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趋势

中国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趋势

中国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趋势
中国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趋势

中国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趋势

心理咨询是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进中国的一门心理学应用学科与服务工作,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心理咨询”在中国已成为一门热点学科,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汉语的“咨询”一词最早见于中国的《书〃舜典》中,该书对“咨”和“询”分别有所描述:“咨十有二牧。”这里的“咨”代表商量的意思;“询于四岳”这里的“询”代表询问的意思。“咨询”一词的英文为“counseling”源自于拉丁语“consultation”,其涵义为商讨、协商。目前,中国心理学界对“counseling”一词有不同的译法,如译为“咨询”、“咨商”和“辅导”等。但无论何种解释,“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帮助人的科学和为人服务的工作,已被广泛的运用在心理、教育、医学、法律以及社会工作中。

提到“心理咨询”人们往往将其和心理治疗等同起来,甚至许多心理学家也把心理咨询视同心理治疗。如罗杰斯认为,最彻底、最有效的咨询与最彻底、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是无法区分的。另一些人如威廉生则认为,心理咨询是协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历程,因此与心理辅导(guidance)的意义颇为类似。中国学者则认为,心理咨商(咨询)是介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之间的一种协助个人的动力过程。如果说心理辅导是教育(education)的核心"而心理咨询便是心理辅导的灵魂。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四者的基本目标和方法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但在其功能与范围方面各有偏重,而此种差异是程度上的而非类别上的,它们彼此之间有其一贯性与连续性。

心理咨询不是指导来访者应该怎样做",不是简单的询问、给一个答案。心理咨询是倾听和启发,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去寻找出答案。助人自助,是通过语言(符号)帮助他人的过程。

1、心理咨询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心理咨询的现状

心理咨询发起于20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19世纪后期,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人们面临着求职就业和职业适应等问题引起了有志之士的热切关注。他们设立帮助机构,寻找帮助方法,试图帮助人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后来逐渐发展成一场有组织有影响的运动,人们把其称之为指导运动。指导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职业指导,主要是给人们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咨询;一是改善学校教育。在指导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弗兰克.帕森斯,人称指导运动之父1908年,他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这是最早的职业指导书籍之一。另一位先驱者戴维斯则是首先在学校开始辅导活动的人士之一。他于1898年在底特律市建立了一个教育职业指导中心。他第一个使用了“咨询”(counseling)这一术语。这以后的20多年里,指导运动还主要是社会工作者的事,与正统的心理学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20世纪30年代,咨询发展史上出现了所谓的“测量的十年”。其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测量学在美国迅速发展,使得测量学家能编制出各种适用、有效的测量工具;二是指导运动的深入也提出了应用心理测验的要求。这就使指导运动越来越心理学化,越来越专业化,开始了现代咨询的雏形。

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指导运动开始向当代咨询转变。转变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心理学领域,其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对心理咨询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第一,人本主义者的咨询使传统的指导活动的一些做法

成了疑问。例如,指导者与来访者关系上的权威主义态度和家长式的作风,过分依赖测验和滥用测验,过多地直接指导等等。第二,罗杰斯开始以真正心理学的眼光分析咨访关系和咨询过程,使咨询变成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实践学科。第三,人本心理学的治疗扩展了咨询领域。例如,咨询内容扩展到人生的各种问题,也涉及变态行为问题。

1951年,在C.G.伦恩、D.E苏帕、P.罗宾森和E.S.波尔丁等的倡导和组织下,在埃文斯顿市的西北大学召开了有60位有名望的心理学家参加的会议。他们向美国心理学会推荐将心理咨询列为一个独立分会。美国心理学会于同年年会上采纳了这一建议,接纳“心理咨询学”为其第17分会。同时,美国心理学会还推荐由全美考试委员会支持对咨询心理学家的执照和专业考试。同年,原有的全国职业指导协会改组为“全美人事指导协会”(APGA该会于1984年再次改为“美国咨询和发展协会”,简称AACD)。

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开始走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引入心理咨询(台湾称心理咨商,香港称心理辅导)较早,例如台湾师范大学于1957年成立了健康中心,后又设心理卫生辅导部门;香港则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始在学校中推行辅导工作+目前!两地在学校辅导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内地心理咨询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咨询逐渐发展起来,它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20多年来,中国心理咨询在各界有志之士的努力下,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中国心理咨询发展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卫生系统的心理咨询,

