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级基础知识3.

三级基础知识3.

三级基础知识3.
三级基础知识3.

1、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2、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客观现实才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

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取向?很难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况出心理现象的本质,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把主意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结束了学派之争,

4、人本主义心理学?

产生在20世纪50~60

年代,代表人物是罗

杰斯和马斯洛。主要

特点在于:强调心理

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

值与尊严,研究对人

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

题,反对贬低人性的

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

定论。认为人又自我

的纯主观意识,有自

我实现的需要。只要

有适当的环境,人就

会努力去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最终达到

自我实现。即人本主

义重视人自身的价

值,提倡充分发挥人

的潜能。

0神经系统的主要结

构。组成神经系统的

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

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

单位,由细胞体、树

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

元、运动神经元和中

间神经元三种。

5、认知心理学?认知

心理学是20世纪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它

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

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

系统,并以信息加工

的观点,即从信息的

输入、编码、转换、

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

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

活动。用模拟计算机

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

知模型,并以此作为

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

律的途径。2、自主神

经系统功能。自主神

经又叫植物神经,是

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

纤维。根据植物神经

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

点,可将其分为交感

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

作用。交感神经的功

能在于唤醒有机体,

调动有机体的能量;

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在

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

持安静状态,是有机

体储备能量,维持有

机体的机能平衡。自

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

支配,经特殊训练,

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

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

的活动。人在情绪状

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

变化, 3、大脑的主

要结构。大脑也叫端

脑,覆盖于脑干、间

脑和小脑之上。大脑

中间的裂缝叫纵裂,

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

两个半球。纵裂的底

上有个大的横行纤维

束胼胝体,把大脑两

个半球连接起来。大

脑外层是密集的神经

细胞体,叫大脑灰质

或大脑皮质或大脑皮

层;大脑的内部是髓

鞘化了的神经纤维,

叫大脑白质;白质内

有灰质核团,叫基底

核。大脑半球的外侧

面以外侧裂、中央沟

等为界线分为四个

叶:额叶、顶叶、枕

叶、颞叶。

4、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脑干网状结构有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5、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

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

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

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像音乐、美术能力,

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

力。左利手的人,有

的和右利手的人相

反,有的则没有单侧

化的现象。左右手的

分工形成之后,右利

手的人如果左半球受

损伤,言语功能便会

发生障碍,而且难以

在右半球再建立起言

语的中枢。 6、布洛

卡的发现。1860年,

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

发现,大脑左半球额

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

性失语症,即患者虽

然发音器官没有毛

病,却失去了说话的

能力。但患者保留了

听懂别人说话,以及

写字和阅读的能力。

这个发现证明了左半

球的言语优势。所以

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

域被叫做布洛卡区。

7、简述Spery,R.W

的割裂脑实验。20世

纪60年代,美国神经

心理学家罗杰·斯佩

里做了“割裂脑”的

实验。即切断病人联

结左右两个半球的神

经纤维束----胼胝

体,把两个半球分裂

开来。两个病人都是

右利手,手术前都能

用左手和右手写字和

画画,但手术后,他

们只保留了右手写

字,左手画画的能力。

因此这时右手只受左

半球支配,左手只受

右半球支配。该结果

进一步证明,对右利

手的人来说,左半球

言语功能占优势,右

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

思维占优势。

8、巴浦洛夫发现的高

级神经活动的几个基

本规律是什么?(1)

条件反射的抑制条

件反射并不是在任何

情况下都会出现的,

有时条件反射也会受

到抑制。包括:外抑

制、超限抑制或保护

性抑制、消退抑制、

分化抑制等。(2)扩

散和集中神经过程

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

基本形式。(3)相互

诱导兴奋和抑制两种

神经过程是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一

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

候,可以引起另一种

神经过程的出现。正

诱导、负诱导;同时

性诱导、相继性诱导。

(4)动力定型大脑

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

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

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1、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2、简述韦伯定律。差别阈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即ΔI/I=K。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韦伯分数下降。

3、简述费希纳定律。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不是刺激的物理量增加一个单位的时候,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也增加一个单位。费希纳认为可以用差别阈限作为感

