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 基础知识]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 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

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 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 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 吨,而

轻轨要小于13 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 米,而轻轨一般在100 米到200 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 万人次,而

轻轨的运力为0.6 万至 2 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 节,轻

轨列车编组为2-4 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套用我们教材上写的:“地铁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 3 万至7 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 (Mass Transit Rail )或者‘快速交通系统'(Rapid Transit System )。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此外,对于地铁和轻轨,从车辆上的认识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地铁车辆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而轻轨是采用接触网。其实,现在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成为区别的标志,现在新建的很多地铁车辆也都采用了接触网,毕竟这种方式从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第三轨不可比拟的优势。有人认为地铁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行驶的则认为是轻轨;更有人认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要比地铁为轻,这些理解均是错误的。

例如上海轨道交通 3 号线, 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地铁但民众和媒体的误导使大多数人都习惯称之为轻轨

而地铁 5 号线则是名副其实的轻轨线路.

所以为了不再混淆, 上海现在所有的线路都改称轨道交通了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基础知识]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套用我们教材上写的:“地铁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此外,对于地铁和轻轨,从车辆上的认识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地铁车辆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而轻轨是采用接触网。其实,现在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成为区别的标志,现在新建的很多地铁车辆也都采用了接触网,毕竟这种方式从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第三轨不可比拟的优势。有人认为地铁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行驶的则认为是轻轨;更有人认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要比地铁为轻,这些理解均是错误的。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方案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 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 2019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1 - 第二章前提条件...................................................................... - 1 - 第三章系统功能核验.............................................................. - 3 - 第一节土建工程 ................................................................ - 3 - 第二节设备系统 ................................................................ - 7 - 第三节车辆基地 ............................................................. - 28 - 第四节控制中心 ............................................................. - 29 - 第四章系统联动测试........................................................... - 29 - 第一节轮轨关系 ............................................................. - 29 - 第二节弓网关系 ............................................................. - 33 - 第三节信号防护 ............................................................. - 36 - 第四节防灾联动 ............................................................. - 41 - 第五章运营准备................................................................... - 45 - 第一节组织架构 ............................................................. - 45 - 第二节岗位与人员 ......................................................... - 46 - 第三节运营管理 ............................................................. - 48 - 第四节应急管理 ............................................................. - 50 - 第六章附则........................................................................... - 52 -

动车组概论作业——轻轨与地铁的区别

动车组概论 题目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班级 20**级机电本1班姓名 ** 学号 ******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正在建设地铁和轻轨,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念上有些误区。有人以为,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以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关键词:轻轨;地铁;区别;高峰最大客流量;运载能力 1.地铁 1.1.地铁定义 车辆的轴重>15t,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3万人次/h 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线路全封闭,在市区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地下隧道内,可实现信号控制的自动化;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运输成本低、不占用城市用地,,但建设成本高。一般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地段设置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适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域。列车编组6~8节,输送能力3万~6万人/h,运送速度32~40km/h,运行间隔2min. 供电类型:直流供电(通常有轨电车和地铁的电压是600V和750V,铁路使用1,500V和3,000V。过去车辆使用旋转变流器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现在一般使用半导体整流器完成这个工作)。交流供电:中国、法国、英国、芬兰、丹麦、前苏联、前南斯拉夫、日本使用单相25kV50Hz电力供应,而美国通常使用单相12.5kV和 25kV60Hz的交流电。 1.2.地铁的优点 (1)运量大,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3万人次以上; (2)准时、安全、舒适; (3)快捷; (4)运输成本低; (5)污染小; (6)地下铁路大部分线路修在地下,能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保护城市景观。1.3.地铁的缺点 (1)造价高,如广州地铁1号线每公里造价高达7亿~9亿元; (2)建设周期长; (3)工程施工技术复杂,要求高;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 2019年2月

目录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与轻轨》的通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地铁和轻轨工程项目初期运营前设施设备系统功能和运菅管理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新建地铁和轻轨工程项目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适用本规范,改扩建项目和甩项工程适用本规范相关规定。 第二章前提条件 第三条试运行前应完成系统联调。试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其中按照开通运营时列车运行图连续组织行车20日以上且关键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则)符合以下规定: (一)列车运行图兑现率不低于%; (二)列车正点率不低于98%; (三)列车服务可靠度不低于万列公里/次 (四)列车退出正线运行故障率不高于次/万列公里; (五)车辆系统故障率不高于5次/万列公里; (六)信号系统故障率不高于1次/万列公里; (七)供电系统故障率不高于次/万列公里; (八)站台门故障率不高于1次/万次。

