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思考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思考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思考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思考

武汉市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

李琴1 王静1 林育敏2 赵道奎2郑斌2

(1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2武汉都市农业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65)摘 要:目前,都市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郊区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外都市农业蓬勃发展,我国也奋起直追,归纳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笔者总结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六种模式,并针对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产开了思考。

关键字: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启示;武汉市

0引言

都市农业,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区域农业。这种农业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吸引人们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既促进了农业本身的发展又增加了旅游收入。因此,都市农业是一个多产业一体化的新的产业,是2l世纪新型的生态农业形式,具有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都市农业兴起于19世纪末期欧洲流行的“田园城市”思想,50~60年代,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率先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我国的都市农业起步较晚,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城市都已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水准的都市型农业的目标。另外,环渤海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沿海城市群及一些省会城市,也已进入发展都市型农业的酝酿期,可以预见,在未来10年内,我国特大型城市、省会城市及沿海三大城市群的都市农业发展将形成一定规模。

1、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概况

1.1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人们都有踏青远足的爱好,可以说是一种自发的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但由于其具有自发性、零散性、活动主体单一性等特点,在城市并未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观光农业开始兴起并逐步发展,从而带动了大陆观光农业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荔枝节的开幕拉开了我国大陆地区观光农业园发展的序幕,之后各地纷纷效仿,至20世纪90年代,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成都、西安、济南等大中城市近郊开始出现休闲农业雏形,如观光果园、农家乐、度假村等。

近几年,国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存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重要的“三农”政策指示,连续九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业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表示了国家政府对农业问题高度的关注与支持。这些都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都市农业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形式。

1.2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阶段

武汉市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武汉市农业从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从1978年一1984年,是城郊型农业酝酿期。这个时候的农业发展是“以粮为纲”,其主要目标就尽可能地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产量,以解决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1978年开始试点并逐步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武汉市郊的农、林、牧、渔业开始走上全面发展轨道。到1982年,市政府根据当时市场粮食供应现状逐步调整生产结构,适时提出了“以生产鲜活副食品为主,农牧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发展新战略,这时城郊型农业开始萌芽。但在实践中,以“粮食为纲”的生产方针仍然无法动摇。

从1985年一1994年,是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期。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服务城市,富裕农民”。针对当时初级的农产品供应紧缺情况,武汉市开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林牧渔和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产效益逐步提高。在发展战略上,市政府要求将市郊农村建成“四地”,即城市副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出口创汇农业的生产基地、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胜地等,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思路逐步成熟。1988年武汉市全面实施“菜篮子”工程,市郊进一步加大蔬菜副食品的生产力度。1992年2月市政府全面放开粮棉油生产计划,农民由此获得了依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的完全经营权,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从1995年一2001年,是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的过度期。自1995年开始,武汉市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并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997年10月武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提出农业产业化要“突出城郊型经济、都市农业特点”,这是武汉市委、市政府第一次正式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建设“都市农业”的要求。2000年3月武汉市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是在发展体现都市农业特色的“六种农业”,即设施农业、工程农业、品牌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由此,武汉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路基本形成。

从2002年至今是全面推行都市农业发展的时期。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一些体现都市农业特色的新型产业如农业庄园、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园艺业等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以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特色、品牌、规模、效益、优质、无公害的都市农业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生态禽畜健康养殖小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共识逐步形成。市政府于2001年12月正式出台了《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对全市都市农业工作进一步明确,标志着武汉市步入全面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时期。

2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从整个历史进程看,武汉市经济发展己进入工业化中期,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基础。同时,近年来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在逐步加大,各种社

会资金投入的势头良好,也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目前武汉市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农业庄园己发展到300多家,像张公山寨、帝元农业园、和平农庄、清凉寨、古门山庄、多福农庄等大型农业庄园,投资都在数千万元以上。农业科技产业园也发展很快,全市已有近200家,其中投资达数千万元的大型园区就有十几家。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市级龙头企业67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16家,过5亿的有2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连接农户的覆盖率均达到50%,全市农业旅游景(区)点发展到290个,占地面积达3万多公顷,总投资达39.5亿元,年接待游客达616.26万人次,实现收入6.44亿元。全市种子种苗基地达1万公顷和60个科技园区建设达2万公顷,设施栽培面积达2万多公顷。全市已有105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8个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3个获国家有机食品证书,16家农业重点企业通过了150900、15014000和HACCP认证,都市农业雏形基本呈现,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1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街”的美誉,京广、京九、武九、汉丹等4条铁路干线在武汉市交汇,形成沟通华北、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网络。公路通达全国各地,京珠、沪蓉等6条高速公路也在武汉市相联结。天河机场已开通60多条国内外航线。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沿长江的铁路交通即将建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长江水道的联运,凸现武汉市作为中国内陆市场枢纽的战略地位,每天进出城流动人口达150万人左右,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货物集散地和华中地区最大的物资贸易中心,商品可辐射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四川等周边五省近四亿人口。以1000公里半径画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西安、南京、广州等大城市都囊括其中,即使鲜活农产品,一天一夜也可到达。良好的交通、明显的区位优势为武汉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扩展空间,带来广阔的外部市场。

