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麻疹病毒(ML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麻疹病毒(ML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麻疹病毒(ML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麻疹病毒(ML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麻疹病毒(ML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使用说明(96T/48T)

[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化麻疹病毒抗原预包被板ELISA 原理,检测人血清/血浆中存在的麻疹病毒IgM 抗体,并配以酶标记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作为标记物。加入底物TMB显色后终止反应,在450nm波长测各孔O.D值,O.D值的大小与待检抗体含量成正比。生物素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的稳固级联放大作用,使试剂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极大地提高。另外,血清/血浆经预吸收后非特异性因素(如RF因子和变性或聚合的人IgG)的影响被彻底消除,经验证其结果完全等同于capture-ELISA,为本试剂盒之独特点。

[用途]

麻疹是是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并发症常见为下呼吸道感染、巨细胞间质肺炎及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等。

本试剂盒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中的麻疹病毒早期IgM型抗体,对早期和原发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适应范围:

麻疹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易感人群和高发地区的监查。

[试剂盒组成]

1、生物素化抗原预包被板1块(8X12/4X12)

2、阴性对照血清1瓶

3、阳性对照血清1瓶

4、标本稀释液(含抗干扰因子)

1瓶(20 ml/10ml,直接使用)

5、酶结合物1瓶(12/5ml,直接使用)

6、30X浓缩洗液

1瓶(20/10ml,加蒸馏水1:30稀释使用)

7、显示剂A、B液各1瓶(5/3ml)

8、终止液(2M H2SO4)1瓶(5/3ml)

9、说明书1份

[操作步骤]

将试剂盒平衡至室温后取出反应板拆封后置于

板架上。

1、样本稀释:用标本稀释液以1:101(5ul—500ul)稀释标本,混匀后置37℃20分钟。

2、加样:小心吸取已稀释待检标本上清液100ul于反应孔中,设阴、阳性对照(各100ul)

及空白对照(加100ul标本稀释液)各一孔。轻拍混匀。

3、37℃温育30分钟。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板3次并在吸水纸上拍干。

4、加酶结合物:每孔2滴,混匀后置37℃温育30分钟。同上法洗涤3次并拍干。

5、显色:每孔加显色剂A、B各一滴,轻拍混匀(或震荡器混匀)后置37℃10分钟。

[结果判断]

1. 目测: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各孔显色情况,兰色者为阳性,无色者为阴性。

2. 酶标仪测定:每孔加终止液一滴,混匀后在450nm下测定各孔O.D值。

①P/N=标本O.D值/ 阴性对照O.D值。

②P/N≥2.1为阳性;

③ 1.5≤P/N<2.1为可疑标本; P/N<1.5为阴性。

④阴性对照(NC)小于0.10时以0.10计, 大于0.1小于0.21时以实际O.D值计算;若

大于0.21时,实验可能出现了较大误差,需重复实验。

⑤阳性对照(PC)值通常≥0.4,实验成立,否则需重做。

[注意事项]

1.微孔板须密封防潮,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时,应置室温平衡至潮气尽干后方可开启使用,余者封存置2-8℃。稀释标本时用试管,稀释完后混匀置于孵育箱37℃。

2.滴加试剂前应将液体翻转数次混匀,滴加时保持瓶身垂直。

3.洗涤时每孔均须加满,防止孔内有游离酶不能洗净。

4.试剂置2-8℃存放,不能冻结,有效期10个月。

5.避免用溶血、混浊或脂血标本。

6.最好用新鲜标本,如需保存,可于2-8℃冷藏48小时或-20℃冻存4周(样本应避光)。

麻疹诊断标准

麻疹诊断标准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uirus)引起的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在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中属于乙类传染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及眼结合膜炎,特征性表现为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 spots)及皮肤斑丘疹。 [病原学] 麻诊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Paramyxouirus)科、麻疹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麻疹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弱。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56℃30分钟即可灭活。但对寒冷及干燥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室温下可存活数天,-70℃可存活数年。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因此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急性期的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出疹后逐渐减低,疹退时已无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播很少见。(三)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均可发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6个月以内婴儿因可从母体获得抗体很少患病,该病主要在6个月至5岁小儿间流行。 (四)流行特征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见,但全年均可发生。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麻疹疯毒经空气飞沫到达上呼吸道或眼结合膜,在局部上皮细胞内复制。并从原发病灶处侵入局部淋巴组织,病毒迅速大量复制后入血,于感染后第2-3天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随后病毒进入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并进行大量增殖。感染后第5~7天,大量复制后的病毒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主要部位有呼吸道、眼结合膜、口咽部、皮肤、胃肠道等,此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在病程第l5天以后,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清除病毒,临床进入恢复期。麻疹的病理改变以呼吸道病变最显著,肠道黏膜病变相对较轻。并发脑炎时脑组织可出现充血、水肿、点状出血或脱髓鞘病变。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6~21天。平均为10天左右。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可延长至3~4周。 (一)典型麻疹 典型麻疹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期: 1、前驱期从发热到出疹为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此期主要为上呼吸道及眼结合膜炎症所致的卡他症状,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眼结合膜充血、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部分年长儿童可诉头痛,婴幼儿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在病程2~3天,约90%以上患者口腔可出现麻疹黏膜斑(科氏斑),它是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具有诊断价值。科氏斑位于双侧第二

