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一)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一)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一)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五光十色,斑烂绚丽。近百年间政治文化的日益革新

,社会制度的频繁更迭,意识形态的纷纭多变,使得20世纪的数代学者在运用不同的

历史观、文学观及文学史观,对1840—1919年间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观照、阐

释、评价时,显示出极为明显的认识差异。这些认识差异的存在,使得20世纪中国中国

近代文学的研究,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时期:

20世纪前20年。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第一时期。此20年间,中国文学的发展正经

历着由古典向现代的艰难蜕变。对鸦片战争以来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孰短孰长的文学批

评,对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文学革新见仁见智的评论,便形成了最为初期的中国近代文学

研究。初期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与近代文学的发展同步进行,在成果形式上,以传统的

序跋、评点、诗话、词话等文学批评方式为主。

关于龚自珍、宋诗派、桐城派、维新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革命等问题

的讨论,构成

了世纪初前20年文学研究的热点。

龚自珍学宗公羊,好杂家言,诗文chu@①诡连@②,危言警世,为维新派思想

家、南社诗人所喜爱。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

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初读《定庵文集

》,若受电然。”维新派推尚龚氏,多从思想启蒙处立论;南氏诗人推尚龚氏,则主要

追寻其歌哭无端的诗风。柳亚子称龚诗为“三百年来第一流”。(注:《柳亚子诗词选

·定庵有三别好诗……》。)南社流行学龚诗、集龚句的习尚。与维新派、南社的推誉

相反,贬抑龚氏的也大有人在。张之洞认为二十年来,“都下经学讲《公羊》,文章讲

龚定庵”,是社会纷乱的学术根源,(注:《太炎文录·说林下》。)章太炎认为:“

自自珍之文贵,则文学涂地垂尽”。(注:《张文襄公诗集·学术》。)褒扬贬抑,相

去可谓悬殊。

宋诗派与桐城派,是鸦片战争之后仍十分活跃并得到一定发展的传统诗文流派。宋

诗派以杜、韩、苏、黄为诗学风范,力图以援学问入诗的努力,别辟诗歌发展蹊径。桐

城派以唐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自居,其清淡雅洁、言简有序的散文风格,颇得有抒情言

志之好文人的青睐。进入20世纪后,梁启超倡导的诗界、文界、小说戏曲界革命风头正

健。出于破旧立新的需要,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清代学术概论》等论着中对宋

诗派,桐城派的复古摹古倾向提出批评。稍后的南社,提倡革命,思振“唐音”,斥责

宋诗派中的同光体诗人多为清朝之罢官废吏,其诗多是涂饰章句,附庸风雅,造为艰深

,以文浅陋之作。国学大师章太炎在《与人论文书》、《说林下》、《辨诗》等多篇文

章中,对宋诗派、桐城派有所针砭。章氏谓宋诗派自曾国藩诵法西江诸家,矜其奇诡,

天下鹜逐,古诗多诘诎不可诵,近体乃与杯@③谶辞相等。后期桐城派视严复、林纾的

翻译,是替古文开疆辟域者,章氏认为实际上严复充其量是俯仰于桐

城派之道左,而未

趋其庭庑者;林纾较之严复,又等而下之。

在维新与革命派学者口诛笔伐之际,宋诗派、桐城派也预感到韶华将逝,而匆忙为

自己作着总结。自1912年起,同光体的诗论家陈衍先后在《庸言》、《东方杂志》、《

青鹤》上刊载《石遗室诗话》,除评品前代诗人外,主要揄扬同光体诗,描述近代诗派

的发展过程,为同光体“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的诗论张目。不久又辑《近代诗钞

》二十四册,收入道光以迄民初三百七十位诗人的作品,多为近代各种学古诗派之作,

与《饮冰室诗话》立意截然相反。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以教授生员为生路的桐城派

人物开始将桐城义法搬上大学讲台。1914年,姚永朴着《文学研究法》,1912年,林纾

着《春觉斋论文》,不约而同地将桐城派只言片语的古文辞理论系统化,力求存古文一

线于纷纭之中。

至五四新文学时期,宋诗派、桐城派作为旧文学的代表,受全面的讨伐和批判。以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近代文学研究范文

