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医大师裘沛然肿瘤治疗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肿瘤治疗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肿瘤治疗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肿瘤治疗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疗心律不齐经验方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疗心律不齐经验方 [方剂组成] 炙甘草30~45g,党参12~24g,生地30g(有时合用熟地30g),桂枝9~15g,阿胶9~15g,麦冬12~15g,麻仁10~12g,大枣7枚,生姜3~4.5g。 加减:气虚甚者,党参易生晒参或西洋参;胸闷,加丹参30g;心悸怔忡,加龙牡、磁石;睡眠不好,加远志、柏子仁、枣仁;心律不齐,加苦参、黄连。 [组方分析]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著名方剂,又名“复脉汤”。先生用治疗心律不齐,或心肌炎,或各种心脏病,辄取良效,屡见不鲜,故十分推崇此方。 此方阴阳兼顾,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为立方之楷模。《伤寒论》方称经典方,于此可见一斑。先生喜用此方,绝非偶然。炙甘草汤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伤寒”多为感染性疾病,“脉结代”为心律失常之症。据此似对外邪犯心的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律不齐较为适合。对时间较长的心肌炎后遗症,疗效不太理想。先生用治其他心脏疾病主要以此为基本方,在剂量方面有一定调整。 方中主药是三味——炙甘草、生地、桂枝。甘草养心气,生地益阴血,桂枝助心阳。气—血,阴—阳,皆兼顾及,且可互制互成。故三味剂量可加重。有报道,甘草30~60g,生地可用至250g,桂枝可达30g。但若有浮肿、便溏、脘腹胀泻者,生地、甘草剂量酌减。心动过速重加苦参,心动过缓可加附子。有报道用“三参汤”即苦参、丹参、党参治心律不齐,可参。也有用常山治心律不齐的报道,但常山有涌吐作用,服用后易产生胃肠道反应。 [病案举例] 1992年1月先生治疗某区政协领导蔡某,患心房颤动,引起原因不明,服下列方后明显好转。 主诉:胸闷、心悸半年。 现病史:半年前因出差劳累而出现胸闷不畅,心悸不安,在外院心电图检查为心房颤动。口服西药疗效不显,而求治于中医。诊时见患者面色苍白无华,胸闷短气,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纳食尚可,便调寐安。舌苔薄白,脉细而结代。 辨治:痰浊、瘀血凝结胸部,胸阳失宣,气机闭阻,脉络不通,心神失宁。治拟温通心阳,化痰理气,活血通络。 处方:炙甘草20g,川桂枝18g,干地黄30g,麦冬15g,阿胶9g(熔化后冲),仙灵脾15g,麻仁泥15g,党参30g,大丹参24g,煅龙骨齿各24g,牡蛎30g,川连12g。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癌症的九大秘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癌症的九大秘方癌症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所以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要结合病史、病程、四诊合参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 生命,可能因为癌症的袭击而轻轻远走,触动人心;也可能经过与癌症的顽强斗争最终存留,却疲惫不堪。在癌症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却又是如此的顽强。当癌症不幸降临时,这场殊死搏斗之战该如何进行?生命至上,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良方! 1.抗癌单刃剑方 组成:仙鹤草50~90g,白毛藤30g,龙葵25g,槟榔片15g,制半夏10g,甘草5g。 用法:仙鹤草要单独煎煮,煎取汁备用;其他药物一同煎取汁,和仙鹤草煎汁混合,一次顿服,每日1次即可。若饮药有困难,可分次服,一日内饮完。 功用:解毒抗癌,镇静镇痛。 主治: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1.抗癌单刃剑方 组成:仙鹤草50~90g,白毛藤30g,龙葵25g,槟榔片15g,制半夏10g,甘草5g。 用法:仙鹤草要单独煎煮,煎取汁备用;其他药物一同煎取汁,和仙鹤草煎汁混合,一次顿服,每日1次即可。若饮药有困难,可分次服,一日内饮完。 功用:解毒抗癌,镇静镇痛。 主治: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2.藻蛭散 组成:海藻30g,水蛭8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6g,每日2次,黄酒冲服(或温水亦可)。功用:软坚散结,破血消癥。 主治:食管癌。用于痰瘀互结而吞咽困难,苔腻,舌质紫,边有瘀斑,脉细涩或细滑者为宜。 注意事项:服药4~5日后如自觉咽部松适,咽物困难逐渐减轻,可以继续服用。如无效,即改用它法。如合并溃疡而吐出胃液中夹有血液者,即需慎用,或加参三七粉为妥。其他为肝郁气滞、热毒伤阴及气阴两虚者,均不宜用。 3.通膈利咽散

