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面坐标系内三角形的面积

平面坐标系内三角形的面积

平面坐标系内三角形的面积
平面坐标系内三角形的面积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用坐标的方法表示点的的方法。

2、通过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形的面积的过程,发展学生问题转

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如何计算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如何构建辅助线用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几何画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练习:几何画板展示A、B、C三点,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B(-1,-1)

C(2,-1)

师生共同订正,特别强调A点坐标的写法

教师操作课件:顺次连结点A、B、C,得到△ABC

提问:关于三角形我们学习了什么?关于△ABC你想探究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边平行于x轴(或y轴)的三角形的面积。

①小组合作得出以A (0,3) B(-1,-1) C (2,-1)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

小组汇报结果。

师生共同订正。

②小结:1.从图形上看有一边平等于x轴(或y轴)

2.从数量上看有两点的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

③变式训练:教师操作课件,移动点的坐标。

求:以A (-1,3) B(-1,-1) C (1,1)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

指名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

2、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般三角形的面积。

①教师操作课件,移动顶点,使△ABC的顶点坐标变为A (-1,3)

B(-2,-1) C (1,1)提出问题,现在你能告诉我△ABC的面积吗?

此题有一定难度,教师提示:你能用割补法求出下图中△CEF的面积吗?(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解决此问题后,教师提问,要想求△

ABC 的面积,该做怎样的辅助线? 方法一:

②师生共同归纳

a.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做x轴或y轴的平行线;

b.选择其中能把整修三角形夹在内部的两条平等线;

c.过三角形的另一顶点作这两条平行线的垂线。

③学生独立完成求△ABC的面积。

指名板演。

询问学生是否有不同的方法。

④小组游戏

任意给出三点坐标,求出以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已知:A(0,1),B(2,0),C(4,3).

(1)求△ABC的面积;

(2)设点P在坐标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

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P点的坐标。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进阶练习。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网格类问题是安徽省中考题型中的一个重要题型,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因此也就要接触到网格类问题。此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足够重视,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呈现网格费时费力,且不能实现动态变化,针对这些缺点,我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网格内三角形面积课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节约了很多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解决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课件在实际操作时,考虑到学生解题的多种方法,提供了多种解法,从而易于且方便展示。

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及平面直角坐标系

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及直角坐标 教学课题 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及直角坐标 教学目标 1、 能证明全等三角形 2、 掌握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会判定等腰(等边)三角形 3、 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 类比(由数轴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数形结合的 思想.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四种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平面内点与坐标的对应. ◆ 诊查检测: 1、 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 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2、 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点的坐标为(-2,-3)、(-2,-1)、 (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 .(2,2) B.(3,2) C.(2,-3) D.(2,3) 3、判断题:①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② 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③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④ 腰长相等,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⑤ 三角形中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全等.( ) ⑥ 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 ⑦ 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⑧ 腰长相等,且都有一个40°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⑨ 腰长相等,且都有一个100°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⑩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4、(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5、点A (2,0),B (-3,0),C (0,2),则△ABC 的面积为 . 6、已知: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 求证:AB=AD . D C A B

最全面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最全面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一提到三角形面积公式,大家都知道。 ① 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 , 高为h ,则 三角形面积S= 底 ? 高 ÷2 2 ah = B 实际上,三角形面积公式太多啦,上面得公式是最基本的公式,根据条件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也不同。 ②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l ,内切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2 lr S = ③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乘积为L ,外接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4L S R = ④已知三角形AOB 中,向量 OA a =uu r r ,OB b =u u u r r ,则三角形面积S = 此公式也适用于空间三角形求面积。 ⑤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 的三顶点坐标分别为,11(,)A x y ,22(,)B x y , 33C(,)x y , 则三角形面积1 1223 31 1121 x y S x y x y = 的绝对值1223311321321 2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特别地,当(0,0)C ,或经过平移后(0,0)C ,此时,三角形面积12211 2S x y x y =-。 ⑥海伦(Heran )公式,已知△ABC 中,1 ,,,()2 AB c BC a CA b p a b c ====++,则 三角形面积S 我国宋朝时期也有类似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即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 S = ⑦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则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111 sin sin sin 222 S ab C bc A ca B = == ⑧已知三角形两角及夹边,则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222sin sin sin sin sin sin 2sin()2sin()2sin() c A B b A C a B C S A B A C B C === +++ ⑨已知三角形两角A 、B 及其中一边的对边a ,则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2sin()sin 2sin a A B B S A += ⑩已知空间三角形ABC 的顶点111222333(,,), (,,),(,,)A x y z B x y z C x y z 。 则三角形面积212121313131 11 22 i j k S AB AC x x y y z z x x y y z z =?=------ 的绝对值

