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重要考点复习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重要考点复习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重要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重要考点复习(客观题)

1、明朝时期的“两京”是指:()和()。

2、明朝的建立者是:()。

3、明朝时期迁都北京的皇帝是:()。

4、清朝的建立者是:()。

5、我国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是:()。

6、明朝末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7、台湾正式建省并成为我国一个行省的时间是:()。

8、明朝建立后,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南下而完成的巨大工程是:()。

9、清朝时期设立的管辖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10、康熙时期稳定西北边疆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11、乾隆时期维护国家统一镇压的叛乱是:()。

12、清朝时期册封的两个西藏宗教首领分别是:()和()。

13、清朝时期确定转世活佛的方式是:()。

14、清朝时期为管理西藏而设立的机构是:()和()。

15、明清时期为有效管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采取的措施是:()。

16、1683年清朝攻下台湾后于次年设置的机构是:()。

17、清乾隆时期率领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的英雄是:()。

18、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是:()和()。

19、明朝时期将甘薯带入中国的是:()。

20、明清时期形成的著名商帮主要有:()和()。

21、明代中后期形成的主要货币是:()。

22、明清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方式是:()。

23、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是:()。

24、李贽的主要思想是:()。

25、明朝后期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预示着:()。

我们判定于此的依据是:()。

26、我国的四大名著是:()、()、

()和()。

27、清朝中后期形成的新剧种是:()。

28、明清世俗小说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29、用四个字概括明清时期的特征:()。

30、明朝后期,徐光启编写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是:()。

31、明朝时期取代元行省制的“三司”分别是指:()、

()和()。

32、明朝朱元璋为解决废除丞相制度后而造成的政务繁忙问题而设置的机构是:

()。

33、明朝时期设置的特务机构是:()、()和()。

34、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35、清初采取海禁政策的原因是:()和()。

36、清初特许的统一经营外贸事务的机构是:()。

37、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是指:()。

38、清朝统治者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坚持的观念和推行的政策是:()和

()。

第五单元重要考点复习(客观题答案)

39、明朝时期的“两京”是指:南京(应天府)和北京。

40、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

41、明朝时期迁都北京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

42、清朝的建立者是:皇太极(努尔哈赤为清朝的奠基者)。

43、我国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是:戚继光。

44、明朝末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

45、台湾正式建省并成为我国一个行省的时间是:1885年。

46、明朝建立后,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南下而完成的巨大工程是:

明长城。

47、清朝时期设立的管辖新疆地区的机构是:伊犁将军。

48、康熙时期稳定西北边疆巩固统一的措施是:镇压噶尔丹叛乱。

49、乾隆时期维护国家统一镇压的叛乱是:大、小和卓叛乱。

50、清朝时期册封的两个西藏宗教首领分别是:达赖和班禅。

51、清朝时期确定转世活佛的方式是:金瓶掣签。

52、清朝时期为管理西藏而设立的机构是:驻藏大臣和噶厦。

53、明清时期为有效管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采取的措施是:改土归流。

54、1683年清朝攻下台湾后于次年设置的机构是: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55、清乾隆时期率领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的英雄是:渥巴锡。

56、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是:玉米和甘薯。

57、明朝时期将甘薯带入中国的是:陈振龙。

58、明清时期形成的著名商帮主要有:徽商和晋商。

59、明代中后期形成的主要货币是:白银。

60、明清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方式是:实行文字狱。

61、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是:批判皇权。

62、李贽的主要思想是:批判孔孟之道。

63、明朝后期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预示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我们判定

于此的依据是:机户和机工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

64、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65、清朝中后期形成的新剧种是:京剧(19世纪中期)。

66、明清世俗小说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繁荣。

67、用四个字概括明清时期的特征:盛世危机。

68、明朝后期,徐光启编写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是:《农政全书》。

69、明朝时期取代元行省制的“三司”分别是指:布政使司(民

政财政)、按察使司(司法)

和都指挥使司。

70、明朝朱元璋为解决废除丞相制度后而造成的政务繁忙问题而设置的机构是:殿阁大学士。

71、明朝时期设置的特务机构是: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制度)。

72、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达到顶峰的事件是: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73、清初采取海禁政策的原因是:防范“外夷”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

74、清初特许的统一经营外贸事务的机构是:广州十三行。

75、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76、清朝统治者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坚持的观念和推行的政策是:以农为本和重农抑商。

第五单元重要考点复习(主观题)

1、明朝至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造成的影响?