2.1丰富的农业资源

武汉市郊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武汉市国土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其中,农用版图面积6532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版图面积的79名%,这里包括农用资源21万公顷、可养殖水面 12.6万公顷、林地10万公顷、四荒地7000公顷。二是气候条件优越。武汉市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100~1450毫米,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三是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川、湖泊众多,依山傍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以高阳山、九真山、木兰山、寿山寺、青龙山、将军山和木兰湖、汤逊湖、金银湖、沉湖等六山四湖为主体,农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2.3便利的基础设施

都市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为支撑。近些年来,武汉市郊区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政策的指引下,

加快了以交通、通讯、电力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己全面实现,农村每百户农民拥有电话70多部,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全市乡镇(场)己全部通达等级公路,行政村二级公路超过90%以上,2006年基本实现区通乡公路达二级以上,乡通行政村公路全部硬化,与此同时,一批卫星城、重点镇和农民新村逐步崛起,城市也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张,城乡界线开始模糊,这些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2.4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化

世界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城市化趋势,为都市农业带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武汉市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可支出收入在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消费需求理论,收入水平变化会导致消费水平变化。当人均年收入在500一800美元时,人们外出观光旅游处于进发期,有着不可遏制的爆发力。2006年,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12359.98元,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型”阶段转变到初级“营养健康”阶段,消费结构开始升级,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绿色品牌化。市民除要求农业提供新鲜安全的优质农产品外,对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对旅游休闲、体验农业的要求和精神、文化型消费的追求也日益增加。武汉市现有人口830多万,其中城镇人口565万,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据对武汉市市民旅游消费意向的调查显示,一日游愿意承担100元以下者占29.44%、愿意承担100元一200元者占43.51%、愿意承担200元一300元者占14.0%。这些都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内部市场需求。

3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典型经验

3.1、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己有很长的历史,特别是近40年发展很快,己有很多成功的典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1.1美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在美国,都市农业被称为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占美国总面积的10%,其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己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美国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这是采取一种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美国学者认为,市民农园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3.1.2日本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是亚洲地区率先发展都市农业的国家,为亚洲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启到了先导作用。日本城市内部农业以点状镶嵌、插花式分布于城市社区之间,都市区内以点、片状为主。由于地价和劳动力价格比较高,日本的都市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型农业、加工型农业、多样化农业和观光型农业。在日本的东京和大阪则重点开发农业的体验、休闲、“绿肺”和生物辐射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产业”为两大特征的都市农业。

日本都市农业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设施型农业,即在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生产四季无公害农副产品;二是观光、休闲、体验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农业,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三是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的特色农业。

3.1.3荷兰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荷兰的都市农业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花卉之国的荷兰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类制品,使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全球都市农业的典范。荷兰都市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和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建立三层次专业分工的都市农业体系:

(1)与周边国家的专业分工,本国生产有优势的园艺类产品并供出口,进口不具备优势的粮食及牧畜产品;

(2)国内各地区间的专业分工,北部为奶牛饲养及奶制品加工为主的畜牧区,西部为牧草为主的农牧混合区,南部为蔬菜花卉为主的园艺区,东部为混合型农业区;

(3)家庭农场间的专业分工,各个农场间根据区域布局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每个农场平均只生产3—4种农产品,由农业合作社提供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3.2、国内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在我国,作为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的都市农业,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近些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形成了各种中国特色化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3.2.1产业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产业型都市农业即对农产品进行品质更新与功能改造,促进农业的特色化、标准化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等。生产功能是城市农业的基本功能,但城市农业的生产功能已经超越了传统农业提供粮食供应的单一功能,它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功能的全面提升和拓展。产业型农业由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构成,把农业发展成为集约、持续、高效的产业。3.2.2观光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观光型农业即利用农业的自然属性满足城市居民观光、娱乐、度假等需要的休闲农业。休闲是现代城市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休闲方式的选择可以是多种多样,当人们的休闲需求与城市农业的休闲功能联系在一起时,以休闲为内容的观光农业便无处不在。体验农业、观赏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说法,就是从不同角度对观光农业的描述。观光型农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建立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的休闲观赏农业生产基地,建成以观赏为主要目的一些公园,如牡丹园、动物园、植物园、百鸟园、水族馆等观赏景区,丰富都市居民的生活情趣。

