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1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1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

一、宋代科举制发展的社会背景

由于北宋建立者赵匡胤是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取得政权的,所以宋王朝自建立时起,便十分重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夺武将的权力,将行政权、财权和兵权全部收归中央,开始试行从中央到地方由文官主政的治政格局。而欲实行文官政治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便是实行科举选官,即“兴文教,抑武事”,因此重文轻武就成为宋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

宋太祖认为:“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4]“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选补”[5]。宋代士人经过考试及第便取得做官资格,不必再经由吏部加试。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宋代科举经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得到完善,使中国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6]。

二、宋代科举制的改革

宋代统治者及时发现了唐代科举考试的弊端,在开国初期就把改革科举取士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1、废除公荐制度

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诏令说:“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弟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易不得自称门生。”[7]这道诏令对禁止及第进士与知贡举官结为派系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宋代还有“恩师”、“门生”之类的称呼,但其含义已与唐代有很大的区别,仅仅是自谦、客套的礼节性语言而已。在唐代,主考官进入贡院前,允许台阁近臣荐举考生。这种公荐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被录取,有时在开考前,拟录取的名

单就已经基本确定。由于公荐的重要作用,每次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多方奔走,拜访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诗赋文稿,希望获得他们的赏识和引荐,时称“行卷”。由于这种公荐极易导致徇私舞弊,宋太祖取消了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座主与门生关系,严肃了考试纪律。同时取消考生谢恩之理,使考生只对皇帝效忠,而不是效忠于私门,从而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宋太祖的这项科举考试改革措施是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内容上的一次重要的调整,彻底废除了自唐代以来的通榜公荐法,为从制度上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而阻断私人荐私的现象。在后来的公元968年又下诏明令说: “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法公荐,违者重置其罪。”[8]重申了废止通榜公荐法的诏令,对科举真正以考试定去取的取士公平公正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实行“别头试”

此外真宗在位时期还实行“别头试”,在考试过程中确立回避制度,即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将与知贡举官和科举考试有关的亲属故旧之子弟另立考场,另派考官,以防止与其他考生混同而借助亲朋关系得以取录的弊端。

3、推行“锁院”制度

宋以前,主考官在得到任命后,并不立即入院,而是在外大肆收取考生的贿赂和请托,以致取士时有所取舍。为了彻底杜绝这种公荐请托之风,宋太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即一经任命为知贡举官的官员必须立即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将他们直接从殿廷锁于贡院之中,直至科考结束,在大约五十天的锁院期间,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后来,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需与知贡举一样锁宿。这实际是采用隔离法达到保密的目的,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此法创制于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 年),时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人接受知贡举任命后,直接进入殿廷、进入贡院,以避请托。遂为定制,称为“锁院”。

4、实行糊名(弥封)、誊录制度

糊名制始于唐代,但并未普遍推行。到了宋代,成为定制。糊名制即用纸

把试卷上考生的姓名、乡贯等信息糊上,还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登记,所以又

称“弥封”,判完成绩才揭开,使考官无法确定试卷的归属,从而有效杜绝考

官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十分显著。比如,宋仁宗皇

祐年间,一次国子监考试时,考生郑獬自负文才,认为自己必会获取头名,然

发榜后看到自己仅列第五,大为不满,遂在谢主考官启词中指责考官。不久迎

来殿试,该主考仍为考官。该考官欲黜之,当看见一份考卷文笔似郑獬时,立

即黜落,然发榜后,郑獬竟为状元。[9]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知贡举,苏门弟

子李鹰应试,苏轼一心想让李高中,遂在锁院前派人将论题送与李,不料竟为

苏轼之政敌所得。待阅卷时,苏轼挑出一份文思俱佳者,以为必是李所答,立

置第一,然发榜后才知其政敌为第一名,而其弟子落榜。[10]可见,自实行糊名后,考官要想行私用情相当困难。实行糊名制度,限制了势家子弟徇私舞弊,

势家权臣把持考场的特权,使得科举考试的竞争在形式上获得平等,一大批寒俊、庶士得以通过平等的考试,进入仕途。

考官虽然无法看到考生的姓名,但是还可以通过笔迹辨认或事先商定暗号,待阅卷时对号入座。如真宗时,陈尧咨充殿试考官,枢密直学士刘师道之弟刘几道与试,陈为了讨好刘师道,就让刘几道在试卷上做“识验”,后将其取在优等。[11]为禁绝这种情况,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 1005 年)开始在殿试中实行誊录,景德四年定制。所谓誊录,即在收卷后,派专人将考卷全部抄写,考官根据副本评阅定等。誊录官必须按照原文誊录,不准随意篡改文意或增减语句,校勘官必须对誊写卷进行认真校勘,没有错误时才标号弥封“送复考官再定等”。考生的亲笔试卷称为“真卷”,送交弥封官保存;誊录卷称为“草卷”,送交主考官评阅。由于考官看到的已经不是考生亲笔所答试卷,所以有效杜绝了舞弊现象。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公元1015年) ,朝廷设置专门的誊录院,此后在省试也开始实行誊录法,随后又将誊录的办法使用到所有的考试中去。[12]为防止书吏有意无意抄错文字,给考生带来麻烦,还派内侍二人监场,并设读官,让其负责誊

写后的校对工作。其制度之严密,可见一斑。

糊名和誊录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铲除了科举制度中残留下来的荐举,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减少了考官舞弊事情的发生。太学生常安民参加省试,他的试卷被定为第一名。拆封后,主考官见他年少,就想改换一个人为第一名。结果遭到考试监督官的反对,说:“糊名较艺,岂容辄易?”[13]主考官只好作罢。这些事实说明,糊名、誊录制度建立以后,不仅主考官很难作弊,而且在程文以外另立标准,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因此,自唐以来盛行的行卷之风就渐渐地消失了。

北宋统治者从开国初期起,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围绕着如何防止大官僚操纵科举、造成选士作弊的这个主要问题,对选举制度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和改革,制定了一套较严格的科举条例,以保证皇帝能真正掌握取士之权。

