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

(一)民国前期的政党政治

1. 民国初年的多党政治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清武装起义,它既是清朝封建帝制的掘墓人,又是民主共和的缔造者。在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同盟会由秘密转为公开,由清政府统治下的非法政党转变为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党,它主动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模式转变为普通的议会民主政党。孙中山面对议会民主、多党政治呼声日高的局面,提出中国应“以世界上最完全政党之国”、“英美先进之国为模范”,实行政党政治的主张。

为适应国会选举之需要,同盟会于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宋教仁说:“从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

“世界上民主的国家,政治上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我们要停止一切运动,专注于选举运动。”

“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席位,进而在朝,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使他有所惮而不敢不为。”

政党合法化突破了传统政治文明对政党的敌视,从而树立起一种全新的政党观念。“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在1912年上半年内就出现了上百个政党,组党参政,成为时尚。

民国初年的多党政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党、会、社等名目繁多,分化组合多变,骤生骤灭,泡沫政党居多。其中跨党派现象十分严重,一个人加入几个政党,甚至一个人担任几个政党的领袖。号称300多个政党,所标政纲冠冕堂皇,但许多政党因既缺乏经济背景又无群众基础。

第二,政党虽数量众多,但就政治倾向而言,却只有同盟会和非同盟会之分,其基本政治立场和精神,大体是清末革命派和立宪改良派的延续。

第三,政党政治热闹非凡,但徒有其表。因为任何政党都没有进入国家政治权力的核心,国家政治权力的核心始终被北洋军阀掌控。这些党派在“共和与立宪”、“拥袁与反袁”、“维护与破坏《临时约法》”等问题上互相斗争,但谁也不代表老百姓利益,实质上是一场上层官僚、军阀、政客为争权夺利而演出的政治闹剧。

所以,民国初年的多党政治只是一种政治表象,而不具备多党政治的本质。最后,多党制在袁世凯和各系军阀的枪口下成过眼烟云。“无量金银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多党制在我国兴起一时,不但没有增添任何民主色彩,反而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军阀割据,饱受帝国主义欺凌掠夺的深渊之中。

2. 国民党由议会民主性政党再次转变为革命性政党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痛感国民党的涣散无力,痛感以和平民主的政党组织模式争取不到民主共和,认为要革命必须要有一个革命党,故重新采用革命政党的组织模式,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形成了“以党治国”的革命政党职能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国家必须由革命党来造成,革命党是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根本;革命党不仅要创立国家政权,领导国家,更重要的是巩固国家政权,实施“训政”,以促进直接民权的发展;革命党要实行党、政、军三位合一的一党政治,“将政治揽在我们手里来做”,“非本党不能干涉政权”。重新采用革命政党组织模式是孙中山对政党政治在中国命运的总结。

但是,孙中山还没有认识到应该建立由革命政党掌握的武装,也看不到国民党的依靠力量和团结对象应该包括广大工农民众,所以总是采取依靠军阀打军阀的策略,其斗争基本局限于社会上层,因而屡屡失败,一筹莫展。孙中山渴望有一种新的政党制度模式,以完成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使命。

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人阶级不断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日益发展。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而且促进了它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

4. 国共两党结革命政党联盟

一个具有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革命政党,对于孙中山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认为“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而最好的新血液就是年青的共产党人,他们年轻,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才干,并有崭新的组织方式。在苏俄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毅然改组国民党,在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建立了国共两个革命政党的政治联盟。

由此可见,在中华民国的前15年间,政党模式十分复杂,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组织方式,有议会民主型政党的组织方式,又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组织方式。半殖民地社会被侵略的地位使中国政党都不可避免地受世界已有的政党模式的影响,议会民主型政党因封建势力的强大而不能生存,半封建社会实业的落后又使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软弱无力,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联盟与合作成为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最好的政党制度模式。

