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

1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0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 0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 n 0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0与/认同行为0之义。/认同0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

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o/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

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0。?后来,埃里克森(E.H.Erikson)在弗

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0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0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0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0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

属感。?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0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族群)、国家这类社会群体,国内外学者对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民族认同的概念开始,学界就展开了丰富的讨论,由此衍生出对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层次、要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的系统研究。

卡拉(J.Carla)和雷格奈德(J.Reg inald)把民族认同界定为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并认为群体的认同包括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

四个基本要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族群与族群认同的

研究论文很多。国内学者在借用/族群0概念的同时,也试图对其重新定义和解释,以适应中国

的国情。王希恩把民族认同界定为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庄锡昌进

一步划分了民族认同的类型,认为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对某一主权民族国家的认同,即国家认

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一国内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即族群认同。?郑晓云认

为,民族认同就是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一种归属意识,即对/我0自己属于哪

个民族的看法。à王亚鹏在卡拉所提民族认同定义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认为群体态度是民

族认同要素中最为关键的,而群体认同的态度表现在民族认同上有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之分。前者是指成员以身为本民族的一员感到自豪,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充满了优越感,行为上努力维护本民族的利益。积极的民族认同不仅使民族成员具有强92

5民族研究62011年第5期

1

o

?

?

???

à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第90页。参见祁进玉:5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车文博:5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6(上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参见贾志斌:5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6,5西北民族大学学报62011年第1期。参见Carla J.,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in Decision M 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 om en,0Journal of M 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 d Developmen t,1998Vol.26(No.1)。

参见王希恩:5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6,5民族研究61995年第6期。

参见李忠、石文典:5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述评6,5西北民族大学学报62008年第3期。参见郑晓云:5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盛)))兼论祖国统一6,5云南社会科学62002年第6期。

烈的内聚性,同时也会对外群体成员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和抗拒性,这种认同模式在强势民族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相反,具有消极民族认同的成员以一种悲观甚至是自卑的心态看待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以自己隶属本民族的一员感到耻辱,因而产生了一种认同的污名感(stig ma)。这种消极的民族认同运作的结果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部分民族成员不愿意暴露其

民族身份。

1国外对族群认同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以后,学者们多把目光集中在认同模式的划分及族群关系上。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是针对美国有色人种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中获得积极的民族认同,从而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而进行的。最初,研究者往往只对少数族群,且多以美国黑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移民、难民、留学生和其他弱势群体的认同研究情有独钟,其研究领域主要包含对少数民族族群的自我认同及跨文化族群认同研究。伴随着对弱势族群认同研究的热潮,西方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族群认同研究的模式来解释特定族群的认同发展状态。菲尼(J.Phinnery )发展了埃里克森的认同发展理论,提出个体的族群认同主要经历

了弥散性阶段、排斥性阶段、延迟阶段和整合阶段。o70年代格罗斯(Feliks Gross)提出了一

个黑人族群认同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即前遭遇阶段、遭遇阶段、浸入和浮现阶段、内化阶段、承

诺与信仰阶段。?这一模型勾画出了黑人青少年认同发展的方向)))最初表现出对白人的过

分认同,贬低自己的文化,而这种认同是极不健康的,直至发展到认同于自己的黑人群体,走向健康的认同。1996年赫尔姆斯(J.E.H elm s)提出了白人民族认同发展模型后,又于同年提出

了更具有包容性的适合于所有有色人种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这一认同发展模式的发展过

程由以下发展的因素组成,分别是一致性(Confo rmity )、不协调(Disso nance)、浸入-浮现(Immersion -Emersion)、内化(Internalization)及整合意识(Integr ative Aw areness)。赫尔姆斯认为,认同是一个包含着复杂的认知、情感因素的图式,从图式可以测定出认同的不同维度和发展水平。

除了对认同模式的划分进行研究外,国外部分学者倾向于从族群边界及边界维持的角度来解释族群现象。挪威人类学家巴斯(Fredr ik Barth)首次提出从族群结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族群边界来解释族群现象。他认为,族群主要是由其成员自我认定和建构的范畴,族群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之中,其形成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是其社会边界,而社会边界通常都是情

境性和建构性的。?此后,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泰勒(Charles Taylor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等人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全球化与现代性对个体或群体认同

的意义,并指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产业化的迅猛发展致使人们身份日益模糊化。?与此同93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

o

?

?

?

?参见王亚鹏:5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6,5心理科学进展62002年第1期。参见J.Phinney,/Stage of E 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 in ority Group Adoles cen ts,0J 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9,9(1~2)。参见万明钢、王舟:5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6,5世界民族62007年第3期。参见H elms,J.E.,/An u pdate of H elm .s w hite an d people of color racial identity models,0Ponterotto JG,Casas,J.M.,Suzuk i LA,Alexan der,C.M.eds.,Handbook of multicul tural counseling,Thousand oaks.CA:Sage,1996,pp.181)198。参见[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著、高崇译:5族群与边界6,5广西民族学院学报61999年第1期。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5现代性与自我认同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5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6,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5后民族结构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5认同的力量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时,国内关于族群认同方面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出版了相关专著。1张剑峰指出,族群

认同是族群及其文化存在的基础,经由心性结构和社会现实,即心理认同和文化实践认同决定

的行为边界才是理解当前中国少数族群认同的有效途径。o纳日碧力戈认为族群各有自己独

特的行为结构和认知结构。?周大鸣对族群、族群理论与族群关系进行了系统描述,并指出

/族群认同总是通过一些文化要素表现出来,文化是维持族群边界的基础0。?栗志刚则进一

步强调文化在民族认同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关于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研究者未取得一致的观点,但都认为青少年时期不仅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阶段,也是民族认同发展的最重要阶段。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认同的形成是青少年时期个体不断探索和承诺的结果。国内一些学者对藏族、维吾尔族等民

族的民族认同现状进行了探索性量化研究,如万明钢、张庆林等。?一些学者通过对藏族大学

生的研究发现,汉族朋友的数量、父母民族身份、学习汉语的时间与其民族认同息息相关。不

少研究者都认为民族认同对文化适应、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高永久认为,积淀深

厚的民族心理认同意识往往与国家认同结合在一起,能够对民族社会稳定、协调和有序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表现出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对本民族及祖国的强烈情感,二是对国家政

策、法律、法规的公正的强烈需求,三是对本民族自身利益的关切。

à关于民族认同,存在着原生论和工具论两种相对立的理论。原生论强调认同中那种相对稳定、依靠传承而延续的维持认同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会随着社会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原生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先赋、原生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个体出生后所置身于其中的社会文

化环境造就的,即族群文化儒化的结果。á工具论则强调认同的场景性、不稳定性和成员的理

性选择,在认同的构建过程中,利益是个人和群体选择认同的指南针。事实上,认同意识的强弱,既源自原生性的因素,也受到现实条件和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是原生性因素与工具性因素的相互博弈。在不同时期,人们认同意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因此/原生论0和/工具论0的二元预设,使得任一理论都无力单独对族群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正如王明珂先生指出:/将族群视作由家庭、家族发展而来的亲属体系的延伸,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族群能凝聚人群的基本力量所在,这也是族群的-根基性.由来。在另一方面,以血缘或假血缘关系凝聚的基本人群,其维持、延续与发展都需借着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来重组过去以适应变迁,由此我们可以解释族群的现实性或工具性。族群认同便

在这两种力量间形成与变迁。0

l u 94

5民族研究62011年第5期

1

o

?

