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一) 美国PhD申请的评审机制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一) 美国PhD申请的评审机制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一) 美国PhD申请的评审机制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一) 美国PhD申请的评审机制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谈(一)# 美国PhD申请的评审机制:

【摘要】本文作者孙革洪老师从事美国留学高端申请14年,特别是对于美国博士Ph.D全奖申请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申请经验。他所带领的金东方美国留学申请团队每年美国博士申请覆盖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包括热门工程领域,如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工程等,还包括诸多理科领域,如物理、化学、医学、生物科学、数学及统计等。

【前言】我一直认为,美国博士PhD全奖申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因为它的申请难度高、申请周期长、申请材料技术强等特点,还在于这个申请过程不亚于做一个“科研课题”,需要整个Team的分工合作。从分析课题的背景、文献检索、申请方案的制定,到针对申请中的每个难点进行攻关,整个申请过程是对申请团队的巨大考验。在这个跌宕起伏的申请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不可控,比如美国教授的科研经费紧张、研究生院招收Ph.D数量有限、教授反馈不积极等等。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保持着Ph.D全奖的高命中率,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申请美国博士Ph.D全奖的体会,希望能给立志于学术和科研的申请人一些启示。

【正文】

首先说明一下:这里指的评审机制,是指的博士申请人的评审过程,即:“录取委员制”、还是“导师制”。如果是几位录取老师组成一个小组Graduate Admission Committee, 由这个小组的老师共同评审申请人的入学资格,最后整个委员会提交给研究生院录取结果,就是“录取委员制”;“导师制”简单的可以理解为系里的专业老师(即你即将加入的Group的导师)具有决定权,虽然最终正式的录取结果依然由研究生院来签发,但实际上导师如果录取这个学生,基本上从系里,到研究生院会一路绿灯,没人会反对,除非申请人的硬指标如托福或者GPA不能达到研究生院的minimum requirement(最低要求)。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疑问:这个评审制度和我有啥关系?如果真的有关系,我怎么能知道是录取委员会说了算,还是导师说了算?我们之所以区分是录取委员制度,还是导师制度,就是为了能够清晰的知道我在申请过程中,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有些人有误区,认为大牛校都是录取委员制,只有小破学校或者排名靠后的学校,才是导师制搞“一言堂”。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其实美国大学博士全奖的评审采取何种机制,和大学的规模大小、好坏排名没有任何关系,而和你申请的专业、美国大学的评审传统、资助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某些专业几乎都是录取委员制的,如会计,金融,经济学等,因为这类专业基本上都是系里的研究生院提供资助,而不是从导师的科研经费中提供;而很多工科专业,理科专业,多数是由导师提供资助,这类专业导师制的院校居多。

【录取委员会制 or 导师制】

判断美国大学博士申请的评审机制是录取委员会制还是导师制,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行,如学校官网的Admission说明,教授的反馈,还有就是申请经验的积累。并且,同一个学校的不同院系,其博士申请的评审机制也可能是不同的。下面举例来说明:

(一)、学校官网的Admission说明:

在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页面,即Graduate Admissions 里,有些学校会说明录取要求,即 Admission Requirement里,明确的指出,你需要在申请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能host你的supervisor,如果不能找到supervisor, 你的申请将不被考虑。我曾经在2012年帮助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的本科生H同学,成功申请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车辆研究中心的车辆工

程Ph.D全奖。OSU 的工学院的研究生院Admission明确表示,需要在申请过程中找到接纳学生的导致,才能被正式录取。这个申请的过程,可以在百度中搜索:俄亥俄州立大学车辆工程OSU VE PhD全奖录取。此外,明尼苏达双城大学也是类似的情况,请参考这篇文章:彻底改变命运的咨询电话,在百度中也可以搜到。

(二)、教授的陶瓷反馈来判断

凡是有过陶瓷美国教授的经历的申请人都知道,教授们回信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表述是:“你的背景真的非常出色,如果你被录取了,我很愿意和你discuss进一步的研究领域。。。。。。”,或者是“我没有权利决定你的录取,你的申请要向研究生院提交。。。。。。”然后还附上一堆学校网申的链接和说明,这种反馈基本上可以判断教授是模板回复,但有一点是可以判断的,教授并没有打发你,这个专业就是录取委员做决定的,教授无权录取你。

(三)、申请经验的积累

当然,很多美国学校的老师是没功夫搭理你的,你可能仔细查询研究生院的录取页面,然后拼命读导师的文章,写读后感,发自肺腑的表决心,最后发现no reply. 这其实很正常。这个时候如果通过上述2种途径都不能判断,申请经验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我每年都会总结上一年度美国博士申请的申请经验,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总结评审机制。因为再我看来,只有明确了评审机制,才能有的放矢,扬长避短,最后取得很好的录取结果。如果大家在申请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我欢迎大家来探讨。当然,美国博士申请的评审机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不绝对。

【录取委员会制的申请“大牛”们】

既然是录取委员制的,那么就需要申请人具备绝对的硬实力,大家拼的就是托福,GRE,GPA,科研,推荐等等。并且,想在这种评审机制下脱颖而出,需要得到录取委员会所有成员的认可。换句话说,即便有导师想收了你,但导师不是录取委员会成员,或者在录取委员会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也是没办法被这个学校录取。因此,录取委员会制是“大牛”和“大牛”的拼杀。如果你的美国博士申请全是录取委员会制的学校,你就需要小心了,更所谓山外有山,“牛”外有“牛”,这里可以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故事。

2011年的时候,我的客户中有个“天才少年”,是中科大“少年班”物理专业的L同学。他从大二就开始进入实验室跟着导师做课题,可以称得上科大的牛人了。在联系美国的教授过程中,我们套到了MIT一位导师,这个导师对我的这个客户青睐有加,只要材料递交到录取委员会,貌似就能顺利拿下。天才少年真的是理科界的天才,科研学术水平都是顶呱呱的,以至于托福怎么考都超不过81分!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浪费的MIT的录取,一直让我耿耿于怀至今。但值得欣慰的是,这个“天才少年”最终获得了一个“大奖”,免学费后每年还有3万7000美金的Fellowship,这个CASE在这里可以查询到:讲述"理科男"斩获Physics PhD总统奖学金的故事。

