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

王纪芒

【内容摘要】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关键词】朝鲜族;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作者简介】王纪芒,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一、引言:概念的界定、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背景

1.概念的界定。在讨论本文的主题之前,须首先澄清关于“民族”这个概念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为在现代的语境中,民族是一个蕴含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概念,一般来说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一个源于(或自认为源于)同一祖

先、血缘的“族性群体”(ethnic group);其次它可以是指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共同体——民族;最后指一个众多拥有平等权利成员组成的主权实体——民族国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还可以在更多情况下,民族是上述几种意涵的错综结合或者重合。区分民族的这几层含义是有意义的,因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中国朝鲜族,具备了上述所有关于民族的层层含义: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群(ethic group),与其他诸多的民族或族群一起,是中华民族这个国家(民族国家,nation)的一员,同时,它与中国境外的朝鲜和韩国的朝鲜族,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那么,对于中国朝鲜族的认同问题的研究也相应地具有三个层次: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2.问题的提出。目前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人员的流动及其带来的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亦引起学者的关注,现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内部的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需要越来越强烈,民族国家日益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即如何让文化、民族上的多元与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内部秩序和谐并存。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复苏的时代,表现在对既有的民族国家的挑战及各地以民族性为基础的认同(重)建构;现今的历史阶段,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想要保持其完整的自主权,还是否认自己国家构成的多元性——都面临崩溃瓦解的命运。”[1] 还有学者宣称,20世纪的后半段,将会成为民族主义高涨及扩散的时代……这种要表达自己的认同且被别人确切地加以认可的急迫感有着越来越强的感染力[2]。著名学者亨廷顿更是指出,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意识形态为主的或以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明的或文化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世界事务中最有力的行动者,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跨越国家疆界、信仰不同宗教、分属不同文化的民族和族群之间[3]。

3.本研究的背景。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国境内一个独特的民族,改革开放后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流动,其中既有跨国性质的流动,又有非跨国性质的空间流动,朝鲜族在中国境外建有两个主体国家:朝鲜和韩国,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问题与这两个国家息息相关。朝鲜由于近些年来经济发展滞后,1990年代以后我国朝鲜族与朝鲜国居民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而中国的发展对于朝鲜的边民构成吸引力。韩国则是另一种情形。自从1992年中韩之间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以后,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朝鲜族利用其亲缘、人缘关系和语言相同、习惯相近等特点,以探亲、劳务等形式大量流入韩国,其中还包括许多年轻女性通过跨国婚姻途径形成的女性人口的外流。人口外流的结果,一方面使得他们的民族与国家认同问题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人口外流还造成了中国境内朝鲜族人口的不断减少(具体数据可以参见下表1),生育率持续下降,朝鲜族传统聚居的村落日益空洞化,民族教育难以为继,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民族语言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朝鲜族的族群认同也面临着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朝鲜族在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有什么样的特征,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在这里,族群认同就是指他们对于自己属于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而产生的“朝鲜族”的族群认同;民族认同是指他们对于与自己拥有相同的文化、血缘和世系的民族认同,当然这里包括对于朝鲜半岛在内的朝鲜族的认同;国家认同则是他们作为中国国民或者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而对国家产生的政治上的认同意识。

本文结论建立在对于中国东北边陲某朝鲜族聚居地朝鲜族群众的实地考察之上。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地点做问卷400份,获得有效问卷397份,调查对象全部为朝鲜族。经统计,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2.4岁,年龄最大的是79岁,最小的是11岁;男性185人,占46.4%,女性208人,占52.1%(另有5人的性别未填),农村户口的有183人,占49.9%,城镇户口的183人,占总人数的45.9%。此外,本次调查还做访谈14人次,他们有政府部门的官员(如文化局某负责人、应急办公室负责人等),有中学老师、小学老师,有乡镇干部,边防武警战士、传教士、街道工作人员等,主要访谈对象都是朝鲜族,只有两人是汉族。

二、中国朝鲜族的族群认同

对于朝鲜族族群认同的衡量,本研究在问卷中设计了一些指标:服装、饮食、语言传承、历史记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意识。

民族服装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的和外在的表征。朝鲜族服装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对于自己民族服装的评价,81.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民族服装非常漂亮,13.6%的人认为比较漂亮,2.5%的人说不清楚,只有0.8%的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服装不漂亮或一点也不漂亮。可见,他们对于自己民族服装的评价是相当正面的,几乎所有被调查的朝鲜族都珍藏着一套民族服装,有81.7%的人表示他们会在一些重大节日及喜庆场合如参加婚礼的时候穿民族服装,以示隆重与正规。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穿着打扮与汉族基本无异,回答日常穿民族服装的只有6.5%。目前,全世界的服装风格都变得同样化,趋同明显,所以,在重要节日穿民族服装就成为某特定民族或族群互相认同的方式之一。

