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P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P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参看教材第112-113页,新115-116页)答: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的规定性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的规定性说,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又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3.矛盾规律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正确。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是流通领域也离不开流通领域: 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他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错误。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1 / 1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xx,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通常在历史舞台上,人们通常把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是因为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少数剥削阶级掌握经济、政治权利,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他们在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多数人民群众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并处于私有制社会无权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积极性备受压抑,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历史的承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我们不能否认这是铁一般的事实。xx和xx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总的来说,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例如在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农民迫于残酷的剥削压力进行起义,虽没有取得胜利,推翻秦朝的统治,但是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又例如清朝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和xx侵略者的压迫和剥削,动摇了xx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首创精神,地位,人民群众,主体,尊重,,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思想汇报中查看更多范文。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 身为人文专业的学生,我们一直在关注我们的人文主义建设。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具体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等。注重人文关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自觉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最深刻根源,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之中。离

开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从思想上和实践上突出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创造源泉,蕴藏着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培育建设主体的创新意识。3come文档频道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和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增强人民群众推进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渠道。广大理论工作者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不断总结群众实践的新经验,并使其转化为新的理论成果,以更好地指导人们发挥主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凸显人文关怀,就应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首先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了解群众心声,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doc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 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 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I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在严重自然灾害 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 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 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 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人民群众是指一 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 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 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 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 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这些“利器”还要人来操作,那么是谁来操作这些机器?(劳动群众操作机器,他们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投入到机器操作的生产过程中去。没有劳动群众发明和改进劳动工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个问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第一点表 现。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自然资源是一种天然财富,只有经过劳动群众使用一定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以自己体力和智力投入到生产中,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才能把天然财富变成社会财富。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 不创造出物质财富,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第二,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物质财富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①人民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无论任何人,要从事精神活动,都要有物质前提,即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手段,而它们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 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第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和依赖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事例一:

明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就是总结了历代的药物学家、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特别是药物经验,而由李时珍经过27年艰苦劳动,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完成的药物学巨著。 事例二: 西汉后期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农业生产和饲养经验写成的。 第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蕴含着文学艺术的丰富矿藏;即使作为精神财富生产重要工具的语言,也是人民群众的创造。 事例一: 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事例二: 《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第三,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本身就是直接从劳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他们亲手完成了许多宝贵的精神产品的创造。 事例: 中国宋代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近代英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英国电磁学家法拉第,发明电灯、电影、留声机的爱迪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杰出的代表。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③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作者是瞎子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生,江苏无锡县人。一生坎坷,献身音乐,终成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创作演奏的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xx政治组xx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人民群众的含义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 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点】: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拿破仑是法兰西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帝。他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频频取得辉煌的战绩,成为西方文人墨客津津颂誉的英雄。黑格尔称颂他“驰骋全世界,住在全世界”。鲁迅却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说‘我比ALPS 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导课】: 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示教材93页的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 (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讲授新课】: 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教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 (5)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7848980.html,/item.htm?id=13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教材的第三章第3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中的第一部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本节课是对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进一步研究,意在说明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上主体地位以及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不同。 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3、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主要表现 4.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教学难点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应识记的知识: 人民群众的概念;整个人类历史都是由人民群众来创造的;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及其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通过教学应理解的知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热爱普通民众,具体表现为尊重你身边的劳动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于群众实践活动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五、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 2、使用多媒体教学。 3、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际歌》曾经被列宁称赞为“时代的歌中之歌”。歌词中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谁创造了人类历史?而且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答案:是我们劳动群众。自从有文字历史记载以来,哲学家、历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归纳起来主要有民本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三种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把几千年来英雄创造历史的旧案翻了过来,还历史本来的面目。但是,对于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在当代,各种各样的“精英”说不绝于耳。所以,对于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一问题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一节课,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二)主要内容讲解 1、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教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教材的第三章第3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中的第一部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本节课是对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进一步研究,意在说明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上主体地位以及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不同。 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3、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主要表现 4.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教学难点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应识记的知识: 人民群众的概念;整个人类历史都是由人民群众来创造的;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及其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通过教学应理解的知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热爱普通民众,具体表现为尊重你身边的劳动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于群众实践活动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五、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 2、使用多媒体教学。 3、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际歌》曾经被列宁称赞为“时代的歌中之歌”。歌词中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谁创造了人类历史?而且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答案:是我们劳动群众。自从有文字历史记载以来,哲学家、历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归纳起来主要有民本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三种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把几千年来英雄创造历史的旧案翻了过来,还历史本来的面目。但是,对于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在当代,各种各样的“精英”说不绝于耳。所以,对于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一问题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一节课,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二)主要内容讲解 1、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理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点讨论)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里之动静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只要能引出本课题即可。讲完本课内容后,再深刻澄清这一观点。)(二)讲授新课: 1、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设置问题)想一想: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是哪里来的?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设置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学生看书回答)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观点讨论)有人说:物质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科学家、艺术家等有文化的人创造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举例)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历史条件(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文化条件)的制约,其中经济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根本对立:究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定物质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所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一定作用。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都创造者,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取决定作用。 关键词:人民群众、唯物史观、创造者、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虽然不久,但是却深有体会。不仅仅是老师妙趣横生的课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深邃的思想让我感叹不已。通过这门课我懂了很多道理,这次我就说说我对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体会吧。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不仅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唯物史观呢?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中的作用。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些内容。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答: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灯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首先通过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体现出来,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设施,任何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或精神生产都无法进行,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又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必然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一致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范围内,按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第四课时 复习提问 1.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什么?实践的主体是什么?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以上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最基本的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是广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观点,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导入新课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 践手段构成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 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在现代社会 实践活动中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紧密相联,对 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 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既然实践是如此重要,青年学生成才和实践是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去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 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板书) 本节有三框,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框的内容 一、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板书) (播放一段《国际歌》)(教师提问)这段歌词表明了一个什么真理?(学生可根据课文回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用投影仪或小黑板出示下列问题)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对于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你如何理解? 1.什么是人民群众(板书) (阅读本节课文 l、2段)(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 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有它的量的规定性,即是“人们”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 性,即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包括一切对社会发展 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 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个部分。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板书) (提问)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粗读课文3—16段)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板书) 关于这一问题,如何理解?(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主要是说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自然资源是一种天然财富,要把天然财富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就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 劳动。劳动群众又总是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 质文明。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中人类劳动可分为哪几大类?举例说明。(学生回答)体力劳动和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摘要:列宁曾说过,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的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本文就这一论断,介绍了论断的由起,阐述了本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这门课程中对这一论断的一些心得和理解。 关键词: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英雄史观 引言: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橐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英雄史观否认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诬蔑人民群众不过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物质”,只能盲目跟着“英雄”走的“流氓”,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纵览时代变迁,历史演绎,人们都说“时代造就英雄”。熟不知,时代的发展是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的,一切社会的进步,都是人民群众辛苦劳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倘若没有得到亿万人民的支持,无数形形色色的伟大的英雄人物怎能成就那一番伟业。广大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由来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英雄人物。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都是其主体部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论断由来已久。 根据考证,这一说法源于苏联哲学家对《苏共(布)历史简明教程》(1938年出版)一书中某些观点的引申和附会。苏联哲学家普·尤金于1939年在中央理论刊物《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第5期发表了题为《论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马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情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主动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方面:在高二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总体上看,正处于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他们急迫要去了解认识不断变化的社会。 另一方面:此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还不够、阅历浅,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因此对其进行本框的教学很有必要。 二、教材分析 俗话说,教材是老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所以正确理解教材,对其进行资源整合很有必要。 (一)本框内容结构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寻觅社会的真谛》第11课第2框的内容,本框题包括两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地位与作用分析

