤交角示意图 师:大家观察图片,找出地球自转的平面和地球绕日公转的平面。 生:(可能的答案)地球自转的平面是赤道平面,是图中橙色的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是图中黄色的平面。 师:对,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面有什么关系? 生:(可能的答案)它们两个面有一个交角,是23°26′。 师:大家说的很好,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我们叫做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那大家再观察一下,图中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是多少度? 生:(可能的答案)是66°34′。 师:对。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板书)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太阳直射点 展示图片,不同地区的太阳光线图。 北极星 23°26′ 甲 乙 丁 戊 丙

地理高中必修知识1《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理高中必修知识1《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理高中必修知识1《地球的运动》教案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下面和课件网一起看看有关地理高中必修知识1《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强化巩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并能运用相关地理意义基本原理判断分析地理现象和区域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复习课中利用多种方案和工具解决地球运动的疑难问题,逐步掌握一般专题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专题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既能运用地理意义的规律科学合理的观察解析,看待地球运动现象,又能在生活中认识到地球

运动的地理意义,通过不断突破难点,充满信心,并为自己即将到来的高考加油鼓劲。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太阳光照图的应用 教学过程 学案规划和教学设计 规划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案,提供学习线索,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衔接。重点实施课中学案。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考,强调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配合,通过教学预设,即时调控。 师生交流解读新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以地球运动为例来探究地理专题复习的策略,从而建立模型,以提高专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应如何进行专题复习首先分析新课标和今年的考试说明。然后进行师生交流,加深对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理解。 第一关强化知识体系建构 课件展示课前学案中基础练习的答案 环节1 师生互动,熟悉本专题的知识体系 环节2 基础训练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导学案: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判断正误。 (1)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天是指一个太阳日。(√) (2)地球表面各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2.下列地区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 答案 D 解析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3.地球表面同一纬度地区,地球自转速度存在差异吗?

提示地球表面同一纬度地区,自转角速度相同;受地形起伏的影响,自转线速度略有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判断正误。 (1)国庆前后,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快。(√) (2)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公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快的是() A.儿童节B.劳动节C.清明节D.国庆节 答案 D 解析国庆节为10月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远离远日点,靠近近日点,故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快。 3.我国法定假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理由? 提示元旦元旦假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1)概念:□01赤道平面与□02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 (2)大小:目前为□0323°26′。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轨迹

(2)周期:□09回归年,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 1.判断正误。 (1)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 (2)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 2.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北移B.北半球南移 C.南半球北移D.南半球南移 答案 B 解析9月10日是教师节,此时处于地球公转的夏至到秋分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3.说明黄赤交角大小与回归线和极圈纬度的关系。 提示黄赤交角大小决定了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黄赤交角与回归线的纬度相同,黄赤交角与极圈的纬度互余。 主题探究地球的自转 材料一科学研究发现,地球转动的速度正在变慢,尤其是地球的自转速度,导致我们每天的时间增加了2.3毫秒。在地球刚形成时,地球的旋转速度很快,赤道处的线速度约为6 400千米/小时。 材料二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