贯通运营的延伸线工程项目应按全线运行图开展试运行,其除供电系统故障率、站合门故障率按延伸区段统计外,其余关键指标应按全线统计。 第四条具有试运行情况报告,内容包括试运行组织基本情况、试运行期间主要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和相关数据记录、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试运行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 第五条具有符合规定的以下批复和许可文件: (一)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批复; (二)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批复; (三)重大设计变更批复; (四)用地和建设许可文件。 第六条具有符合规定的以下文件: (一)土建工程及其装饰装修、设备系统及其安装工程等质量验收监督意见; (二)车站、区间、中间风井、车辆基地、控制中心、主变电所等消防验收文件; (三)起重设备、电(扶)梯、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验收文件; (四)人防验收文件; (五)卫生评价文件; (六)建设单位编制的环保验收报告; (七)档案验收文件。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按规定竣工验收合格,验收发现的影响运营安全和基本服务质量的问题应整改完成;有甩项工程的,甩项工程不应影响运营安全和基本服务水平,并有明确范围和计划完成时间。 第八条按照规定划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保护区,具有建设

地铁和轻轨区别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套用我们教材上写的:“地铁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 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此外,对于地铁和轻轨,从车辆上的认识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地铁车辆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而轻轨是采用接触网。其实,现在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成为区别的标志,现在新建的很多地铁车辆也都采用了接触网,毕竟这种方式从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第三轨不可比拟的优势。 地铁,地下铁道(线路不一定全在地下),Underground,Subway,Metro; 轻轨,轻型轨道交通,Light Rail Transit,LRT; 地铁快,运量大,但造价高,施工难度大; 轻轨也快,但没地铁快,运量也比地铁小,造价也较低;

地铁与轻轨区别

一.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郊区范围内,为方便公众的出行和物 资的运送,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按一定线路输送旅客和物资的运输系统。 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狭义指:城市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铁 路等交通。 公共交通系统由道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 按照路权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道路交通(共用路权)和轨道交通(专用路权) 二.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按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系统与导向轮导向系统。按支撑方式又划分为:轮轨、胶轮混凝土、特殊系统。按客运能力大小分为:特大运量的城市快速铁路、大运量的地下铁道、中运量的轻轨交通系统、小运量的独轨(单轨)交通。轮轨系统又划分为:双轨系统与独轨(单轨)系统 三、独轨(单轨)交通(Mono-Rail Transport)定义(Definition):单 轨是指以单一轨道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 依据对车体的支撑方式可分为: 悬挂式(Suspended Type)和 跨座式 (Straddle Type) 四.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 城市化发展迅速(2) 城市布局与规划不合理(3)土地开发面积迅速扩大(4)公共交通结构不当(5)城市自行车拥有量增加(6) 交通设施缺少停车场 五、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具体表现(1) 交通阻塞,行车速度慢(2) 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3) 耗能多,污染严重 六、引起城市交通阻塞的原因(1) 道路面积少(2) 人口密集、客流量大(3) 缺乏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七、在改善城市交通问题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公共交通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怎样合理发展大、中、低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形成大、中、低运能交通工具并存,结构合理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八、地铁与轻轨的异同点 相同点:地铁和轻轨都是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运输方式,以钢轮和钢轨为走行系统的交通方式。地铁和轻轨交通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污染小、低能耗、方便舒适,世界上又称之为“绿色交通” 不同点: 1、钢轨承受荷重区别:地铁一般60kg/m ;轻轨一般50kg/m; 2、运输量区别:地铁为特大容量公交工具,单向高峰小时可载运30000~90000人次;轻轨为大容量交通工具,其单向高峰小时载运10000~30000人次; 3、地铁线以地下线为主,在市郊结合部或郊区才考虑地面和高架线路;轻轨以地面和高架线路为主,在繁华市区不得已才采用地下线路; 4、地铁正线最小曲率半径为300~600m,最大坡度30‰;轻轨最小曲率半径为100m,最大坡度可达30‰; 5、地铁列车最高速度120m/h,运营速度30~40km/h;轻轨最大行驶速度45m/h,运营速度25~30km/h; 6 、地铁车身长达23m,车身重,编组一般为6~8节;轻轨车身短为7.5m,车身轻,爬坡快,编组一般为1~4节。 九、地铁定义 (Definition)(Definition) 辆的轴重>15t,>15t,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3万人次/h 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般线路全封闭,在市区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地下隧道内,可实现信号控制的自动化;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运输成本低、不占用城市用地,,但建设成本高。一般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地段设置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适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域。 车编组6~8节,输送能力3万~6万人/h,运送速度32~40km/h,运行间隔2min. 供电类型:直流供电(通常有轨电车和地铁的电压是600V和750V,铁路使用1,500V和3,000V。过去车辆使用旋转变流器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现在一般使用半导体整流器完成这个工作)。交流供电:中国、法国、英国、芬兰、丹麦、前苏联、前南斯拉夫、日本使用单相25kV50Hz电力供应,而美国通常使用单相12.5kV和25kV60Hz的交流电。 十、轻轨定义(Definition)?由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于有轨电车和地铁之间的中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比地铁的轴重轻,约10t。?列车编组一般不超过4辆,运送能力5,000~3万人/h ,运送速度25~35km/h,最低水平接近有轨电车,最高水平接近地铁。?新型有轨电车. ?Light Rail