临汾老中医高允旺入围国医大师候选人

近日,欣闻著名脑病专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首届名老中医”高允旺,作为我市惟一、全省仅有的5位老中医入围第三届“国医大师”候选人之列。一个地级市的老中医,是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医海杏林中屡获殊荣,并攀向中医界的“珠穆朗玛”?怀着几分好奇与敬佩,1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市区的永旺脑病医院,听高老讲述了他悬壶济世、筑梦国粹的精彩人生。 躬耕杏林五十载坚守临床第一线 60年代初,西医大学毕业后,高允旺分配到大宁县人民医院工作。因为酷爱中医,1964年,又拜名老中医师明理为师,进入中医门槛。之后不断自学、拜师,并经过省、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学习,开始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至今。 50余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诊治病人5万余人次,疗效显著。他的病人或家属中不乏位尊权重之人,有人曾不止一次地推荐他走上更高的行政领导岗位,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宁当良医、不为良相。作为医者,就像战士离不开战场,鲜花离不开土壤,医生只有扎根一线,才能不断攻克难关,抢救更多的病人……”即使担任永旺脑病医院院长近20年,他也从未离开过临床第一线,一年365天,除外出讲学、上门就诊外,全年无休无假,坚持8点上班,12点下班,下午2点半上班,6点下班,遇到病人太多时,还经常加班加点。在医院一楼不足10平方米的专家门诊,每天前来就诊者络绎不绝,无论患者家境贫富、地位高低,凡有来者一视同仁,亲自把脉、亲自诊断、亲自行针用药,为患者精打细算,待患者如亲朋。他常说:“治好病人的病是我的使命。对我来说,命就是责任、命就是追求、命就是承诺、命就是救死扶伤的千斤重担。 责任在身,重担在肩,这么多年来,我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专科方面,高老主攻脑病,胃病、腰间盘突出、颈椎病也疗效显著,他的针灸远近闻名,被许多患者誉为“神一针”。在他的诊室,记者不止一次地看到有患者胃痛、腰痛难耐,佝偻着身子、龇牙咧嘴、大汗淋漓地进来,高老一针下去,便能缓解,有的竟然痊愈。因此,他也成了诸多患者的精神支柱。曾经有位老病号去北京出差,突发脑梗,朋友要送他在北京诊治,他却执意要回到临汾找高老就诊,因为高老的“足针疗法”在中医界可谓独树一帜。1993年山西省针灸大赛在太原举行,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偏瘫12年不能站立的高平县百货公司女职工王玉莲被搀扶到高老面前,他在患者的足部噌、噌两针,王玉莲竟然不用人扶,独自站立起来,并绕场一周。从此,高老之名传遍三晋,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而来。 汲古融今立新说潜心科研结硕果 后世医家证明,师承是中医成才之先河。高老亦不例外。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深造期间,他受到已故著名医家岳美中的指点,岳美中指导他偏方治大病,并将治好印尼前总统苏加诺膀胱结石的方子传给他。1981年,他结识了著名的针灸医家、毛主席的保健医生郑卓人,并深得郑公赏识,郑公病重期间,高允旺守护床前十天十夜,煎药奉汤,郑公感动万分,将其翻译的古典《灵枢经》和有历年临床实践批注的珍贵原稿赠给他,并在病床上比划病疴,指点穴位,这为他以后研究发现与脑病有关穴位,撰写出足针疗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他又成为中医泰斗、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关门弟子,深得邓老的点拨……在绝大多数中医医师梦寐以求而又终身难遇的大师身上,高允旺汲古融今,博采众长,且勤耕经典,细研病案,从中悟道,开创出前人未有的新境地。他先后走遍15个县,访问了365个志愿者,

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1大师出招: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程莘农指出,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程氏“三才针法”包括三才配穴、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振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贯操作,一气呵成,快速有效。 一、三才配穴 程莘农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模式,通过天、地、人三才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提出针灸临床以“天、人、地”三部选穴,称为“三才配穴”。 三才对应天、人、地,即人体上、中、下三部。 人体整体划分: 头颈以上为天(上), 胸腹背为人(中), 四肢为地(下); 人体局部划分: 胸腹部:横膈以上为天(上),