觉的单位,一个刺激

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可

以用这个刺激所包含

的差别阈限值来表

示。S=KlgR。S代表

心理量,R代表物理

量,K是一个常数。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

度的对数成正比,刺

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

长,它所引起的心理

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

增长,这就是费希纳

定律。也只适用于中

等强度的刺激。

4、简述视觉的适应。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

长在380~780nm之间

的可见光。视觉适应

中最典型的是暗适

应。所谓暗适应是指

由于长时间在暗环境

下工作而使得视觉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

象。暗适应一般要

30~40分钟,光适应

只要一两分钟就能完

成。暗适应后不小心

受了光刺激,暗适应

就被破坏。光适应的

过程就是在光的作用

下,视网膜上的视紫

红质分解的过程;暗

适应就是视紫红质重

新合成的过程。

5、简述色觉异常及其

成因。有些人分辨颜

色有困难,甚至分辨

不了颜色,这就是色

觉异常。分为:色弱、

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

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遗传途径:男孩的外

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

己,只有当父母都是

色盲时,女儿才会是

色盲。所以男性色盲

远远多于女性色盲。

6、简述人类听觉感受

性的特点。

听觉的适宜刺激

是16~20000Hz,在听

阈范围内,人们对

1000~4000Hz的声音

最敏感,对这一范围

内声音的耐受性也比

较高。人类听觉的感

受性和年龄有关,20

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

感受性逐渐提高;60

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

感受性逐渐降低。但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

低的特点是,首先丧

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

听觉,随着年龄的增

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

渐向低频方向发展,

当扩展到中频范围时

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

觉。听觉感受性可以

分为听觉适应和听觉

疲劳。

7、简述生理零度的含

义。皮肤表面的温度

叫生理零度,和生理

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

皮肤,不会引起热和

冷的感觉。身体各部

分皮肤的生理零度不

同,同一皮肤表面的

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

化。

8、简述内脏感觉的主

要内容。内脏感觉又

叫机体觉,包括饥饿、

饱胀和渴的感觉,窒

息的感觉,疲劳的感

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各种内在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而且内脏活动有一定的节律,变化比较少,所以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少,也比较弱。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9、简述痛觉的生物学意义。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的产生告诉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了伤害,发生了病变,给我们一个信号,让我们加以保护。即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所以,痛觉是最难于适应的。没有痛觉是很危险的。

10、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其基本特性

有:整体性、选择性、

恒常性、理解性。

11、简述双眼视差的

概念。

两眼视网膜上形

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

视像叫做双眼视差。

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

主要的线索。

12、简述似动现象的

概念。

物体在空间中没

有发生位移,而被知

觉为运动的现象叫做

似动现象,又叫动景

现象、Φ现象。

13、简述错觉的种类。

错觉是在特定条

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

物的歪曲知觉。有横

竖错觉、缪勒-莱尔错

觉、线条方向错觉、

面积错觉、形重错觉、

视听错觉等。

第四节记忆

1、记忆过程的基本环

节是什么?

识记、保持、回

忆,再认。

2、简述遗忘进程的规

律。

根据艾宾浩斯的

实验,遗忘进程具有

如下规律:遗忘的进

程是先快后慢的。即

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

里遗忘的速度很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越来越

慢,甚至一两天以后,

保存量的变化就不大

了。

3、简述三个记忆系统

的特点。

(1)瞬时记忆特

点:编码方式是外界

刺激物的形象;容量

很大,但保存时间很

短;如果对瞬时记忆

中的信息加以注意,

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

忆。

(2)短时记忆特

点:容量有限(5-9);

语言文字材料多为听

觉编码,非语言文字

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

忆;短时记忆中的信

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

信息,因而是可以被

意识到的;短时记忆

的信息经过复述,可

能转入长时记忆系

统。

(3)长时记忆特

点:容量是无限的;

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

象编码;如果不是有

意回忆,长时记忆中

的信息不会被意识

到;长时记忆的遗忘

或因自然衰退,或因

干扰造成。

第五节思维、言语

及想象

1、简述思维及其特

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

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

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

识,作为一种反映形

式,其最主要的特征

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简述语言和言语的

区别和联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

现象,是随着社会的

产生而产生,随着社

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语言是正常成人思维活动和相互间思想交流得以实现的工具。但它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依附于个体而不是整个社会。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语言是人们在相互交际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也只有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功能采用存在的价值,才是活的语言,离开了人们的交际活动,语言也就变成了死的语言。所以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3、简述言语中枢及各言语中枢的功能。