在饮食方面,朝鲜族的饮食特色是非常突出的,我们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能说出自己民族的风味饮食品种,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特色饮食为主,与当地的汉族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辣泡菜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菜。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和小米,以鱼肉蛋奶制品和海鲜产品为辅,基本上以素食为主,同以吃荤为主的民族有明显的区别。

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族群历史事件的记载方式和文化传统的象征[4],是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它相对稳定、不易改变。我们的调查发现,67.8%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用朝鲜语进行交流,只有3.8%的人使用汉语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还有25.9%的人两种语言都使用。另有2.6%的人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朝鲜语的使用与掌握也很好,81.1%的人不仅会说,也会读,会流利地书写,全部调查对象中只有1人不会说朝鲜语。这些数据说明,对于朝鲜族来说,在与汉族频繁互动的同时,在其他认同符号逐渐式微,趋同非常明显的情况下,民族语言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也是民族认同的主要标志之一。但尽管如此,也应该动态地去看这个问题,汉语作为一种强势的语言,目前已经影响到了朝鲜族的语言传承。通过调查笔者觉得,朝鲜族的语言传承和发展已经出现某种危机,因为出于对日后前途的考虑,现在有很多朝鲜族的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汉语教育,大量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汉语学校而不是朝语学校,我们所调查的地区民族学校的招生情况每况愈下,朝鲜族语言发展的危机在教育领域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引起了部分朝鲜族精英关于保持自己文化传承方面的忧虑。

民族交流意识主要涉及一个民族对于其他民族的看法,进一步的发展就是对于民族交流的看法。通过交友和通婚这两个指标,大致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其他民族的接受程度,在这里主要是对于汉族的接受程度。

从实际的行为来看,我们的调查对象对于“你的好朋友是否都是朝族”的问题,回答都是朝鲜族的有39.6%,回答有一部分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占54.7%,全是其他民族的有2.5%,3.6%的人不回答;明确表示喜欢汉族人的有42.8%,觉得汉族人还可以的有45.8%,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只有5.5%;觉得和汉族打交道很不容易和不太容易的有31.3%,觉得很容易和比较容易的有55.6%。这表明朝鲜族对于同汉族的交往并不排斥,而呈现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就汉族的反馈情况也能证明朝鲜族的这种积极态度,汉族对于朝鲜族的接受程度也较高。

但进一步从族际通婚、交友以及对于其他民族和本民族相比的信任程度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民族意识的内涵所在。据调查,朝鲜族的配偶为自己本民族的占到了72.8%,配偶是汉族的只有1.5%。对于“结婚是否愿意找汉族人”态度的问题,回答愿意的有12.6%,不愿意的有53.7%,无所谓的有23.7%,说不清楚的有3.8%,另有6.3%的人不回答。“愿意”和“无所谓”加在一起占36.3%,说明朝鲜族对于族际之间的通婚持一种不太赞成的态度。

但是,朝鲜族妇女嫁到韩国的情况近年来一直有增无减,这里除了韩国经济发达的因素之外,民族间的认同是关键因素,说明中国的朝鲜族和韩国的朝鲜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上认同。从交友的方面看,被调查对象实际拥有汉族朋友的有54.7%,这也就从客观上说明其对于外族的看法是有保留的,他们接受与外族的交流,因为毕竟生活在一个周围存在大量其他民族的环境之中,但这种交流是控制在一定层次上的,还未发展到族际通婚的水平。由于这样清晰的族群意识,他们进而认为本民族的人比其他民族的人更可靠(数据详见表2)。

可以认为,中国朝鲜族对其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非常稳固和坚定的,他们多数人为自己是朝鲜族而感到自豪(数据详见表3),

民族历史记忆也是建立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寻根认祖是一种民族认同的表现[5]。此次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些与朝鲜族历史有关的问题,能回答上来的人比较少,这说明中国朝鲜族对于属于自己本民族的历史缺乏了解,也缺乏感性认识,精英阶层和普通大众都同样缺乏。朝鲜族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的历史也缺乏了解,但对于共和国历史表现出一种较好的掌握,和中国的主流社会基本共享着同样的经验。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中国的朝鲜族由于缺少对本民族历史的记忆而妨碍他们建立起对于本民族的认同。事实上,服饰、语言、饮食等文化表层的标记作用是明显的认同纽带。

三、中国朝鲜族对于朝鲜族的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是指作为一个共同的族群所拥有的共同感,更多地从文化和意识层面去指称,即作为一个共同的民族所具有的共同心理和意识。对于中国的朝鲜族来说,他们最初是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境内的,其先民和故国(motherland)

