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神经康复重点

神经康复重点

神经康复重点
神经康复重点

神康重点

名词解释

1.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2.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3.颅脑损伤(TBI):是指头颅部,特别是脑受到外来暴力打击所造成的脑部损伤,又称脑外伤(BI or BD)或头损伤(HI),可导致意识障碍、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

4.阿尔茨海默病(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指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5.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

6.脑疝P56:颅内高压进一步发展致各腔室间压力不均,推压部分脑组织向解剖间隙移位,引起脑疝的发生。

7.联合反应: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肌群不自主的肌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

8.共同运动: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患肢活动时引发的一种不可控制的特定的运动模式。

9.脑炎:指病原微生物侵犯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性改变。

10.脑膜炎:指病原微生物侵犯仅累及软脑膜,若脑实质和脑膜同时受累则称脑膜脑炎。

12.胶质瘤:发生于神经外胚层,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其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常见,常见发病部位为大脑半球。

13.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部位为大脑半球矢状窦旁。

14.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致使脑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15.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的自我感知错误,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升降、倾斜等。

填空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P2:脊髓、脑干、大脑皮质、小脑和基底节。

2.Bobath技术的主要方法有P6: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平衡反应训练和负重、放置和保持等感觉刺激。

3.颅内血肿意识障碍的演变过程P57:外伤后原发性昏迷、中间意识清醒(或好转)期和继发性昏迷。

4.多发性硬化累及部位P139:脑室周围、近皮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

5.12对颅神经里哪一对是中枢神经脑白质的延续:视神经

6.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最常受累的脊髓节段P149:胸髓(T3-T5)

7.膈肌的功能由哪个脊髓节段支配P168:C3-C5

8.脑炎和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途径P205: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神经干逆行感染。

9.脑炎和脑膜炎大多由什么病毒感染引起P206:肠道病毒。

10.脑炎和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

11.颅内压增高三主征P225: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12.导致HIE的主要原因P242:心搏骤停

13.HIE最常累及的部位(对缺氧耐受性最低的部位):额叶及颞叶海马

14.HIE临床言语功能障碍的类型P244:运动型构音障碍,失语相对少见。

15.梅尼埃病(MD)四联症P253: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耳胀满感。

16.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临床表现P268: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和感觉异常。

17.多发性硬化引发视觉障碍的4个特征PPT:视野缺损、视敏度下降、色觉和对比度下降、眼球运动障碍。

简答

⒍Brunnstrom分期

答: 1期——患者无随意运动;

2期——患者开始出现随意运动, 并能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3期——患者的异常肌张力明显增高,可随意出现共同运动;

4期——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开始下降,其共同运动模式被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5期——患者的肌张力逐渐恢复,并出现精细运动;

6期——患者的运动能力接近正常水平,但其运动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⒈脑卒中的分类和临床特点P41

答:分类:①脑梗死:脑血栓的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②脑出血③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特点:

①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偏身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障碍、一侧视野缺失(偏盲)和偏身运动障碍。

②交流功能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等。

③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思维能力障碍、失认等。

④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

⑤其他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二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等。

⒉ICF将脑卒中患者功能受损程度分为哪三个水平?

答:①器官水平的功能障碍②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③社会水平的功能障碍

⒊脑卒中的分级康复

答:①一级康复(早期康复):急性期在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住院期间进行的康复治疗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为下一步改善受损功能创造条件

②二级康复(恢复期康复):恢复早期在康复医学科和康复中心进行康复尽最大可能改善受损功能,提高ADL

③三级康复(后期康复-社区康复):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在社区和家庭开展的康复治疗进一步提高ADL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

⒋脑卒中的内科治疗

答:①一般治疗:安静卧床;镇静、止痉和止痛;头部降温

②调整血压

③降低颅内压

④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⑤防治并发症

⒌肌力分级(LOVETT方法)

答:0级-无肌肉收缩

1级-有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级-不抗重力能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3级-抗重力能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4级-抗部分阻力能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5级-抗充分阻力能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正常)

⒍Brunnstrom分期

答: 1期——患者无随意运动;

2期——患者开始出现随意运动, 并能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3期——患者的异常肌张力明显增高,可随意出现共同运动;

4期——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开始下降,其共同运动模式被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5期——患者的肌张力逐渐恢复,并出现精细运动;

6期——患者的运动能力接近正常水平,但其运动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⒎三级平衡检测法

答:I级平衡——指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患者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II级平衡——指在支撑面不动(坐位或站立位)身体某个或几个部位运动时可以保持平衡;

III级平衡——指患者在外力作用或外来干扰下仍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平衡。

⒏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目标及特点?

答:康复目标: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摆放和体位的转换(如翻身等),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并发症.

特点:在原发病、合并症等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床边完成。

⒐脑卒中恢复期(各阶段)的特点及治疗

答:⑴恢复早期:①特点:恢复早期,又称为亚急性期

指发病后的3~4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2~3期,患者从患侧肢体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患者能主动活动患肢,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

②治疗:床上与床边活动:上肢上举,床边坐站,下肢交替屈伸,桥式运动。坐位活动;站立活动;减重步行训练;平行杠内行走;室内行走与户外活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中国传统疗法;作业治疗;步行架与轮椅的应用;言语治疗

⑵恢复中期:①特点:患者从患肢肌肉痉挛明显——能主动活动患肢,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到肌肉痉挛减轻,开始出现选择性肌肉活动。

②治疗: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反射性抑制模式(RIP);下肢的治疗性活动;作业治疗;认知功能训练

⑶恢复后期:①特点:此期患者大多数肌肉活动为选择性的,能自主活动,不受肢体共同运动影响直至肢体肌肉痉挛消失,肌肉活动为选择性的,分离运动平稳,协调性良好,但速度较慢。

②治疗: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下肢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心理治疗;支具和矫形器的应用。

⑷后遗症期:①特点:脑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经过各种治疗受损的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此时为进入后遗症期。临床上有的在发病后6~12月,但多在发病后1~2年。

②治疗:加强残存和已有功能的恢复;环境改造和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防止异

常肌张力和挛缩的进一步加重。

17.脑卒中吞咽障碍如何康复训练

答:①唇、舌、颜面肌和颈部屈肌的主动运动和肌力训练;

②一般先用糊状或胶状食物进行训练,少量多次,逐过渡到普通食物;

③进食时多主张取坐位颈稍前屈易引起咽反射;

④软腭冰刺激有助于咽反射的恢复;

⑤咽下食物练习呼气或咳嗽有助于预防误咽;

⑥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

⑦轻、中度吞咽困难可用鼻胃管过渡

⑧严重长期吞咽困难,应进行胃造瘘

⒑抑制下肢伸肌痉挛,诱发主动运动的治疗有哪些

答:仰卧位,保持患侧足背屈,做屈髋屈膝,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仰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诱发足背屈训练

俯卧位,患侧膝关节做屈曲活动;

侧卧位,固定髋关节,做膝的屈伸运动;

仰卧位,患者双手抱膝,改善伸肌痉挛;

桥式运动:双桥——单桥——负重。

11.废用综合征的定义、原因及表现

答:⑴定义:由于机体不活动或活动低下产生的继发行为障碍

⑵原因:①原发病情重,需要长期安静或卧床状态

②脑卒中导致的严重运动功能障碍

③精神抑郁导致的严重运动功能障碍

④严重感觉功能障碍引起刺激减少导致运动减少

⑤因疼痛限制肢体或躯体活动

⑥老年人喜静不喜动

⑦长期使用支具、石膏、夹板,限制肢体活动

⑶表现:①废用性肌无力及肌萎缩②关节挛缩③心肺功能低下④易疲劳⑤废用性骨质疏松

12.误用综合征的定义及原因

答:⑴定义:在康复治疗中采用错误的方法,引起医源性的继发性损害。

⑵原因:①粗暴的关节被动活动②康复方法错误③护理方法错误

13.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答:⑴临床表现:①放松坐位下可在患侧肱骨头和肩峰间触及明显的凹陷②X线可见肱骨头和肩关节盂之间的间隙增宽③在患侧上肢活动、全身用力或站立时可减轻或消失④肩胛带下降,肩关节腔向下倾斜⑤肩胛骨下角的位置比健侧低⑥病侧呈翼状肩

⑵治疗:①纠正肩胛骨的位置,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②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的肌肉③维持全关节活动度的无痛性的被动运动范围④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牵拉损伤而引起箭筒和半脱位。

14.肩手综合征的定义、机制及措施

答:⑴定义:指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严重的是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失。

⑵机制:①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

②过度腕关节伸展可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

③长时间病侧手背静脉输液

④病侧手伤

⑶措施:①抬高患肢,腕轻度背伸

②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

③冰水浸泡法

④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

⑤主动运动

⑥被动运动

⑦交感神经阻滞

⑧类固醇制剂口服或局部注射

⑨手术

15.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

答:⑴临床表现:患侧下肢肿胀、痛、局部皮温度稍高,颜色异常,受累关节被动活动受限,严重的可出现发绀、肢体远端坏死。

⑵预防:①下肢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②抬高下肢(卧床时)和穿压力长筒袜;

③下肢外部气压循环治疗;

④下肢肌肉功能性电刺激

⑶治疗:

①患肢制动,血栓机化后再开始活动

②采用肝素抗凝治疗

③尿激酶溶栓治疗

④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适用于髋部、早期。

16.步行训练的条件

答:①肌力:单侧下肢必须能够支撑体重的?以上,双下肢伸肌肌力应达3级以上。

②平衡能力:在室内步行,平衡能力需2级;在室外步行,平衡能力必须达到3级。

③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双侧上、下肢的肌肉的协调配合,特别是拮抗肌之间的肌张力和肌力的协调匹配。

④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本体感觉直接影响步行的进行。

⑤中枢控制

18.颅脑损伤的常见人群及发病特点

答:①发病特点:发病率高、病情急、病情变化快、导致功能障碍

②常见人群:青壮年

19.颅脑损伤的损伤原因及定义

答:损伤原因:①50% TBI与交通事故有关②50%为坠落、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失足跌倒等。③偶尔难产、手术时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

