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部崛起所面临的问题

浅谈中部崛起所面临的问题

浅谈中部崛起所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这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六省与沿海发达省市的差距逐渐拉大,与西部的差距则逐渐缩小,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逐渐下降,呈现“中部塌陷”的趋势。因此,我认为中部崛起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举措,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整体上发展不平衡。不仅省际间的差距较大,省内的地区差距也十分明显,这种差距既体现在增长速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中部地区各省除了省会城市,其他的城市,城市规模都比较小,比如湖北省除了武汉之外,城市规模都很小,我们武汉可以说是一市独大。对于湖北这样的中部省份来说,发展区域经济没有先后之分,过去说的做大做强武汉,就可能减慢其他地市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机遇。

二是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城乡统筹水平不高,城乡差距较大,还存在着较大范围的资源枯竭型地区、贫困地区等特殊困难地区,贫困人口较多。我们说城镇化水平可以代表工业化水平,反映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也就是说整个中部地区,半数以上的人口还滞留在农村,城镇化水平低是中部地区一个重大的制约因素。

三是人才缺失严重。未来各二三线城市会纷纷加入抢人大战,人才是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继续推进,一些城市如果仍然意识不到人才流失的问题,就注定只能是一个小城,一个关系户严重产业单一的城市,一个营商环境堪忧的城市,一个企业集体式不规范的城市。​

不过,我国实施促进中部崛起之战略以来,中部六省份地区纷纷采取和制定了相应的建设与发展规划,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奔小康作为主攻方向。相信我们尽快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所发现的问题,迎接挑战,找准对策,中部腾飞之日将指日可待。

区域协调发展 中部崛起

区域协调发展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地区。随着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中部地区已经开始崛起,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首先,中部地区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中部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等资源储量丰富。同时,中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其次,中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面临着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而中部地区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灵活的产业集群布局,不仅可以吸纳外迁的产业和企业,还可以自主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和企业,促进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中部地区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大。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部地区政府积极践行“引进来,走出去” 和 “借力协同” 等政策,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金进入中部地区, 推动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总之,中部地区具备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政策扶持力度增大等优势,为中部地区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中部地区需要运用好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协作和互利

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中部地区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发展,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因此,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推动区域内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中部地区需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转型,从而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同时,加强中部地区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聚集和集群效应,增强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中部地区需要加强对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和扶持,通过引领型和支撑型人才政策,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创业热情,形成人才汇聚的“光环效应”。同时,中部地区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互为促进。 最后,在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方面,中部地区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引导作用,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集约化和智能化,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品质。 总之,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实现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重点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塌陷”之争、“龙头”之争、“东张西望”之争、优势及发展新思维 (提纲) 第一个问题:关于“中部塌陷”之争 一、关于“中部塌陷”观点的背景 中国经济的三个梯度经济带当中,东部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中部整体来讲位居第二,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已明显加快。出现了中部塌陷观点。 二、“中部塌陷”是否存在? 1、有观点认为,的确存在“中部塌陷”。 第一,中部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中部地区的“三化”进程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有观点认为,不存在“中部塌陷”。认为“中部塌陷”的说法虽然源自近年经济指标中中部增长较慢的现实,但和西部相比,总体实力上还是中部更强一些。而且,目前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加速,与东部地区的增速差距也在缩小。如果仅从“塌陷”的角度来看中部发展,来论证中部需要崛起,未免太过消极。 三、中部为何塌陷 1.外因:非均衡发展战略下的不利地位 (1)政策缺失。 (2)市场挤压。 2.内因:产业、体制和思维的惯性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第二个问题:中部崛起的龙头之争 2005年,是争论最多的一年。主要是武汉和郑州的龙头之争 ●争论背后隐藏的是经济利益,希望获得更多优惠政策 ●两座城市远未达到区域经济“发动机”的地步

