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

1.《获虎之夜》

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黄大傻愤而自戕。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2.《名优之死》

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3.《乱钟》

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这是一部群众剧,作者通过青年学生们思想认识的一步步提高,巧妙地从侧面表现反动当局的投降主义和全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尖锐对立。作家以澎湃的气势、炽烈的热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提出了“与广大工人、农民和市民们联合起来武装自救”的口号,这是田汉创作新阶段的特色。由于作家迅速及时地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斗争意志,《乱钟》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4.《回春之曲》

3幕话剧《回春之曲》写于1934年底,1935年1月上海舞台协会首演。剧中塑造了爱国青年高维汉和梅娘的动人形象。原在南洋教书的高维汉,在“九·一八事变”后告别热恋的华侨学生梅娘,回国投入抗日战争。他在上海“一·二八”战役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梅娘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回国参加了救护工作。剧本把青年忠贞的爱情和民族解放的崇高爱国之情结合起来,把主人公悲欢离合的遭遇和群众斗争的热烈场面结合起来,开拓了新的境界。剧本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描写都比较单纯,但作者擅长抒写感情场面、设置情境,使爱国之情和纯洁的爱

情分外激动人心。

5.《丽人行》

多幕剧《丽人行》写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剧本写女工刘金妹遭受日本兵的侮辱,加上工厂倒闭,家庭生活无着,被迫沦落,几乎被逼到了绝路。她的遭遇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苦难。知识妇女梁若英既向往革命、有一定的正义感,又经不住痛苦的折磨,软弱苟安。她离开从事革命的丈夫章玉良后,与银行家王仲原同居,直至被王遗弃才逐步觉醒。新女性李新群不仅有革命者的勇敢、机智,还以深切同情帮助女工刘金妹,引导梁若英。生活现实又使得3个女性走到了一起,迎接斗争,争取抗战胜利的到来。剧本虽是写抗战时期的上海,而实际反映的是美帝国主义的暴行和国民党特务统治的黑暗。作者将3

个女性的命运有机地交织起来,借此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惨胜”之后的社会现实。《丽人行》在艺术结构上吸收戏曲、电影的手法,以前后连贯的21场的形式,使得时空转换有很大的自由,借以反映丰富复杂的情节内容。1947年3月由演剧九队首演此剧于无锡,朱琳饰梁若英,于因饰李新群,田野饰刘金妹,江俊饰章玉良,刁光覃饰王仲原,赵元担任报告员。

6.《关汉卿》

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田汉写作了12场话剧《关汉卿》,全剧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战斗的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抗拒恶奴凌辱,被赃官诬陷处斩。关汉卿激于义愤,在歌伎朱帘秀等人的支持下写成了悲剧《窦娥冤》。权贵阿合马看出了关汉卿借戏剧鞭答时政的意图,强令修改剧本,否则不许上演。关汉卿宁折不弯,拒绝修改。朱帘秀深明大义,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承担了演出的责任。剧本还写了嫉恶如仇的赛帘秀,诙谐风趣而又爱憎分明的王和卿,仗义而刚烈的王著等人物来映衬主要人物,也写了狠毒卑鄙的郝祯和投机取巧的无耻文人叶和甫来作为对照。现存历史文献中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资料极少,田汉全面分析了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通过研究作品的思想感情来把握关汉卿的思想性格,从而写出了他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关系,写出了他憎恶黑暗、蔑视权势,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剧本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又切合于历史真实,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背景上表现了关汉卿的戏剧艺术活动,写出了他最可贵的斗争品格。关汉卿的艺术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进步文人的斗争传统,也融注了田汉一生为我国戏剧事业奋斗的生活体验。剧本体现了田汉创作的一贯特色:丰富的想象、炽热的诗情,执着的历史正义感。全剧结构完整,描写细密,语言精炼,被公认为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关汉卿》于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导演欧阳山尊等,刁光覃饰关汉卿,舒绣文饰朱帘秀。

7.《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写于1960年,目的是通过歌颂历史上的民族友好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中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公元7世纪,吐蕃英主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求婚,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和亲政策,决定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松赞干布。在吐蕃内部,松赞干布和请亲使禄东赞主和联姻,大臣俄梅勒赞和恭顿则主战抗婚。全剧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开。从长安出发,文成公主一行战胜路途的艰难苦寒,

战胜了恭顿等人的阴谋破坏,最后,唐蕃和好,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终成大婚。文成公主精通文史,兼擅武艺,有“利乐边民”的抱负,同时她又是生长于宫廷缺乏历练的年轻女子,对复杂的矛盾缺乏应付的经验,对离去的义母和故土充满了依恋的心情。剧本以生动的细节写出了文成公主性格成熟发展的过程,也充分表达了汉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谋求民族和好的精神。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决意和唐朝联姻,他不为佞臣所惑,冷静持重,终于查明了真相,取得了胜利。这是戏剧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兄弟民族领袖形象。剧本富于传奇色彩,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刻画人物性格。该剧于1960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导演金山,吴雪饰松赞干布,郑振瑶饰文成公主。由于思想上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文成公主》和《关汉卿》被人们称为田汉晚年艺术创作的双璧。田汉一贯重视传统戏曲艺术的历史成就和社会作用。

