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地理教程PDF14

中国地理教程PDF14

湖州师范学院《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 第二章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一、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一)大地构造 1.大地构造格局的特点 (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2)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的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 (二)地势 ⒈特点: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⒉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 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东部平原和丘陵 ⒊地势意义: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趋向,使得水循环呈反时针方向,加强了东部季风的大陆性;控制着大河的走向;便于东西航运。 ②地形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热障碍。 ③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呈现出多样化。 (三)地貌组合 1.基本类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其中山地和高原是主要) 2.主要山脉: 3..四大高原: 名称位置和省、 区范围 海拔 主要特 征 青藏高原位于西南 部,介于昆 仑山与喜马 拉雅山之 间;青海西 藏全部、四 川省西部 4000米 以上, 是世界 上海拔 最高的 高原 世界最高大高 原,高寒、冰 川广布雪山连 绵 内 蒙 古 高 原 位于北部, 大兴安岭以 西,向西延 伸到祁连山 麓;内蒙古 大部、冀甘 宁一部分 1000米 左右 我国第二大高 原,最平坦的 高原,风力作 用强烈,西部 风蚀地貌典型 黄 土 高 原 西起祁连山 东端,东到 太行山麓, 北邻内蒙古 高原,以长 城为界,南 到秦岭;山 西省全部、 陕甘宁一部 分 1000-2 000米, 是世界 上最大 的黄土 分布区 世界黄土分布 最广,流水侵 蚀作用强烈, 千沟万壑。 云 贵 高 原 云南省东 部、贵州省 大部分 1000-2 000米 地势西高东 低,石灰岩广 布,流水溶蚀 作用强烈,多 喀斯特地貌, 地表崎岖不 平,有许多“坝 子” 名 称 位置与范 围 海拔主要特征 塔 里 木 盆 地 昆仑山与 天山之 间;新疆 境内 1000 米 我国面积最大盆 地,有最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世界最大的流 动沙丘区)和最大 内流河,封闭严 密、干燥 准 噶 尔 盆 地 阿尔泰 山、天山 之间;新 疆境内 500 米 面积第二大盆地, 西北有缺口,相对 湿润,沙漠、戈壁 面积较小,北部有 一条外流河,多为 固定沙丘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 1、中国地理景观的地域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地理景观的差异,首先表现为东西差异,其次表现为南北差异。首先,从宏观上看,中国景观差异为海陆差异,由东到西呈现为海洋景观、海岸带景观和陆地景观。在陆地上,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依次呈现出受海陆分布影响的分异的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在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随着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依次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等自然景观。其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巨大水平地带性自然景观破碎化,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递变成各种相似于水平地带性的自然景观类型,形成垂直带分异的自然景观谱系,由于东西地理差异,呈现出东南湿润海洋性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到西北干旱区内陆型自然景观带谱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型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最后,在自然景观多样和区域分异的基础上,伴随土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国还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 2、自然环境的时空变化:①气候、季节变化明显。②季风降水不稳定③构造运动活跃 ④地表起伏显著⑤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 3、简述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地势特征: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理意义:①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自西向东奔流,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另外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个相同,使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地势高差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中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4、、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之间——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季风环流的特点:①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③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原因:海陆之间的热状况不同;行星风系的年变化;青藏高原的隆起引起的高原季风环流影响。 6、水热结构特征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解析 ——适用于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专业1、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的复习建议(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中国地理》 ( 1) 侧重于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因此平时复习要认真全面; ( 2) 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 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 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因此在看课本时候, 一定要理解其含义。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 还应看其它相关书籍。……………… ( 7) 中国地理方面, 华大出题并不完全来自该书, 这与地理科学导论方面不同。因此, 建议大家有时间时, 还应参考李振泉版《中国经济地理》, 如各种经济地理区方面, 该书 介绍更为详细。 ( 8) 《中国地理》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8道题目中, 有5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 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 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 特别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 规律、特征等内容。另一方面, 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 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 实问题。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 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 和今年的循环经济、城市群发展战略, 其它的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 特别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 划都将出台, 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平时能够针对这些热点 问题, 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 归纳其中的要点, 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 体上的认识。总之, 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 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 用武之地的, 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 而并不再是记忆力。 总之, 从基础开始, 在看书背诵的时候多多地思考, 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储备, 但并不是脱离课本, 而是要把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 2、考试范围和重点(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考试范围: 华大官方没有关于考试范围的具体说明, 但人文地理学科本身肯定是有重点和难点的, 而且 老师在出题的时候, 也不会随意而出, 因为试卷本身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难点, 另一方面也 要保证考生对该专业真正掌握的程度, 特别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对历年真 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度解析, 我们将华大人文所参考的两本教材一一进行总结分析, 以下列 出各教材的考试范围: 如欲了解更多能够经过qq或电话进行咨询。 1) 《地理科学导论》 ( 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 也是龚胜生老师侧重的研究领域, 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基本内涵、相关理论以及现代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研究。 ( 2) 近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大发现、各种思想流派、区位理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 3) 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在思想观念、理论方面的进展, 新技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新编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资料名师精品资料