几点看法: 1、龙头不是争来的,是自发形成的。江苏和浙江的经济是很发展的,但从来不与上海争龙头。上海――长三角的龙头。 2、中部地区的格局。 3、龙头是靠实力的。 4、河南与湖北争龙头,这本身就说明湖北和武汉地位的尴尬。 5、很多人认为中部没有哪个省、哪个市现在能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 第三个问题:如何看待中部地区各省的“东张西望” 一种观点:中部地区长期缺乏政策扶持与制度引导,各省间由于产业同构性及行政壁垒的存在而缺乏沟通合作。在当前国内经济区域一体化驱使下,中部六省发展却存在离心倾向,部分省份既“东张”又“西望”,一方面积极融入东南沿海,一方面渴盼与中部其他省份一起崛起。 评价: 1、中部地区的格局。 2、中部各省都在谋划部署加快自身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重点。 3、区域经济是开放的经济. 4、鼓励“东张西望”,反对封闭,反对自成体系。 第四个问题:中部地区优势 一、区位优势 二、产业优势 1、农业比较优势。 2、传统制造业优势。 3、工业基础优势 三、资源优势 (1)生产资料 (2)人力资源 四、政策优势 中部崛起战略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 引言 江西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江西中部地区 作为江西省的中心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备了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潜力和条件。本文将对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探讨其背景、意义和实施路径。 1. 背景 江西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内陆,地理位置独特,以赣江为界,分为赣南和赣北两 部分。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如较为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另外,江西中部地区还具备优越的交通条件,交通枢纽较为集中,交通网络较为发达。这些优势条件为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意义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江西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江西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实施发展战略可以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 势转化,进一步推动江西省的经济发展。 其次,江西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内陆,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通过发展交通网络, 可以实现江西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地区的发展活力。 此外,江西中部地区还具备较为完善的教育、科研、文化和医疗资源,实施发 展战略可以推动这些领域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素质。 3. 实施路径 为了推动江西中部地区的崛起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发展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实施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引进高新技 术产业和绿色产业,提升中部地区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2. 建设交通网络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是实施战略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修建 高速公路、改造升级铁路等方式,提升江西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加强中部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 一、中部崛起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西部和东三省相继领政策之先,经过30年的发展,向国家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面对这一挑战,中部地区情况如何?“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句调侃的话道出了中部地区面临的尴尬局面,也道出了中部人民的心酸。从纵向比较来看,中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全国总体水平或平均水平,尤其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三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及结构变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开始探讨西部开发问题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就发表文章,提出了要防止“中部塌陷”的预警。近20年之后,学者当年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一)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不仅大大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03年的20多年中,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58.86%,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激增了7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呈不断下降趋势。反映在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上,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到了2003年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GDP差额比扩大了6倍。从居民收入看,200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收入中,中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9元,比西部地区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中,西部地区有2个,中部地区没有1个。 “三农”问题突出,成为影响中部地区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部基本都是农业大省。1990年,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5个产粮大省的城镇居民收入,为乡村居民收入的2.07倍。到2002年则扩大到2.82倍,农民脱贫致富压力大,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的社会矛盾,成为中部崛起的一个沉重负担。 (二)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部原本落后的投资增长速度又大大落后于西部地区。1998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比中部地区高16.8个百分点。2001年1月~7月,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0.1%,比中部地区高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投资的“锅底”。 (三)中部地区的“三化”进程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不仅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和反映工业化进程的基本指标。全国该项指标为52.2%,中部6省为45%左右,中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缺乏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及城市群,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没有一个进入全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前10位。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较慢。全国的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73.2%,中部地区仅占52%。 面对“中部塌陷”这个不争事实,国家从2004年起至今一直对中部崛起给予政策支持。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

浅谈中部崛起所面临的问题

浅谈中部崛起所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这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六省与沿海发达省市的差距逐渐拉大,与西部的差距则逐渐缩小,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逐渐下降,呈现“中部塌陷”的趋势。因此,我认为中部崛起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举措,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整体上发展不平衡。不仅省际间的差距较大,省内的地区差距也十分明显,这种差距既体现在增长速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中部地区各省除了省会城市,其他的城市,城市规模都比较小,比如湖北省除了武汉之外,城市规模都很小,我们武汉可以说是一市独大。对于湖北这样的中部省份来说,发展区域经济没有先后之分,过去说的做大做强武汉,就可能减慢其他地市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机遇。 二是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城乡统筹水平不高,城乡差距较大,还存在着较大范围的资源枯竭型地区、贫困地区等特殊困难地区,贫困人口较多。我们说城镇化水平可以代表工业化水平,反映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也就是说整个中部地区,半数以上的人口还滞留在农村,城镇化水平低是中部地区一个重大的制约因素。

