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

全书框架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第六讲第五章

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四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

1.儒家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 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三基德或三母德。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 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 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所谓的“五伦十教”。

“仁”为众德之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

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即中国封建伦理的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 义、礼、智、信。。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

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

①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 君臣、朋友。“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②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五常” 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既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伦理道德也就必然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尊崇的价值原则。

在这种原则的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美好品德。(1)仁爱孝悌。

(2)重义轻利。

(3)谦和礼让。

(4)真诚有信。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1)仁爱孝悌。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仁”的核心是“爱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身上,即儒家所倡导的“孝悌”之道。

(2)重义轻利。对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涵,也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美德。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3)谦和礼让。“礼”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好礼,有礼,注重礼 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 礼节是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真诚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所极力推崇的美好品德之一。“诚”即真实 而不虚妄,它是作用于人的内心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能够保守内心的本真,其最高境界是“真”。“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有两层含义,一是讲信用,一是信任。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谦和礼让。

《论语》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1)可以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叫礼制;

(2)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礼让;

(3)可以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叫礼仪;

(4)可以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叫礼貌。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四个方面: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 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我国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思想、 旧文化,诸如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以权谋私,见利忘义,不孝父母,不敬尊长,不懂礼貌,不讲信用,奢修腐化,贪污受贿,等等。因 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非常必要的,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一切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我们要以冷 静的反思、公正的态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彻底的现代清理和价值观念的更新。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等人类优秀的文明成 果,建设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观念,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三、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1.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

①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②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③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

所以儒家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三、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2.儒家对君子道德修养的要求

①儒家认为,君子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素养,这首先表现为君子对仁义发自内心的向往。

②具体而言,儒家对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要求是:

心存仁义;智勇诚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胸怀道荡,光明磊落,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

身处逆境也能固守节操。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三、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3.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说明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

①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受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 自强、严

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素养。

②在历史上,无数贤良之士,民族英雄,都是在这种理想人格的鼓舞下成长起来的。

③在今天,我们应将儒家的理想人格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乐于奉献,塑造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理想人格,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三、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1)儒家的理想人格影响最大,基本上包括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2)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包括两个层次:圣指圣王,主要指最高 统治者所追求的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通常用“君子”一词表示。其中仁是君子的根本标志。

(3)还有有礼,有志有勇,有信有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以恶。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团结他人。安贫乐道。高尚气节。

(4)儒家还强调君子本来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不可企及的,这就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朝着理想人格努力奋斗。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仁、义、礼

B:孝、悌、忠

C:礼、智、信

D:恭、敬、诚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A:仁、义、礼

B:孝、悌、忠

C:礼、智、信

D:恭、敬、诚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孔子伦理思想“三基德”的是()A:仁

B:义

C:礼

D:智

2020年整理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doc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心得 程海霞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

简答论述题专题复习 1.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⑴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⑵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的观念 ⑶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2.简述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项成就 答: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三项: 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理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 3.区域文化是由哪些因素共同构成的? 答:⑴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 ⑵地域文化创造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⑶第三方面的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 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⑷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文化特色。这是区域文 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 4.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的著作 答:清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为:《船山遗书》 顾炎武的主要著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落》 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为:《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原君》 5.简要说明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答:一,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 三,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6.简述中国建筑的特点 答:⑴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 ⑵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⑶中国建筑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 的思想观念。 7.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答: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8.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①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②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 ③学思结合 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④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9.简述汉代察举制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答: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士族通过把持察举的方式,从而维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 10.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答:科举考试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绪论 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 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 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 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禅让制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建立夏朝。 8、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朝后期。西周建立后,确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3、诸子百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四家? 4、简述孔子或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4、天下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 (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 目录 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导论 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伦理道德的人文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德 中国文物与艺术精品 中国饮食与医药、养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文化的摇篮——学校与教育 挑战与机遇 第一讲导论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概况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 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 1.文化的概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 2.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层次 本课程是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概况的一门课程,要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精神, 必须从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不为众多的文化现象所感;也才能不把 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抽象化,而只剩下理论的条文。 中国文化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p.2 — p.3)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通过自身修养的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 理想的人。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负面价值的估价与评说。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既存在于观念文化,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p.3 — p.4) 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 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力求与自然合谐的行为。 三、中国文化的“奇偶”精神( p.4 — p.5) 中国人在农耕的实践中,创造了“阴”、“阳”两个中国文化范畴,又在数字计称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偶”变纶形成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 p.5 — p.6) 中国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变化。中国文化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之长,加以消化吸收,用 以丰富自己,这就是“会通”的精神。 上过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思想文化都具有现代价值。从哲学自变说,任何真理都 是相对真理和绝点理的统一,无数相对点理的学和就是绝对真理。(p.6 — p.7)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层,另一个层面是深层。文化的表层价值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1)纹理(2)礼乐制度(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文化现象 (2)种类: 政教改化:有组织,强制的政教风化:有组织,并非强制的教育感化 4、孔子在中国道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1)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思想基础? 1 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 2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3 确立了道德谱系的阿基米德点 (2)孔子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构 A孔子与春秋时代的基本状况 B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仁 孔子的道德是建构在自觉意识和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 (3)如何理解孔子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奠基 1春秋以前的传统道德具有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依靠外在强制的道德已经丧失其社会整合功能。 2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人类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理崩乐坏,道德急需重新建构。 3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将道德由外在强制的社会规范转换为内在的情感自觉,即道德必须建构在一种自觉的个人意识基础上。 4同时这种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道德正是建构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这使它具有了道德展开的起码前提。 三、什么是文化 (一)定义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患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符号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数。 第四章中国文化土壤 一、定义 即指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广性所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 二、内容 1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型区域地理 2建立在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农业生产方式 (1)夏商周的原始协作式农业经济 (2)秦至清的家族式小农自然经济 3与上述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宗法组织 (1)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分封制 (2)三代以后的宗法君主制 封建社会的三要素:等级,依附,世袭。 分封制 定义: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义庄的创始人:范仲淹