轻轨和地铁的区别

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采用2~4节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站台长度。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有90%的线路都是在高架上,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采用4节编组C型列车,有70%的线路都是在隧道内,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轻轨线路。A型车是目前最高端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其特点是车体宽和编组大,A型车宽度为3米,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采用的阿尔斯通Metroplis地铁列车宽度达到3.2米;6节编组A型地铁列车最大载客量为2460人,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阿尔斯通和西门子8节编组A型地铁列车最大载客量达到3280人。B型车和C型车的造价和技术含量要小于A型车。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正在建设地铁和轻轨,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念上有些误区。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或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认为轻轨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和轻轨两种制式,地铁和轻轨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上。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选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双轨作为列车轨道,与国铁列车选用的轨道规格相同,并没有所谓的钢轨重量轻重之分。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采用高规格电客列车同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国内外众多城市已用“轨道交通”代替“地铁”这一传统称呼,例如上海就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统一命名为“轨道交通XX号线”。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单向最大高峰每小时客流量的区别。地铁的铁路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每小时为 3 万-6 万人次,轻轨铁路能适应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每小时1-3 万人次。轻轨与地铁的钢轨无轻重之分。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每辆310 人,超员为410 人,编组采用每列 6 辆;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202 人,超员224 人,编组采用每列2-4 辆,轻轨铁路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而灵活变更运行轨道,有的建在地面,有的驶入地下,有的建成高架,具有投资省、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地铁、轻轨和在地面、地下行驶没有任何关系。新加坡的地铁70%都是建在地上的,而德国汉纳威的轻轨却建在地下。 地铁属于“重轨”,而轻轨属于“轻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区别在于运载量,地铁的运载能力比轻轨高一倍以上。 高架地铁不是轻轨,地铁上高架或地面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轻轨也可以在地下行驶,更可以选择地面和高架的形式.如6号线. 轨道交通专家指出,国际上将每小时单向截面运载量大于3万人次的城市轨道交通称为"地铁(Metro)",将小于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称为"轻轨(Light Rail) ",并将小于1万人次的大街轻轨称为"有轨电车(Railroad Car)"。(也有标准将4万人以上的称为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根据运载量和车速,依此划分为:市域快速地铁、地铁和轻