8.改编《白蛇传》

1943年,田汉曾将传统神话剧《白蛇传》改编为25场京剧《金钵记》;1958

年再度修改剧本,恢复原剧名《白蛇传》,突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主题,发展了故事的神话色彩,唱词流畅优美,达到了新的境界。

9.《谢瑶环》

1961年,根据碗碗腔《女巡按》剧本改编的京剧《谢瑶环》,描写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谢瑶环奉命乔装巡抚江南,与地方豪强及他们依恃的权奸来俊臣、武三思作坚决斗争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疾苦与抗争,这一历史悲剧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和话剧《关汉卿》相一致,是田汉戏剧创作的绝笔。

【田汉主要著作书目】

蔷薇之路(日记)1922年5月,上海,泰东图书局

咖啡店之夜(戏剧集)1924年12月,中华书局

翠艳亲王(无声电影剧本)1925年,光华书局

银色的梦(随笔)1928年,中华书局

续银色的梦(随笔)1928年,中华书局

南国的戏剧(论文集)1929年7月,上海,萌芽书店

爱尔兰近代剧概论(论著)1929年7月,上海,东南书店

田汉戏剧集1934年,现代书局

回春之曲(剧集)1935年5月,普通书店

田汉选集(戏剧诗歌集)1936年,万象书店

田汉散文集1936年8月,上海,今代书店

田汉剧作选1936年10月,上海,仿古书店

黎明之前(剧集)1937年3月,北新书局

抗战与戏剧(论文集)1937年月日2月,长沙商务印书馆

岳飞(四十四场新平剧)1940年,桂林白虹书店

田汉代表作(戏剧散文诗歌集)1941年,三通书局

秋声赋(五幕话剧)1944年1月,桂林文人出版社

田汉选集(戏剧诗歌集)1947年9月,中央书店

白蛇传(十五集京剧)1955年,作家出版社

田汉剧作选1955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名优之死(三幕话剧)1957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西厢记(六场京剧)1959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关汉卿(十三场话剧)1959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月光曲(剧集)1959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田汉选集(戏剧集)1959年月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田汉戏曲选(二卷本)1981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田汉文集(16卷本)198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1928年,田汉主编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9年冬开始,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此外他还创作了由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这个时期是田汉政治热情和艺术才能全面发展的时期,他对左翼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领导和推动作用。

抗战胜利后,田汉于1946年春回到上海,投入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写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等戏剧和电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汉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还写出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作品

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创作了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

田汉作品

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田汉先生生平戏剧作品有:《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 州夜话》、《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 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复活》、《阿必西 尼亚母亲》、《女记者》、《土桥之战》、《阿Q正传》、《卢沟桥》、《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秋声赋》、《黄金时代》,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西厢记》等等。 具体作品如下: 田汉剧本创作 剧集剧本 电影剧本黎明之前自主构思剧本同名小说改 编剧本 咖啡店之一夜最后的胜利卢沟桥卡门艳翠亲王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秋声赋不拿枪的敌人田汉戏曲集到民间去回春之曲丽人行扬子江的暴风雨复活断笛余音田汉选集名优之死关汉卿阿Q正传湖边春梦月光曲文成公主胜利进行曲 再会吧,香港(又名:风雨归舟),与洪深、夏衍合著风云儿女田汉戏曲作品 京剧新歌剧戏曲合集 新雁门关金钵记江汉渔歌田汉戏曲集 武松与潘金莲情探新平剧田汉戏曲选 白蛇传西厢记岳飞 谢瑶环 田汉其余作品 理论集书信集散文集回忆录 文学概论抗战与戏剧三叶草田汉散文集影事追怀录 爱尔兰近代剧概 文艺论集日记合集银色的梦南国社史略 论 南国的戏剧田汉论创作蔷薇之路续银色的梦

中国经典戏剧赏析论文

中国经典戏剧赏析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张顺胤 学号:2011022220 日期:2013年5月28日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象。 中文戏剧一词的字源来自于“南戏北剧”的合称,戏指的是戏文,剧指的是杂剧,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国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政局与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艺术,将两者合称则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用法。 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一词将近的词汇囊括的范围不一,例如在印度文中的lila一词除了是戏剧之外,也包含舞蹈、运动竞赛等意义。但是几乎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相关的词汇,几乎具备与“游戏”类似的意义,例如在英文中将一部剧作称为是play(通常指有剧本有对白的戏剧)。中文中“戏剧”的“戏”,也带有“游戏”的意义。 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文化,包括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及中国的戏曲。 戏剧是中国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在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

