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李赣

教材:

张俊才、李扬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

吴秀明、李杭春、施虹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

参阅书目

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l993。

4、黎山峣:《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5、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6、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l996。

7、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

8、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l984。

9、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

10、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3、陆贵山等:《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5、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6、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7、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18、郝明工:《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19、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0、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1、席扬、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2、张永清:《新时期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23、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4、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8;

2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7。

26、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7、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4.

28、张俊才:《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

29、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7,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文学思潮,以及与文学思潮相适应或相对峙的文学思想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了解和认识它们出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基本的理论观念和实践主张;

3、了解和认识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具体贡献和局限;以及对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

有何借鉴意义。以使提高大家对文学现象、文学规律的探讨和把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章节

第一章:文学思潮概述

第二章:世纪初“新民”文学思潮

第三章:“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第四章:30年代革命文学思潮

第五章:40年代救亡文学思潮

第六章:建国后政治化文学思潮

第七章:新时期文学思潮

第一章:文学思潮概述

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19)世纪末本(20)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其他方面一起)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替的大时代中新生并崛起的进程。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一)关于“20世纪”

“二十世纪”并不是一个物理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文学史时间概念。上限:戊戌变法的1898年;下限:1999年

(二)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

1、走向世界的文学;

2、以改造民族灵魂、表现民族新生为总主题的文学;

3、以悲凉、崇高为审美追求的文学;

4、以“白话文”进入文学写作的文学。

语言媒介(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言文,是一种意象性语言。警句式语言。行文中不求概念的清晰,不求句法的符合逻辑,只注重语势的连贯和阅读者的心领神会。

白话文,以西方语法逻辑为基础,雄辩体语言。有鲜明的文法逻辑和大量的介定成分,可供分析、争辩、交流和对话。

“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提出,不但解放了现代文学的研究对象,也解放了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视野。”(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我们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不光是一个文学史的分期问题,跟……近代、现代、当代中国文学的“打通”有所不同。我们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进程来把握。(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两种不同时期的文学置于一个整体下加以考察时,它的意义明显要大于对两个时期的分别研究。(陈思和)

(三)学科命名与更迭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新文学”

“现代文学”(1955年)

“当代文学”(1958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985年)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二、文学思潮

(一)文学思潮之“文学”

“文学”一词,我国最早见于《论语·先进》,孔子在讲到弟子们的素养专长时,以“文学”名子游、子夏。

如今的“文学”一词,是一个外来词,由日本意译英语中“literature”一词为“文学”而传入的。

“文学”是一个包含理论、创作、批评、鉴赏过程在内的活动体系。

(二)文学思潮之“思潮”

“思潮”是一个源自日语的外来词,而日语“思潮”是英语the trend of thought(思想的趋向)或ideological trend(意识形态倾向)的意译。

“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一种思想倾向”。(《辞海》)

“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现代汉语词典》)

“思潮”之“思”,是精神性的东西;“潮”这一知觉意象所暗含的,是“思”在较大范围内的动态性和形象性特征。

(三)文学思潮与其它社会思潮

文学思潮是“文学的思潮”。其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思”的差异。

文学思潮之“思”,即人们对文学的看法,或可称为文学观念、文学理论、文学思想;而不是文学创作中反映的社会思想,故文学思潮与思潮有内容上的区别;

“文学思潮”,又比文学思想宽泛得多。它表现为许多有影响的作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自觉地实践某种共同的文学纲领——一种有体系性的理论形态的文学思想,从而形成一种遍及社会的思想倾向;进而形成普遍的思想趋向,体现出文学思潮体系性、动态性和群体性特征。

(四)文学思潮三大特性

1、体系性。文学思潮的核心是一套体系性的文学思想,即共同的文学纲领,包括创作手法、艺术技巧、创作内容。

2、动态性。文学思潮有自己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且多以运动的方式存在。

3、群体性。文学思潮,表现为文学规范体系在群体活动中的展开、增殖,在理论界、创作界、批评界形成一种潮水般的冲击;并通过创作得到群体(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认同的文学思想、文学理念才能构成文学思潮。

(五)“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活动系统中受某种文学规范体系所支配的作家的群体性思想趋向。(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刘梦溪《文学思潮》)

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以“二十世纪”、“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学区域的文学创作为对象;系统考察包括文学理论、创作、批评、鉴赏等各种文学活动在内的群体性思想趋向的学科。

第二章:世纪初“新民”文学思潮

了解20世纪初文学主潮特点,掌握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

第一节:“西学东渐”之风和救亡、启蒙两大时代主题

一、“西学东渐”

1、是中华民族被动接受的一个历史事实。

2、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自主选择的一个历史结果。

二、“救亡”与“启蒙”两大时代主题

(一)“救亡”与“启蒙”主题

“救亡”关注的是作为群体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反帝”)

“启蒙”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和尊严。(“反封建”)

一般地说,这两大时代主题应该是二位一体的。

(二)两大主题的互动关系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的20世纪初中国,建立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一切。“反帝”——当然的前提。牺牲、批判、拒斥外来的(西方)现代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救亡”主题往往天经地义地压挤着“启蒙”主题。

两大主题的互动关系:压挤——一种已然的历史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

第二节:“新民”文学主张和实践

一、利用文学改造国民精神、推动社会改革的“新民”文学主张

(一)“新民”文学思潮及其发展阶段

1、孕育期(鸦片战争—戊戌变法)。倡导者:用文学宣传改良思想和域外知识以“使民开化”。梁启超:《蒙学报·演义报合叙》;严复、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

2、勃兴期(戊戌变法—同盟会)。用文学“新民”的意向具备了社会运动(政治革新)、文化运动(思想革新)和文学运动(文学革新)彼此互动的理论形态。形成三种认识:(1)欲革新群治首先必须“新民”;

(2)欲“新民”必须重视文学;

(3)欲用文学“新民”必须首先“新文学”。

3、调整期(同盟会—辛亥革命)。文学服务于维新派的改良事业-→服务于革命派的革命事业。

(二)“新民”文学思潮的基本文学主张和特质

用文学改造国民的精神,以推动社会改革和发展。为传统的文学功能论注入了现代意识,并使之迈开了向现代转型的第一步——它执著地视文学为“新民”的利器,又明确地视“新民”为社会改革的首务。

这一主张是讲功利的,在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自然是近功利的——社会功利。

二、“新民”文学实践

(一)“新民”文学思潮的重要收获

1、文学体裁: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样式——最大的收获。

2、文学语言:确立了用俗语(白话文)取代古语(文言文)的文学语言进化观念。(黄遵宪:“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裘廷梁:视“白话为维新之本”)

我手写吾口,

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

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

惊为古斓斑!

——1868年(同治7年)

此诗,被称是文体解放的开路先锋。

白话文运动代表人物:裘廷梁,又名可桴,宇葆良,生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无锡城内沙巷人。早年有才名,为“梁溪七子”之一。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会试落第后,致力于开通民智和变法维新的宣传。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前后,他向世人热情推荐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参与春源茶馆的聚会,议论时政,主张维新变法。他认为要富国强民,必改千年愚民的传统,须改变开发民众智力。为此他于是年闰三月创办《无锡白话报》(后改名为《中国官音白话报》),以通俗的文字向人们介绍俄皇彼得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故事和科学普及知识。

(二)倡导“新民”文学的根本动因

“新民”文学倡导者之所以倡导文学的通俗化和社会化,首先是着眼于“新民”,即政治宣传和思想启蒙的需要。它是人文观念更新,平民意识提升的表现,是文学思想嬗变的必然;也体现着“新民”者们的启蒙主义动机和强国主义目的。

三、发动文学改良运动,试图创建资产阶级新文学

提出了以“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戏曲改良”等为主体的文学改良运动,目的是创建资产阶级的新文学。

(一)“诗界革命”(1899)

“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梁启超:《夏威夷游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饮冰室诗话》)。

(二)“文界革命”(1899)

其理论纲领:一是文笔须“雄放隽快”,富宣传性和感召力;二是内容须表现“欧西文思”,即输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而其创作实践则要求散文写作冲破桐城派“义法”的束缚。

(三)“小说界革命”(1902)

以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代表。小说界革命最初的理论主张有:

1、向西方学习;

2、借小说发表政见、抨击时政、传播文明、革除恶俗,为社会的全面改革首先政治改革服务;

3、学习西方小说的形式和技巧。

(四)“戏曲改良”(1902)

理论主张主要有:

1、提出戏剧是最通俗、最有效的“新民”手段;

2、充分肯定演员的社会地位;

3、提出戏剧改良的一系列设想。如内容上应有益风化、演出可采用西法,多创作能震撼人心的悲剧等。

四、“新民”文学思潮的消歇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动

“新民”文学主潮,是一场融入了“启蒙”意识的“救亡”思潮。

它首先关注的不是“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彻底解放,而是作为“群我”的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提高。

表现于文学层面,则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学创作张扬的,都是可以统属于“政治”情怀下的反帝救国意识、反清革命意识、时政批判意识和官场否定意识。

辛亥革命后,“新民”文学主潮渐告消退。

第三节: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

一、梁启超的文学思想

(一)梁启超生平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晚清: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文学活动;“五四”以后:退出政界,潜心学术研究和讲学。

梁启超的文学论著:

“五四”以前:《蒙学报·演义报合叙》、《译印政治小说序》、《广诗中八贤歌》、《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诗话》等;