与“天才少年”不同,2013年的申请人中,我的客户Z同学是成都电子科大的高材生,4年大学平均分超过90分,年级300多人中排名第2,托福和GRE分数在理工科申请人中也算是出类拔萃。但即便如此,在各种中国大牛、印度大牛、伊朗大牛等世界大牛的竞争中,Z同学的申请还是被淹没在“牛海”之中。一封一封的套磁信都石沉大海,看起来要山穷水尽之时,一个不经意的回复带来了机会:在给Rice一个教授的发了套磁邮件后,这个教授

回复了邮件,说没有科研经费,今年计划不招生了。既然教授没有钱,那只能表示感谢一下了。但我还是不甘心,因此在给教授的回复中,昧着良心提到了“我不是看中的Funding(其实申请Ph.D不给全奖怎么读啊?没钱就等于死路一条),我更看重加入一个著名大学、在著名的教授指引下完成我的博士学位,您没钱没关系,我想办法去找outside funding。。。。。。”这封邮件发出去,我其实完全没有抱任何希望,只是对教授的回复表达了感激之恩,要知道,能收到教授的反馈实属不易,客气一下总是有必要的。到此为止,看似没有任何转机了。但没过几天,这个教授发来好长好长的一封邮件,把我的这个客户从头到脚夸了一遍,最后说,明天我要参加录取委员的讨论会,今年Rice的研究生院给系里一个名额,Fellowship! 我要推荐你。多说两句,Fellowship是Ph.D奖学金的最高级别,区别于TA(助教), RA(助研)的是,不仅金额高,而且是免税的,不用干活儿就白给钱的!!!天下掉下来的大馅儿饼。。。。。。居然来自录取委员的成员,并且是没有funding的穷的叮当响儿的。理科男斩获莱斯大学PhD 全奖录取RICE PhD EE offer。

因此,总结下来,想在录取委员制的申请中,不可预测的因素简直是太多了,如果没有绝对的硬实力,这类学校可以申请,但命中的概率相对较低。与此相对应的,是“导师制”的评审机制,我从事留学行业10几年来,真正体会到“一切皆有可能”的评审机制,I Love it!!!

【导师制的Nothing is impossible】

相对于录取委员会制,导师制的特点及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也是我们取胜的关键。导师制的核心是导师对录取具有决定权,而在申请导师制的学校过程中,下面几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一)研究领域要匹配

Ph.D和Master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Ph.D虽然也有上课修学分的过程,但实质是要对科研有贡献。因此申请人过去所从事的研究或者项目经历,要和导师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相匹配。可能我是学工科的出身,对于量化情有独钟,对于这个匹配度,我通常愿意量化成如下几个程度:

1,非常匹配:即你所从事的科研或项目经历和导师的研究是一致的;

2,匹配:你所从事的科研或者项目经历,和导师的研究属于一个专业领域;

3,相关:你所从事的科研或者项目经历和导师的研究属于同一个学科领域,虽然研究内容不同,但你具备导师所从事科研的基本技能;

4,不匹配: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范畴。

在过去的10几年的美国Ph.D申请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果是一个本科直申博士的申请人,最终被录取为Ph.D全奖,第三等级(即:3、相关)的占绝大多数;而一个硕士申请博士的申请人,几乎全部的都是属于第一和第二等级(即1,非常匹配和2,匹配)。这是因为一个本科生的项目或者科研经历随意性很强,能找到跟着老师干活儿的机会已经不错了,更不要提科研经历的连续深入性了。而美国导师看重的本科申请人,不是看重你非常匹配或者匹配的科研经历,而是更看重你在科研领域里所具备的Potential (研究潜质); 但对于一个硕士申请人,美国的导师通常希望你已经具备了这个研究领域的科研经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已经读到硕士了,还没有导师所要求的科研背景,通常是不会被导师所看中的。

(二)导师有招生计划

很多申请人可能不理解:这个不是扯呢么?没招生计划还招什么Ph.D? 因为很多国内高校的导师,不管有没有项目,都可以挂个名儿带上几个博士,把前几年的课题“翻新”或者“升级”一下,不用出什么成果,桃李满天下了就。我知道这么说显得很不敬,但我从事出国留学申请10几年,接触过太多的国内本科、硕士、博士的学生,这种情况很普遍。而对于美国的一个博士导师,要招个Ph.D是很谨慎的,这个Ph.D不仅仅要对导师的科研有贡献,更要出成果,结结实实的干上5年的科研的。所以,通常一个大组每年能够收2-3个Ph.D,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更多还在Struggle阶段的导师可能隔年才能招一个Ph.D。而美国导师申请科研项目和经费的过程,比我们申请一个Ph.D的过程可能还要难。因此,判断导师的招生计划显得非常重要。

在刚刚过去的申请季节,我有2个客户背景是非常出色的,一个是南开的,一个是哈工大的,他们都是前一年DIY Ph.D全奖申请最终全军覆没的申请人。我在接受他们的委托前,仔细分析了他们fail的原因,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对于导师招生这个环节几乎没有判断,导致盲目申了很多学校,而他们所瞄着申的导师事实上根本不招生,这怎么可能会成功拿到全奖呢?当然,判断一个导师是否有招生计划有很多途径:比如查看导师的Paper,group 的构成,发邮件陶瓷,通过以往的Ph.D查询等等,这里不做详细分析了。

(三)导师的attitude

你所申请的导师研究领域即匹配、又有招生计划,那么多申请Ph.D的人,那导师如何才能看上你呢?这个我们定义为导师对于你的态度是如何的。说到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很多中国申请人由于错误判断了美国导师的attitude,导致盲目乐观或者做了错误的判断,最终对录取结果有严重的影响。比如:中国学生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一直习惯于被鞭策,被教育,被批评,但美国的教育体制通常是以激发和鼓励为主。所以,很多中国学生把美国导师“鼓励”的回复判断为积极的反馈。但事实上美国的导师只是对一个年轻的、有追求的学术人员的鼓励而已,并非表达出对于你的录取偏好。

为了能够赢得美国导师的认可,很多中国申请人花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查美国导师近期的paper,然后对于导师的文章谈自己的观点,这么做真的就一定能赢得美国导师的青睐么?我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我和很多咨询客户讲过我的一个体会,就是如果你的套磁信能够为美国导师节省时间、又能清晰的表达你的观点,这样赢得导师青睐的机会要远远高于我刚才说的做法。当然这个“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磨练的,是在和导师沟通过程中逐步修正的一个过程。

