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_曹志超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_曹志超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_曹志超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_曹志超

路面破损评价探讨

路面破损评价探讨 根据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横向裂缝较多的情况,提出三个路面破损的单项辅助指标即裂缝率、横缝贯穿率和横缝间距等.实例证明:单项辅助性评价指标对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评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为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标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评价 1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损坏评价体系 由于每个路段的交通量、行车荷载、环境条件的差异性,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会出现不同类型、程度和范围的损坏。为了对各个路段的损坏状况进行定量比较,需要有一项综合指标对路面破损现状进行评价。目前,我国路面破损的评价采用路面状况指数PCI指标。PCI指标实质上是扣分法,即根据不同的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和范围规定不同的扣分值和权重,按路段的损坏状况以百分制累计进行扣分,用剩余的数值表征路面的完好程度,评价路面破损状况。可用下式表示: 2 有关我国现行沥青路面损坏评价体系的疑问 2.1 指标重复计算问题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中,沥青路面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分为单个指标和综合指标PQI进行评价,其中单项指标包括:平整度、车辙、摩擦系数、破损和弯沉,综合指标为平整度、车辙、摩擦系数和路面破损四个指标的加权得分进行评定。 (2) 在路面破损单个指标评价中,把沥青路面损坏分11类21项,其中包括车辙病害,车辙病害按长度计,并分别给予其轻重的权重为0.6和1.0,影响宽度为0.4m。如果在路面破损评价体系中对路面车辙病害进行统计计算,PQI 计算中还包括车辙作为单个指标的评价,实际PQI计算过程对车辙病害做了两次计算,存在重复计算。 2.2 注重评分,对养护指导性不强 按照规范,沥青路面破损评价按公里段评分,最终计算整条公路PCI值,实际检测中发现,路面存在病害较多的情况下,PCI值仍然是评价为优,对病害不够敏感。现行路面评价体系只是将各种病害统一进行评价,反映的是公里段或者是整个路段的整体情况,对各种路面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和所占比例没有定量的认识。

试述水泥砼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试述水泥砼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摘要: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面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排水处理等方面分析了水泥砼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关键词:水泥砼路面破坏防治 abstract: based on the use of high-grade highways opened to traffic in china has, from the preparation of the roadbed construction, road construction, abutment processing, road construction and road surface drainage treatment analysi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nd its control. keyword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amage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公司具有机动、灵活、直达、迅速、适应性强、服务方面广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迅猛,高等级路面舒适、平坦已日益为人们所注重。但对于高等级水泥砼路面板,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使用情况看,相当部分踊坏、如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这里仅对刚性路面板破坏原因及其防治,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水泥砼路面板的原因 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适宜的材料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规定,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被压实到规定的密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与固定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与固定技术 1、引言 唐山市国省干线水泥混凝土路面总长度超过500公里,国道102线、205线等路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基本达到使用年限,随着近几年重交通量的增大,水泥 ) 因,东出口段石灰土基层较好,而丰南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在原沥青路面上做石渣调平层基础上实施的,基础差造成了上述原因。事实表明,对于象丰南段这种情况,采用一般的养护修复手段是不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与固定技术是修复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改善其基础的一种有效方法。 2、破碎与固定技术的原理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是我们修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用技术,但由于水泥板体的不连续性,导致加铺层很容易出现反射裂缝,通常我们认为反射裂缝产生的力学机理是加铺层承受原路面因垂直和水平位移引起的应力。垂直位移是下层路面接缝、裂缝处的不均匀位移,是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引起的膨胀和收缩造成的。除下层路面板的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以外,裂缝或接缝处 泥混凝土块与块之间要形成嵌锁,使碎块均能与基层接触,以提高该结构层的承载能力,此过程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固定。 因此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与固定技术是控制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一种方法,破碎与固定的目的就是将水泥混凝土破碎成小块,以消除产生反射裂缝的温度应力,并使块体与块体之间形成嵌锁,增加基础结构的强度,对其上的加铺层提供

较好的支承。 3、破碎与固定技术的实施要点 3.1破碎 破碎与固定是在保留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某种程度完整性的同时将其破碎成边长46~60cm碎块的过程,而不是把水泥混凝土路面变成尺寸较小的碎块。破 先是破碎,主要是利用各种型号的打桩机、截断桩锤、冲击锤及共振式路面破碎机等将路面破碎,破碎前要确定锤的破碎点,一般锤距为50cm左右。其次是固定,固定的方法是用重型静碾压路机碾压,以重型轮胎压路机为首选,因为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碾压时接触面不均匀,尤其是振动压路机,就好象筛子一样,会使一些小型碎块下沉,造成破碎块体更加松动而不能起到固定作用。借鉴国外相关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损坏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