20.颅脑损伤的临床类型及表现特点

答:临床类型:①脑震荡②脑挫裂伤③弥漫性轴索损伤④原发性脑干损伤⑤颅内血肿

表现特点:①意识障碍②头痛、呕吐③生命体征的改变④眼部征象⑤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⑥脑疝

21.颅脑损伤的临床处理原则

答:颅脑损伤的患者首诊——神经外科(脑外科)

临床处理原则——密切观察,根据损伤程度及性质进行处理

早期治疗的重点——及时处理继发性脑损伤(脑疝)

原发性损伤处理——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有手术指征——及时手术

22.颅脑损伤康复目标

答:通过以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措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过正常人生活。23.颅脑损伤的评定内容

答:医学方面:病史,病因,用药情况等

感觉运动功能

功能状况

认知/交流/行为方面

心理学方面

社会方面

24.PTA

答:定义:创伤后遗忘(PTA)是颅脑损伤后记忆丧失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的时间。

根据PTA时间的长短,将颅脑损伤的严重性分为以下四级:PTA<1小时为轻度;PTA1~24小时为中度;PTA1~7天为重度;PTA>7天为极重度。

25.颅脑损伤各个期的康复治疗

答:㈠急性期康复治疗:⑴一般康复处理:①床上良肢位摆放;②定时翻身与拍背;③指导体位排痰引流;④各关节被动活动;⑤牵拉易于缩短的肌群与软组织,必要时应用矫形器固定关节于功能位;⑥尽早开始床上活动和坐位、站位的练习;

⑦理疗、按摩、针灸、高压氧等。

⑵综合促醒治疗:①听觉刺激;②视觉刺激;③肢体运动觉和皮肤感觉刺激;④穴位刺激

⑶创伤后行为恢复过程中的康复治疗:①创伤后遗忘症康复;②躁动不安的康复处理

㈡恢复期:⑴认知障碍的康复:①改善患者自知力的康复训练②注意障碍的康复训练③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④思维障碍的康复训练。

⑵感知障碍的康复治疗:①失认症的康复训练②失用症的康复训练

⑶行为障碍的康复治疗:①创造适当的环境②药物治疗③行为治疗。

㈢后遗症期:①继续加强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②矫形支具与轮椅的训练③继续维持或强化认知、言语等障碍的功能训练④物理治疗因子与传统疗法等的应用⑤复职前训练。

26.颅内血肿的主要危害

答:压迫、推移脑组织,引起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急性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即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27.颅脑外伤严重程度的评定主要依据

答:根据昏迷时间长短,将颅脑损伤分为四型:轻型:GCS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分钟以内者

中型:GCS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分钟-6小时

重型:GCS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

特重型:GCS总分3-5分

28.脑外伤常见的言语障碍类型

答:①错乱言语②言语失用③构音障碍④阅读困难⑤失语⑥书写困难⑦命名障碍29.颅内血肿意识障碍演变的三个阶段

答:①外伤后原发性昏迷

②中间意识清醒(或好转)期

③继发性昏迷

30.单侧忽略训练法

答:①不断提醒患者集中注意其忽略的一侧;

②站在忽略侧与患者谈话和训练;

③对忽略侧给予触摸、拍打、挤压、擦刷、冰刺激等感觉刺激;

④将患者所需物品放置在忽略侧,要求其用健手越过中线去拿取;

31.颅脑损伤痉挛期原则

答:抑制痉挛肌,易化拮抗肌,促进分离运动,加强近端大肌群的控制能力和复杂ADL能力,强化中间关节的控制

32.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认知功能(理解、计算、时间空间定向力、思维、判断、执行能力等)减退以及精神行为异常。

33.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表现

答:①脑体积缩小②重量减轻③脑沟加深、变宽④脑回萎缩,颞叶特别是海马区萎缩。

34.痴呆的阶段和各阶段表现

答:⑴痴呆前阶段: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前期(pre-MCI)无任何临床表现或轻度的记忆力减退②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MCI)轻度记忆力受损,学习和记忆新知识的能力下降

⑵痴呆阶段:①记忆障碍(最常见症状)和定向障碍,近期记忆减退,对往事也发生遗忘,严重连家属姓名、自己年龄都不知道,甚至出现胡言乱语。说话空洞,单调,重复,严重时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②语言障碍:明显的找词困难是首先表现症状。随后对常用物品名称和朋狗友得名字也记不得,或与此同时出现错语。③失认症和失用症:视觉空间感知障碍早期即可出现。不能辨别物品、亲朋及自己。迷路。不能识别周围声音,难以理解语音、语调及语言意义。部分患者失去基本生活能力。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组织、计划和管理能力减退。④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明显的找词困难是首先表现症状。随后对常用物品名称和朋狗友得名字也记不得,或与此同时出现错语。⑤AD神经系统查体:早期无明显体征,中晚期出现头痛、偏瘫、失语、肢体活动不灵、肌阵挛、步态障碍、尿失禁、下颌反射、吸允反射等神经系统体征。

35.AD的脑电图检查

答:早期可见波幅降低和α节律减慢,晚期可见弥漫性慢波。

36.AD常用的诊断量表

答:①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是应用最广泛的认知筛查量表。

②画钟表试验(CDT)—CDT “0-4”分法,简单、敏感、易行的认知筛查量表,确诊率75%,4分正常,3-0分为轻、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

③长谷川痴呆量表—简易实用

37.AD康复治疗的目的及原则

答:⑴目的:对有轻、中度AD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将极大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生活能力,延缓痴呆的发展。对重度痴呆的患者主要以照料和护理为重。

⑵康复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综合康复训练

②提高生存质量,发挥剩余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③支持照顾者,提供相关痴呆康复训练知识。

38.AD康复治疗内容及治疗重点

答:⑴内容:物理治理;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传统治疗;康复工程;

娱乐治疗

⑵治疗重点:①物理治疗重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增强身体平衡协调性;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加外界信息量摄入

②作业治疗重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职业技能,改善认知功能,减去异常行为。

39.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

答:①运动障碍:以肢体无力为著,下肢比上肢明显,可见偏瘫、截瘫、四肢瘫,不对称瘫最常见。30%-40%共济失调。

②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刺痛

③视觉障碍:急性视神经炎,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模糊。眼震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眼肌麻痹,复视。

④精神症状及认知障碍:

⑤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

⑥其他症状:可伴有周围神经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40.MS的临床分型及定义

答:①复发-缓解型(R-R):最常见,多次复发和缓解,两次复发间期病情稳定,约一半患者转变为继发性进展型。

②继发进展型(SP):R-R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可转为此型,病情进行性加重不再缓解,伴或不伴急性复发。

③原发进展型(PP):约占10%,起病年龄偏大(40~60岁),从发病开始病情就缓慢进展加重,无缓解,无急性发作,对治疗的反应较差。

④进展复发型(PR):罕见,在原发进展型病程基础上同时伴急性复发。

41.MS临床诊断的依据

答:首先,应以客观病史和临床体征为基本依据;

其次,应充分结合辅助检查特别是MRI特点,寻找病变的时间多发及空间多发证据;

再次,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疾病。

此外,除满足以上3项条件外,应尽可能寻找电生理、免疫学等辅助证据。42.MS康复目的及治疗原则

答:⑴目的: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能可定彻底根治,治疗的主要目的:①抑制炎性脱髓鞘过程,遏制病情进展: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用于急性期,可减轻炎症和水肿,缩短病程。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避免可促使复发的因素,减少复发次数;

②对症、支持疗法,减轻痛苦

免疫治疗——免疫抑制剂(激素无效时选用)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等

其他免疫疗法: B-干扰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疗法

⑵治疗原则:早期:抑制病变进展,防止病变恶化及复发

晚期:对症和支持疗法

循序渐进:早期强度不宜太强,时间不宜过长,以患者略感疲劳为度。

因人而异:治疗方法和强度要根据疾病累及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定。

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功能需要为中心进行训练,多进行与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密切的活动及作业;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

43.MS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内容

答:①每天定时排尿,养成良好排尿习惯。并监测患者膀胱残余尿的变化;②每天患者进水量控制在2L左右为宜;③在排除膀胱括约肌高张力的前提下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就是在开放导尿管钱做耻骨联合上的轻按摩和大腿内侧的拍打

刺激等;④腰骶神经刺激和尿道括约肌协调训练;肛门括约肌收缩和在仰卧位抬臀训练,每天3-4次,每次20下。如肌力丧失的无法完成的患者,也应用意念去做。

44.什么叫脊髓的总体反射?