言语活动是大脑皮层各个部位共同活动的结果,但皮质的

不同部位又有相对的

机能分工。言语活动

包括说、听、写、读

等几种不同的形式,

因此,在大脑皮层上

也分别有参与这些语

言活动形式的皮质部

位,就是言语中枢。

主要包括:

言语运动中枢

(布洛卡中枢):主管

说话机能,受到损伤

后,会出现表达性失

语症。

言语听觉中枢

(威尔尼克中枢):主

管听力机能,受到损

伤后,出现接受性失

语症。

视觉性言语中

枢:主管阅读,受到

损伤后,出现失读症。

书写性言语中

枢:主管书写功能,

受损后,出现失写症。

4、简述想象及其与表

象之间的区别和联

系。

想象就是人对已

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

造,创造出新形象的

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

容为素材,来源于表

象,但却和表象有本

质的差别。表象是过

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

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没有创造出新的形

象,是一种形象记忆

的过程,属于记忆的

范畴;想象则是对表

象的加工和改造,创

造出了新的形象,具

有创造性,属于思维

的范畴。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1、意识的定义是什

么?

意识是在觉醒状

态下的觉知,既包括

对外界事物的觉知;

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

态的觉知;既涉及觉

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

验,如知觉、思维、

情感和欲望;也包括

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

为的评价。意识具有

重要的心理机能,对

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

合、管理和调节的作

用。

2、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的特点是什么?

快速眼动睡眠阶

段出现于睡眠的四个

阶段完成之后,这一

阶段,频率更低、波

幅更高的Δ波消失,

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

高频低幅脑电波出

现,眼球开始快速上

下左右移动,梦境开

始出现,这一阶段持

续大约5~10分钟。下

一次出现的快速眼动

睡眠阶段会比第一次

长。

3、注意的特征是什

么?

注意是心理活动

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

象的指向和集中。其

特征包括:注意广度、

注意稳定性、注意转

移、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和注意分

散的区别是什么?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被动)

注意转移是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主动)

第七节需要与动机1、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一个人的活动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起主导作用,有些处于从属地位。动机是行为的前提,行为是动机的效果。一般来讲,动机和效果之间是一致的,即良好的动机产生积极的效果。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2、简述定势的概念。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一

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

备状态,对人的知觉、

记忆、思维、行为和

态度都会起到重要的

作用。既可以由人的

知识经验引起,也可

以由刚刚发生的事情

引起。 3、简述缺失

性需要和生长需要的

特点。(马斯洛需要层

次理论)缺失性需要

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

论中低层次的需要,

如生理需要、安全需

要,它们的满足与否

直接关系的个体的生

存,因此被称为缺失

性需要。生长需要时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中高层次的需要,爱

和归属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

需要,这些需要的满

足有益于健康、长寿

和精力的旺盛,因此

被称为生长需要。生

长需要时在低层次需

要满足之后出现的。

第八节情绪、情感

和意志

1、表情的性质是什

么?表情就是情绪变

化的外部表现模式。

2、简述情绪和情感的

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指的

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

象,只是分别强调了

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

不同的方面。情绪指

的是感情反映的过

程,也就是脑的活动

过程。情感则常被用

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

定的社会意义的感

情。所以,情感代表

的是感情的内容,即

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

反映过程。情感通过

情绪来表现,离开了

情绪,情感就无法表

达。和情绪相比,情

感具有更大的稳定

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所以,情绪和情感既

有区别又有不可分割

的联系。

3、汤姆金斯和伊扎德

的情绪动机-分化理

论的要点是什么?

情绪不是伴随其

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

种副现象,而是一种

独立的心理过程。情

绪有其独特的机制,

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

起着适应环境的独特

作用。

4、简述情绪情感变化

的维度。

情绪情感变化的

维度有四个:动力性

有增力和减力的两

极;激动度有激动和

平静的两极;强度有

强和弱的两极;紧张

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

极。

5、简述情绪状态的分类。

按情绪状态,即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

心境: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心境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情。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往往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应激: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6、意志行动的基本阶

段是什么?

