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思维的发展顺序

幼儿思维的发展顺序

幼儿思维的发展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通过感官经验和动作来探索世界,开始协调感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但还没有出现表象和思维。

前操作阶段(2-7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描述和思考事物。他们能够使用想象力和符号性玩具进行角色扮演和符号性游戏,并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了具体运算能力,出现了“守恒”和“可逆性”。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还需要具体事物的帮助。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已有形式运算能力,其心理水平已接近成人。他们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解决问题等。

每个孩子的思维发展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遵循这个顺序。父母和教育者需要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不同阶段的幼儿思维训练方法

不同阶段的幼儿思维训练方法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思维训练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大家。 儿童思维发展三阶段 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对于孩子的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按年龄分为三个阶段有侧重的进行。 【一】3岁以下:动作思维阶段 不到三岁的孩子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 孩子最初的动作往往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以后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了解了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的动作、运动训练很重要,因此,训练孩子的爬行、滚翻、蹦跳等平衡协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 【二】3-6岁: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三到六岁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但是他们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在做计算时,用苹果来举例子,就容易理解;用数字加减,他们就反应不过来了。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经验,丰富孩子的词汇,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三】6-11岁: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在这一时期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家长可以问孩子:“有一只大盒子,内有三只小盒子,每只小盒子里又有四只小盒子,那么,连大带小一共有几只盒子?” 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要给孩子现成的答案。

提高儿童思维能力的方法 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力训练 1、吉米诺骨版 2、让儿童看画有线条的图,数出共有几条线。 3、让儿童在8—30横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8、12、24这三个数,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4、让儿童在竖排的数字中顺序找出数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5、让儿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柜中数出有几个衣服架。(形象辨别训练法) 第二阶段:注意力、记忆力协同训练阶段 1、找不同训练法 通过让儿童寻找两种材料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2、找相同的训练法 找出两种材料(或两种以上材料)之间的相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作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3、合成训练法 如:(1)父母与儿童一起数数,每人依顺序数3个数。如父亲:1,2,3,母亲:4,5,6儿童:7,8,9。 (2)父母拿出一些书,然后与儿童一起整齐地摆到书架上。要求父亲一次摆一本,儿童一次摆2本,母亲一次摆3本。 4、在围棋盘或象棋盘上,摆上7,8个棋子,让幼儿看1分钟,然后拿掉,再让幼儿照原样摆上。 第三阶段:记忆增强训练 1、信息减少训练法 (1)家长在桌子上摆出下列玩具,让儿童看一分钟,然后家长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小刀,手表,水杯,小狗,让儿童说出减少了什么。 (2)家长先说了下面第一句话,然后再说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少了什么字。

婴幼儿思维的发展

婴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概述思维是大脑对客瞧现象的概括的、间接的反应,包括概念形成、判定和推理。它是一种以感知觉,表象,语言等为基础的高级认知过程,是智能的核心,是获得新知识的必经途径。二发展过程根据婴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或方式,婴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婴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婴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婴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1.直觉行动思维0~2岁婴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瞧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婴儿在语言发育的基础上才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这时仍是以直觉行动为主,概括水平还是很低的。例如,婴幼儿通过拖动桌上的布来获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婴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婴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靠,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3.抽象思维的萌芽抽象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

期间,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第一,幼儿开始能够熟悉到他人的瞧点可能与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儿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第二,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例如,幼儿开始明白在一堆糖果里拿走几个,再补充相同的数目,总数将保持不变。三注重事项要促进婴幼儿思维发展,必须从两方面做起:1.前言语性思维主要靠动作发展来形成,所以要尽量增加他们接触、熟悉环境的机会。2.思维方式向抽象性、逻辑性发展需有丰富的言语作基础,所以要创造言语发展的环境,鼓励其提问,并用尽量完整的句子往返答问题;不断丰富小儿的词汇,尤其要注重教育中的启发性。

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务的概括和间接反映,这是一种以感知觉表象语言等为基础的高级认知过程,是智能的核心。那么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怎样的规律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0~3岁:最早的思维活动——动作思维 这一阶段,婴幼儿的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 他们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思维。比如,婴幼儿常常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4岁: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 3岁后,幼儿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能摆脱具体行动,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时动作思维仍占相当大的部分,但形象思维仍占据了很大比例。他的思维活动必须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 ·5~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5~6岁时,孩子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对事物的理解也发生各种变化。 1、从理解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这时,你用语言向他描述事物,一般情况他会理解); 3、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停留在对事物的简单表面的评价,现在已经开始对事物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 比如,早期孩子在看电视时,便可以说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时已经能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他的看法。另外,孩子的思维已经从事物的外表向内部、从局部到全面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逐步正确加深。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 第一阶段:自我认知。

