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中国从西向东有三条江河北方的一条水是黄色的,炎黄二帝又出生在那里,人们就称它为黄河;南方的一条,水系很长很长,而且水流的很快,人们就叫它为长江;中间的一条按照方位人们叫它中河,由于这条河富饶秀美、气候宜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引得古人类纷纷来此集居;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开始觉得中河名只能反映它的位置,而不能反映它的自然形美,于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就依据古淮河比长江、黄河都短,而且淮水美如"鸟之短尾"的意境,用象形字"水"与"隹"(zhui,短尾鸟名)合并,创造了"淮"字,并将中河之名改为淮河。

淮河,是我国一条古老而又独具地域特色的河流,与我国长江、黄河、济水齐名于世,并称"四渎"。淮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闻名的战略要地之一,而且是苏、鲁、豫、皖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悲壮的历史沉积将我们带入了博大的淮河文化空间......

由于淮河是我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淮河流域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过渡地带。所以,淮河文化便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目前已经发现的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址,就达100多处。如:位于沂河上游的沂源1号遗址;位于淮河中游的盱眙县下草湾遗址;位于淮河下游的苏北连云港桃花涧遗址和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人类活动更为活跃,现已发现散落在淮河流域各地的仰韶、龙山、青莲岗、大汶口文化遗址100多处。其中1977、1978年在河南新郑县发掘的裴李岗遗址,从出土的文物证明,淮河流域在数千年以前已经有了农业和畜牧业。陶器的广泛使用和图形文字的出现,说明淮河流域的人类当时已经脱离了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古老淮河很早以前就已成为淮河流域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从漫长的文化史分析,淮河文化源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兴盛于淮河流域的宋、明文化,并与中原文化汇合,才使中国进入炎黄同尊、龙凤呈样的时代。我国的孔孟儒家学说,墨家学派,韩非、李斯的法家学派,都是在淮河流域创立的。

淮河流域人民为中国古代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早在4000多年前,夏王朝就在颍河上游的登封建都,这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开端。继夏而起的商朝,也首先在河南商丘一带艰苦创业。夏商王朝的兴起,创造出代表世界东方的灿烂文化,堪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古文明相媲美,被称为世界4大文明之源。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淮"字的记载,稍后2900多年前的西周钟鼎文中也有"淮"的字样。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有"鼓钟将将,淮水汤汤"的诗句。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禹贡》云:"导淮自桐柏,东会泗、沂,东入于海",并对淮河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

淮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自邗沟、鸿沟、汴渠和京杭运河的先后开凿,这里成为经济命脉地带。商周时期,位于淮河下游的淮夷方国成为商周统治者的劲敌,迫使他们屡次派兵征伐,招致商王朝的覆灭和周王朝的衰败。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又成为大国争霸和角逐的重要地区,出现了号称"天下之中"的商业都市陶(山东定陶),还有陈(河南淮阳)、寿春(安徽寿县)、睢阳(河南商丘)、彭城(江苏徐州)和鲁城(山东曲阜)等大都会。秦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襄助刘邦夺取天下的文臣武将也多出生于淮河流域。彭城(徐州)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统治中心,楚汉决战于垓下(安徽固镇),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安徽和县北)。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曹操就诞生在淮河支流涡河旁的

沛国谯(安徽亳州)。北宋王朝建都汴梁(开封),号称东京。到了南宋,宋金对峙便是以淮河为界。元末,一代帝王朱元璋出生盱眙,从戎于凤阳。

朱元璋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年年杀气未曾收,淮南淮北草木秋",这就足以想象出淮河流域频繁发生的战争及其给人民加重的负担。人祸加上天灾的袭击,导致著名的农民起义,秦末大泽乡起义,西汉赤眉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北宋梁山起义,元末红巾起义,清末捻军起义。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农民起义大多发起于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文化