坐标三角形及其面积

坐标三角形及其面积 坐标三角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k b kx y 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坐标三角形.坐标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1)所示,直线()0≠+=k b kx y 与x 轴交于点A ?? ? ??-0,k b ,与y 轴交于点B ()b ,0,Rt △AOB 就是一个坐标三角形.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存在坐标三角形. 与坐标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1)已知直线的解析式,求坐标三角形的面积. (2)求原点O 到直线的距离,即求坐标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积法) (3)已知坐标三角形的面积,求直线的解析式. 在图(1)中,因为点A ?? ? ??-0,k b 、B ()b ,0,所以 b OB k b k b k b OA ===-=,, △AOB 的面积为k b OB OA S AOB 2212 =?=?. 于是得到下面的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k b kx y 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坐标三角形的面积为 k b S 22 =.(只用于解决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某些解答题答案的检验) 图(1)坐标三角形

图(2) 在解决关于坐标三角形的问题时,应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习题1. 直线4+-=x y 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习题2. 若直线b x y +-=2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则b 的值为【 】 (A )4 (B )4- (C )4± (D )2± 分析:使用坐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k b S 22 =解决问题. 解:由题意可知: 1222 =-b ,解之得:2±=b . 习题3. 已知直线32 1 -= x y . (1)求该直线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 (2)求该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习题4. 已知一次函数42+=x y . (1)在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2)求图象与x 轴的交点A 的坐标,与y 轴的交点B 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求△AOB 的面积.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m,m+8)在第二象限,点B(0,n)在y轴正半轴上,作DA⊥x轴,垂足为A,已知OA比OB的值大2,四边形AOBD的面积为12. (1)求m和n的值. (2)如图2,C为AO的中点,DC与AB相交于点E,AF⊥BD,垂足为F,求证:AF=DE. (3)如图3,点G在射线AD上,且GA=GB,H为GB延长线上一点,作∠HAN交y轴于点N,且∠HAN=∠HBO,求NB﹣HB的值. 【答案】(1) 4 2 m n =- ? ? = ? (2)详见解析;(3)NB﹣FB=4(是定值),即当点H在G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NB﹣HB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分析】 (1)由点D,点B的坐标和四边形AOBD的面积为12,可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由(1)可知,AD=OA=4,OB=2,并可求出AB=BD=25,利用SAS可证 △DAC≌△AOB,并可得∠AEC=9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证; (3)取OC=OB,连接AC,根据对称性可得∠ABC=∠ACB,AB=AC,证明 △ABH≌△CAN,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 2 1 812 2 m n n m m --= ? ? ? ++-= ?? 解得 4 2 m n =- ? ? = ? ; (2)如图2中, 由(1)可知,A(﹣4,0),B(0,2),D(﹣4,4),

