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

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

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
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

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记者李满福稿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14-01-07 07:36

甘肃省“富民兴陇”系列讲座二零一四年第一讲

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于丹

我身在此地,感慨万千。每一次到甘肃,我都满怀敬意,在这里首先不是我来讲什么样的文化道理,而是向这块热土深深致敬。在这块地方的中国文明有我们致敬的理由。

看到“富民兴陇”这四个字,我就想到,这陇原大地就是当年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处。这条路,从西安、洛阳开始,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沿着绿洲一直向西。在班超的时候,这条路终于第一次抵达欧洲。

在甘肃,我们追溯文明的辉煌。有多少人的梦想,跟今天的中国梦一脉相承。如果说中国梦的核心,我的理解是,每一个百姓的“家国梦”汇聚在一起,才是今天这个“国家梦”。那么,我们还有多少雄心壮志能像当年的这些人?公元73年,能够重新接续这条丝绸之路的班超,在当年是什么样的家室,什么样的梦想?作为班彪之子,他和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这样一个史官世家出生的子弟,要投笔从戎,从他进入西域,出使鄯善、于阗,一路走过去,出入22、23年间,在他手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归汉。其实,一个人到底能为国家做多少事?这就是一个人为这个时代承担起来的使命。我们今天仍然叫做汉民族,我们使用的是汉语,书写的是汉字,但是,大汉雄风,今天还能触摸到吗?大汉,它是家国一体的梦想,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不能辜负那个时代。

玉门关这个名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是从汉武帝开始的。那个时代的一个个关口,从地理环境上讲,比现在不会好只会差,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萧瑟。但是这里的物资出入,得益于一条璀璨的丝绸之路。那个时期的甘肃,无论从文化上,还是军事上,是何等重要的地方。

今天,我们重新来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我觉得现在这个战略定位,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去,我见过很多地方建设华夏文明示范区,但是咱们叫传承创新区。有传承,有创新,它意味着我们仅仅复制一些化石和保留了一些文明遗址、遗迹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民族真正的灵魂,是要靠创新燃起一种蓬勃的激情和自信。我一直在想,像班超那样一个文人,心中仗的是什么?那是有一种笃定不移的信念。所以在今天,怎样去完成一种创新,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认识脚下这片热土。

我每一次到敦煌,都会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从20多岁到40多岁,我一次次到这个地方,20多岁看见的是生命的震撼,我可以涕泗横流,膜拜在这里。但是在40多岁时,在这里看见的是慈悲。我已经不敢大呼小叫,只是静静地倾听千年之声。想一想,敦煌,何其大也,何其盛也!历经十个朝代,留下的这492个洞窟,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身彩塑,我们曾经用心去一一地摸索。每一次进敦煌,都觉得似乎来过,又从未抵达。2013年8月,我又去了敦煌,后来写了一篇小文章,我说人世间有很多美好的相逢,大家总是感慨相逢恨晚,但其实也有一些相逢是相逢恨早。我曾经在20多岁就以为我到过了敦煌,但是,当一个人年龄渐长的时候,却发现生命还没有准备好与它相遇。所以,不可能真正懂得它。那里的慈悲,深度融合的信仰,我们静下心来看过吗?

大家都会记得涅槃佛的那个洞窟里的壁画,我们都记住了涅槃佛,那种法相,那种庄严,但是仔细看过涅槃经的故事吗?自印度开始,涅槃经的故事里,只有在这里多了一段,就是佛祖涅槃升天之后,他的母亲赶来了,哭着,觉得儿子为何就这么走了。于是,佛祖复苏,醒来为母亲讲经。安顿了母亲之后,再度涅槃。两次涅槃的故事,其实融合的是中国人的孝道。本来印度佛经中没有的故事,却在我们的壁画上,它活着,它传下来了。

什么是中国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不是照搬,也不是固守着原来的东西。中国文化真正的生命,就是创新。为什么华夏文明在今天传承之后还要创新呢?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融合,在于不同文明在这里焕然一新,生机澎湃。所以我在涅槃佛的故事面前,唏嘘不已。什么叫“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从文字的演化,从甲骨文开始,孝就是孩子的背上驮着老人,“子承老也为孝”。所以,孩子一定是在下的,老人一定是在上的,孩子要侍奉老人。而侍奉就够了吗?孔子的学生,当年就问过他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老人活得没有尊严,没有敬意,你能叫“孝敬”吗?孝敬,是内在有敬意,外在有孝心。我们的孝心能到什么份上,能让涅槃的佛祖醒来把母亲安顿后才升天?这是什么,这是中国文化的创新。所以我现在进敦煌的洞窟,总是希望在里面待的时间长点再长点。那里不许照相,我只能用眼睛和心记下越来越多的故事。