中国自然地理 第一章:地理位置与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意义 (1)纬度位置:4°N^53°31/N之间,南北相距5500km。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地理意义: A、南北之间相距很远,造成太阳入射角大小不同T气温带分异。我国陆地约有98%位于200N?500N之间,亚热 带和温带所占据的面积最广。 B、同时造成昼夜差别很大,在海南岛一年内差值为2h,而漠河为10h。 (2)经度位置:73°40/E-135°5/EZ间,东西相距5200km。最西在帕米尔高原,最东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耶字碑东南。地理意义:东西跨度62。,造成时差达到4h以上。 (3)海陆位置: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地理意义: A、海陆对比强烈,加上青藏高原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T干湿带分异。 B、西风带微弱,大陆性气候显著T夏季比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冬季比同纬度气温低。 2、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久)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泛。 干湿带的分异,东西环境差异。?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交。?广大的亚热带地区,不像同纬度地区是荒 漠和草原,而是雨热同期的季风地区,重要农业发达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 ?青藏高原、高大山系T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山地T东部平原也散布中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屮,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犬牙交错。造成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自然发展历史: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广泛作用,成为许多生物的避难所。独特复杂 的气候和地貌特点: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 (4)人类活动使得自然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取得经济建设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如华北平原的旱 涝灾害、土壤盐碱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水质恶化。 第二章:地貌 1、我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级阶梯内部特征:分布着一系列近东西走向或北西一一南东走向的山脉,海拔在5000?6000米以上,如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和盆地。高原边缘地带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二级阶梯内部特征:主要有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三级阶梯内部特征:主要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 三级阶梯分界线: 一级、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北侧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东边有岷山、邛睞山和横断山等。二级、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阶梯分界线地理意义:起伏显著的地表在各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山地垂直景观,是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更加复杂。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地理意义: A、我国著名的大江大河东西流向,便于航运。力卩强了沿海与内陆间的联系 B、气候的区域差异,加强了季风的大陆性。 C、丰富水能资源,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但边坡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全国总面积1/3。广义的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5%o 山脉不仅构成了我

中国自然环境差异讲解

中国的地理差异 [展望06中考] 2005年中考本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各地区域自然地理差异的原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 2006年中考预测:联系本地实际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差异。结合时事热点考查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各地区域自然地理差异的原因。 [热点考点精讲] 1.我国四大区域的地理分界线是怎样确定的?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北方地区,即东部季风区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它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因素。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它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0℃等温线通过,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分界线,水稻产区与小麦产区分界线,水田与旱田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一月均温<0℃>0℃ 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 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 干湿状况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河流水文汛期短,有冰期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长,不结冰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河流补给雨水、积雪融水、雨水 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 耕作制度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两到三熟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棉花、蚕桑 森林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果木苹果、梨、板栗、核桃茶树 土壤棕壤红壤 3.北主地区和南地区的人文差异有哪些,为什么?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一、地理位置和疆域 陆地面积960万km2,居世界第三位,海陆疆界达40000km,陆界22000km,海域大陆岸线 18000km, 岛屿岸线 14000km。古丝绸之路、现欧亚大陆桥贯通中国和欧洲。 二、地形地貌 1、概况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2、分述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三、河流水系 1、概述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内外流区域兼备。总的来说,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多为内陆咸水湖。 2、河流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 长江: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年入海水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它流经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黄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中部,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公里,是中国第二大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主编)

1.与美国相比,为什么我国的荒漠区偏北? 答:。中国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中国北部荒漠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常年干燥少雨,经常被高气压控制②地势低洼,大陆性强,增温快③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进入。 美国①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又受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②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所以北部不干旱。 ③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减温减湿 2.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中国的水热格局有何特点? 答:(1)气温与温度带:①冬寒冷夏暖热②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④6个温度带(2)降水与干湿地带:①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③降水变率大④4个干湿地带(3)水热组合与气候地带:①雨热同期②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气候地带分异 3.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征和驱动力? 5.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是什么? 6.简述中国水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 答:成因: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状况:中国水污染的总体情况相当严重,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而且随着人口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分担率上升。与此同时,农村以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为主要组成的面源污染迅速上升,并且难以控制。 7.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 答:长三角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起镇江,东到海边,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区域内交通方便,以轻工业为主,发展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 8.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 答: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系黑龙江、嫩江、松花江、辽河等河流冲击而成,以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为特色。华北平原为中国第二大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地势低平,地面坡降很小;不少地段河床高于两岸平原之上,地上河与河间洼地相间分布,构成了华北平原的特色。 9.湖北省与山西省 答:区位,湖北九省通衢,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悠久。山西省位于一二阶梯交界处和黄河中游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位,全国最大的产煤地,湖北是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中心。自然环境,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文河流众多,无冰期,流域面积广。山西,河流稀少,含沙量大,冰期长。人文

