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总结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总结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总结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单产和总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施肥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使得水稻生产中存在单产波动大,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氮肥用量过高,施氮时期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大量的研究证明,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前提下,施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最大,农户可调控的空间最大,但施肥不当造成的损失也最大。澄清寒地水稻施肥中的误区,根据水稻需氮规律进行氮素营养调控,均衡施用各种营养元素,是我省水稻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国际水稻所合作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寒地水稻生产中施氮量偏高、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修正了寒地水稻100 kg籽粒吸氮量的参数,为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往采用100 kg籽粒吸氮量为1.7~2.1 kg的参数计算寒地水稻施氮量,我们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证明,寒地水稻产量在550~600 kg/亩时,100 kg稻谷的吸氮量为1.1~1.6 kg,平均为1.3 kg。应用这一参数计算,要使寒地水稻产量达到600 kg/亩,每亩只需施用6~7 kg的氮素,较常规氮肥施用量减少30%。 2、首次发现,寒地水稻贪青晚熟是由于幼穗分化期前大量施氮造成的 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前期氮量过多,造成水稻无效分蘖过多,营养生长期延长,致使水稻贪青晚熟。而在氮肥总量适宜的基础上,减少基蘖肥氮量,增加穗肥的施氮量,不但不会造成贪青晚熟,反而能够使水稻提早成熟。这一发现,为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此,我们改变了寒地水稻传统施肥中氮肥以基蘖肥为主(占90%以上)的方法,将基蘖肥减至60%~70%,穗肥增加到 30%~40%,形成了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6.5∶3.5和7∶3的施肥模式。 3、首次确定了寒地水稻关键生育时期氮素的营养诊断指标 国际水稻所推荐用SPAD值或LCC值来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按SPAD阈值确定水稻追施氮肥的数量,但在寒地粳稻上,还没有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的SPAD阈值或LCC阈值。我们首次提出,寒地水稻关键生育时期氮素营养诊断的阈值是SPAD = 38和LCC = 3.5。并在深入研究水稻叶片SPAD值与顶3叶、顶4叶颜色变化相关性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了简便易行诊断施氮的指标。 4、提出了寒地水稻减氮减磷增钾的施肥策略 我们对全省水稻主产区500个典型土壤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均较高,而60%左右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处于中低水平。依据试验区的测试结果、调查数据和其它资料估算,寒地稻田氮磷钾的平衡为:氮素有48.4 kg/ha的盈余,磷素有9.5 kg/ha 的盈余,而钾素亏缺46.4kg/ha。寒地水稻氮、钾肥施用比例严重失调。据此,我们提出了减氮减磷增钾的施肥策略。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稻田,要达到600 kg/亩的产量,推荐每亩施用6~7 kg N、 2~3 kg P2O5和4~5 kg K2O。这与传统施肥相比,氮肥减少20%左右,磷肥减少30%左右,钾肥增加30%左右。 5、实施效果显著 7年100多个点次的试验证明,采用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能显著减少水稻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改善水稻群体质量,增加抽穗后光合效率,显著减少水稻病害和倒伏的发生;还能提早抽穗3~5天,这对于防止寒地水稻低温和早霜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水稻穗型整齐、穗大;结实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千粒重增加0.9g左右,产量提高15%以上,增加稻谷出米率,改善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8个百分点。通过增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选用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 二、采用旱地育秧技术 (一)选好苗床:选择离家近便于管理、肥沃疏松的旱地作育秧苗床。育一亩大田的秧苗,需长7米、宽1.2米(净播种面积)的苗床4厢。 (二)精细整理苗床:苗床按1.7米开厢,厢沟宽40㎝,厢沟深5-8㎝,厢面宽1.3米,将过筛后的细磷肥按每厢1公斤撒于厢面上后将土整细,并将磷肥与厢面表土拌均,将厢面整细整平。并提前筛好盖种的细土用塑膜盖上防雨备用。 (三)浇透底水与苗床消毒:整好的苗床上只用淡粪水或清水浇透(底水不足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然后按4厢苗床50克敌松兑1-2桶水均匀地洒在苗厢表面上进行土壤消毒。 (四)适时播种:播种期低山在3月20-25日,二高山在3月25-30日。播种过早遇寒潮低温将造成烂种,播种过迟温度升高后苗厢上管理难度大,秧苗生长过快难以培育壮苗。

(五)精细播种盖土:不需摧芽直接播干种,将稻种分成与苗床厢数相等的份数后,每厢播一份稻种,注意播均匀。每厢种子播结束后及时用细土盖种,然后在盖种细土上喷施旱秧净防杂草(只喷一次,不能重复喷)及时盖塑膜,防止盖土盖膜不及时遇晴天苗床水分蒸发后出苗迟和出苗不整齐。 (六)盖膜:必须盖2层膜(第一层保湿,第二层增温),第一层膜平盖在厢面上,不能压边(以便齐苗后抽掉),第二层升棚覆盖,并将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封严。 (七)苗床管理: 1、适时揭膜:齐苗后(苗高达1-1.5㎝)从拱棚的一端将平盖在厢面上的第一层膜抽掉,二叶一心时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揭开膜的两端通风炼苗,三叶一心时选择晴天的下午将膜全部揭掉。 2、防治立枯病:秧苗一叶一心时,每四厢苗床用50克敌克松兑水100公斤均匀地浇洒在厢面上防立枯病,如雨水多时,间隔5天用同样浓度的敌克松药液再预防一次。 3、追苗肥:从二叶一心开始每长一片叶追一次淡粪水(最好用不是沼液的粪水,如用沼液必须用一桶沼液兑4桶清水,严防因沼液浓度过高导致烧苗),苗床上严禁施用尿素和碳铵。 4、适时移栽:在秧苗叶龄达 3.1-4.1叶时为移栽最隹叶

