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雅典的衰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背后的原因

雅典的衰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背后的原因

雅典的衰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背后的原因
雅典的衰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背后的原因

雅典的衰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背后的原因

摘要

雅典衰败的原因除却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决策失误和天灾人祸之外,还有一些细节。雅典固有的扩张战略为雅典带来了更多的敌人;雅典并不完善的民主政治在战时无法调节矛盾、或者说使得矛盾加剧,最终消亡。这些内容在我看来更像是雅典战败的必然之因。

引言

雅典是古希腊文明中难以忽视的瑰宝,当我们讨论古希腊时,不时会将雅典放诸一个中心的位置,关注其动向一窥古希腊文明。然而,这个以其民主政治、哲学智慧、艺术文学创作而让我们于后世惊叹的伟大城邦,却在她最强盛、辉煌的时刻迅速的衰败下来,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瑰丽的古希腊文明的退出舞台。这样结局实在是值得探究。本文将尝试讨论伯罗奔尼撒战场中失利背后的原因,以研究雅典衰败的真正原因。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扩张主义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几次大的失败可以归结为军事上的失败,这是具体的失策。但是除却军事决定上的问题,战争的发生和战局势力的不断不利于雅典,可以说是雅典自身的行为所致,甚至是一种基于雅典扩张方针之下预设的结果才对。雅典是否早有防备不得而知,但这的确是它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雅典的自我膨胀和野心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可见的雅典衰败的直接原因。在与以其宿敌斯巴达为中心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战争中,雅典的战败直接引发了这个城邦的地位崩塌。而这场战争的起因又是什么呢?

雅典的强盛继承于希波战争,在希波战争中雅典号召希腊城邦共同抵御外敌波斯,在唇亡齿寒的危机下,希腊人共同抵御强大的波斯,甚至在波斯引以为傲的海战当中,战胜了它。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随之而来的,是在战争中起关键作用的雅典地位的水涨船高。雅典在希波战争期间凭借其威信,集结中希腊、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的一些城邦,组建了提洛联盟。“雅典则逐渐夺取它的同盟国的海军(只有开俄斯和列斯堡是例外),要求丫的同盟

国缴纳公款。因此,在这次战争中,单读雅典一国所能应用的军队比同盟全盛时期的同门军的总数还要多些。”i

然而,雅典的野心不仅限于此。在击退波斯人后,雅典已然建立起海上霸权,城邦的军事势力大为增强,而当雅典人返回故土准备重建城市,并且建立要塞的时候,他的同盟国们面对此时的雅典产生了恐慌。斯巴达曾受同门过怂恿派遣使团来到雅典。“不但雅典不要僭主亚塞,并且雅典应当和他们联合一起来摧毁伯罗奔尼撒意外险村的一切要塞。”ii然而,此时实力已然叫盟国忌惮的雅典,并未为巩固同盟放弃建立要塞的计划。雅典人依照米斯托克利的建议,假意派人谈判,却不断拖延谈判至要塞和城墙建立到足够的高度。

在后续的战争中,由于斯巴达所出的希腊联军总司令波桑尼阿斯的专制行为,以及雅典人出于自身利益的推波助澜,波桑尼阿斯被召回审问,而雅典进一步夺取了联军的领导权,进而逐步主导了提洛同盟。不仅如此,在未来,雅典还不断延伸它的城墙,并不断的干涉同盟国的自由权利,引发伊庇丹努争端,插手科林斯和科西拉之间的战争,并且由此引发了波提狄亚争端,违反同盟的协议。雅典的野心昭然若揭。

故而这引发了一干同盟国的警觉,斯巴达及一干城邦建立起伯罗奔尼撒同盟,打响这场战争。

(二)对外霸权行为

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利,有很大的原因在于它对待同盟国的态度。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时而有盟国叛离雅典同盟而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提洛同盟的同盟国在承担战争的义务的同时,还必须上交财资作为联盟的财政拨款。而这个资金库由雅典人主导。这也是雅典后基本篡夺整个联盟的主权的引子,甚至将本放诸提洛岛的资金库(也就是提洛同盟的标志)迁至雅典城。iii

而提洛联盟建立之初,要求各国平等地以盟国的身份参加同盟会议,进行联军事务的决议。然而这个各国中包含了雅典么?修昔底德记述道:“在雅典人的领导下,同盟者各国起初是独立的,并在(他们的)公共议事会中议决。”iv这个记述十分有趣,同盟议事会的平等召开确是在雅典的领导下进行的,雅典在同盟中的地位似乎超然于其他城邦。事实也的确如此,雅典人在决议中甚至也可对同盟会议的决议做否定,而会议是否召开也是由雅典人说了算的。v

雅典之于盟国的霸权地位,并不局限于这种领导地位。雅典既得同盟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充作军费的各国资金(雅典甚至并未上交)又是如何利用的?军费被雅典用以维持城邦的基本运转,不仅是军队,国内的官员也靠这笔钱供养,而整个城邦的粮食供给也来自军费。“人民采取这种劝告,并获得了霸权,于是对待盟国十分专横,只有开俄斯、列斯堡和萨默斯例外,他们吧这些国家当作霸国的钱少,允许他们包邮自己的政府并通知他们已归它们的属地。他们又爱找阿里斯忒得斯的及建议,为大众准备充分的粮食供应,因为贡税、征税、和盟国捐款的综合,足以维持两万多人的而生活。“vi

雅典对待同盟国的态度已然不是领导,更罔论平等,甚至是一种奴役。这种奴役不仅是经济上的,事实上同盟内的大多数纷争,都是雅典采取一种武力干涉的结果。雅典领导下的提洛同盟实质上成为了战争中雅典借以扩张的道具,就像雅典人压榨其奴隶以获得的繁荣一样。这种隐藏在奴隶制下的霸权,只是在这一次遇到了反抗,盟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不断的叛敌不可谓不是雅典咎由自取。

民主政治的问题

诚然,当我们去探讨雅典衰败的原因,伯罗奔尼撒战局的失利的确是显而易见的直接原因。当斯巴达人集结波斯人将满心雄图霸略的雅典人在战局中挫伤得节节败退得时候,雅典这个希腊大地上曾经的巨人的身影便已经不断被曝光出了那日益颓唐的脊背,甚至当雅典派出使臣像斯巴达俯首称臣的时候,这个骄傲的城邦可能已经不再拥有再度崛起的格局和锐意了。

然而,正面战场的失利或许不是雅典衰败的全部面貌,这张被斯巴达的铁蹄和战浆蹂躏的悲容背面,应该还有一张此时已被拂去光彩面纱的、民主政治的凄然面貌。也许在雅典的民主制消亡的那一刻,这个城邦也已经无所谓“雅典”。

