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MM介绍与关键过程域说明

CMM介绍与关键过程域说明

CMM介绍与关键过程域说明
CMM介绍与关键过程域说明

CMM它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CMM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CMM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重复级,三级为已定义级,四级为已管理级,五级为优化级。

CMM它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家以及国际软件产业界的认可,成为当今企业从事规模软件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CMM 有助于组织建立一个有规律的、成熟的软件过程。改进的过程将会生产出质量更好的软件,使更多的软件项目免受时间和费用的超支之苦。

软件过程包括各种活动、技术和用来生产软件的工具。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软件生产的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CMM明确地定义了5个不同的“成熟度”等级,一个组织可按一系列小的改良性步骤向更高的成熟度等级前进。

成熟度等级1:初始级(Initial)。处于这个最低级的组织,基本上没有健全的软件工程管理制度。每件事情都以特殊的方法来做。如果一个特定的工程碰巧由一个有能力的管理员和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组来做,则这个工程可能是成功的。然而通常的情况是,由于缺乏健全的总体管理和详细计划,时间和费用经常超支。结果,大多数的行动只是应付危机,而非事先计划好的任务。处于成熟度等级1的组织,由于软件过程完全取决于当前的人员配备,所以具有不可预测性,人员变化了,过程也跟着变化。结果,要精确地预测产品的开发时间和费用之类重要的项目,是不可能的。

成熟度等级2:可重复级(Repeatable)。在这一级,有些基本的软件项目的管理行为、设计和管理技术是基于相似产品中的经验,故称为“可重复”。在这一级采取了一定措施,这些措施是实现一个完备过程所必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典型的措施包括仔细地跟踪费用和进度。不像在第一级那样,在危机状态下方行动,管理人员在问题出现时便可发现,并立即采取修正行动,以防它们变成危机。关键的一点是,如没有这些措施,要在问题变得无法收拾前发现它们是不可能的。在一个项目中采取的措施也可用来为未来的项目拟定实现的期限和费用计划。

成熟度等级3:已定义级(Defined)。在第3级,已为软件生产的过程编制了完整的文档。软件过程的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都明确地做了定义,并按需要不断地改进过程,而且采用评审的办法来保证软件的质量。在这一级,可引用CASE环境来进一步提高质量和产生率。而在第—级过程中,“高技术”只会使这一危机驱动的过程更混乱。

成熟度等级4:已管理级(Managed)。一个处于第4级的公司对每个项目都设定质量和生产目标。这两个量将被不断地测量,当偏离目标太多时,就采取行动来修正。利用统计质量控制,管理部门能区分出随机偏离和有深刻含义的质量或生产目标的偏离(统计质量控制措施的一个简单例子是每千行代码的错误率。相应的目标就是随时间推移减少这个量)。

成熟度等级5:优化级(Optimizing)。—个第5级组织的目标是连续地改进软件过程。这样的组织使用统计质量和过程控制技术作为指导。从各个方面中获得的知识将被运用在以后的项目中,从而使软件过程融入了正反馈循环,使生产率和质量得到稳步的改进。整个企业将会把重点放在对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采取主动的措施去找出过程的弱点与长处,以达到预防缺陷的目标。同时,分析各有关过程的有效性资料,作出对新技术的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并提出对过程进行修改的建议。达到该级的公司可自发的不断改进,防止同类缺陷二次出现。

Cmm2的关键过程是: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软件转包合同、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这六个关键过程域主要涉及建立基本项目管理和控制方

面的内容。

需求管理:在顾客和顾客要求的软件项目之间建立一种一致的、共同的理解,控制系统对软件的需求,为软件工程和管理建立基线,保持软件计划、产品和活动与分配需求的一致性。共同理解是计划和管理软件项目的基础,所以需求管理要求需求文档化,并对需求进行评审。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当用户需求改变时,记录全部改变,并进行评审。

软件项目计划:为实施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制订合理计划。估计软件产品的规模和所需资源,制定开发进度计划,确定并评估风险,协商有关约定。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对软件项目的执行进行跟踪、监督与控制,以便随时掌握软件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当项目的执行活动与软件项目计划偏离时,项目经理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软件转包合同:选择高质量的软件子项目承包者,并对子合同的执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对其进行过程监督。

软件质量保证:对软件项目和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为管理者监控软件项目的过程和产品质量提供适度的可视性。通过评审和审核软件产品和活动,验证是其否与应用的标准和规程一致。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在软件项目组内部解决。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质量保证组进行适当的解决。

软件开发的几个关键过程 三

软件开发的几个关键过程三 - 一.软件项目管理(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SW-CMM将项目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即软件项目计划(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和软件项目跟踪及监控(Software Project Tracking and Oversighting)。 软件项目计划的目的是为完成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制定合理的计划。 软件项目计划包含估计待完成的工作,建立必要的约定和确定进