2016年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2016年全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为发展生态质量效益型农业,做好农业“三减”工作,2016年确定在我省部分水稻主产县(市)开展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为确保试验示范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机械,并配以水稻专用肥料,考核水稻侧深施肥机械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重点对侧深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探索适合我省现代农业需求的水田节肥增效技术,为进一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二、示范内容及地点 (一)示范内容: 1.对专用水稻侧深施肥机械进行测试,检验试验使用的国产、进口水稻侧深施肥机械的可靠性、适用性,采集相关技术数据,为完善、配套、形成完整的施肥机型,奠定技术基础。 2.对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专用肥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对不同施肥量的处理和对照地块进行全程技术跟踪记载,采集详实数据,做好综合分析最佳施肥量,以及产量、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对比情况分析工作。 (二)试验地点: 项目拟落实在我省水稻主产区10个县(市):第一积温区五 - 1 -

常市、泰来县;第二积温区富裕县、兰西县、方正县;第三积温区庆安县、绥棱县、海伦市、富锦市、通河县。由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机推广站共同实施。 三、试验机械、肥料 (一)示范点所需先进水稻侧深施肥机械,现有7台进口机械和3台国产机械,每个示范点1台加装侧深施肥装置的水稻插秧机。 (二)试验肥料使用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水稻专用肥,各示范县要及时与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沟通,以便中化集团做好供应准备。 四、方法及处理 1.基本要求:试验示范地块要求地力、整地、品种、栽培模式、密度、管理水平等栽培条件一致。 2.试验处理:采取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3亩左右(独立水田田块)。 (1)第一积温区试验处理设计(试点县为五常市、泰来县):对照:常规施肥采用底肥尿素6公斤/亩、二铵10公斤/亩、钾肥8公斤/亩;蘖肥施尿素5公斤/亩,调节肥尿素1公斤/亩;穗肥尿素2公斤/亩、50%硫酸钾5 公斤/亩。如不施调节肥,则调节肥加入蘖肥一起施入。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7公斤。 处理1: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30公斤/亩;穗肥尿素2公斤/亩、50%硫酸钾5公斤/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7公斤。 - 2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合理布局 按照地域类型,选用经过省级以上审定或办理引进种植手续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良种,种子质量达到国颁二级以上标准。因地制宜,合 理品种布局,严禁越界种植。平川主推丰优香占、隆优305、内香 8518、泰香8号、宜香19、宜香725、内5优H25、内5优5399、内香 18等优质高产品种;浅山丘陵推广D优2362、K优877、特优801;糯稻品种可选用糯优1号、汉中雪糯等;机械化插秧品种主推黄华占。 二、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壮秧标准:秧龄40-50天,叶龄6-8叶,苗高35-40cm,单株带蘖 3-5个,白根10条以上,叶片老健清秀无病虫害。 1、选好秧田,施足底肥,精耕细整。秧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的田块,按1分秧田插0.8-1亩大田的比例留 足秧母田;施肥要掌握“腐熟、速效、适量、浅施”的原则,以农家肥 为主,亩施腐熟圈粪1000-1500公斤,碳酸氢氨20-25公斤,过磷酸钙 30公斤或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作底肥,充分混匀;精细整地,做好秧田通气,关键是干耕干整,把田耕耙整细,拣净残茬杂物,起沟做畦,用 底肥把畦面泥块打碎,初步耙平,然后放水浸泡,再进一步把畦面整平 抹光、畦宽、沟宽以适宜田间操作为宜,沟深0.25米,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 2、选择适宜的育秧方式。坚持两段育秧或薄膜育秧方式,长生育期品种坚持两段育秧,以保证安全齐穗,增温早熟夺高产;生育期较短的