TECHNOLOGY TREND 新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将水泥混凝土常见路面损坏分类:1断板 断板就是破碎板,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损坏形式,通常是在重载作用下裂缝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在荷载的作用下,破碎板会进一步破碎直至完全失去整体性。 1.1早期断板 早期断板是指路面在完成施工浇筑成型后,24小时内发生板快断裂。这种断板一般是由于前期养护不充分造成的,特别是夏天炎热的施工季节。早期断板的另一个原因是切缝较晚。 1.2后期断板 引起后期断板成因归纳有以下原因。基底施工不合格、过早通车加载、因温度造成断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的运输与浇注、外加剂使用不当、切缝及附件埋设不当。 1.3防止断板产生的措施 对于路基铺筑时层层严格要求,密实度要求100%合格,弯沉达到设计要求。 基层施工应严格控制标高,平整度,横坡度及厚度,满足强度的要求,基层与路面施工间隔不宜过长。 水泥混凝土所用材料都经过严格挑选,从检验合格的厂家进料,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就进场材料批量做相应验证试验,以提高混泥土的拌和质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混泥土质量的影响。 2 裂缝 2.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指跟路线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裂缝。纵向裂缝通常大多出现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以及软土地基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横向不均沉降或板下的不均匀支撑造成的,特别是当路堤从局部洼地通过时,如果路堤两侧没有有效排水设施,路堤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除向地基渗透外,还能渗入路堤下部。 2.2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指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交叉裂缝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称为交叉裂缝。路面横、斜向裂缝通常发生在:1 )填挖相交断面;2)新老路基交接处;3)土基密度不同部位;4 )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和路基相接处;5)软弱地基。2.3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养护不及时,没有及时覆盖草包,导致水分迅速散发,在炎热或大风天气,体积急剧的收缩,导致开裂。2)施工时混凝土混合料或基层材料拌和不充分,以致减弱基层强度或路面强度,造成板体裂缝。3)混凝土路面锯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裂。混凝土浇筑时气温越高、基层表面越粗糙越容易断裂。 3板角断裂 板角断裂指在水泥混凝土的板角被与纵横接缝相交且交点距离等于或小于板边长度一半的裂缝从板体断开。 板角断裂需和斜向裂缝区分开来,主要看裂缝与纵横缝交点的距离是否小于板边的长度的一半。板角是水泥路面较薄弱的部位。由于施工的原因,板角相对于其他部位来说强度稍低,但却处于不利的受力位 置,因此在重载反复作用及温度和湿度翘曲应力作用下,再加上地基软弱、唧泥和传荷能力差等因素,就会出现板角断裂损坏。 4错台 错台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纵向或横向接缝两边板块出现大于5mm 的高差。在唧泥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带有基层被冲蚀材料的高压水把这些材料冲积在近进板的脱空区域内,使该板升高,而驶离板由于板下基层材料被冲蚀而下沉,由此产生错台。此外,在施工时胀缝的填缝板未予牢固固定,在振捣时被振歪或使缝壁倾壁倾斜,或接缝的上部填缝料同下部接缝板未能对齐,两板在伸胀挤压过程中也会导致错台。错台是水泥路面最为常见的损坏之一,也是造成水泥路面行驶舒适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5唧泥 唧泥指水泥板块在车辆驶过后,接缝处有基层泥浆涌出。唧泥的明显标志是接缝附近的路面表面有污渍或基层材料沉积物。 唧泥通常是由于板下基层材料受到有压水的冲蚀,泥浆在荷载作用下随之从接缝或裂缝中唧出,唧泥的出现是由于接缝填封的失效而引起水的下渗,板底面与基层顶面的脱空,基层材料不耐冲刷和重载的反复作用引起的。唧泥会使板边缘的基础部分失去支撑能力,在轮载重复作用下最缝将导致板的断裂。 6边角剥落 边角剥落指沿接缝方向的板边出现裂缝、破碎或脱落现象,裂缝面一般垂直贯穿板厚,而是与板面成一定角度。 边角剥落是由于接缝内进入坚硬材料而妨碍了板的膨胀变形,接缝处混凝土强度不足,传荷设施(传力杆)设计或设置不当(未正确定位,锈蚀等),接缝施工质量差,重载反复作用等造成的。 7接缝料损坏 1)填缝料损坏。填缝料损坏是指接缝内无填料,填料破损及接缝内混杂砂石等不正常现象。填缝料损坏的主要原因有:填缝料本身质量不合格,填缝料在长期外界环境作用下老化,脆裂,或由于混凝土路面板受热膨胀,挤压胀缝,致使填缝料被挤出,不能正常复原等。 2)接缝碎裂。接缝碎裂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两侧各60cm 左右宽度内倾斜的剪切挤碎现象。接缝碎裂主要是指由于填缝料损坏,泥、砂等杂物侵入胀缝,导致路面板再次膨胀时受阻,或雨水渗入基层和垫层,使基层强度降低,从而导致路面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 8坑洞 板面出现有效直径大于30mm 、深度大于10mm 的局部坑洞。施工质量差或浇筑的混凝土砂石材料含泥量过大,夹带朽木、纸张、泥块等杂物,以及行驶的某些车辆、机械的金属硬轮对路面产生撞击都可能造成坑沿的产生。 9拱起 拱起损坏指横缝两侧的板体发生明显抬高。这是由于板收缩时缝隙张开,填缝料失效,坚硬碎屑等不可压缩的材料塞满缝,使板在膨胀时不可能恢复原位,产生较大的热压应力,从而出现纵向压曲失稳。 拱起和沉陷。拱起是指横缝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抬高的现象,相反,沉陷则是指横缝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下沉的现象。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损坏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 刘志友李新春 (上蔡县公路管理局,河南上蔡 463800)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在多年工程实践中的总结,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损坏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类型产生的 原因,并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损坏类型;产生原因;处治方法工程技术 195