(一)和平背后的矛盾

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建立,需要追溯到梭伦改革。大家无一例外地肯定了梭伦改革推动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然而,梭伦地核心政治思想是中庸,是一种对各方势力的权衡。

当雅典的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步时,激增的贫富差异使得平民背负了由贵族施放的巨额债务。“借款是以人身为担保的,而土地则集中在少数所有者的手里。vii债务的终点甚至将是平民将会沦为奴隶,而法律则在维护债务关系的同时,使得这种贫富差异无法被逾越,于是平民和贵族的阶层矛盾在当时的环境下难以调和。

而在各个党派为此争斗不断时,梭伦因他的门第和名誉被选为这场党争得调和者。梭伦禁止了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劳永逸地解放了人民,并取消了公私债务,将由于债务无法维持的农民解救于水火。viii但是,并未如平民所愿的是,梭伦并未将土地重新分配,甚至对人们购买土地的数量进行了限制。雅典人虽不再要面对沦为奴隶的风险,但是却并未获得更多的权力(土地的限制)。ix

同时梭伦赋予了平民监督和选举官员的权利。根据公民的财产等级,公民将会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担任相应的官职并获得相应的待遇。同时,梭伦还设置了四百人议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而正如前文所说,梭伦的和新措施是一种对实力的重新平衡。的确,梭伦将农民从贵族的重负中解救出来,但是却并未改变民众和贵族之间的权力悬殊,由财产分级的官职分配制度使贵族始终占据雅典社会的高层。这就使得两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被解决。梭伦因过分中庸的改革使得自己不被矛盾双方支持所以选择了离开。而遗留的改革一度瘫痪,党争继续之下使得雅典的政制几乎瘫痪。后来山地派(平民派系)政变,却带来了数十年的僭主独裁。后克里斯蒂尼又推翻僭主再次推进民主改革。

(二)雅典民主面临的问题

由上文可知,雅典内部的阶层矛盾是固有的,甚至说雅典的民主政治,就是为了权衡这种矛盾而存在并不断发展下去的。

可是这样的民主最终的终点是什么呢?梭伦改革未能改变平民和贵族的实际权力差别,所以也就无法消除这种公民内部的冲突。于是,后来继承的人民代表就不断地将权利平均地配给给公民。当发展到伯里克利时期(也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年代),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黄金时期,公民完全成为了政府的管理者,抽签担任官职。然而,这种泛民主使得公民无法根据能力获得合适的地位和社会职务。伯里克利制定了陪审法庭给薪的制度后,陪审法庭开始败坏,普通的人相比德性高尚的人更加注重这个官职的抽签,利益面前德行和财产的区别更加明显。而就在这个时候,第一个贿赂法庭的事件也发生了。(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XXVII 32)民主政治的过分民主使得公民虽然掌握了政府的掌管权,但是却无法保证政府的运作符合一个基本的正义和相对的正确,这是一种方向上的偏移。

“有人把民主解释为“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还有人把民主解释为下级深入地无拘束地讨论上级的决定,并且指出这是动员群众积极性,加强群众主人翁感觉的方法。

这个定义,同时强调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不准有反对派存在。实际上,两者都是权威主义,而不是民主主义。“x雅典的民主究其根本是一种建立在奴隶制之上的,由少数公民掌握话语权的强权政治。而当政府不具备基本的公正标准和明确的判断准则时,雅典民主的不理智和趋利性就会逐渐显露。

(三)战争时期雅典内部的混乱

在伯里克利死后,人民首次选择了出身高尚阶层但是并不具备良好声誉的人作为领袖。这是大不同于之前的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的,几乎所有的人民领袖都取信于民,梭伦、克里斯蒂尼、伯里克利皆是如此。而这种人民领袖的选择,在之后的雅典甚至趋向于一脉相承的鲁莽,而这些领袖则迎合大多数人以获得声望。xi

而雅典的民主政治在此时由于局势尚好的战局,并未大乱。当西西里的战败发生后,战争的失利使得雅典内部人心惶惶。这种局势之前就已经发生过,适逢伯罗奔尼撒人第二次侵入亚狄迦,雅典人同时面对战乱和瘟疫的压力,也曾出现锅大规模的混乱。此时伯里克利仍是人民领袖,人民便将怒火和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施加到了伯里克利身上。伯里克利尽力平息人民的怒火却只是让人们同意了他的国家政策,并不再像斯巴达派出求和使团(虽然受挫),但是恶评仍然未被消除,人民对伯里克利仍进行了罚款处罚,才满足。xii这种行为无疑是有一些可笑的,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甚至对此评价“人民一向如此“。

而但这种混乱发生时,伯里克利因其出色的能力和品行在之后重新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再次担任将军,而公民们也终于又专注于统一的目标,战争的胜利;可是当领袖不再是像伯里克利这样优秀的人时,城邦内部的混乱局面就显得一发不可收拾。雅典的民主政治先是被废弃,而成立起了四百人政府,而公民大会通过此决议的原因是当他们对自身的宪法做出限制是,波斯王国就会转而帮助自身。xiii寡头政治在被驱逐百年后于雅典粉墨登场,而这项计划实际上却又是由高贵阶级的人推动,四百人议会实际上掌握实权统治国家。后四百人议会被推翻,权利交付给掌握军籍的五千人,而后这五千人又被剥离权利,“三十僭主“上台。”三十僭主“为自身利益将兼具财产、门第、声望的人处死以获取更安稳的地位,并假意迎合民众不断操纵政治和任职,最终甚至强迫议事会通过法令以驱除异己。这种政权的频繁更替,并在”三十僭主“时期伴随着大量血腥阴暗的清洗,这使得雅典此时甚至难以处理城邦内部的混乱,更罔论在战争中取得什么好的进展。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病结

正如前面所叙述的,雅典民主政治一直没有很好的处理阶层之间的矛盾,这才使得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雅典内部出现了这些问题。

但是这种阶层之间的矛盾并不是未被处理好,反倒是更像是终将爆发的隐疾。在民主政治建立之初,这种措施的出现就是因为贫富差距的扩大加剧了社会矛盾。最初的对象是贵族和公民之间的,贵族掌握丰富的生产资料,也就是土地,而农民不具备土地和实权,于是最终甚至难以维持生存将沦为奴隶。民主政治的诞生就是为了消解这种矛盾,或者说软化这种矛盾,因为依照前文所说的,平民只是不再会面对过于严酷的风险却不至于拥有丰盈的财产。而古希腊时期,利益方并不仅限于贵族和平民,早在梭伦时期,党争就是在“平原派“(拥有土地的贵族)、”山地派“(不拥有土地的农民)、“海洋派”(手工业和商业从事者)三方间发生的,只不过海洋派态度温和且矛盾不至于另外两派那么激烈罢了。但是这交代了古希腊生产关系的第三方,手工业和商业从事者。

