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

20世纪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在这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多次风格转变和思想变革,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民族主义色彩。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民族危机和殖民压迫,许多文学家开始意识到文学的力量,用笔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解放的渴望。例如,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思想的荼毒,呼唤着民众的觉醒和革命。

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次思想解放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和启蒙思想,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和现代文学的兴起。在这个时期,许多文学家开始探索个人主义和现代意识,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例如,胡适的《背影》和郁达夫的《春》等作品,展现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困惑和挣扎。

然而,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和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文学逐渐成为主流。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充满革命热情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学。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以英雄人物和集体主义为主题,强调个人的奉献和社会的正义。例如,巴金的《家》和老舍的《茶馆》等作品,塑造了一批具有鲜

明人民性格的英雄形象。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个体化的特点。在这个时期,中国作家开始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个人命运,反映社会的多样性和现实的复杂性。例如,余华的《活着》和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作品,展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挣扎和矛盾。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展现了一个多样和变革的历程。从民族主义到个人主义,从社会主义到个体化,中国文学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呈现出丰富的面貌。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艺术表达,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文学部分)深刻复习提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文学部分)复习提纲 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况 1、20世纪中国文学分为三个阶段: 1900——1916年,中国近代文学后期 1917——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阶段 1949——现在,中国当代文学阶段 2、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主要特点: A、1917——1926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6)。 通常又叫做“五四”时期的文学,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学文学奠基人及现代文学奠基作,都出现在这一阶段,这一时期文学的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 B、1927年——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 这一阶段以茅盾、丁玲、巴金、沈从文等作家的创作为代表,是现代文学发展成熟的阶段。 C、1937年——1949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三个十年。 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代表作家有张爱玲、钱中书、赵树理等。 3、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古代文学的冲突与承传 ☐中外文学的相互交融 ☐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第一章(1900-1916) 1、“诗界革命”与梁启超和黄遵宪 1)梁启超的生平与代表作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人称任公,号饮冰子,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梁启超著有《饮冰室文集》。 2)“诗界革命”的发生、发展、基本内容和意义。 2、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及其创作 1)黄遵宪的生平与代表作 黄遵宪(1848~1905),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善写诗,主张写诗“不名一格,不专一体”。“我手写我口”,对旧体诗进行改革。著有《人境访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2)黄遵宪的诗歌主张

20世纪中国文学

一、1、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答:在中国的历史上,189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流产的戊戌变法。在文学史上,1898年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 3、着意“营构人心”的小说界革命 4、戏剧观念的更新和文明新戏的萌芽 5、力主“言文合一”的白话文运动 6、独行者的文学批评与现代观念 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叙事特征。 答: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从五个方面概括为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陈晓明:《反抗危机:论“新写实”》)。这一总结道出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在叙述与故事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纯粹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 二、1、最近在我国首都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上演日本影片《望乡》,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公开反对,有人说“映了这样的影片,社会上流氓不是更多了?”有人甚至说这是一部“黄色电影”,非禁不可。总之,压力不小。不过支持这部影片放映的人也不少,报刊的评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望乡》在今天还能继续放映,当然不会是无条件的放映,是进行了手术以后的放映。我看放映总比禁止放映好,因为这究竟给我们保全了一点面子,而且阐明了一个真理:我们的青年并不是看见妇女就起坏心思的人,他们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新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据说老年人对《望乡》持反对态度的多,我已经踏进了七十五岁的门槛,可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我看过电影文学剧本,我看过一次影片,是通过电视机看到的,我流了眼泪,我感到难过,影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阿琦的命运像一股火在烧我的心。我想阿琦也好,三谷也好,都是多么好的人啊。我写过一本小书:《倾吐不尽的感情》,我对日本人民和朋友是有深厚感情的。看了这部影片以后,我对日本人民的感情只有增加。我感谢他们把这部影片送到中国来。 我喜欢这部影片,但是我不愿意多看这部影片。说实话,我看一次这部影片,就好像受到谴责,仿佛有人在质问我: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来改变那个、那些受苦的人的命运?没有,没有!倘使再看,我又会受到同样的质问,同样的谴责。

中国当代文学史

当 代 文 学 一、20世纪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 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 三、港、澳、台地区文学