答: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时,刺激皮肤、下肢及憋尿可引发屈曲反射和痉挛,且出汗、竖毛、大小便自动排出-总体反射(提示康复预后不佳)

45.脊髓休克期结束判断的两个标准

答:①球海绵体反射:消失为休克期;再出现为休克期结束。但是正常人15-30%不出现球海绵体反射,圆锥损伤时也不出现该反射

2)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感觉运动、肌张力升高和痉挛,休克期结束。

46.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

答:无抑制性、反射性、自主性、感觉麻痹性、运动麻痹性膀胱。

47.C5横贯性脊髓炎对患者的训练

答:①增强肱二头肌(屈肘肌)的肌力;②学习使用低靠背轮椅,并在平地上自己驱动;③有条件时可使用电动轮椅;④学会使用固定于轮椅靠背扶手上的套索前倾减压或利用双肘支撑轮椅扶手减压;⑤可把勺子固定于患者手上,练习自己进食;⑥抗阻呼吸功能训练;⑦站立训练:通过各种方法使患者有一定的站立时间,增加心肺功能,改善下肢本体感觉,防治并发症。可用电动站立床。⑧每天都应由他人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活动四肢关节),以预防四肢关节僵硬。

48.胶质瘤和脑膜瘤的康复计划

答:①预防性康复②恢复性康复③支持性康复④姑息性康复

49.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

答:①能量耗竭②再灌注损伤③特定区域的脑损伤④其他继发性脑损伤

50.随时间改变脑部功能的改变

答:完全缺氧10s可利用氧耗竭,有氧代谢停止;缺氧15s便可昏迷;缺氧2~4分钟无氧代谢停止,不再有三磷酸腺苷(ATP)产生;缺氧4~5分钟ATP耗尽,所有需能反应停止;缺氧6~8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

51.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特点

答:病变同侧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还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爆破性语言、吟诗样语言)

神经康复学

1.神经康复学的概念(P1)

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

2.神经康复学核心指导思想(P2)

功能恢复和功能重建

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P2)

脊髓、脑干、大脑皮质、小脑、基底节

4.Bobath技术的主要方法(P6)

①控制关键点②反射性抑制③平衡反应训练和负重④放置和保持等感觉刺激

5.脊髓总体反射概念(P150)

总体反射是指在脊髓横贯性损伤休克期后出现的痉挛性截瘫,给予这些患者轻微

的腹部皮肤刺激、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肢体强烈的屈曲反射和阵挛,伴有出汗、竖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

6.脊髓休克期结束判定的两个标准(P154)

①球海绵体反射的再出现②损伤水平以下出现任何运动或肌张力升高和痉挛

7.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最常见的脊髓受累节段(P149):T3-5

8.膈肌由C4脊髓节段支配(P152)

9.梅尼埃病(MD)四联症(P253):

①旋转性眩晕②波动性耳聋③耳鸣④耳胀满感

10.神经病理性疼痛四大临床表现(P268):

①自发性疼痛②感觉过敏③感觉超敏④感觉异常

11.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155)

①无抑制性膀胱

②反射性膀胱

③自主性膀胱

④感觉麻痹性膀胱

⑤运动麻痹型膀胱

12.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特点(P272)

①姿势和步态的改变

②协调运动障碍

③言语障碍

④眼运动障碍

⑤肌张力减低

13.对C5横贯性脊髓炎患者的训练主要有(162)

①增强肱二头肌(屈肌肌力)的肌力

②学习使用低靠背轮椅,并在地上自己驱动

③有条件可以使用电动轮椅

④学会使用固定于轮椅靠背扶手上的套索前倾减压或利用双肘支撑轮椅扶手减压

⑤可把勺子固定于患者手上,练习自己进食

⑥抗阻呼吸功能训练

⑦通过各种方法如电动站立床,若未见不良反应,逐渐抬高其角度,至接近90度为止,每次20分钟左右,每天2~3次

19.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脑白质的延续

神康

名解:脑卒中、静止性震颤

简答题

脑卒中康复原则

AIDP常见康复问题

PD为什么早期不能做太多健侧代偿训练

脊髓炎康复结局

L3及L3以下脊髓损伤的功能情况及康复治疗

1、脑膜刺激征:

A、颈强直:颈后肌痉挛,被动曲颈遇到阻力。

B、Kernig征:嘱患者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膝关节可被伸至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

C、Brudzinski征:嘱患者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患者枕部,一手置于患者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阳性表现为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2、闭目难立征(Romberg sign)病人站立,两足并拢,两臂前举至水平位,伸肘,不动。先睁眼,后闭眼。正常人可维持60秒左右不倾倒,儿童更久,老年人较短。但可有轻微的前后来回摇晃。前庭系统疾患者,睁眼闭眼皆可向患侧偏斜或倾倒。小脑半球病变,可向患侧倾倒;蚓部病变,可向前或后倾倒。深感觉障碍者睁眼时身体摇晃不明显;闭眼时站立不稳或倾倒,倾倒方向不定。

3、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患者的脑干受到部分损害(脑桥基底部病变),导致其运动功能几乎全部丧失,表现为患者肢体不能活动,不能言语,易被误认为VS,但由于患者的大脑皮质和脑干被盖部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无损害,故其意识完全清楚,能通过睁、闭眼或眨眼表示“是”或“不是”来进行交流。

4、痉挛(Spasticity) 指肌肉或肌群断续的不随意收缩,肌张力明显增高即称痉挛。在被动活动时产生过大的抵抗感。

偏瘫痉挛典型模式:

上肢屈肌痉挛模式

下肢伸肌痉挛模式

5、肌张力低下:蛙状姿势(俯卧位或者仰卧位),W状姿势(仰卧位),对折姿势(坐位),倒U姿势(俯悬位),外翻或者内翻扁平足,站立时腰椎前弯,骨盆稳定性差而导致走路左右摇摆似鸭步,翼状肩,膝反张。

6、脑卒中治疗原则:1、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早期康复时机。2、康复治疗计划建立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并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调整。

3、康复治疗贯穿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做到循序渐进。

4、综合康复要与日程生活活动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并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以及家属的配合。

5、积极防治并发症,做好二级预防。

老师的ppt是:1、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2、患侧功能恢复,健侧功能代偿。

脑外伤的治疗原则:①早期介入②全面康复③循序渐进④个体化治疗⑤持之以恒

7、脊髓休克:脊髓休克也称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脊髓休克常常发生在颈脊髓损伤之后,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及病理、生理反射均丧失的临床症候群。特征是迟缓性瘫痪,肌张力下降、疼觉丧失和反射消失。

肌力和感觉通常在伤后4-6小时恢复,但是自主神经功能通常需要数天或着数周才能恢复;球海绵体反射(反射的引出:男性挤压龟头、女性牵拉尿管)的出现是脊髓休克期已过的标志;

8废用综合征:长期安静、卧床,或长期支具、石膏、夹板固定的患者出现以生理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可有局部和全身改变。

9、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的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症候群。常见韧带、肌腱、肌肉等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加重,强肌和弱肌不平衡的加剧,痉挛步态的习惯化等。

10、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抗阻运动或主动用力时,处于静止状态的其他部分可产生不随意运动反应。

11、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运动,患者完成某项关节活动引发的该肢体其他关节肌肉的一组固定的没有选择的运动。

12、共济失调:小脑、本体感觉以及前庭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而并非肌无力,可累及四肢躯干和咽喉肌,以及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

13、BELL现象;周围性面瘫时,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

14、昏迷:昏迷(coma)是一种持续的、深度的病理性意识障碍,其特征是双眼闭合,不能被唤醒,更不能认知;VS则是能觉醒但无认知。

15、失语症:失语症是指神智清晰意识正常的情况下,患因脑部损伤而导致原有的表达、理解、阅读和书写功能残缺或丧失的一种综合征。(课本)

16、不同阶段脊髓损伤的治疗:

1.颈4

(1)特征:头部能做自由活动外,四肢和躯干均不能活动,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需他人帮助。

(2)训练:用嘴咬住操纵杆操作一些仪器,应加强呼吸功能的训练:深呼吸,唱歌和说话;站立训练,被动关节活动

2.颈5

(1)特征:肩关节能活动,肘关节能主动屈曲,但缺乏伸肘和腕、手所有功能;肋间肌麻痹而致呼吸功能差;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不能独立翻身和坐起;自己不能穿戴辅助具;日常生活绝大部分需他人帮助。

(2)训练:增强肱二头肌的肌力;学习使用矮靠背轮椅,并在平地上自己驱动;有条件时可使用电动轮椅;学会使用固定于轮椅靠背扶手上的套索前倾减压或利用双肘支撑轮椅扶手减压;可把勺子固定于患者手上,练习自己进食;呼吸功能训练同颈4;站立训练同颈4;关节活动训练同颈4。

3.颈6

(1)特征:缺乏伸肘、屈腕能力,手功能丧失,其余上肢功能基本正常;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肋间肌瘫痪,呼吸功能减弱。勾住系于床脚的绳梯可以从床上坐起;利用万能袖带可完成进食、梳洗、写字、打字、打电话等。能部分自理生活,需中等量帮助。

(2)训练:驱动轮椅的训练;单侧交替地给臀部减压,每半小时进行1次,每次15秒;利用床脚的绳梯从床上坐起;

站立、呼吸、关节活动训练同颈5;增强二头肌(屈肘)和桡侧伸腕肌(伸腕)的肌力。

4.颈7完全性脊髓损伤

(1)特征:上肢功能基本正常,抓握、释放释放和灵巧度有一定障碍,不能捏;下肢完全瘫痪;呼吸功能较差。

轮椅上基本能完全独立;能自己翻身、坐起和在床上移动;能自己进食、穿、脱衣服和做个人卫生(自我导尿);

(2)训练:上肢残存肌力增强训练;坐在轮椅上可把双手撑在扶手上进行减压,半小时1次,每次15秒;用长条形木板进行床-轮椅及轮椅 -浴盆转移;关节活动范围、呼吸功能力训练、站立训练同C4。

5.颈8~胸2

(1)特征:

上肢功能完全正常,不能控制躯干,双下肢完全瘫痪,呼吸功能较差。能独立完成移,能驱动标准轮椅、独立处理大小便,使用通讯工具、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可从事坐位工作,可借助长下肢支具在平行杠内站立。

(2)训练:加强上肢肌肉强度和耐力的训练,坐位注意练习撑起减压练习;各种轮椅技巧练习,转移训练仍然必要;

适宜的职业训练。

6.胸3~12

(1)特征:上肢完全正常,躯干部分瘫痪,双下肢完全瘫痪。生活完全能自理,能独立使用标准轮椅和完成转移动作可从事一般的家务劳动,可从事坐位的工作。利用长下肢支具、拐、助行器或平衡棒做治疗性步行训练,

2)训练:颈8~胸2患者所做的训练,站立和治疗性步行,胸6~8练习摆至步,胸9~12练习迈越步。

7.腰1~2

(1)上肢完全正常,躯干稳定,下肢大部分肌肉瘫痪,能进行胸3~12病变的一切活动,能用短下肢支具(能固定踝关节)和肘拐或手杖进行功能性步行,能上下楼梯,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在户外长时间活动或为了节省体力和方便仍使用轮椅。

