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劳思光对宋明儒学分派问题的研究

论劳思光对宋明儒学分派问题的研究

论劳思光对宋明儒学分派问题的研究
论劳思光对宋明儒学分派问题的研究

论劳思光对宋明儒学分派问题的研究

关于宋明儒学的分派,从古至今,未有定论。劳思光先生采用了基源问题研究法,对“二系说”、“三系说”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一系说”的分派观点。本文认为“三系说”及“一系说”理论体系和分派标准较“二系说”更为完善和详实,并指出“一系说”虽然有所创建,但是未能达到将中国之传统哲学意味阐述详尽的程度。

标签:劳思光;宋明儒学;分派;基源问题研究法

对于宋明儒学的分派,从古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这本不是分派方法的问题。其本质还是由于宋明时期儒学大家的理论著作中并未出现明确的界限,导致个人的学说独立性并不强,相互之间亦有所联系和重叠。也因此造成后来研读宋明儒学之人,对其中各家的学说区别,只有模糊混淆之印象,而非具体确切之形式。最终根据其自身对于宋明时期某一阶段学说的了解,而形成独自的分派理论,各持一说,没有共同的结论。

一、分派发展现状

宋明儒学的分派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难以下定论的问题,各种分派方法极度庞杂,又加上宋明儒学的诸多理论体系本就颇为难解,这就使得很多学者不愿就此深入探究,由此可见其复杂性。应该由浅入深,从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大家理论切入,相互对比研究,方能明晰,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劳思光先生在对“二系说”、“三系说”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说”的观点。“二系说”、“三系说”、“一系说”这几种理论观点,可以说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这几种理论出发来对比研究宋明儒学,应能建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总的来说,劳先生对于“二系说”、“三系说”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认同此二种分派方法。并以独创的“基源问题研究法”,对宋明儒学进行重新整理研究,创出三阶段“一系说”,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所引书目考据

劳先生提出,若就学人彼此之关系层次着眼—明末黄宗羲《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皆以其“传承关系”为主要依据进行分派,又称“授受”。在此可稍微展开关于黄宗羲所著《学案》的一些研究探讨。黄宗羲所著之《学案》,其中有关二程的部分,材料来源大多取自《二程遗书》。

此书附录中便有载,书虽由二程之门人记录其言行而成,后又有朱熹重新整理编著。但自二程逝世后,其先所传的语录较多,弟子亦不少,而每一弟子所录之语都有不同之散乱与个人之见解,往往于其中各抒己见,并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而二程未逝时,其所传之说又因个人之不同,由此出现失真現象。故《朱子

1.3《宋明儒学》教案(新人教必修3)

3课宋明理学 【课前思考】 宋代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在预习中,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本课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重难点突破】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 课时及教案数:一课时。第13教案 【教学过程】 导课:1、请问儒学是怎么样兴起的呢? 2、儒学是怎么样成为正统思想的? 推进新课:一、理学出现的背景 1.儒学面临的困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削弱 原因: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②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同时又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2.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 ①韩愈: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何渭“道统”?“道统”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唐代韩愈明确提出道统说以来,儒家学者在思考儒家与佛、道两家的关系时,道统一直起着明确自我归属的作用。在儒家内部,道统则起着划分学术与学派界线的作用。道统思想是儒学发展的一个内部动力,同时又对儒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②李翱: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3.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促使士大夫掀起一场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创立奠定基础。(1)主张:①推崇尊王攘夷,认为唐朝政治的弊端是不尊重儒家的纲常伦理,把政治失败归结为思想的迷乱。②: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③:文化上;强调“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为复兴儒学创造条件) (2)影响:①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②理学应运而生。 二、理学的产生发展 (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身体之为“窍”:宋明儒学中的身体本体论建构(一)