3.2.3科技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科技型农业即依靠强大的科技支持,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区。从农

业生产种子的培植到农产品的消费,整个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全部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展示科技进步对农业效益提高所作的贡献。都市农业依托城市强大科技、信息、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并使农业资源最充分的利用和保护,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进而带动持续高效农业乃至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等即是科技型都市农业的代表。

3.2.4生态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生态型农业即发挥农业洁、净、美、绿的优势,发展营造绿色景观,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平衡的生态农业。都市农业除了提供高品质的农副产品外,还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沙土流失和风沙寒流的危害,真正实现建设山水城、生态城、园林城等绿色城市目标。

3.2.5 创汇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创汇型农业即通过利用城市对外合作交流多、领域广的优势,发展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农业。创汇型农业依托城市平台,培育具有强大市场开拓能力的外贸主体,加大资本、技术、品种和智力引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逐步形成“种子种苗在内、加工在内、基地在内、市场销售在外”的“三内一外38”格局,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外向型农业之路。

3.2.6 教育科普娱乐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教育科普娱乐型即将教育科普作为中园区发展的重点,以亲身体验、观光、游戏等形式,主要对象为都市中小学生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3.3、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典型经验对武汉市的启示

立足武汉市自身的特殊条件,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中发展较好的模式有:

(1)科技产业型农业发展模式: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等形式为主;

(2)观光休闲型农业发展模式:目前,武汉市的观光农业园遍布所有远近郊区、县,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观光农业体系,其中包括东西湖都市生态区、武湖生态农业区、新洲人文山水区、木兰生态文化区、龙泉山汤逊湖休闲娱乐区、知音湖度假区。

2005年国家旅游局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进行了第二次评选,结果共选出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处,但湖北省仅有6个,相对于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浙江省和湖南省等这些发展较好的省市来说,湖北省的观光农业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武汉都市农业要从处于现代化大都市的市郊出发,努力建设成为武汉美丽的大庭院。武汉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应吸取日本、台湾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都市农业的第一目标。同时根据武汉自身的优势,在功能定位上,应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发展多功能的农业生产模式应在强化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供给食品、丰富文化生活的功能,即发展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的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型农业、体验型农业。在都市这些新型农业模式可以与武汉的文化底蕴相辅相成,满足市民返朴归真的旅游心愿。未来武汉都市农业要发展生物农业、高科技农业、信息农业等优质高效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参考文献:

[1]吴轶韵,俞菊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研究,上海农业学报,2010,26(1):16—19.

[2]章浩,王全辉.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研究综述.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523-527.

[3]管春华.城市化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2010.

[4]王辉.“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46.

[5]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2006.

[6]陈池波.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 (2):79—82.

[7] 冯建国,陈奕捷. 以休闲农业为核心,带动都市农业产业融合.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 (04):61—65.

[8] 周灿芳,廖森泰. 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台湾都市农业为借鉴. 科技管理研究,2010.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 来璐 李世峰 谭建欣 程昊 (北京东方畅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的新定位,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北京市由于其科技、资源和区位的独特性,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自身的特色。充分发挥北京农业的多项功能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合理的农业布局规划、适宜的科技手段指导农业的发展,同时需要农业投资的增加。 关键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周边的、具有现代农业特征和都市农业功能的新型农业产业[1]。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我市依托都市的辐射,按照都市的需求,运用现代手段,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体系”。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北京农业现阶段的重要目标和特征,也是北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由其区位、资源特点决定的,是在对都市农业发展规律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生产粮食外,还应该为实现其它目标做出努力[2]。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较传统农业更为明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3],北京由于其科技、资源和区位的优势,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农业的多功能性具有自身的特点。 1.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 1.1现代农业多功能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农业在本质上具有多项功能,包括农业提供食品的功能、农业的生态功能、农业的社会文化功能等。传统农业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人类所需的食品供给短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传统农业的功能局限于物质产品的供给,农业本身所固有的其它功能未被发掘。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的生活需求不再停留在食品上,还追求其它的使生活水平提高的东西,对农业的文化和休闲等功能的要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 本研究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3101) 作者简介:来璐(1973-),女,陕西省兴平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研究。Email:XPLL1124@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8503112.html,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大委发 [2010] 2号),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向前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发展战略 根据我市环境条件和发展基础,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我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强化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夯实转型升级的创新基础、培育持续竞争的综合实力、构建融入世界的对接平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转型发展。 一、战略选择 1.城乡一体融合 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以“农业基地化和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和社区化、农民专业化和职业化”为重点,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转变农村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要素互补、功能多样、环境友好、产业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2.人才科技支撑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农业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涉农科教机构、企业研发总部和高