田汉先生作品介绍

田汉先生作品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29年冬开始,田汉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向无产阶级转向。6月,南国社继艺术剧社之后被反动派查封。为了进一步加强左翼剧人的团结,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是发起、组织者之一。1932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剧联”的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这期间,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此外他还创作了由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这个时期是田汉政治热情和艺术才能全面发展的时期,他对左翼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领导和推动作用。 1935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和上海文委被破坏,田汉与阳翰笙、杜国庠等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被软禁于南京。同年秋,华北事件发生,田汉与应云卫、马彦祥组织中国舞台协会。12月,邀集上海、北平、天津等地演员,在南京举行了为期18天的公演,演出了田汉创作的《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期间曾拒绝国民党政府参与其事和给予经济补助。翌年,改编并演出了6幕话剧《复活》,创作了独幕话剧《阿必西尼亚母亲》、《女记者》和戏曲剧本《土桥之战》。1937年春,据鲁迅小说改编5幕话剧《阿

选修课《戏剧鉴赏》论文

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透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 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戏剧中,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戏剧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

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都说,人生就像一场独一无二的戏剧,从出生到生命殁乎,就像在舞台上的倾情独舞一样,扮演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时期的角色。故,人生就如同一场戏,演好了换取的是喝彩、掌声以及声名显赫,演不好,则观众稀少,场面冷落。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形的舞台中,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就如同表演一般,演员的戏份很多时候在于你的争取,争取了,或许就此刻辉煌。舞台上的主角配角何尝不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呢!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概就如此。戏剧是用来品的,或许它没有像电影那般跌宕起伏,没有像偶像剧那般唯美梦幻。但,我确定的是,它不像电影那样商业化,更不像偶像剧那样仿佛水面上的泡沫那般不堪一击。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多种的形式。它生动形象,避实就虚,很好的将人生搬到了舞台上,让人若有所思。

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论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 摘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着名的浪漫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恋人忠于自已的爱情和誓言。他们为了爱情,不顾残酷的现实,最后双双殉情。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批判了封建道德观念,弘扬了人文主义的理想,表现了主人公追求爱情幸福和个人自由的理念。通过分析探讨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封建制度和人文主义思想萌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悲剧产生的一个重点,而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是悲剧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爱情悲剧;社会背景;人物性格;人文主义 一、作品简介 《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是莎士比亚(1564—1616)早期创作的着名悲剧。它诗意盎然,热情充沛,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喜剧氛围。其艺术风格与作家早期创作的大多数喜剧相一致,被人们称为抒情悲剧。 悲剧的冲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与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和对立,它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故事的发生地维洛那城实际上是英国16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鼎盛时期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一方面以亲王为代表,象征了王权统一的力量,它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另一方面是贵族蒙太古家族和凯布莱特家族世代的积仇结怨,它代表着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相互争夺的封建集团的势力。但时代在前进,这两大世仇的新一代人竟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彼此相爱,于是家族的怨仇与个人爱情之间便形成了尖锐、巨大的戏剧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无视于家族的仇怨,他们轻蔑地觉得,妨碍他们结合的只是枉具虚名的姓氏。真正的爱情,使他们变得勇敢而无畏,他们背着父母到劳伦斯神父的寺院里秘密成婚,最后他们为了反抗封建家族势力和封建的包办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谱写了一曲最为悲壮动人的爱情颂歌。戏剧的结尾,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终于因为这对情人的死而抛开

田汉戏剧文本主题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田汉戏剧文本主题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摘要:从现代主义的特征入手探究田汉戏剧文本主题中的现代主义倾向,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探讨她笔下人物悲剧的缘由,现代主义作品的价值,更进一步理解戏剧的内涵。 关键词:田汉;戏剧;主题;现代主义 I207.3 排斥物质文明是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现代主义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思考世界与人类的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反对人们因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富裕,满足自我的虚荣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是由每一个人所的组成的,同时人又不能摆脱社会独立存在于任何一个空间,人和社会永远处在一个统一体当中。但这并不代表说人和社会一直以来都是和谐共处的状态,相反地,人和社会常常处在某种不和谐的状态之中。当人与社会的不和谐积攒到不可忍受的地步时,人必然要起来反抗社会。在中国过去的几千年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占据着统治的地位,中国的农民都是个体生产者,吃饱穿暖,手头富裕是他们的理想。当他们在追求理想时,往往过分强调物质,忽视了人们内心的需求,导致个体情难以被满足而感到内心的痛

苦。在田汉戏剧《获虎之夜》、《湖上的悲剧》等戏剧作品中均体现了这样的主题。 1924年1月发表在《南国半月刊》第二期的《获虎之夜》讲述了在辛亥革命后的一年冬天,长沙东乡仙姑岭边的一个乡山猎户魏福生家中发生的故事。魏家是富农,只有独生女莲姑。莲姑从小和表哥黄大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都很喜欢对方。不料黄大傻家生了变故,父母先后故去,家中遇到了火灾,房屋全部毁于一旦,仅有的几亩地也被卖光还债了。黄大傻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但却不愿意离家去学一门手艺,因为他思念表妹,不愿离开莲姑所居住的地方,于是他选择了住在庙里戏台下,过着讨饭的生活。原本富农魏福生看到两人情投意合,曾亲口许婚,可是看到黄家如今家道中落,一贫如洗,立刻反悔,坚决不同意莲姑和黄大傻继续来往,并为女儿找到了门当户对的地主陈家,把女儿许配给了陈家三少爷。莲姑在父亲的再三逼迫之下,应允了这门婚事。黄大傻听说了此事,伤心欲绝,夜不能寐。因为莲姑被父亲关在家中,不能出门,所以他每晚到她家附近的山上遥望着莲姑房间的灯光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不料有一天在山上不小心中了魏家埋伏在山上打虎的抬枪,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当他被抬到了魏家,看到了日夜思念的恋人,二人含情脉脉互诉衷肠。莲姑看到黄大傻为了自己受??,生命危在旦夕,便执意要求看护他一晚上。父亲坚决不同意,强行拆