三是人才缺失严重。未来各二三线城市会纷纷加入抢人大战,人才是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继续推进,一些城市如果仍然意识不到人才流失的问题,就注定只能是一个小城,一个关系户严重产业单一的城市,一个营商环境堪忧的城市,一个企业集体式不规范的城市。​ 不过,我国实施促进中部崛起之战略以来,中部六省份地区纷纷采取和制定了相应的建设与发展规划,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奔小康作为主攻方向。相信我们尽快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所发现的问题,迎接挑战,找准对策,中部腾飞之日将指日可待。

“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

“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 论文报告: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 一、引言 二、中部地区的现状与问题 三、中部地区崛起的优势因素 四、中部地区崛起的困境和挑战 五、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路径 六、案例分析 七、结论与建议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高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存在。中部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区域,但却长期以来面临着经济困境和发展难题。中部地区的塌陷,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内在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中部崛起则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篇文章旨在探讨中部地区塌陷与崛起的原因、发展路径以及案例分析。 二、中部地区的现状与问题 中部地区包括沿海经济带内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和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地理位置与交通网络等因素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却一直相对滞后。中部地区一方面受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许多传统行业已经转移到了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地区,并且大

量的劳动力也随之流失。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些问题在经济形势下滞后的中部地区尤为突出。 三、中部地区崛起的优势因素 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一方面受到中国“转型升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得益于地理区位优势、资源环境优势等因素,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崛起因素包括:地理区位优势、资源环境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 四、中部地区崛起的困境和挑战 中部地区待解决的经济困境,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受限、国际贸易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困境和挑战,不仅妨碍着中部地区发展的步伐,也让经济崛起的进程更加困难和曲折。 五、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路径 有关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路径,目前国内学界和经济学界也多有关注和讨论。基于中部地区的现实与实践,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路径就需要:坚持创新驱动,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全方位对外开放,深化对外经济合作及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升交通物流、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统筹城市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科学规划城市化、工业化,助推一二线城市的拓展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与人才培养,大力推进转型升级重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分析

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分析 本文从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出发,立足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经济发展的现状,对中部崛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构建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路。 标签:中部崛起战略 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经纬跨度位于北纬25~40,东经108~119之间,地处祖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23.0%的GDP,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发展起点和环境、条件不同,一方面东部地区借助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先行一步,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六省;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依靠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厚积勃发,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将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而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会抓住“振兴东北”战略的难得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的突破性进展。面对新形势,如何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加速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崛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中部崛起提出的战略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该战略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20世纪80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五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西南成渝协作区和东北三省。 现在,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看,一方面西部大开发将初显成效,尤其是陕西、甘肃、新疆等地与东盟的经济合作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将可能率先实现现代化,特别是三大城市经济圈面临新一轮的经济腾飞。各个经济圈内部业已产生启动新一轮大发展的能量巨大的引擎。长三角经济圈“引擎”主要来自上海举办世博会及国际性大都市建设,珠三角经济圈“引擎”主要来自香港与内地CEPA协定,环渤海经济圈“引擎”主要来自北京举办奥运会及国家扶持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对于中部六省而言,只有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经济等综合优势,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CEPA、北京奥运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主动承担东西经济合作的桥梁、南北产业转移的纽带,加快发展,才不会在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落伍,才有可能在百舸争流中加速崛起。

中部省份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和路径选择——以江西省为例

中部省份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和路径选择—— 以江西省为例 中部崛起口号提出了一段时间成为了政府和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然而由于中部先天没有沿海的区位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与沿海区域不同的困难其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克服一些特殊的壁垒走不同的发展路径。 一、数据采集和模型选取 为了确保数据的权威性文章所用到的数据来自于《20__年江西统计年鉴》和江西省统计局网站上的20__年江西统计公报和 20__年江西统计公报由于江西省对外贸易数据只有1989年以后的数据所以用到的主要是1990年~20__年的江西省进口、出口、进出口总额、GDP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数据利用软件EVIEWS5.0进行数据分析。 由于文章主要考察外向型经济对江西经济的影响主要涉及的自变量为出口(E_PORT)、进口(IMPORT)、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外商直接投资(FDI)。 二、数据处理 1.相关经济指标判断 第一、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江西省的区域经济总体上升。其中在1999年之前GDP曲线明显比2000年后的曲线要低一点说明

