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

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

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1]

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不过要体味这些诗歌中的悲剧色彩,必须“从相反的方向看”。何谓“从相反的方向看”?因为冯至这时尽力想摆脱他早年诗歌的悲剧意识[4],转向对自我生命的承担。但透过他的诗歌的表面,我们仍然能够解读出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也就是说,冯至此时对生命的观照充满着悲剧意识。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就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来源于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存与毁灭的矛

盾冲突中;同时,焦虑、绝望、恐惧的心理始终伴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命主体[5]。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十四行集》中潜藏的悲剧意识——

1.生命的渺小与短暂

冯至从那些小昆虫的生命历程中认识到渺小个体的严峻的现实处境:那些小昆虫仅仅“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的一生。”(第1首)再如诗人在有加利树面前,感觉它“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第3首)。单从诗歌文本来看,似乎是赞颂有加利树的崇高与圣洁(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但冯至在别处曾写道:“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月夜里,我们望着有加利树,越望越高,看着它生长,不由得内心里悚惧起来。”(《冯至全集·第三卷》第48-49页)诗人为何会感到“悚然”、“悚惧”?那是因为,冯至在它面前,越发看到了人的生命的渺小。与有加利树的“崇高”形象相反,鼠曲草则“躲避着一切的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第4首),连它的名称都不为人所知,它只是生长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地自生自灭。同样,在狂风和暴雨面前,“我们”也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渺小:

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

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第21首)

“我们”的生命存在竟然要靠这点微弱的灯红来证实!可见生命在“狂风”和“暴雨”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与脆弱!而且在冯至看来,生命也是非常短暂的,因为我们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暂住”而已。而且“这点微弱的灯红”随时都有可能被“狂风”和“暴雨”熄灭!那么,在比这自然中的狂风和暴雨远为猛烈和严酷的各种各样的狂风暴雨面前,我们的生命就更是“暂住”而已!

2.生命的孤独与无助

里尔克对于生命的孤独和无助这一点,有着深切的认识:

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体的人在世上好似花袄锏哪切┎⑴抛诺氖鳌Vχσ兑兑残碛行┖粲Π桑撬堑母桥探嵩诘叵律闳∮ 母锤鞑幌喔桑殖辆灿止碌ァ#?/span>冯至:《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译序》)

这是冯至所理解的里尔克的孤独意识,更是冯至对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体认:人从根本上说是孤独的,也即是说,人是本然性的孤独存在;而且人是无

助的,“不能容一些儿代替”,没有任何人能帮你。这种生命的孤独意识和无助意识渗透在他的十四行诗之中。

比如,那些生长在偏僻的角落里的鼠曲草(第4首),水城威尼斯上的一个个岛,都象征一个个孤独的生命个体:“一个寂寞是一座岛”(第5首)。其实,人的个体生命本就是无比孤独的。比如那些在原野里哭泣的村童或农妇们——

…整个的生命都嵌在

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

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第6首)

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一个框子,每个人都呆在自己的框子里,“框子以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这个“框子”的比喻是非常生动而贴切的,它写出了人的个体存在的本然性的孤独与无助的处境。诗人还写道,在敌机空袭时,人们都躲到郊外,暂时“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但是,只要危险一过去,“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第7首)。“河水”象征着孤独,“海水”象征着交流;“河水”的存在是本然的,“河水”融成“海水”是暂时的,人的个体生命本质上是孤独的。

渺小的生命如此,伟大的人物同样是非常孤独的。比如英雄——“一个战士”,他“在战场上,像不朽的英雄”,但回到“另一个世界”——我们所在的“堕落的城中”,却只能“永向苍穹,/归终成为一只断线的纸鸢”(第9首)。这个孤独的战士,令我想到了尼采笔下的“超人”,也令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过客”和“这样的战士”。在冯至看来,鲁迅本人何尝不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呢?鲁迅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立志改造中国的现状特别是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但鲁迅这个不倦的启蒙战士在整个“艰苦的行程”中始终是孤独的,无人支持,无人响应,甚至还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第11首)。这首诗深刻地写出了先驱者鲁迅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同样,伟大的作家歌德,尽管在生前身后都倍受世人景仰,然而他“八十年的岁月是那样平静,//好像宇宙在那儿寂寞地运行”(第13首)。人们只知道他的伟大,却不知道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冯至关于生命孤独意识的深切体验,一方面,来自他童年时的深刻印象。当有人问到他对童年的整体印象时,他只用“寂寞”来形容。所以他早年的诗歌中弥漫着“寂寞”的意绪。当然那个时候的冯至,对于寂寞的体认更多的是来自自身的

感受,所谓“好花开在最寂寞的园里”只不过是一种愤激的说法,他是想躲避到那个“最寂寞的园里”以避免受伤害,并在里面做清凉的美梦;他想逃离社会,保持自身的清高与纯洁。这含有与社会消极对抗的意味,还没有上升到整个人类的高度、生命本体的高度。另一方面,冯至关于生命孤独意识的深切体验,更多的是来自存在主义者特别是里尔克的影响。存在主义力图阐明,人无论是单个人,还是族类的人,都没有任何支持和依赖,本质上无比孤独。

不过,冯至此时的孤独意识已经超出了“寂寞”的范畴,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然性孤独状态。也就是说,冯至此时的孤独已经“转化成了‘静默’,与崇高一道,成为他人生境界的极致”[6]。

对冯至而言,里尔克式的孤独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十分突出,它意味着一种沉静而高傲的精神境界:抵制社会世俗和历史势力的侵蚀,通过语言自身的命名力量反抗人类生活的世俗趋势。实际上,经过中国诗人的转达,这种孤独凸现了一种本土化的文化内涵:它反映的是中国诗人兼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倾向。希望与社会现实保持距离,并由此衍生一种独立的精神传统[7]。