横膈至脐中水平为人(中), 脐至耻骨联合水平为地(下); 腰背部: 至阳以上为天(上), 至阳到命门为人(中), 命门以下为地(下); 四肢部: 肩膀、胯臀部至肘、膝部为天(上), 肘、膝部至腕、踝为人(中), 腕、踝至指、趾部为地(下)。 三才取穴举例:以人体整体划分,如失眠,天才取百会,人才取中脘,地才取神门、三阴交;胸部划分,如气虚,天才取膻中,人才取中脘,地才取气海;背部划分,如咳嗽,天才取肺俞,人才取脾俞,地才取肾俞;四肢划分,如四肢活动不利,上肢天才取肩三针,人才取曲池,地才取合谷;下肢天才取环跳、髀关,人才取足三里、阳陵泉,地才取太冲。 程莘农认为,“三才配穴”的临床运用不能机械死板,应根据病情、病性、病位,并结合中医 辨证思维灵活变通,可整体运用,可局部运用,也可整体与局部结合运用。 二、动手探穴 程莘农指出,腧穴定位既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古代 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 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斟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乃以手按之,病者 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此外,腧穴体表定位会因体位改变而改变。例如,取足三里,虽均定位为膝下3寸,胫骨外缘,然下肢伸直和屈膝取之时不能合一。其他诸多 穴位也会如此。 程莘农还强调腧穴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经验取穴”和“动手探穴”两个步骤,即先据常规取穴法定出穴位的大概所在,然后施以循、摸、按、压等手法以精确定位。现代 穴位解剖学特征研究发现穴位多在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隙或隧道,那么探摸时手下感觉也 会有相应变化,如程莘农针刺百会穴时,虽然标准定位为两耳尖连线中点处,临床中通过手 下探摸,多定位为中点偏后的孔隙处。如《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 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灵枢?背腧》亦曰:“按其处,应在 中而痛解,乃其输也。”

国医大师朱良春的黄芪长寿粥

国医大师朱良春的黄芪长寿粥 原料:50克绿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30克大枣10克枸杞,150-250克黄芪。 方法:1 先准备好黄芪水。即用150-250克黄芪,倒一些水泡大约20分钟,然后倒进砂锅里加两碗水煮,煮15分钟之后滗出来,然后再加一碗水,煮开之后也滗出来,把这些水合在一起,这就是黄芪水。 2 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倒进砂锅,再倒进黄芪水,盖上盖,开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再煮40分钟, 3 再把洗干净的枸杞倒进去,再煮10分钟。这就是黄芪长寿粥。 用法:这是5天的量,分5天吃,每天早饭前喝小一碗,也可睡之前喝小一碗。 【朱良春】黄芪一天的量最少50克,你要煮这个粥,准备吃5天,那么五五250克。 【解说】您注意了,朱良春说的250克的黄芪,是为了配合50克绿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30克大枣,以及10克枸杞,如果说煮一天喝的粥,朱良春说一般是用50克黄芪,普通人用30克黄芪也就够了。 【解说】人的精力体力要充足,首先就得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对体能的消耗,中医讲,就是正气充足,而要正气充足,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六腑就得功能正常,相互协调,所谓“五脏调,百病消”。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心的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正常,精力充沛。而苦入心,带点苦味的莲子正好能够清心养心,另外这个绿豆也是入心经的,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我们再来说这个肝,肝藏血,主筋,肝经气血充足了,则筋得其养,体力强健;那枸杞是入肝经的,是补肝的佳品。 再来说说这个脾,脾主运化、升清,是后天之本,承担着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而这个红枣、薏仁、扁豆都是可以用来健脾的。 我们再来说这个肺,肺主气、司呼吸,管人体氧气供应和输送,肺气足了生机才会旺盛,而薏仁补肺清热化痰的功效也是很好的。 我们接下来再来说这个肾,肾是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的话,则导致脑髓失养,而莲子、薏仁、枸杞都入肾经,对肾有补益的作用。 您看这几样东西看似普通,合在一起却能滋补调和五脏,使正气充足,精力体力旺盛。 粥里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呢,那就是煮粥的黄芪水。中药里面黄芪是大补元气的这么一个药,它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够补气。所谓气就是功能,用现代的语言就是一个人的功能,就是能量,那么气足了他的能量就强,气虚了以后,能量就不够了,就容易疲劳,耐力就差了。 原来用的是50克绿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30克大枣,和10克枸杞。先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倒进砂锅,再倒进一些颜色有些发黄的水,盖上盖,开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再煮40分钟,再把洗干净的枸杞倒进去,再煮10分钟。朱良春60年来每天喝的那碗东西就做好了,哎,这看上去不就是一碗粥吗,这就是让朱良春精力充沛的秘诀吗?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李济仁养生茶、药茶、中华医药 李济仁,歙县人,1931年出生,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古老的徽州,秀木成阴、风景如画,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域性医学流派新安医学便诞生于此。 李济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初冬出生于徽州歙县,7岁入私塾,善文。动乱年代,民众深受病患之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立志以医道济人济世。1943-1948年,他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成为新安一代名医世家?张一帖?第14代传人。 继承传统并开拓创新,是李济仁医术之特色。在医治外感病、急症方面,他继承?张一帖?心法,妙方独具,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常一剂奏效;对于疑难杂症,则合参新安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思想,主张辨症与

