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疑难配血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疑难配血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疑难配血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疑难配血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疑难配血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准备

1. 输血申请单:必须含有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及负责医师的签名。还应包含申请日期、用血原因及时间、用血种类及数量;年龄、性别、种族、疾病诊断、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反应史、有无不规则抗体及血型等。

2. 受血者血样:

①认真核对后,方可采集;

②血液标本必须收集到有正确标记的带塞子的试管里,且标明病人姓名、住院号、采集日期及采集者;

③血液标本应是不抗凝血,以避免纤维蛋白、抗凝剂成分对血清学试验的干扰;

④溶血或混入静脉输注液体而致标本稀释的血液标本不得使用;

⑤须用输血前3天以内采集的血液标本;

⑥输血后,病人的血液标本须在4℃至少保存7天,以备重复试验。

⑦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酮(PVP)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红细胞洗涤)。脂肪乳可干扰配血实验结果,在输用脂肪乳之前应抽取血标本备用

3. 献血员血样:

①从血袋上附着的血样小辫获得献血员血液标本;

②在标本收集管上粘贴血袋上有关血液制品号的条形码标签;

③准确核对血袋上及标本管上的号码。

血清学试验

一、受血者试验

(一)血型鉴定

1. ABO血型鉴定:

⑴常规鉴定:

①正定型:用抗-A抗-B试剂检测受血者红细胞。

②反定型:用A和B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人ABO血型是由红细胞的抗原和血浆/血清中的抗体所决定,因此正反定型的结果应该一致。

表1 常规ABO正反定型试验

正定型反定型血型

抗-A抗-B A B

O0++0

+00+A

0++0B

++00AB

⑵如果正反定型不一致,则需进一步鉴定。可在正定型试验中增加抗-A1、抗-

AB及抗-H,反定型试验中增加A2、O及自身红细胞。

表2 疑难ABO正反定型试验

正定型反定型自身对照

抗-A 抗-B 抗-AB 抗-A

A1 A2 B O

抗-H

正定型试验中的抗-AB是用来确认弱A和弱B抗原,抗-A1用于鉴定A亚型,抗-H用于鉴定亚型及孟买型。反定型试验中的A2细胞是用于鉴定A2亚型。O细胞用于鉴定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的同种抗体影响定型,自身对照用于是否存在自身抗体影响定型,如果与O细胞或自身对照为阳性,则定型结果不可靠,必须进一步进行血型鉴定。

⑶如果无法找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则只能给病人输注O型红细胞,病

人血型可请血液中心血型参比试验室协助鉴定。

⑷ ABO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Ⅰ、反定型试验出现弱反应或缺失抗体:

新生儿;

老人;

低球蛋白症的白血病人或淋巴瘤病人(恶性);

使用免疫抑制剂而致低球蛋白的病人;

先天丙球缺乏的病人;

免疫缺陷者;

骨髓移植病人;

双胞胎嵌合体。

Ⅱ、弱反应或缺失抗原:

A亚型、B亚型或AB亚型;

白血病导致A或B抗原减弱,何杰金病有时会抑制抗原表达,与白血病类似;某种疾病(如腹腔癌、胰腺癌)导致血浆中存在大量的型物质,中和抗-A或抗-B抗体,引起正定型为假阴性或弱阳性;洗涤红细胞可解决此问题;

获得性B;

抗-A或抗-B试剂中存在低频抗原的抗体。

Ⅲ、蛋白或血浆不正常引起的正反定型不符:

某些疾病导致球蛋白水平增高引起缗钱状凝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高也会引起缗钱状凝集,导致假阳性凝集;洗涤红细胞

血浆增溶剂(葡聚糖、PVP)也会引起缗钱状凝集。

Ⅳ、其他原因引起的正反定型不符:

多凝集:当病人感染细菌或病毒后,病毒或细菌产生的酶使红细胞上掩蔽的T 抗原暴露激活,由于正常人血清中都含有抗-T抗体,因此可与正常人血清产生凝集反应,正定型试验假阳性;

冷自身抗体引起的自家凝集反应,正反定型均可出现假阳性;DAT及IAT

均阳性。

存在ABO系统的意外抗体,如A2或A2B个体血清中可能存在天然抗-A1,导致反定型试验多出抗体;

被检者血清中存在ABO系统以外的同种抗体,反定型时出现假阳性反应;

非抗-A及抗-B的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复合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引起正定型非特异性凝集,如抗-B的染料吖啶黄。

2. Rh(D)血型鉴定:

⑴ Rh(D)抗原检测原则:

①对受血者常规一般只测Rh(D)抗原,而对献血员不仅要检查Rh(D)抗原,并在其为阴性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弱Rh(D)(即D U)。

② Rh(D)阴性及弱D的受血者只能提供Rh(D)阴性血,不得使用D

阳性及弱D的血。即弱D针对受血者而言为D阴性,而对于供血者而言则为D阳性。

③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Rh(D)阴性红细胞进行Rh(D)定型时,易引起假阳性反应,因此必须按照试剂生产商的试剂使用说明书要求,增加对照试验。

⑵ Rh(D)抗原检测方法:

①试管法;

②微柱凝胶法。

(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和鉴定:

1. 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必须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及交叉配血不合者进行抗体筛选试验。

⑴抗体筛选的重要性:有利于早期发现和确认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并可以在配血前鉴定此意外抗体,获得充足的时间来选择缺少相应抗原的相配合的血,避免由于寻找不到相合的血液而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

⑵抗体筛选用试剂红细胞:

①试剂红细胞必须含有下列抗原:

D,C,E,c,e,M,N,S,s,P1,Lea,Leb,K,k,Fya,Fyb,Jka,和Jkb

②目前已商品化的试剂红细胞有两种,分别为双人份细胞和三人份细胞组。两组细胞抗原分布图

Rh-Hr Kell Duffy Kidd Lewis P MN Lutheran X g donor D C c E e K k Fya Fyb J ka Jkb L ea Leb P1M N S s L ua Lub Xga

ⅠR1R1+ + 0 0 ++ ++ 0++0 +0+ +

++

0 ++

ⅡR2R2+ 0 + + 00 ++++0+ 0++ 0 +++ +0

三组细胞抗原分布图

Rh-Hr Kell D uffy K idd L ewis P MN Lutheran X g

donor D C c E e K k Fya

Fyb

Jka

Jkb

Lea

Leb

P1M NSs

Lua

Lub

Xga

1 R1R1+ + 0 0 ++ ++ 00 +0 +++++00 +0 2R2R2+ 0 + + 00 ++ ++ ++ 0+0+0+0 ++ 3rr0 0 + 0 +0 +0 ++ 0+ 0++00+ 0 ++

③试剂红细胞是保存在保存液中,一旦用生理盐水或Liss液洗涤后则应该在24小时内使用,否则会因污染、抗原丢失导致试验错误。

⑶抗体筛选技术:

①技术要求:

尽可能多的检测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尽可能少的检测出无临床意义的抗体。

尽可能快的完成抗体检测。

②方法选择: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适应于不同范围及情况。

立即离心盐水试验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干扰ABO定型的盐水反应活性抗体,但此方法会检查出无临床意义的抗体,如冷凝集素抗-I及抗-IH等。但漏检IgG 性质的抗体。

Liss-间接抗人球技术(Liss-IAT):此方法可以有效的用于检测不规则抗体(IgG性质),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微胶柱方法都是Liss-IAT的方法,如澳斯邦(AusBio)的博唯优(BioVue)、达亚美(DiaMed)的ID-卡,以及Immucol的Capture 技术也是Liss-IAT方法。此方法缺点是无法排除无临床意义抗体的干扰。

酶试验(菠萝酶或木瓜酶):很少用于输血前检查中的抗体检测,因为酶方法会破坏一些红细胞抗原,如M,N,S,Fya和Fyb, 但酶技术可以增强Rh及Kell 系统的抗体检测。主要用于MNSs系统的抗体鉴定。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LIP-IAT):所需试验时间少(3~5分钟)、方法灵敏度高,但由于反应温度为室温,因此无法排除无临床意义抗体的干扰(尤其是室温盐水反应性抗体)。

聚乙二醇-间接抗人球方法(PEG-IAT):PEG-IAT是很灵敏且有效的检测抗体的方法,可以提高反应的强度,同时此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无临床意义抗体的干扰。

⑷自身对照:即使用病人自己的血清和自己红细胞进行抗体检测,有助于确定抗体筛选阳性结果是同种抗体还是自身抗体、或是缗钱引起。

2. 抗体鉴定:在病人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查为阳性时,且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交叉配血之前,应该可以进行简单的抗体鉴定试验,确定抗体的特异性,会有助于选择无对应抗原的相合血。如抗-cE抗体在人群中的相合率为30%。

二、供血者检测

从供血中心获得的血液,交叉配血前须进行ABO定型,对于Rh(D)阴性的血液还需确认其非弱D型,并把检测结果与血袋上的标识相比较,确保一致。

交叉配血

一、血液的选择

(一)、血型:

1、ABO 系统:

①全血:必须选择同样血型的全血。

②成分血:选择血型相配的血。

相合的血浆相合全血

病人血型

相合的红细胞

000,A,B,AB0

A0,A A,AB A

B0,B B,AB B

AB0,A,B,AB AB AB

2、Rh系统:

①Rh(D)阳性患者可以选择阳性血及阴性血。

②Rh(D)阴性及弱D患者只能选择Rh(D)阴性血。

3、其他系统:对于已经明确抗体特异性的病人,则应选择缺乏相应抗原

的血液。

(二)、储存时间:一般来说,首先使用较陈旧的血,但以下情况属于例外,需用新鲜血。

1、病人将接受大量的血液(超过自身总血量)。

2、新生儿换血及婴幼儿输血(病人本身血容量小,而用血量又大)。

3、接受定期输血的病人(如地中海贫血病人、肾透析病人、再障病人),

使输血间隔时间延长。

(三)、新生儿换血的血液选择:

1、Rh(D)新生儿溶血病,选择Rh(D)阴性ABO血型与婴儿和母亲相配合,

或O型Rh(D)阴性的洗涤红细胞及AB型血浆,用母血清进行交叉配血。

2、ABO新生儿溶血病,选择ABO血型与婴儿及母亲相配合的且Rh血型

与婴儿相同的红细胞及AB型血浆组成的血液使用。

3、其他任何新生儿溶血,选择不含特异性抗体所对应抗原的ABO系统与

婴儿相同的血输注。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用的ABO系统血型相合红细胞选择

婴儿血型

母血型供血者血型

00,A,B0

A 0,B0 A,A

B A,0

B 0,A0 B,AB B,0

AB

00

A A,0

B B,0

AB AB,A,B,0

二、交叉配血:交叉配血有两个重要作用,其一是确认供血者及受血者的ABO 血型的相合性,其二是可检测出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此抗体可能在抗体筛选试验中由于筛选试剂红细胞缺乏相应抗原而漏检。