主要包括精神病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开设的心理咨询门诊;二是学校心理咨询,特别是各高校、中学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三是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包括面向社会开设的心理咨询服务室,另外还包括互联网上开设的心理咨询服务-电话心理咨询等。

从总体发展来看!中国心理咨询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加快,人们心理适应困难还会增加,心理咨询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心理咨询工作者去完成。

2、中国心理咨询打破学派格局,向多元化发展

在短短的百余年发展中,心理学学派林立,各学派对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也各有建树。在发展的初期各学派之间理论和方法相互排斥,随着心理咨询实践的发展,心理咨询工作者逐步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所有情况下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心理问题。于是,各派学者逐渐学会抛弃门户之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能根据来访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或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宣称自己是“折衷主义”(Eclecticism)。有人对美国自1974年起15年间的临床心理学研究作了回顾总结,发现近 50%是兼容取向。还有人对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发现,有68%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兼容学派。

心理咨询方法上的兼容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整合。所谓整合是指将不同的理论作更高层次的统整和综合。从兼容到整合的过渡!是寻找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共同要素。虽然方法兼容目前已相当普及!但理论整合却并不十分成功。正如Lazarus 所言,对理论的统整并非今人的能力所及。

20世纪末,世界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通过全球性文化反思,产生了多元

文化主义。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面对这种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而不断修正和发展。重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结构是多元文化主义对心理咨询理论的直接影响。多元文化咨询主张承认差异,尊重多元,改变个人与文化分离的现实,以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审视来访者的问题,采用有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使来访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多元文化咨询强调情境导向,参照来访者的文化背景、依据文化差异调整咨询方法。重视性别、年龄、教育、职业、宗教和种族等社会文化变量的影响,是多元文化主义心理咨询的共同特征。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分2条路线:一是探索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的所谓本土化(Indigenous)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如学者杨国枢就是心理学发展本土化的倡导者;二是尝试构建可广泛统整人类文化差异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

3、21世纪心理咨询发展的生态观趋势

人和环境的问题是当今社会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学术界研究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人与环境究竟是什么关系?应鼓励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还是师法自然、天人调和?这些问题涉及到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对心理咨询方式的采用,关系更重大。在中国加剧变化的今天,讨论心理咨询的生态观更有其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生态观的基本概念不仅来自生态心理学,还涉及到教育学、生物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虽然各门学科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各有侧重,但几乎都不能否认个体与其环境存在着某种关系。生态心理学则认为,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B=f(P,E)生态心理学者曾分析情境中的心理与非心理因素,如Baker及其同事根据Lewin的场理论发展出“行为情境论”。所谓行为情境是指引发行为的小生态系统。不同的情境引发出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处于不同的情境里,也可能表现完全不同的行为。人患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所造成的,是生态系统失衡的结果。

行为的生态观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在解释行为现象上,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历来有两种趋向:内因论与外因论。内因论的行为观,最典型的是心理动力模式与生物物理模式。前者强调动机、需要、驱力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为类型的探讨;后者强调生理因素的特质会导致特殊行为类型。外因论行为观的代表有行为模式与社会学模式则关心外在的因素。行为论者强调通过刺激-反应的连接或奖惩强化作用及行为塑造来分析个人行为的发生和变化;社会学者则从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文化)来研究影响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各种条件。

而行为的生态观则包容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强调两者相互作用,它与内因论和外因论有所不同。有学者指出:从生态的观点,观察个体的行为,要同时了解其所处的环境、组织结构的变异性、目标设定、个人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及个人与环境两者同时改变、改进的可能性。行为生态观提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中,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长远稳定的效果。例如,只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改变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行为生态观重视的生态系统是指个人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变化的系统。每个生态系统不仅有其历史背景,也有其内在发展,是独特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如果一个人的生态系统是和谐的、平衡的,其心理表现则是”正常”的;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生态系统是不和谐的、不平衡的,则可能出现个人行为与社会

规范不一致或出现“心理障碍”。生态学者把它称为“系统失衡”,即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互相冲突这种冲突交汇点称为“失调点”。