中国自然地理

精心整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着,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1.2.3.-锦屏山的高原。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 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之间,四周山地环抱,盆地形态完整。因中生界紫红色砂、页岩分布广泛,又称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盆地面积约16.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虽然是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因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人口众多,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中国富庶的地区之一。 (三)、三大平原。

①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北,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南北长约1000km,东西宽约400km,面积约35×10的四次方千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土壤肥沃、沼泽分布广为特色。 ②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南北分别是大别山与燕山,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抵山东丘陵与黄、渤海,面积约31×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平原。因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降很小。不少地段河床高于两岸平原之上,地上 鄱阳湖 之乡。 布着厚层红色砂岩和砾岩;浙闽丘陵花岗岩、流纹岩,分布范围大;两广丘陵,西部,石灰岩分布面积广,喀斯特地貌发育。 三、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中国气候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着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二是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表现为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三是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

中国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40324015学分: 5 总学时:90 说明 【课程性质】 《中国地理》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主要地理问题;理解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系统的演进过程及其综合规律,掌握区域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 【教学任务】 向学生讲授中国及区域的自然要素特点及其成因和演变规律、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特点及其成因与演变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的综合分析与区域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中国的自然结构及其评价、海域与岛屿、人口与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灾害与环境、景观与区划、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我国八大综合区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等内容。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先修课程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中国地理》,赵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 参考书:[1]《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2]《中国地理》,刘盛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大纲内容 第一章区位与疆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的区位与疆界,理解影响我国地形的主要因素、线性构造带。 教学要求:掌握我国地表结构、地形轮廓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地形、地貌的成因,应用我国自然条件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内容提要】 第一节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一、中国的人口、面积 二、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区位与疆界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二、中国疆界。 第三节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 一、中国的地表结构、线性构造 二、中国的地表组成物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中国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中国自然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教程 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一、四至及其地理意义 1、最北端为黑龙江省漠河附件的黑龙江江心,即53.5°N; 最南端为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9°N; 98%的疆土位于20~50°N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 2、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即73°E附近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E附近 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 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 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节变化明显 二、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 没有明显季风气候,受海洋气候影响明显,美国东部沿海有墨西哥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的主要,使亚热带向北延伸 (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北,美国荒漠区位置偏南? 中国: 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中国北部荒漠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常年干燥少雨,经常被高气压控制。 ②地势低洼,大陆性强,增温快 ③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进入。 美国: ①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又受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所以北部不干旱。 ③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减温减湿。 三、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 (1)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 首先体现在地形上,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 在建筑景观方面,高原、山地的房屋为了防止低温风冻等灾害多以砖瓦结构为主,而平原和盆地由于气候炎热,夏季多降雨,考虑到通风排水等因素,多以茅草结构为主由于各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造成人类经济、社会、文化、行为认知上相异。 (2)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季风降水不稳定,构造运动活跃,地表起伏显著,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发 (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一、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特点 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中国自然地理气候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20XX年考试大纲: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 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 地方。0℃等温线大致经 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 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 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 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 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 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 的影响进行对比) 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 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 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 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 地方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 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 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 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 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 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 (雷州半岛)、滇南部(西 双版纳) >8000℃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 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 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 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 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 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 部分和南疆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 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 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 大部,北疆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 玉米、谷子、高粱 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候区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 部 <2000℃一年一熟。青稞等 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笔记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湖北武汉 V10.1 辅导资料之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笔记 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4532283.html,

