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发表时间:2019-04-28T10:57:34.9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作者:孙永梅[导读] 本课程倡导生活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李园街道郑州路小学266707 根据当今社会学生身上“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怀着对新课程的向往,我阅读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得到了些许初浅的认识。课程标准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门基于生活和社会,以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倡导生活性。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一、源于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例如,进行《家乡新貌》一课时,课前我首先安排孩子回家采访长辈,让他们从爷爷奶奶的口中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上课开始,我先让孩子们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家乡旧貌,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热爱今天的生活。

二、贴近生活,感悟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综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自己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使得德育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不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在教学《眼睛——心灵的窗户》时,我设计了一个“摸东西”的活动。请几名同学到讲台前面来,蒙上眼睛,摸橡皮、铅笔、书、水果等不同物品。用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出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感官,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将陷入黑暗之中,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困难。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我进一步引导: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人用手来辨认东西?在生活中,当你遇到盲人时你会怎样做?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感悟到盲人的难处,从而萌生出帮助盲人的念头,进而在生活中付诸行动。

三、走进生活,感恩生活

小学品德教材中,感恩教育是贯穿于整个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教学内容呈纵向不断加深。但是,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独生子女非但不懂得感恩,甚至觉得父母老师社会都得以他们为中心,因此,变得自私、任性、冷漠。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开展积极有效的“感恩我行动”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逐步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在进行如《父母知多少》时,我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一个月的开支,了解他们的烦恼,了解父母的艰辛,体谅父母的难处,从而学会感激父母,懂得感恩就在现在。

并且通过制作“赠送感谢卡”,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会感谢老师的批评教育,感谢同学在你画画时借笔给你,感谢路人在你摔倒时把你扶起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受到帮助的同时,别忘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使学生明白,心存感恩是人际交往的起码原则。

四、体验生活,升华生活

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明白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走进交警队,让孩子们和交警叔叔一起指挥交通,面对面地从交警叔叔口中了解到生活中的交通事故有多可怕,为什么每天每时会有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过马路,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呢?如果红灯亮时没有车,过不过马路呢?不遵守交通规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呢?然后播放相关录像。让孩子们获得感性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交通安全,并要求学生互相监督,比一比看谁做得好。这样以知促行,以行深化知,达到知行统一,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在生活中升华。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生活也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最好检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贯通,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真实教学活动中,才能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再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 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8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教育源于生活 教育回归于生活 (1)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回归于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陶先生主张把教育和生活完全熔于一炉。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谨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我们应该明白“教育是源于生活,教育又回归于生活”。我们要抓住生活中的素材,把握生活中教育的契机,让教育和生活真正的成为一体,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 一、“生活”的教育需要一双慧眼 在生活中你也许也看到、听到过这样的事:一个蹒跚走路的小孩一不小心摔倒了,年轻的妈妈、或银丝飘飘的奶奶、或健壮的爸爸……飞快地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哄孩子“囡囡乖,……”一边用手拍、用脚跺,一边说:“地不乖,害得囡囡摔跤,妈妈打他,嗯嗯……”可怜的地没招谁也没惹谁,平白无辜地挨了通骂,找了顿打。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他犯了错,出了问题,他首先想到的是:“是XXXX不好……XXXX也是这样的……”。这不是你我的初衷,也不是你我所期望的。如果我们——开启孩子心智的长者、教师,在给孩子创设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或在传授有关生活、生存的一些知识时,能时刻地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能及时发现生活中可以作为教育素材的点滴事例,及时地引导孩子明白“生活”、学习“做人”。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孩子做人,让孩子学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而教孩子做人,孩子学做人最好的舞台就是生活。生活是最真实的,生活是最有说服力,生活更是教育最广阔的练兵场。就拿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来说,教师必须把高深的或枯燥的理论与一些生活事例结合起来孩子才能理解、才能心服口服的接受;还要把学习所悟在生活中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明白真伪,明白自己在生活中该怎样来生存,我们的教育教学才算达成目标。因此当孩子的生活中有鲜活的事例时,如果我们能及