(二)国民党一党专政时期的政党政治

1.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垄断性的政党制度模式

1927年4月,蒋介石国民党分裂国共合作,实行反共“清党”,把国民革命的成功变为其一党的成功。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后,把孙中山关于革命政党建国及“训政”的思想推向极端,开始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制度。

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覆亡,主要是争取民主的各党派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政党组织模式和政党理念之间的冲突与斗争。

2. 中国共产党由不掌握武装的革命性政党转变为掌握武装和建立有部分地方政权的革命政党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垄断性的政党制度决定了共产党及其他党派的存在是非法的。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和集会、结社的合法权利,中国的这一特殊国情,决定了在中国进行革命,不可能进行合法的斗争,只能拿起枪杆子,举行武装斗争。

3. 中国的民主党派——特殊的政党组织模式

民国时期的民主党派,与西方的议会民主型政党不同,是一种特殊的政党组织模式,其特殊性表现为:第一,中国的大多数民主党派秘密产生于国民党的一党训政时期,“国民党欲一党专政,不许有他党,故吾即组党”,其奋斗目标是“国家公有,党派共存”。他们以和平的方法,以言论舆论为主要斗争形式争取民主。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垄断性政党体制下,它们没有存在的合法地位,没有合法的议会可以利用。但它们始终把代表民意,反映民声,作为其基本功能和作用。

第二,各民主党派均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干部性政党,多以有声望有社会地位的代表性人士为核心。他们是书生办党,以个人的声望和魅力去影响追随者,发展组织。因而在组织模式上表现为党的中央组织强于地方组织,言论多于行动。其政治主张多是根据时局的发展,针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制度造成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缺乏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的战略措施。

第三,中国的民主党派是在国共两党对立和斗争中产生的,中共的存在与发展,是民主党派存在的前提,在反蒋、抗日、民主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上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是完全一致的,这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民主党派的创始人大多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他们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又有渊博的政治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各民主党派同中共在共同探索适合国情的政党制度时,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即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联合政府是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惟一途径。它们主张创造一种中国型的民主,“在一个国家建立一种政治经济制度,绝不能抹煞自己国家过去的历史,也不能忽视自己国家当前的情况。”“在我们所要为中国树立的民主制度上,我们没有所谓偏左偏右的成见,我们亦没有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这些成见。我们对于别人已经实验过的制度,都愿平心静气地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以创造一种中国的民主。”

本着这样的政治理念,尽管在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中间党派发生分裂,青年党和民社党追随国民党而去,但在国共两党决战、民主党派被镇压宣布“非法”、被镇压的处境中,与中共合作去

创造“中国型的民主”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就成为诸多民主党派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设计新型政党制度

1. 中国共产党设计政党制度所面临的世情、国情

在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历程中有多种类型和模式,在一党制中,有法西斯主义的一党制,也有苏联的一党制;在两党制中,有英国议会制内阁制的两党制,也有美国总统制的两党制。当代法、德、日的多党制各具形态,但均是为消除多党制的弊端,在“二战”后的50年代才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新中国建立前,可供中国共产党参考的只有前面三种类型。但这三种类型都不适合中国的国情。首先,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条件否定了一党制和多党制,人民对国民党一党“训政”制度深恶痛绝,而实行多党制的前提是一个国家中必须存在三个以上政党并立,而中国不存在这样的现实条件。其次,实行两党制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势均力敌互能轮替的两个政党,国民党反共内战政策及其在大陆的崩溃根本否定了这一前途。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使中国政党制度选择没有现成答案,新中国必须探索“中国型的民主”的政党制度。所谓“中国型的民主”,毛泽东在多篇文章、多种场合阐述过,最终确定为“人民民主专政”,即由进步阶级组成的“人民”共同掌握国家政权,毛泽东曾形象地称之为“有饭大家吃”,并且说:“既然有饭大家吃,就不能由一党一派一阶级来专政。”这种人民民主专政,既有别于资产阶级的专政,也有别于苏联式的单一的无产阶级专政。

