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云南怒江州直机关公开

日云南怒江州直机关公开

日云南怒江州直机关公开
日云南怒江州直机关公开

2017年5月21日云南怒江州直机关公开

遴选笔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5月21日9:00-11:00

(北辰专家组勤勉老师审定)

第一部分考试真题

第一题:

目前随着中国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黄金时代,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旅游行业乱象存在,旅游质量难以完全保证。在消费完游客的信任后,旅游业又将何去何从,发人深思。

问题:简要回答如何整治旅游乱象?

第二题:

一直以来,乱摆摊位的现象,无疑都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顽疾,更是一个长久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并且,随着夏季的到来,这个老问题也因“热”而盛,进而更成为了阻碍城市文明建设的大问题。客观来看,乱摆摊位者的行为,或许在短期内,能为部分市民带来方便,而其原本的出发点,也只是摆摊糊口而已。然而,如果当这样的举动,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不统一、与城市的文明形象相抵触,那这些行为的后果,无疑会给城市交通及环境造成破坏,更会让城市的整体形象蒙受损失。

问题:以县长的名义回复群众,关于乱摆摊的问题?

第三题:

以“如何做好一名公务员”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1200字左右。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题:简要回答如何整治旅游乱象?

【参考答案】

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黄金时代,但是行业发展乱象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大力整治旅游业乱象,政府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要当好规则制定者。应尽快出台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形成行业顶层设计,制定行业发展标准,实现旅游业依法依规有序发展。

要当好服务提供者。推广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摆脱门票依赖经济,打造休闲体验旅游+农业、林业、工业、文化等功能完整的大旅游,以怡人美景、历史底蕴、淳朴乡风、周到服务吸引游客,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要当好发展裁判员。加强旅游行业的监管,规范旅行社、导游等旅游市场主体行为,发挥食品监管、工商、城市管理部门职能,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旅行社、导游信用信息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执法人员、旅行社,开展守法诚信经营抽查,建立旅游巡回法庭,充分保障游客享受旅途。

要当好政策宣传员。借助中国旅游日等节日节点,开展旅游行业规范宣传,倡导文明出行,提高游客法律法规知晓率,维护合法权益,通过群众监督促进旅游乱象得到早发现早整治。(01号晨)

第二题:

问题:以县长的名义回复群众,关于乱摆摊的问题?

【参考答案】

关于我县城区乱摆摊情况的回复

广大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近期有不少市民反映我县城区内部分街道乱摆摊位的情况。县政府高度重视该情况,正谋划开展乱摆摊位的治理行动。随着夏季的到来,乱摆摊位肯定会进一步蔓延,客观来看,乱摆摊位一方面短期内能为部分市民带来方便;另一方面可以为摆摊位的群众增加一定经济收入。但

是长期来看,乱摆摊位一是带来交通拥堵,影响市民正常出行;二是会对城市环境带来破坏和污染,甚至严重影响我县城区整体形象,更是对我县城市文明发展的严重阻碍。

根据县政府对乱摆摊位问题的研究,决定近期由城管部门牵头,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一次乱摆摊位大整治行动:一是清理违法占道经营的乱摆摊位者,二是清理部分餐饮单位违法摆放桌椅占道经营,三是清理部分商家违法占道摆放广告牌和商品货物等情况。同时,为引导占道经营者合法经营,根据县政府研究决定,一方面在城区步行街划定合法经营定点摊位区,经营时间为早上午6:30至9:00,晚上18:00至21:30。对所有商户进行统一管理,要求商户保证不扰民、不影响其他市民正常生活、不对城区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我县将建设一批便民市场,引导商户入驻便民市场,将经营合法化、长期化,为经营者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希望广大市民能够从我做起,做一名维护、爱护城市的志愿者和行动者,纠正不文明行为,共同推进我县城市文明的发展。

县长:XXX

2017年X月X日(597)(29号跃)

第三题:

以“如何做好一名公务员”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1200字左右。

【参考范文一】

如何做好一名公务员

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公务员是为广大百姓谋福利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是人民的公务员,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才是我们应该始终挂在心上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公务员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信念坚定,不忘初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选择公务员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为社会、为民众服务,并把其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筑牢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一方面,要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做好,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做,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公务员要扛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坚守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和道德底线,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己身边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学而不厌,踏实进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公务员要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脚踏实地地继续前行。一要善于向书本学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向书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业务技能,要有钻研的韧劲,增强自己的本领。二要善于向领导、同事学习。“善学者假人之长补己之短”,领导、同事是初任公务员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位老师,遇到工作中的难题要多向领导、同事请教,以使自己尽快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三要善于向实践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任公务员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涉世未深,磨练不足,缺乏经验,具有的知识要想转化为能力,就必须躬身实践,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提升自己。

阳光心态,健康成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公务员在成长过程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这样才有助于健康成长。一是要学会宽容,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同事之间也难免会因工作而产生分歧,此时要以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努力做到既能容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和同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携手把工作做好。二是要学会自省。“古人诚心正意三省吾身”,要勇于正视问题,正视领导的批评,多想想自己的过,少追究别人的错,努力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努力改进。三是要学会团结。“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公务员在实践中要多协调,少指责,注重团结,善于合作,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团队精神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广大公务员朋友要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潜心修炼好内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善学笃思,时刻保持阳光心态,努力创造无愧于自己,无不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绚丽人生。(1215)(22号狮子吼)

【参考范文二】

如何做好一名公务员

在我国现行体制和社会就业的形势之下,公务员被当作是一份“铁饭碗”,成为万千青年梦寐以求、全力拼搏的稳定工作。正是这样一种片面的社会认知,导致公务员这个职业蒙上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透明面

纱,经常伫立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甚至形成“公务员就是贪官污吏”的错误社论导向。公务员不等于官员,95%的公务员都是扎根基层的普通科员,如何做好一名公务员,成为了每一位公务员的必修课题,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身,才能树立国家公职人员的正面形象,做好国家形象代言人。

公务员的公字,就是克己奉“公”的“公”。很多公务员考生将通过公务员竞争性考试称之为“上岸”,既未考中者如江中一叶扁舟,茫然不知方向;而成功上岸者既抵达陆地,无生存之忧。很多公务员将职业终点定在了考试成功的那天,认为考取公务员编制即可一考定终身,端定“铁饭碗”,终身衣食无忧。这是本心不正的根源,是以己为先的私心,我们要固本清源,正确认识工作本质、认清工作属性,公务员既是国家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也是政策宣传的宣导者,更是政策落实的执行者,公务员这个身份不是自己,而是国家、是人民的,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公务员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的“公”心,抛却“私”心,以“公”字当头开展工作、落实职责、服务群众,做到克己奉公的人民公仆。

公务员的务字,就是勤政“务”实的“务”。勤政务实,是对公务员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大部分的公务员都是身处一线、直接接触群众的基层干部,具体工作就是负责对国家政策的宣扬、解读以及实施,他们隶属于国家、受雇于国家、服务于国家,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相比于高高在上贪污腐败的“大老虎”,近在眼前“庸、懒、散”的“苍蝇”更是让老百姓深恶痛绝,不做人人厌弃的苍蝇,就必须坚持勤政务实,务求实效、务求高效,回归公务员的根本属性。做好一个公务员,要与国家发展同步,把个人成长规划纳入到国家发展轨道中去,将个人理想信念同民族振兴相融合,同时要发扬担当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着眼小事、着眼细事、着眼实事,为老百姓做小事、干好事、成实事。

公务员的员字,就是服务人“员”的“员”。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

续推进,政府行政职能改革也对公务员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放管服”改革致力于打造“亲”、“清”型政商关系,公务员也要及时转型成为民服务的“店小二”,尽早转变成你点单我服务的“服务员”。要扮演好服务员的角色,需要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务技能,这就要求公务员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丢掉官气、接上地气、赢得人气,同时要扎根岗位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锤炼业务技能,带着问题学、联系实践学、不断跟进学,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切切实实的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员。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些小曹吾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链接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公务员唯有克己奉公、勤政务实,扮演好服务员的角色,方能成为一名优秀公务员!(1209字)(26号双鱼女)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云南的歌会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云南的歌会》教案 :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本来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的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骑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实录