水泥混凝土破碎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混凝土破碎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路面施工合同;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编制范围与工程概况 1、望松公路新德至花园段改建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工程 2、工程概况 ①、工程名称: 望松公路新德至花园段改建工程第4合同段 ②、建设地点: 三台县老妈乡至花园镇 ③、施工内容: 路面宽度:7.5m ④、工程质量要求: 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法规及合同规定,合格率100%,其中95%以上达到优良等级; 三、设备、人员及材料 1、施工机械设备 2、人员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我公司关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确保工程建设争创一流的要求,我公司选派具有多年公路建设的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部实行经理负责

制。 3、材料 材料进场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送监理试验室抽检,抽检合格后才准予进场。材料进场后,由工地试验室试验合格后送监理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才准予使用。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 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进场后,立即进行技术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图纸、资料,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发现问题向总监办及业主提出。 (2)、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调查研究,上报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前对所有试验仪器进行校正及保养,并对所有试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试验人员熟悉各种仪器及其操作规程。 2、临时设施建设 项目经理部为租用民房。 3、施工方案和工艺 (1)、破碎方法 (2)、挖掘机破碎 ①、因砼道路两侧存有大量雨污水管道及管线存在,须采用切割机对道路两侧进行切割,划线。

如何改善路面盖处的啃边或破损状况

如何改善路面井盖处的啃边或破损状况 张婷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分析了路面井盖周围路面破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的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以指导设计、施工等。 关键词:路面井盖处,啃边或破损,预防措施 Abstract: Keyword: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上井盖附近,受车辆冲击、井盖周围路基沉降等作用,导致行驶的车辆在检查井周围容易发生跳车,跳车对井盖和周围路面产生附加的冲击荷载,致使路面结构及检查井发生早期损坏,并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同时也加剧了车辆的磨损,甚至因车辆避让井盖而发生交通事故。 1 井盖附近路面损坏的原因 1.1 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形成的水损害 水是造成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最直接的原因,这已是业界共识,众多己损坏沥青路面钻芯取样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坏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孔隙率过大的路面,水通过孔隙积聚在基层表面,使基层表面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沥青面层底部受弯拉应力作用而破坏,形成网裂,最后形成坑槽。 (2)滞留在路面孔隙中的水,由于车轮前后的真空压力差而形成动水压力对沥青路面长期作用,导致沥青膜与骨料脱离,引起路面破坏。 (3)路堑或降水量大的路段,由于土基和基层含水量过大,而沥青路面由于不透水,就像是在路基上加了个盖子,水全部积聚在基层顶面,形成软弱层引起路面破坏。如果长期潮湿,又经过几个冬季的冻融循环,路面破坏程度会加剧。 路面渗水是无法避免的,水进入路面结构后,若不能尽快排出,将逐步沉积。在高速行车、特别是重载交通作用下,路面结构中的水会形成很强的动水压力(与轮胎压力、行车速度、路面结构内积水面与路面顶的距离以及路面强度等因素有关)。动水压力循环洗刷,甚至是冲击、剥落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降低、结构解体,路面出现早期损坏。如果观察雨过天晴后的沥青路面,会发现局部路段路表有明显水迹 (不规则的花纹状)。一般来

