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历年名词解释整合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历年名词解释整合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历年名词解释整合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历年名词解释整合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历年名词解释整合

D

价每个项目。

14、或然性原则:又称概率性原则,它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而且在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

15、定性教育预测:指根据已知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作出定性判断和推测。

16、教育规划三联式组织结构:是目前我国开展教育规划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由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规划部门联合称为教育规划的三联式组织结构。

17、决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对多种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决定的过程。

18、教育预测反馈性原则是指以教育预测对象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为预测的依据之一,结合当前形势的变化,对上一次的教育预测方案进行调整,以使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发展保持一致,达到修正或提高预测精确度的目的。

19、国家教育规划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编制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是进行其他教育规划的重要依据。

20、宏观教育预测是指根据教育与人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的相互联系,从全局上对国家、地区或部门教育发展趋势的总体预测。

21、内部外推法是指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教育规模以及教育系统的现有办学条件,推算出今后若干年内需要补充多少师资,新建多少校舍,购置多少教学实验设备,平均每年要多少教育经费的规划方法。

22、教育系统的收益率是指用来评估某级(类)教育给学生个体或社会带来经济收益的一种指标

23、规范型教育预测是指在确立教育发展目标以后,对实现这种目标所具有的社会、经济等各种条件,以及完成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的预测

24、结语是指教育规划的结束语,一般是对全文内容的一个总结。

25、国际比较法是指一种国外常用的教育规划方法,通过从多国比较而来的资料,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来指导制定教育规划

26、人口经济构成是指人口在社会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劳动分工的构成

27、开放型系统是如果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环境的

变化会引起系统状态的改变,这种受环境严重影响的系统称为开放型系统28、指数平滑预测法是指当权重系数按照指数规律随时间由近至远逐步递减时的加权平均预测法

29、环境适应性系统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能敏锐地对其作出反应的系统

30、人口地域构成指人口在各类地域的分布的状况

31、横式结构指将预测对象的统计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反映一段时间内预测对象的变化规律

32、净入学率又称人口入学率,它是指适龄在校学生人数与适龄总人口数之比

33、教育系统:是依据某种教育目的,具有一定教育功能,由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

34、教育决策:是为了达到教育的某种目标,而对未来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所作的选择。

35、人口的发展动态:是指人口的增减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移而引起的变动状态。

36、人口增减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减和迁移而导致的人口数的增减与人口基数的比值。

37、教育效率:是指教育产出与教育投入相比较的结果。

38、政治体制:是保证国家政治权利的形成和行使的各种组织制度、管理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39、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一特定时期内对政治行为、政治过程、政治体系乃至政治各个方面的认知和情感总和。

40、教育预测的相关性原理:依据教育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来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原理,就叫做教育预测的相关性原理。

41、综合性原则:是要求在教育预测中,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组织预测工作。

42、专家判断预测法:是利用专家个人或集体的知识、经验和推理判断能力,对教育发展的未来作出直觉性预测的一种方法。

43、专家个人预测法:是根据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推理判断能力,对未来教育发展作出直觉预测的一种方法。

44、头脑风暴:是利用专家的创造性的思维来获取大量的预测信息的一种直觉性预测方法。

45、直接头脑风暴法:是指让专家们直接讨论具体为体的一种会议。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使之意见逐步趋于一致,从而得出预测结果。

46、质疑头脑风暴法:是指召开专家会议,只不过这种会议分两次召开,第一次按照直接头脑风暴的会议形式召开,通过直接讨论得出基本一致的预测意见。第二次会议则是对第一次会议提出的设想进行质疑,即挑毛病,通过挑毛病并寻求解决方法,使设想结论更加全面、正确。

47、德尔非预测法:是采用同时向多位专家发函征询预测意见,并经过多轮反馈而使预测意见趋于一致的预测方法。

48、平均预测法:就是将一段时期的数据或者一组同类数据平均而进行预测的方法。

49、移动平均预测法:在平均间隔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后移一位求相应间隔的平均数,并根据此平均数数列的变化规律来进行预测的方法,就称为移动平均预测法。