JX-06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细则

规范本中心样品(人血清或血浆)中麻疹病毒IgM抗体的测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清、血浆中的麻疹病毒IgM抗体测定。 3.职责 3.1 检验人员按照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并登记。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综合管理。 4.操作步骤 4.1本试验由抗人IgM(μ链)包被的微孔板和酶标记风疹病毒抗原及其它试剂 配套组成,以酶联免疫捕获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风疹IgM抗体,适用于风疹病的早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4.2 将试剂盒打开,在室温平衡30分钟。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 倍稀释。 4.3样品1:100稀释:将样品稀释液1ml加入一洁净小试管内,加10ul待检样 品,充分混匀。 4.4将板条固定于板架上,剩余的板条用不干胶密封并放入密封袋中保存。每孔 加入稀释后样品100ul。阳性对照加1孔、阴性对照孔3孔,100ul/孔。另留一孔不加任何液体为空白对照,置37℃60分钟。 4.5甩净孔中液体,洗板3次,每次停留1分钟后甩净拍干,除空白对照孔外每 孔加酶标记物50ul(1滴),置37℃60分钟。 4.6甩净孔中液体,同上洗板3次,拍干后各孔滴加显色液A、B各50ul(1滴), 置37℃避光30分钟,每孔立即加入终止液50ul(1滴),混匀后用酶标仪450nm读数判定结果 4.7 样本要求:本试验用血清或血浆进行检测,用量为10ul,血清或血浆勿使用染菌、脂血或溶血样品。按照标准方法收集血清,室温保存样品不要超过8小时,若在8小时以后进行,需将样品保存在2~10℃,如保存超过1周则保存在-20℃ 4.8 结果判定:酶标仪设定波长450nm,先用空白调零,然后测定各孔A值,如 阴性对照A值平均值﹤0.07,按0.07计算;如阴性对照A值平均值≥0.07,则按实际值计算。计算S/N值,S/N值=样品A值÷阴性对照A值平均值,S/N≥2.1,则判为阳性。S/N﹤2.1则判为阴性。 4.9 注意事项 4.9.1操作前必须先将试剂盒平衡至室温

麻疹的并发症

麻疹并发症 (一)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1.原发性肺炎由麻疹病毒侵犯肺部引起。多发生在前驱期及出疹期。患者可有轻度气促,肺部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部淋巴结增大,肺纹理增粗,点片状浸润。疹退后上述症状也渐消失。细胞免疫缺陷者,可形成麻疹巨细胞性肺炎(Hecht’s giant-cell pneumonia),死亡率较高。 2.继发性肺炎易发生于营养不良,体弱儿童,病原菌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多见,也可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肠道病毒引起。常为皮疹出齐后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复升,咳嗽加剧,呼吸急促紫绀,肺部罗音增多。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心力衰竭或循环衰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易致脓胸、脓气胸、肺脓肿、心包炎,病死率较高。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二)喉炎易发生于1~2岁的儿童,病程各期均可发生,可为麻疹病毒所致,也可继发细菌感染时发生,表现声嘶、喘咳、失音、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发绀,烦躁不安,甚至窒息死亡。 (三)心血管功能不全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常发生在出疹后5~14天内。由于毒血症、高热、代射紊乱、肺炎缺氧、心肌炎,心肌营养不良等原因所致。临床特点为患儿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急发绀、心率增速,心音低钝,四肢厥冷,脉细速,肝进行肿大,皮疹隐退,心电图可见低电压,T波低平,传导异常。 (四)脑炎发生率为0.01~0.5%。系麻疹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对麻疹病毒抗原超敏反应。多发生于出疹期,也偶见于前驱期和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惊厥,昏迷,少数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及肢体瘫痪。脑膜剌激征和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与一般病毒脑炎相似,少数也可完全正常;多数经1--5周痊愈,约30%左右患者留有智力障碍、瘫痪等后遗症,15%患者在一周内死亡。麻疹脑炎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 (五)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incephalitis SSPE)本病少见。大多在2岁前有麻疹病史;少数有麻疹活疫苗接种史,但这些儿童先前有无亚临床麻疹感染尚不清楚。本病系慢性神经退形性变。发病原理可能是麻疹急性期病毒未被彻底清除,潜在某些细胞呈抑制状态,以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病毒在急性期潜伏于脑部,呈慢性感染状态。目前研究认为,与患者脑细胞不能合成M蛋白,造成缺损麻疹病毒持续感染有关。从麻疹到本病的潜伏期为2~17年,发病初期学习下降,性格异常,数周或数月后出现智力障碍,嗜睡、言语不清,千万不能讳疾忌医 运动不协调及癫痫样发作,最后痴呆失明、昏迷、去大脑强直。血液及脑脊液麻疹抗体明显升高,但缺乏抗-M蛋白抗体。脑电图出现慢波节律,每秒2~3次,多数病人发病数月至数年后死亡,也偶有自行缓解者。

