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专业-论文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专业-论文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姓名:000000

班级、学号:00000000000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0000000

开题时间:2009-6-4

完成时间:2009-10-28

2009 年10 月28 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 (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2)

答辩申请书............................................................3-4正文.....................................................................5-6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 (7)

答辩过程记录表 (8)

课题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一、课题(论文)提纲

1.绪论

1.1会计造假的概述

1.2会计造假的主要表现

1.3会计造假的危害

2.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

2.1 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2.2 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2.3 造假的收益远大于成本

2.4 中介机构监管薄弱

2.5诚信品质

3.治理会计造假对策分析

3.1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3.2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和建立舆论评论机制

3.3加强舆论评论机制

3.4全面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3.5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

3.6加强独立审计作用,提高独立审计质量

4.结论

二、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会计假账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的分析,逐项论述了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解决“造假”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假账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职业道德

三、参考文献

[1] 刘淑蓉.上市公司会计作假的原因、手法及对策[J].经济师,2003,8 {2}唐宴春.会计制度、道德、法制的理性思考[J],金融会计:2003年9月

[3]李志钢.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J].湘潭工学院学报.2003.9.

{4}程宗璋.关于遏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若干思考[J].财税与会计.2003.6.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1.绪论

1.1会计造假概述

会计造假是指会计造假的策划、组织、指挥、参与和具体实施,也就是假账的涉案和后果承担。假账是会计人员直接制造的,但造假既需综合知识、做假技巧、胆量,更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背景,因而一般绝不是一个会计人员能完成的,会计造假主体应包括炮制假账和相关违法乱纪活动的主谋和执行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改变,会计造假主体的构成亦变得复杂起来,其动因和作案手段也出现多样性和复杂化的趋势。

1.2会计假账的主要表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已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从1720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1929年美国的股市大崩溃再到近几年美国安然、世通的造假事件,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造假案件,造成了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会计造假已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会计造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

(2)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造假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

(3)账外设账。

(4)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

(5)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6)违法违纪手段隐蔽,做假技术不断发展。

(7)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会计造假这个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找出会计造假的原因,并研究行之有效的治假措施已成为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3会计假账的危害

1.3.1经济危害

首先,很大程度上导致微观决策失误;很大程度上形成宏观调控错位;很大程度上阻碍市场体制完善;很大程度上削弱国家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中国接轨国际经济。

1.3.2、社会危害

很大程度上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很大程度上产生社会信用危机;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道德建设.

1.33政治危害

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政党的政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威信;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2.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

长期以来,会计造假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治理会计造假的过程中有时令人误入歧途,针对会计造假问题拟采取或已采取的办法和措施,要么是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要么是难以操作,缺乏可行性。因此,分析会计造假的原因,找出遏制会计造假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是规范会计行为,保护各相关者利益的迫切需要。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是会计造假行为的一项手段,也是形成会计造假事实的结果。它出现的根源是;

2.1 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许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主动,不充分,质量较低且滞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一些上市公司因自身存在的暗点,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非一种其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获得的权利,在面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时往往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上市公司在对公司信息披露时,高估收益,低估损失,如虚构交易对象、伪造销售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或者在公司会计信息中通过似是而非、故弄玄虚的语言,使公众产生歧义性的理解;或者在会计信息中对投资者遗漏或隐瞒某些重大的问题。

2.2 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当前一些上市公司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到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大股东控制”现象严重。其中由于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难以强化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和控制。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在转变中产生了“一股独大”的现象,流通股数量较少,股东分散,难以强化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这就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管理权被公司的管理层所控制。高管人员在利益驱动下,协助大股东进行占用资金、挪用资产;并通过会计造假等手段逃避监管,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2.3 造假的收益远大于成本

