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梁体徐变工作报告

梁体徐变工作报告

梁体徐变工作报告
梁体徐变工作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梁体编号及代表里程范围 (1)

3 梁体受荷情况 (3)

4 观测概况 (4)

4.1 徐变观测点布设及观测方法 (4)

4.2 人员及设备 (5)

4.3观测过程资料 (6)

4.3.1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 (6)

4.3.2梁体徐变变形高程成果表 (6)

4.3.3异常数据台帐 (6)

4.3.4观测外业情况记录资料 (6)

4.3.5观测手簿资料 (6)

4.4观测成果文件 (7)

4.5区段内所有梁体徐变—时间曲线图 (7)

5 特殊情况说明 (7)

附件1 梁体徐变观测点布置图

附件2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表

附件3 梁体徐变变形高程成果表

附件4 异常数据台账

附件5 外业情况记录表

附件6 徐变观测手簿

附件7 徐变记录表

附件8 梁体徐变—时间曲线图

1 工程概况

我标段下属徐舍梁场,共计划生产584片预制梁,该梁场于2009年8月20日开始生产,目前已生产386片,并按《宁杭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及《补充细则》的要求对其中的22片梁进行了徐变变形观测;徐舍梁场生产的梁分别架设到徐舍特大桥、紫云山特大桥、大汉芥特大桥上,架设的里程范围为:DK098+501.560~DK121+322.825。

本梁场生产的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共2种跨度,其中31.5米跨度箱梁541片、23.5米跨度箱梁43片。设计混凝土等级为C50,终张拉设计弹性模量为35.5GPa、混凝土强度为53.5MPa。设计锚口及喇叭口损失为控制力的6%,管道摩擦系数取0.55,管道偏差系数取0.0015。

本次申请评估为徐舍梁场生产并进行了徐变变形观测的14片梁,每片预制梁分别埋设6个观测标,共计84个观测标,对应的梁体编号为XS31.5Q-218#到XS31.5Z-155#梁,架设在徐舍特大桥上,对应的桩号里程为:DK106+283.960~DK111+051.360。

2 梁体编号及代表里程范围

本次申请评估的14孔预制梁均为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梁体编号及其所代表的范围见表2-1:

表2-1 梁体编号及其所代表的范围

梁体标号墩号跨度跨中里程架设后代表里程范围

XS31.5Q-001 360#~361# 31.5 DK110+192.310 DK110+175.960-DK110+208.660 XS31.5Q-002 381#~382# 31.5 DK110+879.313 DK110+862.945-DK110+895.680 XS31.5Q-003 382#~383# 31.5 DK110+912.048 DK110+895.680-DK110+928.415 XS31.5Q-004 380#~381# 31.5 DK110+846.580 DK110+830.215-DK110+862.945 XS31.5Q-005 373#~374# 31.5 DK110+617.500 DK110+601.140-DK110+633.860 XS31.5Q-006 377#~378# 31.5 DK110+748.390 DK110+732.020-DK110+764.750 XS31.5Q-007 372#~373# 31.5 DK110+584.780 DK110+568.420-DK110+601.140

梁体标号墩号跨度m 跨中里程架设后代表里程范围

XS31.5Q-008 376#~377# 31.5 DK110+715.620 DK110+699.300-DK110+732.020 XS31.5Q-009 370#~371# 31.5 DK110+519.350 DK110+502.990-DK110+535.70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08+548.960-DK108+581.66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08+647.060-DK108+671.76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09+129.560-DK109+162.26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09+489.260-DK109+521.96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09+620.060-DK109+652.76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09+783.560-DK109+816.26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09+948.960-DK110+012.46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10+045.160-DK110+175.96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10+208.660-DK110+502.99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10+535.700-DK110+568.42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10+633.860-DK110+699.30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10+764.750-DK110+830.21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10+928.410-DK110+953.140 XS31.5Z-010 374#~375# 31.5 DK110+650.220 DK102+179.060-DK102+203.7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06+799.160-DK106+823.8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08+802.560-DK108+835.2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08+867.960-DK109+129.5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09+162.260-DK109+489.2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09+521.960-DK109+620.0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09+652.760-DK109+783.5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09+816.260-DK109+848.9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10+012.460-DK110+045.160 XS31.5Z-040 336#~337# 31.5 DK109+407.510 DK117+241.160-DK117+273.89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6+774.460-DK106+799.1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6+823.860-DK106+848.5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7+404.460-DK107+437.1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7+894.960-DK108+091.1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8+091.160-DK108+483.3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8+516.260-DK108+548.9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8+581.660-DK108+647.0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8+671.760-DK108+802.5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8+835.260-DK108+867.960 XS31.5Z-070 318#~319# 31.5 DK108+818.910 DK108+835.260-DK108+867.960 XS31.5Z-100 289#~290# 31.5 DK107+878.610 DK103+667.260-DK103+741.360 XS31.5Z-100 289#~290# 31.5 DK107+878.610 DK106+946.660-DK106+979.360

