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与应急处理题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与应急处理题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与应急处理题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与应急处理题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只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

1、改进后的皮内注射方法在注入药液时,推至注射局部形成直径约(C)的皮丘后拨出针头。A0.1cm B0.2cm C0.5 D1cm

2、选取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一般临床选取(B)A前臂掌侧上段B前臂掌侧中段C上臂掌侧上段D上臂掌侧中段

3、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值班护士应立即停药,将患者平卧,通知医生,并立即皮下注射(D)A0.01%肾上腺素0.5B0.01%肾上腺素

C0.1%肾上腺素0.5 D0.1%肾上腺素

4、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D)

A 高流量面罩吸氧B球囊面罩吸氧C 肌注呼吸兴奋剂D 气管切开

5、皮下注射时药量不宜过多,以少于(B)为宜。

A1B2C3D5

6、为患者在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时,若药量超过(A)应分次注射。

A2B4C 52D10

7、经过临床试验,用(C)稀释药物后进行肌内注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A 灭菌蒸馏水B注射用水C生理盐水D苯甲醇液

8、患者在左侧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时出现了左上臂麻木、疼痛、无力等感觉,未经处理,约一周后疼痛减轻,但肘关节活动略受限,此时可判断患者发生了(C)

A硬结形成B肌内注射引起疼痛C神经性损伤D注射失败

9、在为患者肌内注射刺激性药物时,护士可采用(D)预防药液渗漏至皮下组织或表皮,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受损。

A选择合适注射部位B每次轮换注射部位

C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液吸收D“Z”字形途径注射法

10、进行肌内注射时护士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可避免造成针头堵塞(A)

A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尖斜面小B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过细

C药液为悬浊液D粉剂未充分溶解

11、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素中不包括(A)

A 高热B物理引起的静脉炎

C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静脉炎D微生物侵袭引起的静脉炎

12、静脉输液时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主要表现不包括(C)

A注射部位肿胀B注射部位疼痛C皮肤温度高D皮肤温度低

13、静脉输液时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可导致组织休克的药物是(D)

A20%甘露醇B50%葡萄糖溶液C葡萄糖酸钙D氨甲喋呤

14、输入化疗药物后患者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护士不可选择(B),以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

A局部封闭治疗B 冷敷C热敷D理疗

15、快速输入20%甘露醇250,因患者躁动引起外渗,护士发现后应立即停止该部位输液,并用(D),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

A3%醋酸铅和50%硫酸镁交替局部温热敷

B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50溶于20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

C0.25%普鲁卡因5作局部浸润

D0.25%普鲁卡因5-20溶解透明质酸酶50-250u作局部浸润

16、给水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护士可(D)

A热敷使穿刺血管充盈B压迫静脉上下端,固定后于静脉上方成30°斜角直接进针

C用挑起进针法,针刺进皮肤后沿血管由浅入深进行穿刺

D先行按摩推压局部

17、静脉穿刺后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原因不可能是(B)

A消瘦B静脉腔大、针头过小C肥胖D经常同一部位进针

18、静脉穿刺拔针后宜选用(A)按压穿刺局部,以免因部位不对或移位引起血肿。

A拇指B食指C食指及中指D手掌

19、静脉穿刺拔针后一般按压时间为(D)

A 1左右

B 2-3

C 3-4

D 3-5

20、静脉穿刺注射局部发生血肿后局部可给予(D),以加速血肿的吸收。

A 25%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15-2O

B 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15-2O

C 25%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

D 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

21、患者在静脉治疗过程中,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同时伴有全身畏寒、发热。初步判断该患者发生了(C)

A 药物外渗

B 血肿形成

C 静脉炎

D 菌血症

22、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护理人员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B)

A立即减慢输液B304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8-10升/分

C取端坐位,两腿下垂D遵医嘱给予强心剂、利尿剂

23、下列个选项不属于静脉炎发生原因的是(C)

A外周静脉留置针放置4.5天 B 输入20%甘露醇

C输入药物值7.5 D青霉素800万单位+100生理盐水静点,80滴/分

24、为患者输入非生理值药液时,应适当加入缓冲剂,使其值尽量接近(C)

A7.3 B7.35 C7.4D7.45

25、连续输液患者者,护理人员应(A)更换输液器1次。

A每日B 每班 C 24-48小时D每周

26、发生空气栓塞时,空气栓子随血流首先进入右心房,再进入(C)造成空气栓塞。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室

D 肺动脉

27、护理人员应正确选择加药针头,一般加药针头型号选择(B),并尽量减少针头反复穿刺橡胶瓶塞,可明显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

A7-10号侧孔针B9-12号侧孔针C 7-10号正孔针D9-12号正孔针

28、解决输液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是(A)

A 选择输液终端过滤器

B 选择合适型号的加药针头

C尽量减少针头反复穿刺橡胶瓶塞D正确抽吸药液的方法

29、短时间内大量输入血管内,超出了血管缓冲和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而发生静脉炎的药物是(B)

A高渗液体B抗癌药物C 大剂量高浓度抗生素药物D输入药物过酸或过碱

30、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出现呼吸困难,护士赶至床旁发现患者全身严重紫绀,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表现初步判断其发生了(C)

A 严重的输液反应

B 急性肺水肿

C 空气栓塞

D 急性左心衰

31、判断患者发生了输液后空气栓塞,值班护士应立即给予(C)吸入,以改善其缺氧状态。

A 4-6L氧气B4-6L氧气经酒精湿化

C8-10L氧气D8-10L氧气经酒精湿化

32、在静脉输注某些药物过程中,因所输入的药物本身对血管的刺激或输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下列不会导致输液疼痛的药物是(A)

A氢化考的松B抗生素C氯化钾D化疗药物

33、患者发生输液败血症后,根据其症状表现及实验室生化检查提示发生了代谢性酸中毒,护士遵医嘱给(C)纠正酸中毒。

A 1.25%碳酸氢钠

B 2.5%碳酸氢钠C5%碳酸氢钠D 15%碳酸氢钠

34、输注对血管、神经有刺激性药液时,为预防药液外渗,护理人员可先用(D)行静脉穿刺;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再连接输液器。

A0.9B 5%葡萄糖液C等渗溶液D等渗盐水

35、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为预防患者出现神经损伤,静脉穿刺时尽可能选择(A)

A手背静脉B 手腕桡侧静脉 C 贵要静脉 D 肘正中静脉

36、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发生了穿刺部位的肿胀、淤血,主诉发冷、注射部位局部疼痛,护士为其检查过程中拒绝触摸疼痛部位。根据其表现,可初步判断发生了(C)