行为生态学研究表明,人与环境彼此相联,共同构成一个不断矛盾运动的生态系统。人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都在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寻求发展。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解决个体和环境之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等问题。

4 结语

心理咨询在发达国家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阶段,广大心理咨询工作者经过近20多年的不懈地努力,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都有了雏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借鉴国外心理咨询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是发展我国心理咨询的有效途径。可以认为,生态观将成为世纪心理咨询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但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心理咨询强调的是教育和发展取向。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有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正常人提供有效的帮助,鼓励他们正确认识现实和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对现实生活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心理咨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着眼于正常人的现在心理状态。(2)提供对人的一生最有效的帮助。(3)强调自身的潜能和价值。(4)重视认知因素中的理性选择和决定。(5)注意咨询对象的个性差异。(6)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尽量利,用环境资源,改变环境。

航天技术的发展的新特点以及趋势

航天技术的发展的新特点以及趋势 随着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的成功,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向着空间站的建立又迈近了一步。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不仅增强了我国对这一领域的发言权以及相应的军事及政治影响,同时为我国未来空间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空间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见,世界航天发展在一些方面已经开始呈现出低成本化的趋势。 运载工具方面:航天飞机回归飞船 在航天运输工具方面,这种趋势表现为航天飞机开始向飞船回归。 随着2011年7月21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着陆,结束其“谢幕之旅”,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结束。事实上,当1969年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时候,就希望能通过提高运载工具的使用率来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 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时候,这种飞行器成为当时乃至到现在都是功能最强、用途最广的万能运输器。航天飞机运载能力超强,能将一些无法用运载火箭发射的航天器送上太空;其上设置有起重能力很强的机械臂,可以在轨道上精确布置各种类型的有效载荷,国际空间站就是由航天飞机组装起来的;能够在轨回收、检修卫星,更换或升级卫星的组件;可以作为实验平台,在成员密封舱内进行医学、生命科学、对地观测、天文观测、材料加工、制药等实验。 可是,在最关键的降低发射成本上,却没有达到预先的目标。实践证明,航天飞机每次发射费用高达4至5亿美元,主要是因为它返回地面后要进行大量维修工作。而由此导致的发射间隔变长,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使用成本的提高。而且,由于航天飞机实现的功能过多使其过于复杂使其安全性大打折扣。至今5架航天飞机有两架失事,共14名航天员牺牲。 美国的航天飞机在技术上是很先进的,就是在其退役后今天看也是如此。但是,它在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导致得不偿失。现在,美国的航天运载工具又回归到飞船上,开始研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更安全、多用途可重复使用的飞船。据新闻报道,美国航天局计划于2014年初,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对猎户座飞船进行飞行测试,未来它将替代航天飞机的人员运输功能,而货物运输将由无人的货运飞船完成。 至此,各航天大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使用技术成熟可靠成本相对低廉的飞船作为主要运输工具。 人造卫星方面:卫星小型化平民化 迄今各国已经向绕地轨道上发射了数千颗人造卫星,它们几乎都是政府和公司斥巨资推动的庞大工程的成果。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卫星构造日益复杂,设计时间有增无减,设计生产需要和使用众多项目科学家及研究中心的参与。然而近年来,由于电子器件、太阳能发电及其他技术取得的进展,卫星已经可以大幅度瘦身,微小卫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通常把1吨以下的卫星统称为微小卫星。而立方体卫星是微小卫星中发展较快的一种。 立方体卫星的大小跟玩具的包装盒差不多,其背后的构想是为卫星开发人员提供统一的卫星尺寸和重量规格,并把多颗卫星整合成火箭的一个有效载荷,通常搭乘其他费用更高的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医疗服务的特点 医疗服务具有所有服务的共性,同时它又有其非常独特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发挥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具有以下10个特点。 (一)无形性 无形性是医疗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人们也以此来界定服务。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的很多元素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尝不着、无形无质。其次,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肯定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第三,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后,通常很难察觉或立即感到服务的利益,也难以对服务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由于医疗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与效果,他们将更多地根据服务人员、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和医院的口碑来进行判断。顾客为了减轻购买的风险,通常相信亲朋好友和同事的推荐;医院的社会声望和顾客过去的消费经验也会对顾客对医疗服务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医院的有形展示和树立医院的声誉(无形展示)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不可分离性 通常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产品被制造出来后,先储存,通过多重转销者分销,随后消费。而服务与之不同,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其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离的特点,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医疗服务的时刻,两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而且提供者与顾客在医疗服务产生时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共同对服务结果产生影响。医疗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是医疗服务营销管理的中心。医疗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医患双方合作意识、指导、接受能力与配合程度的影响。 1、顾客参与生产过程:顾客作为参与者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说明医护人员的生产过程是在顾客的“监视”下进行的。 2、顾客参与消费过程:顾客在接受服务时不是被动的,他们在服务消费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消费过程中顾客必须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才能获得好的诊疗效果。 3、顾客的评价是质量的决定因素:一些营销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顾客认为的质量才是质量。一次很完美的医疗活动,对某位顾客是成功的,但对另一位顾客来说就可能是不理想或失败的,很多医疗纠纷就说明了这点,由于沟通不足或顾客的期望值过高都会引起顾客对医疗服务评价的低下。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2.8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五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及时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等新情况,做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克服了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近年来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6.2%,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广大中国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走中国特