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冰溪小学陈珊英 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众所周知,远古时代,人们用小石子,小树枝,贝壳,或在树干,兽骨上刻画,或用绳子打结来记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千多年以前,中国人用算筹记数,算筹是一种计算工具,每一根都是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小棍子,一般用竹子做成。分为纵式,横式两种记数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大约在14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算盘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时至今日,还在广泛应用。从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数学源于生活。此外,世界各国数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这就是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古时候,印度人把一些横线刻在石板上表示数,一横表示1,二横表示2……后来,他们改用棕榈树叶或白桦树皮作为书写材料,并把一些笔画连了起来,例如,把表示2的两横写成Z,把表示3的三横写成3等。可见国外的数学萌芽也是从生活开始的。记得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现行的新课标也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数学教学高于生活 数学知识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前人总结的方法,规律,要在数学教学中传承,所以数学教学高于生活。 1、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数学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的出生年、月、日,或者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可求知识的脑海。此外,我还运用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学生成功的环境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在长期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是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经验告诉我:但凡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品德教育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充满探究与乐趣的童年生活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提高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的应对能力。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主要通过生活和学习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一个单纯状态,生活与教育给他提供怎样的环境和画笔,他就会逐渐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教学中一定要扎实的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感知生活,贴近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策略和知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书本学习转向对社会生活的学习,通过学生对自然、社会、事件、人物等的真实感受,在与现实社会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爱,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拓宽教材内容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设计时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比如,在《家乡的名片》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学生进一步感受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如视频、图片、动画等将全国各地的特产展示在学生面前,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在学生们回答“牛肉”“长山药”……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事物,通过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使学生的亲切感增强。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使之对知识展开主动理解与表达,同时也可充分体现教学联系生活情境的主动性,有效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强化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一个人思想的倾向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生活体验升华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情境,并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在“责任”中长大》这一框题时:我把班级一名家庭困难但自立自强的学生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有位同学每天就在我们身边,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她的母亲在三年前得了重病,瘫痪在床。但就是这位同学坚强地“扛”起了这个家。她每天早早起床,先做饭给妈妈吃,然后喂妈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多年数学教学中,对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问题,我有几点心得体会,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旧知出发,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内容引入课堂,并与课堂所教知识相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创设生活情景,培养浓厚的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

息。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而要充分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把

注重实效 回归生活

注重实效回归生活 发表时间:2017-12-05T14:06:12.02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9期(上)作者:冯绍全[导读] 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认识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举措。 (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第一小学校广安 638000)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我们对于新课程的认识也逐渐由最初的迷茫、无措而在实践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之所以要对小学品德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各级教育部门也花了大 力气,但是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不太理想。因此,这一次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加强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认识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举措。而要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教师注重细节无疑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所以,构建生活的课堂,注重细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关注生活,细节入手 相信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触。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决不是一蹴而就,靠我们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有收获的;而要靠老师们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孩子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 新接班,我发现学生爱关注身边的“坏人坏事”:某某骂我打我了,某某洗手没关水龙头……但是他们不会发现某某帮同学关掉了水龙头,某某安慰了同学、照顾了同学……孩子们不会发现身边的好事,不会寻找身边的快乐。于是,我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分享快乐”的活动。我打印了一张表格,每天利用谈话课时间请孩子们把自己发现的能带给大家快乐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凡是和大家分享快乐的同学以及事例中涉及到的令大家觉得快乐的人物都在表格里,他们的名字后面打上红五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乐在其中。有几次没有分享快乐,他们就追着我问:“今天什么时候分享快乐?”、“今天还没分享快乐呢!”……正确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品德培养中最基本的,与其做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人,不如学会换个角度看世界,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 三、以身作则,细节导行 记得在师范读书时,老师曾在课堂上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是一个态度非常认真的老师上课,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卡片都准备妥当了,上课的时候,却一边贴卡片,一边随手把双面胶的废纸丢到了地上——再精彩的设计,在这一刻,全部一文不值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毁了你精心设计的课堂。当时我们一笑了之,但我心里一直牢记着这个事例,从此,就特别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老师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小小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常常向学生说“谢谢”,向他们借书、借笔时说,他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之间说“谢谢”也多了。礼貌用语十个字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运用起来却总不是那么的顺利。教孩子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十个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真正学会就要真实地运用。 四、道德形成,细节升华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班级学生,乃至一个学校的学生,一个国家的公民素质的直接体现。道德的形成不一定是看轰轰烈烈的大事,往往是细微之处见大局。这天我班体育课,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小型竞赛。看得出孩子们兴致很高,叫我感动的并非精彩的比赛场面,而是有一组同学赛完后时,非常真诚地、由衷地对下一位同学说:“加油!加油!”这完全是他们自发的,没有教师刻意地教他们这么去做,也没有人引导或者提醒他们,他们就这么做了。自然而然的,没有丝毫的做作或矫情。这令我又想到了课堂上他们给予进步同学鼓励的掌声。那也是他们自发的,我没有规定或说要求他们鼓掌,他们就这么做了。我欣慰,我骄傲!因为这是我们班的孩子。也许他们不是很聪明伶俐,也许因为家境的缘故,他们很多地方都不如优越家庭出来的孩子:不如他们见多识广,不如他们灵牙利齿,不如他们乖巧世故……但我可以骄傲地说:他们的纯真善良,是最值得我骄傲的!在这个飞速发展又浮躁的社会,这样的感动曾经被人们忽略甚至抛弃,当人们再次回头来寻时,是多么迷惘。忽略它容易,寻回它难哪!我们的孩子们从小也缺乏这种关注和感动,在成人的竞争中,他们也学会了竞争。竞争固然重要,但是,是否还有像学会为他人加油这样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人们去追求?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我们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贵在坚持,把习惯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重视习惯的力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对其一生的影响更大。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小到离开座位放好凳子(自动翻起的椅子用手挡一挡);踩过的椅子记得擦干净(最好踩自己的椅子);下雨天乘车逛超市记得带个塑料袋盛起来,避免把伞上的水弄到别人的衣服上……从细节入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感悟数学回归生活