端人才,创建区域性涉农人才科技高地,满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 3.标准品牌提升 持续支持设施农业和种苗农业,集成创新装备和技术标准;重点强化精品农业和外向农业,提升产品标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打造环境标准;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完善服务标准。建立健全都市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链和科技链相结合的标准体系,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4.旅游休闲驱动 充分发挥我市青山碧海、田园沟域、岛屿岸线融合一体的生态景观优势,紧密链接现代旅游休闲服务业,加速由产品市场决定的供应农业向产品、服务和消费市场共同决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农业总部基地和创新服务中心,拓展农业对外开放新领域。 5.生态循环提质 积极开发和引进国际先进的低碳绿色技术和设施装备,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加强陆地、海洋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保护性开发,有效应对生态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挑战,大幅度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和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定位 立足大连、引领东北、影响全国、面向世界,努力实现产业功能体系融合、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标准品牌集成创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专题研究(核心摘要)

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专题研究(核心摘要) 城市中心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核,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要素之一。城市中心体系的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使用效率、空间形象等特性是城市影响力、实力、活力及魅力的直接体现。中心体系的发育状况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城市的运行发展。因此,研究中心体系的特征及发展规律,对把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制定未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相比巴黎香榭丽舍、东京银座、纽约曼哈顿、上海陆家嘴、北京国贸等鲜明的城市中心形象,武汉的中心在哪里?这是作为中部地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的武汉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基于对武汉城市中心结构体系不清晰、中心形象不突出等特征的基本认识,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中心结构体系,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框架,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特开展《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研究》工作。研究涉及范围涵盖武汉城市圈、武汉市域、武汉都市发展区以及武汉市主城区。其中,主要研究范围为武汉市全域8569平方公里;重点研究范围为现行都市发展区3261平方公里和中心城区678平方公里。 研究采取“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结合的工作思路,聚焦武汉现状城市中心体系结构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重点关注武汉未来城市中心体系的“三个重要方面”。两个核心问题包括中心体系结构不够突出与中心发展路径不够明确。三个重要方面包括中心在哪里、中心缺什么、中心怎么建。 二、城市中心体系的案例借鉴及发展规律

(一)案例借鉴 1、中心体系的维度及层次性 中心体系发展具有两个维度:城市维度和组团维度。 城市维度的中心体系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国内外城市如巴黎、东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中心体系,基本上都由“主中心+副中心+新城中心”三类构成。 组团维度的中心体系中包涵了国内多数城市提出的组团中心,即服务于社区组团、提供城市最基本公共服务的生活圈中心,是构成城市中心体系扁平化结构的基本单元。 2、中心体系的功能分布特征 从特大城市的功能布局研究来看,具有如下特性:0-5公里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集聚区(中央活动区);5-10公里为城市专业功能分布区域;10-30公里是边缘城市或副城的重要功能节点地区;30-60公里是新兴功能培育区域地区; 60-120公里是综合性城市培育区域。此外,港口(空港、河港)等特殊地区承载了临空经济区、分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重工制造业、化工等特殊功能。 城市中心体系布局是与城市功能的圈层布局相对应的。通常,主中心位于城市 0-5公里范围内,集聚了金融、商务、办公等现代高端服务职能;城市副中心布局在5-10公里范围,依托某项市级功能发展专业化中心,如文化中心、商务中心、博览中心、体育中心等,副中心同时兼顾有服务区片基本生活功能;新城中心则布局在10公里以外,依托产业发展成为辐射区域或片区的新城。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占绍文