意志行动的基本

阶段包括:准备阶段,

即分析行动目的和行

动计划的确立;执行

决定阶段,即采取行

动实现目的。

7、动机冲突的主要形

式是什么?

(1)双趋式冲

突:两个具有同样吸

引力的目标,两个动

机同样强烈,但不能

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

冲突。

(2)双避式冲

突:两个目标都想避

开,但只能避开一个

目标的时候,产生的

冲突。

(3)趋避式冲

突:想获得的目标既

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

的矛盾心情。

(4)双重趋避式

冲突:有多个目标,

每个目标都有利有

弊,而产生的冲突。

8、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品质包括:

自觉性(对行动目的

有深刻认识,能自觉

支配自觉的行动,使

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

品质);果断性(迅速

地、不失时机地采取

决定的品质);坚韧性

(坚持不懈,永不退

缩的品质,又叫毅力

或顽强性);自制性

(善于管理和控制自

己情绪和行动的能

力)。

第九节人格

1、简述人格及其特

征。人格是各种心理

特性的总和,也是各

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

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

点,都影响着一个人

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使他区别于他人的、

独特的心理品质。

其特征有:独特

性、整体性、稳定性、

功能性、自然性和社

会性的统一。

2、人格的结构?人格

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

统,包含着各种成分。

主要的是人格的倾向

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

两个方面。前者是指

人格的动力,后者是

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3、简述能力及其和知

识、技能的关系。能

力是顺利、有效地完

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

备的心理条件,是人

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

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

得和巩固下来的,完

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

动作系统。能力不是

知识和技能,但和知

识、技能有密不可分

的联系。能力是掌握

知识技能的前提,没

有某种能力难于掌握

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

技能的方向、速度、

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

到的水平。但不能简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 我们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与家长、老师、同学谈话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用口尝,用鼻闻,用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二)信息处理 我们随时在接受(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例如老师读: “ ”,同学们通过耳朵,输入这些声音信息,从大脑的记忆中,知道这是“我是个文明的小学生”九个字,把这九个字写(输出)在纸上。这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三)电脑是信息处理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种重要资源。 轧钢机、缝纫机等是加工物质材料的机器;蒸汽机、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机器;电脑是处理信息的机器。 我们给电脑输入各种数据,经过电脑的处理,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年月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亚克(),学名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由多支电子管组成,重达多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运算速度是每秒千次。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小巧,运算速度却比埃尼亚克快了成千上万倍。 电子计算机有很多种,根据它的外观,可以分成微型机、便携式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等;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一般用来处理一种数据;超级市场用的收款机,记考勤用的打卡机,以及比较流行的游戏机、学习机等都属于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只能做一件或几件工作,而办公和家庭用的计算机基本都属于通用计算机。 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是多媒体通用计算机,它除了具备普通计算机具有的文字

处理、数据计算等功能外,还能够听音乐、看影碟、玩游戏和漫游网络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五)电脑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软件是计算机工作时需要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存储设备等组成。 .主机:主机是电脑的核心,由许多精密的电子器件组成。它决定了电脑的运算速度和性能。主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两部分组成。我们常常听说的“”就是中央处理器。的型号通常决定了整个计算机的型号和基本性能。 .显示器:显示器的样子很像电视机,它把电脑工作的结果显示给我们。 .键盘:我们通过敲键的方式,指挥电脑工作。 .鼠标:通过拖动鼠标和点按鼠标上的按键,指挥电脑工作。常见的鼠标有双键鼠标和三键鼠标。键盘和鼠标都是电脑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打印机是输出设备,它的作用是将输入的内容打印到纸上。打印机可以打印文字,也可以打印图形。根据打印的色彩,打印机可以分为黑白打印机和彩色打印机。 .外存储器:外存储器通常有“软盘”、“硬盘”和“光盘”。软盘是由一张圆形软磁片制成,外面套一个塑料外壳。软盘插在软盘驱动器里进行工作。很多人习惯把硬盘划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分别用:、:、:、:……表示这些区。这样,光盘盘符最后一个硬盘符号依次向后推,如硬盘划分至盘,则光盘符号为盘。表示存储器存储容量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和。;。英寸软盘存储容量一般是,一般光盘存储容量为,硬盘容量常为几~十几。常用的内存有、、、等。以上硬件设备中,键盘、鼠标器是把信息传入计算机的设备,它们都叫做“输入设备”。还有一些设备也属于输入设备。例如:扫描仪——用来把图片、照片和文稿等按照原样输入到计算机中;话筒——连接在计算机上的话筒可以把各种声音输入到计算机中。