我国道路路面破坏的原因分析

我国道路路面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道路路面破坏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大面积道路过早破坏的问题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收集了近年来几十个道路路面破坏的案例,列于附件中。在这些案例中,许多新建或新近大修的国道、省道都出现过严重的早期破坏,与设计使用年限相差甚远。如324国道南宁至百色段在建成通车仅四五年后就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开裂破坏。G105国道连平段通车使用6年后不出现了严重的损坏。广东S349省段杨爱线使用不到3年就出现了严重的破坏。以上举的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例子。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浙江03省道诸暨段在使用1年后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早期病害。国道111线乌兰浩特至新林段在交付使用一年后的路况调查中发现,裂缝、沉陷已大面积出现。道路病害过早出现的情况在高速公路上更为突出。如昌九高速公路从建成通车之始,每年的养护维修费用就逐年迅速增加,即使如此,使用三四年后路面破坏仍比较严重。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级道路普遍存在着破坏时间早、破坏程度重的情况。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试分析如下。 二、路面破坏的原因分析 下文将首先介绍与道路工程相关的我国近几年的国情,然后在些基础上具体讨论设计、施工、使用三方面因素对道路破坏的共同作用。 1、国情背景 (1)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活动非常活跃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异常迅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并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是活跃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总量的增加给作为经济动脉的各级道路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2)大型基础设计建设如火如荼,但建筑业尚不规范 我国目前被有些人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地。此言不虚,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即是印证。但我国建筑业存在大量的问题,如建筑工人素质低下,施工队伍资质不高,招投标体制不完善,建设监理不普遍,许多监理公司的水平与能力也十分有限。这些不利的因素都严重影响着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制约着我国建设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道路工程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道路设计、管理与使用经验不足 1949年以前我国仅有8万公里的公路能够通车,且技术标准低。道路建设的真正发展始于改革开放,道路工程学科也只有在道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后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2、设计原因 通过案例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路面破坏发生在较早修建的道路上。限于经济条件,当时的设计规范对道路的建设标准要求偏低。随着近年代经济的发展,这些道路远远不能满足当代交通运输的需要,出现破坏是必然的,在早期的沥青路面中尤为突出。如202国道抚顺段,是抚顺境内唯一一条国道,“八五”“九五”期间尽管曾大力改建,但目前仍然破坏严重。这种老道路的先天不足很难通过维修弥补。再如1996年建成通车的沪宁高速,按1986年的老规范进行设计,路面结构承载力明显不足,现在破损已经比较严重了。 有些道路,即使建造年代不是很早,但因为设计时对交通量的增长速度估计不足,使设计标准偏低,在交通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也难免发生破坏。 设计方面的另一个主要缺陷是排水系统不完善。水害是对道路路面健康的一个主要威胁。但由于原先对水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路面与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一些道路的路基与路面长期受水浸泡,在潮湿地区尤其如此。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路面破坏在所难免。

常见路面破损的性状

常见路面破损的性状:170 (一)裂缝 1轻微裂缝:不需放大即能发现的发状或条状裂缝,层薄者贯穿裂缝,层厚者不贯通,由基层开裂或接缝扩大,反映到面层呈现的条状裂缝称为反射裂缝。 2严重裂缝:在路面上成块的或不规则破碎性裂缝,形状好似龟纹,称龟裂。 (二)麻面:表面结合料魔失,成片或成段的过度粗糙。 (三)松散:路结合料失散,脱落,颗粒间失去粘结力而松动。 (四)露骨:碎石路面或级配魔耗层的细料散失或水泥混泥土路面保护层脱落,呈现骨料裸露。(五)坑槽 1轻微坑槽:面层骨料局部脱落产生的路面洞穴或长槽。 2严重坑槽:坑槽连片,或由小坑槽破损连成大而深的洞穴或长槽。 (六)车辙:路面的横向凹凸,车轮通过频率过高的地方,产生规则的凹槽。 (七)啃边:沥青路面边缘所呈现的不整齐破碎损害。 (八)磨光:水泥混泥土路面或沥青路面表面磨成光滑面,摩擦系数达不到规定的抗滑标准。(九)脱皮:水泥混泥土路面的保护层或沥青路面的封层上下脱开,大块脱落。 (十)磨细:砂石路面上的松散保护层受行车作用而使粗颗粒磨细,其中05mm以下的细颗粒含量超过20%。 (十一)搓板:路面表面产生接近等距离的纵向凹凸,形似洗衣的搓板状。 (十二)波浪:路面纵向产生破浪起伏,波峰与波谷的距离和起落差均大于搓板。 (十三)沉陷 1局部呈现:路面局部产生小面积的下陷变形。 2、塌陷:路面较大面积的下陷变形。 3、桥头跳车:桥头两端路基下沉而造成行车颠跳。 4错台:水泥混泥土路面接缝处或开裂处板体呈竖向位移。 (十四)泛油:沥青(渣油)路面用油量过多,未严格按油石比例施工,在高温季节沥青(渣油)被挤出表面,形成油层。 (十五)油包:因泛油处理不当或有成块的油污结成面积不大的包状物。 (十六)翻浆:路面鼓起,以致破裂,从裂缝中冒出泥浆的现象。 (十七)发软:路面失去稳定,行车时显现出弹簧状。 (十八)拱起:水泥混泥土路面板在热膨胀受到约束时,出现向上拱起的屈曲失稳现象。(十九)孔洞:水泥混泥土路面板有局部破损,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洞穴。 (二十)碎裂:水泥混泥土路面在胀缝上,或在板的搭连处产生倾斜的剪切挤碎,甚至整个路面板碎成很多块。 粒料路面的养护173 (一)磨耗层是用细粒混合料铺设在面层之上的一各层次,为路面提供必要的的平整度,直接抵抗行车和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泥结碎石路面及级配碎石路面上定期加铺魔耗层。材料用坚硬的小碎石或石屑。作法:在路面上铺料宽度内洒水、扫浆。扫不起浆,可撒一层细粒土在洒水扫浆,在泥浆未干之前即铺设最佳级配的魔耗层材料,拌和均匀按松铺系数1.3-1.4铺匀整型,培好路肩,与路肩一齐,由两边向路中心碾压,初步压实后,开放行车碾压。达到基本稳定后,进行滚浆。先在路中心洒水,随碾压随洒水提浆,逐渐向外顺延,等路面出现泥浆,用扫帚拖平,待干湿适度,即撒砂引导行车碾压。 二保护层是在魔耗层上用矿料铺装的一个薄层,用于减轻魔耗层的磨损,厚度不大于1cm.铺设方法不同可分为稳定保护层(使用有粘结性的混合料,借行车碾压,形成稳固的硬壳)和松散保护层(用粗砂或小碎石而不用粘土,在魔耗层上呈松散状态,均匀洒在魔耗层上)。