近代文学研究范文 的文学,又处于中西文化交流和撞击的大潮之中,因此它具有许多不同于古代文学的新 内蕴、新形式和新特点,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 究,倘与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研究相比,其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的差距。但,许多专家 学者在这块处女地上付出的劳动和作出的贡献仍值得我们珍视。今天适逢世纪之交,回 顾一下本世纪来近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不论是从总结中国文学研究学术史的角度, 还是对推动21世纪的近代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近代文学的终点是“五四”运动,然而早在“五四”前,就已有人着手近代文学的

研究工作,如寅半生(钟骏文)的《小说闲评》(1906)、俞明震《觚庵漫笔》(1907 —1908)、刘师培的《论近世文学之变迁》(1907)、李详的《论桐城派》(1909), 以上这些笔记和评论文字多是对某一作品和某一文派即兴式的评论,也有关于作家真实 姓名的考索和身世的介绍,总的说还比较零碎、肤浅,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更谈不到对近代文学整体的探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但在“五四”前的笔记和文章中也 有个别有价值的见解,如《谭瀛室随笔》指出《官场现形记》的结构“仿《儒林外史》 ,每一人演述完峻,即递入他人,全书以此蝉联而下,盖章回小说之变体也”(注:转

引自蒋瑞藻编:《小说考证》下册,上海古籍出版1984年版,第415页。)。再如黄人 的《小说小话》评《三侠五义》云:“豪情壮采,可集剑侠传之大成,排《水浒记(传 )》之壁垒”;“而摹写人情冷暖,世途险恶,亦曲尽其妙,不独为侠义添颊毫也”( 注:《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5—376页。)。像 如上这类中肯的、有见地的评论在当时并不多见。对近代文学较系统的研究工作是“五 四”之后开始的。我把“五四”至本世纪末的近代文学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 开始期(1919—1949);(二)重建期(1950—1978);(三)繁盛期(1979—1999) 。二

中国文学年鉴

中国文学年鉴2010 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一、学术会议 1、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2、“抗战文学与文献”:抗战、民国 3、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 4、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5、老舍(满族、基督教文化、对现代学生的忧虑、《茶馆》)、郭沫若(对万宝常研究、《女神》创作影响研究)、茅盾(历史文学观、“女作家论”)学术研讨会 二、社科基金与博士论文 1、理论构建的考察:现代散文学的中外整合与理论构建研究 2、交叉领域(文史结合为多):女子高等教育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现代文学书写;晚清民初印刷技术转型与文学变革;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 3、翻译研究:重绘现代文学版图:鲁迅翻译文学研究;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4、新旧诗词、延安与十七年和报刊研究: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晚清小说与“十七年小说之关联研究” 5、[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小报与故都革命文艺青年;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鲁迅的杂文与杂学;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 6、无新意:五四时期的个人话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文学史意义;留学日本/欧美作家在文学观念上的差异;西南联大诗人群;40年代国统区沦陷区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差别;苏俄翻译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隐喻。(已经有较为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仅仅进行补充扩展,意义有限) 三、五四言说史 1、严家炎:黄遵宪、陈季同、《黄衫客传奇》、《海上花列传》(五四思潮发生期) 2、李怡(文化圈)、季剑青(地方延续与变异) 3、杨义(“伟大的未完成”)、王富仁(“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4、黄曼君(古典文学)、温儒敏(知识分子的理论构建) 5、五四“阐述史”:商金林(评述史)、陈平原(刊物)、傅光明(思想谱系)、刘卫国(文学特质)、萨支山(左翼评价) 6、商金林(日本知识界)、何碧玉、王晴佳(五四在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四、文学史的加减法 1、从资料的开掘转向整理: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现代文学治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一、新文化运动 1、《新青年》: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这个小小的刊物创造了石破天惊的举动,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既是呼唤“文学革命”的最初舞台,又是培育新文学创作的第一个园地,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创作群体,最早的白话新诗,白话体散文,白话小说和话剧剧本都是在这个摇篮里诞生的。 2、《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发表于1917年1月的《新青年》上,胡适在文章中针对中国旧文学的八大罪状,具体阐述了他的“八事”。在阐述中击中了旧文学的种种弊害,触及到文学的真实性、独创性、时代性、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比晚晴白话文运动时期的主张更富于彻底性,因而此文成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正式的宣言书。 3、《文学革命论》发表于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高举“文学革命军”的大旗,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陈文以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的进化为参照系,其动机是想让文学的革命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民族性格、伦理道德等一切事物革命的先导,他认为中国旧文学所包含的陈腐的思想内容与国民劣根性互为因果,所以革新政治就必须要革新与之相关的文学。 4、初期创作尝试

