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1,46(3):85~88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

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

连军豪① 潘新园②③? 丁晓龙② 遇宝平④ 唐小平④ 胡慧建②

①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广州 510260;②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广州 510260;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④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714

摘要:利用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分析保护区尺度上物种与高级分类单元在数量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属、科在数量上都随着物种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物种?属、物种?科在数量上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P <0.01,r >0.8),在乘幂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拟合中,乘幂模型拟合最好。结果显示了,保护区尺度上物种与高级分类单元间具有数量相关规律,且可用模型拟合。因此,在保护区尺度上,高级分类单元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出物种的多样性。关键词:陆生脊椎动物;保护区尺度;高级分类单元;物种数量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263(2011)03?85?04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and

Higher Taxa at Nature Reserve Scale in Guangdong

LIAN Jun?Hao ① PAN Xin?Yuan ②③? DING Xiao?Long ② YU Bao?Ping ④

TANG Xiao?Ping ④ HU Hui?Jian ②

①The Offic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510260;

②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dangered Animal ,Guangzhou 510260;

③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④Academy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Beijing 100714,China Abstract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and higher taxa (family and genus)based on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species lists by 19nature reserves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number of genera and families rise as the species list is increased.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number of species and higher taxa (r >0.8,P <0.01).The power model can best describ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pecies and genus or family best than logarithmic model,exponential model and linear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number of species and higher taxa existed in the nature reserve scale.Therefore,the abundance of higher taxa may reflect species diversity.

Key words :Terrestrial vertebrate;Nature reserve scale;Higher taxa;Species number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770311),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公益项目(No.200904031);

?通讯作者,E?mail:panxinyuan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020385.html,;第一作者介绍 连军豪,男,硕士;研究方向:野生动物保护;E?mail:lianjunh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020385.html,。

收稿日期:2010?11?04,修回日期:2011?03?14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描述自然界中

生命形式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评价物种多样性是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一项紧迫任务[1]。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中惟一能

被计量的单元,同时也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因此物种多样性在生物

·86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46卷

多样性的研究中占有核心和主体地位[2-4]。但是要调查清楚一个地区的物种组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3]。尤其对于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来说,调查人员和费用均很有限。因此,寻找一种科学、有效并且可行性好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关注物种与高阶分类单元的数量关系[5-9]。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利用物种高阶分类单元替代物种进行地区生物多样性评价能取得良好效果。冯永军等研究认为鸟类物种与科属间数量频次分布具有规律性[10],郑孜文等研究表明,哺乳类物种与高级分类阶元在数量和频次分布上存在规律[1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尺度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均与高阶分类单元在数量上密切相关。但是,对于省级的保护区尺度上的相应研究则相对缺乏。当前保护区的建设处于较好发展期,面临着掌握物种资源本底的问题,但查清各保护区物种也是相对困难的工作。为此,我们期望能够找出一个省内保护区尺度上物种与高级分类阶元的数量关系,从而为保护区的物种数量估计和预测提供技术帮助。

1 方 法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以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陆生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动物物种分类系统及其物种名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2]。

遵循以下标准采用19个保护区中的19份物种名录资料(附录1):①采用公开发表的考察集或科考材料;②不采用无专业人员参加的科考材料。以上所用物种名录都用国家标准进行统一处理,然后统计各地区物种名录中属和科的数量及各属和科中的物种数。

1.2 统计分析 直接对不同区域类型中的物种?属?科三者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来考察种、属和科的数量关系,并对其进行协方差分析,以观察不同区域类型对三者数量关系的影响。最后,利用4种模型(对数模型、乘幂模型、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拟合物种数与属数和科数的关系,以考察属数和科数随物种数量的变化趋势。

2 结 果

通过统计发现,对于陆生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兽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属、科在数量上都随着物种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图1)。其中,种?属关系都极显著相关(P

<0.01),且相关系数普遍大于0.80;而种?科的相关系数要弱些,但大多数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仅两栖类为显著相关(P< 0.05)。用乘幂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对该增长趋势进行拟合,其中乘幂模型在各类群中均拟合最好,具有最高的拟合度;且除两栖类以外,在物种?属中r普遍高于0.90,物种?科中稍弱,但也高于0.70(表1)。

以上结果表明,对于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物种?属、物种?科的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特别是物种?属的数量关系更是如此,且用乘幂模型拟合度较高。

3 讨 论

研究结果证明,物种与高级分类阶元间在数量上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保护区尺度上广东省各保护区中物种与属和科在数量上都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其中物种?属的数量相关性要强于物种?科的相关性,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预测价值,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5,12]。本研究结果与现有的更大尺度上的研究结果[11-12]是一致的,为此,我们认为在保护区尺度上高级分类单元(如属、科)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出物种多样性。

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现在保护区的申报和升级都需要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在调查前后可应用该方法进行估计、预测和对数据可靠性进行一定的评估。还有,由于一个地区属和科的调查相对容易,当一个地区的调查较难开展时,可先对属或科的数量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和预测当地物种多样性的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调查难度,又能尽快掌握当地物种水平的效果。

3期连军豪等: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87 ·表1 属(Y)、科(Y)与物种(X)数量关系拟合表(n=19)

Table1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number of species(X)and higher taxa(Y)described by models

类群Taxon

模型

Model

属Genus科Family

方程Equation r方程Equation r 线性Linear Y=0.5X+1.50.839??Y=0.1X+4.80.451?

两栖类对数Logarithmic Y=8.0ln X-12.40.725??Y=1.4ln X+2.00.527?Amphibia乘幂Power Y=1.2X0.730.812??Y=2.6X0.280.564??指数Exponential Y=4.5e0.04X0.865??Y=4.5e0.01X0.473?