是朝鲜半岛,与韩国的朝鲜族、朝鲜的朝鲜族属于同一民族。到目前,中国的朝鲜族在韩国和朝鲜有亲戚的比例都很大,问卷调查表明,在韩国有亲戚的占38.8%,在朝鲜有亲戚的占45.1%,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因此,朝鲜族的民族认同必然涉及半岛之内的朝鲜和韩国。

就宏观的文明特征而言,朝鲜族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儒家特点,重视子女教育、尊重老人、讲究礼仪等都可以在儒家思想中找到合理的解释。但文化上的儒家特征并不代表这种文化与中国的汉族文化相一致,而中国的朝鲜族、朝鲜的朝鲜族、韩国的朝鲜族,他们从根本上属于同一个血缘和文化世系,在文化上是同质的。能够反映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的典型指标,就是对于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态度。上面已经提到,中国朝鲜族对于与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是有所保留的,但韩国和他们属于同一民族,加上其发达的经济所产生的吸引力,所以有大量的中国朝鲜族妇女嫁到韩国去,这些行为就已经很好地体现出了他们在文化上的选择性和认同状况。

目前,中国的朝鲜族是韩国出版物、文化产品以及其他时尚消费品需求增长最快的群体,对韩国的产品格外青睐,对“韩流”的欢迎与其他中国人不尽相同[6]。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您喜欢看的电视剧是韩国的还是中国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见表4。结果发现,喜欢韩剧的大大多于喜欢中国的电视剧的,分别为41.3%和27.5%。这一方面和近年来韩剧在亚洲的持续升温所形成的“韩流”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族和韩国在文化上、语言上的相通。韩国文化在保护原有东方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了西方文化,形成了兼具东西方特点的本土文化;借助其发达的经济实力、频繁的国际交流,韩国也在积极地输出其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

对于朝鲜的民众,中国朝鲜族对他们更多的是同情,在调查的过程中许多人告诉我们,因为毕竟属于一个民族,原来是一家人,现在看到朝鲜老百姓生活困难也很难过,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会接济对方,但更多的情感也就不存在了。

总之,对于中国的朝鲜族来说,朝鲜半岛是他们的故国,朝鲜和韩国的朝鲜族是和他们具有同一血缘和文化的白衣同胞;由于同胞的关系,对于朝鲜半岛具有特殊的感情;而对于韩国文化的热衷和拥趸,无疑是源于共同的文化和血脉。作为跨界民族,虽然他们长期分居于不同的国家,受到当地主体民族的不同影响,在语言、服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他们传统文化的底层,以及日常生活的深处,仍与原来的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中国朝鲜族的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国家认同是指他们作为中国国民或者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而对国家产生的政治上的认同意识。因为是跨界民族,并且境外有两个主体国家,中国朝鲜族的国家认同问题就涉及另外两个国家:朝鲜和韩国。

1.中国朝鲜族对于韩国的认同状况。对于此问题,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假如现在您正在观看一场韩国队和中国队之间的足球比赛,您是希望韩国队胜利还是希望中国队胜利?”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见表5。

如果上述题目可以反映中国朝鲜族的国家观念的话,那么,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朝鲜族的国家认同是对中国而非韩国的,对韩国持有认同的人仅占到被调查者的6.8%,不构成他们国家认同的主流,即在国家认同的层面,朝鲜族还是选择了中国。我们的访谈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有研究发现,中国朝鲜族在与韩国的交流中,由于相互隔绝和缺乏了解,一些人一开始确实在自己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的问题上曾产生过模糊的认识,国家认同具有模糊性,但这些都是短暂的,当他们与韩国人接触过一段时间后,特别是那些在韩国打工的人,几乎都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自己不可能成为韩国人,而“中国人”的意识更为强烈,国家认同反而变得清晰和强烈起来。在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更多的是把韩国当成他们打工挣钱的地方,而不是他们的家园;朝鲜族在与韩国的经济交往中得到很大的实惠,但对于韩国的认同感并未提升,他们在彼此面对时,国家的界线越来越分明和清晰。群体身份意识是在相互的交往中逐渐萌生的。

上述资料证实,中国朝鲜族对于韩国的国家认同几乎不存在,他们对于中国的认同,反而由于出国打工的感悟而变得空前强烈和坚定起来。

2.中国朝鲜族对于朝鲜的国家认同。对于朝鲜的国家认同,我们在问卷中使用了和韩国类似的指标:“假如现在您正在观看一场朝鲜队和中国队之间的足球比赛,您是希望朝鲜队胜利还是希望中国队胜利?”统计结果见表6。

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国朝鲜族选择了对中国的认同,只有一小部分人(6.8%)选择了对于朝鲜的认同。

