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导师

计算机学院团队与导师名单

专业团队名称导师

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存储系统与技术

冯丹、王芳、周可、刘景宁、曾令仿、陈俭喜、华

宇、谭支鹏、李春花、陈左宁(兼职)、王恩东(兼

职)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海、吴松、袁平鹏、蒋文斌、余辰、涂旭平

信息存储与数字媒体

谢长生、林安、黄浩、曹强、胡迪青、王海卫、吴

非、万继光、谭志虎、黄建忠、杨庆(兼职)、徐

永兵

网络应用与网络安全鲁宏伟、肖道举、赵贻竹、李磊(兼职)

新型存储与接口技术

周功业、陈进才、卢萍、赵开文、陈涛、刘波(兼

职)

导师个人

余胜生、周敬利、郭红星、夏涛、秦磊华、孙伟平、

陈加忠、张爱华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许如初、黄志、何琨

数据库与软件工程卢炎生、殷贤亮、瞿彬彬、潘鹏、谢晓东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胜利、廖小飞、谢夏、郑然、邵志远、石宣化、

胡侃

实时计算与现代数据库管理理论与技术李国徽、张晓芳、袁凌

现代数据库

冯玉才、王元珍、朱虹、曹忠升、吴恒山、周英飙、

李晨阳、李专

导师个人徐正权、石柯、徐丽萍、许贵平、陈基雄

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与分布计算

卢正鼎、王天江、刘芳、李瑞轩、凌贺飞、邹复好、

辜希武、文坤梅、胡和平、路松峰、黄晓涛

数字媒体处理与检索于俊清、高光荣(兼职)

实时计算与现代数据库管理理论与技术阳富民、胡贯荣、涂刚

智能网络计算与媒体甘早斌、肖国强、王多强、韩建军、徐海银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章勤、赵峰、陶文兵

医学图像信息

宋恩民、许向阳、马光志、金人超、刘宏、李国宽、

金良海

导师个人曹计昌、陆枫、胡迎松、李丹

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

李之棠、李汉菊、李伟明、梅松、张爱芳、孙传林、

李战春

信息安全与保密

崔国华、付小青、徐兰芳、胡福林、祝建华、韩兰

胜、彭冰、汤学明、付才、龙涛、崔永泉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邹德清、羌卫中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导师及科研方向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测试科目 备注 210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院 219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 基础综合 01 超高密度存储理论和技术 0751谢长生 1030周功业 1738陈进才 2312缪向水 2485刘 波 02 多媒体技术 0131冯 丹 0365林 安 0449鲁宏伟 1499黄 浩 1502郭红星 1636张爱华 1738陈进才 1739孙伟平 1903陈加忠 1904蒋文斌 2372李春花 2769涂旭平 2770余 辰 2941肖 亮 2942姚 杰 3130李 榕 03 集群和网格计算 0255金 海 1733吴 松 1734袁平鹏 1736曹 强 1904蒋文斌 2184华 宇 2683陈左宁 (兼) 院 士 2769涂旭平 2770余 辰 04 计算机存储及网络存储系统 0131冯 丹 0255金 海 0365林 安 0751谢长生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测试科目备注1030周功业 1498刘景宁 1499黄浩 1500王芳 1501夏涛 1502郭红星 1639卢萍 1732周可 1733吴松 1736曹强 1738陈进才 1739孙伟平 1865秦磊华 2184华宇 2186曾令仿 2187陈俭喜 2372李春花 2487万继光 2517黄建忠 2640谭志虎 2674杨庆 (兼) 2683陈左宁 (兼) 院士2767谭支鹏 2940王桦 2941肖亮 2942姚杰 2950田磊 3130李榕 05 计算机高速接口和通道、嵌 入式系统及VLSI设计技术0131冯丹1030周功业1498刘景宁1499黄浩1500王芳1502郭红星1638王海卫1732周可1737胡迪青1738陈进才1905陈涛2185吴非