辨病相结合。由于不了解中医,很多人不信任其?偏方秘方?,医生们故常不敢使用。对此,李济仁有着独到见解:?有些验方听起来的确荒诞不经。但常年使用、效果确实的验方,还是值得采纳的。?他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而精心化裁,针对世界性顽疾系统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在痹症诊治上提出寒热辨治、气血并举、痹痿同治?三期疗法?、创立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等效方验方,并总结出?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由于医名远播、疗效精到,海内外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对此,李济仁总是予以悉心诊治。繁忙的医、教、研之余,他甚至还为4000余位患者提供?无偿函诊服务?。 李济仁是?新安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理论与临床并重是其从医的另一重要特色。?新安医学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他潜心提炼新安医家诊治之特色规律,主编《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书,其中,集新安医著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新安医籍丛刊》首次将历代新安医家著作进行校注整理。?独本不能流传……要让更多人领会新安医学的魅力?,为此,他毅然捐出传本极少的新安医著《神灸经纶》,交由出版社出版。经多年努力,他带着学生们成功?还原?已尘封于历史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并厘清阐明其针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富特色的诊

秘国医大师毕生研究这8个药方能治所有人!

秘国医大师毕生研究这8个药方能治所有人! 去看中医,最常听到的就是“体质”。医生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看了这么多医生,自己是何体质都不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其实,判定体质并不难,因为中国人只有9种体质,医生的判断根据就是下文所提到的,一起来学学吧! 王琦国医大师 体质学创始人 北大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我们中国人的体质,通过大规模的研究,将中国人的体质分为9种,并配套了详尽的保养、日常生活、用药建议。 下面我们仔细对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体质,跟教授的方法,有目的、有依据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调整,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王琦教授在做演讲第一种气短型——气虚质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待业人员常见表现容易疲乏,容易气短,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喜欢安静、懒得说话,说话声音低弱无力,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调养宜多食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槟榔、生萝卜等耗气之品。避免熬夜,适当午睡,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常按足三里。平时要以柔

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调体质食物:屏风散粥 黄芪150克,白术50克,防风50克。将三味药用烤箱烤干,打碎混合,干燥保存,小米50克及800ml水煮熟后关火,加入打碎的粉末2.5克,盖盖子焖5分钟。自九月后连服100天,次年三月后连服100天,每天一次,会有改善!温馨提示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第二种怕冷型——阳虚质多见于东北人或者女性常见表现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耐受不了寒冷。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大便稀溏,性格沉静、内向。 调养应以补肾温阳为主。宜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冬天不要赤脚穿拖鞋、夏天空调不要开得过低。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平时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调体质食物: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500克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慢性肾病案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慢性肾病案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等为基本特征和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多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血尿、关格"等范畴。临床大多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以脾肾虚衰,浊毒潴留关键,本虚标实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多采用补虚泄实,补虚包括温补脾肾、健脾益肾、益气养阴、滋水涵木、阴阳双补;泻实上以开鬼门,宣畅腠理,下以利尿排浊,通腑泄浊;中以和中降浊; 1、脾虚湿困面色浮黄,晨起眼睑浮肿,神疲肢倦,纳少,腹胀便溏,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舌淡苔白润,有齿印,脉细弱。本型多见于慢性肾炎早期,肾功能正常。 2、肺肾气虚面浮肢肿,少气乏力,易患感冒,腰脊酸痛,小便量少,伴有咳嗽流涕,头痛发热,咽痒或干痛。舌质淡或红,舌苔薄白,脉浮滑。本型易感外邪,使症状加重。 3、阳虚水泛面色咣白,浮肿明显或腹胀如鼓,畏寒肢冷,腰脊酸痛,神疲,纳呆,尿少便溏,或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舌质胖嫩,有齿印,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本型常合水湿泛滥,气血瘀滞之症。 4、肝肾阴虚目睛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腿软,遗精,或女子月经不调,肢体轻度浮肿。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本型多见于高血压型或长期服激素者。

