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蒙古族音乐文化鉴赏

8蒙古族音乐文化鉴赏

8蒙古族音乐文化鉴赏
8蒙古族音乐文化鉴赏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鉴赏

看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人对那首有着草原风情的《赞歌》都不会太陌生。20世纪60年代《赞歌》曾传唱一时,风靡大江南北。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首旋律优美的《赞歌》是由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长调歌曲改编而来。

2005年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

准列入联合国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人类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2001年的昆曲和2003年的古琴音乐艺术之后中国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这也就反应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蒙古族文化甚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闭上眼睛,一阵略带苍凉的声音传入,带着一份从容,透着一份自信,放荡得回响在无穷的草原之上。这是心与心的倾诉,是离自然最近的声音,飘向草原与蓝天相接的远方。这就是蒙古族长调带来的宁静,这就是蒙古族长调的魅力。

长调民歌,蒙语称为“乌日汀?道”,是蒙古族在草原生活和放牧劳动中所创造的民歌体裁。传统长调民歌包括许多歌种,诸如牧歌、情歌、赞歌、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等,形成了完整系列。它不仅有较长大的篇幅,而且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内在的抒情性与外在的描绘性相结合;深刻的哲理性与日常

平凡的自娱性、实用性相结合;陈述性的语言节奏,抒情的悠长节奏,持续音上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的装饰,展现出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生机盎然的

美好景象。长调民歌流行很广,以呼伦贝尔盟和锡林格勒盟最为丰富,典型的曲例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调特点

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舒缓、节奏漫长、节拍自由、大多为散板。在使用散板的音乐作品中强调前短后长的节奏型,整个乐句的布局常以比较短促的音符

开始逐渐进入长音,最后又用短促的音符收住,表现出紧-松-紧的原则。小节线不十分明显,没有鲜明规律性的固定节奏,往往不写小节线,也不拿小节线来限制它的优美旋律的自由性。如《辽阔的草原》全曲只有四句歌词,由两个乐句构成的曲调反复一遍咏唱。每个乐句都以连续向上进行的曲调开始,表现了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但是爱情生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平坦无阻的。接下去,时紧时松、起伏跌宕的旋律,象波涛一样上下翻滚,正是他内心惆怅不安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这种舒缓、悠长的旋律,使得年轻牧民的情感可以畅快、不收拘束的自由表达。

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奏技巧

1.高腔唱法。这里的高腔唱法主要是指高音区的假声运用。因为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属于抒情歌曲,善于正面表现草原上的一切美好事物,抒发蒙古人炽热

的内心情感。一般音域较宽,需要运用假声唱法来完成。这种高腔唱法的产生

客观上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长调是蒙古人在放牧时所唱,表现草原的广阔

无垠,声音要求送得很远,曲调必然要向高音区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它多为

男子演唱,为了取得音色上的变化发展了它的高音假声唱法,从旋法上看,有

比较大的跳动,正是由于这种男声大跳形成的假声运用,使曲调富于夸张和戏

剧性的效果。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牧马人高声歌唱,让歌声充斥在天地之间,驱走独自一人的孤独,畅快的表达心底的感情。唯有高腔才能表达牧马人豪放的性格。

2.颤音唱法。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歌手,歌声高远明亮而又低

回婉转。唱长调的时候,往往运用一种特殊的发声技巧,唱出像马头琴高颤音那样的装饰音来,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这种特殊的发声技巧就是颤音唱法。个人理解,颤音可能也起到连接高低音转换的作用,使音调转换的不是那么突兀。并且增加了鲜明的蒙古族特色。

但是颤音的使用要根据具体的歌曲情感特点。如昭乌达盟的《赞歌》要求用比较热烈饱满的情绪,唱得奔放、粗犷,唱出蒙古人的豪迈,也唱出牧民们对领袖和草原的热爱。而锡林郭勒盟的《小黄马》颤音唱得要比较细腻、深情,特别要注意内在情感的表现,要很细致地表现出小伙子对可爱姑娘的思念。

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歌词特点

蒙古族长调民歌不仅有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旋律优美、节奏自由舒缓等独特的音乐美,而且其歌词还具有修辞艺术含蓄美和衬词艺术韵味美的特点。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中各种修辞手法巧妙得体的运用,使歌词的语言生动形象,情感表达委婉细腻,句式结构整齐均匀,歌曲的主旨更为鲜明,凸显出长调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长调民歌中衬词的运用,则起到了引出主曲、装饰旋律、扩充曲调、加强语气及使歌曲富有变化的作用,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歌词修辞手法的含蓄美和衬词艺术的韵味美与其独特的旋律美和谐统一,营造出天高地阔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草原音乐文化内涵。