我过去没有在壁画中发现那么多人惟妙惟肖的神态,比如说维摩诘辩经,这样一位辩才无碍的人物,辩得佛祖前弟子们纷纷不敢来接招。最后,只有大智文殊菩萨来了,大智文殊在他面前稳稳地举起两根手指。我们看一看现在的各个题材,各个不同洞窟里的辩经故事,能看到的维摩诘,倾着上身,看似言辞咄咄。我们就想,在今天这样一个需要很多机会证明、辩解的时代里,有多少人都是维摩诘的这幅面容。但看一看文殊菩萨,端坐狮子座上,一言不发,不二法门。你会发现,佛陀的真正智慧是跟中国文明中的很多道德融合为一的。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但“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不一定要辩才无二,一个人也不一定非要急于证明和言说。有的时候,你的端庄仪态,透露出来的就是最大的智慧。所以有人曾经跟我讨论过,说你那么喜欢敦煌,总爱讲里面的佛家故事,可他们都是教人消极的东西,对现在来说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守着敦煌,真的应该想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就说我们了解的四大菩萨,在敦煌壁画的经变故事、彩塑中,为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大智文殊,第二位是大行普贤,第三位是大悲观世音,第四位是大愿地藏王。仔细想想这个排序,像不像我们一生或这一年遇到的所有事?一个人面对一个变化的时代,社会结构在变,周边环境在变,自己心里的很多选择也在变,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这里为什么有“富民兴陇”

的大讲堂,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要学习?人最需要的首先就是智慧,不明辨是非,就不可能有行动。看大智文殊为什么排第一,为什么受到恭敬,就是因为他的智慧,是给自己开清了是非之路。有了智慧,接下来就需要“知行合一”。所以,排第二位就是大行普贤,是需要行动度众生的,光有智没有行,只是一个空想家,当梦想成为理想的时候,才接上了地气。如果只停留在天边,那只是幻想。

当然,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挫折。当千难万险,挫折、委屈、苦难、不公平全压在你身上,你还行动吗?这个时候,四个菩萨中为什么老百姓最认可的就是观音菩萨了,就要有慈悲之心。大悲恰恰是基于人生的悲怆,他的悲悯之心以包容开启我们向前走的力量。所以人的这种真正佛陀慈悲,是为了让我们往前,去走到第四个菩萨那儿。地藏王是大愿,再去发宏愿,在世界上再给自己一个新起点。你需要新的智慧,让你看清新的道路,需要新的行为,建立新的功勋,在苦难面前需要更博大的慈悲,安顿自我,平衡世界,再去发下一个更伟大的宏愿。

我们怎样理解佛陀世界,也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沟通的主题,就是我们的创新。

什么才是我们华夏文明真正的创新,我看到了创新区的十三板块,每个板块都有各式各样任务的分解。我们做了这么好的战略,板块落实到了单位,落实到了项目书,而我们每个人的头脑在板块中是什么位置?可以说,在这个使命面前,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其实都是创

新的发动机。今天我很荣幸,面对的都是甘肃各级的掌门人,我们这么多领导,我们的头脑都变成创新发动机的时候,我们能做出多少业绩呀!大家可以想一想,当年,班超也是一个人,玄奘也是一个人,有多少历史的奇迹就在这一个一个名字之上。中国人爱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所以,立志要高。眼界越大,起点越小;目标越远,动手越近。这个远近大小,形成的就叫格局。我们在今天总说,谁谁工作有局限性,思想有局限性。什么叫局限,局限就是自我的格局太小,为其所限。我不认为局限性是领导找麻烦,或者是同事跟你竞争,我认为局限就是自个儿的“局”太小了,自己困住自己。

如果说,我们今天真正站在创新的角度上,向这片文明致敬,那么我们有理由重新去绵延当年文明从这里发轫的时候它的那些灵魂和精神。当文明发轫的时候,我们的西部,就在我们周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态度。可以说,当“两河”流域文明最早成长起来的时候,它是一种典雅的文明,但缺少一种彪悍之风。但是我们这里的文明从最早成长起来到如今,是一个英雄气概一直都没有断层的地方。今天的中国人,提起东部,想起的是发达的经济,提起西部,或许在经济上乏善可陈,已经不复丝绸之路当年的辉煌。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西部仍然是中国人,特别是英雄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永远的精神家园!

提起东部,你也许知道的是小桥流水,杏花烟雨;提起西部,你想起的是大漠孤烟,想起的是那些戍边英雄们留下的夙愿。有多少人像陆游那样临终时候感叹:“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他一生想的都是那些“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他的匣中宝剑,空空有声,他最后只能留给孩子一句话“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什么,这是不老不死的英雄魂魄。

西部的风物,没有小桥流水的优美,但是这里有过多少奇观!我们想一想岑参写的送武判官的诗,想一想这个地方那样一种“胡天八月即飞雪”,那样一种“北风卷地白草折”,想一想“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大如斗的石头乱走,除了在西部,还能在哪里见这样的奇观。那样一种“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想一想压在人心上的家国责任,想一想这个冰天雪地里冻不住的英雄魂魄。这个地方连红旗都可以冻住,“风掣红旗冻不翻”。其实这一切一切,我们今天心里还去追慕吗?

中国的文人,都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文人一直希望用手中的宝剑去干什么,“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李白的诗。李白从十几岁就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都没有讲他是书剑飘离,他甚至连书都不带,但是他是“仗剑去国”。大家看中国人说“剑啸长空”,说“琴心剑胆”,他们的宝剑一直都是我们精神上闪着凛凛寒光的一个装饰。中国人这种彪悍的英雄之气,是从西部来的。多少文人说出李贺那样的话:“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原来没有几个人是愿意做书生的。像班超那样不甘的人,转身就成为武将。所以想一想,中国过去的能耐。我有时候读到这些人,总是想,我们的精神真的比他们成长了吗?我们今天的人都越来越细分化了,我们干每一行的人都在专业技能上越来越精细了。但是,我们今天流行一个词叫“跨界融合”,今天跨界的都是企业家,我们有多少文人,有多少官员,在自己家国建业的浩荡时代里,能够像他们一样跨界呀!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我一直觉得从西部带出了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这就是我说西部的边塞诗一直都是中国一个不老的大诗派。

边塞诗里,人打仗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真英雄可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走出去,就没有想着再生还。因为他们还有比生命更尊贵的东西,那就是名誉、尊严,和他们的家国梦。所以我一直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也许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们这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能不能把这个地方开发成每一个中国人寻根的地方?