我国的证券市场目前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执法不严,缺乏透明度。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极小,追查案件时松时紧,不够及时。部分处罚决定没有公之于众,部分处罚决定不够具体,我国《证券法》中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在实践中,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一般都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解决,对违规信息披露者难以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在被处罚对象方面,虚假信息披露的责任方一般都归于上市公司,对具体责任人的处罚较少。上市公司从造假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造假所受到的处罚,导致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证券市

场充斥着无视各种法规的行为,中小投资者遭受的损失得不到赔偿。

2.4 中介机构监管薄弱

我国长期以来对中介结构监管不足。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是从挂靠制度起步的,绝大部分是挂靠所在地的财政部门,这使得政府机构能够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直接干预会计师审计意见,从而造成了事务所的“无风险”意识,忽视内部控制管理,导致了审计市场的混乱。还有部分中介机构受短期利益的影响,无视职业道德,与上市公司勾结,虚增利润、隐瞒亏损、提前确认收入、伪造发票,协助上市公司造假。

2.5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会计人员的地位也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我国的会计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量的违法贪污、挪用公款、坚守自盗等经济案件甚是令人堪忧。因此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来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便成为我们做出的合乎时代潮流,顺乎人民意志的战略抉择。

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信息的质量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利益分配的格局。为了确保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制度的规范,更需要会计人员诚信的品质。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能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所以,我们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且具有相当业务水平和能力的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做到:承担与自己的专业水平相适应的工作, 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等。

(2)保持客观公正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下多元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分配的基础,会计人员正处于这些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重任。要求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应保持客观公正,摒弃个人私利,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其履行职能的利益冲突;以中立的态度客观、真实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

(3)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处于单位资金运动的中心,掌握着大量的秘密资料,一旦泄漏将给单位造成损失或引起混乱,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得任意泄漏工作中所了解的秘密资料,

(4)保持职业谨慎和维护职业声誉会计活动中存在许许多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风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勤勉作风,对会计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恰当的职业判断,以确保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

3.治理会计造假对策分析

为了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我们必须从净化会计环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内部控制、和发挥独立审计的作用这几方面着手从而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

3.1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职业道德活动的一种形式。会计从业人员一方面要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

面还要依靠社会的教育来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可依据教育对象,教育任务等实际情况有所区别与侧重。形成以会计专业在校生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多层次的,完备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引导,因材施教。以反面教育为辅,同反腐倡廉相结合,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反映时代的要求。通过教育和引导,将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要求,通过潜移默化会计人员的道德意志,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觉悟,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达到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业行为的目的。

3.2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和建立舆论评论机制。

针对以往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的隐患,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首先,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与经验,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协会,总会计师协会等职业组织中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专司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解释、修订和实施之职。由若干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聘请来自会计师事务所,高等院校等部门的专家作为兼职人员。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其次,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可以结合从业资格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从业资格证年审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措施。

3.3加强舆论评论机制。

政府及有关各方面要利用舆论强有力的宣传作用正面的、积极的精神。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和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会计学院时,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将“诚信”作为当前会计工作的根本和第一要务。批判个人主义的职业观念,指导群众舆论,使其纳入集体主义舆论机制,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舆论范围。并且发挥舆论的社会公众效应,对违反会计准则,法律法规的事件进行曝光。接受公众的监督,提高造假的风险。

3.4全面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具有普遍的价值。但是由于我国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全社会的经济交换主要以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计划进行,不需要也不存在专门的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经济快速发展,非人格化的交易越来越频繁,交易的价值越来越高,但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和社会信用建设明显落后。政府侵犯个人产权,个人侵吞公共财产的行为屡屡发生,无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上市公司造假账、企业三角债、银行呆坏账、信用卡诈骗、偷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信用缺失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是是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时所采用的一般原则、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责任等。

3.5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其他管理控制两部分。内部会计控制体现了内部牵制原理,与其他管理控制交织进行,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占着重要地位。内部会计控制指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其中包括: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财簿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科学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有效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使会计造假没有了造假的环节、载体并从源头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实现内控制度资源的优化配制,要按企业业务动作方式,建立起相应的内部责任机制,如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稽核部门的日常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财务监测机制等。