?

?

?

?àá

l u 参见费孝通: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6,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李远龙:5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6,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马戎:5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见张剑峰:5族群认同探析6,5学术探索62007年第1期。参见纳日碧力戈:5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6,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周大鸣:5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6,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参见栗志刚:5民族认同的精神文化内涵6,5世界民族62010年第2期。参见万明钢、王亚鹏:5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6,5心理学报62004年第1期;张庆林、史慧颖等:5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6,5西南大学学报62007年第1期。参见张海洋:5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6,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5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6,5民族教育研究62007年第2期。

参见高永久:5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6,5中南民族大学学报62005年第5期。

参见陈心林:5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6,5青海民族研究62006年第1期。王明珂:5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我国学者在对西方族群理论思考的同时,将族群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注重本土化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族群理论的发展。祁进玉认为,王明珂在其研究中引进族群认同理

论,分析特定情景中族群间的资源竞争与配置,/中心0和/边缘0的形成与变迁现象。1另外,

从一个全新的学术视角)))历史记忆与族群边缘形成来解读/中国人0认同的本质,并且探讨

了当代汉、羌、藏之间的族群关系。o同时,学者们在研究中不断扩大研究对象,由传统的研究

少数民族取向到同时注重对汉族的重新思考。黄淑娉重点探讨了汉族三民系(广府人、客家

人、潮汕人)的文化特点,?徐杰舜从历史人类学视角描述了华南族群汉民族的认同。

?长期以来,尽管前辈学者在民族认同研究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辛勤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族群认同研究的面仍不够广,来自田野调查的个案研究还不够多,难以形成基于实证调查材料之上的理论体系。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学界对民族认同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族群问题的研究亟待深入,族群理论本土化有待加强。有关民族认同的界定存在两种指向,一是指人们以某一国族作为归属对象的认同;二是指中国各民族成员对于本族身份的认同,以及其他国家类似族体单位的成员对于本族身份的认同。近年来,国内学者将第二种含义上的/民族认同0研究冠以/族群认同0之名,欲与来自英语学界的概念/ethnic g roup 0相对应,因此/民族认同0在许多研究中也以/族群认同0的面貌出现。然而,当前不少学者在其研究中把许多社会群体都称之为/族群0,由此引发了族

群主义的/认同喧嚣0。?鉴于/族群0概念内涵外延的广泛性、不确定性与流动性,政府实务界

仍使用/民族0称谓来制定政策和处理问题,但在英文翻译中又较为慎重,某种程度上反映和适

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哲思关怀:国家认同与社会秩序的生成

/国家认同0的概念首次被引入政治学是在所谓的行为科学革命时期,而且是与处理政治

发展、整合以及与国际关系等议题有关。?特别是随着苏联剧变、东欧解体,国家认同问题的95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

o

?

?

???参见祁进玉:5族群认同与族群性研究)))兼论对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意义6,5青海民族研究62010年第1期。参见王明珂:5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6;5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6,中华书局2008年版。参见黄淑娉:5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6,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参见徐杰舜等:5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6,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参见Gunnar Haalan d 著、徐大慰译:5跨国人口流动与族群认同)))以东南亚的尼泊尔移民为例6,5中南民族大学学报62007年第2期;巫达:5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以上海人个案为例6,5思想战线62010年第3期;朱杰、卞文伯:5宽容同性恋族群的现实意义6,5中国性科学62010年第9期。

郝时远在5美国等西方国家应用ethnic gr ou p 的实证分析6(5中南民族大学学报62002年第4期)和5台湾的/族群0与/族群政治0析论6(5中国社会科学62004年第2期)两篇文章中指出,/族群0一词已成为了相当泛化的概念,对/ethnic g rou p 0这一术语的学科认识和学术理解不能简单地从某些定义出发而忽视其应用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具体指称对象,要科学地吸收与借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的进步和中国学者认识的深化,学者们认为,汉语/民族0需要用不同的英译,才能真正反映中国的历史和民族国情,比如,/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0英文名称/S tate Nationalities Affairs Commiss ion of PRC 0变更为/State Eth nic Affairs Commis sion of PRC 0、/中央民族大学0的英文译名在2008年11月由/Central U niver sity of Nationalities 0改为/M in-zu U nivers ity of Chin a 0。

参见袁鹤龄:5国家认同外部因素之初探)))美国因素、中国因素与台湾的国家认同6,5台湾:理论与政策62000年第2期。

重要性日益彰显。国家认同与社会秩序的生成密切相连,国家认同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而公民的国家认同根植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诚如高丙中指出:/个人、社会和国家是共生的,个人在社会中,在国家中;社会在个人中,在国家中;国家在个人中,在社会中。01

长期以来,学者们致力于国家认同的思考,深表对社会稳定的关切之情。虽然西方学者对国家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研究多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出发,并与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使国家认同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国内学者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以思辨和理论探讨为主,从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直至国家认同感的培养等方面皆有涉及,并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

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o国家认同是公民认同一个民族国家的宪政制度,并

在此基础上效忠于民族国家,而民族国家则担负着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的使

命。?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国族)利益的主体意识。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个人的感情会受到伤害,

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地负起责任。

?尽管学者从不同的研究取向来界定国家认同概念,但只有少数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给予精确定义。佐斌总结了国外关于国家认同感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国家认同感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知悉和接受,是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心理结构系统,这些成分可以相对被区分为知识和观念亚系统、情感与评价亚系统。作为认知成分的前者包括了人们对自己国家和人群的知识和相关看法;后者作为情感成分,涉及人们对于自己国家和人群的情感、情绪和评

价等方面。?此外,陈晶等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证研究。

?随着族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学术意义的族群研究与政治意义的国家

认同的结合点,转而对族群的国家认同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近年

来对新疆地区的研究亦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研究对象集中在维吾尔族学生群体。

à何峰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

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丰富了国家认同研究的实证性。á李崇林则从历史和现

实原因入手,分析了在新疆影响国家认同的主要因素,并为和谐新疆的构建献计献策。

l u 96

5民族研究62011年第5期

1

o

?

?

?

?

