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德与人性

道德与人性

道德与人性
道德与人性

道德与人性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而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由此可见,道德包含的都是好的东西,而人性却有双面性,因而我个人觉得人性的范围更大。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人性如果失去道德,犹如折翼的天使,失去水的鱼,人性必须以道德为依托。人性具有双面性,对于人性中的正面的部分,道德只有锦上添花的作用,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人性中的负面部分,必须辅以道德去矫正,换言之,我的观点是: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是克制人性的。

先举几个例子吧:现如今的三公消费,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反贪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今年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由于大众的积极监督,社会舆论的冲击,今年过年的时候各大饭店的公款吃喝明显少了不少,有保安这样对记者说:这风口上还敢来吃喝,除非他是不想要工作了。我们来分析一下,用公家的钱享受人生,吃好的喝好的,无疑是一种人性,我想如果允许的话,应该是没有人会拒绝的。但是这种现象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交税不是为了养这样一帮蛀虫的,因而道德的风向标指向了这帮人,社会舆论接踵而至。政府官员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人性。可见道德是克制人性的。

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让座事件,这是一种纯粹利他主义吗?答案是否定的。上来一个老人,你脑子里会首先就会想:我应该给她们让座。注意,这里是“应该”,这是一个长期接受道德教化的人内心的反应,约束着他们自私的一面,展现的是一个经过道德塑造的人。

我一直相信“性恶论”,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喜欢抢别人的东西玩,别人拿走他还会哭闹不停,相信这是接触过孩子的人都有的感触。小孩子,还没有正式的接受教育,因而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他内心中最真实的一面。孔子主张以礼乐教化人性,虽然孔子的理论没有明确提出他支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但是我相信,这位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中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肯定认识到了这一点,不以礼乐教化人,社会必乱。当时的礼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道德。因而道德,自古至

今,都起着克制人性的作用,使得社会更加的和谐。君子国这样的一个理想国度其实是不存在的。现在全社会都在争创和谐社会,说明什么?说明随着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水平的越来越好,但人性中的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凸显,人性中的恶越来越明显。以往人人夜不闭户,但现在家家落锁不说,锁还越来越高级,但仍然阻挡不了某些有心人士的破坏。八荣八耻、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以教化为主的国策越来越受到领导人的重视,就是因为道德的教化可以克制人性中的恶,引导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都是从正面来阐述道德对人性的克制作用的,我们再来看看没有道德克制的人性,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从而更好的认识道德对人性的克制作用。

发生于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历史上的评判是它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世界观的运动,它促进了近代文化、艺术、航海等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神学,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改进。这是大多数能够看到的,但是我们还要看一下它的负面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人性,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和个人极端主义的膨胀。因为人文主义者过分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因而在道德和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道德意识,放纵了人性,导致个人主义的极端化。首先,引发了社会道德的滑坡。其次,导致个人主义的极端化。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人得到了解放,但也使人得到了放纵,造成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整个近现代历程实质上就是个人主义逐渐变本加厉地统治人们思想的过程。在个人主义的推动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野心,就不择手择手段、不顾一切、为非作歹,但图自己快乐,绝不管别人的痛苦和舆论的指责……《哈姆雷特》中的叔父为了权力而害死兄长,而后又与其嫂钻进乱伦的被窝。哈姆雷特曾发出这样的哀叹:“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时人们因私欲的膨胀而带来的社会罪恶。不仅如此,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近代主体哲学是今天精神危机、生态危机和政治文化危机的渊源。由此可见,释放人性,解放了人性中的弱点,使得社会混乱不堪。道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克制人性中的恶而生的,所以,我们也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答案:道德克制人性,人性需要道德的克制。

我们常说的礼崩乐坏也是这样的一种情况: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在现在字典中的释义为: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地破坏。寓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巨变,亟需改进。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可见,缺乏道德规范约束的人性肆意妄为,造成了这种社会局面的发生。这种例子举不胜举,近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何尝不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道德之于人性犹如鸟之双翼,唯有辅以道德的约束,人性才能克制其弱点,展现其闪光点。

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

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课程前言 田桐(主持人):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收看《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儒学与当代中国”。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后,经历了不同方向的发展,而思孟学派是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那么思孟学派的特征是什么?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对于儒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它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念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又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有什么样的启发?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荣幸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景林先生,他来为我们解读《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及其文化意义》,有请。 解说: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儒学、道家哲学、中国文化等。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曾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种教学科研奖励;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 田桐:李老师,可能《三字经》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那么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不是同一而出的? 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观念是实质上是孟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在《论语》里边的,其实这两个是相关联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性相近”其实是讲人作为一个类的类型。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在《孟子》里边没有这个话,性相近,习相远在《论语》里边是有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在《孟子》里边它这个话就是“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那“性本善”这个观念,到了宋代我们看大家基本上都使用这样一个观念。其实这个“性本善”说的是非常准确的,那这个“性本善”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要把这个人类这个类性,人作为一个类的这个类性它的内容给说出来,这是孟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我觉得这个奠定了中国文化教养的基础,它的教化的