全国第七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吕莉(江苏)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2、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3、能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点。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中的课文有删节。而在删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参加云南跑马节,我其实另有所会心,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年,正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到云南参加跑马节,目的是为了从马鞍鞯油漆的工艺中找到中国漆器加工工艺的相关资料,但没过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会吸引了。沈先生究竟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重难点字词辨析 1、明确重难点字词的音与形 2、齐读字词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拿笔圈点勾画,标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2、教师提问:“云南的歌会与我们平时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总结 场合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沈从文先生发现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这一点,我们也从课文中发现了。”(板书:生活)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说的‘更新的发现’仅仅是指这些吗?沈先生还发现了什么?” 四、再读研析 1、研读提示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 ——沈从文《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同学们,在沈先生的原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动动脑筋,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怒江州新任领导干部工作总结

新任领导干部工作总结 我叫****,男,**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年**月毕业于**学校**专业,先后担任过**、**、**等职,***年**月起任****,****年**月任**。自参加工作以来,坚持“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原则,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农机监理工作成绩显著,受到领导、同事好评。因工作成绩突出,****年**月被嘉奖,****年**月被评为******,****年**月被评为“****”,200**年**月、200**年**月**次被评为**管理先进个人,200**年**月,被评为**优秀**工作者;有多篇论文获各级奖励,200**年**月获**。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将近**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提高思想、业务水平 1、加强思想修养,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政治是方向,政治是灵魂。无论工作多忙,我时刻注意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政治思想修养。近年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不断地充实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在实践中虚心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把每项工作都当做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检验和挑战,进一步增强了对实践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学习,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增强了新形势下做好农机监理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管理方针和路线,坚持以“********”的农机监理方针,积极探索搞好农机监理的新路子,突出农机监理特色,注重加强监理工作人员教育,以培养骨干技能为核心,切实使监理人员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努力使全州农机监理工作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工作中,团结同事、凝心聚力,不利于工作的事不办,不利于工作的话不说;兢兢业业、务实肯干,多想事,多干事;老老实实,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 因为有了明确的政治思想作指导,我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年**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努力学习监理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在完成日常监理管理的同时,我觉得当农机监理工作者难,当好他们的带头人更难。我从没因为工作而放松了业务学习,随时注意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监理方法和管理技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教学经验,也十

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教案

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2、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3、能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点。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中的课文有删节。而在删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参加云南跑马节,我其实另有所会心,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年,正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到云南参加跑马节,目的

是为了从马鞍鞯油漆的工艺中找到中国漆器加工工艺的相关资料,但没过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会吸引了。沈先生究竟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重难点字词辨析 1、明确重难点字词的音与形 2、齐读字词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拿笔圈点勾画,标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2、教师提问:云南的歌会与我们平时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总结 场合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沈从文先生发现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这一点,我们也从课文中发现了。(板书:生活)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说的更新的发现仅仅是指这些吗?沈先生还发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实录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实录

全国第七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吕莉(江苏)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2、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3、能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点。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中的课文有删节。而在删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参加云南跑马节,我其实另有所会心,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年,正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到云南参加跑马节,目的是为了从马鞍鞯油漆的工艺中找到中国漆器加工工艺的相关资料,但没过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会吸引了。沈先生究竟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重难点字词辨析 1、明确重难点字词的音与形 2、齐读字词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拿笔圈点勾画,标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2、教师提问:“云南的歌会与我们平时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总结 场合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沈从文先生发现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这一点,我们也从课文中发现了。”(板书:生活)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说的‘更新的发现’仅仅是指这些吗?沈先生还发现了什么?” 四、再读研析