线性Linear Y=0.5X+6.80.916??Y=0.1X+5.90.525?爬行类对数Logarithmic Y=17.3ln X-35.80.926??Y=3.9ln X-4.30.736??Reptiles乘幂Power Y=1.5X0.790.932??Y=1.4X0.520.714??指数Exponential Y=10.9e0.02X0.810??Y=5.8e0.01X0.477?

线性Linear Y=0.6X+15.80.956??Y=0.1X+19.60.766??鸟类对数Logarithmic Y=65.3ln X-223.60.947??Y=13.4ln X-29.80.785??Aves乘幂Power Y=1.5X0.830.963??Y=4.6X0.420.760??指数Exponential Y=33.9e0.007X0.902??Y=21.4e0.003X0.721??

线性Linear Y=0.6X+4.60.968??Y=0.2X+7.50.792??兽类对数Logarithmic Y=21.9ln X-49.40.886??Y=9.2ln X-16.10.881??Mammal乘幂Power Y=1.2X0.870.974??Y=1.5X0.670.875??指数Exponential Y=11.5e0.02X0.829??Y=8.7e0.02X0.655?? ?P<0.05,??P<0.01

图1 物种数分别与属数和科数关系图

Fig.1 Relations between number of species and genus or family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兽类。A.Amphibia;B.Reptiles;C.Aves;D.Mammal.

·88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46卷

我们针对保护区的数据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不同人员参与调查,由于专业人员素质差异,导致数据误差问题,即与高水平专业人员相比,低水平者野外识别物种数量较低,导致分析的物种与高级分类阶元相关关系结果偏低;②多个保护区由相同人员调查时,往往会出现各保护区间相同物种出现几率相对较高,而不同物种出现几率较低,分析的物种与高级分类阶元相关关系结果偏高;③省内生境相对一致,物种组成也就较为一致,可能导致分析出的相关关系结果偏高。

致谢 感谢袁喜才研究员和张礼标副研究员在稿件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参 考 文 献

[1] 蒋志刚,纪力强.鸟兽物种多样性测度的G?F指数方

法.生物多样性,1999,7(3):220-225. [2] 宋延龄,杨亲二,黄永青.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杭

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8.

[3] Gaston K J.Biodiversity:Higher taxon richness.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2000,24:117-127.[4] 胡军华,胡慧建,蒋志刚.大空间尺度上物种多样性

的分布规律.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13(5):731

-735.

[5] Balmford A.Testing the higher?taxon approach to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a megadiverse group:the

macrofungi.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0,93:209-

217.

[6] Diamond J M.Assembly of species communities∥Cody M

L,Diamond J M.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Communiti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342-444.

[7] Brown J M.Macroecology.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5.

[8] Qian H,Ricklefs 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020385.html,rge scale processes and the

Asian bias in species diversity of temperate plants.

Nature,2000,407:180-182.

[9] Rosenweig M L.Species in Space and Tim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0] 冯永军,胡慧建,蒋志刚,等.物种与科属的数量关

系———以中国鸟类为例.动物学研究,2006,27(6):

581-587.

[11] 郑孜文,张春兰,胡慧建,等.中国哺乳类物种与科属

的数量关系.兽类学报,2008,28(2):207-21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28.1?1995中国

动物分类代码:脊椎动物.

附录1 数据来源

1.广东怀集三岳自然保护区.广东怀集三岳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200

2.

2.清远市人民政府.广东连南板洞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2002.

3.张金泉,徐颂军.关于建立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调查报告.2003.

4.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佛岗县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0.

5.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象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998.

6.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

7.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

8.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2.

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等.鹅凰嶂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2002.

10.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等.广东省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科学考察报告.2001.

11.河源市市人民政府.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2002.

12.中山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

1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等.广东省三岳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调查报告.2001.

14.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

15.中山大学.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调查报告.2004.

16.庞雄飞等.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2003.

17.《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研究论文集》编委会.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研究论文集.广州:广东科技出版

社,1993.

18.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

19.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汕头市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2.

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两栖纲AMPHIBIA 无尾目SALIENTIA 蛙科Ranidae 1.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Ⅲ 2.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Ⅲ 3. 蟾蜍科Bufonidae 3. 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Ⅱ 爬行纲REPTILIA 有鳞目SQUAMATA 蜥蜴亚目LACERTILIA 壁虎科Gekkonidae 1. 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石龙子科Scincidae 2. 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Ⅲ 3. 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Ⅲ 4.北滑蜥Leiolopism septentrionalis 蜥蜴科Lacertidae 4.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Ⅲ 5. 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Ⅲ蛇亚目SERPENTES 游蛇科Colubridae 6. 黄脊遊蛇Coluber spinalisⅢ 7. 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Ⅲ 8. 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Ⅲ 9.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Ⅲ

10. 赤峰锦蛇Elaphe anomalaⅢ 11. 团花锦蛇Elaphe advidiⅢ 12. 白条锦蛇Elaphe dioneⅢ 13. 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Ⅲ 蝰科Viperidae 14. 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Ⅲ 鸟纲A VE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Ardeidae 1. 苍鹭Ardea cinerea Ⅲ夏 2. 黄苇鳽Ixobrychus sinensis Ⅲ夏 3. 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Ⅲ夏 鹳科Ciconiidae 4. 黑鹳Ciconia nigra Ⅰ夏雁形目ANSERIFORMES 鸭科Anatidae 5. 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 Ⅱ旅隼形目FALCONIFORMES 鹰科Accipitridae 6. 鳶Milvus migrans Ⅱ夏 7. 苍鹰Accipiter gentilisⅡ旅 8. 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 Ⅱ夏 9. 雀鹰Accipiter nisus Ⅱ旅 10. 大鵟Buteo hemilasiusⅡ旅 11. 普通鵟Buteo buteoⅡ旅 12. 金鵰Aquila chrysaetos Ⅰ留 13. 白尾鹞Circus eyaneusⅡ旅 隼科Falconidae 14. 红隼Falco tinnunculus Ⅱ留

