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绩效主义一毁了索尼案例分析-第四组

绩效主义一毁了索尼案例分析-第四组

绩效主义一毁了索尼案例分析-第四组
绩效主义一毁了索尼案例分析-第四组

绩效主义成就了三星毁了索尼

面对索尼由过去的辉煌逐渐退化到如今的落寞,其前常务董事土井利忠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索尼引入美国式的绩效主义,而扼杀了索尼的创新精神,最终导致索尼在数字时代的失败。土井利忠对“绩效主义”做了个定义,指的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员工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也就是我们中国企业再熟悉不过的“绩效薪酬制度”。真的是这个东西“毁了索尼”吗?

一、绩效主义助推三星转型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三星在数字时代打败了索尼,但三星却比索尼更早引入美国式的绩效薪酬制度。

1988年,李健熙接班,提出二次创业,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在三星推行“自律经营”。

所谓自律经营,就是将企业经营权和责任全部分配给具有专业资质的各分子公司社长,由他们全权负责,让他们就像企业的主人一样,自主思考、自主决策、自主做事;企业赚到钱之后,拿出一部分奖励他们。

也就是说,三星集团对各子公司经营层实行的是“明确经营的完全责任、赋予履职的足够权限、按照绩效奖励团队”的管理模式。

李健熙认为“奖励工资”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也是资本主义的一大优势。李健熙上任后,大胆打破三星传统,推行“信赏必赏”的奖励工资制度,给管理层发放年薪。三星集团各子公司CEO的年薪中,基本工资只占25%,其余的75%由绩效决定。这在李秉哲时代以及当时韩国其他公司是不可想象的,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三星干部和员工与公司绩效绑定的收入有两种,一种是半年一次评定发放的“PI”(生产率奖金),另一种是一年一度评定的“PS”(利润分享)。

PI的数额由半年度业务目标达成情况来决定。每个部门、BU和公司按照“EVA、现金流和每股收益”等指标的半年达成情况被分为A、B、C三级。

PS其实是“超额利润分享”。每年三星总部都会给下面分子公司下达一个利润目标,经营年度结束后,如果实际利润超过目标利润,超出部分的20%作为

奖金分配。2006年,三星电子超额利润达到2.52亿美元,当年提取用于员工分配的奖金就高达5040万美元。

李秉哲时代,三星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即源自日本明治时代的“上头指示、下面做事”的集权体制。权力都在总部,下面的分子公司负责人只负责执行总部命令,缺乏主人翁精神,缺少经营主动性。这种体制在短缺经济时代,也就是产量和规模决定胜败的时代固然没有问题,效率也很高。

但是,进入90年代的“丰裕时代”后,质量、创新和速度决定成败的时代,这种高度集权、僵化、分子公司没有经营主动性的管理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环境。

李健熙在三星推行“自律经营”,目的是要“将集团经营重心下沉”,让分子公司总经理承担起完全的经营责任来,这种“分权”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他父亲李秉哲时代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绩效薪酬作为“自律经营体制”的一部分,有力地促进了“经营重心下沉”管理模式的推进。

一句话总结当时的“自律经营体制”,就是“责权放下去,收入拉开来”。来自美国的“绩效主义”,确实起到了扭转三星既有的僵化体制、激活分子公司经营团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经营自主性、助推三星新经营转型的目的。

二、绩效主义给索尼带来了什么

如果仔细回顾一下索尼90年代的历史,你将会发现:就在同一时期,上面发生在三星的管理模式转型的故事,在索尼也演了一遍。

索尼导入绩效主义的起点是1994年,其标志则是“公司制度”。

索尼将原来的事业部制改革为公司制,即把业务单元改造成独立公司,其负责人要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负责,并拥有权力投资新业务。这时的索尼,总部像一家控股公司,负责新业务投资和整体协调;在公司体制下,索尼把计划和产品开发人员从总公司分散到每个公司。

与“责任、权力、资源下沉”相配套,索尼同时导入“绩效薪酬”制度。

改革前,索尼考核业务单元负责人的是两个指标:“收入”和“利润”。改革后,除了这两个指标外,还有“ROE、ROA、Cash Flow”等类上市公司考核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完成情况与经营者收入挂钩。索尼总部给每一个公司规定10%的资金成本,任何一项投资,要求ROI必须超过10%这个底线。

1998年,索尼更进一步,考核重点变成了“股东价值”,以及EVA指标,将EVA与管理者的薪酬挂钩:业务单元管理者奖金,50%由公司业绩决定,25%取决于索尼整体业绩,剩下25%由个人目标管理来决定。在公司内部的员工层面,与三星类似,导入绩效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奖金和晋级相结合。

索尼当时采取“公司制度”的目的,与三星实行“自律经营体制”差不多,就是为了激发业务单元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他们承担完全的经营责任,抓住“从模拟到数码”技术大变轨的机会,继续领先消费电子行业。

索尼公司制度和绩效薪酬的改革初始阶段(1995年—1998年),确实达到了董事会所期望的“刺激收入、增加利润”的目标,97、98连续两年收入、利润大幅增长,是历史上绩效最好的两年。

但是,这些收入和利润仍然是“模拟技术产品”带来的。好景不长,98年之后,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取代模拟技术,索尼开始陷入衰退和亏损。究其原因,与当年的管理模式改革导致的负面作用有直接关系。

2.1 负面作用之一:短期导向

索尼分子公司总经理要“对投资承担责任”,而且投资的ROI不得低于10%,这就使得他们不愿意投资风险大但是对未来很重要的技术和产品,而更愿意做那些能够立竿见影又没有多大风险的事情。

比如VAIO电脑,出井伸之的意图是通过把音响与视频功能整合,引发个人电脑革命——把它打造成划时代的、能够像当年Walkman一样有轰动效应的“娱乐电脑”(之前,电脑都是工作用的)。