1.修辞手法。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中为了清晰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形象地表现歌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歌词创作上巧妙得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无形的精神内容更加具体而形象化,唤起人们的经验记忆、联想和想象,达到一种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比兴、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问、借代、反复等,其中的一些修辞手法与其他民族民歌歌词的修辞手法相比,更为独特,更为生动。

如《小黄马》:

小黄马儿的颠簸,

颠得我没法安稳。

小情人一片真情,

真叫我心儿难平静。

歌中上句以小黄马的步态颠簸引起的“不安”作为起兴,喻指情人的真情,让歌者眷恋,心情无法平静的心态。马儿的颠簸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情人之间既有互相爱慕的甜蜜又有怕对方变心的担忧,这种反复复杂的情感。

2.衬词的运用。衬词一般由语气词、感叹词、象声词或称谓构成的衬词性词语组成,它不属正词基本句式之内。衬词虽然没有明确的意义,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对歌曲主题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演唱的衔接、形象的塑造、意境的刻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调民歌中的衬词大多来源于蒙古语的虚词和助词,在歌词句的开头、中部或结尾均有。长调民歌中的衬词不仅对歌曲主题思想的表达和曲调的调整有辅助作用,而且对歌唱者在华彩装饰性演唱技巧的运用与发挥具有增加韵味美的作用。如锡林郭勒潮尔歌曲《旭日般的升腾》:

哲……呃……

旭日般升腾的是慈善和阴德,

安详雍容的是盛夏的万物。

高歌欢宴是苍天的恩赐,

咱要永享那欢欣和幸福。

啊彦珠咳啊彦那外都。

歌词首部的衬词“哲……呃”是引子之意,具有引人注意、加强语气、烘托气氛的作用,接下来与歌曲主体的旋律完美地结合,抒发了蒙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礼赞和永享大自然恩赐的喜悦心情,体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衬词的韵味美。

四、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影响

茫茫草原,了无边际,放牧生活日复一日,在这几近静止的单调生活中,牧人需要一种方式来倾诉、宣泄,在这种情况下长调应运而生。蒙古族长调民歌反映着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因为有了长调民歌的相伴,牧人才可以常年放牧而不感到厌倦。由于长调民歌的哺育,蒙古族才会有身心健康、感情丰富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调民歌既是草原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游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长调,一个人不可能在那样一个辽阔的环境里面长期生存,也不可能保持自己的身心平和。

综合来看,蒙古族长调民歌无论从音调特点、演奏技巧、歌词特点和影响等方面来看,都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由于长调依托于草原而生,草原正在逐渐退化而长调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也正在逐步消亡,需要我们担负起责任来保护和传承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让长调继续发挥它独特的魅力。

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研究分析

传承是历史、当代的范畴。传承主体的代际状态通常处于该范畴的核心地位。任何有活力、有前景的传承,都是发展、变化着的。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创新。这样,就可能使一个民族的艺术真正存活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进而充分显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力量。蒙古族传统音乐既是历史的积淀和存在的反映,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音乐文化事象。它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特定的现实,在历史中形成并在现实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一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意义 1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现实意义 历年来,蒙古族音乐都在中国的音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使得传统的音乐受到遗弃。同时,传统的老一辈艺人不断的去世,大部分的传统音乐已经没有原来的面貌,失去了其本来定的面貌。在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现阶段传统音乐的现状。很多的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辞世,许多的传统音乐没有继承人进行相关传承,也没有相关的一些机构对这些传统的文化进行补救式的传承,只是依靠一些音乐的爱好者和传统的艺人对传统的音乐进行默默的坚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缺失使得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流失,给传统文化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同时,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手段,一般就是对徒弟进行口头上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保留传统音乐的本来面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这种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方式,一般只是对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传授,是一种不开放的传授方式,这样就局限了传统的文化传承,使得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2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音乐的一些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毕竟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传统音乐因为更新的速度较慢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较为落后的情况。因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对传统文化不认同的思想,甚至是排斥和抵制。认为传统的音乐是落后的、不开放的、较为愚昧的音乐。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传统都有其必要存在的因素,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得到传承本身肯定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发展中也不断地出现音乐方面的非常优秀的作品。任何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传统的文化也不例外,本身来讲传统的音乐还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成果,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非常重要的发展。同时,在进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各代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其中存在着相当多的精华,只要加以变革就能够成为被大众接受的非常优秀的音乐,因此在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传统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1 与马存在着共鸣 在蒙古族中马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是蒙古族的圣物。在蒙古族的发展工程中,不论是在内蒙古的周边还是在草原的内部,都有着对马的无限推崇,其本身的许多民谣和传统的音乐也是存在这许多对马的歌颂和表达。同时,通过蒙古的服饰和乐器也可以看出蒙古人民对马的喜爱。比如蒙古族的人民喜欢用带有马图样的饰品,他们的乐器也有很多的涉及到马的因素。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马头琴了,这个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据现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蒙古建国的时候就存在宫廷的乐队中,是蒙古族较为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一般来讲,马头琴由马骨组成琴干,在琴箱上面蒙上一层马皮,用来演奏的琴弦和琴弓都是有马尾制成,虽然只有两个弦索但是却能够发出较为空灵悠扬的琴声,表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中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演奏方式,具有较强的穿