3.生命的无法把定性与虚无性

冯至是一位非常敏感的诗人,对于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充满着感情,因为在那些事物上面,曾经有他生活的痕迹。他多想时间不要流逝,把这一切都保留在自己的大脑里。冯至问道:“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他当然希望用他的诗歌来安排我们的思、想:他希望他的诗像水瓶一样给“泛滥无形的水”“一个定形”;他也希望他的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把住”那些“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和些远方的草木的荣谢,/还有个奔向远方的心意”。(第27首)这当然只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而已,诗人其实已经意识到,我们的生命不可能“把住”任何“事体”。

我们甚至连自身也无法把定:“我们紧紧抱住,/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第21首)所以诗人问道:

谁能把自己的生命把定

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第20首)

诗人对生命的无法把定感,使他对一切都产生一种强烈的陌生感。诗人不只对外部世界感到陌生,甚至对自身都感到无比陌生:“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

疑问:这是谁的身体?”(第26首)这种陌生感令灵魂都为之颤栗,令人恐怖、毛骨悚然。

生命是虚无的,苍白的,“言语里没有歌声,/举动里没有舞蹈”,如此苍白的生命,真不知那些“窗外飞鸟/为什么振翼凌空”?飞鸟无言,而我们只有在“睡梦里好像听得到/天和海向我们呼叫”(第25首)。“呼叫”什么呢?向我们“呼叫”生命的色彩么?向我们“呼叫”生命的意义么?诗人感到生命的“狭窄”,就“好像回到母胎”,一片空白,于是诗人“用迫切的声音”“在深夜祈求”:“给我狭窄的心

一个大的宇宙!“(第22首)

诗人渴望他那苍白、虚无的生命里充满着梦幻和希冀,也就是说,他希望他的生命是“一个大的宇宙”。

4.生命的必死性

存在主义对死亡有过深入的探索。克尔凯郭尔说:“人永远处于死亡的进行中,要死而没有死。”海德格尔也说过,“人是向死的此在。”人是有情感有理智的“万物的灵长”,而死神却毫不考虑这一点,在他的眼中,人这个万物之灵和其他任何生命一样,毫不足惜。而人类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必死性却还得苟且偷生,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所以,自从人类认识到死亡以后,从来就没有停止对死亡的恐惧。雅斯贝尔斯认为,死亡恐惧实际上包含了两种恐惧:一是对“垂死的恐惧,也就是对肉体痛苦的恐惧”;二是“对死的恐惧,其实也就是对虚无的恐惧”[8]。因为人死后是彻底的断灭,这个世界从此与他毫无关系,就像他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归于虚无。

冯至的十四行诗中,多次写到死亡。“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第1首)。其实“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就是指死亡。那么这里就是说,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死亡,因为死亡时刻都“悬临”于每个人的头顶上,我们只得“领受”:“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第2首)。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的死亡对于人类都是一种损失,伟人的死亡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更大。所以冯至对于蔡元培的逝世感到非常悲伤:

如今你死了,

我们深深感到,你已不能

参加人类的将来的工作——

如果这个世界能够复活,

歪扭的事能够重新调整。

而实际上,人的生命是不可逆转的,正如这个世界不可能复活,歪扭的事也不可能重新调整。

其实,早在1920年代,冯至就写了许多有关死亡的作品。他多次写到对母亲的死的悲痛,如《秋战》、《“最后之歌”》等等。但那时关于死亡的诗歌,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悲哀,对死亡的抗拒。此时的关于死亡主题的诗歌,诗人已深刻地认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的本然性处境,他甚至努力想超越死亡(后面将谈到)。

但是,冯至的悲剧眼光和对生命观照的悲剧意识,并未使冯至走入悲观主义——他尽管意识到生命的渺小与短暂,但他并未放弃奋斗,他从鼠曲草的渺小中看出了其高贵,从小昆虫短暂的生命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辉煌。他尽管深刻地体认到生命的孤独,但他此时体认到的是一种“高孤独”,也就是一种“静默”的美学境界,他更多的是从人的生命孤独存在中认识到,人应该依靠自身的力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独自承担一切,即冯至所谓“一个人对着一个宇宙”。尽管他认识到生命是虚无的、无法把定的,但他对生命的认识并未堕入虚无主义,他还是希望他的这些诗歌能够“像一面风旗/把住些把不住的事体”(第27首)。尽管他认识到生命充满苦难,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将来,期待那几只初生的小狗将那一次“领受光和暖”的经验“融入将来的吠声,/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第23首),也就是说尽管我们生活在“深夜”里,但我们也要在黑夜里努力创造“光明”(这让我们想起了一首著名的朦胧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人和一些仁人志士努力“担负着工作的辛苦”(第19首)。尽管他认识到生命的必死性这一悲剧性现实,但他更愿意把死亡看成是生命的转化,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甚至是生命的辉煌,也就是说,在冯至眼中,他看到的死亡更是一种超越:首先,死亡指向生与死的统一性,它超越了时空;其次,超越是指向知识的圆满和智慧的妙悟、真理的降临这一意义的;再次,死亡超越是指向爱与美的完满境界的[9]。