脊椎动物试题

1.具有脊椎柱的一类动物是( ) A.鱿鱼、鲤鱼、章鱼、鲸 B.鲫鱼、章鱼、鲸、龟 C.海蜇、海葵、带鱼、鱿鱼 D.鸡、鲫鱼、龟、鲸鱼 2.以下几种提法不正确的是( ) A.脊柱是头骨、躯干骨和尾骨的主轴。 B.脊柱有支持作用,也是运动的支架。 C.脊柱有保护脊髓和内脏的作用。 D.脊柱为身体长得比较高大准备了条件 3.我国淡水的四大家鱼是( ) A.鳙鱼、草鱼、鲫鱼、鲤鱼 B.鳙鱼、鲢鱼、青鱼、草鱼 C.鲢鱼、草鱼、青鱼、鲫鱼 D.草鱼、青鱼、鲤鱼、鲫鱼 4.鳕鱼在春季向北方游,深秋向南方游,这叫( ) A.生殖洄游 B.索饵洄游 C.季节洄游 5.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 A.身体的体壁 B.鳃 C.鳃裂 D.外鳃 6.鲫鱼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食道 C.肠 D.肝胰脏 7.鲫鱼体内形成尿的器官是( ) A.脾脏 B.肝脏 C.肠 D.肾脏 8.混合放养的科学道理是( ) A.便于管理 B.经济效益高 C.不同鱼种放养在一起互不干扰 D.各种鱼种栖息的水层和食性不同 9.冬眠状态的青蛙呼吸器官是( ) A.靠鳃呼吸 B.靠肺呼吸 C.靠皮肤呼吸 D.停止呼吸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栖纲动物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两栖纲动物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一般用肺呼吸。 C.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D.心脏有二心房二心室,体温恒定。 11.青蛙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 )排出体外。 A.肛门 B.胞肛 C.尿道开口 D.泄殖腔孔 12.雄蛙体内输送精子的结构是( )

A.精巢 B.输精管 C.脂肪体 D.输尿管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蛙和鱼的眼相同,都有眼脸。 B.蛙眼对静止的目标视而不见。 C.蛙眼对活动物体有反应,所以能捕捉运动的昆虫。 D.蛙的感觉器官比鱼复杂、发达、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14.完成变态发育的一组动物有( ) A.蝗虫、密蜂、蝴蝶、蟾蜍 B.蟾蜍、青蛙、蚊子、苍蝇 C.青蛙、蚂蚁、蟋蟀、晴蜒 D.蟾蜍、青蛙、大鲵、蝾螈 15.下列除哪项处,其余都说明家鸽的外形与飞行相适应( )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B.全身被有羽毛(除喙和足)。 C.躯干呈缍形。 D.前肢转化为翼,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16.家鸽的胸廊是由( ) A.脊柱、肋骨 B.脊柱、肋骨和胸骨。 C.肋骨和胸骨 D.胸部的脊椎骨、肋骨和胸骨。 17.家鸽飞翔时,完成呼吸作用主要依靠( ) A.两翼的煽动 B.气囊的扩大和缩小 C.胸骨和肋骨的运动 D.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18.鸟的卵细胞的结构是( ) A.卵壳、卵白和卵黄 B.卵黄、卵黄膜和胚盘 C.卵黄、胚盘和卵带 D.卵黄、卵白和卵壳膜 19.啄木鸟与啄食害虫相适应的特点是( ) A.足有三趾、趾端有钩爪 B.啄长而且坚硬 C.舌细长,前端有短钩,舌上有粘液。 D.尾羽羽干刚硬有弹性,末端尖如针棘。 20.猫头鹰和大山雀啄的特点分别是( ) A.直而坚硬;坚而钩曲 B.短而直;扁而阔,边缘有锯齿 C.坚而钩曲;直而坚硬 D.坚而钩曲,短而直 21.下列哪一组是恒温动物( ) A.野鸭、杨子鳄、青蛙、蛇 B.家鸽、野鸭、田鼠、鲸鱼 C.蟾蜍、蜥蜴、家鸽、家兔 D.大鲵、龟、野鸭、黑猩猩