蒙古族音乐—赞歌

蒙古族音乐——赞歌 今天,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就接着带您来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第四大类—赞歌。内蒙古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财富,尤其是蒙古民歌,其数量之巨,种类之多,更是令人惊叹!民歌是歌唱的艺术,而每一种民歌形式在用音乐手段(不仅是歌词)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时,则往往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来。我们在欣赏蒙古民歌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些特点。那么,蒙古民歌究竟有哪些类别,各类民歌体裁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赞歌是蒙古族人民群众在那达幕大会或其它公共集会、庆典活动等特定场合歌唱的民歌体裁。赞歌按其内容可大致划分为两类:一是歌颂蒙古历史上著名英雄人物的赞歌;如《成吉思汗颂歌》。这首赞歌以其庄严肃穆的感情,高昂激越的音调,热情歌颂了成吉思汗。对“一代天矫”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这首锡林郭勒地区流行的著名歌曲,内容和形

式达到完美的统一,堪称是赞歌的典型代表。 其次,有一类赞歌是歌颂蒙古各地的名山大川,湖泊温泉,古刹寺庙等。例如,阿拉善盟民歌《辽阔富饶的阿拉善》,哲里木盟民歌《西辽河颂》。这两首优秀的赞歌,热情赞美了蒙古人赖以生存的草原和河流;充分体现出蒙古族劳动人民热爱家园,热爱生活,勇于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 赞歌的演唱形式是很多样的。不仅有独唱,齐唱;还有重唱乃至合唱。有些古老的赞歌已具备简单的和声,这样的民间合唱,蒙古人称之为“潮尔”。赞歌主要是在室内以及露天大会上演唱,多数情况下还有乐器伴奏。因此,歌词和曲调均较稳定,没有牧歌那样大的即兴性。 赞歌擅长于刻画人们热情豪放,庄严肃穆的思想感情。一般说,在赞歌中很难听到悲伤消沉的调子。比起牧歌来,赞歌的音调简洁有力,节奏较整齐鲜明;缺少华彩性装饰

蒙古族民族音乐参考资料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民歌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比较著名的多为长调,蒙古长调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

蒙古族歌曲大全

蒙古族歌曲大全。一首《敕勒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站在这几乎像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会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1

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他们饲养的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们生活的保障,而且构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绿的草原因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2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编辑人:天堂草原音乐 3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标签:蒙古族民歌蒙古族长调哈扎布文化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蒙古歌曲的特点

蒙古歌曲的特点 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高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直爽的性格,形成了蒙古民间舞蹈热情、骠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热烈的摔跤舞和欢乐的挤奶等舞蹈语汇来反映他们热爱辽阔美丽的草原,热爱家乡,表达他们的美好情感。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内蒙古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性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大体上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鄂尔多斯民歌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则显得沉着而有耐力。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 《辽阔的草原》——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 呼伦湖和贝尔湖格外晶莹,拨动她心弦的牧歌格外悠扬、动听……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从远古时代回响至今的俗曲俚歌,象离离原上草,年年滋生,岁岁繁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呼伦贝尔民歌是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珍藏在人们心灵中的活生生的民族和部族史典、教材、伴友,是穿越时空界限的历史的脚步声和民族的心音。要想了解呼伦贝尔的全部历史,要想贴近或洞察呼伦贝尔草原人们的心胸,就应该详细品察这里的劳动人民世代创造的民歌。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少数民族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较多的联系,其民歌的基本形式也有相似之处。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这三个少数民族民歌中的山歌、小调和舞蹈歌曲的特点是结构与曲调密切关连。 蒙古族民歌——巴尔虎“长调”表现了草原的性格,草原的色彩。 呼伦贝尔盟牧区广泛流传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演唱,字少腔长,高亢辽远,节奏自由。歌词内容有怀念故乡、赞美家乡、倾吐纯真的爱情和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共产党的领导等。巴尔虎长调充分表现了巴尔虎蒙古人宽广的胸怀,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和草原辽阔无垠的气势。广大牧民十分喜爱长调民歌演唱艺术,男女老幼在草原上放牧、挤奶等边劳动边唱,节日闲暇家人与邻里聚在一起,引吭高歌,抒发感情,自娱自乐。