“五四”以后:《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欧洲文艺复兴史序》、《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屈原研究》、《什么是新文化》、《美术与科学》、《情圣杜甫》、《美术与生活》、《陶渊明》、《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桃花扇注》、《辛稼轩先生年谱》等。

(二)梁启超文学思想的理论性格

1、以政治家之眼看文学;

2、摄取西学以“发明”传统。

(三)文学思想的主要构成

1、文学功能论。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是极为重视反映世情、针砭时政、辅助教化的功能的。梁启超继承了这一传统文学理论精神。他强调文学推动社会政治变革的作用;也对传统的文学功利主义进行了“近代化”改造。其基本文学观可概括为“文学即新民”。

历史、客观地评价其文学功能论:(1)具有历史的合理性。(2)较好地实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和转化。(3)密切了文学与时代、现实和人生的联系。

缺陷:过分夸大了文学的社会和政治功能。

2、文学特质论

(1)论述了文学反映生活的某些特征。从读者审美心理分析出发,梁提出了“常导人游于他境界”的“理想派小说”和令读者阅后顿然醒悟的“写实派小说”两种创作方法概念。

(2)论述了文艺的感人之力。文学艺术所具有的“熏”、“浸”、“刺”、“提”四种支配人道的感人之力。相近于今天的熏陶、感染、刺激、升华诸说。

(3)论述了文学作品的移情现象。并强调艺术家必须具有真诚和美善的情感。

3、文学革新论

梁启超力主文学革新,坚决反对“崇古”、“拟古”和“薄今爱古”等传统积习。

(1)表现为对传统和教条的蔑视和反叛。无视“义理、考据、辞章”之说,并致力于开创“新文体”;

(2)表现为对文学内容革新的期待。期待以西方社会科学的新学说、新思想和自然科学新事物、新成就,对文学内容进行革新。

(3)是对俗语和俗语文学的肯定和推崇。

二、王国维的文学思想

(一)王国维生平介绍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5岁中秀才,名噪乡里,被誉为“海宁四才子”之一。21岁到上海,经人介绍任《时务报》校对。后在东文学社学哲学、文学、英语、日语等。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罗振玉流亡日本;46岁,经人推荐,作了光绪皇帝的“南书房行走”;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导师。1927年自溺昆明湖。

(二)王国维学术贡献

1、近代中国美学的开山之祖。

仅就《人间词话》,就可以奠定其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他是第一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

学融合进行研究的学人。近世之考证,沿用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王则把西方哲学的逻辑方法与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结合,进行美学(文艺理论)的研究。可以说,这是伟大的创新。

2、《宋元戏曲考》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戏曲艺术史专著。

3、小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为后世之殷墟甲骨文研究诸多著作中的篇首。仅从此文章的地位来讲,后来郭沫若之所以能站在甲骨金文研究的巅峰位置,就是因为王首先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所以说,郭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三)王国维文学思想

1、超功利的美学观和文学观

其超功利的美学观和文学观深受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影响。他既排斥文学的政治功利,又肯定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并强调其哲性内涵。与梁启超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形成了世纪初中国文学理论两大体系对峙互补的格局。事实上,也奠定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格局和走势。

2、注重文学内部研究的“境界说”

在其理论中,“境界”和“意境”是同一概念。王认为:“境界”最能反映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相结合的审美关系。他把“意”(即创作者的主观因素)和“境”(即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图景),视为构成文学本质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浑然一体才构成所谓“境界”或“意境”,才能产生理想的审美效果。

王国维对境界分类:

(1)“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激赏“无我之境”,以此探讨情感在境界构成中的作用;

(2)以“造境”和“写境”,探讨浪漫与写实两种创作特点和关系;(合乎自然,邻于理想)(3)以“隔”与“不隔”、“真”与“自然”的区分,探讨境界鉴赏与批评的不同特质。

3、着眼于生命体验的“悲剧论”

王国维悲剧理论主要集中在《〈红楼梦〉评论》中。

(1)悲剧的实质。即“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和欲望之永不能满足的痛苦;

(2)强调普通人之悲剧具有更大的价值。认为“单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造成的悲剧比“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和“盲目的运命”造成的悲剧,具有更大的价值;

(3)强调悲剧的效果。在于使“人之精神于焉洗涤”。

(四)王国维文学思想之评价

1、对世界学术发展动向表现出敏锐的感知和追踪世界学术前沿的进取精神。其美学观和文学观,其哲学背景的主导层面是西方的纯粹美学(康德)和人生哲学(从叔本华到尼采);是世纪初以西方启蒙文化为主色调的“西学东渐”大潮中的一种非同凡响的绝唱。

2、文学观具有现代性。把文学界定为解释“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主张文学应切入人生,并着重写自己的人生体验;借文学探索带有永久性的生命真谛,其中蕴含着注重对人生作哲理沉思的现代意识。

3、对传统美学范畴、文学名著以及悲剧理论的研究,均以“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具有“以外化内”的特点。

为世纪初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境界”说

《红楼梦》研究

对普通人悲剧审美价值的评价

三、梁启超和王国维学术精神的比较

王和梁都是世纪初既秉有深厚民族文化传统,又勇于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杰出人物;但他们的学术思想、内在精神却有一定的区别。

(一)在思想观念上:

梁:深具儒家入世精神,接受的是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启蒙文化,强调文学推动社会政治变革的作用;因而更注重理性,注重人的精神改造,注重社会批判,充满着进取性和理想性;

王:更多道家的遗世思想,接受的是西方开始出现理性断裂时期的现代文化;因而注重怀疑,注重人的生命质询,注重哲学反思,充满着悲剧感和虚无感。

(二)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推动作用:

梁:接受的是西方的“过时”文化,但它却适应了世纪初中国社会改革的需求;因而他能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成为世纪初的文化巨人;

王:接受的是西方“新潮”文化,主张超功利的美学观和文学观,但它却暂时不适合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改革需求;因而尽管王的观念超前,却只能在学术园地一展才华,领受先知者的孤独,并以“自沉”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困惑与痛苦。

第三章:“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五四”运动

1919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5月4日下午,北京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展开了游行、罢课等活动。尔后,得到了各地学生及各界的广泛支持,从而发展为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思想革命的主题:人的觉醒

(一)“人的觉醒”:“五四”先驱者们的精神信仰

如果说“三纲五常”是封建主义的道德伦理;既认可“自由”又主张“屈身伸群”是梁启超时代倡扬的国民伦理;那么,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自我价值,就是“五四”时代所推崇的现代伦理。从而,“人的觉醒”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的基本主题;并且是使这一运动超越梁启超“新民”运动,而具备了更为充分的启蒙主义性质的根本前提。

(二)“人的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的体现

以“人的觉醒”为主题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人的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这之中,人的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五四”时代,“人的觉醒”是一种既尊重个人的自由和意志,又强调人的社会性和责任感的现代伦理。

第二节:“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一、主张:用“新文艺”鼓吹“新文明”

(一)“五四”先驱者们的新文学观念

从“五四”先驱者们的新文学观念来看,“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仍然是一种注重社会功利的文学。

尽管他们也曾批判过“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功利观,对梁启超时代的文学工具论也保持着警惕,但这一切并不能泯灭他们干预社会的功利情怀。

所以,其文学理想与当年梁启超提出的用文学改造国民的精神,以推动社会变革的思路大体相同。

(二)“五四”文学的功利性

梁启超强调“屈身伸群”的近代伦理精神;而“五四”先驱者却瞩望体现着“人的觉悟”的现代伦理精神;梁启超关注的是属于“救亡”范畴的政治革新;而“五四”先驱者们关注的却是属于启蒙范畴的思想革命。“五四”文学主潮由“五四”文学主流决定:既强调文学“自身独立存在之价值”,又强调文学社会功利的对立统一的价值取向。

“五四”文学的功利性,是以维护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品格为前提的功利性;是以尊重作家的主体性,尊重作家的独特思考、独特发现、独特个性为基础的功利性;是符合文学特质和文学规律的趋于健全的功利性。

二、实践:用“活语言”创造“活文学”

(一)白话文运动的意义之一:语言的革命和思维的革命。用白话文替代文言文,体现了新文学倡导者们打破语言的垄断和霸权;还语言文字于普通民众,使中国新文学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文学的愿望。与文言文相比:白话文较多借鉴了西方现代文法,以“欧化的长句”的形式出现;有固定的语序和逻辑;有大量的修饰和介定成分;是一种可供分析、交流、对话的语言。这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平等、对话的现代交流模式。

(二)白话文运动的意义之二:启蒙思想的体现。在白话文运动中,“五四”先驱者们意识到了文学领域里,“白话”的语言价值和伦理学领域里普通人的“人”的价值之间的内在关系:文学语言观念上的是否尊重白话,直接反映着伦理观念上的是否承认平等,从而赋与白话文运动以深刻的现代意识。这样,白话文运动和思想启蒙之间就有了一种内在的联系。

(三)白话文运动的意义之三:创造“活文学”的载体。已经成为“死文字”的文言文,显然无法满足“活文学”对语言形式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活文学”不能以“死文字”作载体。所以,变文言为白话,是创造“活文学”的第一步。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是创造“活文学”(即“新文学”)的前提和保证。

三、目标:以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本建设“人的文学”