?àá

l u 高丙中:5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6,5北京大学学报62001年第1期。参见贺金瑞、燕继荣:5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6,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62008年第3期。参见徐则平:5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0价值6,5思想战线62008年第3期。参见贾志斌:5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6,5西北民族大学学报62011年第1期。参见佐斌:5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6,5教育研究与实验62000年第2期。参见陈晶、佐斌、周少慧:55)16岁儿童对中国人形象的评价与喜好研究6,5心理科学62004年第4期。参见陈志明著、罗左毅译:5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6(上、下),5广西民族学院学报62002年第5、第6期;庞金友:5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6,5浙江社会科学62007年第4期;张永红、刘德一:5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6,5中南民族大学学报62005年第2期等。

参见王嘉毅:5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6,5新疆社会科学62008年第4期。

参见何峰:5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途径与方法探索6,5新疆师范大学学报62009年第3期。参见李崇林:5挑战与应对:认同与和谐新疆研究6,5新疆师范大学学报62009年第2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引发了不少学者从国际政治和国家安全角度对跨境(国/界)民族的关注。可以说,跨境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郝时远强调:/中国陆路边疆与周边国家之间普遍存在跨国民族现象的现实,而当前打着-同一民族.、-同一宗教.旗号的-三种势力.及其渗透性影响,在中国边疆地区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因此应加强跨界民族的研究。01

马曼丽等人完成的5西北跨国民族丛书6展开了对西北跨国民族的系统研究,其中5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6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侧重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对西北跨国民族的民族主义、跨国民族与国家关系、跨国民族的交互影响、跨国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交往等

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理论解读,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理论探索价值。o周建新侧

重研究多国别之间的跨国民族及其相关问题,讨论了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和族群

结构特点,强调国家关系对跨国民族关系的影响。?另有学者从历史、文化信仰、心理素质和

语言等各方面揭示跨国民族认同的依据。?其中,石茂明以苗族的一支H mong 人为例,研究

其跨国状况和跨国带来的相关问题,并开展了跨国H mong 人专题研究,对其族名变异与认同变迁进行了专门探讨。吴楚克指出,跨界民族在地缘安全领域中产生复杂作用的原因及其表现都与跨界民族的认同意识直接相关。

除了关注西北民族的研究外,学者们对西南边疆跨境(国/界)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尤其是何博的硕士论文5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6(云南大学2007年)和谷禾的博士论文5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研究)))以云南跨境民族为例6(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从较为宏观的视角探讨了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此外,龙耀等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西南跨国民族子女的国家认同现状;?和跃宁以云南省德宏州中缅边境跨境民族为例,探讨了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丰富了跨境民族研究的实证材料。

综上,通过学者们的努力,国家认同的研究取得了进步,无论是从政治学视角、民族文化的视角,还是从心理层面对国家认同概念的界定,都体现了学界对国家认同研究的多向思考;关于对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国家认同危机的表现及如何培育国家认同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更是彰显了学界对国家认同研究的关怀。但后者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还显不足,特别是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

事实上,多民族国家除了把国家作为一个法律上的政治共同体进行建构的同时,也在努力建构一种能够包含国内所有族类共同体的更高层次的国家民族,即国族。国族的发展过程是不断与其他文化互动、涵化的过程。根据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0理论,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97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

o

?

??

?郝时远:5加强跨国民族研究促进边疆稳定发展6,5中国民族62005年第1期。参见马曼丽、张树青:5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6,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参见周建新:5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6,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参见张晓:5跨国苗族认同的依据和特点6,5西南民族大学学报62005年第10期;杨文炯:5跨国民族的族群认同)))/东干0与回族:族源、族称与族群认同的人类学讨论6,5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62005年第4期;石茂明:5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6,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吴楚克:5跨界民族认同意识的/心理适应度06,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62011年第1期等。

参见龙耀、李娟:5西南边境跨国婚姻子女的国家认同)))以广西大新县隘江村为例6,5民族研究62007年第6期。参见和跃宁:5浅谈德宏州中缅边境跨境民族国家认同6,5云南行政学院学报62011年第2期。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有过多次的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都不曾使中华民族陷入长久的分裂,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主张和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感情和传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基之所在。在这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上,演化出多元的民族,而当汉族形成民族实体以后,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这一自在的国族实体,在近百年来共同抵抗西

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国族实体。1因此,中华民族既是中国各民族

的总称,又概括了中国各民族的整体认同。虽然中华民族是一个政体概念上的民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已经完成了民族融合过程的民族,但是中华民族与中国是同一个观念,中国是不可分割的实体。故国家认同包含了对中国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两层含义。

在如何增强中国各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问题上,马戎认为,中国社会在许多领域中存在着汉族公民与/少数民族0公民之间的系统性制度化区隔,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21世纪的中国不仅应当从本国历史中吸取宝贵经验,也应当借鉴美国、印度、前苏联等处理本国种族、民族问题的策略与经验教训,把建国以来在民族问题上的/政治化0趋势改变为/文化化0的新方向,培养和强化民族-国民意识,逐步淡化民族意识。o

为此,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郝时远认为,民族(族群)问题是多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表现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难以对其做出抽象的/政治化0或/文化化0认定,用/文化化0来形容美国的族群政策和评价其消融族群意识、民族主义的成功作

用是片面和不准确的。?王希恩在赞赏马戎的批判精神和创新勇气的同时,指出/文化化0和

/政治化0并非一对准确的民族政策导向分类,当前仍需坚持、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陈建樾则驳斥了马戎以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取代民族身份上的多元

一体,以公民身份淡化民族身份,通过/文化化0来淡化民族问题的观点,强调一种包容多元、融会一体的族际关系,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得以顺利构建的基本前提。他认为,族际关系的和谐首先来自于制度安排是否适合国情,其次来自于针对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和特别优惠

的政策、措施是否有效。?李红杰也强调,面对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多民族国家必须珍惜

自己所拥有的多样性,承认和尊重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朱伦虽然无意驳斥马戎的观点,

却指出承认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必须包括自治权和共治权两个方面。他认为,民族自治具有固化民族界限、强化民族意识的作用,而共治是对自治客观造成的民族界限的一种弥合,有

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共同的国民意识,促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王建娥强调,不能

因为当前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变迁而否定自治价值、取消自治制度,不能将/共治0价值绝98

5民族研究62011年第5期

1

o

?

?

???参见费孝通: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6,第1)2页。参见马戎:5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06,5北京大学学报62004年第6期;5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06,5北京大学学报62010年第5期。参见郝时远: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6,5民族研究62005年第3期。参见王希恩:5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0和/实事求是0)))与马戎教授的几点商榷6,5西南民族大学学报62009年第1期。参见陈建樾:5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0与/文化化06,5世界民族62005年第5期。

参见李红杰:5论民族国家及其选择的多向性6,5民族研究62003年第5期;5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辩证关系6,5中南民族大学学报62003年第2期。

参见朱伦:5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6,5中国社会科学62001年第4期。

对化、用共治取代自治,或用多元文化主义取代民族自治制度,更不能将民族关系/去政治化0。相反,多民族国家要设计出包容族裔文化多样性差异,协调其分歧的灵活机制,尊重少数民族政治权利、保护多元社会民族和文化多样,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治-共治机制,实现族际政治民

主化,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巩固国家统一,创造社会的和谐。

1笔者认为,学术专家们在族际关系、民族问题的研究上积极辩争,其目的都是为强构国家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体现了学术服务现实社会的应用特点。然而已有的成果尚有不足之处:多是从/应然0维度进行的规范性研究,经验性研究不足;理论层面阐释多,关注

现实的实证性分析不够;泛论性阐释多,关注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国家认同较为缺乏。

o三、拓展争鸣: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三种模式,即矛盾冲突关系、调适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0指一国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0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宗教等原生性纽带联结局限性基础之上,通过地域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联系纽

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

的疆域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族群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0?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属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凝聚力,而且都受情境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两者进行辩争。郑晓云认为民族是一个人类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

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

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

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

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族群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99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

o

???