(1)《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从审美角度来看,《尝试集》的艺术价值远远低于它的文学史价值,胡适本人缺乏诗人的禀赋,他的诗体解放,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尝试集的开拓性贡献有三:一是运用明白易晓、自然现成的白话语言,不避俗字和口语;二是讲究自然的音节,不求对仗和旧韵;三是破坏格律,追求“诗体的大解放”。 (2)《终身大事》胡适作品,1919年3月,胡适推出了中国话剧剧本的开山之作《终身大事》(发表于1919年3月《新青年》第六卷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文学剧本)剧本把老少两代在婚姻问题上的矛盾安排在一个半新半旧,中西合璧的家庭里,使戏剧冲突的内涵超出了一般的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主题范围,作品在形式上显然深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影响,但在内容上切中五四时期青年最关心的时代问题,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若就戏剧艺术而论,《终身大事》实在缺乏戏剧特有的审美力量,然而若从中国话剧文学史的角度看,它毕竟宣告了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话剧剧本的诞生,而且带动了此后的社会问题剧创作。 (3)《狂人日记》鲁迅小说作品,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实现了现代化的创作成品。小说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流动为具体内容。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对于封建道德“吃人”本质的揭示:首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第二,从家庭内部着眼,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第三,从对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的怀疑入手,

中国近现代文学特点概述

中国近现代文学特点概述 中国近现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在 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现代文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和国内社会变革中的思想与情感变化。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特点进行概述。 一、思想解放与现实关怀 中国近现代文学在思想解放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在封建社会的束缚下,中国 文人长期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限制,思想表达受到严格的约束。而近现代文学的兴起,为文人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思想的平台。文学作品中开始出现了大胆的思想观点,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虚伪。 同时,中国近现代文学也关注现实问题。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的 命运。他们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以批判的眼光揭示社会问题。例如,茅盾的《子夜》通过对农村社会的描写,反映了农民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这种对现实的关怀,使近现代文学更加贴近人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 中国近现代文学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表现出矛盾与复杂性。一方面,近现代 文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作家们批判了封建文化的束缚和愚昧,呼吁人们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独立。例如,鲁迅在《阿Q正传》 中通过对阿Q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文化对人性的扭曲。 另一方面,近现代文学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新的可能性。作家们试图将传统 文化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寻找一种新的文化认同。例如,鲁迅的《热风》中,他以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现代文化的追求。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安徽霍丘县人。他是我国普罗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其作品亦是中国普罗小说的最典型的代表。1927年《短裤党》是蒋光慈的前期代表作。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斗争的密切关注和用文学书写革命史的巨大热情。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也最早为文学提供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先进工人形象。大革命失败之后,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迅速反应了青年只是分子的分化,企图指出他们应走的道路。由于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及时反映,蒋光慈的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并特具有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艺术追求力,但由于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与充分的形象化,而流于浮面。因此《丽莎的哀怨》发表后,受到了左翼文艺界的批评。最后写成的《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为《田野的风》)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形象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所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写出了“其势如暴风骤雨”的农运场面,在反映革命本质方面较前面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相对成熟的作品,也是整个普罗小说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课题》