蒙古族音乐文化鉴赏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鉴赏 看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人对那首有着草原风情的《赞歌》都不会太陌生。20世纪60年代《赞歌》曾传唱一时,风靡大江南北。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首旋律优美的《赞歌》是由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长调歌曲改编而来。 2005年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 准列入联合国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人类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2001年的昆曲和2003年的古琴音乐艺术之后中国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这也就反应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蒙古族文化甚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闭上眼睛,一阵略带苍凉的声音传入,带着一份从容,透着一份自信,放荡得回响在无穷的草原之上。这是心与心的倾诉,是离自然最近的声音,飘向草原与蓝天相接的远方。这就是蒙古族长调带来的宁静,这就是蒙古族长调的魅力。 长调民歌, 蒙语称为“乌日汀?道”, 是蒙古族在草原生活和放牧劳动中所创造的民歌体裁。传统长调民歌包括许多歌种, 诸如牧歌、情歌、赞歌、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等, 形成了完整系列。它不仅有较长大的篇幅, 而且气息宽广, 情感深沉, 内在的抒情性与外在的描绘性相结合; 深刻的哲理性与日常 平凡的自娱性、实用性相结合; 陈述性的语言节奏, 抒情的悠长节奏,持续音上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的装饰, 展现出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 生机盎然的 美好景象。长调民歌流行很广, 以呼伦贝尔盟和锡林格勒盟最为丰富, 典型的曲例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调特点 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舒缓、节奏漫长、节拍自由、大多为散板。在使用散板的音乐作品中强调前短后长的节奏型, 整个乐句的布局常以比较短促的音符 开始逐渐进入长音, 最后又用短促的音符收住, 表现出紧-松-紧的原则。小节线不十分明显,没有鲜明规律性的固定节奏, 往往不写小节线, 也不拿小节线来限制它的优美旋律的自由性。如《辽阔的草原》全曲只有四句歌词,由两个乐句构成的曲调反复一遍咏唱。每个乐句都以连续向上进行的曲调开始,表现了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但是爱情生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平坦无阻的。接下去,时紧时松、起伏跌宕的旋律,象波涛一样上下翻滚,正是他内心惆怅不安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这种舒缓、悠长的旋律,使得年轻牧民的情感可以畅快、不收拘束的自由表达。 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奏技巧 1.高腔唱法。这里的高腔唱法主要是指高音区的假声运用。因为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属于抒情歌曲, 善于正面表现草原上的一切美好事物, 抒发蒙古人炽热 的内心情感。一般音域较宽,需要运用假声唱法来完成。这种高腔唱法的产生 客观上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由于长调是蒙古人在放牧时所唱, 表现草原的广阔 无垠, 声音要求送得很远, 曲调必然要向高音区发展; 另一方面, 由于它多为 男子演唱, 为了取得音色上的变化发展了它的高音假声唱法, 从旋法上看, 有 比较大的跳动, 正是由于这种男声大跳形成的假声运用, 使曲调富于夸张和戏 剧性的效果。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牧马人高声歌唱,让歌声充斥在天地之间,驱走独自一人的孤独,畅快的表达心底的感情。唯有高腔才能表达牧马人豪放的性格。 2. 颤音唱法。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歌手, 歌声高远明亮而又低

蒙古族音乐 蒙语歌曲

蒙古族音乐蒙语歌曲。今天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带您了解蒙古族音乐的发展。蒙古人的祖先长期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业。白8世纪中叶始,有些蒙古族部落日渐强大,开始走出大兴安岭,向草原地带发展。840年,雄踞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为黠戛斯所破,被迫向西迁徙。但是,众多蒙古语部落便乘势跨入了蒙古高原腹地。肯特山为中心的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之源”,是优良的天然牧场。 蒙古族音乐蒙语歌曲。在广阔的草原环境中,这些西进的蒙古族部落,逐渐从采集、狩猎生产方式过渡到畜牧业生产方式,“遂水草而居”,最终转变为游牧民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丁阿尔泰语系,蒙古文则产生丁13世纪初,回鹘族学者塔塔统阿受成吉思汗之命,根据古回鹘文字创制而成,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便是用这种“回鹘体蒙占文”写成的,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