品种或劳力紧缺的可采用薄膜育秧或旱育秧,杜绝露地秧。 3、播前准备。每亩大田备种1公斤,播种前晒种1-2天,使其发芽 快而整齐。然后用清水预浸1天,期间打捞出秕谷及杂物;再用“500倍”的强氯精或抗菌剂“402”药液浸种1天,预防种子带病菌;最后再用清 水浸1-2天,待种子吸足水分后再进行催芽。催芽重点掌握三个环节: 一是高温破胸(将浸种消毒后的种子用45℃左右的温水淘洗3-4分钟, 然后趁热上堆,以后适当浇洒热水,以增温保湿,使谷堆内温度保持在35℃左右,促使破胸露白);二是适温催芽(在谷种露白后,经常翻动谷堆,使温度保持在25-30℃,必要时淋温水保温保湿,达到壮芽标准); 三是低温炼芽(根芽出齐后,摊开晾种1-2天,可喷淋冷水炼芽,以增 强芽谷抗寒能力)。催芽好的谷种才可进池或播种。 4、适期播种。温室两段育秧及薄膜育秧平川晚熟组合要保证在4月 5日前播种(芽谷落泥),地池两段秧在4月1日左右播种,旱育秧可适 当提早到3月底。 5、秧田管理:(1)水层管理:无论是两段秧、旱育秧和薄膜秧都 要培育好根系,坚持寄插后5-7天畦面不上水,保持畦面湿润即可,促 进根系下扎,3叶期以前干湿交替灌溉,3叶期后保持浅水层。遇寒流降 温天气,立即放深水护苗,寒流时间较长时,应加盖薄膜保温,寒潮过 后喷施多菌灵或敌克松等杀菌剂预防立枯病发生,防止烂秧死苗。在插 秧前1-2天,加深水以利拔秧洗泥。(2)及时追肥:在秧苗2叶1心期,亩泼浇淡尿水1000公斤或追施尿素3-5公斤做“断奶肥”;3-4叶期亩喷15%多效唑30-40克,矮化秧苗,促进分蘖发生;4-6叶期追施尿素7- 8公斤促分蘖发生;插秧前4-5天追尿素5-6公斤作“送嫁肥”。(3)病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作者:刘英利程立强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1期 寒地水稻属于喜肥的作物,只有为其提供全面均衡、丰富充足的肥料养分,才能保证水稻健壮生长并获得良好的收成。本文就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进行了阐述。 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的不同阶段,需施入的肥料包括基肥、分蘖肥、调节肥、孕穗肥等多种类型。在进行施肥时,应注意掌握将基肥施足,分蘖肥早施,调节肥灵活施,孕穗肥适时施等方法。在施肥的时机、种类及用量上准确把握,避免时机不对、种类单一、用量过多或过少等现象。应将肥施得恰到好处,既可以解决肥料养分不足的问题,又能为水稻的生长助力,对水稻的稳产高产提供切实保障。 一、足量施入基肥 基肥是寒地水稻生长的基础性肥料,因其承担着水稻前期生长所需的肥料供应,如果用量不足或种类不对,会造成水稻生长的基础偏弱,影响水稻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及最终的产量。基肥最好在春季进行水整地时施入,在打浆后进行找平前将全部基肥施入水稻田中。如果是地比较平无需再进行找平时,可在水耙地前施入基肥。基肥的品种为二铵、尿素和氯化钾,每公顷的用量分别为二铵150公斤,尿素65公斤、氯化钾100公斤,将以上肥料混拌均匀后在田间撒施。 二、提早施入分蘖肥 分蘖肥要尽量早施,使肥料可以尽早发挥作用,促进水稻早分蘖、多分蘖,一般在水稻插秧后就应及时将分蘖肥施入,保证肥效在分蘖盛期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分蘖肥的种类主要是硫酸铵和尿素,也可以配合施入适量的硫酸锌。一般每公顷稻田需施入硫酸铵100公斤、尿素50公斤,35%的硫酸锌溶液7.5公斤。如果插秧比较早,可分两次施入尿素,第一次在插秧后即可施入,第二次应在4-6叶期时施入。要避免施肥的时间过晚,使肥效在拔节期才开始有效反应。 三、灵活施用调节肥 在水稻分蘖的数量少,水稻植株长势较差时,应施入调节肥,可使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得到及时调整。水稻植株长势差往往是因为缺肥而引起的,必须及早将调节肥施入,施肥的最佳时机为水稻达到分蘖临界叶位之时。要根据水稻田块的长势情况施用调节肥,一般是哪缺肥就施哪儿,缺肥的主要表现是稻苗发黄,长势较弱。调节肥一般选用硫酸铵,每公顷施入50-75公斤,此时施肥可以促进后期分蘖的生长,使其形成有效的分蘖。如果此时植株出现早穗,也