怒江

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州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人口52万,怒江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2.2%,其中僳僳族占51.6%。辖泸水、福贡两个县和兰坪、贡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州政府驻泸水县六库镇。 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六库镇地处怒江州州府所在地,地跨高黎贡山东麓至碧罗雪山西麓的两岸,它东与老窝乡相邻,西与缅甸接壤,北接鲁掌镇,南至上江乡。全镇总面积375.94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800米。年平均降雨量1115毫米,年平均气温19℃,属典型的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山势总体呈“凹”字型,东西高,中间低,形成高山寒冷,半山温凉,沿江地带炎热,全镇森林覆盖率为56%。 中文名称六库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面积 375.94平方公里 人口 45671人 著名景点怒江大峡谷、赖茂河瀑布 怒江州四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5995人,占总人口的12.3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68342人,占总人口的87.65%。彝族人口为11758人,占总人口的2.20%;白族人口为139164人,占总人口的26.04%;傈僳族人口为257620人,占总人口的48.21%。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410人,增长了2.18%,占总人口的比重减少了0.9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增长了41103人,增长了9.62%,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了0.78个百分点。 GDP 2007年,怒江州生产总值49.13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总收入9.58亿元,同比增长29.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4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6亿元,同比增长2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亿元,同比增长12.7%;人口自然增长率7.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 2009年怒江州生产总值完成48.41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1.84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9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7亿元,超年初预算4.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8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9.71元,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1752元,增长21%;人口自然增长率7.8 ?;单位GDP能耗下降5.3%;解决了1.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先后迈上30亿元、40亿元、50亿元、60亿元四个台阶,从23.94亿元增加到64.6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从4984元增加到11874元,年均增长15.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亿元增加到6.66亿元,年均增长22.2%,支出从10.25亿元增加到42.69亿元,年均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6.31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增长28.96%;三次产业比例

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说课稿(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说课稿(课堂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说课稿(课堂实 录) 各位评委,我说课的课题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手段、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第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节目风俗和民间轶事,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

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这种认识,本课我确立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 ②体会云南歌会的美。 ③体会“山路漫歌”的立体美。 初二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而且我们北方的学生对云南的民风民俗可能存在陌生感,因此,我确定

云南怒江导游词

云南怒江导游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北接西藏,东南和省内的迪庆、丽江、大理、保山相连;国境线长达公里。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 怒江两岸的山岭多在3000米以上,山高谷深,水流声如怒吼,故名怒江。两岸有许多飞瀑流泉,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色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首府设在六库,共辖泸水、碧江、福贡、兰坪和贡山5县。人口45.4万人,有傈僳、白、怒、普米、独龙等少数民族。怒江和独龙江在境内高山峡谷中流过,为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的主要地段,高差多达4740多米,长达621公里。两岸有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群峰雄峙,横亘千里,其间的怒江奔腾咆哮,沿江多急流、险滩、峡谷、溪流、瀑布、翠竹绿林,云雾拥山,景色壮丽,有“东方大峡谷”之美誉。 在贡山还发现了古老的岩画,怒江及其支流独龙江上,

还保留有溜索、藤桥、铁索桥等各式桥梁,宛如一座活的桥梁博物馆。 傈僳族和独龙族村寨的垛木房及生产、生活用具独具民族特色。傈僳族信仰原始宗教,保存有原始图腾崇拜的遗迹,有“伴朵”、“迪母瓦”、“盍什”等民俗节日。怒族有“仙女节”、独龙族有“卡雀哇”等民俗节日。他们穿自制的麻布衣、火草衣,显得古朴大方。傈僳、怒、独龙等民族性格豪爽,热情好客,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怒江地区民俗丰富多彩,尤以傈僳族的刀杆节,独龙族的镖牛习俗最为独特。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并存。 怒江州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境内的“三江”峡谷地带,从峡谷底到梁峰顶,分布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栖息着种类繁多。 怒江是我省高山河谷探险和考察民俗的重要旅游区,六库距昆明635公里,至大理235公里,至保山150公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6云南的歌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6 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 (3)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情民风。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云南歌会的文化气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 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和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至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去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二、学生简介作者,默读注解①,并作勾画。 三、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主要是落实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蹲踞.jù酬和.hè熹.微xī譬.喻pì 淳.朴chún 即特起兴.xìng 引经据典龙吟凤哕.huì 迤.西(yǐ)糯.米nuò箍.桶gū阉.鸡yān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 2、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展示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 3、理清结构,把握三个场面的内容及特点。 思考: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想一想,这三种场合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三种场合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 “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写歌唱人。 “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主要是环境描写。 “山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主要是场面描写。 4、提问: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产生兴趣。 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作者借云南的歌会,传达出他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美。 五、研读“山野对歌” (1)抽读课文 思考与研究: 1、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山野对歌”是“生面别开的场所”? ①对调子的……都互不见面 ②唱的多是……不同方式 2、“唱……方式”中“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什么? “多”表明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多”字准确精当。