(一)主侧交叉及次侧交叉试验:

1、主侧交叉:由病人血清及供血者红细胞组成

次侧交叉:由病人红细胞及供血者血清组成(由于我市尚未对供血者进行抗体筛选,因此次侧交叉是非常必要的)。

自身对照:病人自身血清及病人自身红细胞组成,自身对照有助于分析解释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的阳性结果。

2、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

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的减少抗体的漏检。

⑴立即离心技术配血法:用于检查ABO的不配合及室温反应活性抗

体引起的不配合。

⑵抗人球蛋白配血法:用于检查不规则抗体(IgG)引起的交叉配血不

配合,有Liss-抗人球法、PEG-抗人球法、LIP-抗人球法。

3、特殊配血技术:

⑴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室温反应活性的无临床意义的抗体引起的交

叉配血不配合。

⑵冷型自家溶贫病人的配血试验,用于解决自身冷凝集引起的配血困难。

⑶温型自家溶贫病人的配血试验,用于解决自身温抗体引起的配血困难。

⑷纤原未完全析出的血样,如肾透析、凝血功能差的病人,在配血时引起假

阳性。

4、结果的解释:

⑴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病人或供血者ABO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合。

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病人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假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用盐水添加试验来解决)。

试验系统被污染。

⑵次测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病人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主侧配血不相合原因分析

可能原因解决方案

现象

主侧:+病人或供血者ABO错误重新定型

自身:- 抗体筛选:- 病人血清可能含ABO 抗体 病人血清中有抗体,但筛选细胞上无相应抗原 供血者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检查病人亚型、输血史及移植史 对病人血清进行抗体鉴定 检查供血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主侧:+

自身:- 抗体筛选:+

病人血清中的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相应抗原反应 对病人血清进行抗体鉴定,选择无对应抗原的血 主侧:+ 自身:+ 抗体筛选:+ 病人血清中可能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

同种抗体

病人血清不正常: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不正常

血浆扩容物

污染

对病人血清自身吸收及抗体鉴定,用

吸收后血清配血

盐水添加试验解决缗钱

抽去新标本

使用新器具

*抗体鉴定可由血液中心来检验

抗体鉴定

可以鉴定抗体的特异性,有助于给病人选择相配合的血液,还可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一. 一般程序:

(一) 血液样本:血清或血浆均可,但更多用血清。

(二) 病史:记录病人临床诊断、输血史、妊娠史和近期使用的药物。 (三) 试剂:

谱细胞:是挑选出的10个或更多个已知血型表现型的O 型细胞。谱细胞必须含有Rh 、Kell 、Duffy 、Kidd 、P 、Lewis 和MNS 系统的抗原,且对大部分单一的同种抗体有一个清楚的反应格局。

增强介质:LISS 、PEG 和LIP 等,均有商品供应。

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 和抗-IgG+抗-C3;但抗-IgG 使用的更多。

(四) 自身对照:有助于决定病人是否有同种抗体,或有自身抗体,或两者兼有。

二. 血清学方法的选择:

无任何单一的方法可以检查出所有的抗体。在选择方法时必须了解此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局限性、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孵育温度、提高血清对细胞的比例、延长反应时间、改变pH和低离子强度。

1. 抗体鉴定技术:①低离子强度液(LISS)-IAT②聚乙二醇(PEG)-IAT

③微胶柱凝集技术④聚凝胺(LIP)-IAT⑤酶技术。

2. 抗体鉴定中的特殊技术:①使用硫醇试剂②吸收试验③放散试验④效价

已配合血液的标记及发放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病人姓名、性别、疾病诊断、病案号、门急诊/病室、病床号、ABO及Rh血型;血液有效期、血制品名称、数量和外观、供血者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试验人员姓名等;确保准确无误时,经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血液发出后,受血病人及供血者的血液样本至少须保存于2~6℃冰箱7天,以便追查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的方法方法有很多,试总结一下它们各自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最新输血前核对制度

输血前核对制度 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2、临床输血的核对: (1)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要严格刻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3)确认受血者:输血实施前,由两名医护人员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案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5、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科室负责。 6、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卡》,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24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7、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 能再退回输血科。 8、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 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2℃冰箱保留7天以便查对。 交叉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 ABO血型: Rh(D)血型:血液成分:血量: 输血性质:备用□常规□紧急□需血时间:年月日 时 申请医生:主治医师:标本收到时间:月日

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

《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 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 二、填空题 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 A.严重感染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 E.超敏反应性疾病 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 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 A.对机体有利 B.对机体有害 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 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一章免疫系统 一、选择题 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 A、胸腺和骨髓 B、淋巴结和脾脏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 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 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 A、CD4分子 B、CD8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 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 B 吞噬细胞 C NK细胞 D T细胞 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 A、T细胞 B、NK细胞 C、 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 A、自然杀伤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3分子 D、CD40分子 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B细胞 D.红细胞 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IL-1 B.IL-2 C.IL-4 D.TNF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标准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输血科焦伟 一、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是选择与患者血型配合的各种血液成分,使之能在患者体内有效地存活,无不良反应,从而达到安全、有效输血的目的。 二、输血前检查的内容 输血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患者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2.受血者、献血者ABO和Rh血型鉴定。 3.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4.交叉配合试验。 5.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查和配合试验。 6.交叉配血结果的报告和发血。 (一)受血者的病史和标本等检查、核对及处理 1.病史资料和信息 受血者的有关资料,包括受血:者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种族、临床诊断、输血史、药物史、妊娠史,特别是以往输血反应的记录等等,有助于解决有可能出现的血清学问题。 2.标本的要求 要求不超过3天的期限,反复输血的受血者更应注意抽取新的标本作配血试验,避免因回忆反应而产生的抗体漏检。如果患者使用肝素治疗,则应用鱼精蛋白,使标本凝结。如果患者使用右旋糖酐等治疗,应注意将红细胞作洗涤。 (二)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定型 1.ABO定型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但在室温反应良好,所以常规的ABO定型