但是电脑业务部门有短期利润压力,更多的资源就用在开发下一个季度挣钱的产品上,而不是更具创意、也更不确定的VAIO身上,结果VAIO变成了一款反应平平的“Me Too”产品。

2.2 负面作用之二:本位主义

每个业务单元都变成独立核算经营公司,当需要为其他业务单元提供协助而对自己短期又没有好处的时候,这种体制下人们没有积极性提供协作。三星推出数码融合产品“康宝DVD”之后,2001年,索尼希望推出一款超过三星“康宝”的融合产品“Cocoon”,它可以把电视节目录制到它所带的DVD的硬盘上。

这个全新的产品的开发涉及电脑部门、电视部门、DVD部门还有Cocoon产品部门自己。结果DVD部门不支持,Cocoon只好在不带DVD功能的情况下上市,根本卖不出去。DVD部门之所以不支持,因为担心Cocoon上市会挤占它的传统DVD产品销售。

由此看来,土井利忠的那篇文章,还算是实事求是的,并没有夸大其词,或者像有人说的出于“泄私愤”。

确实,索尼引进美国式绩效主义让索尼赚了小钱、误了大事。不过,仔细一想,同一个时期,三星采取的也是同样的管理体制,同样考核业务单元的EVA,同样根据短期业绩表现支付奖金,同样有PS利润分享,为什么三星能够避免“短期导向”和“本位主义”?绩效主义怎么就没把三星给毁了呢?

三、问题不在考核,在权威缺位

如果仔细观察90年代中期三星与索尼组织结构上的差异,你会发现大体相似,横向都是按照产品品类划分业务单元,纵向都是按照总部——分子公司进行分工的。但有一点小小的不同,三星的总部除了老板和一般职能部门之外,还有一个“秘书室”。

这个秘书室,是三星管控体系区别于索尼的关键之处,也正是两个公司在管控模式上的差别,造成了“绩效主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三星秘书室的存在价值类似于市场当中的政府,它干的事情就是分子公司和事业部不愿意干的那些“有风险、短期看不到受益、付出没回报但对企业整体和长远有利”的事情。

首先,在战略决策阶段,三星秘书室是一个研究和提案部门:其职能包括“情报收集与分析、研究与组织研究、制订战略方案、向李健熙提建议”。

所有重大的投资决策都是由秘书室研究提出方案,最后由老板拍板决定的,哪怕是三星电子总裁尹钟龙都没有这个权力。例如半导体/液晶屏的投资、金融危机时的产业结构调整、数码融合等战略动议,主推力量并不是分子公司CEO 而是秘书室。

其次,在战略执行阶段,秘书室承担的是双重任务:一是亲自操盘一些重要的战略相关事项,比如金融与资本运作、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资源配置、重要人事决策与执行;二是重点战略任务的监督执行,尤其是涉及跨部门协调的战略任

务。由于秘书室的介入,三星电子和三星集团其他分公司一直都能够“分享资源”和“创造协同效果”。

一旦几个业务部门出现分歧,需要一起协作时,秘书处会立刻介入进行协调,业务单元不得不接受秘书处的决议。比如2000年左右三星推出大量数码融合产品,大多是跨业务部门协作的结果。2007年,苹果推出智能手机后半年,三星即推出智能手机,正是秘书室调动全集团资源集中攻关的成果。

有人会问,分子公司和事业部怎么会听秘书室的呢?这是三星管控模式厉害的地方。当年实行分权管理的时候,李健熙始终警惕的一点是:业务单元变成“个体户集中营”,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集团丧失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因此,李健熙并不指望下面的业务单元负责人既要对短期绩效负责,又要对企业整体和长远利益负责,而是把二者在分子公司和秘书室之间做了“切割”。

与此对应,李健熙并没有将权力全部放下去,而是“有限授权”,相当一部分权力依然保留在总部——也就是秘书室。秘书室拥有所有分子公司高管的任免权、调配权、考核权、分配权、处分权,以及重大投资权和分子公司项目投资审批权。

此外,秘书室还有强大的监察功能,对分子公司一举一动盯得很紧。一句话,秘书室实际上就代表老板,拥有足够的“权威”。

然而,索尼的公司体制的问题在于“分权过度”。索尼的子公司有自己的董事会,有独立的投资权、财务权和人事权,其负责人要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负责,并拥有权力投资新业务。

过度分权刺激下,业务单元会热衷于对短期业绩有利、不确定性较低的业务进行投资,而对未来不确定性高、风险大的突破性创新没有积极性,以至于面对行业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企业内部未能形成“有组织的努力”,未能在战略成败的关键点上形成合力。

这种彻底的“分权”体制,使得总部的战略职能“悬空”,监管和协调功能“失调”,导致索尼在行业变轨时期(也就是创新成功更加依赖“协作”而不是“分工”的时期),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等到出井伸之四年之后(1998年)明白这一点并试图废除“公司制”的时候,由于组织习性已经养成,最好的变革时机已经错过,已经无力回天了。

因此,绩效主义本身不存在问题,而是这个绩效制度已经不适应目前行业发展的形式,企业更多的应该关注绩效主义如何进行改进,形成与公司相匹配的绩效制度,避其所害,发挥其优势,才能更好的达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最新)绩效考核毁了索尼(精品)