行该工作的计划。 软件计划计划首先作出有关待完成的工作和其它定义及界定软件项目的约束和目标(由需求管理关键过程区域的实践所建立的)的陈述。软件计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估计软件工作产品规模及所需的资源,制定时间表,鉴别和评估软件风险和协商约定。为了制定软件计划(即软件开发计划),可能需要重复地通过这些步骤。 该计划提供完成和管理软件项目活动的基础,并按照软件项目的资源、约束和能力,阐述对软件项目的顾客作的约定。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的目的是建立对实际进展的适当的可视性,使管理者能在软件项目性能明显偏离软件计划时采取有效措施。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包括对照已文档化的估计、约定、和计划评审和跟踪软件完成情况和结果。基于实际的完成情况和结果调整这些计划。 软件项目的已文档化的计划(即软件开发计划,正如在软件项目计划关键过程区域中所描述的)用作跟踪软件活动、传送状态和修订计划的基础。管理者监控软件活动。主要通过在所选出的软件工作产品完成时和在所选择的里程碑处,将实际的软件规模。工作量、成本和时间表与计划相比较,来确定进展情况。当确定未实现软件项目计划时,采取纠正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修订软件开发计划以反映实际的完成情况和重新计划遗留的工作或者采取改进性能的措施。 二.软件需求(Software Requirement) 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在顾客和将处理顾客需求的软件项目之间建立对顾客需求的共同理解。

CMMI 过程域 - 实践

过程管理的CMMI模型的过程域、特定目标、特定实践 目录 1 概述 (1) 2 通用目标和实践 (1) 3 成熟度等级与过程域 (2) 4 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特定实践 (3) 4.1 项目管理类 (3) 4.2 组织过程类 (5) 4.3 工程类 (7) 4.4 支持类 (9) 1 概述 在企业管理中,研发软件的质量由三要素决定:人、技术、过程。其中,研发软件的过程是影响软件质量的最大因素。所以,提高软件研发水平的一个有力措施就是提高企业的过程管理和改进水平,CMMI的阶段式是衡量软件企业总体过程管理水平的一个通用模型,共分5级,称作能力成熟度,分别称为: 1)初始化 2)项目管理 3)过程管理 4)定量管理 5)过程优化 要达到一定的能力成熟度等级,就要完成它以及以下的所有成熟度等级所对应的所有过程域。要完成一个过程域,就必须完成它的所有特定目标和通用目标。通用目标衡量企业的过程制度化水平,共有三个,分别是:GG1(Achieve Specific Goals,实现特定目标)、GG2(Institutionalize a Managed Process,制度化已管理过程)、 GG3(Institutionalize a Defined Process,制度化已定义过程),对应的通用实践如下: 2 通用目标和实践 GG 1 实现特定目标(适用于连续式) GP 1.1 执行特定实践 GG 2 制度化管理进程 GP2.1 建立组织方针 GP2.2 计划过程 GP 2.3 提供资源

GP 2.4 分配责任 GP 2.5 培养人 GP 2.6 控制工作产品 GP 2.7 识别和使共利益者介入 GP 2.8 监视和控制过程 GP2.9 客观评价一致性 GP 2.10 跟高层一起审查状况 GG 3 制度化已定义的过程 GP 3.1 建立定义流程 GP 3.2 收集过程相关工作经验 按照所要实现的能力成熟度等级,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实践要结合通用目标和实践完成。 3 成熟度等级与过程域 5个成熟度等级共有22个过程域,对应的过程域如下表:

CMMI3级过程域(PA)