华中科技大学各研究方向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各研究方向介绍 群里某人发的,粘过来希望对大家有用,一华中科技大学保研生搜集的 帖子一 本来是想保送浙大的(已拿到offer),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本校,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暑期实习是在光电这边吧,有点感情了。。。另外是因为去了浙大一趟,发现浙大计算机未必有华科好,至少硬件和环境是绝对比不上的。。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总结,如有偏颇请指正! 先谈谈华科和武大吧。 不是我bs武大,而是事实在那里,武大哎,计算机真的差华科很远。我最近保研闲的蛋疼就去笔试了几家比较不错的公司(包括之前暑期找实习也面过一些),一看那笔试名单或者面试名单,没办法,华科人数真的平均至少要占一半吧,很多公司过来招人直接说,在华科招满了,就不去武大了。。。情何以堪。。。我同学成绩挺差的(本科),但工资却比其他学校的,包括武大啊,理工啊,地大啊多将近1000。。像是百度啊,腾讯啊,华为啊,相当的低调(特别是华为),他妈的光电的,金海的,人直接就提走了,具体消息就不说了。。所以如果相信自己,就报华科吧,不然你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后悔的。。。当然最重要还是要看个人,只要努力干,以后什么工作找不到! 再谈谈华科内部实验室情况。现在华科内部最火的实验室应该是冯丹和金海吧,谢长生貌似人要少一点。今年保研的人数比往年少,信安原本只有20人,计算机66人左右,但是后来我们的金海院长和李院长到学校争取,最终导致信安的保研人数达到32/98,计算机74/342。今年几乎所有保外的学生去的地方只有3个:中科院(20+),北大(5+),浙大(10+)。。其余剩的人数基本上是冯丹那儿最多,然后是金海,然后是谢长生,然后是网络,图像所,数据库之类的实验室。我最终的选择是冯丹,丹丹姐,哈哈。首先谈下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学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1班 学号:1001070111 姓名:彭 指导老师:袁

目录 一、课设目的 (3) 二、课设任务 (3) 三、使用的设备及软件 (3) 设备 (3) 软件 (3) 四、设备连接 (4) 五、编程题目 (4) 六、程序流程图 (5) 七、程序 (5) 八、对应的微指令 (7) 九、调试过程 (8) 十、结果 (11) 十一、总结 (11)

一、课设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更清楚地理解下列基本概念: 1、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组成; 2、计算机中机器指令的设计; 3、计算机中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 4、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5、微指令的格式设计原理。 6、通过使用软件HKCPT,了解程序编译、加载的过程。 7、通过微单步、单拍调试,理解模型机中的数据流向。 二、课设任务 1、在掌握各模块功能的基础上,构成模型机; 2、熟悉模型机的通路、微指令系统、与汇编指令的关系; 3、使用微机与模型机连接调试的应用程序HKCPT; 4、编辑程序,了解程序编译、加载及运行的过程。 三、使用的设备及软件 设备 此次课设使用HK-CPT-IV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简介如下: 1.基本功能模块:运算器模块、指令部件模块、堆栈寄存器模块、存储器模块、总线传输模块、微程序模块、启停和时序模块,以及用于调试和观察数据的监控模块。 2.组成结构:采用总线结构。总线分为:内部、外部地址总线,内部、外部数据总线。 3.监控模块:为实验调试和程序设计带来了相当的便利。实验者可以通过监控模块来修改微程序和内存中的程序。 4.操作方式:单机方式——整个系统可单独使用;联机方式——系统可与PC机相连。 软件 此次课设使用的软件为HKCPT,其使用介绍如下: 1.启动HKCPT:第一次启动HKCPT,用户需设置实验平台通讯端口。退出HKCPT 时,会自动保存用户最后一次的设置。用户选择“设置——实验平台”菜单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通讯串口、通讯波特率和延时因子。点击确定按钮,即可使用。 2.程序编写:选择“文件—新文件”菜单项,将新建一个空的编辑窗口。用户在编辑窗口中输入以下程序。输入完毕,选择“文件—另存为”菜单项,把该文件保存为demo.asm。因为编译器支持长文件名,用户也可以把该文件保存在如“我的文档”之类的目录夹中。用户可以直接选择“文件—打开”菜单项打开该文件。