地铁与轻轨

地铁浅埋暗挖法与盾构法的比较与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交建08-2班蒋玉波) 摘要: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创造了适应各种围岩条件和环境要求的地下铁道施工方法。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是浅埋及软土环境下隧道施工中两种主要的暗挖施工方法。分别对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原理、特点、施工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际工程分析不同环境下采用的方法及在施工中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关键词:地铁;浅埋暗挖法;盾构法;比较;应用 地铁是国际公认的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技术[1],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铁在不断的发展,同时产生了众多的施工方法。我国在修建地铁中,已由原来单一的明挖法发展到现在的明挖法、盖挖法、矿山法、盾构法等多种方法并存的局面,并已初步形成了专门的专业技术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地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区间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及暗挖法两种,其中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是我国地铁暗挖施工采用的两种主要方法[2]。 1浅埋暗挖法与盾构法简介 1.1浅埋暗挖法简介 浅埋暗挖法是在城市软弱围岩地层中,在浅埋条件下修建地下工程,以改造地质条件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为重点,以格栅和锚喷作为初期支护手段,遵循新奥法大部分原理,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原则进行的隧道设计和施工。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地层的适当加固和处理,合理调动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采用短进尺开挖,及时施作初期支护结构并封闭成环,使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形成联合支护体系以共同承担施工阶段荷载,在变形基本稳定以后施作二次模筑衬砌,完成隧道建设。基本施工程序为:①将钢管打入地层,注入水泥或化学浆液加固,然后进行短进尺开挖;②立即作初期支护;③施作防水层;④完成二次支护。全程施工需利用监控测量获得的信息进行指导[3]。 浅埋暗挖法作为软弱围岩浅埋地层中修建城区地下铁道的施工方法,为了有效地控制围岩松弛及由此引起的地表下沉,浅埋暗挖法的基本施工方法有台阶法、CD法、CRD 法、PBA法和双侧壁导坑法[4]。 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浅埋暗挖法具有如下特点:①需要选取地质条件和结构情况有代表性的工程作为试验段先期开工,通过对试验段的研究与分析来指导地铁隧道的设计和施工。②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适合各种地铁隧道断面形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③通过采用不同的分部开挖方法和各种辅助工法改良地层,采用刚性支护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和坍塌,可以极大地减少对城市地面交通的干扰和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可下穿管道、道路和建筑物等,避免大量拆迁。④从综合效益上看,浅埋暗挖法是比较经济的一种城市地铁施工方法[5]。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 基础知识]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 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 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 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 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 吨,而 轻轨要小于13 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 米,而轻轨一般在100 米到200 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 万人次,而 轻轨的运力为0.6 万至 2 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 节,轻 轨列车编组为2-4 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套用我们教材上写的:“地铁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 3 万至7 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 (Mass Transit Rail )或者‘快速交通系统'(Rapid Transit System )。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此外,对于地铁和轻轨,从车辆上的认识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地铁车辆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而轻轨是采用接触网。其实,现在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成为区别的标志,现在新建的很多地铁车辆也都采用了接触网,毕竟这种方式从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第三轨不可比拟的优势。有人认为地铁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行驶的则认为是轻轨;更有人认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要比地铁为轻,这些理解均是错误的。

地铁与轻轨课程论文.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地铁与轻轨课程论文 学号02120438 班级土木工程2012-9班 姓名郭曙瑞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盾构法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2012-9班郭曙瑞) 摘要: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城市中再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铁路、自动导向、短途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本文主要叙述和总结了地铁隧道施工中常用的工法盾构法的施工过程、技术要领、适用的范围、盾构的类型和选择以及盾构施工过程中应做的准备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文中对盾构法施工的各项工作都做了详细说明,并在叙述中就一些措施和解决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补充和完善工法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施工过程;掘进机;选型;盾构拼装;地面沉降 1 引言 盾构法隧道施工是地铁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方法。它是一种先进的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盾构法作为目前最为安全有效的城市轨道施工工艺,已经被绝大多数市政工程所青睐,在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全国范围内各大中型城市都倾向于城市地铁及类似的市政工程的修建,因此盾构法施工在目前国内的市场不可估量。盾构法施工结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各项技术革新,有着固定的施工工艺流程,包含了诸多施工环节,每一个环节或工序都必须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专项方案指导施工,并辅以经验丰富的管理操作人员,才能充分发挥盾构法施工的优越性,实现工程的最大收益。 1 盾构施工技术基本原理盾构施工技术是指使用盾构机,一边控制开挖面及围岩不发生坍塌失稳,一边进行隧道掘进、出渣,并在盾构机内拼装管片形成衬砌、实施壁后注浆,从而在不扰动围岩的基础上修筑隧道的方法。盾构机的“盾”是指保持开挖面稳定性的刀盘和压力舱、支护围岩的盾型钢壳。“构”是指构成隧道衬砌的管片和壁后注浆体[1]。图1、图2分别为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盾构机主体示意图