说了那么多导师制的特点,我其实就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能找到匹配的导师,赢得面试机会,在面试中展现匹配的研究能力,那么几乎就能锁定美国Ph.D全奖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客户看起来硬指标很普通、科研经历也绝对不是最强的,能在众多的申请人中赢得导师的青睐,最终获得美国名校的Ph.D全奖的原因之一。这里只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的一个客户Z同学,是当年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本科生,在收到美国加州圣地亚哥UCSD研究生院拒信的20天后,获得导师的面试机会,从而赢得UCSD ME Ph.D全奖。从而演绎了从拒信到全奖的神奇经历。

总之、认清美国Ph.D申请的评审机制,对于有针对性的准备美国博士申请资料,采取相应的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是明确了申请的方向,对于后续的申请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hD 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

PhD 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 PHD申请总结及一些看法 本人普通211学校电子工程专业应届本科,今年申请英国电子工程专业博士。 拿到OFFER情况是: EE PHD @ Bristol University EE PHD @ Edinburgh University EE PHD @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EE PHD @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被拒的学校有一所: EE PHD @ Southampton University 最后接受OFFER:EE PHD @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全奖(FEE+12940磅/year),导师是QUB的电子与计算机科学院院长,皇家科学院院士,皇家工程学院院士,IEEE FELLOW。 填写申请表时其实我也很彷徨,申请了五所都是专业排名TOP10的学校,很怕最后一所都没有要我。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不错的。我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什么“大牛”背景,毕业学校一般,GPA 80分左右,也没有任何论文发表,雅思6.5,刚好过线,我只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和自己在做的事。和我一同申请的还有我女朋友,她不跟我同校,毕业学校比我好,她最后接受了Cambridge的PHD OFFER,也是全奖,不过薪水比我高些,每年大概2W英镑。也许,我只是说也许有人会觉得申请PHD有点难,拿到全奖也有点难,但其实我们都不是什么所谓的大牛。我女朋友的学院也有不少申请到哈佛,耶鲁,杜克,普林斯顿的PHD,其实,他们也都是普通人而已。 其实读英国读书还是去美国读书,确实有所不同,但很难说好坏,只能说那一种适合自己。就PHD而言,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是一家之言,难免偏颇。一般所说的申请英国的PHD,就是指三年制的研究型博士学位,不包括课程,如果不能顺利毕业不会颁发任何硕士学位。申请美国的PHD,更确切得说是申请五年硕博连读,因为包含两年的硕士课程,如果不能顺利毕业可以颁发硕士学位。其实三年和五年的差别,体现在申请上也是有所不同的。美国5年制的PHD更适合本科生申请,这是很显而易见的。因为本科生往往没有自己的学术观点,没有工程背景和科研经历,所以需要一个过渡,才能进入PHD研究阶段,2年的硕士课程就是这个阶段。在英联邦国家读书的学生会先读MSC,或者澳大利亚的荣誉学位,再进入PHD 阶段,这是大体情况。所以,在美国申请PHD会比较强调GPA,比较强调G/T,因为申请PHD的大部分本科生还没有真正的学术观点,甚至不需要递交RESEARCH PROPOSAL(这点是我昨天和女朋友交流才知道,让我很惊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学校会有一个申请人的LIST,根据GPA,G/T,学校背景等筛选一批人。前面一两年时间是培养,后面几年开始真正做PHD研究,美国人强调的是research potential,好的成绩(专业基础),良好的英语能力,确实能体现潜力,至于能力,有时间培养你。而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的PHD,都是和硕士独立的。没有这个培养阶段,所以要求申请人达到学术能力的基本要求,才可以进入PHD阶段。这里强调的是学术能力,而不是GPA,不是语言成绩,更不用递交GRE(GRE是北美研究生入学考试,申请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基本上都是不需要提供的)。一般来说,申请PHD的都是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在申请英国PHD的时候,虽然同样强调potential,但光有potential可能还是差一点,因为没有时间培养你,所以需要有一定的ability。我前面说了,很难讲英国好还是美国好,只有适合不适合。对我而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一) 美国PhD申请的评审机制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谈(一)# 美国PhD申请的评审机制: 【摘要】本文作者孙革洪老师从事美国留学高端申请14年,特别是对于美国博士Ph.D全奖申请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申请经验。他所带领的金东方美国留学申请团队每年美国博士申请覆盖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包括热门工程领域,如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工程等,还包括诸多理科领域,如物理、化学、医学、生物科学、数学及统计等。 【前言】我一直认为,美国博士PhD全奖申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因为它的申请难度高、申请周期长、申请材料技术强等特点,还在于这个申请过程不亚于做一个“科研课题”,需要整个Team的分工合作。从分析课题的背景、文献检索、申请方案的制定,到针对申请中的每个难点进行攻关,整个申请过程是对申请团队的巨大考验。在这个跌宕起伏的申请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不可控,比如美国教授的科研经费紧张、研究生院招收Ph.D数量有限、教授反馈不积极等等。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保持着Ph.D全奖的高命中率,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申请美国博士Ph.D全奖的体会,希望能给立志于学术和科研的申请人一些启示。 【正文】 首先说明一下:这里指的评审机制,是指的博士申请人的评审过程,即:“录取委员制”、还是“导师制”。如果是几位录取老师组成一个小组Graduate Admission Committee, 由这个小组的老师共同评审申请人的入学资格,最后整个委员会提交给研究生院录取结果,就是“录取委员制”;“导师制”简单的可以理解为系里的专业老师(即你即将加入的Group的导师)具有决定权,虽然最终正式的录取结果依然由研究生院来签发,但实际上导师如果录取这个学生,基本上从系里,到研究生院会一路绿灯,没人会反对,除非申请人的硬指标如托福或者GPA不能达到研究生院的minimum requirement(最低要求)。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疑问:这个评审制度和我有啥关系?如果真的有关系,我怎么能知道是录取委员会说了算,还是导师说了算?我们之所以区分是录取委员制度,还是导师制度,就是为了能够清晰的知道我在申请过程中,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有些人有误区,认为大牛校都是录取委员制,只有小破学校或者排名靠后的学校,才是导师制搞“一言堂”。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其实美国大学博士全奖的评审采取何种机制,和大学的规模大小、好坏排名没有任何关系,而和你申请的专业、美国大学的评审传统、资助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某些专业几乎都是录取委员制的,如会计,金融,经济学等,因为这类专业基本上都是系里的研究生院提供资助,而不是从导师的科研经费中提供;而很多工科专业,理科专业,多数是由导师提供资助,这类专业导师制的院校居多。 【录取委员会制 or 导师制】 判断美国大学博士申请的评审机制是录取委员会制还是导师制,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行,如学校官网的Admission说明,教授的反馈,还有就是申请经验的积累。并且,同一个学校的不同院系,其博士申请的评审机制也可能是不同的。下面举例来说明: (一)、学校官网的Admission说明: 在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页面,即Graduate Admissions 里,有些学校会说明录取要求,即 Admission Requirement里,明确的指出,你需要在申请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能host你的supervisor,如果不能找到supervisor, 你的申请将不被考虑。我曾经在2012年帮助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的本科生H同学,成功申请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车辆研究中心的车辆工

