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论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论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观

摘要: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实践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我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它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巩固了我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正因为如此,群众观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所应该长期坚持的。本文通过对人民群众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观的理论继承和发展做一梳理。

关键词:实践人民群众群众观主体地位

一、实践中的人民群众

(一)人民群众的涵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然而在一些哲学教科书或辞书及其他有关读物里,却很难找到它的确切含义。常见的现象是把人民群众同人民相混淆,以人民代替了人民群众。随着人们认识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对人们群众的范畴进一步精确化。因此,探讨和弄清人民群众范畴的含义,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1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也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人民群众”这个使用率极高的概念,也许人们认为没有研究的必要,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应当被“公民”所取代的概念。长久以来对于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本身的理解及其在社会体系中的定位,实际上始终存在很深的分歧甚至对立的观点。尤其是对人们通常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和社会上关于群众的传统观念作较为深入的审视,就更加深切地感觉到仅就这一概念的内涵而言,仍

1

然是一个需要认真考察和研究的基础性问题。2具体说,我们应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认识人民群众:

1、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劳动人民。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观点出发,也就必然同时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肯定社会历史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劳动人民的历史。历史证明,社会大多数人的人心向背体现了历史的主流,代表了时代的精神,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人心不可违,乃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决定作用在观念上的表现,因此,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人民,就坚持了人民群众问题上的唯物论。

2、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人民群众这个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判断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其根据是看它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时期中是否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人民群众不是一个阶级概念,但在有阶级的社会中,这个概念的具体内容受阶级关系变化的制约。到了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群众这一概念将与全体社会成员的概念趋于完全重合。因此,承认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坚持了这一概念问题上的辩证法。

3、人民群众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脑力劳动者。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剥削阶级的历史作用往往由进步、促进作用转化为落后、阻碍作用。但不管历史条件如何变化,由于劳动群众既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又总是居民中的多数,从而成为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但这里的劳动群众既包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即体力劳动者,又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作为人民群众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总之,要全面理解人民群众的涵义,就要对这一概念做唯物辩证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不能把人民群众简单等同于劳动人民,也不能把劳动人民简单等同于体力劳动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才是实践的主体,并且由人民群众来评价实践的结果才是科学的、合理的。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并且创造了十分丰富的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说明了实践的本质。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赞不赞成才是衡量实践成果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中国古代早就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民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完成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劳动者生产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说到底是人民群众

2

的力量在起作用。3从这个角度说,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必须根植于人民群众,必须时时刻刻坚持群众的观点,我党的历史经验也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4

尊重人民群众实践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发展与实践中,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在长时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程中,始终坚持一条重要的准则,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在这种原则的推动下,使得我党的各项事业的成功有了不竭的动力之源。坚持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观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传统群众观的颠覆早在马克思的时代已经实现,在其继承人那里,其基本精神得到了坚持和发扬,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理论和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对待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包含群众概念的内涵、群众的构成、群众的地位、作用和对待群众的态度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是人民群众主体论,就是在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确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和主人的观点,并进而确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这种基本立场、基本观点,有着各方面具体内容和本质要求,表现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论、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论、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论和人民群众执政主体论等实在的理论内容。这些内容从本质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认识路线,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执政理念。5群众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建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一种正确的、科学的群众观,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是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多年来,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奉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党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1、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完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3曹殊:《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4陈蔚涛:“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本源切实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载《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1

月第1期。

5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角和生力军,只有全体人民群众广泛而积极的投身于这一事业,才能推动这个伟大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最终成功。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党、少数人能够实现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紧密团结并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一并奋斗,我们才能够达到这一伟大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这个意义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牢固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2、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归根到底是因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都不能生存。6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拥有今天的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从它成立之日起就将自身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统一,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了历史潮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群众是党的根本的执政基础,党执政地位能否稳固,关键在于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动力,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建新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这是我党从历经八十多年来的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3、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需要

理论创新是我党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创新,并取得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无不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民的实践,理论创新的实质,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趋势,将认识与实践互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集中人民群众分散的意见经过加工整理成为理论的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的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不断的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经验。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树立科学的群众观,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再用理论创新的科学成果去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