福建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课题》 一、共和国文学的历史源流。 二、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三、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从叙事学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在对待生活和人物方面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他们的小说也就不再显示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如方方的《风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在《风景》中,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个夭折的幼婴,他宁静地观察自己的父母母亲,哥哥姐姐的生活,流水般地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叙述者得智力,判断力甚至人生的经验明显不如故事中的人物,当然,《风景》叙述者的安排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个极端,特殊的个案,但哪怕在《烦恼人生》、《一地鸡毛》这些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觉叙述观点的作品中,读者一很难感觉到叙述者或隐含作者高于印家厚,高于小林的地方。二从故事的角度看,现实主义要求小说中的任何情节,细节,都必须发挥一定的功能,承担不同责任,而在“新写实小说”中,由于拒绝意识形态阐释,由于缺少终极的价值指向,情节的发展往往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故事一大多以平面化零碎化的状态呈现,从而构成一种似乎是未经任何选择加工的“生活流”或“叙事流”状态。池莉的《烦恼的人生》发表时,“编者”曾介绍其叙事结构说:“这部小说的特点是:它那完全生活化德尾随人物行踪的叙事方法,它那既有故事又没有故事模式,让主人公面对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机缘,偶遇,巧合自由行动,因而就像植物的生长发育那样,不是预先定型而是逐渐定型的结构形态,它那接近于提供生活的”纯态事实“的原生美,它那希望由读者自己面对作品去思索,去做判断的意愿,这种不重情节结构的过分戏剧化,而重叙事方式的完全生活化,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而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就是典型“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的叙事结构。 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 3、着意“营构人心”的小说界革命; 4、戏剧观念的更新和文明新戏的萌芽; 5、力主“言文合一”的白话文运动; 6、独行者的文学批评与现代观念。 二、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答:先锋小说是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种小说形式,它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一)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一)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五光十色,斑烂绚丽。近百年间政治文化的日益革新 ,社会制度的频繁更迭,意识形态的纷纭多变,使得20世纪的数代学者在运用不同的 历史观、文学观及文学史观,对1840—1919年间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观照、阐 释、评价时,显示出极为明显的认识差异。这些认识差异的存在,使得20世纪中国中国 近代文学的研究,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时期: 20世纪前20年。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第一时期。此20年间,中国文学的发展正经 历着由古典向现代的艰难蜕变。对鸦片战争以来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孰短孰长的文学批 评,对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文学革新见仁见智的评论,便形成了最为初期的中国近代文学 研究。初期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与近代文学的发展同步进行,在成果形式上,以传统的 序跋、评点、诗话、词话等文学批评方式为主。 关于龚自珍、宋诗派、桐城派、维新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革命等问题

的讨论,构成 了世纪初前20年文学研究的热点。 龚自珍学宗公羊,好杂家言,诗文chu@①诡连@②,危言警世,为维新派思想 家、南社诗人所喜爱。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 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初读《定庵文集 》,若受电然。”维新派推尚龚氏,多从思想启蒙处立论;南氏诗人推尚龚氏,则主要 追寻其歌哭无端的诗风。柳亚子称龚诗为“三百年来第一流”。(注:《柳亚子诗词选 ·定庵有三别好诗……》。)南社流行学龚诗、集龚句的习尚。与维新派、南社的推誉 相反,贬抑龚氏的也大有人在。张之洞认为二十年来,“都下经学讲《公羊》,文章讲 龚定庵”,是社会纷乱的学术根源,(注:《太炎文录·说林下》。)章太炎认为:“ 自自珍之文贵,则文学涂地垂尽”。(注:《张文襄公诗集·学术》。)褒扬贬抑,相 去可谓悬殊。

中国现代文学史(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报刊传媒繁荣出版业平民化自由的文学撰稿人队伍出现文学的接受机制发生变化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1917年的大张旗鼓的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20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 1.“诗界革命”梁启超、黄遵宪“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从晚清开始的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观念变革,首功归诸梁启超。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来的。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看重小说启蒙、新民的工具作用。 2.现代戏剧的引入白话文之提倡对文学本体的认知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春柳社。 在文学观念上,王国维将文学从“文以载道”的奴婢的位置上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则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现代化历程。 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既是清末民初20年来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名词解释:《新青年》 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任主编。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从1916年9