轻轨与有轨电车区别

轻轨原则上有优先路权。 不太同意关于分类。 传统的有轨电车不属于轻轨的范围,我们所说的轻轨不是按照有没有轨道分,他的运量根本不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轻轨的标准(10万人次每天,高峰1万人次每小时),只能归到公交车类 1 看得很清楚,和主题不完全一样不代表不能对部分内容发表看法,何况说的都是有轨电车 2 关于运量,传统的有轨电车虽然也可以增加编组,但是受到很大的限制,运量远达不到轻轨最低的10000人每小时, 5000也达不到。这个运量即使是现代有轨电车也不容易达到。欧美不管是传统有轨电车还是新型有轨电车都叫tramway,而不是LRT,不知道有哪个国家把它分为轻轨的 至于是不是应该按照运量分类轨道交通。我相信国家出台的这个标准,肯定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论证过的,当然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水平不行,分类不够科学,仁者见仁,这个更不是此帖子讨论的范围了,我就不在这里发表看法了。 个人意见,仅供讨论,谢谢! 1分钟一班?这个是什么车?太理想化了吧,巴黎的新型有轨电车,高峰至少也要4分钟一班,6节编组,最高运行1万人次每小时(数据出自巴黎地铁公司) 中国人确实不分轻轨地铁,事实上也很难分,但是欧美人,tram绝对不会叫成lightrail 至于人身攻击就更不需要了,我就不回应了,谢谢 一般车辆的发车间隔在5分钟左右,最密集的也就2~3分钟,更何况有轨电车受混行的影响是很严重的,所以楼上所提高峰输送能力限度仅仅只是理论值,实际有轨电车的高峰输送能力是很难过万的,混行这也是它区别于轻轨及地铁的一个因素吧。 国内那些所谓的城际轨道、市域轨道等只是从轨道承担的交通功能来区分,若按照此类分法,有轨电车承担的功能仅仅只是为区域内的上述轨道集散客流及补充运力。 仅供讨论,呵呵~ 关于tram(有轨电车),wiki是这么介绍的 A tram, tramcar, trolley, trolley car, or streetcar is a railborne vehicle, of lighter weight and construction than a train, designed for the transport of passengers (and, very occasionally, freight) within, close to, or between villages, towns and/or cities, on tracks running primarily on streets. Certain types of cable car are also known as trams. ……Many newer light rail systems share features with trams, although a distinction may be drawn between the two, with the term light rail preferred if there is significant off-street running or

我国地铁与轻轨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地铁与轻轨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无论在城市人口数量还是人口密度上都极为庞大,交通需求大,交通压力也急剧上升,因此中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一种必要选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 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北京地铁一号线,于1965年破土动工,但在此后的二十年内,由于经济技术所限,地铁建设停滞不前,直到90年代初才于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修建地铁或轻轨,进入21世纪之后,政府于全球金融危机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国地铁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共有约50条,1154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在建。至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 然而,在地铁和轻轨工程高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由于中国地铁处在超速发展中,修建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容易诱发安全隐患,近年来也有相关地铁事故发生;其次,如何实现盈利,会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目前地铁造价仍旧十分昂贵,每公里约在5亿人民币左右,而高架造价约为3亿元。大规模地修建地铁和轻轨固然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然而如何维持其高昂的修建以及后期维护成本,以及面对其相对较低的收入回报的这一矛盾,将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推进而愈发严重。此外,我国地铁与轻轨还面临着运营效率低下与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未来,随着地铁建设的进程,各大型城市的轨道交通将会形成一定的规模,轨道交通的发展将会把重心从大规模修建转向运营管理,我国现已开始着手建立标准化规范体系,旨在提升运作效率和提供更优质的客户体验。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国地铁系统。地铁发展政策的制定不能只着眼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要统筹兼顾,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强化城市(区域)间协调发展、实现地铁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地铁发展政策的首要选择。有关技术部门也应该引进先进技术.吸收技术.集中力量研发我同地铁系统的设备产业,争取将国产物品达到国际化水平,为今后的地铁系统的建设和维修创造条件。 世界其他地区成熟的地铁发展模式也可为我国地铁后期运营提供借鉴,如日本,香港和巴黎借助其发达的高架地面以及低下交通系统在距市中心较远处形成副中心;台湾地区的捷运系统沿线土地高强度开发等。我们在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统筹安排轨道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地铁、城轨、轻轨的区别

