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开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湖北)大作业4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湖北)大作业4参考答案

阐述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答: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1.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2.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授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

3.采取多种途径的监察制度和多种方式的监察办法,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

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授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采取多种途径的监察制度和多种方式的监察办法,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

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成为掌握在封建皇帝手中的制约行政、司法、军事等部门及其官吏的独立力量。

2、监察权限愈益向皇帝集中。

3、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4、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而服务,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准司法”性质的国家监督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于战国时期,战国时,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

秦代开始形成制度,之后便成为历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备。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创建了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以贰丞相,御史府为其官署,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

汉承秦制,但较秦制更严密。在西汉,中央仍设御史大夫作为长官,御史中丞为副,兼掌皇帝机要秘书和中央监察之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当然,这里是指封建法制)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在古代,司法从属于行政,因此,在古代,司法和行政是同义词)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责。在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系统中,要有效执行政治权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或享有较高的政治权力来监督政治权力的执行者,为了保证监察机关工作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又一显著特点。这样一个特点使古代监察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使监察的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对于行政的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答案

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制度史著作是(B )。B、《周礼》 2、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A)。A、《通典》 3、20世纪80年代以来,(C)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 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C、白钢 4、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B)性质。B、假说 5、长期以来,在国家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我国学者所接受的主要是(C )所建构的分析模型。C、摩尔根 6、部落是由氏族组成的,这种联合通常是依据(A)力量。A、血缘 D、领导人的威信 7、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C、酋邦 8、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创造了所谓“挑战——应战”的文明生成模式,他强调(B)的自 然环境对国家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组织进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B、相对恶劣 二、多选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 A、国家体制 B、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 C、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 2、怎样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 ABCD)? A、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政治史本身就富有极大地吸引力。 B、当代中国政治的许多问题都带有传统色彩,不对传统有较深的研究和理解,很难建立起对当代政治问题研究有说服力的模型。 C、中国政治制度特有的政治智慧,对今天的政治发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D、从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角度看,也必须更多地从中国政治传统中开发有用的学科建设资源,才能建立起属于中国自己的政治学学科体系。 3、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著作中,有三部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称为“三通”,请问下列哪三部著作被称为“三通”(ABC )? A、唐代杜佑的《通典》 B、宋代郑樵著《文献通考》 C、元代马端临的《通志》 D、明代官修《明会典》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特点有哪些(ABCD )? A、从现代学科归属看,中国古代制度史的研究基本属于史学的研究范畴,研究者基本是历史学家,方法大抵是传统的史学方法。 B、从研究目的看,传统制度研究带有明显的“学以致用”特点。视为当时的皇帝施政服务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单选题 3

单选题 1.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黄帝与炎帝战争 2.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舜从此确立自己的地位。舜对“四凶”的战争 3.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决定了中原霸权的归属。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4.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5.商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和使用大量的(青铜器)。包括各种酒具、武器和礼器,制作精美。 6.西周后期已经出现了将王室与国家区分开来的政治观念,相应地,在制度上也出现了内廷与外朝的划分。(卿士寮)成为执政大臣的重要参谋和秘书机构。 7.西周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 嫡庶之分)为基础的。 8.据文献记载,西周分封建国,往往赐予相应的爵位。《春秋》将周的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 9.由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实施,西周的任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几乎所有的官职都是在特定的贵族家族的宗主之间世袭。 10.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实际上就是以(血亲)为纽带,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 11.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除楚国仍沿用春秋时“令尹”名称外,山东各国的执政均称“相”。其职能为“百官之长”。 12.战国时期,因各国的度量衡不统一,薪俸制度的支付单位也是不一致的。其中,楚国是以(担)为单位。 13.战国时期,主要采用(粮食)作为官员薪俸发放的形式。 14.所谓皇位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皇位继承的唯一合法依据是(血统)。 15.随着皇帝制度的确立,与皇帝有关的各种礼仪制度也逐渐制定出来。皇帝的言行有法定的名称,皇帝自称(朕)。 16.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为清朝所继承。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 17.汉承秦制,皇帝制度较秦健全。皇帝的名号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总结: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诰),史官记事曰上,等等。 18.秦朝确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及“五帝”之“帝”,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此后,(皇帝)代替三代时的“王”,成为最高政治权力拥有者的称号。 19.清朝为防止皇子争储带来的政治动荡,(雍正)皇帝决定建立秘密建储制度。 20.清朝预立太子的制度开始于(康熙)时期。 21.皇位继承制度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其核心之一是(世袭制)。 22.唐朝自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围绕皇位继承的斗争时有发生,有唐一