A 药物外渗

B 静脉炎C神经损伤 D 败血症

37、经外周静脉穿刺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要平行缓慢的顺血管方向进针约(A)使外套管的尖端进入血管内,再轻轻向内推送外套管。 19页

A0.1-0.2B0.2-0.3cm C0.3-0.4cm D0.4-0.5cm

38、患者在静脉输液后如发生表皮撕脱,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其伤口干燥,每天用(A)处理伤口。

A0.5%碘伏B安尔碘C生理盐水D75%酒精

39、水肿患者在静脉输液时,护士可为其准备(C)以固定穿刺针头。

A 脱敏胶布

B 一次性输液贴

C 输液固定带

D 约束带

40、为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推药后患儿尖叫,推药阻力大,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皮肤,判断(D)

A 药物外渗

B 刺破血管

C 药物刺激性强

D 误入动脉

41、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发热反应,症状一般较成人表现严重,体温可达(C)

A38-40℃B39-41℃C40-42℃D42℃以上

42、根据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下列不属于安全静脉输液三个因素的是(A)

A加强输液过程中巡视B无热原C无菌D无有害颗粒液体

43、小儿静脉浅表,护理人员在为患儿进针穿刺时角度应以针头与头皮夹角(B)为宜

A10-15°B15-20°C20-25°D25-30°

44、(C)小儿的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无静脉瓣,不宜造成阻力,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

A新生儿至1岁B新生儿至2岁C新生儿至3岁D新生儿至5岁

45、为提高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对(B )患儿可选用手背或足背血管进行穿刺。

A1周岁以上B3周岁以上C幼儿期以上D学龄前期以上

46、穿刺时,在可能的情况下穿刺者可尽量选用(B)穿刺。

A桡静脉B贵要静脉C肘正中静脉D锁骨下静脉

47、置入后导管可发生自发易位,下列不是发生自发易位原因的是(C)

A解剖因素B血管穿透伤C导管置入过浅D胸腔内压力增加

48、置入后大约会有(D)的患者出现导管自发易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置管患者的常规护理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A26%B14%C58%D312%

49、下列不属于置管后发生的静脉炎是(A)

A物理性静脉炎B机械性静脉炎C细菌性静脉炎D血栓性静脉炎

50、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通常于置管后(D)

A24h内B36h内C48h内D72h内

51、下列选项中不会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是(B)

A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B低龄儿童和老年人

C导管过粗D关节部位置管

52、预防置管患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穿刺者应保证穿刺后导管尖端位置在(B)

A上腔静脉中上段B上腔静脉中下段C下腔静脉中上段D上腔静脉中下段

53、预防置管患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护士在更换敷料使用乙醇消毒时,应避开穿刺点(A)

A 以上

B 2cm以下

C 2cm以上

D 3cm以下

54、置管后发生细菌性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不包括(C)

A导管接头污染B静脉滴注的药物被污染

C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D导管的纤维包裹鞘或形成的血栓

55、穿刺部位与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呈正相关,选择在(A)部位穿刺发生静脉血栓机率会较高。

A 肘窝处

B 中上臂

C 颈外静脉

D 下肢静脉

56、与置管相关的血栓性静脉炎在临床上不会表现(B)

A置管肢体的肿胀、穿刺点渗液B输液速度可无明显变化

C头颈部不适D患肢疼痛感

57、置管患者在每次治疗结束后或输注两种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之间,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即(C)

A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B10-2肝素生理盐水正压冲管

C10-2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D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生理盐水正压冲管

58、置管患者预防血凝性导管阻塞,护士应给予正确的冲封管液(B)

A生理盐水、生理盐水B生理盐水、肝素盐水

C肝素盐水、肝素盐水D肝素盐水、生理盐水

59、在维护置管时,护士应给予正确的冲管量(C)预防血凝性导管阻塞。

A50-10m1B10-15m1C10-20m1D15-20m1

60、置管患者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维持足够的冲管频率(D)

A治疗期间及治疗间歇期每日冲管1次

B治疗期间及治疗间歇期每日冲管2次

C治疗期间每日冲管,治疗间歇期每3天冲管一次

D治疗期间每日冲管,治疗间歇期每7天冲管一次

61、在2011年出版的《静脉治疗护埋实践标准》中指出由于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置入的风险和费用,建议在每一次间歇式使用后最好使用(B)封管液封管。

A 5的肝素盐水

B 的肝素盐水

C 5的生理盐水

D 的生理盐水

62、不是判断置管患者发生导管栓塞先兆的表现是(A)

A从导管中可回抽到液体,无法回抽到血液B无法从导管中回抽到血液或液体

C伴有局部疼痛D伴有皮下肿胀

63、置管患者发生穿刺处渗血时,护士应(D)

A按压穿刺点105,弹力绷带加压包24h

B按压穿刺点105,更换无菌透明敷料

C纱球压迫穿刺点105,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24h

D按压穿刺点105,更换无菌透明敷料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64、置管患者穿刺后,护士应指导其置管后(C)尽量减少屈肘运动,以避免穿刺处发生渗血。A2天内B1周内C2周内D4周内

65、静脉输血后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下列选项不是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的是(D)

A蛋白质B细胞的代谢产物C死菌D血液震荡过剧

66、主要在反复输血的患者或经产妇中出现的脉输血后反应是(B)

A溶血性发热反应B免疫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溶血反应

67、静脉输血后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C)

A15-30分钟内B30-60分钟内C1-2h内D4h内

68、献血员如在献血前(B)之内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可导致患者在输血后发生过敏反应。

A 2h

B 4h

C 24h

D 3天

69、患者在静脉输血过程中过敏反应较重,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畅通,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遵医嘱给(D) 30页

A 苯海拉明25口服

B 异丙嗪25肌肉注射

C 地塞米松5静脉注射

D 0.1%肾上腺素0.5-1皮下注射

70、因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患者输血后发生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B)即可产生症状。

A 50

B 105

C 50

D 105

71、静脉输血发生的最严重反应是(D)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B溶血性发热反应C 过敏反应 D 溶血反应

72、静脉输血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早期阶段不会出现(C)

A心前区压迫感B腰背部剧烈疼痛C血红蛋白尿D四肢麻木

73、静脉输血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溶血程度较轻的延迟性溶血反应可发生在输血后(D)

A1-2天B3-5天C 5-7天D7-14天

74、为防止或减少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后因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保护肾脏,最正确的措施是(C)