(一)“人的文学”的理论主张。“人的文学”,是“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最重要的理论话语,也是贯穿20世纪中国文论的重要概念。今天,人们一般都把“人的文学”观念的建立,看作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折的关键,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标志。“人的文学”vs“非人的文学”。

(二)“人的文学”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潮。

“人的文学”的理论主张,首先体现为“五四”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其基本内涵是:在尊重人的前提下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关注人的现世生存,强调人类性和功利性。表现于创作,便是如实再现现世人生的百态,表现对“非人的”生活境况的批判和理想人生的向往;呈现出关注和思考人类命运的博爱精神、悲悯情怀、批判倾向、理性色彩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三)“人的文学”与个性主义文学思潮。“人的文学”同时体现为“个性主义”文学思潮。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讲自我”、“爱个人”,关注与人的社会属性相对应的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的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强调个人性和超功利性。其表现于创作,便是作家对“自我”、“个性”的强烈乃至夸张的张扬;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和礼赞;对个人苦闷的倾泻和忧愤,以此体现“五四”时代主题。这种体现着个性主义思想的文学创作,一般来说都呈现出关注“自我”命运的主观精神、青春情怀、反叛倾向、情感色彩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第三节: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

一、“为人生”的文学观

(一)基本主张。文学研究会成立伊始,提出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已由最初周作人《人的文学》时期略带全人类性的“为人生”,而向略带阶级性的“为人生”转化;从更关注普通人精神上的“非人的生活”;向更关注普通人物质上的“非人的生活”蜕变。他们反对封建的载道文学和游戏文学,同时反对所谓纯艺术的文学;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

的一般问题”。

(二)基本特质。

首先,关于文学上的“平民主义”。

其次,关于文学反映人生的具体内容。强调写社会的黑暗与劳苦大众的痛苦,写“血的文学,泪的文学”。

最后,关于文学如何“为”人生。针对文学自身的特性及其功能——具有情感性和感人功能;也有理想性和以理性精神指导人生的功能——强调文学在揭露社会罪恶的同时,承担一部分制造光明的责任和使命。

二、现实主义的文学原则

现实主义在“五四”时期成为多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共同追求;既是“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的必然要求,也更适合“五四”时代批判现实的需要。强调真实性以至主张借鉴自然主义、强调理想性以防止读者陷入绝望、强调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努力克服雷同化;是支撑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艺术方法论的三块基石。

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是文学研究会文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一思想,实际上统领和深化了文研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

四、代表性的文学创作

问题小说/乡土小说

诗歌、散文、问题剧

第四节:创造社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

一、“自我表现”的文学观

(一)创造社及其“自我表现”的文学观

创造社,1921年6月由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发起组成。被认为是尊重天才、为艺术而艺术、注重自我表现的文学团体。

1、强调文学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

2、创作上侧重主观内心世界的刻画,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

(二)“自我表现”文学观的特点

1、认为“自我表现”的欲望或冲动是文学活动的基本动力。

反对文学功利主义;

2、尊重作家创作个性和鼓励文学多元化发展。

体现了他们哲学伦理学观念上的个性主义意识;

3、要求这种“自我表现”应是作家思想、个性的无拘无束的表达。因此,追求“自然流露”、“纯真”等美学风格;

4、强调“这自我乃是现实社会的一员,一个社会的动物”。

决非只关注一己私利的“小我”。

二、浪漫主义的文学追求

创造社同人“五四”时代的创作,大多倾向于浪漫主义。侧重于主观的创造与激情、幻想的表现,带有新鲜生动的进步内容,或可称为“新浪漫主义”。

(一)思想上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二)现实主义精神。

(三)兼容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意识和创作方法。

三、对文学本体性的思考

创造社同人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基于这样的前提:

1、既反对轻视艺术的功利主义者,也反对漠视人生的唯美主义者。

2、把艺术和人生视为文学本体性不可或缺的要素。

即文学的社会性和艺术性是统一的,共生的。

3、要实现文学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就必须尊重作家的主体性和文学自身的审美特征。

这在当时显示出了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尖锐性。

四、创造社的文学成就

自由体诗——“郭沫若体”:

热烈奔放粗糙、原始、坦直、率真;

反节制、反中庸、反理性、反适度;

反精美、反匀称、反优雅。

自我抒情小说;

“自叙传体”。

第五节:鲁迅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

一、以“立人”为宗旨的启蒙主义文学观

“五四”时期,鲁迅“立人”主张中,将个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内化为现代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鲁迅“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想,有如下新的表现形态:(一)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创作态度,描写“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的普通民众。不再以个性主义和浪漫主义激情讴歌带有“超人”色彩的人道斗士。

(二)批判国民劣根性。不再着力表现“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带有理想色彩的人的斗争精神;而是以冷峻的笔触,描写普通国民麻木、冷漠、愚昧、落后等病态的精神现象;

(三)艺术上追求“忧愤深广”的悲剧型美学风格。不再追求“崇高美”。

二、以“写灵魂”为最高追求的现实主义创作论

鲁迅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和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重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

(二)“写灵魂”。这是鲁迅现实主义创作论的“灵魂”。实现用文学改变国民的精神的写作初衷。

(三)坚持现实主义的开放性。

三、以“美用统一”为特色的文学功能论

“五四”时代的鲁迅,既不断表示对文学的社会功用的追求,也不断地强调对文艺独立地位和自身规律的尊重:

(一)强调作家的主体性。

(二)强调艺术的独创性。文艺独立自由的品格,实际上是以作家独立自由的人格为保证的。

(三)强调文学的艺术性。

第四章:三十年代革命文学思潮

第一节:革命文学思潮的滥觞和勃兴

一、革命文学思潮勃兴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语境

(一)革命文学思潮在“五四”时期的潜滋暗长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文学思潮必然地渗入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因,使“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走向无产阶级文学

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30年代革命文学思潮勃兴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语境

首先,这是急剧转变的国内革命形势的需要。

其次,这也是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影响的结果。3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充满了激进的思潮。

再次,也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分化和聚合有关。

最后,与当时许多青年的政治焦虑和政治期待情绪相关。

二、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率先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加盟了1927年从日本回国的朱镜我、李初梨、彭康、冯乃超四人的后期创造社;由蒋光慈、钱杏邨等共产党人成立于1928年初的太阳社。

但他们所倡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核心是凸显文学的阶级性。他们关于革命文学的论述,都是从被极端化了的阶级论出发的,甚至不惜将文学“当一个留声机”。同时,他们还对“五四”文学和“五四”作家提出了粗暴的批评。

第二节:革命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一、革命文学的历史任务

(一)“左联”的成立和革命文学思潮的确立

1930年3月2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领导机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从此,革命文学有意识地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团体。它在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培育进步文艺队伍,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粉碎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革命文学思潮的理论和实践受到两种情况的制约:

一是中共在政治地位上的“非法”地位,使革命文学主潮一直处在国民党当局的围剿和迫害之中,这使得革命文学思潮首先要为“革命”而不是“文学”而战;

二是中共的政治观念会渗透到革命文学主潮中来,使其“党性”强于“文学性”;且使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逐渐简化为文学表现中共政治的关系。

(二)历史任务

1、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强调作家应具有阶级分析的眼光和反抗强权压迫的斗争精神。

2、建设新的文艺理论。革命文学思潮采取了与“五四”文学主潮断裂的方式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因此,革命文学思潮的出现必然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话语的新的转型。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和宣传成了建设新的文艺理论的核心。

3、开展积极的理论批评和斗争“左联”的理论批评与斗争,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反击国民党的文艺围剿的斗争。

(2)批判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斗争。30年代,革命文学思潮先后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自由人”胡秋原、“第三种人”苏汶和“论语派”林语堂之间展开文艺思想的论辩。

(3)对文学创作的评论。

(三)对革命文学思潮的历史评价

30年代革命文学思潮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必须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本身就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文学见解中裹挟着不尊重文学本体性,违反文学自身规律的极“左”内容。

导致题材单一,主题雷同,存在艺术生命力欠缺等问题。

二、瞿秋白和革命文学的理论主张

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一)瞿秋白文学思想的形成

受俄罗斯文学、苏联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和马列主义经典文论的影响。

(二)瞿秋白文学思想的特点

用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解释文学,把文学领域里的每一个问题都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联系起来。

(三)瞿秋白文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1、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的得力的武器”。在肯定“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阶级斗争”的认识前提下,强调文艺和文学家始终是某一阶级意识形态的代表,以此凸显文学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2、“要创造革命的大众文艺”。

3、推行革命现实主义。既要正确理解“真实性”,亦要正确处理“倾向性”。

第三节:现代主义流派的文学思想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30年代革命文学主潮之外的一种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五四”时期独领风骚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而现代主义,在“五四”时期只能依附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中。“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以后,敏感的知识分子阶层中普遍弥漫着幻灭、彷徨、迷惘和感伤的情绪,现代主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第一个高潮期是在30年代的上海出现的。

二、现代主义的诗歌理论和现代派诗创作

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指的是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和30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其艺术手法与西方象征主义有关,而其所表达的悲伤、颓废的情绪也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思想倾向颇为接近。

(一)关于诗的内容

他们从唯心主义、直觉主义的哲学观出发,认为现实是虚幻的、表层的,只有人的内心才是最高的真实;因此诗人不应单纯去摹仿和再现现实,而应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个人的微妙感受和幻觉。表达“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现代的情绪”。