钱铭怡版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版《变态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简答)变态心理学又称病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智力,意志活动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对这些是异常进行分类和解释,阐明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和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简单地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名词)变态心理学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心理异常的一门科学。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 (2)正常和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 (3)心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 (4)解释心理异常的心理学理论,都以各种学派对正常人格的观点为基础。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联系与区别: 变态心理学偏重于对异常心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对精神病学也是一种有益的促进。而精神病学侧偏重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和预防,它也是变态心理学的基础之一,它的临床实践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和假设。 心理异常的类别与范畴: (1)严重的心理异常;(2)轻度的心理异常;(3)心身疾病;(4)心身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无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基础,也无明显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组疾病;(5)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6)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7)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碍。 严重心理异常与轻度心理异常的区别 严重心理异常轻度心理异常 精神病症状重轻 社会适应丧失(严重适应不良)部分丧失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2020年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三) 一、名词解释 1、人格 2、人格障碍 3、强迫性人格障碍 4、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 5、抑郁性人格障碍 6、自恋性人格障碍 7、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8、分裂型人格障碍 二、单项选择 1表演型人格障碍是哪一种神精症的基础( ) A、强迫性神经症 B、癔病 C、恐怖症 D、神经衰弱 2提出采用行为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是() A、班杜拉 B、布鲁勒 C、鲁宾斯 D、巴甫洛夫 3按DSM-IV分类,下面属于情感强烈而不稳定的人格障碍是() A、偏执型 B、回避型 C、边缘型D被动攻击型 4常有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容易暴怒、不能控制行为的爆发属于下列那种人格障碍() A反社会B类分裂样C强迫型D冲动型 5、李某,26岁,在厂内总是猜疑别人,无理找三分。明明是自己的错也挑别人的理,自小就固执、学习不好,找老师的原因,不爱

和别人交往。总认为自己是最棒的,对侮辱和伤害总是怨恨持续很久,依此症状判断他有以下哪种人格障碍() A偏执型人格障碍B自恋型人格障碍C强迫型人格障碍D分裂性人格障碍 6、哪种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1不能享受;2情感冷淡,对人无温情、无体贴,也不发怒;3对赞扬或批评均无反应4对异性不感兴趣5沉迷于幻想,孤独地活动6无知心朋友没有亲密或信任的人际关系7不遵守社会传统习俗。() A分裂型人格障碍B类分裂样人格障碍C冲动性人格障碍D戏剧性人格障碍 7、ICD—10关于人格障碍的分类似区分为()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临床表均列出()个特征如果具有其中的()个,且表现突出和严重,我们就可以诊断为该类型的人格障碍。 A、18;7;3 B、9;6;4 C、8;7;3 D、10;8;5 8、刘某,40岁已婚,对待家人冷淡,妻子和孩子病了不管,态度很冷淡也不愿和别人交往,家里来了客人也没有热情接待,还常有奇特的幻想,从小父母离异,对婚姻没有强烈的需求,在母亲百般催促下才结婚,据此表现判断此人是() A边缘型人格障碍B自恋型人格障碍C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D分裂性人格障碍 9、当一个人经常表现为自我戏剧化、情绪表达过分、易受暗示易受他人影响、情感肤浅等,此人患有何种类型人格障碍()