5、气阴两虚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本型常见于慢性肾炎后期,气血受损,临床可无水肿或极为轻微,全身机能低下,表现虚弱之象。 6、脾肾衰败面色萎黄或晦滞,腰膝酸软,倦怠无力,纳差便溏,恶心呕吐,尿少或清长,轻度水肿或不肿,甚则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弦细。本型多见于慢性肾炎后期,严重可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患儿,男,7岁。 现病史:经某医院儿科拟诊肾病综合征伴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2月余,迭经各种西药治疗,未能收效,院方已发病危通知。患儿家属慕名邀诊,见病人面色恍白,神气消索,全身浮肿,大腹如鼓,胸膺高突,阴囊肿大透亮,小便点滴难下。 舌脉:诊其脉微细欲绝,舌体胖,舌质淡,苔腻水滑。病经迁延,形神俱衰,证情险笃,恐凶多吉少。 裘老辨证 此正气大虚,气不化精而化水,水湿泛滥,流溢皮里膜外。 方药:

十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二是饮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 长寿秘方: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材料:绿豆50克、薏仁50克、莲子5 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做法:将前五类洗净入砂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 0分钟。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颜德馨(91岁,上海中医领袖,气血“衡法”大家) 长寿秘方:人体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息息相关。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我吃的膏方主要就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颜老说。 陆广莘(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理论大家) 长寿秘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有时候一个鸡蛋能吃上半天。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他每天都会吃2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经脉血液流动畅顺。习惯晚上睡前泡脚,能让自己休息更好。

路志正(91岁,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 长寿秘方:路老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吃生姜,认为生姜配合红枣、红糖养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陆老习惯早上搓脸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周仲瑛(84岁,南京中医药大学前任院长) 长寿秘方:周老每周5个半天给人看病,对他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患者看病。他生活规律,不熬夜。“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淡泊名利,心平气和,很有气度。 唐由之(85岁,北京中医眼科名家,曾为毛泽东主席做金针拨障术) 长寿秘方:养生要养心,心胸要开阔,知足常乐,保持一个豁达、平和的心态。现在每周开诊2次,乐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思考,让脑子经常运动。另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也要保证有一定时间的午休。 李振华(87岁,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 长寿秘方:李老从医60余年,注重调理脾胃,吃东西很清淡,饮食有节,不会暴饮暴食。注意运动,饭后散步,冬天在客厅里环绕走15分钟。书法养生,调养性情。 张琪(90岁,哈尔滨,全国中医肾病首席专家) 长寿秘方: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是长寿的秘诀。对不如意事或闲言碎语要从客观上分析、一笑了之。饮食营养顺其自然,既不要暴饮暴食,也不素食清淡,不要一提有胆固醇的东西就不敢吃,他主张膳食均衡,荤素搭配,一味吃素粗茶淡饭或者饥饿减轻体重都不可取。 张学文(76岁,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中最年轻者)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汇总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 首届“国医大师”名单及基本情况 (按姓氏笔画排名,名字不变颜色的为已辞世) 2008年10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了首届“国医大师”的评选活动。2009年5月发布了《关于表彰首届“国医大师”的决定》,表彰了首批30位国医大师。 1.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2.2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6.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7.苏荣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8.李玉奇,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 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痤疮的药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痤疮的药方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痤疮,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痤疮和青春期后痤疮。痤疮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痤疮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 痤疮的八个症状: 1.丘疹,痤疮最基本的损害。在毛囊皮脂腺口堵塞的情况下,形成毛囊 皮脂腺内缺氧的环境,厌氧性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聚集而发生炎症性丘疹,所以这类丘疹属于炎性损害。 2.结节,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的角质物,皮脂,脓细胞存 贮,使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而形成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基底有明显的浸润,潮红触之有压痛。