5、科举考试内容和科目的变化

北宋时期有关科举科目的设置仍沿袭唐代之旧,分作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按《宋史·选举志》所说:“初,礼部贡举,设进士、明经、明法等科。”[14]制科则是“制举无常科,所以待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科目以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设置的十科为全面而详细。北宋科目的设置,更加注重条理化和制度化,减少了随意性,并逐渐向“杜塞他蹊,专尚进士”[15]的方向发展。说明了诸科在北宋科举取士中的沉降,而进士科则日渐隆显。“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至明经之科,不过为学官之类。”因为诗赋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旨在追求文辞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与为官所需要的行政管理能力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些考生为了高中进士,在文辞上刻意追求新奇,引起部分有识之士不满和担忧。从北宋中期起,不断有人提出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的要求。宋仁宗时,范仲淹以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他认为,过去“专以词赋取士,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赢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16]要求在录取进士时把策论和经学放在首位。由于保守派的阻挠,这项改革以失败告终。宋代进士科考试至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废止

了以往科举考试中只重诗赋墨义和贴经的考试内容,而代之以考试经义,即以试策作为考试的惟一内容和形式,以便为变法培养和选拔人才。关于此,他认为:“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17]即认为诗赋无补于国事政事之治理,只是空论词采,应当予以废斥,“宜先除取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专意经术,以俟朝廷兴建学校,然后讲求天下所以教育之法,施于天下。”[18]他给宋神宗上书:“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其明经、诸科欲行废黜,取明经人数增进士额。”[19]在其建议下,宋神宗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下令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但只以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要求考生以经书中的意思去解释和阐发。王安石亲自编写“三经”,即《诗经》、《尚书》、《周礼》,将新经义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这就是王安石的《三经新义》。[20]以经义取士对于此后中国科举制度和科举取士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元代以后的科举考试均只唯经义为重,尽管诗赋曾一度在科举考试中被恢复,但其规模和影响,以及所占的比重都远不能与此前相提并论了,而且诗赋的被恢复更多的还是针对王安石新政的政治原因使然。北宋统治者以经义取代诗赋,除了能够选拔优秀人才之外,还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借以加强思想控制。宋代,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其内部的种种矛盾逐渐显露,而封建地主阶级也丧失了封建社会前期那种生气勃勃的精神面貌,变得日益保守。北宋统治者迫切需要从意识形态方面加强控制。为了维护其统治,就大力倡导儒学。其次,笼络北方士人,以扩大北宋统治基础。当时的现实情况是,北方士人长于经学短于诗赋,南方士人则反之。按以前的老办法,北方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的士人中进士的机会极少。一些士人在失望之余转投西夏,这十分不利于北宋政权的稳定和平衡。早在宋英宗时,司马光就曾提出“逐路取士”[21]的建议,主张按照各路户口的多少分配录取名额,其时未被采纳。宋神宗以经义取士便有照顾北方士人以巩固其统治基础的深意。也正因此,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所有的变法措施都被废除,唯有以经义取士的办法被保留下来。当然,这里有些变通。王安石最初认为,以经义取代诗赋会为大宋王朝造就和选拔出一大批经邦济世的人才,但从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王安石晚年颇有悔意: “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也。”[22]后来的变通在所难免。

6、特奏名制度的实行

对于那些多次参加考试而不得中的士人,北宋政府还有“特奏名”的规定。当时虽然尚未形成制度,却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有特奏名的先河。但是,在科举中第一次出现特奏名这一名称的,则始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榜。所谓“特奏名”,《宋史选举志一》作了十分明确的论述:“凡士贡于乡而屡细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23]即将省试中多次落第者另立名册上报皇帝,特许他们陪同参加殿试,称为“附试”,又谓之“特奏名”,又称恩科,恩榜,意谓哪些以特奏名身份获得出身的人,是皇帝或朝廷赐予他们的一种特殊恩例。这种制度是宋代科举制度中特有的现象,它既不见于前朝,又不行于后世。宋太祖的诏令说:“汉诏有云:结童入学,白首空归。此盖愍乎耆年无成而推恩于一时也。朕务于取士,期在得人,岁命有司大开贡部,进者俾升上第,退者俟乎再来。而礼闱相继籍到十五举已上贡士司马浦等一百六人,皆困顿风尘,潦倒场屋。学固不讲,业亦难专,非以特恩,终成遐弃。”[24]宋太祖此举意在优免那些经年参加科试而不第的老年举子,同时也是皇帝在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施恩学子,鼓励进学科考,笼络士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由于录取条件放宽,就把大量士人都吸引到科举这条道上,大大地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宋人王栐评论说:“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盖四海九州之广,而岁上第者仅一二十人,苟非才学超出伦辈,必有绝意于功名之途,无复故籍。故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士子潦倒不第者,皆觊觎一官,老死不休……英雄豪杰皆消靡其中

而不自觉,故乱不起于中国而起于夷狄。”[25]实际上,特奏名考试不过是一种形式,一般均可得到一定出身。如神宗元丰年间,一老儒多次下第,年已七旬,在参加特奏名考试时,只写了“臣老矣,不能为文也,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句话,神宗竟“特给初品官,食俸终身”。实在荒唐可笑![26]北宋甚至允许工商、杂类、僧道参加科举,博取功名。徽宗时,就连宦官梁师成竟也中了进士,可见宋代科举泛滥到什么程度。

三、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避免势家权贵的干扰,为宋王朝选拔出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北宋统治者总结唐代科举经验,汲取其中教训,进一步完善科举考试制度。