音乐和宫廷音乐资料。 蒙古族音乐蒙语歌曲。蒙古族自古信奉萨满教,蒙古语称之为“博”。自成吉思汗时期以来,“博”一直是蒙古汗国的国教。 13 世纪中叶,元世祖皈依藏传佛教,封西藏巴思八喇嘛为“国师”。自此,萨满教便失去了国教地位。直至16世纪中叶,土默特部封建主阿勒坦汗皈依藏传佛教黄帽派后,宣布萨满教为非法,明令废止。在藏传佛教与蒙古封建统治者的联合打击下,萨满教逐渐趋于衰微,但并未彻底消亡。萨满教上层分子向佛教妥协,采取了巫佛合流,以变图存的策略,继续在民间活动,此派被称之为“白萨满教派”。 蒙古族音乐蒙语歌曲。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既有其白身的特殊规律,也与汉族音乐有共同规律,蒙古族亦不例外。例如,划分音乐史发展阶段时,便不能完全照搬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甚至连本民族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也不能简单地加以照搬;而是应

蒙古音乐

蒙古音乐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很多艺术家在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使蒙古族民歌得到进一步的整理、保护、传播。 蒙古音乐特点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音乐分类 按照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歌,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等等。 按照音乐内容分为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等等。 流传于蒙古族的乐器有马头琴、四胡、胡毕斯、火不思及其他的打击乐器等。? 长调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用蒙古语歌唱,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长调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 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短调 短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的代表作。 呼麦

蒙古音乐特点

蒙古音乐特点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按照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等等。按照音乐内容分为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等等。流传于蒙古族的乐器有马头琴、四胡、胡毕斯、火不思及其他的打击乐器等。 长调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用蒙古语歌唱,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长调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

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短调 短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

蒙古族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区色彩

蒙古族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区色彩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不同地区繁衍生息的蒙古部落,仍残存着一些氏族部落时代的痕迹。无论在生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况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内蒙古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性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大体上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鄂尔多斯民歌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则显得沉着而有耐力。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 从历史上看,蒙古音乐地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3世纪初以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经过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高原上的诸多蒙古部落,最终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随着民族共同语言与生活习俗的形成,蒙古人所操场方言与区域性音乐风格,经历了一场“由多而少”的发展过程。原先数十百计的方言与诸多区域性音乐风格,逐渐趋势于削弱或消亡。 有元一代近百年之内,蒙古音乐统一的民族风格基本形成,但其中又包含着三个主要的地区风格:即中部音乐风格区、东部科尔沁音乐风格区、西部斡亦剌惕(瓦剌)音乐风格区。从宏观上说,明、清以来蒙古族音乐的所谓地区风格,不过是上述三种音乐风格发展嬗变、分化整合的结果罢了。 蒙古族音乐地域性风格的最终形成,大体是在清代中期。清朝征服蒙古以后,统治者对蒙古实施隔离政策,“分而治之”。

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不同地区繁衍生息的蒙古部落,仍残存着一些氏族部落时代的痕迹。 无论在生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况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从历史上看,蒙古音乐地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3世纪初以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经过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高原上的诸多蒙古部落,最终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随着民族共同语言与生活习俗的形成,蒙古人所操场方言与区域性音乐风格,经历了一场“由多而少”的发展过程。原先数十百计的方言与诸多区域性音乐风格,逐渐趋势于削弱或消亡。元代近百年之内,蒙古音乐统一的民族风格基本形成,但其中又包含着三个主要的地区风格:即中部音乐风格区、东部科尔沁音乐风格区、西部斡亦剌惕(瓦剌)音乐风格区。从宏观上说,明、清以来蒙古族音乐的所谓地区风格,不过是上述三种音乐风格发展嬗变、分化整合的结果罢了。元朝灭亡之后,蒙古族音乐的地区风格,又经历了一场“由少而多”的演变过程。达延汗时代结束后,蒙古汗权再度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崛起,蒙古草原重新陷入了诸侯混战,长期分裂的局面。由此,音乐上统一的民族风格受到了削弱,而地区风格则随之勃兴。诸如永谢布、乌梁海等蒙古部落,当时均十分强盛,有其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后来或因战败,或同化于其他部落,这些部落的音乐风格便逐渐消失了。 蒙古族音乐地域性风格的最终形成,大体是在清代中期。清朝征服蒙古以后,统治者对蒙古实施隔离政策,“分而治之”。故蒙古族音乐的地方风格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强化。然而,自鸦片战争至清朝覆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动荡,塞北草原亦卷入了大变革的浪潮。在新的形势下,蒙古族音乐的地域风格受到猛烈冲击,再度出现了“由多而少”的发展趋势。直至晚清,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音乐,大体形成了五个基本风格区和三个派生风格区。这八个地域性音乐风格,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一直保持至今,尚未出现根本变化。 蒙古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调式问题素来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地域性音乐风格的鲜明特色,往往通过某些独特的调式体现出来。诚然,蒙古族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其调式思维的基础是五声音阶。我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并非只适用于汉族音乐,而是概括了我国乃至亚洲诸多民族音乐的调式规律,包括蒙古族音乐在内。然而,“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只是研究蒙古音乐调式的基本框架,而不是现成结论。何况,在蒙古族民间音乐中,除却五声音阶之外,还存在着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乃至蒙古族固有的一些特殊调式。但它们赖以发生的律学依据,不是西洋的“十二平均律”,而是中国的“五度相生”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不