∴AD =OA =4,OB =2, ∴由勾股定理可得:AB =BD =25, ∵AC =OC =2, ∴AC =OB , ∵∠DAC =∠AOB =90°,AD =OA , ∴△DAC ≌△AOB (SAS ), ∴∠ADC =∠BAO , ∵∠ADC +∠ACD =90°, ∴∠EAC +∠ACE =90°, ∴∠AEC =90°, ∵AF ⊥BD ,DE ⊥AB , ∴S △ADB = 12?AB ?AE =1 2 ?BD ?AF , ∵AB =BD , ∴DE =AF . (3)解:如图,取OC =OB ,连接AC ,根据对称性可得∠ABC =∠ACB ,AB =AC , ∵AG =BG , ∴∠GAB =∠GBA , ∵G 为射线AD 上的一点, ∴AG ∥y 轴, ∴∠GAB =∠ABC , ∴∠ACB =∠EBA , ∴180°﹣∠GBA =180°﹣∠ACB , 即∠ABG =∠ACN , ∵∠GAN =∠GBO , ∴∠AGB =∠ANC , 在△ABG 与△ACN 中, ABH ACN AHB ANC AB AC ∠=∠?? ∠=∠??=? , ∴△ABH ≌△ACN (AAS ), ∴BF =CN , ∴NB ﹣HB =NB ﹣CN =BC =2OB ,

三角形面积公式5种推导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一、明确目标;二、用数格的方式不能确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能否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四、拿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以前学习过的学习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五、验证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否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六、三次试验确定所有类型的三角形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两者的关系是“等底等高,面积一半”;七、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课下辅导过程中,发现上面的几个“环节”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步没什么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第二步也没有什么: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用的是“数格”的方式。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用的是切割再组合的方式,就是所谓的“转化”。在大部分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十分透彻的情况下,面对三角形,学生们的首选方法就是“数格”。因为这是学生学习有关面积计算的第一经验,第一印象,第一个技巧。也是最简单,最直接(当然也是最麻烦)的方法。 关于第三步:教材上只有一句话: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这是化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式,我们常给初中学生提起这些认知策略,但它的基础却在小学阶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教材把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笔带过,把挖掘其内涵,为学生建立辩证观念的重任留给了老师。但很多老师并不特别重视这句话,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过渡句,当成进入下面环节的引言。 第四步。转化是一定的。但是,转化成什么?怎么转化?把三角形转化成“能计算的图形”大致有五种情况。教材推荐的是第五种(如图)。教材上的引导方式只有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前面提到,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的首选方法是数格,那么次选方法是什么?他们的第二方案应该还是在自己的经验中寻找帮助。这些经验当中,与计算面积有关的直接、简单、容易操作的内容就是在前面的几节课刚学过的“切割平行四边形成长方形”的方法。他们对“切割”这个动作记忆犹新。因为:一、这个技巧刚刚学过;二、切割是个动作,但这个动作能把不规则变规则,所以印象深刻;三、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完成面积计算的任务。所以他们的下一步动作会是模仿上一节课的做法,想办法切割三角形的某一角移动填补另一角,变三角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按这个说法,学生在寻找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时,他首先会在他手中所拿的三角形卡片上琢磨,对这个三角形进行加工处理。在不得要领,或是找到了办法,问题解决了,但心有余味,继续探索下去时才会考虑到利用其他内容扩展思考空间,再找一个一样的三角形牵线搭桥,把思路引到问题的外面。