广东土壤分布及分类

广东省土壤分布及分类 广东土壤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热带。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 广东典型土壤主要有富铝土、变性土、初育土、人为土,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 一. 富铝土种类分布及植物分布 富铝土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即分布在全省各地。广东的富铝土类型包括的土类有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最主要的代表植物科属有樟科、无患子科、大戟科、番荔枝科、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林木层次复杂, 有很多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砖红壤性红壤主要代表植物科属有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番荔枝科,龙脑香科等,林内也有攀缘藤本及附生植物,种类 复杂;红壤分布区自然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林,主要有壳斗科、樟科、茶科、冬青科、山矾科、木兰科等,林木层次简单,藤 本和附生 植物很少;黄壤 分布区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 及热带山地湿生常绿林,在生境 湿润之处,林内苔藓类与水竹类植物生长繁茂。 二.变性土种类分布及植物分布 变性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 壤,又称膨转土。广东的变性土类型主要是简湿润 变性土。变性土大面积出现在热带、亚热带季节性干 旱地区,主要分布在我省的雷州半岛地区,变性土主 要用于种植棉花、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糖蔗 或作为牧场。 三.初育土种类分布及植物分布 初育土是指发育程度微弱,母质特征明显,发生层分异不显著或只有轻度发育的幼年性土壤。广东的初育土类型为紫色土和火山灰土。广东的初育土类型包括紫色土和火山灰土。初育土上植被大多较为稀疏,尤其是森林植被的覆盖度更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表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020385.html,/course2/trfl/show.asp?id=341&TypeId=69 一、绪论 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是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之一,也是国内外土壤科学信息交流的媒介。随着有关学科和土壤科学的进步,土壤分类也在迅速发展。 (一)土壤分类的发展 19世纪俄国土壤发生学派的建立,开始了划时代的近代土壤分类的阶段。经过各国的实践和探索多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苏联地理发生学派、西欧形态发生学派和美国马伯特分类学派三派鼎立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美国农业部组织了1500多位土壤学家,经过长年努力,进行反复的修改验证,于60年代初提出了以诊断层、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土壤系统分类。假如说,在此以前,土壤分类多少是定性的话,那么土壤系统分类,无疑在分类定量化方面向前进了一大步。它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至今已有80多个国家以此作为自己的第一或第二分类。 我国土壤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近代土壤分类是30年代开始的。当时,吸取美国Marbut 土壤分类的经验,结合我国情况,引进了大土类的概念,并建立了2000多个土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学习苏联地理发生分类基础上进行变革。其间还可细分若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结合土地资源综合考察、流域规划和荒地调查等,开始运用发生学观点进行分类,1954年拟订的中国土壤分类,是我国第一个按苏联土壤发生学理论所作的分类,对我国以后土壤分类有重要影响;第二个时期是通过第一次土壤普查和土壤改良实践,对耕地土壤给予前所未有的注意,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论证二提出了潮土、绵土、绿洲土土类,对耕作上壤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开展了西藏高原和西沙群岛的考察,提出了一系列的高山土壤和磷质石灰土等土类;第三个时期是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国土整治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壤分类资料更为丰富,内容更为广泛,基本上涉及了我国实际存在的土壤类型,对耕种土壤的研究更为详尽,同时,我国也开始吸取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某些原则和方法,我国土壤分类向着定量化方向前进。 3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40年来,通过实践,我国土壤分类的基础不断扩大,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兴旺的局面。但土壤分类是不断发展的。没有各有关学科的进步,就没有土壤分类的发展;没有前一阶段的基础,就没有后一阶段的前进。我国今天土壤分类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土壤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70年代前后,是国际上土壤分类大发展的时代,而我们却停滞了10年。虽然,纵向来看,我们的土壤分类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横向来看,却跟不上土壤分类的前进步伐,主要是在土壤分类定量化方面。这不仅影响了国际交流,也限制了土壤分类在生产上的应用。在此形势下,我们和全国17个大学、研究所一起,研究了国际土壤分类的趋势,博采众长,从我国实际出发,走土壤分类定量化的道路,经历2年的预研究和3年主要土纲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修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二稿和三稿草案),这里提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这在土壤分类研究长河中仅仅是一个微小的进展,但毕竟标志着一个阶段的开始。 (二)土壤分类的特点 作为一个系统都有本身认识论的基础。建国40年来,我们基本上沿用与诊断分类不同的地理发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因此,在介绍土壤系统分类以前有必要就本系统所依据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加以阐述。 I.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

广东省土壤分布及特征

广东省土壤分布及特征 广东省最重要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其分布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7.96%,24.8%,5.15%。 下面介绍一下这三种土壤在广东分布的情况: 红壤主要分布在广东北部的丘陵、山地,大致在北纬25°-31°之间。红壤又分红壤、黄红壤、褐红壤、紫红壤。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红壤地区是稻米、茶、丝、甘蔗的主要产区,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红壤时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铁氧化物,呈酸性红色。一般质地较重,粘粒含量可达40%以上,且粘粒有淋溶淀积现象。 赤红壤在广东的分布与面积:赤红壤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纬21°35′—24°30′之间,海拔300—450m 以下的丘陵台地。面积约为658万ha,占全省土壤面积的45%。其中惠阳地区(占22.6%)、肇庆地区(占17.2%)、江门市(占13.4)、广州市(占11.2%)、梅县地区(占10.96%)等面积较大。其次,茂名、汕头、佛山、深圳、湛江、珠海等面积较小,分别占其总面积的7.49%、7.45%、4.44%、2.04%、1.79%、0.94%、0.91%。其中耕种的旱地仅占该土地的 4.5%。由其可见,我省尚未开发利用的赤红壤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

赤红壤的基本特征:赤红壤剖面发育完整,具有A-B-C构型,表土层多呈灰棕色,厚度不一,约为10-25cm之间;淀积层厚度在40-100cm左右,多呈棕红色,开垦后表土层逐渐形成淡褐色的疏松耕作层,淀积层一般因机械淋溶而粘粒含量相对增高,质地也比较粘重、紧实。 砖红壤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康、钦州湾北岸、遂溪、廉江、徐闻等县以及湛江市郊。大致水平分布在北纬22度以南地区的低山、丘陵、缓坡台地和阶梯上、垂直分布在450m以下,原生植被热带雨林或季雨林,树种繁多,树冠茂密,林内攀缘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而且有板状根和老茎开花现象。 基本特征:砖红壤颜色类似烧红的红砖而得名。砖红壤是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棕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雷州半岛的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色呈暗红色。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达60%以上,肥力较差,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砖红壤表层由于生物积累作用强,呈灰棕色,厚度可在15-30厘米以上。分散性大,絮固作用小,形成的团聚体不稳固。 广东地区的土壤肥力较差,因人为因素,自然植被破坏较甚,水土流失亦较严重。所以更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才能更好保护自然又造福人类。