怒江建坝的是与非

怒江建坝的是与非 不管怒江水电开发是否如当地政府规划的那样进行,对这个项目的关注和争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大事件,从2003年至今,并且必将继续进行下去。 记者4月中旬怒江采访看到的事实是,怒江水电水坝建设并没有正式动工。勘探工作几个月来一直在进行,但是并没有像有些媒体报道所说,已经开始建设。传闻中的六库电站也没有开工。当地有关官员说,六库项目正在争取,还需要审批。 毕竟这个项目暂停了。目前这个结果和这种状况,到底是如一些环保人士所说,是环保的胜利和中国环保史上的大事;还是如某些怒江地方官员所认为,是剥夺怒江的发展机会和打压峡谷人民脱贫的希望,也许还难下定论。 4月中旬去怒江采访恰好遇上气候异常,州府六库天气晴雨难料,变化实在快。与天气不同,当地政府在水电开发上的态度和立场与以往一样明确清楚。在以忙于组织50年州庆主要领导都不在为由被多次拒绝后,州新闻办的一位部长终于接受我们采访。为了证明水电开发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他对我们说的最多的是”科学发展观“和”理论联系实际”。 回头来审视这场纷繁复杂的大争论,“科学发展观”和“理论联系实际”也许是看清问题的关键和解开难题的钥匙。 科学依据--怒江水电开发规划的可行性 从水电建设的角度论证怒江水电开发规划的可行性,这其实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基础,直接关系到正反双方了观点是否成立。如果政府部门不知道在怒江建设13级水坝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效果,那么它对外界和对国家的承诺就只是空话,百姓彻底脱贫就如同纸上谈兵。而如果环保人士根本不知道13级大坝的具体情况,没有对怒江水坝不良影响做科学论证,而只是搬中外其他事例和潮流来作为反对的理由(如三门峡的例子,国际反坝运动),那么这种反对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而在这个方面正反两方都有缺陷。大型水电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地理地质、水文、气候、生态多种因素,否则会极大影响预期效果。比如在怒江水电可开发量方面,怒江州规划的2132万千瓦有没有科学根据?季节、气候和生态对它有没有影响?这些都需要考虑。按照中国工程院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怒江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是1030万千瓦。而建成后的量与规划时又可能有较大差距。怒江枯水期与丰水期相比水量相差极大,这对发电无疑有影响。另外重要的一点是,怒江特殊地理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建设多座大型水坝?处在地壳活跃地区,泥石流塌方频繁是否会对坝体构成威胁?这些都需要定性定量的研究。抛开生态等其他因素不谈,如果水坝建成后根本达不到规划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连自身存在和维持都是一个问题,这样的项目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错误。这是急于上马的政府和水电单位最应该慎重的地方,相信也应该是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对反对一方来说,如果想要达到说服的效果,从可行性上着手也许是最有希望的。以保护某种鱼类为理由,或者以国际组织和潮流为旗帜反对怒江造大坝,对当地政府以及开发单位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以致怒江某主要领导认为这些是“清谈”。如果不是头脑发热或者蛮不讲理,开发者对效果特别是经济效益总是最关注的。它计算的是投入和产出,冒的是巨大的市场风险。只有水坝建设本身和市场的极大风险证明怒江水电开发不可行或者需要修改,才是对整个规划的釜底抽薪。 而现实情况正是规划的可行性就有很大问题。如果仓促上马,其结果是很难预料的。单就这一点来说,“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是正确态度。也就是说,目前还不具备怒江开发的条件。 以人为本--水电开发与怒江脱贫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柳永红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陕西洋县龙亭中学柳永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2、能力目标: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 2、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 品味体会“山路漫歌”这个片断的立体美。 教法设想: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 学法指导: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教学辅助: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初步感受云南歌 会所蕴含的美。 一、激趣导入: 运用多媒体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入手,问:同学们,有没有谁听过云南的歌会?见到过云南的歌会的宏大场面?那就让我们跟着沈从文先生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云南的歌会》吧。(巧妙地导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解题: 云南歌会: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三、展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