第一编 绪论: 当代文学分期: 1、“十七年”文学(1949—1966) 2、“十年文革”期文学(1966—1976) 3、新时期文学(1976—)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 绪论: 本时期文学发展的大背景: 1、政治上: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体制的逐步 确立和完善; 2、经济上: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事 业的开展; 3、文化上:总体上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4、知识群体:作家由自由职业者转向国家干 部,呈现出高度的组织性。 本时期的创作题材: 农村题材的小说,工业题材的小说,“干预生活”小 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等等。 本时期的文艺政策概况: 建国初期的“双百”方针,“八字方针”后的“三次 会议”,大革命中的文化专制主义

等 第一节: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思潮 一、第一次文代会和文学规范的确立 1、召开时间:1949.7.2—1949.7.19 2、地位:a.是三部分文艺军队的会师; b.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文艺组织; c.确立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为新中国的 总方向; d.是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开 端。 3、消极影响:①对新形势、新环境等估计不足,致使 文艺工作简单化、教条化的毛病; ②忽略了文艺自身的规律,导致创作中出现公式化、 概念化的倾向; ③不能正确对待国统区作家,不利于文学的团结和发 展。 二、建国初期三次大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被认为是歌颂了向敌人(封建主义)投降并 为敌人服务的人,即在分清敌友的问题上犯 了错误; ?宣扬了某种改良主义思想,对暴力革命推翻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一、新文化运动 1、《新青年》: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这个小小的刊物创造了石破天惊的举动,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既是呼唤“文学革命”的最初舞台,又是培育新文学创作的第一个园地,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创作群体,最早的白话新诗,白话体散文,白话小说和话剧剧本都是在这个摇篮里诞生的。 2、《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发表于1917年1月的《新青年》上,胡适在文章中针对中国旧文学的八大罪状,具体阐述了他的“八事”。在阐述中击中了旧文学的种种弊害,触及到文学的真实性、独创性、时代性、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比晚晴白话文运动时期的主张更富于彻底性,因而此文成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正式的宣言书。 3、《文学革命论》发表于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高举“文学革命军”的大旗,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陈文以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的进化为参照系,其动机是想让文学的革命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民族性格、伦理道德等一切事物革命的先导,他认为中国旧文学所包含的陈腐的思想内容与国民劣根性互为因果,所以革新政治就必须要革新与之相关的文学。 4、初期创作尝试

(1)《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从审美角度来看,《尝试集》的艺术价值远远低于它的文学史价值,胡适本人缺乏诗人的禀赋,他的诗体解放,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尝试集的开拓性贡献有三:一是运用明白易晓、自然现成的白话语言,不避俗字和口语;二是讲究自然的音节,不求对仗和旧韵;三是破坏格律,追求“诗体的大解放”。 (2)《终身大事》胡适作品,1919年3月,胡适推出了中国话剧剧本的开山之作《终身大事》(发表于1919年3月《新青年》第六卷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文学剧本)剧本把老少两代在婚姻问题上的矛盾安排在一个半新半旧,中西合璧的家庭里,使戏剧冲突的内涵超出了一般的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主题范围,作品在形式上显然深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影响,但在内容上切中五四时期青年最关心的时代问题,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若就戏剧艺术而论,《终身大事》实在缺乏戏剧特有的审美力量,然而若从中国话剧文学史的角度看,它毕竟宣告了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话剧剧本的诞生,而且带动了此后的社会问题剧创作。 (3)《狂人日记》鲁迅小说作品,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实现了现代化的创作成品。小说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流动为具体内容。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对于封建道德“吃人”本质的揭示:首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第二,从家庭内部着眼,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第三,从对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的怀疑入手,

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一)