(2)训练:训练四点步态行走,练习从轮椅上独自站起;上下楼梯;练习安全的跌倒和重新爬起,其他训练同胸3~12损伤的患者。

8.腰3及腰3以下

(1)特征:肢和躯干完全正常,双下肢有部分肌肉瘫痪,用手杖和穿高帮鞋即可达到实用步行的能力,腰5以下病变不用任何辅助用品亦可达到实用步行的目的。

(2)训练:双下肢残存肌力为主,用双拐练习四点步态;用手杖练习行走;早期的训练方法同腰1和腰2病变的患者。

17、帕金深早期训练方案:

PD早期训练

由于患者肌张力异常、肢体震颤、平衡障碍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将不同程度受限,并将随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因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分为两个阶段:

1、早期训练疾病的早期治疗,尽可能通过调整维持其粗大和精细协调活动、肌力、身体姿势和心理状态实现日常活动自理,保留自己的习惯、兴趣和爱好,与家人、社会正常交往。重点选择穿脱衣服,坐、站转换,进出厕所、淋浴间或出入浴池,携物行走,上下车等活动作为训练内容。

2.后期训练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活动能力逐渐受限,应最大程度的维持其

原有的功能和活动能力,加强日常活动的监督和安全性防护,提供简单、容易操作、省力的方法完成各种活动。

18、健侧代偿不提倡

1、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只有单侧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展到躯干和双侧肢体症状,所以对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不建议。

2、过多的代偿会剥脱患手的锻炼机会,从而加速疾病的进展。

因为这种代偿的功能不会长久有效。我们建议患者进行双翻共同动作的练习。如单手震颤致喝水动作不稳,建议使用特制的双乎柄的杯子,两个手相辅助以增加稳定性。这样健侧有一定代偿作用的同时又对患者有辅助训练的意义,保证功能的同时又有一定的训练作用。

19、肩手综合征:

表现:

肩痛、手浮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剧)、皮温升高、消肿

后肌肉萎缩、甚至挛缩

临床经过:分为三期

Ⅰ,手突然浮肿,被动活动时疼痛

Ⅱ,出现自发痛是此期特点,手的水肿可减轻

Ⅲ,又称后遗症期,水肿完全消失,疼痛也完全消失,但未经治

疗的手,活动能力永久丧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征的畸形手

20、面瘫: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区别:

中枢性周围性

损伤部位面神经核以上面神经核以下

额纹对称患侧消失

鼻唇沟对侧变浅患侧变浅

示齿偏向病侧偏向健侧

1、单纯性面神经炎:侵犯茎乳孔或以下部位,出现病变同侧面肌运动障碍。表现为同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涎,示齿口角偏向对侧。

2、Bell面瘫:侵犯鼓索和镫骨肌神经之间部位,出现第1条症状+病变同侧舌前2/3感觉丧失,伴随涎腺分泌功能障碍。

3、病变损伤镫骨肌神经和膝状神经节之间,出现第2条的症状+同侧听觉过敏。

4、Hunt面瘫:病变侵犯膝神经节,出现第3条的症状+泪腺分泌丧失和外耳道或鼓膜疱疹、患者乳突疼痛。

1。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

2。Kernig征:嘱患者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膝关节可被伸至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

3。Brudzinski征:嘱患者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患者枕部,一手置于患者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阳性表现为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4。跨阈步态:周围神经病变时常出现足部下垂不能背屈,行走时或是拖拽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抬得很高,落脚时足尖先触地面,主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5。肩--手综合征:表现为肩痛、手水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剧)、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病因不清,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压迫下腕关节被牵拉并掌屈、过度牵拉、输液渗出、手意外小伤害等有关。常于卒中后1--3个月发生,多突然起病,节段性疼痛、水肿、血运障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活动后症状和体征加重。

6、半暗带:脑卒中时在坏死的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有一些不同程度受损的脑细胞,但细胞完整性尚保存,这些细胞与周围组织缺血缺氧,变性水肿形成为半暗带,具有双向性,治疗及时,正确可逆转为正常细胞,否则,坏死软化。7。小字征:因手指、腕、臂强直,产生写字强直,落笔不直,字行不整,字越写越少。

8。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与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

9。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不明的大脑退行性变性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

10。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其中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常见类型。

11。脑膜炎:凡感染或炎症性反应仅累及软脑膜者(包括软脑膜和蛛网膜)称为软脑膜炎或脑膜炎。

12。脑炎:病原体侵犯脑实质引起炎症性反应者称为脑炎。

13。脑膜脑炎:脑炎时脑膜的损害可相继或同时受累。

14。脑病:对非生物原性致病因素(理化因素、中毒、缺氧、变态反应等因素)损害脑实质而产生的弥漫性脑损害,则称为脑病。

15。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升降、倾斜等。

16。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17。痉挛:痉挛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运动障碍表现之一,是一种因牵张

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随有腱反射的亢进。

19。脑卒中:也可称为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21。日常生活活动:是人在独立生活中反复地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22。神经干叩击试验: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可帮助判断神经断端位置和生长情况。

23。肌张力:指肌肉静止或放松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检查时可根据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肢体时的阻力来判断。

24。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

1、废用综合征:长期安静、卧床,或长期支具、石膏、夹板固定的患者出现以生理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可有局部和全身改变。

2、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的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症候群。常见韧带、肌腱、肌肉等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加重,强肌和弱肌不平衡的加剧,痉挛步态的习惯化等。

10、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抗阻运动或主动用力时,处于静止状态的其他部分可产生不随意运动反应。

11、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运动,患者完成某项关节活动引发的该肢体其他关节肌肉的一组固定的没有选择的运动。

13、Bobath握手: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攥拳,患侧拇指位于上方。

14、双侧桥式运动:治疗师帮助患者将两腿屈曲,双脚在臀下平踏床面,让患者伸髋将两臀部抬离床面。如患侧髋外旋外展不能支持时,治疗师可以帮助将患膝稳定住。

15、脑疝(shàn):颅内高压进一步发展致各腔室间压力不均,从而推压部分脑组织向解剖间隙移位,引起脑组织的移位即称脑疝。

16、创伤后遗忘(PTA ):脑外伤后记忆丧失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的时间。16、认知:是指人们认识与知晓(理解)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

17、注意:是对事物的一种选择性反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使人们清晰的认知周围现实中某一特定的对象,避开不相关的事物。

18、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反应,是对获得的信息的感知及思考(又称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9、感知障碍:指在感觉输入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对感觉刺激的认识和辨

别障碍,表现为失认症与失用症。

20、脑性瘫痪(CP):是自受孕开始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21、Bobath法:又称神经发育学疗法,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共同创建的治疗脑性瘫痪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脑瘫、偏瘫等疾患。

22、关键点:治疗师通过对患儿身上的特定部位进行抑制,使患儿痉挛减轻,同时又可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Bobath把这个特定部位称为关键点。

23、多发性硬化(MS ):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性疾病,侵犯大脑、脊髓白质、皮质下结构、脑干、小脑与视神经等。CNS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是其特点。

24、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变性疾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略多于女性,致残率为25%。为康复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8、脊髓炎:是指由于生物源性感染如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所致的,或感染后、接种后所诱发的脊髓灰质和(或)白质的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29、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是病毒感染、自体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神经根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

30、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正常。

33、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

1。昏迷

答: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包括浅昏迷和深昏迷。浅昏迷:意识丧失,患者没有睁眼反应。语言丧失。自发运动减少,但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患者有痛苦表情,防御动作等,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无明显改变。深昏迷:自发运动完全消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眼球固定,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等均消失,生命体征常有变化。

2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如何?如何防治?

答:临床特点表现为肩痛、手水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剧)、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挛缩。防治:1、病因防治:避免上肢受外伤(即使是小损伤)、疼痛、过度牵张、长时间垂悬,已有水肿者应避免输液。2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可防止肩痛、维持各关节的活动度,但应非常轻柔,以不产生疼痛为度。3、交感神经阻滞:星状交感神经节阻滞对早期SHS非常有效,可使其减轻

或消失,对第2期效果差。4、类固醇制剂:口服/肩关节或腱鞘注射类固醇制剂对肩痛较好,减轻局部炎症。5、高位胸交感神经切断术,6、物理因子治疗。

3。偏瘫治疗中误用综合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如何纠正?

答: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的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综合征。常见韧带、肌腱、肌肉等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加重,强肌和弱肌不平衡的加剧,痉挛步态的习惯化等。常在没有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治疗不当的情况下发生。要重视康复各个阶段的治疗,特别是要训练弱肌,抑制强肌,强调运动模式的恢复,避免片面追求肌力治疗。

4。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康复训练?

答:影响因素康复训练:1、功能训练恢复1、改善口面部肌群运动功能训练,2、增加舌运动训练,3、增加吞咽反射训练,4、声带内收训练,5、增加喉上抬能力,6、咽收缩训练,7、吸吮及喉抬高训练,8、空吞咽训练。2、功能代偿技术改变体位,通过食物的自身重力进食,改变咽腔体积,促进吞咽,减少吸入。3

5。简述偏瘫的康复治疗。

6。如何根据格拉斯昏迷量表得分及昏迷时间长短将脑外伤分型?

答:根据格拉斯昏迷量表得分及昏迷时间长短将脑外伤分为4型,轻型:GCS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之内。中型:GCS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6小时。重型:GCS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特重型:GCS3--5分。

7。脑性瘫痪

答: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8。Bobath法

答:是神经发育学疗法之一,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 共同创建的治疗脑性瘫痪的理论与方法,是当代治疗小儿脑瘫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脑瘫,偏瘫等疾患,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

9。关键点、

答:治疗师通过对患儿身上的特定部位进行抑制,使患儿痉挛减轻,同时又可促通正常姿势和运动,Baboth把这个特定部位称为关键点。

10。脑性瘫痪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几型?