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前景

中国空间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等待着人类去开发利用,当然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有先进的空间技术作为奠基。可以想象空间技术是未来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灾害与天气预测,通讯广播,导航定位技术,还是发展新能源新技术,甚至是星际移民,星际战争,都需要空间技术。而目前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打好发展空间技术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神舟发射,天宫升空,嫦娥奔月,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已经逐渐迈进了航空航天大国系列,但是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空间技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我国的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近年来迅猛发展但现如今和美国这样的航天大国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幸运的是我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在大力投入,年年都有新进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系列完整、配套的航天器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发射、测试和运营体系。但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发展,这还远远不够,而且空间探索并不是为了探索而探索,这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因为未来世界中不管是在经济,科技,政治还是军事上空间技术都占有很大的地位。 目前我们所开展的探测项目跟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比较起来,项目还比较少,像美国对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进行了探测,我们除了地球之外只对月球进行探测,所以升空探测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我们有一个卫星搭载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去探测火星,但是毕竟是属于搭着人家的车,还不是完全独立自主地探测火星。虽然我们开展的项目比较少,但是有我们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探测目标的选择、科学预期的选择等等有自己的特色。总体来讲虽然我们跟美国和欧洲空间局比较起来在空间探测方面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独立自主,比如说载人航天、运载火箭、飞船等等完全是我们独立做的,而且在国际上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的研究工作除了美国和前苏联之外我们是属于第三家,欧洲空间局虽然探测技术比较领先,但是它还没有独立自主地开展载人航天的工作,是跟美国合作的。应当说我们从火箭、从飞船、从卫星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独立自主研制的,实际上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毕竟是自己积累的经验,经验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经验积累之后,我们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现在全世界空间技术都在高速发展,可以想象未来世界空间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目前综合分析我国未来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三方面: 一是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2013年卫生消费总额为3.2万亿元,是2004年的4.2倍,年复合增长率17.2%。虽然卫生消费增长飞速,在GDP总额中的占比仍仅为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6.5%-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6.2-6.7万亿元1规模。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将持续推动医疗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大病保险,卫计生委在2014年2月发布《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指出,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省份要在2014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进将持续提升民众的支付能力,拉动医疗服务需求。 (二)医疗服务状况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3.1亿人次,比2012年增加4.2亿人次(增长6.1%)。2013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4次。 2013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27.4亿人次(占3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2亿人次(占59.1%),其他医疗机构2.5亿人次(占3.4%)。与2012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0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2.1亿人次。 2013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4.6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民营医院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