REFORMATION&STRATEGY 2015.12 2015年第12期改革与战略NO.12,2015 第31卷(总第268期)REFORMATION&STRATEGY(Cumulatively,NO.268)2015.12.020 中国大陆地区都市农业的实践开始 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后都市农业 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每年都以较大 的比例增长。以北京市为例,2014年, 完成平原造林2.37万公顷,粮食播种面 积12万公顷;农业观光园达到了1301 个,总收入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设施农业占总产值的12%;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863户,比上年增加333 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1.3亿元,增长10.4%。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发达 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都 市农业尚处于发展模式和业态组合单一, 处于不断探索和进一步完善的阶段。① 一、都市农业的界定 都市农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 青鹿四郎在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 地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都市农 业是分布在都市内的商业区、住宅区等 区域内的,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 殊形态的农业,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 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 力的影响(宗传宏,2007)。随着经济 增长和科技进步,都市农业在中国不断 被赋予新的内涵。都市农业是经济发展 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 与非农业的进一步融合,为适应城乡一 体化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及周边地区,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占绍文,赵海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都市农业具有农业、文化产业等多产业融合的特点,符合绿色发展、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新常态下,是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选择。基于对快速发展的都市农业园区的深入调查,文章认为,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存在差异性不足、与当地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产业链条过短等问题,发展都市农业应该与当地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度融合,各地应系统地思考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都市农业;文化产业;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5)12-0083-03 Issues and 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China Zhan Shaowen,Zhao Haihua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Shanxi710055) Abstract:Urban agri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industry convergence,such as agri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y,in line with green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new normal. Based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this paper reviews that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 is insufficient,combined with the local reality is not close enough,the industrial chain is too short and other issues,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local culture,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etc., and should be based on systems thinking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Key words:urban agriculture;cultural industry;industrial chain [作者简介]占绍文(1969-),男,湖北黄冈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管理;赵海华(1990-),女,江苏泰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管理。 83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06~2015) (征求意见稿) 中国农业科学院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05年12月 前言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决策,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并要求沿江城市群马芜铜宣理应成为安徽接受东部地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安徽奋力崛起的先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的要求,芜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想。农业是芜湖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农业现代化是芜湖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个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相匹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十分必要。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是一项事关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虽然芜湖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具备了基本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但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2005年7月,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芜湖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对芜湖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在与芜湖市领导和干部群众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与专家研讨,对芜湖市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背景依据与发展潜力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芜湖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分析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背景意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形态,并重点就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与策划,提出了“组织领导保障建设、科技支撑保障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建设、体制制度保障建设、人力资源保障建设”等五项发展举措。 规划编制得到了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市直有关部门,特别是各县区政府及农委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研究单位为规划的编制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谢谢!

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趋势

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趋势 1.都市农业的的由来及其定义 1.1都市农业的由来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1.2都市农业的定义 都市农业(或说都市型农业、城市农业)在英文中有若干表述,比如, City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in the city’s countryside, Metropolitan Agriculture, Metropolitan-intensive Agriculture等。 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即都市农业”,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关于都市农业的定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诸学派众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 2.都市农业的特征 (1)都市农业所处的空间城乡边界不明显。 一种情况是如日本许多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农业以其优美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并在都市内建立各种自然休养村、观光花园和娱乐园,形成插花状、镶嵌型农业;另一种是分布在城市群之间的农业,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无异,与中心城区交通方便,已经完全城市化。 (2)都市农业功能多样。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观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 (3)都市农业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 城市化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不同于一般地区,农业经营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一是表现为设施化、工厂化;二是表现为专业化、基地化;三是表现为产业化、市场化。