淮河流域文化 专业学号姓名 什么是淮河文化?曹天生教授提出:“淮河流域文化是域内各种文化详态的总和,是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以水利为文化核心的,以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部流域历史演变的通史书出现。较有系统的研究主要在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农业发展与演变、淮河的治理及流域早期考古等方面。这些主要是构成历史基础的研究,与文化认识尚有隔层。研究者涉及较多的还有淮河流域产生的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经济、方言、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但基本上是个案研究,很少有人注意从淮河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有些学者如文学方面的研究者曾有人提出“淮河文学”的概念,但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整体上看,淮河流域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没有搞清楚,而淮河文化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即淮河文化的形成问题涉及的人很少,淮河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工作也开展得很不够。这些有关淮河文化概念与特点讨论的基本的或主要的问题未能很好地研究,文化特点本身自然无从诞生。 淮河流域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农区,较早地打上了农业文化的烙印。《亳州志》称其“地平壤厚,得中土之和气,百物以蕃,众庶以集”。《颍州志》称其“土壤沃饶,风雨和会”,“有鱼稻之饶”。所载“珍珠秫”,也就是玉米,是我国关于玉米种植的最早记录。据2001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发现,早在9000多年前,生活在淮河流域的贾湖人就已经创造出相当发达的稻作文化,由此推断淮河流域是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这里也是我国豆类种植较早的地区,《淮南子》记述了豆类的种植时间和生长规律。我国制造豆腐始于淮南王刘安,用淮河之畔八公山泉水制造的八公山豆腐,闻名遐迩,被称为中国一绝。明代有《咏豆腐》诗赞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时至今日,淮南八公山豆腐仍在全球享有盛誉。《晏子春秋》上说:“橘生淮南即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所以,我国历史上以淮河为界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粮食种植大格局,也因此形成了“南人吃米,北人吃面”的生活习俗,更进而留下“南人驾船,北人骑马”的说法。还在小时候,我就耳闻过“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传唱,听到过“收了淮河湾,富甲半边天”的歌谣。 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不像黄河、长江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山高面积大,有大量的积雪和充足的水源。但是,淮河流域的西面是伏牛山系,南面有大别山系,而我国的地貌特征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伏牛山的降水和积水顺势东流,黄河以南的降水和河流积水譬如洪河、汝河、颍河等也顺流汇入淮河,同时,淮河以南由于有大别山的截挡,相当区域的水流不可能顺势汇入长江,只能折回淮河。这样,淮河流域就基本上覆盖了黄河中下游以南,大别山以北,伏牛山以东的区域。 淮河流域以平原为主,间或山地并存。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是大片的平原,即黄淮平原,淮河的主要支流大多在这里交织。黄淮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泛滥冲刷淤积和淮河干支流洗濯滋养而形成,地形地貌比较一致。这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交通便利,适宜种植稻黍及其他各类植物,且利于从事各种生产和经营。淮河上游和以南区域是桐柏山和大别山,特别是大别山区蜿蜒于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依偎于淮河的上中游,构成了淮河以南的主要地貌。山脉峰岭和沟壑又隔离出多种小型的地理地貌,譬如山坳、堰塘、微型盆地等等,这就形成与黄淮平原有明显区别的山区特征。山区地理特点适合种植水稻以及养殖各种水产品,

夏商周与淮河流域

夏 商 周 与 淮 河 流 域 3 陈朝云 周军玲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3本课题的研究得到郑州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考古学与古代文明研究”的资助。 历史推演到夏,中国古代社会进入王朝礼制文明时期。随着阶级社会的来临,各种政治势力经常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淮河流域作为沟通黄河、长江两大文明中心的重要通道,必然受到强大的文化冲击。历史文献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王朝对淮河流域程度不同的统御状况,考古发现也揭示了中原王朝文化对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的强烈影响和辐射。 夏朝的统治区域是相当广阔的。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淮河流域大面积属夏王朝的统治区域。该流域的岳石文化已进入夏纪年,文化分布区向西达到豫东地区,所以豫西的夏与淮河下游的夷人一定存在着密切关系。夏代的东夷曾拥有强劲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夏王朝在建国初的一段时间里,国力甚弱,政权不稳,甚而出现了“太康失国”、有穷氏后羿和寒浞篡位代夏的事件。据古书载,有穷氏的地望在山东德州地区,寒氏的地望在潍坊地区,可见从德州到潍坊的大片地区,夏时均属于有穷与寒的势力范围。与“后羿代夏”事件相关的还有斟寻、斟灌、有鬲氏、有仍氏等,其活动范围都在淮河下游和黄淮之间。文献所载一方面证明夏王朝的统治势力已拓展到淮河流域,夏与淮河流域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证明对诸夷的统治的确是夏代的大事,夏文化应对淮河流域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广泛分布于山东和安徽西北、苏北地区的岳石文化遗存,目前发现已达二三百处,其分布区域与古书记载和历史传说中夏代东夷诸部的活动地域密切相关。再者,在这一文化分布范围内,至今还没有发现其他的考古学文化,因而可以肯定岳石文化是夏代至早商时期生活在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夷人创造的文化。各岳石文化遗址的文化内涵虽有其自身的地方特色,但也互有共性。总体上说,在最能反映文化性质的陶器遗物中,鸡冠耳盆、觚形杯、舌状足三足罐等具有明显的中原二里头文化特征的器物广泛存在于岳石文化中,应该是受二里头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器型。这种考古学现象,反映了夏王朝对淮河下游长期和直接的政治统治和文化影响。 海岱和徐海地区由于距中原近且交通便利,所以岳石文化因素的同一性及直接受中原二里头文化影响的因素表现得十分明显,相同的文化因素较多。以淮河下游为根据地,中原夏文化还波及到了淮河以南和长江流域,苏北周邺墩岳石文化遗存和宁镇地区的点将台文化、安徽寿县斗鸡台文化即是证明,它们都以当地文化因素为主,吸收了二里头文化和 岳石文化的某些文化因素。由此可知,中原夏王朝对淮河流域山东和徐海地区存在着直接的强烈的文化影响,又间接地影响到了长江下游地区。夏文化的影响促进并带动着淮河流域土著居民的文明化进程。 降之商,淮河流域在商王朝的政治文化舞台上仍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里不仅有较之中原商王朝毫不逊色的区域文化,并且与商王朝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商王朝的崛起与对东土的经略,首先对海岱地区东夷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成汤灭夏,强盛的商王朝建立以后,拉开了对东方地区大规模军事侵略的序幕。这与文献记载的“殷汤革命,伐而定之,至于仲丁,蓝夷作寇”、“仲丁即位,征于蓝夷”的史实大体相符。在商文化的扩张和压迫下,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逐渐向东部地区退缩。为了政治的稳定和资源的攫取,商王朝以强劲的势头向东南方扩张殖民,王朝政治、文化随之步步深入,在淮河地区形成了商夷交错、交恶和交融的复杂局面。商代末期,夷商矛盾激化,至第二十七王“武乙衰蔽,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东夷已构成商王朝的肘腋之患,征伐东夷便成了商王朝的头等大事。商王朝对东土的征伐是其开疆拓土、武装殖民、聚敛财富、巩固统治的重要的手段。商王朝对东土征伐的逐步胜利,彻底改变了东夷文明的历史命运。 正如高广仁先生所言,在商代前期和后期出现了两次商文化东进的浪潮,从而使淮河下游地区的政治地理逐步改观。根据一系列典型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商文化首次侵入时间发生在郑州二里岗上层初期前后,并很快将泰沂山脉以西的岳石文化分布区纳入了中原商文化系统。目前,在此地区发现了一些属于二里岗上层的遗存。这类遗存中的日用陶器如鬲、尊、豆等,在类别、形制上虽表现了一些地方特征,但与郑州二里岗上层遗存基本相同。济南及其以东,也有含二里岗上层或稍后的商文化因素的遗址。至于青铜礼器,特别是在滕州市的吕楼、前掌大、大康留、轩辕庄等地所发现的青铜礼器,则具有二里岗上层期或稍晚的典型商文化特征。这说明此时商王朝向海岱区的扩张并不限于一般的殖民,而是在这片新拓展的土地上推行王朝礼制文化并迫使土著接受,并建立起新的统治网络,使之成了商王朝在政治上可以直接控制的“东土”。 商文化第二次东进浪潮是在考古学上的殷墟文 ? 51?