美国物理PhD申请总结

美国物理PhD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专业 GPA: 3.45/4.0 GRE: 170/145/3 GRE sub: 79% TOEFL: 95 申请结果: 根据自己情况和学校排名,申请了17所学校,到目前为止,总共收到2个offer,4个AD,其余均是rej。最终决定要去Boston College的物理PhD啦~ GPA GPA在申请过程中虽然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GPA 要从一开始就好好规划经营。这样说其实并不含有功利的意味,因为虽然大学时期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做,但是既然是在上学,认真学习就是应该的。而且只要好好准备作业和笔记,做好复习工作,拿到理想的成绩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另外就是最好不要出现三年GPA连续下滑的情况,这会让审核者觉得你并不适合学习。就算前两年GPA真的不高,如果决定出国,在第三年也要努力刷的漂亮一点,也可以多去找老师聊聊天或者选一些容易的校选课等等。。。 GRE和TOEFL 这两样考试真的是考得越早越好,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上大一的时候就把GRE 考完,因为拖得越久,考的动力就越小。

我申请的时候很为这两样成绩苦恼,一直刷到交材料前夕,也仅仅是过线而已。我也觉得这两个成绩对我的申请有很大影响,估计有些时候在小秘那一关就被截止了。有sub的时候,sub要考好。根据陶瓷时候得经验,教授们不会问英语多少分,他们却经常问到sub的百分比。虽然教授们不是很在意英语水平,但是如果英语很好,他们还是很喜欢的。 暑期科研 科研在理工科的申请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暑期科研,这样不仅仅会让CV变得很漂亮,而且会得到一些很不错的推荐信,甚至可以直接拿到录取。其实暑期科研可以做很多次,比如大二的暑期和大三的暑期,不过这里要注意签证问题,J1有两年回国限制,如果两次出国做暑期科研,需要有至少一个教授允许你拿着旅游签证出国。 我是大三时候在美国呆了半年,分别在奥斯汀和密西根大学做的实习,这一段实习给了我非常丰富的经历,并且也拿到了保底的录取。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学术mentor,大二时候我还觉得出国科研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们一直催促鼓励着我,四月份其实已经有些晚了,但是百余封套磁信发出去,才发现真的有回应,这才有了后来的签证实习,才有了推荐信,和最后申请面试时候的侃侃而谈。 PS,CV和RL PS和CV我并没有话费太多的时间,大概一个星期写完,也许对于理科生来讲把做过的事情都说好并且扬长避短就可以了。推荐信的话,比较幸运,两封国外的,一封国内的,我国内的两个导师都是自己动笔,所以我只是发邮件提醒一下老师们截止日期,也没有花费很多时间。 套磁 发套磁邮件时候,邮箱地址很重要,根据我的经验,用自己学校邮箱发的时候,教授们不怎么回,但换成暑期科研时候的国外学校的邮箱,回复率就明显增加了。

美国研究生留学,GRE306拿下带奖伯克利和UIUC PhD,我可能是申请季里最大的赢家

自述者:H同学 本科:宁波诺丁汉大学 标化成绩:GRE 306,GPA First Class Honor 录取学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PhD 当我知道我要将我306GRE申上工科牛校的经历分享出来时,其实我是拒绝的,毕竟我还沉浸在UCB给出的两万美金奖学金,和UIUC教授给出的PhD录取的震撼当中,感觉自己好像也没做什么就拿到了offer。 待我仔细捋一捋思路,故事可能要从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开始讲起...... 机械启蒙 我的父亲是一名机械工程师,而我的家里开了一个铜冶炼厂。 从小我最爱做的就是跟着父亲在厂里跑来跑去,小时候我觉得他简直就是个魔法师,用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小零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大型器械,从零碎到系统,从平面到立体,从图片到实物,每一步过程对我来说都太有吸引力了,我疯狂地迷恋着这些看起来冷冰冰的机器。耳濡目染之下,我对于机械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但每次我想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些评价和指导时,他总是说,“你现在还太小了,等大一点我再教你。” 为了向他证明我早已不是小孩了,我偷偷看了他的机械设计、材料应用等等机械方面的专业书籍,那段时间我仿佛又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后来有一天,我在书房观摩父亲绘制3D图时,脱口而出行星齿轮设计以及部件组装的细节,父亲不由地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要知道,这可是大学才学的内容。 我想,就是从这一天起,父亲不再拿我当小孩子看了,开始分享他工作十几年在机械设计上的经验。 这就是我走上机械学习道路的缘起。 选择道路 高考后,我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机械工程专业,在宁波诺丁汉读2+2项目。 大学四年,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得不错,在英国学制里是一等荣誉(First Class Honor),也跟着导师做了不少科研项目。尤其在设计制造和流体力学领域,从实践中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获得了实操经验。 在国外学习的日子里,我意识到,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工业4.0时代,网络物理系统和人工智能已经被精确制造。 我希望我能利用在国外的机会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可以把本国的企业带入一个更高的位置,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因此,我有了申请美国高校研究生的想法。 重重压力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虽然我在宁诺四年接受的都是英文教学,还在国外生活了两年,但我的英文水平真的非常糟糕。 举个例子,GRE裸考基本上都能考到305分,我准备了一阵子只考了306......雅思也只考了6分,幸好语言成绩可以waive。