措施:

明朝:

①驱除倭寇;

②郑成功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③修缮明长城。

清朝:

①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②康熙时期雅克萨之战抵御沙俄侵略,镇压噶尔丹叛乱;

③乾隆时期镇压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④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

⑤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影响:

维护了国家统一,进一步奠定了今天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

域版图。

2、明清时期文字狱的影响是?

文字狱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现象。

3、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简介?

①内容:局限于“四书”和“五经”;

②观点:不允许发表个人见解;

③文体:八股文。

4、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的意义是?

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5、清朝推行闭关锁国造成的影响是?

积极影响:对抵御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起到了一定作用;

消极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6、清朝前期社会发展的突出特征及史实依据?

①皇权高度强化。史实: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

②经济繁荣。史实: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商业市镇兴起、商帮出现;

③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史实:八股取士、文字狱。

④思想上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史实:黄宗羲强烈批判皇权。

7、明清时期工商皆本思想出现的原因探究?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

②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崇;

③明清八股取士僵化的考试体制使很多人不愿考取功名。

8、清朝中后期盛世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政治: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外交:闭关锁国。

第五单元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必背知识点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第一框明清兴替 1.灭元建清: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2.明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明朝兴盛的原因): (1)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采取了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4项举措,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2)在经济上实施了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3)在对外关系上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4)明中后期(经济上)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蓝色字体为每条措施对应的影响) 3.明末农民起义:明末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 4.大金建立:明朝后期,东北地区女真人崛起。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 大金,史称后金。 5.清朝建立: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6.清朝统一: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逐步统一全国。 7.清初弊政(清初抗清斗争的原因):清初二三十年间,政府大规模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抗。 影响:促使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第二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重要考点复习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农耕文明繁盛和近代前夜的危机重要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重要考点复习(客观题) 1、明朝时期的“两京”是指:()和()。 2、明朝的建立者是:()。 3、明朝时期迁都北京的皇帝是:()。 4、清朝的建立者是:()。 5、我国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是:()。 6、明朝末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7、台湾正式建省并成为我国一个行省的时间是:()。 8、明朝建立后,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南下而完成的巨大工程是:()。 9、清朝时期设立的管辖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10、康熙时期稳定西北边疆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11、乾隆时期维护国家统一镇压的叛乱是:()。 12、清朝时期册封的两个西藏宗教首领分别是:()和()。 13、清朝时期确定转世活佛的方式是:()。 14、清朝时期为管理西藏而设立的机构是:()和()。 15、明清时期为有效管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采取的措施是:()。 16、1683年清朝攻下台湾后于次年设置的机构是:()。 17、清乾隆时期率领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的英雄是:()。 18、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是:()和()。 19、明朝时期将甘薯带入中国的是:()。 20、明清时期形成的著名商帮主要有:()和()。 21、明代中后期形成的主要货币是:()。 22、明清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方式是:()。 23、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是:()。 24、李贽的主要思想是:()。

25、明朝后期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预示着:()。 我们判定于此的依据是:()。 26、我国的四大名著是:()、()、 ()和()。 27、清朝中后期形成的新剧种是:()。 28、明清世俗小说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29、用四个字概括明清时期的特征:()。 30、明朝后期,徐光启编写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是:()。 31、明朝时期取代元行省制的“三司”分别是指:()、 ()和()。 32、明朝朱元璋为解决废除丞相制度后而造成的政务繁忙问题而设置的机构是: ()。 33、明朝时期设置的特务机构是:()、()和()。 34、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35、清初采取海禁政策的原因是:()和()。 36、清初特许的统一经营外贸事务的机构是:()。 37、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是指:()。 38、清朝统治者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坚持的观念和推行的政策是:()和 ()。 第五单元重要考点复习(客观题答案) 39、明朝时期的“两京”是指:南京(应天府)和北京。 40、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 41、明朝时期迁都北京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 42、清朝的建立者是:皇太极(努尔哈赤为清朝的奠基者)。 43、我国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是:戚继光。 44、明朝末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 45、台湾正式建省并成为我国一个行省的时间是:1885年。 46、明朝建立后,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南下而完成的巨大工程是:

八年级下历史社会精编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精编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朱元璋即明太祖。 2、明朝的疆域:东北抵日本海、鄂霍茨克海、兀的河流域,西北到**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东南到大海及海外诸岛。 3、明稳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废丞相,设厂卫制度,迁都,强化皇权专制。 (2)经济上:奖励开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刺激商品经济开展。 (3)对外政策上:派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 4、明朝衰落:明后期爆发了高迎祥、献忠、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走向衰败。 5、清的建立: (1)清由女真族建立。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后统一中国。 (2)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治时,经济兴旺、社会繁荣。到达中国历史上新的顶峰,史称"康乾盛世〞 6、明清的民族政策 〔1〕明代统治者以防为主,采取比拟被动的防御政策,如修长城; 〔2〕清统治者采取"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如避暑山庄就是清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经常联络感情的场所。 7、明清时政府稳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开展的措施。〔重点〕 (1)对东南沿海的管理。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取得胜利。 (2)1661年,成功收复,1684年清朝设置府,隶属省。 (3)稳固东北疆域。1685一1687年,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还击战,打败沙俄入侵者。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和乌里江流域的广区为中国领土。 (4)平定北疆:明修长城,防北方蒙古族的侵扰。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2《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丝绸之路开辟②实行闭关政策③郑和下西洋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④③②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时间的了解。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鉴真东渡发生于唐朝,明初郑和下西洋,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正确答案为A。 2. 乾隆二十二年,清廷下令关闭宁波等港口,仅留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是指( ) A.全面禁止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易 C.不许外国人来华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闭关政策概念的了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不是禁止对外贸易和交往。正确答案为B。 3.台湾统一之后,康熙皇帝在与大臣的谈话中说道:“先因海寇(郑成功),故海禁不 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从中可知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是因为()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统治者无视商业利益C.防范西方列强的入侵 D.抵御郑成功抗清力量【解析】本题考查清初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分析,可以得出清初统治者实行全面的海禁政策是应对郑成功海外抗清力量的具体措施。正确答案为D。

4.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月,英国商人洪仁辉第二次率领商船到宁波贸易。乾隆皇帝担忧“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一澳门矣,于海疆重地,民风土俗,均有关系”,于是,下令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这表明乾隆实行闭关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法律意识欠缺 B.防止清统治出现危机 C.应付中外的不满情绪 D.清政府骄傲盲目自大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中后期实行闭关政策的主要原因。材料主要说明乾隆皇帝因为担心洋人来华贸易制造事端,从而关闭通商口岸。正确答案为B。 5.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 ①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②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③使得中国更加闭塞停滞④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政策带来的影响。在审题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影响”两字,“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并不符合历史情况,“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也未得到体现。正确答案为C。 6.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 A.倭寇入侵 B.闭关锁国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提纲(八下)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 明清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①措施: 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 农业 ①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②培育、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甘薯、玉米); 明至清前期,我国 ①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超过前代, 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手工业 棉纺织业特别发达(了解即可) 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③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 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 商业 ③沿海各地海外贸易活跃 设置台湾府(系,巩固东南海防)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新旧 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目的:维护统治,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1、大兴文字狱 2、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 5.2.2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1、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皇权膨胀 (1)明朝加强化皇权的措施 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增设内阁制 ②地方上: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 ③设立厂卫特务制度 ④设立“廷杖”制度 (2)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清代军机处的设置 (3)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③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④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2、近代前夜的危机 (1)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①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 ②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交流会引起统治不稳; ③自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必与外国通商。 (2)闭关锁国政策实施过程: ①明朝: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明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 ②清朝: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联系和物资供应。康熙统一台湾后,清政府重开海外贸易,允许外商来华贸易。 ③乾隆时期,又关闭了其他海港,限定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并只能通过“广州十三行”统一进行商品贸易。 (2)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使中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2、社会危机 ①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田地的矛盾突出;②统治集团奢侈腐朽;③各族人民起义不断. 3、说说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有哪些? ①政治: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 ②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冲击; ③科技文化: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不前; ④对外:边疆地区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对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1、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人物及航线、影响。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即明太祖。 2、明朝的疆域:东北抵日本海、鄂霍茨克海、兀的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南到大海及海外诸岛。 3、明巩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废丞相,设厂卫制度,迁都北京,强化皇权专制。 (2)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3)对外政策上: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 4、明朝衰落:明后期爆发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走向衰败。 5、清的建立: (1)清由女真族建立。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后统一中国。 (2)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治时,经济发达、社会繁荣。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 6、明清的民族政策:

(1)明代统治者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如修长城;(2)清统治者采取“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是清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经常联络感情的场所。 7、明清时政府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 (1)对东南沿海的管理。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取得胜利。 (2)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巩固东北疆域。1685一1687年,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入侵者。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4)平定北疆:明修长城,防范北方蒙古族的侵扰。 (5)平定西北: ①粉碎准噶尔贵族和天山南路回部贵族的叛乱; ②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置伊犁将军。 (6)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①清朝初期,皇帝赐予西藏的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 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②1727年,清朝政府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 禅共同治理西藏;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皇

《皇权膨胀》同步测试 、选择题 1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 朝代是( ) 【解析】本题图片中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应是明代废丞相后。正确答案为 Do 2•“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 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 B. 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 C. 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 D. 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权高枕无忧 【解析】本题材料中提到以后“不许立丞相” 知, 正 确答案为 Do 3.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有( ) ①废除丞相 ②分封藩王 ③设锦衣卫 ④廷杖制度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请依据留存信 ,联系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历史事实可

2 2【解析】①②③④都是明太祖采取的措施。其中废丞相,权分六部,解决了皇权与相 权的矛盾;设立锦衣卫,监视百官和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分封藩 王,事实证明削弱了皇权。正确答案为Db 4•大型纪录片《故宫》解说词第四集《指点江山》:“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 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实现了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理想的是() A.恢复明朝内阁 B •三省六部制度确立 C.军机处设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 【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由材料关键词“雍正”得出时间。“惟以一人治天下, 岂为天下奉一人”表露了雍正帝对集权的渴望。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恢复明朝的内阁,康熙成立南书房,雍正帝成立了军机处,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级官员下达命令,使圭寸建专制达到顶峰。正确答案为G 5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解析】明代内阁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但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清代军机处的军机大 臣可参与军国大事,但只能跪受笔录。正确答案为Co 6.“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答案(

2021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答案( 答案、、 《义务训练教材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班级下册)》答案(浙江训练出版社)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明清帝国的兴替1---6、BDDACD 7、(1)威逼汉人梳辫和圈占土地。影响: 激起中原人民的抵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的倒退。(2)清初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 (3)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顺民心合民意;发觉问题准时实行措施加以调整。 8、略(开放性试题,回答符合题意即可)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进展1---6、ADDCDD 7、①雅克萨②尼布楚条约③郑胜利④台湾府 ⑤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任选一个)⑥驻藏大臣⑦大小和卓⑧伊犁将军 8、明中后期,戚继光、俞大猷奉命抗倭,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1662年郑胜利战胜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5年—1689年清军抵抗沙俄入侵,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成功,签订了《尼布楚条约》9、(1)明朝是以增修和加固长城的方式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清朝则是采纳联络感情、以德化民的怀柔政策对待游牧民族。 (2)如:明明朝的更有利,因为长城的修建有效地爱护了中原地区的进展,迫使长城北部的蒙古族乐观与中原地区进展贸易,促进北方经济的进展,因此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展。(开放性试题,回答符合题意即可)农耕文明的繁盛1---5、CDADC 6、(1)①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商品生产,用于市场交易;② 劳动方式由自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③生产规模由小变大。(2)明代江南地区消失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商品经济非常活跃消失了资本主 义萌芽。7、略(开放性设问,可以从手工业、商业、经济总量等方面作答要求正确,结论合理)。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1---5、BDAAC 6、(1)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朝廷选拔的不是真正的治国人才而是皇帝的奴仆。 (2)与明清时期考试内容只在“四书”“五经” 范围内命题,考生须依据指定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需遵循八股文体有关。这种变化钳制人们的思想,培育忠于皇帝的奴才,摧残文化严峻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进展。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1---5、CADBCA 7、(1)黄宗羲。(2)材料一体现抨击君主专制独裁,主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的思想。材料二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展,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3)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统治阶级极端腐败;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获得快速进展,一些先进的学问分子代表新兴的市民阶层利益,掀起一股要求共性解放、公平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8、①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力气弱小,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进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答案、、 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他们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论理学说的框架,因此无法建立起新的理论体系。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潮不行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群星灿烂的晚明科学巨匠1--5ACBBD 6、略7、略