梁体标号墩号跨度跨中里程架设后代表里程范围

XS31.5Z-100 289#~290# 31.5 DK107+878.610 DK107+012.060-DK107+044.760 XS31.5Z-100 289#~290# 31.5 DK107+878.610 DK107+077.460-DK107+404.460 XS31.5Z-100 289#~290# 31.5 DK107+878.610 DK107+437.160-DK107+698.760 XS31.5Z-100 289#~290# 31.5 DK107+878.610 DK107+731.460-DK107+894.960 XS31.5Z-100 289#~290# 31.5 DK107+878.610 DK108+091.160-DK108+123.860 XS31.5Z-100 289#~290# 31.5 DK107+878.610 DK108+483.360-DK108+516.260 XS31.5Z-130 259#~260# 31.5 DK106+897.610 DK102+154.360-DK102+179.060 XS31.5Z-130 259#~260# 31.5 DK106+897.610 DK102+203.760-DK102+228.460 XS31.5Z-130 259#~260# 31.5 DK106+897.610 DK106+063.060-DK106+774.460 XS31.5Z-130 259#~260# 31.5 DK106+897.610 DK106+848.560-DK106+946.660 XS31.5Z-130 259#~260# 31.5 DK106+897.610 DK106+979.360-DK107+012.060 XS31.5Z-130 259#~260# 31.5 DK106+897.610 DK107+044.760-DK107+077.460 XS31.5Z-130 259#~260# 31.5 DK106+897.610 DK107+698.760-DK107+731.460

3 梁体受荷情况

梁体架设前主要有两次荷载变化,第一次为初张拉(不纳入本次评估),第二次为终张拉结束,正式的徐变变形观测由此时开始;梁体架设后的受荷情况主要为前期运梁车通过、桥梁附属结构即二期恒载上桥等,二期恒载有防撞墙、遮板、底座板、竖墙电缆槽盖板等附属设施,本次评估为终张拉完成60天以上的梁体,具体设计及施工时间统计表见表3-1。

序号梁体编号

梁体

跨度

(m)

制梁完成

时间

终张拉时

观测起始

时间

梁的架设

时间

设计弹

性上拱

值(mm)

1 XS31.5Z-001 31.5 2009-08-20 2009-10-10 2009-10-11 2010-3-27 10.18 6.63

2 XS31.5Q-002 31.5 2009-09-01 2009-10-11 2009-10-11 2009-12-14 11.10 6.82

3 XS31.5Q-003 31.5 2009-09-07 2009-10-11 2009-10-1

4 2009-12-17 11.10 6.82

4 XS31.5Q-004 31.

5 2009-09-11 2009-10-17 2009-10-13 2009-12-1

6 11.10 6.82

5 XS31.5Q-005 31.5 2009-09-13 2009-10-12 2009-10-13 2010-01-21 11.10 6.82

6 XS31.5Q-006 31.5 2009-09-15 2009-10-18 2009-10-20 2010-01-11 11.10 6.82

7 XS31.3Q-007 31.5 2009-09-17 2009-10-14 2009-10-15 2010-02-23 11.10 6.82

表3-1 预制梁设计及施工时间统计表

序号梁体编号

梁体

跨度

(m)

制梁完成

时间

终张拉时

观测起始

时间

梁的架设

时间

设计弹

性上拱

值(mm)