北京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1-4(2013)

作业1 1. 秦朝统一后,以(三公九卿)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2. 宋代(参知政事)的设臵,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3. 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明代)。 4. 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天子)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5. 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 6. 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7. 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臵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8.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社会主义社会)。 10. 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 11. 清代官制中,(内阁)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12. 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13. 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中央)“民意”机构。 14. 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15. 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省)。 16. (启)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17. 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六部)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18.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9. (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20. 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21. 科举制度是在(1905)年废止的。 22. 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23. 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 24. (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25. 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26. 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分拣专制君主制 27. 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28. 封建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参考样卷答案

安徽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A卷)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 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陈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为了一己的私利和升迁,有时不惜草菅人命,残民以逞。(4分) 2、陵号:是加给安葬皇帝陵墓的称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袭加以 命名。(4分) 3、君临之术:是指君主驾驭和考察群臣的手段,是以权势法术为中心内容,基 本以法家思想为主体,包括“四位”、“七术”、“六微”等之说。(4分) 4、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 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5、丁忧:是指官吏的父母去世,应立即奏报皇帝和上官,并离任守制,即按照 礼法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应担任官职,居家守墓以申孝思,具有一定强制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5分) 答:(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准,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加强,宣示出政治制度的集权化、严密化、严酷化和任意化的特点。 (5)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6)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力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 (7)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

电大 中国政治制度史1-4 复习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次平时作业 学号:姓名: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的统治。A.君主专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 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的统治。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 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后期确立起来的。 A.商B.西周C.战国D.春秋 6.三公九卿形成于( )。A.春秋B.战国C.秦D.汉 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A.《礼》B.《礼仪》C.《礼记》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代。A.宋B.元C.明D.清 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岁。A.70 B.65 C.60 D.55 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开始的。A.夏B.商C.西周D.秦14.明朝是以()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 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A、太仆 B、廷尉C、典客 D、奉常 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权。A.审批B.任命C.登记D.铨叙 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 18、“秀才”是指通过()的称谓。A.童试B.乡试C.会试D.殿试 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 20、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A.尚书台B.尚书吏部C.文官归吏部D.丞相御史二府 二、多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从夏期至1949年历代( )。 A.国家政权性质B.政体构成形式C.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D.领导制度 2、在政体上中国政权存在( )。A.君主制B.邦联制C.民主共和制D.内阁制 3、西周早期是由( )执掌国家各项任务。A.御史察B.廷尉C.司徒D.卿事寮E.太史寮 4、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等级。A.省B.路C.府D.州E.县 5、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A.封诸侯B.建藩地C.设郡县D.设省 6、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十六国时的“族兵”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C.金代的“猛安谋克”D.元代的“怯薛军”E.清代的“八旗兵” 7、唐律有( )。A.开元律B.开皇律C.武德律D.贞观律E.永徽律 8、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主管司法事务。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E.御史台9、我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征收制度的改革有()。 A.均田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一条鞭法E.摊丁入亩 10、官吏选拔制度的途径有( )。A.荐举制度B.科举制度C.征辟制度D.荫袭制度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官僚政治 2、嫡子继承制 3、三省六部 4、票拟 5、三公九卿 6、外戚政治