[小初高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 A. “贞观之治” B. “乾隆盛世” C. “开元盛世” D. “文景之治” 2.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丛书是( ) A. 《红楼梦》 B. 《永乐大典》 C. 《四库全书》 D. 《康熙字典》 3.法国学者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 A. “贞观之治” B. “乾隆盛世” C. “开元盛世” D. 忽必烈统治时期 4.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乾隆皇帝庆寿 B. 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 C. 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D. 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 5.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②农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实行闭关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下列属于乾隆时期的危机有( )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1750年中英差距拉开③官员腐败④连年出现文字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名义是代表英王为清朝哪一位皇帝祝寿的( ) A. 康熙 B. 雍正 C. 乾隆 D. 嘉庆 8.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名义是代表哪一位英王为清朝皇帝祝寿的( ) A. 乔治三世 B. 伊丽莎白 C. 维多利亚 D. 乔治六世 9.乾隆年间,一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的国家,而在乾隆眼中,清朝是一个“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天朝上国,造成如此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的闭关政策 B. 清政的文化专制 C. 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 D. 乾隆的自夸 10.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 中西方文化差异 B. 中西方人种差异 C. 中国文人的偏见 D.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11.当西方各国陆续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国进入了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人说是“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明清时期“盛世的繁华”的表现。 (2)从社会、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说说明清时期隐藏的“危机”。

《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第一目《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2-2-1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 列举秦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 知道从秦代到秦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二、【教材简析】: ▲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结合课标以及八年级相关内容,这一课内容放在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的第一框,旨在通过对明清朝代更替的了解,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兴替,了解明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 ▲要点提示:知道元明清三朝的更替;知道朱元璋、李自成、努尔哈赤等历史人物;明朝兴衰以及明末农民起义;清朝前期的兴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 ⑶清楚明清兴盛衰亡更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描绘地图,了解明清疆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⑵学习明、清的更替过程,通过对材料、史料的研读,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 ⑶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通过对古代王朝时序的排列,树立起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观。 四、【教学重点】: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 【教学难点】: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⑴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使学生获得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⑵以史导论,论从史出;以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者。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2《新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一、选择题 1、我国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2、明代最负盛名的剧本《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湿祖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施耐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 B、《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作者吴承恩 C、《西游记》时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4、下列作品中,较多地宣传因果报应,封建迷信思想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5、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6、明朝时成为文学主流的是() A、诗 B、词 C、小说 D、戏剧 7、下列著作中,含有介绍外国科技内容的是() A、《九章算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8、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9、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徐光启 D、宋应星 10、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11、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

最新[复习]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答案名师优秀教案

[复习]2013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答案 ( 《义务教育教材?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答案(浙江教育出版社)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明清帝国的兴替 1---6、BDDACD 7、(1)威逼汉人梳辫和圈占土地。影响: 激起中原人民的反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的倒退。 (2)清初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 (3)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顺民心合民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8、略(开放性试题,回答符合题意即可)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6、ADDCDD 7、?雅克萨?尼布楚条约?郑成功?台湾府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任选一个)?驻藏大臣?大小和卓 ?伊犁将军 8、明中后期,戚继光、俞大猷奉命抗倭,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5年—1689年清军反抗沙俄入侵,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9、(1)明朝是以增修和加固长城的方式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清朝则是采用联络感情、以德化民的怀柔政策对待游牧民族。 (2)如:明明朝的更有利,因为长城的修建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发展,迫使长城北部的蒙古族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开放性试题,回答符合题意即可)