坐标系内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坐标系内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问题,是一类常见题型,也是坐标系内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那么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 一、三角形的一边在坐标轴上 例1 如图1,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0),B(-2,0),C(2,4),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分析:要求三角形的面积,需要分别求出底边及其高.由图1可知,三角形ABC 的边AB 在x 轴上,容易求得AB 的长,而AB 边上的高,恰好是C 点到x 轴的距离,也就是C 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 解:因为A(4,0),B(-2,0),所以AB=4-(-2)=6.因为C(2,4),所以C 点到x 轴的 距离,即AB 边上的高为4,所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2462 1=??. 二、三角形有一边与坐标轴平行 例1 如图2,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4,1),B (4,5),C (-1,2),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分析:由A (4,1),B (4,5)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可知边AB 与y 轴平行,因而AB 的长度易求.作AB 边上的高CD ,则D 点的横坐标与A 点的横坐标相同,也是4,这样就可求得线段CD 的长,进而可求得三角形ABC 的面积. 解:因为A ,B 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所以边AB ∥y 轴,所以AB=5-1=4. 作AB 边上的高CD ,则D 点的横坐标为4,所以CD=4-(-1)=5,所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0542 1=??. 三、坐标平面内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例3 如图3,在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 的顶点均在网格点上.其中A 点坐标为(2,-1),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______平方单位. 分析:本题中三角形ABC 的任何一边都不在坐标轴上或与坐标轴平行,因此直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易求解.可运用补形法,将三角形补成长方形,从而把求一般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转化为求长方形面积与直角三角形面积的问题. 解:由题意知,B (4,3),C(1,2).如图4,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过点C 作y 轴的平行线,两线交于点E.过点B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EC 的延长线于点D ,交EA 的延长线于点F.则长方形BDEF 的面积为3×4=12,三 角形BDC 的面积为5.13121=??, 三角形CEA 的面积为5.1312 1=??,三角形ABF 的面积为4422 1=??.所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长方形BDEF 的面积 - (三角形BDC 的面积+三角形CEA 的面积 + 三角形ABF 的面积)=12-(1.5+1.5+4)=5(平方单位).

全等三角形与坐标系

全等三角形与坐标系 1、如图,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1、l 2、l 3、l4上,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h1>0,h2>0,h3>0)。 (1)求证h1=h3; (2)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求证S=(h2+h3)2+h12; (3)若,当h1变化时,说明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随h1的变化情况。 2、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顶点C坐标是(2,2)时,(1)判断CD与CE的数量关系;(2)求∠COE 的度数;(3)求四边形OECD的面积。 3、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2,3),点B坐标为(3,-2)。判断△AOB的形状,并证明。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沿x轴、y轴的正方向运动,其中点A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B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经过t秒后,请在线段OA的对称轴上取一点P,使△PAB是以AB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点P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5、已知点A(2,3),点C(4,4),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AC=BC,求点B的坐标。 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y轴上,点B的坐标为(0,1),∠BAO=30°。 (1)求AB的长度; (2)以AB为一边作等边△ABE,作OA 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的垂线AD于点D。求证:BD=OE; (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交AB于点F,求证:F为DE的中点。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0,b),且a、b满足(),点C、B关于x轴对称。 (1)求A、C两点坐标; (2)点M为射线OA上A点右侧一动点,过点M作MN CM交直线AB于N,连接BM,是否存在点M,使 S△AMN=S△AMB?若存在,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点P为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一动点,将射线BP绕B点逆时针旋转30°交x轴于点Q,连PQ,在点P运动过程中,点∠BPQ=45°时,求BQ的长。

全等三角形及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题

全等三角形及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题 1.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其中能获得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 3. 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A. (2,3) B. (2,-3) C. (-2,-3) D. (-2,3) 4. 将点A(-4,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B的坐标是() A. (-1,2) B. (-1,5) C. (-4,-1) D. (-4,5) 5. 如果点M(a-1,a+1)在x轴上,则a的值为()A. a=1 B. a=-1 C. a>0 D. a的值不能确定 6. 点P的横坐标是-3,且到x轴的距离为5,则P点的坐标是() A. (5,-3)或(-5,-3) B. (-3,5)或(-3,-5) C. (-3,5) D. (-3,-5) 7. 已知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2,1),B(5,1),D(2,4),现将该正方形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正方形A'B'C'D',则C’点的坐标为()