人性·道德的反思——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深度解读

在世界文学史上,最能代表莎士比亚戏剧水平的是他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刻划。他结合社会背景及其本人的主观感情意识,深入刻画了悲剧人物在殊途同归走向人生悲剧的过程中的性格内蕴和行动路线,揭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风貌和社会现实的某些特征。本文就莎翁后期著名戏剧巨作入手,从人性的灵与肉、道德等角度重新解读,感悟对社会进步发展起不可磨灭推动作用的因素。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巨匠,他笔下的人物可谓活灵活现,震撼感人。莎氏的四大悲剧人物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每当人们通过这些剧中主人公的言行,体悟到了人性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唤醒了超道德的崇高精神,对建设和谐社会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一、对人性层面的质疑与拷问 俗话说得好:“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说明人的复杂多样性。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有喜剧也有悲剧。所谓喜剧就是有一个快乐的结局,这是不言而喻的。悲剧就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并以及其悲惨命运为结局的艺术形式,它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莎士比亚的第一阶段主要以喜剧为主,而第二个时期则以写悲剧为主。后期他共写了七部悲剧、四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数量只有第一时期的半,却极为重要。为什么?因为他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和艺术都更加成熟了,而且他毕生最重要的四部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都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人是灵(思想灵魂)与肉(自然身体)的高度统一体,其中的“肉”就是自我意识主体,首先必须作为一种属于人的自然实体而存在,之后才有精神的灵性和社会的本质。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对人的这种本质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此阶段戏剧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多为性格悲剧,而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也多体现在人格人性层次性与矛盾性方面,他那时的人物形象不是高大全而是活生生的“圆形人物”,且都有性格缺陷。虽然如此,他的悲剧及悲剧中人物之所以耐人寻味就是它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我认为以下四个元素或多或少是悲剧的魅力所在。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性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在《奥塞罗》中明显的悲剧元素就是奥塞罗性格的缺陷,只要是人总会有些嫉妒心的,这是人之常情,更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自己妻子的爱本来就不放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对黛丝德摩娜又爱又恨又怕。最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教育部以传统文化、树德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制知识,养成尊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能力;践行法律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制道德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扞卫者。 一、教育思路的调整体现 (一)加强法制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道德教材也是法治教材,教材要体现道德意识,法治意识。从原来偏重于德育调整为德育并育,教育思路的调整有助于从小培养中小学生道德素养,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规范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重 规范教育应该是小学法制教育的重点,加强法制教育在小学阶段重点在“法”教学中不要把规则教育排除在法制教育之外,规则教育应该是法治教育的内涵。 (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基地,要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必须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为社会主义普法和家庭普法的宣传者和行动者。学校的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一套法律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和实践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通过游戏式、情境式、参与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法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式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理念。 二、新编教材的特点 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充分吸收了十多年德育课题成果满足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理论。教材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教材凸显德育课程学科特色体现道德素养 (1)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2)关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 (二)教材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味 (1)运用儿童谣凸显传统文化例如歌谣、诗歌、词赋等让人读起朗朗上口;(2)教材配有插图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如:孝文化、节日文化、文化典故等。 (三)教材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原则 (1)关注学生的安全健康,过去的道德教材强调为他人、为集体、讲奉献,大公无私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安全和健康。而《道德与法治》以人为本,给予了重视关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求求你表扬我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 ——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黄建新导演),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杨红旗(范伟饰),因父亲是劳模,特别期待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欧阳花(陈好饰)的事迹,可没有人信他,他不断四处讲述,终于引起报社重视,派记者古国歌(王志文饰)进行调查。正当事情要水落石出,女大学生出面阻止,面对女孩的声誉和民工的心愿,记者不知如何取舍。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经历着灵魂的拷问。影片以对现实的陈述和小人物的关注展开了对人性的分析和社会批判。 在这个电影中,大部分人都在因为不同的原因和目的而成为撒谎者,少数的诚实者在这个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且更可悲的是.由于看到太多谎言这些诚实者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就像古国歌对女友米依说的抓捕犯人的事情也充满怀疑一样。欧阳花为了不受影响,后来又意图情挑古国歌摆平此事,但是最后却由于西区惯犯的落网而鸡飞蛋打。同样,为证明自己确实救过人,为了给患有肺癌时日无多的爸爸一个交代,杨红旗拼命在证实自己,但是,他也一直挣扎在孝道和道义之间。黄建新精心布设了村支书的笑容、葬礼的仪式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细节,铺垫出了第二个结局“杨胜利没死且和儿子一起去了北京”,在这个结局中.杨红旗为村里的利益默许了村支书的谎言.且还参加了虚假的葬礼。于是杨红旗得到了村里和报纸的双份表扬、村里免费打开了知名度、杨胜利老汉因为儿子得到表扬而心情愉快病情好转,大家似乎皆大欢喜,但是古国歌却无法理解自己做了什么把一个诚实的见义勇为者逼成了撒谎者。片中出现的其他看似无关紧要的配角,也都在不同侧面表现着社会浮夸和谎言成为风尚。村支书决定撒谎,因为他知道撒谎可能给村民带来更大利益:句号扮演的警察决定撒谎,因为如果说出粉巷曾发生过恶性治安事件,派出所的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就会泡汤:唯一说真话要求得到表扬的杨红旗也被归于其中得不到信任,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由于道德沦丧而造成“我们不敢去相信别人”的悲哀。 这部影片表面上展示了一出略带苦涩的黑色幽默“想在影片中表述生活中不可判断的东西.所以选择了荒诞这种表达方式”。但是,实际上,它展示的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冲击和融合的混沌的状态。社会各个阶层,面对着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经济大潮下的道德困境,其意味更值得研究。道德困境,正是《求求你,表扬我》的核心所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在这个个人价值全面抬头(却并不健全)的动荡年代,道德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求求你,表扬我》的主角包括民工、大学生和报社编辑,这一次的道德问题也似乎与时代无关,成为人人难以自保的陷阱。至此,黄建新已经完全走出中期作品社会图景式的风貌,似乎正走进一个更为开阔的地带。黄建新就是给我们显示道德标准多元化带给整个中国社会的茫然失措。黄建新说过:“我经常对某些东西判断模糊,当无法概括一件事的时候,只能用表述的方式,就像这部电影,要求表扬的范伟、一心想挖掘真相的王志文以及不想让别人知道事实怕影响前途的陈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没有错,这就是一个悖论,到最后每个人都背离了原始的初衷。尤其在现实生活中,实用主义已经代替了理想主义,不知道我的片子能否表达一些。”作为一个民工,范伟身上负载了太多的符号意味: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孝子,他又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民工,一个38岁的老光棍,最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阶层的差距,以及金钱给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教育部以传统文化、树德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制知识,养成尊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能力;践行法律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制道德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扞卫者。 一、教育思路的调整体现 (一)加强法制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道德教材也是法治教材,教材要体现道德意识,法治意识。从原来偏重于德育调整为德育并育,教育思路的调整有助于从小培养中小学生道德素养,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规范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重 规范教育应该是小学法制教育的重点,加强法制教育在小学阶段重点在“法”教学中不要把规则教育排除在法制教育之外,规则教育应该是法治教育的内涵。 (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基地,要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必须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为社会主义普法和家庭普法的宣传者和行动者。学校的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一套法律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和实践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通过游戏式、情境式、参与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法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式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理念。 二、新编教材的特点 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充分吸收了十多年德育课题成果满足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理论。教材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一)教材凸显德育课程学科特色体现道德素养 (1)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2)关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 (二)教材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味 (1)运用儿童谣凸显传统文化例如歌谣、诗歌、词赋等让人读起朗朗上口;(2)教材配有插图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如:孝文化、节日文化、文化典故等。 (三)教材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原则 (1)关注学生的安全健康,过去的道德教材强调为他人、为集体、讲奉献,大公无私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安全和健康。而《道德与法治》以人为本,给予了重视关注学生安全和健康;(2)关注学生需求;(3)关注学生困惑;(4)尊重了学生自主构建空间,有自我适合选择。