2.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制度设计及其实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旨在实现人民解放、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决定了党领导人民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建筑在人民共同的意志基础上。为此,中国共产党创建了聚合各方力量、协商建国、共享政权的开国之路。

其实,早在建国之前,共产党就在探索适合国情的政党制度。

在抗日战争中,的尝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历史依据。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民主政权,规定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按“三三制”原则,不仅参议会要实行普选,政府机关同样如此。在“三三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不是靠人数上的优势,而是靠党的正确政策和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三三制”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阶级在内的统一战线政权形式,“三三制”政权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了议会制、内阁制、省自治制等制宪原则和“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确定了由改组后的多党联合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从而结束训政、实施宪政的程序和步骤。然而,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反共内战,并违背各党派共同协商的程序,片面召开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进而实施“戡乱总动员”,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残酷镇压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其结果是使争民主的各政党密切了彼此的合作关系,坚定了彻底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的信心和决心。

1948 年4 月30 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和社会大众的广泛支持和响应。

1949 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由中共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即成立联合政府的建议。

1949年9 月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大计,规划新中国的制度架构和发展框架。会议通过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础的《共同纲领》,这个《共同纲领》也同时构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合作的重要政治基础。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则为中国政党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架构。由这次会议选举产生的政府,也充分体现了联合政府的性质,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63 人组成,其中党外人士占了50%,在56 名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27 名,也占了将近50%。这个格局既实践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政治主张,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

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运行国家权力、实践人民民主的基本组织与行动架构。

通过以上的历史回溯,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民国时期的多种政党组织模式相互作用、一路走来的结果。一方面,中国的历史与社会状况决定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政党领导的支撑;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性质与社会结构决定了作为核心力量的任何政党要支撑起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发展,都必须广泛联合各种积极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建立广泛的同盟,从而在巩固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核心力量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照搬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只能用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取而代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历史依据。

除了历史依据之外,我们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还表现在它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国民心理、它有自身的民主理论支撑,这突出表现为“协商民主理论”,这是近些年民主理论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此外,多党合作与中国国家建设的现实也是相适应的。它内含的一体多元结构,不仅适宜于中国的社会形态的内在结构及其现代化转化,而且适宜于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民主成长,其进步与发展能够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民主成长提供新的资源与新的空间。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具有必然性。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中国政党制度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

——民主党派的性质:参政党,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①参加国家政权;②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③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④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而不能把民主党派称作是在野党或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组织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各自独立的,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在法律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平等的,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国政党制度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此,人民政协非国家机关,行使的职能当然也不是国家职能。政协的职能有:

(1)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针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政协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的协商。

(2)民主监督:是对国家法律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

建议和批评方式所进行的监督。

(3)参政议政: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

1. 共产党在我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的模范行动来实现的。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2. 各政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的行动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

3. 在国家政权中,共产党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 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之间实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政治协商是我国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不论政党大小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既尊重多数人的共同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互相监督,即双向监督。而首要的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

5.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是合法的政党,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各政党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职责。

(三)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的区别

在我国的多党合作中,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掌握国家政权,全面负责组织政府,并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重大决策;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提出政府人选名单等等,同民主党派协商,再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决策等。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民主党派成员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在人大、政府等担当领导职务,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但他们不是通过名额分配代表民主党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不能把民主党派参政视为执政。在多党制国家中,联合获得选举多数的几个政党都是执政党,各自代表本政党利益,因而,执政的各党,政见不一,政策也难以统一,使内阁更迭频繁。可见,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是根本不同的。

(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立在消灭剥削阶级、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各个政党的活动都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民主具有极大的广泛性。而西方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各个政党无论怎样标榜自己“代表民意”,实际上都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谁也不代表劳动人民。

2.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反映在政党制度上,各个政党能够建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政党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关系。而西方多党制则是不同的垄断资本集团利益矛盾的产物,各个政党相互倾轧,争权夺利。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国家的某些政党之间也可能建立起短暂的合作,但只是一时的利害结合,而没有牢固的基础。