西方经典戏剧赏析期末论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观后感 机械工程学院机自0907 0401090711 刘洋 借着《西方经典戏剧赏析》这门课,我再一次欣赏到了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经典戏剧。虽然我是一名工科学生,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也是早已耳熟能详。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次欣赏都会有不同的震撼感受。,“我猜中了这个故事的开始我将上帝赋予我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你。但我却没能料到这个故事的结局。”诗一般的语言,优雅的贵族式对话,洋溢着人文的浪漫的基调,本该明媚的故事却有着凄美的结局。一个是心地善良的美男子,一个是纯洁如玉的好佳人,偏偏生长积怨深重的两大家族里。朱丽叶的父母要求她和泰保尔罗结婚,她不愿意和他结婚,便向劳伦斯教士要来了灵药,这种灵药可以让人伪装一天的假死。朱丽叶假死了以后,匆匆赶到的罗密欧以为朱丽叶真死了,悲痛地服毒自尽了。朱丽叶醒来了以后,发现罗密欧死了,于是殉情随爱人而去。罗密欧与朱丽叶死了,但他们的死却成了两家化解仇恨的纽带。 “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生下了一对不幸的恋人”在一首概括性的开场诗后,这部流传了几百年的著名爱情悲剧拉开了帷幕。 凯普莱特家族与蒙太玖家族是世仇,正如剧本里所描写的,他们一见面就会打起来,势不两立的两个家族的儿女却成了一对苦恋情人,这是不是上帝造化弄人?“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罗密欧这样形容朱丽叶。舞会当晚,在月夜的花园里,浪漫的薄纱般的白色月光下,一对情人互诉衷肠,到这儿全局本到了中间部分,正在向高潮推进,他们秘密地结婚,似乎是喜剧的路线却来了个大转弯。谁也不会想到,在他们成婚几小时后,罗密欧因为朱丽叶的表哥杀死了朋友而把他杀了。他被放逐了,朱丽叶悲痛万分,因为她的表哥,因为她的丈夫。祸不单行,准备把“童贞献给死亡”的她又被父母自作主张地许配给了伯爵。那天晚上,罗密欧偷偷爬到朱丽叶房里。似乎是他对她的告别,他得在天亮时离开。不光是男女主角,就是我这个读者,也不希望黎明的到来,希望代表黑夜的夜莺永远唱出婉转的曲调,赶走代表黎明的云雀。 我特别喜欢朱丽叶服安眠药前以及罗密欧在她墓中服毒自杀之前的那大段

田汉关汉卿

田汉关汉卿 《剧本》1958年第5期 作者简介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剧作家、诗人。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原名寿昌。少年时期,田汉就受到进步诗人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思想。1916年,受到舅父易象资助,东渡日本,在东京高等师范就读,并加入李大钊主办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进行诗歌创作。1920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蔽》、《咖啡店之一夜》。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职期间创作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这时期,田汉不仅从事文艺创作,还积极参加政治运动,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个人执行委员之一。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投奔无产阶级。193 2年田汉参加中国共产党,担任一些重要职务。这时期,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回春之曲》等作品,同时,又进入电影界进行艺术活动,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进步电影文学剧本。又创作了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抗日战争期间,田汉除了大量的社会活动外,仍继续进行创作。抗战胜利后,他又写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梦》等戏剧和电影剧本。新中国成立后,田汉担任国家文化部门重要领导职务,为繁荣和壮大戏剧队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还创作了话剧《关汉卿》和《文成公主》。这两部剧作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内容概要《关汉卿》,多场次话剧。元代大都,传来呜呜的号筒声,一列行刑的队伍穿过大街。一个蒙受不白之冤的年轻女子就这样被押赴刑场。许多善良的人们慨叹这位女子的悲惨命运。临街酒馆里的刘大娘向关汉卿讲述了女犯朱小兰的不幸遭遇以及她的悲惨身世。朱小兰的悲剧激起了关汉卿对这个弱女子的无限同情之心和对官府衙门草营人命的无比愤慨。富有强烈正义感的关汉卿要拿起笔,把朱小兰的悲剧写出来,让人们看清社会的腐败,为百姓们伸冤。他决定以朱小兰的遭遇为素材,进行创作。杂剧名角朱帘秀本是良家女子,因在元人的欺压下,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最后落入烟花巷,成为远近闻名的歌伎,她不仅演技高超,并且又以刚正不阿、豪爽侠义而闻名,深受戏剧界同行的赞誉和敬重。她和关汉卿交情很深,听说关汉卿要为朱小兰鸣不平、十分赞赏他的勇气,鼓励他一定要创作成功,并表示只要他敢写她就敢演。她的徒弟赛帘秀等人闻讯关汉卿创作抨击时弊、为百姓伸冤的好戏,都十分振奋,纷纷表示坚决参加演出。朋友和同行们的支持与鼓舞,给了关汉卿的创作以极大的信心,立即投入紧张的创作中去。他夜以继日,伏案疾书,把对朱小兰的同情和对黑暗政府的恨全部集于笔端,终于完成了一部震天动地的举世佳作《窦娥冤》。他的朋友王显之闻讯赶来,俩人共同把剧本又润色、修改了一遍。这样,一部语言生动、情节感人、内容深刻的《窦娥冤》诞生了。戏剧界的朋友们被关汉卿大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可是,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竭力阻挠,大加干涉。叶和甫听说关汉卿居然写出一部冒犯政府、替百姓伸冤呐喊的剧本,急忙来到关汉卿的家,假惺惺地劝他千万不能冒这么大的风险创作,应该多写烟花粉黛