我们今天说,什么叫故乡?故乡不一定是你的出生地,也不一定是你的籍贯地,苏东坡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叫做“此心安处是吾乡”,大家看看这7个字说得多好,一颗心能够安定的地方就叫我的家乡。苏东坡这一辈子很倒霉,一直都在被贬官,他到晚年的时候说“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就一直流离失所被贬官,但是每贬到一个地方,你看他那个“此心安处”的日子是“菊花开日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今天地上开菊花了,说明是重阳,大家可以去登山。今天挂圆月了,说明到中秋了,大家可以出去喝酒了。所以,有花、有月是人间好时光,哪怕它在穷乡僻壤。这才是孔夫子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心能安定了,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们今天,城乡的变革是历史上空前的变革。其实每一个人,所谓的故乡,不过是你祖辈的他乡。

我们真正的故乡是什么地方,是“此心安处”这四个字,是我们能够从心理上真正认同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不可以把甘肃这个地方,当作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这个地方还有豪杰气,还有英雄梦,还有诗魂,还有美酒,还有在所不惜一切的那种坚韧!无论班超为了他的家国,还是玄奘为了他的真理,所有从这里上路的人,走过的那不是一条抵达欧洲大陆的道路,他们走上的是以身殉国的殉道之路。

什么是“道”?这个字有意思,里面是一个“首”,外面是走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脑袋决定了的那条路才叫大道。所以,脑袋决定了的那个理,叫道理。中国人为什么认“天道”,就是因为脑子和脚是一体的。人如果不用脑子,光靠脚去走路,就算是公路好了,高铁通了,其实你也快不到哪儿去。关键是我们还能让这个脑子在吗?我们的脑子回到哪里呢?

在这里,我以一个外来人的身份,有这么多足以致敬的理由。我一次一次地回来,总觉得到这里有一份安宁。不管是我在鸣沙山看见大漠孤烟的时候,还是随便在哪里捧起一碗牛肉拉面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觉是温暖、朴素、天真,生命的那种澎湃,在这里永远都能保持着它的温度。那样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应该是这个世界上的风景。在充满雾霾的都市里,我们谁还能真正看得见朗朗的日色、浩瀚的树木?这一切我们不希望体验吗?

我特别希望中国的孩子,能多到这里来举行成人礼。就是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一个人的生命长大了。大家看看“人”字,一撇一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大家也有说这是阴阳相生,上面加一横就为“大”,说明人长大了,强大了;“大”字上面再加一小横,就是“夫”,这一小横,就是男孩20岁头发上插的簪子,也就是说“加冠成人”。八寸为一尺,八尺为一丈,丈夫顶天立地,这就是中国的成人礼。就是你的身量长到了一丈之夫,头上加冠了,你对这个社会就要作出承诺了。所以,孟夫子才会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今天,大官很多,大商人很多,大学者也不少,但是中国有几个大丈夫!

所以,西部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的精神家园呢?如果让中国的孩子都到这儿来做一次成人礼,让他们体会体会,不是说无病呻吟、会买奢侈品了就叫成人了。怎么样才能够顶天立地呢?人总得有点心中秉持的比他生命更加尊贵的信仰吧!其实,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哪些是在今天照样可以应用的?首先我认为“天人合一”这个观

念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的观念。刚才我说了,“人”加一横是“大”,加两横有俩字。加一小横是“夫”,加一大横那就是“天”。“天”和“人”合的是“一”。《老子》中说的好,万物都要找到“一”

就平衡了,正所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个“一”是天地万物融合的“一”。所以,这个“一”里面有“合”的思想,这一点我今天特别要讲,是因为我们从历史坐标来讲,正处于都市化的进程中。对于这么古老的农耕文明来讲,都市化是历史进程中的大事,它不仅仅改变着社会结构,而且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伦理信仰。我们的“天人合一”,说白了是在我们的农耕土地中,藏着我们的伦理信仰、文化信仰,用来替代西方的宗教信仰。

人不可没有信仰,但是西方人老是说“你们怎么没有信仰?”“我们从小就上教堂,我们信上帝,你们有什么信仰?”我在西方讲学的时候,经常跟他们记者开玩笑,我说你们信上帝,我们信伦理呀!西方记者不信,说你们的伦理能有我们的上帝管用吗?我说,如果咱俩都摔个跟头,你本能地喊“ My God!”,我就说“哎哟,我的妈呀!”为什么中国人摔个跟头不喊“我的神”呢?因为他从小就不喊“神”,你也没见到西方人摔个跟头喊“妈”的,因为他从小也不依赖这个。所以,中国人喊事儿喊得最多的是“哎哟,我的妈呀”“哎哟,我的天呐”,你再想想看,喊“天”说明我们信天理,喊“妈”说明我们信伦理。守住“天理”和“伦理”,就是中国人最大的“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守“底线思维”,我认为在文化传承上也要守住“底线思维”。我并不认为,都市里识文断字、有高学历的人,文明水平一定比农村里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就高。文明,有时候不一定就表现在知识上。你看,农村的老奶奶,她怎么敢和街坊的邻居大打出手呢?她怎么敢让自己的孩子偷东西、撒谎呢?那绝不敢,要被人笑话的。不要以为农村妇女文明程度低,她们不懂多少知识,但懂得“天人合一”,也懂道理。你看看,从“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这样的女人开始,到岳母给儿子刺字“精忠报国”,到咱们看老戏里的“三娘教子”,这些女人,守住了中国人的门风!从家门出去的孩子,是有规矩的。再看看现在城里的恶性事件,我们不再历数这些恶性事件,最让人痛心的,不是恶性事件频发的数量如何,而是它的性质的恶劣,这个性质在挑战我们承受的底线。