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

1 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三级二级)知识点整理 倪士光 1.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4. 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5.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应。 6.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7.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抑制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 8.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9.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10.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11.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12.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 13.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14.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形成的反射。 15.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16.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7. 感觉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8.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9. 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点时间的感觉形象。 20.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1. 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22.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 23.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4. 距离知觉:是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 25.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6.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27.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28.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 29.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30. 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的过程。 3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2. 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 33.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34.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和特征的过程。 35. 概括: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36. 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 37.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绝对是核心概念.我们讲的计算机网络, 其实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不仅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从而极大的方便用户。从网管的角度来讲,说白了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应该更能明白计算机网络为什么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了。 ★计算机网络的种类怎么划分? 现在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是:按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的大小,一般分为广域网(W AN)和局域网(LAN)(也有的划分再增加一个城域网(MAN))。顾名思义,所谓广域网无非就是地理上距离较远的网络连接形式,例如闻名的Internet网,Chinanet网就是典型的广域网。而一个局域网的范围通常不超过10公里,并且经常限于一个单一的建筑物或一组相距很近的建筑物.Novell网是目前最流行的计算机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什么?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网络的体系结构指的是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的目的是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参考模型,它是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对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描述网络的结构.你应该注重的是,网络体系结构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总线、接口和网络的性能.而网络体系结构的要害要素恰恰就是协议和拓扑。目前最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有FDDI、以太网、令牌环网和快速以太网等。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是什么? 刚才说过网络体系结构的要害要素之一就是网络协议。而所谓协议(Protocol)就是对数据格式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正式描述,它的作用和普通话的作用如出一辙。依据网络的不同通常使用Ethernet(以太网)、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协议。Ethernet是总线型协议中最常见的网络低层协议,安装轻易且造价便宜;而NetBEUI可以说是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1、信息、物质、能源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2、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采集(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加工)、发布、交流等技术。 3、信息技术的五次技术革命:①语言的使用;②文字的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应用;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⑤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4、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柱。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叫埃尼阿克(ENIAC),它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6、按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①电子管②晶体管③集成电路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 7、“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机)。 8、计算机由原来的单纯的数值计算发展成同时具有文字、绘图、表格、音像处理以及数据通讯等多种功能。多媒体计算机的诞生,各种形式的信息都能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9、计算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新一代的计算机将是智能化的多媒体计算机。 10、计算机的主要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运算精度高③具有存储记忆能力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⑤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领域有:①数值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自动控制④计算机辅助设计⑤计算机辅助教育⑥人工智能⑦计算机网络。 12、信息包括文字、数字、声音、图像、图表等。 13、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sted Instrction)简称CAI; 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 Managed Ins trction)简称CMI。 14、人工智能主要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以及机器人等。 1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 16、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能否有效、迅速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巨大的神经中枢。 17、从外观看,计算机主要由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组成。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最全版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 点与难点

《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当下尽量不用精神病这壹说法。因为精神病这壹概念是壹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当下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 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教材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分类有壹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壹棵树的树干壹样: (壹)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和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脑 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 性抑制。 归类中,壹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思维鸣响属于壹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扰项; (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 (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4)俩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 3、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鉴别 壹些容易混淆的相关症状需重点鉴别清楚: (1)非真实感和幻觉:非真实感是被动感受,环境不会“动”。幻觉可主动 摄取,感到环境“动”的诊断幻觉。 例:病人坚持睡走廊而不睡床,因为躺上床上即感到床摇得厉害。(幻觉)(2)内感性不适和内脏幻觉:性质是否明确,部位是否具体。 (3)思维破裂和思维不连贯: 意识是否清晰,基础疾病为器质性疾病仍是功能性疾病。 (4)强迫观念和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