可以说,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方向,是将生产资料重新分配,并给予所有公民地位的保障以获得相对平稳的社会秩序。但是这种地位的保障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公民实际上的收入来自于土地、房产、和奴隶。雅典民主制度竭尽全力实现的是公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在战时尽义务,但是却从根本上不对公民从事生产做出要求。xiv奴隶的劳作为公民提供了生活的保障。但是奴隶和外邦人由于并不拥有土地所以更趋向于加入手工业和经商,因而,非公民自由人在工商业中占有人数上的压倒性优势,而这些人也拥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xv而当战时,公民开始面对财产的缩水。“人民财产在过去就是很少的,现在连这一点也被剥夺了,富有的阶级丧失了他们美好的地产和乡村中富丽堂皇、设备优良的房屋;而最坏的是,他们生活子战争中,而不是在和平中。”xvi社会的财富在非公民身上集结,而公民却变得贫穷,甚至普通人无法负担得起奴隶的使用,穷人家庭“牛就是他们的奴隶”,而反观拥有技术的奴隶,甚至能够拥有相对更好的生活,更罔论一些外邦人。

雅典民主制的基石(公民的生活和地位的保障)在生产关系的变化中已然变得支离破碎,而专注于公民政治参与,将生产的主体交由奴隶的行为,或许无法避免地将会迎来贫富差距再次被拉大地一天,这种缺陷是深植于雅典这种奴隶制和民主制的融合中的。而这种根基式的动摇才使得战争成为必然,雅典需要一个新的压榨对象以维持城邦内部公民的生活保障,这个对象既是盟国也是敌国;然而令雅典意外的是,他们小瞧或者忽视了这种没社会矛盾会带来的病患,在战争时期本就发展举步维艰的雅典民主制突然失去了自我调整的空间,最终

消亡。

总结

综全文所叙,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是击垮雅典的直接原因,但是这场战争的失败,却不全然是军事层面上的。我们可以发现,结局一定程度上是写在雅典的骨骼之中的,最基本的奴隶制使得它选择了扩张的战略意图和霸权主义的外交,激起并不断恶化战争的局势;而其民主制的内部问题和矛盾一方面又要求了这种扩张主义的实行,另一方面却又难以自我完善和调节,整个民主政治在战争期间走向了衰亡,这也加剧了雅典的社会问题,战败几近必然。雅典的衰败过后,斯巴达战胜却元气大伤,希腊未能眷顾斯巴达再次易主并最终结果于马其顿帝国。雅典的衰败,最终引发了连锁反应,使希腊走向了被征服吞并的结局。

参考文献

i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一卷第一章,16页,(谢德风译,商务印刷馆,1985年)

ii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一卷第七章,64页,(谢德风译,商务印刷馆,1985年)

iii徐松岩:《关于雅典同盟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三期,102页

iv修昔底德,I,97,1;狄奥多拉斯,《历史丛书》,XI,47

v徐松岩:《关于雅典同盟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三期,103-104页

vi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XXIV,29页(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vii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IV,8页(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viii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VI,9页(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ix张建军:《正义与政体-古希腊雅典正义观探研》,21页

x顾准:《顾准文集[M]》,68页(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2007)

xi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XXVIII,33-34页(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xii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二卷第六章,p150,(谢德风译,商务印刷馆,1985年)

xiii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XXIX,34-35页(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xiv张建军:《正义与政体-古希腊雅典正义观探研》,35页

xv徐松岩:《关于雅典奴隶制状况的两个问题》,世界历史,1993年第五期,84页

xvi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二卷第六章,149页,(谢德风译,商务印刷馆,1985年)

评徐松岩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评徐松岩译5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 刘玮* 以今天的标准看,商务版/汉译世界名著丛书0中修昔底德和希罗多德的两部史学巨制5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和5历史6的翻译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1因此看到西南师范大学的徐松岩教授时隔四年连续出版了这两部巨著的最新译注本,o笔者着实兴奋了一阵。但是当我翻开徐教授的译文,阅读几页之后,便发现其中值得商榷之处颇多。在这篇小文中,笔者仅就修昔底德的翻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翻译修昔底德的艰辛 随便找一个西方大学古典学系的教授问这样一个问题:在希腊散文(prose)作家中,谁最难读?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修昔底德。修昔底德在古典学界确实以语言艰涩著称,丰富的词汇、复杂的语法、多变的句式、雄辩的文风,这些都给理解修昔底德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更不要说把他的文本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了。?沃尔纳(Rex W arner)在他的/译者注0中发出的感慨颇有代表性: 尝试将修昔底德翻译成英文是困难、令人愉快和鲁莽的。不仅要工作很长时间,因为这部作品很长;更重要的是,虽然修昔底德的意思通常足够清楚(不过并 不总是如此),但是表达意思的文体却极难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一开始,译者有时 *1o?我要感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典学系的帕帕扎卡达斯(N i kolaos Papaz arkad as)教授在修昔底德著作的希腊本版本和一些西文译本方面给笔者提供的帮助。 修昔底德:5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希罗多德:5历史6,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前者是从英文版转译过来的,而且所依据的英文版本并非最佳(下详),因此参考价值已经非常有限;而后者堪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著作翻译中的里程碑,但是在今天看来文风略显古旧,而且注释不足。 修昔底德:5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徐松岩、黄贤全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希罗多德:5历史6,徐松岩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 目前修昔底德著作最权威的希腊文版本是意大利古典学家阿尔伯蒂编辑的:Thucyd i d is,H istoriae,ed.Ioannes Bapti sta A l b ert,i3Vols.,Ro m e:Typ i s pub li cae offici nae pol ygraph i cae,1972-2000。当2000年阿尔伯蒂历经近三十载将最后一 卷出版之后,霍恩布鲁尔毫无保留地称该版本为:/现有最好的修昔底德版本0(参见S i m on H orn b lo w er,/The B estA2 vail ab le Text ofThucyd i des,0i n The C lassic a l Revi e w,V o.l52(2002),pp.238-240)。另外两个常用的希腊文版本是琼斯(H enry S t uart Jon es)编辑,鲍威尔(J ohn Enoch Po w ell)修订的牛津古典文本系列版(Ox f ord C l assical T exts): Thucyd i d i s,H ist ori a e,2V ol s.,Oxon i:i E Typ ographeo C larendon i ano,1942;另一个带有详细注释的经典希腊文版本是德国古典学家Johannes C l assen编辑,Juli us S teu p修订的版本:Thukyd i d es,B erlin:W ei d m ann,1900-1922。此外,下面提到的几个希)法、希)德和希)意对照本中的希腊文本也非常优秀。除此之外,修昔底德著作中单卷的希腊文本编辑和注释因为数量较多,这里不做讨论。当然这些希腊文本都只不过是一个起点,如果做高度学术性的翻译,那么还需要参考古典学家撰写的数量庞大的讨论文本问题的论文。 *