月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办刊地址也因为陈独秀受邀北大而迁至北京。《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同时,还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理论,给当时的人们提供思想武器,也给文学以精神核心,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 文学革命创作的实绩: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刘半农《相隔一层纸》郭沫若《凤凰涅磐》《匪徒颂》报刊 京沪四大报纸副刊:北京的《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从1918年5月的第4卷第5号开始,《新青年》正式完全改用了白话。 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推出《易卜生专号》,主旨在反传统、反专制、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的作品《娜拉》、《国民公敌》,恰好和五四精神吻合,形成了巨大影响。《小说月报》是20年代小说界第一刊物。 三、新文学社团与潮流 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曾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新月派倡导新歌律诗,闻一多主张提出“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一.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文学研究会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所以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但一些会员没有严格区分现实主义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考核知识点: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①诗界革命;②文界革命;③小说界革命;④文明新戏;⑤白话文运动。 参见教材:P35-53 二、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新写实文本的基本叙事特征:①视点下沉;②零度叙事;③随机性和偶然性;④平面化和零碎化。 参见教材:P190-192 三、论巴金创作的风格演变。 考核知识点: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直面惨淡的人生;②追随时代的“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③清醒冷静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④契合新生意识形态的热情歌手; ⑤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 参见教材:P194-211 四、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文艺历史的基石:①五四时期的萌芽;②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④左翼文艺运动;⑤延安文艺运动。 参见教材:P90-100 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考核知识点: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①洋务运动;②现代传播媒介;③职业作家;④受众队伍。 参见教材:P17-21 二、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的文艺范式的确立:①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②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③艺术缺席的文艺运动与批评。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中文学术史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 编者按 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人今年五月联名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建议在文学史研究中建立一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其他方面一起)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民族及的大时代中新生并崛起的进程。” 本刊拟围绕这个理论构想发一组谈话录,分缘起、世界、民族、文化、美感和文体、方法六篇,陆续发表,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讨论。 陈平原 “思想史即思想模式的历史”。旧的概念是新的概念的出发点和基础。如果旧的概念、旧的理论模式已经没有多少“生产能力”了,在它的范围内至多补充一些材料,一些细节,很难再有什么新的发现了,那就会要求突破,创建新的概念、新的模式。我们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也面临这种状况: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作家越讲越多,越讲越细。唐代文学三百年,我们才讲多少位作家?当然年代越近,筛选越不易。可是三十年的现代文学,拚命挖出不少作家来谈,总体轮廓反而模糊了。在原有的模式里,大作家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只好“博览旁搜”,以量取胜。你看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谈的作家很少,但历史线索很清楚。 黄子平 用材料的丰富能不能补救理论的困乏呢?如果涉及的是换剧本的问题,那么只是换演员、描布景、加音乐,恐怕都无济于事。 陈平原 所以我们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不光是一个文学史的分期问题,跟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百年文学史”(一八四○——一九四九),或者近代、现代、当代中国文学的“打通”,跟这些主张也有所不同。我们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进程来把握,这就涉及建立新的理论模式的问题。 黄子平 涉及“文学史理论”的问题。在我们的概念里,“二十世纪”并不是一个物理时间,而是一个“文学史时间”。要不为什么把上限定在戊戌变法的一八九八年而不是纯粹的一九○○年?如果文学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它的基本特点、性质还没有变,那么下限也不一定就到二○○○年为止。问题在于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是不是从我们怎样形成这个概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一)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一)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启蒙断裂反思理想的现代性 论文摘要:“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民,救亡图存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西方相差甚远,以至于“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在“文革”之后,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以求在中国实现理想的现代性。 关于“现代性”,吉登斯曾言简意赅地提出:“现代性之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这影响…”。而法国学者伊夫·瓦岱从反面意义上对现代性进行了定义:“现代性可定义为那种主要特征与传统文化特征相对立的文化状态”。 这种宽泛而概括的定义方式对众说纷纭的现代性来说,是一种比较客观而折中的界定。在中国文献中,“现代性”一词最早在1918年《新青年》中出现。周作人在一篇译文中首次把“modernity”译成“现代性”。20世纪9O年代初,“现代性”概念开始进入中国文学批评领域。概言之,现代性是在欧洲社会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以科学和理性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因为“现代性”在产生之初即有启蒙的性质,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人“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民,救亡图存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西方相差甚远.以至于“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在“文革”之后,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以求在中国实现理想的现代性。 一、启蒙 “现代性”走进中国,已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事情。其时,当西方诸国已迈着现代化的步伐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却依然沉浸在“泱泱大国”的骄傲与自大里,固执地守候在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文明里。一大批有识之士,在目睹了自身的落后、屈辱和西方的先进后,决定在中国开始“现代性”,用“现代性”唤醒围人的意识,以期达到救亡图存,救国救民的目的。而这一切,在文学上都有着集中的反映。 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精神是启蒙,以鲁迅和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为例:两人的小说创作都反对封建文化和专制制度,揭露和批判国民的劣根性,努力塑造民族新性格,维护和张扬人的个性.呼唤人的解放。 为了从文化的角度实现中国的整体变革和“国民性”的改造,鲁迅力倡文学启蒙运动。在鲁迅这里,“立人”包括确立人的自我意识和国民意识,某种程度上,人的觉醒是以国民意识的获得为旨归的,“国民”不只属于自己而且属于“国家”.因此“人”的觉醒所注重的不仅仅是作为国民的自由权利.更是责任。 如果说鲁迅是从国民精神改造的整体出发、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走向了对现代知识分子个人命运的表现。郁达夫则主要是从个人的情爱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个人地位的提高等个体的角度去批判封建社会给人造成的阻碍、探寻“立人”问题的。其笔下的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对个人幸福的追求,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追求过程中巨大深刻的痛苦,正是当时知识分子渴望国家和民族富强独立,渴望获得做人的尊严的心里的真实写照,郁达夫试图借着这些鲜明的个体,唤起民众的民族责任和社会责任。 如果说鲁迅小说属于“五四”宏伟叙事的一部分.是在讲一个民族的大故事.郁达夫小说则以自己的感同身受为依据.多在讲个人的小故事,前者的视点是整体。后者的视点是个体,二者殊途同归地迈向现代之路。 二、断裂 对于“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现代性”一直是一个倍受肯定的概念。它是2O世纪中国文学合法性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性”贯穿了整个“新文学”(所谓“新文学”就是指“五四”时代开始建