?参见王建娥:5族际政治视野中的自治、共治和多元文化主义6,5民族研究62009年第3期;5民族分离主义的解读与治理)))多民族国家化解民族矛盾、解决分离困窘的一个思路6,5民族研究62010年第2期。参见李瑞君:5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0研究概述6,5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62010年第6期。参见高永久、朱军:5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6,5民族研究62010年第2期。

钱雪梅:5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6,5民族研究62006年第6期。

参见郑晓云:5文化认同论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138页。参见钱雪梅:5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6,5民族研究62006年第6期。

/民族0,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都能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01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就是民族意识的投射或转化形式。正如有学者指出:/民族意识既是天使又是恶魔,关键看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出现和怎样发挥作用。0o倘若国家在与民族的互动中,某个民族感受到自身利益的被剥夺感,那么其民族意识就会增强,民族认同也会随之提高。与民族认同具有原生性因素驱动不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在民族国家形成之前,传统国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

只有边陲(fr ontiers)而无国界(bo rders)0。?正如波齐(G.Pogg i)所考察的,国家的创建过程

和国家认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0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扩展和保证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

力0。?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的动员来建构共同意义的过程。国家认同的建构性特点在陈志明的研究中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论证。他以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马来人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国家文化0中而成为不同的民族。马来西亚的华人和新加坡的华人今天都自视为不同的群体,其差异源于不同的国家认同意识以及参与了不同的/国家文化0的

形成。

?20世纪中期以来,在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差异进行区别的基础上,二者的关系备受

学者关注。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前提的关系。?国家认同是

民族认同得以形成和延续的前提。一方面,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中,每一个人也一定属于这一国家。国家是各个民族利益保障的共同政治屋顶,民族认同只有在国家的机体内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为寻求现实的利益保障,民族认同往往需要通过国家认同进行巩固。

/国家认同为民族认同构建安全的地域和心理边界0。?近现代国家建立之后,国家控制力的

不断加强,使得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意识不断加强。在国家主义盛行的今天,爱国成为超越了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界限的至高无上的原则。因此,明确而坚定的国家认同,是任何民族得以健康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总之,民族认同具有相对于国家的依附性,在政治实践中,当今世界没有任何族群或族群成员能够离开国家而独立生存,无论是在政治安全和经济依赖的

意义上,还是在地理学的意义上,概不例外。à另一方面,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相互依存,没有

民族也无所谓国家。国家以民族为基础,民族以国家为存在形式。á这里的民族当然是指国

族,而中华民族由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构成,所以中华民族就是56个民族融合而成的国族。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必须仰赖生活在国家共同体中的各个民族的支持。在国家这一/政治共100

5民族研究62011年第5期

1

o

?

?

?

?

?

à

á王希恩:5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6,5民族研究61995年第6期。王逸舟:5当代国际政治析论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第4页。G.Ppggi,T he State:Its Nature,Development and Pr os pects ,Camb ridge:Polity Press,1990,p.101.参见陈志明著、罗左毅译:5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下)6,5广西民族学院学报62002年第6期。参见张宝成:5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6,5贵州民族研究62010年第3期。徐黎丽:5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6,5西北师范大学学报62011年第1期。参见钱雪梅:5从认同的基本特征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6,5民族研究62006年第6期。参见李崇林:5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探析6,5新疆社会科学62010年第4期。

同体0与/我群意识0之间,不仅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辩证关系,而且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巩固和不断强化的国家认同,会对民族认同的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多样性的民族认同及其增强,会对国家认同产生某种消解性的影响,导致对国家认同的侵

蚀。因此,国家认同状况,取决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平衡0。

1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上,许多学者聚焦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产生的矛盾和张力。20世纪经历了多次/民族主义0浪潮,特别是90年代苏联解体后引发前苏联各个地区和一些东欧国家(前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学者对于/民族主义0(nationalism)以及民族与国家认同(ethnic and state identity)给予了大量关注。相关研究显示,民族独立与国家整合相互交错,民族的自我意识及其对现有国家统治的不认同往往会导致民族独立运动;而防止国土分裂则是国家整合的目标之一,是国家政府长期的重要任务。民族独立的斗争是国家整合努力的障碍,而国家整合过程中的政策失误,则会反

过来激发族群的自我意识,可能导致民族独立运动兴起。o国内学者也在对跨境民族的研究中

意识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可能产生的冲突问题。一方面,其全体成员因系同一民族而具有共同的民族观念和感情;另一方面,又因其成员分属不同国家而具有各自不同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在国家观念与民族观念发生冲突时,跨境民族中有些人的民族观念往往超出国家

观念。

?冲突论的视角在学者们探索边疆治理的研究方案中成为了一个焦点,认为要提升国家认同程度,国家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族际政治整合。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权利要求,实现这些权利要求往往需要国家推行差异政策,对少数民族实行制度上和法律上的倾斜。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就会产生被弃感或受歧视感,这种质疑在民族精英系统化地说教、导引下,往往会转变为对多民族国家的权威和政府合法性的质疑。其结果是强化民族认同,促进民族主义的产生,进而破坏国家认同感的生成。因此,周平提出要淡化族际界限,采取

区域主义的边疆治理方式促进族际政治整合,加强公民的国家认同。

?冲突论研究者大多从政治学角度入手,在搭建起宏观的解释框架时把复杂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简单地置于对立冲突的情况,忽略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对立冲突也有和谐共生的面向。费孝通先生认为,尽管认同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不同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导致冲突与矛盾。/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多元形成的一体,中华民族是高层,56个民族是基层。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的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

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0。?周建新总结了

中越、中老、中缅边境跨国民族在认同与互动上表现出的层次性:首先,在最高层次上表现为国家的认同与互动,即政治文化民族的认同与互动,其互动通常表现为国家关系的互动;其次为跨国民族与国内其他各民族之间的认同与互动,即各国法定或社会公认民族彼此的区分与互动;再次为跨国民族内部的认同与互动,即跨国民族内部不同部分的认同与互动;最后为跨国10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

o

???周平:5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6,5学术探索62009年第6期。参见高永久、朱军:5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6,5民族研究62010年第2期。参见申旭、刘稚:5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6,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参见周平:5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6,5云南师范大学学报62009年第1期;5中国的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6,5思想战线62008年第3期。

费孝通:5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6,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民族内部亚族群的认同与互动。各层次的认同与互动均受到不同时空范围内诸因素的制约和

影响。1陈心林考察了潭溪土家族的认同层次与变迁,提出潭溪土家族的认同体现出高层次与低层次认同并存不悖、各自发展的特点,其变迁趋势是由血缘性、地缘性认同向国家认同的