怎么样让中国更好,我想当我们重新回到中国人的伦理信仰的时候,我们是会懂一点敬畏的。西部,提起西部的人,普遍的感觉是厚道,朴实,仗义,豪爽。所有这些气质是从哪儿来的?我说这就叫“天人合一”。我今天早晨过来,从飞机上往下看,大片的黄土,连绵的土地,我脑子里就出现陕北的“信天游”,咱甘肃临夏的“花儿”,你听这些曲调,一定是和这样的山峦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悠扬,跌宕,绵延,它一直是在讴歌着这样的土地。你到江南小桥流水的地方,不可能是这样的音调。所有的艺术,其实都是它那块土地的灵魂。

“人者,天地之心也”,这是《礼记》中的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们养育的人,不能因为都市化,就远离了我们原来土地里所埋藏的规则。所以,中国在都市化进程中,如何把农耕文明的伦理性有效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想这是当下一个大命题。这种融合,是每一个人自觉地融合,这种融合,是一种水乳交融,是一种化合反应,而不是把几个名词堆在一起的物理式的叠加。

农耕文明里面到底有什么是我们要学习、融合的?《周易》上讲,圣贤要做到“四合”,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与天地合其德”,一个人自己的道德能够与天地相合吗?这是我们要问自己的。什么才是天地的道德,《周易》上六十四卦,第一卦是乾卦,讲天的,第二卦是坤卦,讲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天德。正是由于苍天周而复始,所以一个真君子,你到这

个世界上生而为人,有这样一种尊贵,有这样一种担当,就要自强不息。这是我们现在要教给孩子的。

从内部打破,是一件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事。大家看看,给你个生鸡蛋,从内部打破,出来的就是生命;从外部打破,它就不过是个食物。人也是一样,从外部打破,带给你的就永远是挫折、否定和怀疑;从内部打破,带来的是生命的成长和一个人的自信和尊严。如果你想清这个道理,自强不息的人其实不吃亏。

孔子曾说“君子三省吾身”,《论语》中确实说了三件事:“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今天话讲,为别人、为社会谋差事,今天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不管是和朋友,和亲人邻里之间,人与人的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外在传播来这么多的知识和道理,有没有通过学习把它变成自我的内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重人格,第一是职业人格,让你有职业的担当;第二是伦理人格;第三是自我人格,最难了解的是真自我。我们能给自己一个底线吗?在职业人格上守住一个字的底线,就是“忠”,伦理人格上守住一个字的底线,就是“信”,自我人格上要守住一个字的底线,就是“习”。这三点,到今天,也是我们自强不息,修养自己的好方法。

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地大物博,有黑土地,有黄土地,有盐碱地,有沙土等,中国神奇的地方在于,任何地形地貌都能养育生命,这就叫“厚德载物”。所以,我们要向中国的大地学这种东西。你的团队里,不可能人人都是攥一把都流油的“黑土地”,难道就没有“盐碱地”和“沙土”吗?大地都包容各种生命,何况人呢?融合是什么,融合是一种真文明的融合。和大地去融合,就要跟着不同的理念去走。刚说了一个“忠”字,还有一个“恕”字。简单地拆这两个中国字,中心为“忠”,用现在的话说,忠诚最大的准则就是心中的底线,最大的文明准则,不是分解的任务书,不是外在的上岗打卡的制度,而是心里的良心,什么时候我们的干部把工作内化成精神自律,那他就真忠诚了。“恕”字,是如心为恕。人和人,环境不一样,想事方法不一样,有很多时候是个善意的误解,不一定是恶意的冲突,你能不能冷静一下,和他换个位,当他人心如我心,将心比心想想事的时候,摩擦就能少一些,宽容自然就到来了。说白了,就是换位思考。古人还说,近己为“忠”,推己为“恕”,所以这四句话是相连的:“中心为…忠?,如心为…恕?;近己为…忠?,推己为…恕?”。也就是跟人要“恕”,遇事要“忠”。

“与日月合其明”,就是人要和日月合上光明。我喜欢《老子》中的四个字:“光而不耀”。说的就是要有光明,不需要光芒。真君子的人格就是有内在的光,但其表面谦逊儒雅。所以说,中国文化中所提的人格,是一种光明人格,提倡的是“大光明”,是日月的光明。我们要向日月学习,是因为日月中包含着世界上最大的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文化中最大的“道”就是阴阳平衡。中国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想想这些道理,真是应该让我们的小孩都明白。如果说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中国的孩子们上甘肃来举行一次成人礼,听听中国这些简单功课和朴素的道理。不行走你哪来的见识,没见识你哪来的胆识,没胆识怎么去做英雄。