论淮河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

论淮河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邵小妹 淮河地域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人们把淮河流域的地域文化纳入了“吴楚文化”的范畴而未加关注。淮河地域文化虽源于“吴楚文化”,但又别于“吴楚文化”,在自然变更和后期的人为动荡之后,经过长期的融汇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其自身的鲜明特征。 一、淮河地域文化的形成 淮河地区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地理条件,同时还具备了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三个方面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王宁:《中国文化概论》) 淮河地域是中原地区的南部咽喉,古颖州(今阜阳)又是极重要的粮食集散地,而淮河又为运粮、运兵提供了运输大通道,淮河流域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以来淮河上游地区属“西楚”,而下游地区则属“东楚”。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诸侯政治、军事长期争战,更是“诸侯文化的异彩纷呈”时期。楚国灭亡前,曾迁都寿州,而蔡国后期亦迁都州来,称“下蔡”。楚文化在和其它诸侯文化的竞争中,以其独特的道家思想为依据,创造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楚辞文学”,充满了浪漫和乡土意识。汉淮南王刘安率八公编撰的《淮南子》更是道家学说的重要总结。淮河地域出土的文物中也大都保留了鲜明的楚文化特征,特别是寿州出土的连版“楚爱”金币更证明了这一地区不仅是商贸流通的重要地区,而且应该是楚货币的铸造地区之一。上窑“古寿州窑”的发现,更证明这一地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而手工业的发展正是文化发达的象征。由此可见,楚文化在此地区的繁荣程度,所以我们说淮河地域文化的底蕴应该是以楚文化为基础的。 由于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黄河的二次夺淮入海,加之淮河流域乃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不断,如“淝水之战”、“南圹之战”等,造成了大量的灾民和难民南下。这些灾民和难民的南下,不仅使各民族得到了空前的大融合,而且把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淮河地域文化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淮河地域文化特征。 以花鼓灯为例,男性舞蹈(鼓架子)就极具中原文化粗犷、奔放的鲜明特征,而女性舞蹈(兰花)则明显保留了楚文化细腻、含蓄和曲折美。 淮河下游连接苏杭大运河,江浙一带的商贾则通过大运河云集与此,“江淮草市,尽近水防”,正是这一现象的写照。这些吴地商人经运河入洪泽湖而后沿淮溯流而上,不仅给沿淮地区带来了商业繁荣,更是将江浙一带吴文化的影响带进了沿淮,使淮河地域文化和吴文化又进行了地域文化的大融合,形成了淮河地域文化的另一特征。著名的凤阳花鼓依然能够看到吴文化的幽雅和含蓄,特别是凤阳花鼓歌仍明显看到了吴文化的音乐元素的影子。 金元时期,元宋经过“符离大战”后,北方部落由于内部的权势之争,暂时停止了南进,而苟且偷安的南宋又中止了北上收复失地的战争,这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符离和合肥之间形成了中间地带。这给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淮河地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便利。如淮南安城镇的花鼓灯舞蹈《摔跤》和北方民族的《摔跤》如出一辙,这正是游牧民族文化和淮河地域汉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必然结果。 二、淮河地域文化的特征 淮河地域文化是以“吴楚文化”为基础,在和中原文化、游牧文化大融合之后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极具兼容性和多样性两个特征。 兼容性。淮河地域文化并不像黄河文化那样单一,并不拒绝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影响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从而形成自身新的特点。比如凤台推剧,她是从花鼓灯后场小戏中派生发展出来的地方戏曲。在她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就不断吸收和借鉴吕剧、晋剧、梆子、黄梅戏的特点,不断丰富自己,形成了自身新的唱腔板式和唱腔特点,留下了许多经典唱段。 蚌埠至宿县一带的泗州戏,则和山东鲁西南地区的柳琴戏又极为相似,这不仅是两地相邻,淮河地域文化吸收了鲁文化的影响,更是淮河地域文化兼容性的重要表现。 多样性。这是和兼容性相关联的问题。淮河地域文化不仅式样各异而且品种繁多,从神话故事《女蜗补天》、《禹王治水》到集政治、军事、哲学、科技为一炉的长篇巨著《淮南子》;从花鼓灯歌舞、风阳花鼓到各地方戏剧;从各种曲艺说唱、大鼓、琴书到摩崖石刻和文房四宝之一的紫金砚,无一不是多样化的体现。 多样化还体现在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特点上。 花鼓灯舞蹈虽流传于淮河上、中游区域,但(下转17页)