方向发展。o此外,祁进玉对青海土族、?王纪芒对朝鲜族、?胡青对云南昭通回族?的研究等

也都说明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的事实。

在面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矛盾的事实情况下,学者们在其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又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二者共存和统一的基础。

如张海超、罗慧翾、张友国、贺金瑞、栗志刚等。?张友国指出要达成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

谐,关键是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并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基础上,承认双重认同与文化多元,积极建构一元政治意识。贺金瑞在关注两者矛盾时,积极探索我国以国族认同为基础的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方法,推动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栗志刚认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奠定了民族认同(这里即指广义的民族,即国族)的基础,是民族认同的外部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和内部依据,是民族认同之根。所以要加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才是增强国家认同的根本。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给予或矛盾对抗、或调适共生的研究视角外,另有学者从权力关系的视角给予了认同研究新的解读。

美国学者斯蒂文#郝瑞(Steven H arrell)在对中国西南彝族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时,更为关注中国政府如何通过民族政策不断塑造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并以此来强

化国家认同,展示了其中权力关系的运用。?而事实上,这种权力关系的运用不只于国家,族

群也在积极利用它来促进自己的身份建构,达成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积极互动。一些研究说明了少数民族的形成既有政府起到的界定作用,也是民众积极/巧妙地利用国家符号0和少数民族政策来界定自己民族身份的结果。萧凤霞等认为,族群分类是一个流动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地方上各种力量都会灵巧地运用当时的中央政府的符号象征,来宣示自己的权势

和特性。à高丙中通过研究指出,民间社会在已经与国家疏离的场景中又主动用符号把国家

接纳进来,而国家也在征用自己曾经完全否定的民间仪式。á有学者的研究则更为具体地展

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联系。吴羽、姚燕在研究中发现,贵州屯堡人的家谱编撰通过对屯堡族群与国家关系的选择性记忆,勾连了家庭、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主动利用来自

国家的权威力量,以促进屯堡人的身份建构与族群认同。 l u 王文光等指出,滇西北的/勒墨0支102

5民族研究62011年第5期

1

o

?

?

?

??

à

á

l u 参见周建新:5和平跨居论6,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页。参见陈心林:5认同的层次与变迁)))潭溪土家族的个案研究6,5湖北民族学院学报62006年第5期。参见祁进玉:5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6。参见王纪芒:5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6,5黑龙江民族丛刊62008年第4期。参见胡青、马良灿:5回族家谱的三个维度:族源、族规与人伦6,5回族研究62007年第2期。参见张海超:5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6,5云南社会科学62004年第3期;罗慧翾:5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6,5理论视野62009年第8期;张友国:5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6,5首都师范大学学报62008年第5期;贺金瑞、燕继荣:5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6,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62008年第3期;栗志刚:5民族认同的精神文化内涵6,5世界民族62010年第2期。

参见[美]斯蒂文#郝瑞著,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5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6,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参见萧凤霞、刘志伟:5宗族、市场、盗寇与疍民6,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62004年第3期。参见高丙中:5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6,5北京大学学报62001年第1期。参见吴羽、姚燕:5/国0与/家0的联接6,5西南民族大学学报62009年第9期。

系部分群众表现出/我非白族0的认同观,而大理的部分白族则表现出/汉族祖源0的认同观,其目的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而把民族认同作为获得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一种

工具。

1可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如影随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如果过于突出民族认同会被民族主义者所利用,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反之,如果忽视民族认同存在或压制民族认同也会引起民族不满,破坏民族团结,导致社会失序。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博弈甚或决定国家的命运,或兴或衰,或合或分,至今很多国家仍然深陷其中,难以轻装前行。因此,如何处理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民族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必然形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只能释放善意,与民族结伴同行。我们在无从改变二者并存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只能改变我们的态度,心平气和地接受民

族的存在,并坦然接受她的善和不宜,并设法使其成为有宜者。

o总体上看来,学界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成就卓然。或侧重于社会学、政治学、国家关系的角度进行宏观分析,或从民族学、人类学视角进行个案研究,但还未能将宏观的结构分析与个体研究充分地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民族研究中理论和方法上的一些不足。因此,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将是值得探索的一个研究空间。由此,努力总结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以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

1责任编辑 马 骍2103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

o参见王文光、张曙晖:5利益、权利与民族认同)))对白族民族认同问题的民族学考察6,5思想战线62009年第5期。参见都永浩:5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6,5黑龙江民族丛刊62009年第6期。

Et hno-N ational Studies,N o.5,2011

bo rderland and ethnic relations w er e put forw ard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cr isis in the Chinese borderland or ethnic reg ions.T 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deas w hich co nnected w ith manag em ent o f bor derland and their evo lution in those sugg estio ns,such as the tho ug hts on the m imic colo nial system and assimilation,and points out that if researchers r eturn to the specific histo rical co ntext,they should get an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o se ideas and their influence.

Keywords:the1911Revo lution;colonial system;assim ilation;management of bo rderland;ethnic relations.

Five Surnames and the S ocial History of the Tibetan Immigrants in Dunhuang Areas in the GuiYijun Period C hen Yuzhu(76)

………………………………………

Abstract:Five Surnam es w ritten in Tibetan in Dunhuang areas is a div ine book adapted fro m the Chinese tex t Zhaijing and is m ainly used by Tibetan im migr ants in the GuiYijun period.This bo ok is a str ong evidence to prove that Tibetan immigr ants have utilized Chinese sur names in Dunhuang areas.Five Surnam es reflects the changes o f tr ibal histo ry about T ibetan im migr ants who hav e taken advantag e of the cultur e in local order fo r enhancing the social status and acquir ing approv al.

Keywords:text in Dunhuang areas;Fiv e Surnam es;GuiYijun perio d;T ibetan immigr ant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erm"so blon"in Ancient Tibetan in"the Account of Nanman"of New Tang History Yang Ming(85)

…………………………………

Abstract:T he researcher s co uld not explained the record about Su-Lun,an o fficer title o f the Tubo,in"the Acco unt of Nanm an"of New T ang H istory and"the Section of For eig n Peoples"of Ce-Fu-Yuan-Gui(literally,Empero r's Bo ok H ouse and H uge Turtle)befo re the autho r discovered the w ord"sovi blon pos"in the inscription of the T ang -T ubo A lliance M onument and"so blon sde lnga"in the Biography of Zanpu(T ibetan King)in ancient Tibetan language found in Dunhuang ar eas.So me researchers inter preted" sov i blon po s"as border land g eneral or officer.And"so blo n sde lng a"means five sections of bo rderland o fficers.So,the tr ansliteratio n of Su-Lun in the H an lang uag e is"so blon"in Tibetan languag e w hich w as a special title fo r the borderland officers.

Keywords:T ubo;so blon;bo rderland officer.

A C omment on the Study about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Yu an E(91)…………………………………………………………………………………

Abstract:T he study abo ut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for the academic circle.T he paper r eview s the study about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on the basis o f it,po ints out that summ ing up the mechanism and rule of the change of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by the intr 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connecting personal or g roup's conscio usness and behavio r w ith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and studying ethnic questio ns fro m the view o f comprehensiveness and vicissitude are g ood approaches that ser ve for the society.