图表2012-2013年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图表2009-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医疗服务价格 目前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政府投入虽然近几年有明显增加,但就维持公立医院健康发展而言仍显不足。由于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无法真正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不能完全补偿公立医院的合理运行成本。所以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卫生服务经济补偿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整个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具有3个重要的功能,即效率功能、公平功能和经济补偿功能。效率功能是指通过合理的价格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充分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资源,降低整体社会资源的消耗;并通过合理的价格激励医疗机构提供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服务。公平功能是指通过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实行差别定价,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经济补偿功能是指通过向病人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费对医疗机构进行经济补偿。 (四)医疗服务模式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2020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心理咨询行业现状 (4) 1.1心理咨询行业定义及现状介绍 (4) 1.2心理咨询的分类和形式 (6) 1.3心理咨询市场规模分析 (8) 1.4心理咨询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8) 1.5心理健康关乎度较低 (11) 1.6咨询访客少 (12) 1.7行业服务无序化 (12) 1.8供应链整合度低 (12) 1.9基础工作薄弱 (12) 1.10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3) 1.11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3) 2.心理咨询行业前景趋势 (14) 2.1互联网带动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 (14) 2.2心理咨询师的就业前景好 (14) 2.3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 (14) 2.4信息化辅助 (15) 3.心理咨询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3.1心理咨询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3.2心理咨询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6) 3.3心理咨询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7)

3.4心理咨询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7) 4.心理咨询行业竞争分析 (18) 4.1心理咨询行业竞争分析 (18) 4.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8) 4.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8) 4.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9) 4.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9) 4.2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19) 4.3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19) 5.心理咨询产业投资分析 (20) 5.1中国心理咨询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0) 5.2中国心理咨询行业投资风险 (21) 5.3中国心理咨询行业投资收益 (22)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蔡立辉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创新理念、人本主义理念、效率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推动世界各国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因素,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实现跨部门信息与服务的整合、再造行政业务流程、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与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办公自动化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运用实践验证的逻辑对这段时间里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与走向,这对于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走向 一、中国电子政务理论研究的反思 我国电子政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还处在初始阶段。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建构电子政务理论体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大多是对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介绍、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历史描述,或者是以案例的形式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不同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行的描述,成果具有知识普及性、介绍性和总结性的特点。根据理论发展的逻辑和实践验证的逻辑来评估我国关于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一)对电子政务实践进行总结和介绍的成果多,电子政务的原创性研究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已经在实践中实行的一些具体做法、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描述和介绍,缺乏主倡性、原创性和现实指导性。电子政务理论研究及其成果没有针对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来研究电子政务产生、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没有很好地研究和体现电子政务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没有让实践者感受到电子政务理论究竟是什么。虽然有些研究成果涉及到了电子政务与行政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只是抽象地讨论了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体制和政府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的表现形式,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信息化是如何影响传统行政体制和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行政业务流程优化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等问题,致使研究成果对实践缺乏实际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认为,电子政务研究不能只是在政府部门的要求下被动地进行,更不能只是对已有电子政务实践进行总结和介绍;而是要根据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主动地进行研究,提出主倡性、实际指导性和咨询性的电子政务建设理论与方法。 (二)单一学科取向的成果多,多学科取向的研究成果少。以往的电子政务研究并没有从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角度研究电子政务与其相关学科理论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表现出公共行政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之间“两张皮”的现象,以计算机知识、信息科学知识代替了必要的管理知识,电子政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教学文案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

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

2020年中国医疗行业发展机会大盘点

2020年中国医疗行业发展机会大盘点 一、诊所将成分级诊疗中流砥柱! 在国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机遇中,业内人士认为,能够提供医疗服务总量达80%的诊所能否发展起来,成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中流砥柱,可以说决定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成败。 于是我们看到国家近年来大力放开诊所审批,U前已经放开了中医诊所的审批限制。根据《中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受理部门)举办中医诊所的,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提交书面备案材料、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也就是说举办中医诊所山许可制正式改为备案制了。无论是中医诊所,还是西医诊所,以及连锁诊所,都是国家重点鼓励的社会办医发展方向。在地方政策开放尺度上,深圳、浙江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将持续放开诊所设置审批,办诊所将越来越容易。 因此,大批山医生合伙或个人举办的全科、专科诊所将大量涌现,其中不乏是医生兼职举办;此外,一些实力雄厲的资本也将大举布局连锁诊所领域,比如万达口腔的300家连锁诊所等。 二、医生集团+时代来了! 2014年7月1日国内首家医生集团成立以来,中国医生集团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目前数量已经超过白家。 但中国的医生集团的市场有多大呢?据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CEO谢汝石教授预测,未来五年内将会有超过10万名以上的医生加盟到医生集团中,按照一个医生一年的技术服务价值100万计算,未来医生集团带来的市场将会超过千亿。 据一位华裔美国医生网友介绍,在全美范围内,据估计大约有20多万个执业团体,其中接近50%是真正的医生集团。也就是说美国的医生集团数量多达10万

