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天读片】X线病例讨论

【天天读片】X线病例讨论

【天天读片】X线病例讨论

【影像诊断】

右锁骨近端骨质改变,①动脉瘤样骨囊肿;②嗜酸性肉芽肿;③骨囊肿

【影像表现】

右锁骨近端骨质膨胀明显,骨皮质变薄,上缘骨皮质不连。

【病理】

右锁骨骨纤维结构不良

【讨论】

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病原因不明,有人认为是内分沁紊乱所致,也有人认为是骨的发育异常所形成,但主要可能还是营养不良或个别营养成分严重丢失,所引发的骨结构发育不良。本病多发生在青少年。11-30岁为高发年龄范围。发生部位为一侧肢体的多数骨,以胫骨、股骨、颌骨较多见,肋骨、颅骨次之。

临床上表现为骨肿块(隆起)、畸形,并有85%的病例有骨折发生,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皮肤色素斑,以背、臀部多见。化验检查可有碱性磷酸酶升高。部分病例可有由多发性骨折、性早熟和皮肤色素斑组成的Albright综合症。

根据发病年龄、部位等临床表现,特别是结合颅骨X 线表现的特点,可以做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中碱性磷酸酶轻度或中度的升高对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其他辅助检查:X 线检查对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诊断具有诊断性的价值。颅骨平片主要表现为颅盖板障内圆形或类圆形透光区,颅底病变表现为骨质致密增厚。由于正常的骨质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并有骨的增生和有软骨残留,所以其表现可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囊肿型多见于发病早期或颅盖部位的病变,在颅骨的板障之间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肿样骨密度减低区,有的表现为多房性,板障增宽,

外板隆起变薄,而内板常不受影响。

2.硬化型多见于病变晚期或位于颅底部位的病变,病变较广泛,常引起颅骨畸形改变,骨质增厚,阴影密度增大呈“象牙质”硬化改变,多见于额骨的眶板及蝶骨的小翼部位。

3.混合型为囊肿型和硬化型同时存在,多见于颅骨穹隆部,范围较小者需要与脑膜瘤引起的颅骨改变相鉴别。若为多发性者,在身体的其他部位骨骼也能见到上述的类似表现。有软骨组织存在时,呈云絮状或棉团样阴影。骨组织较多时可呈磨玻璃状。

骨纤维结构不良的X线表现:

多累及骨干及干骺端。病变骨膨胀变粗、弯曲畸形,骨皮质变薄,无骨膜反应。毛玻璃样变,多房性囊状破坏,骨硬化等为典型病变。

核素骨显像:

核医学骨显像虽然对骨骼疾病诊断缺乏特异性, 由于OFD在核素骨显像中的特征表现, 因此有很大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对于多骨型OFD 的诊断, 一次全身扫描,就可全面诊断, 使患者的受照剂量大大减少。

骨纤维结构不良骨显像的特点:

1.四肢病变骨骨干成干状放射性浓集, 但骨形未见扩大;

2.病变肋骨成条索状放射性浓集, 骨形也不膨大;

3.面颅骨和髂骨病变成块状放射性浓集灶。

【鉴别诊断】

1.孤立性骨囊肿该病多发生在20岁以下者。病损开始于骨干与骨骺相邻近的部位,而后随骨骼的成长渐移向骨干,呈中心性对称性膨胀改变;病损透明度较明显;大体标本为单房骨壳,很薄,内有不完整骨嵴,骨壁上有一层灰白色或红褐色纤维薄膜,内容物为透明液体;镜下所见内膜为纤维结缔组织,血管较丰富,陈旧性可有肉芽、血块、钙化点,有时可见骨样组织或骨小梁。

2.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内生软骨瘤常见于足、手小骨多发病变,X 线片上常见弧形、环形及半环形的不规则钙化。剖面为硬而有光泽的浅蓝白色组织,间有骨化组织或黏液样组织。镜下为分叶的玻璃样软骨,内有钙化或纤维骨化组织。

