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知道Na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2.了解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能正确鉴别Na2CO3和NaHCO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4.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5.记住Na、K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主要内容:

一、钠的性质及应用

1.钠的物理性质

2.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如:O2、Cl2等)

(2)与水的反应

(3)与酸的反应

(4)与盐溶液的反应

(5)与乙醇的反应

3.钠的制取及保存

4.钠的用途

二、钠的氧化物—Na2O和Na2O2

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2.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2)与CO2的反应

(3)二者的转化

3.主要用途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俗名

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

3.化学性质

(1)热稳定性

(2)与盐酸的反应及其特点

(3)与NaOH等碱的反应

(4)二者的转化

4.用途

四、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

1.碱金属元素原子

2.焰色反应

(1)概念: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属于元素的性质。

(2)实验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一点)

②将铂丝放入盐酸中清洗,再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火焰呈现原来的颜色(二洗)

③用铂丝占取固体或液体待测物,灼烧、观察。若是钾元素,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滤去遮盖紫色的黄光)观察(三蘸烧)。

④将铂丝用盐酸洗净,放在外焰上烧至原色,放回原处(四洗烧)。

(3)常见元素的焰色

五、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第二节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要求:

了解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主要内容:

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

1.铝的物理性质

2.铝的化学性质

3.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①镁铝常温下都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

②二者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镁还能与N2反应

(3)与水的反应:镁能与沸水反应

(4)与强碱反应:铝能溶于强碱,镁不反应

(5)与氧化物反应

铝可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镁可在CO2中燃烧

二、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1.镁的重要化合物[MgO、Mg(OH)2、MgCl2(冶炼金属镁)]

2.铝的重要化合物[Al2O3和Al(OH)3]

与强酸反应: 与强碱反应:

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三、有关Al(OH)3沉淀的图像分析及计算

1.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

A→B :Al 3++3OH -===Al(OH)3↓

B→D:Al(OH)3+OH-===AlO2-+2H2O

③图像

2.把铝盐(Al3+)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然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②有关反应:

A→B:Al3++4OH-===AlO2-+2H2O

B→C:Al3++3AlO2-+6H2O===4Al(OH)3↓

③图像

3. 把强酸溶液逐滴加入到AlO2-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

A→B:AlO2-+H++H2O===Al(OH)3↓

B→D:Al(OH)3+3H+===Al3++3H2O

③图像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本专题的教学分为3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复习通过复习掌握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网无机推断,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训练增强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解题能力。络联系,第一课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教材分析1本节重点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资料在考情分析基础上,给出知识 网络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知识压缩的网络化,熟练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重点内容的回忆,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归纳得出结论。通过练习,注重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同时,也为后面复习无机推断做了知识上 的铺垫,更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2.学情分析 本课题知识内容不十分难,较易掌握,但拓展的无机推断是学生感觉困难的一个课题。所以就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课题的引入、复习、结论、练习巩固都鼓励学生参与,可轻松复习并应用知识。 3.考情分析 本课时复习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经常出现在推断题中。 二、命题新动向:①将推断、计算、实验各题型融于一体,再糅合典型非金属 元素; ②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图象问题、数形结合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新主题。 三、教学目标 常考知识点: 1.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 2. 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3.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4.培养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图表法、分组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设计)见下表(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总结与练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了解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金属的存在状态、金属的化学共性。 2了解Na的保存、Na常温下在空气中的变化,掌握加热条件下Na与O2的反应,Na与水的反应。 3了解Fe与Al分别与O2的反应,Al2O3的保护作用,掌握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4了解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的规律、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Al(OH)3的两性。 5掌握Na2CO3、NaHCO3的性质,了解Na2CO3、NaHCO3、KAl(SO4)2的用途。 6掌握铁盐、亚铁盐的检验方法,Fe2+、Fe3+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7了解常见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一般方法。 3学会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4学会选择金属材料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积极提出问题,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第一讲《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7.73%,第二位Fe:4.75%。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原因:金属元素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思考与交流】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 金属与盐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 金属与酸反应Fe+H2SO4==FeSO4+Cu 【探求新知】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存放方法。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⑶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⑷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 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 二、合金 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存在差异,体现优异)。 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新型金属材料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复习课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复习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2、通过复习金属金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引入铝及含铝化合物的性质。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铝单质 ⒈物理性质 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仅次于金和铜。 ⒉化学性质 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⑴与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Al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 Al+4H++NO3–=Al3++NO↑+2H2O ⑵与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⑶与盐反应 2Al+3Cu2+===3Cu+2Al3+ ⑷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 Al2O3+3Fe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⑸与非金属反应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 (常温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在氧气中燃烧)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三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开始具体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从构成常见的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后续介绍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知识体系 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成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Fe)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主要内容及特点 本节着重介绍了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铁盐),铜的化合物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较多,如Na2CO3、NaHCO3的性质,Fe3+的检验等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 二、新课程标准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 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3、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4、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 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平时的生活接触中也已有较多了解,现在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化合物的新知识容易接受。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可能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会遇到困难,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高三一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单质 1、物理性质: 金属钠银白色,硬度:软,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导热性良好 ?钠露置与空气中的过程变化: ?化学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常温)2Na+O2Na2O2(过氧化钠) 2Na2O+O22Na2O2 ②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2Na+S=Na2S ③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钠燃烧引起火灾,一般用砂土盖灭。 ④钠与酸的反应