就业方向及导师推荐

专业名称: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专业概况:数学系一般开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两专业,而这两个专业方向基本是相通的,都是为培养数学和其他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基础数学学科较多地涉及:代数、拓扑、几何、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函数论等,它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覆盖面比较宽,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应用数学则与其他学科综合交叉。 就业前景:硕士毕业后,因占有数学基础强的优势,利于跨考经济、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也可以在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成为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背景:要求考生具备基础数学、概率论、微积极分分析、计算机理论、统计分析等学科知识。 研究方向:微分动力系统、非线性分析、复分析与几何、拓扑学、代数数论与代数几何、图论、组合数学、常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与变分学 设有本专业的科研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导师推荐:

日益崛起的新“统”帅 专业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与统计精算) 专业概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20世纪迅速发展的学科,主要研究各种随机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规律,以及自然、社会等学科中不同类型数据的科学的综处理和统计推断方法。随着人类社会各个体系的日益庞大、复杂、精密以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概率统计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本专业的重点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了解并掌握丰富的现代统计方法。 就业前景:硕士毕业后,学生可报考基础数学学科的各专业、计算机科学、概率统计、金融学等与数学相关的或交叉的、高新技术学科的博士研究生; 也可选择出国到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 当然,你还可到企业从事数学应用开发工作,事实上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的工作,随着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日益加强,统计学,尤其是SPSS软件分析的前景看好,统计人才更是成为了用人单位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专业背景:要求考生具备基础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分析、信息技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 研究方向: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保险精算、金融工程、非参数统计、随机分析与随机微分方程、随机动力系统,数学物理 设有本专业的科研院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导师推荐: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注意事项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注意事项 一、学位申请者要认真学习《研究生手册》中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等文件,并严格执行。 二、申请答辩资格 1.学位申请者已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了规定的学分,即修课学分≥23,研究环节≥12,总学分≥35。 2.完成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等各项研究环节,获得相应学分。请未交学术报告成绩的研究生以课题组为单位到研究生科领取“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情况记载表”,并务必于4月30日前将相关成绩及学术报告(2500-3000字)报送到研究生科,否则视为未完成培养计划,不得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 3.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在入学时办理免修手续并得到批准,或在读研期间通过了高级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试。 4.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 5.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撰写格式符合我校的有关规定。 6.硕士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在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且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条不作为2005、2006、2007级硕士生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 7.本学期按时注册。 三、答辩日程安排 1.5月15日(星期五)下午4:30学院会议室,从2007级硕士研究生中按课题组答辩人数的10%随机抽出集中答辩学生,由计算机学院学位审议委员组成答辩小组进行答辩。 2.5月18日(星期一)下午4:30,答辩秘书到研究生科开会,并领取答辩所需材料。 3.5月19日至5月31日,进行学位论文定稿审查、评阅、答辨工作,提交学位论文、学位信息。 4.6月1日前,答辩秘书必须将学位申请者所有答辩材料交研究生科。 5.6月3日,召开计算机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会议。 四、答辩流程 到答辩秘书处领表─→填写─→核对成绩─→审批─→演示工作成果─┐ 答辩材料交给答辩秘书←─录入信息、提交学位论文←─答辩←─预答辩←┘ 五、学位论文答辩所需的所有表格必须用碳素墨水钢笔认真、详实填写, 字迹工整、清楚、版面整洁,不得任意涂改。填表前,请仔细阅读“研究生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中封面二的说明。所有表格填写样板见下,请参照填写。研究生科不再对申请者所填写的表格进行格式审查,若因填写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的后果由学生自负。 六、学位论文由指导老师、系主任、院长逐级审查。通过后,再打印装订成册。 工程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主任:王芳,在国家光电实验室F楼305办公,87792302-82; 科学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主任:廖小飞,在东五楼204办公,87557047; 理论所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所长:黄文奇; 应用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主任:章勤,在东五楼224办公,87541924-8030; 信息安全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主任:彭冰,在南一楼607办公,87543986;

华科导师介绍

华科导师介绍

————————————————————————————————作者:————————————————————————————————日期:

姜宏梁email: 学习经历: 1994/09-1998/07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制药专业学士 1998/09-2001/07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药学硕士2001/08-2005/07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Arizona) 药 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5/08-2006/11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 博士后 2006/12-2010/11 Covance Inc. 药物分析与药代动力学研究员 2010/11-2011/01 Covance Inc. 药物分析与药代动力学资深研究员 2011/01-现在华中科技大学药物分析、代谢与天然药物研究教 授 研究兴趣: 以开发和应用液相色谱及其与串联质谱技术为中心,将之运用于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小分子(如传统化学药物和中药)和大分子(如多肽和抗体、疫苗等蛋白质生物药)分析,如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质量标准研究及中药特征谱等研究领域。具体方向如下: (1)进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学研究。 (2)开发和确证符合GLP标准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 (3)探索不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和技术在药物代谢产物结构和天然产物鉴定中的应用。 (4)探索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为基础的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策略在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应用。

(5)探索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 (6)药品质量标准研究。 (7)中药化学和代谢研究 (8)药物-药物(中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研究 姚广民,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教育厅“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员。山东省东明县人。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与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启动基金、华中科技大学医科科研基金、湖北省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各1项。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Organic Letters,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J. Braz. Chem.Soc., 药学学报, 中药材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联系方式: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1号楼425,邮编430030;电话:,email: 本实验室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欢迎合作。 个人简历: 1999.9—2002.7: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2.9—2005.7: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5.7—2006.2:石家庄制药集团药物研究院,课题组长,新药开发研究员。2006.2—2007.12: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 Minnesota),博 士后研究员(PostdoctoralAssociate)。 2007.12—2008.11: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Hawaii Pacific Universit y),博士后研究员(Postdoctoral Associate)。 2008.11—2009.5: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Hawaii PacificUniversity),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 2009.6—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9—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3—至今: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员。 2011.4—至今:湖北省教育厅“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 研究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十年谱写优美乐章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四十年谱写优美乐章 6名本科生获得全球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计算性能赛事第一名 湖北省教学名师欧阳星明教授在全国高校实验教学研讨会上做虚拟实验教学演示

金海教授代表学院向湖北省保康县山区二堂小学捐赠 北京奥运火炬手冯丹教授在火炬交接中

留学生们祝福学院四十不惑 1973年,年轻的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开始了创办计算机专业的积极探索。40年来,学院师生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服务国家需要,办好新兴专业,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科技发展。学院共招收培养本科学生1.3万余人,招收培养研究生5600余人。他们为国家和区域建设与发展、为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40年来,学院不懈努力,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创办初期,面对简陋的办学条件,面对科技界和教育界对办好计算机专业不同的认识和各样的争论,学院教师和学生一起,边思考边实践,自己动手编教材、造设备,克服困难建立起基本的教学体系。改革开放以后,学院尝试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如率先拓宽专业口径,建立跨系所的课程组,实行主讲教授负责制,成立综合教学实验中心,率先开展学分制试点,鼓励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的人才培养局面。2000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遵循“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学校办学理念,学院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已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个本科专业分别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和二类特色专业,1个国家教学团队;计算机综合教学实验室被评为湖北省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2项,建设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40年来,学院不懈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平台。按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要求,学院坚持开展科学前沿的创新研究,逐步形成信息存储技术、高性能服务计算技术、NP难度问题求解、现代数据库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科研学术方向;早期获得过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之后获得多项国家三大科技奖,建有2个国家教育部门创新团队和若干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上,学院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获得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0年历程,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批批老师和同学在这里探索真知,传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报告时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环境搭建 (3) 3.内容一:熟悉和理解Linux编程环境 3.1 内容要求 (5) 3.2设计过程及实现 (5) 4.内容二:掌握添加系统调用的方法 4.1 内容要求 (9) 4.2 设计过程及实现 (9) 5.内容三:掌握添加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 5.1 内容要求 (17) 5.2 设计过程及实现 (17) 6.内容四:理解和分析/proc文件 6.1 内容要求 (22) 6.2 设计过程及实现 (22)