3.骨巨细胞瘤该瘤绝大多数为单发病变,位于骨端,呈明显膨胀,单纯溶骨性改变,周围无明显硬化环。截面见骨腔多属偏心位,充满暗红色或黄色脆弱组织和散在陈旧积血。镜下为丰富的血管网,充满形状一致的梭形细胞和散在的多核细胞。

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此病可引起广泛的骨质改变,畸形明显。全身骨质脱钙,无骨新生或硬化。主要病理改变是骨吸收和纤维瘢痕形成,其内有出血现象,亦有纤细的骨样组织和骨小梁形成。血清钙增高,血清磷降低,尿中钙磷均增加。

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规范的x线诊断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般项目、标题及副标、叙述、诊断意见或印象、签名。 1、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线号、检查和报告日期、住院或门诊号、申请科室、病案号、床位号等; 2、标题及副标:投照部位及位置、检查方法;照片序列、×线片尺寸张数; 3、叙述:应在全面观察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重要性次序描述x线所见,与诊断有关的阴性结果应加以说明,复查时应与原片进行对比,必要时附简明示意图; 4、诊断意见:应以X线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合乎客观的诊断结论。一般分为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及征像性诊断。对后两种诊断,可以建议行其它方法进一步检查; 5、签名,签名必须清晰工整,实习、进修人员需经带教老师签审后方可发报告。书写报告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字迹端正,对少见或疑难病例可进行集体阅片,并作好登记及追踪手术病理结果。 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在科主任领导下,科室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2、建立设备档案,对各种设备的原始资料(包括说明书、线路图、数据等)必须妥善保管,严格执行“三定两严”, 3、每日工作前,用干布对机器进行一次清洁工作; 4、要经常注意控制台面的各调节器位置是否松动、移位: 5、曝光时应密切注意各仪表的指示、显示情况,注意有无异常响声; 6、检查床要保持清洁干燥,在胃肠检查、摄片、血管造影时,如有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渍要及时清除,以免对机器造成损害; 7、经常检查机器各部件间固定螺丝、螺母、销钉有无松动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8、机房要保持清洁、干燥。有特殊要求的机房要保持恒温。每日下班前打扫室内卫生,关闭机器电源,关好机房门窗; 9、定期对机房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血管造影机房。患者常接触的部件或传染病患者接触的部件,应在检查后作清洁消毒处理; 10、严禁在机房吸烟、进食、打手机,禁止将水杯放于操作台; 11、发现机器故障要及时向上级技师及科主任汇报。 X线投照步骤及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申请单,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明确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 2、确定投照位置,放置好照片标记; 3、做好投照前的准备,除去影响投照部位的衣物,腹部摄影应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病例讨论