脊椎动物简答题讲解

2011复习题 一、简答(26分) 1.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7分) (1)体披骨质鳞片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1分) (2)具真正的牙齿。 具次生颚,内鼻孔后移,口腔与鼻腔分开;(1分) (3)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1分) (4)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可消化纤维;(1分) (5)具有羊膜动物式的排泄器官后肾;(1分) (6)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1分) (7)完全脱离水的束缚,在陆地繁殖, 体内受精。(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6分) (1)陆生的初步适应: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1分)、呼吸空气(1分),同时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2)不完善性: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1分);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1分);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卵受精、卵发育、幼体发育均在水中进行(1分)。 3.举例说明鸟类是如何完成双重呼吸的。(8分) (1)肺: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形成的彼此吻合的密网状管道系统。 当气管进入胸腔后分为左、右支气管,即初级支气管, 然后再分支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再分支出许多微支气管。(2分) (2)气囊:鸟类特有。是呼吸的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共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1分) 后气囊:腹气囊一对和后胸气囊一对(1分) 前气囊:锁间气囊一个、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一对(1分) (3)“dpv”系统、单向流、双重呼吸概念(3分) 4.学习行为及其类型?(5分) (1)学习行为是动物由经验得来的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行为。(2分) (2)主要类型: 习惯化、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模仿、印记学习、推理学习。(3分) 六、简述(25分) 1、你对鱼的鳞、鳍、尾有何知识?(10分) 要点:(1)具几种鳞、特点、鳞式;(3分) (2)几种鳍、功能、鳍式;(4分) (3)几种尾、形状功能。(3分) 2、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有几大进步事件,随机举出两个进步事件的意义?(15分) 要点:(1)五大进步事件:具上下颌、五指型附肢、羊膜卵、恒温、胎生哺乳。(5分)(2)进步意义。每个意义5分 A五指型附肢的进步意义 (1)适应陆生的五趾型附肢,这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2)作为鱼类运动器官之一的偶鳍结构比较简单,肩带直接附在头骨后缘,活动的方式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它与鱼鳍之间只有一个单支点,以此作为杠杆,完成单一的转动动作。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与鱼鳍不同,肩带游离,前肢在摆脱头骨的制约后,不但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且也增强了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腰带一方面直接与脊柱牢固地联结,另一方面又与后肢骨相关节,构成支持体重和运动的主要工具,使登陆的目标得以实现。 B羊膜卵出现的进步意义:

《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实验》教学大纲

《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海洋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 of Marine Biology) 课程编号:170608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材名称:《海洋生物学实验》 学时学分:学时70 学分2 实验学时66 应开实验学期:二年级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 适用专业:海洋生物 一、课程性质及要求 《海洋生物学实验》是为配合海洋生物学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程,是海洋生物专业学生重要的实验课程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知识,训练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作风。学生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可结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掌握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特征、和研究方法等,提高学习兴趣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对海洋生物主要类群的基本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内容简介 实验内容涉及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海洋贝类、海洋甲壳动物、海洋高等无脊椎动物、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各种不同海洋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固定标本、以及活体生物等的解剖学习,了解和掌握代表性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主要构造;通过对制片标本和示教标本的观察学习,了解其主要分类特征;通过对海洋底泥中海洋生物的分析鉴定,初步掌握分选小型底栖动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参观海洋水族馆、海螺馆等,直接感受海洋生物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热情。 三、主要仪器设备 普通离心机、比重计、1 mm 和0.1 mm孔径的筛网、滤膜、白色搪瓷盘、游标卡尺、解剖工具、暂养容器、显微镜、解剖镜等。 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 本课程以解剖、观察实验为主,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实验分小组进行,由学生独立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老师不得包办。学生实验中遇到问题再由教师给予适当帮助和指导。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结构演变_解谦(1)

文章编号:1671-8151(2003)04-0383-03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结构演变 解 谦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数理系,山西大同037008) 摘 要:由水生环境到陆地环境的变化,脊椎动物从圆口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其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从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骨骼、生殖等结构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以进化论的观点,比较解剖学的手法,论述了脊椎动物在漫长的时间里,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按一定的顺序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关键词:水生环境;陆地环境;角质层;肺;双循环;大脑皮层;颈椎;羊膜卵;胎生 中图分类号:Q111 文献标识码:A The Structural Succession of the Vertebrate From Hydrophilous to Terricolous XIE Qian (Department o f Biology o f Datong V 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Datong Shanxi037008,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 from hydrophilous to terricolous environment,the Vertebrate changes from cyclostomate,Pisces, Amphibia,Reptilia,Aves toMammalia.And the bod y structure changes greatly.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skin of the Verte-brate,Respiratory system.,Circulatory system,Nervous system and sense organ,skeletal system and s o on,the pointview of transformism,we dissertate the succession rule of the vertebrate from hydrophilous to terricolous,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sity,from low-grade to high-grade,in a certain sequence in the long time. Key words:Hydrophilous;Terricolous;Stratum corneum;Lung;Double circulation;Cerebral corpet;Cervical vertebra;Am-niotic egg;Viviparity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也是动物界中体型较大、结构最复杂、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动物的进化离不开其生活的环境。由于运动和信息处理的需要,脊椎动物进化出了身体支架系统的主梁脊椎。随着脊椎动物从水生环境到陆地环境的变化,其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从水生类型经两栖动物这个过渡类型,发展到陆生类型[1,2]。本文用进化的观点,以比较解剖学的手法,论述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循环、神经和感官、骨骼、生殖等身体结构发生的演变。 1皮肤的演变 脊椎动物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鱼类的表皮和真皮较薄,没有角质层,因为不存在保存水分的问题。但鱼类有丰富的单细胞粘液腺分泌粘液,使体表粘滑,这样可减少游动时的阻力。 两栖类在幼体时期,皮肤的结构与鱼类相似。但成体蛙类最表层的细胞角质化为薄的角质层,只能部分阻止体内水分的散失。两栖动物的皮肤还具有大量的多细胞粘液腺,使皮肤湿润并防止皮肤过量吸水。 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而缺乏腺体(除鳄、龟、蜥蜴外),皮肤已高度角质化,可使皮肤的通透性大大降低,有效的阻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因此,爬行动物已完全适应了陆地的生活。辽西发现的中华龙鸟属于较为原始的一类虚骨龙,它的背部从头到尾长有细丝状的皮肤衍生物,但和真正的鸟类羽毛还不一样,尚不具有现代羽毛所特有的羽轴和羽枝结构。可能代表了已知最原始的一种羽毛类型。这一发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美国蒙大拿大学戴尔教授提供的一种最新解释认为,恐龙可能是在快速爬斜坡的过程中,掌握了使前肢像现代鸟类翅膀一样上下运动的技巧,通过上下扇动,增进鸟腿与地面间的吸附力,帮助鸟儿稳立于斜坡。前肢的羽毛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羽毛的最初功能还可能是为了调节体温,或者是吸引异性。与中华龙鸟不同的是,原始祖鸟和尾羽龙,这两种恐龙具有真正的羽毛。换句话说,它们的羽毛具有了羽轴和羽枝。因此,尽管有一些学者怀疑它们可能是特化的、次生失去了飞翔能力的古鸟,但没有人对这些羽毛提 001828 J.Shanxi Agr ic.Uni v. 山西农业大学 学报 收稿日期:2003-05-12 作者简介:解 谦(1962-),男(汉),山西大同人,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工作。