A 嘱患者严格卧床,减少活动

B 嘱患者多饮水,冲洗肾小管及尿路

C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尽快碱化尿液

D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及补液,保证尿路通常及维持血容量

75、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后,护理人员可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以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A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B双肾超短波透热疗法

C保暖,嘱其半卧位,限制活动D双侧腰部封闭

76、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后,护理人员采取措施提高减少患者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从而缓解呼吸困难症状。请问下列哪项措施可达到此效果(A)

A加压给氧B2030%酒精湿化吸氧

C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D 遵医嘱应用利尿、强心剂

77、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后,护理人员采取措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请问下列哪项措施可达到此效果(B)

A加压给氧B2030%酒精湿化吸氧

C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D 遵医嘱应用利尿、强心剂

78、为急性肺水肿患者进行四肢轮扎,护理人员应每隔(B)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以免

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A 3-5

B 5

C 105

D 15-3

79、长期、反复、大量输入库存血患者常发生(D)

A 发热反应

B 过敏反应

C 溶血反应D出血倾向

80、判断患者发生出血倾向的依据是(A )

A 长期反复输入库存血

B 短时间内输入大量血液

C 输血速度过快D输血前血液震荡导致红细胞已被破坏

81、为预防患者输血后发生出血倾向,临床工作中每输入库存血(C)即给予新鲜血5,以补充凝血因子。

A 5

B 10

C 15

D 20

82、患者输血后化验室检查血清钙小于2.2,提示患者有可能发生(C)

A 溶血反应

B 过敏反应

C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D出血倾向

83、患者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发生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作为责任护士应注意(D)

注意监测血气和电解质化验结果,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

A 嘱患者保暖、限制活动

B 短期内暂时不输血

C抽取受血者静脉血加肝素抗凝剂、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量D慎用碱性药物

84、在输液或输血过程中如发生空气栓塞,为增加患者胸腔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通常护理人员可为患者采取(B)还有一种卧位,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体则向上飘移到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口,心脏搏动将其混成泡沫,可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

A平卧位B头低脚高位C头高脚低位D右侧卧位

85、患者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如出现窒息,护士应采取的最迅速有效的办法是(B)

A 将患者倒转180°,头面部向下,用手拍击背部

B 中、示指从患者口腔中抠出或用血管钳取出异物

C 让患者仰卧,用拳向上推压其腹部

D 利用吸引器负压吸出阻塞的痰液或液体物质

86、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如出现异物进入气管,患者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护士应采取的最迅速有效的办法是(C)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解除呼吸困难。

A将患者倒转180°,头面部向下,用手拍击背部B气管插管

C环状软骨下1-2处刺入气管D气管切开

87、口腔护理的清洗液和口腔内分泌物容易误入气管,成为患者发生(D)的主要原因。

A 恶心、呕吐

B 口腔感染

C 窒息

D 吸入性肺炎

88、对(D )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尤其应注意勿损伤口腔黏膜。

A 高热

B 口腔疾病

C 化疗D放疗

89、开口器应从(B)处放入,并缠以适量厚度的纱布。

A门齿B臼齿C磨牙D口角

90、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粗暴,止血钳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导致出血,出血时间由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出血量约为(D)

A 20100

B 20200

C 20300

D 20500

91、溃疡发生在舌前1/2处,独立溃疡面少于3个,溃疡面直径(A),判断口腔轻度溃疡。

A <0.3

B >0.3

C <0.5cm

D >0.5cm

92、鼻饲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每日配制适当量,并保存于(A)冰箱内

A 4℃

B >4℃

C <4℃

D 4±2℃

93、患者胃肠功能减弱,如鼻饲速度过快,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则可引起(B)

A 便秘

B 反流

C 胃出血

D 鼻、咽、食道黏膜损伤

94、对危重患者,鼻饲中和鼻饲后保持头高位(C),能有效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A10-20°B20-30°C30-40°D40一50°

95、由鼻饲管内注入胃肠动力药可解决胃轻瘫、反流等问题,一般注入时机选择在(A)

A鼻饲前半小时B鼻饲后半小时C鼻饲时D早、晚各一次

96、鼻饲患者发生误吸后,护士应立即停止管饲,并协助取(D)

A左侧卧位B右侧卧位C头低左侧卧位D头低右侧卧位

97、长期鼻饲者应(D),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烂。

A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B多饮水

C每日雾化吸入2次D每日石蜡油滴鼻2次

98、鼻腔黏膜损伤引起的出血量较多时,可用冰盐水和(D)浸湿的纱条填塞止血

A地塞米松B庆大霉素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

99、鼻饲患者发生胃出血,出血停止后符合喂养指征,开始时应慎重,初量宜少,每次(A),每(A)一次。

A <154-6h

B <102-4h

C <104-6h

D <152-4h

100、鼻饲患者发生胃潴留,在输注前抽吸胃液可见胃潴留量(B),严重者可引起胃食管反流。

A >100

B >150

C >2000

D >250

101、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应(D)

A不超过25 B超过25 C超过2D不超过2

102、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间隔时间(B)

A 少于2h

B 不少于2h

C 不少于4h

D 4少于2h

103、每次鼻饲后,可协助患者取(D),以防止潴留胃内的食物返流入食管。高枕卧位

A 原卧位不动

B 左侧卧位

C 右侧卧位D半坐卧位

104、有胃潴留的重病患者,护理人员应(C),遵医嘱给胃复安6每6h一次,加速胃排空。

A 减少每次鼻饲量

B 延长鼻饲间隔时间

C适当增加翻身次数D 减少每日鼻饲次数

105、低渗性脱水患者早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特点是体位性低血压,后期尿量减少,尿比重低,血清钠常常(C)

A <3.5

B <5.5

C <135

D <155

106、鼻饲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症,护理人员应立即(D)

A 口服葡萄糖

B 5%或10%葡萄糖静点

C 平卧位D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

107、鼻饲患者拔管后出现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初步判断患者发生了(B)

A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B食管狭窄C胃食管反流、误吸D胃潴留

108、置管过程中患者因咳嗽、说话致使胃管移动引起局部摩擦或机械刺激,可造成(B)

A 呃逆

B 声嘶C胃食管反流、误吸D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

109、正常人24h分泌的胃液量为(B)

A 200-500

B 1200-1500

C 500-15000

D 1000-1500

110、为昏迷患者插胃管时,为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道上端盘旋,当胃管插入(B)时,可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A 10cm

B 15

C 20cm

D 25

111、为患者置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插管长度为(D)

A 鼻尖至剑突的长度

B 鼻尖至剑突的长度再插进4-5

C发际到剑突的长度D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再插进4-5

112、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如出现发某一字时出现声音嘶哑,护理人员可判断其嘶哑程度和性质为(A)