心理咨询三级基础知识真题版

2007年5月三级基础知识真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一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題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題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一8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内含着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B)道德是尊长对晚辈、下属进行有效管理的要求 (C)道德不是“我”的要求,而是社会外加于“我”的规范(D)道德是无助者的呼唤 2、与法律比较,道德() (A)比法律产生得时间晚(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C)比法律的社会影响力小(D)比法律模糊3、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所谓“扎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 (A)礼法的运用,要把求得一团和气作为重点(B)道德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团结 (C)讲文明礼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以礼待人,促进和谐相处 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表现在()。 (A)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挖掘员工的潜能(B)通过引导人们追求个人荣誉,促进企业的发展 (C)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D)满足员工的一切个性化需求,吸引员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5、关于爱岗敬业,理解正确的是()。 (A)爱岗敬业是员工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素质要求 (B)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为保住饭碗需要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C)人们是为着自己而不是为着单位面工作的,爱岗敬业是欺人之谈 (D)无须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干一份工作拿一份报酬就可以了 6、英国思想家威廉?葛德文说:“一个人习惯于说他明明知道的假话,或者掩盖他明明知道的真相,必定处于一种不断堕落的状态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 (A)说假话是人的天性(B)人说假话时,一般不知道自己是在说假话 (C)人们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总想掩盖起来(D)说假话是一个人道德堕落的开始 7、所谓办事公道,意思是()。 (A)作风正派,公平正义(B)老实厚道,诚恳待人(C)一视同仁,不留情面(D)折中骑墙,平均对镐8、关于节俭,正确的说法是()。 (A)节俭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要求(B)节俭是一种精神,在具体事务上可以有所不同 (C)节俭是吝啬的表现(D)由于生产发展.节俭在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了必要性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題)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变态心理学 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变态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概念 1、变态心理: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神经症: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3、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 4、性心理障碍:也称性变态,泛指以两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 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5、强制性思维:不受患者意愿控制,强制性的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杂乱多变,毫无意义,与周围环境无任何联系,这 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6、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 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7、刻板动作:机械刻板的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动作不具有任何目的,也无现实意义) 8、机能性幻听: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跃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听。 9、思维鸣响:又称思维化身,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在病人感觉到思维活动的同时,其脑中出现与思维活动一 样的言语伴随思维活动而出现。 10、自知力:又称内省力,是指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状态的认知能力,即能否觉察或辨识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和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的。 11、强迫意向:又称强迫冲动,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一种即将要行动起来的冲动感,但患者从来不会有真正的行为 12、癔症性漫游:在觉醒状态下做无计划无目的的漫游,有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事后有遗忘,发生在成年期,开始和结 束都突然。 二、辨析 1、原发性: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往往突然出现。 继发性: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2、原发性获益:由于疾病本身使它的本我从此得到满足。 继发性获益:通过疾病得到更多的照顾免于承担责任。 3、器质性:由已知器官状况所引起的障碍能够找到生理解剖上的证据。 功能性:找不到生理解剖方面的问题但表现为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4、真性幻觉:又称完全性幻觉、知觉性幻觉。系指患者体验为经由感官所感知到的实际不存在的、来源于客观空间、具 有“真实”鲜明生动的幻觉。患者坚信不移,伴有相应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如听到肚子里有说话的声音,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能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虽然幻觉的形象与一般知觉不同, 但是患者却往往非常肯定地认为他的确是听到了或看到了,因而对此坚信不疑。 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 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1)有知觉实体性无知觉实体性(模象) (2)存在于客观空间存在于主观空间 (3)由外部感官感受由“内部感官”感受 (4)病人对幻觉有生动逼真的行为反应病人大多意识到是主观的东西 (5)知觉过程障碍表象过程障碍 5、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感觉障碍)。 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知觉障碍)。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一(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一、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 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城域网(MAN)规模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其大小通常覆盖一个城市。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 对于局域网(LAN),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局部地区网络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如下定义:“局部地区网络通信一般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是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局域网大多采用总线及环形拓扑结构。 局域网的类型:局部地区网络(LAN);高速局域网络(HSLN);用户交换机局域网(PBX)局域网的组成:传输介质及其附属设备;网络适配器(网卡);网络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络软件(网络协议软件、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 6、网络的基本服务包括文件服务、打印服务、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及目录服务。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 (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

《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现在尽量不用精神病这一说法。因为精神病这一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现在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 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教材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分类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一棵树的树干一样: (一)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 性抑制。 归类中,一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思维鸣响属于一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扰项; (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 (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4)两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 3、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鉴别 一些容易混淆的相关症状需重点鉴别清楚:

变态心理学 参考用

名词解释 1、变态心理(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2、DSM-IV对心理障碍的定义是:导致个体痛苦或使得个体在一个或多个重要方面表达丧失功能的行为或心理类型。 3、防御机制: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过程,用来保护原始的与冲突有关的情绪以使自我能够继续它的协调能力。 4、压抑:是改变心理现实的最基本的手段。这是一种防御机制,使得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不想要的想法或被禁止的欲望驱逐出头脑,以免吹起羞耻,愧疚、自我贬损的记忆。 5、投射:是把我们否认的以及压抑的情感和体验,归因于他人 6、升华:是指把心理能量从不受社会赞许的目标转移到受社会赞许的、具有建设性的目标的过程。 7、感觉过敏: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8、感觉减退:指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9、错觉: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却被错误的感知 10、幻觉:是在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11、词语新作:患者自创文字、图形、符号,并赋予其只有患者本人才能理解的含义;或将不同意思的词融合、浓缩,拼凑在一起,以表达特殊的观念 12、强迫观念:某一概念或念头在患者脑子里反复出现,患者明知不必要并且有意识地加入抵抗,却摆脱不掉,为此感到痛苦。13、错构:是记忆的错误,表现也对过去经历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尤其是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 14、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 15、恐怖症——CCMD-3定义为: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外界客体或外境为主的神经症。 16、强迫行为是对强迫观念的反应,包括固定仪式或心理活动 17、精神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影响人的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可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18、依赖是一组认识、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 19、滥用:在ICD-10分类系统中被称为有害使用,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个体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可导致明显的不良后果,如损害了躯体,心理健康,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 20、耐受性: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 21、失范论;失范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为社会学家E·Drukheim 所用,原指一种反常的社会状态,即在危机到来时社会的凝聚力变弱,人们丧失了明确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22、犯罪亚文化:是指社会中一些违法犯罪少年集团独特的生活、行为方式。 吸毒治疗分两步走,即急性期的脱毒治疗和脱毒后防止复吸及社会心理康复治疗。 23、正强化物——指的是一个事件,它的发生会增加先前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24、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末来的担扰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选择和填空 1、心理功能紊乱涉及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功能的损伤。 2、非此即彼的想法来源于对变态行为的两种传统看法,概括起来就是:身体的原因和心理的原因, 3、万物有灵论,认为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都有灵魂 4、持生物学观点的人们相信变态是人本身体上的原因 5、生物学观点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希波克拉低 6、四种体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和粘液 7、梅斯梅尔的催眠 8、心理防御的事例:压抑、投射、替代、否认、升华 9、采用升华,利他主义和幽默等这些成熟的防御机制的人比没有采取这些防御机制的人,身体上更健康,更易于成功以及抵抗精神疾病。 10、在弗洛尹德看来,所有非精神病的心理障碍都是由潜在的无意识冲突引起的,他把这些障碍叫做神经症性的失调。 11、荣格反对弗洛尹德理论中许多性欲的观点,而重点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 12、罗杰斯——存在主义和人本理论,违者中心治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13、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14、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15、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16、心理障碍的诊断,有关经典的分类方法的研究起源于Emil Kraepelin的工作,《美国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精神疾患诊断系统。 17、感觉障碍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18、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 19、心境波动异常:1)情感淡漠;2)情感脆弱;3)情感倒错 20、《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ICD-9)明确指出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根本未提到它是神经功能障碍。 21、神经症的五大特点:1)患者能意识到心理冲突;2)精神痛苦;3)持久性;4)防碍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病变作为基础 22、神经衰弱的症状可以分为三组:与精神易兴奋联系的精神易疲劳,情绪症状和心理生理障碍(情绪症状主要有三种表现:烦恼,易激惹和心情紧张。心理生理障碍:1)睡眠障碍;2)头部不适感;3)个别内脏功能的轻度或中度障碍 神经衰弱者的头部不适感主要是紧张性疼痛) 23、S·cobb认为,疑病症是一种烦恼和抑郁的状态,病人自认为患有某种内脏疾病 24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类在接触极为严重的创伤事件一个月之内发生的以分离症状,焦虑,警觉性高等的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25、急性应激障碍在遭受严重创伤在事件时或其后立即发作 26、CCMP-3对急性应激障碍的描述是:以急剧或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急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不适。 27、应激障碍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一周,通常在一月内缓解。 28、创伤性身体:1)自然灾难;2)人为灾难;3)强暴 29、人格五因素模型:外倾性;一致性;知觉性;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授课时间6月5日(星期五上午第五节)授课地点永登一中微机室 授课班级高一13班授课教师李祖全 教学内容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开放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协议等。 2、了解Internet的应用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主题研究、任务驱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3、分层教学法4、赏识教育法 教学重点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材泰山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教材分析《网络基础知识》是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4章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及任务驱动的方式了解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知识。本课的内容主要由网络的相关知识及Internet的相关知识两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经过上学期时间的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和上网能力,但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有少数学生电脑操作很熟练,但大部分学生操作水平一般,他们对网络、网址也是不怎么熟悉,打字的速度也不甚理想。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校网络的速度影响,可能导致学生上网速度不快,再加上操作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完成任务。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大家都能够完成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