江西省在1999年是一个发展分解点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提速。 第二、从对外贸易数据来看江西省对外贸易总体趋势上升发展拐点出现在20__年。 1990、2000、20__和20__年全省的外贸总额分别为32.2283亿元、134.4664亿元、126.7619亿元、512.4081亿元其中20__年出现了外贸下降仅为2000年的94.26%虽好在20__年立即恢复随后快速提升。 第三、从外商直接投资来看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20__年长期处于低位20__年开始大幅提高。2000年之前长期低于五亿美金在2000年和20__年更是出现了大幅下降在20__年之后FDI曲线的斜率陡然变化以较高的速度开始上升。 2.数据平稳性检验 为了不出现伪回归问题我们先进行数据的对数变化然后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遇到不平稳的就进行差分计算。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数据单位根检验 数据项 ADF值 1% 临界值结论 loge_port -4.713367 -4.200056 平稳 logimport -5.278515 -4.004425 平稳 logfdi -4.095007 -4.004425 平稳 loggdp -2.739975 -2.7289 平稳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稿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稿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稿在影响新发展格局顺利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区域发展 差距较大、区域之间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则是制约市场规模 优势发挥作用的关键。长期以来,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持续作用下,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处于比较严重的非均衡状态,中西部地区缺乏足够高的 经济量级和生产消费能力来参与经济循环。只有通过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 发展,提高和增强区域经济的规模量级和匹配程度,进而提升中部地区对 西部和北部等部分欠发达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国民经济循环才会真正畅通。为此,3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 展的指导意见》时强调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 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 发展目标和要求,中部地区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探索实现绿色崛 起的可行路径,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培育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 心城市等三大挑战。 探索实现绿色崛起的可行路径。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实现中部绿色崛起是本次会议对中部地区未来 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实现绿色崛起绝非易 事,如何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搭建可行的转化路径是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我国很多地方已在探 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如何在中部地区如此大 的区域范围内实现绿色崛起,未来仍需进行深入的探索。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心得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心得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座谈会,收获颇丰。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们就如何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在这次座谈会上,我深刻认识到了中部地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座谈会上的专家学者们纷纷指出,中部地区具备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是发展的宝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中部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因此,要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就需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官员们在座谈会上介绍了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他们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加大财政投入、提供税收减免、优化营商环境等。同时,各级政府也积极落实这些政策,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中部地区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然而,座谈会上的企业代表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他们认为,

中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他们还建议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创业机会,为中部地区的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针对企业代表们的问题和建议,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中部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更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同时,他们也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建议中部地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在座谈会的最后,与会者一致认为,要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会;企业要积极参与到中部地区的发展中,加大投资力度和创新能力;学界要加强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这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对我来说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经历。通过与会者的交流和讨论,我深刻认识到了中部地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也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相信,在中央政府、各级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共同努力下,中部地区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的崛起和全面发展。

中部崛起背景下人才引进问题探讨

中部崛起背景下人才引进问题探讨 中部崛起是指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快速,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中国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内外区域联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战略。 人才引进是中部崛起的关键一环,因为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中部地区人才引进面临的问题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为突出。中部地区发展起点相对较低,人才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较为欠发达,发展机遇和条件相对较少,不具备吸引人才的竞争优势。中部地区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薄弱,缺乏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发机构,无法有效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 为解决中部地区人才引进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投入。政府应加大经济投资力度,提升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加强中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吸引机制。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优化中部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进驻中部地区。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应的奖励和优惠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到中部地区工作和创业。 中部地区还可以通过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引进一流的人才。可以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研发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到中部地区进行合作研发。中部地区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中部地区还应重视留住本地人才。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本地人才留在中部地区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激发本地人才的创新创业激情。 中部崛起背景下的人才引进问题不可忽视。政府、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都应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和投入,共同努力解决中部地区人才引进问题,推动中部地区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