A沙B毛C轻D哑

113、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如在发某一高音时出现极轻微的嘶哑,护理人员可判断其嘶哑程度和性质为(B)

A沙B毛C轻D哑

114、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在发声时有强烈的气流冲击的声音,护理人员可判断其嘶哑程度和性质为(D)

A沙B毛C轻D粗

115、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在发声时近似耳语的声音,护理人员可判断其嘶哑程度和性质为(B)A沙B失声C轻D全哑

116、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体温升高,伴有寒战、咳嗽、呼吸增快。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斑点状阴影,判断患者可能发生了(D)

A 左心衰竭

B 败血症

C 坠积性肺炎D吸入性肺炎

117、患者胃肠减压持续时间过长,患者禁食、钾盐补给不足,易导致(A)

A低钾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钠血症D高钠血症

118、患者胃肠减压持续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和腹胀症状,神志淡漠、腱反射减弱、肠鸣音减弱,心电图出现U波,随后出现段降低、间期延长,此时患者有可能发生了(A)

A低钾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钠血症D高钠血症

119、成人静脉滴入10%氯化钾溶液,速度一般每分钟不超过(D)

A 30滴

B 40滴

C 30滴D60滴

120、成人静脉滴入10%氯化钾溶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B)

A0.03%B0.3%C0.1.5%D0.4.5%

121、患者胃肠减压持续时间长,易出现败血症的患者是(D)

A 肾脏疾病

B 急性胰腺炎C脑外伤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22、患者如吸氧流量过大,易发生气道黏膜干燥的氧浓度为(C)

A>40%B>50%C>60%D>80%

123、患者吸氧过程中突然出现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痰中带血,判断其发生了(A)A气道黏膜干燥B无效吸氧C氧中毒D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24、对空气有加温加湿功能,可在吸氧过程中有效减轻气道黏膜干燥发生的是(B)

A口腔黏膜B鼻前庭黏膜C咽黏膜D气道黏膜

125、吸氧过程中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患者一般调节氧流量为(A)

A1-2L B4-6L C2-4L D6-8

126、吸氧过程中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中度缺氧患者一般调节氧流量为(C)

A1-2L B4-6L C2-4L D6-8

127、吸氧过程中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重度缺氧患者一般调节氧流量为(B)

A1-2L B4-6L C2-4L D6-8

128、吸氧过程中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小儿缺氧患者一般调节氧流量为(A)

A1-2L B4-6L C2-4L D6-8

129、吸氧持续时间超过(B)、氧浓度高于(B),易导致氧中毒发生。

A48h 80%B24h60%C12h 50%D36h 70%

130、一般情况下患者连续吸纯氧(B)后,即可出现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

A4h B6h C24h D1-4天

131、患者连续吸纯氧(D)后,即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有时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

A4h B6h C24h D1-4天

132、患者连续吸纯氧(C)后,即可出现肺活量可减少

A4h B6h C24h D1-4天

133、为预防氧中毒的发生,应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B)

A40%B45%C55%D60%

134、仅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多见的吸氧并发症是(D)

A气道黏膜干燥B鼻衄C氧中毒D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35、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B)

A≤40%B<40%C<60%D≤60%

136、因鼻导管插入过深,多见于新生儿的吸氧并发症是(A)

A 腹胀

B 感染C气道黏膜干燥D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37、成人在使用单鼻孔吸氧时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以(C)为宜。

A0.5B1C2D3

138、不易发生细菌生长的吸氧终端装置是(B)

A吸氧管道B 吸氧鼻塞C氧气湿化瓶D湿化瓶内湿化液

139、连续吸氧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护士应每日(D)

A 更换吸氧体位B关注吸氧效果C检查吸氧装置D口腔护理2次

140、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时,易导致患者出现(B)

A无效吸氧B鼻衄C氧中毒D 感染

141、给患者进行氧疗时,在没有调节氧流速的情况下,直接将吸氧管与患者连接进行吸氧,可导致患者发生(D)

A鼻衄B气道黏膜干燥C 腹胀D肺组织损伤

142、患者烧伤达角质层,出现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判断其烧伤程度为(A)

AⅠ°B浅Ⅱ°C深Ⅱ°DⅢ°

143、患者烧伤达真皮层,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泡,基底潮湿,均匀发红,水肿明显,判断其烧伤程度为(B)

AⅠ°B浅Ⅱ°C深Ⅱ°DⅢ°

144、患者烧伤达真皮深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泡,基底湿润苍白,有出血小点,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时痛,判断其烧伤程度为(C)

AⅠ°B浅Ⅱ°C深Ⅱ°DⅢ°

145、患者烧伤损伤至皮肤全层,甚至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失,无水泡,干燥,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判断其烧伤程度为(D)

AⅠ°B浅Ⅱ°C深Ⅱ°DⅢ°

146、慢性缺氧患者高浓度给氧易发生(D)

A氧中毒B无效吸氧C气道黏膜干燥D二氧化碳麻醉

147、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者,应以(A)持续给氧为宜

A低流量、低浓度B高流量、低浓度

C低流量、高浓度D高流量、高浓度

148、对慢性呼衰患者吸氧浓度一般调节在(C)

A12-24%B24-36%C24-33%D12-33%

149、对慢性呼衰患者吸氧流量一般控制在(B)

A1-2B1-3L C2-4D4-6

150、对慢性呼衰患者应该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一般用氧浓度以(A )为宜。

吸氧浓度(%)= 21+4×氧流量()

A24%B29%C37%D45%

151、慢性呼衰患者在连续用呼吸兴奋剂时,给氧浓度可适当增大,但不超过(B)

A24%B29%C37%D45%

152、雾化吸入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C)

A 机体免疫力下降

B 治疗药物引起患者菌群失调

C雾化器消毒不严格D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

153、因雾化器消毒不严格患者发生的感染主要是(A)

A肺部感染B口腔感染C上呼吸道感染D全身感染

154、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口腔感染,一般多为(B)

A细菌感染B真菌感染C病毒感染D支原体感染

155、进行雾化吸入患者的口腔内壁和舌头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护士判断其可能发生了(B)A细菌感染B真菌感染C病毒感染D支原体感染

156、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雾化器具洗净,并用(A)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A5O0B10O0C 15O0D20O0

157、进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口腔真菌感染时,护士应指导患者进食富含大量(C)的食物。

A水分B蛋白质C维生素D碳水化合物

158、因雾化吸入水分过多,引起慢性肺水肿发生,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一般常见于(A)患者。