1、殿试制度的确立

宋太祖对科举改革所做的努力还表现在将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加以制度化。史载,唐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 年),武则天为了确立自己的政治地位,在洛城殿策问贡士,开殿试之先河。但殿试在唐代并未形成定制,也没有出现齐备的条法规范。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 973 年),举行省试,翰林学士李昉为“权知贡举”(主考官)。新考中的进士宋准等人到讲武殿拜谢宋太祖。太祖疑李昉取士失实,照顾同乡,恰巧有人告发李昉用情取舍,太祖为纠正录取中的不实之弊,于是从下第考生中选出195 人,让这些人连同李昉取中的那些人,以诗词歌赋为题一同在御殿上复试,命殿中御史李莹等人为考官,最后录取进士 26 人,并且随即授予被录取者以官职,李昉等人因舞弊受到惩处。自此以后“殿试遂为常制”,[27]加在省试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成为定制后的殿试非常严格,不少考生省试合格后常常通不过殿试,不能任官。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张元的考生,由于多次殿试失败,一气之下竟投归西夏,为西夏统治者攻打北宋出谋划策,对北宋统治造成很大威胁。于是,宋仁宗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 年)制定新制“凡与殿试者始免黜落”,殿试成绩只作为排列进士名次的

依据。宋太祖还通过复试来对朝中重臣为其子弟谋取科名加以限制和裁抑,公元968年,宋太祖诏令:“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朝廷命官和权要之家),委礼部具扎以闻,当令复试。”[28]到宋真宗时,又下诏重申这一规定,“礼部所试合格举人,有权要亲戚者,具名以闻。”[29]宋代此后科举防反舞弊的规定和制度之严密和完善,不能不说是和宋代最高统治者对科场的严肃认识直接相关的。而在事实上,也确实起到了遏制权势之家在科举考试中营私舞弊的势头。《宋史·韩维传》记载了韩维在1038年省试中试,因为他的父亲韩亿正值辅政而不肯参加殿试,以后才以“受荫入官”。南宋时人叶梦得说:“旧制,执政子弟多以嫌不敢举进士,有过省而不敢殿试者。”[30]说的就是像韩维这一类人的情况。可见,在北宋科举制度严格规范考试风纪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科举考试的绝对控制和国家权利部门整体监控的程度,削弱了考官个人专擅独断的权利,科举取士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2、铨选制度的废除

殿试制度的确立最终导致唐代以来科举的铨选制度被废止,这是科举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按唐制,士子进士及第后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资格,还不能立即出仕,要做官,必须通过吏部主持的铨选。而唐代的铨选制度十分严格,以“身、言、书、判”为选人标准,不少进士因此被拒之门外。如大名鼎鼎的韩愈在中礼部试后,三次参加铨选均失败,十年不得为官。宋代,由于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均为“天子门生”,所以吏部无权再进行复试,唐代形成的铨选制度也就随之废止。宋代优待士人,只要进士及第,立即授官,名列高等的还可以授予高官。这使得考生与主考官易于结成利益同盟。这种情况在唐代即已出现,当时同科考中的进士称为同年,进士称主考官为座主,考生称门生,他们凭借这种关系,往往结成比较稳固的利益集团甚至朋党,以私害公,其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即为代表。到了宋代,这种情况为宋太祖所不容。殿试的确立使得所有中考者都成为“天子门生”,有效地削弱了考生和主考官之间的联系。

3、三级考试制度的最终确立

殿试制度的确立,使得北宋逐渐形成了地方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起初还沿用唐代的每年一岁举,这种方法已不符合当时宋朝的社会需求。于是宋英宗于治平三年( 公元1066 年) 下令定制“三岁一贡举”,[31]确定三年一试的考试周期,州试又称为“发解试”,指将各地区报考进士等科目并通过考试的举子按解送名额送至尚书省,各州考试多在秋天举行,故亦称“秋闱”,来源有官学出身的“生员”和私学出身的“乡贡”两类。省试是科举取士的第二级考试,在通过了发解试以后,应试举子到地方省城参加省试,时间一般定在每年二月,当年进行殿试。到了南宋后,还出现“琼林宴”,即是皇帝为新科进士宣布名次并设宴款待的活动,为后世所效仿。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清末(明清时期三级考试分别为乡试、会试、殿试)。

4、录取人数的增加

随着宋代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金融、交通和书籍印刷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造就了社会上读书谋求仕进的士子数量大大增多,但宋初科举取士人数却循率旧制,在唐代,进士科考试录取率极低,每科一般录取二三十人。文宗时更明文规定:“岁取登第者三十人”,[32]所以唐诗里有“桂树只生三十枝”、“三十仙才上翠微”之语。每年进士、明经及第合计不过百人左右,应试举子却多达二、三千人以上,特别是进士科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所以科场竞争空前激烈,知贡举直接掌握了举子的命运,举子必须奔走于公卿门下,求得他们的赏识、推荐,才有及第的希望。及第后,新进士第一件事就是排着队一起到主考官家门通姓名,行座主、门生之礼。座主视门生为“良田”、“美庄”;门生把座主当宗师,感恩铭德,胜过君父。座主、公荐者和门生、同年,他们在仕途上互相攀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结成朋党,争权夺利,至使唐文宗发出“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的叹息。朋党之争,成为晚唐政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到了宋代,统治者为了笼络士人为自己服务,扩大官僚队伍,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基础,加大了科举士人的录取比例,太宗以后每科录取达到数百人;如真宗威平三年(1000年)录取进士401人;仁宗一朝13榜,录取进士4570人,徽

宗宣和六年(1124年)录取850名进士,宋朝最多一次录取过987名进士。[33]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影响和覆盖面,刺激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宋代走向文治社会的最直接的表现。