(二)关于诗的方法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理论认为诗人的任务是将自然界与人的内心世界间的对应契合关系揭示出来,即借外界事物为“象征”来暗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想象对于象征主义诗歌创作来说就有了决定性的意义。现代派诗人们都强调表现的含蓄和诗意的朦胧。“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的来说,它的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

(三)关于诗的形式

“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三、新感觉派的小说理论和现代派小说创作

中国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到30年代才正式形成。即以刘呐鸥、穆时英为首的“新感觉派”和以施蛰存为首的“心理分析派”为代表。

(一)在思想倾向上:批判性。新感觉派表达了对上海这座殖民化的大都市的批判;具有反对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畸形的物质文明的思想倾向,一定程度上接近或可通向左翼文学。

(二)艺术创造中:注重“感觉”的作用。新感觉派认为:只有从感觉出发,才能在创作中充分体现作者独有的认识;才能使描写对象摆脱静止的死相而呈现出活跃的动态。所以,强调必须从作家的直觉感受出发;主张在创作中以夸张、怪异的手法,熔铸观察到的印象(直觉)以表现“心

理的真实”。

(三)审美方式和审美技巧上: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自觉。新感觉派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自觉。运用“通感”和“蒙太奇”手法,展示现代大都市的活跃与杂乱,文明与荒诞,突出“现代性”。

第四节:京派作家的文学思想

一、京派的形成

(一)关于“京派”与“海派”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鲁迅《“京派”与“海派”》)

(二)京派

所谓“京派”,是指三十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京派”一直以“五四”新文学的真传或正统自居。在启蒙主义大军南下后,留居京津地区的京派文人,大多在政治上继续坚持民主个人主义的立场,在文学上追求一种超脱党派政治和商业驱动之上的“纯正”趣味。形成了远政治、超实利、不媚俗、忌趋时的中庸文化心态和在时代变革中保持从容矜持风度的学人风范。

二、京派的文学思想

(一)“纯正的文学趣味”

1、主张文学的基本功用是净化人心、彰显人性。“京派”主张文学与“人生”结缘,将文学从商业化、政治化的浊流中解救出来,使文学回归本体,以维护文学的独立、自由和尊严。

2、文学应该从文化思想汲取营养。书写“一种文化底蕴深厚而政治意味淡薄的人生”。

3、“纯正趣味”必定追求“广博”和“自由”。即趣味自身的“广博”(多样)和作家主体精神的自由。

(二)“节制”与“恰当”的审美原则

1、京派的审美意识相对单一:追求和谐优美。京派作家栖居北平,其文化形态相对于十里洋场的上海,显然是属于“乡土中国”式的:古朴、封闭、自足、自尊。

2、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朱光潜的“心理距离说”强调人的审美态度要与现实功利拉开一定的距离。为营造和谐优美,“京派”作家推崇“节制、恰当”的审美原则。

三、京派文学思想之评价

“京派”主张用文学净化人心、彰显人性的文学本体意识;有助于纠正左翼文学观念的偏狭,有益于文学充分表现人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亦有益于提高文学的艺术品位。但他们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一概否定,把作家关注政治、干预现实一律视为投机,也是一种偏见。其超阶级、超党派、超政治的文化立场使他们把疗治社会病根的全部方略都局限在道德的层面上,这不免有些狭隘,而且必然堕入唯心主义的道德万能论中。

第五章:四十年代救亡文学思潮

第一节: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一个全民抗战的时代开始了。为适应这个全民抗战的时代,文学思潮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自动淡出历史的前景;而救亡文学开始磅礴于中国大地,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

二、从“左联”的解散到“文协”的成立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左联领导人认识到“左联”已经不能适应客观的需要,1936年3月,决定解散“左联”。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即“文协”)1938年3月27日在汉口的成立为标志的。

三、战争时空下的文学景观

(一)乱世文学的独特景象

战争时空下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与非战时状态截然不同的景观,表现在:

首先是文学格局的板块化。

与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这三大战时特有的地缘政治文化相关的,是战时的中国文学也分流为三,形成了“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三大板块

其次是文学发展的时段性。

(二)国统区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抗战初期(1937.7.7-1938.10.27):是救亡文学的“激情岁月”。“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时代主题,文学作品升腾着亢奋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英雄主义情怀。速写式的小说、街头诗、活报剧风行一时;报告文学和战地通讯广受欢迎;艺术风格则显得率直、粗犷、热烈甚至不无煽情。

2、抗战中期(1938.10-1944.9):是救亡文学的“沉郁年华”。

作家们意识到了抗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开始理性地面对和反思这一切。文学不再高唱廉价的赞歌,而是在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中,探讨民族文化传统的优劣得失;或者在战乱的背景上描写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探讨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的关系。

作家们告别了抗战初期的热情、浮躁和急功近利,开始苦心经营有宏大历史感的大型作品;并且形成了凝重、深沉的审美格调。

3、抗战后期(包括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10):是救亡文学的“讽刺时代”。

马克思说:人类历史的最后阶段是喜剧的阶段。

这段预言的意义在于,对于任何一个行将就木的历史阶段而言,其所显示的政治上的腐败和体制上的弊端,足以让它在发展的社会面前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丑类的形象而被记录和讥刺。这个时候一党专制的国民党统治便是如此。于是,在中共“废除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下,作家们纷纷对国民党的黑暗腐败进行暴露与讽刺。这样,救亡文学走出了抗战中期的凝重和沉郁,焕发出把旧时代送进坟墓所特有的犀利和辛辣。

第二节: 救亡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一、文学应为抗日救亡呐喊助威

(一)“救亡”文艺观:时代要求和时代局限

“卢沟桥事变”后,要求文学为抗日救亡呐喊助威,是文艺界一致的呼声。这使抗战初期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趋于一致:即对文学的宣传功能、组织功能的认同和强化,由此形成了以“抗日救亡”为文学第一价值的战时功利主义文艺观。但这种文学观是偏狭的,影响消极的:一是不免流为“抗战八股”;

二是难免出现所谓“文学之贫困”。

(二)另类的声音:“与抗战无关”论

一切服从于民族救亡的文学思潮,从文坛的几件事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一是“与抗战无关论”引起的风波(以梁实秋为代表);

一是“反对作家从政论”导致的批判(“京派”作家沈从文);

一是“文学之贫困说”遭到的挞伐(施蛰存提出的)。

二、救亡文学要努力实现大众化和民族化

(一)国统区的文学大众化:利用旧形式

抗战之初,文学创作的一大目的在于“动员民众、教育民众、鼓励民众、歌颂民众”,“要把整个的文艺运动,作为文艺的大众化的运动,使文艺的影响突破过去的狭窄的知识分子的圈子,深入于广大的抗战大众中去!”(《抗战文艺》发刊词)把“大众化”设定为“利用旧形式”,以旧形式的通俗、明白和为人所熟知;

使文艺作品成为煽动、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武器。

(二)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延安讲话》和“文艺大法”

1939年起,解放区作家就开始讨论文艺的大众化、民族化问题;

至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文学的大众化和民族化方向,就成为众多作家自觉遵循的创作原则;成为一时之“文艺大法”。

其主要表现是:

把大众化定格为工农化,把民族化倾斜为民间化。确定“工农兵方向”为革命文学的唯一方向;视民歌体诗歌、评书体小说、秧歌剧为民族化追求的典范。或许多少带有些“战时”文化的制约。

三、救亡文学必须强调现实主义

救亡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文学始终居于主流地位;而对现实主义原则的倡导和探讨,也一直与救亡文学思潮相始终。

其原因有:

(一)战时作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作家被迫走上了迁徙流离之途,文学也从“玄虚高蹈”走向切实的现实主义;

(二)左翼文坛独尊现实主义的观念余韵尤存;

(三)救亡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也使作家格外钟情于现实主义。

第三节: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产生的文艺背景及其针对性

毛泽东文艺思想正式产生于1942年的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中。

延安文艺大军的主要成员,基本来自国统区或沦陷区。他们向往延安的民主和进步,但又都缺乏革命文艺理论的储备,主要表现有:

(一)固守批判精神。心仪“暴露黑暗”,而不重“歌颂光明”;

(二)缺乏实用意识。轻视具有实效的普及性文艺,盲目追求“提高”;

(三)强调艺术独立。试图调整救亡时空下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核心

毛泽东文艺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艺理论,更不是解决文艺问题的百科全书。它具有明确的革命性质,有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的功能。因此,它不是探究一般的文艺问题,而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研究“我们文艺工作中的一些方向性问题”。

其一、“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其二、“深入生活”的问题;

其三、“为政治服务”的问题。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运动

(一)主要表现

整风以后,延安文艺界的思想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由此树立了自己在中国革命文论发展史上的权威话语地位。

根据地文艺既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也具有突出的民间性;以不同于国统区文学的全新的主题、人物和全新的风格(积极、健康、素朴、明快),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打开了光辉的一页。

(二)存在问题

当然,延安文艺运动也留下了明显的历史局限和严酷的教训,其根源或许都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处理上。表现在:

1、把文艺与社会、人生的关系都定格为文艺与政治这一种关系;

2、把文艺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定格为文艺对政治的单向的“服从”关系;

3、把文艺界的思想分歧、艺术之争定格为政治斗争的延伸。

第四节:胡风的文学思想

一、关于胡风

原名张光人(1902—1985),湖北蕲春人。曾用笔名谷非、高荒等。

1929年留学日本;