身体之为“窍”:宋明儒学中的身体本体论建构(一) 内容摘要:在先秦儒学与医学之中,身体之“窍”(七窍/九窍)被视为“精神”的“孔窍”、“门户”与“通道”,它们内根于“五脏”,外联于天地之气。保持“孔窍”的通畅,无论对“卫生”,抑或对“修身”均意味重要。其中,耳、目、口三窍尤为儒家修身所注重。阴阳五行理论兴起后,身体之“窍”与天地万物之“窍”之间的同构关系得到彰显。 在承继前人五脏“开窍于目”、“开窍于耳”、“开窍于口”、“开窍于鼻”、“开窍于二阴”这一思想基础上,理学家一方面深刻挖掘出身体之窍的本体论向度,提出一个完整的“天地之心”的发窍路线图:“天地之心”发窍于人心(“良知”/“灵知”/“虚灵”/“灵窍”)-人心(通过五脏六腑)发窍于耳目口鼻四肢这一连续性的发窍结构,并借助于汉儒身体之“窍”与天地万物之“窍”之间的同构关系思想揭示出天地之心-人心(灵窍)-七窍一体结构的时间性(“七窍”、“灵窍”律动与天地万物律动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呈现出丰富的“七窍”与“心窍”修身经验,这些经验极大丰富了孔孟“四勿”与“践形”功夫。 儒家强调身体之窍、心窍的“虚”、“无”性格,与萨特所代表的意识现象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儒家“通身是窍”的理念折射出儒家的“主体性”乃是扎根于生生不已、大化流行之中与他者、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应答的身心一如的存在,这种主体性本身就嵌在身体之中,无论是“惕然动乎中,赧然见乎色”之耻感,抑或是“恻然动乎中”之“不忍”、“悯恤”、“顾惜”之同感,乃至生意津津之一体生命的生机畅遂感、乐感,皆是深深嵌入身体之中“觉情”与“实感”。儒家身体的这种本体论向度,不仅迥异于HansJonas所批评的存在主义的虚无主义精神气质,而且为克服这种虚无主义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七窍;心窍;身体;宋明儒学;虚无主义 一 以“窍”指涉身体的外部器官,在先秦早已流行。《庄子》中就有“人皆有七窍”(《应帝王》)、“百骸九窍六脏”(《齐物论》)、“九窍”(《达生》、《知北游》)等说法。七窍者,耳二、目二、鼻孔二、口一,此为“阳窍”;九窍者,阳窍七与阴窍二(尿道、肛门)。“九窍”与四肢一起构成了身体轮廓:“人之身三百六十节,四肢、九窍,其大具也。”(《韩非子·解老》) 窍,空也,穴也(《说文》)。“窍”实即“窍门”、“孔窍”、“空窍”、“通道”(《管子·君臣》“四肢六道,身之体也”,直接将上四窍、下二窍称为“六道”)。那么,它又是谁的“门户”、作为“通道”又通向何处呢? 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血气者,五藏之使候。(《文子·九守》) 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韩非子·喻老》) 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而气志者,五藏之使候也。(《淮南子·精神训》) 身体之“窍”成了精神、神明往来活动的渠道。在传统中医观念里面,身体之脏腑乃是人之精神、神明之藏所,五脏亦被称为“五藏”,又谓“五神藏”。人之心理感受与思虑均离不开此生理载体: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灵枢·九针论》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本藏》) 五脏内部的“精神”活动通过身体之窍而反映在身体的表层:“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灵枢·脉度》) 当代东西身体论说均不约而同将身体划分为双重结构:表层的身体(运动器官,如四肢)和深层的身体(内器官,如肺、心、肝、胃和肠),这种划分的理论基础是,人可通过意念控制表层身体,如活动手和脚,但无法自由地控制内器官。1]代谢活动、呼吸、内分泌、睡眠、出生、死亡等等深层身体的活动,属于隐性身体(therecessivebody)活动的领域,处于“隐性”(recessive)状态下,隐退于意识之下的“不可体验的深度”之中,它不再是现象学家津津乐道的“我能够”(Ican)的领域,这些领域的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它能够”(itcan),或者说是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山东刘秀珍 【课标要求】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备考指要】 1.因为本单元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特点,传统文化有历史遗传性、发展变异性,又有现实性,所以高考命题可以考查某朝代、某阶段、某代表人物的思想,又可以考查某种思想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中西思想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需关注如下热点:(1)以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切入点,考查儒家思想。(2)中外同一时期思想成就的联系与比较,如孔子与苏格拉底,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 3.把握一条线索,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注意的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 4.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在具体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要与现实社会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 考点1 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夏呈现繁盛景象。 (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______、______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______”又“______”。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________”,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4)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________,儒学大师________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程朱理学