教育管理与人性假设浅析

教育管理与人性假设浅析 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McGre-gor)提出了管理人 人性假设理论,包括X-Y理论,归纳起来有四种,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管理归根 到底是人的管理,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必要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设 在实践中体现为各种不同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而教育管理则更是 人的管理,更应该在管理观念与管理行为中重视人,重视人的发展, 更应该运用人性假设的理论来进行高效的管理。 一、我国传统儒家的人性管理思想 人性假设理论虽然始于西方,但究其实质,我们不难看到其与中国传 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渊源。人性假设理论研究的重点在对人的 本性的认识和对人性何以塑造的问题上,对此,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不 同的见解。人性问题是儒家始祖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 也”(《论语阳货》)。论及了人性的先天性、统一性,又指出了人的 行为是千差万别的。同时,强调了通过“习”的过程,人是有向善的 可能性的,即指出了人性塑造的途径,依此提出了“德治”的思想。 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之道、管理之法在于任人、任德、任贤而不仅 是任法。〔1〕由孔子“性相近”,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而对于不善的人与事,孟子认为是后天环境使其失却本心,因此孟子 也对人性的塑造极为重视,这种见解,强调了人心向善的主动性和社 会性,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在认同孔 孟人性论的基础———人性的同一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并提出“化性起伪”,在肯定人之性恶 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后天的教化达到导人为善,人人为善的目的,也 就是认为人性是可塑的。西汉扬雄提出了人性有善有恶论,告子又提 出人性无善无恶论,西汉的董仲舒则主张性三品说。无论对人性如何

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读后感

康德的人性与道德中的一些领悟 11物理系一班雷嘉宝11101091011 大致的度过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这本书,虽然康德已经离我们很远,时代也已经改变。到时里面他提到的内容,我认为对理解人性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很多都是很经典的观点。 一、善意的意识 在第一章中,善良的意志,“除了善意以外,没有什么可被称为善而无穷制。”的确,一个如果拥有知识,才华,可以对社会甚至世界可以造成重大影响的人,而他有能力造成好的影响或重大奉献,同时也有能力造成坏的影响,混乱或造成破坏。这就取决于这一个人是否有善意。上述的这些观点,一般人应该也是可以想到的,但是书中还提到,善意是构成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善的意志又不能是无节制的。如果一个人无节制的善意,可能会被坏人利用成为帮凶,又或者被害,这都是有可能的。我想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南郭先生。他善意把一条冻僵的蛇放到怀里,可蛇,解冻了,却把他咬死了。在这里,南郭先生不仅是受害人,也是帮凶。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他没有把蛇放到怀里帮它解冻,那蛇根本伤害不了他。所以有天赋的人要有善意,要不然可能对社会造成坏的影响,有天赋又有善意的人又必须要有理智,要不然有可能是好心做坏事。 二、道德的价值 我们总说人要有道德,那么为什么要有道德呢?道德到底有它自己的什么价值呢。道德的价值不能用具体的金钱来衡量。有时候道德可以关系到人的性命,为什么这么说,这其中举一个例子,可以具体到商业道德这一范畴。比如说现在我们中国,有很多药品,食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有死猪肉,有毒奶粉,有皮鞋胶囊药,等等等等。多不胜数,这些人要生活就避免不了的食品,药品,因为商家的不道德行为会使很多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胁。在这里,这个商业道德就涉及到人的性命,而不能用钱财来衡量这样做对别人带来多少损失。 三、心灵与义务 在这一章里面,我看到了以前一直没有这样想的观点。在看这一章以前我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是每一个人必须要有的,而我不知道在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里面有分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并不是每个人必须要具备每一条的。每个人的经历,身份,分工,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也不尽相同。就像作为一个医生,他必须具备医德,才算是有道德品质的人。而不作为医生的人,他知道医德,但可以不具备医德,而他的道德品质则从另一方面呈现。即一个人具备什么道德品质跟他所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有很大的关系。康德说爱是一种情感,不是意志或意愿。人没有说必须去爱,而爱不是一种义务。而有仁。康德所强调的那些人不具备也不必非得获得的道德品质其实是属于心灵层面的。它们是人作为道德人与生俱来的,它们是心灵法则。而人要通过追求才获得的道德品质其实也是一种道德义务。它们是以上那些道德品质的实践过程。所以,心灵是高于义务的。 四、欲望的张扬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欲望。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根据具体的每个人人情况不一样。而欲望里面又有希望或者企望,空幻的希望就是企望。感性的欲求又叫做意向,当人难以用理性控制他的意向的时候,就演变成了情绪的欲望。激情是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 育中的重要性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浅析《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教育部以传统文化、树德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制知识,养成尊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能力;践行法律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制道德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扞卫者。 一、教育思路的调整体现 (一)加强法制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道德教材也是法治教材,教材要体现道德意识,法治意识。从原来偏重于德育调整为德育并育,教育思路的调整有助于从小培养中小学生道德素养,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规范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重 规范教育应该是小学法制教育的重点,加强法制教育在小学阶段重点在“法”教学中不要把规则教育排除在法制教育之外,规则教育应该是法治教育的内涵。 (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基地,要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必须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为社会主义普法和家庭普法的宣传者和行动者。学校的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一套法律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和实践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通过游戏式、情境式、参与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法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式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理念。 