儿童雾化引起的溺水反应

A儿童B老年人C孕妇D肺部疾患

159、雾化中高密度均匀气雾颗粒可分布到末稍气道,若长时间雾化吸入(B)可引起气道湿化过度或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

A超过1B超过2C超过3D超过6

160、慢阻肺的患者或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时湿化量不宜太大,一般氧气流量控制在(A)即可

A1.5升分B1-2升/分C l.5-2升/分D1-2升/分

161、雾化过程中患者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麻醉,血气分析结果可表现为(A)

A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B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C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D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下降

162、患者雾化过程中使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护士应调节氧流量为(B)

A6-8B6-1C6-8D8-1

163、对于缺氧严重患者如(D)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A急性肺水肿B左心衰竭C休克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64、婴幼儿的喉及气管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的缓冲作用相对较小。对其进行雾化时雾量应为成年人的(D)

A1/2B1/3 C1/4 D1/3-1/2

165、婴幼儿的喉及气管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的缓冲作用相对较小,对其进行雾化时以(A)吸入为佳。

A面罩B 鼻导管 C 氧气帐 D 氧气枕

166、为防止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发生呼吸暂停现象,护士应在雾化前将雾化器需预热(C)避

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A1分钟B2分钟C3分钟D5分钟

167、雾化吸入过程中或吸入停止短时间内,患者如出现喘息或喘息加重,口唇颜面紫绀,双肺听诊有哮鸣音,此时可迅速判断患者发生了(A)

A哮喘发作和加重B呼吸暂停C缺氧及二氧化碳溜留

D过敏反应E呼吸困难

168、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雾化吸入过程中湿化雾量不宜过大,一般雾化的时间不宜过长,以(B)

护理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吸入性肺炎;口腔粘膜损伤;口腔及牙龈出血。预防措施:1协且病人取得舒适卧位,头偏向一侧。2、擦拭用棉球不可过湿,擦拭前要拧干;3、操作前后要清点棉球个数; 4、擦拭时夹紧棉球,每次只夹取一个棉球; 5、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应询问有无假牙;对于昏迷病人,操作前检查牙齿有无松脱; 6、昏迷病人禁忌漱口; 7、操作过程动作要轻柔;操作时棉球要包紧止血钳,不要使止血钳直接与口腔粘膜接触; 8、选择温度适宜漱口液; 9、正确使用压舌板、开口器、不能使用蛮力;10、擦拭舌部和软腭时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处理措施:1、如病人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求解除呼吸困难。2、发生口腔粘膜损伤或口腔溃疡应选择合适的漱口液,遵医嘱对症处理。3、若出现口腔或牙龈出血者,可采取局部止血治疗,有全身性疾病者,遵医嘱进行全身治疗。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法并发症:发热反应;急生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疼痛;预防措施:1、操作前,严格检查药物及各种用物有无破损、变质等,检查有效期;输液前严格检查输液器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穿刺前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2、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长期静脉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闪,最好选用上肢静脉,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尽量选择较粗的血管;原则上避免在瘫痪的肢体上进宪静脉穿刺和补液。3、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4、严格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5、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毕后衣时拔针;如需加压输液,应有专人守护。处理措施:1、对于发热病反应轻的病人,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2对于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3、对于严重发热反应的病人应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并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发仍需要继续输液,则应重新更换输液体及输液器、针头,重新更换注射部位;4、发生肺水肿时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减慢或停止输液;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高浓度给氧,缓解缺氧症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5、一旦发生静脉炎,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根据情况局部进行相应处理;6、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7、若发生液漏出血管外,局部皮肤肿胀,应立即拔针并重新穿刺,局部给予相应处理。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并发症:注射部位渗液、渗血;注射部位瘀斑、硬结;神经性损伤;感染;预防措施:1对有凝血机制障碍、出血、局部水肿的患者应延长按压时间;2、注射前评估注射部位皮肤,避免在有瘀斑、硬结处注射;根据药液的性质选用粗细适合的针头;4正确先择注射部位,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5、严格无菌操作,清毒规范。处理措施:1、注射部位出现渗液、渗血立即给予按压并延长按压时间;2、注射部位出现瘀斑、硬结,可根据情况热敷、理疗;3、注射药物过程中患者主诉注射部位麻木或放散痛,需立即停止注射,重新选择注射部位进行注射;4、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

临床护理技术无菌操作及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 4、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5、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热、空气栓塞、血栓栓塞。 6、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急性左心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 4、、打开无菌包时不正确的是()A.查看灭菌日期B.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处 C.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用清洁的手取出所需物品 E.包内所剩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为了()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6、无菌持物钳正确使用方法是:()A.可用于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到远处夹取物品要速去速回 C.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均应闭合 D.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E.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消毒液面应与轴节相平 7、小剂量、单包装的无菌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A、三天B、每天C、一周D、两周 E、两天 8、无菌贮槽一经打开其有效使用时间为()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7天内 9、 三:简答题: 1、皮内注射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1分) 2、皮内注射疼痛的预防措施有哪些(22分)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口腔损伤 1.发生原因 (1)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得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特别就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得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得损伤。(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2.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得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黏膜。 (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得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上黏膜及牙龈。(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得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得漱口液。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 (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得患者,口腔护理得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就是吸入性肺炎得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1)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 (2)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 (3)已出现肺炎得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得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得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 (三)窒息1.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为神志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致窒息。 (2)有义齿得患者,操作前末将义齿取出,操作时义齿脱落,造成窒息。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造成擦洗棉球松脱,掉入气管,导致窒息。 2.临床表现 口护过程中患者突发吸气性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端坐呼吸,三凹症阳性,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尿便失禁,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照口腔护理得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次只能夹取一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口腔。(2)认真检查牙齿情况。操作前瞧牙齿有无松动,义齿有无松动,如有活动性义齿,应操作前取下。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得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 (4)患者出现窒息后应立即进行处理,迅速清除吸入异物,恢复有效通气;如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患者出现严重得呼吸障碍,立即用大号穿刺针行环甲膜穿刺,以改善通气,争取时间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3)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五、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六、心肺复苏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七、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八、肌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九、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一、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二、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三,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四、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十五、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十六、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七、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八、吸痰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九、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一、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二十二、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三、电除颤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四、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五、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六、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七、引流管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二十八、造口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体温表破损 预防: 1、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患者神志清楚者,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要有人看管。 处理: 1、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粘膜完好程度。 2、立即报告护士长。 3、嘱患者漱口、吐出水银。 4、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一)皮肤冻伤 预防: 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 2、确认冰袋无破漏。 3、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不能持续使用,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 5、加强巡视,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6、观察病人用冷情况,尤其是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的患者,要随时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 确认。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处理: 1、如局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 2、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耳部冻伤 预防: 1、严格按医嘱使用冰帽。 2、使用时,枕下垫毛巾,注意保护耳廓,勿使头部直接接触冰帽内部。 3、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 处理: 1、发现冻伤时,及时撤下冰帽,垫软枕。 2、通知值班医生,对症处理。 3、做好耳部保暖措施。 4、上报护士长。 5、安抚家属情绪,做好解释工作。 6、寻找、检查发生冻伤原因,讨论总结,防止冻伤再次发生。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皮肤烫伤 预防: 1、向患者解释使用热水袋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 2、确认热水袋有无破损或栓口密闭不严。 3、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确定水温。 4、根据病人的感觉、意识确定水温。对老人、小儿、昏迷、局部感觉麻痹、麻醉未醒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基础知识问答集