1933年回国。曾任“左联”宣传部长、书记,并负责与鲁迅联系。

1936年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与周扬提出的“国防文学”相对立,引发两个口号的论争。

抗战期间,自筹经费出版《七月》,扶植培养一批新作家,在其推动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七月》为阵地的文学流派。

解放前著有诗集《野花和箭》、《为祖国而歌》;

解放初创作了长诗《时间开始了》。

后者为当代歌颂性的诗歌创作开了先河。

二、胡风的文学思想

(一)“我们的中心问题”

救亡文学思潮兴起以后,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存在的症结性问题,即片面强调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观察和反映人生,而作家的“主观精神”正在衰退等现象日趋突出。胡风将这种缺乏作家主观精神的创作,概括为“客观主义”或“主观公式主义”,并指出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则是左倾教条主义。

(二)“主观战斗精神”

胡风把克服“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的基本方法,表述为“发扬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

所谓“主观战斗精神”,指的是作家高尚的人格和由此而来的对待创作的严肃态度,就是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由此而来的对生活的精辟理解,就是作家真挚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对待人事的是非鲜明的倾向。简言之,就是作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就是作家自身不可或缺的主体精神。

(三)“创造主体和创造对象的相生相克的斗争”

胡风认为:

现实主义理论批评的任务,是研究和解决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在“逻辑公式的平面”上泛论一些现成的概念和原理。认为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理应具有“思想力的强度”和“艺术力的强度”。所谓“思想力的强度”是必须通过“创作主体(作家本身)和创作对象(材料)的相生相克的斗争”才能实现的。所谓主体克服(深入、提高)对象,即作家凭借其坚强的“主观战斗精神”突进到血肉的现实人生的内部,体验、征服客观对象的本质,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实现认识思想的深入和提高;而所谓对象克服(扩大、纠正)主体,指的是“使现实的历史要求侵入作家内部,由这达到加深或纠正作家的主观的作用”,“对象底生命被作家的精神世界所拥入,使作家扩张了自己”。

第六章:建国后政治化文学思潮

第一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确立和发展

一、对解放区文艺传统的片面继承

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

会议的基本任务是:统一文艺界的思想和认识,提出并确立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新中国文艺运动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是新中国文艺运动的总方向。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次全国文代会(1953.9.23)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被确立为新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原则。

周恩来作了《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的报告。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现创造的主动性,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三、建国“前三十年”文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文学创作的一元化。作家个体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

(二)继承世界文学遗产的片面化。从罢黜百家独尊苏联,到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态度,使新中国文学在建国前30年里渐趋沙漠化;

(三)对人民性、党性、党的纪律性作三位一体的理解,并将党的纪律性取代党性。认为遵守党的决议就是最高的党性。此现象导致了文学创作的教条八股和文学批评的黑白颠倒。

第二节:三个批判:政治权威话语的确立与创作个性的式微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武训传》是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训的生平事迹为内容的传记影片。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改写的社论《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在毛泽东的直接推动下,全国迅速掀起了对武训及电影《武训传》的政治批判运动。这开了建国以来以政治批判代替学术讨论的先河。

二、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1954年10月,全国文艺界展开了对《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由于毛泽东同志的亲自参与,很快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政治批判运动。俞平伯被扣上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文艺报》被进行了改组等等;这样,正常的文艺批评演变成了“一场迫切的对敌斗争”,政治思想与学术思想混淆,再一次出现了政治批判运动代替学术讨论的现象。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胡风文艺思想受“围攻”始自30年代的“两个口号之争”。1952年6月,胡风派的文艺思想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文艺思想。1954年7月,胡风向党中央提出了长达30万言的《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

1955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写了“序言”和“编者按”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从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演变成了政治上的对敌斗争,胡风及其胡风派的成员被打成了“胡风反革命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大规模政治运动,被牵连的共有2100多人。

第三节:“双百”方针与反右运动

一、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与“双百”方针的确立

1956年 1月,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吹响了调整知识分子政策的号角;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即“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二、昙花一现的理论探索

在“双百方针”鼓舞下,文学理论、批评家们开始按自己的思考对建国来的文学发展进行反思了。

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是较早发表的一篇反思文章,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巴人、钱谷融、王淑明三位理论家分别发表了一系列探讨“人情”、“人性”的文章,对当时文学创作“政治气味太浓,人情味太少”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刘绍棠提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毛泽东的《讲话》。代表性文章:

刘绍棠:《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意见》(《文艺学习》1957年第5期)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文艺月报》1957年第5期)

巴人:《论人情》(《新港》1957年第1期)

王淑明:《论人情与人性》,(《新港》1957年第7期)

三、风云突变:整风形势急转直下

干预生活的创作迅速兴起,影响较大的有《在桥梁工地上》(刘宾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田野落霞》(刘绍棠),《改造》(李国文)、《灰色的帆篷》(李准)等;另一方面,一批突破旧的创作模式、着意表现爱情和人性的作品也纷纷涌现,如《在悬崖上》(邓友梅)、《红豆》(宗璞)、《小巷深处》(陆文夫)等。

一时间文坛生机焕发。但同时,一些格调不高、政治情绪不太健康,甚至趁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作品也出现了。少数人更是借此机会“大鸣大放”,攻击党的领导是“党天下”,主张“多党制”。

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发至全党;

6月8日,又起草了党内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于是全国范围内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斗争便开始了。“反右”斗争一开始便出现了扩大化的倾向。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被划为右派分子的高达55万人,大批学术问题被混淆成政治问题进行斗争,一些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批评文章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修正主义的文艺理论观点”,大批作家被打成右派,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这场整风运动以鼓励群众“鸣放”始,而以声势浩大的“反右运动”终。正如毛泽东所谓的“阳谋”。

第四节:调整与颠覆

一、文学失重状态的艰难调整

面对“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跃进”,中共的文艺政策急需调整。周恩来充当了这次调整的设计者和鼓动者。文艺界先后召开三次会议,分别是:1961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新侨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广州会议”(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196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大连会议”(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这三次会议使文艺政策的调整得以切实展开。尤其“新侨会议”和“大连会议”对文艺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调动了文艺界的积极性,创作及理论领域都出现了新的气象:首先,是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家队伍,为知识分子摘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其次,是改进文艺界的领导作风,在文艺界“造成民主风气”。第三,是尊重文艺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形象、典型来表现思想。

二、理论探索勇气的短暂复苏

(一)关于“戏剧冲突”问题的讨论。针对大跃进时期戏剧创作形成的“无冲突论”模式,出现了一次自发性的创作规律探讨。

(二)关于题材问题的讨论。核心思想是倡导文学题材的多样化。

(三)关于“写中间人物”问题的讨论。针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过于“简单化和单纯化”而提出来的。

三、文革序曲:风雨飘摇的艺术之舟

1962年9月,中央八届十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阶段。小说《刘志丹》被认为是“利用小说反党”,由此被定性为“反党大毒草”,并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1963年元旦,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提出了“写十三年”的口号。

1963年12月12日和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分别作出“两个批示”。

第五节:走向左倾政治化的极致

一、凋谢时代:作为阶级斗争武器的文学

1966年2月2日至22日,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随后炮制出《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的核心就是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认为建国以来乃至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以来的文艺领域“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以至于“路线黑”、“领导黑”、“队伍黑”、“作品黑”、“历史黑”。推出一整套所谓“理论”,为开创其“文艺新纪元”服务。“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二、“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思潮

文革时期,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背离了公众的生存体验,当公众言说的权力被无端剥夺的时候,人们就以特有的方式,用不被官方认可的文学方式,写下自己的苦恼和哀伤、思考与希冀。这些作品大多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形成了“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思潮。

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民间立场”;对古今中外文学遗产的兼容并包;对文学创作的全新探索。具体有:

1、老作家的创作:丰子恺《缘缘堂续笔》;“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创作的《悬崖边的树》、《重读圣经》等;还有诗人穆旦在文革后期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创作的几十首杰作,此外,诗人唐湜、蔡其矫、郭小川也创作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

2、年轻一代的觉醒:食指《相信未来》、张扬《第二次握手》,靳凡《公开的情书》,赵振开(北岛)《波动》,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第六节:周扬的文学思想

一、30年代上海时期: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大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分上下两编 上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反思 下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视野 先发给你上编的内容如下,请转给同学,并张贴到我豆瓣小组上:“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课程大纲 (2013年2月-6月) 上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反思 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起源 核心文本: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参考文本: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二、“新中国”与“新文学”:从王瑶到唐弢 核心文本: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鲁迅》 参考文本: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 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 核心文本:黄子平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