麻 疹

麻疹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u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pots)及皮肤斑丘疹。自从婴幼儿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该病的流行已基本得到了控制。 【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us)麻疹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与其他副黏液病毒不同之处是该病毒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电镜下病毒呈球状或丝状,直径150~200nm,中心为单链RNA,其基因组有16000个核苷酸,外有脂蛋白包膜,包膜有3种结构蛋白。其中血凝索(hemagglutinin,H)是表面主要蛋白,能够识别靶细胞受体,促进病毒黏附于宿主细胞;融合蛋白(fUSIONprotein,F)在病毒扩散时使病毒细胞与宿主细胞融合;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M)与组合病毒成分及病毒繁殖有关。麻疹病毒体外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56℃30分钟即可灭活。但耐寒及耐干燥,室温下可存活数日,-70℃可保存活数年。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人为麻疹病毒唯一宿主,因此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急性患者为最重要传染源,无症状带病毒者和隐性感染者较少,传染性也较低。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出疹后逐渐减低,疹消退时已无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结合膜分泌物均含有病毒,恢复期不带病毒。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排出的飞沫经口、咽、鼻部或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播甚少见。 (三)人群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抗体很少患病,该病主要在6个月至5岁小儿间流行。目前成人麻疹病例的报道越来越多,甚至在局部地区有小的流行。其主要原因为幼时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后未再复种,使体内抗体的水平降低而成为易感者。 (四)流行特征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20世纪前50年,世界各地均有麻疹流行。60年代麻疹疫苗问世以来,普遍接种疫苗的国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我国自普遍接种麻疹疫苗以来,麻疹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麻疹病毒经飞沫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口咽部或眼结合膜,在上皮细胞内复制,并从原发灶侵入局部淋巴组织,繁殖后入血,于感染后第2~3天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随后进入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中增殖。感染后第5~7天,大量复制后的病毒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由血白细胞携带播散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主要部位有呼吸道、眼结合膜、口咽部、皮肤、胃肠道等,此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约病程第15天以后,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致病毒被清除,临床进入恢复期。感染麻疹病毒后,人体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及中和抗体,前者为IgM,表示新近感染,后二者为IgG,表示对

麻疹的表现及图片

麻疹临床表现预防及图片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流行病学】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生后4-6月内有被动免疫力,以后逐渐消失;虽然绝大部分婴儿在9个月时血内的母亲抗体已测不出,但有些小儿仍可持续存在,甚至长达15个月,会影响疫苗接种。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后得病。 【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

副黏病毒属麻疹病毒科

副黏病毒科 1、麻疹病毒属 “病原学特征”、 “临床症状”、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 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出现红色细小内疹。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1~2日,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实验室检测”、 (一)麻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麻疹病毒可以用前驱期、出疹期及疹后期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由于病毒分离的成功率非常低,这种方法不能作为麻疹实验室诊断的首选方法。B95-8细胞可作为临床标本中麻疹病毒分离的备选材料。病毒引起的CPE具有合胞体特性,提示分离的病毒由融合蛋白,根据这种结果,结合临床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病毒是麻疹病毒。 从麻疹患者分离到的副黏病毒可以用电子显微镜直接看到,但由于所有副黏病毒属程苑形态类似,这种检查不能做出精确的诊断,麻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多核,许多感染细胞可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融合细胞是麻疹的病理特征,鼻咽洗液中细胞或外周血单核细胞若具有这种特征细胞,可视为是麻疹病毒感染的指征。