江苏省淮河流域水系

二、淮河水系 淮河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古淮河“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黄河夺淮以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被黄河侵占,一度黄淮合流,于云梯关入海。由于河身淤高,加之人工“蓄清刷黄”,沂沭泗诸河逐渐与淮河分离,淮河在淮阴以西壅塞潴积成洪泽湖。黄淮交相侵犯,洪泽湖大堤不断溃决,洪水又泛滥于里下河地区入海,并逐步南移泄入长江。清咸丰元年(1851年),淮水冲决洪泽湖大堤礼坝,经三河穿高宝湖、邵伯湖南下入江,逐步形成淮河入江水道。咸丰五年黄河北徙,黄淮分离,留下一条废黄河,成为淮河水系与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 淮河从源头经洪泽湖入江或入海,全长都在1000余公里,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江苏淮河水系的范围,为北界废黄河,南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面积 3.79万平方公里。洪泽湖承接淮河干支流来水,洪泽湖以下称为淮河下游。经过建国后的治理,淮河下游有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简称“灌溉总渠”或“总渠”)、淮沭新河(淮沭河段)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入海。里运河以东的里下河腹部及滨海垦区各河,直接排水入海。 江苏淮河水系分为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洪泽湖下游水系、里下河腹部水系、滨海垦区水系和废黄河水系等5个水系。 (一)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拦洪蓄水库。淮河干流过浮山后,经泊岗引河南下,在盱眙老子山入湖;南岸有池河、北岸有漴潼河(现怀洪新河)、新汴河、新老濉河、徐洪河等支流直接入湖;周边沿湖地区还有10多条引排河道直接入湖。 洪泽湖是在黄河夺淮期间,黄淮水不断壅积,由破釜、白水、万家、泥墩、富陵等湖逐渐串连扩大,至明万历七年(1579年)基本形成。洪泽湖大堤经历代修筑,成为淮河下游防洪屏障。大堤南自盱眙县张大庄,经洪泽县蒋坝、高良涧,至淮阴县码头镇老坝头,长67.25公里,控制淮河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0~11米。在湖水位13米时平蓄不破圩,水面积为2152平方公里(1957年资料);最高水位17米时沿湖破圩后最大水面积为4222平方公里。死水位为11.0米,库容 6.4亿立方米。80年代后期,死水位调整为11.3米,死库容10.45亿立方米。在湖水位13米时,库容41.92亿立方米。最高洪水位17米时,库容176亿立方米。 淮河干流从淮源到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为上段,长364公里,流域面积 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到洪泽湖三河闸为中段,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2.74万平方公里。三河闸至入江口三江营为下段,长158公里,流域面积 3.2万平方公里。汇入淮河的支流,集水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1000~2000平方公里的有21条。淮河干流过蚌埠、临淮关、五河,东流至浮山入江苏境,后又转向东北经峰山、双沟又折向南,沿苏皖