浅谈海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

浅谈海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 论文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海南 论文摘要概述了海南水稻发展情况,并介绍了海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优良水稻品种的选择、适当安排播期、科学催芽、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海南的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1海南水稻发展概况 水稻是海南岛传统的农作物,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据农史研究,3000多年前的原始农业已有水稻栽培。海南的光、温条件优越,野生稻类型多样,水稻种质资源丰富,明代有水稻品种70个,民国时期有240个,20世纪70年代有560个1]。近期,优质、丰产的常规品种、杂交组合不断增加,是我国水稻育种的资源库。海南水稻播种面积由增加到减少,总产由增加到基本平衡,单产在逐渐增加。播种面积的减少与海南农业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导向有关。但是,海南是农业人口为主的省份,农村居民约占总人口的72.25%2];从长期战略与社会稳定以及气候方面选择,水稻仍是海南面积最大作物,农业地位不可动摇。海南由于人均水田面积少,农民生产水稻主要是解决口粮问题,造成长期以来,水稻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低。在人口日益增多、播种面积又逐年减少的局面下,粮食明显不能自给。因此,只有不断更新水稻品种,接受新的栽培技术,才能增加粮食总产,确保粮食安全。 2优良水稻品种(组合)的选择 优良的水稻品种(组合)选择,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首要条件。目前,水稻品种(组合)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海南省下属各市县的农技部门应做好引种、试种、示范推广,帮助农户选好种、用好种。目前海南早稻推广的杂交稻组合主要有Ⅱ优128、特优128、特优721、粤杂922等组合;晚稻主要有博Ⅱ优15、博优225、博Ⅱ优134等组合,常规品种主要有特籼占25、桂农占、科选13等。根据适应性不同,各地区应坚持优中选优,而且选择的品种(组合)要耐肥、抗倒,耐热性好,抗病性强,而且要不断尝试新品种(组合)。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当安排播种期 海南岛面积不大,但是冬季、早春气候,东南部和西北部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要根据品种的特性,安排合适的播种期,确保苗期的安全和季节安排。 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早稻播种一般安排12月中旬,晚稻安排在6月上、中旬;海南岛的西北部早稻播种一般安排在1月中、下旬,晚稻安排在7月上旬。 3.2科学催芽 目前我省农民催芽方法比较简单、缺乏科学性,在早稻遇到低温时经常出现烂种、出芽慢、质量差的情况。比较科学的催芽是采取多浸多晾。催芽的步骤为:1000倍的多菌灵泡种12h→清水洗干净晾12h→清水浸12h→晾12h→清水浸12h→晾干催芽。催芽一般用润湿麻袋包裹好,进行催芽,这种催芽方法虽然有些繁琐,但难度不大,农户也容易接受,目的是使种子出芽一致,秧苗生长均匀。 3.3科学管理 3.3.1苗期管理。播种前1d先将秧地整好,杂草除净,畦面宽一般为1.5m,秧地施复合肥75kg/hm2。早稻播种时如遇低温,必须及时用地膜覆盖,回温后或晴天要把畦面两端膜揭开,如果气温高,要把膜全揭开;晚稻播种时如遇雨天,也应采用地膜覆盖,以免雨水冲散、流失,但雨天过后要及时揭膜。秧地显绿后,开始灌跑马水,保持秧田湿润;秧苗长到2叶1心时,灌好1层浅水,施尿素75kg/hm2;插秧前3d左右,再施75kg/hm2尿素做为送嫁肥,秧地保水2cm左右至插秧,每苗争取带蘖到本田。 3.3.2田间管理。①插植疏密合理。目前,我省农民插秧普遍存在过密,而且一蔸多苗,这样不利于管理,又浪费种苗。一般杂交稻采用单、双苗插植,常规稻2~3苗插植;插植规

水稻施肥方案

水稻施肥技术综述 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不但要施饱,方法更需巧。2008年的早稻就要插秧了,为了帮助农民朋友合理施肥、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的科学施肥方法作一介绍。 一、水稻各个生长期施肥量 1.施肥量。水稻施肥量可根据预期产量、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计算。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丰产田(每667平方米一季水稻产量近500千克)的较佳施氮量为每公顷180千克纯氮,磷钾量可以通过氮磷钾比例计算。 2.施肥期。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3)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穗肥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后40~50天时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10千克撒可富10~6~24的复合肥或类似复合肥。 (4)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二、国外水稻主要施肥方法

1.“V”字型施肥法。该施肥法由日本学者根据水稻追施氮肥时期与成熟粒百分率和产量的关系而提出。认为水稻应在抽穗前45天以后和抽穗前21天前一次大量施用氮肥。前、中、后期的施肥比例为 4∶0∶6。“V”字型施肥法可促进分蘖以保证穗数和保持后期叶片功能,利于灌浆结实,是经济、高产、早熟的施肥途径。但其后期施肥偏多,在我国有些地方对水稻的高产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水稻生长中、后期高温多雨,施肥偏多易导致徒长倒伏,易诱发稻瘟病、纹枯病等。 2.深层施肥法。以施肥总量的1/3作为全层肥施入土壤,余下2/3肥量在抽穗前35天以球肥深施入全层土壤10~12厘米深。以成穗率85%~95%,结实率85%以上作为目标。如果成穗率低于80%,则基肥过多;结实率低于80%,则追肥过多,此时应调整基肥、追肥数量。 3.片仓施肥法。此法认为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才是增产的途径。因此,在抽穗前40天,少施氮,增施钾,施氮占总量20%。抽穗前氮总量的50%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抽穗前30天,施促花肥,第二次在抽穗前10~15天施保花肥。余下的30%在抽穗后施,以孕穗期的叶色为标准,自抽穗至收获前10天叶色褪绿,每隔1周施1次,每次施10千克/公顷纯氮,至少3次。 4.桥川潮施肥法。该法大量减少基肥氮肥量,以追施肥为重点。要点:基肥氮素减半或基肥无氮素,在最高分蘖期追施大量氮肥(稻栽后40天最安全),在幼穗分化形成期,将花肥与粒肥合并1次施用。 5.侧深施肥法。水稻插秧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一侧土壤。此法促进早期生育,最适宜寒地水稻栽培。寒地水稻的高产稳产,重要的是促进前期营养生长,确保充足的茎数,用侧深施肥法可以解决低温、地凉、冷水灌溉、早期栽培:稻草还田造成的初期生育营养不足问题,是常规施肥方法难以做到的。北方水稻种植区宜采取此法。 三、国内水稻主要施肥方法 1.前轻~中重~后补法:足适量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肥,达到早生稳长,前期不疯,中期促花,后期不早衰。该