3.黑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内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而开口处与外界相通, 形成开放性粉刺,表面看起来是或大或小的黑点。 4.白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 与外界不相通,形成闭合性粉刺,看起来为稍稍突起的白头。 5.囊肿,结节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结构内大量脓细胞的聚集。既有脓 液、细菌残体、皮脂和角化物,又有炎症浸润。把毛囊皮脂腺结构完全破坏,触摸起来有囊肿样感觉,挤压之可有脓、血溢出。 6.粉瘤,在囊肿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的所有内容物逐渐干燥炎症减 轻,形成油腻性豆渣样物质。当囊内压力过大时会在表面形成小孔,从该处可挤出豆渣样或干酪样物质。触摸之为囊样肿瘤。 7.脓疱,是炎性丘疹的进一步发展、加重。毛囊皮脂腺内大量中性粒细 胞聚集,吞噬痤疮丙酸杆菌发生炎症反应,大量脓细胞堆积形成脓疱。 这种情况愈后易形成疤痕,主要为凹陷性疤痕。 8.疤痕,疤痕是痤疮(青春痘)的最严重的损害。在炎性丘疹以上的严重 损害,因真皮组织遭到破坏,愈后结缔组织修补从而形成疤痕。疤痕是机体对于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修复反应,当皮肤的损伤深及真皮,使大面积的表皮缺损,该部位的表皮不能再生,将由真皮的纤维细胞、胶原以及增生的血管所取代,这样就出现了疤痕。疤痕一旦形成,不易自行消退。

30位国医大师名单

30位国医大师名单 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这些大师们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74岁。名单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 苏荣扎布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 何任张琪张灿玾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 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 强巴赤列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程莘农 附简介: 王玉川1923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内经》和中医基础理论专家。 王绵之1923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中医方剂学专家。 方和谦1923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邓铁涛1916年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内科专家。 朱良春1917年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学家。 任继学1926年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苏荣扎布(蒙医)蒙古族,1929年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 李玉奇1917年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内科,尤精胃疾。 李济仁1931年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歙县“世医张一贴”第14代传人。 李振华1924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 李辅仁1919年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为我国近代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嫡传弟子。 吴咸中1925年生,满族,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攻中西医结合外科,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开拓者之一。 何任1921年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对张仲景学说研究有很深造诣。 张琪1922年生,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从事肾病研究30余年,是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 张灿玾1928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 张学文1935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精通内科,尤擅长杂病、中医内科治疗。 张镜人1923年生,2009年a6月14日病逝。出身于中医世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陆广莘1927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提出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的互补并进。 周仲瑛1928年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先后提出了审证求机论、辨证五性论、知常达变论等理论观点。 贺普仁1926年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创立“贺氏三通法”针灸治疗体系。 班秀文1920年生,壮族,广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徐景藩1928年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尤擅长脾胃系统疾病的诊疗研究。 郭子光1932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以“病证结合”的思维方式为诊疗特点,擅长内科诸病。 唐由之1926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擅长中西结合治疗眼病。 程莘农1921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 强巴赤列(藏医)1929年生,藏族,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

国医大师朱良春与“三枝奇葩160;民间草医

国医大师朱良春与“三枝奇葩 民间草医 “蛇花子”季德胜南通城不大,城内主要交通干道是 纵贯东西和横亘南北的两条大街,两街的交叉处称为十字街,这是南通最为繁华的闹市中心。解放前,十字街头有卖冰糖葫芦的,有卖糕饼臭茶干的,有卖豆腐脑儿的,有玩枪弄棍的,有打卦相命的,三教九流都有。其中有个玩蛇的,很吸引人。这是一个带点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他经常手上缠绕着蛇,颈项盘绕着蛇,让蛇在他的胳膊间窜上窜下,钻来钻去,围观的人多了,他就当场表演,让蛇在手臂上咬一口,眼看肿起来,然后他从身上掏出自制的黑色药饼,蘸上唾液涂抹创口,毒肿会逐渐消失。这时,有的看客会掏钱买他的蛇药。这个蛇花子叫季德胜。他是江苏省宿迁人,生于1898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季德胜九岁那年,宿迁发大水遭灾,季氏全家四口(季德胜和他的父母,还有弟弟)流浪江南。流浪途中,母亲倒毙,幼弟夭亡,从此父子二人靠捉蛇治病度日。季德胜从小随父捉毒蛇,采草药,学了一套配制药饼治疗蛇伤的本领。每到一地,为招揽顾客,常常进行像上面那种蛇表演。1924年,也就是季德胜26岁那年,父亲季明扬在如东病逝。于是,季德胜开始只身浪迹江湖,后来结了婚生了孩子。由于他常年穿山越岭,捉过蝮蛇、蕲蛇、扁头蛇、金环蛇等各种毒蛇,采集过各种各