换道行为

1 基本路段行驶规则 2 基本路段车辆换道和超车规则 2.1 车道变换的概念 车道变换行为描述的是驾驶员由自身驾驶特性,针对周围车辆的车速、间隙等周边环境信息的刺激调整并完成自身驾驶目标策略的综合过程。根据追求利益动机的不同,车道变换行为可分为强制性换道和任意性换道。 强制性换道指具有确定的目标车道,在一定区间内必须实施换道的行为,如匝道的分流、合流车辆,交织区车辆等,此类行为的关键是存在一个最迟换道点。 任意性换道指车辆在遇到前方较慢的车辆时,为了追求更快的车速,更自由的驾驶空间而发生的变换车道行为。 2.2 车道变换的条件 分析车道变换行为产生的条件是分析车道变换行为特性的基础。一般来说,车道变换行为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决策通过车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因此,分析车道变换的行为特性首先需要了解驾驶员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车道变换的需求,即车道变换的决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形成的。 产生车道变换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行驶车道本身特性的要求,比如车辆在合流、分流和交织路段上行驶;二是由于驾驶员主观意愿的要求,即驾驶员在主观上对车辆运行现态不满意,为了寻求更加自由、更加理想的运行条件而产生的车道变换的需求。 车道变换时空条件的保证。首先,目标车道应具备足够的行驶空间使车辆完成车道变换行为,它主要取决于目标车道前后车的速度以及驾驶员对行驶空间的预测能力;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驾驶员完成车道变换行为,这主要取决于驾驶员的预测能力,而驾驶员预测的完成车道变换行为所需时间还要能够得到行车环境的支持与驾驶员自身能力的许可,从而在时间上保证驾驶员的感知、决策和操作控制车辆等行为都能够顺利的实现最终达到换道的目的。 良好的车辆状况的保证。车辆应具有良好的完成车道变换行为的动力支持和转向能力,也就是说车辆状况要与驾驶员完成车道变换的时空条件相匹配,以便从机械上保证在预期的空间和时间条件下顺利安全地完成车道变换行为。 1)基于动态重复博弈的换道模型 把车辆的换道行为比做一个动态的重复博弈的过程,比较需要换道的车辆和目标车道上的后车,他们之间为寻求高速度和满意的行驶空间而进行博弈。考虑速度因素和安全因素,通过分析影响车辆期望速度的各种因素,得出车辆换道的模型。 2)基于效用选择需求的换车道模型 驾驶员在不同车道行驶时,对不同车道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可以用效用来表示,并服从效用最大化假设,即车辆所在车道一定是满意程度最高的,一旦在其他车道行驶的满意程度更高,则换道需求产生。 3)基于模糊逻辑方法的换道模型 考虑换道本身是一种思维决策过程,而模糊逻辑方法釆用的是语言变量进行近似的推理,十分适合刻画换道这一基于驾驶员本身的主观判断过程。综合考虑目标车与临近车之间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因素,建立基于模糊逻辑的车道变化算法。从而建立换道模型。 3规则的制定 交通流在宏观层面呈现出复杂的特征,其微观根源在于车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多车道交