(完整版)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 一、发展背景: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宋元朝又根据自身朝代的实际情况,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善。 二、科举的种类 宋朝的科举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二为常贡,由州县贡人礼部考选。三为学选,由三舍选充。 三、考试内容的分类 常科和制科。常科指常设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学究、明经、明法诸科。制科为非常设科目,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并亲自主持的特种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文科和武科。武科的考试内容为先骑射后策问,,其中策问决定去留,弓马区分高低。 成人科和童子科。童子科规定,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中试着赐进士出身或同学究出身。 四、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唐朝的变化和发展 1、扩大科举名额 (1)唐朝进士科,每榜入取人数很少。但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张,每榜人数多达百人。 (2)宋朝科举除照例录取之外,还增设了特奏名(特赐连续多次应省试而不第的年老举子以本科出身)。 (3)在扩张名额的同时,又提高科举及第的地位和待遇。及第后可直接做官,不需要像唐朝那样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 2、确定“三年一贡举” 宋朝科举考试时间,最初没有明确的规定。后来,宋英宗平治三年,确定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 3、殿试成为定制 殿试始于唐朝,但是没有成为制度。为了录取的公平,宋代形成了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 宋真宗时,分为五等,第一、二等为及第,三等为出身,四、武等为同出身。宋神宗时,第一、二等为赐进士及第,三等为赐进士出身,四等为赐同进士出身,五等为赐同学究出身。南宋时变成,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南宋的殿试影响了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为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建立了一些制度,内容如下: 建立别头试。 采用糊名制。 创立眷录制。 五、宋朝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的演变 (1)宋朝的科举制度 与唐代相比,宋朝科举制度在规模和制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①科举制度的地位提高。宋初废止了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度,视科举为取士正途。 ②扩大科举名额。宋朝科举考试除按照常例录取正奏名之外,还增设特奏名。特奏名是特赐连续多次应省试而不第的年老举子以本科出生,又称“特奏名及第”或“恩科及第”。 ③提高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对寒门子弟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④确定考试时间。宋英宗时确定了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此后成为定制。 ⑤内容改革。王安石变法时,废除贴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专用《三经新义》取士。 ⑥殿试成为定制。殿试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宋太祖时形成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即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后又将殿试成绩评定等第。 ⑦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为了维护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建立了一些新制度,主要内容有: a. 建立锁院制,即主考官(称知贡举,还配置“同知贡举”,即副主考官,使权力相互监督和制约)一旦受命,立即住进贡院,与外界隔离,以避免请托。 b. 实行别头试,即凡是省试主考官、州郡发解官和地方长官的子弟、亲戚、门生故旧等参加科举考试,都应另派考官,别院应试。别头试最初出现于唐朝进士科考试中。 c. 采用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唐武则天首创此法,但没有形成制度。 d. 创立誊录制,即在誊录官监督之下,由书吏用朱笔誊抄试卷。誊抄后的试卷称为“朱卷”,原来的试卷称“墨卷”。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在扩大科举名额,提高及第者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也作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为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日臻成熟和完善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2)元朝的科举制度 元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和御试(即殿试)三级。将地方解送考试,始于元朝。相对于其他的朝代,元朝科举制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①民族歧视明显。元朝统治者将国人分为四等,四等人在考试科目、答题要求、考试结果等方面各不相同。 ②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答题标准,取得了与《五经》的同等地位,成为士人和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③科举制度日趋严密。比如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检,不许夹带违规的文字资料;考生违反考场纪律,取消考试资格;详细规定了有关官员应尽的职责等。 (3)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科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史上的鼎盛时期。它在继承宋、元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称为“永制”的科举定式,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并将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这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①建立科举定式 明朝科举制度确定每逢三年开科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再加上具有预备性质的童试,实际上分为依次递进的四级考试,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又称童生试,是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也是科举的预备考试,包括县试、府

宋代科举制度的演进与变革

宋代科举制度的演进与变革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中的 核心。在宋代,科举制度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变革,从开局艰难、东奔西走的初期,到逐步完善、规模逐年扩大的成熟时期,再到逐渐陷入僵局和走向瓦解的末期,这一历程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变化,也对后来的中国主流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初创阶段 宋代科举制度的初创,可追溯到北宋初年。公元960年,赵匡胤篡权称帝,开 创了宋朝,同年制定了《太祖聪明皇帝制》《太祖御制考试法》两个文件,规定了乡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制度,并首次以“进士”为官员的唯一选拔标准。当时,这一制度受到了很多贵族、官僚和地方士绅的反对,其原因主要是抱怨乡试方面的选拔机制过于严苛,不利于本地士子。因此,考生们常常流露出“东奔西走”、“矾 石不能远投,茶杯难以抛弃”的不满情绪,给这一制度的稳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由于乡试的地方性比较强,加之选拔要求过于苛刻,所以初期的科举考试并没 有对朝廷的官员选拔工作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它为参加考试的士人们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交流平台,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更广泛地传递信息、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張。此外,早期的科举考试还促进了地方士绅的团结,使他们在采取抗争活动的时候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二、发展成熟阶段 到了南宋时期,宋代的科举制度开始逐渐完善。南宋初年,学官制度被重新建立,科举考试的规模和频率开始不断扩大。公元1040年,宋真宗出台了《宣和遗事》,首次将制科考试列入了科举考试的范围之内。此后,朝廷逐渐将科举考试作

为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废除了其他选拔方式,进一步加强了科举制度的权威性和专制性。 在南宋时期,科举考试除了起到选拔官员的作用之外,还对中国的文化传统、 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把基本的科举考试保留下来,成为了维持官僚政治和统治秩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科举考试还对整个可读性社会发挥着普及教育的作用,逐渐形成了“文人万象”的局面。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为晚明清初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机,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三、末成衰退阶段 到了北宋晚期,科举制度逐渐陷入了瓶颈期。在社会进步的呼声和士人们的建 议下,朝廷宣布了“废举报告”的方针,但由于这项改革构思不够明晰、执行力度不够坚决,效果并不明显。过程中,科举考试也逐渐失去了公正性和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许多官员把考试欺骗、充僧卖道、行贿巴结等卑鄙手段作为一种攫取权力的途径,破坏了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性。 在整个朝代的历史长河中,科举考试在经历了蓬勃发展和全盛时期之后,逐渐 陷入了衰退和没落的状态。虽然科举考试制度在晚清时期还有一定的活力和影响力,但是在接受近代市场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冲击下,这一制度逐渐式微,最终走向了凋零。而它所代表的中国古代官僚文化和教育思想,也因此成为了历史的一页。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与演变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与演变 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拔优秀人才的制度之一。在宋代,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演变,对于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士 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宋代科举 制度的改革与演变。 一、科举制度的来源与基本原则 宋代科举制度的建立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的进士制度。 进士科考试作为唐代至五代时期选拔文官的主要方法,其起源于古代 考试制度,经过多次改革后,最终在宋代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进士取仕、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即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官府任职,同时也强调 礼仪和人才的重要性。 二、科举制度的改革 1. 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改革 在宋代,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从诗词才能向文学和政治能力综合发展。并且考试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分为两次大的考试。第一次是乡试,主要考察基础文化知识和才能;第二次是殿试,主要考察政治理论和 才能。 2. 推行县试制度