绩效考核毁了索尼 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 2006年索尼公司迎来了创业60年。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因笔记本电脑锂电池着火事故,世界上使用索尼产锂电池的约960万台笔记本电脑被召回,估计更换电池的费用将达510亿日元。 PS3游戏机曾被视为索尼的“救星”,在上市当天就销售一空。但因为关键部件批量生产的速度跟不上,索尼被迫控制整机的生产数量。PS3是尖端产品,生产成本也很高,据说卖一台索尼就亏3.5万日元。索尼的销售部门预计,2007年3月进行年度结算时,游戏机部门的经营亏损将达2000亿日元。 多数人觉察到索尼不正常恐怕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据索尼公布,一个季度就出现约1000亿日元的亏损。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索尼冲击”,索尼公司股票连续两天跌停。坦率地说,作为索尼的旧员工,我当时也感到震惊。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从发生“索尼冲击”的两年前开始,公司内的气氛就已经不正常了。身心疲惫的职工急剧增加。回想起来,索尼是长期内不知不觉慢慢地退化的。 “激情集团”消失了 我是1964年以设计人员的身份进入索尼的。因半导体收音机和录音机的普及,索尼那时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当时企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索尼神话”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进入公司到2006年离开公司,我在索尼愉快地送走了40年的岁月。 我46岁就当上了索尼公司的董事,后来成为常务董事。因此,对索尼近年来发生的事情,我感到自己也有很大责任。伟大的创业者井深大的影响为什么如今在索尼荡然无存了呢?索尼的辉煌时代与今天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谓“激情集团”,是指我参与开发CD技术时期,公司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开发的集体。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激情集团”接连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产品。索尼当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有井深大的领导。 井深大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能点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变成为技术献身的“狂人”。在刚刚进入公司时,我曾和井深大进行激烈争论。井深大对新人并不是采取高压态度,他尊重我的意见。

绩效评价实施案例

此案例仅作为学习资料参考用 …….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关于……………………………………项目 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受省财政厅的委托,根据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嵊州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茶叶深加工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浙财绩效字〔2006〕6号),本公司将对浙江华发出口茶厂的茶叶深加工(茶叶产业园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浙江华发茶叶深加工项目)实施绩效评价。 本公司为此次绩效评价聘请省人大、省政协及相关行业专家,成立项目评价组,评价组将认真学习《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南》,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并结合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务实高效地对浙江华发茶叶深加工项目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并出具相应的绩效评价报告。我们相信,此次绩效评价定能激励浙江华发出口茶厂进一步提高茶叶深加工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财政部门安排下年度类似项目的专项资金提供重要依据。

本实施方案分以下六项内容阐述: 一、评价对象 二、评价内容、指标和标准 三、评价工作目标 四、评价依据 五、评价工作计划 六、评价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所需的文件、资料及其具体要求 七、项目评价组成员名单

一、评价对象 嵊州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浙江华发茶叶深加工项目。 二、评价内容、指标和标准 本次评价主要是对浙江华发茶叶深加工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全过程以及项目实施后的绩效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包括目标的设定情况和完成情况,财政支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金的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情况,以及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等。 根据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嵊州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茶叶深加工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浙财绩效字〔2006〕6号),评价指标分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两大类,权重分别为67%和33%,业务指标主要包括目标设定情况、目标完成程度、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益指标等二级指标;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与使用等二级指标,具体指标、标准和分值按文件附件1。 三、评价工作目标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得出评价结论,提出有关问题和建议,出具客观、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价报告。 四、评价依据 (一)《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 (二)《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 (四)《浙江省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暂行办法》; (五)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嵊州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茶叶深加工项目绩效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以石城公司为例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绩效考核系统对实现绩效考核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企业长远持续健康发展。 案例中石城公司面临的问题在众多民营企业经历二次创业阶段十分普遍,所以分析其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广大民营企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案例中石城公司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公司绩效考核问题。 一、绩效考核现状 石城公司绩效考核系统问题众多且复杂。 1. 绩效考核目标定位错误。 绩效考核目标定位错误是石城公司绩效考核系统的根本问题。企业绩效考核服务于整个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组织绩效,提升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竞争力。石城公司仅仅将绩效考核的结果用于薪酬奖励的方法,没有将其应用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环节之中,限制了其应发挥的作用,也违背了绩效考核的最终意图。 2. 绩效评价主体不合理 在企业绩效评价主体选的问题与评价内容具有极大地关联性。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绩效评价主体必须对绩效评价对象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信息可以获知,最后,绩效评价必须有助于实现绩效管理。石城公司中绩效评价主体较为单一,总经理承担主要的绩效评价责任,不利于对评价对象的工作绩效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 3. 绩效考核程序不合理 石城公司绩效考核遵循“员工自评——主管打分——人力资源部统计——奖金发放”的程序,违背了绩效考评“考”、“评”的原则,员工自评在绩效考评中占据基础地位,不利于实现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 4. 绩效评价指标设定不合理 绩效指标设定是否科学合理对绩效考评实施是否成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索尼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索尼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索尼的绩效之痛 “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正在世人因出色的绩效管理造就了巨无霸索尼并趋之若鹜争相取经的时候,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却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中写道:由于尊崇绩效主义,索尼近几年已经风光不再,并且在一些管理问题上积重难返。而此时,索尼已经走过了它创业的第60个年头。由于批判的是人们奉为“管理圣经”的绩效管理,文章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商界和管理界的激烈争论。 天外伺朗认为,由于过度推崇绩效管理,索尼公司已经发生并存在如下严重问题: “激情集团”消失了 “挑战精神”消失了 “团队精神”消失了 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索尼公司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弊端 (一)过于注重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的关系。 “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而不再具有过去的奉献精神。 (二)量化主义导向。 “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 (三)追求短期利益。 “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四)利益主义抬头,责任感缺失。 “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 (五)不信任感破坏团队精神。 “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成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绩效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绩效考核 所谓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