古希腊大事年表

古希腊大事年表 公元前4500~前2600年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2600一前2000年青铜时代初期 2580首批希腊移民出现 米诺斯建立苜批宫殿 线形文字A出现 公元前2000~前1580年青铜时代中期 1700米诺斯莒批宫殁被毁 第二批宫殿开始出现 17~16世纪线形文字B出现 公元前1500~前1100年青铜时代末期 16~13世纪迈锡尼宫毁出现·扩建豪华的国王墓葬1480 亚该亚人攻占克里特 1230~1220 特洛伊战役 1200 多里亚人迁徙 12世纪迈锡尼宫锻被毁 公元前12一前9世纪荷马时代 1100~1000 希腊人向安纳托利亚海岸迁移 1100~900 铁器时代开始 “几何陶”早期形式 10~9世纪荷马王朝形成 公元前8一前6世纪古风时代 900~750 “几何陶”蓬勃发展 800 城邦孕育期 贸易扩大 776 奥林匹克竞技会 750 首批殖民潮 730 重装步兵首次投入战 8世纪荷马和希罗多德时代 创造文字

8世纪首批神庙出现 7世纪东方化陶器出现 600马赛奠基 7世纪末爱奥尼亚哲学家 6世纪抒情诗盛行 带黑色人像的陶罐出现 600~570 西锡安僭主克利斯提尼主政 594~593 梭伦在雅典惟行改革 561~528 雅典僭主珀西斯特拉图斯主政 550 斯巴达退以自省 508~507 克利斯提尼在雅典推行改革 公元前5~4世纪鼎盛时代 499~493爱奥尼亚反抗波斯 490~449波希战争 480希梅拉之战(在西边战胜迦太基) 477提洛同盟成立 464斯巴达奴隶起义 457~456伯里克利推行民主改革 5世纪戏剧和史学成就辉煌 前苏格拉底思想家与苏恪拉底 奥林匹斯艺术 447~438帕德嫩神庙建成 429伯里克利逝世 431~404伯罗奔尼撒战争与雅典衰落 399 苏格拉底被处死 404~378 斯巴达称霸 386 斯巴达与波斯单独媾和 378~371 雅典东山再起 371~362 底比斯崛起 4世纪雄辩术出奇制胜 从伊索克拉底到狄摩酉尼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新艺术出现 388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谢罗内大败希腊人336~323 亚历山大大帝当政

读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追问 “我,雅典人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人和雅典人之间的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开始撰写这部战争史了。我相信这将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比此前的任何一场战争更值得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开头好是霸气,也确实吸引了我,对于西方历史上发生的这样一场战事,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谜题、疑问,追问,在这里,我只想追问答案。 关于战争,我有一些想法。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原因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往往人们谈论战争,自以为能够掌控战争,然而当战争爆发之后,似乎一切又变的那样的无法预测,让人难以把握,以致我们似乎无法去把握它。正如一些人所言,战争对于我们这些为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都只不过是一些数字对比的游戏而已,然而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明白战争有多么残酷,“残酷”二字有时说出来真的太过容易了,我认可修昔底德的看法,战争的根源在于人性。正如王和教授所言世界历史的发展说到底不过是人性的发展史,修昔底德坚信人性的欲望的冲突的无限性,所以同样的历史必然会在未来不断的重演,历史也确实如此,尽管原因条件不同,然而战争始终分布迷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彼时开战之前的希腊人与雅典人的那种对热情的热忱难免让人想起《漂》中南方人关于南北战争的高谈阔论,更不禁让人想到了今天的世界之中人们对于战争的各种议论。蓦然脑海里有一副画面出现,一位经历战事的老者摇头喟然今日年轻人的好斗,人们已然忘记了战争的痛苦,然而那些经历者时至今日也不愿提

起那段过往。人们忘记了残酷,这才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在我的信念里,或许战争起初,各方的利益集团会为了自我的利益而去开展斗争,然而战争的结果永远不会有赢家,无论是对于古代而言,还是对于现代而言,战争只会是两败俱伤,不过是哪一方面伤的更严重而已,最终受苦的仍然是那些战争的直接参与者,那些如同我们一样的平民,可以去幻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处在枪口下,处在生命的危机之中,我们又会如何去举措?我无法预言,但对于战争,我永远希望他可以不在我们的世界里发生,尽管这种希望现在看来是多么渺茫。 那么,战争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战争是一种手段,在外交上,它是你谈判桌上的筹码,在经济形态上,它是重新瓜分财富的手段,在政治领域,它是政治崛起的筹码,战争,人们往往为战争赋予更多的战争之外的内涵,他永远都只是通往目标的一种途径,有些时候,甚至是最残暴但也最直接简单的途径,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起源于这种利益的冲突,也企盼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就是战争的意义么?很多时候,这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疑问,却仍然让我无法解答。或许,我更愿意学习孔子那样的方法,敬战争而远之,除此之外,确实有很多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了,然而,却又有太多太多无法脱离战争的讨论的问题了,总之,我只是想说,战争远远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简单,我无法断言战争是什么样的,但我正在试图更深刻的理解他。 然后,想说一说历史的问题,修昔底德记录了这样一场历史,他尝试着用一种客观的、公正的态度来看待这场战事,他秉承着忠于史

【史料及解析】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国家制度

【史料及解析】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国家制度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有:选举将军和其他高级公职人员;宣战和媾和;决定一切外交问题,其中包括缔结同盟条约;听取高级公职人员的报告;公布各种决议。 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有:“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由每个部落选出一名将军组成的十将军委员会,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年分为十段时间,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这种职务包括:筹备公民大会的开会,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 雅典陪审法庭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作用。它包括6 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这些法官分成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人(每所高级法院有100名候补陪审法官)。 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陪审员是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作商议。 雅典没有专职的国家公诉人;任何公民都可以提出诉讼和帮助他人诉讼……法庭上也没有辩护人;每个被告须替自己辩护。……如果审理案件时需要奴隶的证言,那就要拷打他们,因为人们认为,不能相信奴隶自愿说出的口供。 十将军委员会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在实际上,国家大权都操纵在雅典十将军手中。战时,他们统率陆海军,掌管雅典国家的一切外交事务,并支配一大部分的国家财政。 十将军虽然拥有这样广泛的权力,但是他们要向公民大会作报告,经常受公民大会的监督。 每个雅典人都享有特殊的监督权,这种权利以一种特殊形式来行使,即可以“对违法法案起诉”(所谓违法法案起诉条例)。对于公民大会所收到的任何提议或者已经通过的决议和法律,每个公民都可以提出控诉。 控诉经陪审法庭审理,如果认为理由正当,就将被控诉的决议或法律废除,而实施这种决议或法律的责任者,就要受到法律处分。在另一方面,如果法庭认为对违法法案的控诉理由不足,要科控诉者以巨额罚金。