正是由于冯至的这种努力,所以,尽管《十四行集》中处处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悲剧性观照,但其中的悲剧色彩并不强烈。在这里,冯至还坚持了、甚至发展了他早期诗作的一大优点:感情的节制,不外露,内向、沉潜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冯至采用的十四行诗这一外来的格律体诗歌形式,也有利于情感的节制。十四行诗的结构“有起有落,有张有弛,有期待有回答,形式错综而又整齐,韵法穿来穿去”,这便于诗人把主观的感受和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藏着深厚的感情。一句话,十四行诗这种形式是宜于表现沉思的诗的,其容量和结构也正适合表达一段完整事件和思想。也就是说,十四行诗在起、承、转、合中,繁复变化着的韵,起着既引导情感又平衡情感、节制情感的作用。

冯至的两首同题诗——《威尼斯》

高恒文

冯至的《十四行集》中有一首诗题为《威尼斯》,是其中的第五首,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此之前,冯至还有一首诗,也是题为《威尼斯》,因为这首诗从未收入过冯至的任何一本诗集,因而鲜为人知。并且,这个问题涉及到冯至创作思想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不仅仅是史料钩沉的问题,故有必要提出来讨论。

1983年第8期《文艺报》上,冯至发表了一篇文章《从癸亥到癸亥年——怀念杨晦同志》。杨晦是冯至1923年认识的老朋友,曾共同创办《沉钟》周刊和半月刊,同为“沉钟社”成员。冯至在这篇文章中说,杨晦“对我影响最大,使我获益最多的”。其中,还说到一件与冯至的创作密切相关的一件事,为了下文的讨论,我们将这段文字照引如下:

1930年10月到1935年6月,我在德国学习,杨晦曾写信给我,说要抓紧这个机会,认真读几年书,不要沾染当时一般留学生的习气。在这些年内,我书是读了,也很少沾染一般留学生的习气,但是头脑里装的是存在主义哲学、里尔克的诗歌和梵诃的绘画,严重地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我在1935年9月回国,在上海首先见到杨晦,当天晚上,没有交谈多久,他就给我以当头棒喝:“不要做梦了,要睁开眼晴看现实,有多少人在战斗,在流血,在死亡。”这时他已起始研读马列主义著作,在上海参与党所领导的文化活动。后来我回到北京,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一首诗,他读到了,立即写信给我,大意说“你的诗在技巧上比过去成熟些了,但是你的诗里对待事物那种冷冰冰的态度,我读后很不舒服,我不希望你写这样的诗。”

这段话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冯至肯定了他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和里尔克诗歌的影响。我们知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冯至解放后一直讳言这个问题的。只不过这里仍然是以否定的态度谈到这个问题,直到90年代初冯至在《外来的养份》一文中,才以肯定的态度谈论这个对他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全面而细致地论述了存在主义哲学与里尔克的诗歌对他的重大影响。第二,

1935年他在北平写了一首诗,发表在当时的《大公报》上。我们也知道,从1930年10月到1935年6月,在德国留学期间,几乎停止了诗歌创作,并且一直停止到1941年底写作《十四行集》为止,十年左右的时间,那么,这里所说的这首诗,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因为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冯至第一个阶段(20年代)和第二个阶段(40年代初的《十四行集》)之间的某种联系与变化。第三,从冯至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杨晦对他受到存在主义哲学、里尔克诗歌的影响和他写的这首诗,都持批评态度,并且批评得十分严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上述两个问题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1935年发表的这首诗,可以与冯至受到的存在主义哲学、里尔克诗歌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冯至在上面一段话中说到的那首诗,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第一首题为《威尼斯》的诗。对此,我们可以从冯至的夫人姚可崑的回忆录《我与冯至》中得到证实:

他(按,冯至)忽然有一天写了一首关于威尼斯的诗,发表在《大公报》12月(按,指1935年)上旬某日的副刊上。正巧那天《大公报》有触犯北平当局的报导,禁止在北平出售。冯至也没有留底稿,那首诗像是石沉大海,他再也没有看到。不料却被上海的杨晦读到了,他写信给冯至,大意说:“你的诗在技巧上比过去成熟些,但是你的诗里对待事物那种冷冰冰的态度,我读后很不舒服,我不希望你写这样的诗。”这句话后来冯至在纪念杨晦的文章里也引用过。〔引自该书第53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此外,我们查阅1935年6月至1937年7月冯至回国初期的《大公报》,果然在其《文艺副刊》上找到这首诗——《威尼斯》,时间是1935年12月。并且,这期间冯至只发表了这首惟一的诗作。

根据冯至的回忆录,杨晦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他很尊敬杨晦。那么,既然杨晦写信希望他不要写“这样的诗”,杨晦的批评对冯至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样,我们就说到冯至《十四行集》中的那首《威尼斯》了。对比这两首同题诗,应当说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最好切入点。我们先看写于1935年的《威尼斯》:

无数寂寞的岛屿

织就了一座美丽的城。

它是理想世界的缩影——

其中的人们,寂寞,孤零。

彼此通消息,这边是

一架桥梁,那边是窗对着窗——

此外家家都开起门,紧抱着

几百年的隆替兴亡。

水街上是这般宁静,

一任远来的行人仔细倾听;

傍晚穿过长怨桥下,只依稀

听见了叹息三两声。

再看写于1941年的第二首《威尼斯》:

我永远不会忘记

西方的那座水城,

它是个人世的象征,

千百个寂寞的集体。

一个寂寞是一座岛,

一座座都结成朋友。

当你向我拉一拉手,

便像一座水上的桥;