外国戏剧赏析论文

《朱丽小姐》——戏剧赏析 13150109 王芷芊在外国戏剧赏析的最后两节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和讲解了《朱丽小姐》这部戏剧,使我深有感触,看似浮夸浅显的剧情中竟展现了阶级与阶级间的角逐,揭露出了人性之中的矛盾性和荒谬性。更让我对戏剧这门艺术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下面我就以要素为线索简单赏析一下这部作品。 *剧本概要:独幕悲剧。1888年首演。主人公朱丽小姐性格怪僻,未婚夫忍无可忍,婚约告吹。仲夏夜,她找名叫让的男仆跳舞,让出身低贱,对朱丽小姐艳羡已久,便乘机求爱,说为了得到小姐垂爱,宁愿一死。朱丽小姐大为感动,便顺从地委身于让,并合谋私奔。朱丽偷了父亲的钱做盘费,被厨娘发现,这时门铃大响,她的父亲、体面的伯爵大人回来了。她不想让自己和父亲身败名裂,求让出主意,让递给她一把剃刀,让她自杀。朱丽镇定下来,持刀开门走了出去。 *人物形象:从整体剧情不难总结出朱丽是一个可怜的,受到自己父亲母亲双重胁迫而成长的贵族小姐。她其实并不从自己的理智上反对婚姻。只是缘由母亲的教育和影响而习惯性“厌恶男性”,企图站到性别较量的上风去,实际上她又有着生理的欲求和对爱情的单纯幻想,不能摆脱女性相信爱情的软弱本性。从大的背景环境和生理特征来讲,十九世纪瑞典庄园的贵族小姐朱丽,这天正处在特殊的生理时期,有着强烈的生理欲望和冲动,从而开始勾引仆人让。两人在新的话题下,朱丽的女性属性显露出来,在两人进一步的身体关系之后,她开始一再的寻求让对自己爱的承诺。在让的劝说与诱导下,朱丽在绝望中挣扎,寻求出路。最终,朱丽在男性的命令下走向死亡。朱丽虽然企图打破男人对女人的奴役关系,却受制于自己女性的属性,极易受到情感的奴役,在感情上具有软弱性。因此在面对让的“甜言蜜语”时,就同意了引诱,并一再的对爱情持有幻想。然而她也很难脱离自己贵族的身份和本质属性,受累于名声和家族荣誉而不敢真正的出走。所以说朱丽小姐并非是简单的寻求女性解放的化身,而是具有极强特殊性和矛盾性的人物形象,她是纠结在情欲与理智之中、父亲和母亲的教育当中、内心欲望和社会、身份的桎梏之中,并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人物。 *扩充:自然主义的艺术特征;(一)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想象,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二)注重群体写照,追求人物气质和心理,逐渐忽略典型塑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三)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去反映现实;(四)将社会现象拟人化,这是物对人的初步异化的描写,显得生动形象。