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国文学何以能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它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根本标志何在?本文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1894—1898)前后切入话题,贯通近、现、当代,综合考察了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特质和变化,认为“现代性”不仅是这一阶段文学的重要脉络,而且从思想和审美方面构成了它的显著特征。文章对涉及的若干疑难问题也作了辨析。【关键词】现代性/“五四”文学革命/新文学/人的文学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学,到清王朝的末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开始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迎面相遇,经过碰撞、交汇而在自身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新质,至“五四”文学革命兴起则达到高潮。从此,中国文学史进入一个明显区别于古代文学的崭新阶段。 这些重大变化,是由近代以来种种内外条件所制约、所造就的。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已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封闭和局限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应该说,各民族的文学汇入“世界文学”的时间、途径各有不同。在中国,它的开端大体可从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酝酿算起,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这一过程远未完成,它的下限止于何时还很难设定。 本来,西方列强用军舰、枪炮迫使清王朝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始于19世纪40年代。但最初,这一严重危机并未直接触动中国文学的改革。除了救亡宣传,没有人想到文学能和国运有什么关系。直至数十年后,在“器物”层面的改革(洋务运动)、“知识”层面的改革(官派留学)、“制度”层面的改革(变法维新)三次大的尝试,或难以立竿见影,或遭遇血腥镇压而宣告失败,人们才将目光转到通过文学进行国民的启蒙上来。谭嗣同在《仁学》中首揭“个人自主之权”,力主启蒙;他和夏曾佑等还提倡“诗界革命”。新派诗人黄遵宪很早就有“崇白话而废文言”,“欲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注:黄遵宪:《日本国志》卷33《学术志》(二)。)的主张。裘廷梁等戊戌年间也提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注:裘廷梁:《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1898年;陈荣衮:《报章宜用浅说》,1899年。)的想法。稍后,梁启超更倡导“新民”说,推行“新文体”,呼吁“文界”、“小说界”的“革命”,尤其主张通过小说来“新民”。青年鲁迅则弃医从文,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1],通过文学来改变国民性。可以说,从戊戌变法前后起,中国知识界中已出现了“人的觉醒”与“文的觉醒”的最初倾向。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到来,中国文学发生全方位的变化:语言从文言转为白话,文学形态、文学内涵以及文学观念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新的更迭。“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及“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口号的提出,尤其显示了这场文学革命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目标的一致性。 清末民初文学变革得以实现,也与现代都市开始崛起、传播媒体发生变化这些社会物质条件的变更密切相关。其中传播媒体的变革,更是具有现代性的文学能够诞生与成长的重要条件。近代传媒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报刊与平装书成为主要传播媒体上。报刊与平装书是用机器印刷的,还要运用铅字排版或者纸型技术。这种书籍复制方式就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近代大工业,仅仅依靠手工业作坊无法形成从线装书到报刊、平装书的转换。近代传播媒体又是运用资本主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的。像《申报》馆和商务印书馆都是股份制企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分支机构,运用西方股份制公司的运作方法来管理和经营,因而使得这些传媒比起传统媒体来,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出版物容量大(用较小的字排印),周期大大缩短(可以短到一天之内),效率大大提高(几千、几万、十几万份地大规模发行销售),价格则大大低廉。传媒的这种变革,对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它一头影响著作者,促使文学作者由古代的士大夫转变成近代的依靠稿费和版税为生、具有独立地位的知识分子,催生出一批真正具有独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安徽霍丘县人。他是我国普罗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其作品亦是中国普罗小说的最典型的代表。1927年《短裤党》是蒋光慈的前期代表作。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斗争的密切关注和用文学书写革命史的巨大热情。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也最早为文学提供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先进工人形象。大革命失败之后,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迅速反应了青年只是分子的分化,企图指出他们应走的道路。由于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及时反映,蒋光慈的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并特具有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艺术追求力,但由于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与充分的形象化,而流于浮面。因此《丽莎的哀怨》发表后,受到了左翼文艺界的批评。最后写成的《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为《田野的风》)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形象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所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写出了“其势如暴风骤雨”的农运场面,在反映革命本质方面较前面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相对成熟的作品,也是整个普罗小说发展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 导论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既是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百年文学史纵向上的时间长度,与横向上的宽广度,以及时代的更迭与发展,20世纪中国文学史资料极为丰富、驳杂,再加上治史者的史学观念、方法、学养甚至潜意识的不同,目前,中国文学是教材多种多样。主要有: 1)以研究作家及其作品为主的文学史 2)以研究文论家及其著作的批评史 3)以研究文艺思潮为主的文学思潮史 4)以研究文学流派为主的流派史 5)以时代或者朝代更迭时期的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断代史 6)沟通中外文学的交流史 7)文学文体史、接受文学史、图志式文学史等。 上述各种文学史的差异根源在于文学观念的问题。 科学的文学史观是文学史教材与著作的灵魂,科学的文学史观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质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历史性和主体性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维度。即文学史既具有远传的历史属性,又具有个体的主体属性。二是多维度,主要体现在“通”“精”“美”“新”“超”“稳”诸多灵活性方面。以往文学史研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或与此有关,如,如何处理文学史的历史性与主体性的“二元”论?如何处理“通史”与分期的关系? 本书的文学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长河意识” 文学史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它原本有源有流,古今一体贯通。 (一)长河意识要求文学史研究从文学整体出发,树立整体观念。“以1949年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水岭的文学史观,是政治决定论”(导论第三页),因为在作者看来,虽然1949年的中国社会政治和体制的大变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大变化,“但其时文学自身的发展并没有构成足以分期的内容。”(导论第三页)。 整体观要求将原先分开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在作者看来,是出于对以下历史现象的尊重: 其一是“因为相当一部分20、30年代的作家、评论家,在1949年后仍然有新作问世,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精选笔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精选笔记 在中国,个性解放带来的苦闷和彷徨总是多于喜悦;启蒙的工作始终做得很差,理性的力量总是被非理性的狂热所打断和干扰;超出常轨的历史运动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同时也带来某些的失误;灾难常常不单是邪恶造成的,受害者们也往往难辞其咎;极速转换的快节奏与近乎凝固的缓慢并存,尖锐对立的四分五裂与无个性的一片模糊同在。后世 的人已经很难想象标点符号的使用在当时曾经历了怎样的 鏖战,很难想象鲁迅何以称赞刘半农对于“她”字和“牠”字的创造是五四时期打的一次“大仗”。本世纪初文艺革新的先驱们 不止一次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范例——乔叟、但丁摒弃拉丁语,用本民族“活的语言”创造出“人的文学”。诗是文学中的艺术思维进行创新时最敏锐的尖兵。诗歌语言是一般文学语言的“高阶语言”,它从一般文学语言中升华又反过来影 响一般文学语言,因而先天地具有某种“脱离群众”的“先锋性”。二十世纪世界文学艺术的大趋势,是尽力寻找全新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开掘现代人类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个概念中蕴含着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特征就是强烈的“整体意识”。一个宏观的时空尺度——世界历史的尺度,把我们的研究对象置于两个大背景之前:一个纵向的大背景是两千多年