破碎工程施工方案

省道S208璧城至丁家段道路改造工程二标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XXXX公司 二O一二年九月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省道S208璧城至丁家段道路改造工程二标段施工图设计。 2、路面施工合同。 3、《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编制范围与工程概况 1、编制范围 省道S208璧城至丁家段道路改造工程二标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工程。 2、工程概况 省道S208璧城至丁家段起于壁山县城,起点桩号为K134+939,止于壁山县丁家镇,终点桩号为K163+139。二标段的起止桩号为:K143+939~K152+939。 三、设备、人员和材料 (一)、设备 1. 施工机械设备 本合同段共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详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2. 试验检测设备 工地设工地试验室,配备专职试验人员,负责本标段进场材料的抽检或送检,负责工地成品或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二)、人员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我公司关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确保工程建设争创一流的要求,我公司选派具有多年高速公路建设的施工和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部实行经理负责制。 (三)、材料 材料进场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送监理试验室进行抽验,抽验合格后才准予进场。材料进场后,由工地试验室试验合格后送监理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才准予使用。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 一、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进场后,立即进行技术准备工作。 (一)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图纸、资料,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发现问题已向总监办及业主提出。 (二)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调查研究,已上报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前对所有的试验仪器进行校正及保养,并对所有试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试验人员熟悉各种仪器及其操作规程。 二、临时设施建设 1. 生产、生活及办公设施 项目经理部为租用民房。 2.施工用水 砖厂的机井抽水,并修建蓄水池蓄水。

沥青道路路面常见路面破损的原因(参考模板)

沥青道路路面常见路面破损的原因 1、裂缝 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是很复杂的。按其成因分为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两类;按其形式分则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与网裂几种。形成的原因不同。裂缝的分布形式也不一样。 2、麻面 面层沥青用量不足,矿料级配粗或嵌缝料规格不当,以及在低温、雨季施工时路面未能成型,致使粒料脱落,既形成麻面。如处理不及时,往往由于麻面渗水,沥青面层碎裂,可发展成为松散。 3、松散 松散多发生在沥青路面使用的初期,其原因是使用的沥青稠度偏低,用量偏少,与矿料的粘附力不足;或沥青加热过高失去粘性;或所用矿料过湿、铺撤不匀以及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牢固粘结所致。基层或土基湿软变形,也可导致松散产生。 4、坑槽 坑槽是由于路面松散、龟裂等破损,或被梨铲、履带车铁轮车砸伤后未及时进行修复,在行车作用下不断扩展恶化而形成的一种路面损坏。对于路面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 5、沉陷 沉陷是由于路基、路面产生竖向变形而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通常可有3种情况: (1)均匀沉落:是由于路基、路面在自然因素和行车作用下,达到进一步密实、稳定的表现,这种沉落不会引起路面的破坏。 (2)不均匀沉落:由于路基、路面不密实,碾压不均匀,在水的侵蚀下经行车作用所引起的一种变形。

(3)局部沉落:由于路基下原来有墓穴、枯井、树坑、沟槽或填土路基碾压不密实,当受到水的侵透时而引起的变形。 6、车辙 车辙是沥青路面的一种主要损坏形式,多半是发生在实行渠化交通的高等级的公路上。路面在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由于路面的磨损,路基与基层的压密、沉降,特别是高温季节下沥青面层的压密和侧向流动隆起,使路面沿行车轮迹逐渐产生纵向带状凹槽的车辙变形,在车道横断面方向上多呈W形,个别也有呈U形的。当车辙达到一定的深度,辙槽内就会积水并影响车速和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因此就必须采取措施处治。 7、泛油 泛油多数是由于沥青面层用量过大、稠度太低或热稳性差等原因所引起,但有时也可能由于低温季节施工,层铺法沥青路面的嵌缝料散失过多,在气温转暖后,在行车作用下多余沥青溢至表面形成。泛油使路面在行车时产生轮迹和粘轮现象,并使路面抗滑性能下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周围环境。 8、油包 油包是由于局部泛油处理不当,细粒过多,沥青含量过大,或因沥青滴流在路面结成油污而形成面积不大的包状物。 9、拥包 拥包是由于沥青面层中沥青含量偏高,粘度和软化点偏低,矿料级配不良,细料偏多,空隙率太低,致使面层材料自身的高温抗剪强度不足,或因基层含水量过大,水分难以蒸发而滞留于基层表面,或基层浮土清扫不净、粘土沥青洒布不合要求等原因影响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结合,造成层间抗剪强度的不足,在行车水平力作用下使路面产生推拥、挤压而在路面两侧或行车道范围内所形成的一种局部的不规则隆起变形。 10、波浪

车辆安全换道分析

车辆安全换道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换道时车辆的运动关系,使用最小安全距离作为安全换道的指标,并将安全车距的计算与车辆的当前速度,到达临界碰撞点的时间,两车的相对速度、加速度关联起来,研究了车辆碰撞的条件,给出了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仿真与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实际问题中的自动换道辅助系统和自动超车辅助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工程;最小安全距离;智能车辆