斯巴达与雅典教育

一,教育的不同点 三.原因 斯巴达,雅典教育既有共同点,又各有特色,这与他的地理因素,社会政体,社会结构分不开的。 (一)地理环境 1.斯巴达: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平原以北群山环绕, 向南为沼泽地,由此延伸入海。斯巴达土地肥沃,易于耕作,但由于没有适宜的 港湾,因而与外界交往甚为不便。环境往往对人们看待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影 响,从而影响行为和决策。在某种程度上,斯巴达纯粹尚武的教育制度与此有关。 2.雅典: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三面环海,有良好的海运条件,便于航海和商业贸 易。优越的地理位置,给古代雅典对外经商,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雅典人认识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不能单靠农业基础。真正要实现城邦经济进 一步发展的愿望,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忠于国家的军人,而且还必须培养出大批有 文化的灵活的商人,外交家等其他各种人才来掌管国家各部门。这就给教育的发 展提出相应的客观要求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政体 1.斯巴达:斯巴达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斯巴达走向农业奴隶制 道路。要统治和奴役奴隶阶层就必须产生与之相适应,并能为之服务的统治工具,即教育制度。在希腊语中,斯巴达教育一词有许多含义,其中包括捉住和诱拐, 但在这大致意味着知道引导或训练。就是通过引导和训练公民来达到为国家服务 的目的。 2.雅典:早期雅典同斯巴达一样实行贵族统治,但是历经梭伦和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雅典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经历了平民和贵族的激烈反复的斗争,雅典国 家的民主政体终于确立和完善起来。在雅典国家内部,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能参与政事,发表政见或直接担当起国家重任。尽管它排斥奴隶阶级的参与,但 它毕竟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尝试行驶民主权利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雅典的 民主制度为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社会结构 1.斯巴达:斯巴达国家的居民分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斯巴达人,作为城邦的公民, 她们享有一切特权。但是,斯巴达人并非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他们作为入侵者 多里安人的一种,在城邦中仅有三万人左右。第二等级是皮里阿西人,他们拥有 土地,可以经营工农商等经济活动,但是他们不具有政治权利。作为努力阶层的 希洛人从属于第三等级,他们原本是当地土著,约有三十万人口,被征服后,其 政治,经济权利都被剥夺了。 2.雅典:包括奴隶主,农民和手工业者(自由民),奴隶三个等级,全体20岁以上的 合法公民(不包括女性和奴隶),也就是不到一半的人口组成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 会对城邦进行管理。

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它与相继出现构造主义的机能心理学相对立。其主要代表是冯特和铁钦纳。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发展概说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构造主义一词是铁钦纳在美国和威廉.詹姆斯的机能主义论战时采用的概括。 1884年,詹姆斯为《心灵》杂志撰写一篇文章,题为《论内省心理学的某些忽略》。在文章的附注中,提到“心理构造”一词,原话是:“纯粹的红色或黄色的感觉元素,及其他心理构造的元素没有存在的根据,因为它们都不是心理的事实”。并于1898年发表《构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文,阐述了构造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正式提出“构造心理学”一词以与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虽然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研究问题上基本相似,但在具体看法上并不尽同。冯特讲统觉,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除具有选择性外,还有创造性的建造功能,铁钦纳不讲统觉,用注意代替统觉这个概念,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感觉和简单的感情两种元素,铁钦钠则把它分析为感觉、意象和简单感情三种元素;冯特认为每种心理元素都有两种基本属性,即性质和强度,铁钦纳则认为心理元素的基本属性除性质和强度外,还有持久性、清晰性、广延性等;冯特认为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激动和沉静、紧张和松弛,也就是冯特的情感三度说,铁钦纳认为情感只有“愉快”和“不愉快”。 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派,它为新兴的心理学提供了一些符合实际的实验资料。但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把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归结为经验,并且坚持心身平行论,他们实质上不承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研究内容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异同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异同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是心理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学派,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对立的,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二者谈不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唯一可能的就是他们都是认为心理跟生理是有联系的,都试图寻求跟心理过程相关的神经过程。 那么,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首先,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构造主义是以经验主义、联想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他们不仅给构造心理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构造心理学的方法论和发展方向。机能主义的哲学和科学基础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实用主义与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和美国人的精神气质相吻合,进化论则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身心机能发生发展的过程。二者蕴涵了机能主义思想的脉络。 其次,二者的内部结构不同。构造主义有比较明显的起始和终结标志,并且有铁钦纳这样的领袖人物领导着,内部结构比较完善。机能主义却没有明确的起始标志和终结点,只是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它也没有主要的代言人和领袖,内部结构比较松散。 第三,二者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的描述不同。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纯科学”,它把人的心理视为一个可以绝缘于外界的,独立自主的经验世界。机能主义则把心理学视为应用科学,强调心理和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性功能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实用功能,并把心理学理论推广应用到教育、工业、临床医学、司法和社会政治与管理等各个领域,力求把人的心理视为一种生物适应的工具。 第四,二者的研究内容不同。构造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注意、联想以及情绪和情感,他们认为心理是由元素构成的。机能主义则主要研究一些心理操作方面的内容,他们强调心理的机能作用。 第五,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构造主义采用内省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铁钦纳还将冯特的实验内省法改造成为了系统内省,即有明确研究程序的内省。机能主义则采用了实验的方法。机能主义者们用实验法来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但大多数都是用动物来作实验。 第六,二者的结局不同。构造主义在铁钦纳之后日渐消亡。然而,机能主义的发展则与之不同。广义地说,美国心理学今天仍然是机能主义的。今天,很大一部分当代的机能主义者正在进行关于人类学习的研究。而且,在美国,学习测验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领域的流行也是有关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风格的充分见证。作为一种系统的观点,机能主义是盖世的成功,但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成就,它已不再是一个阵线分明的心理学学派。可以说,它已经被吸收在主流心理学中。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资料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资料——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钮先钟[中国] [出自《历史与战略:中西军事史新论》] 1997 引言 历史背景 战争经过 修昔底德与历史 修昔底德的思想 精密分析 历史教训 现实主义 结论 引言 《孙子》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本真正的战略思想著作,其在战略领域中所居地位是任何其他著作所不能及。在西方古代哲人的著作中,虽也可发现有若干战略观念之存在,但都是一鳞半爪,不能算是有系统的思想。最为现代西方人所推重的是修昔底德(Thucydides)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它常被人视为西方的第一本战略著作,严格说来,那也只是一部战争史,尽管其中含有许多极有价值的战略观念,但究竟不是一部以战略思想为主题的理论著作。所以,这本书在战略思想史中的地位还是不能与《孙子》相提并论。 也许最能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进行恰当比较的是春秋时代的《左传》,因为这两部书同为古代的战争史名著。修昔底德的著作到今天仍受西方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所重视,而蒋百里先生则曾指出:“《左传》到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好的一部模范战争史。”所以,二者的确可以相提并论,不过其间还是有若干差异之存在。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著作者为修昔底德(前460-前406年),其时代和身世大致都可考。《左传》是先有书的存在而由后世替它定名。首先为司马迁,称之为《左氏春秋》,以后班固作《汉书》时,又改称《春秋左氏传》,从此后世遂简称为《左传》。司马迁和班固都确认其作者为盲人左丘明,《论语》中曾提到他,足以证明确有其人,并大致与孔子同时,不过其生卒之年已不可考。概括言之,左丘明似乎比修昔底德大约要早数十年。