3. 我国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能够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意志,协调劳动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从而能够保持国家政治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而西方国家不同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由于私利的冲突,只能用政党轮流执政的方式维持其利益的平衡,各个政党彼此牵制,力量抵消,甚至互相拆台,常常出现政局不稳。

总之,这一制度是立足于中国土壤上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的形成和发展,生动地表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照搬别国的政党制度,而是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是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

1. 实行多党合作是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需要。

邓小平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

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的、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大国。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动员组织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共同奋斗。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形成的强大的社会整合力,是实现安定团结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证。如果违反这一国情,照抄西方多党制,必然会导致社会混乱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符合我国这一特定国情的政党制度,它既是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又通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智慧,强化并完善共产党的领导,这是这一制度具有生命力和优越性的根本原因之一,这是这一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定性之一。

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加强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的主要政治功能是:一方面反映所联系的阶层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代表他们参政议政;另一方面协助共产党和政府向他们做工作,帮助他们进步。通过民主党派组织把广大成员纳入我国政治体系之内,走参政党的道路,充分调动他们和所联系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有组织的自我思想教育,使其成员不断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这样就增强了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把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共同奋斗。

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实行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更正确、更符合实际。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在我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多党派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广泛听取各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政治协商,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进行决策,由人民政府执行实施。这样一种体制,体现了我国广泛的人民民主,它对于我们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避免和减少失误,保证各项方针的贯彻执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毛泽东指出:在我们国内是民主党派林立,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很有利。打倒一切,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使同志们中很少不同意见,弄得大家无所顾忌,这样做很不好。邓小平也指出:“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任何权力都不能离开有效的监督,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后,也不能例外。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主党派从自身特有的角度反映一部分社会群众的意见,能够对共产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能够发现工作中的一些所没有发现的错误和缺点,从而对共产党和政府的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2. 实行多党合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之长期奋斗的目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国际敌对势力以“人权”、“民主”为幌子,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日渐增强。在抵制西方“民主”的同时,如果不建立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就难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也难以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同时也要看到,一定的民主与一定的时代相联系,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相适应。我国经历2000年的封建社会,缺乏民主传统。目前,我国经济文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在团结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必须有利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适应我国的这一国情,有步

骤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形式。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定性之一。这一制度已经和正在开辟各种有效的民主形式,使民主渠道畅通,满足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愿望和民主的要求,也发挥宣泄、引导的功能。同时,通过这一制度,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把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纳入到我国政治体系之内,通过正常的民主渠道得以表达,既充分发扬发主,又实行有效的集中,形成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样,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经济建设的发展又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通过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 实行多党合作,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

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并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存在着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之间在具体利益上的矛盾,必然要求一定的社会组织代表他们的利益,反映他们的要求,这是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时期能够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因。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处于调整变动之中,社会结构必然有所变化,形成各种新的利益群体和代表人物,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保持稳定的社会局面,是关系到改革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在共同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充分表达各自所联系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使各种利益要求通过正常渠道经常地、畅通地反映到决策部门,从而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并将其转化为实现社会总体利益的动力。通过这些渠道,也可以使共产党和政府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各种社会心理、社会动向及潜在的矛盾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充分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这一反馈、自我调节功能,对于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关于多党合作的理论思想以及在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这一理论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表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_1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和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正确认识见过前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较量及其结果,学会结合现实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三种执政方式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汇集历史和现实资料印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展开分析,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认识到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激发起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 三、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速读课文,完成填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 的,是中国 经历长期 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 和 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先锋队,同时是 和 的先锋队。 是它的宗旨。 3、中国共产党不仅有 和 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 的执政能力。 4、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 执政、

执政、 执政 科学执政 遵循共产党 规律、社会主义 规律、人类社会 规律,以 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法执政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 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 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 、 的 作用。 民主执政 坚持为 执政、靠 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 ,坚持和完善 ,坚持和健全 ,以发展