感悟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

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

知识源于生活 最终回归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 【摘要】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儿童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采用主体性学习方式尤为重要。因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关键词】:生活、开发、参与、情境 一、走进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强调课程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重视了解和研究儿童的实际生活。儿童生活实际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以及通过这些问题和现象所亟需揭示和传达的生活知识、生活准则或生活原则等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主题。下面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位教师描述的“节约用水”教学主题生成的具体案例。 在本班教室的外面,有一个小水池,每次下课后,就会有许多学生去那里洗手或洗物品。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存在许多浪费用水的现象,有的学生洗手要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发表时间:2019-04-28T10:57:34.9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作者:孙永梅[导读] 本课程倡导生活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李园街道郑州路小学266707 根据当今社会学生身上“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怀着对新课程的向往,我阅读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得到了些许初浅的认识。课程标准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门基于生活和社会,以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倡导生活性。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一、源于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例如,进行《家乡新貌》一课时,课前我首先安排孩子回家采访长辈,让他们从爷爷奶奶的口中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上课开始,我先让孩子们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家乡旧貌,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热爱今天的生活。 二、贴近生活,感悟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综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自己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使得德育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不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在教学《眼睛——心灵的窗户》时,我设计了一个“摸东西”的活动。请几名同学到讲台前面来,蒙上眼睛,摸橡皮、铅笔、书、水果等不同物品。用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出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感官,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将陷入黑暗之中,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困难。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我进一步引导: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人用手来辨认东西?在生活中,当你遇到盲人时你会怎样做?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感悟到盲人的难处,从而萌生出帮助盲人的念头,进而在生活中付诸行动。 三、走进生活,感恩生活 小学品德教材中,感恩教育是贯穿于整个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教学内容呈纵向不断加深。但是,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独生子女非但不懂得感恩,甚至觉得父母老师社会都得以他们为中心,因此,变得自私、任性、冷漠。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开展积极有效的“感恩我行动”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逐步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在进行如《父母知多少》时,我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一个月的开支,了解他们的烦恼,了解父母的艰辛,体谅父母的难处,从而学会感激父母,懂得感恩就在现在。 并且通过制作“赠送感谢卡”,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会感谢老师的批评教育,感谢同学在你画画时借笔给你,感谢路人在你摔倒时把你扶起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受到帮助的同时,别忘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使学生明白,心存感恩是人际交往的起码原则。 四、体验生活,升华生活 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明白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走进交警队,让孩子们和交警叔叔一起指挥交通,面对面地从交警叔叔口中了解到生活中的交通事故有多可怕,为什么每天每时会有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过马路,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呢?如果红灯亮时没有车,过不过马路呢?不遵守交通规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呢?然后播放相关录像。让孩子们获得感性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交通安全,并要求学生互相监督,比一比看谁做得好。这样以知促行,以行深化知,达到知行统一,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在生活中升华。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生活也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最好检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贯通,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真实教学活动中,才能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