试验仅在室温进行。 (1)定型方法:正、反定型的试管离心方法目前仍被认为是最可信赖的ABO定型方法。 1)定型试剂:有些ABO血型诊断试剂是以人的血清汇聚而制成的,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高效价(1:128)的IgM抗A或抗B。第二,具较好的亲和性并不含冷凝集素。第三,必需具有检测A2,A2B血型的能力。第四,血清必须通过HIV,HCV,HBV等检查或经病毒灭活。另外一些ABO定型试剂是由来自培养细胞株的单克隆抗体所制成。 2)ABO亚型的鉴定:ABO亚型的鉴定通常使用下列试剂:抗A、抗B、抗A1、抗H、抗AIA1红细胞、A2红细胞、B型红细胞和O型红细胞。有些工作者在定型试验中,常规地选择应用抗AB抗血清,以避免错误地把弱反应性A或B型红细胞分类为O型。一般抗AB试剂对Ax型红细胞可增加凝集反应的强度。 (2)ABO定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造成这种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 1)技术和管理错误:这是ABO定型中产生异常结果的主要原因,包括:标本或试剂搞错;器材不洁;试剂污染或失效;离心过度或不足;阳性反应产生溶血现象未能识别;漏加试剂;结果记录或判断错误;细胞与血清间比例不适当。 2)血清异常:血清蛋白引起缗钱状形成,影响反定型结果。 3)红细胞致敏:受免疫球蛋白致敏的红细胞,在含高蛋白介质的试剂中,可发生凝集。 4)异常基因型:ABO亚型的检查中,A、B抗原可能为弱抗原,难以检出。 5)近期输血:试验前曾输入过其它ABO血型不一致的血液,使血液标本成为混合血型的红细胞悬液,定型时显示“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6)嵌合体血型:这种血型者体内有两类血型红细胞群体,定型时可以出现“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7)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某些白血病患者和难治性贫血患者中,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性可受到抑制,检出困难。 8)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表面异常,发生多凝集现象。 9)获得性B:由于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红细胞可获得“类B”的活性。 10)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一些卵巢囊肿病例,血型物质的浓度很高,可中和抗A和抗B定型试剂,要得到正确的正定型结果,必须洗涤红细胞多次。 11)近期内进行大量的血浆置换治疗:由于使用大量的非同型的血浆作置换治疗,标本血清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20200515184212)

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为加强输血安全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院制定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 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 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二.为了充分落实输血相容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血库每周做室内质控一次,输血前必须复查血型,检测受 血者不完全抗体情况,进行交叉配血后,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发血。 临床输血的核对: 一、输血申请 主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 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 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核对 1、护士核对医生医嘱,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 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送检项目等,贴上标签,标签内容 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 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临床输

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 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3、用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抽血护士 在输血申请单的抽血人处签字。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 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4、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应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 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5、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与受血 者检测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2℃—6℃冰箱保留7天以便查对。 三、实验室核对 1、所有试验操作前必须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检查标本外观正 常后方可开始试验操作。 2、试验操作结束后,必须再次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 3、出检验报告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及标本管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4、对患者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时,一人值班的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 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对结果双签字,确保正确率100%,误差率0%。 四、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 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 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 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 件)等。 2、输血科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 十年。

临床输血免疫学基础多选题集与题解三

临床输血免疫学基础多选题集与题解三 103.如果献血员为O型,与A型病人进行交叉配血时,将会产生哪种结果 A.“主”管凝集,“次”管不凝 B.“主”管不凝,“次”管凝集 C.“主”管凝集,“次”管凝集 D.“主”管不凝,“次”管不凝 答案:B 题解:受血者(病人)血清对供血者(献血员)红细胞,称“主侧”配血;受血者(病人)红细胞对供血者(献血员)血清,称“次侧”配血。A型病人红细胞上A抗原,血清中含有抗B;献血员为O型血清中含有抗A、抗B,因此,“主”管不凝,“次”管凝集。 104.在输血前交叉配血时,哪项应特别注意 A.严格三查三对,切不可将标本弄错 B.每次取标本用干净吸管 C.每次除肉眼观察凝集外,还须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 D.每次输血前需行抗体筛选 答案:A 题解:在输血前交叉配血时,应特别告诫工作人员必须严格

三查三对,切不可将标本弄错。 105.红细胞血型系中最为复杂的血型系是 A.ABO血型系 B.Rh血型系 C.MN血型系 D.Kell血型系 答案:B 题解:Rh血型系可能是红细胞血型系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至今已发现Rh血型系的抗原40多个。但涉及到临床输血工作五个主要抗原:即D、C、E、c和e, 以及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106.在Rh血型中,何种抗原性最强 A.C抗原性最强 B.c抗原性最强 C.E抗原性最强 D.D抗原性最强 答案:D 题解:在红细胞Rh血型中,D抗原性最强。50-75%的Rh阴性