宋明儒学的“理”观念辨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4262421.html, 宋明儒学的“理”观念辨析 作者:李安胜 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04期 摘要:宋明儒学的理分为两派,即以二程、朱熹为代表,最后由朱熹统合的“性即理”说;以及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最后由王守仁成熟的“心即理”说。两者有共同的出发点,即排除汉儒传统,恢复先秦儒学;同时反对外来佛教的干扰。只是程朱系统侧重于外在约束,重建儒家伦理,整顿社会秩序,陆王的理侧重于内在慎独,反躬自省,不假外求。 关键词:儒学理辨析 宋明儒学是儒道佛相互吸收借鉴的结果,主要是中国儒道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即佛教文化的结果。宋明儒学的理分为两派,即以二程、朱熹为代表,最后由朱熹统合的“性即理”说;以及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最后由王守仁成熟的“心即理”说。两者有共同的出发点,即排除汉儒传统,恢复先秦儒学;同时反对外来佛教的干扰。只是程朱系统侧重于外在约束,重建儒家伦理,整顿社会秩序,陆王的理侧重于内在慎独,反躬自省,不假外求。程朱认为性是理的根源,而陆王认为心是理的根源。 一“性即理”说 二程和朱熹共同以“性即理”为核心,把人性善恶等伦理层面的问题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进而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在元明清三朝为统治阶级肆意的压制人的正常欲望提供了理论依据。程朱的理具有三层含义:本体层面、规律层面以及伦理层面。 据劳思光先生观点,朱熹的理是指超越时空观念的决定形式和规律,是形而上的。“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把理作为万物的本体是宋儒的首创,由二程首倡,朱熹总结。 作为规律层面的“理”,朱熹提出了“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朱文公文集·答或人》)。理还有共同的理和特殊的理的分别。“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即天地万物之理之总和”“盖统体是一太极,然又一物各具一太极”。即万物在一个层 面上,都有各自的本性。在另一个层面上,除了特别的本性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理。 作为伦理层面的理,朱熹的理主要为儒家伦理纲常。朱熹曾说道“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语类》卷一)。“性是太极浑然之体,本不可以名字言,但其中含具万理,而纲领之大者有四,故命之曰仁义礼智”(《答陈器之》)。而要想达到天理的境界,在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每一个事物都有其中存在的理,人们要在事物上去获得其中的理。每个人的心也是“具众理而应万事”。即物穷理,也就是穷性中的理。王守仁把朱熹的这种方法称作是”析心与理为二矣”。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评价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评价摘要:宋明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干,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理学虽然张扬儒家的人伦礼法的,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元典时代的儒家精神与佛教、道教相融合,是指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思想内涵,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发愤图强等性格。同时应该看到宋明理学中消极因素,即理学家重建礼制的努力也是对人性的斫伤,以及与后世关于“礼教吃人”的指斥和谴责。 关键词:宋明理学;儒学;继承;发展;评价 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契机,以王通、韩愈、李翱融通儒释的思想为灵媒,经过宋代诸懦的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继元典时代之后精致而完备的思想体系——理学。 理学,又叫新儒学。之所以称之为理学,是因为宋代诸儒所构建的崭新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并以之构成哲学思辨的核心范畴。之所以称之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然张扬儒家的人伦礼法的,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元典时代的儒家精神与佛教、道教相融合,是指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思想内涵,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尽管理学名目不一,究其本质,它是一种以儒学为主干,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理学发展世上的关键人物,称此五人为北宋五子。 周敦颐从宇宙论出发,融通儒释道德修身哲学。借之构筑伦理学本体论。这一认识路径成为后来的理学诸子坚守的哲学方向。张载是陕西人,故其学派成为关学。张载在《易传》的基础上提出宇宙发生论,他强调“气”,认为太极就是气。二程的理论贡献在于,他们提出了“天理”这一理学核心观念。这里理念显然来自于《易传》的哲学启迪,并参照了张载的“气”以及邵雍的各式挂图。经

宋明儒学的和善意蕴

宋明儒学的和善意蕴 摘要:儒家和善思想源远流长。宋明诸子上承孔孟,兼采佛道,创立理学思想,建立了以本体论、人性论、工夫论、伦理政治理想诸说为核心的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将儒家和善思想之意蕴发扬光大。宋明诸儒以形而上的本体作为宇宙和社会和善的根本保障,以人性和工夫的和善推动内圣的实现,进而以伦理政治的和善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目的。 关键词:宋明儒学;和善 作者简介:陈代湘,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湘潭411105) 周接兵,湘潭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南湘潭411105) 儒家和善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删述六经,创立儒家道统,其说以“仁”为核心,以“正名”、“安百姓”“中庸”诸说为辅,推崇仁爱和谐;孟子揭性善、倡仁政,辅之以天命心性之说,构成一气度恢弘之思想体系,儒家和善之意蕴乃确然挺立。及宋明诸子兴起,创立理学思想,建立了以本体论、人性论、工夫论、伦理政治理想诸说为核心的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将儒家和善思想之意蕴发扬光大。宋明诸儒以形而上的本体作为宇宙和社会和善的根本保障,以人