参考文本:王晓明《从万寿寺到镜泊湖》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四、“当代文学”的概念与“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核心文本: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 蔡翔《社会主义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参考文本:《沉沦的圣殿》、《持灯的使者》、《七十年代》 五、重绘百年中国文学地图:“晚清”、“鸳蝴”与“左翼”及其他 核心文本: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 陈建华《“乳房”的都市与革命乌托邦想像》 六、鲁迅形象的当代建构:作家研究与社会思想的变迁 核心文本: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参考文本:竹内好《鲁迅》、《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 下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视野 七、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李陀《开心果女郎》 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罗岗、倪文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八、文学与公共空间:以《申报自由谈》为例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 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批评功能》 九、文学与影像:从“幻灯片事件”说起 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261319 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学时:37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2016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2016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 A. 白话文运动 B. 诗界革命 C. 文学革命 D. 小说界革命 2.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春柳社 B. 春阳社 C. 春草社 D. 春风社 3. 到1903年,梁启超又把()运用到小说界革命中,从而形成了文学进化观。 A. 生物进化论 B. 文艺复兴思想 C. 民主思想 D. 科学思想 4.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 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5.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D. 谭嗣同 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7. 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 A. 现代戏 B. 新戏 C. 文明戏 D. 艺术戏 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 莫言 B. 洪峰 C. 马原 D. 余华 9. 运用“ 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 马原 B. 莫言 C. 格非 D. 余华 10.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死去的太阳》 B. 《爱情的三部曲》 C. 《新生》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裘廷梁详细列举了白话的益处有()。 A. “省力” B. “免枉读” C. “便幼学” D. “炼心力” 2.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概括为: A.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 B. 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 C.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D. 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 3. 《激流三部曲》包括() A. 《家》 B. 《春》 C. 《火》 D. 《秋》 4. 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A. 《报复》 B. 《悼橘宗一》 C. 《伟大的殉道者》 D. 《可爱的人》 5. 为了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主要进行的反传统的操作有: A. 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B. 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 C. “戏拟” D. 虚构的真实性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双百”方针:1956年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在文化科学问题上要贯彻两个口号,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就是双百方针。毛泽东将其定为党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倡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名词解释) 当代17年(1949-1966)诗歌的特点: 第一:抒情主体的国家定位。诗人的定位不是个体和诗歌要求的定位,而是面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定位。 第二:个人话语空间的紧缩。当代诗歌的意识形态化和“工农兵”化的双重演进,导致消失了个人意识。对外部生活的关注,代替了个人感受的抒写,每当个人与外在发生对立、矛盾时,往往通过对个人的谴责和自我批评来解决。 第三:诗歌情境的抽象化。在当代诗歌语境中,许多符号都失去了它的自然与本真,语言的能指特征迅速萎缩,一些意象都有了固定的所指。 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诞生于五十年代,1959年才成为“诗歌中的一个崭新的形式”,并有了理论上的阐述。形式上看,政治抒情诗是现代自由诗在当代意识形态场域中的变形。历史地看,政治抒情诗是另一种意识形态对《女神》式融合抒情与批判表现方式的改造,它的前辈三十年代前后的“普罗诗歌”。除内容必须表现政治外,它还具有颂歌的文体风格。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郭小川。(名词解释) 散文新三家:杨朔、刘白羽、秦牧。 《茶馆》的艺术成就:王立发,常四爷,秦仲义 从主题上来看,《茶馆》是献给三个旧时代的葬歌;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看,《茶馆》中绝大部分台词兼有交代事件、体现性格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多重功能甚至有用说一个字来写活一个人物的神来之笔,具有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从人物形象来看,《茶馆》中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刻画得非常具有代表性,让读者可以在人物只出场一次的时候就印象深刻地记住他,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结构即艺术特点来看,《茶馆》用一个小茶馆反映一个大社会,主要人物自始至终,次要人物“子承父业”,更次要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以人物带动故事。三个时代三部戏同一个茶馆,采用冰糖葫芦式结构,用茶馆串起三个时代,真实再现了普通中国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人生百态。 李隼《李双双小传》:李双双,孙喜旺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水利局副局长老田 周立波的【反映农业合作化】农村题材作品《山乡巨变》:盛佑亭,陈先晋,李月辉,邓秀梅 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赵树理《三里湾》:王金生,范登高 柳青《创业史》的主要人物:梁生宝、梁三老汉、郭振山、郭世富、姚世杰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的主要人物:徐义德

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派1917至2004

音の推荐: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脉(1917-2004) - 各流派思潮代表作: 引用: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目录 《狂人日记》鲁迅 启蒙小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1918年5月) 《两个家庭》冰心 问题小说短篇,冰心的第一篇小说。(1919.9) 《超人》冰心 短篇,“问题小说”以及冰心早期的代表作。(1921) 《沉沦》郁达夫 自叙传小说这是开创五四时期“自叙传小说”文风的代表作品,在小说后附录作家简介及作品分析。(1921) 《或人的悲哀》庐隐 二十年代心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1921) 《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 张扬女性个性主义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的表达令今天的人也为之惊讶。 《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 作者的代表作,描写军阀战乱之中知识分子的窘状。1924,11. 引用: 《二十年代诗歌选》 胡适冯乃超李金发梁宗岱刘延陵穆木天沈尹默汪静之王独清刘半农刘大白俞平伯 第二个十年(1928~1937) 《热情之骨》刘呐鸥 “新感觉派”(心理分析小说,海派)代表短篇作之一,1928年12. 《为奴隶的母亲》柔石 中篇小说,一部曾使罗曼.罗兰深深感动的杰作。(1930.1)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 “新感觉派”另一部短篇代表作,1932年。 《猫城记》老舍 一部几乎获得诺贝尔奖的社会幻想长篇小说,历史上毁誉参半。(1932) 《送报夫》杨逵 反应日据时期人民苦难的代表作,1932年。

《没有祖国的孩子》舒群 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祖国被侵占后人民的痛苦。1933年. 《生与死》白朗 东北作家群的另一部代表作,塑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老妈妈形象。 《家》巴金 展现封建家族的优秀之作,觉新的形象尤其出色。1933年。 《雷雨》曹禺 标志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经典的作品,1933年。 《离婚》老舍 市民题材的中篇小说。(1933) 《山峡中》艾芜 写于1933年冬,是艾芜早期以西南边地为题材的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代表作。 《边城》沈从文 中篇小说,作者构划“湘西世界”的代表作,1934。 《樊家铺》吴组缃 三十年代社会剖析小说,以一个亲女杀母的故事展现破产农民的悲剧。(1934) 《春桃》许地山 作者成熟阶段的代表作,三十年代最杰出的短篇之一,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的女子。(1934)《樱花》萧军 短篇小说,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1935年1月。 《月牙儿》老舍 短篇小说代表作,以女性视角讲述了一个凄苦的故事,语言风格清丽忧伤,不同其它。(1935.4) 《牛车上》萧红 这个短篇与当时东北作家群的整体创作是一致的,但却多了一分女性的细致与敏感。1936年. 《三十年代诗歌选》 阿垅陈梦家冯雪峰光未然金克木林庚施蛰存田间徐迟殷夫臧克家朱湘 引用: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差半车麦秸》姚雪垠 也许在作家的创作生涯中,这部作品更成功一些。1938年4月 《骆驼祥子》老舍 中国市民小说的代表作,1939年。 《在其香居茶馆里》沙汀 短篇讽刺小说,1940年 《华威先生》张天翼 讽刺小说除小说外,还特别增加了关于作品背景及作家的介绍。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 1.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现在接受” B. “期待视野” C. “先在理解” D. “先在知识”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B 2. 《塔铺》的作者是: A. 方方 B. 池莉 C. 刘震云 D. 刘恒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C 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春柳社 B. 春阳社 C. 春草社 D. 春风社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4. 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 马原 B. 莫言 C. 格非 D. 余华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D 5. 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 A. “义法”说 B. “肌理”说 C. “清空雅正”说 D. “道统”、“文统”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满分:2 分得分:2

7. 巴金的作品中反映轿夫一家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与同情的是: A. 《可爱的人》 B. 《路上所见》 C. 《报复》 D. 《悼橘宗一》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 莫言 B. 洪峰 C. 马原 D. 余华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D 9.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10.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C 11.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 B. 左联 C. 太阳社 D. 研究会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B 12. 在故意设“空缺”方面,格非的小说()就是典型的代表。 A. 《迷舟》 B. 《信使之函》 C. 《访问梦境》 D. 《请女人猜谜》 满分:2 分得分:2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考核知识点: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①诗界革命;②文界革命; ③小说界革命;④文明新戏;⑤白话文运动。 参见教材:P35-53 二、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叙事的变革:(1)意义的消解:元虚构。(2)反传统的操作:①“戏拟”;②设置“空缺”;③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参见教材:P174-183 三、论巴金创作的风格演变。 考核知识点: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直面惨淡的人生;②追随时代的“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③清醒冷静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④契合新生意识形态的热情歌手;⑤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 参见教材:P194-211 四、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文艺历史的基石:①五四时期的萌芽;②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④左翼文艺运动;⑤延安文艺运动。 参见教材:P90-100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考核知识点: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①洋务运动; ②现代传播媒介;③职业作家;④受众队伍。 参见教材:P17-21 二、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的文艺范式的确立:①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 ②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③艺术缺席的文艺运动与批评。 参见教材:P138-155 三、新写实小说的基本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新写实文本的基本叙事特征:①视点下沉;②零度叙事; ③随机性和偶然性;④平面化和零碎化。 参见教材:P190-192 四、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读者是如何同构巴金文本意义的? 考核知识点:文本外的互动与巴金意义的同构:①把读者当作交流对象; ②明确的读者在场意识;③读者在“本文结构”前入侵文本。 参见教材:P274-284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判断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王国维在批评中格外强调文学“重文学自己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钱玄同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新生》发表正式步入文坛到抗战爆发前夕是巴金创作的丰收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诗界革命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黄遵宪,他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记》中写道“故今日不作诗则已,若作诗,必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犹欧洲之地方已尽,生产过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虽然,诗运无绝之时也。今日者革命之机渐熟,而哥伦布玛赛郎之出世必不远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梁启超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左联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对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的认识和阐释上存在着严重的简单化的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谴责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及曾朴的《孽海花》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最早的指向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窗体底端