1、本框承担着本课与后一课衔接的任务,是第一框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也是整个唯物史观的最后总结,因此,从理论上讲,该部分内容十分重要。 2、由于本框的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3、本框内容是贯穿整个高中政治教学的原则及精神。它也是体现当代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学习好本框有助于理解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按照新课程的要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 理解普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因; 运用群众观点及群众路线说明怎样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2、能力目标: 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

社会历史的主体汇总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学科学案 课题: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时间:1课时 主备:张广学复备:王娟周兰备课组长:魏新春张广学教研员:张广学 【使用说明】 1、课前25分钟根据课前预习案部分,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 2、课堂上学习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检测题限时8分钟内完成;附加题A层做,带※C层可不做。 【学习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课前预习案】 要求:利用课前25分钟时间,自主复习,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 【创设情境】 歌唱《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弱不经风雨,百里森林并肩耐岁寒, 耐岁寒。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百舸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 思考讨论:歌曲形象地说明什么哲理?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众含义: 注意:(1)人民群众的主体是。英雄人物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2)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的内涵。 (3)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具体表现: 在合作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 ①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课内探究案】 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探究活动:读材料,揭本质 2009年3月9日,某市市委书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更舒适,更幸福。因此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也非常注重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力争在大项目大发展的同时,青山绿水仍美,碧海蓝天更醉。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更舒适,更幸福”的原因。 ★有效训练(限时8分钟完成) 1.重民生、促和谐是今年政府工作的原则之一。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哲学依据是 A.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草根道德是我们社会健康的道德细胞,草根人物理应是“道德中国”建设的主体。从历史唯物主义看,这是因为 A.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B.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将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上述材料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并把掌握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2: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党的群众路线; 教学难点: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实质;党的群众路线。 教学内容: 一: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成员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在阶级社会中包括所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同国家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构成,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含义是,自私参与历史活动的一切人中,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史观一统天下。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贬低或抹杀劳动群众的作用,把英雄人物或绝对理念看成是历史创造者。 唯意志论认为,少数英雄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而人们群众不过是一群消极被动的、无所作为的“群氓”,只能听任他们摆布。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霍尔巴赫等人把历史归因于历史人物的自觉意图,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因某个统治者的脑子里有某个“原子”作怪,就完全变更其方向,而民众则是无知、轻信和惊慌失措。十九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宣称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物的历史”。俄国民粹主义者弥海诺夫斯基,把人民群众视为无数个“零”,认为只有在他们前头添上英雄人物“实数”的时候,才能变为有效的数字。德国哲学家尼采鼓吹“超人”哲学,称历史的意义就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而人民群众只不过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断言“大人物心里之动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提出什么“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等。 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事某种神秘力量。如“天意”、“上帝”、“绝对精神”等,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代理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奴隶主贵族式“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统治。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它包括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主要内容。本框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也是整本书的落脚点之一,为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该框内容无论在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因此他们能够自主获取信息资料,能做好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但是,由于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注重情感陶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课中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人民群众的含 义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线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 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 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通过探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干部的事迹,体会榜样的力量;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公民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学生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走进新课: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示教材92页的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 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多媒体展示提示:(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广大的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 (2)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从探究中发现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