第二篇附录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病例讨论 (一)一病人高热、咳脓痰。血白细胞升高,中性93%。X线胸片示肺脓肿。一个月前病人背部皮肤脓肿,至今未愈。(书P109、册P231,金黄色葡萄球菌) 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最可能的病原菌为何? 2.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一新生儿室暴发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标本经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书P79,细菌性医院感染) 讨论:1.感染是如何发生的?这是一起什么性质的感染?如何明确感染源? 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还要做那些检查?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3.怎样防止新的感染病例的再次发生? (三)一70岁老年妇女患尿路感染,经予以口服氨苄青霉素治疗,5天后尿路感染症状缓解。为防复发,继续用药一周,结果出现腹泻、发热。粪检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反而较少,未分离到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菌。(书P61、册P245-6,菌群失调症) 讨论:1.消化道症状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能的病原体为何? 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还要做那些检查? 3.这是什么性质的感染? (四)一旅游团中突然有部分团员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呕吐。追问发现,凡发病者早餐均食用的蛋炒饭。返回旅店进一步追查发现,前晚值班厨师正患甲沟炎,是他将今晨用于蛋炒饭的冷饭分装后放置4℃冰箱的。(书P109,金黄色葡萄球菌) 讨论:1.旅游团部分团员患的是什么病?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 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 (五)一患儿突然高热39.2℃,6小时后昏迷。全身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扩散性红斑。查体时发现咽喉部红肿和扁桃体肿大,但后来仔细检查时发现右脚趾处化脓性病灶。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89%。低血压、休克。无脑膜刺激症。(书P113,化脓性链球菌) 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明确诊断? 2.可能的致病因素是什么?致病机理如何? (六)一27岁女性,因头痛3天、发烧、寒战2小时来医院就诊。查体见体温40.2℃,血压119/80mmHg,四肢有散在红色斑点,无脑膜刺激征,扁桃体红肿,肺部检查未见异常。2年前因车祸曾行脾切除。人院后4小时突然意识模糊,进而昏迷,血压降至70/30mmHg。虽经抗生素治疗,输血和抗休克治疗,血压仍持续下降,48小时后死亡。血培养发现有革兰阳性、瓜子状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的细菌生长。(书P113,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 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如何明确诊断? 2.本例在发病原因上有何特点? (七)一新生儿出生42小时后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卤门饱满、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见有革兰阳性球菌。该患儿出生时娩出顺利,但其母有胎膜早破发生。(书P114,肺炎链球菌) 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那些依据? 2.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 (八)一63岁老年男性,以发热、心慌、胸闷为主诉要求住院治疗。老人以往曾经确诊高血压冠心病。2周前曾拔牙以便装义齿。1周前开始发热,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效,近两天来心慌、胸闷、气急。查体:体温38.7℃,心脏听诊有杂音,血白细胞升高,其中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书P115、册P290,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那些依据? 2.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 (九)一月底一患儿五岁,高热三天,现皮肤上出现玫瑰疹,并出现呕吐、头痛、颈项僵直等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

赤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6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三) 讨论时间:2014年6月13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 主持人:曾祥资料准备及讨论记录人: 应参加人员:向飞、刘国容、杨西南、杨奕、黎勤、袁驰、杨炯炯、安坤、杨森林实到人员: 未到人员: 患者姓名:王筑湘性别:(男) 年龄:62岁 检查 ID:50368 科室:普外烧伤泌尿科床号:30 简要病史:全身发现散在肿块渐增大1月。辅助检查资料:无 影像诊断: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发转移性病灶考虑,右肾萎缩。胰腺头部增大,转移灶待排,建议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临床诊断:1、全身多发肿块:脂肪瘤? 2、高血压2级(极高危险组) 3、冠心病。 讨论记录 向飞医师意见: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发病灶,首先考虑转移性病变,该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能发现原发病灶。 刘国容医师意见:全身多发脏器、软组织病变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建议淋巴结穿刺活检)活检对该病变的诊断有所帮助。

杨西南、杨奕、袁驰、黎勤、申建明医师意见:同意上述医师意见。 杨炯炯、安坤、杨森林见学技士意见:同意上述医师意见。 存在问题: 总结: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发转移性病灶考虑,右肾萎缩。(建议淋巴结穿刺活检) 胰腺头部增大,转移灶待排,建议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整改意见: 备注:每周五下午14:30开始,作为疑难病例读片时间,影像科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质控组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由当日值班医师将所讨论的病例进行记录。