汉魏时期淮河流域作家群的分布及其文化阐释李艳洁

第9卷第3期 2012年3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Mar.2012Vol.9No.3 一、文学的地域性及作家群的地域分布问题 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总绪论”在谈到“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时,提到了“地域的不平衡”这一现象。该书指出:“所谓地域的不平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至少在形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如此。”[1] “地理是历史的舞台,历史即地理之骨相。读历史如忽略地理,便失去其中许多精彩的真实的意义。”[2]由此,文学研究既要注重其时间关系,又要注重其空间关系,地域环境是文学家产生及开展文学活动的舞台,深入了解文学家产生的地域环境,有助于理解文学家的思想性格及其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我国文学史上一些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3] 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淮河流域地理范围的界定为:淮河流域位于北纬31°-36°,东经112°-121°之间,西界嵩山、伏牛山和桐柏山,东临黄海,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沂蒙山脉与黄河流域接壤,南以大别山及其向东延伸的皖山余脉与长江流域分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包括今河南省的中部和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北部及山东省的南部。淮河流域的西部、南部和东北部为山丘环绕,中部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辽阔的黄淮大平原。 二、汉魏时期淮河流域作家群的分布 淮河在宋代以前是独流入海的。汉魏时期,淮河流域辖今河南省的南部、安徽省北部、山东省的中部和南部以及江苏省的北部地区,地域广大。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淮河流域为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据学者曾大兴根据谭正璧先生所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统计结果来看[4],在上起春秋、下到近代的6千多名文学家中,汉魏时期在文学家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见下列表1、表2所示: 表1: 汉魏时期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 表2: 汉魏时期文学家地域分布数量统计 由以上两表可知,汉魏时期淮河流经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个地域作家人数众多,已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重要集聚地,具体作家群分布如下: (一)两汉时期淮河流域作家群 两汉时期,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才辈出,文化发达。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从文化来分析,淮河流域在全国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该流域人才辈出。 1.西汉时期围绕政权中心的政治与文学团体 西汉时期,淮河流域仍然保持着战国以来的优良传承,不仅皇帝刘邦起于淮北的丰、沛,而且名士辈出,诸如:生长或主要生活于淮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张耳、陈余(大梁人)、栾布(梁———商丘南部人)、灌婴(睢阳———商丘南部人)、郦食其(陈留高阳———杞县人)、申屠嘉(梁———商丘南部人)等;生长或主要生活于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即今苏皖北部一带的刘邦(沛县人)、项伯(下相———今宿迁人)、萧何(沛县人)、韩信(淮阴人)、曹参(沛县人)、审食基(沛县人)、英布(六安人)、卢绾(丰县人)、樊哙(沛县人)、周勃(沛县人)、王陵(沛县人)、彭越(昌邑———金乡西北人)、叔孙通(薛———滕县人)、夏侯婴(沛县人)、周昌(沛县人)、刘安(寿春)、韦孟(彭城)、朱浮(沛国———今安徽萧县)人、枚乘(淮阴)等。这些名士围绕着中央政权和诸侯国地方政权在历史的舞台上活跃,形成了诸多以政治为重心、文学相辅的集团。其中淮南王宾客学术与辞赋群体在文学方面最为显著。淮南王刘安集宾客千人,大力倡导黄老道家学术,编修集大成著作《淮南子》。其罗致的人才中不乏优秀的辞赋家,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个高产赋家,淮南王作赋 82篇,淮南王君臣赋44篇。 2.东汉名士与学者群体 东汉初的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中,位于淮河流域的颍川一郡之人便占四分之一。龙亢(今怀远)桓氏以经学起家,自桓荣以下,五世先后为6位皇帝或太子的老师,代代为高官,门生故吏广为分布。汝颍一带名士特别众多,例如汝南的 汉魏时期淮河流域作家群的分布及其文化阐释 李艳洁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安徽蚌埠233030) 摘 要:文章以淮河流域为地理中心,对汉魏时期该流域作家群的分布进行研究,梳理汉魏时期淮河流域作家 群分布的轨迹,并结合淮河流域地域背景,分析作家群分布与地域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汉代文学家;地理分布;淮河流域;重要意义;地域背景 121··

徽州文化全面解读

徽州文化 一、徽州概述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称为安徽省。 1、年表 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1955年与1981年在绩溪县发现的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即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州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 2、古代教育 徽州历史厚重、文风昌盛,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当时的教育办学。宋元以来,徽州共建有书院260多所。书院绝大多数都是宗族主办或宗族子弟创办,同时,也有少数官办。据廖腾煃《海阳纪略·瞻云书院序》记载,"郡邑之有书院,自南唐始也"。宋元以来,徽州的书院出现非常发达的局面,成为全国书院最多的一个地区。 二、徽州文化概述 (一)徽文化(即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

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程大位珠算法、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等。 2008年文化部批准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它是我国第一个开展跨省文化生态保护的保护区。保护范围为:安徽省黄山市的全境,安徽省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三大文化圈,三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二)徽州与徽州文化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早在400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诗人汤显祖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表现了诗人对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的向往。徽州不仅以其云山雾海、怪石嶙峋、清秀明丽的黄山、齐云山、新安江、太平湖等吸引着每年数百万海内外游客,更以其美丽迷人、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倾倒了无数旅游者,使其流连忘返。那造型别致的徽派古民居、鳞次栉比的古牌坊群和阴森威严的古祠堂,无声地诉说着古老徽州文化辉煌的昨天。1990年,黄山荣列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2000年,西递、宏村加盟世界文化遗产行列;还有潜口民宅、许国石坊、罗东舒祠、渔梁古坝等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等,它们的殊荣显示出徽州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徽州文化也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引起海内外更多学者的强烈关注,为众多旅游者趋之若鹜。 (三)地理概况 1.自然

