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7月 Vol. 25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3

────────── 收稿日期:2003-01-06

作者简介:徐永泉(1958-),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12 -

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徐永泉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童话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幻想性。童话的幻想美具有特殊的功能:第一,童话通过幻想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张扬;第二,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与儿童游戏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有未来实践的社会内容和释放心理能量的双重功能,使积淤于儿童内心中受到压抑的冲动得以宣泄,无法满足的欲望得以补偿。

关键词:童话;幻想天性;宣泄;补偿

中图分类号:I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3)04-0012-03

童话是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曾接触过的艺术形式。从夏日傍晚外婆讲的大灰狼传说到格林童话记载的小红帽的故事,从安徒生笔下的小人鱼到叶圣陶塑造的稻草人,五彩缤纷的童话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带进一个超时空、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中。儿时审美经验的积淀,即便在成年之后也挥之不去,以至人们在赞叹异常美丽的情景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惊呼:“真美呀!简直和童话一样”。

童话究竟具有怎样美的魅力呢?人们一般认为童话的美学特征是夸张、拟人和变形,而这些通常只是童话塑造艺术形象时采用的表现手法而已。目前儿童文学研究界普遍的看法是:把童话的美学特征归结为幻想。贺宜曾说:“童话的根本特征是幻想,同时具有象征性、逻辑性、夸张性。”[1]著名童话家陈伯吹也说:“如果把童话看作一种精神的‘物质构造’,那么童话也有一个‘核’,这个‘核’就是幻想”。[2]本文立足于这个理论上的逻辑起点,进一步阐述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儿童天生具有超强的幻想力,他们常把普通的日常生活变为富于艺术色彩的生活。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们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3]幼儿把火柴盒排成一列火车,把纸卷当作隧道,把铅笔当作医生用的针头,把棋子当马骑,这类生活情景都表明儿童是极富幻想天性的,他们通过幻想完成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进入到卡西尔所说的“理想的”或“可能的”生活中去。皮亚杰也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证明了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

算阶段的儿童主要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儿童“丰富地持有着所有一切还未拥有的东西。他们居住在深藏着无限可能性的魔法的世界。幻想不仅是他们的首要乐趣,也是他们自由的标志。”[4]童年期是培养和发展儿童幻想天性的最佳时期,它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因此,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之一便是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

优秀的童话作品是通过展现儿童的幻想世界来引起小读者的共鸣的,在日本童话《不不园》中,作者中川李枝子就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展开描写的,在作家笔下,现实与幻想发生了自然、和谐的融合。《不不园》中,除了具有引子作用的“郁金香幼儿园”,其他六个故事都充溢着幻想美。《捕鲸鱼》写的是星星班的男孩们用积木搭了一只船,并取名为“大象狮子号”。孩子们决定出海钓鲸鱼,在经过与风浪的搏斗后,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鲸鱼,但鲸鱼知道幼儿园的游泳池没有大海大,就让船长解开绳子,游回了海里。很显然,《捕鲸鱼》描写的只是儿童面对玩具时的一次幻想过程,但作家却从儿童的心理真实出发,煞有介事将其作为“事实”来描写,自然获得了儿童的喜爱。现实中的儿童都爱好“吹牛”,这实际上是他们幻想力外射的一种方式,因此童话中的“吹牛大王”形象深受儿童喜欢。德国童话《敏·豪生历险记》(又译为《吹牛大王历险记》)中的敏·豪生就是这样一个童话形象,他骑着炮弹到敌军中侦察敌情;抓着自己的头发连人带马地拉出泥潭;用拳头猛击自己的眼睛,让眼里迸出的金星点燃枪筒中的子弹……,这些违背物理常识的荒唐经历却令儿童颇感羡慕。长袜子皮皮则好吹嘘自己的见多识广,她声称自己到过阿根廷,那里严禁小孩儿上学;在巴

徐永泉: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 13 -

西,人人都用鸡蛋擦头发;中国的上海人,长着大得可以当雨披用的耳朵……,作者林格伦就是通过让皮皮海阔天空地“神侃”,以此激发儿童的幻想的。

不是每一位成人都像童话作家那样欣赏、守护着儿童的幻想。多数人常用理性的知识将儿童拉回现实世界中,因此在法国童话《小王子》中,作者圣·埃克絮佩利在“作者题辞”中宣称将此书“献给每一位大人——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英国童话《彼得·潘》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永不愿长大的孩子”,他居住在“永无岛”上,带走一批批相信神仙的孩子。这两部作品虽然都隐喻着深沉的人生哲学,但作品中对天趣圆融的童心世界的描写仍然博得了小读者的掌声。中国童话的幻想性不强,奇幻美稀薄的状况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关键在于作家对儿童的幻想不能抱一种欣赏的态度。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宝葫芦让王葆想什么便有什么,充满着神奇力量,但在故事的结尾被王葆扔掉了,原因就在于作者预设了“批判那种总想不劳而获的思想”的教育意图,小读者读后却不买账,对王葆的做法感到迷惑,“可惜宝葫芦的故事不是真的,要是真的,我有那么一个宝葫芦该有多好!王葆干吗又砸它,又烧它?”[5]这种接受中的偏差现象也说明了儿童对童话奇幻美的审美需求。

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在当今社会中犹显重要。在科学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里,强大的理性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统治,含藏着马尔库塞所说的把人变成“单向度的人”的危险,人的幻想能力正在衰退。作为研究和治疗有严重心理障碍儿童的精神分析学家,贝特尔海姆也指出,儿童需要借助幻想超越幼年期,否则,没有经历一个相信魔力的阶段,他们就难以经受成年生活的困难和艰苦。而在魔力的制造上,童话的价值是不可取代的。

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张扬。在我们闭关锁国的历史上,想像力的贫弱、思维空间的平面和狭窄,思维模式的封闭性,削弱、制约着我们民族争雄于世的能力。“儿童文学承担着塑造未来民族性格的天职”,[6]重新造就一代勇于开拓创新的民族中坚,想像力的培养、思维空间的拓展是不可或缺的,而打破时空常规、冲出思维常规,正是童话奇幻美的基本品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古老的童话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童话幻想美若没有鲜明的时代品格,将最终在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多种多样的电子传媒手段,为当代童话提供了新的创作结构和表现形式,提供了丰富童话幻想美的思路,如童话形象的变化,科学精神的弘扬,这些对于处于电子媒介环境中的儿童的幻想天性,是更高层次上的提升。