2HCl+2Na=2NaCl+H2↑ ⑤将钠与盐的反应 a.若将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b.钠可与某些熔盐作用,置换出相应金属。 如:4Na+TiCl4(熔)=4NaCl+Ti (二)钠的化合物 1、Na2O和Na2O2

?Na2O2与CO2、H2O反应的各种关系 ?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可与SO2、H2S、FeCl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3)Na2CO3和NaHCO3

O3 与碱反应 NaOH 不反应NaHCO3+NaOH=H2O+Na2CO3 Ca(OH)2Na2CO3+Ca(OH)2= CaCO3↓+2NaOH 此法可用于土法制烧 碱或除掉烧碱中的 Na2CO3 少量石灰水: 2NaHCO3+Ca(OH)2=CaCO3↓ +Na2CO3+2H2O 过量石灰水: NaHCO3+Ca(OH)2=CaCO3↓ +NaOH+H2O 与盐反应 CaCl2Ca2++CO32-==CaCO3↓不反应 NaHSO4CO32-+2H+=CO2↑+H2O HCO3-+H+=H2O+CO2↑ 热稳定性很稳定受热不分解不很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二者之间相互 转化 ?常见离子的焰色反应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 Na+(黄色)K+(紫色,需透过钴玻璃)Cu2+(绿色)Ba2+(黄绿色) 操作:洗—烧—蘸—烧—洗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命题热点 1.以不同价态的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以NO、NO2的制备考查HNO3的性质。 3.以氨和铵盐的相互转化考查NH3、NH 4+的检验及NH3的实验室制法等。 全局性掌控 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3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判断正误,启迪思维 1.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2010·四川卷T9-B项) 2.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010·山东卷T13-C项) 3.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 、SO42+、Na+(2010·江苏卷T6-A项) 4.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10·上海卷T4-D项) 5.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2010·全国卷ⅠT7-D项) 氮族元素概述 氮族元素包括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一、氮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一)氮气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和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的氮均以形式存在,N2占空气体积的左右。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由于氮气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断裂需很多能量,所以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氮的固定 (1)氮的固定的定义 (2)氮的固定种类 氮的固定分和两种。自然固氮又有和两种。 雷电固氮的化学方程式为(汽车引擎中也有此反应发生,因此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会污染大气)。 目前工业上人工固氮的方法主要是合成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N2加热时可以和镁反应: (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和分别为和的酸酐,而中学化学重点研究的是NO和NO2两种氧化物。 2.NO和NO2的性质 二、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液态氨称为液氨,常用做制冷剂)。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NH3,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2)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呈碱性。 液氨氨水物质成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程标准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索,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掌握金属钠、铝、铁的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钠的氧化反应 难点:氧化钠与氧化钠稳定性的比较

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 B、煤油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4.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5.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 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 B、NaCl C、NaOH D、Na2O2 7.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8.钠离子的性质是() A、有强还原性 B、有弱氧化性 C、有碱性 D、比钠原子稳定 9.取一小块钠放在玻璃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主要有氧化剂,Na2O2主要有还原剂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 备课参考 参考答案1、银白柔软4Na+O2=2Na2O2Na+O2=Na2O2淡黄 2、B 3、C 4、C 5、C 6、AD 7、C 8、BD 9、B10、D 尖端技术中的金属钠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及思维导图

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 【本课思想导图】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指导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仪器、药品及其它】 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高中化学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

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要点】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考题中主要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的实验、推断、计算的形式出现.在解这类题目时,除了掌握必要的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的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实验和分析能力。涉及到的考点有: 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2.钠为代表的碱金属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3.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4.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5.金属活动性关系与氧化还原知识和离子反应知识的联系应用 6.常见的金属的性质与电解质溶液.电解理论的综合应用 7.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综合计算 8.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实验试题 【考纲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⑴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⑵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⑶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原理及有关化学反应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⑴能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获取并归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具备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 ⑶尝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 【教法指引】 1.利用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来解决涉及金属知识的习题,