二、新编教材的特点 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充分吸收了十多年德育课题成果满足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理论。教材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教材凸显德育课程学科特色体现道德素养 (1)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2)关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 (二)教材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味 (1)运用儿童谣凸显传统文化例如歌谣、诗歌、词赋等让人读起朗朗上口;(2)教材配有插图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如:孝文化、节日文化、文化典故等。 (三)教材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原则 (1)关注学生的安全健康,过去的道德教材强调为他人、为集体、讲奉献,大公无私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安全和健康。而《道德与法治》以人为本,给予了重视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摘要: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功利主义道德观分别是对中西方的历史和现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伦理思想,它们对塑造中西方的社会政治和群体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证明,两种伦理思想都难以为人类社会找到现实的依托和理想的归宿。其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建立在完整的人性基础上。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对道德的层次性做一个论述。 关键词:伦理道德功利主义道德人性道德层次 道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与发达的命脉,因而对道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但问题的关键是道德应该以什么为基础,这是研究道德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但同时也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困扰着人类并为此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笔者认为,道德毫无疑问应该以人性为基础,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的功利主义道德观之所以由盛而衰,就是因为没有完整把握丰富的人性,其人性基础都是不稳固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会走入困境。 一、中西方两种道德观及其困境 (一)中国:儒家伦理道德 从中国近代起一直到今天,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文化是一直论争不断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争论的一个热点。吴安春认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系真正的终极关怀是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易于人们认同和实践。她指出,儒家的人生论是以道德智慧成就来解释人生价值的,其最高追求是道德人格达成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与道家所追求的逍遥与洒脱的人生境界和佛家所追求的和谐、圆通与永恒的宗教境界是相通的。程颢的<<秋日>>诗, 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家的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十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吴安春认为,人到了这个境界,体悟到自己的生命与宇宙的生生不息精神是贯通融合的,他就会自觉地过着奉献人类的积极生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黎鸣在<<中国人性分析报告>>的封面上指出:“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却让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制度为自己造出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非常不善的官场化社会;而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近500年来竟创造出了一个科学、民主、自由,相对而言更富裕、更尊重人道的社会。这个巨大的悖论是怎样产生的呢? ”他在书中围绕这个问题对儒家伦理道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①。他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之所以源远流长,其源就是人性善。人性善蛊惑了中国人几千年,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渗透进了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使传统的中国人格深深打上了主奴意识的烙印。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论文)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由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引发的思考 黄兴毕 [摘要]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并臵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对教育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经典和范本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道德对教育、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浅析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深渊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政治社会生活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这是由道德教育作用所决定的,它是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各按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规范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稷长存,社会安定的理想境地。通过道德教育,使统治者“修己”、“正己”,使普通百姓“安分”、“守己”,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安定。《大学》就概括历代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也就是加强道德修养,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传统教育始终把人格的培养臵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从孔子、孟子、庄子,直至于宋明理学,都有把“成人”“做人”,培养“仁爱”之心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就把“知、仁、勇”作为君子应具有的三种品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智慧是人发展的前提,仁爱是人发展的核心,勇敢是人发展的表现。孟子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品格。为此,他大力提倡:“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在他看来,世上最为珍贵的