8 XS31.5Q-008 31.5 2009-09-19 2009-10-20 2009-10-21 2010-01-13 11.10 6.82

9 XS31.5Q-009 31.5 2009-09-24 2009-10-17 2009-10-18 2010-02-27 11.10 6.82

10 XS31.5Q-010 31.5 2009-09-25 2010-10-15 2009-10-17 2010-01-19 11.10 6.82

11 XS31.5Z-040 31.5 2009-12-07 2009-12-29 2009-12-30 2010-04-07 10.18 6.63

12 XS31.5Z-070 31.5 2009-12-29 2010-01-24 2010-01-25 2010-04-14 10.18 6.63

13 XS31.5Z-100 31.5 2010-01-19 2010-03-11 2010-03-12 2010-05-07 10.18 6.63

14 XS31.5Z-130 31.5 2010-03-06 2010-04-06 2010-04-15 2010-05-14 10.18 6.63 4 观测概况

4.1 徐变观测点布设及观测方法

预制简支梁梁体徐变变形观测点按《宁杭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及《补充细则》要求设置梁体徐变观测标志,每孔

梁设置6个观测标志,分别位于两侧支点及跨中位置,梁体徐变观测点布置

图见附件1。桥梁梁部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

路线,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4-1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

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在数据录入时只录入3、4点

的平均徐变量。

工程测量技术交底

工程测量技术交底 一、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1、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 准点复测、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施工的精度应 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 2、工程施工测量中,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 制后碎部”的原则。 3、在线路复测及控制测量中,必须依据设计给定的桩点进行碎部测 量。 4、在线路复测中,如发现设计桩点有误应多次检查确定后及时报上 级主管部门进行复测,经设计部门复测确定后方可进行线路桩点 的复测工作。 二、测量仪器及用具的使用及管理 1、任何测量仪器的使用应先检查仪器有无偏差,或经过主管技术领 导确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时,应正确使用各种测量仪器严禁违规或有损仪器的操作。 3、仪器的装箱与拿出必须按要求放置及轻拿轻放,严禁硬搬,乱放 及磕碰。 4、放置仪器的箱子,任何人不准坐踩。 5、仪器使用应谁使用,谁保管、谁归还,不得将仪器转借他人或让 他人保管。每次使用时应由使用者来向仪器管理者借出或归还。 6、仪器使用后,未及时归还或损坏、丢失者,后果自负。 7、器的使用应专人、专用、专管,发现仪器误差应及时报告主管技

术领导进行校核。 三、导线复测 1、施工技术人员应依据施工图认真复核,检查设计导线控制桩,及 迅速查寻现场给定的导线桩点的位置并作标记,以便复测时使用。 2、导线测设时所使用的仪器应提前进行检查,校核偏差。 3、原有导线点在进行复测时如发现导线点有误,应报请主管技术领 导,经再次测设仍与原复测结果相符时,应写出复测结果报告并进行上报。 4、复测精度要求:角度闭合差(〝)±16 n,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 闭合差±1/10000。 5、复测时,必须与相邻的施工段起点的导线点搭接。 6、复测导线点结束后,应根据复测结果以书面形式写出复测报告, 并交技术负责人。 四、水准复测及增设水准桩点 1、施工技人员应根据施工图纸查找设计水准桩点,进行现场寻找并 作定标记。 2、水准复测时,所使用的水准仪必须提前进行检查,校核其仪器偏 差。 3、观测时,置镜点距前后视距离应大致相等,消除偏差。精平后, 每次读数应精确到毫米,读出的数据应报三遍给记录人,同时应再次验证读数由记录人报观测者。 4、每两设计水准点复测结束后,应及时计算出两水准点的实测高程 与设计进行比较:如超过允许闭合差,则应重新复测,经再次复

连续梁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合肥铁路枢纽新建合肥北城至合肥站工程连续梁徐变观测技术方案 文件编号: 编制部门: 工程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四局联合体HFSN-1标项目部三分部 2011年03月15日

合肥枢纽一标三分部连续梁变形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管段内有两处连续梁,一处在DK115+853.402合蚌双凤特大桥220m连续梁,一处在BFSDK007+854.085蚌福双凤特大桥180m连续梁。 二、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号);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J962-2009)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 4、《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 5、《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6、京福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 7、《京福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8、《京福高速铁路合肥至蚌埠段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技术交底。 三、沉降监测一般技术标准 以连续梁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是监测路基基底底层变形情况。 1、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变形测量等级精度要求按下表1执行(采用二等): 表1 变形测量等级精度表 2、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a、垂直位移监测网 垂直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2:

表2 垂直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表 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按变形等级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其监测网布设方法为:在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及一般扩基水准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根据以前客专线沉降观测经验,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不大于200m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b、水平位移监测网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3 表3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表 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分析报告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 (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需确定和了解的基本资料。即设计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的标准差。 (2)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实际强度、密度;砂的种类、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含水率;石子种类、表观密度、含水率;是否掺外加剂,外加剂种类。 (3)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指标。 (4)与耐久性有关的环境条件;如冻融状况、地下水情况等。 (5)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如构件几何尺寸、钢筋的疏密、浇筑振捣的方法等。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水泥。粗集料(石子)、细集料(砂)这4项组成材料之间的三个参数。即水和水泥之间的比例——水灰比;砂和石子间的比例——砂率;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比例——单位用水量。在配合比设计中能正确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配合比设计的4项基本要求。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 大川屯3#特大桥 40m+64m+40m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大桥局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 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项目经理部二工区 2013年06月

目录 一、总则 0 1.1、适用范围 0 1.2、工作依据 0 二、组织管理 (1) 2.1、职责分工 (1) 2.2、工作程序 (1) 三、通用要求 (2) 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2) 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2) 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 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 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5) 四、专业要求 (8) 4.1、梁体工程 (8) 4.1.1、工程概况 (8) 4.1.2、变形控制标准 (8) 4.1.3、变形观测方案 (8) 4.1.4、观测资料要求 (10) 4.1.5、观测频次 (11) 4.1.6、沉降评估 (11) 4.1.7、其他 (12) 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3)

一、总则 为了更好的对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6.《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9.吉图珲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 10.铁道部有关规定。

梁体徐变工作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梁体编号及代表里程范围 (1) 3 梁体受荷情况 (3) 4 观测概况 (4) 4.1 徐变观测点布设及观测方法 (4) 4.2 人员及设备 (5) 4.3观测过程资料 (6) 4.3.1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 (6) 4.3.2梁体徐变变形高程成果表 (6) 4.3.3异常数据台帐 (6) 4.3.4观测外业情况记录资料 (6) 4.3.5观测手簿资料 (6) 4.4观测成果文件 (7) 4.5区段内所有梁体徐变—时间曲线图 (7) 5 特殊情况说明 (7) 附件1 梁体徐变观测点布置图 附件2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表 附件3 梁体徐变变形高程成果表 附件4 异常数据台账 附件5 外业情况记录表 附件6 徐变观测手簿 附件7 徐变记录表 附件8 梁体徐变—时间曲线图

1 工程概况 我标段下属徐舍梁场,共计划生产584片预制梁,该梁场于2009年8月20日开始生产,目前已生产386片,并按《宁杭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及《补充细则》的要求对其中的22片梁进行了徐变变形观测;徐舍梁场生产的梁分别架设到徐舍特大桥、紫云山特大桥、大汉芥特大桥上,架设的里程范围为:DK098+501.560~DK121+322.825。 本梁场生产的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共2种跨度,其中31.5米跨度箱梁541片、23.5米跨度箱梁43片。设计混凝土等级为C50,终张拉设计弹性模量为35.5GPa、混凝土强度为53.5MPa。设计锚口及喇叭口损失为控制力的6%,管道摩擦系数取0.55,管道偏差系数取0.0015。 本次申请评估为徐舍梁场生产并进行了徐变变形观测的14片梁,每片预制梁分别埋设6个观测标,共计84个观测标,对应的梁体编号为XS31.5Q-218#到XS31.5Z-155#梁,架设在徐舍特大桥上,对应的桩号里程为:DK106+283.960~DK111+051.360。 2 梁体编号及代表里程范围 本次申请评估的14孔预制梁均为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梁体编号及其所代表的范围见表2-1: 表2-1 梁体编号及其所代表的范围 梁体标号墩号跨度跨中里程架设后代表里程范围 XS31.5Q-001 360#~361# 31.5 DK110+192.310 DK110+175.960-DK110+208.660 XS31.5Q-002 381#~382# 31.5 DK110+879.313 DK110+862.945-DK110+895.680 XS31.5Q-003 382#~383# 31.5 DK110+912.048 DK110+895.680-DK110+928.415 XS31.5Q-004 380#~381# 31.5 DK110+846.580 DK110+830.215-DK110+862.945 XS31.5Q-005 373#~374# 31.5 DK110+617.500 DK110+601.140-DK110+633.860 XS31.5Q-006 377#~378# 31.5 DK110+748.390 DK110+732.020-DK110+764.750 XS31.5Q-007 372#~373# 31.5 DK110+584.780 DK110+568.420-DK110+601.140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大全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一、施工程序 交桩→复核→建筑定位→控制主轴线测定→高程引进及传递→施工测量→沉降观测 二、控制原则 1、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细部工作程序 2、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要求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原则,确认合格后,提请工程师进行验线,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面各工序的施工 4、严格做好测量仪器及器具的检定、检修及维护的工作,保证仪器的精度从而在根本上控制测量精度 5、桩位放样时定出的桩位之间必须进行校核,轴线的延长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要保护好 6、测量时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条件下,太太强时需要给仪器遮打太阳伞,减少旁折光的影响。雨天易造成各部位的施工用线失效,雨后测量人员要及时核对控制线的准确和有效,避免质量事故。冬期施工时气温过低可使墨线冻凝无法附着在基体上,可适量掺入乙醇防止冻凝 7、各项资料做到及时,真实,符合资料管理要求 8、施工测量中,严格审核依据点的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