中国政治制度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 1、皇帝的权力包括哪些方面? ①君主拥有政治权力的独占权 “主之所以尊者,权也”——《韩非子有度》 孔子:“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左传成公二年》 “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商君书》“权势者,人主之所独守也”——《管子》 ②君主拥有最高行政权(决断权)参政、议政、决断、监督 “明主,兼听独断”——《管子》“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对国家财政收支的全部支配权 ④制订、执行和废止法律的权力“朕即法” ⑤最高军事统辖权 “君之所以尊卑,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管子》 “主不积务于兵者,以其国予人也。”——《管子》 ⑥体制设置行废权 官制人事行政区划立法财政民事军事 凡政令财务人事诸权“此人主所以独擅也”——《韩非子主道》 2、皇权的运作方式。 ①躬亲庶务 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衡石量书”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依办于上” 隋文帝、周世宗、宋太祖、明太祖、康熙 “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康熙 ②皇帝与朝臣共议政事,注意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 唐太宗:“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月,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另外:不亲政事,皇权旁落唐玄宗 3、宰相的职能。 4、宰相的权力包括哪些方面? 5、为什么说三省宰相制更适应君主专制集权? 6、简述明代内阁制的形成。 7、简述清代中枢机关的演变。 8、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选官方式?有何弊端? “任人唯贤,因功受禄” ①选贤任能(春秋)齐桓公——鲍叔牙——管仲一箭之仇 齐僖公——诸儿(齐襄公)纠(管仲、鲁国)小白(鲍叔牙、莒国)——齐桓公 临淄才能、业绩、功劳“唯功唯贤” ②军功、事功制度(战国) 魏国——李悝“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能力功绩楚国——吴起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韩非子·和氏》

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任务三

1.1.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 A.魏晋南北朝 B.曹魏 C.西晋 D.东汉 【答案】:D 2.2.西魏时期,相国宇文泰制定并建立六官制度,所依据的是( ) 。 A.《礼仪》 B.《礼记》 C.《礼》 D.《周礼》 【答案】:D 3.3.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 A.少府监 B.殿内省 C.都水台 D.司隶台 【答案】:D 4.4.在中国历史上,一度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元朝 【答案】:C 5.5.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A.三省六部 B.三省 C.一省 D.六部 【答案】:D 6.6.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 A.国子监 B.吏部 C.户部 D.礼部 【答案】:D 7.7.明代首创的国家政务部门是() A.通政司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六部 【答案】:A 8.8.清末改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居各部之首的是()。 A.资政院 B.大理院 C.法部 D.外务部 【答案】:D 9.9.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以下那个朝代,()。 A.宋朝 B.明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C 10.10.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按察使 B.学政 C.布政使 D.提督 【答案】:C 11.11.唐代行政机构“道”的主要长官称()。 A.州牧 B.知府 C.太守 D.节度使 【答案】:D 12.12.“路”级行政机构始设于()。 A.唐朝 B.宋朝 C.秦朝 D.汉朝 【答案】:B 13.13.宋代为造成正副职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牵制,在府、州一级设立的副职长官是()。 A.通判 B.知府事

电大国开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重庆)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非答案

拿答案:1144766066 题目1.1.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 () a. 春秋 b. 秦朝 c. 夏商西周 d. 战国 【答案】:秦朝 题目2.2.历史上御史台脱离从属地位,成为完全独立的部门,直接由皇帝控制是在()。 a. 东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先秦时期 d. 西汉时期 【答案】:魏晋时期 题目3.3.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御史台 b. 大理寺 c. 都察院 d. 刑部 【答案】:御史台 题目4.4.明代为进一步提高监察官的地位,将御史台改为()。 a. 台院 b. 都察院 c. 大理寺 d. 大理院 【答案】: 题目5.5.在北洋政府前期的中央监查机构平政院中,实际负责监察的是其下属的()。 a. 审察决算委员会 b. 审计院 c. 肃政厅 d. 惩戒委员会 【答案】: 题目6.6.广州国民政府设立的负责弹劾官吏的监察机构是()。 a. 监察院 b. 平政院 c. 道尹公署 d. 都察院