“与四时合其序”,四时,指春夏秋冬。中国人最大的秩序感,就是我们的节序。中国人对四季有个说法,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说的是大地的农作物,也说人的养生。至于“与鬼神合其吉凶”,我给大家举两个字“贪婪”,“贪”怎么写,下面是一个贝,就是钱的意思;“婪”,上面是“林”,下面是“女”,本意是自个儿能占领的女人和树林子一样多。大凡

“贪”的人,很少有只贪财不好色的,也很少有只好色不贪财的。自古以来,“贪婪”两字是在一起的。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卷帙浩繁。今天我在这里传递的主要不是内容,而是一种态度。如果你信任它,你自己去提取有效的成分,并且用你的生命把它激活,这就是我们所完成的创新。所谓创新,是在传统的基因中找到我们走向未来的依据。

咱们甘肃的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把自己的头脑作为创新的发动机,这是创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今天不能仅仅沉湎于重提丝绸之路的辉煌,古人博大的学问,我们还能不能激活。如果这一切都做到了,那我们才站到一个起点上。只要信任,并身体力行了,那么,传承就一定是创新的起点。所以,中国的西北,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能不能让今天的中国英雄主义不死,让今天的中国理想主义还能作为创新最重要的动力?用爱去改变它,这就是我们的“知行合一”。只有大西北的人,爱自己的热土,对自己的文明有信念,在自己的传承之中有创新,那才能让中国人更信任这块热土。

我相信,当这块地方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的时候,我们重振丝绸之路辉煌的起点就已经来临了。当我们的信念能够凝聚起来的时候,甘肃好了,中国的未来也就好了。

(本报记者李满福根据讲课记录整理)

于丹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掀起了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于丹教授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地举行了多场大型文化讲座,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于丹讲座观后感10篇

于丹讲座观后感10篇 于丹讲座观后感 于丹讲座观后感(一): 这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题讲座,感触很深。 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职责。 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

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透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会做人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 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啰嗦,有时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总不情愿,想到那里,我不禁感到很内疚,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还不明白感恩,总惹他们生气,悲哀,太不就应了。在那里,我想对爸妈说:“我错了,我以后要听你们的话,好好孝敬你们,好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跟同学们一齐快乐的学习,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乐观,向上,用心进取,做一个优秀的合格人才。 于丹讲座观后感(二): 我看了于丹老师教育讲座,受益匪浅。人要懂得孝顺,还要仁爱。对于于丹老师的讲座,我明白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和人在社会、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准则。 我明白了,人从小到大,都要建立两两关系。多在人群中学习、娱乐,而不是信赖于网络,老在家里上网,不出去与同伴玩耍、交流,孩子要多动手,相信只要动手做,没有

(学习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在党校学习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贪污腐败,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解放日报/2007年/4月/29日/第008版 思想者·连载·广告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许纪霖教授在上海政法学院的演讲 近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人对当代中国的复杂现象迷惑不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自我认同的?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和公共文化又是什么?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绕过的大时代中的大问题。 为什么富裕地区庙里香火旺 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 当代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现代化。所谓现代化,从精神形态而言,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述,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神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 在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无论欧洲还是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上,都有一种超越的神圣价值。这种神圣价值,或者以上帝这样的人格神、造物主、意志主宰的形态存在,或者以天命、天理、良知等形态出现。这个神圣世界,提供了世俗世界的核心价值、终极关怀和生活的意义。然而,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世界进入了一个韦伯所说的祛除神魅的时代。人替代超越之物成为自己精神的主宰。人们的终极关怀、价值源头和生活的意义不待外求,而要从世俗生活本身自我产生,精神生活开始走向世俗化。 当超越的神圣世界失落之后,世俗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共文化的共同基础是什么?这些本来都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如今都发生了问题。 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人们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人的精神生活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达到上帝的彼岸,或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看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由此,个人的自我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物欲主义的世界观和个人观,在一个生产欲望、消费至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之中,便呈现为消费主义的世俗意识形态。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一彻底的、全面的世俗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精神现象,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铺天盖地,不仅垄断了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也侵蚀到精神生活领域。市场社会的出现,使得市场的金钱逻辑成为生活本身的逻辑,在全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支援下,物欲主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倒性优势价值观,侵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一个千年礼仪之邦,一旦进入世俗化社会,物欲主义的出现会比其他世俗化的发达国家更凶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中国在进入世俗化社会的时候,宗教同时发生了衰落。一旦市场经济激发起人性中的原始欲望,那种没有灵魂的、赤裸裸的物欲主义便很容易迅速弥漫。 物欲主义的价值观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即便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了主流地位,但与以往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相比,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它不具有超越和神圣的性质,无法成为一套进入宪法、教科书、宗教、公民教育等主流建制的冠冕堂皇话语。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的实践层面,它已经被公众默认了,成为不言而喻的“潜伦理”、“潜规则”,但永远无法登堂入室。于是,物欲主义便自我包装。在当代传媒和广告所呈现出来的物欲,都不是直观地、赤裸裸地呈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教学重点: 1、中国精神的内涵。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1、如何将爱国主义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2、创新精神如何培养。 一、课程回顾与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 上一节课与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理想信念,有了科学的理想信念,我们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指路明灯,有了精神支柱,也就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导入本章新课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精彩,首先就表现在对自己的外表要求上,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非常精神,也都期望自己将来的另一半能是个高富帅或白富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男神或女神,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几幅图片。 展示世锦赛游泳冠军宁泽涛的照片,播放夺冠时的视频,通过解说人员现场的表达与宁泽涛的获奖感言引出问题,什么是中国精神。 二、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1、根据宁泽涛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 课堂研学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列举出能代表某种精神的典型人物。