中国的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中国的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2011-03-20 06:31:07) 标签: 政党制度 主要特点 梅岭 理论 学习 随笔 杂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特点包括:一党领导、多党共存、民主协商、参政议政和政党监督。 一、一党领导。所谓一党领导,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自成立以来,中共代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和平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的领导下,经过全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初步繁荣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共的领导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和进步是巨大的、有目共睹的。历史证明,中共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和进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接受中共的领导,坚信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在各方面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多党共存。多党共存是指中共和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共同存在这个现实。国际上

大多数人包括中国国内一部分人对这个现实并不了解。在他们看来,中国只有一个政党,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但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共的坚持和支持下,在八个民主党派积极努力下,多党共存的格局一直存在,特别是建国初期和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三、民主协商。民主协商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协商讨论和决定国家和地方重要事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民主协商的原则,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在酝酿和出台重大决策之前,通常要和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领导人进行沟通并征求他们对决策的意见建议,这样可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能争取他们对决策的理解和支持。曾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曾指出,政治协商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通过协商,可以广泛听取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通过协商,可以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协商,可以发现和集中群众的智慧与经验,依靠群众的力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通过协商,可以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四、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指中国的民主党派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参政主要指民主党派成员直接在各级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参与政府日常工作。从新中国成立起,中国各级政府中就有各民主党派的一些成员担任领导职务,其中包括国家领导人的职务。议政主要指民主党派成员通过组织对中共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和工作加以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目的在于协助中共和各级政府把工作做得更好。多年来,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政协和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和各级政府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工作提出过各种意见和建议,为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政党监督。政党监督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手段。除了“文革”时期外,中共领导人一直重视政党监督。早在建国早期,毛泽东就提出中共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主张。毛泽东指出,互相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中共对民主党派的监督,主要是监督民主党派是否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毛泽东说:“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三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班级:姓名: 【研学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学生维护、巩固政党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政党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2.科学精神 比较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法治意识 通过学习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学生自觉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4.公共参与 体验政协委员的职责与使命,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研学重点】 识记并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研学难点】 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基础导学一】 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 民主党派的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 和的政治联盟。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A.各自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党,各民主党派是党。 B.二者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领导,即、和 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简称。 A.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B.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和。 C.人民政协的职能:、、。 D.人民政协的组成人员:除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民政协还包括、、、、、。【基础导学二】 二、适合国情优势显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是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不是什么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 【合作探究】走进中学生“模拟政协”,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第一关:寻找最佳表达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圈 规则:结合69-70页思考:(三大组各派一个代表进行展讲) 1、2、3组任务①:我国都有哪些民主党派?并分析民主党派的性质? 4、5、6组任务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在我国地位如何? 7、8、9组任务③:在这项制度下,谁执政?谁参政?利用69页镜头二的比喻,为同学们讲解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第二关:寻找最佳理解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 原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戏台上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 规则:看课本70-71页,解读这段文字:2min 1、2、3组解读①:戏台上有哪些演员,应该由谁来扮演主角?这说明了什么? 4、5、6组解读②:“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说明了什么?规矩又是指什么? 7、8、9组解读③:同唱一台戏的“舞台”(组织形式)是什么?为大家讲解这“舞台”的组成人员、性质、主题、职能?

6.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学案 主备:审核:2011.5.3 【使用说明】 ⒈根据预习案提示,认真研读教材,在课本上勾画出重点内容,并用红笔标注出疑难问题。 ⒉在预习、熟记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画出知识网络图。 ⒊在预习过程中熟记政党制度的5大特色、4大优越性;政协的性质、主题和职能等重点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⒈理解并熟记政党制度的5大特色、4大优越性;政协的性质、主题和职能,提高运用政党制度相关知识分析具体时政材料的能力。 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和对比认识事物的方法。关注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及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⒊感悟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民主党派的作用,热爱我国的政党制度。 【预习导学案】 (要求:限时20分钟;先通读一遍教材,勾画出重点问题;熟记政党制度的5大特色、4大优越性;政协的性质、主题和职能等重点知识,构建好知识体系。) 一、民主党派 ⒈性质 ⒉概况 ⒊地位和职权 明确:是参政党,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⒈地位 ⒉基本内容 ⑴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各民主党派是。 明确:两者不是在朝党和在野党、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关系。 ⑵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明确: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即、和 的领导。 ⑶基本方针:。 了解:各自的内涵。