题目7.7.从中国古代兵役制来看,明代的“戚家军”属于()。 a. 谪罪兵役制 b. 招募兵役制 c. 郡县兵役制 d. 世袭兵役制 【答案】: 题目8.8.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 a. 民国初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洋务运动时期 d. 五四运动以后 【答案】: 题目9.9.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属于()。 a. 私人荐举 b. 官府荐举 c. 制度荐举 d. 自荐 【答案】: 题目10.10.在中国古代,获得“秀才”称谓是指通过()。 a. 殿试 b. 童试 c. 乡试 d. 会试 【答案】: 题目11.11.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考中者取得举人资格的考试是 ()。 a. 院试 b. 会试 c. 乡试 d. 殿试 【答案】: 题目12.12.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 a. 乡举里选制 b. 简选制 c. 世卿世禄制 d. 军功、事功选拔制 【答案】: 题目13.13.夏商周三代实行官员由王任命,官职世代相袭的()。

国开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答案

形考任务一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 君主专制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属于()。 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专制的过渡 3.我国文武分职,即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制度确立的时期是在()。 战国 4.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洋务运动 5.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 6.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 清末的1905年 7.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8.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 中华民国的建立 9.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 世袭君主制 10.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 王 11.我国开始推行“封建”是下列那个朝代()。 西周 12.中国历史上王位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开始于()。 夏朝 13.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 。 皇权专制 14.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 1911年的辛亥革命 15.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政治制度 16.抗日战争时期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体的是()。 国防最高委员会 17.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民生 18.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议会的政府是()。 南京临时政府 19.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李鸿章 20.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时期。 秦汉

21.晚清政治变革给人们留下哪些启示? 答:第一,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式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是带有被动的性质.第二.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于有效统筹规划,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干预,需要有强大的财政支持.第三,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在传统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的情况下,需要政治体制改革,而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盆支持.在伶统的政治体制下进行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新与旧的矛盾不可避免,能否处理好新与旧的矛盾是改革的关键。清政府没有把握好机遇和妥善解决矛盾,也就决定它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 22.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 形考任务二 1.我国第一部具有民主、进步意义的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孙中山去世后,广州国民政府实行集体元首制的行政机构是()。 国民政府委员会 3.在统一女真诸部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的是()。 清太祖努尔哈赤 4.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丞相、御史大夫 5.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东汉 6.中国古代三省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 隋朝 7.唐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中,掌封驳之权的是()。 门下省 8.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 雍正朝 9.北洋政府时期以参战督办、边防督办名义掌握皖系军队的是()。 段祺瑞 10.1927年6月以“中华民国海陆空大元帅”名义组织安国军政府的张作霖原属于()。 奉系军阀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1 一、选择题 1、夏朝立国,从此中国进入家天下的阶段。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 ) A.占卜 B.分封制 C.禅让 D.世袭制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3、下述政治制度中有利于维护政治统一性与联系性的是?(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4、为保证将黄册作为对人民进行赋役管理的依据,明政府推行了( ) A.里甲制 B.关津制 C.土司制 D.卫所制 二、名词解释 1. 大元帅制 2. 洪宪帝制 3. 世公世卿制 4. 三省制 5. 藩镇割据 三、简答题 1. 清末新政的内容 2. 明代内阁制的确立过程 3. 两税法的内容 四论述题 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结合材料,论证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 一、选择题: D B C A 二、名词解释: 1. 大元帅制:是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的政治体制。1923年2月,孙中山在陈炯明叛乱失败后由 沪南下,重入广州,组织大元帅府。大元帅府之大元帅,被赋予极大的政治及军事权力:(一)一切重要政务,由大元帅处理;(二)各总司令、司令、军、师等军队,由大元帅指挥调度;(三)政府机关之组织、各机关之增设与裁并及重要官吏之任免,皆由大元帅为之;(四)大元帅得公布条例,发布命令; 条例之由各部公布者,须经大元帅之核准。由此可知,孙中山这次确立的大元帅制度,实是具体而微的制度。他经南北军阀多年之排挤,已感到欲有所作为,必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2. 洪宪帝制:1915至1916年袁世凯进行的复辟封建帝制的活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 帝位,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同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称帝使北洋集团分崩离析,列强也撤回了对袁的支持,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3. 世公世卿制:也叫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的高级官吏,世卿世禄中的“卿”不仅指卿,还泛指卿、大 夫、士等一系列官吏,“禄”是古代官员的俸禄,世卿世禄制即是指西周时期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卿大夫等官吏可以父死传子,世袭此职,世代享有该职俸禄。有学者认为世卿世禄制开始于商朝,但并无确切的资料提供证明,可考的世卿世禄制见于西周时期。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宗室和功臣,册封了1000多个诸侯国,而在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和各诸侯国内,则进一步册封卿为治国的官员,卿下面则为大夫,再下是士。 4. 三省制:三省制是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共同行使宰相职务的制度,萌芽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宋因之而成熟,元废。三省是皇帝的最高辅助机构,通常以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并共同商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定。三省制反映了君权的加强。并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关系上的平衡 5. 藩镇割据:藩是保卫,镇是军镇。唐王朝设置军镇的初衷是维护唐朝的统治,但军镇发展到唐中叶以