A. (5,4) B. (5,1) C. (1,1) D. (-1,-1) 8.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CE, ∠1=∠2=∠3,则DE 的长等于( ) A.DC B.BC C.AB D.AE+AC 9. 已知:如图 垂足分别为E , F , AF=BE , 且AC=BD , 则不正确 的结论是 [ ] A.Rt△AEC≌Rt△BFD B.∠C+∠B=90° C.∠A=∠D D.AC∥BD. 10. 如图 , 下面条件中 , 不能证出Rt△ABC≌Rt△A'B'C'的是 [ ] A.AC=A'C' , BC=B'C' B.AB=A'B' , AC=A'C' C.AB=B'C' , AC=A'C' D.∠B=∠B' , AB=A'B' 11.已知:如图 , AD=BC , AE , CF 分别垂直BD 于E 、F , AE=CF , 则图中有____对相等的角(除直角外) A E D F 1 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 S=ah/2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海伦公式)(p=(a+b+c)/2)S=√[p(p-a)(p-b)(p-c)]=(1/4)√[(a+b+c)(a+b-c)(a+c-b)(b+c-a)]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1/2 * absinC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r/25.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 bc/4R6.S△=1/2 *| a b 1 || c d 1 || e f 1 || a b 1 || c d 1 | 为三阶行列式,此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a,b),B(c,d), C(e,f),这里ABC| e f 1 |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得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不要紧,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7.海伦--秦九韶三角形中线面积公式: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其中Ma,Mb,Mc为三角形的中线长.8.根据三角函数求面积S= ½ab sinC=2R² sinAsinBsinC= a²sinBsinC/2sinA注:其中R为外切圆半径。9.根据向量求面积SΔ)= ½√(|AB|*|AC|)²-(AB*A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全等三角形(供参考)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全等三角形 一、典例精析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A(3,0)B(2,2), 以O,A,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 全等(C,B 不重合),则满足 条件的C 的坐标可以是 。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0,3),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与Rt △ABO 全等,且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请写出这个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要有过程)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Rt △AOB 的斜边OB 在x 轴上,直线 43-=x y 经 过等腰Rt △AOB 的直角顶点A ,交y 轴于C 点,双曲线 也经过A 点.(1) 求点A 的坐标和k 的值;(2)若点P 为x 轴上一动点.在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P A 是 点A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课堂练习 1.如图,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 1、l 2、l 3、l 4上,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 1、h 2、h 3(h 1>0,h 2>0,h 3>0). A ● ● B O ● A B O P C y x A B O P y x 备用图 x k y =

(1)求证:h 1=h 3; (2)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证:S =( h 1+h 2)2+h 12; (3)若 3 2 h 1+h 2=1,当h 1变化时,说明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随h 1的变化情况. 2.定义:对于抛物线y=ax2+bx+c (a 、b 、c 是常数,a ≠0),若b2=ac ,则称该抛物线为黄金抛物线.例如:y=2x2-2x+2是黄金抛物线. (1)请再写出一个与上例不同的黄金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y=ax2+bx+c (a 、b 、c 是常数,a ≠0)是黄金抛物线,请探究该黄金抛物线与x 轴的公共点个数的情况(要求说明理由); (3)将(2)中的黄金抛物线沿对称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 ①直接写出平移后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设①中的新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A ,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动点Q 在对称轴上,问新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P 、Q 、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全等?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中画出新抛物线的示意图计 三、课外作业 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 在x 轴上, ∠ABO =90°点A 的坐标为(1,2). A D B h 1 h 2 h 3 l 1 l 2 l 3 l 4 A y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2 x y 2 34 1 -1 -3 -40 -3-2-12 1 4 3 D C B A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13如图所示,C,D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3,线段CD=1;B,D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3,线段BD=5;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3,-2,线段AB=1. (1)如果x轴上有两点M(x1,0),N(x2,0)(x1