案例分析:绩效考核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情景案例 绩效考核误差 老王是一家IT公司的项目经理,多半年以来一直带着团队在 客户的公司工作现场中做软件系统的测试和维护工作,一天到晚忙 得不亦乐乎。正在这时,到了公司的绩效考核时间,人力资源部催 促老王按期完成考核工作的电话让他感到心烦意乱。虽然当时论证 绩效考核制度的会议自己也参加了,可事到临头,看到绩效考核表 格上的那一个个的指标,老王心里还是觉得没底。 老王心想,我这一落笔,不但关系到面子,而且关系到票子, 大伙出差这么久,功劳苦劳都得记上。新婚的小李,为了赶项目进度,蜜月刚刚过了两天就跑回来工作了,多容易啊。想到这里,老 王顺手就给小李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填了一串的满分5分。 秘书小孙是新招来的毕业生,她比刚辞职的小安机灵多了,什 么事情一教就会,不像小安,连用传真机都让自己手把手教了半天,所以小孙也应该给高分。 至于小赵,老王皱了皱眉头,小赵通常都是留守在公司里,很 少跟自己一起出差,也不是很清楚他在公司里都干了些什么,干得 怎么样。那就凭感觉随便填填好了。“测试报告完整准确”……,在 自己的印象中,小赵的测试报告倒是没出过大的岔子,给4分吧,“责任感强”……,老王想了想,既然没出过岔子,应该还是有责任 感的,4分?不对,记得小赵刚来的时候,有一回在客户的机房值 班时玩电脑游戏,被领导逮住了,弄得自己也没面子,想到这里, 老王又把小赵在“责任感”这一栏的得分改成了3分。 至于小朱吧,得好好考虑考虑,这小子工作不怎么样,还好高 骛远,总觉得在这个部门淹没了他的能耐,老跑到老刘那个部门去 转悠,搞的老刘还以为他很能干,前两天还透露出想调他过去的想

法,要不就给小朱打个高分算了,让老刘真以为自己捡了个宝贝, 赶紧把小朱调过去那该多好…… 绩效考核误差的危害及其解决难度上述案例中的场景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遇到的现象。 事实上,如何克服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差,是很多组织的 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这里的所 谓绩效考核误差,是指考核者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对员工的 真实绩效表现所做出的不真实甚至是歪曲性的反映。由于任何一种 涉及到人对人进行评价的“考评”和“测量”都不可避免会地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一环的绩效考核也不例外。 绩效考核中潜藏的各种误差看似是小问题,实质上却会成为一种对企业管理、组织文化以及员工关系产生腐蚀作用的“病毒”,会 在不知不觉中给组织带来很多损害。 首先,如果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基于这些存在较大误差的信息 来制定各种政策或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难 免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适得其反; 其次,绩效考核误差的存在很可能会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 作满意度以及敬业度,甚至整个组织的运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再次,低效度的绩效考核结果会使得绩效改进失去正确的方向,员工会变得不知所措,甚至由于感到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而选择离职; 最后,如果考核者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本来应该拉开的 合理差距不拉开,组织采取的与绩效挂钩的薪酬政策所能够产生的 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对于那些绩效优秀的员工尤其显得不公平。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分析.doc

绩效考核:现代版“请君入瓮” 2011-06-09 “特大喜讯:今年的评议HR部门又是垫底,杨志下台了!” 武松集团的员工都收到了这条群发的短信,杨志本人也收到了。 杨志是武松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两年前,他主持制定了集团的绩效考评制度,规定:部门评议连续两年得分最低的,部门经理要引咎辞职。没想到,自己设计的制度,第一个淘汰的人就是自己,真是现代版的“请君入瓮”。 伞兵空降 武松集团系一家大型民营集团,涉足旅游、餐饮、交通和商业地产,曾经超高速发展了十多年,有着辉煌的过去。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集团的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利润率也随之大幅下降。为了防止业绩继续下滑,提高经营水平,董事长兼总裁武松遍访高人,决定引进高端人才,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 猎头王婆找来了一堆人,武松挑花了眼,感觉张三很不错、李四也很棒,长得都是一付高端人才的模样,很难判断。正当武松觉得无法取舍的时候,见到了杨志,让他从鱼与熊掌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杨志是一家制造业外企的行政经理,尽管头衔不高,工作经历也不多,但对企业管理还是很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杨志认为,民营企业改造应该从绩效考核入手,用制度代替关系,用数字代替人情,用赏罚分明的军事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有了执行力就有了竞争力。 在所有候选人当中,武松最认可杨志,一是认同他的为人,有观点、敢说话,其他的候选人说话吞吞吐吐,没有明确的观点,总是强调,“管理很复杂,如何调整要看具体情况”;二是认同杨志的观点,因为武松本人下海之前是阳谷县森林公安局的副局长,他坚信优良的作风、铁一般的纪律和过硬的本领是企业的法宝。经过一番商谈,杨志加盟武松集团,担任董事长助理,兼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监、兼人力资源部经理。 天生恶人 杨志到来前,武松集团内部一团和气,经理和员工几乎都是阳谷县人,上班时是同事,下班之后是邻居,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

从索尼兴衰看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下)