中国和朝鲜的关系近些年来起起落落,在20世纪60年代,朝鲜的经济状况好于中国,当时中国的朝鲜族曾经受到朝鲜民众的接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朝鲜因各种原因造成了民众生活贫困,甚至温饱都难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在中国的朝鲜族身上有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所以,如果把中国和朝鲜进行比较的话,中国朝鲜族毫无疑问是认同中国的。当然,从民族认同的层面来看,作为一个民族的同胞,彼此的同情心肯定是存在的。所以有时候朝鲜国的边民逃到中国,中国的朝鲜族边民看到后,除非朝鲜人做违法犯罪的事,中国边民一般不报警,而是把那些朝鲜人劝回去。所以,就当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中国朝鲜族不存在对于朝鲜的国家认同。

五、结论与余论

1.结论。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就当地朝鲜族民族意识的状况而言,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他们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同时,朝鲜族并不把本族的民族特征和汉族的民族特征尖锐对立,不过度强调本族与外族

的异质性。对待外族的态度是积极和开放的。但随着近年来朝鲜族人口的持续外流而呈现出某种危机的苗头。

由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也依然强烈。

朝鲜族的国家认同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前还具有某种模糊性的话,那么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随着不同的人群在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异质性的增强,国家认同反而逐渐明朗起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嫁到中国来的媳妇,朝鲜半岛是他们的娘家,是他们曾经的故国,那里有他们的兄弟姐妹,有割不断的血脉和文化,对娘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肯定很强烈,但他们在中国已经扎根,繁衍生息。

概括说来,他们的认同经历了三部曲:从朝鲜到中国的朝鲜人(国家认同在朝鲜半岛)、在中国的朝鲜族(中国的一个族群)、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人)。目前,三个层次的认同都存在,并且并行不悖。

2.余论:关于朝鲜族的国家认同中的问题。目前,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依然呈现出一种继续上升的势头,因为在韩国的工资收入要远远高于国内,这是大量劳工前往韩国打工的直接原因,不能把问题提到民族情感的高度。当然,我国劳工在韩国的劳动强度要远远大于国内,也大于韩国本国人;韩国的消费水平高,我国劳工在韩国的生活很不理想,韩国政府也没有明显的意图要把这些劳工纳入韩国,只是想利用他们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所以这些劳工的长远打算,还是积攒足够的钱以后就回国,而不是定居韩国。我国劳工在韩国的生活也主要围绕赚钱这个中心议题,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当地的政治生活。韩国是否有明确的意图

要利用大量劳工来韩的机会,鼓动居住在我国境内的朝鲜族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个情况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这种风险无疑是存在的。

另外,中国朝鲜族劳务人员大量流入韩国所引起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出国打工的劳务人员在国外一待就是几年,短期内无法回国,我们调查到的一个朝鲜族中学,一个班里的留守儿童甚至达到70%。另外,离婚率也在不断增高。这样,家庭的稳定、孩子的教育等都出现了严重问题,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虽然中国朝鲜族在国家认同的问题上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用行动表达着他们的认同观,这种认同不一定以非常明确的感情来表达。朝鲜族的迁徙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寻求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目标的历史。朝鲜族最初向中国境内移民的时候是因为朝鲜半岛闹饥荒,现在韩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在中国人们普遍觉得靠国内挣到的钱很难支付高额的住房和孩子受教育的费用,毕竟韩国的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高于中国。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加上文化与民族上的同宗,朝鲜族人口大量外流和迁徙的趋势近期内不会有所缓解。在调查中,表示如果有可能愿意去韩国打工的人占到58.9%,愿意把未来的工作地点选在韩国的也有31.7%。尽管有许多人表示,去韩国打工只是为了挣到一大笔钱,回来后可以买房子、让孩子读书等,最终还是要回来的;而且认为“韩国小小的,中国大大的”,但这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韩国目前没有鼓励朝鲜族移民的政策,如果有移民的可能性,许多人表示他们会留在韩国。韩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这些廉价劳动力,但对于这些劳工却没有当作同胞看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朝鲜族没有表现出对韩国的国家认同,而是坚守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作为一个跨界民族,客观上,朝鲜族具有多重国家选择的条件,具体对哪个

国家的认同占上风,在目前和平形势下,经济的考虑往往大于政治上的考虑。打工本身的确与民族感情不相关,但长此以往,经济上的认同是否会影响国家的认同则难以确定,移民的历史就是一个艰难的与移入地民众进行融合、共生、甚至同化的历史,第一代移出的居民由于各种原因其国家意识是强烈的(这正如到中国的第一代朝鲜族对于朝鲜半岛的情感),但到了第二代的新生代,他们在当地扎根,与父辈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他们心目中的家园与父辈就注定有所不同。加上本来属于同一民族和文化,被同化的脚步会更快捷。