1、引言 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智能车辆替代人完成驾驶任务,解决交通安全问题。但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智能车辆要完全取代人的驾驶,技术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人们从实用、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安全辅助驾驶。车辆的换道与超车是常见的驾驶员操作,它是驾驶员针对周围车辆的车速、车辆间距等周边环境信息的刺激,调整并完成自身驾驶目标策略的综合行为过程。在这样复杂的过程中,驾驶员极可能对安全换道和超车的可行性做出错误的判断,使车辆处在潜在的碰撞之中。因此,换道辅助系统应成为安全辅助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提出的与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相关的算法,诸如道路跟踪、车辆跟驰、车辆队列算法都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但由于换道与超车自身的复杂性,涉及到车辆纵向和横向的控制,所以换道辅助系统在国内并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作者通过分析换道时车辆的运动关系,研究了车辆避碰的条件,给出了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为实际问题中的自动换道辅助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2、条件设定 车辆换道碰撞主要有追尾、角碰(以一定角度撞向前车)、侧碰等形式。 定义0t 为开始实施换道的时刻;p t 为车辆到达碰撞点的时刻;C t 为车辆完成换道的时刻;T 为车辆换道完成后的任一段时间。 2.1换道环境的简化 图1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换道环境。其中0C 为换道车辆,1C 和2C 分别是相邻车道上的前、后车辆,3C 和4C 分别是同车道上的前、后车辆。当0C 换道时,它以侧向加速度从当前车道的3C 和4C 之间移动到1C 和2C 之间。 图1 复杂的换道环境 建立图1所示的坐标系,xi xi i yi yi i a v x a v y 、、、、、分别表示车辆的纵向加速度、纵向

城市道路路面破坏因素及策略

城市道路路面破坏因素及策略 1、前言 沥青路面因其具有造价相对较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副产品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城市道路的面层处理。目前,随着城市交通量日益增大,使城市道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如开裂、泛油、剥落、车辙等现象,有的城市道路甚至当年通车即发生了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对此,现就其原因及对策做出详细的分析。 2、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泛油、滑溜、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提高路面质量,攻克路面早期损坏顽症,是一个链条工程,需要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各环节、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早期破坏类型归纳为: 水损害破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水或冻融循环的条件下,由于汽车轮动态荷载的作用,进入路面空隙中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循环作用,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接口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剥离),沥青混合料出现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性坑槽。 裂缝,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 龟裂,龟裂又称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车辙,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 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 波浪,主要原因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及原因分析

1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及原因分析 (1)裂缝。沥青作为一种感温性非弹性材料,如遇到气候或温度变化,就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沥青收缩强度与路面抗拉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则会引起裂缝。当路面的承受力下降,不能够承担车辆的反复荷载,从而导致路面疲劳产生裂缝,或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而形成。沥青路面一旦出现裂缝,就意味着路面已经被损坏,且损害程度将不断加剧。如图一、二所示。 (2)车辙。车辙是车辆长期行驶形成的车轮压痕,车辙可以反应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路面安全及使用周期。车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路面变形、破坏路面整体强度、影响车辆稳定性。沥青路面的车辙是由于路面基层及路基因荷载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在沥青面层以下的各结构层间发生永久性变形。如图三所示。 (3)松散剥落。其产生原因,一是由于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偏少,油石比偏低,导致沥青与集料间的粘结性差:二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失去粘性,进而发生松散剥落,如图四所示。三是集料颗粒被足够厚的粉尘包裹,导致沥青模粘结在粉尘上:四是沥青混合料拌合时沥青温度过高,形成沥青老化、松散:与此同时,基层强度松软、骨料选择错误、水损害均能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松散剥落。 (4)表面磨光。沥青路面的表面磨光及其导致的路面抗滑性能下降是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密切关注的路面质量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沥青路面使用时间过久,在车辆的反复碾压摩擦下导致沥青面层表面磨光;另一方面是混合材料的质量不达标,质地软弱,矿料级配不合理,沥青用料偏多等等。 2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 1 施工人员素质 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导因素之一就是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的疏忽和操作失误,很可能导致沥青出面出现裂缝、剥落等质量问题。某些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管理松散、缺少系统规范管理体系,这一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使得施工现场出现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监管不严密,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均可能对沥青路面摊铺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 2 设备配置不合理 施工设备的管理主要是设备的选择、配置、使用及养护等方面的管理,设备配置不合理会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外观。例如,摊铺机与运输车辆不协调,导致摊铺过程中,出现时铺时停的现象。沥青路面施工要求摊铺机以均匀速度运行,摊铺过程应避免和运输车辆发生激烈碰撞,影响摊铺机的摊铺质量。同时,如果摊铺机运行速度如未进行严格控制,也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使沥青路面平整度受到影响,路面密度与施工标准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沥青路面压路机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钢轮压路机,一种是胶轮压路机,在实施碾压时必须对两种压路机进行合理应用与配置,确保压路机速度的适宜控制,防止紧急停止现象的发生,避免因压路机运行速度导致材料破碎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路机配置不合适,分工不清,在不同碾压阶段应用同类型压路机进行施工,会对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 2. 3 材料管理不严