⑷根本活动准则:。 明确:各党派独立、平等。 ⑸重要机构:。 识记政协的性质、主题和职能。 ⒊特点 ⒋优越性 识记: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祖国统一等四个角度回答。 【构建本框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的 政党制度 【我的收获与疑问】(在熟练预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把你的收获和疑问写在下面,与组内同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

研究生课程论文中外政党制度比较 课程名称政府体制比较 任课教师马秀玲副教授 班级2010级土地资源管理姓名瑜措珍嘎 时间2011年6月29日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 瑜措珍嘎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 730000) 摘要: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西方国家政党之间以竞争和相互倾轧为主。中国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西方国家执政党与在野党轮流执政。我国是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我国政党制度具有利益整合,资源兼容、凝聚民意、稳定政局、民主监督、互利双赢的优势。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关键词:多党合作政党制度特点优势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中关于政党本质属性、结构类型及其活动规范的总称,主要是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方式,包括政党的地位、政党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的关系等。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的不同,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今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国家政党制度一般采用多党制或两党制。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有根本区别,但不论哪种政党制度,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应该是每个执政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政党制度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有成功的经验供借鉴,也有失败的教训供吸取。 在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政党制度千差万别,不同的国家政党制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试图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放到世界政党制度的大环境中去研究,从中外政党制度的比较中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客观的分析。 一、国外政党制度 西方的政治文化源于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其核心精神是法治。中世纪宗教神权的专横、腐败和对人性的扼杀导致了宗教改革,继而推动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杰出的思想家们揭露教会黑暗和教皇专权,抨击世俗专制,使法治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近代从伏尔泰,到卢梭、康德,形成了系统的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从博丹、洛克到孟德斯鸠、杰佛逊逐步确立起三权分立思想。他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政治上要求“民主立宪”,宣布废除封建特权,明确提出“法律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摆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遵守我国现行的宪法和法律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目前全国共有3万多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均占有一定数量。民主党派成员在国家机关任职( ) A.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B.表明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执政 C.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D.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最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 ①是共同执政的友党关系 ②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友党关系 ③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④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8月23日,安徽省委在合肥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协商座谈会。会上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囊团,就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深化农村改革、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建真言、谋良策。这体现了民主党派( ) ①领导和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②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③积极发挥参政党的政治协商的作用 ④围绕国家重大事务进行战略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文件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今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解: (1)我国政党制度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也不应叫多党制,它是我国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而不能把民主党派称作是在野党或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组织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各自独立的,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在法律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平等的,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我国政党制度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此,人民政协非国家机关,行使的职能当然也不是国家职能。