被访谈角色问题说明 -CMMI3 1)高层经理: 高层经理Sheet页内容; 2)EPG人员: 公共实践、OPD、OPF sheet页内容;3)培训管理员: 公共实践、OT sheet页内容。 4)项目经理: 公共实践、立项与结项、PP、PMC、 IPM、RSKM、MA、REQM、VER、DAR sheet页内容。 5)需求人员: 公共实践、RD、REQM、VER、DAR sheet 页内容; 6)设计开发人员: 公共实践、TS、VER、DAR、PI sheet 页内容; 7)测试人员: 公共实践、VAL、VER sheet页内容;8)配置管理员: 公共实践、CM、VER sheet页内容;9)QA人员: 公共实践、PPQA、VER sheet页内容。CMMI3级过程域(PA): 过程管理 1、OPD:(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组织级过程定义。建立和 维护有用的组织过程资产。2、OPF:(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 组织级过程焦点。在理解现有过程强 项和弱项的基础上计划和实施组织过 程改善。 3、OT:(Organizational Training)组织培 训管理。增加开发人员的技能和知识, 使他们能有效地执行他们的任务。 项目管理 4、PP:(Project Plan)项目计划。保证在 正确的时间有正确的资源可用。为每 个人员分配任务。协调人员。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项目。 5、PMC:(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项目监督与控制。通过项目的跟踪与 监控活动,及时反映项目的进度、费 用、风险、规模、关键计算机资源及 工作量等情况,通过对跟踪结果的分 析,依据跟踪与监控策略采取有效的 行动,使项目组能在既定的时间、费 用、质量要求等情况下完成项目。 6、SAM:(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供应商协议管理。旨在 对以正式协定的形式从项目之外的供 方采办的产品和服务实施管理。 7、IPM:(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 集成项目管理。根据从组织标准过程 剪裁而来的集成的、定义的过程对项 目和利益相关者的介入进行管理。 8、RSKM:(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 识别潜在的问题,以便策划应对风险 的活动和必要时在整个项目生存周期 中实施这些活动,缓解不利的影响, 实现目标。 工程管理 9、REQM:(Requirements Management)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在客户 和软件项目之间就需要满足的需求建 立和维护一致的约定。 10、RD:(Requirement Development) 需求开发。需求开发的目的在于定义 系统的边界和功能、非功能需求,以 便涉众(客户、最终用户)和项目组 对所开发的内容达成一致。 11、TS:(Technical Solution)技术解 决方案。在开发、设计和实现满足需 求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 现等都围绕产品、产品组件和与过程 有关的产品。 12、PI:(Product Integration)产品集 成。从产品组件组装产品,确保集成 产品功能正确并交付产品。 13、VER:(Verification)验证。验证 确保选定的工作产品满足需求规格。 14、VAL:(Validation)确认。确认证 明产品或产品部件在实际应用下满足 应用要求。 支持管理: 15、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建立和维护在项目的整个 软件生存周期中软件项目产品的完整 性。 16、PPQA:(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过程和产品质量保 证。为项目组和管理层提供项目过程 和相关工作产品的客观信息。 17、MA:(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测量与分析。开发和维持度量的能力, 以便支持对管理信息的需要,作为改 进、了解、控制决策。 18、DAR:(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决策分析与解决。应用正 式的评估过程依据指标评估候选方案, 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 总结CMMI3级的几个重要特点: 1) 明确规定了需求开发、设计、编码、 测试、集成等软件开发各过程的要求。 2) 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利 用组织级的数据来管理项目。 3) 出现了专门针对组织级的PA,要求有 专门的组织来负责过程改进的工作。 4) 提供了一个做出最佳决策的指导,而 这个方法可以用于软件工程,也可以用于 组织级过程改进。 注意:本次评估中只包含除SAM(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供应商协议管理 外的17个过程域。 SG:特定目标 SP:特定实践 立项管理文档立项管理(Project Initialization Management,PIM)的目的是:(1)采纳符合 机构最大利益的立项建议被采纳,避免浪费机构 的人力资源、资金、时间等。 【√设计】TS-技术解决方案 【√设计】DAR-决策分析与解决 【√设计、开发】VER(同行评审)-验证 【√开发】PI-产品集成

CMMI过程域的四个种类

本文从CSDN转载 CMMI过程域的四个种类 §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 §工程 §支持 1. 过程域之过程管理类 下面这些都是CMMI里的过程管理PA: 1. 机构过程聚焦; 2. 机构过程定义; 3. 机构的培训; 4. 机构过程执行; 5. 机构创新与部署 过程管理PA包含着一些涉及定义、计划、资源支持、配置、实施、监测、控制、评估、量化以及过程改进相关的cross-project行为。 特别注意:机构综合环境(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for Integration)将被IPPD所覆盖。 过程管理过程PA的理解: The process management Pas apply across the organization as a whole and provide details that support the Capability Level 3 Generic Goal. 对于已选择的PAs,企业必须有一套标准的过程,个体的项目都须符合该过程的需要。 定义在Capability Level2制度中的PAs,提供了project level stablility,过程管理PAs可以利用起来。如,策划、计划、资源、职责、培训、执行过程、配置管理、监控、目标验证、管理回顾。 基本过程管理过程域,如下图

高级过程管理过程域,如下图 2. 过程域之项目管理 下面这些都是CMMI项目管理PA: 项目计划(PP)。项目监控(PMC)。供应商协议管理(SAM)。项目集成管理(IPM)。风险管理(RSKM)。Quantitative Project Management(QPM) 特别注意:Integrated Teaming(IT) and IPM(IPPD)将被IPPD覆盖。集成供应商管理将被SS覆盖。 基本项目管理过程,如下图:

CMMI3级18个过程域

CMMI3级过程域一共有18个PA,分别是: 过程管理 1、OPD:(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组织级过程定义。建立和维护有用的组织过程资产。 2、OPF:(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组织级过程焦点。在理解现有过程强项和弱项的基础上计划和实施组织过程改善。 3、OT:(Organizational Training)组织培训管理。增加开发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有效地执行他们的任务。 项目管理: 4、PP:(Project Plan)项目计划。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有正确的资源可用。为每个人员分配任务。协调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 5、PMC:(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项目监督与控制。通过项目的跟踪与监控活动,及时反映项目的进度、费用、风险、规模、关键计算机资源及工作量等情况,通过对跟踪结果的分析,依据跟踪与监控策略采取有效的行动,使项目组能在既定的时间、费用、质量要求等情况下完成项目。 6、SAM:(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供应商协议管理。旨在对以正式协定的形式从项目之外的供方采办的产品和服务实施管理。 7、IPM:(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集成项目管理。根据从组织标准过程剪裁而来的集成的、定义的过程对项目和利益相关者的介入进行管理。 8、RSKM:(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识别潜在的问题,以便策划应对风险的活动和必要时在整个项目生存周期中实施这些活动,缓解不利的影响,实现目标。 工程管理:

量化项目管理:CMMI模型过程域系列学习中文版

【CMMI学习】量化项目管理:CMMI模型过程域系列学习中文版 QUANTITATIVE PROJECT MANAGEMENT 量化项目管理 Purpose 目的 量化项目管理(简称QPM)的目的是量化地管理项目的已定义过程,以达到项目既定的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 Introductory Notes 简介 上述被识别的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度量和基线,是由组织过程性能过程域相关内容开发而来。随后,实施与量化项目管理过程域相关过程的结果(如度量定义和度量数据),将成为组织过程性能过程域所指的组织过程资产库的一部分。 为有效实施本过程域的的特定实践,组织应已建立一组标准过程和相关的组织过程资产,例如已用于各项目建立其已定义过程的组织度量库和组织过程资产库。项目的已定义过程是由一组集成的和一致的项目生命周期下的子过程构成。其中一部分是通过选择和裁剪组织标准过程而来。 项目还应确保可以获得供应商工作的度量和进度数据。要成功的完成本过程域的特定实践必须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关系。 过程性能是实际过程性能结果的度量指标。过程性能由两方面组成,包括过程度量(如投入、周期时间、缺陷去除效率)和产品度量(如可靠度、缺陷密度、反应时间)。 子过程是更高级已定义过程的已定义的模块。例如,典型的组织的开发过程,由需求开发、设计、构建、测试和同行评审等子过程构成。这些子过程本身也可适时的进一步分解为其他子过程或过程元素。 量化管理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对估计要有信心(应可以预测满足项目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的程度)。基于识别出来的可预测性能的需要,选定将被统计化管理的子过程。 量化管理的另一个基本要素是要了解实际过程性能变化的本质和程度,并了解在何时项目的实际性能将无法达成项目质量和过程性能的目标。 统计管理化涉及统计思想和正确使用各种统计技术,如执行图、控制图、置信区间、预测区间、假设验证等。量化管理使用统计管理得到的数据,以帮助该项目预测是否将能够实现其质量和过程性能的目标,并识别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本过程域用于管理项目,但相关概念也可用于管理其他组或功能组。运用相关概念管理其他组或功能组未必有助于实现组织的业务目标,但可以帮助这些组或功能组控制自己的过程。

(完整版)CMMI过程域总结v2.0,推荐文档

CMMI 基本介绍V2.0 目录 1组织成熟度级别和类别 (2) 2通用目标和通用实践 (3) 3RD 需求开发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4) 4REQM 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 (5) 5PP 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 (6) 6PMC 项目监督和控制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7) 7RSKM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8) 8SAM 供应商协议管理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 (9) 9CM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0) 10PPQA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11) 11MA 度量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12) 12DAR 决策分析和解决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13) 13TS 技术解决方案TECHNICAL SOLUTION (14) 14PI 产品集成PRODUCT INTEGRATION (15) 15VER 验证VERIFICATION (16) 16VAL 确认VALIDATION (17) 17OPF 组织过程聚焦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 (18) 18OPD 组织过程定义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 (19) 19OT 组织培训ORGANIZATIONAL TRAINING (20) 20IPM 集成项目管理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 (21) 21OPP 组织过程性能ORGANIZATIONAL PROCESS PERFORMANCE (22) 22QPM 量化项目管理QUANTITATIVE PROJECT MANAGEMENT (23) 23CAR 因果分析和解决CAUSAL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24) 24OPM 组织性能管理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25)