关于田汉早期戏剧创作的艺术风格

关于田汉早期戏剧创作的艺术风格 摘要:田汉是我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近百部戏剧,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戏剧。他早期的戏剧创作是整个创作中艺术成就最大的,也是争议最多的阶段。本文主要从感伤抒情性、音乐性两个方面探讨田汉早期戏剧创作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田汉早期戏剧艺术风格音乐性感伤抒情性 田汉一生创作了近百部戏剧,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和拓展了中国戏剧,在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不可替代。田汉最早的作品是1912年由京戏《三娘教子》改编过来的戏剧习作《新教子》。他真正进行戏剧创作并形成田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早期创作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的。笔者所探讨的早期是1920——1930年,主要创作包括《梵峨琳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颤栗》、《获虎之夜》、《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古潭的声音》等。这个时期田汉的作品多表现出浓郁的感伤情调和音乐性,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14729839.html, 形成了田汉戏剧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感伤抒情性 感伤抒情性是田汉早期戏剧创作中的重要现象,也是研究田汉早期戏剧创作不可忽视的一环。田汉自己曾说过:说我是感伤也好,但这一种心情既是我曾经一时住过的世界,我不能更好的找出当时那一世界的表现。[1]不认清这点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田汉戏剧中的感伤情调。田汉剧作中的艺术家追求理想与艺术,当遭到现实的压迫时自然生出感伤情绪,这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而是对现实的反抗方式。 田汉早期戏剧创作中的感伤情调主要是通过孤独的感伤和迷茫的感伤体现出来的。其早期戏剧中作者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普遍存在对人生孤独、寂寞的体验。《获虎之夜》中的黄大傻:一个没有爹娘没有兄弟没有亲戚朋友的孩子,白天里还不怎么样,到了晚上独自一个人睡在庙前的戏台低下,真是凄凉的可怕呀。[2]田汉的作品中总是传达着孤独感,由孤独引起的感伤是田汉对生命的深层体验。《咖啡店之一夜》中的林泽奇,为了减轻年迈父亲的负担,他接受了父亲安排的包办婚姻,娶了父亲债主的女儿,丧失了自由恋爱的权利。剧作中的林泽奇不能为了自己的爱情抛弃父亲,又不愿为了还债接受包办的婚姻。林泽奇在两难的夹缝中感受着无法言说的孤独,产生无尽的感伤。这种感伤是由孤独引起的,表现了新旧交替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世俗的反抗,也是他们对情感做出的积极思考。这里的感伤不是因为穷苦、战乱引起的,而是由世俗引起的,给人带来宿命的孤独感。另外,田汉早期戏剧中的感伤情调还表现出迷茫性。田汉剧作中的艺术家锲而不舍的追求艺术,用艺术来改良社会。但是现实中的艺术常遭人歧视,艺术家产生迷茫的感伤情绪。《名优之死》中的刘振声是京剧名演员,他崇尚艺术,在他眼中艺术比生命还重要。他一生的精力都致力于京剧艺术,唯一的愿望就是培养一两个实心的徒弟。但他的徒弟刘凤仙没有经受住恶势力的引诱,步入物欲和肉欲的陷阱。这对刘振声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他看不到艺术的出路何在,产生迷茫的感伤。 田汉早期戏剧创作抒情氛围浓厚,更好地烘托了感伤风格。首先,他通过意境表现情感与自然的交融。《湖上的悲剧》用漆黑的夜景表现出杨梦梅、白薇的生离死别,让人自然地产生感伤情绪。其次,通过传统戏曲中的意象表情达意。田汉戏剧中常用“夜”意象来写现实生活的黑暗和个人情感的苦闷。《古潭的声音》中美瑛,在一个月色迷离的夜晚投入了映着树影、沉着月色的古潭。这迷离的夜令古潭难以捉摸,让漂泊者困惑、伤感。《获虎之夜》中的黄大傻与莲姑的爱情悲剧就是在黑夜中上演的。再次,为营造作品的抒情性,田汉还结合演员气质安排角色,使演员深入体会剧中人物情感进而传达给观众。《南归》中让具有流浪经历的、带有忧郁气质的陈凝秋演流浪诗人,因为有着相同的生活情感经历,容易入剧,增强剧场效果。 田汉早期的戏剧创作借助多种手段烘托出感伤的氛围,将感伤情绪传达给读者,引起情

戏剧鉴赏的心得

戏剧的社会功能探析 )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它是以演员艺术为中心同时又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的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汉代的角抵戏、晋时的参军戏、北齐的踏摇娘、唐朝的滑稽戏。一直到宋元杂剧,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才基本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剧博采众家之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经过长期的酝酿.我国的戏剧最终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倍受民众青睐,甚至不胫而走,享誉海外.可谓成绩斐然。其中不乏有社会历史的偶然因素推波助澜,但主要还是因为戏剧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其丰富多彩、广泛深刻的功能方面。戏剧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形象生动、避实就虚的艺术形式.而且体现在它社会关照、理性思考的具体内容。 戏剧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动、雅俗共赏;其次在于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张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 一、娱乐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是促使广大观众走进剧场或戏院的根本动因。因为戏剧是一种最终以舞台呈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的艺术。它的直观性极强,接受者的层次又极为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并不高,因此.我们戏剧的娱乐大门要比其它艺术门类敞开得更大一些。这是从外部因素,也就是观众对戏剧的接受方面来考虑戏剧的娱乐功能。进一步从内部因素,也就是戏剧自身来说,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从最初的傩舞娱神,到之后的角抵戏、参军戏、滑稽戏等,逐渐地由娱神为主转变为以娱人为主,在此过程中,戏剧的娱乐功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只是娱乐的对象由神变为人。人逐渐成为戏剧艺术的欣赏主体和接受主体。因此,戏剧就更多地考虑人们的娱乐因素,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使人们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欢娱。 二、教化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但决不能认为它是戏剧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功能。戏剧的娱乐功能只是把观众引入更高接受层面的必要途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优秀的戏剧,内容往往以情至圣,以真至诚,从而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孟子云:“仁言不如仁声人人深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看一台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戏,比听一场报告受的教育还要大。戏剧的教化功能,就内容而言,体现在其张扬社会理性,描写人间至情,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主题,主

田汉先生简介与作品

田汉先生简介与作品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29年冬开始,田汉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向无产阶级转向。6月,南国社继艺术剧社之后被反动派查封。为了进一步加强左翼剧人的团结,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是发起、组织者之一。1932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剧联”的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这期间,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