宋代推行了县试制度,每个地方的县都设立了考试场所,选拔更多 优秀的人才。这一改革使得科举考试的范围更广,选拔的人才也更多 元化。 3. 科举制度的政治化 宋代科举制度逐渐被政治化,官员晋升与科举成绩挂钩。这导致了 科举考试对于官员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官员们竞争晋升的主要途径。 三、科举制度的演变 1. 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社会上的阶层流动性增强。无论贵贱、贫 富出身,只要通过科举考试,都有机会获得高官厚禄,改变自身命运。 2. 科举制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它不再局 限于出身和特权,而是注重个人才能和素质。这为社会不同领域的人 才涌现提供了机会。 3. 科举制度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文化教育得到普及和重视。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人们开始重视文化知识和才能的培养,这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繁荣 和进步。

宋代科举制度的变化

宋代科举制度的变化 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唐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和规范。宋代科举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举制度的改革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宋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子集、诗赋等,而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则主要是经义和史书。此外,宋代科举考试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考试分为殿试和会试两个阶段,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会试则是在省城进行的。 2.科举考试的范围扩大了。宋代科举考试的范围不仅包括了士人,还包括了庶民和奴隶。这一改革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公平和民主。 3.科举考试的选拔标准更加严格。宋代科举考试的选拔标准更加严格,只有通过殿试和会试的考生才能获得进士头衔。这一改革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公正和规范。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举考试的监考制度更加完善。宋代科举考试的监考制度更加完善,监考官员的数量和职责都得到了明确规定。这一改革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公正和规范。 2.科举考试的奖励制度更加完善。宋代科举考试的奖励制度更加完善,考生获得进士头衔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和待遇。这一改革使得科举制度更加激励人才。 3.科举考试的评卷制度更加完善。宋代科举考试的评卷制度更加完善,评卷官员的数量和职责都得到了明确规定。这一改革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公正和规范。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的变化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公正和规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使得中国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更加壮大和稳定,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使得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和规范,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文化、政治、经 济都非常繁荣。其中,科举制度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 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一、宋朝科举制度的起源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但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宋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每三年一次的 地方选拔考试,会试是在省廷举行的考试,殿试是在皇宫里的考试。 二、乡试的改革和发展 在宋朝初期,乡试的考试内容很少,只考察诗歌和文章。后来,经过一系列改革,科目逐渐增多,考试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最终 确定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学、诗赋等。乡试的改革不仅促进 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会试和殿试奠定了基础。

三、会试的变革和重要性 相对于乡试,会试更加难度较大,范围也更加广泛。宋代的会 试分为两个环节,即策论和会江。策论通常由考生自己出题,考 官则为之点评和论述。会江则是考生在殿试之前进行的“预考试”,主要考察文章、诗歌等内容。会试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考试规模、 考试范围和考试难度等方面的提升。 四、殿试的重要性和演变 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考试,也是最难的考试。只有在前 两轮考试中表现非常出色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殿试。殿试的考题 非常难,考察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往往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完成 多篇作品。宋代的殿试还添加了考察骑射等体能项目,这进一步 说明殿试的难度之大。 五、科举制度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措施

尽管宋朝的科举制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 问题,例如使用钱财买官等现象。此外,由于科举制度实行时间 较长,使一些地位显赫的世家望族据此固化了自己的权力,对后 代进行“买官卖官”的贿赂行为,从而导致社会严重的阶级分化和 资本主义的兴起。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监管机制,减缓考试 压力,增加透明度等措施。 总之,宋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 是文化和知识分子的象征,也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繁荣的核心之一。通过对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面貌,为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的社会变革 和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1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 一、宋代科举制发展的社会背景 由于北宋建立者赵匡胤是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取得政权的,所以宋王朝自建立时起,便十分重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夺武将的权力,将行政权、财权和兵权全部收归中央,开始试行从中央到地方由文官主政的治政格局。而欲实行文官政治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便是实行科举选官,即“兴文教,抑武事”,因此重文轻武就成为宋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 宋太祖认为:“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4]“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选补”[5]。宋代士人经过考试及第便取得做官资格,不必再经由吏部加试。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宋代科举经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得到完善,使中国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6]。 二、宋代科举制的改革 宋代统治者及时发现了唐代科举考试的弊端,在开国初期就把改革科举取士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1、废除公荐制度 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诏令说:“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弟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易不得自称门生。”[7]这道诏令对禁止及第进士与知贡举官结为派系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宋代还有“恩师”、“门生”之类的称呼,但其含义已与唐代有很大的区别,仅仅是自谦、客套的礼节性语言而已。在唐代,主考官进入贡院前,允许台阁近臣荐举考生。这种公荐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被录取,有时在开考前,拟录取的名