基于熟练驾驶换道特征的车辆换道轨迹规划研究

10.16638/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9756783.html,ki.1671-7988.2019.03.019 基于熟练驾驶换道特征的车辆换道轨迹规划研究 谢建毅 (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传统的换道路径规划方法在车辆进行换道路径规划时往往只考虑车辆运动学及动力学约束,所生成的换道路径与熟练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行驶轨迹有很大差别。因此,文章通过研究熟练驾驶员的换道行驶路径特征,提出了一种仿熟练驾驶员换道路径规划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汽车舒适性。 关键词:换道特征;路径规划;轨迹规划 中图分类号:U4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03-67-03 Investigation of a vehicular channel trajectory plan base on that characteristic of skilled drive Xie Jianyi ( Changzhou tongbao optoelectronics co., LTD, Jiangsu Changzhou 213001 ) Abstract:Lane-changing is an important oper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driving on the road. Only the kinematic and dynamic constrain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traditional path planning methods, and the path generated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trajectory of the vehicle driven by the experienced driver.In this paper, a path planning method for imitating the lane-changing operation of experienced driver is presented 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e-changing path of the experienced driv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ssenger comfort of intelligent vehicles. Keywords: Lane change feature; Path planning; Trajectory changing CLC NO.: U471.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03-67-03 1 引言 换道行为是汽车在道路行驶操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涉及车辆的横向和纵向速度与位移的同时变化[1]。在考虑障碍物、道路形状以及车辆动力学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人工势场法、最优控制等先进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会导致轨迹曲率发生突变[2]。换道路径的优劣严重影响着汽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采用曲率连续的曲线所规划的路径能够满足车辆运动学及动力学的要求[3]。基于曲率连续曲线所生成的行驶路径的特征与控制点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当换道开始与结束位置确定时,根据运动学约束可以规划出一条平滑的行驶路径。然而在换道起点与终点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驾驶员所选择的换道路径也会不同,换道过程状态往往会对车辆行驶舒适性造成影响。 传统的换道轨迹规划算法往往只考虑车辆安全性及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约束,不能满足不同乘客对车辆舒适性的要求[4-5]。针对现阶段换道轨迹算法只考虑换道结束位置,不考虑换道过程的问题,本文通过邀请不同的驾驶员驾驶不同的试验车辆进行换道操作,同时记录下换道行驶路径,分析换道过程特征点和换道结束位置点的特性。采用多项式对试验轨迹进行拟合,得到不同驾驶员在不同工况下所选择的换道行驶路径。基于试验所得到的最优轨迹数据库,采用MA TLAB 作者简介:谢建毅,就职于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67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城市交通环境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针对这种“不平衡”发展现象,笔者展开了专项调查与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可行 性建议,这对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养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 用。 标签: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原因 目前铜川公路局所养建210国道K75+577-K867+688共117.1KM,已全部建成水泥砼路面,據有关部门统计,所养水泥砼路面断板、破碎的有257万m2,其中较严重的1.3万m2。由于“八五”圳修过水泥路的热潮,在前期工作中施工措施不当,养护机构不够健全,到“九五”期间在设计年限内水泥砼板出现过早破坏的现象,据初步估计约投入资金33.41万元。随水泥砼板板面破坏的日益扩展,公路养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就水泥砼路面产生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的措施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1 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 1.1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中提到,填筑路基时一般不予采用填方结构不稳定或压实密度达不到施工要求的原材料,如泥炭、沼泽土或含有杂草、树根等易腐烂物质的材料;塑限指数、液限指数、有机质含量分别在25%、50%或3%以上的材料;材料的压实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间至少相差2%等等。但在填筑路基材料的环节,因为施工单位的原因而采用了不合理的施工材料,导致路基出现塔防或下沉,以致影响路面直到路面砼板破坏。 1.2 软基处理不当 开始填筑软土地基路段时,先要大致了解该路段的地基承载力之后,再确定施工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具体来讲,可采取以下措施处理软地基:回填砂砾或土石、石方、土方混合料,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土工格栅、土工布,也可以将这两种方案搭配起来共用。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案施工,都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要求来,以免埋下路基隐患,日后导致成形的路基发生滑移、沉陷等事故,从而对路面砼板造成破坏。 1.3 填筑路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施工单位没有根据操作流程严格控制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以确保路基填筑的密实度满足施工规范中的低限值,但实际施工中有的填料松铺厚度竟然达到了60~80c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