1.地铁 又名地下铁道,英文Subway。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建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列车运送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简称地铁。地铁主要是由线路、列车、车站等组成的交通体系。此外还有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照明、排水等系统。地铁线路由路基与轨道构成。轨道与铁路轨道基本相同。它一般采用较重型的钢轨,多为混凝土道床或碎石道床。轨距一般为1435毫米标准轨距。线路按所处位置分为地下、地面和高架线路3种。地下线路为基本类型;地面线路一般建在居民较少的城郊;高架线路铺设在钢或钢筋混凝土高架桥上,避免与地面交通平交,并减少用地。地铁列车均采用由电力动车组成的动车组。地铁车站是列车到发和乘客集散的场所,一般建在客流量较大的集散地。 这也就是说明北京在建和已经建成的1,2,4,5,6,8,9,10,13,八通都属于地铁。 2.城铁 又名城市铁路,或者城际铁路。是连接城市之间的铁路,其运营能力远大于轻轨和地铁。其轨道与地铁相同,一般采用较重型的钢轨,多为混凝土道床或碎石道床。轨距一般为1435毫米标准轨距。如天津到北京的城际铁路。 3.轻轨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两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 中等载客两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8号线、9号线即是。 目前,上海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 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之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

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准备建设“地铁”和“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 念上有些误区。有人以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高 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认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 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以地上地下区分肯定是错的,地上地下只是从实施条件来考虑的,包括用地条件,环境要求,开发强度等等,但如果有可能地上的话,我想没有一个市长会选择让轨道 交通下地的,造价相差的是倍数关系! 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 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 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由于车型的

区别,使得地铁和轻轨在车辆上很容易区分,一般轻轨车辆全都是动车,而地铁则是 动车、拖车混合的。 其实,无论是“轻轨”(全称为“轻型轨道交通车辆”)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单向最大高峰每小时客流量的区别。 “地铁”的铁路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每小时3万-6万人次, “轻轨”铁路能适应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1-3万人次。 “轻轨”与“地铁”的钢轨无轻重之分。 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每辆310人,超员为410人,编组采 用每列6辆;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202人,超员224人,编组采用每列2-4 辆,轻轨铁路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1而灵活变更运行轨道,有的建 在地面,有的驶入地下,有的建成高架,具有投资省、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我国把“地铁”和“轻轨”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从比较规范的含义上说: “地铁”(又称重轨)一般指载客量大,国际上通用的A型车(车箱宽3米,每 节车乘客为310人)。 “轻轨”(轻型轨道交通车辆)载客量小,国际上通用B型车(车箱宽度 2.8 米)和C型车(车箱宽度2.6米),每节车乘客为230人左右。 地铁和轻轨都可以走地下、地面和高架。 B型车和C型车的造价远小于A型车。 通俗点讲: “轻轨”相对于“地铁”就像 “中巴车”相对于“豪华大巴”。

市政工程知识:地铁和轻轨

市政工程知识:地铁和轻轨 地铁和轻轨一样吗?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不单纯是走地下和走地上的区别的。轻轨是一个区别于重轨的概念。也就是轻型轨道和重型轨道的区别。一般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是从铁路的运输能力、车辆大小(车重)来判断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轻轨: 1、轨道远期规划(饱和运能)单向运输能力在每小时3万人次以下的称为轻轨。 2、使用的轨道列车每轴负载能力在13吨以下的称为轻轨 3、因为所采用的轨道列车比较轻便,一般来说,每米轨道重量在30公斤以下的称为轻轨。 4、轻轨允许与常规公路交通混行,即是将铁路轨道建设在公路上,允许常规的汽车与轨道车辆混合行驶。常见的就是城市内部的有轨电车。 而地铁应该来说是相对于地面铁路,主要在地下区间行驶,属于城市通勤轨道的范畴。当然,城市轨道交通也有很多采用地面线路、架空线路,其实也是属于地铁的范畴。所以,现在我国很多人动不动就把在地面上能够看得到列车行进的铁路都称为轻轨是错误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广珠城际快速轨道。这条轨道采用的是1435mm标准轨距,使用的电压是和国铁相同的25kV电压,车辆是3.2m宽车身的和谐号动车,列车为8两编成,轴重远大于13吨,而且采用的钢轨是和高铁相同的钢轨,从这里来看,完全没有轻轨的概念了,但很多