答: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

11。简述脑瘫临床症状的主要特征

答:脑瘫临床症状的主要特征;1.四肢和躯干的非对称;2、某种固定的运动模式;

3、抗重力运动困难;

4、分离运动困难;

5、发育不均衡;

6、肌张力不平衡;

7、原始反射残存;

8、存在异常的感觉运动;

9、联合反应和代偿运动。

12。简述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答:临床表现为运动发育较同龄儿明显落后,异常姿势,肌张力增高,紧张甚至痉挛,僵硬,强直,下肢检查时可见折刀征,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Babinski 征等阳性,出现髌、踝阵挛及异常反射等。

13。简述共济失调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答:临床表现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的小脑症状,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容易跌倒,基底宽,不敢迈大步,手和头部可看到轻度震颤,眼球震颤极为常见,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胫试验都难以完成,肌张力低下,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且徐缓,本型不多见,多与其他型混合。

14。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1、运动发育评定。2、姿势的评价;3、反射发育评定;4、肌张力的评价;5、作业疗法评价;6、语言功能的评定;7、功能独立性评定;8、感知认知评定

15。对脑瘫患儿各种姿势进行评价时,对其仰卧位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答:1、观察其自发运动的质和量;2、注意对称性及优势姿势模式,是否出现一侧下肢伸展增强和对侧屈曲姿势加重(非对称性);3、头部的位置,观察患儿头部是否正中位,是否常偏向一侧,头部与肩胛带,骨盆运动的分离情况;4、向坐位拉起,有无头的后垂,两肩有无向伸展方向的抵抗,两下肢是否出现屈曲,有无代偿性脊柱后弯;5、骨盆和四肢,骨盆是否有前倾,后倾,能否完成骨盆随意抬起,四肢是否有分离动作,

16、简述对脑瘫患儿进行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答:1、由头向尾,由近位端向远位端等儿童运动发育的规律;2、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同时,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诱导;3、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

4、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

5、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固定运动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个运动向多个运动的协调运动;

6、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不能以偏概全。

17、简述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

答:临床特点:1、肢体静止性震颤,2、运动障碍,3、肌肉强直,4步态异常,5、平衡功能障碍,6、高级脑功能障碍,7、吞咽功能障碍,8、自主神经功能障碍,9、活动和参与受限,10、继发性功能障碍。(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与平衡障碍为主要特点)

18、简述良性位置性阵法性眩晕的治疗原则及体位训练方法。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康复概论》、《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很多内容需要结合实践方能更好的掌握,因此在学习中,需要边学习,边操作,方能更好的掌握,以获得更确实的临床康复经验。 第一章康复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康复的概念 2、掌握康复的工作内容 3、掌握康复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 1、康复的内容 2、康复的治疗过程 3、康复的发展史 第二章物理治疗学 第一节运动疗法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疗法的定义 2、了解运动疗法的分类 3、熟悉运动疗法的内容 4、熟悉运动解剖学基础 5、熟悉运动生理学基础 6、掌握肌肉收缩的不同方式 7、熟悉运动代谢基础 8、掌握运动疗法的常用运动方式 9、熟悉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 10、掌握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11、熟悉运动疗法应注意的事项 12、熟悉运动疗法的禁忌症 13、熟悉运动处方的项目 14、熟悉运动量控制的内容 15、熟悉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教学大纲 一、运动疗法的定义 1、运动疗法的定义 2、运动疗法的分类 二、运动疗法的内容和分类 1、常规的运动疗法 2、神经生理学疗法 3、运动再学习 三、运动疗法的基础

1、运动学基础:运动解剖学基础、运动力学基础 2、运动生理学基础:肌肉的理化特性、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协同作用 3、运动的代谢基础:肌肉收缩的能量供给、运动中气体交换的两个重要指标、对训练的代谢反应 四、运动中常用的运动方式 1、被动运动 2、主动运动:随意运动、主动助力运动、抗阻运动 3、牵引 五、运动中的生理及治疗作用 1、生理作用:心脏、骨骼肌、骨和关节、血压、肺、血脂质、其他 2、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六、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禁忌 1、临床应用 2、运动疗法中应注意的事项 3、运动疗法的禁忌 七、运动处方 1、运动治疗项目: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矫正性项目 2、运动治疗量:运动治疗强度、治疗频率、治疗持续时间、 3、注意事项 第二节常规的运动疗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关节活动基础 2、掌握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的具体方法 3、掌握被动运动具体训练方法 4、掌握不同关节的关节活动具体方法 5、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概念 6、了解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7、掌握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手法 8、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标准 9、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应用的选择 10、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11、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 12、掌握人体主要关节的关节松动术的具体操作 13、掌握软组织牵伸的概念 14、掌握被动牵伸的种类及操作 15、掌握主动抑制的概念和方式 16、掌握肌肉牵伸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7、掌握肌肉牵伸的程序 18、了解牵伸的局部放松技术 19、掌握人体主要肌群的牵伸技术 20、掌握肌力的概念 21、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