CMM介绍与关键过程域说明

CMM它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CMM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CMM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重复级,三级为已定义级,四级为已管理级,五级为优化级。 CMM它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家以及国际软件产业界的认可,成为当今企业从事规模软件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CMM 有助于组织建立一个有规律的、成熟的软件过程。改进的过程将会生产出质量更好的软件,使更多的软件项目免受时间和费用的超支之苦。 软件过程包括各种活动、技术和用来生产软件的工具。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软件生产的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CMM明确地定义了5个不同的“成熟度”等级,一个组织可按一系列小的改良性步骤向更高的成熟度等级前进。 成熟度等级1:初始级(Initial)。处于这个最低级的组织,基本上没有健全的软件工程管理制度。每件事情都以特殊的方法来做。如果一个特定的工程碰巧由一个有能力的管理员和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组来做,则这个工程可能是成功的。然而通常的情况是,由于缺乏健全的总体管理和详细计划,时间和费用经常超支。结果,大多数的行动只是应付危机,而非事先计划好的任务。处于成熟度等级1的组织,由于软件过程完全取决于当前的人员配备,所以具有不可预测性,人员变化了,过程也跟着变化。结果,要精确地预测产品的开发时间和费用之类重要的项目,是不可能的。 成熟度等级2:可重复级(Repeatable)。在这一级,有些基本的软件项目的管理行为、设计和管理技术是基于相似产品中的经验,故称为“可重复”。在这一级采取了一定措施,这些措施是实现一个完备过程所必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典型的措施包括仔细地跟踪费用和进度。不像在第一级那样,在危机状态下方行动,管理人员在问题出现时便可发现,并立即采取修正行动,以防它们变成危机。关键的一点是,如没有这些措施,要在问题变得无法收拾前发现它们是不可能的。在一个项目中采取的措施也可用来为未来的项目拟定实现的期限和费用计划。 成熟度等级3:已定义级(Defined)。在第3级,已为软件生产的过程编制了完整的文档。软件过程的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都明确地做了定义,并按需要不断地改进过程,而且采用评审的办法来保证软件的质量。在这一级,可引用CASE环境来进一步提高质量和产生率。而在第—级过程中,“高技术”只会使这一危机驱动的过程更混乱。 成熟度等级4:已管理级(Managed)。一个处于第4级的公司对每个项目都设定质量和生产目标。这两个量将被不断地测量,当偏离目标太多时,就采取行动来修正。利用统计质量控制,管理部门能区分出随机偏离和有深刻含义的质量或生产目标的偏离(统计质量控制措施的一个简单例子是每千行代码的错误率。相应的目标就是随时间推移减少这个量)。 成熟度等级5:优化级(Optimizing)。—个第5级组织的目标是连续地改进软件过程。这样的组织使用统计质量和过程控制技术作为指导。从各个方面中获得的知识将被运用在以后的项目中,从而使软件过程融入了正反馈循环,使生产率和质量得到稳步的改进。整个企业将会把重点放在对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采取主动的措施去找出过程的弱点与长处,以达到预防缺陷的目标。同时,分析各有关过程的有效性资料,作出对新技术的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并提出对过程进行修改的建议。达到该级的公司可自发的不断改进,防止同类缺陷二次出现。 Cmm2的关键过程是: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软件转包合同、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这六个关键过程域主要涉及建立基本项目管理和控制方

福师《软件过程管理》 练习题答案

软件过程与软件管理课程复习题 (一)解释相关概念或术语 1)软件工程 ●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类学科,它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用工程化的概 念、原理、方法和技术,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并与经过时间证明正确的管理方法与措施相结合,以较少的代价获取高质量的软件。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是(1) 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 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2) 对(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2)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是指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和维护软件及相关产品(如项目计划、设计文档、代码、测试用例、用户手 册等)的一套行为、方法、实践及变换过程 ●根据IEEE对软件过程概念的解释,软件过程涵盖了软件采购、软件开发、软件维护、软件运行、软件获取、 软件管理、软件支持等7大类的软件活动 ●ISO12207分别将这些活动归结为基本过程、支持过程和组织过程等3大类 3)软件过程工程 为建造软件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化活动,包含如下基本活动:过程定义、过程例化、过程模拟、过程运作。 现代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工程+软件过程工程,这标志着软件过程的时代的到来。 4)软件配置管理 SCM是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投放和变动,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变动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GB/T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针对SCM在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所起的作用,一个完整的SCM环境要求具有版本控制、变更管理、状态统计、和配置审计的功能。 5)CMM CMM是指“能力成熟度模型”,其英文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英文缩写为SW-CMM,简称CMM。它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CMM 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 6)CMM中的关键过程域 每个软件能力成熟度等级包含若干个对该成熟度等级至关重要的过程方面,它们的实施对达到该成熟度等级的目标起到保证作用。这些过程域就称为该成熟度等级的关键过程域。 ●确定了实现一个成熟度级别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处于级别3的机构,必须解决级别2和级别3的所有关键过程域中的问题 ●每个关键过程域都确定了一套相应的活动,完成了这些活动,就达到了被认为是对改进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组 目标 ●目标说明了每个关键过程域的范围、界限和意义 ●对于满足关键过程域的机构,一个关键过程域的所有目标都必须实现 ●每个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总结了它的关键实践 7)CMM中的关键实践 是指关键过程域种的一些主要实践活动。每个关键过程域最终由关键实践所组成,通过实现这些关键实践达到关