50、回归预测法:是一种从变量之间变化的统计伴随关系出发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的数理统计方法。

51、散点图:又称散点分布图,它是以一个变量为横坐标,另一变量为纵坐标,利用散点(坐标点)的分布形态反映变量统计关系的一种图形。

52、教育规划的系统性:是指教育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

53、教育发展增长指标:是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指标(均是用绝对数量表示),报告期的差额,即报告期比基增加的指标数值。

54、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指标:是指教育事业发展的报告期水平指标与想比较的基期水平指标相应数值之比而得出的相对指标。

55、升学率指标:是指高一级学校招生人数与下一级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比值。

56、入学率指标:是指入学注册人数与规定入学相应年龄组人口数的比值。

57、定性论证法:主要是依靠参加论证的专家的经验和主观分析对教育规划进行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果采用评语的方式,而无须作出定量评估。

58、定量论证法:是以某些设定的数量指标作为对教育规划结果进行评价的标准的论证方法,论证的结果以定量评估为主。

59、综合论证法:是将定性论证法和定量论证法这两类方法结合使用所产生的一种论证的方法,由于评语能细致、深刻地描述规划的特征,而定量能明确显

示规划的质量,综合论证法是比较理想的专家论证方法。

60、互动性模式:教育规划过程不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有条不紊的,逻辑上互相联系的一系列程序,而是一种各种个人或利益集团之间主张、意见的冲突、交流、协商、妥协以及再冲突、交流、协商、妥协的连续动态过程。

61、技术型教育规划:当确定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后,规划者要使用各种严谨的技术分析和预测方法来确定实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或者向决策者提供各种经过周密评估的备择方案。

62、政治型教育规划:教育规划必须考虑与教育利害攸关的各种社会群体,构建各种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政策而不是确定和评价这些政策,努力表述人们共识而不是精确的预测结果。44、上下型教育规划:就是把规划当成教育体系内部上层任务的事务,而下层任务只有遵命行事的分儿。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大全很全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大全 陕西省旅游设计院城市规划所(Zeki) 目录 一、总则 (1) 二、城市和城市化 (2) 三、城市规划概述 (2) 四、城市规划编制 (4) 1、发展战略 (4) 2、城市人口 (5) 3、城市用地 (6) 4、城市总体布局 (8) 5、居住区规划 (9) 6、城市道路交通 (10) 7、城市给水工程 (11) 8、城市排水工程 (12) 9、城市电力工程 (13) 10、城市通信工程 (13) 11、城市供热工程 (13) 12、城市燃气工程 (14) 13、城市绿地系统 (14) 14、城市环境保护 (15) 15、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 (16) 16、城市防灾 (16) 17、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 (17) 五、城市规划管理 (18)

一、总则 1、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3、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城市和城市化 1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4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5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6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7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城市规划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雅典宪章: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4.城市人口: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 5.城市绿地: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6.城市用地区划:城市地域因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 7.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8.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9.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10.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和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

11.城市景观规划: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 12.居住用地:由几项相关的单一功能用地组合而成的用途地域,一般包括住宅用地、与居住生活相关联的各项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用地。 13.对外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管理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 14.城市公共中心:居民集中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地方,是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15.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 16.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17.分质给水系统:取水构筑物从同一水源功不同水源取水,经过不同程度的交公过程,用不同的管理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不同的用户的系统。 18.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19.住宅群体空间组合: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共建筑、绿化种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 20.干道网密度: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表示。 21.城市用地选择: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的活动。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201001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预测与规划试卷 (课程代码 00454)

18.在教育规划文本中的“规划日期”是指【】 A.规划方案设计的时间 B.规划方案撰写的时间 C.规划发布的时间 D.规划执行的时间 19.一般来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规划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规划相比【】