不同肥料侧深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上的对比

不同肥料侧深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上的对比 发表时间:2019-04-24T15:47:26.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陶鑫 [导读] 摘要:本文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处理的前期植株长势、分蘖等生理指标和后期产量性状指标。 黑龙江省云山农场黑龙江 158420 摘要:本文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处理的前期植株长势、分蘖等生理指标和后期产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各种肥料侧重点不同,普通侧深专用肥致力于提高穗粒数,而特殊侧深专用肥则侧重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关键词:侧深施肥;株高;产量;分蘖 前言:侧深施肥技术是水稻插秧机配带深施肥器,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侧位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促进前期生育;肥料利用率高,施肥量可减少20%左右;有利于防御低温冷害,省工、省成本;也可减轻对河川、湖沼水质的污染。该技术是在全层施用基肥、表面追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94年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引入水稻侧身施肥机并试验成功,开始在垦区大面积示范应用。1994年全省运用侧深施肥技术达33.3万公顷,增产稻谷6000万公斤,节肥6000多吨。目前,黑龙江农垦总局已把侧深施肥技术作为水稻生产的重点推广项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供试土壤地力指标 试验地设在19作业站1#1进行。供试土壤为黑粘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76;PH值5.5;速效磷19ppm;速效钾143ppm;速效氮232ppm;速效硅2100.1 ppm。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46%;磷酸二铵,含N18%、P46%;氯化钾,含K2O60%;特殊侧深专用肥,水稻侧深专用肥。 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粳31”,主茎11片叶。 1.3试验设计 采用大田试验法,完全随机排列,各处理面积12亩,无重复,各处理单排单灌。试验设计4个处理,即: 处理1 基肥测深专用肥19kg/亩,蘖肥施尿素4.5kg/亩,调节肥施尿素1.5kg/亩,穗肥施尿素1.5kg/亩、60%氯化钾4.2kg/亩。 处理2 基肥测深水稻专用肥,其他同处理1。 处理3 常规施肥对照,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同普通常规生产田。 1.4田间操作 4月10日播种,4月20日整地,整地时全层施肥,5月14日插秧,分蘖肥5月20日,穗肥7月2日,10月10日成熟收获。 1.5 调查项目和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每个处理设3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为1m2,调查株高和单株分蘖动态,秋季收获时每个小区取3个点,每点1m2,进行考种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时期情况调查 在水稻生育前期4月上旬出现持续性低温寡照,对水稻播种不利。5月插秧期、返青期气温高水稻生长较快;6月份分蘖期雨水较大,分蘖迟缓,导致水稻缺叶现象;7、8月温度高水稻长势良好。8月中、下旬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出现长时间低温多雨天气、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有一定影响,而且导致各个处理普遍发生细菌性褐斑病和褐变穗。如下表: 由表可见,侧深施肥插秧方式可提前返青期,分蘖期,为最后增产增效提供可靠保证,肥料对比上,特殊侧深专用肥和水稻专用肥没有明显差别。 2.2 各处理产量构成因子变化 各处理的产量性状变化详情见下表,由表可以看出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都随着肥料种类的而不同。侧深专用肥主要可以增加穗粒数,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而专用侧深专用肥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但对于提高穗粒数不明显;对于提高分蘖上两种肥料均无明显效果。 2.3 各处理产量分析 从实际产量看,专用特殊侧深专用肥产量最高,达到591kg/亩,肥料对比上看,特殊側深专用肥高于普通侧深专用肥,相互差异显著。 3 结果与讨论 3.1 侧深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3.2 各种肥料侧重点不同,普通侧深专用肥致力于提高穗粒数,而特殊侧深专用肥则侧重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浅谈水稻旱直播施肥技术(一)