当人性道德与法律冲突时

当人性道德与法律冲突 时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当人性道德与法律冲突时 摘要: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不断改变,不断完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作为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在当今社会,它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范跑跑”事件,还是老人跌倒谁来扶的争论,还是洞穴探险案,我们都能看到法律与道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这其中,又不乏许多的矛盾,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处理好这些矛盾,正是困扰古今法哲学的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关键词:道德、法律、法哲学、法理学 在当今法制社会的大背景下,法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也被大家所熟知,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拿起法律这一武器去维护。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性道德这一与法律相似却又有诸多不同的概念也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正是由社会的公理和道德来约束的。 那么,道德和法律究竟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异同与联系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①通俗来说,它是“人们在实际生活

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形成共识。”②也就是说道德是在人类漫长的演化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束。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立法机构结合广大群众意见,并投票通过形成的一种强制的约束力”③由此可见,道德和法律都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约束,不过,前者的约束力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靠的是自觉遵守,而后者的约束力是国家强制力,比如公安、司法部门,后者比前者有着强的多的约束力。 时值汶川大地震七周年纪念日过去一个多月,对于“范跑跑”这一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七年前,教师范美忠正在四川一所学校上语文课时,地震突然来临。与其他教师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留下来疏散学生而是自己先冲出了教学楼。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声称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若再有一次选择,他还是会先逃出教学楼。这一举动遭到了当时社会各界强烈的谴责,人们纷纷怒斥他不配为人民教师,冠以“范跑跑”的称号。我想,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并没有错,更谈不上违法犯罪。但是,若是从社会道德来看,他的做法并不妥当。人民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老师们不仅在教书育人上给学子们指明方向,更在身心成长以及人身安全上关心保护着学子。范美忠的这一行为与人们心中所熟知的教师崇高的形象截然不符,更与其他教师在这场大灾难面前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才出现了社会各界痛斥“范跑跑”的局面。维护自身安全,求生的本能并没有错,但是在当时的事件背景下,过