关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内涵与途径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北京农业发展规 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提出:着眼践行科学发展观 中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 要求,完全符合北京实际。立足于首都城乡统筹全局,跳出农业看农业,北京农业的地位、价值、环境正 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对大城市地区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积极探索,是实现北京农 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 第一,农业地位的再认识——少数不等于小数。 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农业增加值仅占 1.3%;农业从业人员62万人,仅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值,都是少数。但是应当看到,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农业不可替代的地 位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愈发重要和明显。从首都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城乡产业依存度增强,城市对农产品 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大,品种要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承担的食品供给、健康营养和安全保 障等任务越来越重;城市休闲产业正在向农业转移,农业观光、农村度假已经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所占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从城市功能的角度看,宜居城市是北京的重要定位,宜居离不开生态,都 市型现代农业正是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与构建宜居城市的要求是一致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发展现代 农业既能满足生产者的增收愿望,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沟通了城乡,促进了和谐。由此不难看出, 农业虽是统计中的少数,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数。 第二,农业价值的再认识——隐性价值显现化。 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首都经济发展呈加速趋势,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接近20000元,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正在成为人们休闲 度假的首选,特色优质安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此给北京农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农业价值 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满足人们“胃”的需求,而且体现在社会层面,其生态服务、生活参与的隐性价值 也开始显现,满足人们“肺”、“眼”、“脑”的需求。据有关研究显示,北京农田总服务价值为120亿元,其中生态价值90亿元,是产品价值的3倍;全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100多亿元。农业的社会价值通 过各种途径显现,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和科研示范窗口;农业观光采摘园使越来越多的城 镇居民享受丰收的喜悦。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其经济价值也不断提升。在拍卖 活动中,一个西瓜卖到19000元,一个大桃卖到6800元,一个苹果卖到66000元,一条鱼卖到236000元……从过去时角度看,农产品的价格与价值确实发生了背离;但从未来时角度看,正是这种背离使我们看到农 业的多元功能,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随着城市功能的延伸,随着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农业的隐性价值将会不断显现,而且不断增值。 第三,农业环境的再认识——优势得天独厚。 其一,市场需求旺盛。2006年,全市农副产品需求量超过800亿元,特别是北京拥有潜力巨大的高端 消费市场,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其二,科技资源丰富。中央在京农业科研单位有25家,

06.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评析

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评析 徐幸子 摘要:武汉市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提出在都市发展区构建两个层面、三个层级的多中心体系结构,为缓解中心城区过度集聚的发展压力,并适应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的发育情况如何,以及是否符合规划预期,本文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人口、用地、交通三方面要素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武汉都市发展区的中心体系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中心,中心体系等级结构不完善,3个规划副中心除鲁巷副中心已初步形成,其余副中心尚未建设,外围新城组群中心发育缓慢。武汉多中心体系发展仍存城市快速扩张的在阶段性特征。最后应对未来的规划编制和城市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针对下一阶段多中心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空间结构 ArcGIS 核密度分析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 (Jenks)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国内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突破原有主城区单中心发展的格局,进入到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提出多中心空间结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年)”提出构建多核的市域空间结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 年)”提出建设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这些国内大城市的规划编制中,都从区域的层面进行城市建设发展的考虑。 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总规评估中,对武汉都市发展区的多中心体系进行识别,并对照规划分析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发育情况和表现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城市中心体系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1 概念辨析 本研究范围是武汉都市发展区,为适应武汉城市区域功能拓展提供空间准备,并对城市发展区域的生态空间、农田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为城乡统筹提供保障,因此提出“都市发展区”的概念,不具有行政区划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武汉“都市发展区”等同于国外的“大都市区”的范畴。周一星教授在《城市地理学》中对大都市区的概念定义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外围县组成”[1]。

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

大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的意见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大委发[2010]2号 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 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 (2010年2月24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推动全市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加快全域城市化步伐,深度开发农业新功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努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现就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依托城市并服务城市发展起来的具有生产、生态、生活和人文多功能特征,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高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拓展和延伸。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实施了以“多予不取放活”为核心的强农惠农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为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市正在深入贯彻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要求农业的发展必须与城市的功能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相联

系,走都市型现代农业道路,这已成为我市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需要。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升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农业是重要基础,农村是重要区域,农民是重要力量,“三农”工作仍然是事关全局的重中之重。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推进全域城市化的需要。全域城市化的发展目标,标志着我市城乡统筹进入全新阶段,必将促进工业与农业互补、农村与城市互动、农业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规划协调,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农业自我提升的需要。我市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在提供名优特新精细美高端农副产品上下功夫,在开发生态环保、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和文化创意功能上见成效,在提高外向度中创品牌、赢市场。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依托城市功能和资源要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运行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达到惠及民生的目的,将有力地推进我市的新农村建设。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巩固党的领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

都市农业规划与发展系统分析

武汉都市农业规划与发展系统分析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学忙 都市农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端于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后迅速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传播、普及的一种现代新型农业,如生物农业、休闲农业、观赏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北京等沿海特大中心城市在国内最先开始了建设都市农业的实践。目前,都市农业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内已蔚为大观,并逐步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农业的共同发展方向。 一、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都市农业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为了追求高品质生活而对城郊农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武汉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武汉农业从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大致说来,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78年~1984年,是城郊型农业酝酿期。这个时期的农业发展是“以粮为纲”,其主要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产量,尽快解决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从1978年开始试点并逐步全面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武汉市郊的农、林、牧、渔业开始走上全面发展的