激情的宣泄和心灵的补偿也是成人阅读作品时获得的审美效应,但这两种审美效应在审美感序列中处于较低的层次,成人多会通过对作品的观照而最终上升为对生命、对宇

宙的通脱把握。儿童由于人生经验缺乏,审美经验不足,而进入不了成人所能达到的审美境界,童话对于儿童来讲,只是一种游戏性的存在。因此,有论者认为:“儿童审美趣味中纯审美的成分相对少些,他们的趣味更多与快感相联系。他们喜欢的东西常是能在感官上给他们以刺激的东西。”[7]同是属于象征性的符号体系,童话与儿童游戏有许多共同特征,它们都有未来实践的社会内容和释放心理能量的双重功能,都能使积淤于儿童内心中受压抑的冲动得以宣泄,无法满足的欲望得以补偿。

现代心理学表明,童年的心理现象已不再是以往认为的那种纯粹的无忧无虑的童心天堂。相反,童年期其实是一个充满压抑感、焦虑感的不安时期。这种压抑与焦虑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从意识层面看,少年儿童开始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弱势地位上,无论是身体与力量上,还是情感与精神上,他们都无法回避自己的微弱存在。加之,成人社会以“禁忌”出现的种种道德规范,对儿童本性也是一种违拗。虽然这些规范是成人社会对儿童所进行的一种有意的“社会化”进程,但对孩子却是一种压抑。当儿童步人社会以后,又直接受到各种社会性、法规性的限制与束缚,但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又无法实现突破,这在儿童意识中便造成了“焦虑”(霍妮语),阿德勒将这种“焦虑”称为“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就是他作为一个儿童,所以要连续不断地浮躁不安,渴望进行活动,扮演各种角色,和别人比斗气力,预料未来的情景以及他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进行准备的原因。”[8]当儿童在童话作品中读到各种奇情异趣,各种冒险与探险时,他实际上是在幻想中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着角色的恣意狂放,他的生命力在幻想的广阔时空中自由无碍地释放、宣泄。例如,当瑞典童话作家林格伦创造出“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卡尔松”这两个童话形象时,曾遭到教育界的严厉批判。的确,从道德家和教育家的眼光看,这两个人物是不折不扣的“小坏蛋”。长袜子皮皮邋里邋遢,天不怕地不怕,专在学校里同老师作对;小飞人卡尔松任性调皮,爱吹牛而缺乏责任感。他们的共同爱好便是搞恶作剧,只讲玩得热闹和痛快。但这两个童话人物却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因为小读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日夜想干而又根本干不成的事,正如在《长袜子皮皮》一书的结尾,这个无法无天的小姑娘所喊的那样——“我大起来了要当海盗!”因此,评论家认为这两个人物其实是一种象征,作品是以最具象的方式,展示了现代生活中的儿童被压抑着的最狂野的天性,如同瑞典心理学家乌拉·龙克薇丝所说:“关于皮皮的故事,我的理解是作为一种释放。”民间童话中也常常出现小人物打败大巨人,小孩战胜巫婆的结尾,也是童话宣泄功能的最好注脚。同样,童话幻想美所构成的五光十色的世界,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局限的儿童提供了一种补偿。儿童在童话中可以识见在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 14 -

他狭小的生活时空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各种事实,可以参与各种大开眼界的探险,他们原本狭小的生活范围通过童话在纵深和广度上都极度地扩展开去,他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生命力受局限的补偿。

第二,从无意识层面看,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压抑与焦虑来自“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深层心理中,但由于儿童缺乏现实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感的制约,而更多的只是受“快乐原则”驱使的“本我”存在,因此“俄狄浦斯情结”所产生的无意识压力更大,甚至是毁灭性的。而童话的作用就在于,它针对了儿童深层心理中的无意识压力,以提供种种奇幻的审美意象来帮助儿童缓解原始情感,从而达到人格上的整合。例如,美国心理学家贝特尔海姆就在研究中发现,民间童话几乎触及了儿童的全部幻想,囊括了儿童所有的情感体验,如《少年出门学害怕》中涉及了儿童害怕、焦虑等情绪;《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女儿与继母对立的故事模式中隐含着小女孩的恋父情结;《小红帽》中所触及的性(祖母与狼共寝)、吞并恐惧(狼吞食小红帽)、快乐原则(顺从狼的诱惑)与现实原则 (拖延乐事以

抑制自毁性诱惑)之间的冲突等情感体验。很显然,这些经过分析和概括的情感体验儿童是无法在自觉的意识水平上去体验和把握的,而只能在无意识的水平上去体验和把握它们。因此,贝特尔海姆认为,甚至连幼儿也能在无意识水平上理解童话潜在的意蕴,并在阅读中使自己的原始欲望得到满足。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学对童话的分析初看是荒唐而牵强的,但仔细想来他们对童话宣泄和补偿功能的分析却不无道理。诺尔曼·布朗曾说:“艺术是快乐,艺术是游戏,艺术是童年时代的回复,艺术是使无意识成为有意识,艺术是本能解放的一种方式,艺术是共同争取本能解放的人们的精神纽带和亲密关系——所有这些思想都完全符合并能够被纳入精神分析学体系。”[9]童话也正是因为具有这些艺术功能,才在历史时空中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事实上,贝特尔海姆等人的理论观点在西方童话界已被普遍接受,对儿童深层隐秘心理的关注与揭示正日趋成为当代西方童话创作一个趋向。[10]儿童压抑心理的宣泄与补偿,有利于疏导儿童的恶劣情绪,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贺宜.贺宜文集·理论卷[C].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405. [2] 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189.

[3] 鲁迅.看图识字[A].鲁迅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 [4] 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76.

[5] 张天翼.为《宝葫芦的秘密》再版给小读者的信[A].张天翼童话选[C].长沙:湖南少儿出版社,1981.426. [6] 曹文轩.觉醒、嬗变、困惑:儿童文学[A].王泉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文论选[C].南宁:接力出版社,1996. [7] 蒋风.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希望出版社,1993.226. [8] 班马.前艺术思想[M].福州:福建少年出版社,1996.527.