麻疹病毒分离株N基因序列分析

麻疹病毒分离株N基因序列分析 探讨四川省目前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采用Vero/SLAM细胞分离培养麻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456 bp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2011年四川省分离到10株麻疹病毒均为H1a基因亚型,与H1基因型代表毒株的同源性为97.1%~98.9%。结论H1a基因亚型仍为四川省本土流行病毒株的优势亚型,近年来四川省流行的麻疹病毒无较大变异,优势病毒的持续传播与麻疹的发病有密切联系。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是引起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基因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有6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H)、RNA聚合酶(L)6个结构蛋白。麻疹病毒一直被认为是遗传稳定的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近年国内外通过对麻疹病毒的基因分析,已发现有8个基因组(A-H),共24个基因型在人类中流行或曾经流行[1~3]。从2009年以来四川省的麻疹疫情有所上升,进入2011年麻疹疫情继续攀升,局部地区发生麻疹暴发流行。随着2012年消除麻疹的临近,今年为控制麻疹的关键年,为掌握四川省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及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11年上半年分离的麻疹病毒的核蛋白N基因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参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4]。 各市(区、县)CDC采集疑似麻疹患者(出疹5d内)咽拭子,标本保存在病毒标本运输液中。-20℃或以下温度保存,冷冻运输。标本用终浓度各为1000 U/ml的青霉素和1000μg/ ml的链霉素处理后,置4℃保存备用。 1.2病毒分离培养将处理后的咽拭子标本接种于在培养管中生长良好的Vero/SLAM单层细胞上,置5% CO2培养箱,37℃连续培养7d,逐日观察细胞病变(CPE)。当75% 以上的细胞呈现明显麻疹病毒特异性的巨细胞融合病变时,收获和冻存细胞培养液。若未见病变需连续盲传3代,仍无病变出现则为阴性。 1.3麻疹病毒RNA提取采用Promega公司的Maxwell? 16 Viral Total Nucleic Acid Purification Kit,用Maxwell? 16 Instrument(Magnetic Particle Processor AS2000)按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病毒RNA,-20℃保存备用。 1.4 逆转录反应(RT-PCR)采用QIAGEN公司OneStep RT-PCR Kit进行逆转录反应。引物NP3seq(TTG CTG GTG AGT TAT CCA CAC TTG)和MVN8(TTA TAA CAA TGA TGG AGG)[5]为上海生工公司合成。体系为:10 μl 5 x缓冲液,2 μl dNTP(10 mM),引物NP3seq、MVN8各2 μl(10μM),2 μl酶,4 μl模板RNA,加无核酸酶的水至终体积为50μl。使用ABI 2720 PCR仪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50℃30 min,95℃15 min;94℃30 s,50℃30 s,68℃1.5 min,35个循环;68℃10 min。扩增产物经1 % 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 1.5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取RT-PCR阳性扩增产物,用Wizard? SV Gel and PCR Clean-Up System(Promega)按说明书进行纯化。纯化产物分别用NP3seq和MVN8引物进行标记,标记试剂为Big Dye Terminator Cycle Sequencing Kit(ABI),反应条件为:96℃ 1 min;96℃10 s,50℃5 s,60℃4 min,共25个循环。标记产物用Big Dye XTerminator

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呈球形,直径只有100~250纳米(1纳米=0.000001毫米)。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算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和一般消毒剂都没有抵抗力。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半小时就失去活力;在室温下仅存活2小时,56℃时30分钟即被破坏。能耐寒不怕冻,4℃可存活5个月,零下15℃能存活5年。所以总是冬春季节出来发作。 中医学名 麻疹病毒 英文名称 measles virus 主要症状 皮丘疹,发热,呼吸道症 多发群体 儿童 传染性 有传染性 分类 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简介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麻疹的病原体,分类上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以皮丘疹、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若无并发症,愈后良好。我国自60年代初应用减毒活疫苗以来,儿童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是儿童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天花灭绝后,WHO已将麻疹列为计划消灭的传染病之一。另外,由于发现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ts,SSPE)与麻疹病毒有关。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麻疹病毒为球形或丝形,直径约120nm~250nm,核心为单负链RNA,不分节段,基因组全长约16kb,基因组有N、P、M、F、H、L 6个基因,分别编码6个结构和功能蛋白: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磷酸化蛋白(phosphoprotein,P)、M蛋白(membrane protein,M)、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和依赖RNA的RNA聚合酶(large polymerase,L)。 麻疹病毒 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外有包膜,表面有两种刺突,即HA和溶血素(haemolyxin,HL),它们的成分都是糖蛋白,但性质各异。HA只能凝集猴红细胞,还能与宿主细胞受体吸附。HL具有溶血和使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的作用。HA和HL均有抗原性,产生的相应抗体具有保护作用。麻疹病毒包膜上无神经氨酸酶。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有关于麻疹病毒抗原性变异的报道。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麻疹病毒存在着基因漂移。 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规则,约10±2天,有被动免疫者可延至20-28天。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典型儿童麻疹可分以下三期。 (一)前驱期从发病到出疹约3-5日。主要症状有发热及上呼吸道不适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亦有突发高热伴惊厥者。 流鼻涕、刺激性干咳、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日渐加重,精神不振、厌食、肺部可闻到干啰音。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可出现一过性红色细小内疹。在起病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粘膜斑可逐渐增多,互相融合,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延至1-2日,大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二)出疹期起病约3-5日后,全身症状及上呼吸道症状加剧,体温可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厌食。首先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迅速发展到面颈部,一日内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约2-3日内遍及手心、足底,此时头面部皮疹已可开始隐退。皮疹约2-3mm大小,初呈淡红色,散在,后渐密集呈鲜红色,进而转为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时全身淋巴结、肝、脾可肿大,肺部可闻干粗啰音。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控制与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通过Excel 2003 和SPSS13.0 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船山区2006-2011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89例,确诊735例,排除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86/10万,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北固、南强、仁里共发病522例,发病率为21.75/10万,占71.02%;农村共发病213例,发病率为11.83/10万,占28.98%,城市地区发病高于农村地区。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3—7 月的春夏季,占全年总发病数的86.67%;学龄前儿童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92.38%病例的年龄<10岁,职业分布多是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占86.26%;在确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32.11%,接种1剂次的占6.26%,接种2剂次及以上的占7.21%,免疫史不详的占54.42%;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2006年有1起暴发疫情,发病14例。结论2006-2011年船山区麻疹发病人群呈现典型的小年龄组发病模式,确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绝大多数,应加强麻疹的监测、保持MV高接种率、实施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保证在人群中形成针对麻疹的免疫屏障。 麻疹( measlcs)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我国以6 个月至5 岁幼儿高发; 冬春季多见,全年均可发病。麻疹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世界各国公认为是第3个可能被消除的传染病[1] , 2005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为了解遂宁市船山区麻疹流行特征,掌握麻疹的流行规律,抓住重点防控人群,为科学的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实现2012 年消除麻疹的目标,现将船山区2006—2011年麻疹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个案资料来源于麻疹病例个案流行病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船山区统计局。1.2 检测方法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 1.3 病例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方案(试行)》规定的诊断标准。 1.4 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按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及不同地区特征分组,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