蒙古族民间舞说课稿

蒙古族民间舞蹈------硬腕动作说课稿 白云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容是大学,由徐文霞、娟主编的《舞蹈基础教程》现在我将对本课的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作如下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幼儿师统编教材《舞蹈基础教程》当中的中国民间舞部分,这一部分的容有汉族的东北秧歌、花灯、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等,民间舞作为各族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创造的优秀文化,世代生息、演进、融合而流传至今,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兄弟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与热爱。而蒙古硬腕动作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动作的灵活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对音乐的表现力,同事了解到硬腕动作在蒙古舞中浓缩了力量与豪爽的气质,是蒙古族风格完美体现的重要元素。 二、说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幼教专业必修的主干科目——舞蹈,也在这样的一

个环境背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幼教专业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人才,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做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中职学生,虽然成绩不理想,习惯不好,双基薄弱,但渴望被认可,渴望展示自己。我校幼儿师专业学生,虽入学时间不长,初次接触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但喜欢舞蹈,有表演欲望,希望被关注,渴望被老师同学认可。但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舞姿美感是有差异的,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将舞蹈的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蒙古族民间舞蹈基本风格特点。 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及民族气质的特点。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以下容: 结合以往学过的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来学习蒙古族手位、脚位,并能用规定的手位、脚位创编三个以上舞姿造型。 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动作。能在自己设计的舞姿上做硬腕动作练习。 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组合。 使其具备较强的动作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编意识。

智慧树知到《蒙古族传统艺术赏析》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蒙古族传统艺术赏析》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了解蒙古民族的传统艺术成就和特色,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 A:开拓人文视野 B:提高审美修养和精神境界 C:增强民族认同感 D:树立民族自信心 正确答案:开拓人文视野,提高审美修养和精神境界,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2、蒙古族游牧文化在历史上程度不同地容纳了狩猎文化和(),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综合型文化形态。 A:佛教文化 B:农耕文化 C:基督教文化 D:伊斯兰教文化 正确答案:农耕文化 3、()是蒙古人自古以来基本保持的生产方式,经长久的历史实践,蒙古族人民创造出了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A:航海探险 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C:逐水草游牧 D:易货贸易 正确答案:逐水草游牧 4、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A:马背民族 B:沙漠民族 C:航海民族 D:狩猎民族 正确答案:马背民族 5、我们可以从( )对蒙古族传统艺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悟。 A:蒙古族传统手工艺文化赏析 B:蒙古族呼麦艺术赏析 C:蒙古族长调民歌赏析 D:蒙古族马头琴艺术赏析 正确答案:蒙古族传统手工艺文化赏析,蒙古族呼麦艺术赏析,蒙古族长调民歌赏析,蒙古族马头琴艺术赏析 第二章 1、( )图案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彩陶纹饰中普遍使用,多以二方连续和边缘图案的形式出现,在民间有五畜兴旺、牧业丰收的含义。 A:哈木尔纹 B:回纹 C:犄纹 D:哈那纹 正确答案:回纹 2、乌珠穆沁仍然保留着元代服饰尚()的习俗,在合适的季节,男女皆喜穿()色长袍。 A:绿 B:青

C:蓝 D:白 正确答案:白 3、()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形,主要由头箍、发夹两个部分组成,保留着狩猎文化的特征。 A:布里亚特 B:巴尔虎 C:鄂尔多斯 D:巴林 正确答案:巴尔虎 4、()和()是蒙古族男子狩猎、防身和取火必备的两件配饰。具有带来好运的象征意义。 A:长剑 B:蒙古刀 C:弓箭 D:火镰 正确答案:蒙古刀,火镰 5、蒙语中的“图拉嘎”意思是(),在游牧民族的心目中有着非常神圣的地位,现在多用于礼仪、祭祀等活动。 A:火灶 B:大锅 C:银碗 D:木桶 正确答案:火灶