A.倾向于集权化和统一的课程控制 B.依赖行政的激励措施 C.依赖非行政的激励措施 D.强调领导而非指导 20.世界各国教育规划中值得吸取的教训是【】 A.教育变革的规划是一件需要冒险的事业 B.教育变革规划的成功一般都符合原先的估计 C.国家级的、大规模的改革计划往往容易成功 D.教育规划者只能对学什么、如何学做出计划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教育规划 22.教育系统的收益率 23.规范型教育预测 24.结语 25.国际比较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区别。 27.简述教育预测中的相似性原理。 28.简述组织直接头脑风暴预测法的基本过程。 29.简述教育规划的主要功能。 30.简述菲律宾实施教科书计划的特点。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举例说明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32.结合实际分析草拟教育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33小题6分,34小题9分,共15分) 33.有16名专家参与“某地区2010年大学生考研率”的德尔菲预测调查,调查的第二轮结果为:40%,40%,45%,45%,45%,50%,50%,50%,55%,55%,55%,60%,60%,65%,65%,65%。求它们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

(完整版)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历年简答题整合[1]

1、简答教育计划与教育规划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A两者的含义本质上都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事业或教育活动的安排。 B两者都是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决策的延伸和具体化。 (2)区别。 A教育计划拟订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具体、便于操作,教育规划拟订的教育目标和活动是宏观性的。 B从时间上看,教育计划涉及时间较短,教育规划涉及时间较长。 C从行文上看,教育计划较为规范详细,教育规划内容较概括。 2、影响教育资料质量的原因: A汇报资料中的误差。 B传送和归总资料中的误差。 C处理缺失资料中的误差。 D资料范畴不清引起的误差。 E缺乏通用口径引起的误差 f资料搜集工具缺少信度与效度引起的误差。 G教育决策者与教育资料之间的隔阂引起的误差。 3、教育决策程序可分为哪几个基本阶段: 1)确定教育决策目标。2)拟订教育决策备选方案。 3)优选教育决策方案4)实施教育决策方案 4、教育预测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延续性原理2)相关性原理3)相似性原理 5、国外成功的教育规划策略有哪些? 1)机会之窗策略2)实验推广策略3)由上至下策略4)建立政治其识策略 6、论证的工作步骤? (1)挑选参与论证的专家(2)制定论证的标准(3)提供背景资料(4)选择论证方法(5)准备论证问题(6)召开论证会议7、简述教育预测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 1)科学的教育决策离不开科学的教育预测 2)教育预测能够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丰富的决策信息 3)教育预测通过提供若干备选方案使教育决策有了一定的回旋余地4)教育预测能够帮助教育决策者预防未来的可能事变 8、简述选取教育预测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索 1)特定教育预测方法的任务和目的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

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5. 历史地段 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6. 历史街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7. 文物保护单位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8. 七通一平 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9. 中央商务区 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11.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12.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13. 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4. 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答: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得有关建设项目得选址与布局得法律凭证。 什么叫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答: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与用地范围得法律凭证。 什么叫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答: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得有关建设工程得法律凭证。 什么叫容积率? 答: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得比值。 什么叫建筑密度? 答: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得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得比例。 什么叫道路红线? 答:规划得城市道路路幅得边界线。 什么叫建筑红线? 答: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线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得界线。又称控制线。 什么叫建筑间距? 答: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得水平距离。 什么叫日照标准? 答:根据各地区得气候条件与居住卫生要求确定得,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得日照标准日获得得日照量,就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得主要依据。 什么叫绿地率? 答: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得比例。 什么叫建筑高度? 答:指建筑物室外地坪到建筑物外沿顶标高得高度。 什么就是构筑物? 答:一般不直接在里面进行生产与生活活动得建筑物,如水塔、烟囱。 什么叫城市? 答:以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得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得市与镇。 什么叫城市化? 答: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与完善得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什么叫城镇体系? 答: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与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得城市群体。 什么叫城镇体系规划? 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与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得规模等级与职能分工得城镇分布与发展规划。 什么叫城市规划? 答: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得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得综合部署、具体安排与实施管理。