病例讨论

病例十三慢性胃炎 病史 1.病史摘要: 黄××,女,62岁。主诉:反复性上腹隐痛6年。 患者曾于6年前因进食过量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恶心,但无发烧、呕吐及腹泻等,自服中成药后症状好转;此后每当饮食不慎时即出现上腹隐痛,感上腹部闷胀不适,症状时轻时重,有时伴嗳气、偶有胃灼热感、反酸。患病以来,患者食欲尚可,无剧烈腹痛发作史,亦无呕血、黑便及体重下降等症状。既往体健,无慢性肝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史,无腹部手术史,亦无特殊烟酒嗜好。 2.病史分析: (1)对于腹痛病人必须认真采集病史,了解诱因的同时,重点强调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以及伴随症状,初步判断引起腹痛的脏器和病变性质。 (2)在采集病史时应对一些常见病的症状进行鉴别,使下一步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更有目的性和侧重点。如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的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应考虑胆囊炎和(或)胆结石;老年性腹痛患者,如有体重下降、呕血或黑便,应高度怀疑消化道肿瘤;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灼痛、饥饿痛或夜间痛,且发作有一定周期性和节律性,则消化性溃疡的可能性较大;如患者长期服用有损伤胃黏膜副作用的药物史需怀疑药物性胃炎。同时应考虑是否有引起腹痛的全身性疾病以及是否与腹部手术史有关。 (3)病史特点:①病程迁延,腹痛反复发作。②腹痛多在餐后,腹痛位于上腹部,且较轻,为隐痛。③伴有腹胀、嗳气、胃灼热、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体格检查 1.结果: T 36.6℃,P86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R。 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淤斑、淤点和出血点;左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性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怒张,无胃或肠蠕动波,剑突下偏左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胆囊区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肝浊音界存在,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 2.体检分析: (1)查体特点:仅有轻度左上腹压痛,提示胃部疾病可能,但对疾病性质的诊断还须进一步检查。

病例讨论

病例一 患者,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某日上午在田间劳动时突然跌倒不省人事2小时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8℃,血压210∕120mmHg,神志不清。心尖搏动呈抬举样,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左侧上、下肢呈迟缓性瘫痪。头颅CT扫描示右基底核区及脑室内高密度影,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脑出血,后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尸体解剖见左心室壁厚1.7cm,室间隔及左室肥厚,乳头肌、腱索增粗。镜下观,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胞质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黄褐色颗粒状物。脑右侧内囊、脑室、桥脑、中脑见出血灶。 问题: 1、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哪些适应性变化? 2、为什么心脏会出现一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一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的现象?

病例二 患者,男性,43岁。因腰部不适、闷胀入院。体检发现有一肿块位于右腹部,有波动感。超声检查肾脏体积增大,皮质变薄,实质内见大小不等液性暗区,左侧输尿管中段见一个1.2cmX1.0cmX0.5cm高亮度光斑,X线静脉尿路造影显示严重肾积水。对侧肾功能尚好,遂行患侧肾切除。病理检查见左侧肾脏体积20cmX14cmX10cm,呈囊性,剖开其内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肾皮质最薄处仅为0.1cm,左侧输尿管官腔内有一同上光斑大小结石。 问题: 1、患者肾脏发生了什么病理变化? 2、患者肾脏体积增大,能否诊断为假性肥大?

病例三 患者,男性,46岁,右下腹疼痛14小时入院。体检:体温38.6℃,脉搏84次/分,血压110/70mmHg,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著,周围血检查WBC15.7X109/L。入院后急行阑尾切除术,见阑尾长10cm,直径1cm,充血肿胀明显,腔内有粪石,阑尾体部明显紫黑色,病理报告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问题 1、何为坏疽?如何分类? 2、本例阑尾炎属于哪类坏疽?机体可能的病变有哪些?

泌尿系统医学影像病例讨论

【一、病史临床】患者,男,31岁,左侧肋腹部胀痛3月余。 【二、影像图片】 CT平扫横断面 CT增强冠状面重建 VR重建【三、问题】 本病的正确诊断是() A.马蹄肾 B.孤立肾 C.异位肾 D.“乙状”肾 E.盘肾 正确答案:A 本病例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包括下列那几项() A.横断面及三 维重建示双肾Array呈倒“八”字 形分布于脊柱 两侧 B.双肾下极肾Array实质在脊柱前 方融合 C.双肾盂重度Array 积水