2017美国德州农工大学PhD项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PhD 基本信息: FT排名21学费$25,556申请截止日期 TOEFL要求100GPA要求无可申请学期 IELTS要求7.0GMAT要求709是否接受GRE 注: (1) 此处的排名是2013年金融时报美国公立大学商学院PhD项目排名,美国大学排名第37。 (2) 申请者GRE阅读146分以上或GMAT阅读22分以上,可免交语言成绩。 (3) 接受GMAT和GRE成绩,无最低要求,一般入学新生成绩为709分和1403分。 申请说明 互联网留学360介绍,德州农工大学卡城分校商学院工商管理PhD项目设有以下专业方向: 会计(Accounting) 金融(Finance) 管理(Management) 市场营销(Marketing) 运营和供应链管理(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hD项目要求申请者毕业于本科相关领域的专业,修读过数学(微分方程和积分学),掌握计算机语 言、修读过的课程满足美国商学院公共知识体系的要求。奖学金信息请与具体科系或相关教员联系。 申请时间 商学院PhD项目无申请截止日期,一般录取过程遵循以下时间: 9月3日开始接受秋季学期入学申请。 12月10日推荐申请截止日期,考虑奖学金授予的申请者最好在此日期之前递交申请。 12月11日-1月11日依然接受申请,同时也是录取资格初步审查阶段。 1月12日-4月14日依然接受申请,但有些科系2月初关闭申请。奖学金机会降低,因为大部分奖学金已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4月15日-5月25日全部科系在此段时间开始关闭申请,公布录取结果。 5月26日全部科系在此之后不再接受申请。 录取统计 PhD项目共有73名学生,其中女生比例63%。2013年秋季收到382份申请,录取36人,招生人数18 人,其中女生比例33%(共6人),国际学生比例50%(共9人),各专业方向招生人数如下: 专业会计金融管理市场营销运营人数43434 18名新生,平均具备5年的工作经验,其中有11人递交GMAT成绩,平均分数为720分,其中阅读 38分,数学48分。有1人递交GRE成绩,取得1490分,其中阅读690分,数学800分。 新生主要来自以下本科专业,其比例和人数如下: 商科工程文科理科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50%922%422%46%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简称TEXAS A&M),或称“德州农 工大学卡城分校”、“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学院站分校”,是一所大型公立综合全国性大学,成立于1876年, 位于美国西部小城卡城,提供本科、硕士、博士三种学位类型,是德州农工大学系统的旗舰学校。该校成 立时名为德州农业与机械学院(The Agricultur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 of Texas),是德州第一所 高等教育学府。创立初期,为一所全男性的军校,1963年改制为德州农工大学,1965年废除军校必修制, 并开始召收女生,但仍为美国六所高级军事院校之一。如今在全校近五万名学生中,约男女各半,其军校 传统的预备军官团,约占学生总人数十分之一。

Cornell ECE PhD申请经验和总结(世毕盟学员)

Cornell ECE PhD申请经验和总结 GPA:3.61 T:104 G:160+170+3.5 Offer:Cornell ECE PHD;Columbia EE master; UPENN EE master;CMU ECE master;Umich ECE master;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E PHD 前言 申请季基本可以算是结束了,写下这个总结的时候,也是因为个人心得略有一二,希望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些许的帮助,因为付出努力,总是会有收获的。 GT考试 GT一定要早考,一定要早考,一定要早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大一的时候学姐就曾嘱咐过我,趁着有时间不管以后出不出国先把GT都考了吧,不吃亏。现在真是后悔没听她的建议。GT其实在申请材料中所占份量不会特别重,尤其是申请博士,所以成绩够用就行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刷的特别高。早点考完可以为后面的科研实习腾时间,否则一边做科研一边准备英语真的是非常烦人。 对于GT我的个人意见是去报一个新东方的课,课上好好听讲,多和老师沟通,好好完成作业。老师都很有经验,按部就班的按他们说的做肯定没有问题。英语这块,一般大家都不会有太大问题,肯定能考过的,顶多就是多考几次。关于GT准备顺序,我个人建议阅读能力强的人先考GRE,口语听力有优势的人先考托福,这样可以把优势最大化。 选校 选领域和选学校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博士生而言,因为博士生的领域比研究生要更加细化。选领域首先应该弄懂你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硕士生或者博士生要在某个领域进行长时间深入研究,进入一个不感兴趣的领域是非常可怕的,也很难做出大的成绩。另外也要考虑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包括学术发展以及工业发展,这就和个人的职业规划有很大关系了。这也要求在选学校时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草稿,了解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美国数学博士申请总结 – Uchicago Math PhD(世毕盟学员)

美国数学博士申请总结– Uchicago Math PhD 申请结果: Chicago Math PhD (with scholarship) UW-Madison Math PhD UC Davis Math PhD UW Math PhD (with scholarship) 自我介绍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本科是清华数学系,申请的学校都是数学博士,方向是离散概率。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本人GPA年级前十,托福115,GRE V168+Q170+AW3.5,GREsub Math 910,暑假在西雅图微软研究院跟P教授和L 教授做了一个月理论概率的科研,给教授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我最终取得UChicago和UW的数学博士offer。我基于自己的体验和见闻讲一下我对于申请的认识。 申请准备 数学博士项目的申请基本要求和其他方向博士申请非常相似,要求有toefl, gre, gresub, gpa, 三封推荐信。但这些都是基本要求,通常不是决定性的。toefl 考得好能避免博士项目时选修针对TA的英语课程(不同学校有不同分数要求);gre能够提高英语词汇量和复杂英语的使用能力,对于未来有志于需要较多语言