(0.5-1岁开始发展) 包括和自己相关的感知觉范围事件。这一阶段相对简单,因为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 1)名字识别: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认识自己的名字,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自己等。 2)身体识别: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及五官,并能辨别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区别。 3)家庭成员:和自己相关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不会认错爸妈。 4)物品所属: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如自己的衣服,自己的书包,自己的玩具等。并有一定保护意识。 5)性别意识:即对于自己是男孩女孩的性别概念有萌芽意识,并由此产生与性别文化一致的兴趣爱好。 6)人物关系: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的邻居,乃至我的敌人或者陌生人,都能一一分辨。 第二阶段:自我体验。 (1-2岁开始发展) 儿童学会行走后,世界由静态变成动态。儿童通过动作行为感知世界。逐渐形成了包括自己身心感受的只属于自己的心理体验。这一阶段从可视变为不可视,由外在变内在。比如: 1)生理体验:饥饿、口渴、尿意、便意、困意、痛觉、生病等。 2)意愿体验:要和不要,喜欢和不喜欢,接受和拒绝,从众多选项中选择自己看中的等。 3)情绪体验:喜怒哀惧惊的本能情绪体验及识别。 4)情感体验:紧张、嫉妒、感动、羞愧、内疚、自豪、憎恨、原谅、幸福等高级情感体验及识别。 5)思维体验:忘记、知道、记得、认识、想、觉得、思考、回忆、想法等与大脑思维相关的过程体验及识别。 第三阶段:自我管理。 (2-3岁开始发展) 此时,儿童增加了和他人的接触,并在3岁左右,开始进入幼儿

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

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 1 感知运动阶段 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年)。 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2 前运算阶段 preoperational stage,2-6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 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所以,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 3 具体运算阶段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性工具的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演性质。换言之,他们已具有运算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这种知识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论。 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比在篮球中时更大些。

不同年龄段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思维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期间,幼儿思维的认知和发展过程。幼儿思维发展与他们的脑部发育密切相关,也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如下: 1.出生到2岁: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主要是感知和感觉的阶段。他们主要通过五官来感知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他们开始建立和理解简单的概念,学会用手来抓取物品,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2岁到3岁: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主要是运动和操作的阶段。幼儿开始喜欢运动和探索周围的事物。他们可以简单地解决问题,进行简单的推理。他们会开始产生想象力,发展出一定的图像思维能力。 3.3岁到4岁: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主要是符号和语言的阶段。幼儿开始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他们开始学会使用简单的符号和图画表示物品。他们还开始发展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可以进行简单的顺序排列和空间定位。 4.4岁到5岁: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主要是逻辑和抽象思维的阶段。幼儿开始学习根据逻辑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概念和原则。他们开始学会分类和比较事物,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推理。 5.5岁到6岁: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主要是系统和复杂思维的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开始发展出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可以进行整体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需注意的是,上述的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只是一般性的描述,每个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幼儿思维发展是一个渐进和连续的过程,不同的思维能力会在不同的年龄段交替出现。 在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体验机会,帮助他们积极探索和发展各种思维能力。同时,也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节奏,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和发展他们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儿童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有着三个阶段。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1.直觉行动思维 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 具体形象思维 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和直观阶段。前概念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 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儿认为在采摘植物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感到疼痛。‚自

(幼儿学前教育)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资料)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开展 第四节学前儿童思维开展的阶段 儿童心理开展是有阶段性的。各种理论派别对学前儿童开展阶段的划分大致相同。我们在那个地点着重介绍皮亚杰的有关理论。皮亚杰(J. Piaget 1896~1980)的儿童智慧开展理论,是20世纪阻碍最为广泛的儿童思维开展理论。皮亚杰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认为,“阶段〞的概念包括三个全然点。第一,前后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然而能够加速或推迟。第二,每个阶段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它决定该阶段的要紧行为模式。第三,各阶段是前后连续的,每个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有整体性。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开展能够分为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智力开展的萌芽阶段。在那个阶段,儿童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这一阶段又可分为6个小阶段。 〔一〕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 新生儿天生具有的无条件反射,在这一阶段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不断重复出现,然而它们并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其中有练习的因素。一方面,天生的反射通过练习而稳固。比方,生后头几天,吸吮反射就日益熟练,当母亲的奶头从新生儿的嘴里滑出来时,新生儿能够比第一次吃奶时更容易找到它。另一方面,天生的反射还得到开展,比方,由吸吮奶头而扩展到吸吮拇指或其他物体,同时逐渐有所分化,如能够区别奶头和其他物体。 〔二〕最初适应阶段(1~4或4个半月) 那个阶段又称初级循环反响阶段。