从索尼兴衰看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从索尼兴衰看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下) 2016年03月28日 三、索尼竞争优势演变的理论解释 索尼竞争优势演变的理论解释 索尼从辉煌到衰落,是一个反映企业竞争优势演化过程的绝佳案例。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静态到动态发展过程看,同样会对索尼事业下滑给出深刻的理论解释。索尼曾因拥有了核心能力而获得了竞争优势,但是,当突破性技术出现,索尼固守原有技术,核心能力出现范式刚性而使其竞争优势消失,换句话说,当技术范式改变时,索尼因为不具备动态能力而丧失了曾经拥有的竞争优势。 (一)竞争优势的根源 麦肯锡咨询公司基于核心能力便于识别和评价,对其描述得更加简单直白:企业核心能力是使企业产品和服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其本质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6]。显然,该界定在理论上不够严谨,但在辨识上更加明确,即哪家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其业务隐含的能力可谓核心能力。由此可见,核心能力作为独特的技能和技术,必须是整个公司业务的基础,能够产生一系列其他产品和服务。 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及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定义,索尼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所在的领域中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业务基础是被世人所称道的独特技能和技术,曾经引领风骚数年,稳稳占据了各产业的霸主地位,并为索尼获得了超额收益,领先于竞争对手并最大限度地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毫无疑义,索尼曾经在多个领域具备核心能力。那么,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如何形成?其内涵是什么?要理解其核心能力的具体构成及内容,我们还需遵循伦纳德·巴顿关于核心能力的定义,把核心能力理解为企业在文化、制度、技术、组织管理支持下的协同性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更易于对其全面地把握[4]。 索尼强大技术维度的能力仅是其核心能力的显性特征,与其隐性的制度维度、文化维度、管理维度一起浑然一体不可分离。由此可知,创业之后的30年,不断推出划时代的技术革新,从技术维度表现出来的核心能力,不可能离开载体而独立存在,而是根植在制度维度、文化维度、管理维度之上。从文化维度看,井深大始终践行自由、平等、和谐、勤勉和创造的理念,营造了技术至上的氛围,使得索尼人皆为技术而献身,这是索尼核心能力的文化内涵。从制度维度看,平等的劳资关系、适才任用的人力资源政策、“誓作开拓者”的研发体制等是索尼核心能力的制度内核。在盛田昭夫先进经营理念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研发与市场一体化、激励创新的管理方式,是索尼核心能力的管理内核,如果没有制度维度、管理维度、文化维度的支持,技术维度或技术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索尼几十年正是凭借这样的核心能力,在不同业务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竞争优势。 (二)竞争优势的衰减

绩效考核案例 一

绩效考核案例也 公司绩效考核遇到的问题,是许多公司在实施绩效考核的时候普遍会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模糊”的问题,2.考核周期是否合理的问题,3.操作的简便性问题; 柏明顿“8+1”的量化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1.通过明确的项目界定,解决考核指标模糊的问题; 2.通过明确的计算公式和明确的评分规则,解决评分标准模糊的问题; 3.通过针对不同岗位类别和级别的考核周期,解决周期合理性问题;同时,由于贵公司已经具有了良好的量化管理基础,因此,可以明确数据提供者和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减少员工填表的工作。如果资金允许,不放买本“8+1”绩效考核量化技术,借鉴一下,应该对你有帮助。 5、考核方法 5、1绩效奖金: 奖金占比部级科级主任级班组级文员 公司450元350元300元200元75元 个人450元350元300元200元75元 合计900元700元600元400元150元 5、2考核评分:共分为A、B、C、D、E五类: 评级分值部级(元)科级主任级班组级文员 A 90-100 900×(90-100%)700×(90-100%)600×(90-100%)400×(90-100%)150×(90-100%) B 80-90 900×(80-90%)700×(80-90%)600×(80-90%)400×(80-90%)150×(80-90%) C 70-80 900×(70-80%)700×(70-80%)600×(70-80%)400×(70-80%)150×(70-80%) D 60-70 900×(60-70%)700×(60-70%)600×(60-70%)400×(60-70%)150×(60-70%) E 60以下900×(0-60%)700×(0-60%)600×(0-60%)400×(0-60%)150×(0-60%)备注:1、连续三次为"A",也就是90分以上者,将视情况给予其加薪或升迁。2、连续三次为"E",也就是60分以下者,将视情况给予其减薪、降级或予以辞退。 5、3考核时间 5、3、1相关部门于每月5日前将统计数据交企管办; 5、3、2企管办于每月10日前将数据汇总填表交一级部门审核; 5、3、3一级部门于每月12日前审核完毕交二级部门批准; 5、3、4二级部门于每月14日前批准完毕交企管办通报归档。 5、4绩效考核面谈:绩效考核结束后,应由直接上级安排对下属的绩效考核面谈。绩效考核面谈应在考核结束后一周内由上级主管安排,并由被评者加注意见,报总经办备案 绩效考核精彩案例 1、目的 为加强和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和公司运营绩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注塑中心所有班组长以上员工。 3、内容 本制度包括对员工德、能、勤、绩四方面考核,根据SMART原则,关健绩效指标(KPI)粗分为三部分:5S考核、目标达成考核、人事考核,并根据功能别和职位别不同进行分解

绩效主义:一把双刃剑

绩效主义:一把双刃剑 —读《绩效主义毁了索尼》有感 看过索尼高层天外伺郎的《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不禁要问:真是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现如今绩效主义已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实行绩效考核,很多的企业都是成功的;但是在另一面有过“绩效之痛”的企业也绝不仅仅是索尼一家。实践证明,绩效主义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热情,挖掘员工的潜力;反之,则会挫伤员工,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文中提到的“激情集团”、“挑战精神”、“团队精神”的形成更多的是体现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凝聚力,员工价值取向一致,为员工着想、与员工分享激情创造所获得成果的企业内涵,另外是公司首脑的以身作则和人格魅力。随着企业日渐增大,组织越来越庞大,弱化了在管理方面的作用,绩效考核做不好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但是我认为绩效考核本身并不是问题之所在,而是我们如何操作的问题。 天外伺郎的自我反省是绩效考核让索尼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然后企业在不同的阶段,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创业阶段对于创业者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企业的成员容易受到创业者个人魅力所影响,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企业必然从自发行为转向规范行为,规范企业的规章制度便应运而生并逐步完善,企业的员工行为就有了标准和准则,而绩效管理就是