一部百年经典的当代解读_方卫平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日/第013版 域外 一部百年经典的当代解读 ——近年来西方儿童文学界对《绿山墙的安妮》的研究 方卫平赵霞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1908年,当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玛利出版她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时,她或许没有想到,这部最初并非有意以儿童为读者对象创作的小说,会在几十年后成为一部享有国际声誉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马克?吐温认为,小说中的安妮是继卡洛尔笔下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最受人喜爱的儿童形象”。这部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的小说被译成近40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总印数已超过五千万册,并先后十余次被改编成不同的戏剧、音乐剧、电影和电视剧在国内外上映。 问世百年后的研究热潮 2008年,时值《绿山墙的安妮》诞辰一百周年,西方儿童文学界乘势推出了一批以蒙格玛利和这部作品为对象的新的研究论著。除了重新编写、出版蒙格玛利的传记外,由加拿大学者吉恩,密歇利主编的第七届蒙格玛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风暴与异音:L.M.蒙格玛利与矛盾的冲突》于该年年初出版;同年秋季,《加拿大儿童文学》杂志刊发了“《绿山墙的安妮》百年纪念专栏”。 此后,研究热潮并未消退。2009年,随着美国研究者霍莉?布莱克福德主编的《百年安妮:<绿山墙的安妮>百年纪念研究》与加拿大作家、学者伊丽莎白,沃特斯通所著的《魔法岛屿:L.M.蒙格玛利的小说研究》这两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著作的出版,关于《绿山墙的安妮》的单篇研究论文继续出现在各种儿童文学研究杂志上。而2010年《狮子与独角兽》第2期推出的“《绿山墙的安妮》研究专栏”,则将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当代解读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多学科视角创新儿童文学批评 21世纪初,关于蒙格玛利的“安妮系列”的研究几乎已经涉及所有可用的文学批评理论资源,因此,仅仅挪用既有的批评理论及其模式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于是,面对一个“说不尽”的经典作品,“如何说”的批评创新成为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2010年《狮子与独角兽》第2期上的“《绿山墙的安妮》研究专栏”共刊发了7篇研究论文。有心的读者很容易看出,这7篇论文并非随意组合,它们分别展示了针对这部著名儿童小说的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视角,其中还包括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审美批评与文化批评等不同的批评角度。可以说,这7篇论文以不同侧面展示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文本的理论和批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特别是当我们把它们与此前“百年纪念”时发表的大量研究论文,尤其是2008年的《风暴与异音:L.M.蒙格玛利与矛盾的冲突》、2009年的《百年安妮:<绿山墙的安妮>百年纪念研究》中所收录的34篇研究论文放在一起考察时,会发现集中于这样一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研究,充分反映了西方当代儿童文学批评理论界对于经典解读的深入与丰饶。这些研究既涉及从作家生平到作品写作背景、从小说创作过程到其翻译影响研究、从作品内容到作品形式分析、从作品所来自的文学传统到其文化传统的研究以及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研究等方面的内容,也涉及传统诗学、叙事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原型批评、接受美学、社会文化批评、性别批评、生态批评、后殖民批评等多种批评理论在儿童文学文本分析中的运用。 新视角切入女性主义批评 从2010年《狮子与独角兽》第2期专栏收入的论文来看,一些文章的立论显示出研究者的

山大考研资料 二十世纪文学史要点

山大考研笔记之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辅导用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题型及分值 1.名词解释(3个,每个5分,共15分) 2.简答题(2个,每个10分,共20分) 3.讨论题(1个,15分) <一>教材 总括:导论,上篇中概说,第一章的第三节,第二章的第五节,第三章的第四节,第四章的第三节,第五章的第二节,第六章,第十二章,中篇二,下篇二,可以不看,考试较 少涉及。 (1)维新文学运动P174第一段 (2)黄遵宪 P185第二段: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提倡"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不拘守旧律,诗作语言通俗,形式 多变以新词汇入诗,带有鲜明的启蒙意向和史诗意味。 (3)康有为 P186-P187:原名祖怡,字广厦,号长素; 创办万国公报; 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4)梁启超 P187-P189 第一段: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 创办《时务报》、《清议报》; 他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提倡者。 (5)新小说 P198第一段1-5行+P200第二段中,吴、李、曾、刘的代表作 (6)新小说缺点 P202第二段起-P203三条要点 (7)李宝嘉的《官》P209第三段+其一、其二、其三P212 第二行到艺术特色(8)吴沃尧《二十年》P216 第二段开头到倒数第三行头一个字 (9)怪现状P217-P218三小条 (10)刘鹗P220最后一行-P221第一段,P223第二段的前三句(11)《老》P224第三段加其一,P226其二,P227其三。最后一段-P228第一句(12)曾朴P232第二段,P234最后一段前两句话,P235第二段三条要点 (13)章炳麟P244-P246 秋瑾P246-P248 邹容之上,大体了解作品风格(14)南社P252 第四行"1907年"开始到本段尾加上下一段第一句,其次,再次:1907年光复会武装起义失败,秋瑾等人遇难,以纪念这位女诗人为契机,南社三位发起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首先组织了神交社,几经周折,1909年11月13日于苏州虎丘召开南社城立大会。在到会的17人中,有14人是同盟会会员,就此而论,南社有"同盟会宣传部 "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倾全力于革命宣传,正是南社一大特色; 其次,南社文学家以其前所未有的革命精神,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辟了道路; 再次,南社以"一代激扬文字"的气氛,成就了浪漫的文学新风气。 (15)鸳鸯蝴蝶派P268第一段~第二段: 二十世纪初,在新小说崛起的同时,通俗小说的创作也悄然而起并日趋繁荣,形成了说部 雅俗对峙互补的格局;

国际大奖小说书目及百年百部

国际大奖小说书目 《爱的故事》 《桥下一家人》 《狗来了》 《夏日历险》 《神秘的公寓》 《呐喊红宝石》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外公是棵樱桃树》 《一百条裙子》 《蒂莉阿姨的魔法箱》 《时代广场的蟋蟀》 《喜乐与我》 《最后一块拼图》 《幸福来临时》 《威斯汀游戏》 《钢琴小精灵》 《菲斯的秘密》 《乌鸦人阿凡思》 《海蒂的天空》 《偷莎士比亚的贼》 《企鹅的故事》 《马提与祖父》 《动物大逃亡》 《帅狗杜明尼克》 《傻狗温迪克》 《魔术师的小象》 《小巫婆求仙记》 《塔克的郊外》 《苦涩的巧克力》 《女水手日记》 《浪漫鼠德佩罗》 《苹果树上的外婆》 《橡树上的逃亡(第一部、第二部)》《风之王》 《小河男孩》 《电话里的童话》 《蓝色的海豚岛》 《农场疑案》 《人间有晴天》 《扑克游戏》 《山居岁月》 《贝丝丫头》 《黑珍珠》 《黑黛拉街的鲜事》 《屋顶上的小孩》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追踪真相》 《兔子坡》 《魔镜》 《金龟虫在黄昏飞起》 《爱丽莎的眼睛》 《绿拇指男孩》 《梦幻飞翔岛》 《宠物猫咪鲁·杰克逊》 《洋葱头历险记》 《天使雕像》 《魔法灰姑娘》 《五毛钱的愿望》 《波普先生的企鹅》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叶圣陶《稻草人》 冰心《寄小读者》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严文井《“下次开船”港》 金近《狐狸打猎人的故事》 黄庆云《奇异的红星》 管桦《小英雄雨来》 金江《乌鸦兄弟》 子敏《小太阳》 洪汛涛《神笔马良》 柯岩《帽子的秘密》 邱勋《微山湖上》 金波《推开窗子看见你》 林焕彰《妹妹的红雨鞋》 张之路《第三军团》 董宏猷《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高洪波《我喜欢你,狐狸》 沈石溪《狼王梦》 周锐《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 曹文轩《草房子》 秦文君《男生贾里》 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冰波《窗下的树皮小屋》 常新港《独船》 彭学军《你是我的妹》 陈伯吹《一只想飞的猫》 郭风《孙悟空在我们村里》 任溶溶《给巨人的书》 任大星《三个铜板豆腐》 郑文光《飞向人马座》 任大霖《蟋蟀》 葛翠琳《野葡萄》 孙幼军《小布头奇遇记》 刘厚明《黑箭》 韩辉光《校园喜剧》 樊发稼《春雨的悄悄话》 刘先平《大熊猫传奇》 张秋生《小巴掌童话》 吴然《天使的花房》 金曾豪《苍狼》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专题