描述的数学分支比较有帮助(比如应用数学);gresub都是微积分,对于普遍分数较高的中国学生没什么用;gpa非数学课程没什么用。 基本层面最重要的在于通过你的各种经历展现你拥有从事前沿数学研究的能力,途径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高年级本科生课或研究生课程并取得高分(通常是目标方向的入门课程),参加老师的seminar读书读论文并取得推荐信,跟中国导师科研或出国暑研并取得推荐信,通过丘赛证明自己实力并取得Yau的推荐信,参与学生学术杂志编辑工作等。其中前两项是比较可行的选择,杂志编辑只要有这份心和能力也能够做好,当然收益也较小。但是数学某些子方向的本科生科研的障碍比较大可以不考虑,丘赛除非实力逆天则准备周期较长风险较大。另外所在本科学校相关方向的风评也是一个基本面的重要因素,放在最后也是因为这是无能为力的因素,仅剩的选择只有转校或者换方向。当然性别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以上都是基本面上的准备,除非两位竞争者有极大的差距,i.e.经历中展现的未来科研能力有极大的差距,那他们比拼的就是“关系”。这里的关系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关系。取得关系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直接跟心仪教授暑研,和心仪教授陶瓷,通过其他导师间接认识心仪教授,参与和心仪导师关系密切合作的教授组织的暑研和讨论班获得推荐信,在讨论班和暑研中选择和心仪导师相同的方向,和心仪导师有着相同国籍等。需要强调的一点,针对某个心仪导师,只有与这个导师有着密切关系的教授的推荐信是所谓的关系,并不是越知名越牛的教授越合适。我们总是说推荐人地位越高越好,但这并不总是成立的。 申请过程 申请过程并不是高考用成绩论高低的竞争,更应该理解为项目和学生的适配过程,供给需求共同决定。因此决定录取结果的,除了上述的基本面和所谓关系,还充斥着随机因素。申请是否成功取决于同校竞争者的实力,取决于全世界同方向竞争者的实力,取决于项目前几年的招生enroll情况,取决于教授的个人计划,取决于系内新晋升tenure的教授数量,取决于系内科研方向发展的偏好,取决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兴衰等等。 总的来说,数学博士套路上是和其他学科的博士申请类似的,但是纯数因为其独特性有着更大的障碍。纯数分支大多有门槛较高,进入前沿慢的特点。这就带来

加拿大master申请美国phd经验谈

加拿大master申请美国phd经验谈 本人现在UBC硕士在读, 今年申请美国的phd, 拿到offer若干, 在此略谈经验, 以便后人. 1. 推荐信的重要性. 从国内本科直接申请美国的大学, 推荐信约等于废纸, 除非能找到 大牛(院士这个级别的)给写一封牛信. 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学生的推荐信 都是自己写的, 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但是身在加拿大的话, 情形大不相同. 这边老师的推荐信至关重要, 其重要程度至少占总比重的50%. 所以一 定要确认老师给你写的是strong的推荐信. 我这次申请, 推荐信起了 大用. 某美国大学Admission Committee里的一个成员亲口跟我说过, 他们审我的材料的时候, 看到了这封推荐信以后, 其他的就什么也没看 就给offer了. 在选择写推荐信的老师的时候, 要首选那些大牛们. 他们 的推荐信分量很重, 很可能远远超过你老板给你写的推荐信. 当然, 如果 老板就是大牛, 那就更好了. 2. Personal Statement 大家到了加拿大一两年, 英语写作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提高, 当然写PS的要求 就不能局限于本科毕业的时候那个水平了. 两年以前本科毕业时候写的ps文稿 还在, 但是读起来, 自己都觉得可笑. 这次我申请学校用的ps, 是我 自己写完了以后让一个西人帮着改过的, 整体的水平比上次提高了很多. 首先, ps要写的真情流露, 而不是慷慨激昂. 语气应该是一种近乎平时说话的语气, 而不是宣誓演说的语气. 程度特别高的词尽量不要用, 比如 I am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extremetly -> very) I am eagerly looking forward.... (去掉eagerly) 用很多程度很高的词, 并不能加大我们被录取的可能, 反而会让人家读着 不舒服. 用比较平和的语气, 会让人家觉得我们是以一种朋友/同事的身份 在谈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种语气写出来的东西, 更加可信而有说服力. 我全篇PS可能程度最高的词也就是very了. PS里面最好能详细描述一下你的research experiences. 其实人家根本不care我们做的是什么research, 他们更在乎我们是否真的做过. 我们详细的解释, 会使 写的东西更可信. 关于将来的计划, 一定要写. 写了并不表示我们以后要这么做, 但是给别人的感觉 是我们自己对我们将来的学习生活有个计划, 有个目标. 这会给人家非常良好的印象.

申请国外博士后的好网站(大综合)

申请国外博士后的好网站(大综合) http://www.academictransfer.nl/or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naturejob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om/areerpath.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bbscon.php?board=AdvancedEdu&id=637 1.英国: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每天更新, 2.德国马普研究所http://www.mpg.de/english/institut/ 3.AIP工作信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careersvc/jobs/综合(很多国家): 或者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search/ 其他有用地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分专业)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job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其他联系大学可以从yahoo-教育-国家...往下找。 学校排名可以从清华BBS查。 现提供几个 几乎所有重要综合性科学期刊都有博士后广告, 每个著名学院,大学,研究院所甚至公司都有各自招聘信息在自己网站上几个著名的招聘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splash.acti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js.php?q=postdoctoral+positio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jobs/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882994.html,/gb/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谈如何套磁

美国PhD全奖申请经验谈(二)如何套磁 本文标签:美国PhD申请之如何套磁,美国PhD全奖申请,PHD套磁 来源:金东方留学时间:2015-05-19 作者:孙革洪 摘要:我对于套磁的定义,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与美国的博士导师建立联系,赢得面试机会,然后通过面试考核,最终获得美国Ph.D全奖录取。网上对于美帝Ph.D申请是否需要套磁说法不一:有人一封套磁信也没有发就拿到了顶尖牛校PhD全奖录取,还有的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套磁信发了上百封却鲜有教授回复,最终全军覆没。因此,对于美国Ph.D申请套磁的重要性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这里主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本文作者:孙革洪金东方留学总监国家发改委培训中特聘首席顾问,如有引用,请注明作者姓名及金东方留学字样,违者必究) 我对于套磁的定义,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与美国的博士导师建立联系,赢得面试机会,然后通过面试考核,最终获得美国Ph.D全奖录取。网上对于美帝Ph.D申请是否需要套磁说法不一:有人一封套磁信也没有发就拿到了顶尖牛校PhD全奖录取,还有的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套磁信发了上百封却鲜有教授回复,最终全军覆没。因此,对于美国Ph.D申请套磁的重要性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这里主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一、美帝的Ph.D申请是否需要套磁? 对于那些申请录取委员会制学校的“大牛”们,其实套磁确实显得意义不大。正如我在“申请经验谈(一)”中所说明的那样,对于录取委员会制的评审机制来说,大家比拼的是硬实力,这是其一;其二是这种评审机制导师的话语权有限,因为最终的录取结果是录取委员会讨论决定;第三个原因是,每个被录取的Ph.D 在录取的时候都不指定导师,而是在学校注册后,再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导师去讨论,最后确定导师。 但有多少申请人能吧自己划分到录取委员制的“大牛”行列中呢?我在“申请经验谈(一)”中曾经谈到我在为一个PhD申请人套磁过程中,巧遇录取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没钱教授,最后经这个穷教授推荐,一举获得Fellowship大奖,从而两全其美: 教授不花一分钱招了个博士全奖申请人;学生不用干活儿获得大奖。而这个过程中,套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急功急利的讲,当初套磁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机遇。但如果不去套磁,即便有这样的幸运,也不会轮到你的头上!所以,我鼓励PhD申请人即便面对