其中的一个侧面。但是绩效考核地开展与企业的管控方式、企业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绩效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给予报酬,也不仅仅是提倡“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而是以实现三个层面为目的:第一层是追求员工绩效的提升,第二层是实现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第三层是最终实现组织的发展。而在整个过程中,第二层是最核心的目的,没有员工的成长就没有员工绩效的提升,没有员工的成长也就没有组织绩效的最终提升。文中提到的仅仅是绩效结果运用的一种方式,是激励更高绩效的一种体现,疏于培训辅导、绩效沟通、生涯规划等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北美绩效管理专家罗卜特·巴克沃先生提出:“绩效管理工作是同员工一起完成的,并且最好以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因为它对员工、经理和组织都有益。绩效管理是一种防止绩效不佳和共同提高绩效的工具,最重要的是绩效管理意味着领导同员工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它是两方面共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表明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领导和员工之间保持高效沟通的重要性,经理与员工就绩效目标达成一致理解,员工的工作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尊重,双方成为绩效合作伙伴,以共同达成绩效目标为基础,共同努力,最终帮助员工达成绩目标,改善绩效状况,进而使企业的绩效得到改善!

绩效考核如何应用

绩效考核如何应用 篇一: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怎么用才更好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怎么用才更好 提起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有HR就想到无非就是对员工进行正负激励,且多以正激励为主,如兑现绩效工资和奖金、加薪晋级、培训提升、更多授权、更好发展机会等,果真是这样的吗?相信有HR有不同的看法,考核结果要怎么用才更好,一起来探讨交流一下吧,请问: 1、如何看待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价值? 2、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方式多种多样,具体该怎么来用才更好?结合企业实际和个人经验,请分享你们的观点和做法。 说到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有必要再重申一下绩效管理的定义——“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成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过程,实现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完成行为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保证员工的工作活动和结果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一种手段和过程。”既然是一种“手段”和“过程”,那么,在实施时也就难免存在运用不当、环境影响、人为偏差等诸多问题。也就是说,绩效管理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舞”得不好,其结果可想而知,有时候可能就不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问题了,甚至于要“赔了夫人又折兵”,“绩效主义毁了索尼”就

不仅仅是最好的例证,同时,也更应该让我们有所警示,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地思考。 我一开始就这么说,并不是在贬低“绩效管理”,相反,我们公司的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开展的也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我只是想提醒大家,在实行绩效管理的时候,不要光看到“红旗飘”,看到“光鲜”的一面,更要关注其背后的、深层次的、乃至于负面的东西的发现挖掘、预防控制和整改提升。 在上周“如何看待薪资保密问题”的分享中我曾提到过,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凡是有其“利”必有其“弊”,绩效管理也如此,绩效考核亦是如此,而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更是如此。 说到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教科书和许多专家们都明确的告诉我们:“绩效考核结果可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决策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尤其在招聘选拔、人才培训开发、薪酬方案调整、职业管理以及绩效改善等多个方面更是离不开绩效考核的结果。”众所周知,绩效考核关键在于考核结果的应用,如果不能良好地应用考核结果,绩效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那么,对于“如何看待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价值”这个问题来说,我认为,关键在于怎样去“良好”地应用,诸如与奖金分配、薪酬调整、培训、职位调整以至于末位淘汰等诸多方面挂钩结合都还是次要的,因为这些都是“过去式”,是“表面文章”,只是“重视考核”的举措。而如何通过考核结果的应用去促进成长,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才是最关键的,才是真正的面向未来的“重视管理”。简单地说: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价值在于如何通过

绩效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绩效管理 案例分析 1、单选题:绩效管理的( D )阶段与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A实施B考评C准备D应用与开发 分析: 绩效管理的总流程可包括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和应用开发阶段。应用开发阶段是绩效管理的终点,又是一个新的绩效管理工作循环的始点,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D项。 2、多选题:绩效管理实施的前提有(ABDE ) A有可操作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B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对岗位要求是清楚的 C组织成员对自己下级工作目标有清晰的把握D岗位责任说明书对于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描述E组织结构图对各层次岗位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界定 分析: 在建立和实施企业业绩效管理体系之前,必须具备四个前提条件:有可操作的发展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图对各层次岗位相互关系的准确界定;客户对岗位有清楚的要求;岗位责任说明书对各岗位职责的明确描述。而“组织成员对下级工作目标的清晰把握”属于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在绩效管理实施的前提中,因此,此题的C项不选。 3、案例 请阅读下面一个关于情境模拟实验的描述,如图1所示:在一具窄口烧杯里,放有三个直径比杯口稍小一些的乒乓球,每个球上都穿着一根线,现在,有两个三人小组参加实验,要求参加者每人提取一根线,将乒乓球从烧杯中提出。 实验主持人告诉甲组的成员,比赛是个人竞赛,奖励第一个将乒乓球提出的成员。 实验主持人告诉乙组的成员,比赛是团体竞赛,甲组和乙组竞争,奖励最先将所有的乒乓球提出的小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小组可能先将所有的乒乓球提出烧杯?为什么? (2)、实验结果对于处理管理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有何启发意义? 分析: 在奖励应采用个人竞争方式,还是团体竞争方式好呢?此题考查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题中实验主持人告诉甲组成员,比赛是个人竞赛,奖励个人。甲组为团体内竞争组,强调的是个人;题中实验主持人告诉乙组的成员,比赛是团体竞赛,甲组和乙组竞争,奖励团体。乙组为团体间竞争组,强调的是“团体”。同样是奖励,强调个人与强调团体会有着不同的结果。一般说来,强调“团体”的团体间竞争组比强调“个人”的团体内竞争组会取得更好成绩,团体内成员互相合作加强有助有增强组织凝聚力,在实践中,应倡导团体竞争。 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一直是矛盾的综合体,必须用辩证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团体内的个人竞争是必要的,但团体内成员间的紧密互动和合作,团队精神的倡导,可提高团体工作的效益和效价。而以个人工作为主要特点和形式的工作,可以强调个人竞争。 理解和把握了上述内容,明确了考题方向,此题中的两个问题,也就不难作答。 评分标准: (1)团体竞争组最可能取得胜利,因为团体的目标导向统一的目标,避免了内耗。(2)对于解决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有启发意义。 A、在团体内,个体竞争是必须的,但过分强调个体竞争,会使团体的气氛变得压抑、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合作行为减少。在企业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要鼓励团体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体工作的效益。 B、团体合作并不是万能的,这要看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方式的特点和要求。对于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团队合作的氛围更利于提高相互配合的效率,而以个人工作为主要形式的工作,则更要强调个人竞争。 C、在面对利益分配问题时,管理者自己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争取多做贡献,努力倡导团队精神,做出表率。 4、改错题:以下列列举的是某公司设置的一些业绩考核指标 (1)及时收回货款 (2)有效地使用时间 (3)产品A一季度的销售量达到13000件 (4)每两周更新一次市场数据 (5)节约部门的开支 (6)将部门的办公用品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下 (7)扩大市场占有率 (8)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请指出不符合量化考核标准的指标,并加以改正 (1) (2) (3) (4)