12古典时期的雅典通才教育

古典时期的雅典通才教育 古希腊文明在公元前5世纪到4 世纪进入黄金时代,此即古典时代。其中,雅典城邦是这一时期希腊文明的中心。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前一世纪还默默无闻的雅典在古典时代取得如此之多的成就呢?其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决定着雅典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全才的、重视人的身心和谐的教育,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通才教育”。成熟、多层次、全面的教育是雅典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雅典的家庭教育 雅典人认为,教育下一代是关系到城邦前途命运的大事,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职责。因此,即使拥有奴隶的家庭,也未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态度,儿童的教育从会说话时开始。一般中产以上的家庭有保姆或家庭教师,或两者兼备,父母和他们共同负起教育儿童的责任。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他们的严格管教与监督之下,没有父母、保姆或家庭教师的指点或允许,孩子自己不能说,也不能做任何事情,否则就要受到责打。 富裕家庭经常为婴儿雇佣来自斯巴达的保姆,不仅因为其抚养婴儿的高超本领,而且因其健康,据说她们的奶水可使婴儿长得健壮有力。斯巴达保姆养育幼儿不用裹带,而让他们的肢体自由发展; 此外,她们也会教儿童知识、愉快、不计较

食物、不怕黑暗、不怕单独被留下,也不会任性和啼哭。著名的亚西比德的保姆亚米克拉据说就是一个斯巴达人。等到婴儿长到一岁多或者更大,可以不要保姆时,便由家庭教师负责幼儿的教育。家庭教师一般是由年老的女奴隶充任。她要照管幼儿的饮食起居, 还要带领他们外出散步、游玩。 雅典的家庭教育非常注重儿童游戏和玩具的作用。希腊城邦所流行的儿童游戏达五十余种之多,最常见的是掷骰子、猜谜语、玩球,也有模塑和雕刻。阿里斯多芬在喜剧《蛙》里,记述了男童们用软木树皮雕刻小船和用白腊塑造小屋的故事。同时,雅典政府还给儿童提供游戏场,以便让儿童们能进行有组织的运动游戏。这种运动游戏不仅对于儿童在躯体和官能方面的发展有好处,而且能在游戏中发展出一种社会品质:一方面能培养具有领袖能力的人才;一方面能培养善于辅助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在游戏中能培养一种尚武和顽强的精神。玩具有各式各样彩陶娃娃和泥制动物,还有铁环、陀螺、玩具车等等。讲故事同样也是雅典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孩子在家中常可听到像伊索寓言那样以动物为主的优美故事,古典英雄的传记,或简单的希腊神话; 如果他们不听话,就给他们讲些传说的鬼怪故事。[ 3 ] 儿童在幼年时期还必须接受各种社会礼节的教育。 雅典的家庭教育不只注重儿童身体的成长,而且注意培养儿童在小时候就容易养成的一些重要品质, 比如勇敢、顽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 起因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吞并小亚细亚,该地区的希腊城邦被迫向居鲁士称臣纳贡。公元前500年小亚希腊人发动起义。首义之城米利都向斯巴达和雅典等邦求援,雅典和埃列特里亚同意出兵,斯巴达却拒绝了米利都人的要求。雅典当时并不了解波斯帝国的情况,对西亚形势的变化所知甚少,只因米利都代表在雅典大讲波斯的富裕与波斯人的不堪一击而受到诱惑,再加上雅典人与米利都人有同族人的情感,于是派出20艘三列桨舰前往小亚援助。①埃列特里亚出兵则因为米利都曾军援过它,此次是为了回报,象征性地派出5条战舰。 公元前499年,起义军被波斯军击溃,雅典等援军见势不妙,迅速脱离战场,返回本国,丢下起义者孤军奋战。面对波斯重兵,小亚起义各邦组建起一支353艘三列桨舰的联合舰队,坚持了5年战争,终被波斯军各个击破。公元前494年,大流士一世在小亚彻底恢复统治,小亚希腊人为此蒙受巨大灾难:许多城市和神庙被毁,男子被杀,妇女变为奴隶,儿童受到阉割。残余的居民向地中海西部逃亡,引起一次小规模的移民新浪潮。据说,大流士特别对雅典的介入恨恨不已,发誓要向尚未受到“惩罚”的雅典和埃列特里亚复仇。他的仇恨竟达到如此程度,以致每天用饭时都让仆人提醒他:“主公,不要忘掉雅典人啊!”① 因此,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因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较深层的原因在于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野心。 过程希波战争从公元前492年开始,公元前449年止,大体分作两个阶段:前期(至公元前479年)为波斯的进攻阶段,后期(公元前479年以后)为希腊人的反攻和相持的阶段。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大军水陆并进,杀向希腊。中途遭受风暴袭击,陆军在征服马其顿后受色雷斯人打击,损失惨重,因而退兵。公元前490年,波斯军在雅典流亡僭主希庇亚斯引导下,乘舰600艘,取海路二度侵略希腊。先破埃列特里亚,将居民尽数掳往波斯,同年9月在隔海相望的阿提卡东北部马拉松平原登陆。 雅典获悉波斯军登陆后,倾全部重装步兵1万人和少量轻装步兵开往马拉松迎战。同时,派出使者向军事强国斯巴达求援。斯巴达虽应允援助,但因刻板的习惯,必须月圆时方可发兵。雅典只得到邻近小邦普拉提亚1千重装步兵的协助,便首先发起攻击。主帅米尔提泰加厚方阵两翼的厚度,意在重点打击敌方两翼,以局部优势克服人数上的劣势。双方激烈肉搏了很长时间,波军突破对方中央,两翼却被敌击垮。雅典人和普拉提亚人在两翼得手后迅即返身夹击中路敌军,迫敌大败而逃。是役雅典军阵亡192人,波军亡6400人。大流士一世发动的第二次入侵又告失败。雅典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希腊人的斗争,原先已向波斯表示臣服的许多城邦鼓起了抗战的勇气。当公元前480年波斯第三次入侵希腊时,31个不甘屈服的城邦在斯巴达的领导下联合起来,组成10余万将士、400艘战艘的多国部队,严阵以待。