6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列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理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而提出的基本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些基本观点与工作方法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可须臾偏离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点。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反复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放手发动群众。7毛泽东认为,正确认识的形成,需要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这样多次循环反复的过程才能够完成,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的领导方法,灵活的将认识与实践的反复循环同党的领导工作必须坚持的群众路线相结合起来,从而使党和群众融为一体,实现了群众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的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8

为了具体落实这一群众路线,共产党人做了不懈的努力,首先是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明确对前途目标的认识。其次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通过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对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做客观的评价,并结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中的不足做出改进,使得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再次,是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通过普遍的一般号召,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实践;通过特殊的个别指导,促进一般号召工作的深入实施,充实了一般号召的内容,避免一般号召落空的情形的发生。通过这两种方式相结合,使得我们可以从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在实践中反复考验而形成新的指示去指导群众的行动。最后是领导骨干和群众相结合,通过领导骨干的带头实践,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以更好的团结群众,实现对广大群众的领导,搞好党的各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而形成的群众路线,不仅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穿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活的灵魂之一。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程中,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行了一系列的新的阐发,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群众观,进一步明确了能否正确地实践人民群众观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兴衰成败。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着力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在相当的程度上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

7冯德楠:“略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载《世纪桥》2011年第7期。

8

因为如此,才使得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光辉成就,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9在这一时期,我党提出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有利于促使人民群众怀着美好的追求,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从而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观察和处理问题,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决定我们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得失成败的最终标准。这种群众观的立场和方法,不仅坚持和丰富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实践的理论,而且也是对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形势下的国际国内情况,创新了马克思关于群众观的理论。

首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此其中,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也是马克思群众观的思想精髓。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党的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看成一个由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江泽民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理应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加快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团结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

其次,提出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略,腐败问题就是脱离群众,滥用权力,损害人民利益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腐败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的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10冯德楠:“略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载《世纪桥》2011年第7期。

11

正常运转,国家政策的正常实施,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维护安定团结的极大障碍。因此江泽民提出:“怎样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及时发现、揭露和解决腐败现象的有力机制,要作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江泽民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反腐败斗争思想和及时总结我党反腐倡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略,从而把反腐败斗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2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信于民,这是江泽民实践人民群众观的着力点。

4、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现状出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思想,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即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思想的理论创新。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即党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本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把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党,特别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善于在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中切实做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13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等各个方面都要始终坚持人本取向,并且把该价值的取向贯穿于各个领域、方面和环节。只有如此,我党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做到在实践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其次,提出了“三个为民”的思想。胡锦涛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4其主要内涵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于此同时,注重全社会的公平,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以及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个思想的提出,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新的时代精神,拓展了人民权力的主体内涵和外延;明确了情感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纽带;突出了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为民”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当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5、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观的新发展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12于昆:《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13冯德楠:“略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载《世纪桥》2011年第7期。

14

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2013年初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深情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5“梦想”离不开力量,中国梦既是民族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共同愿望和伟大梦想,而这个梦想的实现,需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积极实践、攻坚克难、不断进取,在克服种种困难和失误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正确而科学的发展道路。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的为人民造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多次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习近平认为,坚持群众观就必须要做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宗旨、方向和目的,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自觉实践,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共产党人要时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解决好人民群众切实关注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国人民。为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梦想实现的实践创造良好的氛围。

实践已经多次证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与胜利之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立新中国,从社会主义建设再到今天成功的改革开放,莫不如此。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即人民是历史和价值创造的主体,也是价值享有的主体。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实现了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15中国新闻网:“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徐晓宇.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陈蔚涛.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本源切实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J].宿州学院学报,2012(1).

[3]张俊国.论人民群众在谋求国家利益实践中的主体作用[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5).

[4]冯德楠.略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J].世纪桥,2011(7).

[5]衣芳,王爱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J].理论学刊,2007(10).

[6]陆永平,张扬金.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主体[J].南通大学学报,2009(5).

[7]汤志华,李雪.十六大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与发展[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8]曲建华.实践与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述论[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9]于昆.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

[10]曹殊.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