广州护理学会2010 年 1 月 1

目录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 )单选题 (3)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3) 第二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的护理技术 (5) 第三章护理评估技术 (15) 第四章患者安全护理 (26) 第五章患者清洁与舒适护理 (34) 第六章给药法 (35) 第七章引流管护理 (44) 第八章气道护理技术 (51) 第九章营养与排泄护理技术 (59) 第十章标本采集技术 (67) 第十一章急救技术及护理 (75)

第十二章冷热疗技术 (83)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 ) 参考答案 (90) 2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 )单选题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1.实施护理操作前应遵循查对制度.核对患者的身份,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姓名 B 年龄 C .性别 D .住院号 E .血型号 2.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向患者/家属解释实施护理操作的是() A 目的 B 程序 C .并发症 D .风险 E .以上都是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 A .胸部 B .胸部以上 C .头部以下 D .腰部以上E.腰部4.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A .环境清洁、干燥 B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C .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D .一份无菌物品未使用完毕时可以供他人使用 E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未打开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 天 5.以下哪项情况无菌包可以继续使用() A .被无菌生理盐水打湿 B .放在地面C.包装有霉点 D .密封容器的筛孔禁闭,在有效期内 E .外包装指示带没有变色 6.无菌包的开启,应注意() A .检查有效期 B .是否潮湿、破损 C .打开包布时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v 不可跨越无菌区 E .以上都是 7.注射治疗时,抽出的药液必须在() 内使用。 A . 2h B 4h C 6h D . 8h E . 24h 8.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 2h B 4h C6h D8h E.24h 9.根据灭菌技术原则,一般情况下选择灭菌技术时应优先选择() A .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B .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技术 C . 2%戊二醛浸泡灭菌技术 D .过氧乙酸喷雾E.辐射灭菌技术 10 .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A .湿热灭菌法 B 干热灭菌法 C 低温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 E 以上都是 11 .下列不需要灭菌处理的物品是() A .各类穿刺针 B .口腔诊疗牙钻 C .喉镜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9、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1、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2、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3、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4、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体温表破损 1、预防 (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 (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 (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 1、预防 (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3) 立即报修。 (二)、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 1、预防 (1)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2)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3) 注意约束松紧。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3)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部分试题 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安全护理

第一节患者身份识别 1、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各项诊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评估、核实、确认等,以确保正确的诊疗用于正确的患者的过程。(P428) 2、医院对就诊患者实行唯一标识管理。(P428) 3、识别患者身份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标识。(P428) 4、患者身份识别的信息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ID号或病历号、入住科室、床号、入院日期和时间等。(P428) 5、核对患者身份时禁止仅用房间号或床号作为标识的唯一证据(P428)。 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对重点患者尽量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记。(P428) 7、出科室接受治疗时,应携带患者的 X线片、CT片或MR片等资料,严防患者在进行有创或高危诊疗活动中发生部位及方式的错误。(P428) 8、在识别过程中,如发现患者的回答与记录资料不符,应停止操作,需要两名以上查对者及时查对,确保二者资料相符后,再予以处置。(P429) 9、手腕带松紧以可伸入一指为宜。(P429) 10、所有医务人员在实施药物疗法的“三查八对”时,使用手腕带核对患者身份。(P429) 11、急诊科应对急诊接诊区、留观区、抢救室等区域的床位或座位进行编号,编号应固定、醒目、清晰。(P429) 12、遇成批患者救护时,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绿、黄、红、黑 4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做出标志。(P429) 13、成批患者中,对昏迷或特殊情况下一时无法识别身份者,采取拍照、描述穿戴衣服及佩戴物品等特性,告知行政部门,以便尽快联系家属。(P429) 14、执行各项操作时,护士应检查新生儿床头卡及手腕、脚腕识别带。 (P430) 15、对感觉器官功能不全如失聪、视力差、或有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护士可借助笔纸、卡片、手语等工具,确认患者身份。(P431) 第二节患者安全核查 1、各级人员在进行治疗、护理前后,均应进行安全核查。(P431) 2、安全核查包括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核查操作部位,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用法等。任何有创操作须在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P431) 3、进行安全核查时,应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集中注意力,一次性完整进行,如中途被打扰须重新开始。(P431) 4、核查时可请患者参与,应由患者自行回答其姓名及另一项个人资料,抢救患者时,护士须大声复述医生的口头医嘱,并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安瓿留存备查。(P431) 5、手术患者使用手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至少采用姓名、ID号两种核对方式确认患者身份。(P431) 6、检查新生儿、婴幼儿、老人、智力障碍、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身份,应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查对确认。(P431) 7、身份无法确认的无名氏急诊手术患者,请示值班院领导批复后,由主管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共同查对确认。(P431) 8、交叉配血抽血时应有两名医务人员,抽血前共同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抽取两人以上的血液标本。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P432) 9、根据输血医嘱,取血护士和血库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血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第一节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 (1)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且更具有敏感性;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发生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二)注射失败

1、发生原因:(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无法正常沟通的病人。(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2、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 3、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4)提高注射技能操作,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三)虚脱 1、发生原因: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心理方面病人多数无注射史,对皮内注射存在着害怕心理,注射时精神高度紧张,疼痛加剧。此外,病人对护士不了解和不信任,增加紧张心情。生理方面,身体虚弱,各种外来刺激增强时可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摔倒等虚脱现象。 2、临床表现:头晕、面试苍白、心悸、出汗、乏力、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严重者意识丧失。多见于体质虚弱、饥饿和情绪高度紧张的病人。 3、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解释,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下进行治疗。(2)选择合适的部位、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3)有晕针史或疑似患者宜采用卧位。(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注意区别过敏性休克和虚脱。虚脱者取平卧位,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清醒后予口服糖开水等,少数也可予氧气吸入或呼吸新鲜空气。 (四)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