单就已经基本确定。由于公荐的重要作用,每次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多方奔走,拜访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诗赋文稿,希望获得他们的赏识和引荐,时称“行卷”。由于这种公荐极易导致徇私舞弊,宋太祖取消了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座主与门生关系,严肃了考试纪律。同时取消考生谢恩之理,使考生只对皇帝效忠,而不是效忠于私门,从而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宋太祖的这项科举考试改革措施是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内容上的一次重要的调整,彻底废除了自唐代以来的通榜公荐法,为从制度上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而阻断私人荐私的现象。在后来的公元968年又下诏明令说: “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法公荐,违者重置其罪。”[8]重申了废止通榜公荐法的诏令,对科举真正以考试定去取的取士公平公正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实行“别头试” 此外真宗在位时期还实行“别头试”,在考试过程中确立回避制度,即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将与知贡举官和科举考试有关的亲属故旧之子弟另立考场,另派考官,以防止与其他考生混同而借助亲朋关系得以取录的弊端。 3、推行“锁院”制度 宋以前,主考官在得到任命后,并不立即入院,而是在外大肆收取考生的贿赂和请托,以致取士时有所取舍。为了彻底杜绝这种公荐请托之风,宋太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即一经任命为知贡举官的官员必须立即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将他们直接从殿廷锁于贡院之中,直至科考结束,在大约五十天的锁院期间,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后来,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需与知贡举一样锁宿。这实际是采用隔离法达到保密的目的,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此法创制于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 年),时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人接受知贡举任命后,直接进入殿廷、进入贡院,以避请托。遂为定制,称为“锁院”。 4、实行糊名(弥封)、誊录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演变

宋朝的科举制度演变 宋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高峰,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政治的统一和社会阶层的开放性。然而,宋朝的科举制度并非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本文将从科举的起源,宋朝科举制度的实施,科举制度的演变和影响等方面,对宋朝的科举制度进行探究。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形成初步雏形,随后在唐初逐渐发展成为完整的制度。而科举制度的核心就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选拔的人才可以进入官场或士人阶层。 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 一是考试门槛高。科举的考试标准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严格的。在唐代时期,科举只有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一旦通过,官员就可以任职。后来,科举考试的题目也越来越难,不断提高门槛。

二是选拔范围广。科举制度从唐代到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按照规定,凡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拥有一定的户籍和财产,并且通过了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就可以参加省试。通过省试之后再经过状元及第的选拔,就可以进入朝廷,成为一名合法的官员。 三是取士制度。这意味着通过科举考试入官场的士人阶层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 二、宋朝科举制度的实施 宋代科举制度主要由乡试、会试和殿试三部分构成,从考试形式上来说,和唐代的科举制度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宋代的科举制度考试标准更加严格,选人更加慎重。 首先,宋朝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更加广泛。科举制度的选拔对象不仅包括了一部分的兵士、奴仆,还包括了各种民间劳动者和小商小贩等阶层。

其次,宋代的科举制度还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按照考试成绩排名,成绩最高的人要在科举状元考试中获得九品芝麻官之职。而最低的成绩只能够得到五品职位。 最后,宋代的科举制度还规定了考试场地的公开性。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考场观看,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 三、宋朝科举制度的演变 宋朝科举制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没有一成不变。从状元及第到官职举行的分配,从乡试会试殿试的选拔形式到状元及第选人范围的划分,不断出台新规定取缔旧规定,这使得宋朝的科举制度趋于完善。 首先,宋朝的科举制度在专业性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医药科举和学典科举的高度专业性上。医药科举专门选拔医师及其助手,而学典科举则选拔科举考生的语文才能。

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一)宋代科举制度发展现状 宋代在科举制度方面进行了完善,但制度本身的问题并未得到根除,在长期发展中也让宋代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具体表现为:首先,科举盛行,出现大量官员,导致宋代官吏制度复杂,使得宋代出现了“三冗”局面;其次,官员拉帮结派,国家统治阶层日渐糜烂。国家大量的对科举考试投入资金,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军队战斗力下降,给宋代衰败埋下隐患;再次,科举制度以做官改变命运为主,文人极少对社会学问进行深层探究。同时,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满足统治者管理需求,与管理能力没有关联性。儒家经典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与强化早已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体系与思想的僵化成为科举制度的问题之一。 (二)宋代科举内容 殿试制度产生宋代,这是最高的考试等级,由皇帝亲自进行考核。这一制度在宋太祖时期实行,这种制度考核下,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皇帝考核之后会确定考核名次,其中位居第一的被称为榜首,位于二、三名的则叫做榜眼,三者均属于状元。南宋后,对前三名的称呼进行了更改,其中状元主要是指第一名,榜眼则为第二名,探花则属于第三名。进士分科主要是从送哲宗时期开始的,当时将其划分为诗赋、经义两种类型,经义主要考试的为经世致用内容,注重管理人才的选拔。此外,宋代还设立了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型的考试模式,常科考试主要包括三种等级的考试,所谓三级主要是指以州府、礼部、殿试为主的考试模式。解试主要是州府考试的称呼,省试则是礼部考试的称呼,皇帝主持的考试既为殿试。除正科外,还设立恩科,既对于十五场考试均不中的进行特殊恩赐。 (三)宋代科举制度的创新 创新是宋代科举制度的显著特征,宋代第一次科举改革是在“庆历”年间,此次改革主要人员为范仲淹,他确定了“州县立学”措施,简单而言就是让考试自然到州县学堂学习。“熙宁兴学”属于第二次科举改革,此次改革是在王安石变化当中所提出来的,主要是通过地方教育机构的设置进行考试方面的管理,政府不参与其中;“崇宁兴学”属于第三次科举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兴建学校,完善学制等方式推动人才选拔需求,为地方发展提供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6] 为了避免科举考试当中出现的舞弊行为,宋代采取了誉录和糊名的方式,通过这种途径避免舞弊,同时还制定了对应的惩处制度。在此之前舞弊现象比较明

科举制度的发展变革与影响

科举制度的发展变革与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被认为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 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和改革,这些变革与改革对中国古代 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而真正成为中国社 会的重大制度则在宋代正式确立。尽管科举制度的演进方式不尽 相同,但是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选 拔人才和规范官员的行为。 二、科举制度的演进 1. 唐代科举制度 唐代考试以贡士制度为基础,曾经试图制定制度,但是没有成功。因此,唐代考试的发展始终不稳定。后来,唐宣宗时期在763