1、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文学改良运动与现代文学观念的萌生: 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 3、着意“营构人心”的小说界革命; 4、戏剧观念的更新和文明新戏的萌芽; 5、力主“言文合一”的白话文运动; 6、独行者的文学批评与现代观念。 2、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陈晓明概况为5个方面,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一从叙事学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在对待生活和人物方面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他们的小说也就不再显示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如方方的《风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在《风景》中,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个夭折的幼婴,他宁静地观察自己的父母母亲,哥哥姐姐的生活,流水般地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叙述者得智力,判断力甚至人生的经验明显不如故事中的人物,当然,《风景》叙述者的安排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个极端,特殊的个案,但哪怕在《烦恼人生》、《一地鸡毛》这些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觉叙述观点的作品中,读者一很难感觉到叙述者或隐含作者高于印家厚,高于小林的地方。二从故事的角度看,现实主义要求小说中的任何情节,细节,都必须发挥一定的功能,承担不同责任,而在“新写实小说”中,由于拒绝意识形态阐释,由于缺少终极的价值指向,情节的发展往往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故事一大多以平面化零碎化的状态呈现,从而构成一种似乎是未经任何选择加工的“生活流”或“叙事流”状态。池莉的《烦恼的人生》发表时,“编者”曾介绍其叙事结构说:“这部小说的特点是:它那完全生活化德尾随人物行踪的叙事方法,它那既有故事又没有故事模式,让主人公面对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机缘,偶遇,巧合自由行动,因而就像植物的生长发育那样,不是预先定型而是逐渐定型的结构形态,它那接近于提供生活的”纯态事实“的原生美,它那希望由读者自己面对作品去思索,去做判断的意愿,这种不重情节结构的过分戏剧化,而重叙事方式的完全生活化,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而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就是典型“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的叙事结构。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 1.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________ ________。 2.最早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1899 年在福州印行的《 》。 3.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________________。 4.1954年秋,、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5.年4月,《》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6.吴亮的《》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反抗危机:论“新写实”》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在 1922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8.《论主观》的作者是;《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的作者是。9.著作《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作者是;论文《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的作者是。 10.著作《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作者是;论文《〈雾〉、〈雨〉与〈电〉》的作者是。 11.棋是格非小说《褐色鸟群》中的人物;是巴金小说《雾》中的人物。12.1907 年,新创办的《》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13.1898年,严复翻译的《》正式出版,发表《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14.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 15.《随想录》出版后,上海远东出版社又于年3月出版了巴金的另一作品集《》。 二、名词解释 1.《受戒》主旨 2.黄遵宪: 3.诗界革命: 4.电影《武训传》: 5.“复出”小说家群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2.八十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特点。 3.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4.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5.结合作家作品,简要论述先锋小说家们进行了哪些反传统的叙事实验。 6.五十年代前期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对新范式的规范。

一生必读的60本手册(重温经典,力荐珍藏)

一生必读的60本书(重温经典,力荐珍藏)1、国富论?? 作者: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第一部伟大着作书中凝结的光辉思想改写了人类经济史确立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活着?? 作者:余华 一部具有中国意味的小说深刻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生活 3、胡雪岩全传?? 作者:高阳?? 经商要学胡雪岩?? 胡雪岩成了一座开采不尽的宝藏经世致用的处世运筹学 4 5 6 7 8 9 引发 10 与《圣经》同样畅销的世界名着一本值得你一生阅读并去体会的书一则关于生命与生活.?爱与责任的寓言 1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米兰·昆德拉?? 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诠释了生命之中某种不曾泯灭的真理 12、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充满神奇幻想的浪漫主义杰作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神魔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 13、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一个平凡而又闪光的穆斯林世界现代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葩 14、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一本最佳的哲学入门读物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15、红楼? 作者:曹雪芹??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本不读就是人生极大遗憾的书中国文学史上的无上珍宝 16、神曲?? 作者:但丁?? 中世纪的史诗?? 具有巨大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伟大诗篇欧洲文学史上的旷世奇作 17、瓦尔登湖?? 作者:亨利·梭罗?? 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 18 19 20 21 22 列夫 19 23 24 25 巴尔扎克最出色的画稿之一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26、变形记?? 作者:卡夫卡??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从那极度的变形与夸张里体会生命的悸动与冲突展示了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27、日瓦戈医生?? 作者:帕斯捷尔纳克?? 当代苏俄文学中最优秀.?最有价值的作品一部知识分子的命运史一个动人的个人经历的见证 28、梦的解析?? 作者:弗洛伊德?? 人类科学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分水岭揭开人类心灵奥妙的伟大着作精神分析学的奠基石

最新福师11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

福师11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 福师11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一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每题50分): 一、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运动述评。 答题要点: 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上升到反胡风集团的斗争,教训就更为深刻。从理论上看,胡风的文艺思想虽然与当时左翼文艺的主流观点有分歧,但本质上看两者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而胡风本人和许多“胡风分子”在共和国成立之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对左翼文艺运动都作出过贡献。但是,就由于胡风的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太一致就组织对其围攻,由于胡风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就罗织罪名,由最高领导人定调子对其实行无情打击,甚至动用司法权力对其专政,这种做法就更无学术讨论或民主法制可言。其直接后果是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党员干部甚至青年学生惨遭迫害。“胡风集团”冤案对整个文艺界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举国声讨,批判揭发,大兴整人之风,使得文艺界笼罩在一片恐怖惊慌之中。正在建立的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局面被断送了,共和国成立时心情舒畅作家艺术家们一下变得战战兢兢。 总之,无论从发动者的意图还是从实际的运动过程或运动效果看,在这些名为文艺批判的运动中,惟一缺席的就是艺术。但正是这三场文艺批判运动,连同五十年代初期建立起来的完备的文学队伍的体制化管理体系,完备的文学期刊、报纸文学副刊和文学出版社的运行机制,以及适应国家意识形态需求的作家级别、薪俸、奖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共和国的文学范式、共和国文学的运行机制正式形成。因此, 1956年l月 14日到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肯定了“我国的知识界的面貌在过去六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怀仁堂向文艺界和科学界作报告时指出:“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他说,对于文学艺术工作,党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为工农兵服”,“也就是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一切劳动人民服务。”“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任何作家可以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互相竞赛。题材问题,党从未加以限制”。同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明确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这一切无不表明,中共中央和文艺界的领导也已认为,文艺界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基本确立。 二、论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答题要点: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由传统步入现代、由自足迈向世界的曲折进程中,一些作家和他们的创作毫无疑问地担负着某种无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应该从这些作家创作的个性特征入手,把他们的作品放到文学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追寻其文学史意义。 1、承前启后的家庭问题小说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一、填空题 1.1979年,《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2.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小说方面出现了宗璞的《我是谁》、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以及王蒙的《春之声》等一批运用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作品。 3.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包括《雾》、《雨》、《电》等三部中篇小说。 4.1983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周扬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一年后,胡乔木在《红旗》杂志发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对周扬文章进行系统、猛烈的批评。 5.1985年,文坛出现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和莫言的《红高粱》等一批和传统叙事模式完全不同的小说。 6.余华的《古典爱情》颠覆了传统的言情小说的叙述模式;巴金的《随想录》包括《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等五本。 7.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严厉批评的作品有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沙叶新的剧作《假如我是真的》以及戴厚英的小说《人啊,人》等。 8.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余华的《河边的错误》颠覆了传统的侦探小说的叙述模式。 9.1887年,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率先提出了“言文合一”问题。 10.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梁启超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 11.抗战爆发后,胡风在国统区先后创办主编文学杂志《七月》和《希望》,并且为中国诗坛培植了“七月诗派”。12.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被郭沫若称作蓝色作家的是朱光潜,称作黑色作家的是萧乾。 13.1954年秋,李希凡和蓝翎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14.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黄遵宪。15.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王国维。 16.1902 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表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17.1953年年初,《文艺报》先后发表林默涵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何其芳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两篇文章,对胡风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 18.1905年,发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陈独秀。 19.出现下列故事人物的小说是: 姚国栋、杨梦痴《憩园》;姚亮、穷布、顿月《冈底斯的诱惑》;白雨潇、胭脂女《鲜血梅花》;杜大心《灭亡》;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1、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 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 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 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一场带有改良色彩的资产阶级启蒙文学运动,它既是中国封建文学总解体的开始,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文学革命的预演和先导,为新文学运动的勃兴作了一定的准备,在多方面孕育了五四文学革命。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中国文学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之间的一个过渡,也是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直接反映。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注重了诗文的改革(诗界革命),提倡文体革新和白话,把小说的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地位上(小说界革命),以及输入话剧等新的艺术样式(戏剧改良)。总之,他们以具有鲜明近代色彩的文学观为指导,以从文学观念到创作风格,从文学体裁到文学语言等方面,酿成了与中国古典文学主潮渐去渐远的另一文学大潮,从而为五四文学的萌生作了必要的准备。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属于晚清改良运动的,这说明文学改良并不是根源于文学自身的要求,而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改良的,实际上,这是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晚清社会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领导下,从救亡图存的和开启民智的目的出发,积极宣传改良思想,正是从适应社会改良的需要出发,他们对文学提出了改良的要求,从而掀起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严格的意义上还没有构成一次真正的文学革命。它的很多口号和理论主张,既有现代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这主要根源于他们希冀在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既有格局中,通过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嫁接,完成一次中国文学的“改良”,而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尽管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历史局限,但其历史功绩是无法抹杀的。它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而且在文学形式方面,都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崛起作了必要的准备。他们从救亡图存的终极目的出发,在文学上提出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口号,并身体力行,从而酿成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其所提出的文学主张,和五四文学革命所提出的文学主张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这就使五四文学革命提出的一些文学主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演,为五四文学革命最终酿成更加广泛的社会性的文学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动者和参与者,莫不深受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深刻影响。如胡适就说过“二十年来的读书人差不多没有不受他(指梁启超——引者注)的文章的影响”。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晚清文学改良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崛起作了必要的准备,也就是说,没有晚清文学改良,就没有五四文学革命,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