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当我们论证那关键性的“断裂”时,断 裂正是一种深刻的联系,类似脐带的一种联系,而没有断裂,也就不成其为背景;一个横向的大背景是本世纪的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不单是东西方文学的互相碰撞和交流,而且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学在本世纪的崛起。——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原载《文学评论》1985年5期如果晚清小说的确有启蒙,那也不是梁启超时代的知识分子及其五四同人希望我们相信的启蒙。晚清小说的现代性既不表现于严复心目中的载道理论,也不表现于梁启超的末世想象。它其实是由严及梁所贬抑的“颓废”气质中 迂回而生的。严复及梁启超在开始将(新)小说理想化之前,都对(旧)小说大加抨击。严复呼应传统儒家的偏见,指称小说导人贪淫,而梁启超则怪罪小说散播中国旧社会腐败的生活理想与迷信。他说:“吾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佳人才子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江湖盗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妖 巫狐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 梁启超与王国维分别是晚清小说批评的两大巨匠。一位批评家(袁进)说,“梁启超打着‘新小说’的旗号,文学观念的核心却是旧的。王国维推崇旧小说《红楼梦》,文学观念的核心却是新的。” 鲁迅一代之后的中国作家在处理过剩的情感时,并不比晚 清人强。这些作家及批评家迂执于某一种过度的情感,反而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 20世纪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在这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多次风格转变和思想变革,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民族主义色彩。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民族危机和殖民压迫,许多文学家开始意识到文学的力量,用笔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解放的渴望。例如,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思想的荼毒,呼唤着民众的觉醒和革命。 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次思想解放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和启蒙思想,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和现代文学的兴起。在这个时期,许多文学家开始探索个人主义和现代意识,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例如,胡适的《背影》和郁达夫的《春》等作品,展现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困惑和挣扎。 然而,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和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文学逐渐成为主流。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充满革命热情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学。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以英雄人物和集体主义为主题,强调个人的奉献和社会的正义。例如,巴金的《家》和老舍的《茶馆》等作品,塑造了一批具有鲜