全国自考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年份:201704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预测与规划试卷 (课程代码0045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f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莫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开展预测工作时,一定要注意科学预测的 A.科学性和复杂性特点 B.综合性和系统性特点 C.合理性和发展性特点 D.客观性和超前性特点 2.规划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目的性、综合性和 A.可操作性 B.政治性 C.战略性 D.层次性 3.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未来时期的活动所作的安排称为 A.决策 B.规划 C.计翅 D.决定 4.教育预测与规划学开始兴起予20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5.各级各类学校在校适龄学生总数与相应年龄组总入口数之比称为 A.各级学校净入学率 B.毛入学率 C.总净入学率 D.每一年龄入学率 6.如果知道某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就可以据此预测类似教育现象相应的发展变化过程,这是教育预测的 A.相似性原理 B.相关性原理 C.延续性原理 D.相同性原理 7.属于教育输出方面的人口统计指标的是 A.复读率 B.成人识字率 C.在校生的增长率 D.入学率 8.一般说来,长期教育预测的时限为 A.5年 B.5~10年 C.10年以上 D.15年以上 9.采用多种教育预测技术手段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所作的预测称为 A.单一式教育预测 B.结合式教育预测 C.单对象教育预测 D.多对象教育预测 10.从组织形式上,可以避免个别权威专家意见直接于扰其他专家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德尔菲预测法 B.直接头脑风暴预测法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1.0.3 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城市和城市化 2.0.1 居民点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2.0.3 市municipality;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town 经国家批准设镇建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3 城市规划概述 3.0.1 城镇体系规划urban system planning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3.0.2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3.0.3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城乡规划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一) 城市规划类 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 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总体规划( comprehensive planning ) 指综合性的城市规划。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订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总体规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市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 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ning ) 在中国,按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局部地区近期需要建设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作出具体布置的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内容包括:选定技术经济指标,提出建筑空间处理要求,确定各项用地的控制性座标、建筑物位置与标高等。 城市分区规划( city district planning ) 在中国,指根据已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做的市内各局部地区的规划。各区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有各自的规划。 功能规划( functional planning ) 对某些领域[如运输、住房和水质]的需要或活动定出目标,政策和工作程序的规划,通常由政府制订。 住房建设规划( housing program ) 指制订出若干年内分年度建造住房的规划,包括居住区和住房建造的数量以及居住水平等多项指标。 实体规划( physical planning ) 为开发或改造一个地区而预先做出的设计,把现有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物质条件纳入规划,加以全面考虑,包括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最佳开发战略等。 城市性质 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竖向规划 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 日照标准 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OD调查 对居民出行交通量的起迄点调查,是交通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更新 是一种将城市中已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热岛效应 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1.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 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 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 艺术处理。 6.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 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 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 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 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 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 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4.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是指建 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5.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7.居住区公共绿地: 18.一书两证:根据《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管理实行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 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制度,简称"一书两证"。 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统称为一书两证。 19.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 意义的城市。 20.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 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教育预测与规划(2020版)复习笔记 课程代码0045-48页

教育预测与规划复习笔记 (2018版) 自学考试:课程代码:00454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教育预测概述 (3) 第二章教育预测基本原理原则 (6) 第三章教育预测的类型和基本程序 (9) 第四章教育预测的定性方 (14) 第五章教育预测的定量方法 (19) 第六章教育规划概述 (22) 第七章教育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与依据 (24) 第八章教育规划目标 (26) 第九章教育规划的基本程序 (29) 第十章教育规划的主要方 (30) 第十一章教育规划文本的形式和论证 (34) 第十二章教育规划实施的监测 (37) 第十三章教育发展战略 (40) 第十四章教育决策 (43) 第十五章地方与区域教育规划 (45)