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答案

1、是目标管理毁了索尼吗? 观点:经过分析案例,索尼是因为实施了绩效管理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原因导致“索尼冲击”,但并不是绩效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不能说是目标管理毁了索尼,而应该是目标管理法的使用不当导致的。 ●索尼之所以前期可以靠激励而中后期反而不行,跟领导者个人魅力、公司发展阶段、社 会价值观念等等都有很大关系。井深大的理念没有沉淀成可以延续和继承的文化,当井深大以及受井深大影响深刻的一代人离开索尼,索尼新进的人员的工作激情就没有人去调动了。企业内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很多人都会被短期的利益所迷惑的。绩效考核只是引发索尼业绩下滑的导火线。绩效考核是有必要的,但方式和方法可能对绩效管理的成败也发挥很大作用,而且绩效考核不宜过于复杂、过于纠缠细节、过分强调过程和形式,没有很好体现结果导向、主观评价、判断与客观事实依据混淆部分等,就会对创造力、工作激情的伤害。 ●美国的绩效主义理论在索尼水土不服,应该先将理论本土化,量体裁衣,把工具结合企 业的价值观、目标来设计绩效考核方案,因为没有改进就直接用,所以导致了目标管理在索尼的失败。 ●索尼公司本身的管理也出了问题。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 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导致了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并且极力逃避责任。目标管理实际上是能够形成激励的有效管理,能够明确任务,有效地加以控制。 2、目标管理与激情集团是否格格不入? ●“挑战精神消失了”:在索尼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见 课本)。目标管理法应该是由员工与主管共同协商制定个人目标,个人的目标依据企业

索尼绩效分析

要建立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一定需要聘用一批天才,而是要找到一群可 以合作的人,共同分享愿景和利益、承担目标、互相信任和共同分担责任。相反,一群顶尖的人走在一起,如果失去相互信任,甚至由于绩效 考核而互相不信任,绩效将远远落后于一群普通但互相信任的员工组合。 索尼绩效案例分析(上) 绩效管理曾造就无数企业的辉煌,但也有不少企业因为绩效管理造成积重难返,像索尼 一样遭遇绩效之痛。 索尼的绩效之痛 “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正在世人因出色 的绩效管理造就了巨无霸索尼并趋之若鹜争相取经的时候,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 朗却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中写道:由于尊崇绩效主义,索尼近几年已经风光不再,并且在一些管理问题上积重难返。而此时,索尼已经走过了它创业的第60个年头。由于批判的是人们奉为“管理圣经”的绩效管理,文章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商界和管 理界的激烈争论。 天外伺朗认为,由于过度推崇绩效管理,索尼公司已经发生并存在如下严重问题:“激情集团”消失了 “挑战精神”消失了 “团队精神”消失了 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主要表现为: ◆过于注重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的关系。 “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而不再具 有过去的奉献精神。 ◆量化主义导向。 “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公司 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 置的倾向。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 ◆追求短期利益。 “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 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利益主义抬头,责任感缺失。 “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 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 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 ◆不信任感破坏团队精神。 “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 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成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 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 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破解绩效管理3大魔咒 绩效管理造就无数企业的辉煌,但也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因为绩效管理造成积重难返,像索尼一样将绩效管理的两大弊端暴露于我们面前: 1.工具问题:绩效管理脱胎于工业生产时代,而现在不少企业内部大多是知识员工,

绩效考核案例分析.doc

学号:H11214049 姓名:孟仕康年级专业12哲学 某公司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拥有400多名员工的生产型企业。近几年来,因受原料采购价格上涨、国内同类生产企业增加、海外市场竞争格局改变等种种因素影响,使该企业面临着重新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产品工艺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多种问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提升现有人员的素质使之与公司发展战略及目标相匹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更好的实现工作目标,已越来越重要。 为此,该企业从2002年开始在全公司推行绩效考核工作。该企业的绩效考核,采用直属主管考核,二级主管评定的模式,将考核结果与员工月奖金、年终奖挂钩。在考核中由直属总管制定考核办法,考核过程为直属主管按照预先规定的考核指标给下属打分,交二级主管评定后,最后送财务部做为计算考核工资的依据。 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最终是以企业的绩效来体现的。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后,企业销售额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有所降低,产品利润空间得到明显提升。加强了员工对工作目标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而管理人员通过给员工考核,在发现员工优点和不足的同时,也间接提升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说,绩效考核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成为该企业完成目标的动力。但是公司的绩效考核整体目标没有达到,公司绩效考核效果不如其他公司明显,随着时间发展,绩效考核越来越流于形式,企业员工怨气越来越大。 问题:1. 对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 对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应关注的问题思考 3.对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建议 一、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绩效考核定位存在模糊与偏差 问题表现:“考核就是发奖金”。该企业自推行绩效考核后,对员工而言,考核就是由部门主管决定自己每月能拿多少奖金,对管理人员而言,考核就是每个月给员工打打分,分分资金,明知道这样的考核有问题,却不知道怎样去改进。