样的药草,祖传秘技经过长期实践,医术更加高明。传说有位农民被毒蛇咬伤,神智昏迷,家人已准备棺木入殓,季德胜以热酒调合蛇药,撬开牙齿强行灌下,片刻便起死回生。季德胜性格豪爽,对穷人治病可以分文不收,而对富人则毫不客气。据说有位财主被毒蛇咬伤,上门求治,他双指一竖,说:“两包洋纱!”(解放前,物价飞涨,纸币瞬息贬值,纺织业发达的南通,常用“洋纱”为交换媒介,当时一包洋纱相当于一百五十斤米)财主悭吝,愤愤然拂袖而去。不久,伤情越来越严重,财主只得躺着藤椅,被人抬着再来求医。季德胜伸出三个指头:“非三包洋纱不治!”财主保命要紧,只得照付。解放初期,季德胜仍经常在十字街进行蛇表演。五十年代初,朱良春先后担任南通市医学研究会中医组组长、中西联合诊所所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1954年联合诊所扩建为“联合中医院”,朱良春任院长。这时,经常在十字街进行蛇表演的季德胜引起了他的注意。1954年初夏的上午,麦子扬花抽穗的时节。朱良春和卫生局严毓清副局长等一行四人下乡,驱车二十多里,来到天生港附近的上新港,对季德胜进行专访。他们只知道季德胜住在上新港,但不知道是上新港哪一家,便向沿路农民兄弟打听,农民兄弟看这四个穿着打扮像干部模样的人,感到好奇:“你们———找季花子吗?” 朱良春点点头:“我们都是市卫生系统的,拜访季德胜的。” 附近农民谁都知道,季德胜是

国医大师简介

国医大师资料简介 1、何任,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1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 2、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程莘农,男,汉族,1921年8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5、贺普仁,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6、李辅仁,男,汉族,1919年6月出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7、路志正,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8、郭子光,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唐由之,男,汉族,1926年7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1946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10、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12、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14、徐景藩,男,汉族,1928年1月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15、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16、李振华,男,汉族,1924年11月出生,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7、朱