蒙古族民俗与民间音乐浅淡

Vol.33No.1 Jan.2012 第33卷第1期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纵观世界各民族的民间音乐与各民族的民俗,不仅联系密切,而且存在着某种渊源的关系。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它既包括物质文化生活,又包涵精神文化生活,生动地体现一个民族的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结构等方面的传统特点,是构成民众生活文化史的主体与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民俗是产生民间音乐的土壤与条件,而民间音乐则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古老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民间音乐产生于民俗活动,服务于民俗活动,脱胎于民俗活动,发展于民俗活动。由于笔者长期工作在内蒙古,生于斯、长于斯,曾多次聆听那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深感民俗与音乐互不离分,相互依存,是个很重要且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由于我不是这方面的研究专家,缺乏实际调查研究及理性上的思考,故仅就蒙古族民俗与民间音乐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蒙古族民俗,是产生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土壤从根本上来讲,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音乐,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音乐并非仅仅产生于劳动,也在民俗中孕育而生。应该说民俗是产生音乐的土壤与条件之一,是能够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的。翻阅内蒙古各地的民歌集,其中民俗风情的内容占有较大篇幅,并且在群众中较为普及。内蒙古地区是礼仪之邦,假如你有机会来到内蒙古草原,无论相识与否,热情好客的蒙古族都会热情地给你端上香喷喷的奶茶,醇香的奶酒,唱上一曲曲祝酒歌,吟上一首首祝福的赞词,令你心旷神怡!在这歌的盛会、诗的海洋中,会把你一切烦恼荡之已尽,并从中体会到蒙古族风情与酒歌的魅力;假如你有机会目睹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的风采,听着摔跤场上那充满着和声效果“潮尔”音调的《摔跤歌》,欣赏赛马场上那韵味十足的颂马的祝赞词,你会被这高亢嘹亮的音乐、优美抒情的祝赞词所倾倒,不由地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蒙古民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的节庆活动是他们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草原处处离不开歌,生活习俗中充满了歌;假如你再有机会,参加草原上传统的蒙古族婚礼, 那更是歌溢满全部仪式,祝赞词贯穿始终。听着那缠绵的《送亲歌》、《出嫁歌》,欢腾的《祝酒歌》,深情的《离别歌》,眷恋故土的《思乡歌》,会使你大饱眼福、留连忘返。还有那古老的《狩猎歌》,眷恋已故亲人悲切的《葬礼歌》,悼念阵亡之将士哀婉的《安魂曲》,神秘的宗教色彩的《祭神歌》,构成一曲曲草原蒙古民族风情的乐章。 蒙古族音乐的天赋,不仅在日常生活习俗中表现,还应用于征战。《马可波罗游记》曾有这样的记载:“当两军列阵之时,种种乐器之声及歌声缘起,缘鞑靼人作战之前,各人习为歌唱;弹两弦乐器其声颇为悦耳。弹唱久之,迄于鸣鼓之时,两军战争乃起”。这种用音乐来做战前动员、鼓舞士气的习俗,在世界其他民族中是很少有的。更为神奇的是蒙古族将音乐直接服务于畜牧业生产,当母畜生第一胎时,不肯奶子畜时,牧民们便唱起动情的《劝奶歌》,一直唱到母畜回过头来奶子畜时止。笔者在牧区采风时曾亲眼看到,骆驼听到演奏《劝奶歌》的马头琴声竟潸然泪下,使得生第一胎羔的母驼主动奶幼驼这样生动的场面。不见不会相信,音乐竟是这样的神奇!还有蒙古族在庙会上丢了人,唱着《寻人歌》去寻人的风俗等等.兹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可否得出这样的结论:蒙古族民俗是蒙古族民间音乐的载体,蒙古族民间音乐在民俗中得以产生、继承与发展。蒙古族民间音乐若离开了民俗风情,则黯然失色,失去它应有的生命力,也就失去了它深厚的群众基础。蒙古族民间音乐正是在各项民俗活动中走向成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二、蒙古族民俗活动场所,是造就蒙古族民间音乐家的摇篮 一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家,从出生、成长,以至走向成熟,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个人的才能、天赋;二是促使他成熟的客观氛围;三是给予他充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遇。氛围在哪里?对于蒙古族音乐家来说,就是那能歌善舞、富有音乐细胞的民族;机遇在何处?就是那年复一年、相沿成习的民俗文化活动。一般来说,对一个少数民族音乐家的培养,都不是专业艺术院校所能全部完成的,是靠世世代代 蒙古族民俗与民间音乐浅淡 乌永梅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 世界各民族的民间音乐与各民族的民俗,不仅联系密切,而且存在着某种渊源的关系。民俗是产生民间音乐的土壤与条件,而民间音乐则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古老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民间音乐产生于民俗活动,服务于民俗活动,脱胎于民俗活动,发展于民俗活动。 关键词:民俗;民间音乐;民族;蒙古族中图分类号:K89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1-0014-02 14--