性和工夫的和善推动内圣的实现,进而以伦理政治的和善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目的。研究宋明诸儒所构建的以“本体―人性―工夫―伦理政治”为逻辑结构的博大精深的和善论思想体系,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可为我们今天的和善文化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系。 一、本体之和善 宋儒之前,儒家罕言天命本体,或语焉不详。孔子论仁论义,但于六合之外,则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孔子之后儒家历代思想家言仁义礼智,纲常名教虽详,但何以必须如此,则缺少一本体保障,宋儒深知先儒之弊,于是援释道入儒,建立一本体,作为天地万物、物理人伦之善的最高保证。 周敦颐本《易》、《庸》之说,援道入儒,创立太极图,作为天地万物之生成图式,也是世道人伦的最终依据。周敦颐《太极图说》曰: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 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构成一幅美妙和谐的宇宙生成图。太极静善,感而遂动,乃分善恶,而太极本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评价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评价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评价摘要:宋明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干,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理学虽然张扬儒家的人伦礼法的,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元典时代的儒家精神与佛教、道教相融合,是指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思想内涵,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发愤图强等性格。同时应该看到宋明理学中消极因素,即理学家重建礼制的努力也是对人性的斫伤,以及与后世关于“礼教吃人”的指斥和谴责。 关键词:宋明理学;儒学;继承;发展;评价 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契机,以王通、韩愈、李翱融通儒释的思想为灵媒,经过宋代诸懦的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继元典时代之后精致而完备的思想体系——理学。 理学,又叫新儒学。之所以称之为理学,是因为宋代诸儒所构建的崭新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并以之构成哲学思辨的核心范畴。之所以称之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然张扬儒家的人伦礼法的,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元典时代的儒家精神与佛教、道教相融合,是指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思想内涵,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尽管理学名目不一,究其本质,它是一种以儒学为主干,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理学发展世上的关键人物,称此五人为北宋五子。 周敦颐从宇宙论出发,融通儒释道德修身哲学。借之构筑伦理学本体论。这一认识路径成为后来的理学诸子坚守的哲学方向。张载是陕西人,故其学派成为关学。张载在《易传》的基础上提出宇宙发生论,他强调“气”,认为太极就是气。二程的理论贡献在于,他们提出了“天理”这一理学核心观念。这里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关系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关系 姓名:XXX 班级:10级政教班学号:20104011XXX 摘要:深刻了解先秦儒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分析宋明理学的传承模式和人类思维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及其表现形式,联系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文化进行必要的考量得出相关结论并推广应用。 关键词:宋明理学先秦儒家思想关系历史表态文化哲学学派古代社会朝代更迭思想变革 正文: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儒学发展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其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第二个阶段,是以董仲舒、《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第四个阶段,是从康有为开始的,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在这里将根据先秦儒家思想及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过程来重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先秦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有周公、孔子、孟子和荀子几位重要的人物。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也成为当时儒家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对于先秦儒家思想的总结远远不止上述所说的内容,但是先秦儒家的思想对于但是的社会是极其重要的。朝代更迭,人们的思想也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封建统治阶级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积极改进思想文化上的不足,利用一整套理论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国家混乱的局面也就滋生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出现在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统治阶级的支持无疑是各思想流派的最有力的后盾。 2 过渡时期儒家思想发展 之所以将先秦以后到宋代这一段时期成为过渡时期是因为在此时期,儒学的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其所发展的过程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建统治者的意思,适应社会的需要。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封建统治者