[9] 诺尔曼·布朗.当代英国儿童文学概述[J].外国文学评论,1996,(1). [10] 王泉根.中华文学通史(现代卷)[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512.

Tasting Functions in the Fancy Nature of Fairy Tales

XU Yong-quan

(Chinese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Abstract: A fairy tale, with fantasy as i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has its special functions in its tasting fantasy. First, through fantasy, a fairy tale advocates and upgrades the fancy nature of children, which is also an advocation of the creation of a people. Second, to blaze and compensate a child’s game spirit as a fairy tale and a child’s game have many commons. They both have the double functions of practicing the future and blazing the inside psychological energy to leak out the suppression inside a child and to compensate what cannot be met.

Key words: fairy tale; fancy nature; catharsis; compensate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比较童话的幻想和幻想的儿童文学中幻想的异同

比较童话的幻想和幻想的儿童文学中幻想的异同? 童话的幻想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童话性”的重要表现。幻想,构成了童话内容的主体,承载着童话的灵魂。童话创作是对作者想象力的挑战。缺乏幻想因素的作品,绝对不是好的童话作品。 首先,童话中的幻想应该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又经过作家艺术化加工,融合了作家审美指向的一种幻想,它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愿望,是成人与儿童两者愿望的达成。其次,童话的幻想具有游戏性。我们知道,儿童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在成人面前,他们很多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儿,因此,在幻想的童话世界中,他们可以“补偿和改善现实世界。”而童话作家呢,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做着这样的一种游戏?在童话中,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审美感受融入童话,对他们来说,童话是一种抒发自己对现实感受的方式,也是他们愿望的一种传达。幻想是童话的核心。童话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是假想出来的,童话所描绘的环境,是人世间并不存在的虚幻境界,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不可能发生的。 然而就是作品中充满了幻想,也未必就是一部好的童话。一些童话作品幻想是不少的,却僵硬而不自然,夸张做作,硬伤太多。虚假的想象就会失真!那么,如何来把握想象力的艺术真实呢? 展示合情合理、能够激发欣赏者真实感的生活现象,是一切文学样式也是童话获得艺术的真实性的首要条件。童话通过幻想进行极度夸张,表现出来的那些超自然的生活现象。真实感往往是表现在环境和形貌的主要特点上,即关系到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一些主要特点上。事物的动态、人物的行为举止要符合生活中某些方面的运动规律。夸张也好,变形也好,要符合人的内心感受的规律,符合人们在特定的情绪、心境、感情支配下,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英国作家路易斯·卡洛尔风靡世界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写英国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艾爱丽丝由于突然一只穿着背心的白兔跑了过来,爱丽丝稀里糊涂地撵着兔子,就跟着掉进了一个洞里。她喝了一瓶饮料,变成了小矮人。她吃了一块蛋糕,又变成了巨人。她一哭,眼泪就变成了湖。她来到公爵夫人的家,看见大家都在打喷嚏。她发现一只猫一会儿隐没身体,一会儿又恢复原样。她进了花园,认识了在那里游逛的扑克牌红心国王K和王后Q。王后脾气暴躁,对谁不高兴就下令把他“砍头”。猫冒犯了王后,被判斩首,它施展自己的本领,一下子消失在空中。阿丽丝又为审判红桃杰克出庭作证·····一切都是时隐时现,神秘莫测,一切都是真真幻幻,扑朔迷离。整篇童话都充满这格式的幻想,童趣美浓郁。 童话的幻想固然超越了生活,但其中的种种情景和真实生活又必然有着某些联系,而且联系的方式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人心理活动的逻辑性。因此,童话中幻想情节的叙述和展开,需要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照顾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规律性。 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但要求作品的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文学作品离不开幻想,加入幻想,可使作品厚实典雅,趣味跌宕,尤其对儿童文学而言。 儿童文学的幻想更“纯洁”,因为儿童本身没有成人那么复杂的爱恨情仇,对社会的体验少得多,一块甜美的糖,一叶漂亮的羽毛,都可能成为最为重视的珍藏。所以,儿童作品的幻想,具有更大的扩张性,更深的延展性,青蛙可以说话,板凳可以自行行走,木偶可以旅游,桃子可以变得房子一样大……只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这种幻想的独特性便允许存在。

擦亮童话_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擦亮童话 ●江苏吴江 张学青 ———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1.小学各册教材均应有童 话作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了“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确立了童话作为这一学段首选文体的地位。人教版教材低段的选文中,童话占了26.7%,可见童话特有的价值受到了重视。中高段童话的篇目渐渐趋少,整体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但3.9%的比例还是偏低了些。对于中高段孩子来说,小猫小狗之类的道德教化文章自然显得幼稚而可笑,但优秀的童话故事,往往包孕着丰富的内涵及审美价值,是值得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阅读的。即便我们成人,听《小狐狸阿权》或者《美人鱼》这样的优秀童话经典,一样会动容。童话是一种诗意栖居的方式,因而笔者以为各册教材中都应该有童话的位置。 2.童话选文应视野广阔。 人教版12册教材选入童话40篇,其中,署名的作品29篇, 这些作品大都出自知名的童话作家之手。从被选入的作品看,我国作品居多,国外的作品也安排了一定的比例,体现了编者开放的胸怀和眼光。对于童话的选择,其实东方的、西方的,古 代的、近代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都应该予以考虑。 3.部分童话说教意味太浓。 从所选文本的内容看,总体比较优秀。像《雨点》、《雪孩子》、《小蝌蚪找妈妈》、《风娃娃》等,这类作品,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也有部分童话为说教而童话———偏重道德教化,缺乏趣味,选择的形象缺乏审美空间,甚至是生硬的拼接。比如,《两只小狮子》,一只懒狮子和一只勤狮子的塑造,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学生从小学好本领,不靠父母生活,这样的故事无法给人带来新奇感和悬念感。其实,童话里未尝不可有寓意、有教化,但必须做得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如水中盐,蜜中花,性存体匿,无痕有味。”又如《从现在开始》,说的是狮王要找动物接替做“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猫头鹰、袋鼠都做得不好,小猴做得好,就成了“万兽之王”。故事里的牵强附会是显而易见的———童话故事是荒诞的,但应该建立起自身的作品逻辑,并且与现实世界对接。 4.不要拒绝幻想与荒诞。从 表现形象来看,拟人体的童话占多数,超人体童话十分缺乏,童话故事里的基本要素———幻想成分总体单薄。或者说,教材的编者对超现实、重幻想的故事怀有戒备。20世纪30年代,曾经有学者对童话进行抨击,称狗说鸭子说猪小姐狗大哥之类的说法,是蛊惑儿童。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撰文《“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里面的论述相当有力:“鸟言兽语的读物与吃奶有些仿佛的。年幼的小孩子是很喜欢听鸟言兽语的故事,恐怕在那时候只有讲那些故事给他听,好像一岁的小孩子只有奶是他唯一的营养料,到了大以后,奶应当少吃而鸟言兽语的读物也应当少讲,多给他看些旁的读物。我们绝对不可以说奶是坏的东西,不能给他吃。”幻想和荒诞是童话故事的金线和银线,教材编选的童话还显得相对保守。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与文学不分家,因此,童话编入教材后,往往被用作识字写字、句式段落训练的材料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学、审美价值。语文基础的夯实无可非议,但 当下教材中童话选文的缺陷 使童话故事化育为“我”的精神养料 JIAOXUE 教学 教学大观 JIAO XUE DA GUAN