申请phd的关键因素

a.Research 科研是PhD申请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最能拉开申请者档次的一项。每年一大把的申请者都和你有着同样的GPA、G和T,你靠什么脱颖而出?只能靠科研经历。 对于本科生来说,进实验室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好得到的,所以你应该早一点开始规划。选实验室和导师之前应该做好调查,方向是否新,外国做的人多不多,老师有无国际声誉,有无海外经历,他发paper的水平,他对本科生指导不指导,等等等等。每个专业区别都很大,这一点你应该多咨询学长学姐,包括可以找一些研究生们。 科研经历最重要,paper对大多数申请者来说是补充,因为国内绝大多数本科生发出来的文章都不够top。最好不要发什么挂名文、灌水文,很容易露馅。自己水平的提高、经历的丰富、对research的理解体会才是最重要、最能打动人的。发现现在申请的学生有很大一个误区,就是动辄就谈paper,发几篇中文核心可以如何如何,发几篇EI可以如何如何。外国教授分不清咱们中国人分的什么中文核心,什么EI,他们关心的是你文章的质量(他们关心业内的顶级期刊,而这些期刊,国内的老师也未必能发出来,更别说本科生了.)如果你有很好的科研经历,那么发paper是对你研究的总结和“奖励”,类似于打胜仗和发勋章的关系。打了胜仗,别人都会认可你,拿了勋章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没打胜仗,靠富二代、关系、人情挂名去骗勋章,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科研的Depth比Width重要,即使是宽也要与你申请方向沾边才好,非申请方向的科研经历基本上会被无视。之前我有个学生就做过3个完全不同方向的research,最后老板只关心他那个方向的那段经历,剩下的只是起了丰富经历、装饰简历的作用。 本科生得到好科研的机会很有限。但是像国内这些可以推荐下如“本科生创新实践计划”这个教育部开展的东西。国家出钱,给本科生做科研做项目的机会,很好很强大。而且国内由于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匀,年轻教师十分乐于带本科生做项目,因为有钱。关于“本科生创新实践计划”的具体内容,每个学校开展的都不一样,去咨询自己的学长学姐。我只给一个笼统的建议,最好是本方向的题目,最好是项目负责人。至于后期申请就是把这些经历经过简历包装化了。 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重要性不大,因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research。如果你有好的research机会和这些比赛冲突,那么果断放弃竞赛去做research。当然,无research的话竞赛聊胜于无,是一个丰富经历的好选择。尤其是大二的时候,可能research还完全做不了。那么去数学建模、挑战杯,也是很好的~当然,个别专业的竞赛除外,比如CS参加ACM,Civil参加力学竞赛,EE方向是电路设计的参加电子设计大赛。 实习不是科研,对于申请PhD并不重要,除非可以进本专业的国际顶级企业的技术部门(比如EECS的同学去Google、MSRA实习,金融经济的同学去投行实习等等等等)。尤其是不要被含金量不足的实习影响了你的科研,科研是决定性因素。 b.套磁 套磁与research和选校密切相关。下面简单讲一下。 Match最重要,切忌群发“垃圾邮件”。套磁前务必仔细阅读目标教授的个人网页和近年的文章,思考自己如何能match的上。套磁信应该写的足够有分量,发送之前你先想想如果你是老师,看见这封信和其他上百封套磁信摆在一起,有没有回复你的欲望。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老师。 推荐学术套磁,不推荐上来就摆数据(GPA+G+T),不推荐直接发简历(因为教授懒得打开你的附件)。回复率低是正常的,哪怕你写的再好,老师没看见或者懒得回,你也没有任何办法。贵在坚持,但不要骚扰,不回信就换人套呗。 对无法割舍的教授下猛料,猛料是指你能下到99.9%的套磁者都下不到的功夫。比如阅读了教授过去十年的paper,然后写出了一篇自己的study note或心得体会附在套磁信里,让人一看

申请成功了的博士方案(PHD proposal)

PHD Research Proposal Title: The Extent of Guanxi between Chinese Suppliers and Their Western Customers Submitted by: Terry Ji Ruan

Table of Contents of this Proposal 1. Introduction 2. Aims and objectives 3. Topics justification/scope and limitations 4. Literature review 5.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6. Proposed development Bibliography

1. Introduction China started its economic reform since 1979 and now becomes the second big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due to the dramatic rise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have been focused on how the Chinese do business and how to cooperate with them through culture. Likewise, as for the Chinese businessmen, they are facing the outside word and need to learn more about other cultures. Therefore,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becomes a big issue during the rising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Owing to the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businessmen spend a lot of time and money on establish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domestic customers, which is called guanxi in China. Guanxi, a phase from Chinese PinYing, can be roughly translated as personal ties, which presents the tot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ersons. It is so complicated and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business relationship (So and Walker, 2006).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ection, do the Chinese people do the same way as they do to their domestic customers? And does guanxi work? Because when we talk about guanxi, it usually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hinese. In China, when a person has a lot of powerful guanxi, it will be easier for him or her to succeed in business. As for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ection, is it conducive to the sale if the Chinese establish guanxi with their foreign customers by the Chinese ways, like big dinner, valuable gifts and big entertainment? What extent does guanxi exit between them? Most of the researches have focused on guanxi in Chinese society, whereas