明人民性格的英雄形象。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个体化的特点。在这个时期,中国作家开始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个人命运,反映社会的多样性和现实的复杂性。例如,余华的《活着》和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作品,展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挣扎和矛盾。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展现了一个多样和变革的历程。从民族主义到个人主义,从社会主义到个体化,中国文学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呈现出丰富的面貌。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艺术表达,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农民形象的发展演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农民的文学形象无不浸染着时代的风雨霜雪。换言之,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农民形象演变中。 (一)“五四”以后(20世纪20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以“启蒙”为己任,从“国民性批判”的视角揭示中国农民的原始、愚昧、麻木、冷漠,表现出强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代情绪。如阿Q、闰土、祥林嫂等形象,体现着“五四”启蒙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农民“愚昧”和“落后”的忧患与哀痛。鲁迅由此成为表现中国农民的经典作家之一。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一类农民形象。 (二)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边城》等小说中塑造了另一种中国农民的形象。淳朴、善良、健康、单纯的翠翠、天保们,演绎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人性之美。但沈从文笔下的农民,是生活在“想象的王国”中的人物。沈从文意在借这样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传递给现实中的人们一些绚丽的色彩和使脱离生存苦难的美丽梦境,而不是让人们去“接近”和“认识”现实。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二类农民形象。 (三)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周立波、丁玲等塑造了快乐、开放、进取的新农民形象。李有才、赵光腚、张裕民等新农民形象,构成了解放区文学中的“农民英雄”群像。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三类农民形象。 这一类农民形象的时代印记最为显明。如毛泽东认为,如果忘记了农民,即使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的。1936年,他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美]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47.)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给周扬的信中认为:“就经济因素说,农村比都市为旧,就政治因素说,就反过来了,就文化说亦然。我同你谈过,鲁迅表现农民着重其黑暗一面,封建主义的一面,忽视其英勇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的一面,这是因为他未曾经验过农民斗争之故。由此可知,不宜于把整个农村都看作是旧的。所谓民主主义的斗争,在中国,基本上即是农民斗争,即过去亦如此,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亦如此。现在似的反日斗争,实质上即是农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中文学术史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 编者按 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人今年五月联名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建议在文学史研究中建立一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其他方面一起)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民族及的大时代中新生并崛起的进程。” 本刊拟围绕这个理论构想发一组谈话录,分缘起、世界、民族、文化、美感和文体、方法六篇,陆续发表,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讨论。 陈平原 “思想史即思想模式的历史”。旧的概念是新的概念的出发点和基础。如果旧的概念、旧的理论模式已经没有多少“生产能力”了,在它的范围内至多补充一些材料,一些细节,很难再有什么新的发现了,那就会要求突破,创建新的概念、新的模式。我们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也面临这种状况: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作家越讲越多,越讲越细。唐代文学三百年,我们才讲多少位作家?当然年代越近,筛选越不易。可是三十年的现代文学,拚命挖出不少作家来谈,总体轮廓反而模糊了。在原有的模式里,大作家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只好“博览旁搜”,以量取胜。你看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谈的作家很少,但历史线索很清楚。 黄子平 用材料的丰富能不能补救理论的困乏呢?如果涉及的是换剧本的问题,那么只是换演员、描布景、加音乐,恐怕都无济于事。 陈平原 所以我们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不光是一个文学史的分期问题,跟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百年文学史”(一八四○——一九四九),或者近代、现代、当代中国文学的“打通”,跟这些主张也有所不同。我们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进程来把握,这就涉及建立新的理论模式的问题。 黄子平 涉及“文学史理论”的问题。在我们的概念里,“二十世纪”并不是一个物理时间,而是一个“文学史时间”。要不为什么把上限定在戊戌变法的一八九八年而不是纯粹的一九○○年?如果文学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它的基本特点、性质还没有变,那么下限也不一定就到二○○○年为止。问题在于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是不是从我们怎样形成这个概