中国朝鲜族对于朝鲜的国家认同基本不存在,更没有向朝鲜流动的迹象,但和朝鲜之间的问题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因为中国朝鲜族的人口外流与妇女外嫁造成了多方面的后果,比如女性婚育人口持续缺乏,农村有大量不能结婚的男性。中国朝鲜族农村的未婚大龄男性也吸引着朝鲜的妇女越境到中国与他们一起生活。朝鲜族女性的越境许多是非法的,如果被发现,她们会被遣送回去,和中国男子生育的孩子则被允许留在中国,是中国的合法公民。这些孩子在绝对数量上虽然并不是很多(笔者未获得这方面的确切数据),但是,他们由于地处边境地区,这些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样的国家民族观,他们的国家认同对于未来的社会安定与边疆安全的影响如何,现在作出判断都还为时过早。

从中国朝鲜族对于中国的认同上看,朝鲜族国家观的形成基本是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记忆而建构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共产主义”这种带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价值观与信仰的教育,成功地越过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价值观的界限,建构起了中国境内的朝鲜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流价值观与信仰体系——共产主义——的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从而建立起朝鲜族的国家认同。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在逐步淡化。随着国家改变过去全面控制社会生活的做法,原有的高于民

族的阶级斗争观念及共产主义观念等日见削弱,代之以经济理性,国家认同的纽带已经发生了改变。朝鲜族对于中国的国家认同纽带应该通过什么来维系?进一步说,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和在社会转型期,过去的价值信仰体系正在发生改变,新的价值信仰体系还处于创造和改良的阶段,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多民族国家应该寻找什么样的认同纽带,增加各民族对于国家的向心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六、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笔者认为处理好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问题,应有如下对策:

1.坚持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团结,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开发问题纳入到国家以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当中,防止普遍问题的民族化,促进不同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有许多问题不仅存在于民族地区,也存在于非民族地区,如人口的外流、农村的空洞化、乡村学校生源不足、难以为继等,但这些问题到了民族地区,就多了一层民族的含义。不容否认,从宏观的层面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于非民族地区。所以,为了避免普遍问题的民族化,增加各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向心力,国家应该考虑增加对于民族地区各方面的财政投入,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向民族地区倾斜,实施专项扶持策略。

2.中国要加强对于海外中国人的权益的保护。比如对于在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从目前所看到的情形来看,虽然韩国有向这些人进行的思想和宗教渗透,但停留在无组织的层面,未上升到国家有意识的层面。中国的驻外使领馆应该充分注意到对中国劳工的权益并加以保护,使他们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使他们保有

对于中国的国家认同。相反,如果中国政府不重视这些人的利益和感受,那么这种感受同样会传递到国内的朝鲜族那里,到时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

3.加强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加紧建构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如何在持有不同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共同的认同纽带,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应该宣扬一种什么样的普遍价值观,应该用什么样的纽带作为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结,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4.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看,有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并使少数的族群享受国民的待遇,使他们心中建立起一种国家的自豪感,是跨界的少数民族保有国家认同的根本。公民权制度是现代民主的公民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在不分种族和血统的情况下,保证国家所有的成员平等或相对平等的权利。公民权在这里创造了一种新的认同,一种与族群意识(民族)、族籍身份分离的政治认同,是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保持政治统一的纽带保护伞。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政府必须考虑到在国家主要的领域和行政管理上充分表达少数民族的意志,使他们的民族认同纽带不能影响到作为公民的个人权利,这样,他们对于国家的认同就一定会稳定存在。

本文成文深受研究小组成员的启发,他们是: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卢小平、本科生肖灵、研究生郭雨彤、徐慧杰、刘叶楠、燕敏、丁晓萍、徐旭飞、王伟、哈雨狄。对于他们的辛勤劳动,作者在此致谢,唯文责自负。

【参考文献】

[1]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9,58.

[2] David Hooson, Geography and National Identity[M], Oxford: Blackwell., 1994:2—3.

[3]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

[4] 马戎.社会民族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5.