宋明理学对儒学精神的发展及其局限

[收稿日期]1999-09-29 [作者简介]吴培显(1956-),男,山东单县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2000年6月第16卷 第3期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 ocial Sciences ) J un.2000Vol.16 No.3 宋明理学对儒学精神的发展及其局限 吴培显1 刘长欣2 (1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7;2石油大学(华东)社科系,山东东营257061) [摘 要] 儒学研究界尤其是当代新儒家,存在着对宋明理学评价过高的倾向。宋明理 学淡化乃至贬斥儒学精神中的“外王”,仅仅在“内圣”的基点上,片面地发展了儒学精神, 由儒学的“内圣”衍变为“存天理灭人欲”。我们在看到它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其根 本性的局限:不仅使自身丧失了真正的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而且对社会历史进步和民族发 展,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宋明理学;儒学精神;发展;局限 [中图分类号]B24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51(2000)03-0072-(03)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宋明理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儒学由此真正实现了自身的哲学化。人们一般认为,它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以佛学的思辨结构为骨架,并吸收老庄“道生万物”的宇宙观,从而形成一种完备的独特的哲学 体系。①当代新儒家更是予以高度评价,称它是儒学一个十分突出而且有质的改变的阶段,即 “第二期儒学”,“象征了东亚文明的一个重大的精神发展阶段”。②但对于宋明理学究竟在何种 意义上发展了先秦儒学?如何评价这一“发展”的得失?人们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拟对此加以粗浅分析。 儒学本来就是一种经世致用之学,即“内圣外王之道”,其精神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儒学所致力的经世致用,并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关于“治”“平”的追求,重心并不在于“外王”。从本质上来说,其经世致用理论和实践的起点和终点都归结于内在的道德自觉和人格完善,即“内圣”。也就是说,儒学是以“修身”为体、“治国”、“平天下”为用,以“内圣”为体、“外王”为用的。正如宋儒刘彝所说:“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代不可变者,其体也; ……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权者,其用也。”③外王本于内圣,这便是儒学的理论逻 辑,用孟子的话说,即“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太平”④。 宋明理学对儒学精神“外王”的一面极力淡化乃至贬斥,仅在“内圣”这一基点上,片面地发展和强化了儒学精神。它把先秦儒学所强调的道德自觉和人格修养的理论前提,进一步推向了极致。宋代理学家把作为儒学理论核心的道德修养、等级秩序、伦理纲常等,抬升到了精神 2 7

论劳思光对宋明儒学分派问题的研究

论劳思光对宋明儒学分派问题的研究 关于宋明儒学的分派,从古至今,未有定论。劳思光先生采用了基源问题研究法,对“二系说”、“三系说”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一系说”的分派观点。本文认为“三系说”及“一系说”理论体系和分派标准较“二系说”更为完善和详实,并指出“一系说”虽然有所创建,但是未能达到将中国之传统哲学意味阐述详尽的程度。 标签:劳思光;宋明儒学;分派;基源问题研究法 对于宋明儒学的分派,从古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这本不是分派方法的问题。其本质还是由于宋明时期儒学大家的理论著作中并未出现明确的界限,导致个人的学说独立性并不强,相互之间亦有所联系和重叠。也因此造成后来研读宋明儒学之人,对其中各家的学说区别,只有模糊混淆之印象,而非具体确切之形式。最终根据其自身对于宋明时期某一阶段学说的了解,而形成独自的分派理论,各持一说,没有共同的结论。 一、分派发展现状 宋明儒学的分派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难以下定论的问题,各种分派方法极度庞杂,又加上宋明儒学的诸多理论体系本就颇为难解,这就使得很多学者不愿就此深入探究,由此可见其复杂性。应该由浅入深,从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大家理论切入,相互对比研究,方能明晰,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劳思光先生在对“二系说”、“三系说”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说”的观点。“二系说”、“三系说”、“一系说”这几种理论观点,可以说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这几种理论出发来对比研究宋明儒学,应能建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总的来说,劳先生对于“二系说”、“三系说”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认同此二种分派方法。并以独创的“基源问题研究法”,对宋明儒学进行重新整理研究,创出三阶段“一系说”,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所引书目考据 劳先生提出,若就学人彼此之关系层次着眼—明末黄宗羲《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皆以其“传承关系”为主要依据进行分派,又称“授受”。在此可稍微展开关于黄宗羲所著《学案》的一些研究探讨。黄宗羲所著之《学案》,其中有关二程的部分,材料来源大多取自《二程遗书》。 此书附录中便有载,书虽由二程之门人记录其言行而成,后又有朱熹重新整理编著。但自二程逝世后,其先所传的语录较多,弟子亦不少,而每一弟子所录之语都有不同之散乱与个人之见解,往往于其中各抒己见,并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而二程未逝时,其所传之说又因个人之不同,由此出现失真現象。故《朱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