例3 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1),B(1,3),C(2,-3),你能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 21.(6分)如图,在三角形AOB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6,2),求三角形AOB 的面积. 22.(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顺次连接点A(-2,0)、B(0,3)、C(3,3)、D(4,0). (1)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2)求该图形的面积. 四.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求法 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2,8),(– 11,6),(– 14,0),(0,0)。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你是怎么做的/ x y 1234567 1 2 3 4 5 B A O 22题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求法 姓名:家长签字: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5)、(6,-4)、(-2,0),且边AB与x轴相交于点D,求点D的坐标。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5,0)、B(3,0),点C在y轴上,且△ABC的面积为12,求点C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1,4),点A在坐标轴上,4 PAO S=,求点P的坐标。 4、已知,点A(-2,0)、B(4,0)、C(2,4) (1)求△ABC的面积; (2)设P为x轴上一点,若 1 2 APC PBC S S =,试求点P的坐标。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1,4)、C(-3,1),(1)求△ABC的面积; (2)将△ABC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求线段AB扫过的面积。 6、在直角坐标系中,A(-4,0)、B(2,0)、点C在y轴正半轴上,18 ABC S=,(1)求点C的坐标; (2)是否存在位于坐标轴上的点P,使得 1 2 APC ABC S S =。若存在,请求出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 明理由。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 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 1 2 APB ABDC S S 四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 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8、如图,已知长方形ABCO中,边AB=8,BC=4。以O为原点,OA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和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1)点A的坐标为(0,4),写出B、C两点的坐标; (2)若点P从C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CO方向移动(不超过点O),点Q从原点O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OA方向移动(不超过点A),设P、Q两点同时出发,在他们移动过程中,四边形OPBQ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变化的范围。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是原点,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B、C的坐标分别是A(-3,1)、B (-3,3)、C(2,3)。 (1)求点D的坐标; (2)将长方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水平向右平移,2秒钟后所得的四边形A1B1C1D1四个顶点的坐标各是多少? (3)平移(2)中的长方形A1B1C1D1 ,几秒钟后△OB1D1 的面积等于长方形ABCD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案例 1. 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案例 1. 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设置情境计算红领巾 (二)共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指导探索 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请学生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3. 让全部同学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4.让全部同学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5.让全部同学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6.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三)教学例1. 例1 .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 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5.6×4÷2=11.2(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1.2平方厘米. 三、质疑调节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 (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3)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还有别的方法吗? (演示:三角形剪拼法)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 1、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 2、注意渗透转化的思维方法和平移的思想,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面积的求法 交于点D,求点D 的坐标。 P ( 1,4),点A 在坐标轴上, S VPAO 4,求点P 的坐标。 4、已知,点 A (-2,0)、B (4,0)、C (2,4) (1 )求厶ABC 的面积; 1 ( 2 )设P 为X 轴上一点,若S vAPC S/PBC ,试求点P 的坐标。 2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A ( 1,-1 )、B (-1,4)、C ( -3,1), (1 )求厶ABC 的面积; (2)将厶ABC 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 3个单位长度,求线段 AB 扫过的面积。 6、在直角坐标系中,A ( -4,0)、B ( 2,0)、点C 在y 轴正半轴上,S MBC 18, (1) 求点C 的坐标; 1 (2) 是否存在位于坐标轴上的点 P,使得S/APC 1 S/ABC 。若存在,请求出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姓名: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家长签字: (2, 5)、( 6,- 4 )、( -2, 0),且边AB 与x 轴相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5,0)、 B ( 3,0),点 C 在y 轴上,且△ ABC 的面积为 12,求点C 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明理由。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 , 0)、(3, 0),现同时将点A 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 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 D,连接AC BD (1)求点C 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Q的面积;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 PB使S VAPB 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长方形ABCO中,边AB=8, BC=4以O为原点,OA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和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1 )点A的坐标为(0, 4),写出B、C两点的坐标; (2)若点P从C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CO方向移动(不超过点C),点Q从原点O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OA方向移动(不超过点A),设P、Q两点同时出发,在他们移动过程中,四边形OPBQ勺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变化的范围。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是原点,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B C的坐标分别是A (-3 , 1)、B( -3 , 3)、C (2, 3 )。 (1)求点D的坐标; (2)将长方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水平向右平移,2秒钟后所得的四边形A1B1C1D四个顶点的坐标各是多少? (3)平移(2)中的长方形A1B1C1D1,几秒钟后△ OBD的面积等于长方形ABCD勺面积?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设计 刘河小学李志强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84 -P85.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84、85页三角形的面积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和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教材首先由怎样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换和转化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在前面的图形教学中,学生学会了运用折、剪、拼、量、算等方法探究有关图形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教学时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经验出发,设置贴近生活现实的情境,通过多姿多彩的图形,把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充满想象和富有推理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来源;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探索意识和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培养团结互助的合作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拼、剪、平移、旋转等方法,发现正方形、长方形、平形四边形及三角形面 积的相互联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工具(尺、剪刀),三组学具(①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