广东省土壤分布及特征

xx土壤分布及特征 广东省最重要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其分布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7.96%,24.8%,5.15%。 下面介绍一下这三种土壤在广东分布的情况: 红壤主要分布在广东北部的丘陵、山地,大致在北纬25°-31°之间。红壤又分红壤、黄红壤、褐红壤、紫红壤。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红壤地区是稻米、茶、丝、甘蔗的主要产区,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红壤时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铁氧化物,呈酸性红色。一般质地较重,粘粒含量可达40%以上,且粘粒有淋溶淀积现象。 赤红壤在xx的分布与面积: 赤红壤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纬21°35′—24°30′之间,海拔300—450m以下的丘陵台地。面积约为658万ha,占全省土壤面积的45%。其中惠阳地区(占22.6%)、肇庆地区(占17.2%)、江门市(占 13.4)、广州市(占11.2%)、梅县地区(占10.96%)等面积较大。其次,茂名、汕头、佛山、深圳、湛江、珠海等面积较小,分别占其总面积的 7.49%、7.45%、4.44%、2.04%、1.79%、0.94%、0.91%。其中耕种的旱地仅占该土地的4.5%。由其可见,我省尚未开发利用的赤红壤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赤红壤的基本特征: 赤红壤剖面发育完整,具有A-B-C构型,表土层多呈灰棕色,厚度不一,约为10-25cm之间;淀积层厚度在40-100cm左右,多呈棕红色,开垦后表土层逐渐形成淡褐色的疏松耕作层,淀积层一般因机械淋溶而粘粒含量相对增高,质地也比较粘重、紧实。 砖红壤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康、钦州湾北岸、遂溪、廉江、徐闻等县以及湛江市郊。大致水平分布在北纬22度以南地区的低山、丘陵、缓坡台地和阶

(完整版)无脊椎动物重点知识

第五单元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1、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通常会附着在水草上,身 体几乎透明,顶端有多条细长的触手,呈辐射对称。(辐射对称的意义)2、水螅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两层细胞之间填充着他们 分泌的胶状物质,中间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在消化腔中消化,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外胚层有刺细胞,它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 3、水螅主要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生殖。在营养条件适宜时,利用芽体进行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4、常见的腔肠动物还有海蜇、海葵、珊瑚虫、水母等,腔肠动物大多数 种类生活在海洋中。海蜇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珊瑚堆积构成珊瑚礁,他们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原因,珊瑚礁破坏严重,珊瑚虫大量死亡。 5、腔肠动物的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6、涡虫背面呈褐色。背腹扁平,体形象一片柳叶。身体呈两侧(左右) 对称。涡虫身体前端呈三角形,头部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消化器官由口、咽、肠等器官组成,没有肛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7、大多数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他们的 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身体呈两侧对称,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 8 、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都属于扁形动物。 9、多数扁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吃未煮熟的鱼虾容易感染华枝睾吸虫,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容易感染血吸虫。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两侧对称,②背腹扁平,③有口无肛门。 11、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

土壤类型特征 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苏联的土壤发生学分类对我国土壤学发展影响很深,不足之处是缺乏定量标准。从2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广为应用的土壤系统分类成为当今世界土壤分类的主流。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是一个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分类,该系统分类把中国土壤划分出14个土纲: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 一、有机土 1.土纲定义与成土环境 有机土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相当于土壤发生分类中的有机水成土,全球地势低洼地区都有分布。有机土虽属非地带性土壤,但也有其特殊的成土环境。首先是只要有潮湿潴水低地,无论寒带或温带都可发育有机土。我,国有机土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川西北的若尔盖盆地及祁连山地和巴颜喀拉山地。通常所在地形为相对低洼、地表潴水,或具有不透水的冻土层的高寒滩地坡麓,河流宽谷低阶地,山麓潜水渗溢地段,湖滨平地,古冰碛洼地。地下水位高,地表积水,多数地区为高寒沼泽化草甸,生长耐寒湿,中生、多年生,或混生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茂密,覆盖度80%~95%以上。有机土发育地区年平均气温-2~-5℃,土壤冻结时间较长,年降水量400~600mm,蒸发量小,湿度大。 2.成土过程 包括泥炭积累过程和潜育化过程。 (1)泥炭积累过程。有机土发育于潮湿环境中,植物生长繁茂,覆盖度大,根系发达,入土深,每年有大量有机残体补给土壤,在长期低温和季节性冻结过湿条件下,增强了厌氧还原过程的作用土壤中几乎缺少纤维分解细菌,使不同时期产生的有机残体以未分解、半分解和部分腐殖化形式积累于土体表层,形成暗色调的泥炭层。有机质含量200~500g/kg,泥炭层厚50~200cm。 (2)潜育化过程。有机土As层之下,长期渍水处于厌氧环境,土壤中高价铁、锰的氧化物还原为低价形态,溶解度较大,可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并参与某些次生矿物的形成,生成蓝铁矿[Fe3(PO4)4·2H2O],硫铁矿(FeS2)、菱铁矿(FeCO3)、菱锰矿(MnCO3)等,土壤由黄棕转变为青灰,蓝灰、灰黑色,称潜育层。当季节性水分落干,低价铁、锰又被氧化成高价铁、锰,呈斑纹状淀积于结构体表面成为锈色斑纹层。 3.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包括:①具有潮湿土壤水分状况(aquic moisture regime),大多数年份土温>5℃时的某一时期,全部或某些土层被地下水或毛管锋水饱和并呈还原状态;②草根层(As)是泥炭土的