CMMI-DEV_V1.2过程域简要

CMMI-DEV 1.2的22个过程域

CMMI特定目标(SG)和特定实践(SP)汇总 CMMI 2级过程域: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 SG1 Establish Estimates 建立估算 SP 1.1 Estimate the Scope of the Project 估算项目的范围 SP 1.2 Establish Estimates of Work Product and Task Attributes 估算工作产品和任务属性SP 1.3 Define Project Lifecycle 定义项目生命周期 SP 1.4 Determine Estimates of Effort and Cost 估算工作量和成本 SG2 Develop a Project Plan 开发项目计划 SP 2.1 Establish the Budget and Schedule 编制预算和进度 SP 2.2 Identify Project Risks识别项目风险 SP 2.3 Plan for Data Management 计划数据管理 SP 2.4 Plan for Project Resources 计划项目资源 SP 2.5 Plan for Needed Knowledge and Skills 计划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SP 2.6 Plan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计划干系人的参与 SP 2.7 Establish the Project Plan 建立项目计划 SG3 Obtain Commitment to the Plan 获得对计划的承诺 SP 3.1 Review Plans That Affect the Project 审查影响项目的计划 SP 3.2 Reconcile Work and Resource Levels调整工作与资源水平 SP 3.3 Obtain Plan Commitment 获得计划承诺 CMMI 2级过程域:项目监控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G1 Monitor Project Against Plan 依据计划监督项目 SP 1.1 Monitor Project Planning Parameters 监督项目计划的参数 SP 1.2 Monitor Commitments 监督承诺 SP 1.3 Monitor Project Risks 监督项目风险 SP 1.4 Monitor Data Management 监督数据管理 SP 1.5 Monitor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监督干系人的介入 SP 1.6 Conduct Progress Reviews 项目进展审查 SP 1.7 Conduct Milestone Reviews 里程碑审查 SG2 Manage Corrective Action to Closure 管理纠正措施 SP 2.1 Analyze Issues 分析问题 SP 2.2 Take Corrective Action 采取纠正措施 SP 2.3 Manage Corrective Action 管理纠正措施 CMMI 2级过程域:供应商协议管理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 SG1 Establish Supplier Agreements 签定供应商协议 SP 1.1 Determine Acquisition Type 确定采购方式 SP 1.2 Select Suppliers 选择供应商 SP 1.3 Establish Supplier Agreements 签定供应商协议 SG2 Satisfy Supplier Agreements 满足供应商协议 SP 2.1 Execute the Supplier Agreement 执行供应商协议 SP 2.2 Monitor Selected Supplier Processes 监督选定的供应过程 SP 2.3 Evaluate Selected Supplier Work Products 评价供应商产品

福师《软件过程管理》练习题答案教学内容

软件过程与软件管理课程复习题 解释相关概念或术语 软件工程 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类学科,它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并与经过时间证明正确的管理方法与措施相结合,以较少的代价获取高质量的软件。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是(1) 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2) 对(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是指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和维护软件及相关产品(如项目计划、设计文档、代码、测试用例、用户手册等)的一套行为、方法、实践及变换过程 根据IEEE对软件过程概念的解释,软件过程涵盖了软件采购、软件开发、软件维护、软件运行、软件获取、软件管理、软件支持等7大类的软件活动 ISO12207分别将这些活动归结为基本过程、支持过程和组织过程等3大类 软件过程工程 为建造软件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化活动,包含如下基本活动:过程定义、过程例化、过程模拟、过程运作。 现代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工程+软件过程工程,这标志着软件过程的时代的到来。 软件配置管理 SCM是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投放和变动,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变动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GB/T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针对SCM在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所起的作用,一个完整的SCM环境要求具有版本控制、变更管理、状态统计、和配置审计的功能。 CMM CMM是指“能力成熟度模型”,其英文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英文缩写为SW-CMM,简称CMM。它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 CMM中的关键过程域 每个软件能力成熟度等级包含若干个对该成熟度等级至关重要的过程方面,它们的实施对达到该成熟度等级的目标起到保证作用。这些过程域就称为该成熟度等级的关键过程域。 确定了实现一个成熟度级别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处于级别3的机构,必须解决级别2和级别3的所有关键过程域中的问题 每个关键过程域都确定了一套相应的活动,完成了这些活动,就达到了被认为是对改进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组目标 目标说明了每个关键过程域的范围、界限和意义 对于满足关键过程域的机构,一个关键过程域的所有目标都必须实现 每个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总结了它的关键实践 CMM中的关键实践 是指关键过程域种的一些主要实践活动。每个关键过程域最终由关键实践所组成,通过实现

CMMI过程域总结

CMMI基本介绍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组织成熟度级别和类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通用目标和通用实践......................................... 错误!未定义书签。RD 需求开发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QM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 ........................ 错误!未定义书签。PP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 ................................. 错误!未定义书签。PMC项目监督和控制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 错误!未定义书签。RSKM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错误!未定义书签。SAM供应商协议管理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 ............. 错误!未定义书签。CM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 PPQA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错误!未定义书签。11 MA度量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 错误!未定义书签。12 DAR决策分析和解决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TS技术解决方案TECHNICAL SOLU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14 PI产品集成PRODUCT INTEGRA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15 VER验证VERIFICA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16 VAL确认VALIDATION ......................................... 错