轨道。到1982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当时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逐步缓解的实际,适时提出了“以生产鲜活副食品为主,农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发展新战略,城郊型农业开始萌芽。但在实践中,“以粮为纲”的生产方针仍然无法动摇。 1985年~1994年,是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期。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就是“服务城市,富裕农民”。针对当时初次出现的农产品“卖难”情况,武汉市开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林牧渔业和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益逐步提高。在发展战略上,市委、市政府要求将市郊农村建成“四地”,即城市副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城市工业服务配套、发展城乡联合企业群体的前沿阵地,出口创汇农业的生产基地,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胜地,建设“城郊型农业”的思路逐步成熟。1988年,武汉市全面实施“菜篮子”工程,市郊进一步加大了蔬菜副食品的生产力度。1992年9月,市委、市政府全面放开粮棉油生产计划,农民由此获得了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的完全经营自主权,农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 1995年~2001年,是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的过渡期。从1995年开始,武汉市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并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997年10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提出农业产业化“要突出城郊型经济、都市农业特点”,这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设“都市农业”

(2020年)(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精编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 见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 见

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 郊区各区县人民政府: 近些年来,北京加大了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力度,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初具风貌,为更好推动和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本意见。 壹、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壹)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郊区“十壹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深入实施“221”行动计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在坚持和确保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基础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集成政策,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发展保障服务支撑体系,通过支持重点领域和项目,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加强特色、优化结构、拓展空间、增强能力、提升效益。提升农业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加工附加值、绿色附加值,使郊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指导原则 市场引导,主体积极的原则。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确定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靠市场调动运营者的积极性。调动和整合社会、企业及个人资金,共同推进发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原则。政策措施要突出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约、高效的特点,提升农业的科技、绿色、文化、加工等附加值,按照层次推进、重点推进、逐步推进的方式,实现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

创新机制,集成推进的原则。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集成政策优势,整合公共资金,采取搭建平台、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予以扶持,力争实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培育亮点的目标。 优化结构,扶大成强的原则。结合“221”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整合优势资源,优项增量,培育特色的产业,促进郊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把各种资源优势变成发展的强势,集优成势,把产业扶大做强。 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贯彻落实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搭建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平台,完善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织、投入机制。经过“十壹五”期间的努力,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提高北京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郊区农业由单壹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由注重生产向注重市场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使郊区农业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和谐发展。 二、政策扶持重点和条件 针对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意见重点围绕构建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新城和边缘城市与大都市区空间发展