怒江

怒江州地处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与缅甸联邦山水相连,国土面积14703平方公里,是“三江并流”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州府设在六库,全州辖有泸水、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四个县,有29个乡(镇)、260个村委会,总人口49.2万人,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 与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和云南其他地区比较,怒江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自治州,集边疆、民族、宗教、贫困、高山峡谷为一体。国境线长449.467公里,占中缅边境线的20%,占全省国防线的10%以上。境内居住着傈僳、独龙、怒、普米、白、藏、汉等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比例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首。其中傈僳族、普米族主要聚居在怒江,傈僳族占总人口的50.9%,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州独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境内群山耸立,江河纵横,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由北向南纵贯云岭、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四大山脉,形成山高、坡陡、谷深、水急的三大峡谷。全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75万亩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民族自治政策指引下,怒江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与贫困、落后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展开了长期艰苦的奋斗,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历史跨越和经济发展的巨变。 2 002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是解放初期的148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5倍;粮食总产量16万吨,是解放初期的5倍,是改苹开放初期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35元,是解放初期的43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2倍,累计解决了22万群众的温饱问题。 怒江州既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同时又是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矿产资源方面,州内己发现各种矿藏28种,矿床点200多个,其中仅兰坪铅锌矿探有储量就达1645万金属吨,是亚洲最大的铅锌矿床,也是世界特大型铅锌矿床之一。水能资源方面,仅怒江流域可开发装机容量达1700多万千瓦。怒江州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三江并流”的壮美景观、神秘的东方大峡谷、浓郁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怒江州还是野生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此外,怒江州还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区位优势。总之,怒江州的贫困只是一种暂时的贫困、是资源富有但欠开发的贫困、是可以改变的贫困。只要在基础建设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资源优势就可转变为加快发展的经济优势。 2006年,全州生产总值4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9亿元,第二产业25.7亿元,第三产业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财政总收入7.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46.7亿元和2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3%;边境贸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完成2亿元,下降47.6%。 怒江州情-自然资源

云南省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指导意见

云南省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指导意见 为妥善安置怒江中下游(云南省境内)水电工程移民,促进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24号)、《云南省移民开发局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怒江和澜沧江上游云南省境内水电开发移民安置规划有关问题的请示》(云移局“2008”75号)及审批意见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和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涉及地区的实际,提出移民安置指导意见。本意见适用于我省境内怒江干流水电工程农业移民的安置,非农业移民的安置按相关规定执行。 一、怒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移民安置任务 (一)怒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前景 根据《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十三级水电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1320MW,年发电量1029.6亿kW〃h,其中云南省境内十一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5520MW,年发电量约768亿kW〃h。推荐近期开发的马

吉、亚碧罗、六库、赛格?一库四级?水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7180 MW,年发电量342亿kW〃h。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怒江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六库和赛格电站被列为?十一五?重点开工建设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怒江水电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243号)对怒江水电开发提出了要求,?同意规划建设六库水电站?、?继续做好怒江开发的相关工作?、?以‘一库四级’为重点,完善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方案?。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和建设我省电力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怒江水电资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实现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任务 怒江中下游河段云南省境内十一个梯级电站建设征地涉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泸水县,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施甸县,临沧市永德县、镇康县等4个市(州),共9个县(区)。工程建设共占用陆地面积约150km2,其中耕地面积约8.4万亩,规划移民安置人数约7.1万人,其中农业生产安置人口

八年级:《云南的歌会》语文导学案(教学方案)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八年级:《云南的歌会》语文导学案(教学方案)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八年级:《云南的歌会》语文导学案(教学 方案) 语文导学案(71)年级:初二主备:王崇喜审核:课题《云南的歌会》课型:新授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时间:XX、5、14 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词语。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课前预习:家长签字:组长检查: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

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背景资料: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总之,云南的民歌可以说是人民生命的组成部分,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方面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迤( )西譬( )喻糯( )米蹲( )踞忌讳 ) 酬( )和铁箍( ) 熹( )微2.解释下列词语。引经据典:譬喻:忌讳:扶摇而上:别开生面:酬和:悠游自在:若无其事:熹微:淳朴:课堂自学:1.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几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2、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合作研讨:诵读1~3段思考下列问题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第二段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结果) 拓展延伸:听民歌(1)听过民歌。(2)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3)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