CMMI过程域之:OPP组织过程性能

CMMI过程域之:OPP组织过程性能 2008-12-17 作者:人月神话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495974.html, 过程性能是对遵循某各过程后所达到的实际结果的度量。注意过程性能的度量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过程的度量(工作量,评审效率,缺陷移除等),一方面是对产品质量的度量(故障数,缺陷密度)等。虽然过程性能包含了质量,单是为了强调质量在过程域里面我们常用的词仍然是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该目标覆盖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过程性能。 组织预期的过程性能可以用来建立项目的过程性能目标,也是和项目过程性能实际数据进行比较的重要基准。这些信息是项目定量管理的基础,同时执行了定量管理的项目又为组织的过程性能基线提供改进数据。 一旦组织有了关键产品和过程特性的度量值、数据和相应的分析技术,就可以做以下工作: ?确定过程的行为是否一致,过程本身是否稳定(即可预测) ?识别各个过程实施小组之间按照一致的性质范围执行的那些过程 ?建立准则,识别某个过程或过程单元是否要实施统计管理 ?如果要进行统计管理,确定用于统计管理的度量项和统计方法工具 ?识别那些显示出无用的(例如零散的或不可预料的)行为的过程 ?识别组织的标准过程集合中可以加以改进的过程 ?识别那些可能是最佳惯例的过程实施 SG1建立性能基线(PPB)和模型(PPM)。建立并维护用于表征组织标准过程集合的预期过程性能的基线和模型。 ?SP1.1 选择过程 ?SP1.2 建立过程性能度量值

?SP1.3 建立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 ?SP1.4 建立过程性能基线 ?SP1.5 建立过程性能模型 组织的过程由一套标准过程组成,每个过程又包括相应的子过程和过程单元。这些过程不可能都实现定量管理,因此选择过程就是要根据业务目标和组织的过程改进目标来选择哪些过程和子过程要进行定量管理。 选择了过程后,就是要对过程的性能进行度量,需要选择那些能够很好的对过程性能进行评价的度量指标。度量值的选择标准是可用的,客观的,能够很好的反映和组织业务目标的关系,能够客观的评价过程的性能。基于以上考虑,可以采用目标问题矩阵这个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度量值。最终选择的度量值要纳入组织的通用度量值集合。 注意OPP中建立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是组织级的,QPM中建立的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是考虑了项目本身的业务目标后得出的项目级的。注意了在OPP中的SP1.1和SP1.2会对可能需要定量管理的过程都列出来,给出每个过程的度量值和度量方法。SP1.3是建立组织过程性能目标,根据该目标再来分析对于组织级来讲哪些子过程是需要进行定量管理的。 组织的过程性能目标是以组织的业务目标和组织中项目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制定的。性能目标包括了过程度量值和质量度量值两方面的内容。性能目标建立后还需要对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当组织业务目标变更了还需要对组织性能目标进行相应的修改。 PPB和PPM的建立 过程性能基线是基于过程度量项或产品的度量项来定义组织级的一个基准,基准包括了均值和允许的上下限范围。比如缺陷密度组织级的过程性能基线是均值在8.3个/Kloc代码。下限是4.8个/Kloc代码,上限是11.8个/Kloc代码。过程性能模型是y=f(x1,x2,x3),是指对应一个过程性能度量项,我们是通过其它过程或产品度量项来评价的,通过建立这种模型在x都已知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预测y的性能。四级量化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除了要求过程稳定外,还要求过程本身是可预测的。可预测这点就是通过建立过程性能模型PPM来实现的。 OPP过程的输入