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结合分析作品,阐明民间童话、创作童话、以及幼儿童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幼儿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幼儿童话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要点: 幼儿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 提问:童话根据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两类? 答: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今天来分类讨论各自的特点。

二、民间童话的特点 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 再通过具体的作品,讨论在主题、形象、结构、语言方面体现的特点。 《灰姑娘》学生复述 主题:单一,通常是道德性的。 形象:类型化的性格。 结构:完美的结局,三段式、循环式、对照式 语言:通俗简洁,有民族和地方特色 三、创造童话的特点 独创性、书面性、稳固性 与民间童话对比,用具体的作品略讲 主题:多样化,淡化道德性主题,出现趣味性、知识性主题。 形象:类型化、有时代特点《大狼》 结构:结局多样化,叙事方式继承 语言:优美、书面化《丑小鸭》 四、幼儿童话的特点 (一)融入幼儿心理特征的艺术幻想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我们从童话中可以看出,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假象想象;描绘的环境往往是人世间所没有的虚幻境界;述的种种情节,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举例) 但是童话的幻想也不是任意妄为的杜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幻想也必须根植与生活,通过幻想塑造的形象来间接反应生活。反例:不能说羊吃狼,耗子吃了猫,也不能无缘无故地说鱼在空中飞,鸟在水底游。正例:《七色花》七片花瓣的魔力是虚构的,但珍妮的愿望却是真实的。童话中的珍妮就是显示生活中那些天真、善良的孩子。《蓝色的皮鞋》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幼儿童话的幻想想要反映幼儿的心理特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联系以前的理论,我们知道,幼儿天真烂漫,生活经验少,想象也特别丰富。〈“0”的故事〉而且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泛灵观念,常常分不

童话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终极版 11

四川文理学院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次毕业生) 论文题目:童话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学生姓名 : 秦莹 专业名称 : 学前教育 班级 : 2011级 所在院系 : 初等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 : 李鑫 指导教师职称 : 助教 提交日期:2013年3月3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引言 (2) 一、启蒙思想,获得对世界的最初认识 (2) 二、获得认知,促进思维的发展 (2) 三、强化认知,进一步感知世界 (3) (一)培养审美意识,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3) (二)培养安全意识,防备意识,不轻易相信他人 (4) (三)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摘要 (4) (四)保持童真,营造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 (5) 四、在童话的熏陶下成为善良、有爱心的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童话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秦莹指导老师:李鑫 摘要:童话是伴随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童话的王国中,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它们和人类一样有善恶好坏之分。每一个童话故事都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童话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用体现在启蒙认知、获得认知、强化认知、最后在童话的熏陶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关键词:童话;幼儿教育; 认知

引言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1]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些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我们所熟知的童话大概就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里面的。在这些童话集中有很多故事让我们印象深刻。如:《海的女儿》《灰姑娘》《睡美人》《卖火柴的小女孩》《渔夫和金鱼》……这些一个个生动的童话总能很自然的打动我们,让我们相信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存在。 童话在幼儿教育中运用广泛,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时。可能就会以童话为载体,让幼儿进行表演、复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会从生活中举例,让孩子感受什么事善良、正义、勇敢、美丽。在教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时候可能就会从童话中去寻找原型,给幼儿直观感受。无论是科学类的童话,还是民间童话,古典童话,都给幼儿教育提供了素材和源泉。因此,童话在幼儿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初步感受世界的桥梁。童话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蒙思想,获得对世界的最初印象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系统化者约翰·洛克说,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2]幼儿出生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是没有半点概念的,当我们给幼儿讲童话的时候,他们开始接受童话中的设定,对世界最初的印象可能就是童话中的世界。如《白雪公主》的故事中的城堡,里面的仆人,王后,公主小矮人……这些事物和人物让幼儿觉得我们的现实世界也是这样的,我们的社会中也有会说话的小矮人,也有城堡,也有国王。又如启蒙童话中的《森林里的圣诞树》,童话中的小白兔想要一棵圣诞树,森林里的其它小伙伴都来帮助它,最后它们拥有了自己的圣诞树。在这个故事中,小朋友能够知道小鸟的羽毛是多种颜色的,有红的、蓝的、黄的…….大树是要长叶子的,松鼠是能上树的。幼儿教育中开始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授孩子识别常见事物,童话故事中的场景刚好能让孩子很快接受这些信息。 二、获得认知,促进思维的发展 幼儿的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和情绪性,即他们对一些具体的、喜爱的事物会更感兴趣,他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感兴趣的事物上。童话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