戏曲鉴赏论文

论京剧《智取威虎山》和昆曲《牡丹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点 京剧《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历经千锤百炼的戏剧经典作品,是至今久演不衰的当家剧目。其中光彩照人的孤胆英雄杨子荣历经几代人传颂,鲜活的英雄形象久驻人们心底。伴随着一连串铿锵有力的“长锤”,引出了气势如虹地前奏。乐曲明快清晰,时而轻重有序,时而缓急有致,裹挟着一段悠扬雄浑的号声,奏出该剧的主旋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变奏曲。随后惟妙惟肖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伴奏乐如波斓起伏,层层推进,为英雄出场作足铺垫。“二黄导板”“穿林海”一出口犹如异峰凸起,先声夺人。“跨雪原”尽显含蓄深沉,“气冲”二字不失委婉细腻。此时观众在聆听演唱时或通过荧屏的展现,或通过镜头的摇曳欣赏到茫茫雪原、密密的林海那壮观的北国风光,衬托出英雄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霄汉”则唱得响遏行云,始终在高八度音域里延展,以京剧中特有的“擞音”演唱得干净利落而不拖泥带水,展现杨子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英雄情结。每每唱到此处,演员淋漓尽致地发挥必定得到观众的“满堂彩”和雷鸣般的掌声。“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围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誓把坐山雕,埋葬在山涧,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教它”,这速度极快的68个字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清脆入耳,字字铿锵有力,传递着英雄人物内心激荡的情绪,听来动人心弦。“地覆天翻!”则唱散,节拍自由地拖长,起伏跌宕一气呵成而达到高潮,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英雄的壮志情怀。这段从童祥苓那慷慨激昂、高低自如的首唱到几十年后流派纷呈、名家荟萃的今天,各名家对这段经典唱段都赋予不同的神韵。我品味过当红杨派老生于魁智的宽厚酣畅、隽永质朴;领略着余派名家耿其昌的委婉细腻、激越悠扬;也欣赏过“海派”著名老生关栋天那清朗高亢、潇洒飘逸。各自的韵味,不同的神采都使我如醉如痴,百听不厌,从而领略京剧那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与无穷魅力。不仅丰富和陶冶了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弘扬民族艺术,让国粹薪火相传的信心。 《牡丹亭》是昆曲中的经典剧作。昆曲的前身昆山腔,诞生在苏州的昆山地区。明代中后期,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大胆放弃了仅仅以吴语演唱的昆山腔的传统,采用应用更为广泛的中州韵来演唱,使昆曲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昆曲也很快就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认可。在明朝晚期,昆曲与表演艺术相综合,被搬上了

田汉作品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29年冬开始,田汉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向无产阶级转向。6月,南国社继艺术剧社之后被反动派查封。为了进一步加强左翼剧人的团结,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是发起、组织者之一。1932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

论赏析课程中戏剧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影响

论赏析课程中戏剧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影响 讨论戏剧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影响,就是追求性戏剧的目的和意义何在,也就是要回答“戏剧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从所谓的“体用不二”的角度来说,对于戏曲功用的理解,也就是对于戏剧本质的追问。如维勒克、沃伦所指出:“物质的本质就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用作什么,它就是什么。”千百年来,戏剧何以一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戏剧究竟有着怎么样的艺术功能?戏剧与人类的本性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它究竟满足人们怎么样的需要?诸如此类的问题,与对戏剧艺术的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准确定位、与戏剧在当下的显示命运等都密切相关;尤其在戏剧(主要是舞台剧)被人们日渐冷落的今天,更是有必要加以具体的探讨。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代表性艺术,戏剧在中国古代也是一个你争我夺的意识领域。在这一领域里,主要的社会群体和注重势均力敌的意识形态都在争夺者控制权,而个人则主要是通过戏剧文化艺术的图像、话语、神话和宏大的场面等经理和参与着这些斗争。在客观的表现上,则是文学史意义或文学思想史意义的戏剧思想理论流派的出现货理论著述的繁荣。他们为中国古代戏剧文化的研究提供某些批判性的,多元化的和多重视野的模式。 理解某些文化产品何以发展、流行和繁荣的原因,可以阐明他们得以产生、流布的社会环境,从而可以为审视当代社会和文化中正在发生的艺术提供一种洞察力或借鉴经验。 从古倒进,戏剧在给人应有的愉悦之外,一般都还有给人们以某种