美国经济学PhD职业规划

美国经济学PhD职业规划 经济学PhD的学习Schedule: 在就读的第一年,进行标准化课程的学习,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高级经济学课程,等学期结束后会组织专业性较强的资格考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筛选学生。在第二年内,学习经济学PhD的学生至少要研究两个专门领域,即开始经济学论文的创作。导师的选择是需要导师和学生内部进行双向的选择。在经过长达2-3年的专业领域研究后,就会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评阅学生的论文,即由三人组成的论文委员会(thesis committee)就学生的论题和论证思路进行讨论。最终学生会进行PhD论文的预答辩 (thesis proposal),这个环节并不是必须的,最重要环节当属学生的论文答辩 (thesis defense)。和国内的答辩略有差异的是,美国的经济学PhD论文通过与否决定于有没有答辩的资格,如果说学生有资格进行答辩,那么说明论文基本合格,论文是可以通过的。但如果不允许答辩,说明论文还没有达到标准,不可以毕业。 经济学PhD毕业后的求职Schedule: 经济学PhD的毕业生首选的求职方向是学术界,即在各个高校任教。美国高校招聘的流程如下: Step1 在10月底,明确目标学校,进行招聘前准备; Step2 整理自己的材料,包括简历、就职论文、指导老师推荐信,在11月中旬,寄出材料给目标学校。 Step3 学校应聘面试大多在1月初,美国经济学年会提供market place,历时3天,每人次半小时。包括:面试者的论文要点、面试者的其他经济学研究计划、到底能教授哪门经济学的课程

Step4 校园访问,即申请人1月到所申请任教的学校去走访,做一些学术交流。如:论文演讲(seminar)或者求职演讲(job talk)。要求申请人要兼顾各方面,能够与学生个别交流。 Step5 受聘协商,大约在2、3月份,最终学校会和申请人签订受聘合同。 经济学家的学术职业道路 1、在学术界 在美国大学中,教授职位顺序包括:faculty,助理(assistant)、副(associate)、正(full)教授。经济学没有博士后制度,因此正教授拥有博导资格。做美国大学的教授最关键在于取得终身轨(tenure track)身份。如果取得了终身教授身份,学校就不能辞退,教授可以选择走人。 2、在非学术界 经济学PhD不仅在学术界会有很好的学术地位,在非学术界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以下就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1)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2) 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还包括美国政府(美联储,财政部)及智囊团。 (3) 商业组织:投资银行,金融证券机构,咨询公司包括:管理咨询,经济咨询,法律与经济咨询等。 3、非学术界与学术道路的区别在于: (1) 论文不重要,面试最重要

phd申请cv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phd申请cv模板 篇一:出国申请-cV指南-自己点滴总结 1..个人认为几个要素的重要性(文科类,尤其法学院):cV>ws>gt>gpa>ps(含we)>Rl。你需要用gpa证明你的一般学习能力,用gt证明你的英语水平及标准化考试能力,用cV 囊括你这大学三年的专业建树,用ws来表现专业研究的具体水平,用ps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个性化因素,用Rl从其他侧面旁敲侧击勾勒出申请者的另一个形象,用we表示你申请该校的诚意及个人需要。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而即便是相对来说排位最最不重要的Rl,也必须倾注大量心血(参见第21点)。所以总的来说,这些指标没一个是不重要的,都必须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只有尽力将各方面做得尽量无可挑剔,才可能获得好的结果。 2.美国研究生申请简历cV非常非常重要,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申请者的大概层次,所以cV是继成绩单和gt之后教授看的第一样东西。但一篇好的cV需要靠三年的长期努力和累积(参加第18点)。 3.找一份专业的美国研究生申请简历cV,不要参考那些

牛人教授的,那些太牛了没法比。可以参考美国应届生的cV,用词专业,格式正规。 4.有了第18条的底子和cV样板,把这些经历罗列上去就ok。注意用词尽量优化。最后最好附上各种活动、奖状、论文发表的照片,大大增加真实性和直观性(如果申的是法 学院,更该附上去,让教授觉得你有主张什么都附证据的好习惯)。 5.cV要写得详细且有据可查,比如实习要写上工作单位、地址、电话、上司及联系方式、工作内容、一周工作时间、及离开原因。写获得的奖项要写上举办单位、几个人参加自己是什么位置、指导老师及其联系方式、参赛内容题目、最后页附上奖项照片等等。 6.能造假的都是不重要的。 7.申请材料要注意前后呼应。比如cV里写到发表了一 篇论文,然后可以说参见ws,ws里附上论文英文版;或者cV 里写到参加了某某专业活动,ps里写自从参加了这个活动之后,我的专业生涯兴趣发生了什么飞跃/变化之类。这样能 让你的申请看上去更整体,也更有真实性。 8.如果cV有了很多图片,注意容量压缩,否则网申传 不上去。 9.申请的纸张和打印店的选择也很重要。建议用120g 的纸,物色一家最好的打印店。彩打简历里的照片、奖状要

敢,我有万丈光芒!美国四大全奖PhD录取,再踏征程!

敢,我有万丈光芒!美国四大全奖PhD录取,再踏征程! 基本背景: 北大信科 GPA:3.7/4.0 TOEFL:107/23 GRE:160/169/3.5 CMU暑研 Offer:CMU CS PhD;CMU ECE PhD; UIUC ECE PhD; Columbia ECE PhD 最终去向:CMU CS PhD 申请季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了,我的申请季算是比较平稳的,但收到来自CMU 的offer的时候还是激动了很久哈。回顾过去两年的申请准备,感谢一路上支持我的几位老师,也感谢世毕盟专业的团队一路解答疑惑!

由于之前的同学关于申请季的方方面面讲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就简单介绍下自己申请前的经历和一些经验吧,这也是我自己关于一些学弟学妹们问的问题的一些非常浅显的思考。(有说的不对的勿喷哈) 看清标化的本质 标化就是GPA和英语成绩了。很多人问到底怎么样的GPA合格、怎么样的英语成绩达标,说实话在申请季之前我也特别关心这个。但是到后来我确实发现这些东西没那么重要(别太差!),更重要的是标化给自己带来了怎么样的收获。比如说GPA,刷高GPA有很多方法,比如当刷题侠或者抱腿侠,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课程到底学的如何。我个人其实也挺后悔,有些本科的课程我也是靠考试前夕爆肝取得的好成绩,事实上这样得到的高GPA并不是什么好事,甚至还给自己一种真的掌握了的错觉。 GPA背后的本质应该是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些课程也许自己的分数并没有那么高(比如说考试太难之类的),但是真正下了功夫,把基础知识打牢,这样得到的收获在长远来看比单纯的GPA有用的多。如果是真正抱着学东西的心态而不是抱着刷GPA的心态,我觉得本科可能活得轻松得多,也充实的多。而英语成绩也是一样的道理,听说读写这些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extremely important!)如果能在考标化成绩的时候,真正的在这些方面得到提高,要比单纯一个TOEFL/GRE成绩来的更有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