绪论 一、教育预测与规划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一)预测与教育预测 1.预测是预先推测或测定,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 2.教育预测既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人类预测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规划与教育规划 1.规划是指制定一个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以及对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作出决策的过程。 2.教育规划教育规划是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规划是面向未来的。 (2)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 (3)注重的是量与质的有机结合。 (4)是理性的,是在客观理性的基础上对各种政治政策因素综合思虑的结果 (三)教育预测与规划相关概念 1.决策和教育决策 (1)决策包括几个基本要素: ①问题和目的 ②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③相对优势 ④过程

(2)科学的教育决策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创造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②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2.发展战略和教育发展战略 (1)战略的四个要素 ①使命 ②战略目标 ③具体目标 ④政策 (2)战略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具有全局性 ②具有长远性 ③具有决策指导性 (3)教育发展战略主要研究以下基本问题 (1)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2)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3)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4)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5)教育发展战略的专题研究 (四)教育预测与规划及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1.教育预测与教育规划的关系 教育预测与教育规划的关系是由教育规划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决定的。 在教育规划中,教育预测既是制定教育规划的手段,又是教育规划的分析与评估方法。2.教育预测与教育决策以及教育发展战略的关系 教育预测与教育决策的关系反映在教育决策对教育预测的依赖性。教育预测是教育决策的基础,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条件。 3.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决策的关系 教育发展战略是位于一般教育决策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研究领域。 4.教育规划与教育发展战略及其教育决策的关系 教育规划实质上是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决策的延伸和具体化。与教育发展战略及其教育决策既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又有相互交叉的特点。

城市规划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什么叫选址意見书? 答:戚市规划行政主管梆门依法核发得有关建设项目得逸址与布局碍法律免证。 什么叫建设用此规划许可证? 答:经戚市规划行政主停部门侬法确认其建设项a位置与用地范碍法律免证。 什么叫建役工程规划许可证?答:戚市规划行政主管梆门依法核发得有关建设工租得法律凭证。 什么叫容积率? 答: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碍比值。 什么叫建筑密度?答:一定地块內所有建筑物得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枳得比例。 什么叫道路红饯?答:规划得贼道路路福得边界线。 什么叫建筑红饯? 答:戚市道路两侧控制沿尙建筑物线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缶临街面碍界钱.?又称控制饯。 什么叫建筑问雎?答:两栋建筑物以构筑物外墙之问得水平距鬲。 什么叫0照标准? 蓉:權据各地区得气倏条件与居住卫生要?求确定得,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何在规定得日鰻标准日荻得得日般量,就赴编制居住区规划砌定居住建筑何胆得主要依据?什么叫绿此率? 答: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积占该地区总面枳得比例。 什么叫建筑高度?答:指建筑物宣外地坪到建筑物外沿顶标高得高度。 什么就足构筑物? 答:一般不直揍在里面进行i产与生活活动碍建筑物■如水塔.烟谢? 什么叫城市? 答:以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継得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役立得朮与镇。 什么叫城市化? 答:人吳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戚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現为乡村人口向戚市人口松化以及城市不斷发展与完善得过程。头称城槓化.都市化。 什么叫城谯休系? 答:一定区坂內在经济.社会与空间发展上具有宥机联系得城市群体。 什么叫城谯休系规划? 在一个区域范H内,以区圾生产力合理布局与城镇职能分工为依堀■确定不同得规模等级与职能分工得城孑A分布与发展规划。 什么叫城市规划? 答:对一定时期内戚市得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凉建役得综合部署、具体安排乌实沦管理? 什么叫城YA休系规划? 答:一定地圾范国內,以区城生产力合理布局乌城缜职能分工为依2鼠确定不同人O规按等级与职能分工得城镇得分布岛发展规划。 什么叫城市设计? 答:对賊朮休型与空间环境所作得整体构思与安排,贯穿于賊朮规划得全过租。 什么叫城市规划区? 答:城市审区、近郊区以及威市行政区域內其她因戚市建设与发展需要实拧规划控制得区圾。

00454 教育预测与规划(答案)