D.双肾盂旋转 不良 E.双肾盂高位 正确答案:A B D 【四、影像表现】 双肾呈倒“八”字形分布,双肾下极肾实质于脊柱前方相连融合,左肾实质明显变薄,双侧肾盂积水,以左肾盂为重。 【五、诊断】 马蹄肾 【六、鉴别诊断】 双肾旋转不良(malrotation of kidney);“乙状”肾;异位肾。 【七、讨论】 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是先天性融合肾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马蹄肾特点为双肾下极在脊柱和腹主动脉前方实质融合或者以纤维组织相连,双侧肾轴转位,输尿管仍位于脊柱两侧。临床表现患者可毫无症状,常因其它原因行腹部检查,或触及腹部肿块,或因并发肾积水、肾结石和尿路感染而就诊发现。 1.影像学表现: 尿路造影表现:① 两肾盂肾盏旋转不良,肾盂向前或肾盂伸向内或内后方;② 两肾长轴交叉点不在上方而在肾下方;③ 肾脏异位(低位且靠近);④ 输尿管在肾实质前外下方,下降时再向内弯曲、形如一花瓶之边缘(上段向外,中下段内弯);⑤ 肾盂及下肾盏靠近。 CT:① 双肾下极在脊柱或腹主动脉前方相连,可为肾实质性融合,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的双肾下极实质融为一体;② 双肾盂旋转不良,肾门多位于肾前方;③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直观显示马蹄肾全貌,双肾呈倒“八”字或“U”字形分布。

探讨早期胃癌的X线检查与临床相关分析

探讨早期胃癌的X线检查与临床相关分 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早期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但因早期胃癌症状较模糊,缺乏典型表现;X 线征象又多种多样或改变轻微,易于误诊或漏诊,本文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早期胃癌,着重介绍我们用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胃癌的一些经验体会,并分析检查误诊原因。 1临床资料 1.1年龄、性别及病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3.2岁;男60例,女29例,男、女之比为 2.38∶1;病程最短10天,最长25年,约半数以上具有1~25年胃病病史。 1.2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71例,疼痛规律改变16例,食欲不振68例,上消化道出血72例,消瘦60例,间歇性梗阻感24例,呕吐9例,乏力19例,7例无明显症状。 1.3内窥镜检查:89例共做236次检查。19例第1次内窥镜误诊,未行活检,镜检诊断为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浅表性溃疡及息

肉,17例镜检为溃疡,活检为慢性胃炎,其中9例第3次检查始终未找到癌细胞,20例第1次活检可疑,第2次确诊为癌。 1.4手术所见:胃外形正常41例,局部有僵硬感或硬结者18例,局部浆膜有充血水肿者18例,9例溃疡恶变与网膜十二指肠或胰腺有粘连。 2病理分析 2.1病变部位:病变位于贲门者16例,胃体部3例,胃角20例,胃窦56例。 2.2肿块大小:0.3~2.5cm78例,~4cm7例,~6cm4例。 2.3大体分型:Ⅰ型(包括Ⅱa)20例,Ⅱ型10例,Ⅲ型(包括Ⅱc)50例,类似进展期癌9例。 2.4组织学分类:高分化型腺癌54例,中分化型腺癌7例,低分化型腺癌16例,未分化型5例,粘液腺癌3例,管状腺癌4例。 2.5淋巴结转移:无淋巴转移者86例,有淋巴转移者3例。 3X线分析 89例中只有1例为常规造影,19例为双对比造影,余均为低张双对比检查,89例共做造影检查186次。 X线表现为病变表面为大小不一的多发性结节8例,不规则溃疡68例,不规则线形溃疡2例,多数病例周围有粘膜纠集或中断,局部粘膜呈杆状、棍棒状或矛状,息肉样隆起18例,其中有3例呈巨大的息肉样肿块,有宽蒂或细茎。表现良性溃疡的7例,表现为溃疡恶变的9例,胃窦部痉挛变形及幽门梗阻似晚期胃癌的X线表现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阅片.疑难病例评论辩论记载本 年月日——年月日 目次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轨制 2.疑难和误诊病例评论辩论轨制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载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评论辩论记载 1.放射科严厉履行集体阅片轨制,树立有序的质量掌握体系及诊疗通例.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凌晨读片,每周阅片,对罕有病多发病及其他典范病例进行讲授.总结. 3.危宿疾人.疑难病例或主要的检讨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存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评论辩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色不清,罕有影像.不克不及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变乱争议偏向以及其他须要评论辩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成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进步医疗质量,削减漏诊.误诊,进步医务人员的营业程度,凡碰到疑难病例或发明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评论辩论,以其尽早明白诊断,帮临床供给帮助检讨支撑,不竭总结经验,进步诊疗程度.