二、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的不同点: 在我国的多党合作中,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掌握国家政权,全面负责组织政府,并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重大决策;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提出政府人选名单等等,同民主党派协商,再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决策等。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民主党派成员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在人大、政府等担当领导职务,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但他们不是通过名额分配代表民主党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不能把民主党派参政视为执政。在多党制国家中,联合获得选举多数的几个政党都是执政党,各自代表本政党利益,因而,执政的各党,政见不一,政策也难以统一,使内阁更迭频繁。可见,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是根本不同的。 三、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1)共产党在我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既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的模范行动来实现的。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试题: () A。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度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的一党制度 答案:(c)。 相关阅读: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一样体现了人类礼貌发展的多样性。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一样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构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务必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 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中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1840年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入侵和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衰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将近110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 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起抗争,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发动和领导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效仿西方国家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尽管相对于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它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无法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正如孙中山先生所总结的,中国的社会既然和欧美不一样,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不能完全仿效欧美。 1927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实行一党专制,独揽国家一切权力,打击和迫害民主进步力量,违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最终被历史所抛弃。 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呼唤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的政党制度。这一历史职责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承担了起来。 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团结全国各革命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主要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成立的各民主党派,其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有着反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教案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教案 课题: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政治协商等制度的特点,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比较等形式认识到执政党、参政党和反对党的区别,认识政协的组成、性质和职能等内容。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理解我国政党制度,增强学生维护、巩固我国政党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参政党地位、政治协商的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导入新课】:当代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政权都是由政党领导的 (知识拓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政党制度介绍 (相关链接):我国的民主党派概况和我校民主党派人士介绍 结论: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合作又协商,形成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板书) (一)我国政党制度特点 1、我国政党制度特点之一:政治基础(板书) ----坚持共产党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问题一: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什么领导?党对国家的领导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政治领导 党对国家的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2、我国政党制度特点之二:显著特征(板书)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的显著特征 问题二: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共产党执掌政权、居核心地位:民主党参与政权、居重要地位 问题三:民主党派是如何参政的? 民主党派依法享有参政权: 1、参加国家政权 2、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领导人选的协商 3、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试述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背景资料:“两党制”与“多党制”。两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而不是说,这些国家只存在两个政党。只是说有两个主要政党和政权发生联系,它们交替执政,轮流坐桩。两党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在当代社会,最为典型的还是英国和美国的两党制。英国是议会制度下的两党制,即由在议会中席位最多的政党组成内阁,成为执政党,席位次多的政党作为法定的反对党,有监督政府的责任。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下的两党制。美国执政党的标志不是在国会中占有多数席位,而是赢得总统职位,由于总统与国会分别选举,赢得总统选举的政党在国会中不一定占有多数席位。所谓多党制就是在一个国家中存在着许多政党,其中任何一个政党都不能得到法定的多数单独执政,而通常与其他政党联合行使政权的政党体制。多党制最早起源于法国。西方大部分国家采用的都是多党制,像法、德、意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二十个字,是对我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性质,弄清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和其它政党制度的区别,加深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的理解。 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根本的是共产党领导。共产党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多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高一政治教案:《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两个框题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除了中国共产党外,我国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何不同?这些都是第三框的内容。由此可见,第三框是本课的最终归宿点。 (一)、知识目标 1、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3、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1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应该比较熟悉,但对我国的政党制度比较陌生。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会把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的进行比较,因此要充分调动、引导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澄清

学生的错误认识。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1、查阅民主党派的历史资料 2、搜集关于当地民主党派或民主人士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事例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关问题。这节课再来看看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怎样的,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二)进行新课 一、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6页,思考两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教材用两个镜头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与被领导及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关系。 1、我国除执政的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生期末考试复习题 精简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体现为三个紧密联系) (1)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 (2)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 (3)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方位等方面。 1.国情: (1)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 (5)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 (6)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 2.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要在今后十年中完全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二五”这5年是关键。 (2)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实现突破性的转变还有很大距离,当前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己经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 (3)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1.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 2.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 3.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改变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 4.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以及为什么不能搞多党制 1.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党制或多党制,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根本区别于其他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不能搞多党制的原因: 首先,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 (1)具有短期行为,强调竞争,强调选票,执政党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 (2)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 (3)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 (4)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西方多党制被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尽管有许多弊端,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一定实力,法制也比较健全,使人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制度,因而其弊端也就在大众的容忍范围之内了。但是在一些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大众民主意识比较欠缺、缺乏实行民主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的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行得通。 5、文化体制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1.文化体制它是文化制度在文化发展各领域的具体表现,一般包括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和工作规则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载体手段、传播流通、评价激励、规划管理、人员机构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2)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4)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特别是对软实力的引导。 首先,软实力是一种文化力。其次,软实力是通过价值观和制度而得到呈现的。其三,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是一种剥夺力量、压迫力量,是一种强权征服与被动服从力量;而软实力却是一种主动吸引力量、吸纳力量,一种效仿力量和一种崇拜的榜样力量。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强求人“你必须只能如此”,软实力则主动要求“我渴望能够如此”。 6、社会管理以及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水平 1.社会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任务 (1)社会管理的含义:通常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2)社会管理的特点第一,阶段性;第二,复杂性;第三,长期性。 (3)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2.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中国的政党制度》知识竞答试题