湖南科技大学在职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湖南科技大学在职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英语笔译(055101)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培养翻译专业硕士,我校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翻译的实际需要及我校翻译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务院学位办〔2007〕78号转发的由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特制定如下《湖南科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笔译专业人才。 二、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不脱产学习。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况,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 三、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且通过中期考核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采用课堂研讨式、案例式和翻译工作坊式教学。翻译实践课程教学体现如下特点:1)运用语料库、翻译软件、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多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2)聘请企事业单位及外事部门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3)结合本院企事业实习单位和翻译公司的业务,采用项目合作方式授课,由导师及实习指导教师讲评;4)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强化翻译技能的训练。 凡取得国家人事部笔译二级资格证书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一门专业课程。凡已经出版译著累计10万字以上(以汉字计算)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一门专业课程。 3、重视实践环节。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完成8万字以上(以汉字计算)的笔译任务方能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研究生平时笔译训练及案例分析资料须以纸质档案保存,毕业之前将其个人翻译资料装订成册交研究生教务办和导师组审查,教务办存入其学习档案。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且具有长期翻译实践经验的正、副教授和博士为主,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采用双导师制。 四、课程设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翻译项目:翻译项目的选材要具备一定难度,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并经导师组认可方可作为学位论文题材进行翻译,英译汉字数不少于15000字,汉译英不少于10000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考核要求 绪论 (一)“文化”的界定 1.识记: (1)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广义文化的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理论的依据。 狭义文化的定义是: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心态的部分。 (2)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的定义。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是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材料等。 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征,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生产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思潮,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2.领会: (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2)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 3.应用:应用上述概念辨析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 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 (二)文化民族、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1.识记: (1)民族文化的定义。 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2)国别文化的定义。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2.领会: (1)中国文化的性质。 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2)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1.识记: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简论 1.简述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并蓄,整体性强,形式多样。第二章中国历史 (一)名词解释: 1、鸦片战争 2、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不是单一的? 我国古代文明的源头不是单一的。1965年在云南省发现的"元谋猿人"距今达170万年,这是我国历史的开端.根据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文明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形成的,它起源于我国的各个地区,比较有名的是"四大区域说",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有四大区系,它们是A、黄河流域文化区,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B、长江流域文化区,如河姆度文化、马家?文化等.C、珠江流域文化区,如“石峡遗址”等。D、北方和东北文化区,如“红山文化”。 第三章中国的民族 1. 中国政府实行哪些正确的民族政策?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自由,支持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 第四章中国姓氏文化 1、中国的姓氏是如何产生的? 姓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现代学者对于姓氏的产生有各种看法,基本可归纳为3种观点:A、姓氏产生于母系社会。这种观点认为,姓从女从生,应是起源于母系社会的标志,属不同母系血缘的区别。传说中远古帝王的姓都带有女字旁,如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少昊姓赢、虞舜姓姚、夏禹姓姒,这些姓是中国最早的姓。氏是代表母系氏族的分支。 B、姓氏起源于父权制家庭产生以后。这一观点认为,姓字的“女”旁是父系社会酋长多妻制的痕迹,具体地说,姓应产生于上古时代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源于国家政权对贵族的赐命。改朝换代后,新的政权要对贵族的姓重加赐命。氏是姓的分支。 C、源于古代图腾。这一观点援引国外人类学的图腾说,认为姓起源于古代图腾,氏是姓的分支,是其支族的徽号。 第五章中国古代哲学 一、名词解释: 1.内圣外王:内圣,讲的是人的修养成就;外王,讲的是在社会上的功用。所谓内贤外王,是说一个在精神修炼、道德修养方面获得最高成就的人最有资格为王。内圣外王的整个过程可以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依次递进,被中国历代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任务几乎都按这种格式加以塑造。 2.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今天我们可以明确地区分诸子与百家,诸子是指那个时期建立独立思想,树立专门学说的代表人物,百家纸各个学派,不过在古代常常是混杂统称的。根据司马迁的解释,诸子百家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社会的各阶层,各个群体都在思考社会、自然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现象,都在寻找天下太平、人类生存的最好方式。3.帝王之术:韩非子认为,法权术确一不可,都是帝王统治的工具,帝王必须有威严,必须有法,必须有用人之术,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法家思想,是以后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二、三套试卷100、100、98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答题答案:D)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 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 A、《论语》 B、《易》 C、《荀子》 D、《礼记》 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 A、.历史文化 B、小文化 C、民族文化 D、制度文化 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 A、自然现象和规律 B、人伦社会规律 C、人体花纹 D、人的文化水平 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人文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 A、气候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 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 A、鲜卑族 B、塔塔尔族 C、匈奴 D、满族 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 A、康熙十四年 B、雍正五年 C、乾隆二十四年 D、道光六年 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 A、亚热带气候 B、高原气候 C、海洋气候 D、温带气候 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 A、路 B、布使政司 C、方镇(又称道) D、行中书省 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 A、大运河 B、万里长城 C、都江堰 D、十三陵 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 A、商代 B、西周 C、东周以降 D、战国时代 15、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答题答案:D) A、获得经济利益 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 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 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