淮河流域文化策划

淮河流域文化策划 ----息县旅游策划 一、背景分析 1、概况: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县境内,干流全长1000km,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北方分界线、0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等,意义重大。 2、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 淮河:支流众多,含沙量大,河流平缓;南北两岸地形差异大,北岸为平原,南岸过渡为丘陵,甚是奇特;秀丽的濮公山伫立在淮河岸边。 淮河港口/水库:淮滨港、五一水库。 特产:息县香稻丸又称珍珠玉,形状呈椭圆形,色泽洁白,如珍珠闪闪发光,味道鲜美异常,曾为“贡米”。据民间传说,清朝慈禧太后非常喜食用这种香稻丸熬的粥,称之为“珍珠汤”。宫廷里采用香稻丸酿造的酒,名曰:“珍珠玉液酒”。现在息县还有以此酿造的“香米贡”。另外还有息生猪在港、澳市场也很畅销。息半夏是国家重点出口中药之一 (2)人文资源 息国故里、息夫人像、古谯楼、息国故城遗址、秦楼遗址、赖国故城遗址等。 (3)红色旅游 革命烈士于文彬(1916年10月----1938年2月)又名余士珍,化名余振芳、于启明,河南省息县临河店人。 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从息县渡过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战略大反攻。 “五七干校”旧址 (4)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舞蹈“板凳龙”、“龙灯”耍狮和“嗨子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息州古谯楼传说等。 息县方言融合南北方言特色,深受楚方言影响,独树一帜。 (5)寻根游:赖姓的起源地 二、区域优势/劣势 1、优势: (1)息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106国道、宁西铁路和建设中的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目前息县火车站正在发展壮大。 (3)淮河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强劲。 (4)淮河地理位置突出,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 (5)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国家将“红色旅游”提上日程,可以使淮河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劣势: (1)息县整体形象缺乏明确定位,对外宣传不够。 (2)政府对旅游业不够重视,未采取足够的开发措施。 (3)淮河的旅游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开发不足。 三、策划目的 1、市场分析:作为南北方分界线,伴随着一代代学生传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对淮河的认识多了一份郑重和尊敬。因此,“淮河”的目标消费者群非常庞大。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淮河”的目标消费者。港澳台喜欢文化交流的年轻人以及老一辈革命老人,亚洲甚至全世界热爱中国文化,喜欢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都有可能成为目标消费者。 2、最终目的:提高淮河的知名度,使淮河带着息县的旅游业走出河南省,。 四、策划原则 1、目的性原则: (1)把淮河打造成国内著名的休闲旅游景点。 (2)将息县“红色旅游”资源和其它民俗旅游资源整合为经典“淮河--楚文化文

近十年来淮河流域历史研究述评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东部,横跨豫、皖、苏、鲁四省,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多重过渡性特征,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在现代中国,淮河流域是一欠发达而又人口密集的相对落后地带,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被喻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谷地”,其“三农”问题严重。随着历史学界对区域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视,特别是以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逐渐兴起,学者们从不同的视野对淮河流域历史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别于1498年与蚌埠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与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5年与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联合举办了三届全国性淮河文化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界对淮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研究。现择其要者述评如下: 一、经济开发 学者们对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甚为关注,有关成果相对较多。邹逸麟在《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从植被、土壤、人口、灾害、水系、湖泊、农业开发和城市等方面探讨了黄淮海平原的历史变迁。淮河水利委员会编撰的《淮河志·淮河综述志》(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分自然地理、淮河水系、社会经济、自然灾害四部分,较为详尽地综述了淮河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历史状况。王鑫义主编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淮河流域自上古到鸦片战争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细致探讨了影响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臧世骅编纂的《中国淮河流域民间工匠习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全书共10卷188个条目,作者利用多年“田野作业”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民俗学角度介绍和研究淮河流域匠行、匠人习俗等方面问题。宋豫秦等著的《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总结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等的发展现状与演变过程,剖析了当前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所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对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进行了客观的评估,论证了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对策。吴海涛在《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中从水利事业兴废、自然灾害多发、战乱和人口迁徙等方面探讨了历史上淮北地区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韩茂莉、吴宏岐、王社教和马雪芹等从农业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论及淮河流域个别时段的农业开发情况。 周崇云在《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中认为,史前时期淮河流域原始农业发展相当成熟,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渔猎、采集经济和家畜饲养业作为一种补充的经济形式依然存在。李修松对先秦至秦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有诸多研究:他与王华娣在《三代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中,描述了夏、商、周三代淮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考察了当时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以及淮夷与中原的关系问题;他与张宪平在《商代淮河流域经济述论》(《学术界》1997年第5期)一文中从方国、部族方面着手,探讨了淮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他的《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具体情况,认为楚文化的东进及与当地文化和吴越文化融合,是春秋战国时期流域经济开发加速的重要因素;他的《先秦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地位》(《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一文,分析了淮河流域在我国原始社会、夏商周及秦汉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他与张宪平在《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安徽史学》1998