神性与人性——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题(一)

神性与人性——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题(一) 论文关键词:莎士比亚文艺复兴道德人文主义神 论文摘要: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进行考察。以文化为参照,以人为基点,以道德主题嬗变的整理讨论为指归透析文艺复兴“人”的道德图式。文艺复兴是神性回归并参与人性建设的时代,其成为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他完成了后期人文主义对“人”的诠释:享受现世节制的自然之爱,同时以上帝之爱消弭邪恶。莎士比亚文学作品道德主题体现为神性超拔人性、人文终极的图式。 一、引言 瑞士著名史学家、文化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称文艺复兴为“人”的发现时代。之所以被定义为“人”的发现,是因为相对于中世纪人是神的奴仆而言,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服从上帝、信仰彼岸世界的安宁幸福,而且在于人本身是世间的上帝,勇于追求此岸世界的美好和谐。 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针对教会认为人生是苦难和罪恶的邪说,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针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文主义提倡理性,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因而有权追求知识,探索未知,了解自然和研究科学;针对封建压迫和封建等级制度,人文主义倡导仁慈、博爱,歌颂纯真的友谊和崇高品德,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和乐观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便是该时期应运而生的巨人。神性回归并参与人性建设,是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享受现世节制的自然之爱,同时以上帝之爱的合理性消弭利欲滋生的邪恶,他完成了后期人文主义对“人”的诠释。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代表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最高峰。“从来没有比他的剧本更加全面地表现了人的状态了。”莎士比亚的创作已经产生超出描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意义和作用,其戏剧可以看成整个人类的缩影。他所具有的包容性、前瞻性使其成为文艺复兴的总结性人物,至今为止无人可以比拟。基督式的上帝之爱守护古希腊式的自然之爱是莎士比亚不变的创作主题,虽然传承了世俗人本传统的文化内质,但是超世俗的理性指引着世俗的情感,这在他早期的诗歌和戏剧创作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二、基督爱的力量 莎士比亚早期的诗歌和喜剧多以爱情为描写对象。他热情地讴歌爱情,肯定人自然欲望之合理性以“爱情是天经地义的”来反对禁欲主义,这与前期人文主义相似。不同的是,他笔下的爱情并非一味的放纵、疯狂、粗野,而是奔放又节制,激情又不失理智。莎士比亚指出,情欲是贪婪的——你容易变得嫉妒和专制。他主张用人的理性来约束原始欲望不让泛滥的本能毁灭自己。文艺复兴时期人固然冲破了禁欲主义的压制,但是却又陷入自我情欲冲动的牢笼,这是他较早期人文主义先进成熟的地方这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也有表现,是他从始至终的思想。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描写了男女青年冲破封建伦理道德、传统偏见、宗教禁忌以及自私、欺骗等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运用个人的智慧、聪明和勇气,大胆地追求自由、纯洁的爱情。这当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敢作敢为的文艺复兴新女性艺术形象。她们年轻美丽、温柔多情、乐观,敢于而且善于为实现美好理想而斗争到底。如《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思漂亮、聪慧、泼辣,好为人抱不平;《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有勇有谋;《辛白林》中的伊摩琴美丽善良、爱憎分明,为了爱情不惜抛弃荣华富贵;《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为情人的死去而殉身等。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人人心,人文

道德与人性作文

道德与人性作文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有很多人为追名逐利而奋斗,却把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道德丢了。小编收集了道德与人性作文,欢迎阅读。 道德与人性作文【一】 生物是什么,对!是有生命的物体,那么人类与其他生物有什么不同呢?作为高级生物的我们,对于这个温馨的世界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能都学到过,人类与其他生物最与众不同的就是人类有智慧,但是,人类的智慧也同时带来了人性的泯灭,人之初,性本善,这种良知的善良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这种正义与善良,却被这种高等的“智慧”所挥洒得淋漓尽致,这怎能不是我们喟然长叹,人之所以有了智慧,也同时有了人性所邪恶的一面,可以为了那些物质上的东西所追求,所奔波,也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把那些东西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把那些所谓的万能的东西看成是最宝贵的东西,这真的是智慧所造成的福音吗?这难道是智慧逐渐发展所带来的吗 回顾原始社会,人们虽然没有智慧,但是可以一起分享,一起同甘,一起共苦,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没有主次之分,没有君主之别。但随着慢慢的进化,又进入了奴隶社会,便