的人通过输血和妊娠,可受D抗原红细胞免疫而产生抗D。因此,在里临床输血治疗和新生儿溶血病诊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107.红细胞Rh系统各抗原的强度是 A.c>C>D>E>e B.E>D>C>c>e C.C>D>E>c>e D.D>C>E>c>e 答案 D 题解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与各种红细胞免疫原性的强度密切相关,红细胞Rh血型系统中常见各抗原的强度,一般被认为D>C>E>c>e。 108.Fisher-Race 提出的CDE命令法认为红细胞Rh基因是几个基因的复合物 A.1 B.2 C.3 D.4 答案 C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要求(试行)为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基本要求。 一、总则 (一)申请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设住院部的门诊部及卫生所不得开展输血。临床用血统一由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合法血站供给,医疗机构不得擅自采集血液(对患者进行自身输血除外)。 (二)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健全工作制度,遵循合理、科学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三)三级医院应设立输血科,二级医院设立输血科或血库,一级医院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立血库或贮血室。 (四)输血科(血库)的主要职能: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二、布局和设施 (一)布局要求 1、输血科(血库)应有独立的业务用房,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并尽可能临近手术室、病房,以便于取血。 2、房屋建筑设施应达到卫生学标准,布局合理,按工作流程分室分区,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各室或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血液贮存、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 (二)用房面积 1、科室用房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原则上三级医院不少于80m2,二级医院不少于50m2,贮血室不少于30m2。 2、使用面积与床位数参考比例推荐标准: 1、有通风、防潮设施,通讯、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2、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3、应有与用血任务相适应的取血箱。

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

邢台县中心医院 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 一、受血者在输血申请前应完成以下检测 1、ALT、乙肝五项、Anti-TP、Anti-HCV、Anti-HIV1/2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或近亲属; 2、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检测; 3、血常规的检测;将以上检测结果在“临床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急救用血时需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之前或同时抽取上述检测项目的标本并送检,并于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备注“已抽血送检,结果未回”。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与血液标本的核对 1、检查送检血液标本标签受血者信息是否与“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信息是否完全符合,否则应拒收标本,要求重新抽取血液标本送检; 2、检查“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是否符合相关输血指征; 3、检查输血申请量是否符合用血申请分级管理要求,是否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医务科审批。 4、不允许接收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试验前后必须作溶血程度的比较; 三、交叉配血前应完成以下检测

1、复检受血者的ABO血型及Rh(D)血型是否与申请单血型一致; 2、复检供血者ABO血型及Rh(D)血型是否与血袋一致(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可除外) 3、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受血者,应在交叉配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结果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也应做不规则抗体筛检; 四、交叉配血试验 1、受血者交叉配血时所用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输血科在交叉配血前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正确无误后再进行交叉配血; 3、凡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4、输血科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即盐水相与非盐水相两种方法配血,如盐水配血法+凝聚胺配血法、盐水配血法+微柱凝胶法等; 5、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操作相符时,方可报告;详细填写好“输血记录单”,“输血记录单”必须内容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②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③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④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姿护士、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临床输血免疫学基础多选题集与题解四

临床输血免疫学基础多选题集与题解四 54.红细胞ABO血型系至少需几组基因控制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答案:C 题解: 红细胞ABO血型系至少需3组基因所控制,即H和h,A1、A2B和O,以及Se和se。在没有H基因时(定名为hh)为H 抗原物质前身物,结果形成Oh型(孟买型),在这种情况尽管ABO基因存在,A或B抗原将不会形成,是因为不存在A和B 抗原的前身物H抗原物质。 55.红细胞ABO位点在第几对染色体上 A.第1对染色体 B.第9对染色体 C.第19对染色体 D.第21对染色体 答案:B 题解:已知红细胞ABO位点在第9对染色体上。

56.红细胞含H抗原最多的是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答案 A 题解:在红细胞ABO血型中,红细胞含H抗原最多的是O型 57.下列哪项关于红细胞ABH抗原分泌型的说法是错误的 A.血型物质存在于红细胞上 B.以唾液中含量最为丰富 C.决定分泌型是有特殊基因Se所控制 D.中国人均为分泌型 答案:D 题解:红细胞ABH抗原有两种:一种是可溶性糖蛋白,存在于体液及血浆中;另一种是脂蛋白,存在于红细胞膜以及其他一些组织细胞上。两种抗原具有相同的型特异性。可溶性ABH抗原在大约80%人群的分泌液中显示出来,这些人称为分泌型。其受一对Se和se基因控制。如缺乏Se基因,分泌物中就不存在ABH抗原,则称为非分泌型。 58.需中和B型人血清中的天然抗体,最好加哪一种唾液

A.B型分泌型唾液 B.O型分泌型唾液 C.任何人的唾液均可 D.A型分泌型唾液 答案 D 题解:在许多组织细胞上有规律地存在着A、B、H抗原,以及分泌型机体的分泌液中存在着A、B、H物质。因此,需中和B型人血清中的天然抗体,最好加A型分泌型唾液。 59.下列哪项不符合孟买型(Bombay )型 A.其红细胞不与抗A抗B血清凝集 B.而血清中却有抗A、抗B C.红细胞不与抗H血清凝集 D.血清无抗H 答案 D 题解:红细胞ABO血型系至少由3组基因所控制,即H和h,A1、A2B和O,以及Se和se,在没有H基因时(定名为hh) 不存在A和B抗原的前身物-H抗原物质,形成Oh型(孟买型),在这种情况尽管ABO基因存在,A或B抗原将不会形成。其红细胞不与抗A抗B血清凝集及不与抗H血清凝集,而血清中却有抗A、抗B、抗H。