目录 前言 (1) 上篇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简述中国地理区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错误!未定义书签。 4、简述我国的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简述我国地势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试述我国地貌形成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简述我国气候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8、简述我国气候形成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简述长江与黄河水文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试述长江水道的改造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试述黄河的改造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简述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中国人口及城镇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简述中国人口总量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简述我国人口密度时空格局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37、试述胡焕庸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38、简述中华民族的地理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简述草地退化的成因及其区域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84、简述盐化与碱化的成因与区域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中国的自然灾害.......................................错误!未定义书签。 90、试述中国多自然灾害的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简述如何减轻和防治自然灾害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简述洪涝灾害减灾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中国的环境污染.......................................错误!未定义书签。 93、简述我国环境污染形成的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简述中国环境污染的总体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95、试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6、简述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97、我国生物多样性破坏的表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简述我国湿地受破坏的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103、简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布局与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第二章自然结构 第一节中国地貌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2. 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 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 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是造成我国目前地势差别的重要力量。 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就是指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 综上所述,我国的大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而现在的地势差别主要是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2.气候因素(外营力) 地貌的形成除受地质构造控制外,还深受外营力的影响。外营力的程度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候条件。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影响着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 降水对地貌的影响;气温对地貌的影响;积雪对泥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冻土分布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3.地表组成物质因素(物质基础) 地表组成物质是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我国地表的组成物质千差万别,分布错综复杂。由于地表物质的不同,抗风化、侵蚀的强度不一,在一定的外营力作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

中国地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静爱主编) 课后思考题答案 (个人总结版)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地理(专业课1)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编辑出版学陈世超 2015.08.07

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考下列问题。(本题课本上无答案答案来源:网络+自己总结) (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 (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位置区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 中美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a:两国都位于北半球,中国的纬度范围为4°N~53°N,美国的本土纬度为20°N~47°N,两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b:两国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岸线漫长,沿海都有许多优良港湾。 c: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②不同点:a: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经度范围大致为73°E~135°E,美国经度范围为70°W~180°W。 b:从所属大洲来看,中国属于亚洲东部,美国属于北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 c:两国虽都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但分别从属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则位于太平洋东岸,同时位于大西洋西岸。 d:中国纬度范围更广,接近50度,美国本土纬度不到30度。 e: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一面沿海,大陆海岸线是一条完整的相连的,美国三面临海,大陆海岸线分成三段不相邻的部分。 f:从邻国角度看,中国邻国众多,美国北部只有加拿大,南部只有墨西哥,邻国较少。 g:两国内陆山脉走向不同,中国山脉走向多种多样,而美国主要为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 h:山地格局及面积不同,中国山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山地面积较大,距海较远,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呈阶梯状分布,美国山地主要在大西洋沿岸,高度不及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试卷及答案

地理试题 出卷人:M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为经纬度,表示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山脉。完成1~2题。 1.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D.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 2.关于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A.①B.②C.③D.④4.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 读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6.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 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 B.200 C.400 D.800 下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图。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图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B.地形C.植被D.补给 8.图中东部河流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是因为 A.流量小,水能资源不丰富B.地形陡峭,不利于蓄水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D.多国际性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9.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A .闽江、黑龙江、伊犁河、海河 B .海河、黑龙江、闽江、伊犁河 C .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 .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10.甲河流域夏秋季节水患严重,目前已采用的解决措施主要是 A .开挖入海新河 B .修建分洪工程 C .修建大型水库拦蓄洪水 D .跨流域调水到其他地区 11.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冰雪融水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季节性积雪融化 右图为河川径流系数(年径流量/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图中A 、B 、C 、D 四点,河川径流系数<30%的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13.与贵阳相比,昆明附近河川径流系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偏多 B.蒸发旺盛 C.喀斯特地形 D.地表平坦 14.根据河川径流系数分析,昆明附近地区发展种植业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耕地面积少 C.地表缺水 D.气温偏低 读右图海南岛,回答15-16题 15.关于该岛气候及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岛地形中间高周边低 B 、该岛不受台风活动影响 C 、地处低纬,热量资源丰富 D 、该岛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16.下列分析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建盐场的因素是 A 、甲地接近副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B 、丙地地势平坦,盐场面积大,利于海水蒸发 C 、丁地地处雨影区,降水少蒸发旺 D 、乙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根据表1资料,回答17-19题。 17.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 .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 .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1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 .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1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省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 .②省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 .③省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20.我国矿产资源有许多特点,其中造成北煤南运,南磷北运这一现象的特点是 A .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B .地区条件复杂 C .贫矿多,富矿少 D .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21-23题。 2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 .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2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 .降水总量少 B .降水年际变化大 C .浪费更严重 D .水资源需求量大 23.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 A .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 B .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C .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 D .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2007年11月26日,在胡锦涛主席与法国总统的见证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了《建立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的合资经营合同》。 24. 中广核集团是中国以核电为主业的大型能源企业,实力雄厚,其与法国电力集团“联手”主要是利用法国的 A .资源优势 B .市场优势 C .技术优势 D .资金优势 25. 中法选择在广东台山布局核电站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 .重点侨乡 B .能源需求 C .政策支持 D .临海位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