试论童话对儿童的发展价值

试论童话对儿童的发展价值 童话是一种以幻想、夸张、拟人为表现特征的儿童文学样式。童话是一种奇妙的艺术,也是最富儿童文学特点的一种文体。因此,童话对儿童来说不仅具有知识、道德啟蒙作用,而且是梦想的培养基,是平衡与治疗儿童心理的良药。总之,童话对儿童极具发展价值。 标签:童话;儿童;发展价值 童话是一种以幻想、夸张、拟人为表现特征的儿童文学样式。童话是一种奇妙的艺术,也是最富儿童文学特点的一种文体。和儿歌一样,童话很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儿童文学中最主要的一种体裁。童话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来创造幻想世界,构造幻想世界的文学作品。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幻想色彩,幻想是童话的灵魂,用幻想反映现实生活是童话独有的特征。吴其南说:“没有仙女、巫婆、王子、公主,可以有童话;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精神,没有诗,哪怕有一个最奇怪的故事,那一定不是童话。”童话的奇妙、荒诞与现实世界的真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是特别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一种文学样式。因此,童话对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知识、道德的启蒙作用 儿童面对的几乎是他们完全陌生的世界,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又在迅速发展,童话可以让幼儿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习得人类的知识、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瑞典的拉洛洛芙的《骑鹅旅行记》,通过尼尔斯骑鹅旅游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个童话对环境有着真实的描绘,却又不拘泥于自然的真实,给真实的环境笼罩了奇幻、扑朔迷离的彩雾,营造了一个个似有似无、如幻如真、缥缥缈缈的童话世界,形象地概况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艰难历程,折射出生活中一种本质的真实。叶永列的童话《小猫刮胡子》中那个淘气而爱模仿的小花猫,看到主人刮了胡子后精神又年轻的样子很羡慕,于是它“咯吱、咯吱……把自己的胡子剃光了”,晚上捉鼠时被撞得鼻青脸肿。这篇童话通过刻画一个鲜明的小花猫形象,使孩子们知道了猫胡子功用的知识。《长袜子皮皮》中有一个情节是皮皮热情地跟商店里的塑料模特握手,结果把整条胳膊拧下来了,遭到营业员的责骂,皮皮平静地说要买下这条胳膊,营业员说一条胳膊不能够单独卖,既然皮皮把模特儿弄坏了,就得赔整个模特儿的价钱。皮皮说:“太奇怪了。幸亏不是每家商店都这样卖东西的。比方说我要买块猪排做晚饭吃,卖肉的却逼着我把整头猪都买下来。”这一段有趣的、理直气壮地反驳,在笑声中让孩子建立起有关整体与部分的意识。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丑小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挫折,最终变成了白天鹅。这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励志故事,给孩子们很多希望,告诉他们一个道理,只要你努力,最终会成功。《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的形象,是一个顽童,他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尽情翱翔的天地,但他总是摆脱不了种种诱惑,后来经历了很多挫折,最终成了一个孝顺,诚实的好孩子。他的身上总有现实生活中孩子们自己的影子。童话中充满了美的色彩,读童话的

[家用电器]幻想童话故事1:家用电器比武

[家用电器]幻想童话故事1:家用电器比武 幻想童话故事1:家用电器比武夜深了,本来安静的房间忽然热闹了起来,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比武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上场的是电视机。它骄傲地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有了我,人们足不出户也能走遍世界,能提前了解天气,方便出行,还能免费学到各种美味佳肴的做法,没有我主人绝对不会知道这么多!” “哼!你有什么了不起?”电磁炉不满地说:“你只能让人看,又不能让人吃,都说民以食为天,要是没有我,主人他会这么强壮吗?没有我,主人哪来的力气供养我们?” 在一边看的台灯轻蔑地说:“你们都别吵,这儿还是我功劳最大!要不是我,天黑时,主怎么写稿件?小主人怎么做作业呢?所以呀,还是我的功劳最大!” “什么,你敢说你的功劳最大!”电磁炉和电视一起说。“要不是我电视,主人的见识那儿有这么广?”“你怎么能说你的功劳最大?明明就是我的功劳最大!”……,它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就这样,主人想看天气预报电视不帮忙,不知道明天会下雨,小主人上学时淋感冒了,主人想为小主人煮姜汤,要电磁炉不帮忙,主人只能花很多钱为小主人买药。主人想写稿了,可台灯也

不帮忙,没法写文稿,主人就只能拿到很少的工资金。他很生气,把一切都怪它们身上,它们伤心极了。 电脑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说:“孩子们,你们要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们都很有用!”它们听懂了电脑的话,高兴极了。 从此以后,家用电器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幻想童话故事2:石雕椅子的烦恼我是一只“袋鼠”!一个袋鼠形状的石雕椅子,在晋江体育公园工作。我在被运到全国中小城市百强第十六位的晋江时,我就发誓,要为人民服务,为晋江添一道优雅的风景线。我个人认为,我那么漂亮,人们肯定会对我爱不释手,让我为他们服务的。哎!没想到…… 当我被安在体育公园一座花坛旁边时,我别提多高兴了!旁边绿树成荫,五颜六色的花一簇一簇地开在草地上,好像烟花一样。有时,小鸟还会飞到草地上为我唱歌!“看来我在这里安家,是福气!”我心想。现在我就只等客人来喽! 第一位被客人,是一位晨跑的老爷爷。他从山下到山上转了一圈,看见了我,眼前一亮,慢悠悠地走过来,轻轻地坐在我身上,又拿出一支烟,悠闲地抽起来。我也饶有兴趣地看着他,觉得来晋江真是来对了,那么美的风景,那么有意思的人,是个山水宝地! 但第二位客人可就不那么友好了。那是一个小孩子,拿着一朵花儿蹦蹦跳跳地向我跑来。我不由得笑了。当年,我和伙伴们也是这么在山上蹦蹦跳跳地玩的。可那个小孩子玫下子跳到我身上,拿着那花儿左看右看。他闲不住,在我身上踩来踩去地玩。他走的时候,还踢了我一脚,好像我是个足球。我看着有点脏了