2.疑难或误诊病例评论辩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介入,卖力进行评论辩论,尽早明白诊断以支撑临床或实时总结经验,防止相似误诊消失. 3.评论辩论时由成果陈述医师预备影像材料,评论辩论成果记载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评论辩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评论辩论仍不克不及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沐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评论辩论,以尽早明白诊断,防止延迟为宜.

疑难病例评论辩论记载评论辩论时光:地点: 主持人:(姓名.职称) 介入人员(签名): 病人姓名:性别:年纪: X线号: 临床诊断: 评论辩论记载: 评论辩论记载(续页): 评论辩论成果:

首都医科大学病例讨论

1.患者女性,72岁 主诉:摔倒后右下肢活动障碍2小时 现病史:2小时前摔倒后右下肢不能动,急诊入院。右髋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 检查所见:患者系老年女性,一般状况良好,右下肢呈外旋畸形,缩短,髋部肿胀明显,压痛,股骨大转子明显突出,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方、股骨颈最高点。骨盆及股骨有明显脱钙(骨质疏松)。 诊断:右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 请思考:考虑为什么老年人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根据髋关节的结构,分析此类骨折的类型。 2.男性,21岁 主诉:右膝扭伤后疼痛及运动障碍X小时 病史;5年前踢足球时初次受伤,当时5年前踢足球时初次受伤,当时以左脚为立足脚,右脚从右往左半转身凌空抽射,不慎踢空,当时右脚小腿瞬间剧烈拉伸,右脚膝关节伴有较严重的扭曲,该关节立即疼痛异常。当时骨科医生诊断内侧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亦有所损伤,后慢慢恢复。今天打羽毛球再次受伤。当时,做一向右起跳的动作,落地的时候右膝猛烈受挫,关节部位有严重的扭曲感并剧烈疼痛,不能正常走路,前来就诊。 检查所见:右膝明显肿胀,压痛,关节屈伸困难并疼痛,特别是下蹲时,右膝关节不能完全屈曲;活动时关节内有异响和异物感,自感有轻度的交锁。右下肢不能单独站立运动。前抽屉试验阳性,屈膝时内旋幅度较左膝明显增加。 诊断:右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断裂?) 分析:(1)首次受伤时损伤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2)患者本次就诊时损伤了哪些结构?

(3)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4)此次损伤的形态学机制是什么? 3.女性,30岁 主诉:主诉:2小时前不慎滑倒,右手掌触地,伤后右上肢疼痛不能活动,前来就诊。 检查所见:右肩部疼痛、肿胀,不能运动,患者采取用健侧手托住患侧前臂的姿势,以减轻疼痛。伤肢呈弹性固定于轻度外展内旋位,不能贴紧胸壁,肘屈曲。右肩部外观呈“方肩”畸形,肩峰明显突出,肩峰下空虚,在喙突下摸到一半球形硬物。直尺试验阳性(肩峰与肱骨外上髁在同一平面),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手掌不能接触对侧肩部)。患肢温度低,色白,脉搏几乎不能触及。 诊断;右关节脱位 分析:(1)诊断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方肩”?“方肩”畸形还可以在其他什么病症下发生,两者有何不同? (3)该患者损伤部位的一重要毗邻结构合并受损的表现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可能损伤其他结构。能否举例说明患者可能会有什么体征表现? 4.男,25岁。 主诉:主诉:1小时前驾驶摩托车不慎滑倒,左肘部着地受伤。 检查所见:左上臂长度较右侧短,臂中部外凸,肿胀,触压疼痛明显。“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不能伸腕和掌指关节,不能握紧拳头。 诊断:左肱骨中段骨折伴桡神经损伤 分析:(1)诊断的依据 (2)请解释患者上臂外伤畸形的形态学机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