海洋无脊椎动物

第二章海洋动物 marine animals 第一节概述 一主要特征:海洋中各门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十分不同的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只能以摄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及其有机碎屑物质为生。海洋动物现知有16~20万种,它们形态多样,包括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和长达30余米、重 190吨的高等哺乳动物──蓝鲸等;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从海面到海底深处,从海岸到超深渊的海沟底,都有其代表。 二分类 按生活方式划分,海洋动物主要有海洋浮游动物、海洋游泳动物和海洋底栖动物三个生态类型。 按分类系统划分,海洋动物共有几十个门类,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两大类,或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三大类。 1海洋无脊椎动物:种数、门数最为繁多,占海洋动物的绝大部分。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Protozoa)、海绵动物(Porifera)、腔肠动物(Coelenterata)、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纽形动物(Nemertinea)、线形动物(Nemathelminthes)、环节动物 (Annelida)、软体动物(Mollusca)、节肢动物(Arthropoda)、腕足动物(Brachio-poda)、毛颚动物(Chaetognatha)、须腕动物(Pogonopho-ra)、棘皮动物 (Echinodermata)和半索动物 (Hemichor-data)等。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 2海洋原索动物原索动物是介于海洋无脊椎动物与海洋脊椎动物之间的一类动物。原索动物均系海产,包括尾索动物(Urochordata),如海鞘(Ascidia);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如文昌鱼(Branchiostoma)。过去属于原索类的半索动物,现多数学者主张放入无脊椎动物内。 3海洋脊椎动物包括有海洋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海洋鱼类有圆口纲(Cyclostomata)、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海洋爬行动物有棱皮龟科 (Dermochelidae),如棱皮龟(Dermochelys);海龟科(Cheloniidae),如蠵龟(Caretta)和玳瑁(Eretmochelys);海蛇科(Hydro-phiidae),如青环海蛇 (Hyd-rophis cyanocinctus)和青灰海蛇(Hydrophis caerulesceris)等。海洋鸟类的种类不多,仅占世界鸟类种数的0.02%,如信天翁、鹱、海燕、鲣鸟、军舰鸟和海雀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典型海洋鸟类。分布于中国的海洋鸟类约有20多种,它们一部分为留鸟,大部分为候鸟。中国常见的海洋鸟类有: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的白额鹱(Puffinus leucomelas)和黑叉尾海燕(Oceanodroma monorhis)等,鹈形目(Pelecaniformes)的褐鲣鸟(Sula leucogaster)和红脚鲣鸟(Sula sula),雨燕目(Apodiformes)的金丝燕(Collocalia vestita)和短嘴金丝燕(Collocalia brevirostris)等。海洋哺乳动物包括鲸目(Catacea)、鳍脚目(Pinnipedia)和海牛目 (Sirenia)等。 第二节原生动物(Protozoa) 一形态结构: 1 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一类动物,个体仅由一个细胞组成,在分类上科学家把它们归为一个门,即原生动物门。但是原生动物的这个唯一的细胞却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具有作为一个动物个体所应有的主要生活机能。细胞的各部分产生了分化,各自掌管一定的功能,形成了“类器官”。原生动物往往长有鞭毛、纤毛或是伪足作为它们的运动器官。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中具有骨架或是形成坚固的外壳。具有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基本生命特征。 二繁殖: 繁殖:无性生殖1.出芽繁殖子体由母体产生芽体,成熟后芽体自行脱离母体而成新个体。

中国土壤分类研究综述

中国土壤分类研究综述 摘要:作者通过阅读有关研究“土壤分类”的文献资料,抽取其中适于“综述”的部分章节,整理形成这篇文章。本文整体上先介绍了国内外土壤分类的大致情况,又着重介绍了中国土壤分类的研究历史及土壤的具体类别。最后,又把我国土壤分类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展示出来,说明我国科学家所研究的土壤分类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关键字:土壤系统分类,分布特征,主要成果 1前言 土壤者,一切植物所资以生长之基础,而间接地与我人以营养之食物者也。苟大地之上,石质暴露,而无土壤,则地成不毛,生机灭绝,此世界将复不能存在矣[1]。 分类是致力于发现、表征、命名、归类对象,以便理解它的形成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分类的目的是鉴别和认识,以及建立一个分类对象的有序体系。分类是所有科学的基本需要,并且必须随知识的增加周期性更新{11}。 土壤分类组织了关于土壤知识,提供科学家之间交流的语言,并为土壤使用者提供技术转移的工具。土壤分类的发展是伴随着土壤科学一起前进的,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领土壤学的发展。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植物和动物分类的成功促进了土壤分类的发展。但与植物和动物类相比,土壤分类面临更多的理论挑战和实践难题。因为土壤不像植物和动物个体那样易于区别,而是一个连续体,所以常会更多地依分类者观点去分割它[12]。 2土壤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2.1 世界土壤分类现状 美国诊断分类:(1951-1961-1975)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一个六级土壤分类系统,由上而下分为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等六级。土系之下还可划分出土相。此分类法为45个国家直接采用,80多个国家作为第一或第二分类。此外还有联合国图例单元(FAO-1960-1980)、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IRB-1980)、原苏联土壤发生分类[3](1883)。 2.2中国土壤分类历史 2.2.1 古代土壤的分类 我国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土壤分类内容的最早国家。大禹治水,遍及全国后,对土壤进行了初步分类,在《禹贡》中,将全国土地划为九州:冀,青,兖,徐,扬,荆,豫,梁,雍。再根据土壤性质划为9种,并根据土壤肥力划为三等九级。 在《周礼》书中,传说由周公所作,在《禹贡》的基础上,把九州土壤按地形划为山林,川泽,丘陵等五大类,春秋时代管子著《地圆篇》中,考虑了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区划出18个土类,每个土类分为5种,共90种。 古代土壤的划分有一定的科学性,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但由于时代与社会制度的限制,未得到更大的发展。 2.2.2 解放前中国土壤分类 直到三十年代,我国才开始土壤调查和分类研究工作。主要受美国Marbut土壤分类影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