当你向我笑一笑,

便像是对面岛上

忽然开了一扇楼窗。

只担心夜深静悄,

楼上的窗儿关闭,

桥上也断了人迹。

比较上面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文体上的变化外,诗的思想主题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传达这种思想主题的主要意象、以及基本词汇、语句,都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从第一首到第二首,冯至只不过把原来的格律严谨的诗,改换成了十四行体的诗,而这又显然是与《十四行集》的全体作品的统一诗体有关。这两首《威尼斯》,其思想内容明显与存在主义哲学、里尔克诗歌有密切关系。个体的“寂寞”与人类的交往、沟通之间的关系,亦即人的“存在之处境”,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命题之一。冯至在德国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并且选修过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课。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存在处境是孤独而寂寞的,但人又是不可能单独到达“存在”的“本真的存在”,而“真理就是把我们联系起来的东西”(汉斯•萨内尔《雅斯贝尔斯》,程志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这首诗与里尔克的关联也是很明显的。冯至翻译的里尔克《马尔特•劳利得•布里格随笔(摘译)》中,里尔克一再强调一个中心思想——“诗是经验”:“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与物”;“我们必须能够回想”,“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第50-5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冯至的这两首《威尼斯》典型地体现了里尔克的这个思想,留学期间游历过的这个西方名城,一直留在冯至的记忆中,1935年为它写下第一首诗,到1941年又写下第二首诗,“观看”与“回想”,才有了这两首诗。而在《十四行集》中,第十六首《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更是集中体现了里尔克的“诗是经验”的思想,也可以和冯至的两首《威尼斯》,对照起来阅读。这首诗云: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总之,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两首《威尼斯》都有存在主义哲学和里尔克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第一首诗一发表就受到杨晦激烈批评的原因所在。更重要的是,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第一首《威尼斯》到第二首《威尼斯》(以及整个《十四行集》),其间经过了6年时间,冯至的创作思想并未发生大的变化,还处在存在主义哲学和里尔克的影响之下,也就是说,杨晦的激烈批评,并未对冯至产生多大影响。事实上,此外我们还有大量的旁证材料,证实这个结论。除了冯至四十年代的创作,如《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的部分作品、小说《伍子胥》等等之外,1936年冯至发表的散文《里尔克——为10周年祭日作》,就是对里尔克的热情称颂,这篇文章写于1936年11月,当时冯至正在上海的同济大学教书,和杨晦交往频繁,并且也是写于杨晦对他的第一首《威尼斯》批评之后。1943年冯至发表了《工作而等待》,1946年发表了《决断》,这两篇散文中同样回响着存在主义哲学与里尔克诗歌的声音。冯至暂时放弃存在主义哲学与里尔克,是在1949年之后,是因为特殊的政治大环境,与杨晦没有多大的关系。

总之,两首《威尼斯》是个有意义的话题。一般都把1941年创作《十四行集》当成冯至的第二个创作阶段,也是最大的创作高峰,因此我们可以把第一首《威尼斯》看作《十四行集》的一个先声,预示着《十四行集》的思想主题;同时,第一首《威尼斯》格式整齐,结构严谨,韵律的安排也颇为整饬,和冯至第一阶段以自由体诗为主的艺术风格不同,也可以看作是《十四行集》那种严谨的格律诗出现的一个先兆。

冯至 十四行诗资料

冯至十四行诗

十四行集(二十七首)一我们准备着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 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 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 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三有加利树 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 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 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