(1)加强宣传学习《会计法》的力度,从思想上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是会计工作依法进行有效保障。进行会计

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实行会计监督必须要有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我国加入WTO,必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实现政企分开,弥补治人治理结构的漏洞,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经营机制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内部要有高度的组织和严格管理,这也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

(3)制定制度标准体系,以利完善制度建设。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比较广泛,为了使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章可循,首先是在遵守《会计法》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国家要组成有关专家研究制定比较详细的适合不同规模企业,又便于建立和操作的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供企业选择制定,这样就避免了完整系统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因企业人员素质等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完成的困难。其次是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4)加大监管力度,促进企业建立并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企业内外监管机制和制度,这对一个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与执行需要单位内外部形成合力予以监督方能奏效,外部由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上级主管单位及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检查;内部由单位审计部门负责监管,只有建立了内外结合的监管机制,并通过审查和评价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全面性及有效性,才能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以保障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加强独立审计作用,提高独立审计质量

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审计质量只能是一种奢谈。如何

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质量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提高审计从业人员门槛,保证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槛较低,报考者只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而且考试内容偏重理论问题,实务要求不够,一些人仅凭“精通”几本考试用书就能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结果使注册会计师队伍盲目膨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业能力严重下降。因此在报告条件上必须要求报考人员具有一定的会计从业经历。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市场准入的监管,作为常识,进入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个人和机构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以确保执业质量。但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入审查往往流于形式,有些地方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审查不严,各种寻租行业滋生泛滥,严重地破坏了会计市场的秩序。

第二,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过多,规模过小,一方面容易在客户市场上形成恶性的低价竞争,当会计师事务所的利润得不到保证时,必然会降低审计成本,损害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在给第三者造成损失时无力赔偿,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拥有者构不成足够的压力。因此,在会计事务所的审批条件上,应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提出更高要求,并从总量上控制会计事务所的数量。在审批要件上,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交纳巨额职业保证金。一旦会计师事务所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和执业准则等给第三方造成损失时,就扣除相应的职业保证金,用职业保证金对第三方进行赔偿,并要求其补足职业保证金,才准予重新开业。唯有如此,才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谨慎从事,不与委托者或被审计者勾结来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第三,更改目前会计事务所的选聘、续聘和更换的权力。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后,会计市场上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被审单位管理当局掌握着会计事务所的选聘、续聘和更换的权力,会计师事务所为得到审计项目,而顺从管理当局的旨意,并受其指使进行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违背《独立审计准则》,出具虚假的审计结论。有鉴于此,必须更改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续聘和更换

的权力。对于上市公司,这一权力可收归证监所,采用目录管理方法。由会计师事务所提出项目申请,证监会审查,然后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避免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压力,维护审计的独立性。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意识。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以《注册会计师法》为等相关法规、规章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法规体系,但不可讳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低风险的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总体偏低。我国至今尚未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目前对当事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但却没有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虽然《证券法》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承担的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现有法律中缺乏适当的诉讼机制,致使投资者的损失事实上得不到赔偿。尽管法律允许普通投资者可以对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提起诉讼,但过高的诉讼成本和偏低的收益致使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必须尽快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降低诉讼门槛,采取举证到臵的方法,由审计人员承担举证责任。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使其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第五,加强审计职业道德管理。外在的监督与监管是审计质量保证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根本问题在于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能的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准则,重塑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在重塑审计职业道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审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审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审计目标相适应;审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审计行业管理模式相适应;审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会计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关系到社会资源的配臵,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前途,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4.结论

总之,会计造假行为损害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破坏证券市场正常运行,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必须进行治理,加强监督。建立好会计诚信建设,只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会计国际交流和合作,建立和完善会计、审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创新思维,更好发挥会计理论在会计改革和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行政部门提高透明度,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有利于全社会经济效益和发展的高度出发,正确对待各项《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样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减少乃至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