华南理工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答:三公为三个重要职位,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而九卿则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九卿当中主要有太常、宗正等. 2. 答:尚书台为官署名,东汉时设置,是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名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等职位,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3.答: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4.答:嫡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它在商代后期已经确立.宗法制的特点在于区分嫡庶长幼,古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这种制度使皇帝至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 5.5. 答: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个机构;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职能部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开始建立于隋朝,到唐代完善.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 6. 答: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紧密结合.制度建立于西周,主要分封血缘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抵御外族侵略.诸侯实行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负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前期分封制有力地巩固维护了国家政权,但后期中央权力逐渐削弱.后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而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又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7.答:改土归流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它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8.8. 答:翰林学士是官名.始设于南北朝,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德宗时,翰林学士在皇帝身边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使得其实际上的权力日重. 9.答: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对地方实行郡、县二级政权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是建立于战国时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40 分。)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D. 联邦制度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期 D. 辛亥革命后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 A. 皇帝 B. 君主 C. 王 D. 总统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重庆 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A. 三省六部 B. 三省 C. 六部 D. 一省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业讲评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性质。B A、科学 B、假说 C、阶级 D、客观 2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 A、部落 B、部落联盟 C、酋邦 D、氏族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 A、国家体制; B、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比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 C、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 D、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2、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ABCD A、出现了一个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保证这一权力中心存在的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 B、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 C、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 D、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 3、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 )BD A、酋邦 B、群队 C、部落联盟 D、部落 三、判断题 1、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 A、正确 B、错误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 A、陕西和甘肃 B、河南山东 C、云南广东 D、四川一带 2、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 A、陕西和甘肃B、河南山东 C、云南广东 D、四川一带 3、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 A、蚩尤、九黎 B、黄帝、炎帝 C、太昊、少昊 D、尧、舜 4、东夷集团的代表人物()C A、蚩尤、九黎 B、黄帝、炎帝 C、太昊、少昊 D、尧、舜 二、多项选择题 1、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哪三大集团()ABC A.华夏集团 B.东夷集团 C.苗蛮集团 D.炎黄集团 2、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是()ABD A、最高政治权力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持 B、最高权力呈现出个人化的专制倾向 C、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 D、最高权力的“政教一体化” 3、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ABC A.燧人 B.伏羲 C.神农 D.女娲 5、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AB A、战争开辟了中国文明独特的起源之路。 B、战争也决定了中国早期国家和后来权威的基本类型。 C、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 D、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6、颛顼的“绝地天通”的涵义(AB) A、反映了黄帝之后,联合体首领的权威足以将 原来的部落巫术整合为统一的联合体巫 教,并有意识地利用巫术为自己的权力服 务。 B、颛顼是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 C、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 D、反映了王权起源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 B A、禅让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年()月()日,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 28、建国初期,()是全国最高军事统率机关。 2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30、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3、清代官缺制度