[5]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6] 李晶.朝鲜族的认同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7:107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学解读 阿迪力?买买提 2012-4-9 13:35:49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5期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威胁,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公民而言是认同危机,对国家而言则是安全危机。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后发展国家不得不同时完成构建民族国家和融入全球社会这两大任务。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变得困难重重。领土分割在后现代的全球化时代已不再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族存在于多层治理体系的世界之中,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是谁,我们代表着什么,这些问题都希望得到解答,这些问题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且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认同;爱国主义 作者简介:阿迪力?买买提(1959-),男(维吾尔族),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1) 05-0029-07 一 自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媒体出现“全球化”一词以来,它已成为一个时尚的字眼,专家学者们更是对其非常关注。这大概是因为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世界性潮流,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任何国家、民族无法独立于这股强大的全球化浪潮之外,难怪人们对其格外关注和普遍重视。何谓全球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无统一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从历史上看,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由于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革命、冷战结束以及原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空前的全球化浪潮。 客观地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贸易的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提供了一个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后发优势”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中获得了短缺的资金和技术,从而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还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的发展。如果因此我们将经济全球化仅仅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福音”,那就大错特错了。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由于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但也必然会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制定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利与弊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对任何人都有益的事物,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均衡地同时对每个人给予某种回报。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的严峻现实。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除了面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法政学院X级XXX班 XXX 指导教师×××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民族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还特别提出民族认同应包含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但国家认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状况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Phinney,1999;王亚鹏,万明钢,2002;高永久,2005)。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西部多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者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民族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研究者有着内涵相似的不同观点。Phinney(1990)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Carla(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高永久(2005) 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孙九霞(2004)将民族认同界定为: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的依附感。总结这些观点,民族认同是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是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二、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发展阶段、现状与影响因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民族认同的结构,Phinney 的观点受到广泛赞同,她(1992)提出民族认同测量中的四种成分:民族自我认定、归属感、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民族卷入。Aune & Kristel(2001)通过实证研究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两个相关维度: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区分。万明纲、王亚鹏(2004)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主流文化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积极民族认同三个维度。陈晶(2004)认为中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谈及“民族主义”一词,总有一种界定模糊的意味。它不像“爱国主义”,总是积极向上让人学习信奉;它不像“官僚主义”,让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它是这样一个词,人们在听到它时会做一番思索,这到底是给反抗外国侵略以凝聚力和向心力那个民族主义,还是让国家海外侵略不断扩张的民族主义呢。 民族主义究竟是什么?“民族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指从自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低位考虑的包含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起源于英国。由于宗教改革将英国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之后的领土战争,贸易争端更加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推动了民族主义发展。十七世纪的光荣革命最终让英国确立起了自由民主的制度,将权利由国王手中转交给整个民族,民族国家就此诞生。而这正是民族主义的基础。由此可见,民族主义刚出世时是民族要求独立建国,反抗侵略和压迫的主张和运动,起到的是一个巩固国家,增进英国自我发展的力量的作用。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洲各国和美国原有的民族 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它们走上了以武力拓展国际市场 的道路,通过扩张和征服奴役了众多弱小和落后国家,使亚、非、拉美的广大地区沦 为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它们商品和资本输出场所和原材料的输入地。正是在扩展国 外市场的过程中,欧美等国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民族利益的进步性, 一步步蜕变为维护统治阶级和特殊政治集团利益的民族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些国 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人民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 文明”和为本民族媒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以侵害其他民族 利益为代价,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因此,从主导成分 上说,殖民主义就是恶性发展的民族主义,是侵略性的民族主义。 依据它的发展历程,可将民族主义按照西方思想家伯林的标准来划分。他将民族主义划分为“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和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在思想上表现为种族主义,大国或大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就是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赫尔德提出了归属和民族精神的概念。我认为划分两者的标准在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程度,过度的自我为中心,就会产生盲目性,会侵犯其他民族的领域,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 之前说到很多人在提及民族主义时要对其角色进行思索,其原由大概就在于民族主义这的这两面性。它可以让人们为自己在压迫中的民族奋起反抗,也可以让民族闭关自守或盲目扩张。在抗战时期我们得以胜利,依靠的就是强大的民族主义的保护意识,它的排外性很强,只要拥有它,这个国家的对手就不会好过。犹记得零八年,由于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遭袭击,我所在城市的居民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抵制来自法国的家乐福超市,虽然该超市给大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事件与该超市实在没有丝毫关系,但大家抵制的强度让超市负责人叫苦不迭。所以很多政治家赞赏民主主义的热情,但反对民族主义的狂热,因此分析它的利与弊并得出一个中和点就成了当务之急。 先说民族主义的弊端。根据民族主义发展一个终端是进攻性民族主义来说,他的弊端来自于没有处理好度,即过度的本民族为中心。可以看成是极端性,在保护本民族的道路上走的太远导致民族侵略。狂热性,丧失了理智的盲目的民族主义反而会损害本民族利益。 1.极端,民族主义很多都有极端倾向,像各种排外运动的始作俑者一般都是各国的民族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演化为了大国沙文主义。最明显的代表是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大国。在进一步的发展道路上它只考虑自身利益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以增强自身国力。除此之外,我们所熟知的拿破仑也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出生于被法国占领不久的科西嘉岛的拿破仑从小意识到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三。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隋唐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发展时期。汉代以后,中国虽然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分裂时期,但这期间。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历史上曾经强盛兴旺的匈奴、鲜卑、氐、羌、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了汉文化,其中一部分人融入到汉族中。到了隋唐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与吐蕃、突厥等民族的交往更加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确立时期,全国所有的民族地区,都置于中央直接派官的管辖之下,形成了在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形省与特别政区并存的行政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此时,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和稳定的边界,而且形成了稳定而明确的在统一中国范围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特点,以不同政策、法令行使管辖的行政制度。各民族对统一的中国的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二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三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却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姓名易三才 专业产业经济学 入学年月2012 年9月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目录 一、文化认同综述 (1) (一) 文化认同概念 (1) (二) 文化认同类型 (1) (三)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认同的意义 (2) 二、国家认同综述 (2) (一) 国家认同概念 (2) (二) 国家认同分类 (3) (三)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的意义 (4) 三、全球化条件下强化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4) (一)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 (5) (二)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构建 (6) 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 (6) 2.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6) 参考文献 (7)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综述 (一)文化认同概念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文化认同类型 当关涉个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大致而言有两种处理方式和认同类型:一是健康的自我认同,二是扭曲的自我认同。 健康的自我认同,也可以称之为开放性认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状态中人的“一致性”与“自我性”处于和谐状态,个体拒绝自我的封闭与孤立,与他者互动成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在不断认识他者的基础上建构起健康的自我概念,他人的优长成为自我成长的促进因素,群体不会泯灭个体,求同也不会消除个性;个体以基于“主体间性”的交流、沟通来促成自我认同的变化与更新。 扭曲的自我认同,创伤性记忆、从众心理、自我中心性思维等人格因素,社会体制、意识形态宣传、商业文化等社会因素,种种内外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袁娥 2012-10-10 16:45:07 来源:《民族研究》(京) 2011年5期内容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①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