中部崛起背景下人才引进问题探讨

中部崛起背景下人才引进问题探讨 近年来,中国中部地区各省份不断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中部地区崛起背景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引进更多的人才,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人才引进的背景、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探讨。 中部地区人才引进的背景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 业结构相对单一,人才资源相对短缺。人才短缺限制了中部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并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中部地区具 备吸引人才的条件和潜力。 中部地区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中部地区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相对欠缺,这使得吸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难度增加。中部地 区的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与一线城市相比,吸引人才的硬件条件相对较弱。中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薄弱,人才培养和留住的能力有限。中部地区对 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相对较弱,缺乏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在解决中部地区人才引进问题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要加大人才引进政策的支 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和扶持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中部地区发展。可以给予人 才购房、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加强中部地区与一 线城市和海外地区的合作,建立人才合作机制和平台,共享人才资源。通过与人才密集地 区的合作,可以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要加强 中部地区的教育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通过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培养 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要加强中部地区的城市建设和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和便利服务, 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中部地区居住和工作。

中部崛起的问题与对策

中部崛起的问题与对策 中部地区崛起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我国从“七五〞方案开始,正式使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划分。“九五〞初期,一些学者根据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走势,提出了要谨防“中部塌陷〞的问题,相应地也就引发了关于如何实现“中部崛起〞的讨论。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的定位和走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根据最新统计资料,2008-2008年,西部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8%、20.3%、21.3%,呈提高趋势,中局部别为22.3%、22.2%、21.6%,呈下降趋势;2008-2008年,东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70.5%、71.2%、72.5%,一路走高,中部的比重分别为18.2%、17.8%、17.0%,一路下滑。“东西夹击〞下的“中部塌陷〞不言自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这说明中央已经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针确定下来,这对中部地区的发展将产生长远的指导意义。一、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以建立自我发展机制为根本取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两大战略关乎“两个大局〞,是被作为“举国战略〞来推动的,全国高低是自觉服从、效劳这“两个大局〞和“举国战略〞的。就中央政府来说,对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和西部大开发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甚至“特惠〞政策。对东部,最早设立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等特殊经济区域,并分别在税率等方面实行了优惠政策;下放了较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如给予沿海地区广泛的经济决策自主权,包括大规模工程的审批权,向外商提供退税政策的自由,保存较多外汇收入的权力,以及企业的进出口权力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部地区开发区享受国家税收返还政策。如果进行跨时空的比拟,可以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在率先开发中享受了方案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好处,一些政策往往是东部先实行并得到巨大利益,而后政策调整,后来者常搭不上车。如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地区修高速公路时,国家给了大量投资补助,等到中西部地区有条件建时,国家调整政策,引入市场机制,政府投入大大减少。这些“率先效应〞使得东部财大气粗,在区域竞争上其他地区难以与之交手。如招商,东部在用地上往往进行财政补贴,地价很低甚至零地价,有的还采取变通措施给企业以税收返还,这是其他地方无法与之相比的。再说西部大开发。共有20项政策,包括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开放、吸引东部投资、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政策“含金量〞是极高的。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2008年的统计,“西部大开发三年来,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投资2600多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三分之一以上用于西部开发,达16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约3000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6000多亿元〞。“三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动工了36项重点项目,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三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共安顿科技开发工程2100多个,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约200个,企业技术创新工程400多个〞。据测算,政府投资1元平均能带动4元社会投资。正是由于国债资金、财政预算内建设资金向西部投资倾斜、地方配套增加以及东部资金介入等因素,才使西部地区的投资得以快速增长。显然,在投资增长因素中,政府投入尤其中央政府投入是主要带动力量。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何况,既然是“促进〞,应当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但是,也要看到,在短期内中部不太可能获得东、西部那样的“特惠〞政策。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预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短期内难以回升到“举国战略〞的层面,它更多的内涵是“统筹〞、“平衡〞和“希冀〞。既然中部崛起的政策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变,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根本取向只能是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出路,建立自我发展机制,加速市场化进程,释放后发潜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正视中部地区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中部发展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还是但在方案经济时期,服从国家的统一安顿,长期按照低