《云南的歌会》教学案例

《云南的歌会》教学案例 马慧珍 教材分析: 《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首篇文章,本单元的内容都是有关民风民俗的美文精品,学习这些课文会让我们感受到平凡生活中蕴含着无穷乐趣。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原题为“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向我们介绍古老又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的游戏方式。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文章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 教学设想: 1、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民歌乐曲,展示歌会图片,让学生对歌会形式特点有一个深入了解、感悟的过程。 2、利用研读,质疑,探究等教学方法,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3、采用图示教学法,让学生对民歌形式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准确概括文中描绘的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特点。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精彩片断的语言。 3、学习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的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2、领略民族风情,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三个场面的歌唱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 2、三个场面写作手法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对表现主体的作用。

一、情境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云南是聚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云南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云南的歌舞让人倾倒,灵山秀水滋润了他们甜美的歌喉。你了解云南民歌吗?让我们共同欣赏彝族民歌《阿诗玛》和白族民歌《蝴蝶泉边》出示多媒体画面。 二、欣赏讨论:谈谈你对民歌的理解。 学生甲:民歌曲调悠扬、宛转,抒情行明显,感情真挚、亲切,语言直白,近于口语,但唱起来有难度,不像流行歌曲容易演唱。 学生乙:但流行歌曲像一阵风吹过即逝,不留痕迹,很难长久。民歌却不同,它久唱不衰,成为经典。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歌也丰富多彩,花样繁多。 教师小结:民歌内容丰富,有歌唱爱慕之情,激发生产热情的,也有爱掉死者,祝福婚配的。还有抒发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欢乐之情的。更有趣的是僳僳族“打官司”也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原告被告申诉理由要唱,裁决人作决也要以歌的形式来表现。今天我们学习沈从文的散文《云南的歌会》感受古老的歌会形式所蕴含的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三、读文思考: 1、教师:作者描绘了哪些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 学生:山野对唱-----(人物)---- 才情智力比拼 山路漫歌----(环境)---- 即兴自由歌唱 山寨传歌----(场面)---- 传承民歌文化 2、教师:作者以歌为媒介,向我们传递什么情感? 学生: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这种古老而又蕴含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的歌会形式,传递出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传递出作者对民俗民风的欣赏、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小结:同学们领悟得非常好概括的能力也很棒,让我们透过文字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及评析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发现“意思” 师:刚才课间听了这首由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突然有一种冲动,我想去云南,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好,我们就随沈从文一起去听听云南的歌声,去看看云南的歌会(板书课题:云南的歌会)。所谓“歌会”就是聚在一起唱歌。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此文,请问,本文写了谁在唱歌呢? 生:年轻女人、老人、赶马女孩。 生: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人。 师:除人外,还有谁也在唱歌呢? 生:戴胜鸟、云雀。 师:这些人与鸟在哪些地方唱歌呢? 生: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生:山路 师:还有呢? 生:村寨。 师:人也唱鸟也唱,真是自然的大合唱;山野山路山寨,怎一个山字了得。同学们,你觉得作者写的这些有意思吗? 生(异口同声齐答):有。 师:有没有觉得没意思的?(学生摇头)

师:那我们不妨再来静静地默读这篇文章,从细节字句中去发现其中的意思,别忘了在你有感觉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方框和楷体字为课件内容,下同) 课件:意思 (细节字句) (学生阅读文章6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静静默读的场面令人感动,很多同学一边画一边写,这就是批注读书法,它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值得推广。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年轻的妇女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可以看出他们唱歌的地点特别。我觉得有意思。 师:是啊,不是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而是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极具山野之趣、原生态之美。 生:对歌有意思,与年轻妇女对唱的对手,虽然败了,但心服口服,从妇女动作上看,是轻松愉快的,说明是一个有趣的活动。 师:噢,可否读一下? 生: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怒江州致贫原因及脱贫对策

怒江州致贫原因及脱贫对策 李益敏,郝性中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研究所,昆明650223) 摘要:对云南省怒江州的致贫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认为怒江州贫困的重要因素包括:山高坡陡,耕地量少质差; 80%人口居于海拔大于1 400 m山地,长期处于种粮为主的原始农业状态;宜耕地少,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加剧, 轮歇种植和陡坡垦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交通不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为 此,怒江州要摆脱贫困,必须科学制定脱贫战略,修建山地干线公路,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山地停止种粮,全面 退耕还林还牧;调整产业结构,重建生态环境;建设山区新农村,拓展生存空间。 关键词:致贫因素;反贫困策略;怒江州 中图分类号:F127;K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21(2008)01-0063-05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滇西北,国土面积1·47 ×104km2,其中58·3%的区域为自然保护区,是一 个以傈僳族、白族、怒族、普米族和独龙族为主(占 总人口92·2% )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怒江州所 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 族普米族自治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2004年总人口