家!可见中国医生集团市场前景之广阔。 而且据业内人士观察,医生集团作为一种组合便捷的医生执业组织形式,正在从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上广向全国蔓延,进入区域化时代。 不仅如此,医生集团还将涌现出一批巨头,朝着大型医疗集团的方向发展,旗下可能不仅仅有数量众多的签约医生,还可能拥有大量医院及连锁诊所等医疗机构。 三、日间手术时代来了! 中国医疗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或许从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闻大翔举的一个自己朋友的例子中可窥一斑: 美国华盛顿大学附属医院巴恩斯犹太医院,一位92岁的患者上午做过髓关节置换手术,当天下午,麻醉科刘前进教授和手术医师经过评估后,通知患者晚上就可以出院,而且这家医院近70%的髏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都可以在手术当天或第二天出院! 而同样的手术,在上海市三级医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是多久呢?12天!中美医疗在日间手术领域差距之大可以说令人咂舌。 另据张强医生介绍,美国70%的手术都是日间手术完成的。而90%的日间手术中心大股东是谁呢?就是医生集团。 差距就是机遇!据了解2015年仁济医院的日间手术占全年住院手术比例达到34.1%,而上海地区的平均水平仅为12.25%,中西部地区医院就更不要说了。 据了解,在三级医院提高床位使用率的压力下,以及社会办医快速发展、医生集团的快速涌现,中国的日间手术中心将大量涌现。 四、医生品牌重建时代来了!弯道超车机遇大 长期以来,中国医生的品牌以依附于医院为主,实际上等于说牺牲了个人品牌,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曹贵东 (山西福瑞沃农大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1)12-0002-02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 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78-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476元,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3400万。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明显进步。农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委会选举已形成比较系统的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正在逐步普及。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 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同时,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交往也发展迅速,中国已与80多个国家有了农业交往,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还同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并积极开展了双边合作[2]。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农业发 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农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集约化农业存在很多的问题。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投入大,农业集约化水平低;单位面积农用地的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研的投资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农业集约化手段主要表现在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以及单一的作物品种,其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多。近年频发的三聚氰胺、膨胀剂西瓜事件等,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次次推上了风头浪尖,引发人们的广泛热议和关注。此外,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比较薄弱。我国绝大多数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赶上或超过国际价格,丧失了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民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只占0.1%,中学程度的占30%,小学程度占40%,还有30%为文盲或半文盲,农业院校在校生8.7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6.2%,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中国农业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劳动人口素质不高,成本相对较低,已成为威胁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3]。 三、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一)农业发展市场化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农业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与实质则是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农业发展的市场化,其一是要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合理调整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改变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产品总量短缺,部分产品不足,部分过剩,而优质产品不足的现状。大力发展饲料种植与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质量好、营养丰富的农产品,淘汰质量差、营养低、有污染的农产品。其二,市场化还体现在农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农村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实施农工商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生产效率,改变分散经营相对低的经济效益,减少盲目性,增加对市场的预见而获得更大经济利益。因此,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开展农业与农村制度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是推动农业生产力与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4]。 (二)农业发展科技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掀起了农业科技化的新浪潮。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潮流。中国要在耕地逐渐减少、人口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生产出充足的农产品,科技进步成为解决人口与土地矛盾的关键。我国科技水平还不高,科技进步潜力很大,利 2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前景(截止2015年)

好安馨医护服务平台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前景(截止2015年) 一、医疗服务行业概述 医疗服务指医疗机构为病人提供的服务,包括体检、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分娩、生育规划及相关服务。我国的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中心)等。2015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0248个,其中医院27215个。 二、中国医疗服务支出规模 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包括来自医院、初级保健诊所及疗养院及临床检验中心等其他机构的医疗开支,近年呈现稳步增长。2011年至2015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由16472亿元增至32503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三、医疗服务行业产业链 医疗服务行业以医疗服务机构为核心,以保健用品/药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检测服务为支撑产业,以商业医保/商业养老保险、药事服务、医疗信息、移动医疗、在线教育等为支撑服务系统。 医疗服务机构不再只是医院一个体系,而是按照生命周期、涵盖保健、治疗、康复、养老四大贯穿起来的体系,服务机构为健康管理机构、医院(综合、专科)、康复中心、养老机构(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四大机构。 四、医疗服务行业竞争企业