在那个阶段,形成了条件反射,即习得性动作。这些习得性动作是通过机体的两种器官的整合,把不同动作联结起来而形成的,如视和听的结合,用眼睛查找声源。初级的习得性动作变成自动性的动作,称为适应性动作或初级循环反响。 〔三〕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4或4个半月~9或10个月〕 那个阶段又称二级循环阶段。 在视觉和抓握动作开始协调后,就过渡到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周围的东西。例如,抓住摇篮顶上的一根线,拉动它,使悬在上面的拨浪鼓发出咕隆隆的声音。这种动作引起了婴儿的兴趣,因此屡次重复该动作。动作和兴趣互相阻碍,出现了所谓“循环反响〞。然而这种联系是有偶然性的。 〔四〕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9、10个月~11、12个月〕 在此阶段,动作目的和方法开始发生分化。动作从一开始就明显地表现出它是用来到达目的的方法。例如,婴儿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不能取得的物体的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的物体。同时,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婴儿开始用新的方法而不是原有方法去取得一定效果。只是,这阶段所用方法都只是熟悉的动作,只是运用已有的手段去应付未曾遇见过的新情况而已。这阶段婴儿还出现了“客体永久性〞观念。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如藏在枕头下面的一个物体,即确信在眼前消逝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以往,物体在儿童眼前消逝,他也就不去找了,大概物体差不多不存在。这些都说明儿童差不多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 〔五〕感知运动智慧阶段〔11、12~18个月〕 那个阶段又称三级循环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能够在偶然中觉察新的方法,开始探究到达目的的新手段。例如,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上婴儿拿不到的地点,婴儿试图直截了当取得那个玩具,失败以后,偶然地抓住了毯子的一角,由此觉察毯子的运动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1.直觉行动思维 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 具体形象思维 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和直观阶段。前概念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儿认为在采摘植物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感到疼痛。‚自我中心主义的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 皮亚杰证明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著名实验是“三山实验”。在三山实验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儿被带着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后,让幼儿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将三个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后问幼儿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显示,不到4岁的幼儿根本不懂得问题的意思。4~6岁的幼儿不能区分他们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观察者看到了什么景色,他们总是选择他们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够区别不同观点的第一个信号出现在大约6岁时,这时幼儿表现出他们知道了区别所在,但是却不能指出来。在8~9岁,他们能够理解他们自己与娃娃的观测点之间的某些联系。在这个经典的范例中,8岁以下的幼儿被认为是自我中心者。

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及活动组织

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及活动组织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和活动的组织在14和15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均已单选和案例和形式考察过,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前儿童发展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在今后的考试中建议广大考生依然以单选、简单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记忆。如何来理解并记忆思维发展特点及活动的组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为:直觉行动性思维(0-3岁),具体形象思维(3-6岁),抽象逻辑思维(5岁以后)。 1.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直觉行动思维(发展),依靠的是感知和动作。感知强调的是依靠感觉器官,对直观材料所产生的视听嗅味肤等感觉。而动作强调的是先做再想,事先无目的、无计划。 此部分在考试中常考单选: 如:15年真题:一个幼儿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该幼的思维发展的( )特点。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象征性思维 解析:体现在的是直觉行动思维,先做再想的特点。 学习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为了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直觉行动性思维的发展特点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1.提供可以直接感知的活

动材料。(因为需要直观活动材料)。2.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因为先做再想,所以:提供操作机会)。3.表象代替动作,逐渐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从动作过渡到表象) 2.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 (1)具体性:与抽象相对应,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阶段的幼儿理解不了抽象的概念,如:加减法运算、定义、原理、集合概念(如:玩具、家具、水果……)等。如:幼儿理解不了“这是什么水果?”,但是知道“这是苹果”,因为相对来说苹果是具体的,而水果则是抽象的集合概念。 (2)形象性:指的是可以使用一些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来描绘某个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气味等,使之更生动形象、直观。如:这是一个苹果---这是一个红红的苹果----这是一个红红的、圆圆的苹果---这是一个红红的、圆圆的、香喷喷的大苹果…… 具体性和形象性在考试中考察单选的概率比较大,但考生往往容易混淆,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二者的不同才能正确的做出选择。 除此之外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1)经验性: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维。如丽丽听到奶奶埋怨小鸡不爱长,丽丽就把小鸡埋在了土里,漏出脑袋还浇水,并骄傲的告诉奶奶,小鸡马上就会长大了。 (2)拟人性:把实物、动物都当做人来看。如:幼儿会跟自己的娃娃说话,笔掉到地上会疼。 (3)片面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只能看到个别方面不能从多个维