中国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 作为一名中国近代文学的学者,我认为,中国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起点,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近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期,这期间,西方文化和哲学思想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这种文化的传播,为中国近代文学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近代文学经历了多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作家和众多优秀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不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它们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深刻展现了人类的悲欢离合,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文学的铁路时期,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到来。这一时期内,呈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庐山谣》、《狂人日记》、《春蚕》等。这些作品深入探究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内心,以新的方式刻画了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表达出了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是中国近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不再是从西方文化中汲取灵感,而是摆脱了西方文化的束缚而展现出中国的本土气质和独特风貌。同时,中国近代文学的主题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社会文化上升到了民族和国家层面。著名作家鲁迅、茅盾、丁玲、巴金等人的作品,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影响时代的文学经典。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近代文学进入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多元化的文化

风格和艺术语言,反映了中国现代城市文化的特点和思想意识。尤其在诗歌和小说领域,出现了不少新的创作理念和风格,表现出了深刻而多元化的个体体验和文化批判精神。 总体来说,中国近代文学是一个多元化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深入研究中国近代文学,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

近二十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述评

近二十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述评 杨瑞仁 内容提要近二十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涉及到近十个国家的文学,近二十个作家近百部作品。透过这个庞大的参照系,沈从文创作的文学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本文对以上研究成果条分缕析,审视评估,以期进一步推动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沈从文外国文学比较研究 八十年代以后,国内掀起一股经久不衰的“沈从文热”,沈从文从边城走向世 界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虹彩奇观刺激着国内文学界、学术界同仁,他们尝试 着架设一座沈从文与世界文学的桥梁,从而开辟了沈从文研究的新领域。在边 城与世界的话题中,沈从文创作的特征和文学价值逐步展示在世界文学的天空 下。 从80年代至今,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平行研究方面, 涉及的作家主要有福克纳、哈代、梅里美、乔治桑、卡拉姆辛、兰盖等。影响 研究方面逊色一点,这主要因为缺乏影响研究所需直接证明的材料,但还是出 现了两篇专论。从事综合比较研究的主要是凌宇和赵学勇。凌宇有两篇综合研 究的专论,开风气之先。赵学勇专著《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的有关部分对沈 从文与外国文学、外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难能可贵。本文拟就以 上线索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略做审视,希冀对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起到 一点推动作用。