《中国的政党制度》知识竞答试题 编者按: 今年4月30日,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五一口号”,这是我国民主党派公开宣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重要标志,也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篇章。为纪念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进一步推动基层单位认真学习、宣传《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与《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举办《中国的政党制度》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欢迎各基层党委、支部,各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群众参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党制 2.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为根本活动准则。 A. 组织法 B. 宪法 C. 规章制度 3.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国务院 C. 统战部 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的正式确立。 A. 社会主义 B. 人民民主专政 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5.198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_______轨道。 A. 制度化 B. 创新 C. 稳步发展 6.1993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 A. 会议纪要 B. 宪法 C. 史册 7.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A. 格局 B. 社会生活 C. 政治生活 8.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形成了亲密的关系。 A. 合作 B. 同志 C. 友党 9.为服务,是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一大特色。

论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及优势

论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及优势 □梅宁华 国家现代化必须有现代政党推动并领导。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党的根本任务。因此,怎样认识并建设现代政党制度成为当今一切国家和社会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指出,西方政党制度并不具有现代政党制度的典型特征,也不存在适合所有国家的政党制度模式。现代政党制度是在人类政治历史进程和现实发展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个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造就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奇观,使人们对现代政党政治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长期以来,一些人对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搞西方多党轮流执政有所不解,看不到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对现代政党制度的认识仅停留在西方政党模式上。这不但是认识上的误区,而且严重妨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进程。 一、政党在现代社会中起什么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政党已成为现代国家政治运行中必需的领导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性作用。可以说,在当代社会中,没有政党,政治治理是无法实现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政党来领导,就无法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社会动员,难以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政党在现代社会中起什么作用,需要结合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特点进行概括,具体来说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政治纲领,凝聚社会共识。每个政党都有体现其意识形态的政治纲领。这种政治纲领必须体现和反映社会成员的集体意愿和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政党的政治纲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社会大部分成员的愿望,对于一个政党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为政党一般都是通过政治纲领号召群众,凝聚社会共识,争取群众的信任与拥护的,并通过一定的组织把本阶级成员联系起来,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以采取共同行动,从而实现目标。 二是进行政治领导,这是政党的最本质作用。政党只有取得国家政权或参与对国家权力的控制,才能贯彻实施它所提出的纲领和政策。政党取得政权后,通过政党中有经验、有权威、有影响力的精英,参与政权组织,制定法律政策,控制意识形态。这种政治领导,本质上也是实施政治纲领的过程。 三是实现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一个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就会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和实现。这个过程就是政党利益表达的体现。政党本身就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当今发展民主政治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情况下,政党已成为社会成员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共产党在中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模范行为,并通过平等协商来实现的。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二,各政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的行动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 第三,在国家政权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第四,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实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不论政党大小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既尊重多数人的共同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互相监督即政党之间实行民主监督,而首先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 第五,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各政党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职责。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上的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既有利于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我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又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避免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轮流执政带来的弊端,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参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开辟了制度化渠道,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广集民智,广求良策,推动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积极稳步发展。 利益表达。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存在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能够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照顾同盟者利益,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整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政治制度具备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前提,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合作,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下,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民主党派,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和组织社会沿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有利于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避免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各民主党派反映和代表着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能够反映社会上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工作。 维护稳定。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避免了政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