2023年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形成性考核册题及答案

4、简析夏、商旳王权特点。 本题答案:(1)夏王朝是以夏为关键旳“万国”联合体,氏族仍然是构成社会旳基本组织。夏朝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老式习俗和规范旳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相结合为特性旳政治制度,并建立起了一套行政体制。(2)商朝旳政治制度基本沿袭夏朝。商汤旳行政总旳原则是“以宽治民”和“有功于民”。殷商继承了夏代旳分封制度,王权得到了提高。 1、简述周朝施政旳基本原则。 本题答案:“敬天保民”,是周朝施政旳基本原则。要做到“保民”,对统治者来说,就必须“明德”或曰“敬德”,施行德治。对此,周公和召公都多次倡导。择要而言,大体包括“无逸”、“慎罚”和先教后刑三个方面旳内容。“无逸”就是规定统治者不要贪图享有安逸,加强道德修养,约束自己旳行为。“慎法”,就是慎用刑法。先教而后刑,就是首先切实对民众进行教育、引导,以“民彝”即社会伦常为其基本内容。 1、简述地主封建旳政治制度和宗法封建制度旳重大区别。 本题答案:第一,地主封建旳政治制度赖以建立旳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旳贵族组织旳以氏族为单位旳集体生产,而重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旳农民旳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获得土地而从事农业旳地主经济。 第二,封建政治制度针对旳重要对象已经不是庶人或完全没有人身权利旳奴隶,而是享有一定权利和自由并拥有生产资料旳农民。 第三,组织、构成国家机关并实行政治制度旳基本组员,已不是由天子分封、赏赐等而可以限定旳贵族,而是可以通过合法经营乃至非法手段求得政治和经济更大发展旳新贵。 4、试论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变法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旳历史地位。 本题答案:(1)变法旳重中之重是直接关系“富国强兵”旳多种新经济法令旳颁布。魏和秦旳变法在这方面很突出,其中又以秦为最。 (2)比较魏、秦在经济方面旳变法,魏在其广度、深度和展开旳层次方面,都远逊于秦。最主线旳区別在于,秦旳变法触及并很好地处理了在土地国有旳前提下个体农户旳土地问题,使国家有效地获得了稳定而可靠旳税赋和兵力旳来源。

春中国政治新版制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春《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照答案 一、单选题 1、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浮现对战争旳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旳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旳权威。( A ) A、黄帝与炎帝战争B、黄帝与蚩尤旳战争C、黄帝与荤粥旳战争D、颛顼与共工旳战争 2、随着皇帝制度旳确立,与皇帝有关旳多种礼仪制度也逐渐制定出来。皇帝旳言行有法定旳名称,皇帝自称(A)。 A、朕 B、陛下 C、帝 D、王 3、《文献通考》:“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里指旳是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立(),作为议政决策机构。( B) A、议事堂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 4、《新约法》,就是《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临时约法》增修而成旳,形式上拼凑了西方国家旳法律条款,事实上是确认了袁世凯旳独裁统治,因而又称袁氏约法。于194月29日完毕三读程序,5月1日以大总统()名义发布。( A) A、袁世凯B、孙中山C、冯国璋D、黎元洪 5、袁世凯于193月23日下了取消帝制令,废止“洪宪”年号,恢复民国年号。袁世凯死后,由()继任大总统。( C) A、孙中山B、冯国璋C、黎元洪D、段祺瑞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宪法效力旳约法,于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由()以临时大总统身份正式发布。( B) A、袁世凯B、孙中山C、冯国璋D、黎元洪 7、1861年设立旳总理衙门,最初重要是一种办理()旳机构。( B ) A、全国政务B、外交C、工商行政D、地方事务 8、()是延续专制皇统“家天下”旳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旳内容之一。( B) A、财产继承B、皇位继承C、姓氏继承D、后宫 9、两汉时期,官吏旳俸禄一般都发给粮食,按月领取,以()为单位。( C ) A、石B、斗C、斛D、升 10、曹魏末年,尚书省变成了执行机构,中书省则变成了出令机构,()成了真宰相。(A)A、中书令B、尚书令C、中书监D、侍中 11、曹魏时期,侍中旳权力进一步增强,已与尚书一同“综理万机”。晋代,侍中寺进而发展成为(),主管政事范畴也不断扩大,侍中旳地位大体与尚书、中书比肩。(A )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尚书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