农耕文明的繁盛 1---5、CDADC 6、(1) ?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商品生产,用于市场交易; ? 劳动方式由自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规模由小变大。 (2)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7、略(开放性设问,可以从手工业、商业、经济总量等方面作答要求正确,结论合理)。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1---5、BDAAC 6、(1) 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朝廷选拔的不是真正的治国人才而是皇帝的奴仆。 (2)与明清时期考试内容只在“四书”“五经” 范围内命题,考生须根据指定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遵循八股文体有关。这种变化钳制人们的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才,摧残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1---5、CADBCA 7、(1) 黄宗羲。 (2)材料一体现抨击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以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的思想。材料二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倡“工商皆本”的 思想 (3)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统治阶级极端腐败;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新兴的市民阶层利益,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八(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第五单元绵延不绝(de)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de)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de)兴盛与农耕经济(de)繁荣 明清帝国(de)兴替 基础巩固 1.B 2.D 3.D 4.A 5.C 6.D 7.(1)威逼汉人剃发梳辫和圈占土地. 影响:激起中原人民(de)反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de)倒退. (2)清初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de)政策. (3)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民心合民意;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拓展提升 8.略(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符合题意均可.) 统一多民族国家(de)巩固与发展 基础巩固 1.A 2.D 3.D 4.C 5.D 6.D

7.①雅克萨②尼布楚条约③郑成功④台湾府⑤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任答一个即可)⑥驻藏大臣⑦大小和卓⑧伊犁将军 8.明中后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肃清东南沿海(de)倭寇; 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5—1689年,清政府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拓展提升 9.(1)明朝是以增修和加固长城(de)方式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清朝则是采用联络感情、以德化人(de)怀柔政策对待游牧民族. (2)如:明朝(de)更有利,因为长城(de)修建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de)发展,迫使长城北部(de)蒙古族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促进了北方经济(de)开发,因此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de)发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能从历史现象出发,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史实正确,均可.) 农耕文明(de)繁盛 基础巩固 1.C 2.D 3.A 4.D 5.C 6.(1)①生产目(de)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②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③生产规模由小到大.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八(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 【基础巩固】 1.B 2.D 3.D 4.A 5.C 6.D 7.(1)威逼汉人剃发梳辫和圈占土地。 影响:激起中原人民的反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的倒退。 (2)清初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 (3)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民心合民意;发现问题时应与时采取 措施加以调整。 【拓展提升】 8.略(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符合题意均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基础巩固】 1.A 2.D 3.D 4.C 5.D 6.D 7.①雅克萨②尼布楚条约③郑成功④XX府⑤达赖喇嘛、班禅额尔 德尼(任答一个即可)⑥驻藏大臣⑦大小和卓⑧伊犁将军 8.明中后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XX; 1685—1689年,清政府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拓展提升】

9.(1)明朝是以增修和加固长城的方式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清朝则是采用联络感情、以德化人的怀柔政策对待游牧民族。 (2)如:明朝的更有利,因为长城的修建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迫使长城北部的蒙古族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开发,因此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能从历史现象出发,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史实正确,均可。) 农耕文明的繁盛 【基础巩固】 1.C 2.D 3.A 4.D 5.C 6.(1)①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②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③生产规模由小到大。 (2)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拓展提升】 7.略(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可以从手工业、商业、经济总量等方面作答,要求史实正确,结论合理。)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基础巩固】 1.B 2.D 3.A 4.A 5.C 【拓展提升】 6.(1)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XX际学问。朝廷选拔的不是真正的治国人才,而是皇帝的奴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汇编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汇编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教学设计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第一目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课程标准 2-2-1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 知道从秦代到秦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情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从明到清的更替过程。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通过对古代王朝时序的排列,树立起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 教学难点: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 四、教学策略 通过让学生制作王朝更替的时序表,掌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使学生获得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 1、明朝的建立 2、明朝疆域 3、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4、明朝灭亡 二、清朝 1、女真兴起和清朝建立 2、清初统治者的政策 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远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1、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开始,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3、明朝的统治 表现影响 明代前期政治上: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 和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明代前期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 份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明代前期外交上: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 明了明朝对外的强大影响和在 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地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 镇经济高度繁荣。 4、明清两朝的民族政策:

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 清朝: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农耕文明的繁盛表现在: 农业的兴盛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步成熟。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 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繁荣。 2、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3、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的繁荣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2、商帮的形成(徽商、晋商) 海外贸易的发达1、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