展学一: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2、教师总结: (1)列举中国从古至今具有某种精神的人物 (2)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 系的独到理解上。(舍生取义,两肋插刀,金钱如粪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先天下之忧而忧,心怀天下,利济苍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 上。(立德立功立言,吾日三省吾身)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见贤思齐焉, 君子圣人) (3)探讨90后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在年轻一代身上的体现。 以聋哑女孩曹青菀为例,观看在超级演说家中的演讲《中国精神》。(4)总结升华: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课堂研学二: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都包涵那些优秀品质? 什么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都包涵哪些优秀品质? ?课堂展学二:各组分享讨论结果。 民族精神: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核心: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核心:创新创造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一) 首先不得不说辜鸿铭是一个天才。一个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超人。 这本书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而且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虽然我个人觉得部分思想也有极端之处,但是正如豆瓣ID黎旭所说,在辜鸿铭所处的那个几乎是要全盘否定东方文化的历史条件下,针对一种极端的思潮,或许只有用另外一种极端去予以抵制,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此书,我看了前面三部分: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字里行间透露的作为中国人的名族自豪感,很多精神也的确是我们国人所拥有的。但是辜先生的部分解说也有偏颇,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辜老先生对东方文明的宣传实在是功不可没无可厚非的。此书中表达的和描述的中国人是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 当然关于中国人的精神,还需要我们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二) 近日用零碎的时间读完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其中的内容让我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 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先生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书中,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他认为中国人是特别讲礼貌的人。真正的礼貌的本质是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的礼貌,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礼貌那样周全,却让人舒服,因为它是,正如法国人完美表达的那样,是心灵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虽然周全,却不那么让人舒服,它可以说是一种排练过的礼貌--类似于戏剧作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数学科学学院104班张婷20102201215 四川,这个历来固若金汤的天府之国,这个曾经抵御住日寇铁踢践踏的中国大后方,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动山摇、江河断流、生命涂炭,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吹灭了骨肉同胞的生命之火。 温家宝总理:“我只要十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消防官兵:“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李连杰:“全世界都在关心灾区的事,我们是一家人。” 被救者:“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知道你们为了谁。” 成龙《生死不离》歌词:“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割腕自尽的受困老人:“这里危险,放弃我吧!” 这一句句感人的语言,这一幕幕动人的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我,也震撼了全体中国人。地震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持,中华大地到处都是爱的声援。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在面对生死磨难时,是什么让他们舍己为人。自从上了梁老师的课后,我明白,是他们的心中有一种精神,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坚不可摧。地震只会折断房屋的脊梁,但不能折断中国人的精神脊梁;灾难只可能摧毁我们的家园,但不能摧毁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指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精神家园既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也具体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安顿感、温馨感和光明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而不知所措,甚至发生心灵扭曲和变形。何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指出:“大凡一个国家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的发展,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里所言之“道德”,便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里的道德我认为它包含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今天的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的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则体现在“忠、孝、仁、爱、义”;还有改革开放后“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1914 年的《中国评论》,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于丹谈家庭教育

于丹谈家庭教育:孩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 “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时值暑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与本报记者论“家教”、谈成长,说事说理,生动活泼。征得于丹教授同意,记者将谈话内容整理成文,独家发表于《解放周末》,以飨读者。 我们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 以前人们夸一个孩子,经常说“家教好”,现在这个评价用得越来越少了。家长们说得更多的是孩子“奥数拿过冠军”、“外语口语是多少等级”。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人格的成功标准,却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欢“家教”这个词,因为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长期的人格养成。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个人的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第三阶段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了。我们现在是反过来了,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们牺牲掉了。 传统中国人接受的是一种农耕文明的土地教育。孩子春天撒着欢儿地玩耍,夏天在河沟里游泳,秋天掰玉米、摘土豆回来烤了吃,冬天换上新棉袄放鞭炮、贴春联、过大年。四季的循环,在农耕文明里清晰展现。因为崇尚多子多福,每家每户都是大的拉扯着小的。一个馒头热气腾腾地出锅时,可能要掰成四块,每个孩子吃一块。这就叫分享。 我们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家里的水果,都是爷爷奶奶剥好了、切成块、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里,说:“多吃两块,你还得练琴去呢!”从一人捧着一块馒头在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doc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含7篇,由的***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近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人对当代中国的复杂现象迷惑不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自我认同的?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和公共文化又是什么?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绕过的大时代中的大问题。 为什么富裕地区庙里香火旺 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 当代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现代化。所谓现代化,从精神形态而言,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述,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神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 在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无论欧洲还是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上,都有一种超越的神圣价值。这种神圣价值,或者以上帝这样的人格神、造物主、意志主宰的形态存在,或者以天命、天理、良知等形态出现。这个神圣世界,提供了世俗世界的核心价值、终极关怀和生活的意义。然而,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世界进入了一个韦伯所说的祛除神魅的时代。人替代超越之物成为自己精神的主宰。人们的终极关怀、价值源头和生活的意义不待外