常见护理_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一、约束带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血液循环障碍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局部循环障碍→立即松解约束→评估伤情→更换约束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活动肢体,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回流→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有改善,给予热敷、理疗如磁疗,烤灯照射等; 如局部循环无改善或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生会诊处理)→记录局部皮肤情况→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 处理流程(1)约束致患者皮肤破损→立即松解约束带→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局部涂擦0.5%碘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受压→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约束致患者皮下淤血→立即松解约束→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加强局部观察→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 (三)约束带松脱 处理流程出现约束带松脱→查找原因→重新约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做好解释、宣教→加强巡视。 (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相应症状→立即松解约束带→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查找原因→查看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如出现骨折,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危重患者翻身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坠床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床→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后再搬动→取合适体位→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光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逆流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处理方法并进行处理(普通患者的胃管和留置尿管可由护士重新置入)→遵医嘱采取

临床护理实践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病室环境管理应指导患者了解( )( )( )等安全措施,工作人员应做到()( ) ( ) ( )。 2、患者营养与排泄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患者()或()的需要,预防和发现由于()或()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3、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液温度以()。 4、排便异常的护理,评估患者病情应了解有无()( ) ( )等。 5、大量不保留灌肠,灌肠液温度(),液面比肛门高()肛管插入肛门长度为()。 6、仰卧中凹位又称(),应抬高头胸部(),抬高下肢()。 7、制动可以控制()和( ),避免()。 8、约束肢体患者,应()观察约束肢体末梢循环情况,应()解开约束带放松一次。 9、被动体位患者翻身后,应确保肢体和关节处于()。 10、症状是疾病过程中机体内一系列()、( )和()所引起的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包括患者自身的()和医务人员感知的( )。 11、大咯血患者绝对卧床,取()卧位,出血部位不明患者取(),头偏一侧。 12、房颤患者需同时测量()和()。 13、轻度水肿患者(),严重水肿患者取适宜体位()。 14、呕血患者床头抬高()或()。 二、单项选择题 1、病房环境管理,床间距应≥ A 1米゜B1.5米C1.2米 2、女性患者月经期宜采取 A 会阴擦洗B会阴冲洗 C 淋浴 3、妊娠()以上孕妇不宜盆浴。 A 5个月 B 6个月 C 7个月 4、肠内营养液温度以()为宜。 A 38℃ B 40℃ C 37℃ 5、留置导尿时,尿管插入4—6cm后,男性患者,提起阴茎与腹壁呈( )角,插入20---22cm。 A 45゜ B 55゜ C 60゜ 6、留置尿管期间: A 每天更换尿管 B 每周更换尿管 C 定期更换尿管 7、保留灌肠,灌肠液量不宜超过: A 300ml B 400ml C 200ml 8、保留灌肠插入肛管长度 A 7—10cm B 10—15cm C 15—20cm 9、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超过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1-3章试题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1-3章)考试题2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加以注 明,以及将结果告知病人及家属。入队皮试结果有怀疑,可在__________皮内注射__________ml以作对照。 2.静脉输液发生液体不滴的常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岁以下儿童肌肉注射术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进行。 4.静脉注射操作的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肌内注射的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皮下注射操作的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静脉输液法是将一定量的________或________直接注入静脉内的方法 二、选择题: 1.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尽量首选()较粗大的静脉穿刺。 A 前臂 B 手背 C 下肢 D 以上都不是 2、穿刺部位的选择为() A 前臂>手背>手腕>肘窝B肘窝>前臂>手背>手腕C前臂> 手腕>手背>肘窝D肘窝>手背>手腕>前臂 3、常见刺激性药物不包括() A 化疗药物 B 甘露醇 C 甘油果糖 D 维生素c 4、原则上选用()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A 0.9%氯化钠B无菌注射用水 C 10%氯化钠 D 5%葡萄糖 17、皮下注射时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为宜。 A 2ml B 3ml C 1ml D 0.5ml 5、注射后胰岛素后,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A 糖水 B 饼干 C 馒头 D 以上都对 6、注射时发生针体断裂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 B 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嘱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 C 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D寻找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 7、肌肉注射的并发症不包括() A 疼痛 B 神经损伤 C 局部或全身感染 D 低血糖反应 8、静脉穿刺失败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A 静脉穿刺操作技术不熟练 B 进针角度不当 C 针头刺入的深度不合适 D 药物刺激性强 9、静脉炎的局部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有() A 寒颤 B 肿胀 C 灼热 D 疼痛 10、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 A 1-2小时内 B 半小时内 C 2-3小时内 D 24小时内 11、患者在抽血时自述头晕眼花、心悸、心慌、恶心、四肢无力,是处于晕针或晕血的()。 A 先兆期 B 发作期 C 恢复期 D 都不是 二、问答题: 1、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赛的应急处理?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只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 1、改进后的皮内注射方法在注入药液时,推至注射局部形成直径约(C)的皮丘后拨出针头。 A 0.1cm B 0.2cm C 0.5cm D 1cm 2、选取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一般临床选取(B) A 前臂掌侧上段 B 前臂掌侧中段 C 上臂掌侧上段 D 上臂掌侧中段 3、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值班护士应立即停药,将患者平卧,通知医生,并立即皮下注射(D) A 0.01%肾上腺素0.5ml B 0.01%肾上腺素lml C 0.1%肾上腺素0.5ml D 0.1%肾上腺素lml 4、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D) A 高流量面罩吸氧 B 球囊面罩吸氧 C 肌注呼吸兴奋剂 D 气管切开 5、皮下注射时药量不宜过多,以少于(B)为宜。 A 1ml B 2ml C 3ml D 5ml 6、为患者在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时,若药量超过(A)应分次注射。 A 2ml B 4ml C 52ml D 10ml 7、经过临床试验,用(C)稀释药物后进行肌内注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A 灭菌蒸馏水 B 注射用水 C 生理盐水D苯甲醇液 8、患者在左侧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时出现了左上臂麻木、疼痛、无力等感觉,未经处理,约一周后疼痛减轻,但肘关节活动略受限,此时可判断患者发生了(C) A 硬结形成 B 肌内注射引起疼痛C神经性损伤 D 注射失败 9、在为患者肌内注射刺激性药物时,护士可采用(D)预防药液渗漏至皮下组织或表皮,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受损。 A 选择合适注射部位 B 每次轮换注射部位 C 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液吸收 D “Z”字形途径注射法 10、进行肌内注射时护士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可避免造成针头堵塞(A) A 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尖斜面小 B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过细 C 药液为悬浊液 D 粉剂未充分溶解 11、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素中不包括(A) A 高热 B 物理引起的静脉炎 C 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静脉炎 D 微生物侵袭引起的静脉炎 12、静脉输液时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主要表现不包括(C) A 注射部位肿胀 B 注射部位疼痛 C 皮肤温度高D皮肤温度低 13、静脉输液时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可导致组织休克的药物是(D) A 20%甘露醇 B 50%葡萄糖溶液 C 葡萄糖酸钙 D 氨甲喋呤 14、输入化疗药物后患者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护士不可选择(B),以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 A 局部封闭治疗 B 冷敷 C 热敷D理疗 15、快速输入20%甘露醇250ml,因患者躁动引起外渗,护士发现后应立即停止该部位输液,并用(D),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 A 3%醋酸铅和50%硫酸镁交替局部温热敷 B 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5-l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 C 0.25%普鲁卡因5-lOml作局部浸润 D 0.25%普鲁卡因5-20ml溶解透明质酸酶50-250u作局部浸润 16、给水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护士可(D) A 热敷使穿刺血管充盈 B 压迫静脉上下端,固定后于静脉上方成30°斜角直接进针 C 用挑起进针法,针刺进皮肤后沿血管由浅入深进行穿刺 D 先行按摩推压局部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 一、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皮内注射法:疼痛、局部组织反应、注射失败、虚脱、过敏性休克、疾病传播 2、皮下注射:出血、硬结形成、低血糖反应、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3、肌肉注射:疼痛、神经性损伤、局部或全身感染、针口渗液、针头堵塞 4、静脉注射:药液外渗性损伤、静脉穿刺失败、血肿、静脉炎、过敏反应 二、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1、周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血栓栓塞、疼痛、败血症、神经损伤、静脉穿刺失败、药液外渗性损伤、导管阻塞、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2、头皮静脉输液:误入动脉、糖代谢紊乱、发热反应、静脉穿刺失败、 三、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细菌污染反应、低体温、疾病传播、液血胸、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四、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1、静脉抽血:皮下出血、晕针或晕血、误抽动脉血、 2、动脉穿刺抽血:感染、皮下血肿、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假性动脉瘤形成、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穿刺口大出血、穿刺困难 五、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 窒息、吸入性肺炎、口腔黏膜损伤、口腔及牙龈出血、口腔感染、恶心呕吐 六、喂饲法操作并发症 1、鼻胃管鼻饲法:腹泻、胃食管反流、误吸、便秘、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胃出血、胃潴留、呼吸心跳骤停、血糖紊乱、水电解质紊乱、食管狭窄 2、留置胃管法:败血症、声音嘶哑、呃逆、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 3、造瘘口管饲法:感染、造瘘管堵塞、腹泻、便秘、水电解质紊乱、食物反流、 4、胃肠减压术:引流不畅、插管困难、上消化道出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吸入性肺炎、 低钾血症、败血症 5、完全胃肠外营养:糖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必需脂肪酸缺乏 七、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无效氧气、气道黏膜干燥、氧中毒、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腹胀、感染、鼻衄、肺组织损伤、烧伤、过敏反应、二氧化碳麻醉、 八、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过敏反应、感染、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暂停、呃逆、哮喘发作和加重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考试试卷1-12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1-12)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4年临床护理实践指南(1-12)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D A. 腋下测温10min后取出读数B口腔测温3min后取出读数 C直肠测温3min后取出读数D以上均正确 2、听诊时通常按瓣膜病变好发部位的顺序进行,正确的是:E A.三尖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二尖瓣区。 B.二尖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 C.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D.主动脉瓣区→二尖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E. 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3、肠鸣音听诊点位右下腹,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B 次-5 C 4、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环甲膜穿刺点是:A A.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B.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交界处。 C.甲状软骨下缘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D.甲状软骨下缘与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 E. 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5、四肢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应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A A. 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按压止血法 C. 指压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E. 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6、四肢大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应采用:D A. 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按压止血法 C. 指压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E. 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7、皮内注射操作方法:C A. 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角刺入皮内,注入药液,使局部呈半 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B. 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药液,使局部呈半 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 C. 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药液,使局部呈半 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D. 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角刺入皮内,注入药液,使局部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8、头、面、颈部的外伤出血应采用:B A. 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按压止血法 C. 指压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E. 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9、关于常用标本的采集,下面正确的是:E A. 护士应了解各种检验的目的 B. 掌握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