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②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③ 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④“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后来,埃里克森(E.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⑥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人文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 摘要:民族认同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国家不能避开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不断被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各支系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认同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常用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认同问题。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族群层次性 一、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当中又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漫长过程。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指南,同时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解决中国自身由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费老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在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费老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这一体系的基层,而中华民族则是这一体系的高层。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到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重要一元,由于它发挥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① —————————————————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课程标准】: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四、【教学方法】: 材料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 五、【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 1、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体现:(1)、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 (2)、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合作探究: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①)“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都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服饰文化展示) ②)“一体”是指我国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③)“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各兄弟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3)、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高层次和基层次认同不排斥) 过渡:既然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那么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维系这56个民族发展的纽带是什么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 探究活动:1、什么是民族精神?2、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3面对困难和灾难时, 社会各界的行动体现怎样的精神?你知道有哪些精神,这些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结论: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 王纪芒 【内容摘要】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关键词】朝鲜族;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作者简介】王纪芒,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一、引言:概念的界定、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背景 1.概念的界定。在讨论本文的主题之前,须首先澄清关于“民族”这个概念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为在现代的语境中,民族是一个蕴含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概念,一般来说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一个源于(或自认为源于)同一祖

先、血缘的“族性群体”(ethnic group);其次它可以是指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共同体——民族;最后指一个众多拥有平等权利成员组成的主权实体——民族国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还可以在更多情况下,民族是上述几种意涵的错综结合或者重合。区分民族的这几层含义是有意义的,因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中国朝鲜族,具备了上述所有关于民族的层层含义: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群(ethic group),与其他诸多的民族或族群一起,是中华民族这个国家(民族国家,nation)的一员,同时,它与中国境外的朝鲜和韩国的朝鲜族,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那么,对于中国朝鲜族的认同问题的研究也相应地具有三个层次: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2.问题的提出。目前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人员的流动及其带来的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亦引起学者的关注,现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内部的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需要越来越强烈,民族国家日益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即如何让文化、民族上的多元与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内部秩序和谐并存。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复苏的时代,表现在对既有的民族国家的挑战及各地以民族性为基础的认同(重)建构;现今的历史阶段,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想要保持其完整的自主权,还是否认自己国家构成的多元性——都面临崩溃瓦解的命运。”[1] 还有学者宣称,20世纪的后半段,将会成为民族主义高涨及扩散的时代……这种要表达自己的认同且被别人确切地加以认可的急迫感有着越来越强的感染力[2]。著名学者亨廷顿更是指出,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意识形态为主的或以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明的或文化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世界事务中最有力的行动者,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跨越国家疆界、信仰不同宗教、分属不同文化的民族和族群之间[3]。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完成版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侮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可见这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为增强,同时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提升也使得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有助于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各民族形成的历史有长有短,社会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也不相同,但悠久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拓和维护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其实近代中国的先识之士已经具有了民族认同思想和民族自我意识, 但是 直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前, 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十分薄弱。长期的内战与分裂, 不仅妨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而且给日本侵略者实施其征服满蒙、继而征服中国的国策以可乘之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民族心理学家认为, 外敌的存在及其所造成的压力, 会迫使一个民族更加团结、一致对外。尤其当一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 则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拯救自己的民族而英勇奋战。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以往列强的每一次侵略战争。在面临亡国绝种的巨大压力前,中国各族人民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认同感和同仇敌忾之气。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抗战军人之间或曾是同床异梦的对手,或是不共戴天的夙敌,但一句“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古训让他们深明大义而同仇敌忾。蒋介石个人的死对头,广西将军李宗仁和白崇禧把他们的全部武装力量和资源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并接受蒋介石的领导,和他并肩战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抛弃了国共前嫌,转而支持蒋介石。抗战初期,孙陵、李初犁等发起“投笔从戎”运动,郭沫若等六十余名作家签名响应,誓以血肉之躯与日寇“死战”。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不顾佛门成法,对弟子慨然发愿:“吾人吃的是中华民族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门子弟,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自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再加跋语云:“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中国知识文化艺术界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抗战炼狱中,一洗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来的晦涩柔靡迷乱浮嚣之气,直承春秋气象、汉唐雄风,为中国人的道德自立和文化复兴筑起凤凰涅槃式的巍峨高岗,培育、锤炼、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蒙、藏、回联合慰劳抗日将士代表团曾通电表示:“国内各民族绝对不可分,惟有团结一致,牺牲奋斗,方可达到保国卫民的目的。”冀中地区的回族同胞表示:“我们回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抗日的先天任务。”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表达了他们共赴国难的豪迈胸怀。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分裂中国的斗争中,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一道,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气壮