年创立了进士科,使唐代科举制度趋于完备。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前身。 2. 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是因为宋朝统治者在管理考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细致的规定。宋朝的科举制度被分为两个阶段:进士科和明经科。在进士科考试中,主要以史学为重,文学为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地位迅速提高。在明经科考试中,主要考查的是儒家经典,而不是士人的风格。 3. 元代科举制度 元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仿照了宋代的制度,但是在实行过程中有很多缺陷。元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比较复杂,并且存在许多不公正的方面。这导致元朝统治者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负面印象。 4. 明代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是历史上最完善的制度之一。明代考试的主要内 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在明代,科举制度被推广到全国 范围内,人才选拔的机会更加公平,而失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报 考州县试来完成学业。 5. 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在制度上与明代有诸多不同,但主要原则仍然是 选拔人才。在清朝时期,科举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 个阶段。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十分官僚化的,但也为中国的文 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加速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普及。另外,科 举制度也起到了人才选拔的作用,从而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实行为古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成为中 国历史上的名人和杰出人物。科举制度的通过、被录取及其赶考

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

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 1.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看重门第而不注重才能(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隋文帝时,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创立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完善科举制 唐朝科举制演变 ①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 ②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时,注重文教,把诗赋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三、北宋发展科举制 1.表现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2.影响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结果 形成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局面。 四、明朝僵化科举制 1.措施 明朝在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2.目的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3.表现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格式必须是“八股文”。 4.影响 ①弊: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清朝恶化科举制 1.措施 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 2.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 3.表现 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4.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1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1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1 宋代科举制的和发展是一个深远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从宋代科举制的和发展中可以看出宋代政权在推进士人选拔制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反映出社会变革对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讨论宋代科举制的和发展。 首先,宋代科举制在选拔对象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宋代科举制的最大创新是开创了进士科,这是宋代科举制的核心。与唐代的科举制不同,进士科着重选拔才能出众、文化素养高的人才,充分发挥了科举制的选拔功能。宋代的进士科以文章取士,要求考生通过诗文作答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化修养。此外,宋代还进一步扩大了科举的范围,从而提高了选拔的公平性。宋神宗时,将包括贵族子弟、地方士人和乡村富户在内的各个社会阶层的子弟都纳入了科举的选拔范围。这一使得科举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渠道。 其次,宋代科举制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为了贯彻考取才而不考取籍的原则,宋代增加了科举的科目。除了礼、乐、射这三项传统科目外,还增设了经义、经学、诗赋等科目。这些科目的增加,使得科举考试更加综合性和全面化,更加贴近时代的实际需求。此外,宋代还将科举考试的形式改为策论方式,从传统的刻意褒贬、审美评判的方式转变为实事求是、论述辩论的方式。这一体现了宋代对科举制度思维方式的改变,更加注重求实和实用。 第三,宋代科举制在评分和录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为了增加考试的公平性,宋代设立了一套科举考试的评卷方法和评分标准。每一卷试卷都

由不同的评卷官独立评卷,然后通过汇总评分的方式确定考生的成绩。这 一避免了个别官员的主观评价,保证了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在录取方面, 宋代采取了"先中(名)再第"的录取制度,即先录取高中进士,再录取普 通进士。这一制度既保证了选拔的公平,又考虑到了士人的等级和地位, 符合了士人士位的传统认知。 最后,宋代科举制的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变革对科举制度 的影响。宋代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各地的士人 阶层得到进一步壮大和扩展。士人们对科举制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进一 步推动了科举制度的。与此同时,士人们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也进 一步提高了科举制度的影响力。科举制度成为了士人阶层实现社会地位和 政治权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使得社会精英的选拔更加公正和合理。 总的来说,宋代科举制的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从选拔对象的、考试内容和形式的、评分和录取的以及与社会变革的互动中,我们可以看 到宋代政权在推动士人选拔制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反映了科举制度在 宋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宋代科举制的和发展为后来的科举制度 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各个朝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 对于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讨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以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在唐代,科举制度是源于秦汉时期的进士科举,经过隋代的一些改革后,进一 步得到完善和发展。唐朝初年,科举制度在统治者的重视下得到进一步改革。首先,唐太宗李世民建立了制度体系,将科举制度与官职晋升相结合,确保官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其次,唐太宗还规定了科举的考核科目和标准,例如乡试文秀、会试诗赋等,以及延续了进士及第制度。 然而,唐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乡试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参 加乡试的考生众多,且考察内容相对简略,不能准确筛选出合格的才子。其次,由于廷试的内容主要注重考查对经典的理解与背诵,而忽略对实际能力的考察,使得一些优秀人才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随着唐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宋代进一步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首先, 宋太祖赵匡胤废除了唐代的乡试制度,引入了新的科举考试模式。新的科举考试体系包括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筛选出更优秀的人才。其次,宋代进一步加强了科举制度的官僚化,并设立了专门的科举考试机构,选拔出合适的官员。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还体现在对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的优化上。宋代注重对经 世致用的才能考察,将考试内容从以经典为主转变为对政治、军事、财政等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考查。评分标准也更加客观,不再重视诗词才能,而是多维度考察,保证了考生的综合素质。

三、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改革对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科 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以乡试为例,无论贫富,都可以报考,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进一步反映了社会上人才的多元化。 其次,科举制度的改革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了应对科举考试,学 者们纷纷投入备考。许多学府、私塾迅速兴起,为学生成才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科举制度的改革还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促使了书院文化与经学的传播。 最后,科举制度改革也对官僚体制及社会层级结构产生了影响。选拔出的官员 因其在考试中的表现而被赋予更高的地位和权力,从而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稳定。科举制度还对社会上层的地位和财富分配产生了影响,因为科举成绩越好,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就越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化。 总之,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 不仅改变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教育体制,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知识普及,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稳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拔机制。这些改革思想和制度的遗产,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百年,直至科举制度被废止。