口腔护理并发症及处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口腔护理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 理 常见并发症 一、窒息 预防 1、操作前清点棉球数量,每次擦洗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 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询问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 有无松动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瓶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 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夹取棉球最好使用弯止血钳,不易松动 处理 1、如病人出血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 吸道梗阻。 2、如果异物已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 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解除呼吸困难 二、吸入性肺炎 预防 1、为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时,病人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水 流入呼吸道。 2、进行口腔护理的棉球要拧干,不应过湿,昏迷病人不可漱口,以免引起

误吸 处理 已出现肺炎的病人,必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药,气急,紫绀可给氧气吸入,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药 三、口腔粘膜损伤 预防 1、擦洗时动作轻柔,尤其是放疗病人,不要使血管钳或棉签的尖部直接与病人的口腔粘膜接触 2、钳端应用棉球包裹 3、使用开口器时方法正确,开口器应用纱布包裹,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4、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水,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口腔粘膜的观察 处理 1、发生口腔粘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双氧水含漱。 2、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料,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洗必泰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疗效较好 四、误吸 预防 1、头偏向一侧 2、神志不清者避免漱口 3、昏迷患者口腔分泌物较多时,可先行抽吸再清洁口腔 4、棉球不宜过湿,以不能挤出液体为宜 处理 1、立即停止操作 2、观察病人乏氧情况 3、必要时吸出液体 五、口腔及牙龈出血 预防 1、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细致,特别对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 病人,擦洗过程中,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 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病人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强行使其张口,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 处理 1、若口腔及牙龈出血者,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碘酚 2、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必要时进行全身治疗,如肌注安络血,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第一节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 (1)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且更具有敏感性;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发生机体过敏反应的药

物。 (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二)注射失败 1、发生原因:(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无法正常沟通的病人。(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1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2、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 3、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4)提高注射技能操作,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三)虚脱 1、发生原因: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心理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