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

(一)中国历史的特色(二)历史的功用与历史认同(三)民族的凝聚力与历史认同(四)结语(一)中国历史的特色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许多特色,为今日许多号称文明先进的国家所没有。钱穆先生指出:“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举其特点有三。一曰悠久。从黄帝传说以来约得四千六百余年,从《古竹书纪年》载夏以来,约得三千七百余年;二者无间断。自周共和行政以下,明白有年可稽,自鲁隐公元年以下,明白有月可详。三者详密。此指史书体裁言。要别有三,一曰编年,二曰纪传,三曰纪事本末,其他不胜备举”[1]钱氏之论,言简意赅,我们还可以做以下的申论。就时间悠久而无间断而言,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文明古国,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2],中国历史则数千年来,虽有朝代的变革,但前一朝代的历史为后一朝代所继承,所以历史和文化连续一贯,未曾间断。中间虽有少数民族和域外文化的进入,但都与主流文化融和而成为新血轮,近世考古发掘证明,中国历史之悠久,远超过了文献的记载,例如西安半坡和河南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远超过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3]中国历史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史学发达,史籍丰富。远在殷商时代,即已有史官的设置,《尚书·多士篇》说:“惟殷人有册有典”,可见当时已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近代甲骨文的出土,证明了文献记载的可信。殷商以后,历代以来除了史官负责记录当代的历史外,史学名家辈出,自西汉伟大史家司马迁首创“纪传体”后,这种体例为班固《汉书》所采用,成为此后专记一个朝代的“断代史”通用体例。其他史书的体裁有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也有专记典章制度的文化史,历代累积的史籍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光是一部二十五史,就有令人“不知从何说起”之叹!中国史籍之丰富为今日并世各国所不及。梁启超说:“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4],并非自夸之词。[!--empirenews.page--] 中国古代的史官和历史学家,除了记录历史和著作史书以外,更具有正直的性格与批判的精神,所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5],这是中国历史独具的特色,为世界各国所未有。(二)历史的功用与历史认同历史是否有用,在现代某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受到了怀疑,但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功用是被肯定的,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历史具有“垂训鉴戒”的功用。例如《诗经·大雅·荡篇》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尚书·召诰》云:“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西汉贾谊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6];唐太宗的名言:“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7],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近代学者,则深切了解,历史具有发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操之功用。“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份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这是钱穆先生语重心长之言。[8]除了上述以外,历史显然有保留“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及逻辑思维训练的功用。古今中外学者对于历史的功用,所论甚多,有关这方面的名言名句实不须逐一列举。我们需要注意的应是历史知识的性质,与其他学科有何不同。现代许多人质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系是对历史知识的性质不够了解之故。笔者曾经指出,就中学的历史学科而言,它的性质至少具有以下三项特征[9]:1.历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学科。清人龚自珍说:“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10]”历史学科与民族精神教育的关系,是不须多言的。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时人论者巳多,但在实施上,我们必须从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奋斗的经过、文化上光荣的成就,近代中国的忧患和挫折,以及当今应有的努力。这样,民族精神才能落实,以往中学的历史教学即特别强调这一点。[!--empirenews.page--] 2.历史是文化陶冶的科目。西方学者指出:“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作为一个现代的国民,除了具备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以外,更要具有中华文化的气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诸如忠恕仁爱之道、四维八德的精神,都需要透过学习历史加以陶冶,使历史知识内化成人格的特质。3.历史教学具有公民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