麻疹(measles)发病机理

【病原学】麻疹病毒(Morbillivirus)属副粘液病毒(paramyxoviridae),与其他副粘液病毒不同点为不含神经氨酸酶。电镜下呈球形或多形性,较大直径100~250nm.病毒中心为核糖核酸(RNA)和对称螺旋形衣壳体组成,外包双层含脂蛋白囊膜,表面有小突起含血凝素,麻疹病毒主要具有6种结构蛋白;3种与核糖核酸结全,F蛋白作用与多聚酶有关,N蛋白起稳定基因作用,P蛋白起多聚酶作用;另3种结构蛋白与外部囊膜结合,M蛋白为膜蛋白,功能与病毒装配、芽生、繁殖有关,H蛋白为病毒表面血凝素,于病毒吸附于敏感宿主细胞时与受体结合,F蛋白具溶合特性,使病毒细胞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病毒在人胚和猴肾细胞中培养,5~10天后可引起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等病变。麻疹病毒只有一个型,在患者出疹时,血内可测出特异抗体。热、紫外线和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可将病毒杀灭;过酸或过碱(pH<5及>10)均可使之灭活。蛋白质可保护病毒不受热和光的损伤。病毒在室温中大多只能存海参36小时,加热56℃15~30分钟即可灭活。能耐受干燥和寒冷,在-70℃可保存活力5年以上,冰冻干燥可保存20年。因其在体外生存力弱,故当患者离室,房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后,即无传染性。【发病机理】麻疹病毒随飞沫颗粒侵入人体后其感染过程根据动物实验如表11-11所示。表11-11 麻疹感染过程接触后日数感染过程~1日麻疹病毒接触鼻咽或眼粘膜上皮,引起上皮细胞感染和病毒繁殖2~3由淋巴扩散至局部淋巴组织2~3初次病毒血症(少量,由白细胞携带)3~5病毒到达局部及远处网状内皮细胞内繁殖,原发病灶-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病毒继续繁殖5~7第二次病毒血症(大量)7~11病毒到达皮肤粘膜、结合膜、呼吸道及全身引起感染11~14病毒量在全身各脏器到达高峰,麻疹全身感染15~17病毒血症渐减而终止,各脏器中病毒也相应减少,进入康复期麻疹病毒侵入原发病灶,在该处繁殖,并迅速扩展至局部淋巴组织,由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携带,经血液循环(初次病毒血症0到达全身网状内皮细胞,在该处广泛繁殖,引起第二次大量病毒血症,散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麻疹病变。在感染过程中,除了病毒直接侵犯宿主细胞引起病变外,机体尚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病毒刺激T淋巴细胞,使之大量分化繁殖,成为致敏淋巴细胞。当其与病毒抗原接触时,释放淋巴活性因子,引起病变处单核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甚至细胞组织坏死。这种受病毒致敏的淋巴细胞主要具有致胚细胞样转变(blastogenic)及产生细胞毒(cytoxicity)作用,使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增大、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并使细胞发生中毒病变,故有人认为麻疹过程是一种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患麻疹后正常人都有免疫反应,病程第14天即可出现血凝抑制、补体结合和中和抗体等,抗体效价逐渐升高,至4~6周达高峰。补体结合抗体消失较快,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一年内下降至1/4,有人报道自然感染后如未再接触麻疹,则抗体滴度在15年后下降到1/16,大多终身可保持低水平。IgM出现早而最多存在6周,呼吸道分泌物中可测出SIgA,血中IgG可持续较久。对不同的病毒结构蛋白机体大多可产生相应抗体,H蛋白抗体阻止病毒吸附,出疹时也可查到,2~3周时上升显著,F抗体阻止病毒在细胞内扩散,但始终维持较低水平,NP抗体出疹时就阳性,水平上升快,而滴度高,M抗体则早期仅半数阳性,滴度低。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麻疹感染的恢复过程与血液、分泌型抗体的增高、干扰素的出现(约在第6~11天)及细胞免疫的增强都有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免疫。有细胞免疫缺陷或低下者(如白血病、肿瘤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先天免疫缺陷等)不能将病毒消除,故易患重症迁延型麻疹而致死,即使注射大量被动免疫抗体也毫无用处;另一方面患丙种球蛋白缺乏者如患麻疹,都可顺利恢复,提示抗体对麻疹恢复并不重要,但特异抗体对防止麻疹感染却有肯定效果。在麻疹病程中非特异免疫力有所下降,如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降低,中性粒细胞活动力也差。T、B淋巴细胞、补体C1q、C4、C3、C5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如结核菌素试验在出疹2~6周内可转阴,常使原有结核病灶恶化。免疫反应降低可使湿疹、哮喘症、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得到暂时缓解。