各个国际国家三字代码

各个国际国家三字代码 三字代码城市名称中文城市国家代码国家名称中文国家名称!GQ AAE ANNABA 安纳巴 DZ ALGERIA 阿尔及利亚}X ABD ABADAN 阿巴达IR IRAN 伊朗2 ABJ ABIDJAN 阿比让CI GOTE D LVOIR 科特迪瓦W%m! ABZ ABERDEEN 亚伯丁GB UNITED KINGDOM 英国h+B6 ACC ACCRA 阿克拉GH GHANA 加纳wR1| ADA ADANA 阿达那TR TURKEY 土尔其$ ADD ADDIS ABABA 亚地斯亚贝巴ET ETHOPIA 埃塞俄比亚A= ADE ADEN 亚丁YE YEMEN 也门5 ADL ADELAIDE 阿德莱德SA/AU AUSTRALIA 澳大利亚:'~5 AGP MALAGA 马拉加ES SPAIN 西班牙r[ AHO ALGHERO 安齐奥IT ITALY 意大利~ AKL AUCKLAND 奥克兰NZ NEW ZEALAND 新西兰3O^tr# ALC ALICANTE 阿利坎特ES SPAIN 西班牙CMrU ALG ALGIERS 阿尔及尔DZ ALGERIA 阿尔及利亚ATu ALL ALLBORG 阿尔伯格DK DENMARK 丹麦/ AMM AMMAN 阿曼JO JORDAN 约旦>zDx AMS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NL NETHERLAND 荷兰(T]-u^ ANF ANTOFAGASTA 安托法加斯塔CL CHILE 智利hMj7z ANK ANKARA 安卡拉TR TURKEY 土尔其R8J AOI ANCONA 安科纳IT ITALY 意大利<. ARR AARHUS 奥胡斯DK DENMARK 丹麦@l+8U# ASM ASMARA 阿斯马拉ER ERITREA 厄立特里亚S1, ASU ASUNCION 亚松森PY PRAGAUAY 巴拉圭_)*}]? ATH ATHENS 雅典GR GREECE 希腊w ATL ATLANTA 亚特兰大GA/US UNITED STATES 美国"9hU$+ BAH BAHRAINI 巴林机场BH BAHRIAN 巴林Wx BAK BAKU 巴库AZ AZERBAIAN 阿塞拜疆F9=;Z BAQ BARRANQUILLA 巴兰基亚CO COLOMBIA 哥伦比亚D?S% BCN BARCELONA 巴塞罗纳ES SPAIN 西班牙iimNo{ BDA BERMUDA 百慕大机场BM BERMUDA 百慕大61])Z BDS BRINDISI 布林迪西IT ITALY 意大利"j;hk BEG BELGRADE 贝尔格来德YU YUGOSLA VIA 南斯拉夫3:*K< BEN BENGHAZI 班加西LY LIBYAN ARAB JM 利比亚L BER BERLIN 柏林DE GERMANY 德国d6B]; BFN BLOEMFONTEIN 布隆方丹ZA SOUTH AFRICA 南非Vt&o!I BFS BELFAST 贝尔法斯特GB UNITED KINGDOM 英国sCUI BGF BANGUI 班吉CF CENTRAL AFRICAN REP 中非?77l BGO BERGEN 伯根NO NORWAY 挪威F';] BGW BAGHDAD 巴格达IQ IRAQ 伊拉克h BHX BIRMINGHAM 伯明翰GB UNITED KINGDOM 英国z- BNO BILBAO 毕尔巴鄂ES SPAIN 西班;

浅析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区别

浅析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区别 【摘要】: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机能主义和构造主义心理学是两个重要的流派。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这两大学派的争论一直延续了很久,他们在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的问题和身心关系等方面也各不相同,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本文将从以上几点内容出发,简要的分析一下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区别。 【关键词】: 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区别 【正文】: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两大学派的争论一直是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大主线,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心理学思想,下面简要的对其区别进行简述。 首先说一下他们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是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机能主义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美国心理学中主导的势力,它代表当时美国心理学的主流。它的首倡者是威廉.詹姆斯,一位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开拓的机能主义思想由芝加哥大学的杜威、安吉尔和卡尔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又称芝加哥学派。二者出现时间相近,在当时各自发展壮大,形成了对立的局面,共同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虽然今天机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阵线分明的学派已不复存在,但它的观点已融合在心理学发展的主流中。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在内容方面的不同,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的问题和身心关系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和陈述。

第一、研究对象 构造主义研究意识内容和意识构成的要素。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而机能主义研究意识的机能。杜威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有机体的适应活动,心理学研究应当以心理“效用”为目的;哥伦比亚学派也主张研究意识的功用。 构造主义理论中,铁钦纳认为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心理内容自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它的意义或功用。他认为机能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应用,是心理技术,而非心理学本门。心理学的对象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都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他认为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心理的结构,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铁钦纳这种把意识的构造或内容和它的机能截然分开的观点,含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因素。 机能主义理论中,詹姆斯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按他对于现象及条件的理解,他把生理条件和心理现象都包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詹姆斯反对冯特式心理学的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他认为意识原是不断流动的,不能因为心理学家把它分析为断片或元素,就得出意识原来是断片或元素集合而成的这种结论。 第二、研究方法 构造主义理论中,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对意识经验的观察,即内省法。内省法即是:认为内省是对意识经验的自我观察。铁钦纳在心理学的方法问题上不仅继承了冯特的基本观点,而且把“内省法”强调到了不适当的地步。因此,他的心理学有人称为“纯粹内省的心理学”。他的实验内醒法却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坚持只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才能进行内省,坚持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2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是根据记忆来进行内省描述,