中考政治专题(十三)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考政治专题(十三)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背景资料: 1._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______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 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2.中部崛起的提出:_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3.中部范围: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六省. 4.中部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东部提速.西部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下,中部发展问题日益凸现.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欠发达的中间水平;产业结构仍然是农业和资源粗加工工业,在两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取得发展,将极有可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出现所谓的〝中部塌陷〞;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取得大的突破,则很难将全国作为一整盘棋下活,中部地 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取得突破性成长的瓶颈. 5.中部地区的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京广.京九线贯穿南北,在全 国经济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作用.其次是资源丰富,资源性产品的地 位举足轻重.三是劳动力成本低廉.叫是有老工业基地的支撑作用. 结合点:

是什么的问题: 见背景资料2.3.4.5.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因素 ⑴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⑵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⑶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⑷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正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交汇点上. ⑸〝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的实施,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的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 (1)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部地区人口众多.资源

湖北在中部地区优先崛起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湖北在中部地区优先崛起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摘要:湖北地处中部枢纽,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粮食、水源和能源基地,综合经济势力中部靠前。但面临工业实力弱、经济外向度低、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差、环境问题突出以及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等问题。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升经济外向化水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湖北在中部优先崛起的必然选择。 论文关键词:湖北,崛起,障碍,对策 一、湖北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1、湖北地处中部中枢地带,地理条件优越 湖北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处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中枢;湖北依托长江与长三角相联,是承东启西、南北联系的桥梁和沿海三大经济板块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带[1]。湖北省具有在中部优先崛起的区位优势。 2、湖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湖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东部长江沿岸地区盛夏酷热,出产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长江、汉水及湖区淡水养殖业发达,中南部是以丘陵和素称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我国产量高的耕地主要集中地区。

3、湖北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水源和能源基地 湖北水电资源丰富,是我国西气东送、西电东送的必经之地和南水北调的水源地。长江流域着供应我国1/3的人口用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是长江水源的主产区。由于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入京。水电是我国目前的主要能源,湖北境内的三峡水电站工程是中国电力的核心,向东南西北四方辐射。湖北省内河流众多,水流急,落差大,可开发的水能装机容量丰富。湖北的水、电在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重大作用。4、湖北钢铁、汽车、高新技术、科技、教育等在全国的优势明显,综合势力在中部靠前 湖北省经济增长连年稳中有升,经济总量在全国和中部地区基本稳定在第十和第二的水平。省会武汉是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科教和经济地理中心,科教发达,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科教综合实力排位第3名,工业基础雄厚,是全国6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光电子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汽车和钢材制造业全国名列前3位,建立综合工业经济增长极的优势明显。 二、湖北在中部优先崛起的制约因素 1、经济实力不强 (1)从经济总量看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及问题研究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及问题研究 作者:周昊天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7期 周昊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19-0005-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形成了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 东北大振兴的战略格局,而中部省份(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深感“经 济凹地”的困境和压力,尽管近几年来我国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与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中部六省承东启西、通南贯北,在自然资源 和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并且,中部科教实力雄厚,人力资源充足,具备发展经济 的有利条件,但是对外贸易依旧作为中部地区的“软肋”制约着整个中部地区的全面发展。对 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必然是中部实现经济崛起新的突破口。中部 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大力吸收外资和发展进出口贸易。 研究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可以认清形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区位、资源以及科教优势等,提升中部地区的总体竞争力,实现中部各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改善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优势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葡萄牙经济学家Oxley(1993)根据1865-1985年的数据,对其国家对外贸易的实际出口 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指出进出口与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因果关系,但是进口与出口之间不存在关系[1]。ZhangQing,FelminghamBruce(2001)在分析FDI与中国各省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中表明出口规模的扩张能吸引FDI的流入[2]。 董洪梅(2010)从贸易商品结构、方式结构、模式结构和区域结构四个角度,总结出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五大因素,即对外贸易政策、比较优势、要素享赋、技术进步和产业 结构[3]。鲁玉芬(2010)则从历史人文、人缘地缘、政策、利益分配格局、技术水平、交通运输、人力资本、生态环境八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失衡的原因[4]。柴正猛(2010)指出发展中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要大力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发挥地区产品出口优势、进出口市 场要“多元化”、发展区位优势,加强区位合作,积极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从 根本上促进中部崛起[5]。 中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研究属于区域经济研究,国内外学者大都从整体上分析中部进出口贸 易发展的现状,或通过对比和借鉴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方式,试图从总体分 析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存在的问题中找到中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向,而忽 略了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三、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