出现了私有财产。对人类这样的同等生命,竟然想出各种残忍的手段。就如曹植的一首诗中的“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反映哥哥与弟弟之间为权力之间的反目之争,这部足以说明一切吗。 希望不要在出现这种对人性的扭曲行为了,对同在一个世界的我们,和对那些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要再发生这种事情了 道德与人性作文【二】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有很多人为追名逐利而奋斗,却把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道德丢了。他们认为只要有钱便会高人一等,有钱能使鬼推磨;而道德却没有用,既不能让人填饱肚子,也不能给人温暖的房子。所以就有人为了获得金钱干起了昧良心的事。比如:“大头婴儿”、“苏丹红”、“三鹿奶粉”等等。 金钱虽然重要,却不值得我们为它放弃道德。那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怎么解决这些道德缺失现象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钱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金钱,那是万万不可的。如果那样做会严重危害社会、甚至伤人性命。正如重庆文强案件,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不为民负责,反

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

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 道德与人性长期以来就是人们自身研究的重点。全面省思道德与人性的关系是研究道德及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人性是道德的根基,道德是人性的核心,将道德教育放在人性视角下进行诠释才具有意义。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提升人生境界和德行品质的学科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思考如何建构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做到赋予传统“德”文化以时代特征,丰富对人性的认知,重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自身建设。 标签:人性;道德;道德教育;价值观 一、历史的回顾 为了全面省思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需要将道德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生存或是灭亡,生存成为第一法则。在人与人以群居形式结成的交往方式中,原始的道德萌芽逐渐显现。原始的道德表现为一种约束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它是群居式人际关系及真正人类社会形成前,人与自然相抗衡的法宝,甚至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关键。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智力实现大幅提升,带来的是阶级社会的出现和物质的丰富,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逐渐占据上风。在保持道德本能与理性潜能并行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理性彰显的光辉,在知识爆炸的工业社会中尤为突出。诚然,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也体现了不断开发的智能潜力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这不能成为掩饰物质的满足与精神匮乏和道德丧失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借口。“现代科学技术的无处不在、无坚不摧和新产品、新工艺的无奇不有、无所不能,容易使人更多地关注‘物’的因素,徜徉于技术的神奇、信息的快捷、物质的丰赡和生活的舒适,而忽略了德行的修养、理性的崇高和个性的丰满,这样势必会造成科技对德行的挤占、物质对精神的压抑、工具对素质的取代。”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激化了人性矛盾,掌握知识大权的科技专家似乎更具发言权,在这种重信息和知识的时代中,人们在懂得“如何活”的意识前提下开始寻找“怎样活”和“为何这样活”的答案。尤其在价值体系多样化,对人性与德行提出严峻考验的当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仅靠物质,更需要精神力量,即存在于头脑中规约行为的潜在意识能力——道德。 二、道德——人性的观照 要保持人性认知的完整就离不开对道德的关注。传统意义上的人性分析是从二元论开始的,东方文化背景下人性被分为善恶,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性被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分别将人性本质拉向两个极端。人非善即恶,非理性即感性,在这两种张力的作用下,人们的视野逐渐转向了人性中更高的层面,人们不禁会问:“什么是掌握人性善恶的无形之手?”“什么是激化理性与感性之间矛盾的罪魁祸首?”“难道我们只能将人性置于黑白、正负之间吗?”正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认识的升华。在不停地追问下,人们意识到人性与道德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意识的轮廓逐步清晰,在人性光环的照耀下,道德认知凸显其应有之

道德和人性的关系

道德和人性的关系 1.一个人的意念有多强,就决定了他的能动力有多强。当我决定今天要跑完十公里的时候,就决心无论内心和身体遭受了多大的痛苦和摧残,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那一刻,我为自己感动;那一刻,我拼了多有的力气;那一刻,即便生活对我有多残酷,我具有十足的抵抗的信心。因为,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没有你战胜不了的事情,只有不够努力的自己。而所有努力的动力,源自于你对完成这事情的意念不够强。 2.那些杀不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并不是每个人能把挫折当成养分,让自己成长。也许,只是工作中的一个矛盾,就会导致你情绪失控。也许,只是情感关系中的一个小误会,就会让你心力交瘁。如果这些都可以杀死你的信心和希望,你该如何去面对更加残酷的世界。 3.人的生态和动物的生态非常接近,如果你暂时还看不透人性,可以尝试着构建一个动物的生态,去洞察它们的生活,去理解它们的生态,你就会找到与人类共同的地方。这种不同的角度切换,就像你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在观察自