隋唐宋科举制的发展

隋唐宋科举制的发展 一、隋朝科举制的发展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但重要的朝代,其在科举制度方面也有一 定的发展。隋朝时期,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明法两个部分,考生需要 通过明经考试才能参加明法考试。此外,隋朝还设立了特殊的进士科,用于选拔官员和大臣。 二、唐朝科举制的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之一,在科举制度方面也有了 很大的发展。唐代开始实行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这些考 试分别在县、府和京城进行。唐代还规定了士人必须通过乡试才能参 加会试,通过会试才能参加殿试。此外,唐代还规定了进士及第后需 要到国子监学习三年才能担任官职。 三、宋朝科举制的发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科举制度方面也有了很大 的改革和发展。宋代开始实行省、府、州三级乡试,以及由皇帝亲自 主持的殿试。此外,宋代还规定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必须包括经义、史书、子集和诗赋等四个方面。此外,宋代还推行了“礼部试”制度, 即通过特殊考试选拔官员和大臣。

四、隋唐宋科举制的相同点 隋唐宋三朝都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一点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此外,这三个朝代都在科举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五、隋唐宋科举制的不同点 虽然隋唐宋三朝都实行了科举制度,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例如,在考试形式上,隋朝只有明经和明法两个部分,而唐朝则增加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多个层次。在考试内容上,宋代规定了经义、史书、子集和诗赋等四个方面必须全部涵盖。 六、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科举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除前夕,历经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历史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民的记忆中。这一制度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与改革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与改革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其特点是由国家举行的考试 选拔人才,为国家选取官员。这一制度的实施以及后来的改革,在宋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乃至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实施科举考试制度的背景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政治需要,二是社会需要。首先,宋代政权需要选拔有才干的人才来管理国家,以应对各种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其次,宋代社会面临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需要将社会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使之为国家所用。而科举考试制度恰恰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将社会上的人才通过考试选拔出来,并分配到合适的职位上。 二、科举考试制度的基本原则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主要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等级性原则、公平竞争原 则和遗传性原则。首先,等级性原则要求考生通过每一级的考试,按照成绩的优劣确定职位的高低。这一原则实质上增加了选拔官员的公平性和精英性,可以确保官员的才干和能力。其次,公平竞争原则要求每个考生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减少了家世、财富等因素对选拔的影响,增加了教育的普及性和社会的公正性。最后,遗传性原则允许父母亲戚中已经参加过考试并没有入选的人享有一定的优待和待遇,这一原则不仅与宋代封建社会的儒家观念相契合,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三、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这一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首先,宋初科举考试主要是注重理论知识和经典文化的考察,学识才华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标准。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对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科举考试也逐渐增加了对实际能力的考查内容,使选拔更加全面。其次,宋代还对科举考试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改革,逐渐增加了考试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宋朝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宋朝的 影响 (实用版4篇) 目录(篇1) 一、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 1.科目的变化:增加殿试、武举,重视明经和进士 2.考试内容的变化: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重帖经、墨义 3.主持考试机构的变化: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改为礼部侍郎主持 二、唐宋科举制度对宋朝的影响 1.改善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 2.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对诗词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成为当时经久不息的社会风尚 正文(篇1)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宋朝的社会发展。 首先,在科目方面,唐宋科举制度增加了殿试和武举,同时对明经和进士科的重视程度加大。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全面,不仅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还考察他们的实际能力。这样的改革有助于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在考试内容方面,进士科逐渐重视诗赋,而明经科则注重帖经和墨义。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重视,以及对经义的深入研究。因此,唐宋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再次,在主持考试机构方面,唐宋时期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的考试改为礼部侍郎主持,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严肃和正规,有利于选拔出真正有才识的人才。 总的来说,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对宋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通过改善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其次,通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目录(篇2) 一、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 1.科目的变化:增加殿试、武举,重视明经和进士 2.考试内容的变化: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重帖经、墨义 3.主持考试机构的变化: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改为礼部侍郎主持 二、唐宋科举制度对宋朝的影响 1.改善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 2.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对诗词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成为当时经久不息的社会风尚 正文(篇2)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宋朝的社会发展。 首先,在科目方面,唐宋科举制度增加了殿试和武举,同时对明经和进士两科给予更多的重视。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全面和多元化,有利于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 其次,在考试内容方面,进士科逐渐重视诗赋,而明经科则注重帖经和墨义。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艺术和经学知识的不同需求,有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崔勇丁建军 拔优秀人才;也为了 缓和权贵势要与普通士人的矛盾,宋朝统治者在开国之后逐步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 革所体现的维护国家考试之公正原则的意向值得肯定,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为后世考试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宋代科举考试改革在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相对于受当权者个人意志影响严重的征辟,举荐,九品中正制和体现官僚特权的恩荫制度而言,科举考试制度是一种进步,它体现了用人制度方面的一种社会公正原则,为大批无权无势的贫寒士人开启了一扇通向官场的门径.由于考中科举,不仅可以金榜题名,步人官场,而且可以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因此科场竞争至烈,于致以,,法禁益烦,奸伪滋炽,唯科场最然”①,可以说自从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之后,舞弊与防范的矛盾便一直存在. 宋朝最高统治者自开国初期始,针对科举考试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弊端,特别是围绕着防止权贵势要操纵科举,导致科举考试不公的问题,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改革.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宋代在科举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加以论述. 清除公荐流弊 唐代实行公卷制,考生将平日诗文,送于有学问之公卿,揄扬品第,兼采时望.宋初仍流行此种做法,士子晋谒公卿,公卷与刺俱人,以使主人先阅其文而后见人,后来则发展成相见之时,以书启面投.省试前,举子亦缴纳公卷,由考官考校,分为等第.开宝年间,”(柳)开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日衣相自拥车以人,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 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②.晁补之,十九岁时,献文于杭州教官吕穆仲,他说:”窃闻执事以经术文章取上科,以开敏明辩入府,而有识乎庠序,见师于学者,故补之愿伏于门下而受教焉,继之以所为歌诗杂文一篇,投献于左右,凡此非求果有用于今也,要以为不自弃而己,不识阁下以为何如? ”③晁补之由是知名,举进士.但此等公卷,”所纳士卷多假借他人文字,或用旧卷装饰重行,或为庸书人易换文本”④.宋初,又有所谓的公荐,知举官将赴贡院,台阁近臣向他推荐有才华的人,叫公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