试论安徽文化特色

试论安徽文化特色 安徽文化有一大特点,就是三条水系孕育了三种文化。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恰巧从地理上把安徽三等分,分为皖南、江淮之间、淮北。淮河孕育了淮河文化,有老子、庄子、建安文学等;江淮之间就是皖江文化,桐城派是典型的代表。再有皖南山区的新安江水系,孕育出新安文化,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徽文化。 一·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流光溢彩,至少包括实用文化、艺术文化、思想文化三个维度,涉及宗教、文学、戏曲、书画、政治、经济、科技、旅游、生态、民俗等众多领域。 (一)文学方面。桐城派的兴起是皖江地区文学乃至清代文学的最大成就。桐城派秉承程朱道统,宗崇秦汉及八大家散文,别立门户,自成一派。它以方苞倡导古文“义法”为标志,始于康熙年间,中经刘大櫆的拓展,到乾隆年间姚鼐时逐步兴盛。桐城派“清澄无滓”、“元气顺畅”的风格和形成与其深受禅宗的影响分不开。桐城派创始人方苞的民本思想,对中后期作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桐城派历百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姚鼐在文学理论上集大成的贡献,认为他合“义理”、“考据”、“文章”为一的文学主张不但是对桐城文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 (二)戏剧方面。皖江人在戏剧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戏剧表演,它开创和丰富了几个有影响的剧种,如傩戏、青阳腔、徽剧、京剧、黄梅戏等。贵池山民跳傩的文化心态,体现了山民崇拜自然、乞求福祉、崇佛崇道崇巫的迷信心态,但也契合了山民疗治心灵痛楚的心理需要,折射出山民追求幸福的人生观。黄梅戏的艺术特色,暗含深刻的中国戏曲韵味,唱腔清秀、细腻、深情、优美,音调特色浓郁,旋法丰富考究,结构陈述严谨有序,唱腔独特。徽班进京历时百年而最终奉为国粹,是因为“京剧之父” 程长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鲜明的时代感、博采众长、革新超越的艺术追求。 (三)佛教方面。皖江地区最有影响的宗教是佛教,皖江地区也是佛教禅宗传承的重要地区。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有其不同于原始佛教的文化,而是吸纳儒家、道家、海外和世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儒、释两家共同创立、发展九华山佛教文化,僧侣、乡民、香客共同推进九华山佛教文化兴盛。牛头禅所创立的“天柱境”、“天柱家风”在上承达摩、下通慧能所起的重要作用。唐代池州南泉院普愿的禅学特色及在禅宗史上的重大影响。 二·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以流域地区界定。分水岭内,东至黄海;北至沂蒙山和黄河南堤;西至伏牛山、桐柏山,南至大别山和皖山余脉,河两岸和凡是流进淮河的支流地域生存的文化,均可称之为“淮河文化”。由于淮河流域面积广袤,有着华夏“天中”的优越地位,域内与各方接壤的地区出现文化交融。其东北连齐鲁、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荆楚、东南通吴越,因而融合了这些地区的文化精华,形成了古文化多元性、丰富的一大特色。淮河文化包括了商周时代的东夷(包括淮夷)文化、涡淮两岸产生的老庄文化、先秦时期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以及两汉和北宋之后南移的中原文化、明清之际兴起的淮扬文化。因此,淮河文化的定义应是以流域内自然地理环境为生存条件,在淮河主干流地区,以楚、明文化的底蕴,兼容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区域文化。 南北交融的民俗文化,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 (1)地方戏曲种类丰富。淮源山区流行着行走便捷的皮影戏;而广阔的淮北大地,水陆交通两便,

淮河文化概论

淮河文化概论 胡四红 10市场营销(2)班 摘要:淮河,古称淮水,是中国古四渎之一,是一条文化味道很浓很浓的河。 与许多地域文化相比,淮河文化更令人难以捉摸不易把握,这是由多种文化决定的。淮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闻名的战略要地之一,而且是苏、鲁、豫、皖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悲壮的历史沉积将我们带入了博大的淮河文化空间。由于淮河是我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淮河流域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过渡地带。所以,淮河文化便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习俗民间艺术 人的诗淮河流域有“七十二河归正阳,三十六湖在颍上”之说。正阳关是淮河第二名关,此处淮河岸边有座迎水寺,寺里有幅楹联曰:“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我们从寺的名称和楹联的含意,可以看出淮水之美、淮河之幽。“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缘,春潮夜夜深。”王昌龄这首《送郭司仓》,试图用门前碧绿的淮水来留客,也是希望羁旅在外的游子不要辜负了这一河好水。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淮,水。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从水,佳声。”佳是美好之意,佳水自然是美水、好水。从甲骨文“淮”字的构造来看,是形声加会意,由一只水鸟和一条河流构成。古淮河流域河道众多,沼泽密布,四季分明,气候适宜。所以,“淮河”是水鸟的天然乐园。“淮”则表示众多水鸟在水面上欢叫飞翔。 如此佳水曾给淮河两岸人民带来无限的福祉,“江淮熟,天下足”正是淮河流 域丰收、富足和兴旺的写照。这里地处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雨量适中,光照 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农区。《《》称其“地平壤厚, 得中土之和气,百物以蕃,众庶以集”。《颍州志》称其“土壤沃饶,风雨和会”, “有鱼稻之饶”。所载“珍珠秫”,也就是玉米,是我国关于玉米种植的最早记 录。据2001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发现,早在9000多年前,生活在淮河流域 的贾湖人就已经创造出相当发达的稻作文化,由此推断淮河流域是我国稻作农业 的起源地。这里也是我国豆类种植较早的地区,《淮南子》记述了豆类的种植时 间和生长规律。我国制造豆腐始于淮南王刘安,用淮河之畔八公山泉水制造的八