己。当你观察动物生态的时候,你将会找到你的行为的影子,并且你能够知道什么样的动物才能在每一次的争斗地盘和 抢食的过程中获胜。例如,同样在一个生态不好的环境里面,最先死亡的动物,一定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动物。动物如果无法适应环境,就会导致它免疫力下降,进而绝食而死。隐喻到人类当中,我们的职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所有的这些隐性的框架,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适应的重要性。但适应只不过是生存的前提,想要在这个生态链里面成为王者,还将面临很多的考验。这些你都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活,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为此,你将很彻底的看到自己在动物世界里面映射的位置,甚至于你未来的可能性和结局。而动物唯一的不幸就是它们的出生就决定了它们的命运,而人类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4.假设,我们人的性格、器官都可以拼凑的话,那么,所有人都将选择:乐观、勇敢、智慧,外表:俊美、挺拔。男女会根据性别的区分,选择大众上认为最好的性格安置在自己身上,包括外观也是一样。具备这些性格的人,一定是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所有人都将成为公司的领导、意见的领袖。但社会上百分之八分的基础工作要由谁来做?如果人人都具备这些优秀的特质,没有人充当底层的人物和基础的建设,经济就将无法运转。人与人之间看似在性格和外表上都接近平等,但所有人就像是一群批量生产的机器人,同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观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946889.html,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观教育 作者:陈尾香 来源:《文理导航》2020年第10期 【摘要】在初中阶段,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模糊,道德意识不清晰的阶段,其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所以,在初中阶段增加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教育;措施及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教育现状 首先,《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基本就是让学生背诵知识点、做练习题以应对考试,完全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视这一点,只关注中学生的考试成绩,那么这门课程的存在就丧失了一开始的教学目的。教师让学生背诵知识点应对考试,学生也会感觉得枯燥和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是价值观教育没有很好地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它的作用的原因之一。 再者,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即使凭借自身的不断学习和与其他教师交流的经验,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但还是存在没有利用好除课程以外资源的现象。对于教学上,教师自然是认真负责的,但对于课程以外的社会变化、时事热点、环境政策等没有合理的融合进课程当中,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也只局限于课内的知识,学生也就变成了一群“纸上谈兵”的人。想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适当给学生拓展一些课外内容,利用一切可以从日常融入生活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教育措施 (一)联系日常实际 想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进行。因此,教师要将日常生活的内容融合进课堂教育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所学的内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从生活中学,从生活中接受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青春期活泼好动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自然无法打起精神,更不用说

中国人的人性与道德

中国人的人性与道德 [摘要]黑格尔可能在给我们暗示:我们说人性善也好,说人性恶也好,我们说的都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种价值: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和信念能够给我们带来制度建设这方面的基础性的思考。 作为一位近年来公众知名度甚高的学者,鲍鹏山教授有着浓重的历史情怀,曾在多个场合感慨“治史不易”,因此,他的很多著作都带有深刻的历史思辨性,凝结其多年思考的本文亦不例外。作者认为,中国人的人性与道德,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前道德问题”,而“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温习历史,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我们对人类的一些文化成果的评价”。 一 人性问题,是一个非常哲学化的问题,或者说它是哲学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只有哲学家才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人性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面对的,甚至是随时随地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生活时时在挑战我们的人性,考验我们的人性,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和被动的拷问自己的人性。

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古往今来的很多思想家们对这个问题发表过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有人说人性恶,有人说人性善,有人说人性没有善恶,甚至有的说人性并不一致,有的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恶。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对人性问题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伦理学体系,在这个伦理学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一套人类的政治制度,所以,人性问题事实上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甚至还变成了一个制度问题。黑格尔曾经讲过一句很好的话,他说当人们说人性善的时候,人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是人们不要忘了,当人们说人性恶的时候,可能是说出了一种更加伟大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并没有说,说人性善和说人性恶是说出一种“事实”,而是说出了一种“思想”,黑格尔可能在给我们暗示:我们说人性善也好,说人性恶也好,我们说的都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种价值: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和信念能够给我们带来制度建设这方面的基础性的思考。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流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是善的,中国古代的一个启蒙读物《三字经》,开头的两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的这一种认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个民族的选择。这种观点来自于什么人?来自于孟子。 在孟子之前,孔子并没有对人性的善恶做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孔子对人性问题非常谨慎,基本上他是不跟别人谈这样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