从历史的文本方式看钱理群文学史观的变化

从历史的文本方式看钱理群文学史观的变化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1948:天地玄黄》是钱理群在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两大成果。这两本著作都是关于文学史的叙述,但所呈现出的历史的文本方式是不同的,前者是编写者逻辑体系和理念的历史,而后者是编写者叙述经验的历史。历史的文本方式的不同,反映出钱理群文学史观的变化。 标签:钱理群;历史的文本方式;文学史观 关于历史的文本方式有两种:一是逻辑体系或理念的历史,二是叙述经验的历史。编写者按照自己的逻辑体系或理念编写历史,这种文本方式体现在钱理群198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著作中。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大的特色在于作者有自己对新文学史的独特认识。钱理群在1985年与黄子平、陈平原一起提出过“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他认为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共同的整体性特征,即“改造民族灵魂”,所以该书开宗明义,便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国文学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其所特具的思想启蒙性质,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特征,它不但决定着现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而且引发出现代文学的基本矛盾,推动着现代文学的发展,并由此形成了现代文学在文学题材、主题、创作方法、文学形式、文学风格上的基本特点”。 由此可见,钱理群在编写《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时企求在“改造民族灵魂”的总纲之下,把新文学史上种种现象统率起来,以达纲举目张的目的。但从历史的完整性与多样性方面来看,我们应该看到以“改造民族灵魂”来概括三十年新文学的主题,是不周延的。20世纪无论在民族危机中或是在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时,主导的文学观都是要求文学成为振兴民族的武器,而不是只发挥启蒙的作用。 把历史写成逻辑体系或理念的历史,这种文本方式强调观念、理性观照,主张历史的规律性和形式上的圆满性,复杂的现象总会归纳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中。这种历史文本方式反映出了编写者的文学史观。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理论框架还留有历史进化论和历史決定论的影子,相信新的比旧的好,未来胜于过去,相信历史是“沿着某种既定的观念、目标一路凯歌行进,即使有一时之曲折,也是阻挡不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文学史观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带有必然性,肯定历史宏观叙事的合法性,但这种文学史观使我们在关注规律、本质,关注历史的大叙事的同时,历史的具体性、偶然性及不连续性也可能被忽视甚至漠视了,其结果是对历史复杂图景的“净化”和“简约”。 二、叙述经验的历史:《1948:天地玄黄》 1998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在这套丛书中,最典型的一本是钱理群的《1948:天地玄黄》。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相比,编写者叙述历史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历史成为了编写者叙述经验的历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概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概述 20世纪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很多政治和社会的变革,这些变革也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概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和演变。 一、现代文学的兴起 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文学开始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在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成为了推动这一进程的两大重要力量。新文化运动旨在推翻旧的文化体制,倡导自由思想、科学知识和人道主义,而五四运动则更着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提倡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形式。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这些作品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并且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 二、抗战文学的出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文学开始了新的转变。文学的主要任务是鼓舞民族精神,呼吁坚定抗战信念,传达抗战的真相和艰苦。在这个时期,文学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小说和诗歌之外,还出现了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和杂文等新文体。代表作品有叶圣陶的《小毛驴》、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等。三、新时期文学的崛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文学进入了新时期。文学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传达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人民的内心体验,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个时期,文学更加贴近生活,呈现出真实、深刻的理性风格。代表作品有老舍的《茶馆》、巴金的《檀香刑》、钱钟书的《围城》等。