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四鼠曲草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五威尼斯 我永远不会忘记 西方的那座水城, 它是个人世的象征, 千百个寂寞的集体。 一个寂寞是一座岛, 一座座都结成朋友。 当你向我拉一拉手, 便象一座水上的桥; 当你向我笑一笑, 便象是对面岛上 忽然开了一扇楼窗。 只担心夜深静悄, 楼上的窗儿关闭,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赏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赏析 摘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泰斗级人物。他创作的的154首十四行一向为时人推崇。十四行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成为英诗史上璀璨的明珠。这理所要赏析的是莎翁十四行诗的第十八首,其热烈的情怀,精致的措辞和美妙的比喻,,不知令多少学者和诗人叹服,赏析文字者莫不称颂其妙。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 诗人一开头就把他的爱友比作美好的“夏天”,其中“夏天”一词颇有争论,很多学者认为应该翻译成春天,但以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应该译成夏天。因为英国的夏天相当于我国的春天或春末夏初,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风和日暖,枝头绿叶冒新芽,百花含苞待开放,大地充满一派生机活力,迷人可爱。开篇第一句便直入主题,用一问一答得方式毫不含蓄的点名她的美。虽然夏天如此美丽,但仍然不及她之美。作者意不在提出疑问,而是通过疑问句,引出第二句肯定的回答,恰如其分地达到赞赏的目的,诗人如此煞费,说明她的美丽不仅令他赞赏,而且还令他崇敬。这比开篇便用一陈述句更有说服力。 接着第3456句,诗人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你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那是因为“狂风”会把“五月的嫩芽摧残”,“夏天的期限”太过于短暂,阳光过于“强烈”,有时却也会被“遮掩”。这一系列的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一副副夏景图,引人遐想。其中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一副副图景产生的是一种怜惜之情,这时让我们不禁思考,那诗人对她的怜爱,该有多么深沉。 后接着的两句:“世上娇艳之物都会凋零,受机缘或大自然的局限”,为我们阐释这样一个哲理: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事物都会有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虽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却令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所感叹。 接着,诗人用一个转折,说“你的长夏永远不会消逝,永不会失去迷人的光彩;不会在死神阴影中漂泊”这的用暗喻的手法,将她的美丽比作“长夏”,意为有夏天的美丽,而且比夏天更长,有取夏天之长,补夏天之短的意味。后面接着补充,他的美丽不会时间而失去光泽,永远留存。 “这诗将与你同在,只要人活着,眼睛还能看。这诗将永存,赋予你生命。”到最后,诗人转向写诗歌,说诗歌是永存的。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内心是矛盾的,他大肆笔墨去描写他的美,去高歌他的美是永存的,事实上他只是在欺骗他自己,他深知“世上娇艳之物都会凋零,受机缘或大自然的局限”,当然他的美丽也属于“世上娇艳之物”,可是诗人不愿意承认,他无法说服他自己去接受这个事实,于是他想把他的美丽长存于他的心中,但是每个人都会到死神那里报到,怎么办呢?这时,他知道了,永存的,只有诗歌,他只有将他的美丽写入诗歌,才能永恒。 本诗的主题思想为:爱和美。这首诗以夏天的意象展开了想象,我们的脑海会立即浮现出绿荫的繁茂,娇蕾的艳丽。夏日既表示诗人的友人可爱,让人感到可意,又暗指他的友人正处于年轻、精力旺盛的时期,因为夏天总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万物在春季复苏,夏天旺盛,所以夏天是生命最旺盛的季节,诗歌前六句,诗人歌颂了诗中的主人公“你”作为美的存在,却把“夏天”、“娇蕾”和“烈日”都比下去,因为它们不够“温婉”、“太短暂”、“会被遮暗”,所以“你”的魅力远远胜于夏天。第七和第八两句指出每一种美都会转瞬即逝,禁不住风吹雨打,而第九句到第十二句指出“你”的美将永驻,连死神都望而却步,与时间同长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因为“你”在诗歌中永恒,千百年来天地间只要有诗歌艺术的存在,诗歌和“你”就能够永生。所以“你”的美永不枯凋,这是一种生命的美,艺术的美,永驻人间。 这首诗语言优美,不仅体现在用词的精确上,而且还体现在表达方法的多变上,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陶忠娣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冯至在早期诗集 昨日之歌 、 北游及其他 中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如 小艇 、 春的歌 、 我是一条小河 、 在郊原 、 蛇 、 迟迟 、 我只能 、 南方的夜 等等。诗人谱写的爱情诗以其深沉感伤的抒情底蕴、对人生哲理性的沉思和新颖奇巧的意象等鲜明的艺术特色,彰显了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独特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冯至爱情诗;感伤;哲理性的沉思;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5)04-0009-02 一 鲁迅在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导言 中,论及冯至及浅草社时说: 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现心灵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 连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 那时觉醒起来的知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 经一周三 ,却是分明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 世纪末 的果汁 ,鲁迅先生道出了冯至以及那个时代诗人的心境,那就是孤独、苦闷。 在冯至的爱情诗里也弥漫着浓郁的感伤孤寂的情感基调,如 秋千架上 、 风夜 ,渗透其间的有一种冷清的伤感: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它又在暮蔼里销沉 /只剩下红云几抹,/冷清清,四顾无人 ; 我今宵静息在秋星下,/如船板漂聚到海湾 /它们再也挡不起那海上的汹涛/我也怕那风中的星焰,/一闪,两闪,三闪 ,从这些诗行中,可以读出一个情满心胸的少年温柔而感伤的情怀。 心湖的/芦苇深处/一个采菱的/小艇停泊;//它的主人/一去无音信 风风雨雨,/小小的船篷将折 ,诗人把心爱的人比做一去无音信的采菱人,以 小小的船篷将折 来喻孤独寂寞的心,氤氲着感伤凄清的情绪; 迟迟 中,夕阳西下,暮色四阖,诗人三番几次地叩问姑娘,姑娘却只是 迟迟地,不肯开口 ,使他不知在 歧路上 是 分开呢 还是 一同走去 ,诗仅三节,每节结句的 我问你 /你却总是迟迟地,不肯开口 的复沓,表现出诗人失望无助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在 暮春的花园 里,诗人 攀着残了的花枝 向心上的姑娘诉说他度过的 寂寞的春天 ,走在姑娘的身边,诗人仿佛感到母亲陪伴在身旁,心灵上阴郁已久的烟云已然飘散,表达了诗人获得爱情后的欣慰、惆怅和不无感伤的复杂情绪。 这些诗作是诗人经过苦闷的心灵冲击而结出的苦涩的果实。 [1] 诗人真挚浓烈的爱始终只在心中、感觉中、想象中猛烈地燃烧着,从未有过真正的爆发,这火一样的热情总在嘴唇边化为沉默,所以诗人常尝到的,是没有爱的寂寞和无法获得爱情的苦恼。诗中的感伤情绪虽然很浓烈,但诗人没有任其直流而下、肆意蔓延,而是波澜起伏、委婉含蓄且有节制, 诗人欲超脱世俗的荣华和浮浅的感情倾泻,与同时代同类诗比较,有着独创性,它不似郭沫若的爱情诗歌坦率、热情似火;不似湖畔诗人天真烂漫;不似刘梦苇杜鹃般啼血;也不似李金发的流于颓废伤感 ,[2]所以,他的倾诉不是多愁善感的痛苦,也不是春风秋月般的无病呻吟,而是感受孤独苦闷后的情绪承担,是思想的而非幻想的,是深沉的而非激情的。他用深沉含蓄的笔墨织成了一幅幅爱的美锦,呈露了一个诚实正直、痛恨邪恶、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爱情的知识分子的魂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冯至爱情诗中的感伤苦闷不单纯是爱情的苦恼和寂寞,也应包含诗人对时代所感到的苦闷,对现实所感到的无可奈何。 二 冯至是位沉思型的诗人,他的爱情诗有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爱情与哲理的结合,将爱情的种种思绪注入一种富于哲理性的思考。在哲理性的思考中,诗人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意识得到升华,诗歌的情感也更加含蓄深沉、意味深长。 被誉为经典的爱情诗 我是一条小河 ,先以三节诗写出 我 与 你 欢快的调子和和谐 9 第二十卷第四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l 20 N o 4 2005年8月 J OURNAL OF CHUX I ONG NORMAL UN I V ERSI TY Aug 2005 *收稿日期:2005-02-28 作者简介:陶忠娣(1982 ),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诗歌。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 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 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1] 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不过要体味这些诗歌中的悲剧色彩,必须“从相反的方向看”。何谓“从相反的方向看”?因为冯至这时尽力想摆脱他早年诗歌的悲剧意识[4],转向对自我生命的承担。但透过他的诗歌的表面,我们仍然能够解读出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也就是说,冯至此时对生命的观照充满着悲剧意识。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就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来源于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存与毁灭的矛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八首赏析