神经康复试题.doc

1。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 2。Kernig征:嘱患者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膝关节可被伸至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 3。Brudzinski征:嘱患者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患者枕部,一手置于患者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阳性表现为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4。跨阈步态:周围神经病变时常出现足部下垂不能背屈,行走时或是拖拽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抬得很高,落脚时足尖先触地面,主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5。肩--手综合征:表现为肩痛、手水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剧)、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病因不清,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压迫下腕关节被牵拉并掌屈、过度牵拉、输液渗出、手意外小伤害等有关。常于卒中后1--3个月发生,多突然起病,节段性疼痛、水肿、血运障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活动后症状和体征加重。 6、半暗带:脑卒中时在坏死的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有一些不同程度受损的脑细胞,但细胞完整性尚保存,这些细胞与周围组织缺血缺氧,变性水肿形成为半暗带,具有双向性,治疗及时,正确可逆转为正常细胞,否则,坏死软化。 7。小字征:因手指、腕、臂强直,产生写字强直,落笔不直,字行不整,字越写越少。 8。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与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 9。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不明的大脑退行性变性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 10。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其中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常见类型。11。脑膜炎:凡感染或炎症性反应仅累及软脑膜者(包括软脑膜和蛛网膜)称为软脑膜炎或脑膜炎。 12。脑炎:病原体侵犯脑实质引起炎症性反应者称为脑炎。 13。脑膜脑炎:脑炎时脑膜的损害可相继或同时受累。14。脑病:对非生物原性致病因素(理化因素、中毒、缺氧、变态反应等因素)损害脑实质而产生的弥漫性脑损害,则称为脑病。 15。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升降、倾斜等。16。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17。痉挛:痉挛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运动障碍表现之一,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随有腱反射的亢进。 19。脑卒中:也可称为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21。日常生活活动:是人在独立生活中反复地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 22。神经干叩击试验: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可帮助判断神经断端位置和生长情况。 23。肌张力:指肌肉静止或放松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检查时可根据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肢体时的阻力来判断。 24。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 1。昏迷 答: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包括浅昏迷和深昏迷。浅昏迷:意识丧失,患者没有睁眼反应。语言丧失。自发运动减少,但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患者有痛苦表情,防御动作等,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无明显改变。深昏迷:自发运动完全消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眼球固定,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等均消失,生命体征常有变化。2。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如何?如何防治? 答:临床特点表现为肩痛、手水肿和疼痛(被动屈曲 手指时尤剧)、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挛 缩。防治:1、病因防治:避免上肢受外伤(即使是小 损伤)、疼痛、过度牵张、长时间垂悬,已有水肿者 应避免输液。2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可防止肩痛、 维持各关节的活动度,但应非常轻柔,以不产生疼痛 为度。3、交感神经阻滞:星状交感神经节阻滞对早 期SHS非常有效,可使其减轻或消失,对第2期效果 差。4、类固醇制剂:口服/肩关节或腱鞘注射类固醇 制剂对肩痛较好,减轻局部炎症。5、高位胸交感神 经切断术,6、物理因子治疗。 3。偏瘫治疗中误用综合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 如何纠正? 答: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的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综 合征。常见韧带、肌腱、肌肉等损伤,骨关节变形, 痉挛状态加重,强肌和弱肌不平衡的加剧,痉挛步态 的习惯化等。常在没有进行康复治疗或康复治疗不当 的情况下发生。要重视康复各个阶段的治疗,特别是 要训练弱肌,抑制强肌,强调运动模式的恢复,避免 片面追求肌力治疗。 4。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康复训 练? 答:影响因素康复训练:1、功能训练恢复1、 改善口面部肌群运动功能训练,2、增加舌运动训练, 3、增加吞咽反射训练, 4、声带内收训练, 5、增加 喉上抬能力,6、咽收缩训练,7、吸吮及喉抬高训练, 8、空吞咽训练。2、功能代偿技术改变体位,通过 食物的自身重力进食,改变咽腔体积,促进吞咽,减 少吸入。3 5。简述偏瘫的康复治疗。 6。如何根据格拉斯昏迷量表得分及昏迷时间长短将 脑外伤分型? 答:根据格拉斯昏迷量表得分及昏迷时间长短将脑外 伤分为4型,轻型:GCS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为 20分钟之内。中型:GCS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 20分钟--6小时。重型:GCS6--8分,伤后昏迷或再 次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特重型:GCS3--5分。 7。脑性瘫痪 答: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 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 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 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8。Bobath法 答:是神经发育学疗法之一,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 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共同创建的 治疗脑性瘫痪的理论与方法,是当代治疗小儿脑瘫的 主要手段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 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脑瘫, 偏瘫等疾患,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势 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 9。关键点、 答:治疗师通过对患儿身上的特定部位进行抑制,使 患儿痉挛减轻,同时又可促通正常姿势和运动, Baboth把这个特定部位称为关键点。 10。脑性瘫痪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几型? 答: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 动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肌张力 低下型、混合型。 11。简述脑瘫临床症状的主要特征 答:脑瘫临床症状的主要特征;1.四肢和躯干的非对 称;2、某种固定的运动模式;3、抗重力运动困难; 4、分离运动困难; 5、发育不均衡; 6、肌张力不平 衡;7、原始反射残存;8、存在异常的感觉运动;9、 联合反应和代偿运动。 12。简述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答:临床表现为运动发育较同龄儿明显落后,异常姿 势,肌张力增高,紧张甚至痉挛,僵硬,强直,下肢 检查时可见折刀征,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 Babinski征等阳性,出现髌、踝阵挛及异常反射等。 13。简述共济失调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答:临床表现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的小脑症状,步态 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容易跌倒,基底宽, 不敢迈大步,手和头部可看到轻度震颤,眼球震颤极 为常见,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胫试验都难以完 成,肌张力低下,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且徐缓,本 型不多见,多与其他型混合。 14。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1、运动发育评定。2、 姿势的评价;3、反射发育评定;4、肌张力的评价; 5、作业疗法评价; 6、语言功能的评定; 7、功能独 立性评定;8、感知认知评定 15。对脑瘫患儿各种姿势进行评价时,对其仰卧位的 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答:1、观察其自发运动的质和量;2、注意对称性及 优势姿势模式,是否出现一侧下肢伸展增强和对侧屈 曲姿势加重(非对称性);3、头部的位置,观察患儿 头部是否正中位,是否常偏向一侧,头部与肩胛带, 骨盆运动的分离情况;4、向坐位拉起,有无头的后 垂,两肩有无向伸展方向的抵抗,两下肢是否出现屈 曲,有无代偿性脊柱后弯;5、骨盆和四肢,骨盆是 否有前倾,后倾,能否完成骨盆随意抬起,四肢是否 有分离动作, 16、简述对脑瘫患儿进行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答:1、由头向尾,由近位端向远位端等儿童运动发 育的规律;2、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同时,进行正 常运动模式的诱导;3、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 能力;4、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5、诱发和强 化所希望的固定运动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个运动向多 个运动的协调运动;6、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要因人 而异,不能以偏概全。 17、简述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 答:临床特点:1、肢体静止性震颤,2、运动障碍, 3、肌肉强直,4步态异常,5、平衡功能障碍,6、高 级脑功能障碍,7、吞咽功能障碍,8、自主神经功能 障碍,9、活动和参与受限,10、继发性功能障碍。(临 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与平衡 障碍为主要特点) 18、简述良性位置性阵法性眩晕的治疗原则及体位训 练方法。 答:治疗原则:指导患者反复处于引发症状的位置, 通过简单的前庭锻炼驱散壶腹嵴终顶上的耳石碎片 或通过复位法使半规管内自由游动的微粒进入椭圆 囊以消除症状,抗眩晕药无效,对于锻炼无效的症状 严重者,可通过外科手术方法达到缓解(单孔神经切 断术,激光行迷路闭塞术或后半规管堵塞术)。体位 训练方法:目的是使沉积物从嵴顶松动脱落。患者闭 目正坐床上,向一侧侧卧至一侧枕部接触床面,保持 此头位直到诱发的眩晕消失后再坐起,30秒后再向另 一侧侧卧,每3小时两侧交替进行1次,直到眩晕症 状消失为止,症状多在1--2天内减轻,通常于7--14 天内消失。 19、Barthel指数评定的内容有哪些? 答:进食、修饰、洗澡、穿衣、如厕、排尿、排便、 步行、轮椅、行走、上下楼梯。 20、徒手肌力评定分级。 答: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产生 关节运动,2级关节不抗重力可作全范围运动,3 级关节抗重力可作全范围运动,4级关节抗部分 阻力可作全范围运动,5级关节抗充分阻力可作全 范围运动。 21、脑卒中患者软瘫期如何指导向健侧翻身训练 答:向健侧翻身时,取Bobath握手,伸展肘关节,肩 关节90°屈曲位,头转向健侧,由双上肢,肩部带动 躯干翻向健侧,随后旋转骨盆,带动下肢翻向健侧, 治疗师对患侧下肢可给予最小限度的辅助。 22、针对脑瘫的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主要是防止脑瘫的产生,研究和采取正确的 措施,预防能够导致脑瘫的各种原因,如预防妊娠期 感染及其他不良因素,正确接生,正确处理高胆红素 血症等,2、是对已经造成损害的脑瘫患儿,采取各 级进行综合康复,使脑瘫患儿得以身心全面发育,3、 是对已经发生残疾的脑瘫,应通过各种措施,预防残 障的发生,尽可能保存现有的功能,通过各种康复治 疗方法和途径,积极预防畸形,挛缩的发生,以减少 残障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23。试述神经康复的目标 答:神经康复的目标是采用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多种有 效措施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减轻神经系统病损 后导致的功能残疾或残障程度,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 会,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4、试述Bobath神经发育疗法的理论基础 答:Bobath认为,运动功能的整合中枢包括脊髓,脑 干,中脑,皮质4个水平,下位中枢受上位中枢控制, 脑损伤引起的症状,除运动发育迟缓外,必然出现上 位中枢控制解除的释放症状,即种种原始反射亢进的 异常姿势和运动,尤其是中脑和皮质损伤引起的立直 反射和平衡反射障碍,在C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obath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体,抑制异 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强 调促进正常运动必须首先抑制异常姿势,同时也强调 一定要按小儿神经发育的顺序及规律促进运动发育, 理论上,肢体功能恢复是按照由近端向远端的顺序, 在治疗中,只有改善了头,颈,躯干的运动之后,才 有可能改善四肢的功能,只有控制了肩胛带的稳定性 后,才有可能发展上肢的精细动作。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指南

颅脑损伤康复指南 【概述】 1.概念:颅脑损伤是由于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所致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 丧失、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具有发生率高、伤情复杂严重、导致的功能障碍多以及多发生于青壮年的特点。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包括:交通事故、工伤、暴力打击伤、火器伤等 2.临床分类: 按损伤方式:开放性和闭合性 按损伤机制及病理改变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分别是: (1)脑震荡:这是一种很轻的原发性脑损伤,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而无明显结构上的变化。意识丧失历时数十分钟,同时可伴 有面色苍白、冷汗、双瞳孔放大或缩小全身松弛、生理反射消失。清 醒后上述表现消失,而出现头痛、头昏、眩晕、轻度恶心、呕吐等, 并有逆行性遗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2)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脑损伤,伤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昏迷时间可为数小时数日、数周、数月不等,同时伴有立即出现的阳性神 经系统体征,如偏瘫、失语、偏盲、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发作等。生 命体征变化也与损伤程度有关,轻者只有短暂的脉搏快弱、呼吸浅慢、 血压偏低等征,而重者可因出现呼吸衰竭、呼吸骤停而死。 (3)脑干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致命性损伤,一般是指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在内的损伤。根据发生机制不同,分为原发性脑干损伤和继发性 脑干损伤(多由脑疝造成)。1)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特殊部位的脑 挫伤,重者多短期内死亡,轻者保持相对稳定。表现为伤后立即陷入深 度而持久的意识障碍,昏迷达数周或数月,并表现出严重的生命体征 紊乱,也可出现去大脑强直发作。常伴有双瞳孔对称性散大或缩小或 不等大,光反射消失或迟钝,也可有眼外肌麻痹。2)继发性脑干损伤: 常为脑疝所致,脑疝有颞叶沟回疝和小脑扁桃体疝之分。颞叶沟回疝 常为意识障碍逐渐恶化,并出现病灶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光反射迟 钝以至于消失,对侧肢体瘫痪加重。如未加控制,将出现频繁的去大脑 强直发作,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小脑扇桃体疝直接压迫延髓,常有 剧烈的头痛,以枕后或前额为显著,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并有血压升 髙,脉搏徐缓而洪大,一般无意识障碍,甚至有临死前数分钟内神志清

神经康复学教学大纲

《神经康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神经康复的基本理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神经系统疾患是临床上导致残疾的主要疾病,主要有肢体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等,涉及各年龄段的人群,同样也是康复的主要对象。神经康复主要是针对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残疾进行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二)课程的任务 随着康复医学知识的大力宣传和普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对康复的认识不断提高,积极开展社区康复,可以使更多神经疾患的残疾人受益,提高其生活质量。神经康复的主要目标是采用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多种有效措施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减轻神经系统病损后导致的功能残疾和残障程度。 二、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神经康复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掌握各类神经系统疾患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结局和健康教育。如能运用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基本知识开展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残疾进行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神经康复学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神经康复中理论基础及病史与体检、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检查的诊断内容及检查方法。 熟悉神经康复学的概念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了解神经康复在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地位。 讲授内容 神经康复中理论基础及病史与体检、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检查。 授课重点、难点: 1.重点: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及病史与体检、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检查。 2.难点:神经康复中理论基础及病史与体检、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检查。 脑卒中康复 目的要求 掌握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熟悉脑卒中的概念、流行病学、常见病因和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主要功能障碍和康复结局。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前言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提供参照。 本共识由国内康复、重症等领域资深专家共同讨论,以循证医学研究为证据;历时10个月,经过多次分组座谈讨论和互审修改,最终完稿。 本共识围绕重症患者功能及相关临床问题,将神经重症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以实现重症救治、并发症处置及康复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幸存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本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概述、神经重症康复管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第一部分概述 1 概念 神经重症康复是一个超早期介入的综合康复治疗体系。是在早期康复理念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神经重症”康复特点,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保证医疗安全前提下,尽早选用适宜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治疗,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激发康复潜能,促进快速康复的目的。 2 目标 加快神经重症患者功能恢复进程,降低病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促进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3 原则 3.1 加强监护,保障康复技术操作的标准化和安全性。 3.2 具备条件者,尽早离床,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3.3 在评定基础上,确定阶段性康复目标。 3.4 确定超早期标准化ABCDE组合康复程序[1] A唤醒,B呼吸训练,C适度镇静,D谵妄的监控,E早期移动和\或运动练习。 3.5 可以选用针对性物理因子治疗及中医药辩证施治。 3.6 营养支持,循序渐进恢复患者耐力。 3.7 强调多学科合作,关注整体康复。