浅谈水稻旱直播施肥技术(一) 论文关键词水稻;免耕;直播;平衡施肥;根外追肥论文摘要水稻旱直播要早施肥,根据水稻生长需要平衡施肥,宜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注意后期追肥,促早熟,防早衰。直播稻按其播种时的水层状况,可分为水直播(稻种播在浅水层下田面)和旱直播(旱直播至四叶期后灌水保湿),其中旱直播面积较大。直播方式有条播、穴播和撒播,目前发展得以撒播较多。最近几年,水稻直播面积在常坟镇逐年扩大,由于常坟镇属于沿淮流域,所种的品种大部分为中熟糯稻品种皖稻68,生育期较长,这也是不足之处,后期若寒流来得早,对水稻直播高产会造成一定威胁,所以水稻管理的关键是“早播种、早施肥、促早发”。现将常坟镇水稻旱直播施肥技术总结汇报如下。 1施肥原则 直播水稻施肥规律与移栽稻不完全相同。因前期分蘖早而快,养分消耗多,需要适当多施肥;因其中期易产生群体过大的现象,故需要适当控制施肥;因其后期早衰倾向较移栽稻明显,故需适当补肥。由于上述的特殊规律,底肥作业应与其他田间管理作业协调,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三叶期施好苗肥,少施分蘖肥,中期视苗情适当施用接力肥,后期施好促花保花肥。总体把握平衡施肥,浅湿灌溉,预防倒伏。 2施肥技术 直播稻的施肥必须针对其生育特点,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为了克服水直播稻种于地表、根系分布浅、容易倒伏的缺点,基肥宜采用全层施肥法,即结合稻田耕翻,使腐熟的有机肥分布于10cm的土层中,并将50%~60%的氮肥、100%的磷肥、60%~70%的钾肥在耙田整地时一次施入,以促使根系向下伸长,有利防倒。由于直播稻分蘖早、分蘖多、幼穗分化与抽穗早等生育特点,苗期追肥要及早施用。一叶一心期和四叶期分别追施1次氮肥(占氮肥量30%),余下10%~20%的氮肥和20%~30%的钾肥作穗粒肥(拔节后、抽穗后)施用。 2.1基肥 根据我地近几年的经验,一般施有机肥11.25~15t/hm2、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112.5kg/hm2、钾肥112.5kg/hm2、水稻专用肥600~750kg/hm2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2.2追肥 (1)分蘖肥。一可及早供给分蘖节低位腋芽的养分,促进低位分蘖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二可延长有效分蘖期,增加穗数。在二叶一心期和六叶期分别追施尿素75kg/hm2,促进早发,增加分蘖,当达到计划苗数时,进行晒田控蘖,提高成穗率,有效穗数控制在300~375万穗/hm2。 (2)拔节肥。水稻在拔节时由于幼穗开始分化,茎秆急速增长,使体内养分暂时不足,叶色落黄,此时可适当多施拔节肥,一般追施尿素150kg/hm2、氯化钾112.5kg/hm2,增施钾肥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促进粒多穗大,促进早熟,增强抗病性和抗倒伏。 (3)穗肥。合理施用穗肥可以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穗肥的施用时期一般在抽穗前15d施用较为适宜,目的是要在颖花退化严重的减数分裂期(出穗前12d左右)见到肥效。关于穗肥施用时期的判断:出穗前20d是倒数第二叶长出一半左右的时期,出穗前15d是倒数第二叶叶耳露出、倒二叶已展开、剑叶露尖的时候。 (4)粒肥。粒肥的施用时期应在齐穗期,追粒肥判断标准以孕穗期(出穗前5~10d)的叶色为准,当抽穗后的叶色比孕穗期淡时,才能施用粒肥。根据水稻长势可适当调整,长势好时可以不施,一般施尿素40kg/hm2左右。抽穗后虽然氮素吸收量减少,如果土壤供氮不足,会降低叶片的光合效率,适量追施穗肥和粒肥可有效防止根叶早衰。 3根外追肥 尿素是中性肥料,扩散性大,易被水稻吸收利用,特别适用于根外追肥。尿素做根外追肥的浓度以1.5%~2.0%为适宜。为补充水稻生育后期磷素不足,可喷施10%~20%的过磷酸钙或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寒地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贺伟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黑龙江绥棱 152204)关键词:寒地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北方寒地由于气候等条件的特殊性,要想种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必须有优良的栽培技术。 通过多年试验,我研究所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要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积温适宜的优质水稻品种。 2、培育壮秧 2.1选地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运苗方便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好、土质肥沃、无农药残留的地块。 2.2 做床 秋做床,建永久性30-50cm高台苗床地。选择好地块浅翻15cm耙平,在结冻前按采用的棚型确定好苗床的长、宽,打好埋桩的孔眼以备扣棚。 2.3 扣棚 在室外温度达到零上5℃以上时,扣上棚膜。 2.4 配制床土 选择合适的壮秧剂,将壮秧剂与足够的过筛细土(比例为1:100)充分搅拌制成营养土,把营养土均匀地散在苗床上,以备播种。 2.4 选种 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3天,进行风筛选,最后用比重1.13的盐水进行选种,选种后用清水冲洗有利发芽。 2.5 浸种消毒催芽 浸种消毒同时进行,用10%的施保克3000倍液浸种预防恶苗病,在15-20℃下浸种4-5天,每天上下翻动一次。浸好种子的标记: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种子催芽时,以高温30℃破肠,露白后种子堆温度控制在25℃,适温催芽,芽长控制在2mm时,把种子摊成薄层,温度降到自然温度,待播。