中国文化概论

1,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 答: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成为“小文化”。 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制度文化层,(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心态文化层,(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2,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答:从纵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从横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括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经济成分。 3,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哪些特征? 答:1,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2,封国制度不断:分封制度曾是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源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固。 4,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4唐文华的隆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文化背景——隋唐文化的气象恢弘,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度变化休戚相关。、2,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体现在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其次,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3,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中国文化发展至唐代,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令后世追慕不已。诗歌、书法、绘画、散文。 5,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名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2.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佳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6,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农耕经济的早熟性——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7,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哪些大总结?什么叫西学东渐? 答:在图书典籍方面,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进行收集、考证、考编,编纂了《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大典》《四库全书》 在古典科技方面,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本草纲目》《河防一览》《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物理小识》 在学术文化方面,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整理与考据。 西学东渐是指欧洲耶稣会士东来,将近代的世界观念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

中国文化概论

题目: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对当代商品经济社会道 德滑坡趋势的正面意义和作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无尽的宝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世界前列所能凭借的精神力量。然而,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因此,人们渴望重新认识和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力图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以至于未来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社会道德滑坡意义作用 正文: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人格 要理解文化的理想人格首先就要清楚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文化离不开历史,无历史即无文化。文化不但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而且还是立国之本。 所谓人格,它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合乎做人的标准就称有人格,反之则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的阐释从历史上看,中国哲学家最重视“人”的问题,最关心人的发展问题,理想人格的培养也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焦点。从中国的传统哲学发展的道路来看,有多少种哲学流派就有多少种关于理想人格的看法,但在其中,起过重大影响的理想。 学习了《中国文化概论》后,可以大概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最新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状貌》 1.中国传统文化:即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2.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尊祖敬宗的前提下,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 确定宗族成员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3.文化的主要功能:(1)传承功能(文化忠实的记录人类的活动历程)(2)教化功 能(文化通过提高认知能力,达到教化的目的)(3)凝聚功能(文化可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收到教化,并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从而紧紧团结在一起,并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4)调适功能(文化对生存环境不断调适) 4.文化的基本特征:(1)文化是一个综合统一体;(2)文化体现了人类集体创造的意 志和力量;(3)文化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与创新性;(4)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5)文化具有同一性和时代性。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5.文化结构的四种形态:(论述) 物质文化(物态文化)——面对自然的困境与限制时,为克服自然这个敌人所创造的第一类文化,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 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制度文化——人为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而创造了第二类文化,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行为文化——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又多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它们是人类所创 造的第三类文化。 精神文化——为了克服人类自身在感情、或心理、及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了第四类文化。它包括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绘画)、宗 教信仰,尤其是从中折射出来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等。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 的局面。 2.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历程: 一、炎黄时代:中国文化的开端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四、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 五、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六、隋唐:文化隆盛的时代 七、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八、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九、明清:沉暮与开新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DOC)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