1 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了解Linux系统内核代码结构; (3)掌握实例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 2 课程设计环境搭建 (1)windows 7上,利用虚拟机软件VMware软件搭建的linux平台:◎Ubuntu 11.10 (安装包:ubuntu-11.10-desktop-i386) ◎内核:linux-headers-3.0.0-12-generic (2)更改root登录: 在现阶段Ubuntu的系统中,是不允许直接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的,但是在做课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使用root权限来进行命令的操作。如果以普通用户登录ubuntu,会连编辑一个文件都非常周折。为此,我找到了一种修改系统文件,以达到直接使用root身份登录的方法: ◎开始的时候,只能以普通用户登录,用Ctrl+Alt+T打开终端: 初始化/修改root密码 sudo passwd root 用vi编辑器修改这个文件: sudo vi /etc/lightdm/lightdm.conf 在文件最后加入这么一行代码: greeter-show-manual-login=true 然后保存退出,sudo reboot 重启系统。之后就可以输入root用户登录。(3)在添加系统调用中用到的其他内核包: ◎下载和当前实验环境最为接近的系统版本(这点很重要) 使用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3.0.0 命令, ◎下载结果是linux-source-3.0.0.tar.bz2 ◎解压命令:tar –xjvf linux-source-3.0.0.tar.bz2 –C /usr/src ◎解压后,在/usr/src目录下得到内核文件夹linux-source-3.0.0

华科老师信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含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是国家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也是“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数字化材料成形”和“纳米科学与技术”均为国内首批自主招生的研究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科技部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基地,设有湖北省高等学校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参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建设。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名,教授4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9名)。已建设了一支由知名教授领衔,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10多个学术团队,其中2个团队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001以来,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65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973项目,国防基础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防863项目等在内的纵向研究课题26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奖励18项(包括一等奖6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SCI收录600余篇,EI收录8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两次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历年来培养博士300余名、硕士1440余名,其中19名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奖(博士8篇,硕士11篇);教材建设成果突出,2001年出版了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国内第一套系列教材,并被60多所大学采用;2005年出版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6本,10本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创立四个学生科技创新基地,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5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励(其中金奖1项)。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学科已形成了二十多个具有特色和实力的研究方向。其中,“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模具技术、精密塑性成型技术材料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液态及半固态金属精密成形技术、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先进连接与电子封装技术等;“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模具技术、材料成形的计算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各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导师还有研究方向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始建于1960年,目前拥有二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同名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3年4月又获准自主设置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技术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自1995年以来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又获得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目前,全系下设电路与系统、通信软件与交换技术、宽带无线与多媒体系统、互联网技术与工程、微波与信息网络、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等6个研究中心及实验中心。与新、澳、美、德、港等国(境)外多所大学有稳定的合作关系。经过40多年的努力,从创办初期以无线电技术专业为主体,发展为科研与教学特色显著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基地。70年代承担电子部重大科研项目“散射通信系统”,获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奖。90年代,“EIM-601大型局用程控交换机”荣获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某导弹指挥仪维护与诊断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获省部级奖励十余项,其中A VS视频编码技术被列入2007年中国信息产业10项重大技术之一,获2007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四十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承担国防科工委、总参、总装、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单位的国防预研和国防重点项目三十余项。 现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光通信与智能网络研究部、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无线接入与融合接入研究室、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精细波谱与目标探测研究部、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智能互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基地和教学实验中心。此外,与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合作建立了Intel嵌入式系统实验室、TI DSP和模拟器件实验室、Xilinx FPGA实验室、安捷伦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等基地与平台。 本系共有教授29人、副教授51人、讲师62人。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包括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务院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863计划未来移动通信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未来移动通信FuTURE论坛理事、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A VS专利池管理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导航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等在内的优秀教师队伍。

计算机卓越计划实验班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Exemplary Engineer Education) 一、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信息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基础,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不仅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工程研究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较强的英语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可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duce the individuals with thorough theoretical grounding,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capacity in the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discipline, includ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Students with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humanistic quality and practical engineering ability can be prepared for any professional role they might choose—research, design,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the professions and other community groups, and pursue their advanced degre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ther related fields and cross subjects. 二、基本规格要求 II.Skills Profile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信息学科所需的数理基础; 2.掌握信息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了解信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动态; 4.具备良好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5.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的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导师