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平行研究方面,而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又主要在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上。1986年初,程光炜、王丽丽的论文《沈从文与福克纳创作视角比较》(注:沈从文与福克纳创作视角比较/程光炜、王丽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85.1 54-60。)是近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中最早的一篇。程、王第一次将福克纳与沈从文、将“约克纳帕塌法世系”与“湘西系列”相提并论。由于误解,价值和意义不够确定的沈从文在价值和意义比较确定的福克纳那里取得了支持,进而程、王深入到二位作家作品的内部,从“淳厚的乡村生活与近代文明的强烈对照”、“对日常生活背后普通人命运的关心”两方面入手,展开比较研究。 程、王认为,福克纳所在的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种植园主即资本家兼地主,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他们经常和国内市场发生各种联系。这样,北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就表现得直接和迅猛。沈从文身置其中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城市与穷僻乡村保持着较大的距离,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及其观念对偏远农村的影响微乎其微。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两位作家在具体表现这种对立关系时,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另外,作者还充分肯定了两位作家对普通人的人道主义的感情,看到了他们“怎样的愤火和同情的激流。”程、王对两位作家的创作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创作模式的概括,基本倾向的把握均让人深受启发和鼓舞。但对沈从文描写人生形式的主旨了解尚有偏差,认为“沈从文的这些描写显然美化了当时不可能有的乡村生活,掩盖了其中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这些观点比较陈旧且从来都是沈从文研究的误区,当然也不排除作者其实为追求一种装饰性效果。这些与作者首创之功相比,只算是白璧微瑕。 三年后,董朝斌在《齐鲁学刊》第五期发表论文《理智地对待历史,历史地对待文化--沈从文与福克纳比较研究》。这是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董文既有宏阔的眼光,又不乏探幽发微的精神。董文回顾了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文学史对“生命”意识的追求,指出人类这种对旧有文化的憧憬与渴望的“回归”意识,不只是自然人性的复归,而是包纳了对人类旧有文化的重造和再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受世界思潮和文学的影响,也弥漫着对传统文化的重造意识。沈从文就是“站在这种生命的基点上,试图从原始人性那里寻找重建民族品质的契机。作者把沈从文、福克纳放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回归”潮流中加以把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全球影响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全球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在二十一世纪开始逐渐展现出全球影响力。中国作家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也在国际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首先,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全球影响体现在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上。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出版。例如,莫言的《蛙》、余华的《活着》等作品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阅读和讨论。这些作品通过翻译的方式,将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使人们对中国的现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奖项的获得上。二十一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获得了国际文学奖项的认可。例如,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这不仅是对莫言个人的认可,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这些奖项的获得,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交流与合作上。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们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文学活动,与世界各地的作家进行交流与合作。例如,中国作家马克·莫里斯与美国作家约翰·格里沙姆合作创作了《尘埃落定》等作品,这种跨文化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学的交流,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评论和研究上。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论。他们通过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文化内涵,为全球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解读。这种学术研究和评论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中国近代的通俗文学和文艺

中国近代的通俗文学和文艺 近代中国的通俗文学和文艺 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入了现代化时期,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文学和艺术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通俗文学和文艺的 崛起,对于普及文化、提高人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传承民族 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通俗小说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小说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早在唐代 就已经产生。但是,直到近代,小说才开始成为包括百姓在内的 广大读者的重要阅读内容。这得益于近代小说家们的努力和新时 代的需要,以及各种先进的印刷技术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就是鲁迅、巴金等人的小说作品。 鲁迅作为表现现实主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所写的小说作品 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他的笔触犀利、语言简洁明了,把小说写成了文学性和社会性相 结合的艺术形式。