麻疹病毒(ML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麻疹病毒(ML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使用说明(96T/48T) [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化麻疹病毒抗原预包被板ELISA 原理,检测人血清/血浆中存在的麻疹病毒IgM 抗体,并配以酶标记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作为标记物。加入底物TMB显色后终止反应,在450nm波长测各孔O.D值,O.D值的大小与待检抗体含量成正比。生物素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的稳固级联放大作用,使试剂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极大地提高。另外,血清/血浆经预吸收后非特异性因素(如RF因子和变性或聚合的人IgG)的影响被彻底消除,经验证其结果完全等同于capture-ELISA,为本试剂盒之独特点。 [用途] 麻疹是是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并发症常见为下呼吸道感染、巨细胞间质肺炎及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等。 本试剂盒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中的麻疹病毒早期IgM型抗体,对早期和原发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适应范围: 麻疹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易感人群和高发地区的监查。 [试剂盒组成] 1、生物素化抗原预包被板1块(8X12/4X12) 2、阴性对照血清1瓶 3、阳性对照血清1瓶

4、标本稀释液(含抗干扰因子) 1瓶(20 ml/10ml,直接使用) 5、酶结合物1瓶(12/5ml,直接使用) 6、30X浓缩洗液 1瓶(20/10ml,加蒸馏水1:30稀释使用) 7、显示剂A、B液各1瓶(5/3ml) 8、终止液(2M H2SO4)1瓶(5/3ml) 9、说明书1份 [操作步骤] 将试剂盒平衡至室温后取出反应板拆封后置于 板架上。 1、样本稀释:用标本稀释液以1:101(5ul—500ul)稀释标本,混匀后置37℃20分钟。 2、加样:小心吸取已稀释待检标本上清液100ul于反应孔中,设阴、阳性对照(各100ul) 及空白对照(加100ul标本稀释液)各一孔。轻拍混匀。 3、37℃温育30分钟。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板3次并在吸水纸上拍干。 4、加酶结合物:每孔2滴,混匀后置37℃温育30分钟。同上法洗涤3次并拍干。 5、显色:每孔加显色剂A、B各一滴,轻拍混匀(或震荡器混匀)后置37℃10分钟。 [结果判断] 1. 目测: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各孔显色情况,兰色者为阳性,无色者为阴性。 2. 酶标仪测定:每孔加终止液一滴,混匀后在450nm下测定各孔O.D值。 ①P/N=标本O.D值/ 阴性对照O.D值。 ②P/N≥2.1为阳性; ③ 1.5≤P/N<2.1为可疑标本; P/N<1.5为阴性。 ④阴性对照(NC)小于0.10时以0.10计, 大于0.1小于0.21时以实际O.D值计算;若 大于0.21时,实验可能出现了较大误差,需重复实验。 ⑤阳性对照(PC)值通常≥0.4,实验成立,否则需重做。 [注意事项] 1.微孔板须密封防潮,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时,应置室温平衡至潮气尽干后方可开启使用,余者封存置2-8℃。稀释标本时用试管,稀释完后混匀置于孵育箱37℃。 2.滴加试剂前应将液体翻转数次混匀,滴加时保持瓶身垂直。 3.洗涤时每孔均须加满,防止孔内有游离酶不能洗净。 4.试剂置2-8℃存放,不能冻结,有效期10个月。 5.避免用溶血、混浊或脂血标本。 6.最好用新鲜标本,如需保存,可于2-8℃冷藏48小时或-20℃冻存4周(样本应避光)。