深入理解金属单质(或原子)的还原性,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掌握金属知识主线 2.理解联系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利用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解决金属离子的有关知识,包括相关的计算、分析、归纳是高考的基础考查点。 3.金属与酸的相关计算,以及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混合计算是高考经常考试的重点,尤其是联系新科技、新发现和社会相关的知识,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归纳。 【知识网络】 一、金属元素的通性 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⑴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原子的半径(与同周期元素相比)___。 ⑵位置:金属元素集中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方,分布于______族和所有的_____族中,_____族是完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族。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⑴跟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⑵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⑶置换反应;⑷原电池的正、负极;⑸电解时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3、金属单质的性质: ⑴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M-ne—=M n+。可以根据 ___________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②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与

高中化学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教案 新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铁的三种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三价铁的氧化性及Fe2+、Fe3+的检验方法和相互转化关系。 二、能力目标 学会通过实验、图片、资料学习化学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铝盐、铁盐的净水作用,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三价铁的氧化性 2.Fe2+、Fe3+的转化 3.Fe2+、Fe3+的检验 教学难点 Fe2+、Fe3+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生锈的铁制品和红色涂料。提出问题:你知道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 过渡: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铁,根据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说出几种铁的化合物? 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铁的化合物有多种,如:FeO、Fe3O4、Fe2O3、Fe(OH)2、Fe(OH)3、FeCl2、FeCl3等,在这些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通常有+2价和+3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名称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铁 化学式 俗名 颜色 水溶性 铁的价态 类别 归纳整理: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但都可以溶于酸。Fe2O3和FeO是碱性氧化物。 学与练:写出氧化铁、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板书: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在分别盛有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阅读教材第60页最后一自然段,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三章单元教学设计 ---《金属及其化合物》 班级:09级化学四班 姓名:连莉莉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章教材的地位 金属及其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内容。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2、本章教材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具有实验探究基本技能,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章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铁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三维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 三、课程目标

1、了解钠、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4、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5、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②以MgO 、Fe 2O 3、CuO 为代表,了解金属氧化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主要用途。巩固药品取用等基础实验操作。 ③以铁的氢氧化物和Al(OH)3为代表,了解金属氢氧化物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④以Al 2O 3、Al(OH)3为代表,了解两性物质的特点。以KAl(SO 4)2 为代表,使学生掌握复盐的组成特点。 ⑤掌握试管实验等基础实验操作及焰色反应操作。 ⑥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特点,使学生掌握酸式盐的组成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的方法,归纳合金的主要用途。 4.学会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方法,知道一些重要和新型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3.合金和其组成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4.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模式 探究式 二、教学过程 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4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三、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 A.①②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⑤ 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 板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性质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 2、用途

硅及其化合物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知道二氧化硅的性质; 3.了解硅酸的性质及制法,了解硅酸钠的性质; 4.知道硅、二氧化硅的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帮助学生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个性,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归纳比较能力的发展。 2.通过硅及其化合物等内容体现从物质的结构猜测物质的性质,推出物质的用途的思维过程,建构“结构——性质——用途”学习的共同模式,。 3.本节多数内容属于了解层次,部分段落阅读自学,提高的阅读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硅给现代人类文明进程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为学生构架一座从书本知识到现代科技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桥梁。开阔学生眼界,提高科技文化素养,理解更多的现代相关科学理论与技术; 2.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社会观,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心环境,资源再生及研究、探索、发现新材料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硅晶体结构 【教学过程】 [导课]问题: [问题]:请简要阅读课文后回答课文标题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主角”两个字在这里的涵义是什么?(学生回答:硅含量仅次于氧,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构成地壳的主要部分) [板书]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板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讲述]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的大部分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质量90%以上。各种各样的硅酸盐和水、空气和阳光构成了人类及生物生存的根基。自古至今,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的角色。 [问题]碳和硅元素结构上又和碳有什么不同?推测硅单质的性质有哪些? [学生阅读]P74中间自然段。 [回答]硅位于元素周期表ⅣA,与碳元素同族。原子最外层均有四个电子。硅同 碳元素一样,其原子即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其中二氧化硅是硅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最重要”三个字是如何体现呢?接下来具体进行了解二氧化硅有关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硅和硅酸 [投影]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的晶体模型及水晶标本。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铁的物理化学性质; 2、认识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认识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逻辑思 维能力;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尝试用分类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Fe(OH)2、Fe(OH)3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 Al2O3的两性、Fe(OH)2、Fe(OH)3的转化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习: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 导入: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都含铝元素,但因组成不同而性质不同;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铁虽然都是氧化物,但由于所含的金属元素不同,性质不同。不同类型的金属化合物性质也不同。今节课我们研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思考交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5相关内容,并思考课本里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归纳整理:1、氧化纳是白色固体,而过氧化纳是淡黄色固体。 2、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由学生演示课本P55实验3-5,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向溶液滴入酚酞后,溶液颜色变红。 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纳的用途:常作强氧化剂,用于漂白织物、麦秆、羽毛。 推进新课: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所以常用作呼吸面具上和潜艇里的供氧剂。 练习:写出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 O2↑问: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 归纳:不是。因为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氧气。 投影: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学案与测评》新知梳理) 问:在面粉发酵或油条制作时常常用到纯碱或小苏打,你知道纯碱、小苏打的成分是什么吗?它们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56科学探究实验:1、Na2CO3、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实验; 2、Na2CO 3、Na2CO3的热稳定性;3、补充实验——Na2CO3、NaHCO3分别与稀盐酸、石灰水、CaCl2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金属和金属材料