更深层的东西,从历史上看,原始戏剧中,无论观,演,人们都热烈的投入,就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纯粹的娱乐;而现代的一些探索性、实验性的先锋戏剧也未必就是完全是称呼语娱乐方面的考虑,仅仅是为了愉悦人们的耳目。那么,除了为人民提供娱乐外,戏剧还能对人有什么样的教益呢?利用戏剧,曾被视为所谓高台教化。即此之谓。而此时的戏剧却难免要采取一种居高临下、训诫他人的姿态,甚至使得戏剧经济成为某些道德教条或宗教教益的图解和说明,而丧失了戏剧应有的艺术品格。 显然,戏剧功能的实现有其文化上的独特性和理事上的具体性。比如说,戏剧在根本上具有一种双重性价值功能:一是给人以快乐,一是使人获得教益,那么,两者却不是属于同一层面上的,而是以娱乐为基础,通过娱乐,我们可以在戏剧中获得一种摆脱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消除或释放社会带来的各种结构性压力——如地位、性别等,可以通过一种自居的心理作用和感同身受的体验,在享受到身心愉悦的同事而获得境界的提升。也就是说,戏剧的功能本质上有一种审美的超越性。戏剧观赏带来的乐趣和快感,是审美主体对日常生活的功利态度、实利意识的一种暂时超脱,是主体对个人情欲、私利意识的不断净化、陶冶,从而体现出一种超然于现实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这样,戏剧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快感本身作为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从耳目直观的快乐和心灵领悟的快乐,再到理想人格、心灵境界的快乐。这种由心理机能快乐再到心灵精神快乐的不断超越,走向极致,便是“至乐”、“无乐”的境界,是人与社会的全面的精神发展。在这

第26届田汉戏剧奖获奖名单

第26届田汉戏剧奖获奖名单 (按获奖票数排序,同票按标题笔画排序) 剧本一等奖 《戏剧丛刊》《萧城太后》刘桂成 《河南戏剧》《晚霞的婚事》张锡荣 《福建艺术》《柳永》王仁杰 《艺海》《夏明翰》杨小明邹世毅 《戏剧文学》《花蕊夫人》郭启宏 《东方艺术》《乱世才媛》张新秋 《上海戏剧》《蝶海情僧》吴兆芬杜竹敏 《新戏剧》《两个人的上海》(话剧)王庐璐 剧本二等奖 《剧作家》《火烧云》费守疆 《影剧新作》《哎呀勒》午时 《福建艺术》《襄王遇淑》蔡福军 《东方艺术》《美人尖》刘慧芬 《戏剧丛刊》《蒲松龄》高志娟 《剧影月报》《郝家村往事》李明华 《大舞台》《摇篮曲》(话剧)孟彦军 剧本三等奖 《影剧新作》《洛宫情噬》王恩施 《剧作家》《拓跋鲜卑》董妮 《河南戏剧》《曾子》裴静 《戏剧文学》《雨伞下》汤艳庭 《剧影月报》《江南印象》杨苡 《艺海》《假婚记》孙海云 《影剧新作》《老屋》吴建军 论文一等奖 《戏剧艺术》《〈清风亭〉中雷殛之文化阐释》王云 《上海戏剧》《余韵凝辉照无垠——京剧〈孟小冬〉》张震《戏剧艺术》《话剧与当代越剧改革》郑甸 《戏文》《以时尚的心境诠释传统——

看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随感》朱为总 《福建艺术》《戏曲与话剧人物塑造方法的交融与区别》王评章 《河南戏剧》《悲情的韩非别样的越剧——越剧〈韩非子〉观感》李焕霞《新戏剧》《当今戏剧观念、形态的拓展与分析》戴平 《戏剧文学》《还二人转一个真实的身份—— 谈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崔凯 论文二等奖 《福建艺术》《论闽剧市民戏》王晓珊 《戏剧艺术》《〈海鸥〉和我们的时代》高子文 《影剧新作》《论田汉话剧中戏曲要素的特征和成因》叶良均 《戏剧丛刊》《人往高处走,钱往低处流—— 戏剧院团改制全面提速的应对与想象》傅谨 《戏剧艺术》《〈北京好人〉对布莱希特的当代阐释》高音 《大舞台》《革命叙事的正义性及其可能的超越性》司敬雪 《新戏剧》《戏剧现状及若干思考》陈迎宪 《上海戏剧》《看似惶然,实乃必然——重读田汉名剧〈获虎之夜〉》杜冬颖《剧作家》《文坛火焰戏剧先驱—— 怀念革命艺术家金剑啸烈士》姜艺艺 《戏文》《诗与史的辩证共生—— 政论体话剧〈谁主沉浮〉创作谈》赵天亮 《艺海》《作为戏剧活动家的向培良》丁明拥马宝民 《东方艺术》《从写意中国画看舞台美术的“虚实”运用—— 观“第二届中国豫剧节”有感》刘亚丽 《戏剧丛刊》《一曲充满灵肉搏击、彰显人性光辉的史诗悲剧—— 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导演阐述》卢昂 《剧影月报》《“风景这边独好”—— 首届李渔学术研讨会戏曲研究述评》沈新林 《新戏剧》《读〈安徽戏剧通史〉》金登才 论文三等奖 《上海戏剧》《舞台在触电后的迷失》郭晨子 《艺海》《湘剧“赵五娘”之表演研究》徐耀芳 《东方艺术》《同而不同:旧时戏班与当代民营职业剧团的民间属性 与不同的组织形态》裴小松 《大舞台》《历史剧文学性的失重与回归》付惠云 《剧作家》《困惑与变革:对新世纪戏曲发展状况的思考》赵锡淮 《戏剧文学》《〈解放〉:一种中国大地上的新戏剧理念和展示》王红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