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 三、图纸校核 1、总平面图的校核:校核施工图上的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是否合理,建筑物外部尺寸是否交圈 2、建筑施工图的校核:校核建筑物的平、立剖面节点大样图等的轴线尺寸 3、结构施工图的校核:对照建筑物,核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高程是否对应 四、测量起始依据校核 1、桩点坐标的校核: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成果表,到现场找到各坐标,检查点是否有被破坏,符合达到要求后,由甲方、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使用。利用4点坐标进行导线网布控 2、水准点校核:用附和测法对建设用地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中的水准点进行校核。允许闭合差必须符合施工测量规(DBJ 01-21-95)第3.2.5条中的规定(小于等于±10nmm(n 为测站数))。桩点及水准点必须在自检互检无误后,由甲方、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使用。 采用附和测法,前、后视等长的原则,用水准仪往返两次引测到施工现场±0.000(m)标高线。并且每隔一定时间要进行联测,以作相互检校。检测后的数据成果必须作误差分析,以保证水准点的准确性,现场所有的高程必须根据这两个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1. 1 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 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 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 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 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1. 2 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1. 3 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新疆(北疆) 地处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的选择,砂石级配和砂率的调整,但最主要的是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4 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必须是采用合理的措施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才是行之有效的。首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使用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掺加粉煤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次,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最后,根据当地的砂石质量情况采用合理砂率和骨料级配。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2. 1 熟悉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应该遵守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J GJ 5522000 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该标准规定了配合比设计应分三个步骤。 1)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2) 试配;3)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该标准给出了许多全国性统一用的技术参数,如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混凝土砂率选用表等。此外,配合比设计还必须掌握GB 5020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 J1072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2. 2 原材料的准备和检验混凝土由四种材料组成: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645.1..+=k cu v cu f f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0.46( 0.07)cu v ce C f f W =- 采用卵石时: ,0.48( 0.33)cu v ce C f f W =-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 w wo m m αβ=-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连镇铁路LZZQ-5标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3)《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4)《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7)《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8)《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9)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修订版); (10)高邮特大桥、路基等相关图纸文件; (11)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 (12)连镇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2、工程概况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江苏省南北纵向中轴线上。线路北起苏北连云港市,沿宁连高速公路引入淮安市,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经苏中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苏南镇江市,正线全长304.883km。 连镇5标地处扬州境内,起讫里程为DK177+218.46-DK205+504.97,全长28.287km。其中,DK177+218.46-DK179+282.375为界首站和区间路基段,高邮特大桥(DK179+282.375~DK203+866.39)全长24.584km。本标段桥梁占比87.85%。