五、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前景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行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照顾”。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颁布到政府大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再到“健康中国”规划的加速推进,都表明医疗行业未来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未来几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预计会继续稳定增长,至2021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预计增至88368亿元。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业性质的心理健康活动,即专业人员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失常的求助者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的原理,通过心理商谈,就具体问题向求助者提供建议或辅导,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出决策,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其中,以遭遇心理疑难的平常人为对象的一种教育性的助人活动称为辅导,以遭遇心理困扰的平常人和心理异常者为对象,兼具辅导与心理治疗功能的活动称为咨询[1]。心理咨询与治疗是现代行为科学中较新的一门学科,它从西方引入我国成为一门心理学应用学科与服务工作,在中国的内地真正的发展只有十五年的历史,在香港只有二十五年的时间,在率先引进这项事业的台湾也不过是四十余年。近年来,心理咨询和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趋势,为此,郑日昌、常永才等国内学者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一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整合趋势 一、整合的倾向 在心理学发展短短百余年的历史中,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各有建树。从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学派至今,心理治疗的各种学派、体系不断涌现,交叠更替。在美国,1959年哈珀(R.A.Haper)认定有36种心理治疗的体系;到1976年,帕洛夫(RT.B.Parloff)发现共有130余种疗法;到了1986年,卡拉瑟(T.B.Karasu)则报告有多达4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学派[2]。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每一种学派又衍生出多种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在发展初期,各派互相排斥,门户甚深。但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学者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所有情境下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心理问题[3],其效果或各有所长,或无显著差异。于是,人们逐渐抛弃门户之见,打破学派林立的局面,彼此借鉴,取长补短,不拘一格。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这样,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朝向一种兼容和整合化方向迈进了。 从不同的学派来讲,每一学派都在致力于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与此同时,他们也向外吸收一些于己有利的其他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相比之下,吸收外来的方法技术的倾向更为积极。心理分析学派的许多治疗和

国内心理咨询行业名人录

李子勋、杨凤池、钟杰、徐凯文、刘丹、施琪嘉、曾奇峰、朱建军、金洪源、袁辛、胡邓、汪冰。 1、李子勋 简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科临床主任医师。毕业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心理硕士及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业进修,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第一届学员。1990年至今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夜话栏目主办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在《父母必读》杂志长期开设心理咨询专栏,接触过许多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实际案例,在实话实说栏目曾就“中学生强迫症”话题做过深入分析。 担任:《父母必读》亲子关系栏目主持人。《女友》深圳版布鲁夫妻婚姻咨询主持人。《时尚健康》心理栏目撰稿人。中央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亲子关系节目主持人。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心理专家之一。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心理专家之一。 评价:不是他在哪一个方面优秀,而是各个方面都优秀。他自己的话说,是已经看通了人性,达到了这个境界。平时我们说,只要哪个咨询师有一样本领出众,就可以远近闻名,而李子勋是多样出众,样样高手,因此他当之无愧的成为明星咨询师。我们网站上也开出了李子勋专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看看李子勋视频,定能收益良多。专栏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9815154.html,/forum-74-1.html 2、杨凤池 简介: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精神分析疗法的专家代表;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咨询督导师。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班代表性学员。 担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特约心理专家。 评价:杨凤池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咨询、婚姻家庭心理障碍的咨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恢复原本的自我,作出新的生活选择;也可以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塑造健全的人格,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由于还在学习之中,这一课的内容将在后面很长的时间内逐步完善... 不得不说的是,心理咨询与别的行业不同,许许多多的高手并不宣传自己,在网络上很难找到资料,即使能找到,也并不详细。因此我的搜寻具有很大的局限,如果您有认为水平很高的咨询师,可以把他的名字和专长跟帖在后面,谢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