巴金则是另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分别从 不同层面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家》、《春》、《秋》等作品,揭示了家庭、生活、爱情等方面的经验和各种阴暗面。 二、戏曲艺术 戏曲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历史悠久,自古代至今,一 直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在近代时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戏曲艺术也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创新。 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崭新的剧种相继出现。京剧、评剧等, 都是在那个时代里迅速崛起的戏曲剧种。其中,京剧最具代表性,因为它不仅包括了唐、元、明、清四大戏曲剧种的精华,也在进 入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融合了新的艺术元素。 在311创办以后,京剧舞台延续传统的表演元素,也不断地进 行创新和改革。例如,表演形式上引进了当时欧美戏剧的表演技巧,如立体表演、声乐技巧、身体动作等,使京剧变得更加绚丽 多彩。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方向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方向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时期。在这个信息爆炸 的时代,文学作品的创新方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将探讨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方向,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文学形式的创新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式的多样性。传统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新的文学形式应运而生。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以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量读者。同时,微型小说、微信公众号文章等短篇形式也逐渐流行起来。这些新的文学形式为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文学题材的创新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个创新方向是题材的多样性。传统的文学作品 往往以人物与社会生活为主题,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更多元化的题材有着更高的需求。因此,现代文学作品开始涉及到科技、环境、心理等更加细分的领域。科幻文学、环保文学、心理小说等新兴的题材逐渐受到读者的关注。这些题材的创新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也更加符合读者的兴趣。 三、文学风格的创新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方向还体现在文学风格上。传统的文学作品往 往以平实、朴素的语言为主,而现代文学作品更加注重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一些作家开始尝试运用夸张、幽默、讽刺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一些作家也开始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音乐性,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音韵的变化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文学风格的创新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富有艺术性。 四、文学主题的创新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方向还表现在文学主题上。传统的文学作品往 往以爱情、友情、家庭等人际关系为主题,而现代文学作品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一些作家开始关注社会阶层的分化、城乡差距、青少年成长等问题,并通过作品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观点。这种文学主题的创新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社会意义,也更加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五、文学创作的方式的创新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方向还体现在文学创作的方式上。传统的文学 创作往往是个人的创作行为,而现代文学开始注重合作创作和群体创作。一些作家开始与其他艺术家、学者等合作,通过不同领域的交叉创作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同时,一些作家也开始注重读者的参与,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文学创作方式的创新使得作品更加多元化,也更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方向中,形式、题材、风格、主题、创作方 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内涵,也使得文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读者的需求。这种创新的背后是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也在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方向将继续引领文学的发展,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述评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述评 作者:王静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8期 摘要: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文学主要由现代小说五大家、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新感觉派文学构成,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难能可贵地展现出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多个文学流派积极对峙与互渗的态势。本文就当代作家的创作多元化及繁荣发展进行述评,并着重探讨了在这一时期不同作家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20 世纪30 年代小说述评 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和现代化萌动相互交织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混乱的国内外局势,国民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救亡运动。受到多种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小说展现出了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多个文学流派积极对峙与互渗的态势。具体到小说创作上,这一时期的创作显示出多元性与多样性共存,题材范围明显扩大,审美视角拓宽,主题内容深化等特点。 一、现代小说五大家的创作 在新文学运动的大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并于20 世纪20 年代中后期起,陆续坚定地投身于文学事业。到了20 世纪30 年代,他们更是创造出了诸多深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文学作品。其中,被人们称为“现代小说五大家”的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和李劼人,更是将新文学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茅盾继承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模式,即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这使得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得以形成。茅盾全景式地、大规模地反映刚刚逝去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的社会现实,与五四文学的基调有着根本的不同。 巴金成长在封建大家庭中,非常了解封建大家庭内部当权势力的伪善自私和腐朽堕落,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许多年轻的生命在封建大家庭压制下的痛苦挣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以后的文学创作。20 世纪30 年代是巴金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他的小说作品中成就最高的就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中的《家》。《爱情三部曲》以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为主题,代表了巴金早期的情感、信仰和文学观念,他借用爱情写出了当时青年人的各种性格以及由这种性格所带来的人生经历。《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倡导尊重人格、解放人性的一面旗帜。如一些学者所评价的那样,巴金“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了新旧民主主义交替时期封建大家族堕落崩溃的历史命运和青年一代由觉醒而反抗并追求新的人生道路的艺术画卷”a。 老舍的作品突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老舍据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二是追求幽默。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三是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并注重追求讲究、精致的美。可以说老舍成功地统一了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