Keywords:ethnic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per sonal identity;social order.

A Brief Report about the Academic Forum on the Practice of the Ethnic Affairs and

Policy of Ethnic Minorit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 Xing(104)

……………

A Brief Report about the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Its Practice in C hina

Yang Zenghui and Peng Yongqing(106)………………………………………………

110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 潘亚玲 内容提要: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两个术语往往被等同使用,导 致了严重的混淆。但就其本质而言,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变种,是爱国主义与 恐外症的结合。因此,对待他者的态度差异,成为二者的本质性差别,并使民族主 义往往被想象为“公德”,而爱国主义仍保持其“私德”地位。这种“公”“私”区分 使“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化”得以合法化。由于这些本质上和伦理上的区别,在表 现层次上,民族主义要远比爱国主义来得盲目和非理性。真正的解决办法在于, 坚持爱国主义是种“个人判断”或“私德”,并坚持反对民族主义的所谓“公德”的 不适当要求。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变种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两个术语尽管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但却往往被等同 使用:不光普通大众对此不加区分,就连严肃的学术著作也是如此。比如,著名 的左派历史学家、民族主义研究的大师之一霍布斯鲍姆在其著名的《1870年以 来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就使用过像“民族爱国主义”(nati onal patri ot2 is m)、“民族的或国家的爱国主义”(nati onal or state patri otis m)等术语,他还把英 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原始民族主义视为与当代爱国主义相类似的东西;但在其他 地方,他又试图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进行区分,“民族主义是种与国家爱国主 义相区别的政治力量”。①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混淆,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 们已经或正在遗忘其历史、遗忘其真正的过去。“在历史中,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3 本文在修改过程中得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朱明权教授的精心指导,在此致谢。 ① 参见E.J.Hobsba wm,N ations and N ationalis m since1870,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2 sity Press,1992。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法政学院X级XXX班 XXX 指导教师×××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民族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还特别提出民族认同应包含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但国家认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状况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Phinney,1999;王亚鹏,万明钢,2002;高永久,2005)。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西部多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者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民族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研究者有着内涵相似的不同观点。Phinney(1990)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Carla(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高永久(2005) 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孙九霞(2004)将民族认同界定为: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的依附感。总结这些观点,民族认同是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是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二、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发展阶段、现状与影响因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民族认同的结构,Phinney 的观点受到广泛赞同,她(1992)提出民族认同测量中的四种成分:民族自我认定、归属感、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民族卷入。Aune & Kristel(2001)通过实证研究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两个相关维度: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区分。万明纲、王亚鹏(2004)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主流文化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积极民族认同三个维度。陈晶(2004)认为中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学解读 阿迪力?买买提 2012-4-9 13:35:49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5期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威胁,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公民而言是认同危机,对国家而言则是安全危机。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后发展国家不得不同时完成构建民族国家和融入全球社会这两大任务。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变得困难重重。领土分割在后现代的全球化时代已不再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族存在于多层治理体系的世界之中,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是谁,我们代表着什么,这些问题都希望得到解答,这些问题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且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认同;爱国主义 作者简介:阿迪力?买买提(1959-),男(维吾尔族),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1) 05-0029-07 一 自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媒体出现“全球化”一词以来,它已成为一个时尚的字眼,专家学者们更是对其非常关注。这大概是因为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世界性潮流,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任何国家、民族无法独立于这股强大的全球化浪潮之外,难怪人们对其格外关注和普遍重视。何谓全球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无统一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从历史上看,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由于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革命、冷战结束以及原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空前的全球化浪潮。 客观地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贸易的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提供了一个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后发优势”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中获得了短缺的资金和技术,从而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还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的发展。如果因此我们将经济全球化仅仅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福音”,那就大错特错了。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由于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但也必然会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制定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利与弊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对任何人都有益的事物,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均衡地同时对每个人给予某种回报。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的严峻现实。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除了面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中国文化认同:多元交互,一体生成 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公共管理 姓名: 刘平平 学号: 2012220764 2012年11月8日

中国文化认同:多元交互,一体生成 摘要:文化发展受制约于当时生产方式所能达到的水平,社会发展 所遵循的一般规律也同样规约着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任何一种文化认同都不应当理解为漫画式的人为建构。 文化认同是与现实不断遭遇并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文化主体 自觉地促成其面向普遍性的生成过程。问题在于,民族国家在应对 外来文明时,其所采用的反抗方式决定着自身文明生成的速度与质量。为此,文化认同在其建构过程中,一种旨在透视、穿越其中的 认识误区的自我定位,以期避免自身在反外来文明之中背弃文明, 是迫切而关键的。 关键字:文化认同意识形态一体多化 一.文化认同的自我意识:去特殊性 在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潮流中,各个民族国家之文化,如同百川 奔流入海之势,汇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差异性或特殊性争锋、交融 的广浩域场。在这优胜劣汰的广浩域场中,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 的身份象征面临着模糊乃至丢失的挑战。伴随这场挑战而来的是世 界各民族的民族主义的自我觉醒。思维对自身的意向,往往开始于 遭遇异己。【1】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相互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危机感,是各民族国家重新审视自我文化命脉的历史条件,同时也在应 对乃至超越这一带来危机的外部环境中形成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意识。换言之,文化认同的思维起点,就其现实性而言,缘起于文化特殊 性之间的相互碰撞。 就中国的近代史看来,中国文化认同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反西 方殖民主义的历程是相伴而生的。【2】当紧闭的国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推开,中国面临的几乎是一场全方位的殖民主义入侵。在强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_政治论文