血型血清学单选题

单选题: 1、血液由血浆和不同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 B、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红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E、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2、白细胞是一组有核细胞,包括: 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C、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E、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3、输血有以下几个原因: A、纠正贫血 B、补充在手术中流失的血液 C、补充在意外中流失的血液 D、补充其他血液成分,如凝血因子 E、以上全部 4、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 A、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 B、能在体内生存120天 C、能可逆性的结合氧及二氧化碳 D、为全身各组织携带氧 E、分布在全身各组织 5、抗体是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它是: A、IgM、IgG B、IgE、IgD C、IgA D、它是r-球蛋白 E、以上全部 6、IgM和IgG的区别是: A、IgG分子量比IgM大 B、IgG和IgM均能通过胎盘 C、IgG的最适反应温度与IgM一样 D、IgG抗体与红细胞在盐水中大多数不能发生凝集反应,只能致敏或包被红细胞 E、只有IgM能激活补体,IgG绝对不能 7、影响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A、温度 B、PH C、抗原和抗体比例 D、离子强度 E、以上全部 8、何谓补体:

A、补体可致凝集反应 B、抗原可激活补体 C、抗体可激化补体 D、补体成分不稳定,可在37℃被灭活 E、补体是正常人血清中的一组蛋白,常涉及血型反应和免疫异常。 9、免疫应答: A、免疫应答分为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 B、初次免疫应答主要产生少量的IgM C、再次免疫应答主要产生IgG D、免疫应答分抗体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E、以上全部 10、抗球蛋白试验: A、抗球蛋白试验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B、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是检测红细胞致敏的人球蛋白 C、间接试验是检测血清中的游离抗体 D、常见抗蛋白试剂为广谱抗人球蛋白,单特异抗人IgG、抗C3d。 E、以上全部 11、一个AB型的人,他的遗传基因可能是: A、A或O B、B或O C、A、B D、A、B、O E、O、O 12、父亲为A型,母亲为B型,他们的子女血型可能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以上都有可能 13、父亲的基因型为A、O,母亲的基因型A、B,他们的子女的表型可能是: A、A、O、B B、A、A、AB C、A、B D、B、O、AB E、以上都不是 14、ABO血型鉴定试验: A、ABO血型鉴定不仅需要做正定型(测抗原),还需做反定型(测抗体) B、抗A可与A抗原,AB抗原反应 C、抗-B可与B抗原、AB抗原反应 D、O型人血清中有抗-A、抗-B,A型人血清中有抗-B,B型人血清中有抗-A E、以上都是 15、A和B抗原的发育: A、在胚胎早期A和B抗原就开始产生 B、刚出生的婴儿A、B抗原强度与成人一样

输血质控

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 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输血前检验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血标本采集、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对提高安全输血系数有互补作用,缺一不可,其目的是使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成活,而不会引起受血者的RBC发生破坏,使生命得到挽救,在检验医学中,输血前检验尤为重要,临床医生几乎完全依赖其结果的正确性。然而,在输血前检验的前、中、后各个环节均可能发生差错。因此操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定的血库知识和分析能力,从思想上重视输血前检验。 1、严格输血适应证,防止医患纠纷 输血是临床治疗抢救生命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可能传播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HBV、HCV、HIV等感染引起的疾病。筛选献血者所涉及的血液检验项目,我国目前规定有:HBsAg、抗2HCV、抗2HIV、梅毒试验和AL T检查等。除了供血单位严格筛查献血者,对患者输血前进行相关检测已成为临床检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受血者做输血前血液指标检测,有利于分清责任,减少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使一些无临床症状的携带者患者得到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另外,发现潜在传染源,也有助于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护理时,加强操作隔离保护,避免自身感染,同时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输血既可用于治疗,也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输血可抑制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使肿瘤复发率增高,因此除最小限度输血外,还应开展成分输血。成分输血能降低输血传播某些疾病的风险。要注意的是,由于