2.6 播种 室外温度达到5℃以上时,在4月15日左右开始播种,中苗播种量在每平方米芽种200-250g,秧期在30-35天。盐碱地区每平方米芽种在300g左右。在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但不能有积水,覆土后有返润现象,覆土厚度在0.7-1cm。 2.7 苗床除草 采用苗后除草,每平方米用10%千金乳油0.1ml加48%苯达松0.3ml兑适量水,在水稻1.5叶期,杂草2.5叶期喷雾。 2.8 秧田管理是培育壮秧的关键。生产中问题最多、最容易被农户忽视的就是秧田期间的管理。要想育出壮苗,必须管理好苗床温度、水分、酸度、肥力和消灭病虫害,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分为四个时期:a播种到出苗:5-7天,封闭管理注意保温、排水;b出苗期到一叶一心期:适宜温度为25-28℃,晴暖天在9-15时开棚通风;c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大约5—6天,温度要保证在20—25℃;d二叶一心到插秧前:温度控制在20℃,背风面棚膜打开,昼揭夜盖,最后全揭的逐步通风的办法。 3、本田整地施肥 在水耙前,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20m3,施入尿素100kg,二铵100kg,硫酸钾110kg。 4、插秧 4.1插秧时间; 当平均气温在13.5℃以上插秧为宜,低于13.5℃返青时间长。 4.2插秧密度; 寒地水稻有效分蘖期短,不能过于稀插,黑土区插秧行距30×13、30×16cm为主。碳酸盐土区25×(10—16)cm为主。 5、本田栽培管理 5.1追肥 追肥2—3次为宜,返青后到第6叶露尖期追尿素75kg,七月上旬或倒三叶生长期至剑叶露尖期追尿素30kg。施肥时注意根据水稻长相,过于繁茂、茎数过多、叶色比茎色浓、剑叶比倒二叶长时都不能追肥,以免贪青晚熟或引发病害。 5.2灌溉 插秧后1—2天保持水层为苗高的三分之二,分蘖期3cm浅水提温促分蘖,分蘖末期黑土区晒田控无效分蘖,碳酸盐土区10—13cm深水控无效分蘖,抽穗前10天为防御低温灌13—16cm深水,抽穗扬花期灌3—5cm浅水为宜,乳熟期干湿交替,黄熟中后期、9月初停

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1 水稻超高产水平的栽培规划 1.1 品种选择:龙粳14、该品种生育日数从出苗到成熟127d,需活动积温2250~2300℃。主茎11 片叶,秆强抗倒,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纹枯病,耐寒性强。每穗总粒数98粒,空秕率8.7%、千粒重26.7g。 1.2 主攻目标:目标产量以700kg/667m2为指标设计栽培方案。产量结构为:有效穗数为525株/m2。穗粒数98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7g,产量700kg/m2。 1.3 播种期,移栽期:根据我场历年气候条件和龙粳14的特征特性,保证9月10日前安全成熟,幼苗期35d,有效分蘖期35d,长穗期30d,结实期40d。确定播种期: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即4月12~15日;插秧期: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5月17~20日插秧。 1.4 基本苗数:依据叶龄模式,理论上3叶1心秧苗可发生0.5~1个分蘖,按移栽苗龄SH=3.5计,有50%基本苗己带1个蘖,龙粳14有效分蘖临界叶

位为8叶,3叶1心钵体穴播苗移栽到本田后分蘖不缺位,根据叶蘖同伸规律(n-3)可新增有效分蘖8个,平均每株总茎蘖数10个,成穗率85%以上,目标产量1.05kg/m2,收获田间损失率15%计算, 每平方米收获株数[1.05/0.85/26.7/(98×0.9)×10 =525穗 每平方米基本苗?担?525/0.85/10=61.76(株) 每平方米25穴计,每穴种子苗(基本苗数)61.76/25=2.5(颗),精确播种量3粒/穴。 1.5 合理施肥 采用地力差减法确定施肥量。 施N量=(目标产量-空白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肥料中的养分含量×N肥当季利用率 参照“3414”试验的空白产量390.93kg/667m2计水稻全生育总施N 量;按16.73(kg)/667/m2 ;按N∶p∶k=2∶1∶1计,水稻全生育期总施K量 8kg/667/m2,水稻全生育期总施肥P量10.4kg/667/m2。施肥方法:N肥?s基肥?s蘖肥?s穗肥?s粒肥=5∶2∶2∶1;钾肥?s基肥?s穗肥?s粒肥=6∶3∶1;P肥100%做基肥深施。 2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实施