48·04万人,贫困人口2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969元(全国为2 936元,云南为1 864元,全国扶贫 重点县为1 582元[1])。怒江州的贫困面、贫困程度、返贫率居全省之首,被称为扶贫攻坚的“上甘岭”。贫困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领域[1-7]。怒江州多年的扶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贫困状况,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而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8-9],走入了“贫困-开垦-生态破坏-贫困”的 恶性循环。近年随着三江并流区申报为世界遗产地和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的争论,怒江州的生态环境和贫困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已加大对怒江的扶持力度。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适合怒江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已非常紧迫。笔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贫困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解决怒江州贫困的对策措施。 1致贫因素分析 1·1生存环境恶劣 怒江州地处横断山中段滇西北高山峡谷区,山 高坡陡,海拔720~5 128 m,高差达4 408 m。境内 山地面积占97%以上,谷地平坝、阶地、冲洪积扇和河漫滩不足3%。坡度>25°的陡坡地117·72×10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0·64%[10],海拔1 600 m以

余映潮老师《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与评点

余映潮老师《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与评点 执教:余映潮整理、评点:杨晓梅 时间:2007年1月14日 地点:吉林大学附中 师:同学们,上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人说了三句话这样来评价它。第一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断的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 (评:这是匠心独运的课始。开场即道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直入主题,简捷明晰。尤其是在这里,教师将自己颇具个性化的研读所得,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心中荡起涟漪,引起共鸣,体现了教师研读教材的独辟蹊径、高屋建瓴,也表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处理运用的艺术,令人耳目一新。)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课文,然后来谈谈你感觉到的这一篇课文的特色。 (屏幕显示) 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以“《云南的歌会》特色概说”为话题说话。 (教师提示:所谓“特色”,从小处理解就是“特点”。) (学生速读课文。自由发言。) 生1: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自然,读起来很有亲切感。 师:特点之一,语言很生动,很亲切。 生2:这篇文章用了许多四字词语,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节奏感强。 师:你体会到了课文的用词之妙。 生3:这篇文章多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突出云南这一地方人们联系语言的特点,也为后文比赛、比拼才能、唱山歌这些情节作铺垫。 师:啊,细节描写生动。 生4: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文章有三个部分,从这三个部分可看出云南歌会非常热闹,而且具有民族色彩。

师:是啊,山野里的对歌、山路上的漫歌、歌会里的传歌,三个部分组成云南的歌会生动的、纷繁的、美好的画面。 师:好。老师来讲一讲。 (屏幕显示) 课文线索清晰 生活内容丰富 语言别有风味 片段描写精彩 师:(边读边讲述)这篇文章的特色表现在多方面。第一,线索是清晰的,歌会、唱歌贯串全文,全文由唱歌联系起来,因此文章有一条线索。第二,生活的内容很丰富,有各种场面的赛歌、唱歌、传歌、学歌,还有各种不同人物、不同身份的人来参加这些活动。第三,语言别有风味。待会儿我们展示一组词,这是在云南歌会生活里所特有的。第四,片段描写精彩,几乎每一个大的段落里都有很好的描写细腻的语言片段。 师:我们再来体会它的语言风味。你们看,这些词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很少见。它们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生活气息。大家一起读起来。 (屏幕显示) 蹲锯酬和譬喻柞木熹微 淳朴龙吟凤哕箍桶阉鸡忌讳 (学生齐读词语。) 师:同学们要注意这些词的读音。好,再自由自在地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很陌生?是不是都是很有特色的词语? 师:咱们再来看它的语言描写方面的特色。 (屏幕显示) 特色概说 “事物描写”片段 “情景描写”片段 “人物描写”片段 “景物描写”片段 “动物描写”片段 “场面描写”片段 师:(边读边讲述)“事物描写”片段,大家看这样一段话: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