西华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考课《教育预测与规划》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D 2、A 3、C 4、A 5、B 6、D 7、B 8、A 9、D 二、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0、教育规划:由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遵照国家对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11、教育决策: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标而对未来教育实践方案所作的选择。 12、教育计划:人们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未来时期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目标实现的措施及其相关活动所做的安排 13、专家协商预测法:若干名专家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预测教育前景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4、制定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基本原则。(2)全面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本指导思想。 (3)认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使教育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统筹兼顾教育事业内部有关方面的比例关系,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机结合。 (5)具有事实求是精神,善于根据实际综合考虑。 (6)敢于创新,根据科学预测和借鉴先进确立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7)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理解。 15、教育决策包括哪几个阶段? (1)确定教育决策目标; (2)拟定教育备选方案; (3)优先教育决策方案; (4)实施教育决策方案。 16、科学教育决策的特点有哪些? (1)创造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预见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17、教育预测与教育决策的关系是怎样的? (1)教育预测是教育决策的基础,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受政治文化科技人口多方面影响,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2)在教育规划中教育预测即是制定教育规划的手段,又是教育规划的分析与评估方法。 (3)教育规划核心内容是说明未来教育系统的任务和对资源的需求。(4)教育预测在教育计划中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预测的数量结果为教育计划部门提供教育发展的定量信息,使教育计划的编制有客观依据,也使所编制的教育计划更切合实际。 18、世界各国教育资源分配特点有哪些? (1)初等教育未普及时优先保证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基本推广后,优先保证发展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基本推广后再侧重发展高等教育。 (2)越是经济发的国家大、中、小学生人均年教育费用之间的差距越小。(3)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各国职业教育的投资在教育资源分配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有上升势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9、试述进行教育规划和预测时应考虑的经济因素。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含答案)

1、城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 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2、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3、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居住小区:(housing estate )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5、竖向规划: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包 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 筑物提供基础 6、居民点:定义为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7、城市化: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8、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9、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使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施的总称 10、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11、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 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 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13、城市人口年龄构成:一定时间城市人口按年龄的自然顺序排列的数列所反映的年龄状况,以年龄的基本特征划分的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14、城市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15、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16、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7、城市更新: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18、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19、货物流通中心 20、雅典宪章:国际建筑协会(C.I.M.)于1933年8月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 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一一’城市规划大纲”。 21、人口百岁图: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的图,横坐标是年龄(0―― 100),纵坐标是对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历年名词解释整合

1、预测: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有关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的推测。 2、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的发展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的未来作出推测。 3、教育规划:是国家、地方政府或学校为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4、教育发展战略:是以教育发展为对象而作的全局性和方向性的筹划。 5、教育计划: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未来时期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目的实现的措施及其相关活动所做的安排。 6、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利用教育发展的本质性规律来预测教育未来的发展,就是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 7、教育预测的相似性原理:教育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一般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状况,但是,当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内外条件基本相同时,则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也会非常相似。如果我们知道某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就可以根据相似性规律,预测类似教育现象相应的发展变化过程,这就是教育预测的相似形原理。 8、专家协商预测法:是将若干名专家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预测教育前景的一种方法。 9、时间序列:是指将预测对象的统计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反映一段时期内预测对象的变化规律。 10、教育规划的预见性:是指编制的教育规划方案要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具有一种超前意识。 11、教育规划的客观性:是指教育的规划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教育规划方案的制定要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12、专家评分法:是根据事先设计的评估标准对论证项目进行评分的专家论证方法。 13、合理性模式:把教育规划过程看承一系列渐次进行的程序:决策者或规划者试图认清重大的问题、急迫的需要并确定解决这些问题或满足这些需要的总目标—将总目表转化为各项具体目标—指出各种达到具体目标的行动步骤—说明每个行动步骤的代价和利益—选择最优秀的行动步骤—综合各种择定的行动步骤组成一个规划—将规划分解为各种可操作的项目—根据总目标来执行和评价每个项目。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3城乡规划男生宿舍) 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5.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6.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7.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8. 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9. 城市规划区 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指出: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10. 城镇体系规划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11. 区域规划 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 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