雅典直接民主弊端详说

雅典直接民主弊端详说 雅典的民主是一种公民大会式的民主,这种民主形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参政的热情,使决策体现多数人的意愿。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群体决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弊端。诚然,雅典人并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群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政治是他们最为热衷的谈资;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政治家,决策时难以避免自身条件、生活经历、价值观念以及当时情绪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往往是下意识的,以至雅典人有时会在不自觉中受到误导,造成决策失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雅典群体决策的这个特点表现较为明显。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剖析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一、群众易受演说左右 演说术大约兴起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是伯利克里之后雅典政治家左右政治的一个重要工具。伯利克里凭借其个人魅力和政治远见,能够引导民众理智决策,使城邦政治处于有条不紊的状态,他的领导才能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在他之后,以演说术蛊惑民众、为自己赢得政治资本的政治家逐渐成为政坛主角。这些人往往具有较高的修辞技能和表达能力,因此他们的演说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 在一个缺少任何现代化通讯手段的社会里,口头交流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所以演说作为政治家和群众沟通的一种手段,确实能够促进政治的公开和民主化,特别是当演说者是一个有见地、充满爱国热情的政治家时,他的演说无疑有助于公民的正确决策。伯利克里就曾多次利用演说解释自己的政策、鼓舞士气,他的“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更是盛赞雅典民主制的千古绝唱。但演说作为一种修辞艺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为了获取群众的支持,演说者往往极尽取悦听众之能事。当时的政治家德摩斯提尼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演说者是群众想听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能让群众高兴就怎么说,全然不顾城邦的利益得失。”他的说法虽然不免夸大,却也道出了演说对于政治的消极作用。在《高尔吉阿斯》中,苏格拉底同高尔吉阿斯讨论究竟是专门知识还是说服技术对公民决策起决定性作用,高尔吉阿斯肯定后者,于是苏格拉底指出:“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而在于找到一种说服技术,以便使他能够给无知的人留下他比专家还知道得多的印象。”这段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典的现实。当演说者处心积虑地讨听众欢心时,其演说中肯定不可避免地夹杂很多与事实无关甚至违背事实的信息,听众需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从众多信息中分离出事实真相,如果他们为演说家的情绪和修辞的力量所左右,而恰好这位演说家的立场与城邦利益相悖,那么他们的决策就可能出现失误。演说家自己也承认,修辞的力量可能导致公民大会或陪审员做出错误决定: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公共演说,许多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坏,之所以我们没有在每件事情上都犯错误,因为还有一些人诚实地反对这些人。 对于公民受演说左右的状况,公元前5~4世纪的史家和修辞家几乎都表示出忧虑。修昔底德借克里昂之口,批评民众只根据演说的好坏来估计事情的可能性,而不是根据亲眼所见的事实:“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戏谑之间道出了演说对群众的影响:“得谟斯,你的权力真正大,你像个君主人人怕,可是呀,也容易叫人家牵着耍。你喜欢戴高帽子,受欺受骗,老是张嘴望着那些演说家,你并不是没有头脑,只是不知想到哪儿去了。欧里庇得斯也揭露了演说的危害:城邦属于群众时,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用语言吹捧、迷惑群众,也许可以暂时有利于群众,可是一旦出错后,他就会通过诽谤别人来隐藏自己的错误,逃避惩罚,群众却可能毫无辨别。德摩斯提尼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群众爱听演说家的吹捧,爱戴高帽子,他们常把城邦置于最严重的危险中。伊索克拉底也认识到公民听信演说对城邦潜在的危害,

(完整版)心理学十大流派综述

一、内容心理学派 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or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待续...... 二、意动心理学派 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

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1874年布伦塔诺发表了著名专著《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在书中,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待续...... 三、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时代精神: 科学界百家争鸣。德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研究的中心。 待续...... 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

雅典公民

公民作为一种政治身份,最早出现于希腊城邦政治结构之中。希腊文的“公民”(Polites)一词就由城邦(Polis )一词衍生而来,其 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所谓公民观念,主要指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和政治角色及由此而来的权利义务的认知,对他们与公民团体即城邦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取向。希腊人的公民观念是公民观念的原始形态。不过,对二千年前公民观念的研究无法采用现代的问卷调查方法,我们只能根据史料记载的希腊公民的政治行为、他们创建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方式以及他们的思想代表所阐述的政治哲学 来发现他们的政治观念。公民的政治行为是公民观念的外在表现,城邦民主制度是其物化形态,而希腊政治哲学则是其理性的提炼与升华。 一、公民对自己政治角色的认同 希腊城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国家形式。其外表特征在于其小国寡民的规模,其本质特征在于其社会政治结构,即它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共同法律下分享共同生活和权利义务的政治体系。亚里士多德对希腊城邦进行过经典式的概括。他指出,判别一个城邦,不是以人口、城垣等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由公民组成。“城邦正是若干公 民的组合。”“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 ⑴所以,公民是构成城邦的基本要素,他们是“属于城邦的人”。君主制下的臣民也属于国家,但因为国家属于君主,所以他们归根结底是君主的臣仆,而公民所归属的国家是公民共同体,他们是共同体的成员而不是任何个人的臣仆。这是公民概念的原始含义。 不过,希腊公民只是城邦居民中一种特殊的身份团体。一般说来,只有纯属本邦血统的成年男子才能成为公民。这样,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就被排除于公民团体之外了。不过,在城邦演进过程中,公民资格也有变化。城邦形成之初,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的时代才获得公民权。有的时候,因贫穷等原因不能履行公民义务者就会失去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往往吸收外邦人和被释奴隶加入公民团体。不过,这些变例并不影响公民的实质意义。城邦是公民共同体,只有公民才属于城邦。获得公民资格,就意味着成为城邦的一分子,而没有公民资格的居民虽然生活于城邦中,但不属于城

高三历史知识点整理:雅典城邦的兴起

高三历史知识点整理:雅典城邦的兴起 在高三历史复习时,虽然我们面对的历史知识点比较多,但如果我们将这些历史知识点按照时间或者时间来进行分块,那么历史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今天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雅典城邦的兴起的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 雅典城邦的兴起知识要点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了无数次改革,梭伦改革就是这些改革中发生得比较早且是影响深远的一次。梭伦改革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与其他地区的早期国家不同,雅典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民主政治。梭伦改革既是雅典城邦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起点。 一、回顾必修一内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 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二、了解荷马时代; 爱琴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 中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反映这一时期希腊社会情况的是著名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 三、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四、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后的3个世纪,对希腊历史的了解主要根据盲诗人荷马的史诗。当时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又有人称为“黑暗时期”。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3)特点:小国寡民; (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