淮河文化——安徽花鼓灯艺术

淮河文化——安徽花鼓灯艺术 淮河文化是安徽的三大文化圈之一。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 安徽花鼓灯艺术是安徽淮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参与活动的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最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是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 一、安徽花鼓灯艺术的起源 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在蚌埠怀远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祝愿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了一块巨石,后人称为“望夫石”、“启母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赶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就有了花鼓灯。至宋朝花鼓灯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举行的艺术灯会,花鼓灯都是做为压轴戏,因此被称为“缀大灯”而闻名于世。清朝初期,统治者对文化相对重视,花鼓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繁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观看花鼓灯表演后,写下《舞者词》一阙:“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描绘了花鼓灯优美的舞姿和精妙轻捷的技巧。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社会风雨交加、动荡不定,花鼓灯艺术受到影响。 二、安徽花鼓灯艺术风格 楚舞吴风遗韵——花鼓灯的风格韵味是在安徽特有的条件下形成的,源于河南桐柏山区的淮河横贯安徽北部。盛行花鼓灯的凤台,是春秋时代的楚地州来邑,都与楚国有关。花鼓灯亦得以兼融南北文化之优长,具有吴歌楚舞的风韵。楚人有尚武、知音、细腰等习俗,花鼓灯中诸多来自武术、武功的技艺,即尚武精深的体现。优美动听的花鼓歌,富有表现力的锣鼓伴奏,是知音的民风,而“兰花”“三道弯”“S”型的动态形象,则是细腰的延伸。既有北方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的灵巧秀丽。 粗犷的农村青年形象——花鼓灯表演中所塑的人物形象,基本上是农村男女青年粗犷而秀丽的形象。粗,说它的表演手法是粗线条的大笔勾勒,而不是工笔的细致描绘。犷,是说它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毫无竭绊约束,任真情自然流露出来,而达到朴实无华的艺术效果。花鼓灯的表演是以男女双人的对歌、对舞为主,内容主要是表现农村青年的爱情生活,因而充满了青春活力。然而既是爱情生活,会带有委婉柔媚的色彩。所以在粗犷的表演中又有温情细致的处理,从中看到秀丽和含蓄。 武术、戏曲的影响——花鼓灯中的舞蹈动作,大多是从劳动生活中提炼的,而且又从武术、戏曲中吸取营养,在锣鼓打击乐的配合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表演规律。如“挂垫子”,演员挂上“垫子”表演时,必须踮起脚用脚掌踩着木跷走路,小腿的部分较吃力,膝部比较

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作业1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6、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兼容性、多样性、不平衡性、开拓创新性的基本特点。 7、道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春秋末年的老子初步创立了道家思想体系,战国中期的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者。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具体内容则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道德经》:《道德经》亦称《老子》。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其基本范畴是“道”与“德”,相比较起来,“道”最为基本。 新安理学:朱熹作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子学”。朱熹门生弟子众多,遍及

淮河文化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中国从西向东有三条江河北方的一条水是黄色的,炎黄二帝又出生在那里,人们就称它为黄河;南方的一条,水系很长很长,而且水流的很快,人们就叫它为长江;中间的一条按照方位人们叫它中河,由于这条河富饶秀美、气候宜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引得古人类纷纷来此集居;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开始觉得中河名只能反映它的位置,而不能反映它的自然形美,于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就依据古淮河比长江、黄河都短,而且淮水美如"鸟之短尾"的意境,用象形字"水"与"隹"(zhui,短尾鸟名)合并,创造了"淮"字,并将中河之名改为淮河。 淮河,是我国一条古老而又独具地域特色的河流,与我国长江、黄河、济水齐名于世,并称"四渎"。淮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闻名的战略要地之一,而且是苏、鲁、豫、皖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悲壮的历史沉积将我们带入了博大的淮河文化空间...... 由于淮河是我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淮河流域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过渡地带。所以,淮河文化便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目前已经发现的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址,就达100多处。如:位于沂河上游的沂源1号遗址;位于淮河中游的盱眙县下草湾遗址;位于淮河下游的苏北连云港桃花涧遗址和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人类活动更为活跃,现已发现散落在淮河流域各地的仰韶、龙山、青莲岗、大汶口文化遗址100多处。其中1977、1978年在河南新郑县发掘的裴李岗遗址,从出土的文物证明,淮河流域在数千年以前已经有了农业和畜牧业。陶器的广泛使用和图形文字的出现,说明淮河流域的人类当时已经脱离了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古老淮河很早以前就已成为淮河流域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从漫长的文化史分析,淮河文化源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兴盛于淮河流域的宋、明文化,并与中原文化汇合,才使中国进入炎黄同尊、龙凤呈样的时代。我国的孔孟儒家学说,墨家学派,韩非、李斯的法家学派,都是在淮河流域创立的。 淮河流域人民为中国古代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早在4000多年前,夏王朝就在颍河上游的登封建都,这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开端。继夏而起的商朝,也首先在河南商丘一带艰苦创业。夏商王朝的兴起,创造出代表世界东方的灿烂文化,堪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古文明相媲美,被称为世界4大文明之源。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淮"字的记载,稍后2900多年前的西周钟鼎文中也有"淮"的字样。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有"鼓钟将将,淮水汤汤"的诗句。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禹贡》云:"导淮自桐柏,东会泗、沂,东入于海",并对淮河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 淮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自邗沟、鸿沟、汴渠和京杭运河的先后开凿,这里成为经济命脉地带。商周时期,位于淮河下游的淮夷方国成为商周统治者的劲敌,迫使他们屡次派兵征伐,招致商王朝的覆灭和周王朝的衰败。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又成为大国争霸和角逐的重要地区,出现了号称"天下之中"的商业都市陶(山东定陶),还有陈(河南淮阳)、寿春(安徽寿县)、睢阳(河南商丘)、彭城(江苏徐州)和鲁城(山东曲阜)等大都会。秦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襄助刘邦夺取天下的文臣武将也多出生于淮河流域。彭城(徐州)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统治中心,楚汉决战于垓下(安徽固镇),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安徽和县北)。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曹操就诞生在淮河支流涡河旁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