索尼绩效主义之殇及再启示

索尼绩效主义之殇及再启示 索尼绩效主义之殇及再启示 2015年05月08日 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然而在索尼公司引入绩效主义时,三星也 在同步推进绩效管理模式的转型,为什么三星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好地利用绩效主义促 进战略转型而索尼则被“毁了”? 一个时代的结束,预示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在大数据、平台化、云存储与移动互联网浪潮 的冲击下,分布式认知技术与交互式记忆系统正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定位消费需求,传统的 长尾正成为新的价值洼地。但是,精确定位并不等于能够精准打击。惠普的业务板块调整,IBM谋划新的转型,都是为了创造性地满足日益呈偏态分布的消费长尾。一切都预示着全 球竞争格局正经历一场断崖式的重组与洗牌,新一轮集体危机意识已经爆发。 日本索尼公司无疑是新游戏规则的不兼容者。有人说“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也有人说 “绩效主义成就了三星”。尽管争论由来已久,当商业智能化已经从概念成为现实的时候,回头再审视索尼绩效主义之殇,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揭示索尼问题之所在,从而为推进绩效 管理变革提供借鉴,也为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创新企业带来警示和启迪。 绩效主义溯源与索尼的不兼容性 绩效主义溯源与索尼的不兼容性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索尼曾经拥有的猎狗般的市场嗅觉、“小白鼠”般的创新精神消弭了? 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化名)曾根据其亲身经历写过一篇文章《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认为索尼公司1994年引入美国式的绩效主义,打破了公司原本存在的“创新文化”,这 对于以“创新”和“求异”为战略基点的索尼公司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原本的创新先锋不 幸沦为落伍者。 绩效主义最早出现在美国,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与历史根源。上世纪60年代,迫于人权 组织和职场反歧视运动的压力,美国“民权法案第七章”催生了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 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从制度层面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工主张权益。EEOC禁止一切职场歧视和报复行为,这驱使企业清晰界定每一位员工在特定工作领域内的责任、绩效标 准以及依据评价结果而定的奖惩办法。对于劳工关系争议,法院判决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 绩效评价工具的选择上,且争端解决机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这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倒逼机制,驱使企业在员工绩效管理上尽可能地做到精确定量化。 表 三星、索尼、苹果营业利润(亿美元)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三星(亿美元) 159.3 144.0 267.5 338.7 索尼(亿美元) 17.5 -5.9 20.1 2.3 苹果(亿美元) 140.0 66.2 417.0 370.4 刚性的绩效管理并没有遏制美国企业的创新力。原因是绩效主义背后的文化兼容性。美国 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其人性观与东方文化强调组织重要性的“伽利略式”人性观不同,是 一种“托勒密式”的人性观,即把个体看做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最小的、无法再细分下 去的界限分明的实体,同时也是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尊重个体利益和自我空 间的前提下,美国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利器是强调愿景领导。犹若平板上的铁屑,依靠下面 磁石的强大凝聚力,一个个立于平板上,即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相互依存和制衡的个体。 这个磁石就是愿景场的力量。愿景场如“重力场”、“电场”、“磁场”一样,是一种看

索尼公司 绩效管理

索尼公司绩效管理 “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正在世人因出色的绩效管理造就了巨无霸索尼并趋之若鹜争相取经的时候,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却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中写道:由于尊崇绩效主义,索尼近几年已经风光不再,并且在一些管理问题上积重难返。而此时,索尼已经走过了它创业的第60个年头。由于批判的是人们奉为“管理圣经”的绩效管理,文章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商界和管理界的激烈争论。天外伺朗认为,由于过度推崇绩效管理,索尼公司已经发生并存在如下严重问题:“激情集团”消失了“挑战精神”消失了“团队精神”消失了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索尼公司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弊端 (一)过于注重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的关系。 “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而不再具有过去的奉献精神。 (二)量化主义导向。 “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 (三)追求短期利益。 “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

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四)利益主义抬头,责任感缺失。 “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五)不信任感破坏团队精神。“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成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绩效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绩效考核 所谓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车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二)弊端涉及的知识点 (一)效绩考核的目的: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二、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 请根据以上内容为售票员设计一张行为观察量表,以评选出公司优秀的员工。设计方案时需考虑各因素权重的不同。 答: 1.表格设计中考虑行为发生频率。

一个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案例

一个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案例 (一)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越来越认识到通过改善管理来应对挑战。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管理,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管理者心目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如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二) A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初。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在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公司有员工一千人左右。总公司本身没有业务部门,只设一些职能部门;总公司下没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在同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中,该公司无论在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上还是在业绩上,都是比较不错的。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该公司面临着众多小企业的挑战。为此公司从前几年开始,一方面参加全国百家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另一方面着手从管理上进行突破。绩效考核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导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是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进行考核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核方案,以使考核达到可操作化程度。A公司的做法通常是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的方式和程序通常包括被考核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全体职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职工征求意见(访谈)、考核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核的内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被考核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重点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考核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都在年初与总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都进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完成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核的方案中明确说考核与人事的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 对于一般的员工的考核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子公司的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核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该公司中所有子公司的业务员均有经营指标的任务)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核,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通常的做法,都是到了年度要分奖金了,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个笼统的排序。 这种考核方法,使得员工的卷入程度较高,颇有点儿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感觉。公司在第一年进行操作时,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由于被征求了意见,一般员工觉得受到了重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