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即使检测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已存在病毒感染的可能。据报道,由于“窗口期”的存在,1996~1998年法国经血清学检测合格的血液,HBV、HCV和HIV存在的风险分别为1/220000、1/375000和1/350000(NA T分析)。Pillonel等调查法国1998~2000年血清学检测合格的血液,HBV、HCV、HIV和HTL V4种病毒总的残留风险为1/250000。因此,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对必须输血的给与适当输血,但应该以成分输血为主。对择期手术的患者最好采用自身输血,自身输血越来越多,是输血发展的重要方向。 2、输血前检验血标本的重要性 血标本采集、运送应符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采集血标本前要反复核对输血申请单上填写的病人与实际病人是否一致,要准确无误。输血申请单须资料齐备,所用血标本要恰当地代表病人当前的免疫状况,3d之后的标本,病人的免疫状态发生改变影响配血试验,病人所用的一些药物也影响配血试验,所以必须用3d之内采集的血标本做配血试验。抽血后立即在试管上贴好标签或条码,做好登记,防止血标本稀释、溶血。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逐项核对。按时做好贮血冰箱的温度记录和消毒工作。对停电情况应做出记录并及时处理,以防标本失效。 3、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 3.1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是输血前检验的常规项目,交叉配血的前提条件。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疑难配血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疑难配血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准备 1. 输血申请单:必须含有病人、住院号、床号及负责医师的签名。还应包含申请日期、用血原因及时间、用血种类及数量;年龄、性别、种族、疾病诊断、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反应史、有无不规则抗体及血型等。 2. 受血者血样: ①认真核对后,方可采集; ②血液标本必须收集到有正确标记的带塞子的试管里,且标明病人、住院号、采集日期及采集者; ③血液标本应是不抗凝血,以避免纤维蛋白、抗凝剂成分对血清学试验的干扰; ④溶血或混入静脉输注液体而致标本稀释的血液标本不得使用; ⑤须用输血前3天以采集的血液标本; ⑥输血后,病人的血液标本须在4℃至少保存7天,以备重复试验。 ⑦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酮(PVP)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红细胞洗涤)。脂肪乳可干扰配血实验结果,在输用脂肪乳之前应抽取血标本备用 3. 献血员血样: ①从血袋上附着的血样小辫获得献血员血液标本; ②在标本收集管上粘贴血袋上有关血液制品号的条形码标签; ③准确核对血袋上及标本管上的。 血清学试验 一、受血者试验 (一)血型鉴定 1. ABO血型鉴定: ⑴常规鉴定: ①正定型:用抗-A抗-B试剂检测受血者红细胞。 ②反定型:用A和B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人ABO血型是由红细胞的抗原和血浆/血清中的抗体所决定,因此正反定型的结果应该一致。 表1 常规ABO正反定型试验 正定型反定型血型 抗-A 抗-B A B O 0 + + 0 +0 0 + A 0 ++ 0 B ++0 0 AB ⑵如果正反定型不一致,则需进一步鉴定。可在正定型试验中增加抗-A1、抗- AB及抗-H,反定型试验中增加A2、O及自身红细胞。 表2 疑难ABO正反定型试验 正定型反定型自身对照 抗-A 抗-B 抗-AB 抗-A A1 A2 B O 抗-H 正定型试验中的抗-AB是用来确认弱A和弱B抗原,抗-A1用于鉴定A亚型,抗-H用于鉴定亚型及孟买型。反定型试验中的A2细胞是用于鉴定A2亚型。O细胞用于鉴定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的同种抗体影响定型,自身对照用于是否存在自身抗体影响定型,如果与O细胞或自身对照为阳性,则定型结果不可靠,必须进一步进行血型鉴定。 ⑶如果无法找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则只能给病人输注O型红细胞,病 人血型可请血液中心血型参比试验室协助鉴定。 ⑷ ABO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Ⅰ、反定型试验出现弱反应或缺失抗体: 新生儿; 老人; 低球蛋白症的白血病人或淋巴瘤病人(恶性); 使用免疫抑制剂而致低球蛋白的病人; 先天丙球缺乏的病人; 免疫缺陷者;

交叉配血管理制度

交叉配血管理制度 1.血标本审核 1.1由医护人员持受血者血标本和“临床输血申请单”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双方逐项核对正确无误后双方全名签字。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标本应一律退回。 1.2受血者血液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对下列之一者血液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24h之内的。 1.2.1有输血史。 1.2.2有妊娠史。 1.2.3抗体筛选与鉴定阳性。 1.2.4大量输血患者等。 1.3输血科在血型鉴定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前必须再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内容、患者和献血者血标本。 2.血型鉴定 2.1输血科对患者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只行正定型检测,可不行反定型检测。常规检测RhD血型。 2.2血型鉴定结果报告录入电脑,并保存10年备案。 3.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前进行的相关检查 3.1应用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行抗体筛选试验。如患者48h 内多次输血,应重新行抗体筛选试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抗体筛选试验结果阳性应进行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3.2应用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同时抽取样本作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确保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患者输血前即刻病毒性传染病的指标情况。

3.3复查受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包括第1次输血浆及血小板的受血者。 3.4复查血液制剂ABO血型及RhD血型 3.4.1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全血等血液制剂应复查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 3.4.2机器分离采集血小板、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制剂可复查ABO血型(反定型)等。 4.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4.1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包括主、次侧试验。 4.2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必须在盐水相试验基础上,加做至少1种检查IgG血型抗体非盐水相试验(如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4.3条件允许情况下,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应由输血科2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互相核对结果后全名签字(或电子签名):1名进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操作并查对患者及血液制剂相关信息,另1名再次复查患者与血液制剂相关信息;1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值班时,操作完毕后由操作者自已复核后签字。 4.4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结果须有记录,并保存10年备查。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代码YLCSXY 课程类型B类课程总课时72 理论课时50 实践课时22 教学场地要求多媒体教室,中心血站、医院输血科 任课教师要求具备扎实的临床输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临床输供血检验的工作经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输血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系统的讲述了安全献血、血型检测技术、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液成分制备技术、血液及成分制品的管理与运输、临床输血流程、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输血管理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输、供血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前导专业核心课程为《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与本学期的《血液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密切联系,为后续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进行献血者的招募、教育和动员,并能采集血液。 (2)能正确进行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 (3)能正确制备血液制品的。 (4)能够正确进行输血前血容性相关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自体输血。 (5)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2.知识目标 (1)具有采血、输血技术规范的基本知识; (2)知道采供血机构及其职责,输血安全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3)知道临床输血基本条件的控制、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要求与操作。 3.态度目标 (1)具有高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1)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本课程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献血员的教育、动员、招募→献血员体检→血液采集→血型及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整个流程进行编排,在此基础上,对医疗卫生单位输血科(库)和中心血站工作环节与流程、工作任务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在强化现代输血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检测技术的同时,也介绍了血液辐照等输血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注重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医教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本门课程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输血方向的专业限选课之一,本门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适时以实例进行分析。学期中以学生见习为实践,使学生能真正将理论实践融会贯通。