神经康复重点1

神经治疗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康复学: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 2、Kerning征:嘱患者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膝关节可被伸至135°以 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 3、Brudzinski征:嘱患者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患者枕部,一手置于患者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阳性表现 为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4、肌张力:指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肌肉的紧张程度。检查时可根据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肢体时的阻力来判断。 5、脑卒中的定义: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死亡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脑血管疾 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6、废用综合征:长期安静、卧床,或长期支具、石膏、夹板固定的患者出现以生理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可有 局部和全身改变。 7、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的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症候群。常见韧带、肌腱、肌肉等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加重, 强肌和弱肌不平衡的加剧,痉挛步态的习惯化等。 10、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抗阻运动或主动用力时,处于静止状态的其他部分可产生不随意运动反应。 11、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运动,患者完成某项关节活动引发的该肢体其他关节肌肉的一组固定的没有选择的运 动。 12、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偏瘫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多突然出现,也可缓慢隐蔽发生。表 现肩痛,手水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剧),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挛缩。 13、Bobath握手: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攥拳,患侧拇指位于上方。 14、双侧桥式运动:治疗师帮助患者将两腿屈曲,双脚在臀下平踏床面,让患者伸髋将两臀部抬离床面。如患侧髋外旋 外展不能支持时,治疗师可以帮助将患膝稳定住。 15、脑疝(shàn):颅内高压进一步发展致各腔室间压力不均,从而推压部分脑组织向解剖间隙移位,引起脑组织的移位 即称脑疝。 16、创伤后遗忘(PTA):脑外伤后记忆丧失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的时间。 16、认知:是指人们认识与知晓(理解)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 17、注意:是对事物的一种选择性反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使人们清晰的认知周围现实中某 一特定的对象,避开不相关的事物。 18、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反应,是对获得的信息的感知及思考(又称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9、感知障碍:指在感觉输入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对感觉刺激的认识和辨别障碍,表现为失认症与失用症。 20、脑性瘫痪(CP):是自受孕开始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21、Bobath法:又称神经发育学疗法,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共同创建的治疗脑性 瘫痪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脑瘫、偏瘫等疾患。 22、关键点:治疗师通过对患儿身上的特定部位进行抑制,使患儿痉挛减轻,同时又可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Bobath把 这个特定部位称为关键点。 23、多发性硬化(MS):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性疾病,侵犯大脑、脊髓白质、皮质下结构、脑干、小脑与视神经等。 CNS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是其特点。 24、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变性疾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略多于女性, 致残率为25%。为康复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5、小字征:帕金森病患者因手指、腕、臂强直,产生写字强直,落笔不直,字行不整,字越写越小的一种特殊症状。 26、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体 位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 27、痴呆(AD):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28、脊髓炎:是指由于生物源性感染如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所致的,或感染后、接种后所诱发的脊髓 灰质和(或)白质的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29、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是病毒感染、自体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所致的急 性(或亚急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神经根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 30、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正常。 31、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升降、倾斜等。

中医康复新技术

张店区中医院开展康复新技术 2012-06-07 作者:张店区卫生局来源: 近日,张店区中医院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康复知识培训,特邀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体检中心主任胡智宏教授前来授课。市卫生局、市残联相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市中心医院、市八院、市职防院及淄川区医院等医院康复界同仁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的主题是关于澳大利亚生物力学矫形鞋垫(ICB)和脉冲治疗仪两项国际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培训结束后,胡智宏教授亲自为大家示范治疗了部分病人,治疗效果明显,并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ICB矫形鞋垫适用用于任何性别、年龄段的人群,任何患有下肢生物力学异常或由这些异常引起的足部机械问题的人群需要穿着足部矫形鞋垫。常见的“O”腿、“X”腿、“内八”脚、“外八”脚、足内翻、足外翻、扁平足等多种病症都是ICB矫形鞋垫可以治疗的。 智能脉冲仪可缓解肌肉痉挛、解除因此和关节位置异常引起的多种疼痛如肩关节半脱位、肩周炎、腰骶部疼痛、颈部疼痛等多种疾病。 ICB矫形鞋垫、脉冲治疗仪两项康复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偏瘫病人及多种骨关节疾病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丰富康复治疗手段,促进我院甚至全市康复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康复事业的发展。 博恩智能多功能电子脉冲治疗仪 智能多功能电子脉冲治疗仪,是河南博恩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多项国际先进技术、综合科研而成的新一代尖端医疗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设计新颖、超前、豪华,部分技术拥有国家专利,部分配件在治疗仪领域属于首次采用。 最新技术祥介: 博恩智能多功能电子脉冲治疗仪的光能波热疗技术,能将人体组织及病变组织加热通过其热场效应,达到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代谢、降低肌肉及结缔组织张力,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博恩智能多功能电子脉冲治疗仪的体外治疗技术是经人体病变相应体位,使低频电流的电子顺经络的走向反复移动。而电子移动的速度与力度是一切药物、热疗所无法比拟的,它能使病变组织在瞬间达到舒气活血、调整机能、加强新陈代谢,起到消炎,消肿,解痉,止痛的作用。西医理论认为:应用各种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磁学等理化反应,继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生理效应,起到调节、促进、维持、恢复或代偿各种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和克制病因的作用。 该智能多功能电子脉冲治疗仪就是根据这一机理,利用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该产品同时具有强大的药物导入功能,配合一次性电极片在短时间内迅速将药离子大剂量地直接导入局部组织,使仪器的治疗功能与药物的功效同时发挥,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产品功能、特点】 1、国际先进远红外热疗; 2、国内首创全息生物无创检测技术; 3、国际先进技术的完美组合; 4、无创伤体外药离子靶向导入技术; 5、超豪华的设计理念; 6、激光超导治疗技术; 7、传统中国医学针灸、按摩、推拿、刮痧、锤敲等应用技术。 宁夏中医研究院针灸康复科 科室介绍: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点专科现有科室员工名其中主任医师名主治医师名住院医师名硕士研究生名本科学历名学科带头人冶尕西 近年来随着科室业务的发展每年门诊人次和住院病人都以%的速度递增根据专科特色发展需要,医院将针灸科更名为针灸康复专科,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传统医学(又是特色疗法)和现代医学康复技术的优势,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一方面积极挖掘整理中医传统的诊疗技术,利用各种途径引进新技术,开发新项目。积极学习和引进适宜技术。挖掘整理民间简便验廉的实用技术,充分发挥现有的

神经康复诊治指南

神经康复诊治指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神经康复诊治指南 一、中国脑卒中康复现状与未来 概述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一百五十万,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患者功能的改善又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潜在的长期护理所需的高额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现状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原因,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康复治疗体系不健全和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规范和普及程度差等方面,严重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近十年来,国家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有了较大投入,国家九五、十五关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课题的完成,为脑卒中康复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大大推进了我国脑卒中康复医学的发展。 脑卒中康复的特殊性

脑卒中的康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一个集体协同的工作模式,既包括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又包括急慢性期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脑卒中康复与其他临床医学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脑卒中康复发展历史较短,但康复理论、康复学说众多,各种学说都有其理论基础,既相互包容,又各有特点,另外脑卒中康复评价和治疗方法多样性。总体来说,脑卒中的康复具有很大的经验性和直觉性,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师和治疗师的经验和治疗技术的熟练程度,这与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有些相矛盾。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将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专业知识与当前最佳的干预证据结合起来,将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治疗措施用于自己的病人。制定脑卒中的康复指南,规范康复治疗,是提高脑卒中康复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传统康复医学模式的挑战。 二、脑卒中康复治疗规范指南 1.脑卒中康复体系 医院和康复中心康复 卒中单元 卒中单元(stroke unit)是加强住院脑卒中病人医疗管理的模式、是提高疗效的系统,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 文献中所描述的卒中康复模式包括: a) 急性期卒中病房:急性期卒中单元(acute stroke unit),为独立病房,收治急性期的病人,常是发病1周内的病人,强调监护,病人住院数天,一般不超过1周。

神经修复技术

1神经修复技术简介 一定程度的中枢神经结构和功能修复已成现实,部分传统临床观念认为无治疗或无有效方法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和多发疾病和损害治疗大门已被打开,一门新兴学科-神经修复学。而近年来,神经修复学却逐步成为热门的神经科学领域内的独特学科。神经修复技术正在神经修复学的背景下诞生,专门研究神经系统再生修复和功能重建的神经学技术。 2研究背景 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和损伤后再生修复与功能重建,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者亟待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及面临的最难以逾越的严峻挑战。由于中枢神经组织在结构上的脆弱性和功能上的复杂性,其损伤往往息味着巨大的、不可逆的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随着世界人口数量剧增,交通日益发达,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及各种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颅脑和脊髓外伤、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和催患神经退变性疾病人数急剧上升者一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幸福指数的热切希望,使神经修复和再生研究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医学热门主题 3神经修复技术原理 (1)多细胞:种类有嗅鞘细胞、神经干/祖细胞、雪旺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鼻粘膜嗅干细胞等。 (2)多途径:通过脑脊髓实质内注射(手术和CT引导下),鞘内注射(根据损伤部位穿刺注射到损伤局部,颈椎穿刺、胸椎穿刺、腰椎穿刺、小脑延髓池穿刺),血管内移植等多种途径。链接买卖 (3)多手段:包括神经电刺激、针灸、主动运动-目标强化神经康复疗法、药物等多种治疗手段。 神经修复技术采用细胞移植等物理因素神经刺激或调控、药物或化学等各种干预策略,在原有神经解剖和功能基础上,促进被破坏或受损害神经再生修复和重塑、重建神经解剖投射通路和环路、调控和改善神经信号传导、最终实现神经功能修复。该技术临床应用已经成功使一部分脊髓损伤、截瘫站起来,许多大小便无法控制的患者通过治疗使损伤平面下降,大小便得以控制,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4神经修复技术特点