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虽然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狂风会使五月娇蕾红消香断,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夏天拥有的时日也转瞬即过;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有时天空之巨眼目光太炽热,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它金灿灿的面色也常被遮暗;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而千芳万艳都终将凋零飘落,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被时运天道之更替剥尽红颜;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但你永恒的夏天将没有止尽,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你所拥有的美貌也不会消失,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死神终难夸口你游荡于死荫,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当你在不朽的诗中永葆盛时;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只要有人类生存,或人有眼睛,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我的诗就会流传并赋予你生命。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注:第11行语出《旧约?诗篇》第23篇第4节:“虽然我穿行于死荫之幽谷,但我不怕罹祸,因为你与我同在……”英文赏析:This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of all the sonnets, justifiably so. But 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take it entirely in isolation, for it links in with so many of the other sonnets through the themes of the descriptive power of verse; the ability of the poet to depict the fair youth adequately, or not; and the immortality conveyed through being hymned in these 'eternal lines'. It is noticeable that here the poet is full of confidence that his verse will live as long as there are people drawing breath upon the earth, whereas later he apologises for his poor wit and his humble lines which are inadequate to encompass all the youth's excellence. Now, perhaps in the early days of his love, there is no such self-doubt and the eternal summer of the youth is preserved forever in the poet's lines. The poem also works at a rather curious level of achieving its objective through dispraise. The summer's day is found to be lacking in so many respects (too short, too hot, too rough, sometimes too dingy), but curiously enough one is left with the abiding impression that 'the lovely boy' is in fact like a summer's day at its best, fair, warm, sunny, temperate, one of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that all his beauty has been wonderfully highlighted by the comparison。这是整体赏析 1.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is is taken usually to mean 'What if I were to compare thee etc?' The stock comparisons of the loved one to all the beauteous things in nature hover in the background throughout. One also remembers Wordsworth's lines: We'll talk of sunshine and of song,And summer days when we were young, Sweet childish days which were as longAs twenty days are now.Such reminiscences are indeed anachronistic, but with the recurrence of words such as 'summer', 'days', 'song', 'swee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e permeating influence of the Sonnets on Wordsworth's verse. 2.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The youth's beauty is more perfect than the beauty of a summer day. more temperate - more gentle, more restrained, whereas the summer's day might have violent excesses in store, such as are about to be described. 3.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May was a summer month in Shakespeare's time, because the calendar in use lagged behind the true sidereal calendar by at least a fortnight. darling buds of May - the beautiful, much loved buds of the early summer; favourite flowers. 4.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Legal terminology. The summer holds a lease on part of the year, but the lease is too short, and has an early termination (date). 5.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Sometime = on occasion, sometimes; the eye of heaven = the sun. 6.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his gold complexion = his (the sun's) golden face. It would be dimmed by clouds and on overcast days

美文佳句鉴赏

美文佳句鉴赏 1.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 ——林语堂 2.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 ——阎肃 3.与岁月对望,所有人都老了,再没人死于心碎。——高晓松《如丧》 4.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巴尔扎克 5.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木心 6.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伏尔泰《格言》

7.时间赐我青春与死亡,尽管我戴着镣铐依然像大海一样歌唱。 ——狄兰托马斯《羊齿山》 8.生活安逸时会做出绝望的诗,生活窘迫时会不断写出生的喜悦。 ——太宰治《叶》 9.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 10.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荒漠》余秀华 图源微博钱忆_冉梦生 11.凡事需多听但少言;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2.善的追随你,恶的倾慕你。 光明的渴望你,黑暗的也希冀你。

你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是神为万物镀上的色彩。——《浪漫传说》 13.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余华 14.要是你老是认为自己配不上一个更好的人, 那么,你也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更好甚至最好的自己。—— 张小娴 15.这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 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 —— 萨冈 16.楼道角落里阳光每天盛开 你很久前也在 很久前的花肥肥地开在窗外 你很久前也毛茸茸地在窗里开 它们为什么能长盛不衰 我们为什么屡战屡败 ——冯唐《记梦》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代表诗歌翻译及赏析

2011—2012第一学期 实践教学

William Shakespeare William Shakespeare (26 April 1564- 23 April 1616) was an English poet and playwright. He wa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rit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world's pre-eminent dramatist. His surviving works, including some collaboration, consist of about 38 plays, 154 sonnets, two long narrative poems, and several other poems. His play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very major living language and are performed more often than those of any other playwright. Shakespeare was born and raised in Stratford-upon-Avon. At the age of 18, he married Anne Hathaway, with whom he had three children: Susanna, and twins Hamnet and Judith. Between 1585 and 1592, he began a successful career in London as an actor, writer, and part owner of a playing company called the Lord Chamberlain's Men, later known as the King's Men. Shakespeare produced most of his known work between 1589 and 1613. His early plays were mainly comedies and histories, genres he raised to the peak of sophistication and artistry by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He then wrote mainly tragedies until about 1608, including Hamlet, King Lear, Othello, and Macbeth, considered some of the famous works. Shakespeare was a respected poet and playwright in his own day, but his reputation did not rise to its present heights until the 19th century. In the 20th century, his work was repeatedly adopted and rediscovered by new movements in scholarship and performance. His plays remain highly popular today and are constantly studied, performed and reinterpreted in divers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throughout the world. (Sonnet1 和sonnet5的相关资料由张文瑞提供) Sonnet 1