本标段共有9联连续梁,1孔现浇简支箱梁,3座刚构-连续梁桥,桥梁其余部分采用721片32m和24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通过。一分部管段内包含路基和2座刚构-连续梁桥,二分部管段内包含5联连续梁,三分部管段内包含4联连续梁和1联刚构-连续梁桥。 桥梁基础采用打入法PHC-800-130管桩基础和钻孔灌注桩,桩基直径采用1.0m、1.25m、1.5m、2.0m。桥梁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桥台采用矩形桥台。 涵洞孔径采用1.5-6.0m,采用圆涵、框架涵结构,兼顾排水、交通等功能。 3、沉降观测的意义 有碴轨道对桥梁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物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合理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确保设计目标顺利实现。 4、沉降观测的范围和内容 (1)沉降观测范围:DK171+218.46-DK179+100段站场路基(其中,D K177+527.15-DK177+604.85为子婴干渠中桥、DK178+713.15-DK178+846. 85为龙翔大桥)、DK179+100-DK179+282.375段区间路基、路基段落内的涵洞、高邮特大桥的所有墩台及梁体。 (2)沉降观测的内容:路基、涵洞、桥梁的垂直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 设计C20泵送混凝土,材料:水泥P.O42.5,中砂(筛余量25-0%),碎石(5-30mm)连续级配,减水剂YAN(参量0.8%,减水率1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或工作度——维勃稠度)指标进行。如果混凝土还有其他技术性能要求,除在计算和试配过程中予以考虑外,尚应增添相应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确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可参见表1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1 注:1.当采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混凝土拌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适宜的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有较适宜的技术经济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2)选取每立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由此计算出每立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选取合理的砂率值,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以下依次列出计算公式: 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W/C) (1)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 cu,0≥f cu,k+1.645σ 式中f 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 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σ的取值,如施工单位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强度值(MPa); μ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总组数,N≥25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2.5MPa,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30时,如计算得到的σ<3.0MPa,取σ=3.0MPa。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取值。 σ取值表表2 查表取σ=5N/mm则f cuo≥20 N/mm+1.645×5 N/mm≈28 N/mm (2)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梁体徐变观测应用案例

梁体徐变观测应用案例 一、项目简介 津秦客专滦河至秦皇岛段滦河大桥至油粉店大桥,里程DK188+922.32-DK203+810.59。其中199+235.24-199+287.35为现浇梁。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指南》要求,徐变变形 观测每30孔选择1孔进行。按此要求我场要徐变观测的梁号如下: 序梁号备注序梁号备 1 GZ/XLZⅡ-2-003 小榄11 GZ/SLTⅡ-2-058 沙 2 GZ/DSTⅡ-2-002 东升12 GZ/SLTⅡ-2-085 沙 3 GZ/DSTⅡ-2-028 东升13 GZ/SLTⅡ-2-122 沙 4 GZ/DSTⅡ-2-058 东升14 GZ/SLTⅡ-2-144 沙 5 GZ/DSTⅡ-2-087 东升15 GZ/SLTⅡ-2-175 沙 6 GZ/DSTⅡ-2-118 东升16 GZ/SLTⅡ-2-205 沙 7 GZ/DSZⅡ-2-004 东升17 GZ/SLTⅡ-2-235 沙 8 GZ/DSZⅡ-2-014 东升18 GZ/SLTⅡ-2-265 沙 9 GZ/SLTⅡ-2-005 沙朗19 GZ/SLTⅡ-2-295 沙 10 GZ/SLTⅡ-2-025 沙朗20 GZ/SLTⅡ-2-317 沙 ⑴设计标准高 ①速度目标值高:设计速度250km/h;工程采用了高标准的基 础沉降控制设计和严格的路基填筑、桥梁沉落变形和梁体徐变控制标准,确保线路满足高速运行需要的的高平顺性要求。 ②安全舒适性好:基础设施设计采用大曲线半径、长缓和曲线 和线形变化平缓的线路平纵断面,提供平稳、舒适的高速运行条件; 采用宽线间距和大隧道断面方案,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对高速运行安 全性与舒适度的影响;通过提高路基、桥梁刚度,保持桥梁的高稳定性,设置路桥隧过渡段等保证线路纵向刚度均匀性的措施,进一步保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 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 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 (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 (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 (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 (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

系: (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 (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 (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 cu,o)。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o≥f cu,k+1.645σ 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①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水泥300kg、水180kg、砂720kg、石子1200kg; ②以水泥质量为1的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及水灰比来表示,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4,水灰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等级、抗渗等级和抗侵蚀性等)。 (4)在满足各项技术性质的前提下,使各组成材料经济合理,尽量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参数 (一) 水灰比(W/C) 水灰比是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的比值,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其确定原则是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值,以节约水泥。 (二)砂率(βS) 砂率是指砂子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指标。砂率的确定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粘聚性和保水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 (三)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是指1m3混凝土的用水量。单位用水量的多少反映了单位混凝土中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的多少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也影响强度和耐久性。其确定原则是在达到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取较小值。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在配合比设计中正确地确定这三个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上述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步骤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1)明确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如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 (2)合理选择原材料,并预先检验,明确所用原材料的品质及技术性能指标,如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密度等;砂的细度模数及级配;石子种类、最大粒径及级配;是否掺用外加剂及掺和料等。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由于人、材、机、工艺、环境等的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总是会产生波动,经验证