民族主义是预测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尽管有学者预言“当20世纪末临近的时刻,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是‘好的共同体’这样一个现代的正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注:G.莫德利斯基:《世界政治学原理》(GeorgeModelski,PrecinpleofWorldPolitics),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但冷战后民族主义浪潮的重新泛起,却使人们觉得这样乐观的预测未免太早,与此同时,对民族主义这种随着资本主义而产生,并随着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而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冲击的意识形态,它在未来一个世纪中将会有何种走向,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民族主义的定义与分类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定义都涉及到极为广泛的层面,民族主义也不例外。在预测民族主义的未来趋势时,回顾对民族主义的性质的争论是十分有益的。欧内斯特·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政治原则,它坚持政治与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并断言,没有现代的国家政权,就没有民族主义问题(注:欧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ErnestGellner,NationsandNationalism),康乃尔大学1983年版,第1—5页。)。汉斯·科恩则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个人对民族政权的忠诚高于一切。这种心理状态是同生养他的土地、本地的传统以及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权威等等联系在一起的(注:汉斯·科恩:《民族主义:它的含义与历史》(HansKohn,Nationalism:ItsMeaningandHistory),纽约1961年版,第1-8页。)。哈维丁·凯却认为,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创造出来的东西,是现代国家政权在近代初期欧洲西部地区的特殊的环境下长期行使权力而产生的(注:哈维丁·凯:《历史、阶级与民族国家》(HareyKaye,History,Classes&N-ation-state),伦敦1988年版,第138页。)。汉亭·昂格的看法是,民族的概念就如同自由的概念一样,是一个光辉的字眼,并指出那些不合乎自由原则的所谓民族主义根本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民族主义情绪早就?嬖冢 皇堑?8-19世纪才发展成为要求每个民族都 《民族主义》(ElieKedourie,Nationalism),建立本民族的政权的政治原则(注:伊利·凯多尔: 纽约1961年版,第1、15-18页。)。而按照马克思和列宁等人的论述,民族主义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是一种对自己民族的偏爱。民族主义是可以分为进步与反动的两种类型的,但从本质上讲,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因而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步消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列宁全集》第22卷,第319页。)。可见,民族主义是一个外延和内涵都相当复杂的概念。正因如此,如果对民族主义的含义缺乏基本的共同理解,就无法对民族主义的未来走向进行有意义的预测。事实上,每一个学者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民族主义的本质,强调民族主义的某一重要特征,因而,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客观上已经分为了几个大类,而在研究中,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各种含义不同的“民族主义”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和论述,这就使人很难在一个共同的基点上相互理解对方的观点。为避免这种语焉不详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按各个学者强调的不同重点而将民族主义大致地分为以下几类。(一)政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就是把强调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这是民族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分类,实际上也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最显著的特征,其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建立一个属于本民族的国家和政府,它与“追求国家身份”的政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学者实际上也是将民族主义的这种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来进行论证的。“民族主义并不是简单地指民族情感,而是指旨在促进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并通过群众动员来决定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注:C.梯利:《欧洲革命(1492-1992)》(C.Tilly,EuropenRevelution1492-1992),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民族主义是“那种认为民族—国家具有伟大价值的群体意识,这一群体意识保证完全效忠于民族—国家。这一群体赞同民族—国家保持统一、独立和主权,以及追求某种广泛的相互可以接受的目标。”(注:E.B.伯恩斯:《简明拉丁美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页。)这些观点,都反映了将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而将其他的属性放在其次来考虑的倾向。由于政治民族主义追求着具体的建立主权国家的目标,所以很自然地带有分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谈及“民族主义”一词,总有一种界定模糊的意味。它不像“爱国主义”,总是积极向上让人学习信奉;它不像“官僚主义”,让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它是这样一个词,人们在听到它时会做一番思索,这到底是给反抗外国侵略以凝聚力和向心力那个民族主义,还是让国家海外侵略不断扩张的民族主义呢。 民族主义究竟是什么?“民族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指从自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低位考虑的包含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起源于英国。由于宗教改革将英国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之后的领土战争,贸易争端更加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推动了民族主义发展。十七世纪的光荣革命最终让英国确立起了自由民主的制度,将权利由国王手中转交给整个民族,民族国家就此诞生。而这正是民族主义的基础。由此可见,民族主义刚出世时是民族要求独立建国,反抗侵略和压迫的主张和运动,起到的是一个巩固国家,增进英国自我发展的力量的作用。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洲各国和美国原有的民族 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它们走上了以武力拓展国际市场 的道路,通过扩张和征服奴役了众多弱小和落后国家,使亚、非、拉美的广大地区沦 为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它们商品和资本输出场所和原材料的输入地。正是在扩展国 外市场的过程中,欧美等国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民族利益的进步性, 一步步蜕变为维护统治阶级和特殊政治集团利益的民族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些国 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人民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 文明”和为本民族媒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以侵害其他民族 利益为代价,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因此,从主导成分 上说,殖民主义就是恶性发展的民族主义,是侵略性的民族主义。 依据它的发展历程,可将民族主义按照西方思想家伯林的标准来划分。他将民族主义划分为“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和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在思想上表现为种族主义,大国或大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就是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赫尔德提出了归属和民族精神的概念。我认为划分两者的标准在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程度,过度的自我为中心,就会产生盲目性,会侵犯其他民族的领域,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 之前说到很多人在提及民族主义时要对其角色进行思索,其原由大概就在于民族主义这的这两面性。它可以让人们为自己在压迫中的民族奋起反抗,也可以让民族闭关自守或盲目扩张。在抗战时期我们得以胜利,依靠的就是强大的民族主义的保护意识,它的排外性很强,只要拥有它,这个国家的对手就不会好过。犹记得零八年,由于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遭袭击,我所在城市的居民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抵制来自法国的家乐福超市,虽然该超市给大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事件与该超市实在没有丝毫关系,但大家抵制的强度让超市负责人叫苦不迭。所以很多政治家赞赏民主主义的热情,但反对民族主义的狂热,因此分析它的利与弊并得出一个中和点就成了当务之急。 先说民族主义的弊端。根据民族主义发展一个终端是进攻性民族主义来说,他的弊端来自于没有处理好度,即过度的本民族为中心。可以看成是极端性,在保护本民族的道路上走的太远导致民族侵略。狂热性,丧失了理智的盲目的民族主义反而会损害本民族利益。 1.极端,民族主义很多都有极端倾向,像各种排外运动的始作俑者一般都是各国的民族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演化为了大国沙文主义。最明显的代表是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大国。在进一步的发展道路上它只考虑自身利益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以增强自身国力。除此之外,我们所熟知的拿破仑也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出生于被法国占领不久的科西嘉岛的拿破仑从小意识到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

论民族主义的起源及特点

甘肃政法学院 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论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 行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10 级二班 学号: 20X0330X0107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成绩:___ ________ 完成时间:

目录 一、民族主义概述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 (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1)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 (2)民族主义国家的演进 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 (一)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二)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 三、民族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影响

论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 付丽芳 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对民族主义的探讨首先要涉及民族的概念。作为一个从西欧开始起源并产生的概念,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民族主义的形成又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建构,二者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以及它在西欧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成功,对其它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自民族主义最早西欧诞生以来,它和主要在它塑造下形成的近现代民族都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化。民族主义在今天面临的全新现实环境,迫使我们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过程。 一、民族主义概述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 “民族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指从自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低位考虑的包含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1、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 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一个民族在现实之中是确定的、客观的。但当我们在抽象理论上给出一个定义时,却是众说纷纭的。因此,了解民族主义之前,有必要对“民族”作一个学理式的探究。英文中“民族”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但其语义在演变过程中逐渐与政治相联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后,该词的政治色彩日益浓厚。再往后,政治色彩成了该词的主要含义。[1]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研究学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 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中的很多学者都主张,民族主义和民族都是近现代世界才存在的政治概念。这一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影响,对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人们对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断发展深入。冷战以后,世界各地各类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叠起,有力地影响着当今世界新格局的组合。韦伯曾说过:“在谈到‘民族’这个概念时,我们一再指出它同政治实力的关系。”[2]有人认为,民族问题将成为新世纪的主要潮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继二战结束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之后,冷战后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2、民族主义国家的演进 “民族是一个纵向和横向联系上的一体化的、拥有固定领土的群体,它是以共同的公民权利和具有一种(或更多)共同的集体情感为特征的。”[3]在民族主义推动下,近代民族国家和民族先后产生于十六世纪的英国、十七世纪中期的法国、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俄国、十八世纪晚期的美国,以及十八与十九世纪之际的德国。在这个历史序列的演进之中,民族主义和民族本身都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化。 当民族主义在它的原发地英国形成发育起来时,它原本是一场处于既定的历史疆域内的全体人民把国家主权从皇室、贵族手里夺归大众所有的运动。也就是说,最初的民族主义所飙扬的,是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这时候的民族概念,“等同于国家,等同于人民”;吉登斯则认为,民族是指“居于拥有明确边界的领土上的集体,此集体隶属于统一的行政机构”[4]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摘要]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发挥教育文化传承的功用,提升受众的多元识读能力及多模态素养,有利于增强受众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认同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扩大其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多元识读多模态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164-01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国人在感受异域文化气息的同时,也受到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冲击。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对以商业文化为主导的外来文化盲目地照单全收,迷恋过洋节、吃洋快餐、用洋电器、追洋星,淡漠或丧失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导致其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 面对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挑战,一方面,倡导国人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推进中华文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的交流与创新,增强其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民众文化认同取向,提倡文化自强、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新精神。 [1]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 化和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才能促进文化和谐、文化繁荣发展,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保持战略的主动地位,确立本民族在世界族群中的地位。[2] 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途径 (一)注重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历史记忆符号,如故宫、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风俗,孔子的“仁”“礼”,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传统哲学道德文化理念。这些历史的记忆上升为文化符号,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传承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象征。 1.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整理、保护本地区物质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文化认同”