计算机学院团队与导师名单 专业团队名称导师 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存储系统与技术 冯丹、王芳、周可、刘景宁、曾令仿、陈俭喜、华 宇、谭支鹏、李春花、陈左宁(兼职)、王恩东(兼 职)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海、吴松、袁平鹏、蒋文斌、余辰、涂旭平 信息存储与数字媒体 谢长生、林安、黄浩、曹强、胡迪青、王海卫、吴 非、万继光、谭志虎、黄建忠、杨庆(兼职)、徐 永兵 网络应用与网络安全鲁宏伟、肖道举、赵贻竹、李磊(兼职) 新型存储与接口技术 周功业、陈进才、卢萍、赵开文、陈涛、刘波(兼 职) 导师个人 余胜生、周敬利、郭红星、夏涛、秦磊华、孙伟平、 陈加忠、张爱华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许如初、黄志、何琨 数据库与软件工程卢炎生、殷贤亮、瞿彬彬、潘鹏、谢晓东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胜利、廖小飞、谢夏、郑然、邵志远、石宣化、 胡侃 实时计算与现代数据库管理理论与技术李国徽、张晓芳、袁凌 现代数据库 冯玉才、王元珍、朱虹、曹忠升、吴恒山、周英飙、 李晨阳、李专 导师个人徐正权、石柯、徐丽萍、许贵平、陈基雄 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与分布计算 卢正鼎、王天江、刘芳、李瑞轩、凌贺飞、邹复好、 辜希武、文坤梅、胡和平、路松峰、黄晓涛 数字媒体处理与检索于俊清、高光荣(兼职) 实时计算与现代数据库管理理论与技术阳富民、胡贯荣、涂刚 智能网络计算与媒体甘早斌、肖国强、王多强、韩建军、徐海银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章勤、赵峰、陶文兵 医学图像信息 宋恩民、许向阳、马光志、金人超、刘宏、李国宽、 金良海 导师个人曹计昌、陆枫、胡迎松、李丹 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 李之棠、李汉菊、李伟明、梅松、张爱芳、孙传林、 李战春 信息安全与保密 崔国华、付小青、徐兰芳、胡福林、祝建华、韩兰 胜、彭冰、汤学明、付才、龙涛、崔永泉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邹德清、羌卫中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导师汇总

硕士导师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 阳富民男 教授 数据库、多媒体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其实现技术 胡和平男 教授 软件工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文远保男 教授 网络技术及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VLSI及数字系统CAD和设计自动化技术徐政权男 教授 软件工程、软件演化与复用、并行计算 欧阳星明女 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接口 韩宗芬女 教授 并行与分布式处理;集群与网格计算;系统安全 李胜利男 教授 并行分布式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集群计算 周功业男 教授 计算机外存储系统 鲁宏伟男 教授 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多媒体数据处理与通信 廖兆存男 教授 文字信息处理、ScienceML语言、智能文档 曹计昌男 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 李平安男 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 章勤女 教授 集群与网格计算 朱虹女 教授 现代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 周可男 教授 网络存储,网络数据安全与服务,并行I/O 王芳女 教授 计算机存储技术与网络存储系统 吴松男 教授 集群与网格计算 付小青女 副教授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 龙玉国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技术与信息系统 吴永英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实现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网络安全技术吴恒山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 张文彬女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技术 殷贤亮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曹忠升男 副教授 多媒体软硬件集成、多媒体通信、多媒体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马光志男 副教授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与环境、数据库知识发现等 杨薇薇女 副教授

图形、图像与并行处理 秦友淑女 副教授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和集成系统 孙传林男 副教授 Internet环境下基于WEB技术的数据库及网络应用和开发 甘早斌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 李汉菊女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工程 林安男 副教授 计算机新型存储系结构;多媒体信息存储 胡迎松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 金人超男 副教授 计算智能与生物计算、高性能软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医学图像信息处理 肖国强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 徐兰芳女 副教授 数据库、信息系统、编译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现 徐海银男 副教授 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动画和游戏、CAD/CAM、数字权理论与技术 于俊清男 副教授 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机械动力学等 许向阳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 冯剑琳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