全等三角形与坐标系

全等三角形与坐标系 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点B(a,0),点C(0,b),点A在第一象限.若a,b满足(a?t)2+|b?t|=0(t>0).(1)证明:OB=OC; (2)如图1,连接AB,过A作AD⊥AB交y轴于D,在射线AD上截取AE=AB,连接CE,F是CE的中点,连接AF,OA,当点A在第一象限内运动(AD不过点C)时,证明:∠OAF的大小不变; (3)如图2,B′与B关于y轴对称,M在线段BC上,N在CB′的延长线上,且BM=NB′,连接MN 交x轴于点T,过T作TQ⊥MN交y轴于点Q,求点Q的坐标 2.如图1,已知线段AC∥y轴,点B在第一象限,且AO平分∠BAC,AB交y轴与G,连OB、OC.(1)判断△AOG的形状,并予以证明; (2)若点B、C关于y轴对称,求证:AO⊥BO; (3)在(2)的条件下,如图2,点M为OA上一点,且∠ACM=45°,BM交y轴于P,若点B的坐标为(3,1),求点M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C、OA分别在x轴、y轴上,点A(0,m),点C(n,0),且 m、n满足√m+2+(n?2)2=0. (1)求点A、C的坐标; (2)如图1,点D为第一象限内一动点,连CD、BD、OD,∠ODB=90°,试探究线段CD、OD、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2,点F在线段OA上,连BF,作OM⊥BF于M,AN⊥BF于N,当F在线段OA上运动时(不与O、A重合),OM+AN 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求出变化的范围;若不变,求出其值. BN

4.已知点A与点C为x轴上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点B为y轴负半轴上一点. (1)如图1,点E在BA延长线,连接EC交y轴于点D,若BE=8,EC=6,CB=4,求△ADE的周长; (2)如图2,点G为第四象限内一点,BG=BA,连接GC并延长交y轴于F,试探究∠ABG与∠FCA 之间有和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A(-3,0),B(0,-4),点E(-6,4)在射线BA上,以BC为边向下构成等边△BCM, 以EC为边向上构造等腰△CNE,其中CN=EN,∠CNE=120°,连接AN,MN,求证:AN MN =1 2 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点B(0,3).点Q为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过点A作 AC⊥BQ交y轴于点D. (1)若点Q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且OQ<3,其他条件不变,连OC,求证:∠OCQ的度数不变.(2)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MN绕A旋转,且AM=MN,∠AMN=90°,连BN,点P为BN的中点,猜想OP与MP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证明. 6.如图,A(O,4),B(-2,O),C(2,O),CM⊥AB,ON⊥AC,垂足分别为M、N. (1)求证:CM+CN=AB; (2)过O点作直线EF交AC于E,BF与AC相交于P点,若AE+BF=AB,问PE与PF存在怎样关系并证明.