梁体徐变观测

一徐变观测 1 质量标准 ⑴观测精度±1mm,读数取位至0.01mm,高程中误差± 1.0mm,相邻点高程误差±0.5mm。 ⑵观测点的布置和埋设 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孔梁的测点数设置6个,具体布置位置如图2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所示。 图2 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变形观测点观测标采用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设置位置参考见图3。

图3 徐变观测标示意图 ⑶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见表12 表12 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表 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 连续3次,以后1次/1周。 2 检查方法 由测量人员成立专门徐变观测班组,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按照观测频率进行测量。 观测仪器应采用DS05或DS1型电子水准仪,仪器在使用前均需经专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测量均采用此套仪器,采用定人定机观测。 对于每孔箱梁可以将梁部某一个观测点设置为基准点,然后假设该点的标高为0.00mm,以此计算其它五个点的相对标高并计算箱梁的徐变上拱变形量。 每孔箱梁采用两站观测,即每次测量时仪器架设两次,仪器架设位置分别在箱梁桥面中心线的L/4和L3/4处,一

次测量1、2、3号点,一次测量5、6号点,均以跨中4号点为工作基点。 3 注意事项 每套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预设攻读的精度。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空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水泥配合比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组成:水泥、集料、水。 1、水泥起黏结作用 2、集料(粗集料、细集料)起骨架作用(填充作用) 粗集料:(1)、力学性质 (2)、粒径、颗粒形状和级配 (3)、有害物质 细集料:(1)、力学性质 (2)、分类、等级和规格 (3)、颗粒级配 (4)、有害物质 3、水,一般饮用水赋予新拌混凝土流动性作用,(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因素 一,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类。(外因:指施工环境条件,包括外界环境的气温、湿度、时间等;内因:包括原材特性、用水量、水灰比和砂率等)(1)、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 新拌混凝土中,水泥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包裹集料赋予新拌混凝土一定的流动性。(1、水泥浆数量过多,将出现流浆现象,容易发生离析;2、水泥浆数量过少,集料间缺少黏结物质,粘聚性变差,易出现崩坍;3、水泥浆干稠,

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差,施工困难;4、水泥浆过稀,造成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产生流浆和离稀现象。) 对新拌混凝土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用水量的多少。(提高水灰比或增加水泥浆都表现为用水量的增加)不能单纯改变用水量调整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单纯加大用水量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砂率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率的变动,会影响新拌混凝土中集料的级配,使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有很大的变化,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显著影响)(在水泥浆数量一定时:1、砂率过大,集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都会增大、起润滑作用的水泥浆相对减少,新版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2、砂率过小,集料的空隙率显著增加,不能保证粗集料之间的有足够的砂浆层,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会严重影响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造成离析、流浆等现象。) 所以,砂率有个合理范围,处于这一范围的砂率称为合理砂率。当采用合理砂率时咋爱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合理砂率随着集料种类、最大粒径和级配、砂子的粗细程度和级配、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而变化,需

高速铁路梁体徐变评估申请报告

评估编号:新建铁路 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 x标x工区(DKxxxxxx~DKxxxxxxx段) 梁场梁体徐变观测申请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xxxxx局宝兰客专甘肃段项目经理部 2015年11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一)区段基本信息 (1) (二)主要结构物的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 (1) (三)施工过程与梁体徐变变形观测期 (1) 二、既有资料情况 (2) 三、主要技术依据 (2) 四、现场点布设及观测情况 (3) (一)沉降观测人员组织机构 (3) (二)观测使用仪器 (3) (三)观测标及工作基点布设情况 (4) (四)测量标准及实施情况 (5) (五)沉降观测情况 (6) 五、综合自评概述 (7) 六、综合自评结论 (7)