写童话故事的技巧方法

写童话故事的技巧方法 一、了解童话的意义 童话,是一种思想形式,通过现实生活的积累,加上人类思想上的编程所结合出的虚幻。其故事当中的人物外形、特点、性格,都是设想,非真实。但所体现出的人和事、关系道理,都是生活中最现实的反应。 二、童话的特点都有什么 1.兴趣 童话在写作时需要拟化人的形象童话里的人物形象多数是虚拟的。在童话里,不管是动植物,或是其他的,都可以拟化传神般的像人一样思考、说话、做事、生活。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故事中的动物们不会说话,那小朋友们便会失去对故事的兴趣。” 2.情节 童话的情节多是奇妙神奇的,充满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写童话故事一定要有奇妙、曲折丶动人丶完整情节。由于童话创作的重点方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了之后深入其中,从中有感。 3.幻想、夸张

写童话故事就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有意夸大缩小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幻想和夸张,则是童话的两只“翅膀”,不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没有光彩;不夸张童话中的情景环节就会暗淡无光;不夸张,童话的内容就会失去锋芒;不夸张,童话的言词就会缺乏渲染力。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存在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同时应运逻辑编理而产生了那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唐的剧情。这种幻想,来源于生活,又超出生活,拥有一定基础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三、童话创作的要求和规格 好的童话都不是凭空遐想出来的,是作者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在通过想象处理,而创作出来。写童话不止需要细心和耐心,还要经过一个虚幻的想象编程,通过处理,完成“生活幻想化”。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转化为童话。 创作童话的五点要求: 第一: 在写童话时,拟人要抓住事物的形态特点,贴切动植物的形象。 第二: 在写童话时,幻想是反映生活的真实景象,所以要植根于现实表面。

试论童话中的幻想

毕业论文题目:试论童话中的幻想 指导教师:王兴中(老师) 学员:朱知锐 学号:030580051 年级:2003级1班 专业:汉语言专业(本科)

试论童话中的幻想 汉语言专业(本科) 2003级1班朱知锐学号:030580051 内容摘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1]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幻想的最大特征是童话式的,即认为万事万物都像人那样有生命,而且年龄越小,越信以为真。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本文试从幻想是儿童的天性、幻想是童话永恒的本质、童话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和应给童心插上幻想的翅膀等四个方面阐述童话中的幻想。 关键词:试论童话幻想 一、幻想是儿童的天性 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孩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方洁白的纸张,有待我们去描绘着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又如一只出壳的雏鸟,有待我们去精心哺育,使他长出羽毛丰满的翅膀,去迎接风雨的洗礼飞向未来向往的高空。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人生的起飞,理想的腾跃,往往都是童年心灵彩翼在翱翔。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以及诸多卓有建树的能工巧匠、志士仁人,他们的童年无论是幸福的,还是苦难的,心灵中都曾有过一双美丽的翅膀,这翅膀就是天真的、神奇的、充满五颜六色彩虹般的幻想。这幻想的彩翼驾着一颗颗稚嫩的童心,去向往未来的世界,去探索生活的奥秘。童年的幻想,可以化为青春的理想,可以结成壮丽的人生之果。所以我认为童心的幻想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是一首壮丽的人生梦幻曲,是一扇天真的智慧窗。学前期是人生的幼年阶段,也是儿童的早期阶段。幼儿天真活泼,知识不多,但他们的想象发展迅速,想象内容丰富而美妙,能想象离生活较远的事物,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2]孩子的这种强烈探索欲正是童话创作的源头活水,也是开启作家想象闸门的钥匙。而童话要出奇制胜,以“奇”见长,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而且,幼儿常常区分不清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把无生命的事物全部看作是有生命的,把老天下雨说成是老天整天在掉眼泪,那些普通的小盒子在孩子眼里是“汽车”、“房子”,是“小动物温暖的窝”,这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想象,带有明显的幼稚性和夸张性,它们是幼儿童话的核心和灵魂。比如,《格林童话》中

童话教学

童话教学,润泽心灵的快乐 ___小学生学习童话后的乐趣培养 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总能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童话课文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根据低年级的儿童特点进行童话教学?教师要以儿童的视角整体解读童话,充分体味童话的“想象味”,理性分析童话的“教育味”,适时把握童话的“生活味”。通过抓导入,促想象;抓语言,细品读;抓情景,促体验教出童话的语文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童真,呵护童心,留住童趣,引领孩子们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幻想,采取拟人的方法写出来的作品。童话课文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在小学语文教材的低中年段中有许多精彩的童话,适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对于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都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年龄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用想象和幻想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据统计,人教版教材低段童话占了26.7%,中高段童话占3.9%。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中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由于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应该主动积极地调整阅读经验,调动起富于童趣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思维力,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要以儿童的视角透析童话,充分诠释童话的意蕴。 一、童话文本的解读思维 童话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幻想与想象而创作出来的奇异故事。作为儿童文学的其中一种文体,童话有着切合儿童年龄特征,通俗易懂和具有情趣性的特点。童话教学要真正让孩子入情入境,就必须做到以孩子的视角解读童话,让童话与孩子的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神奇的种子。

幼儿童话的特点

幼儿童话的特点(一)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 童话之中比较浅近、适合于幼儿听赏的作品就是幼儿童话,它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幼儿童话具有一般童话的共性,由于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它也有自己的一些个性。 幼儿童话的特点之一是: 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 幻想自然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幼儿童话幻想内容的特殊形态在于它与现实生活中幼儿特殊的心理、特殊的情感和思维方式是相互一致和协调的。 学前期是人生的幼年阶段,也是儿童的早期阶段。幼儿天真活泼,知识不多,但他们的想象发展迅速,想象内容丰富而美妙, 能想象离生活较远的事物,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而且,幼儿常常区分不清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这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想象,带有明显的幼稚性和夸张性,它们是幼儿童话的核心和灵魂。 比如,《格林童话》中的《狼和七只小山羊》,讲述一只狼假冒羊妈妈回家敲门,它先是把一大团粉吃下去,把自己粗糙的声音弄细嫩一点,又在脚上涂上湿面撒上白粉,把爪子弄白,终于骗开了门,把六只小羊吞进了肚里,只有顶小的一只小山羊藏在钟壳里逃脱了。这些想象正符合幼儿天真幼稚的思考。而故事最后写羊妈妈和小山羊哭着来到草地上:它们看见狼躺在树旁边打鼾。打得那么响,连树枝都动摇了,仔细端详这只狼,看见它饱满的肚皮里有东西在动弹。羊妈妈想:“啊,难道我那些被它当晚饭吃的孩子,还活着吗?”小山羊马上跑到家里拿剪刀和针线来,羊妈妈剪那坏东西的肚皮。刚剪一下子,就有一个小山羊伸出头来,它继续剪下去,六只山羊都先后跳出来,而且没有受伤。因为那坏东西很馋,把它们都是整个吞下去的。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它们拥抱着亲爱的妈妈亲吻,喜欢得手舞足蹈…… 这正表达了纯真幼儿希望善战胜恶、生命一定战胜死亡的善良、美好的意愿。 在幼儿时期,游戏是主导活动,由于幼儿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往往鲜明地体现出童话式的幻想特点,而幼儿童话中的幻想