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中枢镇西华小学张萍 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众所周知,远古时代,人们用小石子,小树枝,贝壳,或在树干,兽骨上刻画,或用绳子打结来记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千多年以前,中国人用算筹记数,算筹是一种计算工具,每一根都是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小棍子,一般用竹子做成。分为纵式,横式两种记数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大约在14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算盘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时至今日,还在广泛应用。从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数学源于生活。此外,世界各国数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这就是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古时候,印度人把一些横线刻在石板上表示数,一横表示1,二横表示2……后来,他们改用棕榈树叶或白桦树皮作为书写材料,并把一些笔画连了起来,例如,把表示2的两横写成Z,把表示3的三横写成3等。可见国外的数学萌芽也是从生活开始的。记得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现行的新课标也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数学教学高于生活 数学知识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前人总结的方法,规律,要在数学教学中传承,所以数学教学高于生活。 1、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数学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的出生年、月、日,或者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综合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好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

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

让课堂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课堂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引领学生用心去经历生命的美好艰辛,用心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用心去感受人生的奋斗与幸福,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哦难怪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具体而言,就是以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相关的道德问题;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内化为目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和升华。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认识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举措。而要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教师注重细节无疑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 一、 重视目标,回归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

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所以,构建生活的课堂,注重细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 关注生活,细节入手 相信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触。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决不是一蹴而就,靠我们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有收获的;而要靠老师们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孩子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 我发现学生爱关注身边的“坏人坏事”:某某骂我打我了,某某跑操是踩我了……但是他们不会发现某某安慰了同学、照顾了同学……孩子们不会发现身边的好事,不会寻找身边的快乐。于是,我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分享快乐”的活动。我打印了一张表格,每天利用谈话课时间请孩子们把自己发现的能带给大家快乐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凡是和大家分享快乐的同学以及事例中涉及到的令大家觉得快乐的人物都在表格里,他们的名字后面打上红五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乐在其中。有几次没有分享快乐,他们就追着我问:“今天什么时候分享快乐?”、“今天还没分享快乐呢!”……

让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学习就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体验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学习不能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周围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感知,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

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数学。 抽象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小学生尽管年纪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必须让学生从生活的具体事例、现象中认识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数学,如“用数学”这一课我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谁愿意做个自我介绍呀? 生1:我叫小丽,今年7岁,读一年级。 生2: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第三层,E301号。 师:你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他们都讲了7、1、5。 生2:我发现他们的回答中都有数。 生3:我发现我们说话时常常都有数。 师:很好!谁还想介绍一下我们班的情况呢? 生1:我们班有46个同学。 生2:我发现我们教室有4把风扇。 生3:教室有2块黑板,4扇窗。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我们班也有数。 生2:我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事物也有数字。

数学教学论文:数学---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回归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中外计数方法的演变都证明了这一点,现行的新课标也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高于生活意思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树立学生探索规律的信心,开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燃起学生研究数学的愿望。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最真切的体会来源于电影《一个也不能少》。 主题词: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众所周知,远古时代,人们用小石子,小树枝,贝壳,或在树干,兽骨上刻画,或用绳子打结来记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千多年以前,中国人用算筹记数,算筹是一种计算工具,每一根都是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小棍子,一般用竹子做成。分为纵式,横式两种记数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大约在14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算盘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时至今日,还在广泛应用。从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数学源于生活。此外,世界各国数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这就是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古时候,印度人把一些横线刻在石板上表示数,一横表示1,二横表示2……后来,他们改用棕榈树叶或白桦树皮作为书写材料,并把一些笔画连了起来,例如,把表示2的两横写成Z,把表示3的三横写成3等。可见国外的数学萌芽也是从生活开始的。记得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现行的新课标也指出:现实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