水稻高产施肥技术

水稻高产施肥技术,水稻施肥要点 一、本田施肥 1.本田施肥每公顷施3.75~4.5万千克农家肥为宜,施入15~18厘米土层中。使用化学肥料做基肥时将40%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一起结合翻地或耙堆施入稻田中,但在漏水田应以60%的钾肥做基肥,40%在拔节前做追肥,尿素施用量每公顷105~185千克,以深施为宜。 2.本田追肥水稻追施氮肥的原则是“蘖肥足、穗肥稳、粒肥轻”。 ①巧施穗肥:水稻孕穗期是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穗肥可促进颖花数量增多和防止颖花退化。因此,穗肥又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有促进颖花分化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一是会引起基部节间加长,容易倒伏;二是对生育期短的品种还会促进后期无效分蘖。促花肥有减少颖花退化,提高粒重的作用。所以,穗肥要巧施,要看苗施肥。在土壤比较肥沃,基肥足,长势旺拔节黄后立即转绿的情况下,可不施穗肥,在拔节黄后叶色不转绿时,可在穗分化后的酌施穗肥。穗肥用量不易过大,正常情况下,每公顷可施硫酸铵52.2~150千克。 ②巧施粒肥:粒肥具有提高结实率、千粒重的作用,施用原则是早施、少施。每公顷施硫酸铵75~105千克为宜,也可采用每公顷用尿素15千克,加磷酸二氢钾3千克,兑水750~90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③锌肥的施用:水稻移栽后20天左右,新叶中筋失绿变白,基部老叶产生褐色斑点,根系细弱,生长迟缓等均为缺锌症状,可追施硫酸锌。每公顷用硫酸锌1.5千克左右,均匀撒施在田里。 二、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1.底肥应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磷钾肥。目前仍有少数农民单一施用氮肥不重视磷、钾肥的施用。施用氮肥过多,促成水稻贪青旺长,是加重稻瘟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选择适宜的追肥时期。应在水稻完全返青产生新根群之后追第一次氮肥。每次追肥数量不可过大,间隔时间要适时而定。 3.不可过早过急过量追施氮肥。一是会产生肥害,二是使氮、磷、钾比例失调;三是会诱使稻瘟病加重发生。 4.沙土地露水田,底肥数量应适当减少,可以在追肥时实行氮磷钾配比追施,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流失。 水稻施肥要点 水稻在大田生长过程中,有三个需肥的重要时期:返青期、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因此大田施肥应该注重施基肥、分蘖肥和穗肥。应施足基肥,并注意早追肥。营养生长期间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44.5%,生殖生长期间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51%~56%,根据这些特点,水稻的施肥,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着重追肥。 水稻大田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移栽时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尿素20—25公斤,

简述寒地水稻的施肥技术

40农业科学 1.寒地水稻施肥的重要性 水稻具有喜肥的特性,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要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而由于多年种植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流失,使土壤无法充分满足水稻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必须靠施肥进行有效地补充,以此提高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为水稻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满足水稻生长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要。而且,通过科学施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得到增强,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水稻的需肥特性 水稻在生长发育中,必需的营养元素种类大约有16种,但主要的是氮、磷、钾元素。由于种植区域、水稻品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施肥水平等的区别,在水稻的生长中,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在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内,充足的氮肥营养会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并为生殖生长期储备营养。氮肥的施用有利于促进早分蘖及壮苗的形成,使单位面积内稻穗的数量得到增加。在生殖生长期内,通过碳素营养的提供,可以促进水稻生殖器官的快速形成和开花结果,使水稻穗大、粒多且饱满。水稻对氮磷钾三元素的吸收原则为,分蘖期吸收养分较少,但早稻的吸收率要高一些,因此早稻应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水稻在幼穗分化至抽穗期,养分的需求比较旺盛。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几乎占全部施肥量的50%左右。寒地水稻由于生育期较长,氮磷钾三元素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的两个时期内是需肥的最高期。因此,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该按照其营养规律,为水稻提供充分的营养需求。 3.寒地水稻施肥技术 在寒地水稻施肥中,由于各地区在水稻种植品种、栽植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肥水保持能力、肥料品种的选择、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的掌握等方面有所不同,严格来说没有统一的施肥技术标准,因此在施肥时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施肥技术。具体施肥技术如下: 3.1基肥要施足 寒地水稻的基肥是结合整地施入的肥料,基肥的施用原则是: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的氮、 磷、钾三元素”。 一定要将基肥一次性施足,保证足够的有机肥数量。虽然有机肥分解速度较慢,但由于其肥效期长,养分含量齐全,因此,应大力提倡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但由于有机肥养分释放较慢,可用速效氮肥和磷肥及钾肥配合施用,可有效促进水稻秧苗的早发育、快生长。 在施用基肥时,要掌握好用量标准。但由于所在区域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种植品种及移栽秧龄不同,施肥数量要随之进行调整。肥力低的土壤,要适当增加基肥的施用量,反之应适量减少。黏性土、且土层深厚的土壤,具有较强蓄肥能力,可适当增加用肥量。如果是沙性土、土壤相对浅薄,蓄肥力不足,应适当减少施肥量。如果是生育期 长的水稻品种,且移栽时秧龄较小,要增加施肥量,如果是生育期短的水稻品种,而且移栽秧龄较大,就要减少施肥量。总之土壤肥力大的可少施基肥,贫瘠的土壤要多施基肥。 3.2蘖肥要早施 由于寒地水稻生育期比较短,为使水稻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快速分蘖,要提早施用分蘖肥。但应适当控制分蘖肥的施用量,在氮肥施用量增多的情况下,如分蘖肥过量施用,易导致无效分蘖增多、叶片过于繁茂,从而影响光照和通风,有可能会推迟出穗期,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分蘖肥的施用量应不超过尿素总施用量的35%。可采用配方施肥法,如果经过对 简述寒地水稻的施肥技术 丛树春 张 成 (集贤县太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黑龙江 集贤 155911) 摘 要:在寒地水稻栽培的实践中,施肥是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水稻需要大量的肥料养分才能健康生长,获得高产。 因此,施对肥、巧施肥、充分发挥肥效,是寒地水稻施肥管理中需要把握好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寒地水稻施肥技术进行简单的叙述。 关键词:寒地水稻;施肥;技术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19-0040 (下转第117页) ·4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