析童话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析童话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引子(研究童话课题研究) 童话教学是我们春晖幼儿园的一个特色教学,如何让童话渗透到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我园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尝试。 一、童话的概念 1、童话的定义 童话,从字面上的解释来说就是“儿童的叙述”。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或者写给孩子们看的读物。其实不然,童话并非是儿童的话语,童话最初与儿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为成人所叙述的。当代学者韦苇在《世界童话史》中对童话做了如此的界定:“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的存在的荒诞性与真实性和谐统一的奇妙故事,是特别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具有历史和人类共享性的文学样式之一.....” 2、童话的特征 味贺宜曾说:“童话的根本特征是幻想,同时具有象征性、逻辑性、夸张性。”著名 童话家陈伯吹也说:“如果把童话看作一种精神的…物质构造?,那么童话也有一个…核?,这个…核?就是幻想”。由此可见,幻想性是童话最重要的特征。 3、童话类型 二、童话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1、幼儿的心理结构特点 皮亚杰曾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证明,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幼儿主要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童话故事中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仙女、精灵、鬼怪、公主及巫婆等及千奇百怪的幻境让孩子们沉醉。他们享受让童话把他们带入到离奇变幻的世界中去。但童话又不是脱离现实的,当人们不满足于这个有限的物质世界时,童话就产生了如童话中的人物如,鬼怪,精灵等都是另一种现实的人物被“童话“夸张,物质化了。幼儿在感受童话故事,满足他们审美欲望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初步了解到人生的千滋百味。 2、幼儿学习特点 幼儿“丰富地持有着所有一切还未拥有的东西。他们居住在深藏着无限可能性的魔法的世界。幻想不仅是他们的首要乐趣,也是他们自由的标志。”天马行空的幻想是幼儿与生俱来的本事,孩子们会常常想到宇宙太空以上的境界,想到地底下的情形,想到动物的言语:他们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 幼儿把铅笔当针筒,把积木当糖果,他们通过幻想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完成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三、童话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一)、童话故事的选择 幼儿好幻想,思维比较活跃,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相对发展的比较迟缓,因此,选择童话时,应减少道德教化,增强童话的趣味性。如果过多的选择那些缺少想象和幻想的道德教化的作品,孩子首先会没兴趣,在此也不能完全理解童话中的意义,根本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注重孩子的情趣,选取能激发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童话,让他们体会到从中的快乐。 (二)、幼儿教师的童话素养 “支持教师教学行为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的核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童话教学中好的教学效果是以教师童话素养的丰厚、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完善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童话素养。 1、加强幼儿教师的童话储备量 幼儿教师接触的就是幼儿,学习儿童文学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

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7月 Vol. 25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3 ────────── 收稿日期:2003-01-06 作者简介:徐永泉(1958-),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12 - 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徐永泉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童话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幻想性。童话的幻想美具有特殊的功能:第一,童话通过幻想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张扬;第二,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与儿童游戏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有未来实践的社会内容和释放心理能量的双重功能,使积淤于儿童内心中受到压抑的冲动得以宣泄,无法满足的欲望得以补偿。 关键词:童话;幻想天性;宣泄;补偿 中图分类号:I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3)04-0012-03 童话是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曾接触过的艺术形式。从夏日傍晚外婆讲的大灰狼传说到格林童话记载的小红帽的故事,从安徒生笔下的小人鱼到叶圣陶塑造的稻草人,五彩缤纷的童话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带进一个超时空、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中。儿时审美经验的积淀,即便在成年之后也挥之不去,以至人们在赞叹异常美丽的情景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惊呼:“真美呀!简直和童话一样”。 童话究竟具有怎样美的魅力呢?人们一般认为童话的美学特征是夸张、拟人和变形,而这些通常只是童话塑造艺术形象时采用的表现手法而已。目前儿童文学研究界普遍的看法是:把童话的美学特征归结为幻想。贺宜曾说:“童话的根本特征是幻想,同时具有象征性、逻辑性、夸张性。”[1]著名童话家陈伯吹也说:“如果把童话看作一种精神的‘物质构造’,那么童话也有一个‘核’,这个‘核’就是幻想”。[2]本文立足于这个理论上的逻辑起点,进一步阐述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 一 儿童天生具有超强的幻想力,他们常把普通的日常生活变为富于艺术色彩的生活。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们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3]幼儿把火柴盒排成一列火车,把纸卷当作隧道,把铅笔当作医生用的针头,把棋子当马骑,这类生活情景都表明儿童是极富幻想天性的,他们通过幻想完成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进入到卡西尔所说的“理想的”或“可能的”生活中去。皮亚杰也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证明了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 算阶段的儿童主要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儿童“丰富地持有着所有一切还未拥有的东西。他们居住在深藏着无限可能性的魔法的世界。幻想不仅是他们的首要乐趣,也是他们自由的标志。”[4]童年期是培养和发展儿童幻想天性的最佳时期,它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因此,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之一便是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 优秀的童话作品是通过展现儿童的幻想世界来引起小读者的共鸣的,在日本童话《不不园》中,作者中川李枝子就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展开描写的,在作家笔下,现实与幻想发生了自然、和谐的融合。《不不园》中,除了具有引子作用的“郁金香幼儿园”,其他六个故事都充溢着幻想美。《捕鲸鱼》写的是星星班的男孩们用积木搭了一只船,并取名为“大象狮子号”。孩子们决定出海钓鲸鱼,在经过与风浪的搏斗后,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鲸鱼,但鲸鱼知道幼儿园的游泳池没有大海大,就让船长解开绳子,游回了海里。很显然,《捕鲸鱼》描写的只是儿童面对玩具时的一次幻想过程,但作家却从儿童的心理真实出发,煞有介事将其作为“事实”来描写,自然获得了儿童的喜爱。现实中的儿童都爱好“吹牛”,这实际上是他们幻想力外射的一种方式,因此童话中的“吹牛大王”形象深受儿童喜欢。德国童话《敏·豪生历险记》(又译为《吹牛大王历险记》)中的敏·豪生就是这样一个童话形象,他骑着炮弹到敌军中侦察敌情;抓着自己的头发连人带马地拉出泥潭;用拳头猛击自己的眼睛,让眼里迸出的金星点燃枪筒中的子弹……,这些违背物理常识的荒唐经历却令儿童颇感羡慕。长袜子皮皮则好吹嘘自己的见多识广,她声称自己到过阿根廷,那里严禁小孩儿上学;在巴