赛润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说明

德国维润赛润风疹麻疹IgM检测流程步骤 (一)准备阶段 1.样品处理:取稀释缓冲液(DILB)800μl,RF吸附剂200μl于一 EP管中,然后加入10μl患者待测血清混匀,常温放置15min,或者4℃过夜。 2.配置洗液:将3 3.3毫升浓缩洗液(WASH)加入蒸馏水稀释至1000 毫升,洗液置4-8度冷藏保存。 (二)检测阶段 1.加样:取100毫升样品稀释液加入微孔板中。加入2孔阳性对照血清,一孔阴性对照血清,每孔各100毫升;空白对照一孔,不加任何液体。 3.孵育;将反应板震荡,样品混匀后置37℃1小时。 4.洗板: a机洗:洗5次,每次30秒,每孔加入洗液300微升。 b手洗:将反映板孔内容物倾去,将洗液注满反应孔,放置20-40秒后用力甩去,如此重复5次后拍干。 5.加酶标物(APC)每孔100μl,空白孔除外,37℃半小时。 6.重复步骤4。 7.加底物(PNPP)每孔100μl(包含空白对照孔),37℃半小时。注意, 底物液容易被污染,请先计算好加样量,用干净离心管分出后再加到微孔板中,底物液变黄了就不能使用了。

8.终止:加入终止液(STOP)每孔100微升(包含空白对照孔),终止 反应。 (三)结果判定 1,使用405nm波长比色。每孔OD值需减去空白OD值为实际有效OD值。空白对照OD值必须小于0.25,阳性对照值必须在评估表给的有效范围。 2,根据特殊评估系统:临界值上限=阳性对照平均值×大的判定系数系数;临界值下限等于=阳性对照平均值*小的判定系数(判定系数在试剂盒说明里,单张纸的那张,图例如下)。 3,样品OD值大于临界值上限即为阳性,样品OD值小于临界值下限即为阴性,样品OD值处于临界值区间即为可疑阳性。 试剂盒说明图例,其中圈红的地方即“判定系数”的高值和低值。

四川省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四川省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了解四川省人群中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免疫策略的效果,为针对麻疹的免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按照麻疹发病率分层随机抽取6个抽样点(8个县区),共调查1 269人,检测血清麻疹IgG水平。结果被检测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0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 775.30 (95%CI: 1701.10-1849.80)。1岁以上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均较高;婴儿在3月龄后抗体阳性率下降明显;8~11月龄儿童接种首剂次麻疹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86.57%;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巴州区的14岁以下人群标准化抗体阳性率低于90%,发生了麻疹暴发疫情。结论四川省1岁以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婴儿抗体水平衰减较快,加强育龄期妇女接种对控制婴儿发病的作用比较有限;有必要及时接种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 麻疹是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极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较大。现我国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四川省按照《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要求,于2007年、2008年分2批次完成了全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了解四川省人群中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免疫策略的效果,及时为免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04/10开展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监测对象根据2007-2009年全省麻疹报告平均发病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了6个抽样点(8个县区),分别为自贡市自流井区、绵阳市盐亭县、宜宾市长宁县、雅安市荥经县、巴中市巴州区、阿坝州(黑水县、汶川和茂县)。 在6个抽样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排除发热出疹性病例),分<1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约30人(阿坝州黑水县、汶川和茂县各县每组10人),共计1 269人作为监测对象,各县区抽样情况见表1。 1.2方法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每个监测对象采集静脉血3~4ml,并由经过培训的疾控中心人员,问卷调查记录其基本信息和免疫史,无菌分离血清,并冷藏送至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检测试剂采用virion\serion生产的麻疹IgG试剂。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判定:IgG抗体大于200 mIU/ml为阳性,150~200 mIU/ml为临界值(该研究作为阴性处理),小于150 mIU/ml为阴性。各地报告麻疹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按发病日期查询获得。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2.结果 2.1各年龄段人群抗体水平检测对象中,麻疹IgG抗体阳性(>200mIU/ml)的有1 181人,抗体阳性率为9 3.07%,平均抗体浓度为1 775.30 mIU/ml (95%CI: 1 701.10 mIU/ml~1 849.80 mIU/ml)。1岁以上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浓度均较高,1岁以下(0~7月和8~11月)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较低。对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基本完成后的3岁以上各年龄组(即)进行分析,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F=1.375,P=0.241),且年龄与麻疹抗体水平未呈现出线性回归关系(R2=0.01,P=0.32)。 20~49岁育龄期女性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05%,抗体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其抗体浓度同2~19岁非育龄期女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409,P=0.683)。 因麻疹疫苗首针接种在8月龄,故小于8月龄的婴儿无法直接通过疫苗接种来进行预防。调查共检测61名8月以内婴儿,其中,小于3月龄婴儿的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3月龄以后婴儿抗体阳性率发生明显下降。小于3月龄和4~7月龄婴儿的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 2.2 免疫史对0~4岁儿童的免疫史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剂次免疫史儿童的抗体