皮亚杰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皮亚杰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 1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特点:婴儿只能先通过自己的动作和与动作相关联的感官来认识外界,但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外貌和语 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一旦物体脱 离了儿童的视野,就完全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消失了。 到感觉运动阶段结束时,婴儿已经形成了心智表征,掌 握了语言和表征,获得了对客体的永恒知识。 2.前运算阶段:2~6、7岁 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 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 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 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 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阶段 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 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 灵论,即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情感意愿 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 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特点:孩子的思维开始摆脱现象的束缚,获得逻辑性。 第一,儿童获得守恒概念;第二,儿童获得选择观点的 能力;第三,儿童获得事物的类属关系和顺序关系的知 识。儿童思维的逻辑也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 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 特点:相对于具体的操作思维,形式化的操作更加系统 化。它能让孩子解决前所未有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 孩子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层次发展到另一个层次,本质上是由于量的积累(同化)而引起的心理结构的质变(适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皮亚杰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 3 1、感知觉运动阶段(0~2岁)。这时的孩子仅仅通过感觉来建立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他感知到的就认为存在,否则就认为不存在。皮亚杰对这一阶段不愿意多作关注,在他看来这一阶段的研究意义不大;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时孩子还没有建立真正的逻辑运算能力,只能学会初步的形而上学认知,所以往往显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皮亚杰的“三山试验”就是验证这个阶段的自我认知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时孩子开始建立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学会理性地分析事物。但是尚不能完全脱离实物凭空地进行逻辑思考,所以这时的思维表现为形象思维大过于抽象思维。这也是为什幺小学教师上课往往都需要以实物来举例,其考题也多应用题的原因;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这时的孩子开始学会抽象的运算,不需要实物也能作逻辑思考,学习进入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但是,有许多人毕生都不能进入形式运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在认知和思维能力上的发展过程。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感知阶段、感知思维阶段、具象思维阶段和逻辑思维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 1. 感知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2岁以下的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来认识和理解世界。他们的思维是直观、具体和感性的。他们主要通过触摸、闻、尝等感觉来获取信息,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符号理解能力较弱。在语言发展上,他们开始学习简单的词汇和语句,但还不具备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能力。 2. 感知思维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3-6岁的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开始从感知向思考转变。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获取信息,并开始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模式。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比较和排序,开始理解数量和空间概念。在语言发展上,他们开始能够使用简单的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思维,并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抽象的词汇和概念。 3. 具象思维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6-12岁的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逐渐从感知和具体的思维向抽象和逻辑的思维发展。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能够理解和运用符号和符号系统。他们开始能够进行复杂的分类、比较和推理,并能够解决一些具有

一定难度的问题。在语言发展上,他们能够使用更加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概念来描述和解释事物。 4. 逻辑思维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12岁以上的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和抽象的逻辑推理,并能够运用逻辑规则和原则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更加系统、理性和抽象化,能够进行更加精确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在语言发展上,他们能够运用更加复杂和具有表达力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概念来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感知阶段、感知思维阶段、具象思维阶段和逻辑思维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这些阶段的划分和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针对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也需要注意每个儿童的思维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个别化的教育和培养策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认知发展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指其在感知、注意、记忆、思考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感觉到概念的发展:幼儿最初是通过感觉来认识世界的,逐渐发展出对事物的认知概念。 2. 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幼儿最初只能认识具体的事物,逐渐能够认识抽象的概念和符号。 3. 从单向到多向的发展:幼儿最初只能从一个角度看待问题,逐渐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4. 从自我中心到客观真实的发展:幼儿最初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客观真实。 二、语言发展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指其在语言表达、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语言发展的一般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语音到语义的发展:幼儿最初是通过语音来表达意思的,逐渐发展出对语义的理解。 2. 从单词到句子的发展:幼儿最初只能说出单个单词,逐渐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 3. 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幼儿最初只能说出简单的话语,逐渐能够使用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从倾听到交互的发展:幼儿最初只能倾听别人的话语,逐渐

能够与他人进行交互式的语言交流。 三、情感发展 幼儿的情感发展是指其在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等方面的发展。幼儿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幼儿最初只能体验到简单的情感,如喜怒哀乐,逐渐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如爱、恨、嫉妒等。 2. 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幼儿最初的情感体验往往不稳定,逐渐能够稳定地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3. 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的发展:幼儿最初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待情感问题,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和社交规则。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感觉到概念、由具体到抽象、由单向到多向、由自我中心到客观真实、由语音到语义、由单词到句子、由简单到复杂、由倾听到交互、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稳定到稳定、由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