蒙古族音乐知识体会

蒙古族音乐知识体会 想一想:这个画面让我们想起了哪首诗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的民歌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回首页“食”手扒肉马奶酒“住”蒙古包节日蒙古族的节日很多,最著名的有那达慕,马奶节,点灯节等。那达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有赛马、摔跤,射箭,棋艺以及歌舞。“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 “行”“那达慕”“人物”: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陵运动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它草原就象绿色的海毡包就象白莲花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欣赏蒙古族的民歌蒙古族民歌分类 按体裁分为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按体裁分为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长调歌曲曲调悠长,节拍自由,大多为散板,长调歌曲曲调悠长,节拍自由,大多为散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多属于长调歌曲板,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多属于长短调歌曲结构短小,节奏整齐,狩猎歌、叙调歌曲事歌及带一部分舞蹈性的宴歌、情歌、婚礼歌曲属于短调短调歌曲结构短小,节奏整齐,狩猎歌、叙事歌及带一部分舞蹈性的宴歌、情歌、婚礼歌曲属于短调欣赏《嘎达梅林》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

蒙古族交响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交响音乐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创造性和表现力的音乐形式之一,它是人类的音乐感觉、思维、创造及其器乐表现能力发展至巅峰状态的客观展示。而在我国交响音乐的发展进程中,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魅力,不仅引起了中国作曲们的关注,而且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创作了管弦乐《森吉德玛》(贺绿汀,1945)、《塞外组曲》、《内蒙古组曲》(马思聪,1952)、《嘎达梅林》交响诗(辛沪光,1956)等颇具影响的作品。如果说这些交响乐作品已把蒙古族草原音乐纳入到中国交响音乐发展的历史范畴,探索并开拓了蒙古族音乐文化向交响乐发展的可能性,那么自《嘎达梅林》交响诗产生之后,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就步入了交响乐发展的新阶段,并产生了阿拉腾奥勒(1942—)、永儒布(1933—)等蒙古族作曲家和他们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从而以自己的作品及其独特的风格特征,成为中国交响乐坛上蒙古族交响乐派—— —蒙古族草原乐派的优秀代表。这一乐派的产生发展,不仅在中国交响乐坛,而且在世界交响乐坛上也是一种独具文化个性的交响乐乐派,并以自己独特的人文特征丰富了中国交响乐派和世界乐坛。这一点已日益引起国内外乐坛和爱乐者的深切关注。 蒙古族交响音乐的产生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专业音乐文化产生发展的产物。这个进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蒙古族交响乐的开创时期,“文革”之“铁灾”时期和改革开放后兴盛发展时期。 开创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文工团的民族音乐歌舞表演非常受欢迎,经常在国家重大活动中演出,特别是后来改称内蒙古歌舞团的北京公演,其充满民族个性和草原风格的歌舞节目,不仅轰动北京,而且震撼了音乐界,强烈地吸引了极具才华的音乐家和在校的音乐学子。如作曲家杜兆植、辛沪光,指挥家魏家稔,理论家赵宋光、吕宏久、赵汝德等,都是在蒙古族草原音乐魅力的感召下前往内蒙古,并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和才智献给了内蒙古的音乐事业。其中,赵宋光先生虽然没在内蒙古落户,但他时至今日仍经常到内蒙古乃至深入草原。他们不但从事音乐创作,而且从事音乐教育,并向内地各音乐院校选送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为草原培养了众多演奏家、歌唱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使内蒙古专业音乐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蒙古族交响音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 蒙古族交响音乐的产生发展,应与女作曲家辛沪光(1933—)的辛勤创作是分不开的。她1956年的毕业作品《嘎达梅林》交响诗,不仅开拓并奠定了蒙古族交响音乐的根基,而且这部作品以它的个性气质和交响诗的草原风格及其嘎达梅林的英雄主义史诗精神,突出表现了蒙古族交响乐的独特内涵。继《嘎达梅林》之后,她又创作了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交响歌舞套曲《白色源流》(后两部是“文革”后的力作)、《锡尼河畔》管弦乐组曲等。辛沪光以她的《嘎达梅林》交响诗确证并开创了蒙古族草原音乐走向交响乐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在那个开拓的年代,虽然草原上创作力量单薄,作品没能形成规模,也没有组建起交响乐队,但是交响音乐已经与蒙古族草原音 蒙古族交响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桑建良122音乐研究(季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