人都喜欢叫轻轨。 包括很多城市的地铁也是,在露出地面的部分也称为轻轨,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些轨道当中,大多是采用1435mm的标准轨道,每米轨道重量在60kg,远比30kg大。而且采用的车辆都是采用4~8辆编组,轴重在13吨以上,所以,严格来说,这些不是轻轨而是地铁。 中国大陆所指的轻轨与英文中的1ightrai1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在中国大陆,轻轨指的是客流量较小或编组规模较小的轨道交通线路,这种轻轨事实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轻轨运输系统,而属于中型铁路系统(中运量系统)。中国大陆区分轻轨和传统意义上的地铁的具体标准如下。可以从以下几点区别地铁和轻轨: 1.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至3万人次的线路是轻轨,能适应远期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地铁。 2.轴重小于13吨为轻轨,轴重大于13吨为地铁。 3.将列车车型划分为A、B、C、1四种车型(该划分仅在中国大陆出现)。采用C型车或1型车的是轻轨,采用A型车或B型车的是地铁。采用2-4节列车编组的是轻轨,采用5-8节编组的是地铁。

城市轻轨

城市轻轨 城市轻轨是城市轨道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重庆、上海、北京等城市纷纷兴建城市轻轨。一时间,轻轨成为都市人的时髦话题。轻轨的机车重量和载客量要比一般列车小,所使用的铁轨质量轻,每米只有50公斤,因此叫做"轻轨"。城市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准点运行、安全性高等优点。城市轻轨与地下铁道、城市铁路及其它轨道交通形式构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它可以有效缓解人口与交通资源、汽车与交通设施之间的紧张关系。轻轨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现状的有效载体,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选择,它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乘客出行,使居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轻轨也更符合绿色交通的标准,轨道延伸之处的大规模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更有利于环境综合治理。 无论是“轻轨”(全称为“轻型轨道交通车辆”)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单向最大高峰每小时客流量的区别。 “地铁”的铁路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每小时3万-6万人次, “轻轨”铁路能适应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1-3万人次。 “轻轨”与“地铁”的钢轨无轻重之分。 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每辆310人,超员为410人,编组采用每列6辆;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202人,超员224人,编组采用每列2-4 辆,轻轨铁路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1而灵活变更运行轨道,有的建在地面,有的驶入地下,有的建成高架,具有投资省、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我国把“地铁”和“轻轨”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从比较规范的含义上说: “地铁”(又称重轨)一般指载客量大,国际上通用的A型车(车箱宽3米,每节车乘客为310人)。 “轻轨”(轻型轨道交通车辆)载客量小,国际上通用B型车(车箱宽度2.8 米)和C型车(车箱宽度2.6米),每节车乘客为230人左右。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称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有人认为地铁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行驶的则认为是轻轨;更有人认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要比地铁为轻,这些理解均是错误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规划中拟建的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及已建的地铁2号线即是。目前,即将通车的本世纪申城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的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186 3年英国建成第一条地铁线路,1888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标志城市交通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经过诞生和初始发展阶段(1863年—1924年)、萎缩阶段(1924—1949年)、再发展阶段(1949—1969年)、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当今世界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都确立了公交优先、轨道交通是公交骨干的政策。 轨道交通优点多多 建设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是珠三角综合运输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快速轨道交通以其输送能力大、快速准时、全天候、节省能源和土地、污染少等特点,开拓珠三角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占地是公路的1/8 用地省,运能大。一条复线轨道交通线路与一条16车道的公路具有大体相同的运输能力。规划中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铺设方式以高架和地面为主,其占地仅为同等运量高速公路的1/8.珠三角人口密度大,人均用地少,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将为珠三角节省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