浅谈童话教学的美育功能

浅谈童话教学的美育功能 梅列实幼许丽萍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荒诞性与真实性和谐统一的奇妙故事,是特别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具有历史和人类共享性的文学样式之一。它是以“幻象”为一岸,以“真实”为另一岸,其间流淌着对孩子充满诱惑的奇妙故事。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它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陶冶情感,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美的才能。 在童话教学中美育则侧重于以美动人,以情感人。常常可以使孩子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能激发孩子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感;可以使孩子学到助人为乐,勇敢顽强的精神,可激励孩子热爱生活。童话教学寓教于乐的特点可通过美的形象,唤起孩子情感的共鸣,使孩子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美的熏陶,获得知识,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功能是童话教学中最深刻的特殊功能之一,它的特殊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童话教学能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是指审美者凭借审美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而发现美就必须培养感受美的能力。幼儿对童话一直具有浓厚的兴趣,而这个趣就带有情感意味的注意。兴趣愈浓,观察就愈仔细,感受亦愈强烈。童话的这一美育功能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体现得更充分。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童话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信息集合体。幼儿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了幼儿“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幼儿兴趣盎然的去欣赏和表演童话,

童话体裁特点

童话体裁特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花鸟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们人格化。简介:童话(fairy tale)是一种小说题材的通俗文学作品,通常是写给孩子看的。一般童话中有很多超自然人物,如会说话的动物、精灵、仙子、巨人、巫婆等。 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 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道理”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安徒生:1、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2、主要作品 小说:《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

第一章童话教学(提纲)

培训理念: 1.在高尚文化中成长。 素文化(素经) 水文化(水经):水是流动的、水是透明的、水是聚集的、水是包容的… 2.在互动交流中研讨。 3.在文体特点中深化。 文学文体:童话、寓言、神话、诗歌(儿童诗、古诗)、散文、小说、文言文… 实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第一章童话教学 (统计)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是小学生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童话的文体知识

童话指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拟人、夸涨、象征等方法编织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 故事。童话具有虚拟的人物和环境、离奇的情节。幻想是童话最重要的特征,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童话课文可 以分两类:一类是人物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这类童话主要是揭露黑暗,同情善良,歌颂勇敢斗争的精神。一类是动植物童话。如《二只小狮子》、《去年的树》等。动植物童话又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可以称为说理童话。如《狐狸和乌鸦》、《小马过河》等。另一种是通过一个故事介绍一些自然科学 知识,这种童话又叫科普童话。如《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等。 1.丰富的幻想。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它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

象。艺术幻想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植根于生活,往往又对生活作夸张的叙述和描绘达到一 种升华,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童话中充满丰富的诗意的幻想,作者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 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小壁虎借尾巴》就是向学生介绍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和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如果文章没有幻想,仅仅对生活作真实的描写,读起来必然索然无味。作者运用幻想手法。虚构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读起来生动有趣。童话中的幻想虚构不是胡编乱造,有现实生活作依据。壁虎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功能,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所以这个童话才具有科学的价值。 又如,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幻想的典范。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

浅谈小学童话文本的审美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小学童话文本的审美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 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文本正好地对接了美育的这种功能。童话故事以其奇幻的想象、夸张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深深吸引着孩子,虽然情节虚幻,却蕴含着美好、纯真与善良,这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审美教学的最佳资源。儿童文学研究者周作人就认为童话与其他文本的最大区别在于具有艺术审美性,童话文本教学的首要使命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内心,而相比于这一功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童话文本教学时,应该创设情境,将孩子带进童话故事的美好境界里,通过童话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形象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使孩子在快乐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美的体验与陶冶,培养孩子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使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观念,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使得孩子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以读促悟,培养审美感悟能力 童话以其生动有趣又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孩子,在童话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尽量保持故事的完整性,避免过于琐碎的分析讲解,通过引导学生多方式的读,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使他们在读中享受阅读童话的快乐,让童话如丝丝春雨无声滋润稚嫩的心田。

(一)在读中品味童话意境美 很多童话故事用简洁、鲜活、准确、朴素的语言为读者构建了唯美的、富有诗意的、充满温情的画面,教学中不要过多进行理性的讲解分析,而应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童话构建的美好意境。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蒲公英》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飞翔时的唯美境界: 师:现在让我们进入蒲公英的世界。 (出示课件:伴随着柔美的音乐,无数蒲公英的种子如一个个洁白的小降落伞,纷纷扬扬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飘然而下,宛如无数飞舞的小精灵。) 生:好美呀! 师:陶醉了,是吗?老师相信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把它的美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朗读后,进行个别朗读,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生:我读得轻快、活泼,因为我觉得这时的蒲公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限欢愉的。 生:我读得舒缓、陶醉,因为我觉得蒲公英飞翔时动作舒展、潇洒,它们正陶醉在飞翔的快乐中。 生:因为我觉得这时的蒲公英成熟了,带着自己的小降落伞,一路飞翔,一路幻想,这真是如诗如梦的境界,我们不能打扰它们,所以要读得轻柔些。

童话寓言阅读童话特点

童话: 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寓言: 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特点: 篇幅大多简短; 主人公可为人,也可为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是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童话特点: 1.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2.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3.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

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 4.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5.它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 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 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 6.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的,不过,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样能够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快乐,让心灵纯净。 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