新城和边缘城市与大都市区空间发展 新城的概念源于19世纪规划鼻祖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后先在英国兴起,目的是疏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产业,防止大城市郊区无计划向外蔓延的有效引导手段。要弄清边缘城市的概念,首先要知道城市群的概念。所谓城市群或城镇集群,是指在一定规模的地域范围内,以一定的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众多中小城镇为依托,以多个都市区为基础,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城镇密度的城市功能地域。而边缘城市,是指离省会城市或者非省会副省级城市以及城市群(圈)较远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的规模较小,很多是老少边穷地区。边缘城市的经济多数较为落后,每年在全省的GDP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边缘城市的教育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因为全国的高校大都分布在城市群内,这也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一支有利力量。但边缘城市正是因为其边缘位置,自然人文环境往往很好,很适合人群居住,是人们旅游休闲的理想去处。除此之外,边缘城市的农业多数较为发达,在全省中常常充当着菜篮子、粮仓和后花园的角色。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都市圈”的发展日趋明朗化。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相继“亮相”,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在都市圈的构建和区域整合过程中, 核心城市是最主动、最具前途的大“赢家”,而大量处于都市圈边缘地带的城市. 简称边缘城市则面临着如何应对的新问题。因此, 调整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 是边缘城市面临的急迫课题。由于多种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 边缘城市一般不会被列为区域发展重点, 在起点上就与中心或副中心城市差了一步. 另一方面, 都市圈合作协调机制的本质是竞争协调机制, 它在规范竞争秩序的同时, 也使得竞争更为激烈, 并且这种竞争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特别是对边缘城市不利。因为, 边缘城市不仅在接受核心城市辐射方面处于较低的能级, 而且还面对着由于核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吸引而产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失。对此, 边缘城市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切实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边缘城市的发展战略一一积极融入都市圈之中。因而, 研究城市发展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划, 而应该从区域经济、交流地位分析发展策略, 认识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作为边缘城市,“都市圈”背景下的发展战略, 应该是以区域发展为前提, 以接受核心城市辐射为途径, 以创优环境为手段,吸引周边地区生产要素, 增强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要把依托区域整体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 进一步强化与核心城市及其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协作与联合, 有效地利用区域教育、科研资源, 为自己培养所需人才、孵化科技成果。要辩证看待边缘城市的区位劣势。表面上看, 边缘城市离核心城市较远, 在接受辐射方面处于较低的能级。而正是这种“劣势”,才使得边缘城市比那些与核心城市距离更近的城市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更有可能形成特色化的产业优势和相对超脱的发展环境。因为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区域, 边缘城市更便于建立独特的吸纳、传导、协调和发展机制, 更便于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更有可能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彰显个性, 尽显其能, 获得较快的发展。因此, 不能把区位劣势绝对化, 而应该正视现实、创新思路, 借助都市圈形成机遇寻求更快的发展。在区域整合的过程中, 边缘城市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机遇,同样也要面对圈内各市之间的竞争。一方面, 由于经济基础,边缘城市不论发达与否, 都应该正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及时地从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上调整思路, 主动应对都市圈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农业大市,我们要抓住难得机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 自挂职以来,笔者通过对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经验的学习、调研,发现北京市近年来适应高端化、多元化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功能,不断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籽种农业。开发农业的生产功能,加快科研攻关、品种选育、基础设施、种子贸易等关键环节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北京种业年销售额达100多亿元,主要是打造“三中心、一平台”:全国种业的科技创新中心。每年育成各类粮菜新品种400多个,引育农作物新品种数量约占全国的20%。国内外种业企业聚集中心。全市籽种经营企业1300多家,全国种业前10强中北京市占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首都建立研发或分支机构。全国种业的交易交流中心。北京种业销售额占全国的10%,农作物种子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7%。搭建种业发展服务平台。搭建了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构建了北京林木种苗网、花卉网、果树网等网络平台。二、休闲农业。农业与“三产”的有机融合。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多项服务。北京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350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3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休闲农园。从单一的入园观景、赏花、摘果、耕作、垂钓、狩猎等,到融合科研、观光、科普、餐饮、会议为一体,以“新技术、新品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 The connotation,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and Basic Framework of Peri-urban Modernistic Agriculture 孔祥智 Xiangzhi-Kong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 100872 【摘要】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城乡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包括:高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安全农业、观光农业、组织化农业、信息农业。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 Abstract: Peri-urban modernistic agriculture is the outcome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developing into certain stag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The developing keystones of Beijing’s modernistic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clude: high-tech agriculture,brand agriculture, safety agriculture, tourism agriculture,organizing agriculture and information agricul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ort work about developing Beijing’s peri-urban modernistic agriculture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 【关键词】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新农村建设 Keywords: Modernistic Agriculture, Peri-urban Agri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京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形成了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共同投资于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十一五”期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郊区的比例不低于50%,全市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区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横向对比看,这一比例是最高的。当然,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个字”的目标中,生产发展始终占居最重要的位置,生产发展是“本”,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础。而就京郊而言,由于常规农业早已失去了竞争优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必然的选择。 一、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解 尽管都市农业的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但早在50、60年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出现了都市农业的理念和做法。我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引入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比较公认的理解是“地处城市郊区

罗湖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罗湖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持续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在一些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城市,农业的集聚地域转移到了城郊结合部,农业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式、发展特点,以及与其他产业的互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理念和业态逐渐被抛弃,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逐步形成。都市农业不仅就近提供城市需要的农产品,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且也是城市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湖作为市最先开发的建成区, 农业发展程度如何?都市农业有何特点?现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和2006年的部分统计数据,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都市农业的有关概念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居民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城郊型农业,它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 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服从于城市需要并为此服务。城市需要决定了都城农业的发展。都市农业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呈现出较高的集约化程度,实现自身的高度发展和为都市服务的功能。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以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作为基础和推进。 (一)都市农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都市农业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1、荷兰模式。荷兰都市农业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具有较强的创汇功能。荷兰都市农业借助于发达的城市设施,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都市农业的典。荷兰都市农业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都市农业生产体系。 2、日本模式。日本都市农业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都市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功能,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 3、德国模式。德国都市农业属于生活社会功能型的都市农业,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地区或近邻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收取租金,承租市民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让市民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 4、法国模式。法国都市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由于巴黎的各种食品供应,主要经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由全国各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完成,所以,巴黎的都市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突出表现为农业的生态功能,即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 (二)都市农业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