CMM说明与关键过程域

CMM介绍及关键过程域的分析 一、cmm介绍 CMM它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CMM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CMM 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重复级,三级为已定义级,四级为已管理级,五级为优化级。 CMM它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家以及国际软件产业界的认可,成为当今企业从事规模软件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CMM有助于组织建立一个有规律的、成熟的软件过程。改进的过程将会生产出质量更好的软件,使更多的软件项目免受时间和费用的超支之苦。 软件过程包括各种活动、技术和用来生产软件的工具。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软件生产的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CMM明确地定义了5个不同的“成熟度”等级,一个组织可按一系列小的改良性步骤向更高的成熟度等级前进。 成熟度等级1:初始级(Initial)。处于这个最低级的组织,基本上没有健全的软件工程管理制度。每件事情都以特殊的方法来做。如果一个特定的工程碰巧由一个有能力的管理员和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组来做,则这个工程可能是成功的。然而通常的情况是,由于缺乏健全的总体管理和详细计划,时间和费用经常超支。结果,大多数的行动只是应付危机,而非事先计划好的任务。处于成熟度等级1的组织,由于软件过程完全取决于当前的人员配备,所以具有不可预测性,人员变化了,过程也跟着变化。结果,要精确地预测产品的开发时间和费用之类重要的项目,是不可能的。 成熟度等级2:可重复级(Repeatable)。在这一级,有些基本的软件项目的管理行为、设计和管理技术是基于相似产品中的经验,故称为“可重复”。在这一级采取了一定措施,这些措施是实现一个完备过程所必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典型的措施包括仔细地跟踪费用和进度。不像在第一级那样,在危机状态下方行动,管理人员在问题出现时便可发现,并立即采取修正行动,以防它们变成危机。关键的一点是,如没有这些措施,要在问题变得无法收拾前发现它们是不可能的。在一个项目中采取的措施也可用来为未来的项目拟定实现的期限和费用计划。 成熟度等级3:已定义级(Defined)。在第3级,已为软件生产的过程编制了完整的文档。软件过程的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都明确地做了定义,并按需要不断地改进过程,而且采用评审的办法来保证软件的质量。在这一级,可引用CASE 环境来进一步提高质量和产生率。而在第—级过程中,“高技术”只会使这一危机驱动的过程更混乱。 成熟度等级4:已管理级(Managed)。一个处于第4级的公司对每个项目都设定质量和生产目标。这两个量将被不断地测量,当偏离目标太多时,就采取行动来修正。利用统计质量控制,管理部门能区分出随机偏离和有深刻含义的质量或生产目标的偏离(统计质量控制措施的一个简单例子是每千行代码的错误率。相应的目标就是随时间推移减少这个量)。 成熟度等级5:优化级(Optimizing)。—个第5级组织的目标是连续地改进软

CMM关键过程域

在CMM 中每个成熟度等级(第1 级除外)规定了不同的关键过程域(KPA),一个软件组织如果希望达到某一个成熟度等级,就必须完全满足关键过程域所规定的不同要求,即满足每个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所谓关键过程域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一个软件组织改进过程时必须集中精力改进的几个方面。换句话说,关键过程域标识了达到某个成熟度等级时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在CMM 中一共有18 个关键过程域,分布在2~5 级中。 第2 级(可重复级)有6 个关键过程域,主要涉及建立软件项目管理控 制方面的内容。 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 ,RM ) 软件项目计划(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 ,SPP )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Software Project Tracking and Oversight ,SPTO ) 软件子合同管理(Software Subcontract Management ,SSM ) 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SQA )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 ) 第3 级(定义级)有7 个关键过程域,主要涉及项目和组织的策略。使软件组织建立起对项目中的有效计划和管理过程的内部细节。 组织过程焦点(Organization Process Focus ,OPF ) 组织过程定义(Organization Process Definition ,OPD ) 培训程序(Training Program ,TP ) 集成软件管理(Integrated Software Management ,ISM ) 软件产品工程(Software Product Engineering ,SPE ) 组间协调(Intergroup Coordination ,IC ) 同级评审(Peer Reviews ,PR ) 第4 级(管理级)有2 个关键过程域,主要的任务是为软件过程和软件 产品建立一种可以理解的定量的方式。

CMMI二级过程域

CMMI二级过程域 1、需求管理(REQM) SG1:管理需求 SP1.1:理解需求 SP1.2:获取需求 SP1.3:管理需求变更 SP1.4:维护需求的双向追溯性 SP1.5:确保项目工作与需求的一致性 2、项目策划(PP) SG1:建立估算值 SP1.1:估计项目的范围 SP1.2:建立工作产品与任务属性的估算值 SP1.3:定义项目点生命周期 SP1.4:估计工作量和成本SG2:开发项目计划 SP2.1:建立预算和进度 SP2.2:识别项目风险 SP2.3:对数据管理进行计划 SP2.4:策划项目的资源SP2.5:策划项目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SP2.6:策划干系人的参与SP2.7:建立和完成项目计划 SG3:获取对项目计划的承诺 SP3.1:评审影响项目的各种计划 SP3.2:调整工作和资源水平 SP3.3:获得对计划的承诺 3、项目监控(PMC)

SG1:按计划监控项目 SP1.1监控项目计划的各项参数 SP1.2监控承诺事项 SP1.3监控项目风险 SP1.4监控数据管理 SP1.5监控干系人的参与 SP1.6进行进度审计 SP1.7进行里程碑审查 SG2:管理纠正措施,直至关闭 SP2.1分析问题 SP2.2采取纠正措施 SP2.3管理纠正措施 4、配置管理(CM) SG1:建立基线 SP1.1:识别配置项 SP1.2: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SP1.3:建立或发布基线 SG2:跟踪和控制变更 SP2.1:跟踪变更请求 SP2.2:控制配置项 SG3:建立完整性 SP1.1:建立配置管理记录 SP1.2:执行配置审计5、度量分析(MA) SG1:安排度量与分析活动 SP1.1:建立度量目标 SP1.2:确定度量项 SP1.3:确定数据收集和存储流程 SP1.4:确定分析流程SG2:提供度量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