麻疹及麻疹疫苗的免疫原理

麻疹及麻疹疫苗的免疫原理 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安全有效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后,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水平是预防麻疹的主导措施。麻疹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持久性很理想,初次免疫25年后,92.23%仍可测出中和抗体,并存在细胞免疫。 关键词:麻疹麻疹病毒免疫特异性免疫麻疹疫苗 一.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出现特殊的科氏斑(又称麻疹黏膜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 麻疹感染分期: 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那是麻疹病毒在鼻咽局部黏膜快速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在这一期,麻疹病毒突破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 前驱期又称:疹前期,实际上是麻疹病毒大量进入血液循环的阶段,一般为3~4天。病人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中度以上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部特殊症状: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汪汪、羞明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再加上口腔颊黏膜上的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的柯氏(Koplik)斑。 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并出现皮疹,红色斑丘疹始见于耳后、颈部,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这是麻疹病毒与人体免疫激战阶段,高热可导致患儿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 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 属(morbillivirus),与其他副黏液病毒不同之处为无特殊的 神经氨酸酶活力。麻疹病毒为单股负链核糖核酸(RNA)病毒, 对较大,镜下一般呈球形,径150~300nm,形态多变,有时 可呈丝状。病毒中心由核糖核酸和对称的螺旋形衣壳组成,外 盖脂蛋白包膜,上有短小突起带血凝素,可凝集猴红细胞。对 最早分离的麻疹病毒Edm株进行基因测序,已知其基因组不分 节,长度约15893bp,共有六个结构基因,编码六个结构蛋白, 从3'端开始依次为:核蛋白(N)分子量60×103、磷酸蛋白(P)分子量72×103、膜蛋白(M)分子量37×103、血溶素(F)分子量60×103、血凝素蛋白(H)分子量78×103~80×103以及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大蛋白(L)分子量210×103,其中N、P、L蛋白与病毒RNA结合,而另外三种M、H、F蛋白则与病毒包膜结合。N蛋白为麻疹病毒的主要蛋白,以磷酸化形式存在,在基因包装、复制和表达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还参加RNA的结合,核膜结构的形成等。P基因可编码三种长度不同的蛋白,即P、C、V蛋白。P蛋白为磷酸化的聚合酶结合蛋白,与N及mRNA结合成复合物,参与RNA的包膜和调控N蛋白的细胞定位。V蛋白和C蛋白可能具有调控复制与转录的功能。L基因编码的蛋白与一般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相同。P与

麻疹防控知识

麻疹防控知识培训 一、概述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特别是免疫规划实施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二、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与其他副粘液病毒不同点为不含神经氨酸酶。电镜下呈球形或多形性,较大直径100~250nm。病毒中心为核糖核酸(RNA)和对称螺旋形衣壳体组成,外包双层含脂蛋白囊膜,表面有小突起含血凝素,麻疹病毒主要具有6种结构蛋白;3种与核糖核酸结全,F蛋白作用 与多聚酶有关,N蛋白起稳定基因作用,P蛋白起多聚酶作用;另3种结 构蛋白与外部囊膜结合,M蛋白为膜蛋白,功能与病毒装配、芽生、繁殖 有关,H蛋白为病毒表面血凝素,于病毒吸附于敏感宿主细胞时与受体结合,F蛋白具溶合特性,使病毒细胞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进入宿主 细胞。麻疹病毒只有一个型,在患者出疹时,血内可测出特异抗体。热、紫外线和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可将病毒杀灭;过酸或过碱(pH<5及>10)均可使之灭活。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低,对干燥、日光、高温和一般消毒剂都没有抵抗力。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半小时就失去活力;在室温下仅存活2小时,56℃时30分钟即被破坏。能耐受干燥和寒冷,4℃可

存活5个月,零下15℃能存活5年,在-70℃可保存活力5年以上,冰冻干燥可保存20年。所以总是冬春季节出来发作。 因其在体外生存力弱,因此当患者离开病室,房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后,即无传染性。 三、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麻疹传染性极强,人类为唯一自然宿主。急性患者为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一般认为无症状感染者及麻疹病毒携带者数量少,传染性很低。 (二)传播途径和方式: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从潜伏期末到出疹期初,患者口、鼻、咽及眼部粘膜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患者讲话、咳嗽、打嚏时,病毒可藉飞沫小滴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触者也可藉手的污染而传播。本病的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潜伏期第七日起已具传染性,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者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经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染者甚少。潜伏期较规则,约10±2日。 (三)易感者:麻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人对麻疹普遍易感。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含麻制剂疫苗者,一旦接触麻疹病人后可以感染或发病。 初生儿大多已自母体经胎盘获得被动免疫抗体。这种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以后逐渐下降,至9个月时抗体水平已测不出,但认为15个月之前此种免疫力仍可干扰接种麻疹活疫苗的效果。因此,在普种疫苗之前,我国麻疹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为高;但自广泛接种疫苗后,发病年龄有推迟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