追忆国医大师裘沛然

仁心·仁术——追忆国医大师裘沛然 2010年5月3日,97岁的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学如测海深难积,理未穷源事可疑,诗到换年浑似梦,世犹多病愧称医。这曾是一代大师写下的诗句,饱含自谦和隐忧,留下发人深思的哲理。“仁术妙手心自安”是裘老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的从医追求,为了这个理想,他悬壶济世整整一辈子。 我们曾经被白衣使者大爱无疆的故事感动,也曾经被医学大师跌宕传奇的从医经历吸引,我们分享着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医学贡献,也品尝着他们得来不易的研究成果。 读了《名医大家》中15个真实的名医故事。这些名家为人类医学事业画出一笔笔浓墨重彩的印记,也描绘了各自独特的人生曲线。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已经逝去的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因本人正在中医大学习中药学,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过裘老,但是看了《名医大家》中裘老的医学经历,更让我产生了想走近裘老,也许还能收获更多的念头。 今天,我想就让我们一同追忆国医大师裘沛然。 裘沛然是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南方学派”的杰出代表。 在上海中医学院,裘沛然历任针灸、经络、内经、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诸教研室主任。由于当年任教时,学院刚刚初创,尚无现成教材。于是,他带领针灸教研室老师,编写各种教材以应教学急需,并在短短四年中主持编写出版了六种针灸书籍。既推动了全国针灸学术的发展,又为培养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就是在那个年代,裘沛然发表了非常著名的《伤寒温病一体论》。此外,裘沛然还曾系统研究古代医书《千金方》,熟读其中六千多古方。他常告诉学生:古方可以治今病。但是要师其法,不泥其方。要学会变化,古为今用。他深谙“法无常法,常法非法”的道理。比如,在治疗重症顽疾时,裘沛然会效法孙思邈,大胆使用大剂庞杂组方,用药精奇巧博。 然而当面对别人赋予的“名医大家”称颂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病人的病治好了,并不是我的医术有多高明,而说明中医里面有宝,这个宝被我拾到了。” 他将一切功劳归于中医的博大精深。因此直到晚年,裘老依然不懈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不吝惜自己的付出。 他特别注意在教书中育人。他认为培养选拔人才的原则当然是德才兼备,而德是首位的,德比才更重要。他说,为医者,首先必须是一个高尚品格的人:对师长要尊敬,对同道要谦逊、真诚、宽容,对后学谆谆诱导,热情教诲,对病者一视同仁。 他终生研究儒家之学,并希望学生学习儒家经典.通过学习培养,提高道德品格和素质修养。他根据《礼记·中庸》“仁者人也”,提出了“以仁为本,以礼为节,以义为衡”的为人三大纲要。 进德以促修业,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书中提到裘老过去带教实习期间,总是不论早晚,不避风雨,上门救治危重患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就算年逾九旬,仍在讲台上传授医学知识,在医院内亲自诊疗,在深夜挑灯修改学生论文。在2003年“非典”时期,他不避个人安危,为“疑似非典”的高热患者诊治。即使有时身体不适,病卧在床,仍坚持为患者把脉处方,令病家感动不已。 对待病人,裘沛然先生常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人病己病的同情心。在裘沛然眼中,病人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且他对所有病人都一视同仁。文中他的朋友胡展奋记起一件往事:有一次裘老在接诊一位外地重病号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端的特需患者强烈要求他立即出诊。裘老耐心地说自己正在为重病人把脉,出诊之事容再商量。对方不知说了什么,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肝硬化药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肝硬化药方 肝硬化是一种由各种慢性肝病延续发展而来的,具有广泛肝细胞损害及结缔组织增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肝硬化属癥积、痞块范畴;晚期肝硬化出现腹水者,则属臌胀、单腹胀范畴。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是肝实质的损害,以气血郁滞、瘀凝脉络为主要矛盾。由于瘀结日久,肝脾损伤,其临床表现多呈本虚标实,治疗较为棘手。 1959—1962年,拟订“复肝散”,治疗早期肝硬化肝功损害的病人60余例,对于改善症状和体征,促使肝功能好转,取得一定的疗效。后在原方基础上加以修改,制成丸剂,定名为“复肝丸”,并结合辨证用药,疗效有所提高。现又改为胶囊,服用更为方便。处方:紫河车、红参须各20g,炙地鳖虫、炮甲片、广郁金各24g,参三七12g,生鸡内金、广姜黄各18g。共研为极细末。另用虎杖、石见穿、蒲公英、糯稻根各120g,煎取浓汁泛为丸。每服3g,每日3次,食后开水送下,或以汤药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适应范围:早期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或仅肝肿大,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晦滞,红丝血缕(蜘蛛痣)或朱砂掌(肝掌),舌暗红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或弦细等症。肝硬化虽病由肝起,却是一种影响全身的错综复杂的慢性病变,在整个病情演变过程中,多影响到脏腑之间的功能紊乱,表现出虚实交错的病机。根据临床所见,除以肝郁血滞,瘀结为癥癖的基本证型外,另分下列4种证型施治。

1.肝郁脾虚 重在疏肝益脾,扶正消癥肝失疏泄,气血痹阻,脾运不健,生化乏源。其症肝脾肿大或仅有肝肿大,质地Ⅱ度,按之则痛,胃纳减少,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面浮而色晦黄,入暮足胫微肿,舌色暗红不泽,舌体较胖或边有齿印,脉象虚弦,重按无力。治用疏肝益脾,活血消癥。复肝丸配合逍遥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当归、白芍、党参、黄芪、白术、丹参、炙甘草、广郁金、广陈皮、茯苓等。 2.肝胆湿热 急当清肝利胆,通腑泄浊湿遏中焦,邪从热化,肝失疏泄,移热于胆。其症肝脾俱肿,胁痛脘痞,头眩口苦,纳减腹胀,心烦易怒,溺短而黄,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并可出现黄疸,苔黄厚腻,脉多弦数。治宜清肝利胆,泄热渗湿。以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加减。常用药物如龙胆草、茵陈、柴胡、山栀、当归、黄芩、大黄、玄参、白花蛇舌草、虎杖、金钱草、车前草等。不宜早用复肝丸。 3.脾肾阳虚 法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气血瘀滞,肝脾久伤,由脾及肾,损及肾阳。其症脾肿大较肝肿大为甚,恶寒怯冷,腰膝酸软,面黄无华,精神萎

相关文档