十四行诗18英文赏析-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的英文赏析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休恋那丽日当空, 转眼会云雾迷蒙。 休叹那百花飘零, 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 你的美貌亦毫发无损。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 这诗就将不朽,永葆你的芳颜。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在于它有着双重主题:一是赞美诗人爱友的美貌,二是歌颂了诗歌艺术的不朽力量。其次就是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新颖的比喻,但又自然而生动。 Sonnet 18, often alternately titled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of 154 sonnets written by the English playwright and poet William Shakespeare. Part of the Fair Youth sequence (which comprises sonnets 1-126 in the accepted numbering stemming from the first edition in 1609), it is the first of the cycle after the opening sequence now described as the Procreation sonnets. Most scholars now agree that the original subject of the poem, the beloved to whom the poet is writing, is a male, though the poem is commonly used to describe a woman. In the sonnet, the poet compares his beloved to the summer season, and argues that his beloved is better. The poet also states that his beloved will live on forever through the words of the poem. Scholars have found parallels within the poem to Ovid's Tristia and Amores, both of which have love themes. Sonnet 18 is written in the typical Shakespearean sonnet form, having 14 lines of iambic pentameter ending in a rhymed couplet. Detailed exegeses have revealed several double meanings within the poem, giving it a greater depth of interpretation. Sonnet 18 is a typical English or Shakespearean sonnet. It consists of three quatrains followed by a couplet,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 rhyme scheme: abab cdcd efef gg. The poem carries the meaning of an Italian or Petrarchan Sonnet. Petrarchan sonnets typically discussed the love and beauty of a beloved, often an unattainable love, but not always.[5] It also contains a volta, or shift in the poem's subject matter, beginning with the third quatrain. A facsimile of the original printing of Sonnet 18.The poem starts with a line of adoration to the beloved—"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e speaker then goes on to say that the beloved being described is both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than a summer's day. The speaker lists some things that are negative about summer. It is too short—"summer's lease hath all

冯至的诗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著有诗集《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等。并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 -------------------------------------------------------------------------------- 〖十四行集(节选)〗 1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4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进着一切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 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9 你长年在生死的中间生长,一旦你回到这堕落的城中,听着这市上的愚蠢的歌唱,你会象是一个古代的英雄在千百年后他忽然回来,

冯至:十四行诗

冯至:十四行诗 nauges 十四行集(二十七首)一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 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 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 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 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 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三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 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 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 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 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 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 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 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 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 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四鼠曲草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 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 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五威尼斯我永远不会忘记西方的那座水城, 它是个人世的象征, 千百个寂寞的集体。一个寂寞是一座岛, 一座座都结成朋友。 当你向我拉一拉手, 便象一座水上的桥;当你向我笑一笑, 便象是对面岛上 忽然开了一扇楼窗。只担心夜深静悄, 楼上的窗儿关闭, 桥上也断了人迹。六原野的哭声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 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 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 是为了丈夫的死亡, 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 啼哭的那样没有停息,象整个的生命都嵌在 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 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我觉得他们好象从古来 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 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七我们来到郊外和暖的阳光内

论冯至的诗情-2019年精选文档

论冯至的诗情 前人对二十世纪杰出诗人冯至的研究硕果累累,如季羡林的《秋风怀故人:冯至百年诞辰纪念集》等,对冯至诗歌的意象、主旨、内涵进行了深刻细致的阐述,挖出了每一首诗的灵魂。本文通过对冯至三个阶段不同创作风格的分析,刻画了一条冯至的精神旅程史,具体阐述了他在不同年龄段的心路历程。同时在异中求同,通过对比,显露出了不变的精神内核。“诗即人生,人生即诗”是对冯至最好的诠释。 一、昨日诗骨 冯至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相继写了一大批表达“个人的哀愁”和“狭窄的情感”的诗歌,主要收录在诗集《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里。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爱情诗《蛇》,蛇是一种令人心生恐惧的动物,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美丽的爱情相媲比。但在诗人笔下却幻化成了忠诚、坚贞的代表,它沉默却炽热,它无言却浓烈。首先,诗人运用隐喻,将寂寞之情和蛇的意象联接,给读者以强烈的新鲜感和冲击感。其次,诗人通过塑造梦境给读者虚虚实实,若即若离的感觉,诗歌发展和梦的发展互相推进,代表美好和可能性的梦境更凸显出爱情的美妙,诗人所表达的对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美好希望的向往。如果说,《蛇》具有悠远深沉的浪漫气质,那么,《绿衣人》则代表残酷悲伤的现实情怀。诗人擅于观察生