求,而要从世俗生活本身自我产生,精神生活开始走向世俗化。 当超越的神圣世界失落之后,世俗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共文化的共同基础是什么?这些本来都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如今都发生了问题。 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人们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人的精神生活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达到上帝的彼岸,或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看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由此,个人的自我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物欲主义的世界观和个人观,在一个生产欲望、消费至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之中,便呈现为消费主义的世俗意识形态。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一彻底的、全面的世俗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精神现象,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铺天盖地,不仅垄断了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也侵蚀到精神生活领域。市场社会的出现,使得市场的金钱逻辑成为生活本身的逻辑,在全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支援下,物欲主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在神性和俗性之间建构中国文化 房宁 摘要:我们这一切的努力是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难道我们的劳作仅仅就是为了过好日子?什么是好日子?如何定义幸福?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重新提出的价值问题。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寻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个大问题,需要进行文化重构。如果文化不能建构,我们只能随波逐流;如果文化能够建构,需要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神性”与“俗性”之间找到一种新的综合。 国内思想界越来越多地谈到传统这个问题,有人甚至在呼吁传统,认为在一个现代化、物质化的时代,需要有一种精神。党的十七大也指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华民族百年富强的梦想正在变为事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似乎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尤其是价值问题。也许在改革开放之初甚至到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一直就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价值问题。这个看似形而上、也就是超越于物质生活、物质生产之外的问题,在改革前期就不是什么问题,至少很不重要,但现在它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在问,我们这一切的努力是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难道我们的劳作仅仅就是为了过好日子?或者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标准问题,就是什么是好日子,如何定义幸福?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重新提出的价值问题。 一、没有传统也就没有价值 价值问题的出现,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问,迫使我们思考:什么是价值?而进行这样的思考时,必然进一步思考如何看待传统?因为价值问题并不是什么新的问题,人类自幼年时期开始,就一直在追问这个问题。千百年来的哲人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思考了价值问题,并对我们后人有所启示。

于丹视频讲座

于丹视频讲座《感恩教育》观后感 【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能告诉我一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就是“恕”字吧。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点就够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因为别人欺骗了你,你也就用同样的方法去骗取别人,这种处世方法实在是不可取的。我曾经与财务经理说过,不能因为有客户不讲信誉,不按合同支付车款,一拖再拖,心中产生怨气,就对我们的供应商也采取同样的付款方法,也不讲信誉,将来公司如何生存呢?无论何时,都要诚信为本,这样企业才能做得长久啊! 所谓“恕”字,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伤害,你也应尽量宽容。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中曾被两个所谓的小人伤害过,尽管他们两个人目前的处境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们是否还象以前一样天天算计别人,曾经我在内心暗暗发誓,将来有一天我要报复,但随着锐意进取的学习和工作,心境不断地调整,时至今日,心境变迁,以往那种过激的想法已淡忘,甚至想不起来,但内心深处当时的痛楚还隐约记忆。 现如今拥有一份宽容,奉献一份真诚,执着一份情节,,把持一份矜持,回头再想想过去的思潮是十分的不成熟,但当时的处境所崩发出来的想法却是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所以现在想想,毛泽东主席的讲话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日渐成长成熟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总结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将走回头路,弄不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的! 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从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 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现如今,生活中仍有许多的人在进行进取,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忘我的工作,不要健康,不要家人,忘记了朋友。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篇一:《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中国人: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爱的法则?爱的法则就是爱你的父母。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好公民的最高义务就是忠诚的义务,不仅是行为上的忠诚,而且要在精神上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如果学习中国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法国人将得到所有,以及比现在更精致的优雅。学习中国的著作的文学,对欧洲和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益。中间两章为补充:被视为权威的一些外国人,他们如何以及不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语言的。对于欧洲的美国,也包括日本和中国,今日向往自由的人们,获得自由的唯一办法:循规蹈矩;学习正确的循规蹈矩。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秘密,做正确的事并遵守礼法。这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人精神的本质。真正或真实的中国女人是贞洁的,是羞涩腼腆而又廉耻的,是轻松快活而迷人、殷勤有力而优雅的,只有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女人,才是中国女性的观念。真正的中国妇女。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宁静祥和的心态让我们看清了万物的生命,这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性,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最后是一篇关于时政的文章。可以证明中国文明的价值,学习中国文明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歌德说:世界上有两种和平的力量:正义和礼法。教导欧洲人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孔子在四书五经中写道: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但要合乎礼法。即做守礼的好人自私和懦弱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我们的自私和懦弱结合在一起,就是重商主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有所图。只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每一个人首先都不要考虑利益、私利-----即有所图,而是考虑正义。因此我们首先要制止重商主义精神,制止懦弱和自私,首先想到正义而不是利益,要有勇气抗拒大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他们的重商主义精神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篇二:《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中国人的精神》是《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译本,是辜鸿铭留下的不多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认为最好是用英文来写,但是我的英文水平实在太差,无法写出对这本书的感受,所以只能用中文了。说实在话,能够用英文写文章到如此流畅,并且旁征博引中外经典的人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者,估计后人要超越他也是很难的。在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作者辜鸿铭的生平。辜鸿铭少年出洋,游学欧洲十余载,通晓英、德、法、拉丁和希腊等近十门语言,曾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和柏林大学土木工程学文凭。回国后,他先是在张之洞慕府作了17年的洋文案,后有督办过黄埔浚治局,清末曾当过外务部的左丞。民国初年,他任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4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2岁。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中国人:

当代中国精神困惑

当代中国的精神困境 童世骏 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 前言 王鲁湘:当代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曾经感动过无数的国人,他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无法诗意地栖息才被感动。当下的中国正在加速,我们都在被加速,精神被抽空,繁忙是常态。在一个全民大谈经济的今天,我们的精神状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因为GDP的增长而增长?有关这些问题,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学者童世骏先生。 童世骏1958年出生于上海,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曾任马尔库塞助手的挪威著名哲学家希尔贝克,此后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研究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学术跋涉,卓然自成一家。与其他西方哲学研究学者略有不同,童世骏总对书斋外的社会保持着新鲜与好奇。 王鲁湘:童先生的硕士生导师是我们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契先生,说起冯契先生,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冯契先生是我们中国当代少有的建构了一个自己哲学体系的一位哲学家,他已经去世了,我想问童先生的是,就是您在国内师从过冯契先生,又到国外去从事西方实践哲学的研究。那么您为什么会改换门庭,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然后变成对西方的一种哲学的这种继续的深造呢? 童:应该说既改也没有完全改,是改了,就是所谓从中国哲学传统走向西方哲学传统,但是马克思主义本来也是我在冯契先生门下学习的一个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当然我也写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论文的时候,借鉴了不少西方哲学,所以从硕士阶段,其实在本科阶段对西方哲学就比较感兴趣。然后跑到西方以后,我师从的实际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术传统,我的导师,希尔贝克他算是一个新马克思主义者吧。 王鲁湘:马尔库塞的弟子是吗? 童:他是马尔库塞1968年最热闹的时候,他是在那里做他的助教。所以基本上还是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这样的传统。 王鲁湘:那么我们很多的学者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看成是一种实践的哲学,那么这种实践哲学能够给我们当下的情况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思想的或者智慧上的一种指导? 童:那么这个我等会儿还会讲到,实际上马克思在,就是在《费尔巴哈提纲〉就讲那段关于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那个名言,之前他还有一句话,大致的意思就是凡是在理论上导向审美主义的那些东西,实际上它的解答可能就在实践当中,这是一句比较深刻的一句话,等会儿我在讲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时候,还会提到这样一个思想。 当然在今天我们的现实世界本身也是一个高度的由符号构成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一些意义的创造和解读的这样一个活动。所以严格地来说,在改变世界和解释世界之间,并没有一道截然的鸿沟,我想今天我们理解改变世界,可能要多从这个角度去做点补充。 王鲁湘:有些人对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和90年代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中间发挥作用的这种状态进行一些比较,认为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他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可是从90年代以后的话,大家突然发现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迅速地被边缘化,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这样? 童:这当然有非常非常复杂的解释,笼而统之地讲,中国知识界在80年代所关心的恐怕比较多的是大而化之的文化类型的比较。

构建精神家园

构建精神家园需要凝聚核心价值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在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后,特别强调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我理解,这样一个“新局面”就是我们需要努力去构建的“精神家园”,这将是一个既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一个很温馨的概念,其实也是一个很具传统文化意蕴的概念;在当下语境中,它还是一个“很生态”的概念。提起家园,会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想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会想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会想到“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仔细想来,对家园的思念往往都是在离家出去之后;更进一步,还可能是在闯荡江湖并且失意江湖之后。在这个意义上,“家园”从来都是“精神”层面上的,是精神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后,油然而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一种心境。 精神家园是精神的栖息地,其实也是精神的养生堂,应该还是精神的孵化器。当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时,当我们“酒酣胸胆尚开张”之时,当我们“敢为丹心借一枝”之时,当我们“白浪如山寄豪壮”之时,我们意气风发的精神何曾留恋过家园!一旦我们回首家园的温馨、惬意与和美,我们其实是想为彷徨的精神注入定力,为粘滞的精神注入活力,为疲软的精神注入锐力……也就是说,精神家园不仅是我们精神寄放的圣地,还是滋润我们精神的清泉和引领我们精神的灵光! 构建精神家园,引发的第一个理念是结束精神的漂泊,结束精神的无所皈依。精神的漂泊,在许多情形中并非无所皈依,这个漂泊大多是精神自觉地从家园出走,是为着追逐精神之光而实施的自我放逐。也就是说,精神的漂泊其实往往是构建新的精神家园的先声,它的出走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开拓新的精神领地,构建新的精神支柱。需要指出的是,出走者并非都是自觉的,其中也不乏“盲流”——盲流者认为家园的回望是不合时宜,更认为家园的守望是不识时务;只是他们不思开拓也不想构建,他们把“神马都是浮云”视为终生漂泊的指南,把“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视为终结漂泊的自嘲…… 因此,构建精神家园引发出第二个理念,这便是梳理精神的取向,梳理精神的自觉求索。曾经的精神家园的“出走”,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说明既往精神家园的亲和力有所淡化,凝聚力有所松散。面对自觉者的披荆斩棘和“不自觉者”的随波逐流,我们构建新的精神家园需要梳理精神的取向。一个时期“城市精神”的风起帆扬,便是梳理精神取向的舟驰潮涨。于是我们看到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看到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价值取向,看到了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到“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也是“包容”)的深圳“十大观念”……诸多“城市精神”作为“精神家园”的构建,似乎都格外关注“包容”。 包容,与其说是对一种“精神价值”的诉求,不如说是对“精神家园”的一种期许。“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