一、呼吸的进化 1、呼吸方式 脊椎动物的呼吸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水栖种类用鳃呼吸,在水与鳃上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鳃分内鳃及外鳃二种类型,内鳃在园口类,鱼类终生存在,外鳃存在于所有两栖类的幼体及部分有尾两栖类的成体。 陆生种类用肺呼吸,在空气与肺上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此外一些种类尚有辅助呼吸器官,如蛙的皮肤,乌鳢的口壁粘膜,泥鳅的消化管等。 2、呼吸特点 a、鱼类: 鱼类的鳃位于咽部两侧,由鳃弓支持着,每一鳃弓上有两列鳃丝(软骨鱼类第五对鳃弓只有1个鳃瓣,硬骨鱼类第五对鳃弓多特化为 咽骨,其上无鳃丝)。软骨鱼有鳃间隔自鳃弓伸到体表下,鳃瓣(软骨 鱼的鳃瓣多不为丝状)附在鳃间两侧。硬骨鱼鳃间隔退化,鳃丝附于 鳃弓上,鳃裂被鳃盖骨所覆盖,以鳃孔通于体外。水流从口进入以后 流经鳃,水中的氧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氧进入血液中,而 二氧化碳则随水流排出体外。 b、两栖类: 幼体用腮呼吸,变态后,内腮消失,用肺呼吸。鳃是由外胚层发育来的,而肺则是由原肠管突出的盲囊形成的。因此,鳃与肺不是同 源器官(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 的器官),而是同功器官(形态和功能相似,起源和构造不同的器官)。 鳔和肺才是同源器官。虽然有些鱼类的鳔已执行肺的功能,但专门作 为呼吸器官的肺则是起源于两栖类。两栖动物的肺构造简单,仅为1 对薄壁的囊(如蝾螈)或囊内稍有些隔膜(如蟾蜍)而已。其表面积比较 小,不足以满足两栖类对氧的需求。因此,两栖类还需借助于皮肤呼 吸来摄取更多的氧。 c、爬行类: 爬行类的肺较两栖类进步,肺的内表面积相对比较大,这是由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1年第3 期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其在 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宫晓静 1, 2 吴燕燕 八、、八、、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州510300; 2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201306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抑菌广谱, 稳定性高, 且对生物体本身无害, 其应用日益引起大量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抗菌肽的几种类型、抑菌机理, 介绍了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 抑菌机理

结构 活性 食品保鲜 Review on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Preserv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Marine Invertebrates Gong Xiaojing 1, Wu Yanyan 1 (1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 Guangzhou 510300;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 Shanghai , 201306 Abstract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marine invertebrates are wide bacteriostatic , high stability and harmless to organism.So their applications have attractedlarge researchers ' attention day.bRyedvaieyws on the several types , 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 , the updated research progress , actual problem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marine invertebrates were elu- cidated. Key words :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marine invertebrates 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Structure Activity Food preservation

中国100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04

附录1中国100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Appendix 1Namelist of 100 alien invasive species in China 名称Species所属类别Category Ⅰ.微生物Microorganism 1)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腐霉科Pythiaceae 2)马铃薯癌肿病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集壶菌科Synchytriaceae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ter michiganensis棒形杆菌属Clavibater 4)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 5)桉树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 6)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丛梗孢科Moniliaceae 7)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 8)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座囊菌科Dothideaceae 9)松针红斑病菌Mycosphaerella pini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 10)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长喙霉科Ceratocystiaceae Ⅱ.水生植物Aquatic plant 11)洞剌角刺藻Chaetoceros concavicornis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2)新月圆柱藻Cyclindrotheca closterium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3)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甲藻门Pyrrophyta 14)反屈原甲藻P. sigmoides甲藻门Pyrrophyta 15)斯氏梨形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甲藻门Pyrrophyta 16)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苋科Amaranthaceae 17)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禾本科Gramineae 18)大米草S. anglica禾本科Gramineae 19)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Ⅲ.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 20)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苋科(Amaranthaceae) 21)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苋科(Amaranthaceae) 22)刺苋A. spinosus苋科(Amaranthaceae) 23)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商陆科(Phytolaccaceae) 24)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25)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藜科(Chenopodiaceae) 26)杂配藜C. hybridum藜科(Chenopodiaceae) 27)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菊科(Compositae) 28)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菊科(Compositae) 29)三裂叶豚草A. trifida菊科(Compositae) 30)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菊科(Compositae) 31)三叶鬼针草B. pilosa菊科(Compositae) 32)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菊科(Compositae) 33)小白酒草C. canadensis菊科(Compositae) 34)苏门白酒草C. sumatrensis菊科(Compositae) 35)一年蓬Erigeron annuus菊科(Compositae) 36)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菊科(Compositae) 37)飞机草E.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