哈哈哈哈这不是盗版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 的解释。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美育渗透: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 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 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 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 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 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学准备

2018届二轮复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教案(全国通用)

专题9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 、Al 、Fe 、Cu 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重点、难点剖析】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转化关系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Na→Na 2O→Na 2O 2→NaOH→Na 2CO 3→NaHCO 3 (2)转化关系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 Al→Al 2O 3 →Al(OH)3 →?????NaAlO 2AlCl 3 Al 2 (SO 4 )3KAl (SO 4 )2 ·12H 2 O (2)转化关系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 Fe→?????FeO Fe 2O 3Fe 3O 4→?????Fe (OH )2Fe (OH )3→?????FeSO 4·7H 2O FeCl 2FeCl 3 (2)转化关系 4.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 Cu→?????Cu 2O CuO →Cu(OH)2→?? ???CuCl 2 CuSO 4 Cu 2(OH )2CO 3 (2)转化关系: 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与判断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用NaOH 溶液检验 Cu 2+ 产生蓝色沉淀 Fe 3+ 产生红褐色沉淀 Fe 2+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Al 3+ 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 溶液,白色 沉淀溶解 NH + 4 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2.特殊检验法 Fe 3+ ? ????加入KSCN 溶液呈红色加苯酚溶液呈紫色 Fe 2+ 加入KSCN 溶液无现象,滴加新制氯水或双氧 水后溶液呈红色 3.焰色反应 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K + 和Na + K + 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Na + 火焰呈黄色 三、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1.无机化工流程题常见设问方向 (1)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利用控制pH 分离除杂;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5)实验基本操作:除杂、分离、检验、洗涤、干燥等; (6)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7)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评价。 2.无机化工流程题的审题技能 化工生产流程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述性词语,这些表述性词语就是隐性信息,它可以暗示我们审题所应考虑的角度。常见的有: (1)“控制较低温度”——常考虑物质的挥发,物质的不稳定性和物质的转化等。 (2)“加过量试剂”——常考虑反应完全或增大转化率、产率等。 (3)“能否加其他物质”——常考虑会不会引入杂质或是否影响产品的纯度。 (4)“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主要考虑O 2、H 2O 、CO 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达到防氧化、防水解、防潮解等目的。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常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某试剂,以检验其中的某种离子。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教案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FeO、Fe2O3、Fe3O4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 3.掌握Fe(OH)2、Fe(OH)3的制备和性质。 4.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掌握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实物展示、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突破难点、巩固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铁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启发、诱导、观察、动手、讨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Fe(OH)2的制备,Fe2+、Fe3+的相互转化 教具准备 投影仪、FeCl3溶液、FeSO4溶液、2 mol·L-1 NaOH溶液、氨水、2 mol·L-1盐酸、KSCN 溶液、FeO、Fe2O3、Fe3O4、铁粉、氯水、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教学过程 师: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铝的重要化合物,请大家回顾Al2O3和Al(OH)3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实验室怎样制备Al(OH)3?为何不用NaOH溶液制备Al(OH)3? 生:Al2O3、Al(OH)3都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室常用氨水和铝盐溶液反应制备Al(OH)3;不用NaOH溶液是因为Al(OH)3能被NaOH 溶液溶解。 师:铁是过渡元素中的主要代表元素,前面我们了解了铁单质的有关性质,这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 [板书](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师:大家回顾前面我们学习钠和铝的重要化合物时的学习次序是怎样的? 生:先学习氧化物,再学习氢氧化物,最后学习盐的代表。 师:很好,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次序与前面是一致的。 [板书]1.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Fe3O4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 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与酸反应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 铁的化合价+2 +3 +2、+3 重要用途6FeO+O 2Fe3O4制红色油漆和涂料、炼铁—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