最新整理神经康复题目word版本

单选, 1:在运动控制中主要起乘上启下作用的神经中枢结构是 c A 脊髓 b小脑 c脑干 d 大脑皮层 e 基底节 2:长期使用电脑键盘打字易损伤下列哪个神经 a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 桡神经 d 肌皮神经 e臂丛神经 3:关于肌张力的描述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d A肌张力增高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b肌张力减低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c 肌张力减低的同时肌力也相应减低 d肌张力增高伴有震颤称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e肌张力检查需要患者很好的配合 4:查体发现患者对别人和自己讲的话均不理解,发音清晰,语调正常,但错语较多,难以理解。最可能的失语类型是 b A Broca失语 B Wernicke 失语 C 命名性失语 D 传导性失语 e 失读5: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b A 上睑下垂 b内斜视 c 复视 d 外斜视 e 光反射消失 6.脑卒中不包括( e ) A 脑血栓形成 B 脑栓塞 C 脑出血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脑炎 7.患者,女,65岁,因脑卒中入康复科治疗。入院时FIM指数评分30分,经训练后增加到80分,此时患者要求出院,据此患者FIM指数结果,提示该患者出院后的ADL (B) A.基本能完成B需要部分帮助 C.需要很大帮助 D.完全需要帮助 E.难以判断 8.患者,男,53岁,脑梗死2个月,上肢可随意出现曲肌共同运动,肌张力增 高,被动伸直肘关节时在肘关节活动范围末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1)该患者运动评价为(C) A.Brunnstorm 1期 B. Brunnstorm 2期 C. Brunnstorm 3期 D. Brunnstorm 4期 1 E. Brunnstorm 5期 (2)按修订后的Ashworth量表评定该患者肌张力为A A.1级 B .1加级 C .2级 D .3级 E.4级 9、血管损害最常见的原因是 A A 动脉粥样硬化 B.动脉炎 C.血管畸形 D.血管外伤 E.肿瘤 10、按盖尔维斯顿定向遗忘实验,一般认为脑外伤患者脱离了PTA应该要求其 GOAT实际得分达到 A;100分B;75分C;72分 D65分 E;25分 11、下列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中,哪一项不是主要的 A;损伤因素的解除B神经再生 C功能重组D;突触改变 E;特定能力学习 12、瘫患儿主要损伤部位是( c) A 大脑皮层 B 锥体束 C 手足徐动型脑锥体外系或基底神经节 D 小脑 13、下列反射属于原始反射的是(A ) A 侧弯反射 B 牵张反射 C 背屈反射 D 伸展反射 14、患儿因肌肉收缩在时间、力量、范围和方向上不协调,造成语言不清晰属( C )

神经康复(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 挂号 挂号方式:网络挂号(北京114网上挂号) 电话挂号(直接拨打114或116114均可,24小时服务,每日8:00可预约此后7日的号源(不含节假日),每日15:00停止预约次日就诊号) 在医院挂号(一般三甲医院24小时挂号窗口开放,民营医院一般到晚6点截止挂号) 挂号注意事项:挂号实行实名制,患者要提供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 挂号科室:如神经内科。 预约挂号医师类别包括:专家、教授、副教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 费用区间:医院挂号费用区间专家号:14元—60元、正教授号:9元—20元、副教授号:7元—15元、主治医师号:5元—10元、住院医师号:4.5元—8元、门诊手册:0.5元——2元。 医保卡定义:医疗保险卡(以下简称医保卡)是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专用卡,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储存记载着个人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以及帐户金的拨付。 医保事项:公立医院:凡治疗性质可以使用医保卡报销,凡美容性质的不可以使用医保卡报销。注明:部队的医保定点医院不选不能报销。民营医院:观察医院门口有挂定点合作医疗机构的牌子,确定该医院可以使用医保卡。建议询问下民营医院工作人员。 医保使用说明:就医时,请务必带上社保卡、《医保手册》、在挂号前主动出示您的医保卡,一定要先挂号,再看病,否则此次所发生的门诊费用无处报销。务必做到持社保卡挂号、持社保卡就医、持社保卡结算,以保证您在医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能当时报销。 提前候诊:候诊是指等候医师的检查或治疗的时间。遇特殊情况或病情变化,可以和门诊分诊护士或叫号人员联系,经允许后提前就诊。 前期准备: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主要进行疾病相关的康复治疗,如运动、感觉障碍康复,构音、吞咽、语言障碍康复,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等,还包括排泄障碍,心肺功能障碍,血栓、压疮、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康复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及中医中药辅助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般费用视病情及康复治疗方式而定,平均在1-10万左右。

《神经康复学》试卷

《神经康复学》课程 期末考试试卷 ( 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 剪刀步态常见于哪类病人 A 、脑性瘫痪 B 、腓总神经麻痹 C 、震颤麻痹 D 、脑卒中 E 、小脑病变 2. 下列哪项不属于深反射 A 、膝反射 B 、跟腱反射 C 、肛门反射 D 、肱三头肌反射 E 、肱二头肌反射 3. 急性期脑出血哪项检查最佳: A 、CT B 、MRI C 、TC D D 、PET E 、肌电图 4.患者对物品和人名的称呼能力丧失,但能叙述该物的使用,也能对称呼人和物的名称对错作出正确判断,则该型失语为: A 、感觉性失语 B 、运动性失语 C 、完全性失语 D 、命名性失语 E 、表达性失语 5.下列哪项是最高级的运动控制中枢: A 、大脑皮层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 E 、基底神经节 6.脑卒中最独立和最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为: A 、糖尿病 B 、高血压 C 、TIA D 、高脂血症 E 、吸烟 7. 患者有突然剧烈的头痛,呕吐,同时有脑膜刺激征,轻度意识障碍,则该患者高度怀疑为: A 、TIA B 、脑血栓形成 C 、脑出血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脑梗塞 8.肌张力逐渐恢复、有部分分离精细运动,属于Brunnstrom 6阶段的哪一期: A 、II 期 B 、III 期 C 、IV 期 D 、V 期 E 、VI 期 9.下列哪项属于假性球麻痹的特点: A 、舌肌萎缩 B 、舌肌震颤 C 、咽反射消失D 、咽反射减弱 E 、发声困难。 10.完全性脊髓损伤是: A 、S 4-5有感觉和运动功能 B 、S 4-5既无感觉也无运动功能 C 、S 4-5有感觉、无运动功能 D 、S 4-5无感觉、有运动功能 E 、以上都不对 11.大多数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为: A 、上下肢均为屈曲痉挛模式 B 、上下肢均为伸展痉挛模式 C 、上肢为屈曲痉挛模式,下肢为伸展痉挛模式 D 、上肢为伸展痉挛模式,下肢为屈曲痉挛模式

神经系统的康复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是“疾病与障碍共存”,所以康复治疗训练护理应与抢救同期进行。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训练护理的第一原则是无论怎样严重疾病和残废的患者,都必须从其发病的第一天起就考虑到有朝一日他有可能会恢复其正常和令人满意生活方式;第二原则是必须使康复护理工作尽早付诸实施,以期帮助患者恢复至最满意状态。 一、良肢位的正确摆放与保持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过程中会出现痉挛,由于痉挛产生的异常姿势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一人院就应开始注意良肢位的摆放与保持,采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的模式o 1.良肢位的摆放下肢屈髋屈膝,上肢肩胛骨向前伸肘腕。 (1)仰卧位:在肩胛后方放一薄垫,纠正肩胛内旋内收,肩稍外旋,伸肘腕,手指伸展,防止手指屈曲痉挛;下肢呈膝、髋自然屈曲;踝关节保持背屈。 (2)健侧卧位:患肩前屈90°左右,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下肢患侧膝、髋屈曲,放于支持枕上使髋稍内旋。 (3)患侧卧位:患肩前伸,伸肘前臂旋后,腕指伸展,患侧下肢稍后伸,屈膝,健侧下肢放于患肢前方,其下垫枕,注意患肩不能受压,防止肩关节损伤。 一天24小时都维持完全的抗痉挛体位实行起来不太可能,但部分抗痉挛体位必须保持。首先考虑肩、髋关节。平卧位屈曲的膝外应放枕头,防止屈膝位控制不住突然髋外旋造成股内收肌拉伤,不要将患手放于胸前以防上肢屈肌痉挛o 2.良肢体位用物普通荞麦皮枕头1-2个,脚下用板1—2个,垫枕2

个。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保持良肢位用的枕头,以身高约1.70—1.75米、体重约70-75公斤的男性患者为模特。 (1)头部用普通荞麦皮枕头为宜,头与床的角度≥15°左右。 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 (2)卧位:保持体位的枕头同样以普通荞麦皮枕头为宜,身体与床的角度为100-120°左右。 目的:保持体位,防止压疮。 1)膝关节下垫枕:①内芯材料以普通装箱用塑料物品包裹薄海绵后再包裹白色外套;②高度20cm,长度65cm;③优点:轻、硬度适宜,易保持体位。 2)肩关节下垫枕:①内芯材料同膝关节垫枕;②肩关节方向高10cm,手指方向高16cm,长度80cm;③如果在手指方向连接一家务用四指连棉手套更佳(适宜春、秋、冬季使用);④此枕能将整个患肢全部托起,易保持体位、省地方,适合医院病床。 二、床上训练 1.伸肘训练取仰卧位。治疗者一手放于肱骨远段支持,保持肩前屈90°,同时发出伸肘指令,使患者努力伸直肘关节。患者进一步可进行主动伸肘后,令其反复做伸曲肘、摸对侧肩的训练。肩不能控制前屈位时应给予帮助。 2.双上肢上举仰卧位,在下肢良好体位下双手掌相触,手指交叉相握,患拇在上(称Bobath握手),用健臂带动使肘伸直,做全范围的肩前屈运动。前屈终点手掌翻转,使患侧前臂旋后,肩外旋。患肩由被动逐渐增加主动程度。手掌相触可保持一定程度的肩外旋。这个训练对于维持关节活动度、体会肩关节空间位置和运动觉、增强对患肢的认识都很重要。 3.患侧上肢上举治疗者一手帮助维持患者的肘关节伸直,帮助带动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