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

协和医院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 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贯穿着输血的全过程,由于输血工作环节甚多、涉及面广、过程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上出问题或被忽略都会影响输血的质量与安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指导下,为加强对临床输血质量的管理,对输血环节质量的监控,特制定本院的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1、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流程图,确定环节质量关键控制点: 1)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流程图:将输血科日常工作内容和流程与临床输血工作视为一体,确 定对临床输血的最终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环节作为质量控制点加以控制。 2)主要关键控制点: a)血液质控(血制品的质量):检查外观、复核ABO血型、传递与保存符合要求; b)仪器质控:建立仪器“状态卡”和档案,仪器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 c)试剂质控:新购入试剂验收入库记录,批间效价测定包括标准血清效价和亲和力的测试; d)配发血质控:血标本接受、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的复核、血液发放的核对; e)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 2、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1)室内质控: 每天对常规检测项目的试剂(抗A、B标准血清与ABO红细胞、抗D试剂、筛选细胞和凝胶卡、凝聚胺试剂)进行质量控制,观察其外观有无溶血、有无颗粒和沉淀,凝胶卡孔内凝胶是否有倾斜或干裂,并测试其反应性。如果失控,则查找失控原因,找到解决方法。 2)室间质评: a)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b)参加地区和全国EQA总结会议,学习质控有关文献、掌握质控学术动态(质控项目、质 控规则等) 3、建立系列质量文件:根据输血科的工作流程和环节质量控制点的内容,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编写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 ,设立相应的质量记录。 4、建立输血核对制度:根据输血流程和环节,建立健全血液入库核对、受血者申请单和血样核对、交叉配血核对、发血核对、输血前床边核对等制度 5、建立临床输血记录和不良反应回报制度:在患者输血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输血记录,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登记制度。 6、输血后效果评价:输血后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检测各输血指征,进行效果评价,决定下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查 总学时:30 学分:1.5 理论课学时:24 实验课学时:6 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临床输血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它主要讲述输血安全、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基础理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血液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输血治疗的理论,同时能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例提供输血相关诊断与治疗建议。由于临床输血学是免疫学与输血治疗学相交叉的学科之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因而,在以上所提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临床输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以使学生既能适应一般临床输血检验与治疗工作,又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根据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教学培养方案,教材使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临床输血与检验”(高峰主编)。理论课讲授方式应抓住最基本内容,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时数可适当地介绍反应本学科的有关进展,或已被公认并在本学科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学派观点,并给以公正的评价。实验课可根据教学经费和实验条件,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临床输血检验教学内容分为重点内容(重点掌握),熟悉内容和了解内容。重点掌握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同时会联系实际加以灵活运用。熟悉内容要求学生对其内容清楚明确。了解内容要求学生有一般性认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参考。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教学环节 在临床学院的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教学活动分为讲课、实验、考试三个环节。 (二)教学方法 1、讲课要以启发诱导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根据不同章节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除课堂讲授外,可采用自学、组织讨论、。部分内

输血前检查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及处理

输血前检查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5-05-06T13:24:38.4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6期供稿作者:刘贞廷刘贞君[导读] 在医院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很多患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需要及时的输血,而输血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刘贞廷刘贞君(1.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66700)(2. 山东省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 266002)【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查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输血前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66例,对这66例患者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导致患者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服用药物、ABO系统以及自身免疫病等。结论:在输血中,最好进行自身血的交叉使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能够避免交叉 配血中存在着的不安全问题。【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分析;处理【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89-02 在医院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很多患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需要及时的输血,而输血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供血者和受血者自身身体素质的不同,在很多时候会产生抗体反应,而如果输入具有严重抗体反应的血液,将会出现很多危险的情况,甚至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需要针对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上合理的输血,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6例,年龄在20岁到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士1.1岁。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1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士1.3岁。66例患者中其中有20例患者由于严重创伤需要输血,46例患者由于手术需要输血。 1.2 方法按照符合国内实验标准的临床操作原则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操作、进而筛选不规则的红细胞抗体、然后再进行交叉配血。交叉配血使用微柱凝胶卡法和盐水介质法,并且同时使用2种方法。在进行交叉配血的过程中,相关的实验人员需要保证实验室温度和适度适宜,并且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合理,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影响到实验结果问题的发展[2]。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的过程中观察其是否存在着凝血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 导致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输血,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但是,在对患者输血的过程中,其输血的安全性问题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重视,因此,需要针对于临床输血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常常存在着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轻则会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重则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在疾病治疗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对患者输血方面需要谨慎和慎重,以免出现危险情况,影响到对患者的安全治疗[3]。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患者在输血前服用了药物,而由于药物的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此外,患者ABO血型系统引起不合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而患者自身免疫病导致的交叉配血不合问题也是主要的原因。从上述3点造成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来看,只有服用药物一种原因可以进行有效的规避,通过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避免患者乱服用药物等方式能够减少患者交叉配血不合情况的发生。但是,患者自身ABO系统以及免疫疾病的原因在临床上无法规避。针对于此种情况,建议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应用自身的交叉血,这样能够显著的减少患者交叉配血不合情况的发生。由于患者应用的是自身血,一般不会出现抗体问题,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采用自身输血的方式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大概在10%左右,而采用交叉配血的方式存在着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大概在30%左右。而采用自身交叉血进行输血,即使发生输血不吻合的情况,也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对患者的影响不大,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因此,在临床上,针对于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利用患者自身的交叉血进行输血,进而实现临床输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4]。此外,针对于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临床医生还应该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对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其较为理想的状态就是在患者必须应用供血者的交叉血的时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进而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在临床输血中的安全性,减少不完全问题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对患者的有效输血和科学输血。 总之,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我们了解到,导致患者在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服用药物、ABO系统以及自身免疫病等,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只有采取使用自身交叉配血的方式才能够减少输血中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