活,捕捉平凡人的不平凡,一个普通的邮夫背后却折射出这个满目疮痍的时代。一是动荡的社会使人们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生死未卜。“这家人可怕的时候到了!”映照出绿邮夫不再是传递情感和平安的象征,而是人们想躲闪和规避的噩耗和死亡的象征。二是人们冷漠麻木的人性缺陷。绿邮夫“他的面貌很平常”“不带着一点悲伤”表现出社会动乱使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人数之多,绿邮夫早已习惯这家家户户该接受的噩耗。而他和众多不注意他来往的人们一样,被冷漠蒙蔽了心灵,只知在乱世中苟且求生,不再理会人情冷暖和人道情怀。诗歌流露出了一种悲哀和无奈,引人深思。 总之,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冯至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动荡里,既接受了进步的新思想,又怀有对未来的迷茫和苦闷。他这时期的抒情诗构思奇特,含蓄隽永,别有一番风骨,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的地位。 二、十四行诗理 冯至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一改往日的抒情风格,转向以哲理阐述为主。如果说他早期被鲁迅评价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那么这一时期的诗歌当属朱自清先生的评价最为贴切,即“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 《我们准备着》是《十四行集》中的第一首诗,描述的是生命中意想不到的奇迹,有彗星出现,有狂风乍起,但这些奇迹的意义呢?作者随即陷入了沉思,静静地屹然不动地回顾着生命里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浅析

赏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46首 提示: 1.这个作业不是单纯地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是通过分析“怎样写” 来达到对“写什么”的揭示。即结合诗歌多种艺术技巧的运用来分析其 主题思想,不要仅就主题谈主题和随意发挥地谈感想。注意以下方面: 2.分析意象的运用及其对思想主题的表达,注意意象的特点,思考这些意 象是否最有效地表达了主题。 3.分析诗歌的言说方式。谁在说、对谁说、怎样说(包括语气与句式),这 些都值得注意,并考虑其表意效果。 4.注意诗歌的表意结构,注意诗歌情感表达的层次关系。 5.英语好的同学可以分析原诗的词语运用。 6.可结合文化、哲学、宗教思想背景评价诗歌的主题。 十四行诗第146首 莎士比亚 可怜的灵魂,我这有罪身躯的中心, 你被浓妆艳服、这些你所嫌恶的力量所包裹; 你为何暗中憔悴,忍受着饥馑, 却把外壁妆得如此耀眼堂皇? 这住所租期极短,又临近颓败倾坍, 难道还值得你这样铺张阔绰? 是否要让蛆虫来享受这丰美的筵席, 把它吃个精光?这才算是肉体应有的归宿? 靠你的奴仆的损耗来度日吧,灵魂, 让他消瘦,以便增加你的贮藏; 拿无聊的时日去兑换神圣的永恒; 让内心得滋养,别管外表堂皇: 这样,你就能吃掉吃人的死神, 而死神一死,死亡就不会再发生。

THE SONNETS NO.146 William Shakespeare Poor soul, the centre of my sinful earth, [Fool'd by]these rebel powers that thee array. Why dost thou pine within and suffer dearth, Painting thy outward walls so costly gay? Why so large cost, having so short a lease, Dost thou upon thy fading mansion spend? Shall worms, inheritors of this excess, Eat up thy charge? is this thy body's end? Then soul, live thou upon thy servant's loss, And let that pine to aggravate thy store. Buy terms divine in selling hours of dross, Within be fed, without be rich no more: So shall thou feed on Death, that feeds on men, And Death once dead, there's no more dying then 说明:第二行的[Fool'd by]these rebel powers that thee array原为My sinful earth these rebel powers array,这样My sinful earth显然重复。对此,注家持见各异。马隆(Malone)和克雷格(Craig)都认为显系误排,改为Fool‘d by。但也有人认为这有篡改之嫌,强调诗歌中虽有重复一病,但也应具体而论,不应一概否定。

十四行诗欣赏

十四行诗 Sonnet,又译为商籁体,这是欧洲抒情诗中占首席地位的一种诗体。自13世纪产生于意大利之后,在以后的岁月里传遍了世界各国:15世纪流传到了西班牙,16世纪流传到了英、法;17世纪传到德、美;19世纪传到俄国;20世纪初又传入我国……影响深远。 总的说来,十四行诗有两种基本的体式:意大利体(或彼特拉克体)和英国体(或莎士比亚体)。 彼特拉克体 彼特拉克(1304——1374),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个人文主义学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其代表作《歌集》对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当时整个欧洲的桂冠诗人。 学者们一般认为,十四行诗源自13世纪的意大利,但彼特拉克并不是这种诗体的创立者,也不是其最早的使用者(例如,但丁);但是因彼特拉克几近完美的创作使得这种诗体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诗体。于是它便被冠上了“彼特拉克体”的名称。 具体说来,它可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一个“八行组”(八行体);后面是一个“六行组”(六行体)。一般说来,前面的“八行组”用于展现主题或提出疑问;后面的“六行组”是解决问题或作出结论。 从韵式上看,前八行又包括两个“四行组”,使用抱韵,韵式固定:abba abba;后六行则又包括两个“三行组”,韵式则多变,常见的有:cde cde; cdc dcd等。这样全诗就形成了“4 4 3 3”结构,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富有结构美,韵律美。 爱的矛盾 我结束了战争,却找不到和平, 我发烧又发冷,希望混合着恐怖, 我乘风飞翔,又离不开泥土, 我占有整个世界,却两手空空; 我并无绳索缠身枷锁套颈, 我却仍是个无法脱逃的囚徒, 我既无生之路,也无死之途, 即便我自寻,也仍求死不能; 我不用眼而看,不用舌头而抱怨, 我愿灭亡,但我仍要求康健, 我爱一个人,却又把自己怨恨; 我在悲哀中食,我在痛苦中笑, 不论生和死都一样叫我苦恼, 我的欢乐啊,正是愁苦的原因。 我形单影只 我形单影只,思绪万千, 在最荒凉的野地漫步徘徊, 我满怀戒备,小心避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