坐标系中求线段长和三角形面积的通用方法

坐标系中求线段长和三角形面积的通用方法 一、学习目标 1、由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转化为坐标系中求线段的长度,进而探索坐标系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2、运用所掌握的方法解决坐标系内三角形面积的解题策略; 3、体验和感受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指导我们探究学习数学问题. 二、学习过程 【基础题型】 1、如下图所示,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2和-2,C是数轴上一动点. ①求AB的长;②若点C表示的数是x,请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C和BC的长;③若AC=3,求点C. 解析:①AB=2-(-2)=4;②AC=∣x-2∣,BC=∣x-(-2)∣=∣x-2∣;③分两种情况:若点C在点A 的右边,则点C表示的数是5;若点C在点A的左边,则点C表示的数是-1. 点评:(i)绝对值的意义就是表示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任意实数的绝对值永远为非负数;(ii)数轴上两定点间的距离就是“大数减小数”,更确切可以记为“右减左”;(iii)若数轴上两点是一定一动,则它们的距离可以用含绝对值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 2、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m和n分别平行于坐标轴,且交于点C,其中,m和y轴交于点D,n和x轴交于点E,已知点A(3,2)和B(1,4)分别在直线m和n上,求: ①点C的坐标;②AC和BC;③若点F(x,0)是x轴上一点,且位于直线n的右侧,表示出△CEF 的面积.若点F位于直线n的左侧呢? 解析:①C(1,2);②AC=3-1=2,BC=4-2=2;③如下图,当点F位于直线n的右侧时,即x>1 ,S△CEF=1/2×EF×CE=1/2×(x-1)×2=x-1;当点F位于直线n的左侧时,即x<1 ,S△CEF=1/2×EF×CE=1/2×(1-x)×2=1-x. 点评:(i)若两点在x轴上,则求它们之间的距离的方法是“右减左”,若两点在y轴上,则求它们之间的距离的方法是“上减下”;(ii)求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面积,就是用上面的方法,把底和高分别表示出来后,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化简计算即可.

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面积问题 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1.如图:已知直线AB:y=-2x+6与x轴、y轴相较于A点、B点; (1)求△AOB的面积; (2)已知D点的横坐标为1、D点的纵坐标为为1,求△COD的面积; (3)已知直线l:y=x-2与AB相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F,求两直线与y轴围成的面积;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 (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的交点为A(m,2).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 若点P是x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4, 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 3.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B(1,0),C(0,3)三点,其顶点为D,对称轴是直线l,l与x轴交于点H.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是该抛物线对称轴l上的一个动点,求△PBC周长的最小值; (3)如图(2),若E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E与A、D不重合),过E点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F,交x轴于点G,设点E的横坐标为m,△ADF的面积为S. ①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 ②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及此时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Rt△ABC中,∠C=90°,AC=4cm,BC=3cm.动点M,N从点C同时出发,均以每秒1cm的速度分别沿CA、CB向终点A,B移动,同时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BA向终点A移动,连接PM,PN,设移动时间为t(单位:秒,0<t<2.5).(1)当t为何值时,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APNC的面积S有最小值?若存在,求S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压轴题之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讲义及答案)

二次函数压轴题之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讲义) 课前预习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2,1),点B坐标 为(3,0),点D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一点(与点O,A,B 不重合). (1)△AOB和△DOB的公共边为_________. (2)若△DOB与△OAB全等,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 (3)在下图中画出可能的△DOB,并考虑与△AOB之间的 联系.

知识点睛 全等三角形存在性的处理思路 1.分析特征:分析背景图形中的定点、定线及不变特征,结合 图形形成因素(判定等)考虑分类. 注: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主要结合对应关系及不变特征考虑分类. 2.画图求解: 往往先从对应关系入手,再结合背景中的不变特征分析,综合考虑边、角的对应相等和不变特征后列方程求解. 3.结果验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验证结果. 精讲精练 1.如图,抛物线C1经过A,B,C三点,顶点为D,且与x轴的 另一个交点为E. (1)求抛物线C1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C1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F,另一条抛物线C2经过点E(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不重合),且顶点为M(a,b),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G,且以M,G,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求a,b的值.(只需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2.如图,抛物线213442 y x x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2,0),与y 轴交于点C ,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若点D 在x 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使得△PBD ≌△PBC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