02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等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 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一)关于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始终处于重要地位。 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当议》指出,要从中华民族发展趋势、从历史上统一和“分裂”以及从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等方面来认识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国各民族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关系亦越来越密切。 苗普生《文化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必由之路》强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针对研究民族融合的某些误区,提出从我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来看,文化融合才是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 (二)关于民族地区国家认同。 陈季君《论土司地区的国家认同》认为土司地区国家认同的实质是西南少数民族逐渐融人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程,推动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李治亭《清代满汉民族认同与“互化”的历史考察》指出有清一代,包括蒙古族的“满化”与“汉化”在内的满汉“互化”,是中国文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互化”就是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其结果,满洲及满文化与汉族及汉文化融为一体。满汉融合,实际也是中华各民族不断融合的一个缩影。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民族和民族主义》

10 邱志芳《民族与民族主义》 主要内容: 《民族与民族主义》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而是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民族与民族主义》对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民族的概念: 至今尚无一个通论或标准规则,可作为民族区分的标准——即使有人宣称“民族认同”乃是他们个人安身立命最基本而不可或缺的认同所在,是他们所依赖的社会价值所系,已无法解决此项明确界定的难题。(p5) 民族根本不可能具有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定义,因为这个历史新生儿才刚诞生,正在不断的变化,且至今仍非举世皆然的实体。语言、族群性等,其实都非常的含糊不清,想用他们来判断民族,无异缘木求鱼。(p6) 作者对“民族”与“民族主义”基本立场 1.我所谓的“民族主义”是采用盖尔纳的定义,亦即“政治单位与民族单位是全等的”(p9) 2.作者认为“民族”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实体,民族不但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且是一项相当晚近的发明。”民族”的建立跟当代基于特定领土而创生的主权国家。……民族主义先于民族的创立。不是民族创造了国家和民族主义,而是国家和民族主义创造了民族。(p10) 3、民族,并不光是领土国家或民族情操的反应,同时也受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影响。(p10)

4、“民族”是具有双元性的,它必定是有居上位者所创建,但却也一定得从平民百姓的观点分析才能完全理解。(p11) 总结: 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们共同体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一直就是自有民族以来的世界历史上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今中外的学者和政治家们,从他们生活的年代和所从事的学科性质、政策应用等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出发,分别给民族下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较有权威的是,1913年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的概念至今还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民族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生物学、人种学到社会学、政治学演变的历史过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岁月里,随着民族概念本身的不断演变,人们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总在试图发现生活中的民族到底是怎样的?于是在衡量判断什么是民族时,便有了众多不同的见解。地理学家们认为自然环境对形成民族具有一定的意义;历史学家们则把民族看做是生活在特定的领土内的、在共同的历史中因共同的愿望而拥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的、主权政治国家的全体居民;政治学家们认为民族是一类人的正式的组织;哲学家们认为民族是文化与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学、传统、英雄和忠诚的统一体;社会学家们则把民族看成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人类集合体之一,他们强调构成民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致或同一的感情;心理学家们把对民族的观察点定在个体的行为上,以寻找所谓的民族的心理特征;精神病学家们则把民族描绘成个人直接显示他的忠诚的最大的社会聚合体以及超我的外在的代表……。 从民族主义来研究“民族”的概念 “民族”最重要的涵义,是它在政治上所彰显的意义。(p21)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课题思路模板

民族地区青少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埃里克森在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的阐述中提到,自我的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是由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联系性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在少数民族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宗教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目标,为了完成自我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必须要对“我是谁”等民族身份和相关的文化内涵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会涉及到自我认同的构建。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了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对少数民族群体内部的认同,是对本民族内部的传统文化及相关的种种民族特征的认可和接受。但是民族认同并不是少数民族学生认同的最高形式,在我国这个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仅要认同于本民族,还要在此基

础上认同于中华民族这个大民族,即国家认同,只有达到国家认同,才能使各民族团结一致、维护国家的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对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任务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我国民族认同的传统做法是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强调国家认同,淡化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这不符合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认同特点与规律。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便是如何分析与批判我国传统的民族青少年认同问题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构建新型的、符合民族青少年认同特点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中、小学生,家长及学校老师和管理、领导人员,以及当地的普通群众和相关的宗教人士的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相关情况,并采用社会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调查地点,对涉及民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姓名易三才 专业产业经济学 入学年月2012 年9月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目录 一、文化认同综述 (1) (一) 文化认同概念 (1) (二) 文化认同类型 (1) (三)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认同的意义 (2) 二、国家认同综述 (2) (一) 国家认同概念 (2) (二) 国家认同分类 (3) (三)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的意义 (4) 三、全球化条件下强化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4) (一)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 (5) (二)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构建 (6) 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 (6) 2.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6) 参考文献 (7)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综述 (一)文化认同概念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文化认同类型 当关涉个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大致而言有两种处理方式和认同类型:一是健康的自我认同,二是扭曲的自我认同。 健康的自我认同,也可以称之为开放性认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状态中人的“一致性”与“自我性”处于和谐状态,个体拒绝自我的封闭与孤立,与他者互动成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在不断认识他者的基础上建构起健康的自我概念,他人的优长成为自我成长的促进因素,群体不会泯灭个体,求同也不会消除个性;个体以基于“主体间性”的交流、沟通来促成自我认同的变化与更新。 扭曲的自我认同,创伤性记忆、从众心理、自我中心性思维等人格因素,社会体制、意识形态宣传、商业文化等社会因素,种种内外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袁娥 2012-10-10 16:45:07 来源:《民族研究》(京) 2011年5期内容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①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

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②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③ 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④“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后来,埃里克森(E.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⑥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