四、改革开放后的文学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和文学开始发生新的变革。市场经济、民主思潮、文化多元化的出现,给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和发展空间。现代派文学开始向市场倾斜,代表作品有王朔的《黄金时代》、李敬泽的《人到中年》等。同时,大量的新生代作家也开始涌现,他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文学创作和新思想的传达,代表作品有余华的《活着》、六六的《悲伤逆流成河》等。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从政治到人性的批判期,从政治语言到生活语言的转换期,从单一到多元的反思期。中国文学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变革之后,已然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一片独树一帜的风景。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辅导用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题型及分值 1.名词解释(3个,每个5分,共15分) 2.简答题(2个,每个10分,共20分) 3.讨论题(1个,15分) <一>教材 总括:导论,上篇中概说,第一章的第三节,第二章的第五节,第三章的第四节,第四 章的第三节,第五章的第二节,第六章,第十二章,中篇二,下篇二,可以不看,考试较 少涉及。 (1)维新文学运动P174第一段 (2)黄遵宪 P185第二段: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提倡"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不拘守旧律,诗作语言通俗,形式 多变以新词汇入诗,带有鲜明的启蒙意向和史诗意味。 (3)康有为 P186-P187:原名祖怡,字广厦,号长素; 创办万国公报; 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4)梁启超 P187-P189 第一段: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 创办《时务报》、《清议报》; 他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提倡者。 (5)新小说 P198第一段1-5行+P200第二段中,吴、李、曾、刘的代表作 (6)新小说缺点 P202第二段起-P203三条要点 (7)李宝嘉的《官》P209第三段+其一、其二、其三 P212 第二行到艺术特色 (8)吴沃尧《二十年》P216 第二段开头到倒数第三行头一个字 (9)怪现状P217-P218三小条 (10)刘鹗P220最后一行-P221第一段,P223第二段的前三句 (11)《老》P224第三段加其一,P226其二,P227其三。最后一段-P228第一句(12)曾朴P232第二段,P234最后一段前两句话,P235第二段三条要点 (13)章炳麟P244-P246 秋瑾P246-P248 邹容之上,大体了解作品风格 (14)南社P252 第四行"1907年"开始到本段尾加上下一段第一句,其次,再次:1907年光复会武装起义失败,秋瑾等人遇难,以纪念这位女诗人为契机,南社三位发起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首先组织了神交社,几经周折,1909年11月13日于苏州虎丘召开南社城立大会。在到会的17人中,有14人是同盟会会员,就此而论,南社有"同盟会宣传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 一、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新文学运动的崛起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新文学运动迅速兴起。这一运动以推翻旧文化传统为目标,强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追求个体的内心体验。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作家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以《新青年》等刊物为平台,倡导新思想、新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 三、现代派文学的探索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派文学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家,以郭沫若、茅盾、冰心等为代表,开始追求艺术的现代性和个性的表达。他们提倡自由写作,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同时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现代派文学的出现,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四、抗战文学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抗战为主题。抗战文学以其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战争的真实描写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郭沫若的《七律·长城行》、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成为经典之作,激励了无数人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五、社会主义文学的崛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文学也随之崛起。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英雄形象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巴金的《家》、韩愈的《报告文学》等。社会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和精神支持。 六、文学改革与思潮的交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一代作家开始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他们在文学形式和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这一时期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批判,也有对现代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代表作品有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它们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七、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学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对现代性和权威的反思和批判,对文学语言和结构的颠覆性创新,成为当代文学的一大特点。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林

二十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嬗变

二十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嬗变 作者:李小红高晓波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06期 【摘要】20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是特定历史情景下的产物,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较大影响。它可以溯源于五四新文学思潮,在与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的竞争中,因其革命性与政治性特征,流行于50年代,在60年代达到顶峰,最终走向瓦解。80年代之后,在检讨并反思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基础上,多元文学史观的格局逐渐形成。 【关键词】阶级论文学史观溯源兴起反思多元文学史观 文学史观是随着文学史的发展而产生的,1904年林传甲印行的《中国文学史》讲义是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诞生,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也开始形成。20世纪的主流文学史观主要有进化论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多元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主要存在于50至60年代。每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学史观并非单独存在,不可避免要混杂一些非主流的文学史观,如以胡适为代表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梁实秋的“共时”文学史观、周作人的偏于循环论文学史观等,它们对后来的文学史写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产生、发展以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阶级论文学史观溯源 20世纪50年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刚取得胜利,面对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巩固新生的政权迫在眉睫,国家的政治、文化充满着浓郁的阶级斗争气息,在这种氛围中,文艺工作的重心转向了无产阶级。实际上,文艺工作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直接来源于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国民党屡屡挑起事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较为突出,因此,毛泽东提出:文艺属于政治,文艺首先要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种观点的提出适应了时代要求和特殊的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仍在继续,消灭盘踞在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及土匪后,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强调“文艺要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论观点重新弥漫在文学界,文学研究者处在这样的政治氛围,自觉地产生了阶级论文学史观。政治身份及态度决定了文学批判的方向,阶级论文学史观过分强调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史,高度评价文学作品的人民性,文学史研究的视野也会变得狭窄,使得文学批判很容易失真,文学价值的判断标准受到歪曲。阶级论文学史观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的编撰及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阶级论文学史观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除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还受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阶级论文学史观萌生于五四时期。五四新文学借鉴世界先进文学经验,采用现代白话,反叛封建礼教,彰显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从而确立了新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新文学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