一、工程概况 (一)区段基本信息 本次申请评估的区段为DKxxxxxx~DKxxxxxxx段的xx渭河特大桥,连续梁,社棠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梁体徐变,线路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范围内。设计单位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甘肃铁四院监理有限公司宝兰客专甘肃段监理站全体负责监理,施工单位为中铁xxxxx 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区段共设置13榀梁体。 (二)主要结构物的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 主要结构物的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见下表: 社堂渭河特大桥 桥梁名称测量编号对应墩号跨度(m) 社堂渭河特大桥 0758904X01连续梁128#墩~131#墩178m 0759020X01现浇简支梁131#墩~132#墩62m 0759072X01现浇简支梁132#墩~133#墩50m 0759117X01现浇简支梁133#墩~134#墩49m 0759211X01现浇简支梁134#墩~135#墩40m 0759266X01现浇简支梁135#墩~136#墩60m 0759270X01现浇简支梁136#墩~137#墩49m 0759310X01现浇简支梁137#墩~138#墩50m 0759409X01连续梁138#墩~141#墩137m 连续梁的设计上拱值为20mm (三)施工过程与梁体徐变变形观测期 本评估段梁体徐变最早开始观测时间为2014年10月18日,最晚开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归纳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规范) 一、术语、符号 1.1 普通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1.2 干硬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1.3 塑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1.4 流动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1.5 大流动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1.6 胶凝材料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1.7 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1.8 水胶比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代替水灰比)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 二、设计方法、步骤及相关规定 2.1 基本参数 (1)水胶比W/B; (2)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 (3)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m b; (4)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m C; (5)每立方米砼矿物掺合料用量m f; (6)砂率βS: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 (7)每立方米砼砂用量m S; (8)每立方米砼石用量m g。 2.2 理论配合比(计算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基本步骤:

?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计算水胶比; ?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 确定混凝土砂率; ? 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 (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σ645.1,0,+≥k cu cu f f (1) 式中: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k 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 度等级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k cu cu f f ,0,15.1≥ (2)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有近1~3个月同品种、同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

施工测量技术交底66316

技术交底记录 鲁JJ一005 创业火炬广场1#-3#楼及一期地 施工单位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名称 下车库 交底部位施工现场工序名称施工测量 交底提要:准备工作、测量分项施工工艺流程、建立平面控制网及工程定位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施工测量技术控制措施、沉降观测 交底内容: 一、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办理好城市坐标测量控制点、城市水准测量控制点、施工现场红线控制点的交接工作,并进行复核,经确认后作为施工测量控制的基准使用。 (2)参与图纸会审,熟悉建筑、结构细部的平面、标高尺寸,进行施工图纸测量坐标的复核、换算工作,确保内业计算的准确性。 ①坐标点的校核。根据市勘察测绘院所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坐标反算,求出建筑物各边长、方位角,保证正确的依据成果。 ②水准点的复核。根据勘察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进行校核观测(标高基准点在鲁泰大道与世纪路路口中心,绝对标高为29.719m)。 (3)了解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各施工阶段的的现场布置情况,分析各施工工序交接平面、竖向的尺寸及标高变化情况,并根据施工现场踏勘具体情况确定建立轴线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最佳方案。 (4)根据确定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方案选择测量路线、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协作人员及测量所需材料。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创业火炬广场1#-3#楼及一期地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车库 交底部位施工现场工序名称施工测量 交底提要:准备工作、测量分项施工工艺流程、建立平面控制网及工程定位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施工测量技术控制措施、沉降观测 交底内容: 建立轴线控制网应根据总平面图中各建筑物主轴线与平面控制网之间的尺寸关系和地理位置,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井字型方法来做平面位置控制网,作为场区的二级控制。为了满足50m钢尺排轴线的需要,两控制轴的间距最大不超过50m。如控制点直接做在轴线上,那么当基础完成后,柱子钢筋就位,那么将很难通视。所以我们要在基坑周围做出了轴线偏1000mm的控制点,以便于控测轴线。将控制点布设完后,并校测合格后交请有关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选控制轴网为: 2轴:向东偏1000mm作为控制轴; 12轴:向西偏1000mm作为控制轴; 19轴:向西偏1000mm作为控制轴; B轴:向南偏1000mm作为控制轴; K轴:向北偏1000mm作为控制 轴; S轴:向北偏1000mm作为控制轴; Y轴:向南偏1000mm作为控制轴。 轴网平面图见附图。 3、主体结构施工平面定位测量 首层轴线的放样直接依据平面控 制网,其它楼层柱顶轴线放样是从地面控 制网引投到高空,再根据引测网进行柱顶 轴线放样,而不得使用下一节柱顶定位轴 线。 地上楼层放线时,首先将设置在 首层的内部轴线控制网进行闭合,满足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